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素养

2024-07-27

生活素养(共12篇)

生活素养 篇1

以往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对于情感因素关注比较少,存在着一些认识与做法上的误区。比如,单一注重学生是非观的培养、道德观的养成;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在知识的传授上不遗余力。这些其实就是简单地把品学兼优作为我们教育的全部内涵,作为评价一个学生合格乃至优秀的标准。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教育理念的拓展与深化,我们越来越感受到情感因素对学生成长和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前苏联心理学家A.H. 鲁克认为:“高水平的情感不是遗传下来的,而是对每个儿童加以培养的结果。 如果轻视这方面的教育,就会使整个一代人全部生活的相应的情感、道德回到原始的野蛮状态中去。”所以,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提升他们的生活素养刻不容缓。

热爱生活的情感,即对生活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取向和正面体验。这种情感是建立在对客观世界主动而热情地接触的基础之上,并能冷静而理性地甄别与判断自身与外在的关系,从而获得内心愉悦而幸福的感受。

首先,情感属于意识的范畴,而意识又是由客观物质决定的,所以对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的培养,一定不能忽视其关注生活、体验生活的先决条件。试想一下,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怎么可能有对生活的热情与感悟呢?教育者应该从这个最基本的条件入手,在教育和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面向生活,面向人生, 不可坐而论道,空洞说教。

其次,要能够对生活中的人、物、 事以及自身与其的关系进行思考与判断,坚持以自身的需要作为甄别与评判的标准。热爱生活的情感,在自身需要这点上,主要是能引导和激发自身的正向情感。任何情感的核心都是价值,正向情感是情感培养的对象与目标。学生在面对现实生活时,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与理性的思考,往往会迷失甚至误入歧途。

最后,热爱生活的情感的培养目标,是获得对生活价值与意义的正确感悟,并得到心理的满足与慰藉。这是对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进行培养的目标, 也是学生心理成熟的特征,更是心理健康的标志。情感是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积极情感的生命是呆板凝滞的, 其人生也会黯然失色;相反,有积极情感的生命,就会充满朝气与活力,有着无限的希望与未来。热爱生活的情感, 是学生人生旅途永不干涸的精神源泉。

情感因素本是生命不可或缺的部分,教育者不能仅仅关注知识、智力等认知因素。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有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一个人用并排的梯子爬墙壁……一个梯子代表认知行为和认知目标,另一个梯子代表情感行为和情感目标。这两个梯子的构造,使一个梯子每一级正好踏到另一个梯子的每一级中间。通过交替攀爬这两个梯子—— 从这个梯子的一级踏到另一个梯子够得上的一级——就有可能达到某种复杂的目的。”皮亚杰的研究也认为,认知和情感是交叉的,某种认知结构总要有与之相应的情感水平,反之亦然。所以我们必须走出以往的误区,要把生命作为知情的统一体来看待。

热爱生活的情感是学生生活素养的重要组成,其具体功能以三种方式体现出来,即认识、教育与调节。

热爱生活的情感的认识功能,即该情感帮助我们获得多方面社会和人生知识,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历练他们对生活现象与人生的体验。社会是多元的,现象是复杂的,人生是动态的,学生的生活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要见多识广,先掌握大量素材,丰富阅历,然后才有选择与判断。 亲力亲为,先感先知,才会对生活有发自内心的感情。

热爱生活的情感的教育功能是用生活和人生中具有正向价值的情感来影响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无形中增强道德感。这种功能的实现,不是靠简单的道德是非的灌输,而是靠学生的思辨,从自身与生活的关系出发,探寻积极的情感因素,极大发挥能动性, 并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生活素养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生活和人生中也存在着大量的具有负向价值的情感,但是它们也不是一无是处,反而可以衬托出具有正向价值情感的积极性。另外,我们也可以此作为反面教材,起到警示作用。

热爱生活的情感的调节作用体现在我们对待生活与人生的逆境与挫折时的自我平衡,保持一个正常的心态,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生活的多变与起伏是一种常态,要能及时并合理地做出调节,并坚信生活的美好、前途的光明。 近年来许多人由心理上呈现出的问题而产生极端的做法正提醒着我们,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是非常重要和紧迫的事情。

摘要:热爱生活的情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生活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对生活意义正面、积极的感受与体验。这种情感具有认识、教育与调节作用,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建构完善的精神世界,理性对待生活与人生。

关键词:热爱生活,情感教育,生活素养

生活素养 篇2

近年来,现实生活中许多不健康的思想和行为对小学生的影响空前强大,孩子从小沉迷于网络、电视,过早成为手机电视的奴隶,不爱学习,安于现状,遇事冲动、抗挫力差。因此,儿童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刻不容缓,作为健康教育的启蒙者,必须勇敢的承担起应有的教育职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学生能够明辨是非,关心集体,尊重他人,热爱生命,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

一、活动激励,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各种事物都会产生自己的想法,但是由于父母的过于包办导致孩子从思想上形成一种懒惰的依赖。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孩子养成独立的思维习惯、做事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因此,作为孩子自我习惯形成的引领者,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独立意识,学会自己设计学习思路、自主参与、亲身感悟、再对自己的设想和行为进行实践、分析和反思,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其次,在学校生活、课堂学习、学业完成等方面,采用“一直进步的我”、“我是安全警示员”等系列活动激励学生在学习中逐步独立,在生活中能够有自己的主见,做事稳重、大方。学会保持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卫生习惯,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自主回答问题等,规范自己的言行,形成独立的人格。

二、示范引领,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孩子对自己力量和能力的肯定。有自信的孩子做事积极主动,思维活跃,善于发表自己的主见与看法。相反,缺乏自信的孩子往往做事拘谨,畏手畏脚,感觉别人做的事情高不可攀,不可触及。心理学研究表明环境和教育对人的自信心的形成与增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让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拥有自信,健康快乐地成长,应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与重视,小学低年级是儿童自信心形成的关键时期,孩子很想通过自我表现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提高自信。因而,教学中我常利用“你是生活小能手”、“做个开心果”等活动鼓励学生多与同学、老师交流,课堂上学会自我表现,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在家里主动参与家务活动,挑战自我,培养责任意识,感恩意识。

三、体验成功,培养良好的自尊心

自尊就是对自我价值的维护,学会尊重自己。进入小学,学习已成了生活的主要任务,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面临新的挑战。尤其自我价值的实现会对学生的自尊产生极大的影响,开始学生在某些方面显示能力,取得成绩,就会受到他人的尊重与赞誉,借此教师要因势利导,帮助他们取得更大的成绩,从中体验胜利和创造喜悦,激发培养学生的自尊心。此外,利用课堂教学、主题班会等方式教会学生学习、生活和与人相处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生活品行,体现自我素养的实现。生活中,让学生明白尊重是相互的,只有自己明辨是非,懂得是非曲直,才会被他人所尊重。更要鼓励学生扩大交往面,与同学、长辈和睦相处,友好交往,就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四、珍惜生命,培养健全的人格

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我们不能强求他人,但是我们必须要求自己珍惜生命。我们的一生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也属于我们的家庭,更属于我们的社会。父母生我们养我们,如果我们轻易就放弃,那我们算什么呢?我们的社会为了我们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无数的人力物力支持,因此珍爱生命,就是要求我们要好好的生活,孝敬父母,回报社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善待自己,锻炼身体、乐于奉献、宽容他人。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不仅懂得珍惜生命,更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家庭教育中许多家长往往只重视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人格的养成,造成许多悲剧的发生。作为教育者更要重视人格的培养,尤其是小学阶段学生的自强性格还处于萌芽状态,自强行为表现不明显,我们一定要抓住时机重点培养,教会学生明辨是非,懂得尊老爱幼,同情和关心弱势群体,热爱生命,把他们培养成健康健全的人。

五、整合资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素养的关键阶段,对一个人的一生至关重要。小学教师作为孩子的启蒙教育者,肩负着塑造学生核心素养的重任。而小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来自情感和兴趣,因此在教学资源的选择与运用上,应以珍视童年生活价值,尊重儿童权利为前提,以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和学习兴趣为导向。科学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及网络资源等整合学科教学的路径,让学生在“童趣盎然”中加深体验,在“童心可掬”中增长见识,在“童心无瑕”中提升思维,在“童心飞扬”中拓宽视野,真正落实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书写本真生活,提高写作素养 篇3

中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总目标是:为生命的美丽而作——激发写作兴趣,养成良好写作习惯,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丰富和发展言语生命,培养健全的言语人格。[1]那么如何才能让作文课堂教学充溢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笔者以为,作文课堂教学应关乎人文,关心人情,关注当前,调动起学生的生活储备,才能使学生写出文情并茂的作文来。这样,作文课堂教学才会独具魅力,充溢生命生机。

一、关怀人情

阅读过程是作者与读者情感交流与互动的过程,文章也“不是无情物”——是承载和传播情感的载体。情感好像肥美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能引导学生付出真情,使学生能够融情于文,而不是为情造文。那么写出的作文就能达到以情动人,作文教学就会抵达“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2]的“育情”境地。

作文课堂上,教师要注入“人情味,引导学生与优秀的文化接触,与古今中外的高尚灵魂对话,充分挖掘教材(课文)的情愫,让学生始终涌动情感的生命源泉,培育酷爱祖国、关爱社会、眷念故乡、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不只能够实现语文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还可以更好的教育学生懂得爱,学会爱。例如,教师能够引领学生从《背影》中感受父子深情,从《自己与地坛》中体会母子情深,从《边城》中认识祖孙、兄弟之情,从《自己愿意是急流》中领悟无私爱情,从《雨霖铃》中体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情别绪,从《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悟拳拳赤子之情……语文教学的确是心意绵绵,怎一个情字了得!在日常教学中,学生接受了情感的熏陶,写作过程中就能达到理性感性兼备,情理并现的效果。

二、关心人文

“人文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通过知识传播和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的品德、气质、修养,并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质量”[3],一位科学家曾说过:“一个国度,一个民族,假如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就会不打自垮。”[4]当前,人类的生存环境、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都受到了史无前例的挑战,而许多学生却缺少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人文的陶冶。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坚持用课文中饱含的真善美,丰富学生的美好心灵,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并进一步让学生把所学到的人文知识,教学中潜移默化所提升的人文素养化入作文。为此,在行文中,学生要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示“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取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感悟,确立“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愁苦而终穷”的高尚人格……在文章中融入“人文味”,让写作教学成为铸造学生灵魂的主要手腕,让文章成为学生展示自己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让学生关心人文,可以提升人文素养,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作文与情感是分不开的,凡是有具有生命力的作品,无不倾注着作者的全部心血和炽热的情感。“情动于衷,而发于言。”文以情动人,书以文抒情。作者写诗作文,一定要自己先有感动,然后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5]“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6]“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7]以上这些句子说的都是说写诗作文,必须要有真情实感,诗文才会有感人的力量。

三、关注当前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抓住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特征,将社会与人生严密联系在一起。语文课堂上,教师恰当地导入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闻类知识,能够创设新颖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激情,陶冶他们的情操,激活他们的思维。因而,作文教学中,教师更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怀民生,鼓舞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培育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让课堂这一小天地,成为学生的人生导航标。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吸取大量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呢?在校园的宣传栏内,每天可以呈现一些重要的报纸,在教室里也可设置几份高品质报纸,让学生每天都可“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此外,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课前五分钟新闻发布会”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介,大量搜集新闻信息,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就某个新闻事件展开讨论。这样既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也可以锻炼他们对时事的敏感性,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激活和提高。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了解国内外发生的大事,让学生从各类新闻中了解众生百态、人情冷暖、世间万象,这些对整天呆在教室读书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顿丰厚的精神大餐。

四、书写生活

关怀人情、关心人文、关注当前是为了更好地书写生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作文中包含浓浓的生活气息才能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古往今来,大凡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的文章总是离不开生活。雷抒雁的《麦天》,老舍的《想北平》,汪曾祺的《侯银匠》等优美的经典篇目中无不充满浓烈真纯的生活气息,只有富有生活气息的作品才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8]的确如此,生活的确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要依靠生活,才能充满生机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因此,学生的作文中也应有生活的内容。而要想给作文课堂引入“生活味”,教师必需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既有阅历为基础,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创设各种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通过内引、外联、对比等办法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资源,让学生在入手做、动脑想等理论活动中,把笼统的知识转化为详细而充溢生命的才干。

生活犹如潮水,每时每刻都激荡着我们的情感,刷新着我们的知识。教师只要能在作文课堂上及时抓住学生心中的每一次感动,引导学生重复咀嚼,认真玩味,课堂就必然会充溢激情,绽放出美丽的光彩。

只有在日常的教学中,让学生养成关怀人情、关心人文、关注当前的习惯,才能引起学生创作的兴趣,激发他们书写生活的热情。这样又会促进他们更多地去关怀人情、关心人文、关注时事,从而形成良性循环。通过作文教学,让学生用心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为生活中的美好所感动,从而更好地书写生活,热爱生活,这也许是写作的最本真的初衷吧。

参考文献:

[1]秦训刚,蒋红森主编.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2009.

[2][5]张少康.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4]方智范.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M].广州:广东出版社,2005.

[6]严斯信.尚书·尧典今译[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

[7]韦志成.作文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8]胡晓风等主编.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引生活源泉涵语文素养 篇4

可见, 生活积累, 写作训练, 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但如今的学生整天被繁重的课业任务所包围, 整天围着课本转, 就连吃饭休息时间也被“缩水”。问及课外阅读情况, 他们往往会说:“不是我不想读, 实在是时间欠充足。”

面对这种现状, 语文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贴近生活, 忙里偷闲, 巧读巧写, 走一条巧妙读书, 巧妙写作, 巧妙积累的语文巧妙学习之路。

一.在读的数量上下功夫———多读、多看

多读, 永远是语文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由于学生课程学习内容较多, 有许多学生会抱怨没有时间读课外书。其实, 时间的有无, 关键在于如何利用时间, 利用得好, 时间也是很充足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言,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 只要你愿意挤, 总会有的。这就涉及到一个巧用时间的问题。实际上, 广泛的阅读, 有时并不一定要占相当长或专门的时间, 只要巧妙地利用时间, 灵活地去读, 见缝插针地读, 忙里偷闲地读, 依然可以有充足的课外阅读时间。比如睡觉前, 看一篇千字短文;吃饭时, 浏览一些文章标题;出恭之时欣赏一份报纸;疲劳之时, 随手翻开一篇文章, 做浏览式的以逸待劳式粗读。上述阅读方法都应该是阅读积累的较好选择。

二.在读的方法上下功夫———巧读、巧看

时间少, 不是不可以读书, 如果有了较好的读书方法, 我们仍然可以读很多的书。因此, 我们要引导学生巧读。巧读的方法很多, 比如, 读报纸时, 只看标题, 做一目十行的扫读;篇幅太长的文章, 看一看它的开头或结尾, 做选择性的“跳读”;对很感兴趣的文章而又篇幅长的文章可作一目十行的略读等。这些读书方法不占用专门时间, 算得上是一种“休闲式阅读”, 但依然可以达到积累的目的, 读多了, 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厚实起来的。

三.在写的技巧上下功夫———多写、巧写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使之好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得力法门。没有时间, 如何写?不用愁, 可以引导学生“巧写”。何为“巧写”?听我道来。

写片断。有时写作的灵感突然迸发, 但时间有限, 不可能长篇大论。这时, 可写片断, 即只记下主要内容, 或三五十个字, 或百来个字, 但写即可。

写思路。突然有了写的灵感, 写的动机, 但时间确实有限, 这时不妨先把思路写下来, 待有时间后再敷衍成文。

写素材。写作灵感是个奇怪的东西, 它来无影, 去无踪, 随时都会光临。有时会在你深夜醒来之时突然光临, 有时会在你与人交谈时怦然生发, 有时会在你吃饭、刷牙时不期而至, 有时甚至在你出恭方便时突然光顾……这种情况, 往往让你措手不及, 有好多灵感与你擦肩而过。为了不错失良机, 你可随身带一个小本子、一支笔, 随时记下写作素材。如此积累, 真正写作时, 便不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困惑了。

四.在学的方式上下功夫———多听、多看

生活处处皆语文, 做生活的有心人———多听、多看。在生活中学语文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 它可让你处处感觉到语文的存在, 也可让你处处学到语文知识。

吃饭走路时, 听听校园广播或与他人交谈可以学到语文知识。与他人交谈, 可帮助你提高说话能力, 提升交际技巧。听时事报道, 开阔你的视野;听美文欣赏, 增强文学素养;听文艺节目, 提升艺术修养。视野开阔了, 学生的思维便活跃, 作文必有神来之笔;艺术修养提升了, 语文审美必不会差。一言以蔽之, 多听生活信息, 学生的语文功底必会逐渐雄厚。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生活处处皆有美, 处处皆有语文, 观察生活, 思考生活也是学好语文的有效途径。

一节课下来, 大脑有些疲惫, 鼓励学生走出教室, 随便看看, 看同学休息情景, 看校园优美景色, 看行色匆匆人流……边看边休息, 这其实也是在学习。看了同学课间休息情景, 说不定会有一篇《课间一瞥》的美文诞生;看了校园优美景色, 说不定就有一篇《校园春景》怦然而出;看行色匆匆人流, 说不定会有《人生百态》之短文跃然纸上。长此以往, 学生的语文视野肯定差不到哪里去。

生活素养 篇5

低碳生活是指人们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降低碳的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从节俭的角度出发返璞归真地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低碳生活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低碳生活理念还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对学生进行低碳生活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低碳生活教育

首先,课堂上适当延伸,讲清讲活低碳生活知识,让学生树立低碳生活意识。生物课堂中一些内容与低碳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应着重分析这些联系,并做适当的延伸、补充。如在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一节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对健康的生活方式重要性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我特别补充了低碳生活的一些具体做法。

低碳生活就是简约的生活方式,从衣、食、住、用、行方面都可以体现出来。

衣:少买不必要的衣服。一件普通的衣服从原料到成衣再到最终被遗弃,都在排放二氧化碳。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以减少2.5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另外,棉质衣服比化纤衣服排碳量少,多穿棉质衣服也是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食:多吃素。生产1千克牛肉排放36.5千克二氧化碳,而果蔬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仅为该数值的1/9。另外本地的果蔬和水也比外地运输来的排放二氧化碳量小。此外,低碳饮食还包括适量喝酒,如果1个人1年少喝0.5千克酒,就可以减排二氧化碳1千克。

住:选择小户型,不过度装修。减少1千克装修用钢材,可减排二氧化碳1.9千克;少用0.1立方米装修用木材,可减排二氧化碳64.3千克。

行:少开车,选小排量车。每月少开一天,每车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98千克,如果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自行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会更少。此外,排气量为1.3升的车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647千克。通过及时更换空气滤清器、保持合适胎压、及时熄火等措施,每辆车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400千克。不仅要低碳还要碳补偿,所谓碳补偿就是你产生了多少二氧化碳就补偿多少。树木利用植物光合作用来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是碳补偿的最好办法,一棵树生长40年,平均每年可吸收465千克二氧化碳。因此,除了过低碳生活外,还要多种树。

用:节电、节水。以11瓦节能灯代替60瓦白炽灯,每天照明4小时计算,1支节能灯1年可减排二氧化碳68.6千克;只要少用10%的一次性筷子,每年就能减碳10.3万吨。另外,少用电梯,合理使用电视、冰箱、电脑等电器,及时切断其电源。工作时,重复利用单面纸,能电子化办公的少用纸张等都可以降低碳排量。

通过如此具体实在的讲解,让学生明白低碳生活并不抽象,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实践低碳生活,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注意节电、节油、节气、节水、节粮,节约一切能源和资源。让学生明白,低碳生活不仅是一种时尚,更是一种理念,一种态度,一种责任。

其次,低碳生活的核心内容是节能、环保、减排,据此归纳整理,拓展延伸,挖掘低碳生活的素材,形成低碳生活知识的体系。下面是笔者整理的人教版新课标初中生物学教学内容与低碳生活教学相关的延伸内容。(见表1)

二、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加强低碳生活教育

通过开展以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形成低碳生活理念,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一是低碳生活在校园。如以“低碳达人我最棒”为主题开展活动,活动重点是让学生全员参与,切身感受。活动形式可以是低碳生活知识讲座、上海世博高科技低碳场馆介绍、低碳生活知识竞赛、学生演讲辩论赛、校园板报赛、校园广播有奖征文、低碳达人博客、低碳生活网上论坛及创办诸如《低碳生活我支招》等网络刊物,等等。再如组织“倡导低碳生活呵护生态家园’’的主题班队会,制定符合本校特色的《学校低碳公约》或《师生节能环保行为规范》,并在校园网宣传发布和实施,从而引导学生提高节能低碳环保意识,关注学习生活中的节能形式,学习和寻找节能低碳小窍门,培育学生珍惜能源、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让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二是低碳生活进社区。如以“低碳社区我争先”为主题开展活动,活动重点是让学生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教师要搞好策划,可根据学生家庭所在社区,组织学生与街道办和社区物业联系,进行低碳生活知识资料发放、低碳生活咨询、低碳生活倡议签名,参与小区板报制作、废物利用作品展,征集社区低碳改善建议等活动,还可与电台、电视台和报社等新闻媒体联系,扩大宣传效应,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低碳生活中来。感受是最好的教育,通过活动,密切了学校与社区的联系,锻炼和教育了学生,使低碳生活教育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理解、配合与支持。

三是低碳生活人家庭。如以“低碳家庭我做主”为主题开展活动,活动重点是让学生落实行动,养成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在践行低碳生活的同时,也可以督促其他家庭成员革除生活中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和“超前消费”等陋习,逐步养成减碳的行为习惯。另外,还可通过追寻家庭一周碳足迹、低碳生活家长意见反馈卡、低碳生活家长交流会、低碳生活模范家庭评比等活动,将低碳生活教育长久地开展下去,使减碳行为真正内化为学生的一项基本素质。

总之,低碳生活是为了我们的未来,在生物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低碳生活的延展教育时,要与时俱进并持之以恒,因材、因地、因人施教,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灵活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结合生活情境,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篇6

关键词 生活 实践 语文素养

一、无心插柳柳成阴

1.抓住生活的缰绳——一个意外诞生的口语交际。窗外突然响起了轰隆隆的声音,我不由自主地向外望去,同学们也大声喊道:“快看,降落伞!”“啊,要德火锅!”“怎么会有降落伞呢?”“它为什么会飞到我们的学校来呢?”“我只吃过馋猫火锅、川奇火锅,从没听说有什么要德火锅呀!”此时此刻,我的注意力已从天空中那突然降临的怪物身上转移到了孩子们中间,听着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我突然发现,孩子们的思维竟是如此的敏捷,他们的好奇心竟是如此之强烈!“降落伞”终于不见了,但同学们的注意力却不能集中,室内也不再像刚才一样平静,他们在议论。是的,这才是他们感兴趣的,也许,他们还没有找到刚才那一连串问题的答案。那么,就让我们来陪他们探讨一下吧!

师:“同学梦,刚才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降落伞!”“我看到有个人坐在那里,降落伞上还写着‘要德火锅’四个字。”“那不是降落伞,这是热气球!”师:“看到这些,你想到了什么呢?”生:“肯定我们周庄又开了一家火锅店了,火锅店的生意可真好!”生:“这个人乘着热气球飞来飞去,这样一定会吸引许多的客人。”……

2.追随生活的脚步——一个意外诞生的辩论。下午第三节课,讲评第三单元的测试卷。有一道题要求把错乱的词语排列成通顺的句子,重点讲了“小白兔很爱吃新鲜的萝卜”这句。教会学生方法以后,又拓展了一句,让学生巩固。题目是:特别、漂亮的、小红、橡皮、喜欢。学生学以致用,立刻就想到了正确的答案:小红特别喜欢漂亮的橡皮;小红喜欢特别漂亮的橡皮;漂亮的小红喜欢橡皮。这时,冒出了一个特别的声音:橡皮特别喜欢漂亮的小红。我灵机一动,立刻组织学生来了一场辩论。辩题是:橡皮喜不喜欢小红?思考时间:1分钟。

一分钟之后,我领略了学生敏捷的思维、独到的观点。赵子言第一个起来发言,声音响亮,出口成章:“我认为橡皮不喜欢小红。因为橡皮没有生命,没有手,没有脚,也没有心灵。它不会说话,也不会和小红拥抱。”耿航:“橡皮不会喜欢小红。因为橡皮没有嘴巴,不会说话,它不会说‘我爱你’。”在赵子言和耿航的心里,“喜欢”那是只有人才有的感情,“喜欢”,要用语言来表达,要用动作来展示。这样的孩子是“小大人”,他们看事物要比同龄儿童更成熟一点。

钱雨桐:“橡皮会喜欢小红。因为小红爱护橡皮,不伤害橡皮。”承乐洋:“橡皮不喜欢小红。因为小红总是写错字,总是用它来擦。”在这些的孩子心里,只要小红好好地使用橡皮,橡皮虽然没有心灵,没有感觉,但它同样会喜欢小红。这样的孩子是“儿童”,他们有一颗童心,生活在童话的世界里。

李杨:“橡皮喜欢小红,因为小红也喜欢橡皮呀。”曹燕熙:“橡皮喜欢小红。因为橡皮是小红的伙伴。”瞧,这是两位小女生最直接的回答,她们的回答展示了她们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解。

张静宜:“我认为橡皮喜欢小红。因为小红是个女生,女生都比较细心,她会好好地对待自己的橡皮,不让它受到一点点伤害。”包珍妮:“我也认为橡皮会喜欢小红。因为小红她不像男生,只会把橡皮当成玩具,当成陀螺,橡皮就会不高兴。”女生都很爱惜自己的学习用品。所以,请男生也像女生一样爱惜文具。张静宜和包珍妮是我们班上两位最有主见的孩子,她们的回答刚好反映了我们班上很普遍的一种现象,那就是男孩都会在橡皮中央插一个笔芯,把橡皮制成陀螺在桌上滴溜溜地转。

这是一个意外诞生的“辩论”!我喜欢这种感觉,抓住了学生稍纵即逝的灵感,呈现出了意外的精彩。

二、有心栽花花也开

1.走进生活的情境——一个用心策划的看图说话。低年级学生阅历浅,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周围的事物,把学生的眼光引向课外,让学生走进生活。这是他们学习交际、表达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的丰富的源泉。老师组织学生对生活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观察,就能在学生脑海深处烙下深刻的印象,丰富学生的表象。学会观察生活既开阔了视野又丰富了知识。在观察的基础上用语言来再现自己所获得的丰富表象,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创造生活的旋律——一个用心策划的转述。有的时候,生活还需要我们来创造。只有这样,生活才会闪耀着明媚的色彩,才会激荡着动人的旋律。

这是一堂要求学生学会转述的课。一看到这个话题,便想起了于永正老师曾经上过的口语交际课。不妨学着他的方法来试试吧!我创设了一个情境:上课前,我请赵老师到教室找我,我不在。等赵老师走后,我才走进教室。学生们见到我,便迫不及待地跟我说:“老师,文化中心的卞铭主任叫你明天下午两点钟到他那里去。”“老师,他说要你去参加彩排,叫你带好节目单。”“老师,他还说,要是你不清楚的话,就打他的电话。”“对对对,电话号码是6788678。”……瞧!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把所有要转告的内容说得清清楚楚,试想,这样理解“转述”还有什么困难!这样学着转述,乃水到渠成之事!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数学素养 篇7

在小学阶段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应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现实情境和模拟现实情境中逐步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善于创设学生身边的“情境”, 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变得有趣, 让学生感到不是在学数学, 而是在玩数学。同时也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在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中形成一定的数学素养。

一、数学联系生活, 让学生易于领会数量关系

《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 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 创设各种情境, 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愿望。数学教育是学生或作为一个公民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为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 吸收并引入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例如, 小欣家离学校850米, 一天早晨, 她从家去学校上学, 大约走到总路程的一半时, 发现忘记带数学书, 于是她又回家拿书然后再去学校, 试问这天早晨小欣上学大约走了多少路程?在讲解时, 教师先用画线段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并结合学生平时上学的实际情况来分析。首先, 在正常情况下, 小欣从家到学校要走多少路程?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850米。教师又问:可是实际情况是由于她的粗心大意, 半路发现忘带数学书了, 只能原路返回, 这样她今天早晨等于要走几个850米?少数学生回答:2个850米。于是, 教师便让其中一名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学生说:往返的两个半个路程合起来也是一个850米, 当他返回到家时, 之前的路等于白走了, 还要重新出发再走一个850米, 所以是2个850米。这名学生解释得很到位, 教师知道这个题目到此为止, 学生已经完全明白了。教师突然发现这是每名学生都会经历的生活体验, 是很好的教学素材, 可以进行拓展。于是教师继续追问:她如果不是半路才发现, 而是到学校以后才发现忘记带书, 然后再返回家拿书, 那她早上走了多少路程?一名学生说:是3个850米。有的学生没有养成睡前整理书包的习惯, 也经常忘带家庭作业, 到了学校便给家长打电话送来。本来家长已经把学生送到学校, 刚返回家, 还要再送一趟作业, 那么这个早上家长不就走了4个850米了吗?正是因为把数学题和学生的亲身经历结合起来, 学生才会感同身受, 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 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处理生活中的问题。

二、生活联系数学, 培养生活中的数学意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 按照《标准》的要求, 恰当合理地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 打造学生熟悉的生活课堂, 并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思考与交流, 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例如, 教师在朋友圈里看到朋友分享的一个题为“读心术并不神秘”的小游戏, 想到学生对这个肯定很感兴趣, 于是便把这个小游戏改编成学生身边的一种情境, 上了一节有趣的数学课。周末, 晨晨到表姐家做客, 表姐跟他玩了一个“读心术”的游戏, 游戏规则是:在10~99之间任意选择一个两位数, 把这个数的十位与个位相加, 再用选出的数减去相加得出的和, 如选出的数是23, 则2+3=5, 然后23-5=18, 对照右图找出与最后得出的数所对应的符号, 并把这个符号牢记心中。可不管晨晨想出的是什么数, 他的表姐都能猜到他得到的是哪个符号。晨晨半天摸不着头脑, 你能从数学知识的角度帮助晨晨找出原因吗?

经过反复尝试, 最终学生发现任意选出的两位数减去十位与个位数字之和得到的数总是9, 18, 27, 36, 45, 54, 63, 72, 81, 而这几个数的共同特征就是它们都是9的倍数, 与其相对应的符号都是一样的。90和99虽然也是9的倍数, 但是不在这9个数的范围内, 所以对应的符号不同也没关系, 与其他的数字和符号一样在这里相当于障眼法。所以不管你怎么想, 想哪个两位数, 得到的符号都是一样的。这时教师开始讲解:两位数可以看成10x+y, 因此10x+yx-y=9x, 结果总是9的倍数, 如23-5=18可以看成2×10+3再减去2, 减去3, 所以结果是18=9×2。教师觉得这样的教学活动, 可以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并自觉地把学习到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起联系。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将数学知识回归于生活, 应用于生活, 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活动中, 教师要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 让学生在“做”中学, 在“做”中学会应用, 在“做”中学会创造, 在“做”中知识得到巩固, 在“做”中综合素养得到发展。

数学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涉及的问题很多, 不单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也可以结合其他的途径进行培养。每一位数学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作为有意识的教学活动, 切实把《标准》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行为, 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养, 是教师不断实践和探索的主题。

参考文献

通过生活教育培养学生素养 篇8

社会生活包罗万象, 它有多宽广, 知识的容量就有多大, 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斯有句名言:“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要引导学生善于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渠道获取知识, 比如:

欣赏影视——电视新闻的规范语言, 电影、电视剧的剧情结构、语言风格、背景材料, 等等, 引导得法, 都可以变为学生学习的极好教材。这种方式学生最喜爱且接触最多, 自然效果可想而知。网上冲浪——许多紧随时代发展的大量新知识、新观念和新信息, 都是最先通过网络发布出来。快捷、全面、高效的优势, 使之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终南捷径。网络也从社会生活大步向课堂教学进军。旅游参观——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韵味深远的人文景观为学习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这些资源在学生眼里是那样真实, 是那样亲切, 增添了学生学习的乐趣。人际交往——从家庭、邻居、公共场所等人们的交往中也可以获取知识。你的一举一动, 你的身边人的一言一行, 都是一种信息, 只要你对这些语言、动作加以思考, 加以斟酌, 那么你将会获得很多的内涵或丰富的知识。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皆文章”, 做生活的有心人, 就能化生活为知识。

“纸上来得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引导学生走向社会, 或调查研究, 结合现实问题, 写出调查报告或建议书, 或充当一定社会角色, 体验社会生活, 写出总结和感悟, 这项活动的社会实践性非常强, 它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特点除了社会实践性外, 还有实际应用性, 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课本知识运用能力, 进而提高学生的素养。

笔者也曾在学生的假期作业中, 安排过一条有关家乡环保调查社会实践题, 让学生通过查资料、走访等方式, 了解家乡一些污染情况和环保的措施, 在简单分析后, 写出报告, 并鼓励他们把调查结果反馈给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 这一活动使学生掌握报告写法的同时, 社会实践和总结分析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此外还尝试组织过学生做“小医生”上街给路牌、广告标语“治病”找错别字并进行纠正, 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带领学生参观工厂、展览馆、福利院、敬老院等, 鼓励学生写观后感、读后感, 提高了学生观察能力、写作能力和感悟生活的能力。因为社会生活的实践比起课堂教学来, 内容更丰富多彩, 并带有很浓的人文性、趣味性、启发性, 更能吸引学生, 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尚的道德素质是学生素养的重要体现, 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社会生活包罗万象, 它是真、善、美的舞台, 也是假、恶、丑的战场。寓教于社会生活, 它的效果和意义要远远大于我们的课堂教育。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 可利用历史博物馆、烈士纪念馆、名人故居、烈士陵园,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革命传统教育和人生观教育, 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今天的中国是成千上万的仁人志士求索奋斗的结果, 也让学生领悟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从而自觉地规划出自己的前途和未来, 然后将远大理想转化为今天在学习中激励自己克服困难, 全面培养自己素质的持久动力。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一起深入农村、工厂、街道、学校, 有目的地采访当地有名的孝顺儿女、助人榜样、自强模范、勤学标兵、奉献代表、敬业先进等具有高尚情操的优秀个人的先进事迹, 通过模范引领, 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震撼学生的心灵。有条件地还可以邀请被采访的优秀人物走进课堂给学生讲自己的成长经历、先进事迹, 教育广大学生积极进取, 培养道德情操。

生活素养 篇9

一、创设生活情境, 感受数学源于生活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 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 教师在教学新知时, 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生活背景, 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情境, 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去探究并解决抽象的数学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 要求教师教学时去配置生活原型, 但有些问题在课堂中不能真实展现, 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却已经历过, 教师可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材料, 把问题情境模拟出来, 让学生亲自体验。

二、回归生活实际, 体验数学生活价值

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数是抽象化的、理性化的、标准化的数学模型, 数学教学要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 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 这样学生就会感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 许多数学问题就是平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这样不仅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了, 激发了学生理解问题的热情, 还使他们切实地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 能使学生感受到现实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 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热爱数学。如二年级设计称一称一个鸡蛋的重量, 估一估1千克大约能称多少个鸡蛋, 并把结果记录下来的题目;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问题设计力求联系生活实际, 如以下这些题目:

1.一位老爷爷的药品标签上写着“0.1mg (毫克) ×100片”, 医生的药方上写着“每天3次, 每次0.2mg, 服16天”, 请你帮助这位老爷爷算一算这瓶药能吃16天吗?

2.李强家客厅长6米, 宽4.8米, 计划在地面上铺方砖, 商店里的方砖有以下几种规格:a.边长是30厘米;b.边长是45厘米;c.边长是60厘米。请你帮助他选择一种方砖, 并计算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方砖?

把学生“身边的数学”引入教学问题设计中, 是想通过解题促进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交流及感悟, 促进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另一方面, 促进教师树立正确的数学教育价值观, 努力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教材, 把生活实例引进课堂, 实现数学内容生活化的目标。三、走进生活世界,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 在生活中基本上都能找到其原型。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使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 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如教学《比和比例》之后, 我有意把学生带到操场上, 要学生测量计算旗杆的高度。如何测量?很多同学面露难色, 几个调皮的男生在一边窃窃私语:

生1:爬到旗杆上面去量!

生2:爬上去旗杆会弯的!

生3:这样做是很危险的!

生4:……

正当同学们议论纷纷的时候, 我适时取来了一根长2米的竹竿, 笔直插在旗杆边。这时阳光灿烂, 马上出现了竹竿的影子, 量得这影子长1.5米。

我启发学生思考:从竹竿长和影子长的比是4:3, 你能想出测量旗杆高度的办法吗?

生5:旗杆高和它的影长的比也是4:3。

生6补充:必须要在同一时间内。

这个想法得到肯定后, 学生们很快从测量旗杆影子的长, 算出了旗杆的高。回到教室后, 我又说:“你们能用比例写出一个求旗杆高的公式吗?”学生小组合作, 议论纷纷, 不一会就得出:竿长:竿影长=旗杆高:旗杆影长或竿长:旗杆高=竿影长:旗杆影长……

此时, 学生意犹未尽, 学习的主动性很高, 完全沉醉于探讨活动中, 感到学习有趣, 不乏味, 这样的教学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 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 粒子之微, 火箭之速, 化工之巧, 地球之变, 日用之繁, 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联系的精彩描述,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仔细分析教材, 将书本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把深奥的数学知识、复杂的数字、抽象的概念转变为简单、生动、具体的现实生活, 让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充满生活情趣, 才能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常汝吉.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生活素养 篇10

一、寻找生活中的化学

夏季, 蔬菜市场上最常见的蔬菜就是黄瓜、西红柿。黄瓜可以生吃, 可以凉拌着吃, 也可以炒着吃, 吃法多样。炎炎夏日, 凉拌醋黄瓜是平日最常吃的一样菜, 可是为什么要凉拌并加醋呢?加醋是因为醋是有机物, 也是有机溶剂, 能溶解维生素C, 防止维生素C流失。凉拌是因为加热会破坏维生素C, 凉拌就有效保证维生素C的效果了。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被演绎得淋漓尽致:维生素C的溶解性和受热不稳定性。

酿酒:用含淀粉的物质可以酿酒, 利用植物秸秆 (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也可以制造酒精。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喝到自酿的香甜的米酒, 这是由于淀粉、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能水解成葡萄糖, 葡萄糖再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酒精。

敞亮的教室、雪白的墙壁、坚硬的大理石地面、明亮的白炽灯、洁净的课桌椅、充满油墨香的书本、艳丽的衣裤、宽敞的柏油马路、路上飞驰的汽车、放学后家里可口的饭菜、洗漱用的牙膏洗面奶、暖暖的被子等, 举不尽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事物, 人类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无处不运用化学科学知识。

二、创设生活情境进行化学教学

生活中的化学无处不在, 衣食住行, 身心健康, 社会稳定发展, 国家的繁荣昌盛都与化学紧密相关。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源于生活的学习情境, 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进行的是目标明确的学习, 参与的是目标定向的活动, 学生通过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认识获得知识, 得到情感体验。在化学生活情境中学生会积极思考, 例如, 贫血患者补血实质是补铁, 补铁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食用铁单质?还是铁元素?以生活中的补铁剂———硫酸亚铁片为例, 将亚铁离子和铁离子的相互转化巧妙地联系起来, 作为一条线索贯穿整节课的核心知识。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时必须从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特征出发, 生活情境中蕴含的知识具有可理解性, 教师可以选择位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的生活情境, 如在初中教学中讲到燃烧与灭火时, 直接演示灭火器灭火, 真实的学习情境便于学生理解为什么火可以被扑灭。

三、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

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要从教师自身出发,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和价值观,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前提。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堂和课外资源, 紧密联系课堂内外化学知识。如从日常生活中、新闻报道中、化学史中积累并发现素材。通过对积累素材的分析和学习, 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正确地认识物质世界, 如通过对微观世界中原子、分子、离子的学习, 理解物质世界,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 追求现实而高尚的生活目标, 使创造性得到充分地发挥。另外, 通过化学教学实验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利用生活和社会中的各种现象为教学资源, 增强学生对生活本质的感受, 了解生活中化学变化的本质。

教师要培养学生提问题的习惯, 紧密联系生活与科学, 对生活中的素材进行适当地加工。例如, 为什么食物变质的过程我们肉眼看不见, 我们只能看到一个结果:长霉了或发臭了。联系化学知识解释:食物变质的过程是个缓慢氧化的过程, 涉及能量变化的问题, 缓慢氧化是放热的过程。讲到能量的变化时, 生活中的现象和化学科学又有很紧密的联系。例如, 有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 电池为什么用用就没有电了?联系化学知识解释:电池使用的过程实质是内部发生我们看不见的化学变化的过程, 是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过程。当电池内部的反应物反应完全时, 不再有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如果是一次电池必须合理回收, 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如果是二次电池, 连上电源, 继续让电能转化成电池内部的化学能, 储存化学能, 使电池能够再次使用。如铅蓄电池放电工作时是原电池反应:

生活素养 篇11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如何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呢?

历史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学生的日常生活,利用生动、形象的生活实例,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下面我就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从而为学生开辟新路,帮助学生勇攀历史高峰。

一、凸显主题,精选教学案例

在历史教学中,不少教师只备教材,不备学生,导致课堂教学缺乏明确的目标,偏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无法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对此,教师要凸显主题,精选教学案例。

例如,在教学“北方民族大融合”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凸显“北方民族”、“民族融合”的教学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播放了有关藏族人民与汉族人民共度节日的视频,使学生不仅感受到了汉族人民的亲切感,而且还感受到了少数民族的生活气息,体会到了“民族融合”这个抽象概念的内在含义,有效激发了学习热情。

此外,我还展示了藏族的哈达和服饰,并邀请学生上讲台亲身体验少数民族的风情。借助这样的生活实例,我巧妙地将历史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了一起,有效地引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了教学目标。

由此可见,在选择教学案例的时候,教师要从生活实际入手,寻找与教学主题相关的生活素材,并通过加工整理,使之成为推动课堂教学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知与理解。

二、小组合作,促进学以致用

小组合作是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教学方式,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合作与探究的过程中参与教学,体验发现与解决问题的乐趣。这种教学模式与历史素养的培养是相契合的,能够启发学生的历史思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机会与平台。

例如,在教学“北方民族大融合”这部分内容时,我开展了“生活大搜索”小组合作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主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生活事例,总结汉族与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这样,我就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寻找有关教学的真實案例,强化学生的历史情感,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的理解与认识。

三、学会迁移,巧解生活难题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将生活带进课堂,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将历史知识带进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布置开放性与创造性的探究任务,引导学生迁移知识。

例如,在教学“秦王扫六合”这部分内容时,我借助电视剧《芈月传》,设计了一个以小组为单位的探究任务,要求学生从电视剧中寻找线索,思考为什么秦国能消灭六国。在这个任务中,学生积极寻找相关史料,通过多种方式,顺利完成了探究任务。

这种形式打破了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历史素养。

生活素养 篇12

通过与李XX及其妈妈的接触,我才明白李XX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原因所在。

第一件事,李XX因总是出言不逊, 跟另外一男生起了纠纷,那男生动手打了他,腿上受了点皮肉伤。常理来说, 十七八岁的男生之间有点动手也正常, 但我还是严肃批评了那位男生,并请双方家长到场(伤不重,原本可以简单处理;这样做,其实最大动机是想警示全班同学),但李XX的妈妈来后的表现却大大超出我的预料,她一看到孩子的伤就哭了,一边哭一边说:“你这样容易被人打,妈妈怎么放心让你出去呀?”(李XX也在那乖乖地接受着妈妈的抚摸)之后李XX的妈妈多次跟我电话交流。这种教育是畸形的,难道孩子进入社会没有矛盾?会碰不到有形无形的伤痛?这是一个孩子面对社会最起码的生活素养呀!这种教育的失位是可怕的!这使得李XX自己也麻木在其中,忘记了成长!

第二件事,有一天很冷,李XX的妈妈给我发来短信,让我提醒孩子穿羽绒服(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我给她回了短信说:“孩子今天穿了一件酒红色的衣服,是羽绒服吗?”李XX的妈妈的回复让我有点震惊,她说:“是羽绒服,天冷我儿子居然自己知道换衣服了!”天冷换暖一点的衣服,这样一个本能的行为,应该是孩子10岁前就能自主完成的事,为什么成了18岁的李XX的妈妈引以为豪的事?我们的教育到底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们什么时候去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第三件事,李XX的妈妈打来电话问:“这周是周六还是周日开家长会? 如果周六开,那就糟糕了,我没工夫, 那就得孩子爸爸来,我不想让孩子爸爸来开家长会,他听到孩子不好的事情就会责怪孩子的。”我突然间顿悟了这个可怕的家庭教育,李XX是一个有着坚实保护膜的孩子,在生活中什么都由他母亲安排好了,所以离开了母亲, 他就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当然,他也缺失了生活自理能力。

简而言之,这是一个被妈妈宠坏了的孩子。孩子理所当然地享受着妈妈无尽、无微不至的呵护,全然忘却自己已成人,忘却独立;妈妈也似乎理所当然地幸福地付出母爱,做着一切她所能做的事情,一如孩子幼时,全然不顾孩子已是高中生,已是成年人。

生活素养是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价值观,是一种对人的态度、行为等起稳定作用的素质,包括生活自理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承受能力。要加强对学生生活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 学会审美,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家庭教育在李XX身上的越位或失位,我们的学校教育该如何来弥补呢?

首先我约谈了李XX的妈妈,告诉她一周只允许她来看望儿子一次,但让她百分之百放心,我会替她照顾好她儿子的;并且告诉她,世界上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的,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随后又推荐给她几本家庭教育方面的书,一方面让她在担心牵挂儿子时,看看这些书,转移一下注意力; 另一方面当然是希望她通过阅读这些专业书籍,能正确进行家庭教育。

然后是要帮李XX“断奶”或“戒毒”, 这是最重要的。不允许他动不动就打电话向母亲求救、征求意见;监督他自己整理内务、洗衣服;学习上坚决不允许他慢几拍,采用鼓励式教育,看到他能自主学习,就表扬他;生活中,我一方面跟其他学生说,如果他们有理,就永远不要让李XX;另一方面跟李XX讲道理,告诉他如何与人正确真诚相处。

上一篇:教学组织智慧下一篇:灌注化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