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要素

2024-08-15

素养要素(精选5篇)

素养要素 篇1

中学体育教学在整个学校体育教育中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中间阶段, 是培养学生终生体育观的关键时期。要完成这一重大任务,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就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来讲, 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 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思路, 即“立得住操场, 守得住清贫, 耐得住寂寞, 抗得住歧视, 忍得住疼痛, 对得住良心, 牢记一份责任。”

一、立得住操场

体育教学与业余训练的课堂在操场, 体育教师的大部分时间也是在操场上度过的。因此, 要衡量一名体育教师是否合格, 首先就要看其能否在操场上“立得住”。

立得住操场, 首先要立在时间上。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任务繁多, 笔者曾经做过调查, 被调查的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大多都在每周14节~16节课时, 部分教师甚至可达到20多个课时。就笔者来讲, 一天的工作安排如下:7:00~8:20代表队及体育考生训练辅导, 10:10检查课间操, 11:15上课, 14:35~17:00上三节课, 17:00~18:40组织检查课外活动, 进行代表队及体育考生的训练辅导。由此看来, 体育教师往往是最早来到操场的人, 也是最后一个离开操场的人, 而要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地执著地“立”在操场上, 不可不称之为是一种优秀的职业素养。

其次, 要立在基本功上。中学体育教师虽然大多都接受过较为系统的专业训练, 但教学与训练的基本功却是需要在实践中磨炼、积累和保持的, 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 不断学习, 讲究方法, 总结得失, 日积月累, 从而练就扎实、过硬的基本功, 以此赢得领导的赏识、同事的赞扬、学生的认可与尊敬, 把自己牢牢地“立”于操场上。

第三, 要立在教科研上。提及教学科研, 部分教师总是认为与他们太遥远, 或者说自己没时间。其实, 作为一线教师, 最了解教学与训练的实际情况, 应该掌握、积累了大量的科研素材, 只要认真总结、提炼, 就会形成一个有价值的科研课题, 或者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正如《中国学校体育》官方博客圈中的一个博友所言:体育教师要有为才有位,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 要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和实验, 做个学习型、研究型的体育教师;要立得住操场, 还要在操场上开花、结果, 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

二、耐得住寂寞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 活跃校园文化气氛, 给学校带来活力。然而, 由于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总是以高考升学率为中心, 评优、晋级、外出学习、奖励等也主要是针对文化课教师, 而很少涉及体育教师。对此, 就需要体育教师拥有耐得住寂寞的决心, 这也将是体育教师良好职业素养的体现。

三、抗得住歧视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师在学校领导、其他学科教师眼里依旧是“头脑简单, 四肢发达”。对于这种偏见, 体育教师要做好体育教师, 做一名好的体育教师, 通过自我发展赢得自信, 赢得尊重。具体地讲, 首先要具备有效抗衡“偏见”的心理素质。其次, 要做一个善于学习、不断进取的人, 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以赢得大家的赞扬、认可与尊敬。

四、忍得住疼痛

“忍得住疼痛”是每个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在中学体育教学中, 体育项目的面广、点多, 对体育教师的个人素质要求较高, 即要求体育教师要“一专多能”。也正是因为从事的项目多, 受伤的机会随之增加, 扭伤、磕伤对于任何一名体育教师来讲, 恐怕都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 体育教师却不可以就此退却, 而要忍得住伤痛, 把坚强的一面留给学生, 用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去点亮学生的心灵, 培养学生的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的良好意志品质。

五、对得住良心

体育教师的劳动虽然可以通过数量、实物形态或者其他指标进行考核, 但这种考核往往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在日常教学中, 每堂课的知识传授的程度, 备课的深度与广度, 训练辅导的认真程度, 对每个学生全面耐心的关怀程度, 为学生排忧解难的态度等一系列工作的完成, 很难用考核与评价衡量。此时, 更需要体育教师要“对得住良心”, 相信, 当学生都能够健康地成长, 当体育特长生都跨入大学的校门, 当操场上、校园里充满了学生快乐的笑声才是体育教师真正的成就。

六、牢记一份责任

选择了体育教师这个职业, 就应担起维护学生健康的责任。在工作中, 面对困难和压力, 体育教师不应该牢骚满腹、怨天尤人, 而应用自己的乐观、豁达、认真、负责, 勇挑重担, 引领学生走向健康、走向未来。而体育教师本身, 也要开拓进取, 不断创新, 做一名思考型的体育教师, 做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

对两种技术素养结构要素的讨论 篇2

关键词 技术素养;结构;技术态度与情感

中图分类号:N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6-0097-02

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已经进入高度技术化的时代,每个社会公民在每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面对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技术问题。但是许多人并不是专业的技术人员,即使是专业的技术人员,他们也不可能精通所有的技术,因此,使公民能够理解技术,具备技术素养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那么,技术素养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技术素养的结构如何?这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

1 技术素养的三维结构

美国技术素养委员会(Committee on Technological Literacy)、国家工程协会(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和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所作的报告Technically Speaking: Why All Americans Need to Know More About Technology中提出分析技术素养的3个维度:技术知识、技术能力、技术思考与行为的方式。这3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综合性、整体性的技术素养结构,被称为技术素养的三维结构。同时该报告明确指出具备技术素养的人应具有以下特征[1]。

知识方面:1)承认技术已经普遍深入到人们每天的生活当中;2)能够理解诸如系统、规范以及协议等基本工程学概念和术语;3)熟悉工程设计过程的本质和局限性;4)了解技术塑造人类历史以及人们塑造技术的方法;5)了解所有的技术都存在风险,有些风险能够被预期,而有些却不能;6)能够意识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都存在利弊以及成本和收益平衡问题;7)理解技术是社会的价值和文明程度的反映。

思想和方法方面:1)向自己和他人提出关于技术的好处和风险的适当的问题;2)搜集关于新技术的信息;3)在适当的时候,参与技术发展以及使用的决策。

能力方面:1)掌握一些实践的技术,例如使用电脑进行文字处理,在因特网上冲浪,操作家庭和办公室里各种各样的设备;2)能够弄清并解决生活中或工作上的一些简单的机械或技术性问题;3)能够应用例如概率、比例和预算等基本数学概念,做出关于技术风险及利益的判断。

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经常会接触或使用到某种技术,掌握基础性的技术知识,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是一个具有技术素养的个体所必须具备的。技术并不只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使用的简单工具,技术中也包含很多思想和方法的内容,从技术知识、技术能力、技术思想和方法3个维度来谈论技术素养是比较合理的。但三维结构中缺少个体对待技术的态度与情感方面的内容。因此,在三维结构的基础上,有学者补充技术态度与情感这一维度,提出技术素养的四维结构,丰富了技术素养的内涵。

2 技术素养的四维结构

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王秀红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提出技术素养的四维结构,她认为技术素养是关于技术方面的基本素养,从技术作为知识、行为、方法、文化的意义上来说,技术素养也包含与以上4个方面相对应的内容,即技术知识、技术能力、技术思想和方法、技术态度和情感[2]。如图1所示,这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综合性、整体性的素养结构。

技术知识是技术素养结构的基础,它对技术素养结构中其他要素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里所说的技术知识并不是某一特定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而应该是具有基础性与通用性特征的、个体通过学习能够理解并掌握的、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能够经常应用到的关于技术的知识。例如,普通公民不能达到建筑工程师的制图水平,但是通过学习,公民可以掌握专业制图的基本知识,能够读懂专业图纸,在购买房屋的时候,可以看懂居住区的规划蓝图以及建筑设计图纸,这能够帮助公民在进行较大金额的消费时,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

技术能力是人们使用技术和运用技术原理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在技术素养结构中也处于基础性地位,但其较技术知识在技术素养结构中的位置稍高一些。技术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以技术知识为基础,同时离不开技术思想和方法的指导。技术能力是在个体进行具体的技术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里所说的技术能力与具体专业技术领域中所要求的专业技术能力不是等同的。拥有娴熟的专业技术能力并不意味着拥有完善的技术能力,更不意味着具备完善的技术素养。

技术态度和情感是指人们对技术所持有的主观体验和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技术态度和情感对技术素养结构中其他要素具有导向作用。积极的技术态度和情感则可以促进和完善个体在技术知识、技术能力、技术思想与方法方面的发展,成为技术素养正面发展的催化剂。消极的技术态度和情感,则会阻碍个体获得正确的技术知识、技术能力、技术思想和方法,成为技术素养发展的羁绊。技术态度和情感并不是游离于技术知识、技术能力、技术思想和方法之外的,它的发展也是在个体进行具体的技术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技术思想和方法是个体进行技术活动时所应具备的思维方式,即个体思考、解决技术问题的思维方式与方法。技术思想和方法是技术素养结构中的灵魂部分,占据着技术素养思维层面的制高点。它从宏观理论层面上提供了解决技术问题的思路和处理技术问题的方法[3]。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形成需要立足于实践。技术思想和方法可以在个体获得技术知识、技术能力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技术思想和方法也能够促使个体技术知识、技术能力进一步的完善。

3 技术素养四维结构更加清晰、全面、合理

3.1 技术情感与态度维度的提出使技术素养具有更加清晰的结构三维结构中的技术知识维度下第一个具体指标是“承认技术已经普遍深入到人们每天的生活当中”。“承认”一词具有“对既成的事实表示认可”这一含义。从事技术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必然要使用某项技术,也可以说,其所做的工作就是一项专业的技术。大多数从事其他工作的非技术人员,常常为了能够更好、更有效率地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而使用到某种技术。例如,计算机几乎成为现代人生活和工作中必备的工具,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更便捷地查询信息、制作表格、计算数据、进行文字处理等。不管是传统技术还是现代高新技术,都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这就表示“技术已经普遍深入到人们每天的生活当中”是一个既成的事实,对这一既成事实的认可是人们对待生活和工作中的技术的态度。因此,笔者认为,将“承认技术已经普遍深入到人们每天的生活当中”归类到对待技术的情感态度这一维度下更为合适。

“了解所有的技术都存在风险,有些风险能够被预期,而有些却不能。”笔者认为,这个指标应是对技术两面性的理解。“理解技术是社会的价值和文明程度的反映”应是对技术本质的认识和理解,“赞同技术可以进入贸易,并能够平衡成本和利润”应是对技术的应用的态度。笔者认为,以上这些指标归为技术情感与态度这一维度中更为恰当。

因此,通过分析三维结构中的具体指标,将其重新归类,会发现随着技术素养内涵的不断丰富与发展,有必要将技术态度与情感单独列出,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维度。

3.2 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要培养学生对待技术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003年普通高中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由“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2部分组成的技术课程成为基础教育阶段8大学习领域之一。《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方面来阐述通用技术的课程目标,这就说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是技术素养结构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课程标准》中规定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的具体内容[4]: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领略技术世界的奥秘与神奇,关注技术的新发展,具有对待技术的积极态度和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熟悉从事技术活动必须具备的品质,能够安全而又负责任地参加技术活动,具有良好的合作和交流的态度,养成严谨、守信、负责、勤俭、进取等良好品质;体验技术问题解决过程的艰辛与曲折,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培养不怕困难、不屈不挠的意志,感受解决技术难题和获得劳动成果所带来的喜悦;认识技术的创造性特征,形成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态度,培养富于想象、善于批判、敢于表现个性、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理解技术的文化特性和艺术特性,具有认识技术问题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以及一定的对技术文化的理解和选择能力;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劳动观念,具有敬业意识与创业意识,形成与技术相联系的经济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伦理意识,以及主动参与当地经济建设的意识。《课程标准》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内容作了如此详尽的描述,可见,培养学生形成在技术方面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在技术教育领域中是占有重要地位的。也就是说,在技术素养的结构中,技术情感与态度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4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技术素养三维结构中的具体指标并将其重新归类(表1),以及我国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课程目标,在三维结构的基础上,将技术情感与态度单独列出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维度,进而构建技术素养四维结构,对于丰富技术素养的内涵,明确技术素养结构中的具体指标,以及对下一代的技术教育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素养的内涵与结构也会逐步丰富、完善。

参考文献

[1]美国技术素养委员会.Technically Speaking: Why All Americans Need to Know More About Technology[R/OL].www. nae.edu/techlit

[2]王秀红.普通高中学生技术素养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3]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248

素养要素 篇3

首先,教师必须有责任意识。强烈的责任意识是教师长期自觉接受人类优秀文化浸润的结果。教师只有不改初衷,为善固执,孜孜以求,不断培养自己博大的人文情怀,才能努力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境界。如果教师能够习惯于把每一个学生都视若己出,就不但会深切地了解到他们身上的种种优劣,更会从为师者的角度出发而为之计深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烈的责任意识还会进一步促使教师自觉把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有机结合起来,变为敬业爱生的强烈动因,并朝着我们共同的远大理想而不懈努力。这样,教师既会从“立德树人”的高度着眼,又会从教育活动的细节入手,心中有目标,言行有尺度,言必信,行必正,于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之间,都会为学生作出方方面面的引领和示范,从而赢得他们的尊重与爱戴。可见,强烈的责任意识,是教师敬业精神的最高体现。只要教师真正具备了这一点,则无论是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还是热切的赞美,其良好用心,才会被学生清楚地感受、理解并乐于接受,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情境。

其次,教师必须有宽容精神。培养学生是一项漫长、艰难而又复杂的工程,最需要的是耐心和韧性。故教师一定要牢记: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可妄下断语,过早地破灭一个孩子和家庭的希望。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取决于教师的态度和胸襟。尽管宽容难以完全避免对于错误的迁就和姑息,但我们仍不能因噎废食,因为在教育中,宽容比惩罚更具有力量,它对于塑造健康人格,培植宽厚、诚信与正直的品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教育习惯于盯住人的短处,现代教育旨在发展人的特长。若想让学生扬其长而补其短,教师还需要在宽容的基础上学会发现和欣赏。欣赏是一种高尚的德行,自负者、偏执者、狭隘者、保守者都不习惯也不善于欣赏别人。“以人为本”不是口号,而是行动。我们今天怎样对待学生,学生明天就会怎样对待他人,我们的脸上有多少微笑,学生的心中就有多少阳光。在教育过程中,如果我们学会了欣赏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秉性、行为习惯不同的人和事,那我们就学会了宽容。宽容还表现在“有教无类”,能够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有个体差异的孩子。假如我们学会了不以个人的眼光好恶来决定取舍,既欣赏那些乖巧聪明、条件优越的学生,又呵护那些迟钝愚顽、境遇低下的学生,那我们就学会了宽容。宽容意味着造福于自己,它会使我们挣脱内心的一切束缚,每一天都活得很自由。

素养要素 篇4

关键词:大众传媒,媒体素养,培养,要素,途径

现今, 我们身处在一个众多媒体交织的世界, 看着纸质媒体提供的信息, 听着广播媒体传递的信息, 眼耳并用的接受电视媒体输出的信息, 也越来越多的参与到网络媒体的信息传递过程中。徜徉在这些大众传媒构建的信息海洋中, 我们一方面为能多角度、全方位的获取信息而欣喜;另一方面却又被虚假、不良、恶劣的信息所频频困扰。信息的良莠不齐、新兴网络媒体的传播特性对媒体素养教育提出了紧迫的要求。我们需要积极提升媒体素养来更好的鉴别媒体信息, 更有效的应用媒体工具。

一、大众传媒视角下的媒体素养

1. 媒体素养的特征提取

媒体素养, 指人们面对传媒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 理解能力, 质疑能力, 评估能力, 创造和制作能力, 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通过对这一概念的研习, 我们发现, 媒体素养重在培养学生的六大能力, 这六大能力是环环相扣、层次逐步提高的。从这六种能力出发来提取媒体素养的特征, 我们可以得到下列梯形结构图 (图1) :

媒体素养的六大能力特征, 强调了媒体素养的概念组成, 清晰阐释了媒体素养赋予学生的六大能力。由上图可知, 这六大能力是协调发展、层层递进的。它清晰的梯形结构使得它成为了媒体素养教育的一个宏观准则, 为媒体素养教育提供了开展依据与检验标准。但是, 六大能力特征的抽象性, 使得它只能成为媒体素养教育实施的战略, 而非具体的战术, 我们也很难根据这六大能力指标提出相应的、具体的实施策略。因而, 我们要对媒体素养的概念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 提炼出它的要素, 为我们媒体素养教育策略的制定服务。

2. 媒体素养的要素提炼

从大众传媒的视角, 个人与大众传媒的接触实质为一个信息交互的过程, 涉及到多个要素的协同作用, 对这些要素的提炼与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媒体素养深层内涵的理解。这里我们以著名传播模式“香农-韦弗”模式进行分析, 挖掘媒体素养的内涵组成。1949年, 信息论创始人、数学家香农与韦弗一起提出了著名的“香农-韦弗”模式。这一模式随即获得了普遍的认可, 成为传播学的主要研究模式, 并成为分析传播现象的主要依据。如图2。

这一模式理论上高度凝练的阐述了整个信息传播的过程, 这一过程中涉及的要素, 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但是在现实传播过程中, 信源与信宿的角色是很难明确的加以区分;我们总是一方面不断接受多种媒体传来的信息, 另一方面积极的将信息通过各种媒体传播出去;因而扮演了信源和信宿双重角色。上升到更为宏观的层次, 多个参与信息传播的个体聚集在一起, 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信息传播网络, 而每个参与传播的个体实质为传播网络中的一个结点。依据此, 我们可以对“香农-韦弗”模式进行转换, 提炼出媒体素养的要素。如图3。

从上图可知, 整个信息的传播过程涉及到信息、结点、媒体和干扰四大要素, 这四大要素体现了媒体素养的深层内涵。

(1) 信息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占据了核心的位置。现代传播过程本质上就是信息从一个结点流动到另一个结点的过程。一次成功的传播过程始于一个结点 (如结点A) 成功发送信息, 止于另一个结点成功的接受信息 (如结点B) 。

(2) 结点取代了传统的信源、信宿。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过程往往以单向传递为主, 而现代媒体的交互性大幅增加, 弱化了信源和信宿之间的差异。如图示, 在从A到B的传递过程中, 结点A扮演了信源的角色, 但与此同时结点A也从多种渠道不断接受信息, 包括从结点B, A同时扮演了信宿的角色。结点B在作为信息接受者的同时, 也不断向外发送信息, 包括传递给结点A, B也扮演了信源的角色。由此看来, 相对于传统的信源和信宿, “结点”的概念更强调现代信息传播的交互性, 更符合现代信息传播的规律。

(3) 媒体是对传统信道的具体化。媒体是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通道, 广泛用于现代信息传播过程中;且随着媒体数目的逐渐增多, 应用的日益广泛, 现代信息传播对媒体的依赖性日益加强。另一方面, 现代信息的传递, 往往突破了单一媒体的限制, 能通过多种媒体进行, 传递同样的信息, 采用不同的媒体往往效果也会有所差异。

(4) 干扰是对“噪声”这一概念的拓展, 普遍存在于整个信息传递过程中。这种干扰既有对信息本身的干扰, 也有对各个结点和各种媒体的干扰, 本质是实现对信息质量的损害, 是我们需要积极加以避免的。

二、媒体素养培养的要素分析

从大众传媒的视角, 信息、结点、媒体和干扰是媒体素养深层内涵的体现, 也是媒体素养培养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四大要素。对它们的深入分析和详细解读有助于我们找出媒体素养培养的途径。

1. 信息的丰富性

大众传媒以多种媒体形式传递了大量的信息, 导致了信息的极大丰富, 这一丰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 数量众多。每天我们都接受到大量媒体信息, 这些信息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覆盖了世界的各个角落。这些纷繁的信息被多种媒体、从多种角度、以多种形式加以传播, 形成了巨大的信息海洋, 导致了信息的数量众多; (2) 图文并茂。如今我们接受的信息逐步摆脱了文本传递的局限, 图片、视频等数量大幅增加。报纸中的头版头条总是有相应的图片点缀;电视以视听结合的形式, 把自己正式定位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中图片和视频量更是急剧攀升; (3) 更新迅速。现在感觉很时新的知识、理念可能在短短几个月后就被认为过时。网络新词出现频繁, 如果你不能积极去关注, 会发现自己越来越难理解网络词汇;网络交流工具更新加快, 如果你不能积极去学习, 会发现越来越难以适应纷繁的网络交流方式。

2. 结点的双重性

信息传播的主体——结点, 具有现实和虚拟双重特性。了解这两种特性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信息传播的过程与媒体素养的内涵。

结点的现实性。参与信息传递的结点, 都是真实存在的个体。即使在虚拟空间, 各传播结点也是真实存在的人。他们的理念, 不管多迥然不同、匪夷所思, 也是现实思想的反应;他们在虚拟空间中的经历也折射着现实生活的经历。

结点的虚拟性。参与信息交流的结点, 是真实存在的个体, 但是现代媒体又赋予了这些结点虚拟的特征。在我们的交流中固然有我们熟悉的人, 让我们感觉真实, 但更多时候我们会遇到很多不熟悉的人。这些人可能生活在我们身边, 也有可能距离我们很遥远;可能与我们有同样的认知背景, 也有可能思想理念与我们截然不同, 与这些人在虚拟空间的认识与交流并不能弥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对这些人的知之甚少, 这就是结点的虚拟性。同样, 即使是我们熟悉的人, 在虚拟空间的掩护下, 也会表达出不同于平时的言论与理论, 让我们感受到不确定性和虚拟性。

3. 媒体的多样性

现代各种传播媒体的极大丰富赋予了媒体多样性的特征, 不同的传播信道有着不同的特征。报纸以平面方式表达立体形象, 以静态方式描述事物的发展变化, 却能给我们很多深刻的观点;广播侧重于声音信息的传播, 用丰富的语言配合美妙的音乐表情达意;电视作为一种视听结合的媒体, 形象记录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并灵活加以传播;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大众媒体, 以交互性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同理, 即使是同一种媒体, 采用不同的传播工具, 也有不同的效果。同样身为网络媒体, Q Q和E-mail明显具有不同特征。前者作为一种即时聊天工具, 娱乐性的成分较多, 受很多学生的喜爱;而后者越来越多的被用于事务性场合, 交流和处理一些较为正式的事宜。

由此可见, 不同信道、不同媒体, 有着不同的特性, 容易产生不同的结果, 如何选择传播媒体和传播工具将直接导致传播效果的不同。

4. 干扰的普遍性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 干扰是普遍存在的, 既包含对信息本身的干扰, 也存在于信息传播的通道中, 更存在于信息收发的各结点之间。

从技术的角度, 不管选择何种媒体, 何种交流工具, 对该通道的干扰都是普遍存在的, 这一干扰会导致信号的衰减、延迟, 严重的会导致信号的失真甚至丢失。从传媒的角度, 信息传递的主体——结点也是干扰的重要来源。每个结点有着各自不同的经历, 思想观点存在一定的差异, 信息传播过程中会无形的加入自己的想法与情感, 从而导致了传播信息的失真。个人立场与情感的存在导致了信息传播过程中, “绝对真实”是达不到的。因而, 信息传递过程中干扰是普遍存在的, 需要我们努力去克服, 以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三、媒体素养培养的途径探索

信息、结点、媒体和干扰是媒体素养培养中必须考虑的四大元素, 每个元素有其特色也有其弊端。信息的丰富性另一角度显示了信息的良莠不齐;结点的双重性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传播参与者的虚拟性;信道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区分各种媒体、各种工具的特征;干扰的普遍性使得我们明确传播过程中“绝对真实”是不存在的。我们在媒体素养教育的过程中, 应从这四个角度出发, 整体上提高媒体素养。

1. 批判认识媒体信息

在信息达到极大丰富的同时, 一些虚假的、恶劣的信息也开始大量出现。尤其网络上, 未经证实、随意捏造的消息广泛传播, 并且传播的信息中越来越多的掺杂有个人主观情绪。作为信息接收者, 我们要从现实的角度出发, 去辨别信息的真伪, 去伪存真, 保留一些真实的信息, 摒弃一些虚假的信息;去粗取精, 去搜集、查看、接受一些好的、精华的信息与理念, 避免陷入到日渐粗俗、鄙陋的信息中。作为信息的传播者, 我们要积极传播真实的、精华的信息, 而放弃那些虚假的、粗俗的信息。

在图像、影像等元素日益争夺话语权的同时, 如何识别、解读、传播这些视觉元素已成为了当务之急。这些视觉元素表达了什么内容?它还有哪些深层次的内涵?它是怎么制作完成的?它要怎么进行传播?这些内容都是我们需要考虑与学习的。尤其视觉元素因为摆脱了语言文字的限制, 所以能跨越国界, 融合多种文化, 在更多的人之间传播。如何透过视觉元素理解它深刻的文化内涵是我们都需要研习的高层次的需求。

在信息更新速度加快的今天, 我们也要培养一种与时俱进的态度, 积极吸纳新词汇, 理解新理念, 掌握新技术, 从而与媒体的更新速度保持一致, 不落后于时代。

2. 谨慎鉴别传播结点

参与信息传播的结点具备现实性和虚拟性双重特征, 虚拟性这一特征我们要尤为关注。在信息交流过程中, 我们会遭遇大量的陌生人, 在与他们的交流过程中, 我们有必要明确距离感的存在。这一距离不仅仅指相互交流的结点之间的空间距离, 更指现实生活与虚拟网络之间的一道网络鸿沟。空间距离的存在, 使得参与交流的两者可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不同的立场;网络鸿沟的存在, 使得我们认识到在网络中我们所见的只是我们交流对象的网络表象, 他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质我们并不可知。我们无法判断他说的话是一种真实的反映, 抑或是与现实完全相反的一种宣泄。这一网络鸿沟不只存在于我们与陌生人的交流过程中, 也普遍存在于我们和熟悉的朋友的交流中。谨慎有效的鉴别传播结点的虚拟性要求我们不要盲目相信我们的交流对象与交流对象所散发的言论。

3. 灵活运用多种媒体

不同的传播媒体有着不同的特征, 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 我们要善于选择适合我们的媒体信道, 以达到我们期望的效果。

纸质媒体能以较低的成本为我们提供较为深刻的信息;广播媒体已越来越多的成为一种伴随媒体, 让我们在工作、学习的同时获取信息;电视媒体凭借其高投入、高回报已成为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通道, 而且其视听结合的特性使得它一直占据着信息传播的半壁江山;网络媒体凭借其交互性异军突起, 使得它的受众和参与者高速增长。由此看来, 每种媒体都有其各自的特色所在, 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信道的同时综合考虑各自的优缺点, 选择最适合的。以网络媒体为例, 它的交互性使得它倍受很多人的青睐, 但与此同时, 它传播信息的真实性也比较容易受到置疑。

每种媒体特征不同, 这就要求我们要灵活选择多种媒体工具, 并在必要时结合这些媒体工具获取、传播信息。在应用媒体工具的同时, 我们也应理性看待每种媒体的弊端, 避免对某一种传播工具的过度沉迷。

4. 认真排除信息干扰

干扰信息的普遍存在让我们意识到在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没有绝对的真实, 但我们却可以竭力让信息的传递接近真实。一方面, 我们要在技术上逐步改进, 选择一些可靠的媒体, 减少信息的损耗与延迟;及时做好信息的备份, 以便信息的再次传送;对信息积极加以检验, 确保信息的正确传送。另一方面, 我们更可以主观上努力排除干扰。在接受信息时, 要多从客观实际出发, 考虑信息发送者本身的认知背景, 努力在信息中去除一些主观成份。在传递信息时, 要保持客观, 让信息本身不被我们的主观信念和立场所改变, 努力让信息能以更接近它本质的方式加以传播。

四、结束语

总之, 随着大众媒体的触角抵达生活的方方面面, 世界的角角落落, 如何解读媒体信息, 利用这些媒体为我们服务, 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方面, 这也直接加剧了媒体素养培养的紧迫性。然而, 媒体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我们要从媒体素养的四要素出发, 加以把握, 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教育与熏陶, 从而达到媒体素养的最终提高。

参考文献

[1]谢蔚君.“媒介素养”话你知[J].特殊教育, 2005, 3

[2]张舒予袁敏.远程教育中的学生媒体素养[J].远程教育杂志, 2005, 6

[3]香农-韦佛模式[DB/OL].来源:http://metc.gdut.edu.cn/ziyuan/xinshiji/10/library/detail.asp-conID=596

素养要素 篇5

一、发展数学素养是应用问题解决的价值追求

在应用问题解决学与教中提出并倡导“以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本”的教育价值观,一方面是由数学教育的根本价值和应用问题解决的教学目标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育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价值观在小学数学应用问题解决学与教中的具体落实。

1. 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数学教育中的起点

数学素养是学生学习数学与解决数学问题能力和技能的综合。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素养。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最重要的课程,是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学应当包括使学生感悟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一些数学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基本经验,这是数学教育价值之根本所在。因此,为了实现数学教育的育人功能,应以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为逻辑起点,积极开展教学设计和实践创新,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和核心追求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多元的,不仅有知识和能力目标,还有数学情感的培养。特别是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和技能的培养是数学素养的核心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问题的解决能力和素养是数学新课程的核心内容。但长期以来,数学教学一直是靠老师讲,学生练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了简单数学练习。数学新课程明确要求,在数学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让学生在生活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数学实践知识;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不断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表明,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新课程的根本目标,也是数学教学的核心追求。

3. 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应用问题解决的应有之义和学教灵魂

应用问题是从学生实际生活的经验中提取出来的教学素材,在其解决中,具体被激活的是学生在生活情境下和解决问题的不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数学基本能力,其中,不仅包含对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等方面的理解,还包括在不同情境下正确、合理地使用的能力,并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活动经验。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的要求、目标、方法和评价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教材内容安排上,数学教科书中的应用问题不再单列成相关章节,而是分散在各个教学内容中,并以“应用”及“问题解决”两种课程形式反映。因此,在小学数学应用问题解决的学与教中,教师应该紧紧围绕基本的“数量关系”和“数学思想”为线索和载体,这既是应用问题解决的应有之义,更是其学与教的“灵魂”所在。

二、“应用问题解决”教学中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基本要素

1. 问题提出素养

问题提出素养是数学学习和应用问题解决的前提条件,数学学习就要学生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家决问题。新课程的数学教学要基于生活,基于问题,基于教学情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应用题解决中发展学生素养的基本要素。数学学习中的问题提出素养是学习者根据一定的目标导引,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观察,或面对仿真的生活情境,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意识和能力。在应用问题解决的学与教中,把“你发现了什么”这一过程还给学生,培养并使其具有问题提出素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识别存在于数学现象或日常的、非数学的现象中的数学问题或数量关系,捕捉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在更大的空间中去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进行分析,丰富学生“个人化”的数学实践知识。问题意识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前提,好问题开启了学生的理解,对某一问题的“问”已经是对某一问题的“答”或者已经包含着“答”的可能,学生的“问”与“答”在应用问题的解决中获得认知的统一。

2. 信息转译素养

信息转译素养是学习者在表述、解决并阐释应用问题过程中,识别使用数学的机会,阅读、提取、分析有关的数学信息,并将文本语言(主要指文字语言)转译为数学语言(如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等)及有效架构信息的能力。

学生在数学应用题的分析和解决中,首先接触的是有关的数学信息。例如,应用题中的数字,图片,已知条件和题目的要求等,都是数学解题的信息。信息转译素养是数学学习中利用已有信息进入问题情景的前提。学生要解决应用问题,就要利用已知信息进入问题情景。在某种意义下,问题的解决始于对信息的阅读,学生要运用数学概念、事实、步骤和推理来解决表述的数学问题,离不开对文本的独立阅读和信息转译。而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不强,一些学生不会从问题中提取相关的数学信息,特别是将文字语言转译为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存在困难。因此,应用问题解决中应切实关注阅读理解环节,提供足够的材料和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利用已知信息,找出要解决的问题和思路,用已有的信息去审题并正确地解决问题,帮助学生从概念、规则产生的背景中,理解数学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文本阅读和信息转译能力。

3. 知识创造素养

知识创造素养是学生在解决应用问题的过程中,为了富有成效地解决问题,不因循守旧,而是不断自我超越、力求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与理解,进而创造出新的知识或参与知识的“再创造”的意识和能力。

新课程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数学学习的目标来看,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应用问题的解决能力。数学的许多问题,是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创新精神,敢于创新,敢于实践,敢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在“应用问题解决”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1. 数学思维素养的培养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思维优化素养的培养是学生把思维能力转化为制件能力的基本要素。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大胆尝试并创造出多样化算法的基础上,将不同方法进行类比,解释和评价各种策略的优势和缺失,提炼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提高对解题策略的“互补与整合”以及思维方法优化的能力。

数学思维因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最重要的数学素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素养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特别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素养。数学学习中思维素养的培养是数学素养培养的核心,不会思考就不能解题,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 交流互动素养的培养

新课程数学教学的重要形式是教学互动,学生在应用问题解决过程中,既关心自己,也注意倾听他人意见,把自我置身于团队之中,积极研讨,和谐互动,并开展相互提问、大胆质疑等数学交流活动。

数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在社会生活中,数学既有一般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但也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学生是具有个性的学习个体,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都需要相互交流与合作,数学学习中的交流互动素养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素养。一方面,学生有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爱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思考和自由表达,另一方面,学生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还必须学会超越个体的努力,为知识的创造和发展而展开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思维互补。在交流互动中,学生既会受到失误的警醒,又会尝到成功的喜悦,既看到自己的力量,更看到团队力量的伟大,从而使数学活动中的人才资源得到极大的利用与发挥。

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语言是数学交流的载体,要指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语言,具备数学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学生如能熟练运用科学、严谨、简练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

3. 实践应用素养的培养

新课程数学教学具有鲜明的生活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教学的根本目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展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能主动地将数学与现实世界相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学习知识是为了指导实践,是为了在学习中能够运用。数学的应用实践素养,是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数学问题解决中的核心能力,也是应用题解决的的核心要素,是学生数学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我们在教学中会经常发现,有一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数学概念和基本原理都能熟练掌握,对老师讲过,自己已经做过的应用题都能很熟练解题。可一旦遇到新的问题,遇到没有做过的数学题型,就不知道从那里下手。对已知的数学信息缺乏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不能从已知的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数学信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眼高手低,缺乏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综合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中,许多学生缺乏综合信息的能力,往往出现审题错误。在小学三年级的倍数应用题的计算中有一道题:有一个学校买了3包羽毛球,一包是6盒,一盒有12个羽毛球,那这个学校一共买了多少羽毛球呢。许多学生在计算中直接用6×12=72。这就表明小学生在做数学应用题中缺乏综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素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在“做数学、用数学”中感悟数学,在数学学习的实践中建构以实践为核心的数学思想。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育模式是全新的、具有挑战性,需要课程实施者深入思考并不断识知其要义,但也给广大数学教师提供了一个施展智慧和才能的大舞台。此外,在数学教育中,无论是概念的理解、规则的建构还是能力的训练,其教学目标的预设都要明确而具体,这样在教学中易操作、有成效、可检测。同时,数学素养是一个概念化、抽象化的思维形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的渐进过程。特别是数学学习中的应用题的解决能力的培养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实践中去培养数学素养,把知识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统一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数学,感悟数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应用问题的解决能力。

摘要: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数学教育中“育人为本”的逻辑起点,是数学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和核心追求,是应用问题解决的应有之义和学教灵魂。课程实施者应基于应用问题的具体情境以及问题解决过程,着力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信息转译、策略探寻、知识创造、思维优化、交流互动和实践应用等数学素养,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

关键词:数学素养,应用问题解决,发展要素培养

参考文献

[1]朱凯.“应用问题解决”的基本内涵及学与教的应有观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6).

[2]黄甫全,曾文婕.小学教育学[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刘喆,高凌飚.西方数学教育中数学素养概念之辨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1(7).

[5]陈丽敏,Lieven Verschaffel,李雪梅.问题提出和问题解决之间关系的调查问卷[J].数学教育学报,2004(4).

【素养要素】推荐阅读:

动力要素07-14

要素禀赋05-10

要素扭曲05-11

农业要素05-13

动作要素05-14

内涵要素05-20

职业要素05-30

创意要素06-02

比较要素06-04

要素特点06-05

上一篇:月度观察下一篇:跑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