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要素

2024-06-27

培养要素(精选12篇)

培养要素 篇1

一、舞蹈教学中存在的“现象”

近年来, 反观舞蹈专业学生的上课情况与专业考核汇报呈现出一种常见的“疲软”现象, 肢体的表现欲望的疲乏直接或间接的体现出对专业学习兴趣的减弱, 也进一步从动作的表演欲望中看到学生心灵的空乏, 停在日复一日动作的复制学习而不能提升为一种心灵与情感的表现, 这样的舞蹈学习是可悲的。苏珊·朗格说:“一切艺术都是以展示心灵与情感世界的知觉形式。”作为艺术类专业本科生, 应高度要求肢体的表达能力完善, 除了能完成舞蹈动作之外还能借助肢体语言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传达丰富的思想内涵。

在舞蹈专业学习中极易出现“一边倒”现象, 教学重心往往过多偏向于肢体训练, 轻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这样一来, 导致大部分学生理解与口头表达能力的缺乏。甚少学生对所学过的专业基本知识表述得含糊, 学习事倍功半。肢体学习从感性认知开始, 通过感知不断思考进入理性学习, 从而提高学习高度, 才有了质的飞跃。

二、关于舞蹈人才培养基本“要素”

1. 舞艺之精

作为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 肢体的训练是第一要素。深知舞蹈艺术是借助人的身体作为媒介体进行的艺术展示。《毛诗序》中提及:“言之不足, 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 故咏歌之, 咏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此谓手舞足蹈作为抒发心志、情感最高层次的表达形式, 而作为艺术呈现来说, 舞蹈演员的肢体表现就是演员第二张脸, 这极具代表意义的肯定了肢体的运动训练的重要性。随着能力积累, 技术技巧训练在高班课堂也是训练重心之一, 高难度技术在舞蹈作品中确为令人眼前一亮, 适度合理的创新技术能力为舞蹈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技巧的出现也是舞蹈表演的情绪进入高潮时的精彩表现, 如在编创过程中滥用技术技巧使之失去观赏的精彩呈现的性质, 那么舞蹈已然失去了艺术本质, 变质成为体育竞技为核心。肢体能力训练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 开发各种强化素质的训练, 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肌肉能力, 使习舞者具备基本的柔韧素质、协调平衡、技术技巧能力、节奏感应、素质能力等。

2. 舞理之明

舞蹈教育发展是全面性的, 艺术之所以可以成为精神文化的层面, 是以文化作为载体。舞蹈艺术的欣赏者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层面才能更好的去理解舞蹈表现内容, 同理, 在舞蹈教育中, 文化素养的部分不容忽视, 不能因此失彼, 过度重视舞蹈专业肢体能力而不及时补充舞蹈专业学习的知识层面, 学生对文化传统学习一知半解的情况下是不能很好的发挥主观能动去进行创新, 即便创新的肢体动作在没有任何文化底蕴涵义, 毫无情感表达, 那只能是动作技法上的发挥, 不能成为大众所接受的舞蹈艺术品。对舞蹈的认识不应该停留简单的动作临摹, 充分深化对舞蹈艺术之美的本质认识, 提高个人艺术追求。学习中缺乏理论, 任何时间方法都缺乏方向;没有方向和方法, 任何理论都是空谈。例如:中国古典舞蹈的教学中, 强调“形、神、劲、律”在动作路线中的贯穿应用。学生通常注重于古典舞“形”的模仿, 在看似外在形态完成的同时, 却普遍缺少古典舞精神层面的“神”的掌握, 这样一个对动作复制的过程, 阻碍了学生对自我情绪的内心传递, 周而复始只将会使学生盲目并且麻木的训练, 忽略了学生对这门艺术真实意义的情感释放。通过加强理论深度认识, 动作意识得到强化, 便可协助舞蹈训练提升一个高度。靠意识带动动作, 丰富动作内涵意义, 引发动作表现性内在潜力。对于中国舞蹈创作一定要关注中国文化根源, 舞蹈不仅是竞技技术体系, 更是文化的体现。

3. 舞情之现

纵古观今, 舞蹈本就源于一种身体本能抒发内心渴求或心境的表现形式。情到浓时, 言不能达, 于是乎手舞足蹈释放一种力量寄以流露在外。情感因素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是必不可缺的一味调味剂。如果缺乏内心独白, 就会导致表现内容的不清晰, 感染力不足。舞蹈的创新是“惊奇”与“品质”的综合再现, “惊奇”是舞蹈创新的必备特色, 编创舞蹈的构思表演呈现带给艺术受众全新的视觉高度。“品质”是指舞蹈艺术作品呈现的质量保障, 舞蹈肢体的张力质感, 表演水平的高超是大众眼里追求的美的享受。连接两者之间的纽带是“情感”, 唯有带着情感才能将高质量的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完成的惟妙惟肖。苏珊·朗格:“艺术品本质上就是一种表现情感的形式, 它们所表现的正是人类情感的本质。” (1) 舞蹈艺术作品失去情感的支撑, 还能谈其为艺术作品吗?培养学生想象情感表现, 育演于教, 改善肢体学习中所容易陷入的误区, 阐释舞蹈学习不是纯对动作的复制模仿。舞蹈正是透过舞蹈演员的肢体去宣泄内心情感的, 一切技艺能力训练也正是为了表达情感而服务的。

三、关于舞蹈教育思考

舞蹈是一种动态艺术, 动态造型是极具情感符号意义, 又被称为“流动中的雕塑”。欧阳予倩先生在《一得余抄》中写道:“舞蹈是单独用动作来传达感情的, 舞蹈与雕塑有极为近似之点:雕塑贵能抓住人物一刹那间留下来的形象, 表现一个感情的顶点。舞蹈可以说是活动的雕塑, 它所表现的是感情的高度集中。”培养优质舞蹈表演人才, 教育体系在借鉴传统教学与历史经验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具备创新能力。务必加强力度宣扬文化意识, 鼓励学生多读多看多思考, 提高艺术文化修养。没有文化知识作为底蕴, 很难从肢体解放出来进入一个新高度, 更别谈表现力度的问题, 大脑意识的空乏不是一两天的强迫填充, 而是长

谈后现代美术教育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之融合

孟庆凯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后现代主义美术教育重视与学生对话, 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 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 自己得出结论, 教师考虑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喜欢自己, 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 教师甚至会针对性地予以帮助来加以改变, 并鼓励每个学生创作富有个性的艺术作品, 这恰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举一反三”等孔子的教育思想相吻合, 总览儒家教育思想, 有许多可以和后现代教学观对应之处, 这一发现让人兴奋, 让人再一次想到, 西儒是可以会融的, 选择和会融得好, 会使我们的教育事业焕发新的风采。

关键词:后现代;美术教育;孔子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后现代精神与当代中国美术教育研究》 (项目编号:2009B060) 成果

《跨世纪》杂志2008年第16卷第3期, 有孙桂青《中小学美术教育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一文。标题虽云亟待解决, 也许是为照顾读者的观感, 文中的问题却是从正面提出, 即: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二、采取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三、确立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四、以积极的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五、关爱学生、与学生一起成长等等。虽然是从正面提出问题, 却可以说明, 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中还存在一些正好相反的弊端, 即:一、不善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二、泛泛传输却不注意激发学生兴趣;三、不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四、不能积极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五、未能很好地关爱学生、与学生一起成长。

2009年, 银川市西夏区教育局举办“全区中小学美术网上教育论文评选活动”, 该区教育局教研室李泉推出《儿童美术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 文中说:“中小学美术教育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中小学课程中的专业化知识和技能教学特点突出, 以至于有些中小学的美术课程变成了美院课程的附庸。”还

期孜孜不倦学习积累而成。肢体能力与主意识结合起来, 发挥情感外化, 知其所表现, 敢于其表现, 才是对艺术文化的一步推进。舞蹈基本能力的训练是枯燥无味的, 调制教育方式, 实现“育演于教, 文理并行”, 升华教室就是舞台, 培养学生的表演意识, 刺激学生的想象性表演与表现欲望。学生通过自我思考, 在科学有效的规范学习中找到自我追求目标, 渐渐从基层模仿动作褪变到自我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可见, 舞蹈教学中涵盖着丰富层次的学习, 舞蹈者需掌握“技艺、文化、情感表现”等基本要素, 一个作品的展现不仅透露着演员的文化艺术感知能力、高超技艺的稳定、情感的外化, 也深化舞蹈演员对艺术之美的本质认识和更进一步的艺术内涵的阐释。

四、结语

艺术教育的宽面性除了对学生的要求不断提升之外, 对教育者也是一个考验。无论演与教, 总是在不同的层面上继而对艺术展开追求的形式, 为艺术奋斗的宗旨没有不同。宣扬艺术本质, 有, 大众文艺出版社早在2005年12月出版《中小学教师教育成果集II》, 书中有刘学强《中国艺术教育现状分析》, 也指出:“……课堂教学方式是延用旧的观念、方式、方法去教现在课本的新内容, 即‘老瓶装新酒’。典型做法便是教师首先学会课程规定的内容的各种技法, 然后拿到课堂上来向学生表演;学生便依‘技’而行。表面上看效果似乎是立竿见影, 但这种近乎机器生产产品式的方式却背离了我们要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大目标。千篇一律, 了无生气, 缺乏个性, 这不是艺术教育。”

《后现代课程观》一书的作者, 美国后现代主义者小威廉姆E.多尔指出, 上述弊端, 皆源自现代主义课程观, 也就是说, 是由科学教条化情况下现代主义的教育范式带来的。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李宏祥先生在其《后现代主义教学观及其对大学教学之启示》一文中概括得好:“后现代主义批评了现代主义课程观, 这种课程观认为, 课程以西方逻辑中心主义、理性主义传统为导向, 主张以科学知识为中心编制课程, 是一种唯科学主义的、封闭的课程体系, 呈现出直线性、统一性、可预测性、确定性和整体性等特点, 使学生难以用开放的眼光看待具有无限多样性的现实世界。” (见《大学教育科学》2007年第5卷第5期)

孙桂青等人说的是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问题, 小威廉姆E.多尔却指出, 在现代主义课程观这一大背景下, 这些问题是从小学到研究生教育过程中都有的。

根据现代主义课程观指导下教育出现的问题, 如李宏祥先生所说, 后现代主义提出了自己的课程观。

2009年年末, 江苏省教育厅组织中学美术骨干教师赴英国进行美术教育教学考察学习, 考察中发现, 英国美术课教学没有统一的教科书, 由教师自主安排教学内容, 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与创新精神, 教学活动体现出“快乐学习”

带着情感起舞, 接受文化意识的熏陶, 释放肢体与灵魂的天性, 使感知与理性的结合统一。从事艺术教育工作者切不以轻视现状, 以松怠对待求学之心。以培养优秀综合型舞蹈人才为目标, 无时无刻进行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的深度研究, 继续进行深化改革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①[美]苏珊·朗格著, 腾守尧等译:《艺术问题》第7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1].袁禾著, 《中国舞蹈意象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7年5月

[2].王一川著, 《艺术学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7月

[3].曾荣, 《论肢体动作语言在舞蹈创作中的合理运用》[J]2012年7月.

培养要素 篇2

做一个诚实的人,就是要说真话。

做一个诚实的人,大家都会信任你。

当你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换给别人时,你就是一个诚实的人。

当你解决自己造成的麻烦时,你就是一个诚实的人。

当你向别人承认错误时,你就是一个诚实的人。

当你说“我已经分了一个……”时,你就是一个诚实的人。

当你说“我已经玩过一次……”时,你就是一个诚实的人。

当你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时,你就是一个诚实的人。

当你知错就改时,你就是一个诚实的人。

做一个诚实的人,真好!你是一个诚实的人吗?

公正

公正,就是游戏时要想着别人。你可以玩,别人也可以玩。

当你和别人一起分享玩具时,你就是一个公正的人。

当你和别人轮流玩游戏时,你就是一个公正的人。

当你对别人说“轮到你了” 时,你就是一个公正的人。

当你和伙伴们一起分享食物时,你就是一个公正的人。

当你邀请别的小朋友和你一起玩时,你就是一个公正的人。

当你和别人商量接下来玩什么时,你就是一个公正的人。

当你在意别人的感受时,你就是一个公正的人。

做一个公正的人,真好!你是一个公正的人吗?

责任

有责任感的人,会主动去做正确的事。有责任感的人,会照顾好自己。当你主动收拾房间时,你就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当你注意安全问题时,你就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当你细心照顾家里的小狗时,你就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当你耐心照顾弟弟时,你就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当你把垃圾扔进垃圾桶时,你就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当你每天都能主动刷牙时,你就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当你尽力去弥补自己犯的过错时,你就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做一有责任感的人,真好!你知道怎样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吗? 规则

遵守规则,就是按照正确的方式做事。遵守规则,让人与人之间变得平等。当你在发言之前举起手时,你就是一个遵守规则的人。

当你想用伙伴的东西,征求伙伴的同意时,你就是一个遵守规则的人。当你在游戏之前,认真了解游戏规则时,你就是一个遵守规则的人。当你得到别人的允许,才去做一些事时,你就是一个遵守规则的人。当你和伙伴们轻手轻脚地穿过走廊时,你就是一个遵守规则的人。当你在考虑马路安全的问题时,你就是一个遵守规则的人。

当你认真倾听妈妈的话时,你就是一个遵守规则的人。

遵守规则,人人都要做到哦!遵守规则,你做到了吗?

友谊

朋友,就是你可以信任的人。朋友,就是和你一起快乐游戏的人。你可以这样交朋友——“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

你也可以这样交朋友——“你可真像我的姐姐……”

好朋友要互相帮助。好朋友要互相照顾。

好朋友就是轮流玩游戏。

好朋友就是一起分享。

好朋友就是彼此倾听。

好朋友就是犯错时说声“对不起”。

有朋友真好,每个人都需要朋友哦!你知道怎样和朋友交往吗? 助人

对别人有帮助,就是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伸出自己的手。对别人有帮助,就是心里时时想着别人。

当你帮别人拿东西时,你就是一个对别人有帮助的人。

当你做家务时,你就是一个对别人有帮助的人。

当你照顾妹妹时,你就是一个对别人有帮助的人。

当你整理散乱的玩具时,你就是一个对别人有帮助的人。当你虚心聆听爸爸的建议时,你就是一个对别人有帮助的人。当你照料其他小伙伴时,你就是一个对别人有帮助的人。当你主动关心朋友时,你就是一个对别人有帮助的人。

做一个对别人有帮助的人,真好!你是怎样做到对别人有帮助的呢? 领导力

“小小领导”,会主动承担责任。

“小小领导”,是伙伴们眼里的好榜样。

当你帮助别人时,你就是一个“小小领导”。

当你带着大家一起解决问题时,你就是一个“小小领导”。

当你邀请别的小朋友加入你的游戏时,你就是一个“小小领导”。当你关心身边每一个人的感受时,你就是一个“小小领导”。当你鼓励别人时,你就是一个“小小领导”。

当你用行动给大家打气时,你就是一个“小小领导”。

浅谈培养语文素养的“四要素” 篇3

一、在教学互动中培养素养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求得新的发现,达到共同的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的互动能有效地促进“生成”,从而促进语文素养的发展。

深加工的疑问永远是学生生成语言、训练思维、陶冶情趣的源泉。例如我在教学《数星星的孩子》一课伊始,就先让学生伸出手指,指着同学数,告诉大家我们全班共有几位同学?学生兴致盎然,纷纷站起来告诉大家我班一共有25人。教师话锋一转:“可是有一个孩子要数天上的星星,他能数得清吗?”在学生读课题“数星星的孩子”后,教师继续引导:“当你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时,你怎么想?”课堂顿时活跃起来,“这个孩子是谁呢?”“他为什么要数星星呢?”“他用什么办法来数呀?”“星星不是在动吗?他怎么就能数得清呢?”正是因为我主动创设了质疑的情境,才使质疑变得丰富多彩,才诱发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二、在精典诵读中积累素养

纵观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采取的是“以理解为目标,以讲解为手段”的阅读模式。为了理解得深透,许多老师不停地讲,结果教学效率不高。其主要症结就在于违反了“诵读”这一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我认为,现代语文教学模式应该是“以掌握祖国的语言为目的,以熟读背诵为手段”。具体有以下几点做法:

1.加强朗读、背诵训练。

语文教学时着重在熟读课文上下工夫;在记忆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上下功夫;在背诵诗文佳作上下工夫。课文教完了,要检查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是否能把该背诵的地方背诵出来,是否积累了好词佳句,能否把所积累的好词佳句恰当地加以应用。

2.增加课本中的背诵量。

就现用的教材来看,不论是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意境优美的散文,还是含蓄隽永的诗歌,都是学生语言积累的优秀范文,但教材中要背诵的地方却为数不多。以小语第九册为例,要求背诵的课文中涉及到7篇,共1090字,平均每天背诵却不足10个字。这是多么令人惋惜的数字!所以我除了落实课本的背诵量,每单元还挑选3~4个妙语佳句、精彩片断让学生熟读成诵,运用于片段练习。

3.推荐精典,熟读成诵。

一代伟人毛泽东酷爱读书,许多精典名篇熟读成诵。温家宝总理访问日本,当记者问及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时,他顺口吟诵了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两例,不正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背诵古诗文和名篇受益不浅”吗?现用教材虽有精选部分古诗文,但数量太少了,所以我有计划地提供《课程标准》推荐的一定数量的优秀诗文,让学生知其大概,博闻强记。久而久之,学习对语言的运用就得心应手了。

三、在语文实践中提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由于语感的培养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参与,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学生的悟性。因此,我就创设语感情境,让学生学会分析,从而实现对语言的准确领悟。

“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语言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的深层把握,使主体的“神”与客体的“神”融为一体,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领悟的最佳方法是“熟读精思,分析琢磨”。例如在教学《瀑布》最精彩的一段,“好伟大啊,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我先用轻缓、赞美的语气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风中瀑布缥缈、朦胧的美姿,接着让学生自由吟诵,领悟诗句的意思。然后抓住点明诗人伫立在瀑布脚下时间已久的“时时”,要求学生仿佛正跟着作者一道看,一道想,把作者看得入神的感觉读出来。最后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启发思考:“烟、雾、尘”这三个比喻合理吗?各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边读边展开想象,进一步感受到瀑布在风中如轻烟婀娜上升,似迷雾朦胧一片,像细尘纷乱飘洒的形象美。这样,学生通过多次的诵读,体会一次比一次深,一次比一次读得有感情,感悟得到深化,情感得到升华。

四、在日常生活中发展素养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去揣摩,而应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这就是说语言感悟与生活经验是直接联系的,离开了生活经验,很难获得具体的语感,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唤起他们的生活积累,使之先想想自己的生活实际,然后由此及彼,品读课文,进行感悟。同时,要求学生走向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时时关注生活,了解生活,积累生活经验。

培养要素 篇4

一、开放心态, 淡化出身境况

大学生的人生能否开放, 关键不在于接触面是否广泛和高端, 首先在于是否具有良好的心态。“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心态对大学生的思维、理想、行为、个性起导向作用。出身艰苦、环境闭塞、天赋普通等, 这些都不是借口。心态开放才能摆脱这些客观限制。“胡润中国富豪榜”上频频出现贫苦农村人的名字就是一个鲜活的实例。因此, 心态的开放是决定大学生走向成功的首要因素。

二、开阔视野, 紧跟发展步伐

时代在进步, 特别是网络普及的今天, 开阔视野, 紧跟时代步伐是每一个现代人共同面临的课题。倘若大学生视野不远、不广, 必将鼠目寸光, 最后被社会所淘汰。大学生只有开阔视野, 紧跟发展步伐, 才能对国际形势、时代发展、国家政策、市场行业、周围环境有深刻的洞察力和敏感度, 进而更好地规划人生、把握机遇。

三、拥有自信, 敢于拼搏进取

据调查统计, 招聘会上最受欢迎的是拥有自信、敢于拼搏的这一类大学生。自信和拼搏是绝大多数成功者都拥有的重要心理素质。唯有自信之人, 才敢于拼搏进取、坚持奋斗;唯有敢于拼搏进取之人, 才拥有不怕失败的自信。同时, 自信也要有一个度, 所谓开放的自信, 应该是建立在准确定位自我、善于扬长避短的基础之上, 而不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切勿盲目自信。拼搏也一样应该找准正确的方向, 把握力度。大学生应该把自己锻炼成拥有自信、敢于拼搏进取的人才。

四、富有胆略, 善于捕捉机遇

对于所有的成功者来说面对危险和困难他们敢于去冒险, 并在这之中抓住了属于自己的机遇, 并达到了理想的目标。对于一个迫切希望“走向成功”的大学生来说, 胆识是必不可少的。成功需要冒险, 但冒的是风险, 真实依靠的应该是胆略和胆识, 它所强调的是大学生需要善于去从危机中去发现机会、抓住机会。莽者、匹夫、狂徒, 都不缺乏勇气和胆量, 却只会陷入更大的困境, 因为他们缺少了智谋, 缺少了事前三思的魄力, 要知道做事仅靠冲动是难以做好一件事的。所以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 大学生需要的是主动去捕捉机遇, 当然这个就需要富有一定的胆略, 敢于在失败和成功的交叉之间去探寻一条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去思考和规划自己的人生, 逐渐成长为一个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五、有效策划, 制订奋斗目标

在人生的发展路上, 很多人都并不会很清楚自己以后在什么时刻, 该做一些什么事, 为什么要做这些事?一个有效的、成功的人生策划是很有必要的。策划, 则是意味着主动和策略, 意味着要全面地认识自己和社会, 确立适合自身的奋斗目标, 并制订一系列在不同时期所行之有效的执行方案来达到自己的“人生蓝图”。许多大学生之所以会失败, 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缺乏了勤奋、热爱、激情、雄心, 也并不是因为他们选错了自己在以后的人生大方向, 而是他们没有能够在施行之前去优化一下他们自己的人生策划。譬如:有许多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 究其最终原因, 正是因为没有制订一些行之有效的策划来规划自己大学四年的美好时光。最终在毕业时不得不陷入尴尬处境———找自己喜欢的工作缺乏硬件, 找专业对口的工作又是继续浪费时间。可见, 有效的策划是大学生成功的重要因素。

六、高效行动, 提升绩效水平

行动力是实现既定目标的保障。高效行动则需要雷厉风行的豪爽和不断思考、分析、总结的综合能力。一部分大学生还在只想不做的层面上, 也有一部分大学生不善于总结归纳, 导致做事的效率和质量有些不尽如人意。这种缺陷可能会导致恶性循环, 使得业绩水平无法提高甚至有下降趋势。高效行动则需把握机遇和找准方向的能力, 抓住机遇就等于及时行动, 以最短的时间实现既定目标。高效行动也需要开放的心态, 如果没有人生开放, 没有心态、文化、思维、个性等深层次的开放, 如何能够善于审时度势?如何能够及时行动?如何能够把握行动的分寸和火候?如何能够拥有高效的行动力?从此点看, “走向成功”具备的十大非凡要素具有紧密的联系, 相互协调, 相得益彰。

七、改革创新, 打破循规蹈矩

创新力和创造力是一切奇迹之源, 也是人生开放的核心能力。大多数大学生都出身普通, 所处的环境塑造了他们的守旧思想, 因循守旧只能延续当前“普通的现状”, 这样社会也必将为此而停滞不前。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和政府对于教育的高度重视, 大学生在各级各类人才市场上出现的频率逐年递增, 说明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 只有把握“创新”这个核心要素, 训练自己的新思维、新想法、新策略、新技术、新行为, 敢于打破陈规、具有改变现状的胆魄, 具有很强的改革和创新精神, 才会给自己带来人生突破性的发展, 并给社会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八、整合资源, 创设多赢平台

整合平台, 就是整合自身所拥有的各种资源, 使自己的人生平台配置最佳化, 最终实现高效能的人生。整合信息, 关键在于广听善断, 多察细析;整合技能, 关键在于搭配得法, 人机合一;整合人力, 重在善于沟通、合作, 形成人脉圈子;整合团队则重在得人、用人、凝聚人心。最高明的整合, 莫过于“三个臭皮匠, 抵个诸葛亮”;最缺乏效率的整合, 则莫过于“一个和尚挑水喝, 两个和尚抬水喝, 三个和尚没水喝”。因此, 大学生就需要对当前社会一些新的信息和资源进行深入的了解, 然后对其进行优化整合, 让自己的人生平台能够及时跟上时代的潮流, 做到精益求精, 这样才能实现共赢的效果。

九、构建人脉, 处理人际关系

“注重关系”并不只是东方社会所特有的文化现象, 西方成功大师卡耐基先生一样认为“一个人的成功85%靠人际关系。”大学是建立人脉关系最好的时期, 应认真整合、处理好自己的人脉资源, 为成功铺好每一块砖。当然, 发挥圈子和人脉的作用, 还需要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结交关键或有益的人, 获得自己的朋友、盟友和支持者。同时还需要具有很强的交际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临场应变能力, 学会在不断的扩大交际面的过程中, 构建一个属于自己, 并且有利于自己的人脉, 合理的处理自己与他们每一个人的关系, 让他们真正能够做到为己所用。这是每一个作为具有“成功素质”型人才所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成功素质, 只有做到了这一点, 才能配得上真正意义的“复合型”人才。

十、打造品牌, 体现核心价值

个人品牌是一个开放社会的标志符号之一, 它标志着你真正成为你自己。正如美国著名学者华德士所说:“21世纪的职业生存法则———建立个人品牌。”大学生不仅仅需要“我就是我”———拥有自己的个性, 关键的是还要能让这种个性得到社会的认可, 同时塑造一个独特而具有差异性、富有整个社会后续发展的重担, 所以高等教育阶段是一个极为关键的时期, 他们即将走完单纯丰富的校园生活, 也将步入复杂的社会发展大流中, 培养大学生“走向成功”十大非凡要素适用于每一个大学生, 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大学生本身更加适应这个社会的需求。社会需要人才, 也更需要综合性、创新性的人才, 大学生不断增长知识、锻炼能力、提高素质、丰富内涵, 把握机遇和挑战, 创造成功未来, 促进自身成长、成人、成才, 直至“走向成功”。信誉和形象的个人品牌。大学生中并不缺乏包装自己的人, 关键是没有体现核心价值, 仅仅在于表面的装扮。在大学生求学生涯的途中, 打造品牌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但是品牌的打造依靠的是诚信、实力、信仰等, 切勿跟随大流而改变自己。大学生在打造品牌的同时, 也应让自己的个性得以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价值, 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品牌、一类人的标志。这样才能在日渐发展的社会中不断凸显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成为社会需求的“成功人才”。

培养要素 篇5

浅论口语表达能力的智力要素的培养

口语表达是在占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知识基础上,凭借积极的思维活动,借助人的发音器官而进行的反映主客观世界的一种最普遍最方便的交流活动.人们的.口语表达要对接收的信息进行鉴别,选择,作出能动地反映.这里,包含着复杂的智力活动.

作 者:梅庆  作者单位:驻马店教育学院,河南驻马店 刊 名:陕西教育(高教) 英文刊名:SHAANXI JIAOYU(GAOJIAO) 年,卷(期):2008 “”(6) 分类号:H3 关键词: 

培养要素 篇6

关键词:化学学科能力 核心要素 培养策略

一、化学学科能力的现状

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使活动任务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一个人的能力越强,完成相关活动的效率越高。所以,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包括高考制度改革在内的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早在1999年2月,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考“命题要把以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引导中学生全面学习、掌握中学阶段相应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形成较强的能力”。同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要转变教育观念”,“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同时要求“积极推进高考制度改革”,“高考科目设置和内容的改革应进一步突出对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时隔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主题,明确要求“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同时要“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着重考查综合素质和能力”。

长期以来,关于化学学科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能力,也就是化学学科能力究竟包括哪些核心要素,在课程标准、高考说明等政策依据中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说法。《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部分,有“能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化学问题”、“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等相关描述。2014年江苏化学科高考说明在“命题指导思想”部分将化学科学素养和学科能力表述为“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信息获取与加工、化学实验探究、从化学视角分析解决问题和化学思维等能力”;在“素养和能力要求”部分又表述为“理解化学科学、形成信息素养、学会实验探究、解决化学问题”。这种不一致的现象在其他学科也同样存在。由于广义的知识不涉及能力,因为“广义的知识观已将知识、技能与策略融为一体”[1],所以,在讨论“提升学生化学素养的维度”和“化学高考复习的核心任务”等问题时,笔者总是用“广义的知识观”而回避“能力”一说。如将传统的化学知识分类方法和知识分类理论相结合,“把化学知识划分为物质知识、观念知识和方法知识三大类”,认为“物质知识是整个学科知识的基础,也是观念知识和方法知识的载体,观念知识和方法知识既要依靠物质知识的支撑,又能促进物质知识的获取”,化学学科要实现促进学生学科素养提升的终极目标,“应该从获取化学事实、形成学科观念和掌握科学方法三个维度进行教学策略的设计”[2];或认为“高考复习的核心任务主要包括激活知识、深化知识、综合知识和运用知识等几个方面”[3]。

二、化学学科能力的要素建构

面对“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主题,广大教师应该对各自的学科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化学学科的能力要素进行了相关研究。在邢红军等人结合物理学科的具体情况建立“智力+技能+认知结构(知识+科学方法)”[4]的能力理论之后,司马兰等人借鉴并移植了这一观点,认为化学学科能力包括“观察与实验能力、化学学习能力、化学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5]等核心要素。杨玉琴基于化学学科本质及其特殊要求的分析,又把化学学科能力的核心要素确定为“符号表征能力、实验能力、模型思维能力和定量化能力”[6]。其实,“学科”有着分别与科学领域、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相对应的不同含义,不同层面的“学科”有着各不相同的“基本问题”[7]。比较司马兰和杨玉琴的化学学科能力要素可以发现,他们对“学科”的理解有所不同,前者侧重“课程实施”的学科,后者侧重“科学领域”的学科。而学校教育范畴“课程实施”层面的学科教育是“学校设置学科的教育,其内容并不完全随科学的分化而分化,而受教育目标和学生身心的发展水平的制约”[8]。所以,学科能力的核心要素应该直接指向学科知识地获取与运用等学习活动。韩明友等人早就通过数理证明形成了“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必要条件,方法是形成能力的充分条件”;能力包括“以知识与知识输入方法构成的接受能力”和“以知识与知识输出方法构成的应用能力”[9]两种类型等结论。由于“学习能力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策略去独立地获取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个性特征”[10]。所以,学校教育范畴的学科能力,应该与学科知识的学习能力相对应。换言之,学校教育范畴的化学学科能力,就是与化学知识性质相对应地获取与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在基础教育阶段,“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由于“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所以,新课程倡导“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在现行课程标准中,“探究能力”的词频居所有能力之首。其中,《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能力”的词频为65次,与探究有关的(包括“探究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或“科学探究的能力”)13次,占20.0%;《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能力”的词频为38次,与探究有关的16次,占42.1%。另外,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还单独设立了“科学探究”的一级主题,并将其分解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关于“科学探究”我们应该认识到以下几点:(1)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科学探究”既可以是获取知识的方式,也可以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式;(2)获取或运用知识的“科学探究”,不一定都需要完整地包含所有的过程要素;(3)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要素的划分主要是为了增进九年级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而且不同学科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要素不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学校教育范畴内的“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探究能力与学习能力在一定时候具有等同关系,我们在思考化学学习能力或化学学科能力的要素构成时,可以不将探究能力视作其中的独立要素,同时也不需要囿于课程标准中已有的“科学探究”的相关要素,而要结合化学学习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筛选与建构。

依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学习过程的主要活动以及化学知识与有关方法的关系,并吸收已有化学学科能力的合理描述和研究成果,可以将化学学科能力的核心要素归结为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四个方面。(1)观察能力。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物质的组成和结构通常需要通过性质来表征,物质的应用又取决于相应的性质,而物质的性质又是通过一定的实验现象来呈现的。所以,观察能力是化学学习所必须的能力要素。另外,化学学习还需要结合有关模型、图表所提供的信息。因此,化学学习中的观察能力除了观察化学实验现象提取相应感性材料以外,还包括对有关文字、图表、模型等信息的观察和加工。(2)实验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中介。要形成物质的概念,必须从揭示物质的性质入手,而物质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许多都需要借助于人为控制条件下的化学实验才能显露出来;内隐在物质变化中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需要化学实验的揭示;解决化学问题的思路或方案也需要化学实验来验证。所以,实验能力也是学习化学所必须的能力要素。从实验的过程来看,实验能力应该包括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识别和绘制装置图的能力、完成实验操作的能力、处理实验安全问题的能力和正确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等。(3)问题解决能力。化学学习不仅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中的问题可以来源于教师以科学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时呈现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或提出的问题。所以,问题解决能力也是学习化学所必须的能力要素。依据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问题解决能力应该包括制定方案或计划的能力、整理和加工数据的能力、推理或论证结论的能力、反思和评价的能力等。(4)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在“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化学学习能力或化学学科能力的核心,包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类比、推断等思维方式,依托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实验观、分类观和化学价值观等学科观念,对其他能力具有统摄作用。因为只有思维活动的有效参与,观察才能全面、有序并突出重点,实验才能规范、安全并揭示本质,问题解决才能严谨、精确并富有创意。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思维能力可以分解为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能力,对化学观察、实验和问题解决的监控和协调能力。将化学学科能力的核心要素归结于以上几个方面,既包括学科能力的共性,也有化学学科的个性,符合“学科能力是学生的智力、能力与特定学科的有机结合”[8]的相关要求。

三、化学学科能力的培养策略

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能力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广大教师充分利用化学教学提供的机会,并将其渗透在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对于以获取知识为主体的教学,其中无论是物质知识、方法知识还是观念知识,都应该尽可能地通过以实验为主体的探究活动,全面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通过完成有关实验操作,收集其中所呈现的感性材料,再通过思维的理性加工形成相关结论,实现相应问题的解决,从而感受并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全面提升学生的观察、实验、问题解决和思维等能力。对于以运用知识为主体的教学,则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确定能力目标的重点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如化学图像题是通过数学图像呈现有关已知条件的化学问题,其中的数学图像与化学变化中有关量的关系相对应。对于化学图像题的分析,要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数学知识作基础,以便理解数学图像中曲线变化趋势及其拐点的化学意义;还要有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作基础,以便通过对图像的分析和与化学的联系形成正确的结论并掌握解题的一般规律。所以,关于“化学图像题分析策略”的教学,其能力目标主要是提升观察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具体是通过识别和提取图像中有效信息的过程提升观察能力,通过整理和加工信息并形成正确结论的过程提升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对解决化学图像题的具体过程的体验和反思提升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有关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图像中的相关变化,建立起图像与化学反应的对应关系,提高学生识别和提取图像中有效信息的能力;按照单一纵坐标一条曲线、单一纵坐标多条曲线、两个纵坐标多条曲线的顺序列举相关例题,教会学生理解分析这类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化学图像问题的能力;同时注意帮助学生结合“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教学程序,感悟解题的规律和技巧,促进思维能力的相应提升。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能力,应该正确认识化学学科能力与学习能力、探究能力之间的关系,围绕化学知识的性质和学习活动的特点确定学科能力的核心要素,并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实现化学学科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智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 陆军.提升学生化学素养的维度与策略.教学月刊:中学版,2011(12).

[3] 陆军.实施化学高考有效复习的思考与实践.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3(4).

[4] 邢红军,陈清梅.物理能力的基本理论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

[5] 司马兰,王后雄,王敏.化学学科能力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中国考试,2010(5).

[6] 杨玉琴.化学学科能力及其测评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7] 陆军.关于“学科基本问题”的几点思考.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4).

[8] 林崇德.论学科能力的建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

[9] 韩明友,潘国力.能力结构的数理证明与结论.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7(3).

[10] 毕华林.学习能力的实质及其结构构建.教育研究,2000(7).

培养要素 篇7

1 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英语的自觉性

什么是兴趣?兴趣是探究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积极态度, 是一个人优先地对一定事物发生注意的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 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 是学习的动力, 也是发展智力潜能的契机。

1.1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源泉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因素。罗森塔尔与雅各布森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研究, 使我们认识到,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作风和教育方法, 特别是教师的积极态度, 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反之, 教师的消极态度, 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不仅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积极的作用, 而且有助于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和教学创新, 提高教学效果, 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既要注意课堂秩序又要注意语言的趣味性和幽默性。如有一次上课时, 两个学生不停地讲话, 我没有大声训斥, 而是问:“Excuse me, , can you tell me 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I'm very interested in it?”这两个学生听了都不好意思地笑了。在教学中, 教师还要积极鼓励学生, 使学生感到有成功感。“求成功”是人类的共有的天性, 是学生愿意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在课堂上教师经常使用鼓励性语言, 可以激发学习成功的动机,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对回答问题好的学生我会鼓励说:“Very good”、“Great”。学生听到这些肯定和赞扬, 学习兴趣就会有效地激发出来。我们应该给学生们更多的鼓励, 使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深爱、尊重、理解和期待, 从而更加热爱学习。

1.2 灵活运用教法, 优化课堂, 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 不仅能消除单调感、枯燥感, 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语言最怕缺乏语言环境, 课上没有英语气氛, 会使具有好动、情感易变特性的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运用多媒体, 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 把抽象的语言、单调的词汇、语段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 就会深刻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起学习兴趣, 提高学英语的能动力。

2 积极引导, 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普曾说:“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 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 独立地掌握它们。”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会学生学习, 使其实现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 提高学习效率。在英语学习中, 阅读是自学的主要途径, 因此阅读理解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无法直接教给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但可以从方法上加以指导, 让他们逐渐掌握这些方法, 并能灵活运用。

2.1 培养学生自学教材的能力

2.1.1 预习课文

预习能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在预习课文之前, 我常先用英语向学生介绍作者生平, 故事背景等等, 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预习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学会如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来独立完成对新知识的初步理解和掌握, 从而使他们的自学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教师应要求学生通篇阅读课文, 不能遇到一个生词就停下来查词典, 而应当根据上下文来猜测词义。在预习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理解。

2.1.2 有效地抓好课堂阅读教学, 讲解中注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写作方法以及概念内涵等。还要引导学生自己找出课文中重要而又有用的词组、短语、句型和语言难点, 以使他们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的听课。这一过程既是分散解决课文中的词语难点和重点过程, 也是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四会能力的过程。就阅读理解四个字而言, 重点在理解上, 为了保证准确理解, 对文章出现的重点句或难句, 要适当讲解。比如“Living well”中有一句“I have a very busy life with no time to sit around feeling sorry for myself.”许多学生不理解这句话, 因为他们不明白“sit around”“feeling sorry for myself”的含义。其实, “sit around”指的是“闲坐着”, “feeling sorry for myself”是动词-ing形式构成的短语, 在句中作状语, 表示伴随的情况。难点解决后, 整个句子的含义就明确了, 即:我的生活很充实, 没有时间闲坐着顾影自怜。

2.2 学习课外阅读材料的方法

阅读能力必须通过一定数量的阅读实践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因此除课文外还必须补充一定数量的课外读物。在材料选择上, 要使所选材料在题材、体裁、难度等方面适合教学的实际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课外阅读的学习方法不同于课文学习, 教师一方面教给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泛读、略读、跳读、细读) , 一方面在扩大学生阅读量, 提高阅读速度的同时, 着重提高阅读效率, 反复训练理解技巧。

3 培养学生自学英语的习惯

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当要求学生每天读一篇短文, 篇幅可以短, 但必须天天坚持读, 培养一个好的阅读习惯, 这样不但能增加所学词汇的复现率,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用英语直接思维的能力。

3.1 快速阅读知其大意。

学生在阅读中千万不能养成一个词一个词地读的习惯。不要用手、笔指点着助读。要扩大视距, 至少要以词组、意群为单位进行阅读。要培养学生善于快速而正确地摄取重要内容, 抓住故事大意的习惯。

3.2 养成“回味”习惯, 及时做好评估。

每读完一篇文章, 都要回味一番, 对文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养成多问自己几个when, where, what, how等问题的习惯。要多做笔记。

综上所述, 兴趣、方法、习惯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三大着力点。今天的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要适应社会、适应时代, 就必须不断学习, 让学生会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教师必须担负的责任。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才能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放, 罗明基.教育学[M].大连: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 1992.[1]李放, 罗明基.教育学[M].大连: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 1992.

[2]魏华忠, 李月明, 廖嗣德.心理学[M].大连: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 1992.[2]魏华忠, 李月明, 廖嗣德.心理学[M].大连: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 1992.

培养要素 篇8

关键词:篮球,初中生,基本要素,培养

篮球是当今世界最受欢迎和开展的运动项目之一, 尤其受中学生欢迎。它是一项集体能、技能、心理等能力为一体的综合性运动项目。篮球运动真正的魅力就在于在快速移动和激烈对抗中完成各种高难技术动作, 在千变万化的情势下运用谋略去相互制约[1]。本人在教学和常年指导、带领篮球运动队训练中注重学生对篮球基本素质的锻炼, 帮助学生理解原理, 掌握最基本的技术动作, 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从而提高篮球基本动作的质量, 准确, 牢固的掌握各个要点。学生通过校、市各级比赛也取得了优异成绩, 并且通过篮球运动展示了自我, 提升了自身素养。本人就从技、战、身、心、体、律六方面浅谈一下初中生篮球训练所需的基本要素。

1 技

(1) 即为技术, 是篮球基本素质的基础。

基础技术是任何一项体育运动的基本, 它的好坏或熟称扎实与否决定了今后运动成绩的水平和发展。

(2) 基本技术往往是反复如一、枯燥乏味的, 因此基本技术的练习让好动的青少年沉不下心认真练习。从而也导致了青少年的基本技术不扎实, 不牢固, 练习兴趣低下, 甚至半途而废。本人简要说明一下对以下两基础点的训练。

(1) 对运球的训练。运球在比赛中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 表现在快速推进的进攻, 带球摆脱防守, 上篮得分等等。正是由于运球是篮球进攻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2]在训练中我首先对运球的手法进行教学, 学生易错误的使用手腕用力, 而没有用小臂按拍球, 运球时喜欢眼睛看球, 球感差, 因而在训练中我安排了大量的运球练习, 包括体侧运球、运球急起急停、体前换手变向运球、“之”字型以及绕“8”字型运球等。增加学生的球感。

(2) 对传、接球的训练。传、接球和运球一样, 是篮球竞赛中运用最多的技术。传球的手法主要有双手和单手胸前传球、单手肩上传球。主要是行进间的传、接球上篮, 还有原地的双人双球练习。易犯错误是:全手掌触球, 手心没有空出, 手指僵硬, 两拇指距离过大或过小, 造成接不到球或是球打到自己的身上, 训练中可以让学生使传球、接球与脚步动作结合起来, 不断提高对抗强度, 提高传、接球的运用能力。

(3) 此外本人通过与专业人士研讨、自身教学、训练、书籍查阅等途径, 编写了便于牢记, 简洁易明的口诀运用于教授学生, 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也提高学生对基础技能和理论知识的认识度。通过统计研究, 技术动作扎实熟练的学生都能较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动作口诀及技能, 并有自己的观点, 乐意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提高。

(4) 通过训练研究发现对于青少年的技术动作训练还要多注重兴趣的激发、手段方式的变化, 以及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模仿练习, 从而培养青少年主动思维学习的意识。

2 战

(1) 即为战术, 是篮球实战意识与思想。战术作为基础练习对于中学生往往是在思想层面上, 因为战术是要两人或多人统一后进行的基础练习, 而且首先要在技术动作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方可进行, 否则效果不佳。

(2) 通过训练研究表明, 对于初中学生此阶段的战术训练应运用较为简捷实用的, 便于理解的战术:主要以两人和三人, 局部, 快速为主配合为主。譬如:两人之间的传切配合, 突分战术, 局部的掩护战术, 夹击抢断战术, 快攻战术。

(3) 战术意识和思想的养成:作为基础练习, 对于中学生首先的是要学会和养成的对教练布置的战术的领会和理解, 临场认真贯彻, 这是战术在此阶段的锻炼目标和主要任务。只有学生在思想素质上达到认真贯彻的时候, 对于学生来讲他的战术思想的基础已基本巩固, 对于这方面能力的提高已为今后打下基础。

(4) 简单战术就是把基本技术技能和临场跑动相结合进行练习, 增加了练习难度, 但同时也提升了篮球运动的趣味性, 使得不断变化的空间运动深深吸引着青少年, 有助于青少年全面理解篮球运动。

3 身

(1) 即为身体, 主指身体形态, 是青少年篮球运动先决条件和保障。当今篮球发展向着高、快、猛 (力量) 发展。尤其向高发展, 作为一向以快、灵、准为特点的亚洲各国也在逐步主要向高度发展, 其中中国的姚明就是最好的例子。不可否认, 篮球运动是个子高者相对占有优势, 但是篮球运动是一全身综合性运动, 需要发展个人的速度、力量、跳跃、柔韧、灵敏等素质。

(2) 对于处于身体发育的中学生来讲, 身体素质的锻炼与篮球运动正好相辅相成。积极的锻炼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 反之身体素质的发展有助篮球水平的提升。教学训练中, 本人首先教授学生身体素质与运动水平的关系, 通过举例说明一些典型例子进行理解。其次在各项素质练习中要穿插一些趣味比赛或对抗, 让学生感到兴趣, 同时在锻炼的时候要激励学生, 与锻炼意志和心理素质相结合, 并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个体的优势能力及还需发展的弱势能力。

4 心

(1) 即为心理, 是优秀运动员的成功要素。

(2) 通过训练研究, 初中学生尚处发育阶段, 心理素质也处发展阶段, 变化起伏较大, 临场比赛的心理控制能力很弱。学生在平时运动、教学比赛、正式比赛时的心理都有着很大的不同, 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要结合教学比赛、实战比赛进行不同环境的锻炼, 并且有意设置领先球分、落后球分 (即熟称的顺风球和逆风球比赛) , 让学生锻炼应付各种情况的心理活动, 培养积极向上, 勇于面对困难的强大心理素质。

4 体

(1) 即为体能, 是有效运动的支柱和可持续性运动的保证。

(2) 教练员、运动员对体能训练要有重要性的认识, 高度认识具有良好的体能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必备条件之一。正确把握篮球运动项目的竞技制胜规律, 根据篮球专项需要的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进行科学训练。[3]对于中学生来讲, 尤其是当今中学生耐久能力逐步下降的趋势情况下, 体能的练习更是至关重要。长时间的持久跑, 不间断的变速、变向跑, 连续的弹跳等等, 都是篮球运动的基本保证。

(3) 中学生体能训练针对性要强。

对于1 3~1 7岁之间的初中运动员各项素质发展的都比较快。所以“发展反应速度的练习要与加强观察力、时空判断能力的训练密切结合;发展动作速度的练习, 须注重增强肌肉的可塑性、可伸展性及肌肉内部和肌肉群间的协调性;发展移动速度练习, 则须注重提高运动员的非乳酸无氧供能能力及ATP再合成的能力。”[4]中学生可以结合游戏, 一对一对抗, 小型比赛开展体能锻炼。同时上肢力量、腰腹力量的锻炼也是运动所要加强的, 对于对抗性运动, 肌肉的有氧持续能力和瞬间爆发能力都是体能锻炼的关注部分。所以针对中学生特点可以借助中强度高密的力量练习, 主要练习爆发力和有氧能力。

(4) 体能训练要以量为基础强度为核心力量是手段速度是目标。专项速度尤其是长时间大强度的专项速度是体能训练效果的唯一检验指标。在中学生篮球体能训练和比赛结束后要做到合理恢复, 一是合理的营养搭配;二是积极的休息;三是适当的心理恢复;四是良好的作息制度。中学生教练员应该以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体能训练做到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相结合。把体能训练重视上去, 应该深刻了解到体能是技战术的前提和基础。中学生篮球队教练员应把体能训练放到首要位置。根据篮球比赛的强度选择合适的无氧耐力训练手段的同时, 应加强对有氧耐力的训练。

6 律

(1) 即为纪律, 是构建优秀运动队、培养优秀运动员的保障条件。

(2) 作为中学生, 教师或教练员要给与明确的是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但凡违反校规的队员都要受到停训或清退处理。

(3) 要建立严格的队规, 例如:训练准时出勤, 不早退, 不无故缺席, 不偷懒。训练保质保量, 团结友爱, 服从教练、队长的安排和要求等等。对于队规要遵章严格执行, 并且是奖惩分明。在制度的保障下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训练习惯和优秀的体育道德素养。

7 结语

中学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在身体和心理上都有很大的改变, 因此教师、教练对于基础素养的教导要耐心, 细心, 有爱心的进行指导, 并且作为学校教师还要与家长保持联系, 共同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成长等诸方面。一旦碰到问题, 学生、家长、学校、教师可以有效协商处理, 让学生通过篮球运动带动其对学习、生活、生命的积极性, 并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丁振峰.中学篮球教学与训练方法案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5.

[2]贾志强.篮球实战技巧[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

[3]张宏杰, 等.篮球运动成功训练基础——体能、营养与恢复手册[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4.

培养要素 篇9

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为目的, 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2000年, 教育部教高[2000]2号《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 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 高职目标定位应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具有终身学习理念, 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学习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实现”两高一新“人才培养目标走工学结合教育之路是必然的选择”。这不仅是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 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自下而上发展的需要。因此, 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是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

二、构建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案要素

作为一种教育模式, 工学结合教育的不仅仅表现在课堂教学与生产劳动的结合, 也不是传统教学内容在新形式下的简单接受, 而要扩展为课堂教学与涵盖生产劳动在内的各种形式社会实践的结合, 同时应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第一线, 面向产业、贴近市场的直接需求, 不断优化课程结构, 重组教学内容, 重新设计教学方案, 成为实现社会需求与高等职业院校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相联系的桥梁与纽带。第一, 要改革传统的办学模式, 努力营造办学主体多元化的氛围。特别是通过构建科学机制, 建立包括政府有关部门、行业高校, 特别是企业专家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广泛听取产业界、学术界、经济界专家学者对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评价方法方面的意见, 制定符合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建设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 从而使学校掌握企业需求的最新信息, 也可以使企业中的新思想、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及时进入课堂, 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 从而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学以致用, 无须进入市场后再进行专业能力的大幅度调整。归根结底, 高等职业院校的“产品”是人才, 用人单位是“上帝”, 高等职业教育只有贴近社会和市场办学, 满足企业的需求, 学生才有出路, 学校才有生机和活力。第二, 要改变将工学结合与常规的生产实习等同起来的观念, 改变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的做法, 把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全面素质放在首要的位置, 同时要创造条件, 改变工学结合教育过分强调集中安排的方式, 使学生能够在更大范围、更加复杂的环境下以及持续的活动中得到各种能力的锻炼, 真正通过实践, 使学生的自身素质获得全面提高。第三, 要研究和建设工学结合的课程标准, 以工作任务为引领, 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 规范课程教学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因此, 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是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

三、构建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条件要素

培养“两高一新”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实习实训条件,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实施“两高一新”人才培养的物质保证。第一, 加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的原则, 按照产品化、社会化、产业化的要求, 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完备、与生产一线同步, 能够满足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 在高度仿真的环境和职业环境中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 使学生在职业活动环境中, 经受岗位实务训练或仿真实训, 有效地学习现场作业的实际知识和实际技能。如由学校提供场地和车间, 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人员, 以企业为主组织生产和实训或承接社会产品, 以学校为主组织加工和实训, 做到“校企合一”或“前校后厂”, 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落在实处。第二, 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建立若干个在生产经营方面有行业代表性、有适当规模、生产技术先进、工程技术力量强、现代化管理水平高的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引导企业建立接收学生工作实习实训制度, 探索工学结合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利益机制、激励机制和交互机制, 实现工学深度结合, 合作共赢。从而使学生到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去, 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与真实环境下, 真刀真枪地进行职业规范化训练, 培养学生从事和胜任某一职业岗位 (群) 解决生产实践和工程项目中实际问题的技术与管理能力。因此, 强化改善人才培养条件, 是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保证。

四、构建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要素

构建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 工学交替是最常见的工学结合途径。按工学交替间隔时间可采用“0.5+2.5”和“1+2”等前期工作模式、“1+1+1”和“1.5+0.5+1”等中期工作模式、“2.5+0.5”和“2+1”等后期工作途径、“0.5+2+0.5“等前后期工作模式。第二,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 将工作实训任务化、项目化, 是工作实践的高级形式。任务驱动是将知识和技能隐含在工作任务中, 通过对工作任务的分析、讲座和完成解决问题, 项目导向是通过项目设计, 组成项目小组, 深入工作实际, 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应用知识和培养能力。第三, 顶岗实习模式。是工作实践的最高形式, 具有岗位性、独立性、有偿性、稳定性等特征。从改革毕业实习入手, 与建设有行业代表性, 有适当规模, 与专业设置相匹配的高水平校外实习基地紧密配合, 遵循企业工作规律, 完善创新运行机制, 提高顶岗实习比例。综上所述, 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的重点是通过校企合作增强培养途径与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以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途径的全面改革与创新。因此, 改革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 是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

五、构建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要素

一个完整的教育模式, 必须关注活动目标的实现过程, 也就是教育质量的评价。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特定的培养目标, 通过“以课堂为中心, 以教材为中心, 以教学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的传统教育模式是难以实现的, 目标的达成度也是难以确认的。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以其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适应性, 有助于改变原有教育评价功能的缺陷与问题。第一, 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主张评价手段的多样性、个性化和动态化。教学过程中的专业调研、专业考察都可用于评价教学效果, 学生参加的各类科技竞赛、创业设计大赛、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 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 也可视为考证教学质量的内容。第二, 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重视评价主体的广泛性, 建立由学校与社会实训单位, 共同制定和操作学生工作阶段成绩考核标准及操作程序, 组成以教师为主, 有企业、社会相关人员参加的工学结合教育评价队伍, 做到学校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 体现在“人才产品”是否经得起社会、市场、企业的检验。因此, 学生从录取进校, 经过锤炼, 到社会吸纳, 通过工学结合教育所得到的社会综合评价, 才是检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最佳尺度。第三,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采取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纳入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评价体系, 因为从技术角度来看, 职业资格证书是社会按照一定的职业资格标准, 对劳动力进行严格检测的结果。高等职业教育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符合工学结合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有益于改变和克服高等职业教育脱离生产、脱离实际、脱离一线的偏向和缺陷。因此, 科学构建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是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2]魏东新.高职院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7.

[3]周济.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实现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Z], 2005-08-15.

[4]黄永刚.高职院校实施产学合作教育的价值认识[J].教育与职业, 2001, (9) :22-25.

[5]陈维彬.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探索[J].教育与实践, 2007, (7) :97-99.

培养要素 篇10

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 使活动任务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一个人的能力越强, 完成相关活动的效率越高。所以,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包括高考制度改革在内的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早在1999年2月,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 高考“命题要把以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 “引导中学生全面学习、掌握中学阶段相应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并形成较强的能力”。同年7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要转变教育观念”, “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同时要求“积极推进高考制度改革”, “高考科目设置和内容的改革应进一步突出对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时隔1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提出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主题, 明确要求“优化知识结构, 丰富社会实践, 强化能力培养”, “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同时要“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 着重考查综合素质和能力”。

长期以来, 关于化学学科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能力, 也就是化学学科能力究竟包括哪些核心要素, 在课程标准、高考说明等政策依据中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说法。《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 》在“课程目标”部分, 有“能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化学问题”、“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敢于质疑, 勤于思索, 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 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 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等相关描述。2014年江苏化学科高考说明在“命题指导思想”部分将化学科学素养和学科能力表述为“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以及“信息获取与加工、化学实验探究、从化学视角分析解决问题和化学思维等能力”;在“素养和能力要求”部分又表述为“理解化学科学、形成信息素养、学会实验探究、解决化学问题”。这种不一致的现象在其他学科也同样存在。由于广义的知识不涉及能力, 因为“广义的知识观已将知识、技能与策略融为一体”[1], 所以, 在讨论“提升学生化学素养的维度”和“化学高考复习的核心任务”等问题时, 笔者总是用“广义的知识观”而回避“能力”一说。如将传统的化学知识分类方法和知识分类理论相结合, “把化学知识划分为物质知识、观念知识和方法知识三大类”, 认为“物质知识是整个学科知识的基础, 也是观念知识和方法知识的载体, 观念知识和方法知识既要依靠物质知识的支撑, 又能促进物质知识的获取”, 化学学科要实现促进学生学科素养提升的终极目标, “应该从获取化学事实、形成学科观念和掌握科学方法三个维度进行教学策略的设计”[2];或认为“高考复习的核心任务主要包括激活知识、深化知识、综合知识和运用知识等几个方面”[3]。

二、化学学科能力的要素建构

面对“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主题, 广大教师应该对各自的学科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近年来, 许多学者对化学学科的能力要素进行了相关研究。在邢红军等人结合物理学科的具体情况建立“智力+技能+认知结构 (知识+科学方法) ”[4]的能力理论之后, 司马兰等人借鉴并移植了这一观点, 认为化学学科能力包括“观察与实验能力、化学学习能力、化学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5]等核心要素。杨玉琴基于化学学科本质及其特殊要求的分析, 又把化学学科能力的核心要素确定为“符号表征能力、实验能力、模型思维能力和定量化能力”[6]。其实, “学科”有着分别与科学领域、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相对应的不同含义, 不同层面的“学科”有着各不相同的“基本问题”[7]。比较司马兰和杨玉琴的化学学科能力要素可以发现, 他们对“学科”的理解有所不同, 前者侧重“课程实施”的学科, 后者侧重“科学领域”的学科。而学校教育范畴“课程实施”层面的学科教育是“学校设置学科的教育, 其内容并不完全随科学的分化而分化, 而受教育目标和学生身心的发展水平的制约”[8]。所以, 学科能力的核心要素应该直接指向学科知识地获取与运用等学习活动。韩明友等人早就通过数理证明形成了“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必要条件, 方法是形成能力的充分条件”;能力包括“以知识与知识输入方法构成的接受能力”和“以知识与知识输出方法构成的应用能力”[9]两种类型等结论。由于“学习能力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是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策略去独立地获取信息, 加工和利用信息,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个性特征”[10]。所以, 学校教育范畴的学科能力, 应该与学科知识的学习能力相对应。换言之, 学校教育范畴的化学学科能力, 就是与化学知识性质相对应地获取与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在基础教育阶段,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由于“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所以, 新课程倡导“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知识和技能”, 而且在现行课程标准中, “探究能力”的词频居所有能力之首。其中,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2011版) 》中“能力”的词频为65次, 与探究有关的 (包括“探究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或“科学探究的能力”) 13次, 占20.0%;《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 》中“能力”的词频为38次, 与探究有关的16次, 占42.1%。另外, 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2011版) 》中还单独设立了“科学探究”的一级主题, 并将其分解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关于“科学探究”我们应该认识到以下几点: (1) 在化学学习过程中, “科学探究”既可以是获取知识的方式, 也可以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式; (2) 获取或运用知识的“科学探究”, 不一定都需要完整地包含所有的过程要素; (3) 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要素的划分主要是为了增进九年级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而且不同学科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要素不完全相同。也就是说, 学校教育范畴内的“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探究能力与学习能力在一定时候具有等同关系, 我们在思考化学学习能力或化学学科能力的要素构成时, 可以不将探究能力视作其中的独立要素, 同时也不需要囿于课程标准中已有的“科学探究”的相关要素, 而要结合化学学习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筛选与建构。

依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学习过程的主要活动以及化学知识与有关方法的关系, 并吸收已有化学学科能力的合理描述和研究成果, 可以将化学学科能力的核心要素归结为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四个方面。 (1) 观察能力。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通常需要通过性质来表征, 物质的应用又取决于相应的性质, 而物质的性质又是通过一定的实验现象来呈现的。所以, 观察能力是化学学习所必须的能力要素。另外, 化学学习还需要结合有关模型、图表所提供的信息。因此, 化学学习中的观察能力除了观察化学实验现象提取相应感性材料以外, 还包括对有关文字、图表、模型等信息的观察和加工。 (2) 实验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中介。要形成物质的概念, 必须从揭示物质的性质入手, 而物质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 许多都需要借助于人为控制条件下的化学实验才能显露出来;内隐在物质变化中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需要化学实验的揭示;解决化学问题的思路或方案也需要化学实验来验证。所以, 实验能力也是学习化学所必须的能力要素。从实验的过程来看, 实验能力应该包括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识别和绘制装置图的能力、完成实验操作的能力、处理实验安全问题的能力和正确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等。 (3) 问题解决能力。化学学习不仅是获取知识的过程, 也是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其中的问题可以来源于教师以科学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时呈现的问题, 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或提出的问题。所以, 问题解决能力也是学习化学所必须的能力要素。依据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问题解决能力应该包括制定方案或计划的能力、整理和加工数据的能力、推理或论证结论的能力、反思和评价的能力等。 (4) 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在“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的, 是化学学习能力或化学学科能力的核心, 包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类比、推断等思维方式, 依托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实验观、分类观和化学价值观等学科观念, 对其他能力具有统摄作用。因为只有思维活动的有效参与, 观察才能全面、有序并突出重点, 实验才能规范、安全并揭示本质, 问题解决才能严谨、精确并富有创意。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 思维能力可以分解为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能力, 对化学观察、实验和问题解决的监控和协调能力。将化学学科能力的核心要素归结于以上几个方面, 既包括学科能力的共性, 也有化学学科的个性, 符合“学科能力是学生的智力、能力与特定学科的有机结合”[8]的相关要求。

三、化学学科能力的培养策略

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能力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需要广大教师充分利用化学教学提供的机会, 并将其渗透在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对于以获取知识为主体的教学, 其中无论是物质知识、方法知识还是观念知识, 都应该尽可能地通过以实验为主体的探究活动, 全面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 让学生通过完成有关实验操作, 收集其中所呈现的感性材料, 再通过思维的理性加工形成相关结论, 实现相应问题的解决, 从而感受并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全面提升学生的观察、实验、问题解决和思维等能力。对于以运用知识为主体的教学, 则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确定能力目标的重点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如化学图像题是通过数学图像呈现有关已知条件的化学问题, 其中的数学图像与化学变化中有关量的关系相对应。对于化学图像题的分析, 要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数学知识作基础, 以便理解数学图像中曲线变化趋势及其拐点的化学意义;还要有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作基础, 以便通过对图像的分析和与化学的联系形成正确的结论并掌握解题的一般规律。所以, 关于“化学图像题分析策略”的教学, 其能力目标主要是提升观察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具体是通过识别和提取图像中有效信息的过程提升观察能力, 通过整理和加工信息并形成正确结论的过程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对解决化学图像题的具体过程的体验和反思提升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 可以借助有关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图像中的相关变化, 建立起图像与化学反应的对应关系, 提高学生识别和提取图像中有效信息的能力;按照单一纵坐标一条曲线、单一纵坐标多条曲线、两个纵坐标多条曲线的顺序列举相关例题, 教会学生理解分析这类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提高学生解决化学图像问题的能力;同时注意帮助学生结合“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教学程序, 感悟解题的规律和技巧, 促进思维能力的相应提升。

总之, 要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能力, 应该正确认识化学学科能力与学习能力、探究能力之间的关系, 围绕化学知识的性质和学习活动的特点确定学科能力的核心要素, 并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 实现化学学科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智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2]陆军.提升学生化学素养的维度与策略.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1 (12) .

[3]陆军.实施化学高考有效复习的思考与实践.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3 (4) .

[4]邢红军, 陈清梅.物理能力的基本理论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4) .

[5]司马兰, 王后雄, 王敏.化学学科能力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中国考试, 2010 (5) .

[6]杨玉琴.化学学科能力及其测评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2.

[7]陆军.关于“学科基本问题”的几点思考.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4 (4) .

[8]林崇德.论学科能力的建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 (1) .

[9]韩明友, 潘国力.能力结构的数理证明与结论.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1997 (3) .

培养要素 篇11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的改革,而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理念的转变,如何体现和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 的新课程理念呢?来自我省不同地区的物理教师,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课通过说课、教学设计、课堂纪实、反思等形式,从多角度展示了对本课的理解。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会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勇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2.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参与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逐渐养成积极主动与交流合作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了光的折射规律,对于凸透镜,也仅仅知道它叫放大镜,能把物体放大,但对凸透镜能成缩小实像和放大实像他们是知之甚少的。现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是初中学生必做的分组实验,是初中物理光学的重要内容,是初三物理知识的重点,是一节集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于一体的课。本节课既是将来学习凸透镜成像原理,又是进一步学习眼睛成像和照相机等仪器原理的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也是学生到高中进一步学习光学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优势:初三学生乐于参与动手实验,在玩中学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他们喜欢探索自己熟悉的或与所学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团队协作意识强。

劣势:初三学生认知能力还比较低,对知识的归纳概括以及迁移能力还不强,所以要把折射规律和凸透镜成像联系起来还比较困难。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难点: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到凸透镜成像规律。

五、教学准备

f=15cm凸透镜、光具座、光屏、蜡烛、火柴、光屏、多媒体课件等。

六、教学过程

【实验切入 问题导入】

演示实验1:透过手中的凸透镜观察物理课本上的字,同学们都能看到放大的字,这是他们已有的知识体验。

演示实验2:透过手中的凸透镜观察窗外的景物,意外地发现窗外景物倒立、缩小的像。

师:为什么透过同一凸透镜却看到不同的情景?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出现放大的像、缩小的像和什么因素有关?(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实验与已有经验的冲突,引发他们的思索,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提出各种猜想,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关注度。

【进入正题 合作探究】

(一)猜想与假设

凸透镜成像能否用光屏承接?

1.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的,光屏上得不到像,只能用眼睛通过透镜看到。

2.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既能用眼睛通过透镜看到,又能显示在光屏上。

【提出问题】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1)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2)与焦距的大小有关;(3)与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4)像的正倒可能与物体是否在凸透镜同侧有关。

【设计意图】介绍:物距u、焦距f、像距v,为探究实验作好铺垫。

(二)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请同学们阅读书本上97页的内容,想一想:“你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你自己的猜想?”学生思考,通过小组讨论,提出各种猜想并设计出实验方案。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目的是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和交流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本节课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作好铺垫。

(三)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1.PPT提示:

安装从左向右顺序是: 蜡烛 凸透镜、光屏。

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怎样找实像:当成实像时,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得到最清晰的像时,光屏的位置才是像的位置。

3.怎样找虚像:透过凸透镜用眼睛观察物体所成的像。

4.学生四人一组,分为12个实验小组,物距从6cm开始,每增加3cm取一组实验数据,直到39cm,不同小组测量不同的物距,使得每组物距的数据都有两个小组测量。学生分工合作,通过探究实验,得出放大、缩小、等大的像,成功后的小组骄傲地将手高高举起,得到老师肯定。

5.如果反复观测都得不到发光体的像,便填写“不能成像”,出现无法测量到的数据,可以暂时空着,看看能否从已测量到的数据中得到一些启发,完成实验数据的收集工作。

6.表格中所有数据对各小组来说都是共享的,让学生从这些数据中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是本次探究活动的重点。

7.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探究乐趣和成功喜悦。突破本课的难点,为归纳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做好清疑工作。

(四)分析论证、评估交流

在发现了一系列规律后,要求各小组用概括的语言来陈述这些规律,为了使规律更有普适性,启发学生15cm用f来表示,30cm用2f表示,显然,这样陈述的规律更有普适性。

小组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比较分析,交流讨论,最后总结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完成本节课的重难点的教学。

板书:

1.照相机的原理:u>2f,f

2.投影仪的原理:f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放大镜的原理:u

顺口溜:(PPT展示)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虚像与物同侧正,实像与物异侧倒;

物远像近像越小,物近像远像越大。

【设计意图】学生总结规律时教师进行引导和点拨,此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用简洁、有条理的语言概括规律,学会处理实验数据。用规范的板书设计加深对知识的领悟。

【深化规律 学以致用】

小明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 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烛焰位于b点时,成放大的实像

C.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D.烛焰位于d点时,成放大的实像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目的是巩固当堂所学知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课堂小结 渗透评价】

1.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你能够很好地和小组成员合作,开展小组交流,并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做法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叙述知识、方法以及能力上的收获,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整体的把握。通过质性评价,让学生感悟成功的喜悦心情。

作业布置:写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培养要素 篇12

一、严格要求, 是前提保障

新课程标准在计算教学上要求达到三个层次, 具体地说, 就是根据每一部分所占的地位、作用区别对待, 对一位数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最重要的口算要求达到熟练;对于除此以外的基本口算, 万以内的加减法和用一两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 要求达到比较熟练;对于三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只要求会算。在小学阶段, 特别是小学中低年级, 是计算教学的重要阶段, 必须过好计算关。这是最基本的保底要求。

计算, 当然正确是最高目标。如果计算错误, 其它一切就没有意义了。但如果只讲正确, 不要求合理、灵活, 同样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如:20以内的加减法, 有的学生用凑十法和用看加算减计算, 有的则靠摆学具或掰手指、脚趾、逐一数数做加减法, 计算结果都正确, 但后者显然达不到要求。又如: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中, 有各种计算方法, 可以从低位算起, 也可以从高位算起, 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具体分析, 灵活运用。在三四个数的连加中, 关键是会凑整, 如果不会凑整, 也影响到计算的正确度, 要做到比较熟练也是困难的。学了运算定律和速算方法后, 如果不会运用, 即使计算正确, 也达不到教学要求。因此, 严格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教学, 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

二、讲清算理, 是关键支点

所谓算理, 就是计算的理由, 计算方法的展示, 是计算技巧的表现, 新课程标准也要求“根据算理, 掌握法则, 再以法则指导计算”。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 更要学生懂为什么要这样算。如教学《用两位数乘》 (“九义”六册) , 要使学生理解两点: (1) 24×13通过直观图使学生看到, 就是求13个24连加的和是多少, 可以先求出3盒的支数是多少即3个24是多少, 再求10盒的支数是多少即10个24是多少, 然后把两个积加起来, 从而让学生知道, 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要分两步乘, 第三步是相加, 这样使学生看得见, 摸得着, 通过例题教学, 使计算的每一步都成为有意义的操作, 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 掌握算法。 (2) 计算过程中还要强调数的位置原则, 就是求3个24得72, 所以又要和乘数3对齐写在个位上。“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 就是求10个24个得240, (也可看成24个10) 所以4要写在十位上”,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位对齐的道理。这样, 通过反复训练, 就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法则。

三、加强思维, 是核心内容

1. 思路形成方法。

计算训练首先是算理的展示, 但有的孩子并不太会表达算理, 这其实是因为孩子的思维不清晰造成的, 数学学习中有模糊思维的说法, 但我们认为, 清晰的思维更能提高计算能力。如在教第六册混合运算74+100÷5×3时, 可引导学生复习混合运算顺序, 然后叫学生结合例题思考, 并用符号勾画出运算顺序, 让学生说出:这道题里有几种运算方法, 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使学生沿着图示指引的思路, 按顺序、有条理的思考和回答问题。可引导学生这样说:这道题有加法、除法和乘法, 先算100除以5的商, 再乘以3的积, 最后求74与积的和。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2.算法灵活思维。虽然孩子们都能表述自己的算理, 但我们还是要告诉孩子, 灵活的算法应该是我们的追求。如:根据0和1在计算中的特征, 在掌握简便算法的基础上可进行口算。象240×300 110×60。又如102与78相乘积是多少? (九义七册60页) 可引导学生探究:102×78= (100+2) ×78=7800+156=7956。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 估算提高思维。

估算能够直接提高孩子们的直觉思维, 计算能力的提高首先在于判断力的形成。如693扩大8倍大约得多少 (七册64页) ?693×8应等于5544。要学生用估算的方法检查积的最高位有没有错误, 首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准确判断, 693接近700, 用700×8等于5600, 693小于700, 积小于5600是正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四、良好习惯, 是根本道理

态度决定一切, 计算能力的提高, 除思维训练外, 良好的习惯是根本的道理, 大量事实说明, 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 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千万不要用一时粗心来原谅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差错。那么要培养哪些习惯呢?

1. 学会校对。我们要求只要是计算, 一定要把题目抄下来, 然后要逐个数字地进行校对。

2. 审题习惯。

上一篇:机场光纤通信下一篇:水土流失防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