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素养

2024-08-03

理论素养(精选12篇)

理论素养 篇1

一、网络的发展现状

21世纪以来, 计算机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飞速跨越, 网络在20年间异常迅猛地发展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世纪信息的普及, 带来了信息的大爆炸和网络普及率的提升, 网络以其自身特有的优势和发展速度普及到各家各户, 从学习、工作到生活, 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一) 、网络发展现状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在《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 截至2011年12月底, 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 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尼葛洛庞帝和比尔·盖茨在《数字化生存》和《未来之路》中均指出:计算机将渗透到未来生活的每一个细微方面。

网络一方面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壮大, 另一方面网络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思维、交往和工作方式, 用户能够明显感觉到这种变化, 整个世界正进行着一次深刻的变革。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在中国高速发展, 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要组成。网络以其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全面深刻地影响人类的生活, 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二) 、网络发展的正负面影响

互联网作为新兴的媒介, 高速度、高质量、大范围地传播信息, 打破了传统交往方式的时空限制, 使得交流成为一件易事, 具有不同的地区、文化背景、传统、价值观及风俗习惯的人们可以不受时空限制, 自由地沟通。网络以其自身的优势, 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 使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得信息成为可能, 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信息的传播和交流, 并且带动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相关产业, 如空间技术、生物技术、原子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得以巨大发展, 巩固了科学技术是社会第一生产力的地位, 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

网络的进步与发展, 宏观上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全面有效的指导方针, 及时准确地提供国家经济建设决策是国民经济得以发展的根本;微观上, 无论个人或是企业, 都可以根据网络的科学信息与时俱进, 合理地分配和组织资源, 引入相关网络技术, 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网络给人们带来了一系列便捷和利益, 也带来了问题。虽然网络在改善人们生活基础、交往方式以及获得信息等方面彰显出优势, 为下一辈的成长开辟了新的远景, 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效益, 如网络成瘾、人际交往能力下降、个人思想主义、集体协作感下降、心理空虚、抑郁症、强迫症、暴力等问题, 随着网络的发展都逐渐显示出来。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有利有弊。利, 使用户在信息时代更多地享受新技术带来的革新和便捷, 创造出更多的发展空间, 极大地增强用户对网络的媒介素养。网络为我们的信息、交流、娱乐等带来一系列便捷的同时, 它的弊端也产生于此。近年来, 多家媒体相继报道了网络上发生的祸事:“迷人”的网游、“网上交友不慎, 失财又失身”、“迷恋网游, 锤杀父亲”。根据调查, 青少年上网的绝大部分时间用于看网页、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和聊天, 不仅是在摧残身体, 也荒废了学业, 网络诱发犯罪, 甚至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与安全构成了威胁,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冷淡。凡此总总, 对构建用户的网络媒介素养十分不利。

针对网络迅速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当下许多学者提出培养用户的网络素养, 从对网络的基本认识和操作入手, 到网上言论、自律、法律法规等问题的探讨———均被学者冠以素养之名。

网络用户了解网络的基础知识, 能够正确地使用网络, 有效地利用网络为个人发展提供可能的条件, 理性地使用网络。这种能力包含用户对网络媒介的认知能力、处理能力、自我约束能力, 以及网络道德和安全法律意识等。而学者在对网络用户的能力培养计划中, 能否冠以素养一词、理论说法成立与否、在实践过程中引导是否正确?或者进一步研究网络素养这一理论说法中存在的错误性和模糊性, 会不会直接引导用户在网络实践中失误?

二、素养概说

素养 (literacy) 一词本义为个人读与写的能力, 是识字、有文化及阅读和写作的能力。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应用, 一些学者将个人网络的应用能力也逐渐纳入其中, 并将其理论命名———网络素养。将网络冠以素养之名实属牵强, 其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可见一斑。

有的学者因为参考媒介素养支持网络素养, 在媒介研究领域, 被学者引申为具有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为受众服务的一种能力。媒介素养是指正确利用媒介完善自身的能力, 参与社会改造, 合理地、开放式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 参与社会进步的能力, 是引导个人走向社会的一个能力拓展。

三、网络素养理论说法的不成立性

(一) 、理论的不成立性

首先, 网络社会中, 人们在了解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基础上, 正确地使用计算机和网络, 有效地发现和处理网络信息, 这些网络中的修养和技能不能纳入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范围内, 不能简单将其归类为人们综合素养的培养部分。在实际操作层面, 敏锐的网络洞察能力、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树立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的能力、熟练运用网络并有效地利用网络发现有利于自身的成长信息, 这些能力皆为人们在认识网络这一媒介的特质和功效基础之上, 对于网络中存在的媒介素养反应, 可以称其为网络媒介素养, 不可否认, 网络本身就是媒介。

其次, 横向上比较几种有关素养的概念, 不难看出, 网络素养这一名词概念牵强附会。素养指平日的修养。而修养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二是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态度。有关媒介、新媒介、科技、信息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是人们众多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含人们的能力和精神范围内的要素, 是理论、知识、艺术和思想等水平建筑的基础, 所以能冠以素养之名。媒介素养、新媒介素养、科技素养、信息素养等, 都是个人能力的基本素质, 是个人能力和精神顺应时代发展的必备, 而就当今网络的特性和发展而言, 与素养一词在定义搭配上不符合逻辑规范。

再次, 纵向上的时间差异所采取的方式。没有计算机的时代, 青少年对电子游戏机的过度使用曾一度出现过“游戏沉迷”, 却未见学者站出来要求电子游戏素养。计算机出现的时候, 游戏沉迷的现象依旧存在。《清远日报》于2005年10月21日报道了一则“学生沉迷游戏机家长学校没办法”的消息, 该消息指出:学生沉迷游戏机, 家长学校没办法, 各方呼吁监管部门严查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由此可见, 没有计算机的时代, 电子游戏毒害青少年, 未见素养的培育;而计算机发展的时代, 也未见规范电子游戏素养的要求。对于游戏机的使用, 家长的做法无非是制止、劝导和教育, 在沉迷游戏机的调查中, 也有家长背道而驰, 自身陷入游戏不能自拔。现在, 某些学者简单地将网络游戏的使用放大到网络成瘾, 再到需要素养加以规范, 而素养是人内在的一种修养和认知的能力, 与后天在计算机上的运用, 实则风牛马不相及也。

最后, 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分析。辩证法中陈述正确的理论对于实践有促进作用, 而错误的理论对实践有阻碍的作用。当然, 并非指网络素养完全错误, 而是错误的理论会在实践中出现一些问题, 导致实践不能反作用于理论。2011年11月, 《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中显示, 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 另有约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 此数据的真实, 甚至比专做治疗网瘾的机构一直宣传的数据还要多, 让很多倡导网络素养的学者大为震惊。大不必继续争执一个理论的成立与否, 我们要关注实践, 实践出真知, 应注重找到正确的方法, 规范网络市场。

(二) 、网络问题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网络中的道德问题、犯罪问题、信息问题、网恋问题、色情问题、安全问题、暴力问题、黑客问题、心理等等问题, 以及网络素养理论指导下存在的偏失, 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并行动。

赞成网络素养与否的学者都深知, 网络法律制度需要规范化, 网络要变革和创新。首先, 从社会、学校、家庭、大学生自身层面来看, 青少年要树立敏锐的网络辨别意识, 青少年能够正确对待网络, 认识到政治、经济和文化是影响网络的重要因素, 学会辨别良莠。其次, 树立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青少年要充分认识网络上的现象, 如网络病毒、网络黑客、网络隐私、网络产权和反动信息等, 以及该等现象对网络安全甚至是国家机密安全的威胁, 提高互联网法制观念, 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再次, 熟练运用网络的能力。青少年在熟练运用电子邮件、聊天、浏览器、搜索引擎和文字处理等工具外, 还能对各种网络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和处理。最后, 较强的网络创新能力。青少年能通过网络创造性地制作并传播符合社会主流文化价值的新成果。

从信息学角度分析网络环境, 用户有效地使用网络信息, 并且能够筛选出自己需要的信息, 根据自身需求, 探求、辨别、使用和创造信息。从教育学的意义分析, 实施素质教育, 可提高青少年正确的互联网法律法规意识, 利用网络的思维提高青少年技能水平。从德育学角度分析, 青少年不仅需要具备获取、表达和交流等基本技能, 还应具备独立学习、思考的态度和方法及在社会中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责任与道德。

四、总结

综上所述, 对于网络素养这一理论说法, 概念意义上也存在模糊, 理论上不成熟、不确定。概念的模糊会造成理论研究逻辑的不规范, 而理论上的缺失更会直接导致实践的错误。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决定了它独特的特征, 因而对网络素养的理论研究我们应予以纠正, 并针对网络中层出不穷的问题提出具体的预防措施和解决措施, 让网络为人们服务, 造福于人类。■

参考文献

[1]崔万荣;金根水;青少年的网络教育[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1]崔万荣;金根水;青少年的网络教育[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李莉;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年04期[2]李莉;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年04期

[3]刘燕梅;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新闻世界2010年06期[3]刘燕梅;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新闻世界2010年06期

[4]周可卫;互联网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应对[J].襄樊学院学报2010年07期[4]周可卫;互联网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应对[J].襄樊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5]张朝伟;魏换霞;当前初中生网络道德问题调查与分析[J].科教文汇 (下旬刊) 2010年09期[5]张朝伟;魏换霞;当前初中生网络道德问题调查与分析[J].科教文汇 (下旬刊) 2010年09期

理论素养 篇2

2016年9月13日,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标的“源头”、中高考评价的“风向标”,当前教育界最火爆的“热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出炉。

还记得去年的一次教研活动中,我们学校的吴主任就提到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并启发我们思考:作为一线教师,如何让自己每天直面的课堂教学,真正走向“为素养而教”“用学科教人”?非常惭愧的是,直至准备这次发言,我还是处于启而不发的状态,接到万校的任务后,虽然也恶补了一番,可依然没有形成清晰的思路,更不要说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了。因此,今天只能当一回“拿来主义”者,搬几块他山之石,与各位分享了。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

我第一个想弄清楚的问题就是——“什么是核心素养”?

关于这点,教育部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该是最标准的:

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正式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人文积淀、乐学善学、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二、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那么,具体到语文学科,其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呢?

《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讨论稿中,将语文核心素养分成了四大板块:

1.语言建构与运用

从语文学科角度出发,“语言建构与运用”这项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出于真诚对话的愿望,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形式与话语意图;精确妥贴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以进行最有效的交流。”

2.思维发展与品质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多项综合的实践能力。而要在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本身就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因为汉语的内部结构、包含的各种信息都很复杂,这项工作的进行离不开思维的发展。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以及思维发展的特点来改进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学,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3.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汉语中的字词很多都带有传统文化基因,有的明显有象征意义,比如“长江”“黄河”“月”等,有的会自然引发某种联想,如“柳”与“留”、“青”与“情”等等,只有解读、理解并传承这些文化密码,我们才能读懂汉语的丰富意蕴。因此,理解并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就成了语文学科的一项核心素养。

4.审美鉴赏与创造

语文学科是汉语与文学的复合体,打开语文课本,我们就会阅读到一个个文学文本,文学作品就是艺术化地组织语言的一种作品,语文教学以“审美鉴赏与创造”为核心素养,其宗旨就在于满足人性的需求,让学生体验到文学带给人的愉悦、情趣,唤醒学生对文学的渴望与热爱,在审美鉴赏过程中培养个性创造力。语文学科的四项核心素养犹如金字塔的四个底边,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

三、语文课堂改革的走向

那么,在“核心素养”语境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改革将走向何方呢?周一贯老师提出了课堂改革的“五个发展”。

(一)课堂需要“创新”发展

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的落实,“创新”是它的第一动力。课改的不断深化,带来了教育的诸多新常态:教育发展提速,课堂结构升级,必然带来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改变。“以生为本”“以学为重”正在不断颠覆传统课堂片面强调教师掌控一切、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课堂的时代转型能获得成功,必然要呼唤课堂教学的创新发展。这不只是理念要创新,课堂教学的资源开拓、教材选配必须同步创新。更不容忽视的是在实践层面上至关重要的课堂结构、教学策略、导学方式等,也必须有相应的改变,方能使创新发展真正落到“创新人才培养”的实处。

(二)课堂需要“协调”发展

“协调”在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是课堂教学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共时空、同发展的综合体。课堂教学有许多矛盾存在,如师与生的矛盾、教与学的矛盾、讲与练的矛盾、思与行的矛盾、预设与生成的矛盾、课内与课外的矛盾等。这是因为课堂教学关乎着学生的生命成长,也涉及到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我们不能采取简单化的存此去彼,甚至也不能过分的厚此薄彼,而是要在“对立”中看到其中的“统一”,在“共生”中求得融通的“互惠”。语文课堂的协调发展,关键得牢牢抓住语文课程之本,即语言和思维,对课文的语言做深入的合乎逻辑的思考,这不仅是抓住了语文之本,也是获得了协调发展的根本所在。

(三)课堂需要“绿色”发展

课堂的绿色发展乃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人们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待。所以不能以为强调课堂的绿色发展理念,就只是要加强生态教育,美化课堂环境。绿色发展的实质应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应突出育人为本,尊重生命的成长和发展,真正让教学回归本质,让儿童站在正中央。教学的以生为本,就必须关注学生的真实需求,充分尊重他们的话语权,在自主、真实表达见解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认知度和思考力。这样适合学生生命发展需要的课堂才真正是“绿色”的。

(四)课堂需要“开放”发展

开放是大国崛起和民族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教育发展、课堂教学品位提升的必要前提。现代课堂教学的开放有两个方面,一是要传承中华传统教育的诸多精华,不应妄自菲薄,要让华夏文化的血脉,在现世继续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则要拓宽国际视野,统筹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类教育资源于课堂教学,把全球优质的、前沿的课堂教学理念、策略、模式、方法引进来,为我所用。在课堂教育的理念研究和实践探索双层面,引入先进理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这里的关键在于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去有选择地吸收,有创新地运用,寻求统一性与多样性之间的最佳结合点,让课堂教学获得健康发展。

(五)课堂需要“共享”发展

“共享”既是新发展课堂的基本目的,也是课堂教学发展过程的必然展现。它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课堂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学之任务担当。课堂应当“让每一朵花儿都开放,每一只鸟儿都歌唱”,让每一位学生在这里都可以自由、自主地拥有更多2 的获得感。

课堂教学的共享发展,实质上体现了课堂教学必须有高位的学生参与度和话语权,实现真正的“民主”“对话”与“合作”“共享”。这也只有在学生拥有了充分的学习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基础上方能实现。这样的课堂无疑是当代最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课堂教学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与“共享发展”是构成21世纪面向未来的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靶向的语文课堂的本质特征。

四、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一般策略

明确了课堂改革的走向,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孙双金老师提出的“四个重视”,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1.重视阅读

第一,要重视课内阅读。课内阅读首先是指教科书阅读。教科书是编者精心选编,其中的文本大多文质兼美,我们要引导学生潜心阅读,细心品味,化人为己。

关于教材阅读,孙老师有一个建议:切忌泛泛而读,要抓住一点,深入开去。譬如读《李时珍夜宿古寺》,就让学生领悟环境描写的妙处;读《烟台的海》,让学生学习用打比方的方法,描写一处风景;读《第一朵杏花》,就让学生练习人物提示语的运用。如此长期坚持,学生必然收益颇丰。

第二,要重视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第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是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好的习惯就是素养,一旦学生养成手不释卷的习惯,学生的人生就成功了一半。

第三,要重视个性化阅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阅读趣味与倾向。我们要在鼓励中,在欣赏中,逐步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培养多方面的阅读兴趣。

2.重视积累

阅读是吸收,也是积累。小学阶段应有哪些积累呢?

首先应该是诗歌的积淀。先以五言绝句开始,逐步走向七言绝句,律诗和宋词。平均一学期25首,一周一首多一点,小学6年下来,300首左右,完全不加重学生负担。诗歌背诵,要做到熟读成诵,理解大意,最终达到滚瓜烂熟的程度。

其次是国学经典的积淀。像《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笠翁对韵》,这样以短句为主,并且押韵的传统美文,应该让学生背诵。要让学生有兴趣地背诵,在理解基础上的背诵。可通过讲故事、讲传说吸引学生,学生背下了,安排展示环节和场所,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中高年级还可背《论语》《老子》《大学》《中庸》《孟子》节选,从小给学生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3.重视思考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有效思维,深度思考,给学生智力以挑战呢?

其一,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跳一跳”,就是让学生要经过思考,经过努力,经过探索,经过碰撞,甚至经过挫折之后才能达到。要避免学生在书上能找到现成答案,更要避免学生不假思索就能脱口而出。

其二,不给学生唯一的答案。语文学科不同于数学学科,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如果强调统一的标准答案,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禁锢了学生的思想。语文答案不是用“对”“错”来评价的,而是用“好”与“不好”来衡量的。

3.重视表达

课前三分钟演讲,小小故事会,让学生在小组和班级内大声发表自己的观点,评选班级发3 言明星等,都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措施。

书面表达能力更应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途径很多,方法也很多,而最为有效、最可操作的方法就是读写结合。譬如,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可以让学生仿照课文练写环境描写。学习《春联》,可以让学生在对对子的语文实践中品词炼句。学习《莫泊桑拜师》,可让学生观察马路上经过的三位人物的衣着、神情和步态,练习细节描写。一课一练,选准读写结合点,定能一步一个台阶,走进书面表达的厅堂,习得表达的真谛。

五、改进课堂教学,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建议

孙老师在改进课堂教学,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方面还给出了“五点建议”。

1.起点高一点。

起点,是指教与学的起点。怎么做到“起点高一点”呢?比较成功的经验是学习前置,让学生课前研学。老师事先设计好“研学单”,让学生课前充分地研学,课堂教学的起点自然提高,学生真正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带着感悟走进课堂,在课堂上,才能和老师真正平等地对话交流。

2.容量大一点。小学语文课文选文95%以上均是白话文,白话文的特点就是明白如话,浅显易懂,无须“细嚼慢咽”。而传统语文课堂往往一篇课文要教两至三课时,少慢差费。如何容量大一点呢?方法有三:其一是主题阅读。围绕一个主题,教一篇带几篇,突出主题理解;其二是文体阅读。围绕某一文体,教一篇带几篇,突出文体特色;其三是写作阅读。围绕写作技法,教一篇带几篇,突出写作方法。

3.难度深一点。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原则。好的课堂一定要有紧张的智力生活,这是符合脑科学的规律的。大脑的特点就是“喜新厌旧”,喜欢挑战。新知对人脑天然有吸引力,有魅力。当新知有挑战、有刺激时,大脑就处在兴奋状态,脑细胞就被激活,思维就得到发展了。当然,难度是相对而言的,大部分同学经过思考,经过碰撞,经过交流,经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能够解决的,就是合适的难度,这就是“儿童的难度”。为此,教师在备课中选择合适的文本,设计有思考性的问题至关重要,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艺术。

4.视野宽一点。视野宽一点,是指教师的课程内容视野要开阔一些。吕叔湘先生说:“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老师,既要关注教材文本,也要关注课外文本;既要关注唐诗宋词,也要关注国学经典;既要关注中国童话,也要关注世界儿童文学……生活的外延有多广阔,语文的外延就有多辽阔。教师的课程视野,影响着学生思想的视野,我们的语文课程要向四面八方打开。

5.教学有趣一点。教学是否有趣味,直接关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情感态度。据有关调查,学生欢迎度最高的教学风格就是风趣、幽默、好玩、生动。好玩,就是把教学上升到艺术的境界,上升到乐学的境界。让知识变得好玩,让课堂变得好玩,让教学变得好玩,让语文变得好玩,这应是我们语文教师终身追求的境界。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师德”素养 篇3

关键词:理论学习“师德”个人素养

0引言

教师是一种职业,所以有“师德”。部分教师不称职,是因为没有“师德”。所谓“师德”,就是约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行为规范。在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我们国家的广大教师“师德”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要提高广大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则离不开理论学习。因此,每一位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1只有加强理论学习,才能提高“师德”水平

1.1加强理论学习,是提高“师德”素养的前提。理论上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没有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就不可能有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同理,只有政治上的成熟,才有“师德”上的成熟。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各种新事物、新知识、新经验层出不穷的时代,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多得很。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加强理论学习,才能提高“师德”水平。如果放松了理论学习,思想落后于形势,就会丧失前进的方向,失去基本的道德常识。有些同志认为理论学习是虚的。这种思想是错误的,现在一些犯错误的领导教师大都因不认真学习所致。我们要认真吸取教训。

1.2加强理论学习是提高“师德”素质的基本要求。加强学习,勤奋敬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对一个国家教师的基本要求。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对广大教师的“师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加强理论学习,不断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中汲取营养,以新时期模范人物为楷模,见贤思齐,修身养性,讲党性、重品行,努力塑造高尚的人格,才能提高“师德”素质。

1.3加强理论学习是做好新时期教师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的需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是前所未有的崭新事业。这项伟夫的工教育程不仅需要大批具有丰富专业知识、而且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教师队伍去完成。因此,我们的广大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具有高尚的“师德”,才能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

2提高“师德”水平,主要学习些什么呢?

现阶段提高“师德”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学习。

2.1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同样,社会主义道德也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的。始终一贯、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当前广大教师学习的最主要内容。只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掌握基本理论,广大教师才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

2.2学习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只要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为教师职业活动最重要的内容是从事教学活动,他们的职业活动必定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影响教师“师德”素质提高的因素很多,而其内心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无疑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他们有什么样的政治信念就会作出什么样的“师德”素质。因此,教育教师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具备高尚的人生价值目标,是教师“师德”素质提高的思想基础。

2.3学习敬敬业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与普通从业人员相比,各级教师特别是担负的社会责任更大,面临的任务更加复杂和繁重。一个教师是否称职,是看他的工作责任心,即是否具有敬业精神,能否全身投入本职工作,只有树立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才能符合新时代对为师者的职业道德要求。

3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认识,取得成效。那么。如何学习才能取得成效呢?

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师素养形成 篇4

多元智能理论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是由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 (Howard Gardner) 于1983年在《智能的结构》 (Frames of Mind) 一书中提出来的。在对不同对象的人脑与智能研究的基础上, 他修正了传统的智能概念并提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 而不是单一的, 除了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两种基本智能以外, 还有其他六种智能, 即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1]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八种基本智能, 只是这八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 这就使得每个人的智能都具特色。从事教师工作的人, 可以将这八种智能组合内化为个人的自然禀赋, 并体现在教师的职业素养中。

“素养”一词的含义,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指“在长期训练和时间中所获得的修习涵养”, 强调已经内化为自身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 属于能力的范畴。素养的基本要点是:其一, 素养是后天养成的;其二, 素养可以培养, 其养成是一个从低到高逐步发展的过程;其三, 素养是多层面的, 它涉及从言谈到举止、从思想到行为等全方位的问题;其四, 素养是综合的, 素养的培养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致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素养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首先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刻的知识。”[2]对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他有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 专业知识方面:一是热爱那门学科并热心该学科正在探讨的问题;二是精通那门学科, 能够分辨清楚该学科中最复杂的问题;三是了解那门学科的发展情况, 能够分辨清楚那些处于科学思想的前沿的问题;四是具备那门学科的独立研究能力。第二, 精神方面:教师应具有广博的文化修养, 刻苦钻研、自主合作、勇于创新的教学精神。第三, 技能方面:教师还应具有多方面的兴趣和技能。

加德纳认为, 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多元智能理论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评价观, 这种评价观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评价也是适用的。

二、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培养教师专业素养

人的智力是多元化的。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 而其中每一种智力都可以自由地和其他智力结合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现实问题, 并创造一定社会文化背景所珍视的有效产品。教师不是完人, 在职业生涯中无论多么努力, 也很难成为多元智能超群的“全能教师”, 但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了解自己的智能所长, 采取相应的有效方法, 扬长避短, 成为基本素养突出的教师。

教师的基本专业素养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首先, 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背景, 具备的专业知识既包括语言、数理、音体、天文等学科知识, 也包括进行课堂教学所必需的教育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教师只有具备了这些知识, 才能使学生充分认识知识的价值, 从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才能引导学生缜密地运用语言、规律、思维解决生产、生活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才能带领学生创造性地开展探究性学习, 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其次, 教师必须具有教学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如对问题的敏锐的洞察力、严谨的科学分析推理能力、高超的实验能力, 还应具有驾驭动态的课堂教学、深入理解学生的能力和智慧。再次, 教师必须具备浓郁的专业情意。教师不仅应关注学生的学业, 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学生的个人尊严。能否建立起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将直接关系到教师教育的现实绩效。传统的智能评价主要采用相对性评价, 关注个体在某一整体中的相对位置, 而不能反映其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评价, 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 发现个体学习的优势, 在评价中通过评价主体不断的判断和反思, 对教师有一个清晰准确的定位, 进而发现并解决问题, 多元智能评价观能更好地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和教师发展的导向功能, 有利于教师素质的动态和均衡发展。

三、激励多元智能发展, 促进教师素养提高

多元智能理论提示教师要同时兼顾八种领域的学习内容, 综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批判思考、操作、合作学习、独立学习等, 同时提供有利于八种智慧发展的学习情境, 让每个人的八种潜能都有获得充分发展的机会。因此,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应该不断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建构, 以强项智能带动弱项智能。通过评价, 从不同维度充分肯定每位教师的价值, 着眼于每一位教师的进步, 从而有利于教师找准自身的优势, 乘势而上, 从以下四个方面促进教师素养的提高:

1. 在反思中提高。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 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师非圣人, 自然有其不足, 因此, 教师应不断适时适地地反省自己, 促使自己不断地成长。美国的库姆斯 (Combs) 也强调一个教师应该学会利用自我、发展自我。换言之, 教师本人的心智与人格成为教学的内容和手段[3]。教师不断自我反省能够增加教师的理性自主, 摆脱外在的束缚, 使教师的成长始终保持一种动态、开放、持续发展的状态。心理学研究指出:人是一个未完成的动物, 并且只有通过经常的学习, 才能完善自己[4]。教师应自觉地、有目的地反省自己, 主动探究, 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参与性, 自我组织, 自我设计, 促进职业素质完美的体现。

2. 在交流与合作中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个体具有人际交往智能,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以多元智能为工具, 每位教师以自己的智能强项在“教师团体”中承担任务, 各尽其能, 完成教学责任。教师在合作研究中, 分享彼此的经验、内心感受, 这样可以产生相互安慰和化解压力的效用, 具有和谐与凝聚的独特优势, 这些优势可以促进教师的自我教育。教师从合作伙伴那里获得的不仅仅是社会情感支持, 同时还有专业方面的帮助。芬拉森和比尔指出工作场所可以提供两种支持:一种是工具性的支持, 即完成某项任务必需的物质上的援助、建议或知识;另一种是情感支持, 以关心和同情性倾听为特征。在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历程中, 教师希望能够得到多方面的及时的形成性反馈与协助, 以便能够不断地提升其专业素质水平, 因为教师个人的独立反思可能会由于视野的局限而出现偏差, 而且也会由于视野的有限而难以走向深入;而同事之间通过讨论、交流等合作形式, 有助于减少教师反思的偏差, 有助于教师个体的反思走向深化。

3. 在动态评价中提高。

每个人所拥有的智能组合, 反映出他在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过程中对教育的需求是不同的。多元智能的评价观应该成为评价的起点, 根据不同个体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动态的、持续渐进的发展。因为“评估方案如没有考虑个体之间的巨大差异、发展的阶段不同和专业知识的多样化, 就会逐渐落后于时代的需要”[5]。因此对于评价的结果, 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数字化的奖惩等管理性措施上, 而应该和教师一起讨论并确定教师要改进的要点, 制订成长计划。这个计划要激励教师发挥智能优势, 利用迁移原理, 改善不足。这需要学校领导认真分析教师智能特点, 在尊重教师个性和个人价值的前提下, 共同制定教师的发展目标。

4. 在创新中提高。

不同教师专业发展的时间、方向、途径不同, 最后达到的层次和水平也存在个体差别, 但教师专业发展过程有一点是共同的, 即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教师的个性教学。如果没有个别化的特点, 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将只是一个模式, 脱离了个性的鲜活与自由, 没有比较激励、没有创新, 也不切合个体作为独立性存在的客观事实。多元智能理论主张, 教师的教学要有自己的个性, 不要人云亦云。一般来讲, 教师在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是其最擅长的, 这些方法技巧反映出教师自身最强的智能, 也最能让教师充满自信和树立威信。假如一位教师了解自己的智能特点, 并善于使用优势智能, 那么, 他就能比较容易地塑造出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个性, 在专业发展的历程中, 表达出自我的独特之处, 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四、结语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视角下, 教师应接受新的教育理念, 树立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的观念和意识;更新知识结构, 善于学习, 了解新的教学动态, 不断扩大知识范围, 促使知识体系从封闭走向开放, 从单一走向多元;保证学科教学与知识变化同步发展, 挖掘自身各种智能潜力, 构建新的智能结构, 使自身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

摘要:教师的素养具有强大的凝结力和感召力, 直接关系到教育工作的成败, 一旦形成, 就会在教育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组合, 可以让人发现自身的潜能, 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以优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 内化为教师的自然禀赋, 形成专业素养, 促进每一位教师健康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教师素养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 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

[2]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M].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3:62.

[3]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4]霍力岩, 赵清梅.多元智力理论的评价观及其对学生发展评价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 2005.

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素质的核心 篇5

中国正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高科技的潮流同时又迎面而来。这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没有及时的、不断的、全面的学习,我们的国家乃至每一个人就无法应对这样的变化。身负重要责任的领导干部们尤其需要加强学习。学习要把握知识的灵魂,掌握从总体上观察和理解时代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这种灵魂就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对于领导干部来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则是整个素质的核心。当然这里有一个条件,就是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否则就没有灵魂可言了。只有全面系统又不教条地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个领导干部才可能具备基本的理论素养,具有敏锐的观察、判断能力,从而更好地驾驭全局。马克思主义是在回答时代焦点问题中产生和不断发展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同当今的时代大局密切地结合起来,看到马克思主义在时代变化中的发展。脱离了变化的时代就只有僵化的假马克思主义。在时代的发展中、在分析和把握时代各种问题中,才能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质,理论才能“活化”,理论素养才能不断“升级”。有这样素养的领导干部,才能顺应时代潮流、走在时代的前列,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肩负起时代的重任。理论的价值体现在研究和解决问题上,领导干部加强理论素养在于提高把握和处理重大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学习的同时应该特别重视理论和工作实际的结合,并深入研究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更好地贯彻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不断地解决好具体的实际问题。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素质不可或缺的核心,但远不是其全部。在信息化、高科技和经济全球化时代,各种知识不断翻新,领导干部在增强理论素养的同时,还需要各种新知识的学习,并处理好两者的关系,特别是不能用一种学习取代另一种学习。只有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用马克思主义分析、整合、统领各种新知识,另一方面通过新知识的学习以及实践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发展马克思主义,才可能将知识融会贯通为一个整体,素质才可能趋于全面,而不会落入偏颇之中。以理论素养为核心,形成全面的、较强的素质,应该是广大领导干部努力的方向和不断实现的目标。

理论素养 篇6

一只由若干块长短不等的木板制成的沿口参差不齐的木桶,其盛水量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管理学中著名的“木桶理论”。如果用这个理论里的“木桶”比作我们的课堂效率,那么“长板”与“短板”就是教育教学中学习状况不一的学生。

作为一名一线的数学教师,我们要借鉴、巧用“木桶理论”,分清课堂里学生的“长板”和“短板”,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充分挖掘、激发每位学生的优势,努力把“短板”转化成“长板”,把课堂效率这只“木桶”的“容量”不断扩大,努力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挖掘孩子们的天性,打造数学生态课堂

新课标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和教师教授数学都有了新了要求,新课标要求学生要认真听讲、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尽可能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平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从新课标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新要求来看,新课标对数学课堂有了较高了要求,不仅要求课堂气氛要活跃,要生气勃勃,还要求学生各方面你能力有所提高。很显然传统的数学课堂是满足不了新课标的要求,这将也是新课标下,数学教学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生态课堂”就是指在课堂环境中,师生间的和谐发展,从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死板的传统模式和套路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课堂上活力四射,思维活跃,使整个课堂呈现为生机勃勃的场面”。生态课堂的主要体现在,1)整个课堂的氛围和谐、融洽,生生之间有效的合作交流,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动;2)学生的天性不被埋没,具有创造性思维;3)课堂的教学总体效果良好,是有效性课堂。很显然,数学生态课堂所产生的过程与结果都是与新课标对师生提出的新要求是相符合的。这也说明数学生态课堂是新课改背景下,我们所有数学老师所期望达成的理想、有效课堂。

二、改进教学方法,以生为本

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高效互动是从根本上克服传统课堂弊端的出路。

陶行知认为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重要途径。在教学中“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是很要紧的”,“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我们应着眼于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探索“引导学生学”的方法,把教学过程变成“教学做合一”的过程,注重学法研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接纳学生的异想天开、勇于质疑、坚持己见、活泼好动、敢想敢说,教师真正做到大解放。”把学习的主体地位交给学生自己,只有尊重才能产生和谐,才能谈得上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果,才能使课堂教学目标得以有效落实。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改变学生学习行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重在引导学生小组学习,鼓励学生独自思考,合作探究,相互质疑。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

在教学中师生应处于平等地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心理环境。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学生的心情愉悦,乐于接受知识,在这种气氛下,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这样会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来,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增强对数学的热爱之情。

教师应该改变评价形式,使评价形式具有民主性和多样性。首先要创设民主评价的氛围,让学生敢于评价、善于评价;其次,评价形式多样化才能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可采用单向评价,即师评生、师评组、生评生、生评组;双向评价,即生生互评、组组互评、师生互评;自评,即生自评、师自评。总之,教师应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做孩子的朋友,到孩子中去,一起玩,一起学,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用心交心,“用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教师学识的厚积薄发、人格魅力,对生活美的追求,都会影响和熏陶学生,促进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

三、教学过程与生活相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很多数学问题的解决都建立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而我们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很多数学都是因为要解决生活的中的问题而产生的,学生学习的数学也要应用到生活中去。数学是生活的一份子,它是在生活这个集体中生存的,离开了生活这个集体,数学将是一片死海。因此数学学习不单是枯燥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利用孩子的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是对他们认知的最好的尊重。

教师要在充分学习、利用、挖掘教材资源的基础上,让学生密切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交流汇报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实实在在的数学”;在使用教材时,不要拘泥于教材中所呈现的具体素材,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资源,切实发挥教材的作用。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减少了教师重复不断的生硬解释,直接让学生有这样的经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四、体验,让学生成为一个能“自得”的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可见,数学学习离不开个体的体验,正如郭沫若先生说的:“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为此,作为教者,我们要创设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要创设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要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要创设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最终让学生成为一个能“自得”的人。

理论素养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信息素养教育,述评

国内信息素养教育研究回顾

随着终身学习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信息素养作为终身学习和知识创新的必备技能, 成为图书馆界、教育界、信息产业界的热门话题。我国信息素养教育主要由高校通过文献检索课 (或称信息检索课) 来实施, 教育部于1984年、1985年相继印发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及《关于改进和发展文献课教学的几点意见》, 全国高校纷纷开设此课, 国内学者围绕开设文献检索课进行了研讨。利用关键词文献检索和教学进行精确检索, 1984~1992年, 中国期刊网上公开发表的论文有360篇, 这一时期的文献主要是围绕文献检索课的开设、普及、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展开的初步探讨, 尚未引入素质教育这一概念, 专业文献检索的探讨以医学文献检索教学最多, 共发表论文51篇。文献检索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利用关键词文献检索和教学进行精确检索, 1993年至今, 在中国期刊网上公开发表的论文有2871篇, 其中, 有关信息素质或信息素养与文献检索及教学方面的论文有542篇, 2002年以后发表的论文占绝大多数, 共516篇。这与200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首次将“文检课教学学术研讨会”改名为“信息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有关。这一时期, 信息素养教育得以普及, 尤其是199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先后出版的《科技文献检索教学大纲》和《社科文献检索教学大纲》, 为规范教学内容、指导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搞好课程建设、进行教学质量评估等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信息素养教育的时代发展, 这一时期的学者主要围绕与信息素养教育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估、课程建设等教学改革问题展开研讨。

我国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现状评析

从1980年初建立职业大学到现在, 我国高职教育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1996年, 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从法律上确定了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利用关键词“信息素质”或“信息素养”并且“教育”并且“高职”进行CNKI期刊全文库精确检索, 公开发表的论文共387篇, 年度公开发表论文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具体情况如表1。

(一) 数字化文献为主要信息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文献载体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由以印刷型文献为主, 到印刷型文献与电子型文献并存, 再到目前以电子型文献为主要形式, 尤其是自1999年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CNKI工程以及2000年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建立以来, 应人们对数字化期刊日益增长的需要, 其商业化发展对海量纸制文献进行的深层次开发和推广应用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也是从1999年开始的, 可以说, 高职院校是伴随着数字化文献发展起来的, 所以, 高职院校信息检索方式以机检为主, 教学手段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主, 教学方法多采用任务驱动法、模块化教学、小组研讨法等培养学生的高级认知技能。

(二) 信息素养内涵研究的迁移

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 首先要求具备一定的信息基础知识。信息基础知识除了包括与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有关的基础知识外, 其重要的信息技术基础是计算机操作基本知识, 并且信息基础知识曾一度作为衡量信息素养的首要条件。如张鹏等在《高职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与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一文中指出:信息技术对信息素养提升的推动性, 并指出计算机的应用是信息技术的核心, 在此基础上对计算机教学进行了相应的改革。阮琼娥指出:“高职院校开设的计算机技术课程, 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高职生在信息时代生存的基本技能。”对于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 标准也仅停留在现代教育技术使用方面, 比如多媒体技术、网络、软件及光盘以及一些在线学习系统等。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 各种电子设备操控界面及软件越来越友好, 越来越人性化与简单化, 掌握计算机操作的人越来越普遍。体现信息素养能力由原来的信息技术的操作水平转变成一种依托自身已有的知识, 从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迅速而准确地获取自己最需要信息的能力, 也就是说, 在信息技术普及的今天, 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 信息素养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利用已有知识作为衡量标准对信息进行有选择的获取、评价与利用。目前, 对于整合, 部分学者仍停留在信息技术和专业课程的整合上。近几年, 信息素养教育与学科或专业结合的呼声越来越高。覃伟凤等在《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整合的思考》中列举了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与食品营养学教师合作并将信息素养教育整合到专业课程中的案例, 并从图书馆角度指出了二者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杨生州等认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应把信息技术当成资源来看待, 随机地、无痕迹地渗透进课堂教学中。罗彦等在《结合专业教育提高高职学生信息素养》中指出:信息活动的核心是一种信息思维活动, 有具体的内容指向, 提高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必须强调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信息素养只有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 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提高结合起来, 信息素养教育才会落到实处。

(三) 信息素养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升华

从信息素养教育开展情况来看, 信息素养教育由最初的面向图书情报学科开设的科技文献检索, 培养图书馆职员的参考咨询能力, 到面向其他学科开设的自然科学文献检索或社会科学文献检索, 再到高职院校面向具体专业开设的专业文献检索, 专业贴切度越来越高。这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关,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注重人才与市场的衔接, 注重人才培养的实用性。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在实施过程中, 渐渐认识到人才成长最终要通过学生自身努力才能达到, 越来越注重信息素养与专业知识的结合或融合, 把信息素养教育与学生今后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职业迁徙联系起来考虑, 注重信息素养的评价, 注重结果导向。通过信息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意在使学生利用这种技能对自己所学专业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 弥补因过于强调实用性而导致的专业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转岗和职业迁徙能力弱等缺点, 适应产业结构、技术结构调整而带来的变化。

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是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素养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与教学实践的开展, 受校企合作思想的影响, 与课程整合的专业信息素养教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的热点。从以上分析来看, 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还存在着研究角度单一、研究思路过窄以及没有切实可行的做法等问题, 需要研究者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一) 研究角度仍局限在图书馆领域

从目前的理论研究来看, 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研究大多仍局限于图书馆领域, 受专业限制, 从事图书馆研究的学者缺乏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 研究思路局限在培养学生检索技能、检索技巧等读者教育的范围, 形成不断重复研究的状况。学生信息素养是高职图书馆界、教育机构、信息产业界乃至企业公司共同关注的一种能力, 理论研究应多角度去挖掘与丰富。因此, 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要多从职业教育的角度来考虑, 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规律以及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 思维方式比较固化, 研究思路很难打开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 针对学生缺乏信息意识、信息获取及利用能力不高以及信息免疫力低下等问题, 学者们提出的解决方案的基本思路是:把提高信息意识作为首要的任务来抓, 思维方式比较固化, 以至于信息素养教育策略大而空, 很难落到实处。信息素养教育首要解决的不是提高信息意识, 研究的切入点应该是提高学生的信息检索技能, 尤其是专业信息检索技能。专业信息检索技能提高了, 信息捕捉意识就会增强, 而信息的有效评价与利用以及创新, 是与专业知识不可分割的。

(三) 实施方法比较空泛, 很难落实

由于受思维方式和研究角度的影响, 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融合的呼声虽然日趋高涨, 但实施方法比较空泛, 虽然有提高专业教师信息素养的论述, 但都是阐述应该做, 很少论及如何做, 对于如何监控以及评价等研究仍属空白。虽然也有学者从某一门课程的教学出发来论述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却忽略了专业信息素养的整体性。因此, 信息素养教育如何隐性地贯穿于专业课程体系中, 使其成为每门课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让学生在无意识中获得信息素养的养成和提升, 这种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张鹏, 陆健.高职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与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16) :166.

[2]阮琼娥.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7, (7) :127-128.

[3]覃伟凤, 薛娟萍.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整合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 (25) :180-183.

[4]杨生州, 菜建刚, 岳桂杰.浅谈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应必备的素养——信息素养[J].中国科技信息, 2010 (13) :262-263.

理论素养 篇8

一、高职思政理论课渗透职业素养教育模式的实践背景

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中,构建以行动为导向按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已成为高职课程建设的总体发展趋势。以职业素养教育为核心、以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为基础的高职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创新,有利于职业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充分挖掘,有利于引导学生将政治理论知识学习、马克思主义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紧密结合,从而提高了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智能是多样的,在智能的结构和类型方面存在有很大的区别,总体上可分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两大类。不同的智能倾向,对知识的掌握也具有不同的指向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以教育技术促进学校教育创新研究”的结论表明:从智力类型上看,职业院校较多的学生是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对涉及经验、策略方面的过程性知识具有较强的掌握能力,对专业实践比较感兴趣,而对概念、原理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和纯理论的课程内容兴趣不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这一特点是我们探索以专题为导引、以职业素养教育为核心的新教学模式的依据。

二、高职思政理论课渗透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所具有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特性及其结构,是决定从业者职业活动功能、工作状况及工作质量的基本因素。职业素质是职业要求和规范在从业者个体身上的内化,是从业者生理和心理结构及潜能向着一定社会职业对人的行为要求与规范的方向定向发展和开发的结果。职业素质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职业道德,具体地说是敬业乐业、刻苦耐劳、一丝不苟、遵纪守法、恪守信用等品德。第二层次是通用的职业能力,具体是交往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战略策划能力、语言文字能力等。现代的职业还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外语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等。第三层次是专门的职业能力,是各自的职业或岗位特殊要求所决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过职业生活养成的适应岗位需要的素质即是职业素养。目前,不少高职院校重视技能培训(第三层次职业素质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初次就业能力强,但转岗率高、持续就业的能力较弱。因此,针对职业道德教育容易被忽视的实际,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应贯彻完全的职业素养教育思想,把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融进整个职业教育之中,同时发挥思政理论课的自有优势,从教材内容、教学案例到课外实践等方面渗透职业素养的教育内容。并且在职业素质的三个层次培养中,根据学校所在区域人文精神的特点和学生就业的岗位要求有所侧重。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首先应该具有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又是掌握了高技能的专门人才,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

三、渗透职业素养教育的高职思政理论课专题式教学实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从2006年起在全国高职院校普遍开始实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所规定的二门课程。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于2006年9月按照中央新的课程方案正式开设了这两门课程。根据中发[2004]16号文件和教社政[2005]5号文件精神,制定了思治理论课课程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的课程体系。

1. 渗透职业素养教育的高职思政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我院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把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教学理念通过“专题式教学”引入课堂,把学生普遍关注的就业问题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立足点与出发点,通过对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所谓“专题式教学”就是在遵守课程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把整个教学阶段的教学内容按培养目标的要求分成若干部分,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和社会现实问题把每个部分制作成独立的专题并实施教学。

专题式教学形式是在对教材内容全面系统把握的基础上,结合现实需要和学生特点,将教材中的知识点用专题贯穿起来,强调专题内知识结构的系统性、现实性和严谨性。专题式教学形式具有以下特点:

(1)教学内容职业性。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和社会工作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提炼、编排而确定专题教学内容,强调教学内容与职业去向的统一性;

(2)教学形式互动性。改变了过去“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采取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的双向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演讲、课堂讨论、教师点评等形式,形成师生双向交流、互为主体和共同促进的教学过程;

(3)教学手段多样性。运用引导、辩论、反思、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法的综合使用,以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实施立体的、多方位的动态教学体系;

(4)主讲教师专业性。改变过去由一位教师全包全揽某门课程的传统教学形式,根据教学内容由专题涉及领域有学术专长的教师、专家实施相应的专题教学工作。既可发挥各专业教师的特长,又可聘请学术界、企业界的社会教育资源完成相应专题的教学任务。通过合理分工、相互协作,形成一种集体智慧的综合效能,使学生受到不同学术背景、社会背景和思维方式的训练和熏陶。

2. 渗透职业素养教育的高职思政理论课专题式教学的实践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我们把教材九章内容整合为七个专题,在重点突出职业性特点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与法律素养的培养教育。专题一:适应大学生活新环境——突出对新生专业学习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专题二:扬起理想的风帆——突出对职业理想追求的引导;专题三:做自豪的中国人——突出对学生岗位、职业岗位与爱国关系的引导;专题四: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引导学生立足岗位去追求高尚的职业价值观,确立积极进取的职业态度;专题五:道德品质我高尚——引导学生成为道德(公民、家庭成员)的楷模;专题六:职业道德养成训练——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和职业法制观;专题七:法律素养我优秀——引导学生做遵纪守法的人,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公益,树立良好的法律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专业特点积极开展职业素养教育的渗透,这是专题式教学中的关键。主讲教师要与专业挂钩,加强教师对专业政策的理解和把握,提高教师对学生职业发展的指导能力。把主讲教师落实到各个二级学院、对应相关专业,使教师了解专业发展政策,熟悉专业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在教学中细致地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培育,以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如针对制药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求掌握过硬的操作技能外,在教学中突出对消费者的人文关怀,突出病人至上的产品质量理念渗透;针对工民建专业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开展设计者、工程技术人员的社会责任与专业伦理的讨论,以建设适用居民生活的城市和节能降耗、环境友好的建筑为已任,而不是仅仅考虑利润最大化;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不应用计算机伤害别人”等十条道德规范要求,把技术伦理道德教育渗透到专题式教学中来。

四、高职思政理论课形成性考核

学院对考评机制进行了改革,试行知行合一的形成性综合考核方法(注:平时学习表现占30%+实践活动占30%+项目训练考核占40%)。坚持体现实践性原则和职业性特点,从课堂学习、社会实践和行为表现三个方面进行考核,把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目标考核相结合,突出能力考核。实践证明,这种形成性综合考核的方法能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知”、“信”、“行”三方面的情况,促进学生读书和做人的统一,强化了思政理论课的育人功能和实效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平时学习表现是思政理论课考核的基础。平时学习表现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表现和完成作业情况。之所以将这几项纳入考核,主要是解决学生“学不学”的问题。实践活动是思政理论课考核的重点,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主题班会、公益性活动(如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等)和时事新闻播报等。时事新闻播报主要是把每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一般由5-6名同学自由组合而成),每个小组在课前就目前社会或学校的重大新闻、热点问题或专业问题等准备资料、阐述观点、并制作成PPT课件,在上新课前由小组中的一名学生上台演讲、播报,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考核;又如公益性活动(或志愿者活动、或社团活动等)的考核主要由班干部根据每位同学一学期以来在公益性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与考核。

项目化考核是高职思政理论课考核的特色。结合专业特点每学期设置2-3个项目作为项目化考核内容,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设置的三个项目化考核内容为:项目一、人生与职业———职业生涯规划(规划设计与专业相对应)。以着力培养学生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职业态度。项目二、追寻职业榜样———优秀毕业生人生轨迹评议(榜样选择与专业相对应)。以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规划;项目三、法律思维训练———劳动合同案例剖析(案例选择与专业相对应)。以着力培养学生职业法律素养。

这些项目利用学生专业实践和课余时间进行实施,结合实习单位与实习教师的评价给出成绩。通过项目化训练可以很好地培养符合第一线职业岗位要求的职业素养。

总之,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要求我们跳出传统的教育模式,构建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现代职业道德意识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及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兰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研究[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2]周玉明,陈君生.创新理念,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的有效性[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

[3]龚志宏.西方高校渗透式道德教育及其启示[J].探索,2006,(2).

[4]教育发展研究编辑部.五位一体: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新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05,(11).

[5]郑巍,曹晶.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4,(28).

理论素养 篇9

一、食品化学理论与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

食品化学理论作为化学课程的有机一环, 对于学生化学课程专业素质的整体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人们所得疾病的种类及控制方法正在发生着变化。在传染性疾病逐渐减少的同时, 非传染性疾病却在逐渐增多。许许多多由于饮食引发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现代文明病) 正在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而食品化学理论正是根据当前社会的医疗发展要求而建立的学科。

本课程紧紧围绕食品化学与医学营养学和食品安全的关系, 其学习和应用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 他强调的是食品化学在人类健康和疾病预防方面的作用。如有关水分的介绍, 重点是阐明水的生理健康作用、水分活度与食品安全, 充分说明水的营养化学及其与食品安全的相关作用。水是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 因此, 对水质化学指标应做适当的引申, 并指出饮用水中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带给人们的健康危害。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 使学生深入和广泛的接受和学习化学知识, 并加强学科知识之间的融会, 使学生充分理解学科知识之间的衔接作用,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一些有关食品化学理论的案例, 学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并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案, 则需要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有着深入的了解, 这一切必然要求学生拥有较强的化学基础知识作为支撑, 这便对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提出了要求。这对促进学生扎扎实实学好基础知识, 并将食品化学理论与所学的化学知识相互比较、相互融合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 从而从侧面上推动了学生深钻研, 广涉猎, 勤探索, 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化学课的专业素养的提高。

二、食品化学理论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化学这门学科要想具备一流的素养, 除了理论上的熟稔外, 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即通过实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食品化学理论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深刻领悟到一些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化学背景及预防方法。例如, 烤鸭和烤羊肉串可以产生某些致癌物和致突变物、多环芳烃和杂环胺, 腌制食品和腊肉、盐鱼等食品中可以产生致癌物等。这些与生活联系密切的知识的讲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增加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深度。

食品化学的概念及反应过程均是非常抽象的内容, 但它却以研究型、设计型为只要特点, 因此, 教师在食品化学理论讲授的同时, 必然会根据所学理论整合教学资源, 合理利用现有设施设计一些基础实验。这些实验表现在实验结论的获得不是由教师传授或从书本上直接得到, 而是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查资料做实验通过假设求证最终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实验是一切自然科学研究的手段,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手段观察自然现象的运动变化, 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实验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在实验的过程中, 学生能够较好地融合前期所学的理论知识, 并将其在实验中加以印证, 从而获得感性认识, 巩固提高了学生实验技能, 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提高了教学成果, 在另一方面, 这样的教学方法也能够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关键的理论, 增强学生在化学领域从事创新性科学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食品化学理论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化学是一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的学科, 作为理工科, 它的理论应当时时刻刻在更新和进步。因此, 这要求研究者在拥有很强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更加具有创新能力, 这样才能使这门学科时刻走在学术的前沿。

食品化学更是如此, 它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是以单纯的理论的讲解为主, 教学模式是灌输式的, 这样便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即便是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的实验仪器, 药品的配置等一般在实验教师准备好的条件下进行的, 实验常常是包办式的。此结果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并且增加其依赖性, 那么“创新思维”更无从谈起。而我们在食品化学理论则有所不同, 是验证性向设计型、综合型、探索型实验转化, 最大限度的拓展学生的思维。

食品化学理论的学习, 不但要求课上老师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和一些基础实验的安排。更需要一些课下的研究。这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能够更多的思考和观察, 得出属于自己的观点。例如, 由教师给出课题, 要求学生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查阅参考资料, 独立或合作设计实验方案, 论证可行性, 独立完成实验前期准备工作如原材料制备和仪器调试。学生应当撰写完整的实验报告, 给出数据分析过程和最终结果, 并进行总结。在整个设计性实验过程中, 教师应尽量给予学生创造性的发挥空间, 保持与学生沟通, 并给出适当建议。这样便较好地融合学生各个时期所接受的知识, 巩固提高了学生实验技能, 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同时引发了学生研究兴趣, 训练了创新思维, 并是教学成果也卓具成效。

四、结语

食品化学理论对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是显而易见的, 这不但体现在上述的三个方面, 而且是一种个人化学素养的整体提高, 但这一切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而是需要学生自身不断积累经验, 正视现实, 培养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经受挫折、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 使自己的化学素养每经过一次学习、实践就得到一次锻炼和提高, 这样才能体现出食品化学理论的作用, 而这也是化学的魅力所在

摘要:食品化学理论隶属于化学课程, 它是根据当前我国国民营养与健康的实际情况及食品安全形势建立的, 食品化学理论人才的化学素养方面的培养尤为独到和特殊。从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 阐述了食品化学理论的作用的几点设想, 旨在为提高教学效果、培养符合现代社会营养科学和食品安全与卫生管理需要的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化学,化学素养,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学英.加强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能力[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8) .

[2]贺菊萍.关于食品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 2009, (5) .

理论素养 篇10

一、国际技术素养教育的背景

国际基础教育阶段技术素养相关政策的提出, 是一个伴随着提出、确认、实施和测评的时间逻辑顺序过程, 并且正在逐渐趋近成熟, 在这些政策的提出中我们可以看到技术素养的发展历程, 以及在国际基础科学教育中的地位。技术教育提出的原因在于青少年在使用技术和理解技术两方面能力的双重缺失。

(一) 美国技术素养教育政策

1985年, 美国科学促进协会 (AAAS) 联合美国科学院、联邦教育部等12个机构启动了面向21世纪、致力于科学知识普及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工程, 也就是“2061计划”, 该计划认为美国青少年的科技知识非常薄弱, 所以此计划主要针对美国的基础教育, 并在计划中关注三大核心课程, 即科学、数学和技术。说明美国技术教育的改革正式开展, 这也引发了国际技术素养教育的兴起。1990年, 由25位技术教育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提出了“技术教育概念纲领”的报告, 此纲领是当时最先进的一套技术教育理念, 在其中初步构想出了涵盖内容较为广泛的技术教育课程。至此, 技术教育取代了工艺教育, 成为中小学教育课程的一部分。同时, 课程内容和目标从传统手工和工业的培养, 转为了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1994年, 国际技术教育协会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 和全国航空与空间管理 (NASA) 机构的资助下, 开始了名为“面向全体美国人的技术” (Technology for All Americans) 项目的研究, 项目进行到第三阶段, 即2000年推出了《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 (Standards for Technological Literacy : Content for the Study of Technology) , 它是美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全国性的技术教育学科标准, 在“面向全体美国人的技术”项目的促使下, 美国完整的技术教育课程体系已经逐渐建立起来。[3]2002年, 美国国家工程院 (NAE) 和国家研究委员会 (NRC) 分别对K-12学生、K-12教师和学校外成年人, 从知识、能力、批判性思维与决策三个维度进行了技术素养的评估, 并得到了9条建议。

(二) 其他国家技术素养教育政策

技术素养研究的高产地区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 从最初的技术态度研究到世界级的数学素养、科学素养、技术素养等全方面的测定, 技术素养的研究逐渐进入全球的研究视野之中。1984年, 一项名为“学生对技术的态度”的调查首次出现于新西兰, 说明已经开始关注技术。1999年,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的研究者设计了面向学生历时5小时的技术知识和能力测试, 包括多项选择题和开放性问题以及动手实践的题目, 说明在加拿大已经开始了关于技术素养的二维测量研究。20世纪80年代, 在英国学校测试评估委员会的资助下, 对英国的设计与技术课程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调查评估。该项目涉及15000名15岁的学生, 调查重点不是学生对技术概念的理解, 而是学生进行设计与问题解决的能力。此次调查意味着技术的调查研究已经把核心定位为设计和解决问题。20世纪末, 欧洲委员会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在17个欧洲委员会国家做定期的民意测验来评估政府官员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相关问题的态度。其中的测验内容集中于技术, 大多数测试题目与生物工程、基因工程有关, 也有一部分与信息技术有关。这项民意测验的目的是为决策者抉择最佳的技术素养改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2000年,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发起并组织实施了“国际学生评价”项目, 简称PISA。PISA重在对OECD国家15岁学生的阅读、数学、科学方面素养进行测定。尽管该测定并没有设立明确的技术专题, 但是也包含了很多与技术相关的问题。这些研究表明技术素养的测评领域已经逐渐进入了世界基础科学教育研究的主阵地。

二、我国技术素养教育的研究概览

相对于美国政策中技术素养的发展, 我国还没有正式提出技术素养的培养, 并且在一些国内研究中, 对科学素养的研究正在趋近成熟, 但是对于技术素养的研究还正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关于技术素养的研究时间短;在社科类中只有少数文献是以学生为研究对象;关于这些技术素养的文献中, 进行实际调查和评估的文献只有约9%。截止到2013年底, 在中国知网文献总库中, 国内关于技术素养研究的文献最早可追溯到1988年, 以技术素养为题目的学术文章有235篇。在社会科学类别中包含技术素养的文章共201篇, 其中核心期刊文章28篇。分析技术素养研究数量, 我国技术素养的研究还未受到关注。

(一) 技术素养的研究年份

图1是关于技术素养文献研究数量按照年份区分的统计, 中国于1996年提出素质教育, 发现从1996年到2000年的文章数量最多时只有两篇, 其中1997、1998和1999三年甚至没有文献。这说明在素质教育提出的初期, 只有极少的人关注到了技术素养。图中数据在2000年开始增长, 于2005年时出现激增, 数量几乎达到了上一年的3倍, 此时的激增可能与2003年《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的颁布和2004年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有关, 表示国内人们开始关注技术教育, 也可能与国外的技术素养同科学素养已经进行区分有关, 此次区分促进了国内对于技术素养的研究。在课程改革背景下, 通用技术课程的建立, 加大了人们对于技术素养的关注, 技术素养已经进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

(二) 技术素养的研究内容

按照研究内容, 技术素养的研究领域可以分为三类:技术素养、教育技术素养和信息技术素养。如图2关于教育技术素养的文章有86篇, 主要是针对中小学教师、师范生的研究;信息技术素养的文章有77篇, 主要包括学生和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现状和培养方法。其中, 研究内容涉及教育和信息技术素养的文章有11篇。单独以技术素养为题目的文章共有49篇, 主要研究了技术素养的内涵, 各地区技术素养现状评估或调查, 以及对国外技术素养研究报告的评述。其中在各地区的技术素养调查中, 发现有关于农村、欠发达地区或者具体城镇, 如对陕西、四川的研究, 但是没有针对北京市中学生的技术素养调查。

(三) 技术素养的研究对象

按照对象区分, 在201篇文献中, 以教师为研究对象的文章有83篇, 主要包括教师技术素养存在的问题, 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或教育技术素养的现状, 以及如何提高教师技术素养;以学生为对象的文章共有51篇, 主要研究内容为学生技术素养现状以及如何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在51篇文章中包括以师范生为研究对象的7篇;余下67篇文章主要以技术素养本身为对象, 包括内涵和提高途径, 以及信息或技术的发展。从中得出目前国内对于学生技术素养的探究只有25.37%, 只是整体研究的一小部分, 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这同时也意味着, 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未达到成熟。

(四) 技术素养的测评研究

值得关注的是, 在国内201篇文章中, 直接涉及测评的文章共有9篇, 涉及现状调查的文章共有9篇。综合考察这些文章, 实际进行技术素养测评的文献共有18篇, 只占国内技术素养研究文献的8.96%, 在这些技术素养调查或评估的研究中, 关于普通高中生的只有5篇, 其中涉及信息技术素养的有2篇。这进一步说明了国内对于技术素养研究的不成熟, 而且缺少完善的评估理论, 同时也体现出了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研究的必要性。

三、中学生技术素养的实践调查

通过综述国际基础科学教育领域有关技术素养测评的研究进展, 并在详细调研分析国内技术素养研究议题的基础上, 我们主要借鉴了国际技术教育协会指定的技术素养评估矩阵, 采取半开放式问卷, 调查学生的技术素养水平。

(一) 测评框架和指标

借鉴国际技术教育协会出版的《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的结构, 我们将技术素养的测评框架定位为四个维度、三大领域。如表1, 纵轴是技术素养的认知维度的四维要素结构, 横轴是技术素养的三个领域。整体研究即可以理解为在技术和社会领域、设计和系统领域、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中, 关于技术的知识、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决策以及对技术的态度。由此, 我们得到中学生技术素养测评指标, 一级指标为四个维度, 即知识、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决策、态度, 每个一级指标下包括3个二级指标, 具体内容见表2。开放式问卷中的题目包括了技术和社会、设计与系统、信息与通信技术三大领域。

(二) 技术素养二级指标的统计分析

我们在北京、河北、山东和上海四个地区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各选取中心城市 (区) 、普通城市 (区) 、县城 (近郊) 、县以下农村 (远郊) , 每个城市 (区) 各选取2所高中, 示范和非示范各1所, 每所学校选取2个班级, 共计64个班级, 有效问卷的学生数为2352人。可靠性的统计Cronbach's Alpha=0.802>0.75, 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指标以国际技术教育协会的标准为基准, 具有良好的效度。在技术素养四个维度下还有12个二级指标, 我们将按照一级指标的顺序依次对二级指标作描述性分析。知识维度的3个二级指标分别是产品、系统和资源。图3是技术素养知识维度的二级指标的得分统计图, 可以看到产品、系统和资源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在三者中, 产品和系统项的最大值均为2分, 说明在这两项中, 均有学生掌握得十分优秀。但是从三者的均值中我们发现, 3个二级指标中, 产品和资源都在1.5等级之上, 并且产品项的均值分数高于其余两者, 系统指标的均值为1.43分是三者中最低的, 说明学生对系统的知识略差于产品和资源知识, 其中学生掌握得最好的是产品知识内容。

能力维度的3个二级指标是掌握技术、解决问题和应用判断。图4是技术素养能力维度的二级指标的得分统计, 可以得到掌握技术、解决问题和应用判断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在三者中都有学生获得满分, 但是从三者的均值中我们发现, 3个二级指标中, 只有掌握技术指标的得分在1.5等级之上, 解决问题和应用判断两个指标的得分都没有达到1分等级。说明学生在能力的3个指标中, 表现突出的是掌握技术, 但是解决问题和应用判断的能力略逊一筹。

图5是技术素养批判性思维和决策维度的二级指标的得分统计, 我们可以看到提出问题、收集信息和参与决策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在三者中提出问题和参与决策两项, 均有学生获得满分, 从三者的均值中我们发现, 在3个二级指标中, 提出问题和参与决策指标的得分在1.5等级之上, 说明学生在提出问题和参与决策时能够利用批判性思维, 并且作出恰当的选择和反馈。收集信息的1.15的均值表现出的是学生收集信息的途径、描述和评价的批判性思维不够完善, 需要在此方面加强。

态度维度的3个二级指标是对技术的看法、情感感觉和行为倾向。图6是技术素养态度维度的二级指标的得分统计, 可以得到对技术的看法、情感感觉和行为倾向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在三者中, 对技术的看法有学生获得满分, 从三者的均值中发现, 3个二级指标中, 没有指标的得分在1.5等级之上, 三者中均值最高的是情感感觉, 最低的是对技术的看法。

四、中学生技术素养的研究启示

国民科技素养的高低,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选择发展道路的能力。世界各国不仅提出促进本国科学素养发展的措施和计划, 还不定期进行调查, 及时了解本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近年来, 发达国家又将技术素养视为与科学素养同等重要的地位, 为提高青少年技术素养水平进一步制定提升策略, 以期对本国的科技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夯实基础。因此, 本研究通过对技术素养理论分析, 进一步考察中学生的技术素养现状。其研究启示如下。

(一) 理论研究启示

科学素养一直被视作国际基础科学教育的核心目标,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革新, 技术素养独立于科学素养之外成为了国际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美国在2003年出台了《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 并且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很多政府机构和科学技术团体已经开展了逐年全国性抽样调查, 目的是了解人们的技术素养现状。我国中小学教育中, 技术还没有成为教学与评价的中心。因为技术在教育的中价值不断增长, 所以需要重视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 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技术素养状况也需提高关注度。另外, 在我国数学课程标准和其他科学科目的课程标准中分别提及过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 但是对于技术素养还没有强调, 我国课程标准中也缺失技术素养,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在技术教育理论方面的薄弱, 同时也说明了这一领域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 实践调查启示

中学生技术素养调查在北京市、河北省、山东省和上海市四个地区进行取样, 高中生在认知水平和技术能力方面较初中生而言更为成熟, 因此我们选取了高中阶段。实践调查问卷中, 技术素养的四个维度满分分别为2分, 学生整体表现出的技术素养为1.4分, 没有达到高分区 (高于1.5分) , 从技术素养的四个指标得分情况分析, 学生表现最好的是知识维度、表现最差的是能力维度, 相对而言, 批判性思维和决策、对技术的态度两个维度表现处于中等。技术作为手动为主的领域, 能力维度的低水平表明学生不具备基本的技术素养要求。同时我们研究发现, 态度与其他三个维度存在着低度的显著相关关系, 通过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 显著的相关主要发生在态度维度中的情感感觉项, 此项与知识、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决策维度的二级指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如果学生对于技术学习的态度积极, 并有着较高的兴趣, 那么他们在技术的知识、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决策方面可能会表现优秀, 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够大胆使用较多的常用技术。这表明技术素养的情意指标对于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方面的表现起到了较大作用。

整体看来, 学生技术素养的水平较低, 且我们选取的是高中生, 也表明我国中学生整体技术素养水平不容乐观, 与国内有关科学素养的调查横向比较可以发现, 技术素养薄弱程度更大。因此, 我国一方面有必要在教育政策和教学理念上显化和明确技术素养教育的观念, 比如纳入新修订的课程标准, 另一方面在实践中要平衡教师科学与技术教学的能力, 加强技术素养的修炼, 从而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晶莹.中美理科教师对科学探究及其教学的认识[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1:9.

[2]罗玲玲.从形成技术创造力的向度解读技术素养[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09:10.

理论素养 篇11

关键词:生物科学素养;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

生物科学素养主要是指人们在認识自然和应用生物科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禀特质,包括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科学的探究方法与行为、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等。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强调“问题在生活里发现,问题在生活里研究,问题是在生活中解决”。运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导我们的生物教育,把生活教育的方法落实到我们生物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必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一、理解“生活教育”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1.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热情

回归生活是新课程的呼唤,也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思想精髓。生物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实现“教材生活化,生活教材化,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目标。教学时要创设生活情境,巧妙设计生活情境,让学生学有乐趣,学有所得。如,讲述细胞膜成分的时候,可以展示肿瘤医院的相关的检验报告单,引请大家思考癌细胞的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有什么关系;在学习内环境稳态重要性时,展示某人进行常规体检时所做的血液生化六项检查,请学生判断此人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是否正常。这些生活化问题情境能将抽象的生物知识直观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可以减少学生学习中的死记硬背和枯燥练习,激发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热情,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2.提出生活化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下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学习不是教师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不少问题完全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自行解决。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诱导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取和巩固生物学知识。如,在学习“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时,可引导学生先回忆发烧症状:四肢无力、吃不下饭、头昏脑涨等。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没有发烧,可以进行正常新陈代谢,一旦发烧,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引导他们思考得出:发烧影响了酶的活性,从而影响了新陈代谢。课后还可以让学生回家探究如何高效地使用加酶洗衣粉,针对不同污渍哪种洗衣粉去污能力最强等问题。再如,学习血糖平衡调节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请大家从胰岛素的功能角度分析胰岛B细胞受损引起的糖尿病为什么会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对这些日常生活现象进行探究,提升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知识体系的自主构建。

3.注重生物学史的教育,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本质和研究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

生物科学史的内容不仅包含大量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还包含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和灵活多样的科学方法,体现了科学家尊重事实、服从真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勇于质疑、敢于创新、善于合作和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高中生物新教材中呈现了不少科学发现的过程及科学家传记。如“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及“生长素的发现历程”“孟德尔研究豌豆杂交实验及孟德尔生平的简介”等。让学生循着前人的生活经验,重温前人的经典实验,不仅可开阔学生的眼界,加深对生物基础知识的理解,还能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以及科学精神的熏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生物科学素养意义重大。

二、借鉴“生活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养成科学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教育为了生活,离开了生活的改进,教育就失去了意义。生物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终极目标。如,在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后,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这些问题:夜晚和清晨到树林锻炼比空旷地好吗?家里养的植物夜晚放在房间内有益健康吗?如何延长家里水果的储藏时间?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才能运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并作出正确的个人决策,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生物学知识和技能,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养成科学的、健康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三、践行“生活教育”理论,开发生物校本课程,提升学生科学探究技能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观念,“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基本方法。结合高中教材、学生竞赛,我开设了《生活中的实用生物技术》这门校本课程,内容包括:人的ABO血型鉴定、利用多功能实验室中传感器检测人体心电图、血压的测量、叶脉书签的制作、校园植物的挂牌、动植物标本的制作、果酒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生态瓶的制作和环境污染和人类遗传病的调查等实用生物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让学生学习过程和丰富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交流和团队合作探究意识明显增强,各项科学探究技能得到极大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现实的指导作用,学生是现实世界中的人,我们广大的一线生物教师,更有责任和义务运用“生活教育”理论,让我们的生物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才能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生活教育”中得到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科学教育出版社,2013-11.

[2]谢建中.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J].生物学教学,2006(01).

理论素养 篇12

网络素养教育指的是在网络传播时代,针对网络这一媒介对人所产生的影响所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它网络素养本身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是对其内容的丰富与发展。

关于网络素养,目前学界还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定义,网络素养已不单单指认识网络、应用网络的知识与技能等。除了对网络的基本认识与使用能力之外,必须注重“网络伦理”的层面,包括使用者是否明了在网络上应该如何措辞、自律以及对于侵权行为的认知程度等[1]。

1. 积极方面

对网络媒介的认可。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对网络持肯定的态度,网络的优势得到了普遍的认可,有70.3%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25.5%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对其学习生活有所帮助,仅有4.2%对网络持否定或中立看法[2]。说明大学生对于网络发展带来的信息沟通是认可的,对社会发展前景和自己的未来寄予了期望。

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了方便。网络的出现使得大学生的学习领域得以延伸,更为便捷地在第一时间得到想要的信息。打破了传统通过书本、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的束缚。海量信息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天堂,给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通过网络可以和别人进行畅通无阻的交流,使得交往平台扩大,平等对话,且表达自由。

2. 存在的问题

其一是缺乏网络信息批判意识。调查显示,还有部分大学生缺乏对网络信息的批判意识,对互联网上的信息内容一味迷信,看待网络信息缺乏理性客观的思维方式,极易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自我迷失,对于网络信息批判意识的形成受到了极大影响。这说明,大学生在解读网络信息时缺乏批判意识和深层次的思考和判断,认知是表面的、浅显的直观判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是网络素养不足的体现[2]。

其二是容易沉迷于网络。伴随着网络媒介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介带给青少年一代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中不乏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上网成瘾、浏览暴力色情网站的现象出现。对网络信息缺乏抵御能力的青少年极其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网络对广大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对于网络素养教育的研究也得到了国内学者的密切关注。图二[3]给出了大学生群体中网瘾人群与非网瘾人群网上活动的比较,由此可以看出网瘾对大学生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二、大学生网络需求分析

1. 需求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该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求[4]。

上述的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个级别,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社会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三种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得到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这两种需求是无止境的。

本文从需求理论的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三个方面对网络素养教育进行分析。提出了从主体(大学生)、客体(网络)、环境(现实生活,包括家庭和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合理使用上网时间,避免沉迷于网络,全面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

2. 情感和归属的需求

社会需要也叫情感与归属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朋友、同事的关心、友爱和理解,是对亲情、友情、信任、爱情的需要。这种需求比上述低一级的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包括:友情、爱情、性亲密、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心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得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大学生是一个年轻充满激情的群体,他们渴望得到理解和认同、渴望认识新鲜事物、交新朋友。大学是学生进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大学生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四年的生活和学习。网络可以让大学生认识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结交更多的朋友,而且网络为他们提供了抒发自己情感的平台。在网络上不需要表达自己的身份,这不仅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保护隐私的有利场所,也为网络文明带来了隐患。通过匿名的方式,无所顾忌地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诋毁别人的名誉、网络交友的感情欺骗等。

3. 尊重的需求

尊重的需求包含的内容有:自我尊重、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简单地说内部尊重是指人的自尊,也就是主体(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信心、能独立自主。而外部尊重是指受到别人的尊重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网络是虚拟的,然而就是因为它是虚拟的,所以网络也会给我们带来危害。诸如在网上恶意中伤别人、暴露个人信息、发布虚假消息、浏览黄色网站、非法倒卖商品等。现实世界的压抑,让我们在网络中得到发泄。大学生是网民中素质较高的群体。作为一个代表性的群体应该带头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交流氛围。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网络正如人生,你尊重它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4. 自我实现的需求

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它包括:道德、创造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公正度与接受现实的能力。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

需求层次理论认为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高级的需求,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自我实现很难被满足,而网络游戏的媒介虚拟特性,为玩家创造了一个虚拟世界,使得青少年玩家(尤其是大学生,课余时间比较充裕、活动比较自由)轻易地完成了虚拟的自我实现过程,主要表现为游戏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到张扬,丰富的社会情感和强烈社会责任得到培育,高峰体感验也得以体验,等等,这种对现实中自我实现缺失的弥补正是网络游戏盛行的重要心理原因[5]。

从心理上契合游戏者的需求,使玩家在游戏中享受狂欢式的快乐盛宴,这是网络游戏迅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可以阐释网络游戏给大学生带来的虚拟自我实现的需求:

(1)游戏者在网络中体现了高度的主体性;

(2)网络游戏使玩家始终以问题为中心;

(3)网络游戏令游戏者展现了丰富的创造性;

(4)游戏者在网络游戏中表现了丰富的社会情感;

(5)游戏者在网络游戏中经历高峰体验。

由此可见,网络游戏就是人类在以一种虚拟而快速的方式去满足自己的最高需要———“自我实现”。然而这种“自我实现”脱离了真实社会,是虚幻的,非健康的。

三、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策略

网络素养教育源于媒介素养教育,但它的研究范围已超越了媒介素养教育的作用范畴。网络素养教育是培养网民的网络素养的教育,使其在网络时代具有正确利用网络、评价网络等网络生存能力,以及网络道德、网络法律意识、责任意识等网络意识[6]。从德育的视角来考察,网络素养教育更强调网络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网络行为规范教育,是网络时代教育的重要课题。

1. 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提出及其重要性

从情感与归属的需求来看,大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进行交友,了解新鲜事物。然而网络上充斥着各种不良、虚假的信息,各种黄色网站、书刊,违法兜售商品,等等。从尊重的需求方面考察,网络的虚拟性从心理上让网友对其不加约束的行为起到了保护性,没有规矩就不能成方圆,网络没有规则,一些不良网友在网上随意谩骂、发泄情绪、诋毁暴露他人的隐私,不尊重的行为到处可见,这给一部分人带了伤害和苦恼。网络环境的秽浊,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自我实现的需求方面,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非常大,首先网络游戏危害了他们的身体、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其次,网络游戏的暴力性可能诱发大学生犯罪。这种看似自我实现的需求已经被扭曲了。

如何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教育,把对网络的应用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已成为当今热议的话题。对于社会发展过程中网络普及带来的“网络成瘾”问题,新的时代则应该用新的素质教育方式来解决。

2. 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2.1 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目标

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综合素养,提高大学生认识和使用网络的能力,使大学生在多元的网络时代,能够合理地利用网络完善自我,参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目标具体表现为[7]:

(1)了解网络的特性,教育和引导他们理性地使用网络的资源和功能;

(2)培养大学生获取、识别、辨析和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及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

(3)具备网络操作的基本技能;提高大学生利用网络促进自我发展,创造价值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他们的网络安全与责任意识,提高对网络行为的自我管理能力;

(5)树立网络伦理道德意识,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文明利用网络;

(6)增强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以及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

2.2 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内容

网络素养是一种综合素养,它是一个由信息技术、思想意识、文化积淀和智能力有机结合的能力系统。因此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内容[8]概括如下:

(1)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有效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培养他们获取识别信息、处理与分析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更要培养他们以一种思辨的态度和独立自主的学习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增强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及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

(2)网络道德素养教育。网络伦理道德是学术界一直以来关注比较多的一个研究课题,许多学者都意识到了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的现象十分严重,必须开展网络道德素养的教育,这一任务已经十分紧迫。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呈现上升趋势,所以开展网络道德素养教育同样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包括:建设网络道德的重要性、网络道德自律、引导学生认清网络行为中的是非善恶,培养道德责任感。

(3)网络法制安全素养教育。网络法制安全素养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网络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使他们能够自我保护,并依法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首先要明确意识到网络犯罪的危害性,学习网络法律法规,增强安全意识。

(4)社会化教育。这里所说的社会化教育主要是针对部分大学生逃避社会现实,角色认知混乱,沉迷网络游戏,人格心理受到不良影响的情况,而强调的人格和网络心理素养教育。首先教育大学生分清“虚拟社区”与真实社会的差异;了解网络成瘾的危害性,增强对现实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具备网络心理素质,培养完善的自我观念,形成健全的人格。

3. 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培养方案

网络素养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一起配合起来进行推广。目前,在网络素养培养策略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开设网络素养教育课程。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让学生对网络有系统的、科学的、理性的认识。通过课程体系的教育,学生能够正确、辩证地对信息进行获取、选择、分析,进行批判性的接受。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减少对网络的依赖,从根本上防止网络成瘾症的出现。

(2)培育网络素养隐性课程。大学,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阵地。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推动健康使用网络为主题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如何健康使用网络。

(3)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学校,作为一个管理者和监督者,一定要在适当的前提下限制学生上网的时间。尽量减少一些不良信息对学生的腐蚀。

(4) 注重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的出现与网络是分不开的。大学生是科技的主力军, 也是最具潜力的一股科研力量。学校、社会应该鼓励大学生进行科技探索, 借助网络进行研究、探索、发明。从而, 在整个社会上带动科技技术的兴起, 形成一种良好的风尚。

(5)依靠家庭和社会力量。家庭与社会作为学校之外的辅助者,更要不遗余力地对网络素养教育进行提倡和实施。家庭是一个人生长的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塑造良好的个人品性,而社会就是一个大家庭,通过个人的力量去影响周围的人,周围的人进而可以影响到整个社会。所以网络素养教育必须在这两股力量中彰显它的价值,去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网络素养教育是一个新兴的课题,网络素养的研究和培养也不仅仅是教育界的事情,更需要依靠家庭和全社会力量。对大学生群体开展网络素养教育是一个根据国情不断摸索的过程,任重而道远。

四、结语

本文主要以大学生的网络素养现状的实证研究为基础,阐述了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从情感与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对大学生网络素养进行分析。尝试性地提出了基于需求理论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目标、内容及可能产生一定教育效果的途径。通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素养教育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具备良好的网络素养,提高在网络社会的生存能力。

摘要:伴随着因特网的出现, 越来越多人开始依赖网络。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往往没有很好的基本辩证能力和网络道德修养, 过度使用网络会影响他们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因此, 大学网络素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网络素养的内涵出发, 根据需求理论从情感和归属的需求, 尊重的需求, 自我实现的需求对大学生的网络素养进行分析。提出了从主体 (大学生) 、客体 (网络) 、环境 (现实生活, 包括家庭和学校) 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 合理使用上网时间, 避免沉迷于网络, 全面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需求理论

参考文献

[1]方琼.大学生网络素养实与全球意识现状研究[J].2010.

[2]刘洋.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其培育途径[J].教育研究实验, 2012.

[3]吴琳.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 2006.

[4]http://baike.baidu.com/view/690053.htm?fromId=693624.

[5]范彦彬, 廖宏建, 李贤.网络游戏为什么让人痴迷[J].2006 (1) .

[6]贝静红.大学生网络素养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 2006 (2) .

[7]张家萍.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研究[J].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2007.

上一篇:现实批判下一篇:交通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