译员资格认证

2024-07-05

译员资格认证(精选7篇)

译员资格认证 篇1

随着中外交流合作的与日俱增以及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 中国现有大量的教育机构 (包括外语专业院校和许多综合高校) 均开设了外语专业, 社会各界对于外语也越来越重视。近几年, 大量涌现出了为满足不同需求而开设的各种形式的外语翻译培训机构。但是现实中, 真正能胜任专业及技术领域内的翻译人才却仍然非常稀缺。中国翻译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 目前全国有职业翻译4万多人, 相关从业人员超过50万, 专业翻译公司3000多家, 但真正具备高水平、受过专业训练的翻译人才很少, 高水平的翻译大约只占总数的5%甚至更少。面对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翻译行业开始步入规范。2002年, 国家教育部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推出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 2003年人事部推出全国外语翻译专业资格考试。考试正在逐步规范化, 但相应的培训却显得不够成熟, 全国能把同声传译做好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 这一落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果说中国的翻译考试刚刚起步的话, 那么在一些如澳大利亚、美国等有移民传统的国家, 口译和笔译的资格认证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并且其运作也较为成熟和规范。翻译服务包括为译员推荐工作, 规定适用译员翻译的场合等内容。本文旨在对中国和澳大利亚的翻译、口译认证作一个多方面的比较, 希望能从中对我国的翻译认证考试的发展有所启示。

认证机构介绍及业务对比

NAATI:澳大利亚多年来一直是一个移民国家。各种语言文化背景的人在共同建设澳大利亚的同时, 也因这一多元性造成了一些沟通上的困难。因此, 早在1979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就建立了澳大利亚唯一的翻译专业认证机构——国家翻译人员认证局 (NAATI) (National Accreditation Authority for Translators&Interpreters) , 并提供多达60种以上语言的翻译, 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因为此项认证是澳大利亚国内唯一权威认可的, 其应用的范围相当广泛。目前大多数的澳大利亚政府机构和私人公司在聘用翻译时, 都要求三级翻译的资格。

中国国家翻译专业资格 (水平) 认证考试:英文全称为China Aptitude Test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英文缩写为CAT-TI) , 是由国家人事部统一规划和指导, 从2003年12月开始, 中国外文局负责实施与管理的认证考试。目前提供七种语言的考评考试, 也是我国语言涵盖最多的一门翻译资格考试。该认证考试已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统一管理, 并与职称评审挂钩。

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英文全称为National Accreditation Examinations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英文缩写为NAETI) , 是教育部考试中心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举办, 在全国实施的面向全体公民的非学历证书考试, 目前只有英语一个语种。第一次考试是在2001年11月举行。

总体来说, 中国目前有以上两种翻译资格证考试, 虽然这些考试在题型, 侧重点等方面有一定的区别, 但考试目的的相似性也显示出它们在考试的很多方面是互相重叠的。如果能整合所有有效资源, 提高考试的科学性、实用性、权威性, 培训机构也能更好地针对考试进行更加有效的辅导培训。

考试形式对比

1.等级划分

NAATI考试从低到高共分五级, 其中除一级 (language aide) 不属于翻译和口译人员考试的范畴, 其余四种考试都有相应的口笔译考试。二级是助理水平考试。三级为第一个职业水平考试, 之后的高级翻译和会议口译为四级水平, 最高的第五级考试为资深高级翻译和会议口译需要有大量的, 各个领域的翻译和领导经验。

全国英语翻译证书考试分初、中、高三个等级, 共6种资格认证考试。翻译专业资格 (水平) 证书, 由高到低分为资深翻译:长期从事翻译工作, 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国内领先水平的双语互译能力, 能够解决翻译工作中的重大疑难问题;一级口译、笔译翻译:具有较为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较高的双语互译能力, 能胜任范围较广、难度较大的翻译工作, 能够解决翻译工作中的疑难问题, 能够担任重要国际会议的口译或译文定稿工作;二级口译、笔译翻译: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良好的双语互译能力, 能胜任一定范围、一定难度的翻译工作;三级口译、笔译翻译: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一般的双语互译能力, 能完成一般的翻译工作。

2.考试结构

NAATI:该考试可以完成任何单向的考试, 就准备考英语和汉语翻译的考生而言, 进行英译汉或汉译英中的任意一项即可, 但获得的证书只保证考生从事英译汉或汉译英的单一方向的工作。如果想成为互译的译员就必须通过英译汉和汉译英两门不同的考试。

中文三级翻译考试分笔试和口试。笔试分为英译汉和汉译英两个方向。每个方向笔试的时间为2.5个小时加上20分钟阅读时间。另外, 还有职业道德准则试题, 也是从三个问题中选择两个作答。考试满分为100分, 其中90分为文章翻译, 10分为职业道德准则。考试及格的分数是70分。口译考试分为对话翻译和连续翻译两部分。

综合看来, 中国的认证考试给出的题型更多变和复杂, 各个考试结构之间差别较大, 因此对考生考前的题型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考题的形式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的考试较为看重客观题, 着重考察考生的综合题应答能力。大量的客观题是中国考生所熟悉的, 但给一门专业的考试加入大量的客观综合考题是否会冲淡考试的针对性和主旨, 也需要考试命题部门的再研究和实践的检验。

相对而言, NAATI考试题型简单, 考生会花大量时间在日常对生活的积累上, 多关注报纸, 杂志和书籍对各个领域的前沿报道, 这样才更有可能在考试中减少未知因素, 触类旁通。

考试目的、内容的比较及原因

1) NAATI:三级证书是职业翻译的最低要求, 也是澳大利亚衡量翻译水平最常用的一个标准, 此级别的口译员应该能够有能力在国际的经济、科学和政治会议上完成接续口译和同声口译 (consecutive and simultaneous) 的任务;有能力翻译很复杂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政治文件;能够在指导和监督下熟练地以国际标准从事工作。考试对翻译和口译文章的内容范围也作了明确的规定, 内容不会超过休闲、健康、法律、社会服务、教育、金融、基础科学、房地产和税务等范畴。而中国的翻译专业资格考试大纲只笼统地规定了要掌握8000单词量, 并熟悉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显得有些模糊。

2) 行业道德守则

NAATI认为,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 没有职业道德的约束, 任何的专业人士都无法更好地为社会和成员提供现代的服务。因此他们对译员的专业品行、保密性、工作能力 (即在认可的范围内从事翻译工作) 、公正性、准确性、责任感、后续学习、团队精神等方面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并且作为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进行考核, 单独算分。即使考生翻译得再好, 如果未能在此项考试中通过也不会过关。考试时经常会设计一些“道德窘境”, 让考生就情景给出自己处理问题的办法和理由。其实, 译员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灵活性, 这样一来也造成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窘境, 如果能够把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制度化就能减少摩擦, 让客户对译员的工作更放心, 而译员也不会因为个人的道德判断能力的强弱而影响工作效果。

命题与测试评判标准对比

根据NAATI的规定, 三级翻译笔译考试的评分标准如下:三级翻译应该能为一般难度的一般或专门题材的文章提供准确的书面翻译。翻译的文字应该以地道的目标语言来表达, 而且不应有严重的错误。确定其是否能完全理解一般难度的非专业性的文字, 并能按规定的速度、准确地翻译成地道的目标语言。它有一套评分系统, 以下的错误将被酌情扣去0.5分至5分:翻译错误, 单词使用不当, 标点使用有误, 语法错误, 拼写错误, 文章意思的扭曲, 不地道的表达和不恰当的风格。并且针对文章的总体印象, 评判老师可以有5分的自由裁夺分权, 但是此分值对整个考试来说所占比例并不高。这一评分制度的优势在于:第一, 考生的绝大部分失分有据可查, 保证一定的客观性。第二, 评判老师在掌握客观评价的同时, 可以通过5分的灵活加、减分幅度来把握翻译的总体水平及效果。

但中国的考试越向高级越强调译后文章的文学性。因为严复的“信、达、雅”标准的提出在中国翻译界造成的巨大影响, 使人们在评价翻译好坏的时候或多或少受此标准的影响。但由于这三个标准共同提出, 后人对“信”即保持原作本色的要求也未能突出, 因此有学者提出在追求翻译的最高目标方面, 应当侧重“信”。这一点在NAATI评分标准中也被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所以我们应当尽快参考国际标准, 建立起一套符合汉语翻译特色的评价系统, 使得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能够依照标准自我评价, 尽量减少因考官的主观因素引发的评分偏差。

当然为了解决“信”的标准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学者逐步涉足外语测试研究领域, 并一致认为现代语言测试研究的重点是提高测试的信度和效度。为了更好地提高这两个最重要的质量指标, 我们普遍认为试题命制的客观性与一致性是考试质量标准化的基石。因此, 我们的考试很注重客观试题, 认为只有固定的答案才能公正地测试出应试者的真正水平。但翻译毕竟不同于其他学科, 有一定灵活度的测试制度或许对以多元化语言为载体的翻译考试更加有利。

实用性对比

澳大利亚国内对NAATI非常认可, 并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社会体系来支持认可译员的工作。在任何时候, 政府需要的翻译和口译都需要由NAATI认可的译员承担。政府也建立了社会语言服务政策 (Language services policy) , 在做预算、人力资源和客户服务管理时充分考虑到口译或多种语言信息的需要, 如医院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各个语种的免费翻译, 当病人遇到交流困难时来帮助医生和病人之间及时准确地沟通;当英语水平有限的人在法庭上出庭时, 需陪同一名有资质的译员, 以保证语言交流, 使他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好的伸张。所有此类政策的制定都是在其联邦反歧视法的立法下相应出台的。政策同时还规定机构在选择译员时应该注意到客户对译员性别、方言、文化程度、听力能力和民族的喜好倾向等问题, 因为他们深知客户的舒适度会影响翻译和口译效果的好坏。对口译员工应当进行跨文化交流, 和更加有效的工作方法培训。同时, 定期检查政策的执行情况, 从而保证译员工作符合要求, 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相对澳大利亚的译员来说, 中国的译员在组织性上较薄弱一些。有些翻译协会已经成为无资金, 无固定办公地点, 无专职办公人员和办事机构的空架子协会。社会对翻译协会的认可程度普遍不高。多数的翻译人员是为独立的翻译公司作兼职翻译, 缺乏系统的管理和定期的培训, 翻译出的内容质量经常不够稳定。

综合以上所述, NAATI在这方面给予我们的成功经验是:认证与翻译形成一体化服务, 不但能降低社会成本, 而且能保证翻译质量, 并适应社会各方面的需求。

改革进程比较

为了保证翻译和口译的水平, NAATI从2007年1月1日开始打破了以前考试长期有效的规定, 改为考试后三年内有效。目的是为了向用人单位说明从业者的翻译水平在几年间连续从事翻译和口译的工作中不断提升, 职业道德得到加强, 从而向用人单位保证持证人对工作是胜任的。如果要想在三年后重新获得资格证, 就要向发证单位提供这三年间完成了证书要求的最低工作量证明。例如, 作为英语口译一年应完成至少四十项工作任务的证明;持证人参加过职业提升活动的证据。如果通过了资格审查, 那么持证人将被给予接下来三年的从业资格, 当然三年后还要面临同样的审查。

中国的翻译专业资格 (水平) 证书由人事部颁发, 在全国范围内有效。与其他的资格证不同的是翻译专业资格 (水平) 证书实行定期登记制度, 每3年登记一次。有效期满前, 持证者应按规定到指定的机构办理再次登记手续。再次登记, 还需要提供接受继续教育或业务培训的证明。这一点与澳大利亚的翻译考试有很大的相似性。也是一项近期的改革措施。这项措施无疑会对从业人员起到一定的督促和监督作用, 但是并没有给出具体实施的办法和考核标准, 以及哪些单位能够提供这种继续教育或业务培训。

结语

同声传译员被称为“21世纪第一大紧缺人才”, 与几年前社会亟需的一般英语类人才相比, 专业的翻译要求更高更严格了。社会和教育界也应针对这一变化及时调整有关制度。我们期待更加健全和规范的人才培养机构和认证体系, 为社会供给合格实用的亟需人才。澳大利亚的翻译资格认证的成功运作经验被很多国家借鉴, 拥有其证书的译员也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拥有很高的信誉。这一切都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 而是经过几十年改良和自我完善的结果。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 在实践的摸索中根据我国的需要加以调整。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 我国的翻译认证考试也可以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权威认证。

摘要:本文对中国现有的翻译和口译资格考试与澳大利亚译员资格认证体系进行了多方面的对比, 分析了两国考试的特点。希望可以借鉴澳大利亚译员资格认证考试中成熟的经验以更快地完善我国的翻译考试, 尽快建立起可信度更高, 衡量标准更科学的全国性译员资格认证体系, 并早日得到国内和国际业界的更高的认可。

关键词:澳大利亚,翻译和口译考试,资格认证

参考文献

[1]NAATI.Manual for Candidates:Information about NAATI Accreditation by Testing, Course Completion and Overseas Qualifications. (Revised Version) [M].2005.

[2]Fulan Liu.NAATI, CATTI and Translation[D].US-China Foreign Language, July2006.

[3]傅众.关于翻译协会产业化的思[J].中外社科论丛, 2001, 3.

[4]李秀丽.翻译的核心是追求“本色”[J].外语教学, 2003, 7.

[5]赵玉闪, 王志, 卢敏.全国翻译专业资格 (水平) 考试笔译试题命制一致性研究报告[J].中国翻译, 2007, 3.

[6]中国外文局全国翻译专业资格 (水平) 考试办公室.英语二级翻译口笔译考试大纲 (修订版) [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

译员资格认证 篇2

商务谈判口译是指为中外双方的商务谈判和会谈活动提供口译服务。其特点是:国际商业谈判的语言系复合语言, 是由外交语言、商业法律语言、文学语言和军事语言汇集而成。由于企业涉外商务谈判基本目标是以商业利益为导向的即是进行交流而达成某种结果。所谈的内容可能涉及到投资、进出口商品或者技术。价格通常是谈判的关键, 因为它直接关系着双方的利益, 双方都希望达成理想的最后结果———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商务谈判过程中语言丰富多变, 且节奏较快。从而在商务谈判中, 口译者应尽力消除谈判者间的理解障碍, 口译者的目的必须服务于谈判者的目的———利益的最大化。这两个目的的内在关系会影响口译者的策略选择。

所以商务谈判译员的素质和职责很重要。首先, 商务谈判译员并非是十全十美的人, 但是不亢不卑诚恳谦和的品质是必须首先具备的, 因为只有具备如此素质的人, 才能为谈判双方所尊重和佩服, 才能给谈判双方以信任。其次, 商务谈判译员应该具备非常敏锐的洞察力, 洞察不是观察, 观察可能只是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 而洞察则能透过表象发现事物的本质。出色的洞察力有助于谈判译员准确迅速地抓住谈判的要点, 帮助谈判双方跟好的沟通。再次, 谈判译员一定要有公正公平对待商务谈判双方的精神, 不要将自己隶属与任何一方, 而应客观的把自己看成谈判双方的桥梁, 不仅要做到业务上的沟通, 还要保证情感上的沟通。不要将自己的位置与任何一方对立起来。要明白这一点, 为双方达成合作是非常必要的。最后, 谈判译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2 主体性意识在商务谈判译员所采取的口译策略中的体现

主体性意识包括主体的自我意识, 但不等同于自我意识, 是主体自主性和能动性的观念表现, 是主体意识到自身是主体, 并能与客体和对象主体对应关系中主动行使主体的权利并承担主体义务的一种属性 (任文) 。而笔者认为, 在商务谈判口译中的主体性意识就是译员遇见不能对等翻译或者遭遇文化差异时调动主体能动性使源语的信息仍能准确无误的译成目的语且让目的语受众能很好的理解源语要表达的信息的一种译员主体的体现, 使之不再是说话者的“附属品“。

在商务谈判口译中, 译者主体性发挥的意义在于超越原语中各种翻译障碍, 促成商务交流, 深入理解并再现话语所传递的说话人的意向、意识形态、文化心理和审美态度等。商务口译的过程始终体现着译员的主体作用, 映射出口译员的独特人格、价值取向以及历史存在等主体性因素, 译员才能在商务口译活动中表现出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联络性。才能对商务谈判有一个促进作用。而译员的主体性发挥应该从两方面来看。首先, 译员的主体性发挥要体现在对商务活动及其相关人员的主动了解。其次, 清楚的了解参与商务活动各方的关系也很重要, 这直接影响到译员在用词、语气、交际策略等方面的选择, 从而对交际气氛、沟通效果造成影响。

再次, 在商务谈判中, 译者一定要了解说话者的正真意图, 才能做出正确的表述。所以这对译者的要求很高。译者不仅要具备言内知识, 言外知识, 还要具备百科知识。这样才能准确无误的传达谈判双方的正真意图。

3 商务谈判口译中译员的立场及口译策略

立场就是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抱的态度。那么对于译员来说, 立场可以分为中立和非中立。理论上, 任何场合的口译人员都要在口译活动中保持中立, 不偏不倚的对待任何一方说话者。可是“在我们论证了联络译员的现身意识, 特别是赋权意识之后, 译员的中立立场就已经是一个不言自明的伪命题了。当译员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以话语信息把关人、谈话过程参与人和协调人的身份对交际活动进行调停, 当译员运用话语权力向交际环境中的弱势一方进行赋权时, 就已经表明他们不是交际过程中透明的“窗玻璃” (a pane of glass) 、不显露任何立场的运输管道 (conduit) , 而是随时可能根据交际形势向当事一方进行或许是钟摆式的局部靠近, 而且这种有意而为的倾向性也是译员主体性意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任文, 2010) 。所以说对于译员来说绝对的中立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在商务谈判口译中, 这种非中立立场就更加明显了。所以, 所谓译员的中立立场, 很多时候译员都是受伦理意识驱使和译员守则约束而出现的。可是毕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味不顾口译活动环境, 气氛, 情绪的变化而始终坚持中立的后果有可能会造成说话双方的沟通失败。例如在一次涉外商务谈判中, 在一个条款细节上中外双方都坚持自己的观点, 并且中外双方代表在表达时声音都不由自主的高了许多, 语速也快了很多, 可是译员在翻译时任然是用平稳的口气将说话者的意思表达出来。有一刻在译员译完后双方都没有做声, 谈判会陷入一种尴尬的情况, 谈不拢不能继续下一个议题, 而双方都不让步, 局面一度僵住。这时, 这个译员突然开口:“It’s coffee break now.Shall we have a cup of coffee and then we’ll see…”, 并很快用中文重复一遍:“要不我们先茶休”?此建议一出立刻得到大家的响应。尴尬立刻化解, 休息片刻再回来, 大家又都客气了很多。在这种情况下, 译员恰如其分的运用了主体性意识, 将谈判推向了积极的方向, 而不是只一味的中立任凭困局继续。毕竟在商务谈判中有一方拂袖而去的情况也不是没有, 译员作为通晓谈判双方文化和语言的桥梁不应该任由谈判朝着这样的方向发展。即使谈判双方没有促成合作, 译员有义务让这次口译活动和谐开始, 和谐结束。中国有句古话嘛:买卖不成仁义在。

可是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不由译员自己说了算, 而应该根据谈判进行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来判断。作为译员在接到口译任务开始是应该抱着中立, 不偏不倚的态度的。所以为了这样的中立立场, 译前准备很重要, 对于谈判双方的了解, 对于谈判的具体内容都要清清楚楚。怎么帮双方争取合作成功, 促成利益, 事前译员都要有所准备。而当译员遭遇非中立立场时, 也应注意口译策略的选择。在商务谈判中, 译员还要随机应变, 不应该只从谈判双方的字面意思去翻译, 译员也不仅仅是翻译的机器, 而应该把自己看成谈判中主体, 所以口译策略中的口译技巧和语言技巧都非常重要。而这一切同样离不开译员的主体性意识的发挥。在交替口译的基本策略中, 译员一定要在说话者表达时记下所有信息, 可通过短期记忆或者笔记, 虽然不用像笔译那样“信、达、雅”, 但是口译中的信息表达一定要达意, 顺畅。甚至作为译员要通过对这次口译活动的准备工作, 可以在口译过程中帮说话者补充一些说话者没有表达完整而确是事实的信息或者帮说话者略去一些说话者表达了确是不必要表达的信息。当然这样一种主体性意识的发挥的前提是一定不能改变说话者的初衷以及任何翻译都要为双方的共同目的而服务。所以在商务谈判口译中的策略要学会运用增译、减译和改译, 以求是双方的谈判顺利进行。

当然, 译员除了要采取合适的口译技巧, 同时也要把握好商务谈判口译策略中的语言技巧。其中包括话轮的转换, 模糊语言, 礼貌语言和逻辑语言的使用。而这些技巧的运用都离不开译员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同时在商务口译过程中有两种非中立的情况, 一种是自我选择的非中立立场;另一种就是被动接受的非中立立场, 也就是说一开始一方谈判者就把你看成了另一方的成员。但是不管怎么样, 译员都要做到忠实的传达源语的本意, 不要曲译, 要充分的了解源语双方的文化, 不要使说话者双方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并且以达成合作为最终目的。

摘要:交替传译是口译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翻译方式。随着经济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沟通和联络手段越来越发达, 中国企业与世界各国企业间的交往越来越多。那么涉及商务谈判的交替口译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种口译活动中。由于各国间存在着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口译人员在涉外商务谈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用自己的双语知识、涉外商务和涉外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帮助不同国家的企业谈判人员进行沟通并达成协议或者签订合同。那么随着译员身份的改变——由最初的“隐身”功能, 到现在的“显身”功能——译员的主体性意识也被大家所认识和认可。那么在商务谈判口译中译员的主体性意识是如何体现的呢?体现在什么方面呢?或者说在商务谈判口译中译员有多大的空间来进行主体性的发挥呢?译员的主体性应该如何发挥才是恰当的呢?这都是本文作者要讨论的内容。通过这种主体性意识的把握, 笔者希望让读者明白译员在商务谈判口译中如何才能更好的促进谈判的进行。

关键词:商务谈判,主体性意识,译员立场,口译策略

参考文献

[1]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2]弗朗兹·波赫哈克.口译研究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3]古琦慧.商务口译中的译员主体性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

[4]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5]李明秋.商务英语口译译员素质要求:跨文化交际主体性探索[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0, 11.

[6]廖瑛.论国际商务口译的语言交际技巧[J].中国科技翻译, 2006 (2) .

[7]任文.联络口译过程中译员的主体性意识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口译译员的角色浅析 篇3

随着一战的结束时第一批“谈判翻译”在巴黎和会上的出现, 正规的口译出现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发现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 而且各国之间因经济政治等因素也需要不断地交流。因此需要一个媒介来“牵线搭桥”, 以便于双方信息可即时沟通, 科学技术可以互相交流, 商务贸易能够当面洽谈, 科研成果也能得到广泛传播。因此, 口译应运而生并且不断得到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传统的口译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传统口译理论认为, 口译活动只是双方通过译员的语言转换进行的沟通互动。译员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对谈话内容、观点等发表任何看法与建议, 合格的译员应该是“透明的”“隐形的”。这一观点或许过于理想化, 但也表明传统的口译译员只是一个被动的“传声筒”的角色。然而口译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口头翻译手段来实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来交流的, 因此, 对口译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于语言的简单转换, 而是应当把其看作交际行为。因此也就需要口译译员对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要有深刻的了解, 同时也应正确认识自身在交际过程中的特殊作用, 才能消除不同语言的交际障碍, 确保交流能够畅通顺利。而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 口译译员更应该不断发展自己, 充当一个“多面手”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翻译员, 有的时候或许还需扮演接待员、导游员、宣传员乃至联络员的角色。

二、口译译员的角色

1.翻译员的角色。作为一名翻译人员, 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好翻译。这就包括可能既要担任口译, 又要做笔译的工作, 而且是必须是汉英、英汉双向的翻译, 口译又包括交替传译、同声传译等等。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译员, 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善于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加强语言能力的学习;同时注意丰富知识的积累, 不断提高中英文水平和翻译能力。首先, 丰富的词汇量及文化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英汉两种语言广博的词汇量和其背后丰富的文化背景对于我们理解和表达演讲者的语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许多情况下, 口译任务所涉及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作为口译员, 必须积累各个学科的词汇, 同时还应该留心社会上新近出现的新词、新的表达方式和新的用法。另外, 熟悉讲话所涉及的专业内容也相当重要, 虽然口译员没必要向专业人员那样精深, 但一些术语、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还是必要的。此外, 口译的目的是传递意思, 因此不要过分拘泥于原文的句式结构, 切莫逐字翻译, 想要正确的把握演讲者的意思和意图, 口译员就必须结合自己掌握的语言、背景知识及相关的主题知识等去进行大胆而合理的创新构想。最后, 熟练的掌握公共演讲的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口译员要想扮演好“沟通桥梁”这一角色, 除了全神贯注与口译活动中, 还需要掌握必要的演讲技巧, 在口译过程中应与交流双方有些许“眼神接触”, 并使用适当的肢体语言加强对谈或者意图的传递, 并克服在口译过程中的紧张情绪等等。

2.接待员的角色。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全球化发展, 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上升, 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也日益增强。中国对外交往不断加深, 各级政府的外交活动也日益频繁。在这过程中, 作为一名口译译员, 除了完成自己的翻译工作, 可能还需要从事一些外事接待活动。近年来,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地方政府的涉外事务也逐渐增多。除了接待一些商务团体, 民间组织外, 接待一些官方的, 高规格的国外组织的机会也在不断增加。如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办的的中阿博览会等。在这些正式的场合中对接待活动中人员的素养的要求也相应较高。接待工作内容庞杂, 涉及面广。在从事外事接待工作时, 几乎不同程度的都要涉及到安全, 卫生, 交通, 食宿等诸多方面。接待事务的内容也非常庞杂, 诸如安全保卫的落实, 宾馆饭店的安排, 交通的管制, 文稿资料的撰写打印与翻译, 新闻媒体和文艺活动的配合等等。对一批外宾的接待而言, 它包括制定计划、迎送客人、进住宾馆、安排车辆、组织座谈参观、举行宴会、赠送礼品、新闻报道等。这就要求在工作中精明、耐心、机敏和果断。此外, 接待工作的临时性任务多。因外事活动的需要, 日程安排的突然改变, 文稿内容的突然改动, 关键人员的临时更换等, 都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3.导游员的角色。口译译员还需具备以旅游“食、住、行、娱、购、游”六个要素为主线的百科知识。一是专题内容的口译, 如要对景点文物或节庆、风俗、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行全面细致的介绍。这涉及历史地理生态、文学、艺术、民俗等多方面知识。二是游客吃、住、购、行等日常生活的口译, 这一部分较简单, 大都属于常识性的, 但也要对相关事物的准确译法、应急对策等有所了解。如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就应对宁夏区情银川、吴忠、石嘴山、固原等城市的市情沙坡头、沙湖等景点有所了解。因此要求译员通晓本地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以及风俗民情。此外可能会时常碰到如“经络、太极、风水、麒麟、摇钱树”等文化含蕴很高的词汇, 如何将这些富含文化元素的概念译成英文是导游口译的难点及重点。

4.宣传员的角色。作为一名口译译员, 熟悉我国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立场、观点, 宣传我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 我们应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国情。大体上国情可分为两大方面的情况。一个是国家自然方面的情况, 例如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矿藏物产等等; 一个是国家社会方面的情况, 例如社会性质及政治、经济、文化、人口、民族等等的状况。此外, 将中国灿烂悠久的五千年文明传播出去, 让外宾了解中国, 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十分重要的方面。

5.联络员的角色。口译员有时还需做好联络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如协助负责人业务联络, 负责文档管理工作, 文书写件, 文档打印, 酒店预定及其他外联工作, 协助负责人进行重要日程, 协调同其他各部门的关系。负责日常工作资料管理, 归档的事务。这也要求译员必须有强烈的时间观念, 讲效率, 向前赶。当接受了一项任务后, 要迅速展开工作, 及时搞好有关协调, 同时要讲求成功率。这对口译译员也是一个挑战。

三、结语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及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 不同的文化因素在交叉和碰撞。在这种交流中, 口译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口译, 语言互不相同的双方能得以顺畅交流。因此, 作为一名口译译员, 应该从各个方面来提高自己, 让自己能够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口译工作中不同角色的要求, 从而使口译活动顺利进行, 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

摘要:本文通过结合全球化背景和中国国情, 简要梳理和总结口译译员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以及在口译的学习实践中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以便能够更好地发挥起沟通的桥梁作用。

关键词:全球化,口译译员,角色

参考文献

[1]P?CHHACKER.FRANZ.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译员资格认证 篇4

“交替传译被许多人看成是口译的最高端形式, 超过同声传译, 因为它要求在形成译语阶段 (formulation stage) 之前就要完成理解源语阶段 (comprehension stage) , 绝大多数话语至多在几秒钟后会从记忆中消失, 被其他内容所取代” (Gile. 2005) 。短时记忆是在口译过程中起作用的记忆形式, 而“短时记忆保持时间为±1分钟, 容量为7±2 (个信息单位) ” (鲍刚2011;Bad-deley 2000) 。因此, 笔记在交传过程中所起的储存并提取信息, 减轻短时记忆负担的作用就显得不可或缺了。

国际交流的频繁促进了口译行业的发展, 国内外对于交传口译的研究数量也不断增长。聚焦到口译笔记方面的研究, 主要集中于两大问题, 即口译笔记应该“记什么”和“怎么记”。关于口译笔记记什么, 从已出版和发表的口译著作和文献来看, 观点基本一致, 即译员应记录原文中的要点和关键词, 以及数字、专有名词、技术术语等 (Seleskovitch 2002) 。关于口译笔记应该怎么记, 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从笔记形式来看, 专家及学者提倡在笔记中使用符号和缩写 (Nolan 2005) , 但应因人而异, 没有统一规定。从笔记语言来看, 一些专家认为应该使用源语做笔记, 因为译员可以专心听信息, 语言转换应放到产出阶段进行 (Alexieva 1994) ;也有专家认为笔记语言最好是用目的语 (钟孔述1994;朱佩芳1995) , 这样能训练译员理解源语信息, 抓住信息实质。

以上这些倾向性的结论大多数来源于经验总结, 而非实证研究。近年来我国口译界的专家及研究人员在英汉双语间口译实证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戴炜栋、徐海铭 (戴炜栋2007) 通过对比职业受训译员和非职业译员在汉英交替传译过程中的笔记特征, 得出了两组译员笔记特征与其口译表现的关系。刘建军 (刘建军2010) 基于英语专业本科学生交传笔记, 研究了汉英交传笔记特征及其与口译成绩的关系。那么, 在英汉交传中, 口译笔记的特征, 即笔记的数量、形式、语言与译员口译质量有无关联, 有何种关联, 能否将其应用于口译教学中, 带着这些问题, 笔者展开了实证研究。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本实证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为职业译员:10名, 受过专业国际会议口译培训, 有半年左右会议口译实践经验。第二组为非职业译员:10名, 高校英语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 上过两学期口译课, 接受过针对口译笔记的训练, 但未受过职业译员培训, 没有会议口译实践经验。

2.2 数据收集

1) 口译材料

本研究的口译材料为两段通识话题的英语篇章, 一篇话题为近10年中国经济发展总体概况介绍, 全文共525词;另一篇为亚洲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全文共543词。经济与教育是常见话题, 篇章的难易程度适中, 尽量降低生僻词对于听力理解的影响, 更好地将分析目标集中于口译笔记而非学生的语言水平上。

2) 口译任务

口译任务于语言实验室完成。实验对象戴上耳机, 边听文章录音边做笔记, 即时完成交替传译口译任务。

3) 口译过程

实验对象的口译全过程有录音, 然后由研究者转写。口译任务完成后, 笔者对实验对象进行即时采访, 确认其笔记中单词及符号的含义, 以便划分笔记特征的类别。

4) 笔记手稿

本研究的重点即分析实验对象的笔记特征, 因此受试的笔记手稿对于本研究至关重要。

2.3 数据分析

完成录音转写后, 笔者结合录音及实验对象采访, 统计每位实验对象的笔记特征 (笔记数量、形式及语言) , 并分析其笔记特征与其口译产出的关系, 试图从中找出共同性模式。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笔者参考了戴炜栋、徐海铭 (2007) 在汉英交替传译实证研究中的分类标准, 从笔记数量 (包括中英文字词、缩写及符号的数量总和) 、笔记形式 (笔记中使用的中英文字词、缩写词、符号) 和笔记语言 (源语和目的语) 三个方面来分析实验对象的笔记手稿, 并分析其与实验对象最终口译表现的关系。

1) 关于笔记数量的结果和讨论

笔者对职业组与非职业组译员的笔记数量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结果如下表:

从表1可以看出, 职业组在平均笔记数量上比非职业组要少, 第一篇少8.7%, 即约少记46个 (字、词或符号) , 第二篇少10.3%, 即约56个 (字、词或符号) 。那么笔记数量对口译表现的影响如何呢?通过对两组实验对象的口译产出进行分析与对比后发现, 职业译员的表现明显优于非职业译员。这说明“经过严格培训的译员或富有经验的译员…口译笔记是以内容要点、关键词语等予以作为主导型信息‘路标’, 初学口译的人出于害怕遗漏源语信息的忧虑, 笔记时常记得过多, 复述时却反倒显得丢三落四” (鲍刚2011) 。这一结果也与 (戴炜栋2007) 中就汉英口译中职业译员与非职业译员笔记数量研究结果一致。

那么, 这是否说明笔记数量越少, 则口译质量越高呢?不然。比较两组内部各实验对象的表现情况来看, 非职业组内部受试, 有2名受试笔记数量少, 但口译表现相对较差;职业组内部, 有4名受试笔记量多, 其口译产出也更全面。所以, 本实验表明, 交传中笔记数量与口译质量并无显著相关性。

2) 关于笔记形式的结果和讨论

考虑到本次试验为英汉交传口译, 因此笔记形式统计包括英语词组的数量、英语单词的数量、缩写英语单词的数量、单个汉字的数量及符号的数量。其中英语词组是指与原文一致, 完整记下的词组, 如higher education, set up等名词及动词短语;英语单词指的是拼写完整, 并未省略或缩写的英语单词;缩写英语单词包括简写、首字母缩略词等, 如UK, edu (教育) , gov (政府) , d (day) ;符号包括各种表达源语意思及上下文逻辑的标记或图形, 如 (上升) ,  (下降) ,  (正确) 等以及划分译文段落的标志 (林超伦2004) 。统计结果如下表。

从表2能够看出, 从职业组内部比较, 职业译员记下的英语词组较少, 而单词缩写和符号较多, 而且从口译产出来看, 职业组的表现也更好。这就说明了职业译员经过系统培训, 掌握了“理解—逻辑整理—记笔记” (Gerretson 1981) 这一过程, 记下的内容是经过理解加工后的产物:职业译员不仅能够记录下关键信息点, 而且有自己的一套符号系统表示文章的逻辑关系, 这样的笔记能够有效帮助译员“回想、减轻记忆负担、固定分析结果” (郑仰平1991) 。相反, 非职业组在面对英译汉口译时, 由于缺乏专业训练, 其“笔记行为常常不够自动化, 因此要求注意力的很大投入” (仲伟合2013) 。结合采访, 我们发现, 学生译员仅仅匆匆把听到的内容写下来, 很多情况下并未理解原文意思。此外, 学生译员在记录过程中“贪多求全”。根据“认知负荷模型 ” (Gile 1985, 1997/2004; Setton 1999; Pochhacker2004) , 在交替传译的第一阶段, 如果在“听”方面花费太多精力, 则会导致在“理解”及“协调”方面的精力不足, 最终影响口译产出。

3) 关于笔记语言的结果和讨论

笔者分别统计了职业组与非职业组在两个篇章中使用的源语 (英语) 及目的语 (汉语) 数量进行了统计, 结果如下:

结合表2及表3可以看出, 非职业组以源语 (英语) 作为笔记的主要语言, 而且写下的完整词组和单词较多, 缩写较少。综合实验对象的访谈, 我们得知, 非职业译员在听到英语时, 不能像母语一样驾轻就熟, 听辨完成后来不及迅速抓住原文意思, 只是机械记录听到的字词。但职业组能平衡地使用源语和目的语做笔记, 用源语记录时更多地使用缩写, 而且目的语的使用比非职业组更多。此外, 从两组实验对象的口译表现来看, 可以得知职业译员能够脱离文字字面意思的束缚, “抓住语音在上下文、语篇逻辑、话语内容等层次上的作用” (鲍刚2011) 。

4 结语

本研究发现, 在笔记数量上, 非职业组比职业组平均字数多, 但字数多并不代表笔记的质量高, 更不能代表更高的口译水准。相反, 职业组译员笔记数量少, 但口译表现更佳。但这并不说明笔记数量越少, 口译表现越好。职业组内部有受试笔记数量多, 口译产出更完整。因此, 笔记数量与口译质量没有显著相关性。在笔记形式上, 职业组记录的词组比非职业组少, 记录的单个字词、缩略语和符号较多, 这说明职业组译员能够在理解原文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和符号记录信息, 而不是“贪多求全”, 从而口译的表现也比非职业组要好。在笔记语言上, 职业组比非职业组使用了更多的目的语, 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口译产出时的负担。这一点也说明了职业组是在对原文信息加工后再记录, 但是否目的语数量越多, 口译质量越高则有待进一步验证。

课堂教学翻译对译员的要求 篇5

关键词:课堂交替传译,语言基础,专业知识架构,服务意识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到中国进行深造和交流, 涉及领域广泛, 包括文学、医学、科技、艺术, 甚至军事。这其中有很多留学生是进行短期培训, 没有条件通过语言预科来学习汉语。与此同时, 许多讲师也存在着无法以外语直接授课的尴尬。课堂交替传译在这种情况下就成了授课的一个重要部分, 要求译员能够精准的理解授课人的意图, 并及时的把学员的困惑和意见传达给授课人, 对译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 关键在扎实的语言基础

翻译是一种综合能力, 翻译中的种种现象与难点体现在一字一句的具体之中, 但归根结底都会反映出这一点来:较高的语言素质和外语基础, 是做好翻译的根本。茅盾先生认为:“精通本国语文和被翻译的语文是从事翻译的起码条件”。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翻译工作者应有的语言素质包括二个部分:本族语的语言素质;外语的语言素质。

人们往往有一种误解, 认为只要外语水平高, 做好翻译就没有问题。殊不知, 本国语文水平对于翻译工作来说, 才如同盖高楼大厦的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驾驭本国语言的能力, 就算外语水平再高, 也无法将精彩的外国文字转化为同等精彩的本国语言, 翻译的水平也将大打折扣。

同时, 只有对本国语言有了深厚的了解, 才会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对两种语言进行深入的比较,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体会出不同的语言的共性, 以及在语音、语义、词汇、语法、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只有深深的理解了本国的语言, 掌握大量的俚语、俗语、成语、谚语等, 才能灵活并熟练地运用语法手段和修辞技巧, 在口译时做到信手拈来, 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同样的概念。只有真正的理解了本国的语言, 才能更好地理解本国文化, 在翻译过程中避免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误解, 真正实现翻译的目的。

现今在很多网站和其他书籍报刊中都介绍翻译技巧, 但其实在实际工作中, 这些技巧很难照本宣科的进行运用。尤其在大量的口译工作中, 大脑在高速的运转, 要记忆, 要思考, 不可能再有多余的空间来思索运用哪些具体的翻译技巧。正如茅盾先生所说:“如对两端语文功底不够, 那些条条你用不上;但若功底深厚, 那些条条便成了不足取的桎框。”

各种翻译技巧只是工具, 个人认为, 还是要强调扎扎实实地学习语言, 注重汉英两种语言在词类的分工使用上、对时间顺序、结构关系的不同侧重上等, 通过深厚的语言积累从而自然获得“语感”, 这比一味钻营技巧更为重要。

2 具备专业知识架构和逻辑思维能力

除了良好的双语能力以外, 课堂教学翻译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架构和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科技语言是以文字语言为主, 辅以数学语言和工程图学语言, 以运载科技思想为职能, 以词汇含义量扩大、句型扩展、句子成分之间关系复杂, 用词力求准确经济、语法结构严密和要表达的思想全部化为主要特点的一种语言”。

课堂教学, 尤其是理科教学的很多内容属于科学语言, 尤其是在技术要领和注意事项方面, 必须对原文进行准确的理解。没有专业的知识架构, 就不能精准的理解相关词句在不同背景下的含义。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比如说“安全门”, 在公示英语中可以直接翻译成EXIT。而在某些专业中, 机场设备中用于安全检查的也叫“安全门”, 显然就不是EXIT。但是如果直接翻译成security door合不合适呢?我查阅了有关资料, security door是指保险门或防盗安全门, 但是可以用于海关安检的设备, 因此其也可以称为security door。

课堂交替传译涉及的常常是专业性很强的翻译,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 授课人都是各自专业的行家, 但译员没有专业背景, 不可能事事精通。比如, 在翻译过程中常见的“接头”, 可以行业的不同而分别译为coupler、coupling、connector、joint、terminal、grapples, wire-rope buckets (钢丝扣, 即钢丝绳的接头) 、junction box、binding post等多种形式。到底哪一种适合当下的情形, 只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由此可见, 精确翻译的前提是词汇的积累, 但准确的王道是结合上下文对原文进行理解, 而上下文则要求译员对相关专业的提前涉猎和消化。

逻辑思维能力是突破翻译的表层化的重要能力, 科技词汇往往偏于艰深, 尤其是对于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留学生来说, 如果一味追求字面的贴合, 反而偏离了翻译的真意。只有通过逻辑思维, 理顺了科技语言中的内部逻辑结构, 才能用平实简单的语言进行讲解。在讲师和学生语言不通时, 翻译往往才是担任讲解任务的人, 讲师讲一遍, 翻译要颠来倒去, 甚至掰开了揉碎了, 用非常通俗易解的语言让学生理解, 因此翻译的专业架构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课堂教学非常重要。

3 不可或缺的服务意识

翻译固然是门学问、是个特讲水平的行当, 但在市场经济中, 它首先是一种服务。正如现在的学校也讲求服务意识, 课堂翻译工作也同样如此。假设将授课人和留学生都视为客户, 那么课堂翻译需要同时伺候好两个客人:一是授课人, 二是坐于讲台之下, 聚精会神的听课人。对于课堂翻译来说, 最需要的是做到, 不管自己学问有多深或者多浅, 翻译时要尽量做到眼里有授课人、心中有听课人。在听原话或者看原文时仔细点;而译文的遣词行文, 尽量适应目标读者。最好能够抱着“提供一流服务”的态度对待每一句原文、每一句译文。

不管是汉译英, 还是英译汉, 翻译工作都会有一个目标读者或者听众。针对我们留学生的专业特点, 译员在相关专业的翻译上应力求专业准确;而同时针对留学生未必来自同一个国家, 文化教育背景不尽相同的特点, 译员也应该力求给他们提供通俗、易懂、并为他们乐于接受的译文。尤其是在对课程内容进行讲解, 或者在非正式场合中进行翻译工作时, 不妨可以这么假设:将目标读者降低一个程度来对待。

在课堂翻译时有时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一种是追随原文字面结构, 授课人说了什么, 就完全按字面意思翻, 是谓机械主义;还有一种是置原文于不顾, 只拣自个儿认识的只言片语翻译出来、堆积起来, 是谓自由主义。两种情况都是走极端, 都脱离了翻译的本意, 也反映了工作态度的问题, 违背了上文所提到的服务意识。

比如说讲师在授课过程中, 为了活泼课堂氛围, 吸引留学生注意力, 经常会使用一些成语或俚语, 甚至在授课过程中会临时加入一些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小故事, 来增强授课效果。这些内容往往不在译员准备之内, 事出突然, 无法现搬字典, 现查资料。在这种情况下, 笔者认为, 首先不要急着按字面意思理解。比如, 在一次授课过程中, 讲师用“海底捞针”表示在某次学术任务执行过程中, 苦心孤诣寻求答案而不得其法的心情。如果按字面翻译为searching for a needle in the ocean。那就根本没有去认真地理解“海底捞针”是什么意思, 听课人只会满头雾水。在这样的情况下, 应该先根据情况进行解释, 再将直译加进来, 往往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博得留学生的理解和会心一笑。

但是不能机械地对待一切类似的翻译问题, 我们的头脑里应该有一点辩证法。比如在中国的地理文化里, 有一个“鱼米之乡” (land of fish and rice) , 在英语里有一个类似的说法land of milk and honey, 但由于land of fish and rice外国人也能理解, 不会造成跨文化交流的障碍, 所以land of fish and rice的说法可以保留, 以展示一点中国的特色。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翻译不是边缘科学, 但是涉及的学科超过了任何一门专业。一个好的译员在课堂之上, 必须具有高屋见瓴的视角, 要真正懂得翻译的真谛是什么。要想提高翻译水平, 必须加强对外语综合能力的提高、专业背景知识的掌握, 和良好的服务意识, 必须养成多层次、多角度的思维习惯。课堂教学翻译担任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对外技术援助、实现科技进步的先锋, 将会随着中国的发展、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和扩展而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专题口译中译员焦虑心理成因分析 篇6

1 焦虑心理对口译活动的影响

所谓“焦虑”是个体对当前或预感到的威胁的一种十分复杂的情绪反应。具体说,焦虑是一种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的心理状态。焦虑现象在译员中是普遍存在的,因为外语知识是无穷尽的,而作为译员所掌握的外语知识是相对有限的。林郁如(2006:92)在分析译员心理素质时说到:选择口译这份工作,就是选择与压力为伴。如果碰到外方所受教育程度不同等情况,会让译员担心对方听不懂,从而造成口译失败;同时,很少有人会关心译员的母语程度如何,但是越是高端的口译任务,就越可能接触到中国博大精深的诗词歌赋。有时候发言人引用的诗词是译员闻所未闻或者因为翻译水平不够而无法处理的,这种情况会造成对口译质量的影响。有时候译员服务的客户(比如有的领导)比较强势,译员会有陌生感,不适应。有些译员因自身阅历不够,不能领会和处理现场微妙的关系,也会导致口译失败,从而造成焦虑情绪的产生,担心受到批评。除此以外,文化差异敏感度不够,导致译员误译,也是焦虑情绪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2 专题口译焦虑心理的成因分析

根据康志峰《口译焦虑的动因、维度及其影响》(康志峰,2011),焦虑动因可分为“言外因素”和“言内因素”。言外因素包括心理因素、个性因素、认知因素、环境因素、文化因素等。言内因素包括语内因素、双语知识因素、双语技能因素、信息量因素、口音因素、语言差异因素等。康志峰分析的对象是初学口译的在校学生,该文分析的对象是具有一定口译经验但接触专题口译不多的译员。专题内容的不可预测性可归为“言内因素”,但它比康志峰所提到的几大因素更进一层,因为它具体涉及专题知识和内容;而“言外因素”是康所提及的几大因素的综合。该文将就这两大因素做出以下的分析和阐述。

2.1 专题知识的不可预测性

专题口译不仅涉及英汉双语,而且会用两种语言探讨于某个专业领域相关话题。专题口译可能是在工地或者车间的现场口译;也可能是在某个领域的相关国际会议或者是一些论坛上,都涉及主题知识。所谓主题知识,狭义上是指专题口译中涉及的有关专业知识,包括专业词汇,专业理论和实践。广义上指专题口译中涉及所有程序。因为口译员个人经验的不足和专业知识的有限,对主题知识的准备在短期内不易完全掌握,且在口译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内容,这就造成了“不可预测性。”

2.1.1 专业技术词汇准备的时间局限性

笔者于2010年11月参加重庆市渝中区高九路总部经济园区概念性城市设计招标工作会,从活动的题目可以看出它涉及三个重要的概念:“总部经济园区”,“概念性城市设计”以及“招标会”。“总部经济园区”是此次大会最核心的词汇。很多中国人用直译法翻译成“Headquarters Economic Park”。但通过查看有关材料,比较标准的国际通用说法是“Advanced Business Park”.“概念性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中用得非常多的一个术语。它牵涉的内容很广,有一般的规划术语,更有景观设计的术语,还有建筑方面的术语。从有关网站我们可以知道规划的普通术语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master planning outline),控制性详细规划(regulatory plan),修建性详细规划(site plan),竖向规划(vertical planning)。常用的词汇可以达60多个。其他如水景(water feature),车道(driveway),人行道(sidewalk),天际线(skyline)。有的词中文意思都搞不太懂,更不用说用英文来翻译了。如果我们沿用一般的译法,在这种国际招标会上会让人有一种不规范的印象。这就使译员一接触到这些材料,就会有种紧张感,不确定哪种说法是比较流行或者权威的。紧张感从译员接手这个材料开始就会产生。译员需要在相关的专业网站上进行搜寻和选择性记忆和理解。但要求译员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具有一定难度的专业词汇本身就是很有挑战性的。

2.1.2 专业语汇的灵活性

(华盛顿国家大教堂Michael Vergason景观设计有限公司翻译古晓瑞)

“The National Cathedral North Garage improves accessibilityto the Cathedral or visitors while helping traffic management in theneighborhood and along the Wisconsin Ave.The project preservedand enhances the general appearance of the Close while integratingthe new garage architecture into the landscape.The new arrivalstrategy at the Cathedral alleviates traffic congestion while framingviews and clarifying pedestrian circulation.”

译:国家大教堂北车库一方面为来访的游客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也为附近的威斯康星大街解决了交通问题。在保留并美化了大教堂地区原貌的基础上设计了这个车库,从而减缓了教堂新通道的交通压力,并形成了一个视野开阔的环形步道。

分析:1和2两个短语和句子都充分体现了“释意理论”的释意原则,译者没有拘泥于原文的词,而是把字词下深层次的意思表达出来。而且语汇都是与建筑相关的语汇。

3是设计建筑专业的术语,circulation一词它不仅体现了环形,循环,更重要的是与pedestrian一词连接在一起形成了“步道”。而前面的形容词“clarifying”译为视野开阔更是体现了译者的老练。这些功夫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出来的。如果译员不能准确地传达该词的意思,此段的翻译可能要大打折扣。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在专题口译中,译员要真正达到进行专题口译的要求,必须解决好专业技术词汇的准备和用专业语汇进行口译的问题。专业技术的词汇的准备往往也只能准备个80%。剩下的20%需要临场发挥,这无疑给译员就造成了压力,而焦虑感就此产生。而专业语汇的运用是专题口译中最高的一层境界。这需要译员平时在专题口译中多锤炼自己的语言。这种功夫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

2.2 专题口译环境的不确定性

译员在口译中所处的环境是很复杂的。他(她)可能要面对政府官员、公司领导、专业公司里的技术人员以及客户公司里的工作人员等各种人物。如果处理外部环境不当会导致口译失败,也是产生口译焦虑心理的另一重要原因之一。

不管是新译员还是老译员都存在一个与客户方沟通的问题。作为译员的服务对象,如果译员的服务没有达到雇方的要求,不管场上翻译多么流利,可能最终也会是场失败的翻译。如,在2010年11月参加重庆市渝中区高九路总部经济园区概念性城市设计招标工作会中,评审会涉及重庆市规划局,区发改委,区建交委,区政府办等十五个职能部门和渝中区的书记等相关领导。在口译中,要了解主办方与上述各单位之间的关系,要尽量把参加评审会的建筑设计公司的意愿准确地表达给各位领导。与雇方的工作人员也要有良性的互动。有的雇方工作人员态度并不见得好,所以译员自己要会调整,不要影响自己的重要工作。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译员的工作质量,甚至导致工作失败。

针对以上对焦虑产生原因的分析,要减少专题口译心理焦虑,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做好译前准备,包括长期和短期的准备;二是要调整好心态,学会处理与各方的关系,一定要处理好与雇方,服务对象,不管是中方,尤其是中方领导,以及外方公司,和雇方工作人员的关系,从而减少自己的焦虑感,创造一个愉快的工作环境。

摘要:该文关注专题口译中译员焦虑心理的成因,提出专题知识的不可预测性、口译环境的不确定性(客户和听众的期望值,人际交往敏感度等)都会给专题口译员带来心理压力,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

关键词:专题口译,焦虑心理,成因分析

参考文献

[1]何贝贝.浅析钢琴演奏中的心理焦虑[J].黄河之声,2009(3):121.

[2]康志峰.口译焦虑的动因、维度及其影响[J].外语研究,2011(4).

[3]林郁如.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6.

[4]Michael Vergason.景观设计有限公司.翻译,古晓瑞.华盛顿国家大教堂[J].景观设计,2010(5).

[5]Franz Pochhacker.Quality Standards in Interpreting:Theory and Application[J].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2007(2):10-16.

试论陪同口译中译员的主体性 篇7

口译活动与笔译活动相比历史远为悠久, 但口译研究远远落后于笔译研究。“传统翻译观点强调译员的“忠实”与“对等”, 译员被称为“舌人”, 或是学舌的“鹦鹉”, 甚至被喻为“语言转换器”、“一仆二主”之“仆人”, 忽略了译员的主体性作用, 将译员放在了“隐形”的位置。然而, 随着语用学转向和文化转向的兴起, 翻译主体性研究引起了西方译学界的关注, “译学研究经历了‘语言—文化—人’的转变, 完成了一次由本体到主体、由一元到多元的跨越” (袁莉, 2003) , 译员的主体性作用得以凸显, 口译员的主体性成了中国译学界研究的新趋势和热点问题之一。

陪同口译 (escort interpreting) 是世界上最早出现, 也是使用范围最为广泛的口译形式。随着国际贸易往来不断深入, 以实地考察、旅游观光等为形式的交流活动也日益频繁, 陪同口译的需求随之增大, 译员能否顺利完成口译工作, 为成功搭建起中外国家之间友好的桥梁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译员是口译过程中的焦点和核心, “是一切冲突的出发点也是一切问题迎刃而解的归结点。” (葛校琴, 2006)

2 陪同口译中译员的主体性

陪同口译, 或又被称为联络口译, 是指“发生在社区、医院、学校、法庭、警局、旅游景点、公司企业、生产或建设工地、政府服务部门、媒体机构、训练或比赛场馆等场合, 由译员在现场或通过远程技术, 主要以交替传译 (有时也采用耳语翻译) 的方式所进行的口译, 包括在母语与外语之间、官方语言 (或主流语言) 与少数民族语言之间进行的口译, 也包括同样场合下发生的手语翻译。” (任文, 2010:10)

2.1译员主体性的内涵

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 即人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也被称为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主体性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人是实践的主体, 其次人又是精神主体。” (刘再复, 1985) 人不仅可以从事实践性和创造性活动, 还能够进行意识、精神和心理层面的活动。与此同时, 人作为一种客观存在, 受制于一定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作用于客体, 必然要受到客体的制约和限制, 同时能动性发挥还受到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制约。

译员的主体性意识是“译员作为口译过程中的行为主体对于自身身处其中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 是译员在了解了当事各方的交际目的, 并认识到口译活动的当下性和瞬时性、多元主体的在场性和语境共享性, 自身与其他主体的间性关系, 以及种种在场和不在场制约因素的情况下, 充分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内在欲求, 具有主动性、自主性特点。” (任文, 2010:90) 传统翻译理论强调译员的隐身性, 要求译员要忠实于原文, 以实现原文与译文的对等。然而在陪同口译过程中, 参与者的身份、政治经济地位、宗教信仰以及交际中的其他文化因素都会对交际活动产生影响。从而为了真正意义上促进交流交际, 就需要译员发挥主体性意识, 通过对具体语境的分析, 在准确传达说话人话语意义的同时, 采取合适的策略进行调节, 发挥译员一定意义上的主观能动性, 对交际活动施加积极的影响。

2.2发挥译员主体性的因素

(1) 文化角度

苏珊·巴斯奈特的一个比喻很贴切:她把“译者—语言—文化”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比喻为“外科医生—心脏—肌体”, 认为文化是肌体, 语言是心脏, 它们的相互作用使得生命延续不息, 译员在翻译时也不能忽视文化这个肌体。每种语言文化都有着不同文化底蕴和背景, 有着各自民族特有的色彩, 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交流方式、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从而不可避免地在双方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冲突, 阻碍交流的顺畅进行。陪同口译作为一项跨文化交流活动, 译员在完成忠实传达语言信息任务的同时, 更要使双方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文化方面的交流, 成功扮演好其“桥梁”作用。陪同口译译员经常会接到去机场接外宾的任务, 而往往中方领导一见到外宾便会说“远道而来, 一路上一定很累吧?”嘘寒问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而体现对别人的关心和问候。然而在西方文化中, 很少会谈及个人的话题。这时, 如果译员翻译成“You must be very tired on the journey from afar?”这不仅会让外宾觉得自己是不是看上去很糟糕, 而且也会在初次见面就给彼此留下不好的印象。此时, 译员可以不必忠实原文, 主动将其改译为“Do you have a happy journey?”, 或者“How is your journey?”, 使外宾感受到中方领导的关心。

(2) 思维模式不同

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和语言的桥梁, 受不同文化背景、经济制度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 中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以及观察事物的角度、对同一事物的认识都不相同。中国人的思维是圆形的或者可以说是螺旋形的, 在说话做事时, 尽量避免直接切入主题, 常常委婉地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目的。然而西方人的思维多为直线型, 往往开门见山, 并且一旦决定了的事, 往往会执行到底, 轻易不做改变。这些思维模式差异必然体现在交流活动之中, 给口译译员带来了一些困难。笔者在一次中方领导宴请加拿大两位专家的晚饭中承担陪同口译任务, 根据安排, 中方的主管领导届时作为主陪将为二位专家送行, 为此两位专家非常期待能见到这位主管领导, 并特意准备了赠送的礼品, 提前来到了宴请餐厅。可是, 这位主管领导并未到场, 而是派了一位部门领导前来参加宴请, 这位部门领导向外宾解释:“主管领导今晚有其他事, 不能来了, 让我代替他为您二位送行。”在中国, 很多工作不一定会在下班时间按时完成, 加班加点往往不足为奇, 如果直接翻译为:“Mr. ××× has other things to do, and he cannot come, so he asks me to be present on his behalf。”这样的翻译势必会让外宾感觉很不舒服, 一方面改变安排本身就不符合西方人的思维模式, 另一方面会觉得没有得到重视。译员翻译为:“Mr. ××× has some urgent thing to deal with, and he feels greatly sorry for not coming. He also asks me to extend his sincere gratitudes for your advice。”如此能动性地改译, 不仅减免了尴尬场面的发生, 也使外宾较欣然地接受这个理由, 顺利完成交流活动。

(3) 突发情况的处理

在陪同口译的实践过程中, 除了语言问题之外, 译员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无法预料到的突发情况, 译员通常没有时间请求帮助, 必须积极应对, 协助双方更好地开展交流, 减免矛盾的产生。

突发情况出现的形式多种多样, 有时也许是行程安排过程中某个环节不够周到, 也有可能是由于主办方事物繁杂, 无法及时做出回应, 此时陪同口译译员应当在遵守外事纪律、确保外宾人身安全的前提下, 积极做出利于交流的反应。一次, 在某市一次大型对外会议的举办中, 笔者担任了某国元首随行代表团的陪同口译工作。当整个团到达大会开幕式现场时, 接到主办方主要负责人的通知, 因开幕式会场的入场券不够, 跟团随行的一个外宾无法进入会场, 让笔者负责解释清楚。尽管尽可能地委婉地解释后, 外宾还是非常生气地站在门口。译员向其主动道歉, 解释这是一个意外, 还说:“Would you mind me showing you around?”此时室外下起了大雨, 译员赶紧从车里拿了雨伞, 跑到这位外宾跟前, 为其撑伞, 与其聊天, 过了一会儿, 这位外宾似乎理解了这个意外事件, 开始主动地聊了起来。

3结语

口译是一个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陪同口译员不仅是语言的媒介, 还是文化的媒介。研究陪同工口译, 就离不开研究口译活动中的当事人与译员的研究, 从而揭示其作为活动参与人以及作为翻译行为主体的存在本质。处于两种交际规约制约下的口译员, 势必需要在保留信息的基础上对语言和交际行为负责, 履行好自己应尽的工作职责, 为更好地促进双方的交流活动做好保障工作。

参考文献

[1]Gile, Daniel.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Translator Training[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2]Hatim, Basil.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3.

[3]Nida, Eugene 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Press, 2002.

[4]Venuti, 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3.

[5]查明建, 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 2003.

[6]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6.

[7]刘艳芬.功能对等原则在文化因素翻译中的作用[J].宁夏大学学报, 2008.

[8]罗倩, 邵春美.联络口译中文化冲突的应对策略[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 2011.

[9]任文.联络口译过程中译员的主体性意识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上一篇:语言素养下一篇:磨削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