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素养

2024-07-05

语言素养(共12篇)

语言素养 篇1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 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 而语言素养是语文素养的基础, 是指在课堂活动和生活中准确地、 规范地运用本民族语言来阐述观点见解、 表达思想情感等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 课堂教学中, 究竟该如何通过丰富语言情境, 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呢?

一、推开语言情境这扇窗

所谓“语言情境”, 主要指词语的情境和句子的情境, 它侧重语句、 词汇中景物与人的情感结合而形成的境况。 语言情境有一定的情感蕴蓄, 它既有客观的“ 物境”, 又含有主观的“心境”, 是外界客体与内在主体交融的产物;它不仅是优美的语言现象, 而且是饱满的情感记录, 有可捉摸的情感形象。 而“语言素养”则是准确规范地运用本民族语言来表达思想情感、观点见解等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语言情境乃是理解语言本身和学习运用语言的一种潜在的最佳机制, 借助语言情境进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它独特的作用和不可取代的地位。 丰富语言情境, 就是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和捕捉情境两个方面着手, 抓住文字间的传神之笔, 引导学生对语言的形象、 节奏、结构、情调、氛围和感情色彩等方面作多侧面的品味和推敲,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语言情境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活动的一切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总和。 课堂上, 教师通过对语言情境的创设和丰富,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使其主动突破思维的约束, 使普通的语言现象褪去外壳, 放射出夺目的光亮, 从而达到快速有效地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的目的, 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

二、巧用教材, 举一反三

现行语文教材篇目的编辑和审定, 是众多语文专家学者以及文章作者智慧的结晶。 对教材的使用和挖掘, 绝不能因循守旧, 照本宣科。 语文教师应该在教材的基础上, 充分运用娴熟的专业语言、丰富的态势语言和情感语言, 进一步丰富语言情境,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1.教材定位解读, 取舍得当。

例如, 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济南的冬天》 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 一个老城, 有山有水, 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 暖和安适地睡着, 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如果单从字面上看, 似乎平淡无奇。但是别忘了, 老舍先生可是个语言大师, 在词语的选用上是十分讲究的, 遣词造句是非常精妙的。 解读时, 教师要准确把握“ 老城”“ 山水”“ 晒着阳光”“ 暖和安适地睡”“ 春风”等词语, 营造一个情境交融的语言情境, 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想象, 这句话将焕发出璀璨的光芒。 老师可以说:同学们, 我们的城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 也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 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和1500 多年的建都史, 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 同时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是隋唐大运河的重要枢纽。 牡丹因城闻名于世, 被誉为“ 千年帝都, 牡丹花城”。 大家对“ 老城”都不陌生, 在你眼中, 老城是什么样子呢? 咱们本地的山水名胜, 你最向往哪里呢? 什么季节你最喜欢“ 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呢?在你的记忆中有没有关于“ 春风”的古诗词积累呢?

相信学生在这样的语言情景中, 一定可以畅所欲言, 一句看似普通的教材语言, 立刻就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语言的表达、情感的体验、价值观的形成, 都在无形中得到了升华。

2.把教材读出“ 花”来。

课堂上教师对教材的解读, 一定要把握“ 最佳的情境要素”, 针对某一点, 主动展开师生对话、生生对话, 开展小辩论等。如在解读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这篇文章时, 就可以抓住“ 说”和“ 做”这两个字做一点文章。 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进入预先设定的“ 语言情境”:传统美德教育我们一定要养成言行一致的好习惯, 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 如果完美的“ 言行一致”为一百分, 你可以给自己打多少分呢? 你会给闻一多先生打多少分呢? 为什么? 在学生热烈的讨论中, 在反复对教材的“ 读”中, 自然会自己“ 照照镜子”反思自己的行为。 同时, 也非常容易得找到闻一多先生言行准则:“ 人家说了再做, 我是做了再说。 ”“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 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这时, 教师可以趁势再添一把柴火, 让学生参与的热情之火更猛烈地燃烧起来:同学们,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言行一致固然可贵, 但是言行不一致难道就一无是处吗? 展开小辩论。 这样的课堂对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是否有效, 也许就不言而喻了。

三、让语言运用变得立体起来

语言运用必须在准确、真实、规范上下功夫, 其中重点在于把学生熟知的、亲近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事、 物迁移至课堂, 使教材变得更加立体、生动、直观。 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 学生可以运用与教材篇目相同的句式, 加入自己的理解感悟, 加入自己的特殊情感, 表达自己的愿望, 展示自己的生活, 唤醒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生活体验。

例如, 在解读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爱莲说》 一文中, 说到“ 牡丹, 花之富贵者也”。 就可以设置这样一个语言情境:牡丹文化的起源, 若从《诗经》 牡丹进入诗歌, 算起距今约3000 年历史。 隋朝时, 隋炀帝在洛阳辟地周二百里为西苑, 这是牡丹第一次被人工栽培并且进入皇家园林。 唐朝牡丹栽培开始繁盛起来, 至开元中期, 牡丹文化兴盛于长安, 唐代特别看重牡丹, 牡丹成了国运昌隆的标志, 种植、观赏牡丹成为一种社会习尚。 唐代许多著名诗人都留下了无数歌咏牡丹的佳章妙辞。 那么, 既然我们的城市被称为“ 牡丹花城”, 我们能不能模仿刘禹锡的笔法, 反其意而行, 写一篇“ 爱牡丹说”呢? 一城、一花、一事, 既提高了学生对文本含义的理解, 也提高了他们对自己诚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使其眼中的牡丹有了别样的色彩。

此外, 语言运用在做到准确、生动、形象的同时, 还要力求做到富有内涵和韵味, 令人听后如饮佳酿, 余香满口, 回味无穷。

四、捕捉情境, 在联想的世界里遨游

课堂上创设出活泼、生动、准确的情境, 可以让学生触景生情, 激活思维, 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 情境是多样化的, 但是也是短暂的, 有些情境甚至是转瞬即逝的, 如:最新的新闻信息, 自然界的阴晴风雨变化, 课堂上的突发状况, 学生身边的人和事等, 所以准确及时捕捉情境, 也应该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的必修课。

在解读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我的母亲》 (胡适) 一文中, 就可以把201 4 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姚厚芝的故事作为特殊情境创设———绝症母亲为孩子留学费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 。 颁奖词是:病压垮了身体, 但不能摧毁母爱。草根母亲呕心沥血, 为孩子缝补梦想, 而深厚的爱, 更铺就孩子精神的未来。 请上天给你多一些时间, 让你把美好的愿望, 织进这春天的图景。 同学们, 普天之下有哪一位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呢, 只是爱的形式不同罢了。 那你知道你的母亲是在用哪些形式爱你吗? 请写出来吧。 相信每个同学的笔下都会呈现出不同的温情色彩。

总之, 语言情境的丰富, 可以给课堂带来不一样的活力, 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 打动学生心灵中最柔软或者最脆弱的地方,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在参与中有效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

语言素养 篇2

提高民族素养

---关于语言规范的调查报告

中央电大剑阁分校2011汉本学员周林和 高居相 戚松山 唐小蓉 梁小菊

语言规范是指使用某种语言的人所应共同遵守的语音、词汇、语法、书写等方面的标准和典范。语言规范化指根据语言发展的规律,在某一种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分歧或混乱的现象中,找出甚至确定大家都应遵循的规范,指出那些不合规范的东西,通过语言研究的著作如语法书、词典、语言学著作等明文规定下来,并通过各种宣传教育的方法,推广那些合乎规范的现象,限制并逐渐淘汰那些不合规范的现象,使人们共同遵守语言规范而进行有效的交际,使语言循着一条统一的正确道路向前发展。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语言交际随之扩大和频繁,语文生活日渐丰富和活跃,语言文字应用中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尤其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行后,各地在语言规范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如何做好语言规范方面的工作等问题,应该引起我们汉语言本科学员的高度重视。我们应该成为推广规范语言的基层勇士,应该成为语言专家研究语言规范的得力助手。在中央电大以及地方电大老师的指导,我们5人组成一个小组,对各自所在区域的语言规范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然后进行情况汇总。

我们发现剑阁语言在标准语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方言渗入,其他语言影响,语言中往往存在一些不合规律的分歧和混乱现象,直接影响人们之间的交际活动,这就是我们说的不合规范的现象。

1、表现在语音上,与汉语普通话相比,读音分歧很多,如:角jiao—guo,朵duo—dou,沟gou—jiu等。

2、路牌路标注音不规范。如:“西安路”标牌上的拼音是“XIANLU”; “天府/广场”的拼音是“TIANFUGUANGCHANG”; 地名中的数词一般用拼音书写,“五指山”的拼音应该是“Wǔzhǐ

Shān”,而地名中的代码和街巷名称中的序数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三环路”的拼音应该是“3 Huánlù”,可是二者往往混淆。

3、不合规范现象也常常出现在词汇方面。如“塞子saizi”说成“皱皱zhouzhou”; “四季豆”说成“豆角子”;“乳猪”说成“猪儿崽崽”;“ 背心儿”说成“汗衫”;“岳母”说成“老丈妈”;“手掌”说成“耳巴子”; “那个地方”说成“那个榻榻”„„

4、词汇方面的不规范现象还表现在生造词和乱简称方面。如:“哑静、楞生、路道、土尘、拉躺、克抑”;“男牛鞋”(男式牛皮鞋)、“贾校”(贾校长)等方面。

5、不规范现象也表现在文字上。个别单位的墙报和板报上仍然在使用繁体字和生造简化字。

6、不合规范现象还表现在语言方面。如:熟语(俗语):“你不要吹牛”说成“你不要冲壳子”;“ 你是什么东西”说成“你是什么玩意儿”;“你没多大本事”说成“你算哪把夜壶?”等。

7、严格执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普通话,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经过到街头、单位、学校的深入调查,我们欣喜地发现:现在城市各单位在开会等庄重场所,领导讲话都在使用普通话;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学校,上课、集会,教师和学校领导都在使用普通话;学生上课回答问题一般都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总的情况是:城里用普通话交流的情况比农村好;学校用普通话交流的情况比其他单位好;在单位使用普通话交流的情况比市镇街头好;年青一代用普通话交流的情况比老一代好。尤其欣喜的是:教师要取得“教师资格证”和评职称等,都要求至少达到普通话“二级乙等水平”,对小学教师要求更高。这些措施,大大推进了普通话的广泛使用和使用水平的提高。但要达到所有公民在任何场合都使用普通话交流,任重而道远。

在我国,语言规范化工作具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采取李斯的建议,统一规定以小篆为正字,淘汰通行于六国的异体字,对汉字规范化起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对汉字进行了几次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文字法》2000年10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同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十七号主席令公布,并于200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可以说是我国近百年来尤其是近50年来汉语规范化运动的结晶,是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的必然产物,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这部法律确立和规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它的制定与颁行,使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行有了法律上的依据和保障,从而必将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进一步发展。

语言规范是一个历史范畴,规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不仅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而且还是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语言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是合乎规范的,在另一个历史时期就可能发生变化,不再是规范的了。这是因为语言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不论什么时候凡是符合发展规律的现象都是规范的。确定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的规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要考虑到它的稳定性和继承性,又要看到它的发展和变化。语言在不断发展,新质要素在逐渐积累,旧质要素在逐渐衰亡,必须重新肯定经过考验的语言成分,淘汰过时的东西,而新的语言现象的出现,一般是从个别人或个别集团的使用开始的,在开始时可以是不规范的,但大家都跟着用,用得广了,时间长了,也就约定俗成了,也就成了新的规范。从少数人的使用到多数人使用,又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则它一般是合乎语言的发展规律。不论是新出现的语言现象,还是衰退消失的语言现象都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逐渐的,要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样就出现一种中间过渡的现象,或是两种现象并存,这就需要确定哪种现象是发展的,是上升的,是有生命力的;哪种是衰退的,无生命力的,必将消失的现象,并把前者定为规范,大力推广。如现代汉语普通话一些词的读音的变化,新的读音是发展的趋势,但旧的读音还没有消失。例如:“缔结”原来的读音是tī,现在是dì;“秘密”原来的读音是bì,现在是mì;“收获”原来的读音是hù,现在是huò;“说客“原来的读音是shuì,现在是shuō;“暴露”原来的读音是pù,现在是bào等,现在经过审音,确定后一个读音为规范音。

积累语言信息 提高语文素养 篇3

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还是要帮学生找“鱼”——积累语言信息。作为教师,先要解放思想,摒弃那些不着边际的讲述,删除那些繁琐的课堂训练,为学生创设多种获得语言信息的渠道,引导学生不断地积累语言信息,从而为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在强化诵读中积累语言信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使自己运用语言文字得心应手,必须将语言文字作千百次的重复,才能使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情味等信息在大脑中固定下来,使大脑皮层形成丰富、牢固的语言信息系统。这种积累语言的方式也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一条成功之道。因此,多熟读、多背诵语文课本中的范文佳作,将古今名著的语言信息化为己有,是积累语言信息的有效途径。

二、在扩大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信息

只有广泛“博览”,才能使大脑皮层形成多层次的语言信息刺激,强化已有的语言信息。开展课外阅读讲座,推荐富有时代气息的短小佳作。组织读报和课外阅读信息交流等,都是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扩展获取语言信息的时间和空间,扩大语言信息的储存量。

三、在加大写作密度中积累语言信息

“操前曲而后晓声。”写作训练,是不断调动大脑中已有的语言信息,进行回忆、筛选、处理、加工,从而达到运用语言信息的目的。它是更高层次的语言信息积累。目前的写作教学,宜采取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相结合,开放式作文与统一式作文相结合,片断与整体写作相结合,大、小作文相搭配,教师评改与学生评改相配合等方式,加大写作训练密度。这既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又能激活学生大脑中固有的语言信息。

四、在多听中积累语言信息

国外研究结果表明:信息交流花在“听”上的时间大约超过60%。其余的时间才用在交谈、阅读和写作上。特别是在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倚重于言语而不是文字,听力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要提高语文素质,就必须强化听力训练。多听新闻,多听范读,多听电台名人主持的节目,实行听力测试,开展听力游戏和竞赛等,都能有效地拓展语言信息源,提高学生快速、准确地获取各种语言信息的能力。

总之,学语文不论采取什么训练方式,都要以积累语言信息为核心,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广开“鱼”源,再加上精当的“渔”的指导,何愁学生捕不到鲜活的“鱼”呢?

医生职业语言素养浅析 篇4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 (Hippokrates of Kos) 在2500多年前就曾经说过“医生的法宝有三样:语言、药物和手术刀”。语言是医患交流最重要的工具, 是疾病诊疗的重要环节, 更是医生职业品德和作风的具体表现之一。如果医生能够恰当使用语言, 不仅可以增加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加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而且对患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影响, 同时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最为重要的基础。反之, 医生未能使用恰当、得体的语言, 甚至使用了恶性的语言, 不仅会给患者增加心理上压力, 对患者病情的治愈起到延误甚至反作用, 恶性语言的刺激还会让患者产生新的疾病, 更严重的会影响医患关系。在历代的中外医案中, “一言治病”、“一言伤人”的事例屡见不鲜, 由此可见, 医生的语言不等同于平常人说话, 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对语言的运用是每一位医生的必修课。

二、当前医生语言存在的问题

2012年8月16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卫生论坛、中国医院论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分论坛上, 很多从业专家在剖析医患矛盾时都认为, 目前的医学、医院和医生都普遍缺乏人文情感, 产生了由科技进步带来的“去人性化”、医患情感沟通的“沙漠化”等现象, 直接导致医患关系日渐紧张。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王小燕教授介绍了一项对5家三甲医院医患双方的调查结果:医患双方都把“医务人员语言问题”放在影响医患关系的首位。患者普遍认为医生语言冷漠, 医生讲话的语言、表情等都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王仲认为, 医患之间的人际关系问题是全球都存在的问题, 关键是要在医生的理性和患方的感性之间搭一座相互理解的桥, 这座桥就是沟通, 而沟通的凭借就是语言。当前医生的语言主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 对普通话的重视度不够

普通话是企事业单位的工作语言。医院是一个语言交杂的密集区, 病人可能来自五湖四海, 大江南北各个地方的人都有, 操各种方言的病人都会来某一个医院看病或求医。当然, 如果是同一个方言区的人使用方言沟通也未尝不可, 但病人和医生若来自不同方言区, 医生应该用普通话进行沟通, 而不是使用自己方言区的方言与之沟通。但是现在还是存在着某些地区或医院对普通话不够重视的情况, 医护人员不顾病人所操语言的实际情况, 使用自己方言进行问诊或交流, 从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二) 对礼貌用语使用度不够

医生给病人看病, 每天要接触的病人数量很多, 遇到的患者各不相同。长时间高强度的劳动会让医生有疲倦感和厌烦感, 这是很正常的情况。但是医生不能够将这些负面的情感带入到工作中, 尤其是带到跟患者的交流中。医生与患者进行交流, 无论是问诊还是检查, 都要使用礼貌用语。但当前的情况并不乐观, 医生对称谓语和问候语的省略、命令性指示语的使用都让患者觉得医生给人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患者来医院看病时, 本来已经有了生理上的病痛, 医生如果再给患者这样的感觉, 会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 这对患者病痛的治疗和痊愈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三) 对面部表情和身势语的漠视

医生和患者的接触均是面对面的近距离接触, 这种情况下医生的面部表情和身势语对坐在对面的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医生在问诊或检查的过程中, 皱眉、撇嘴等细小的面部表情都会给病人带来负面的心理暗示, 担心自己的病情是否很严重。在与病人交谈时左顾右盼、目光散漫, 使患者对医生的诚意产生疑问, 进而导致不信任, 失去沟通的信心和兴趣。除此之外, 医生的身势语也是传递信息的一个方面。医生在问诊时, 身体是否前倾等都会给患者带来影响。现在很多医生对自己的面部表情和身势语并不重视, 有时甚至达到了漠视的地步。给病人问诊时, 皱眉、撇嘴、捂鼻, 给病人做检查时, 身体不愿意靠近病人等等都让病人胡思乱想或者让患者觉得自己不被尊重。

(四) 对正面语言的使用度不够

负面语言主要是指“我不能”、“不可以”、“我不管”、“不行”等直接否定的语言, 除此之外, 还包括易给病人带来负面情绪的语言或语气语调。当患者带着病痛来医院就诊时, 心理处于一种陌生、恐怖、抑郁、痛苦、焦虑的状态, 此时, 医生的语言表达会对病人心理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不耐烦的语气或是语调会让患者觉得医生的态度漫不经心。如果未曾亲身经历, 医生很难知道病人的感觉, 体会不到病人承受疾病的痛苦、面临生命危险的恐惧和对于正能量的渴望。由于医生的职业性质, 医生很容易把病人当成是一个抽象的疾病代码, 如果医生在不能满足患者需求时使用负面语言, 患者会因为医生不能帮助自己而感到痛苦或是绝望, 可能会导致或激化医患矛盾。因负面语言而导致的医患纠纷数量很多, 其实, 在现实生活中, 通过医生的努力或注意, 这些纠纷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三、改进医生职业语言素养的建议

针对上述提到的医生语言存在的问题, 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供从业人员参考。

(一) 要求医生使用普通话

为使病人准确地理解医生想要表达的内容, 与患者交谈时, 医生应使用规范的普通话, 语气要温和亲切, 要善于引导, 不能词不达意, 让患者误解, 同时也要学会善于聆听, 这也是一种语言。

(二) 恰当地使用礼貌用语

医生在医院工作, 每天要跟不同的病人接触, 针对不同的病人要恰当地使用礼貌用语。下面从以下几种不同的礼貌用语种类进行具体说明。

1. 称谓语

如果患者是上了年纪的老者, 可以尊称“您”、“您老人家” (如果医生较为年轻的话, 还可以称呼年纪较大的患者为“老爷爷”或“老奶奶”) , 或是使用类亲属关系的称谓, 例如“大爷”、“大妈”、“大叔”、“阿姨”等;如果是年纪较小的患者, 可以使用“小朋友”、“小弟弟”、“小妹妹”等较为亲昵的称谓;若是年纪相仿的患者, 可以尊称为“先生”或是“女士”, 也可以使用类亲属关系的称谓, 例如“大哥”、“大姐”、“妹妹”等。无论是尊称的使用还是类亲属称谓的使用, 都会让患者觉得自己是一个受尊重或者被爱护的个体, 无形之中拉近了医生和患者的距离, 对患者的心理有缓解压力的作用。

2. 问候语

医生跟患者见面, 尤其是第一次见面, 要进行适当的问候。例如“您好”、“早上好”, 之后再进行问诊等工作。如果是老患者, 可以有一些关心式的问候, 例如“最近您身体恢复得怎么样?”等等。

3. 指示语

医生对病人进行检查的时候, 会用到一些指令性的语言, 这些语言尽量用祈使语气的句式, 而不是命令语气的句式。例如“请大口喘气”、“请您再把嘴张大一点”等, 而不是“大口喘气!”或“嘴张大点!”。祈使性的指示语会让病人放松, 更加配合医生检查的进行, 加快检查的进度, 而命令性的指示语会让病人紧张且会引起病人的反感, 导致病人不配合进而影响检查的进度和效果。

(三) 注意无声的面部表情和身势语

国外的心理专家指出, 信息沟通的效果是由7%的文字、38%的音调和55%的表情手势决定的。由此可见, 无声的面部表情和身势语在传递信息时占据的比例非常之大。

面部表情和身势语在医患交流时被频繁使用, 其中“点头”、“微笑”和“目光接触”使用得最为丰富和广泛。患者在求医过程时, 生理已然承受着病痛, 心理也有较大的压力, 这个时候的他们极为脆弱, 最需要关心和爱护。此时, 医生微笑时的真诚和自然, 无疑会给患者带来安慰和鼓励。这不仅能够让医患之间产生情感的共鸣, 还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病痛所带来的恐惧和焦虑。当病人讲述自己病情和面临的困惑时, 医生应耐心倾听, 让病人尽情释放内心的恐惧和压力, 与此同时, 医生应该频频地点头, 并配合使用“嗯”等语气词, 表示理解并说明自己一直都在认真聆听, 这些都会让患者感受到尊重。医生在和病人进行交流的时候, 要时刻保证目光接触, 并且神情要专注, 目光与病人接触时温和亲切, 向患者传递真挚的情感、真诚的态度和平等的心态。医生在与患者沟通中, 可以巧妙地使用身势语来弥补有声语言的不足。例如, 冬天医生给患者查体或测血压时, 先将冰冷的双手搓一搓, 或是在听诊之前将听诊器在手中暖一下, 这些看似简单、自然的动作, 不经意间就会让患者感受到医生为患者考虑和对患者的关怀。这些无声的面部表情和身势语能够让患者放松心情, 减小就诊时候的压力。

总之, 医生不仅要善于观察患者的非语言信息并消除患者的顾虑, 鼓励其用语言表达出来, 以便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真实想法, 还要注意自己的仪态、手势、手姿、眼神、情绪等对患者的影响, 通过无声的语言传递对患者的关怀和照顾,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力量, 不要因此引起误会而使患者多疑, 甚至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

(四) 使用正面语言, 传递正能量

医生要多使用安慰性、鼓励性等正面语言, 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加快患者痊愈的进度。

1. 安慰的语言

患者在患病时往往心情低落, 情绪也较容易激动, 安慰的语言能够让使患者放松和宽心。例如“请不要紧张”、“这只是个小问题”、“很快就会好的”等安慰的语言, 在短时间内拉近医患双方的心理距离, 让患者紧张的心理得到松弛。

2. 鼓励的语言

当患者病情有所好转时, 使用“您看上去气色好多了!”、“由于您的良好配合, 您的治疗效果特别好”等鼓励性语言, 可以使病人对战胜疾病充满信心和希望。患者生病后较为敏感, 依赖性强, 此时鼓励性的语言会给患者带来积极的心理暗示, 增强患者对诊疗措施的顺从性, 主动配合治疗。

除了安慰和鼓励的语言外, 正确地运用语调中的语速、音量、音调也能够给患者带来正能量。医生与患者交谈时, 语速应适当放慢, 针对不同患者调整语速的快慢, 或是跟患者的保持一致。此外, 医生和患者进行交流的时候, 音量要适中, 太低或是太高都不合适, 同时还要善于应用音调的起伏来表达对患者关注的程度。

四、结语

一个医生的语言素养在目前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状态下尤为重要。因为科学的发展、医学的进步、疾病的复杂变异, 总是有许多问题要探讨, 有新问题需要研究, 不可能所有的疑难病症都能迎刃而解。所以做一个好的医生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超的医疗技术, 还要有能善于与病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有能取得病人信任和信服的能力, 帮助病人解决心理问题, 最大程度上满足病人的需求, 给他们战胜疾病的勇气, 达成医患共识。“言不在多, 有爱则灵。”优秀的医疗技术、高新的医疗设备, 并不总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医生良好的语言, 不是药物胜似药物, 可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让他更加配合治疗。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一片墓地中的一块墓碑上, 镌刻着一位名医特鲁多 (Edward Livingston Trudeau) 的名言——“有时, 去治愈;常常, 去帮助;总是, 去安慰。”每一个医生时时刻刻都应该按照特鲁多的这句名言来要求自己。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 只要我们用心去做, 一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姜瑾, 试论医生语言修养三要素[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 1999 (4) .

[2]申艳星, 韩丽.运用礼貌原则规范医生职业语言[J].考试周刊, 2011 (63) .

[3]宋皓.语用学交际原则在医生职业语言中的运用[J].改革与开放, 2010 (2) .

[4]王忠云.试论医患语言的特点与作用[J].中国社会医学, 1992 (2) .

[5]吴春容.如何与病人进行有效的非语言沟通[J].中国全科医学, 2005 (17) .

浅谈幼儿教师的语言素养 篇5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以及与学生交流、联络感情的重要工具。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对幼儿的指导主要有两条途径,即言传和身教。由于幼儿身心各方面的特点,幼儿园教师是以语言指导为主的,即便是身教,多数情况下也是教师伴随着语言进行的。因而,相对来说,语言指导在幼儿园活动中发生的频率最高,起的作用更大,在教师的指导行为中显得更为重要。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幼儿教师的语言应具有示范性

1、力求标准性和规范性,克服方言化

3~6岁的幼儿正处在语言的敏感时期,他们的语言大部分是通过没有外界压力的自然观察和模仿而来的,他们缺乏语言的识别能力。众所周知,幼儿语言的获得多由模仿而来,在家庭,幼儿主要模仿家长;在幼儿园,幼儿的模仿对象主要是教师,教师的语言是幼儿语言的样板,教师的一言一行、一腔一式甚至某种口头禅幼儿都非常敏感,都乐于模仿。教师只有使用规范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幼儿产生正面的示范效应。教师要时时刻刻用普通话教幼儿说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要符合国家普通话的要求。

2、力求逻辑性,克服随意化

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必须使其内容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必须根据思维的逻辑准确运用概念,避免前后矛盾的话。

3、力求纯洁性,克服粗俗化

粗俗的语言只能给幼儿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切记:不要对幼儿说反话,要尽量使用醇美的语言去触动幼儿,使其形成纯洁、文明、健康的心灵世界。总之,幼儿教师要提高语言的规范性、逻辑性、纯洁性,这是发挥语言魅力的前提条件。

二、幼儿教师的语言应体现人性化

作为人与人沟通的工具,语言的使用就更应该体现人性化的特点了。幼儿教师与幼儿是互动的双方,作为互动一方的教师,其语言的人性化应表现在两个方面:

1、平等交谈

2、因人用语

总之,对不同的幼儿,教师应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因人用语,因人施教,使每个幼儿在其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三、幼儿教师的语言应做到艺术化 幼儿教师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群体,幼儿的年龄、思想等特点决定了教师的语言四化。

1、“趣”化

既不能太过“儿童化”,也不能太过“成人化”。教师趣味性的语言是应该能够贴近幼儿心理的,能使语言更具活力,比空泛的说教更具效力。我们要善于从幼儿活动的实际出发,抓住幼儿的特点,使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情、具有感染力、贴近幼儿生活的语言,有效的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激”化

就是要求教师的语言应具有激励性。当幼儿遇到问题不能正确解决,感到灰心与无望时,教师就要帮助幼儿,用积极的语言引导幼儿去探索。

3、“诗”化

富有诗意、具有韵律美、节奏明快的语言可以使教学出神入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诗”化的语言不仅可以激起了幼儿的兴趣,还帮助了幼儿顺利地完成了活动,而且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可谓是事半功倍。

4、“简”化

幼儿年龄小,理解能力较弱,这就决定了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应当避繁求简。教师在与幼儿交谈时应使用句法结构较为简短,词汇涉及的范围较小的语句。力求简单、平白,不使用让幼儿理解感到困难句子。语言是一门具有无穷魅力的艺术,一个教师语言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幼儿语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着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

丰富语言积累 提高语文素养 篇6

【关键词】语言积累;语文素养;多元化;多样化;成果共享

《新课标》中第四次提到了语言积累,特别强调通过阅读进行积累,通过生活进行积累,通过运用进行积累。这将对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语言积累是形成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丰厚的语言积累必将转化为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说则“妙语连珠,出口成章”写则“文思泉涌,妙笔生花”。通过积累形成语感,形成的深厚的语文素养,将使学生受益终身。学生在运用和积累中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积累内容多元化

在新课标中,加强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特别强调语文课在“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上的作用。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悟性、灵气,激发学生的创造个性,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为了实现语文教育的这一功能,语文积累也必须注意内容的多元化。这种积累不是我们语文教师规定的摘摘抄抄、学生的读读背背能取代得了的,它应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个性化。在内容上,我们只提示学生积累的类型和范围,如基础知识,应包括易读错的字音、易写错的字形、易用错的字义、近义词的辨析、语法、修辞等;语言积累,如优美的句子、语段以至整篇优美的短文,日常生活中生动的俗语、谚语,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名;诗文积累,如让同学们自选喜欢的古诗文背诵并作简要的分析,说明自己喜欢的理由;其他还有美文赏析、名人传记、名著故事梗概、对联集锦等等。这样,将更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由、自主的氛围中去享受知识积累的快乐。

二、积累途径多样化

(一)读中积累

(1)以新引旧,以复习促贮存。“笑”可引出“笑吟吟”、“ 笑哈哈”、“ 笑咪咪”……等。这样,学生在词语运用时,便可随机选择,而避免用词单一重复。

(2)由内引外,以扩展促贮存。随着课文阅读面的开阔,学生接触的词语也越来越多,但这些词语学生的理解往往是粗浅的。为将其变为学生的语言,可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有机引导,由一词带一串。如《火烧云》中的“红通通、金灿灿”引出“黑生生、黄澄澄……”“半紫半黄”引出“半红半绿、半黑半白……”

(3)从文引词,以变更促贮存。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用关联词语归纳课文内容,以促进积累。如《将相和》“完璧归赵”一段可这样引导:秦王写信给赵王说以城换璧,赵王认为去也不好,不去也不好,真是(左右为难);蔺相如认为还是去好,而且认为完全可以不使璧玉白白落入秦王之手,显得那样(胸有成竹);蔺相如见秦王一心赏璧,无意还城,便假说璧有斑点,把璧要了回来,这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蔺相如提出秦王举行典礼才肯交璧,其实他用的是(缓兵之计)。

(4)以词带词,在搭配中积累。教学中,可根据词语搭配规律,以词带词。如由《飞夺泸定桥》中“水声震耳欲聋”,可引导学生完成“雷声( )琴声( )鸟声( )风声( )”等词语搭配。

(二)背中积累

(1)增加课文的背诵量。就现有的教材来看,不论是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意境优美的散文,还是隽永的诗歌,都是学生语言积累的优秀范文,但教材中要背诵的地方却为数不多。以小语第九册为例,要求背诵的课文涉及到7篇,共1090字,平均每天背诵不足10个字。这是多么令人惋惜的数字!所以教师除了落实课本的背诵量,每单元还应挑选3—4个妙语佳句、精彩片断让学生熟读成诵,并把增加的部分列入考核之列。

(2)每学期补充8篇左右的诗文和现代中外名篇,要求学生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背下来。现行教材虽精选了部分古诗文和中外名篇,但数量太少了。所以要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篇目,让学生博闻强记。久而久之,学生对语言的运用就得心应手了。

(三)练中积累

(1)练在知能转换处。如教学《小音乐家杨科》,为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联想的用法,教学时在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了课文中有关句子,明确了什么是实在事物和联想之后,发下短文让学生进行联想练习。又如仿写句式,仿写篇章结构,仿写过渡句等,都是属于知能转换的训练。

(2)练在情感交融处。如《我的心事》,课文教学到“我刚进屋,见一位解放军阿姨在椅子上……我看着眼前的一大堆玉米棒子,不由得流下了眼泪”一段时,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后,学生完全沉浸在课文意境中。应马上安排写一段话的练笔:“看着眼前的一大堆玉米棒子,大林会有许多话要对小姐弟说,他会说什么呢?”这样一安排,学生就有话可说了。

(3)练在思维发散处。如教学《凡卡》最后一段后,为了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表达能力,可提出假设:“假如爷爷收到了凡卡的信,将会怎样呢?”请以“爷爷收到信后”为开头写一段话,这样就收到了一箭三雕的作用了。

(4)练在情节空白处。如《小英雄雨来》中“芦花村的人们听到河岸上响了几枪。老人们含着泪说:‘雨来是个好孩子!有志不在年高!”这段情节较简单,为了加深对雨来英雄品质的认识,应安排一次扩写练习。训练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凭借以上途径,学生的语言运用频率不断加大。学生在不断的运用语言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其他的新鲜语汇,丰富了自身的语言。

三、积累成果共享

诵读英文经典提高语言素养 篇7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语言输入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影响输出的效果。由于受课时和教材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所接触的语言材料的内容和形式都是有限的且缺乏经典性,学生很难从这些语言材料中领略到英语语言的魅力。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可以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多接触一些经典的英文诗歌,散文等,通过诵读这些经典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

二、理论依据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达到的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根据该理论可以推断,引导学生在初中阶段阅读形式和内容都高于教材的英文经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超越基于教材形成的语言能力,不断地将学生在英语语言能力方面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三、实践过程

1.选择经典诵读语言材料的原则。

(1)思想性。语言是是思想的外壳,因此语言材料中不可避免的隐藏着一定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中有一些与我国主流的价值观是不一致的。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接触了一些有悖于我国主流价值观的阅读材料则后果是可怕的。因此,在选择经典诵读材料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语言材料的思想性。要选择思想健康,积极向上,符合我国主流价值观,没有政治错误的语言材料。例如在初一阶段为了教育学生珍惜时间,热爱生活,我和学生一起诵读了What is time?和What is life?这两首经典的英文小诗。

(2)经典性。为了给学生提供优秀的语言范例,教师在选择诵读材料时必须得保证材料的经典性。优秀的语言材料应该是语言地道,内容丰富,意蕴深刻。通过阅读这些经典作品,学生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原汁原味的英文表达,这些语言都是活的语言,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此外,经典的语言材料应该还能帮助学生感悟西方的文化,了解西方的风俗人情。语言材料的体裁可以是诗歌,散文,歌曲或小说片段等。

(3)适宜性。适宜性指的是经典诵读材料必须是难度适当,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心理,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语言水平相当。当然,根据前面提及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语言材料的难度可以略高于学生现有的水平,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但难度不可过大,应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否则可能会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和焦虑感,而失去阅读的兴趣和信心。难么如何控制材料的难度呢?一要考虑所选择的语言材料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样有利于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背景知识来理解语言材料。二是要注意生词的数量,最好控制在5%左右,如果生词量过多会影响学生阅读的流畅性和理解。

(4)协同性。经典诵读的出发点是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因此,经典诵读语言材料的选择必须要为英语教学服务,必须要和英语课堂教学相协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单元话题相协同,二是与语法项目相协同。例如在学习牛津初中英语9A第二单元的不定代词语法项目时,我就因时制宜,结合该语法项目和学生一起欣赏了Emily Dickens的I'm Nobody,这既拓展了不定代词的用法,又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2.具体实施的方法。

(1)编写校本课程,在体艺大课间开展专门的英文经典欣赏课。体艺2+1活动是我们宝应教育精心打造的品牌项目,英文经典诵读活动完全可以将该品牌作为载体,使之制度化,常态化,因为英文经典诵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更能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应该属于一种文学艺术。

(2)植入英语课堂教学,使英文经典诵读体现在每一堂英语课中。在英语课的导入,拓展,结束等各个环节都可以巧妙的渗透英文经典。例如,在敎动词不定式时,我就用了莎士比亚的名言:To be or not to be来导入新课。

(3)开展读书沙龙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阅读感受的平台。沙龙活动要定时间,定地点。沙龙的目的是组织学生与大家分享经典诵读的成果,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吟诵英文诗歌,朗读英文美文或演唱一些英文歌曲。一些英语老师也可作为特邀嘉宾参与沙龙活动,在活动中设置嘉宾推荐环节,向学生推荐一些时代感强,语言优美的英文文章。

3.评估手段。

(1)制定考级制度。为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经典诵读活动中来,可以根据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制定若干等级。学校可以组建由骨干英语教师组成的经典诵读等级评估小组,每学期进行一次经典诵读等级考试,可以让学生先申请欲考等级再接受评估小组测试,允许学生跳过低等级而直接报考高等级,对于顺利通过评估小组测试的学生可以颁发其荣誉证书,并且将经典诵读的等级与英语学科的学期成绩相结合,可以将不同等级折合成相应的分数直接加入到英语成绩中。

(2)开展汇报表演。为了展示学校经典诵读的成果,每学期期末时可以以汇报表演的形势举行为期一周左右的经典诵读成果展示。为了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可以按年级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表演的形势不限,可以是诗朗诵,歌曲演唱,电影配音,情景剧等。如果参与的学生和节目较多,可以分几个专场,如“英文诗朗诵”大赛“英文歌曲卡拉OK”大赛等。为了扩大经典诵读活动的效应,获得学校领导,学生家长等更多人的支持,可以邀请他们来欣赏汇报表演。

四、结语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我们也应该关注其思想和文化内涵。这些单单依赖教材是难以实现的,而经典诵读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接触英语文化,感悟异域风情,提高人文素养的机会,可谓是一举多得。这些正是我们英语教育者所梦寐以求的,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篇8

实验教材的课后训练题。“读一读, 写一写”涉及到的主要是语言材料的积累, 语言材料是语言的基石, 没有基石, 就不能建立起交流大厦。教师应持之以恒地指导和督促学生做好这项工作, 当然在方式方法上可以灵活点, 比如除了读读写写以外, 还可以采用造句、联词组段等等, 让学生在活学活用中, 内化语言材料, 提高积累的有效性。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是课后练习题。实验教材的课后练习题, 一般包括整体感知、文笔精华和延伸拓展这几方面的内容。如果我们从语言积累的角度, 认真分析一下课后三种类型的题目, 我们就会在方法上得到启示:

1. 在诵读中强化语言积累

古人为学, 一开始只是读、背、头脑里只不过装满了一堆“死”的语言材料。书读得多了, 背得熟了, 学生对书中的文与道似懂非懂, 愤悱在心了, 教师才开始讲解。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 经过一定的时间, 就会产生如朱熹所说的“豁然贯通”的效果, 既领悟了道, 也掌握了文, 头脑中那堆“死”的语言材料一下子活了。这种读书方法看起来非常笨拙落后, 其实, 这正是符合汉语特点的教学的高妙之处。很多专家都痛心于语文课堂很少听到琅琅书声, 一些范文佳作, 虽经语文教师二、三课时口干舌燥的讲析, 但学生中难以将课文熟读一遍的却大有人在。从实验教材的课后练习设计, 可以看出编写者非常重视诵读, 以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为例, 3 0篇课文要求朗读有2 6篇, 其余4篇要求默读、速读和阅读回答, 在2 6篇中要求熟读成诵有:《童趣》、《论语》十则、《春》、《秋天》、《古代诗歌五首》、《诗两首》 (《金色花》和《纸船》) 、《世说新语》两则、《郭沫若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和《静夜》) 八篇文章, 加上《课标》推荐背诵的, 大约是每两周背诵一篇, 不多吧, 可仍然有一部分学生难以完成, 这与我们古人“口舌成疮”相比, 真是天壤之别。其实, 阅读教学, 就该在“读”字上下工夫, 直至学生读正字音, 读通词句, 读断句读, 读准语调, 读请思路, 读懂技法, 读出感情。并在熟读背诵中积累语言范例, 把课文的句式、语调、语法规则、修辞手段等深深的印入脑海, 并以“格”的形式固定下来, 这样, 回头遇到同样的语言, “格”就神速地出现, 并迅即“同化”和“顺应”, 范文中的句式和辞采便可化为己有。

2. 在品读中深化语言积累

品读课文的语言是阅读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文章的多种美, 如立意美、结构美、技法美、情思美、神韵美、形象美、意境美、风格美等都要通过语言表现出来, 所以语言才是根本。, 现在使用的实验教材, 几乎每篇教读课的练习题都有一道围绕“文笔精华”设计的题目, 有的课文设计了两道题。比如:《春》课后练习第二题和第三题都是围绕“文笔精华”来设计的。第二题的题目是:课文语言生动形象, 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仔细揣摩下列语句, 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

(想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情景, 你能说出“偷偷地”和“钻”这些词好在哪里吗?“嫩嫩的, 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前面, 为什么放在句末?)

⑵“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这是什么感觉?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 你觉得还像什么?)

这些问题涉及到两方面:一是根据语境品位语言, 具体关联到词语的准确运用, 生动运用, 倒装句、比喻句的表达效果等。二是在品词析句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想象, 目的是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语言积累, 活学活用, 内化课文语言。由此启发我们:在语文教学中, 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品读, 深化语言积累。如何品读?古人的涵泳法值得借鉴。涵泳法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即把书当作水, 读者沉浸其中, 如鱼得水, 自由游动;如春雨润花, 得到滋养。涵泳, 要沉浸书中, 深入体会、着意把玩, 求其认真, 与那种“眼中了了, 心下匆匆”的读书现象背道而驰。

涵泳的主要方法有:

⑴揣摩──即回想, 边读边回转思考, 对文章的语言文字反复推求。

⑵推敲──即比较, 主要是指对文章字词句的品味。

⑶触发──即联想, 由眼前读物中所写的人和事, 联想到读者生活经验中的人和事。

触发联想, 带来阅读思考的广阔空间, 或者切己体察, 或者由此及彼, 或者由近及远, 使品读获得精妙而深邃的见解, 真正的触类旁通。我们强调在品味赏析中积累语言, 就是让学生不要浅尝辄止, 而应在好词佳句的鉴赏中, 深化认识、融会贯通。如:《世说新语》课后习题三:“用‘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 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先运用揣摩、推敲的方法对“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喻体加于比较, 从中体会物象与意象的区别, 然后采用触发的方法, 联系生活体验, 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这样学生在比较辨析, 联想交流的过程中, 自然能深入理解课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并在理解的基础上, 加强记忆, 深化语言积累。

3. 在泛读中丰富语言积累

语言积累首先是一个量的积累。这单靠课文典范语言的学习是不够的, 必须广泛阅读才能逐渐丰富。这套实验教材, 几乎每篇课文的课后练习都有一道延伸拓展题, 比如九年级上册第一篇文章《沁园春·雪》课后第三题就是一道拓展题。题目是:下面这首词的内容也与雪有关。反复朗读这首词, 说说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情与景是怎样交融的。如有条件, 课外抄录或背诵毛泽东的其他诗词, 与同学交流心得。

除了重视课文内容的延伸拓展以外, 还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

重视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篇9

1) 要求学生既能迅速而有效地理解评议文字接受信息, 不断提高文化科学水平, 进行思想交流。

2) 要学会做人, 要有良好的性格高尚的思想、品德、情操;要勇于克服困难, 迎接挑战。

3) 要有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及正确的审美观念, 形成文明的素质。

4) 要有良好的思维品质。

可见, 语文素质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但最突出的表现便是在人类交往过程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无论是口说, 还是笔写, 都是要通过对其加以组织而成的, 反过来说, 能否听懂别人的, 能否在阅读中迅速抓住文章的要点, 也都是以自身的语言储存为基础的。只有不断熟悉语言, 积累语言, 才能把古今中外的语言精华据为己有。因此,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语言积累的指导是不容忽视的, 只有这样, 才能为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课文语言的积累, 培养学生形成积累语言的 良好习惯

语文课本里的课文, 虽不全是名家名篇, 但也经过精心筛选, 是学生学习积累语言的范例。在语文教学中, 我每教学一篇课文, 都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精彩语段进行熟读和背诵, 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如教学《山中访友》, 我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使学生对作品表情达意的技巧达到“语悟其神”的程度, 在诵读中展开联想, 引起内心的情感体验。在声情并茂的诵读中, 学生仿佛来到树林中, 小溪旁……通过诵读为学生的迁移运用提供保障。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把这些段落背熟。有时哪怕是课文中的一句话, 学生背熟了, 就会对整篇课文留下很深的印象, 这往往比在教学中进行琐碎的分析、讨论得到的印象深刻。同时, 学生在读、背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感悟了语言, 积累了词汇。现在, 我班的学生已经自觉养成了积累课文语言的习惯, 即使不要求背诵的课文, 同学们也自觉地找出一些优美的词句积累背诵, 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鼓励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背诵, 丰富学 生的语言储备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积累语言的方法之后, 要鼓励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 把课外阅读中遇到的优美词、句、段摘抄下来背熟, 运用到平时的说话、作文中, 这样有利于促进语言的积累, 增加语言的储备。

为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向学生推荐了一些适合阅读、背诵和积累的文章, 并让学生建立“摘录本”, 有重点地进行积累和背诵。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我尽量减少一些机械性的练习与作业, 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阅读和背诵。每周我还组织一次课外阅读与积累经验交流活动, 让学生谈体会与收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渐渐地, 学生养成了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也体会到了积累语言的益处。唐婷婷同学在日记中写道:“读书时, 我觉得自己就像小蜜蜂在百花园中采集花粉一样, 到处是知识的花朵。写作文时, 好词好句如同泉水一般涌出来, 再不像以前苦思冥想, 半天写不出一句话来。”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古典诗、词、文更是我们祖国语言的精华。为了让学生广泛进行语言积累, 我要求学生充分利用上课前、自习课、阅读课等时间背古诗词、格言警句、简短的文言文等, 广泛积累语言, 学生兴趣很高, 长期坚持, 既没有加重学生负担, 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了鼓励学生背诵, 我开展了评选“背诗大王”、“我喜欢的名言警句”征文等活动, 激发了学生背诵的兴趣。

三、增加习作密度, 从写中积累语言

熟读背诵是通过语言的输入增加大脑皮层的语言信息, 习作训练则是调动大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 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 因此, 习作是更高层次的积累语言。要使大脑内语言信息系统灵活自如地运转, 必须加大语言周转的密度, 为此, 我要求学生常练笔。不过, 千万不能让他们觉得这是一种负担, 应该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心态下来做这件事。这就要求我在设计习作练习和讲评习作上花力气, 经过探索, 我做到口头与书面结合、片断与成文结合、大作与日记结合、自由作与统一作结合, 可以分步练、集中练, 可以教师评、学生评, 灵活多样, 不拘一格。并且一旦发现好的习作, 立即投稿, 当见自己的习作换成了铅字,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 让习作成为他们内在的愿望。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 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 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 不断丰富了自身语言。

善闻、诵读、博览、多说、常写, 多管齐下, 又都以语言积累为轴心。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 , 加之教师适当指点, 何愁学生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 为什么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

提升语言素养,提高写作能力 篇10

写作能力是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能力,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素质。写作教学要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以实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最根本的一点是培养大学生的表达水平和交流能力,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语言素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为适应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应在培养语言素养、提高写作能力方面努力追求。

一、语言素养的内涵与作用

语言素养是指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运用语言文字的素质修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语感能力和语言风格,是人的思想素养、文化素养和审美素养的综合体现。

传统的写作理念,非常强调语言素养对写作的重要作用。而语言的素养,就在于把文章写得文辞优美,富有文采;语言精炼,富有表现力;语言严密,无懈可击,既能准确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又能达到修辞审美的最高境界。

写作离不开语言。无论是文章的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最终都要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文章是语言的艺术,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需要用形象、贴切的语言来表现。语言运用得好,就能增强文章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更好地达到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传播信息的目的,从而更好地发挥文章的社会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写作能力,最基本的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提高写作能力,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强,就能把思想情感表达得更有条理,更有感染力;语言表达能力弱,就很难把思想情感有效地传达给读者。因此,培养语言素养,对于提高写作能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提升语言素养,提高写作能力的策略

(一)加强语言积累,培养语言素养。

语言素养问题,实际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问题。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和词语,是提高语言素养、增强语言能力的基础。因此,掌握词语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写作能力的高低。莎士比亚的作品影响广泛,享誉全球,这和作品词汇丰富有密切关系,据统计,他的词汇量达20,000—25,000个。这个数字远远超过1611年《钦定圣经》所用的6568个单词和以后弥尔顿诗歌所用的8000个词汇的数字。

语言的贫乏是写作的致命伤。在写作实践中不难发现,语言积累的薄弱成了学生写作能力持续发展的“瓶颈”,由于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为基础,写作理论的传授便成了“空中楼阁”,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就成了空话。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提高语言素养就要加强语言积累,丰富和充实语言仓库。加强语言积累的途径很多,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努力。

1.在生活中积累语言。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写作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在生活中积累语言,就是要学生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留心生活中的人和事,做生活的有心人。叶圣陶先生曾说:“惟有从生活中多方面去体验,把社会所得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积累得多了,了解才越见深切。”这句话道出了生活实践对语言积累的深刻影响。因此,写作教学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记录生活的好习惯。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了,便会自然产生联想,将头脑中已有的语言材料进行重组,积累内化为自身的语言。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当生活的历练多了,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认识事物的水平就会提高,语言素养就会增强,写起文章来自然会“喷涌而出”,妙笔生花。

人民群众的语言是最丰富、最生动的,是一切文学语言的原料。在生活中积累语言,就是向生活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口头语言。群众的口头语言具有词汇极其丰富、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善于形象比喻和经常运用谚语、成语、歇后语等特点。一切有成就的作家,都曾下苦功向生活学习语言。周立波说:“在农村和工厂,我常常留心倾听一切的人的说话,从他们的口里,学习和记取生动活泼的语言。”向生活学习语言,还要甘当小学生,拜群众为师,深入到群众的生活和实践中去,在思想感情上同群众打成一片,才能真正学到语言。老舍在《我怎样学习语言》一文中说:“明白了车夫的生活,才能发现车夫的品质、思想与感情。这可就找到了语言的泉源……从生活中找语言,语言就有了根;从字面上找语言,语言便成了点缀,不能一针见血的说到根儿上,话跟生活是分不开的。”因此,语言积累也和生活积累是分不开的。

2.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阅读是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法国教育家阿兰曾说:“怎么学习语言?向大作家学,别无他法。”这是至理名言。在阅读中积累语言,就是要向大师学习语言,向书本学习书面语言。优秀的文学作品即文学名著对写作的意义,首先在于它具有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能启迪人的智慧,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培养多方面的修养,这是写作的基础。同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名著是用最典范的书面语言写成的,通过阅读名著积累文学语言,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阅读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积累语言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说明了多读书、多吸收别人的写作成就是培养语言素养、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的基础。应当说书读得越多,写作才能越有灵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很多作家都是通过阅读他人作品走上创作道路的。阅读和写作在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说阅读侧重于语言的解读,那么写作则侧重于语言的运用。理解是运用的前提,运用则是理解的深化。因此,大量的阅读对培养语言素养、提高写作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通过阅读,学生既能陶冶情操,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又能丰富语言库存,提高写作能力。

3.在写作实践中积累。

语言积累离不开实践,离不开环境,一旦离开了实践环境,语言就成了无源之水。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化教育”。对于写作来说,学习语言,就是为了交流和运用。在写作实践中积累语言,就是要努力体现语言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学会写作。“熟能生巧”,只有不断通过自己的写作实践才通真正培养语言素养、提高写作能力。

在写作实践中积累语言,方法是多写多改。多写,可以提高运用语言的熟练程度;多改,则有利于提高语言的鉴别和选择能力。所谓多写,就是要通过多次的写作实践来积累词汇,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在写作中掌握语言规律,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在写作中学习语言文字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于语言文字知识和理论的掌握上,更要重视运用语言文字的艺术,将知识、理论转化为技能、技巧。而且非要多练苦练才能学会学好,才能运用自如,使语言文字成为写作时得心应手的材料和工具。所谓多改,就是要通过多次的修改,来斟酌文字,推敲语言,以达到炼字的目的。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诗品·含蓄》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讲的就是对语言的锤炼问题。锤字炼句,就是反复掂量和挑选,力求把最恰当的词语用在最合适的位置上,从丰富的词汇中选用恰当的词语来生动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二)培养良好语感,强化语言能力。

所谓“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和丰富的感受能力。这是对语言文字所产生的敏锐的直接感受和对语言形式、语言意义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的心理行为能力。其主要作用是判断语言的可接受性,依据语境理解和吸收各种语言,并按照写作需要创造性地表达语言和运用语言。可以说,语感在语言素养中居核心地位,是一个人语言基础、生活经验、思想情趣、文化修养的综合体现,培养良好的语感对发展思维、陶冶情操、提高写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语感是人们对于语言的认知、掌握和使用的一种内在感觉。这种对语言的直觉,更多的是对语言经验的总结。布洛赫指出:“我认为直觉和经验二者是密切相关的,所谓直觉,是把那些你已经了解得很充分的事物的认识拼起来形成一个更完整的认识。”因此,敏锐的语感来自生活经验、阅读经验和写作经验,多听、多读、多用,久而久之,语感能力自然会提高。

1.多听:从生活经验中培养语感。

生活表象是生成语感的物质基础。培养敏锐的语感,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是应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叶圣陶在与夏丏尊合著的《阅读与写作》一书中写道:“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情味,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见深切。”可见生活经验与语感培养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奥地利语言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生活经验愈丰富,生活表象储存愈充盈,语言符号向意象的转化就更迅捷。只有经常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留心生活中的语言,注意生活中的文字,品味语言的精妙,鉴别语言的优劣,才能慢慢地培养自己的语感。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从思维的角度来看,语感能力实际是直觉思维能力。直觉思维是一种经验性思维,要以“生活经验”与知识经验的累积量为其思维的触发点,思维材料积累愈丰厚,思维的直觉透视能力愈强。所以,强化语感能力,一定要多听。听话对积累生活经验培养语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提倡在生活中竖起耳朵来听,调动起各种手段多听。在听的实践中,逐步将抽绎出来的母语的口语规律以知识的形式内化,转换为自己的“内在模式”。久而久之,语感也就形成了。

2.多看:从阅读经验中培养语感。

广泛的阅读是积累语言经验培养语感的一个重要途径。

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看,当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类有一种“语言习得机制”,它存在于人脑中,来自遗传而又为人类所独有,个体通过接触看似杂乱无章的语言材料,以一种我们至今还难以解释清楚的语言学习能力抽绎出复杂的语言规律并据此去运用语言,尤其是母语的口语学习更是如此。因此,在写作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种优越的母语环境,让学生广泛接触并积累语言材料,凭借记忆的存储功能形成直觉思维,在语言习得中培养良好的语感。

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多看、多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曾试过用许多手段来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意义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实践表明:大凡爱读书的学生,语感都较强,表现为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对语言文字把握非常准确。阅读有利于学生存储语言,积淀语感,从而扎扎实实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语感培养的最好注脚。阅读活动是一个促进自身生命的成长、发展、完善和精神丰富、滋润、提升的过程,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博览精读,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同时在阅读过程中感受语言的奥妙,认知语言的精髓,从而形成自己的良好语感。

3.多练:在写作经验中培养语感。

在写作的训练中可以积累经验培养语感。培养语感是为了更好地写作,同时不断地练习写作也能转化语感。首先可以训练不同的写作方式来培养语感,如仿写、改写和扩写等形式,都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仿写能提高写作技巧和语言的应用能力;改写和扩写能拓展思路,锻炼想象思维,增强语言鉴别能力。其次可以训练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培养语感,如叙述、说明、议论、描写和抒情等表达方式的交叉训练,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表达方式是文章形式的构成要素,表达方式的熟练运用是构成写作综合能力中最重要的要素。学生对表达方式掌握的程度,决定着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因为语言的运用能力,总是从一定的表达方式的角度去体现的。离开了对表达方式的真正掌握,头脑里对语言就不可能有敏锐的感受。由此可知,表达方式的写作训练对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及语言素养,乃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语言素养是一个人的思想素养、文化素养、审美素养的综合体现。语言素养的提高是一项艰苦而长期的实践过程,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经过艰苦学习和自觉感悟才能获得和掌握。只有加强语言的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只有经过科学的训练,不断的实践,才能增强语言的表现能力,最终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子淳.试谈提高当今大学生的写作能力[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5):85-88.

[2]徐玉英.写作能力的智力结构[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1,(2):50-53.

[3]董小玉.现代写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4.

重视语言积累 提高语文素养 篇11

一、强化熟读背诵,在诵读中积累语言

《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的手段,就是背诵。”笔者以为,语文教学模式应该是“以掌握祖国的语言为目的,以熟读背诵为手段”。在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三条措施。

(一)阅读教学淡化内容分析,加强朗读、背诵训练

语文教学时着重在熟读课文上下功夫;在记忆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上下功夫;在背诵诗文佳作上下功夫。一课书教完了,通过检查是否熟读、是否能把该背诵的地方背诵出来,作为评价自己教学成败的首要标准。

(二)增加课本中的背诵量

就现用的教材来看,不论是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意境优美的散文,还是含蓄隽永的诗歌,都是学生语言积累的优秀范文,但教材中要背诵的地方却为数不多。以小学第九册为例,要求背诵的课文涉及到7篇,共1090字,平均每天背诵却不足10个字。这是多么令人惋惜的数字!所以我除了落实课本的背诵量,每单元还挑3~4个妙语佳句、精彩片段让学生熟读成诵,并把增加的部分列入考核之列。

(三)增大课外诵读量

一代伟人毛泽东酷爱读书,许多名篇熟谙,他治理国家,写诗著作,引经据典,信手拈来。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背诵古诗文和名篇可受益匪浅。现用教材虽有精选部分古诗文和中外名篇,但数量太少了。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从一年级开始,我分年级、有计划地让学生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笠翁对韵》《唐诗三百首》、宋词一百首、优美散文若干篇,让学生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背下来,并在每天的诵读课上检查落实。

二、抓好课外阅读,在博览中积累语言

除了上好阅读课外,我还注意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他们博览群书,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汲取养料。我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指导学生精心选择读物

语文课外阅读目前尚在起步阶段,还没有一套完善的语文课外阅读教材。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必要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使其在读中积累语言。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他们订阅了《中国少年报》《小学生周报》和《小学生优秀作文》,同时结合学校、班级开展的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到图书馆、书店借阅。

(二)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读的东西不少,但是真正留在记忆中的却不多。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读书笔记立足于读,落实于记。

(三)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

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掌握了许多的精妙词句,他们从而非常渴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肯定。每周星期六的语文活动课,便成为学生们表演的舞台。“词句接力赛”“美文欣赏会”“朗读擂台赛”等成为他们喜欢的活动。同时,在班上的学习园地中专门开辟了“读书栏”,发动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习到的精词妙句、百科知识等摘抄上去,以互相交流学习。如此一来,学生的阅读成绩获得了肯定的展示,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更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热情。

三、增加作文密度,从写中积累语言

除了结合单元小练笔和作文题指导写作外,我从低年级开始,恰当地把握课堂练笔的时机。

(一)练在知能转换处

如教学了《日月潭》,我让学生仿造本课的篇章结构和句式仿写学校,就属于知能转换的训练。

(二)练在情感交融处

如《我的心事》,课文教学到“我刚进屋,见一位解放军阿姨坐在椅子上……我看着眼前的一大堆玉米棒子,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泪”一段时,我指导完学生分角色朗读后,学生完全沉浸在课文情境中。于是,我马上安排了写一段话的练笔:“看着眼前一堆玉米棒子,大林会有许多话要对小姐弟说,他会说什么呢?”这样一安排,学生就有话可说了。

(三)练在思维的发散点

在教学《凡卡》最后一段后,为了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表达能力,我提出假设:“假如爷爷收到了凡卡的信,将会怎样呢?请以‘爷爷收到信后’为开头写一段话。”这样就收到了一箭三雕的作用了。

(四)练在情节的空白处

如《小英雄雨来》中“芦花村的人们听到河岸上响了几枪。老人们含着泪说:‘雨来是个好孩子!有志不在年高!’”这段情节较简单,为了加深对雨来英雄品质的认识,我安排了一次扩写练习,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诵读、博览、作文三者都以语言积累为轴心,再加上三管齐下,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能得以提高。

撷取语言素材,提升语文素养 篇12

一、开阔视野, 汲取语言素材

教师通过学习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人们的视野开放了, 观念更新了, 从书内延伸到书外, 从学校拓展到社会, 学生的阅读范围, 也不仅限于教科书。经典阅读课外书, 如《飞鸟集》、《骆驼祥子》等, 都是学习语言的材料。应该鼓励学生广泛阅读, 自主阅读, 搜集信息, 积累知识, 随时掌握最新知识, 吸取最鲜活的语言。在教学中, 我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 尝试让学生到学校图书室借书看, 或者利用课余时间在阅览室看书, 做笔记, 积累素材, 提高语文素养。

二、积极开展课内外阅读, 淘沙见金

学生不能局限于课堂, 要开放课堂, 给学生一方舞台;学生不能把目光紧盯在教材上, 要开放教材, 让学生根据课内知识搜集资料, 整理知识, 补充课文, 使课文内涵更丰富, 学生的视野更开阔。这样, 课文就“只是一个例子”, 学生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入探究, 获得超文本的信息量, 把课本读“厚”了。如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时, 我让学生依据课文搜集有关资料, 学生找到许多描写济南的冬天的文章, 有的学生对题目质疑, 积极思考并说出:题目蕴含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和赞美之情。这样阅读, 筛选, 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他们惊喜地认识到知识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获取, 不再是光听老师讲解了。这样他们自己学会了读书, 为今后学习打下了基础, 学会了阅读方法, 养成了习惯, 只有当读书成为学生的一种自主活动时, 学生才会去粗取精, 淘沙见金。

三、生活蕴含语文, 生活是学生的舞台

生活中蕴涵无穷无尽的无字书, 有读不完、看不厌的知识。语文教师的理念要有前瞻性, 教师必须把生活当成学生的课堂, 生活中处处蕴含语文。关键是语文教师把课本当成学生的世界, 还是把世界当成学生的课本。苏霍姆林斯基曾骄傲地把自己的学校称作“蓝天下最美丽的学校”, 在《育人三部曲》中他把大自然变成了课堂, 他带着学生尽情享受其中乐趣, 身在其中学习, 其乐无穷。教学中, 我竭力引导学生睁开双眼, 用心感受, 要他们“两耳多闻窗外事, 一心要读有用书”, 多从生活中吸收知识充实自己, 弥补自己, 启发想象与创造, 开阔心胸,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大到时事政治, 如申奥活动、足球比赛;小到家庭生活、社区活动、校园生活, 都要让学生留心观察, 用自己的眼睛看, 去体味、比较、分析、思考, 逐步形成独特见解。因此, 生活与大自然是学生更广阔的课堂。

四、探究学习, 感悟“真谛”

当前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 也是合作的社会。没有极强的团队合作、相互学习精神, 仅凭个人很难做好一件事情。现在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一起分享成功的体验。在教学活动中 , 联系学生 生活实际 , 我结合书 本知识 , 引导学生 选择阅读内 容 , 合作学习 , 然后对搜 集到的信 息加以组 合 , 即进行专题研究阅读。如《挚爱亲情》中,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分别阅读有 关父爱、母 爱、师爱及 其他描写 亲情的文 章 , 并且摘抄下来, 然后小组交流, 分门别类, 整理编辑。其中收录了《我的背影》 、《我的母亲》 、《红莲 》、《一 碗阳春面 》等经典 名篇, 还有诗歌《妈妈的爱》。有一小组收集了许多老歌《妈妈的吻》、《草 鞋》、《好爸爸 、坏爸爸》、《外 婆的澎湖 湾》, 还有的则搜 集了童话 、童谣 ;有的小组 推荐了电 影《我的父 亲母亲》、电视剧《母亲》等, 学生通过合作阅读、积累内化大量的语言材料感受着, 体验着, 感动着, 震撼着。不用说教, 他们从中感悟到的东西足够咀嚼一辈子。这就是教育的本义, 教育的真谛。

五、自主搜集, 从中受到启迪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要学会自主搜集, 学会对知识重组, 能把知识迁移到解决问题当中, 还应该学会创新。在阅读中 , 每个人都 会有不同 体会、感悟 、意会 , 或是从中 受到启迪 , 引起共鸣 , 引起思考 , 这时会情 动心动 , 欲有感而 发 , 要引导学生对这些信息、思维、想法、灵感进行加工与再创造, 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 这是更深层次的交流。如《挚爱亲情》中学生有感于亲情的伟大, 感于父母深恩, 感于祖辈厚爱, 应使他们的情感更热烈, 拿起笔或写或画, 写出自己心中情思, 拿起相机或拍或摄, 记下生活中珍贵的瞬间。

上一篇:护理服务投诉下一篇:译员资格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