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要素

2024-07-30

新闻要素(通用11篇)

新闻要素 篇1

新闻指最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信息, 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信息资源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发布与传播。新闻单位所采集、编辑、制作、发布、传播的新闻体裁, 一般又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 但不论何种新闻体裁, 都要包括新闻共有的“五大要素”, 又称“五个W”, 我们分别予以新解读。

一、第一个W (who) ———何人

人物是新闻的主体, 任何新闻都不可以见物不见人或见事不见人, 新闻的信息价值也是由新闻人物创造出来的, 因此人物永远都是新闻的首要元素。例如,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栏目, 每天都有以国家领导人的活动和行为为内容的新闻。由此可见, 人物———何人 (who) , 的确是新闻的第一要素, 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第二个W (what) ———何事

事件也是新闻的重要元素之一。人物和事件是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 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有人物而无事件的新闻, 不是真正的新闻;有事件而无人物的新闻, 也不是真正的新闻。往往有价值的新闻, 既不能见人不见事, 也不能见事不见人, 人物是事件的主体与核心, 事件则是人物的依托与支撑。

新闻事件的内容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全过程, 有时新闻事件还应写清新闻背景。所谓新闻背景, 是指“对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和自然状况等方面的情况。在报道中起衬托、对比的解释作用。” (《辞海》缩印本) 在采集新闻事件时, 首先要注重该事件的新闻价值, 并以此作为衡量能否构成新闻以及能够传播的客观标准, 例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 其新闻事件就都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

在采集新闻事件时, 还要注重新闻根据与新闻本源。所谓新闻根据, 是指新闻发布的依据, 主要包括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件事、每一个判断, 都必须真实可信、言出有据, 又必须在新闻实效限期之内, 必须确切、具体、清楚地交待构成新闻事件的基本要素。所谓新闻本源, 是指新闻事件的根本要素, 一定要先有事实后有新闻, 有了事实的发生、发展、变化、结局才有新闻。必须强调, 事实是构成新闻事件的根本要素,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和灵魂。

在采集新闻事件时, 必须寻根溯源、深挖到底, 既不能有任何假设和想象, 更不能有意制造假新闻。众所周知的“华南虎照片”的假新闻, 有许多高官和专家卷入其中, 就成为反面教材。在采集新闻事件时, 有时还需要新闻工作者有胆有识、敢闯禁区、敢冒风险, 例如山西某煤矿发生矿难后隐瞒不报、封锁消息、掩盖事实真相甚至威胁记者等恶劣的行为, 就是有力的证明。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新闻成为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 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 受到百姓的爱戴与尊重。

三、第三个W (when) ———何时

时间也是新闻的重要元素之一, 过了时的新闻就成了“旧闻”, 失去了新闻的价值, 特别是现代新闻传播媒体, 其传播速度迅速便捷, 就更加凸显出新闻的时效性特点。

在考虑到新闻的时间性要素时, 还应充分注意到新闻的现实性、接近性、兴趣性等与时间密切相关的一些元素, 例如关于近期我国市场物价上涨中, “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煤朝疯”等, 就具有鲜明的时效性, 并具有强烈的接近性和兴趣性, 这些事件都是百姓十分关注、很感兴趣的热点问题或焦点问题。

四、第四个W (where) ———何地

地点是新闻的另一重要元素。地点是新闻真实性的可靠保证, 它可以使新闻出处有据可查, 同时也增加了新闻的可信度与亲和力。某地发生的新闻不仅引起各地的广泛关注, 而且往往成为该地产生吸引力、引起注意力的支点。例如, 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的新闻, 就使汶川成为全国人民乃至世界各国人民关注的一个热点。

五、第五个W (why) ———何故

新闻的宗旨是找出时间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因, 或者作为成功的经验以作参照, 或者作为失败的教训引以为戒。我们看到, 在许多贪官落马新闻的背后, 都批露出他们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 可以说, 原因的开掘是新闻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以上五大新闻要素, 只是就新闻本身的硬件系统分析归纳出来的。新闻还有软件系统的要素, 其中主要者有两大要素:

其一是新闻的思想要素, 包括主题、立意、现实意义、思想意义等等。新闻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应以其思想为生命和灵魂, 因此所有的新闻都必须强调思想性的重要性, 也就是说要用正确、深刻、先进的思想, 指导新闻的采集、写作、制作、发布、传播, 离开了正确的思想, 新闻就会走样, 甚至走向邪路。

其二是新闻的创新性。创新是21世纪全球的大主题, 经济领域内我国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同样新闻作为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应以创新性为其题中应有之义, 这种创新, 又是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 其中也包括新闻要素的拓展。■

参考文献

[1].孙箫欣王艳萍主编.学术纵横【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

[2].江漾孙荣欣主编.献给祖国【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

[3].黃式宪主编.电影电视走向21世纪【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

新闻要素 篇2

接近性是新闻价值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指新闻与受众在地理、性别、思想和情感等方面的关联。其关联程度越紧密,读者就越关心,新闻价值就越大。地理空间的接近性与距离成反比,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往往有着比较集中的兴趣和关注,形成辐射圈;而新闻中与读者情感接近和利益息息相关的内容,又自然成为受众乐于接受的、喜欢接近的东西。所以,长期以来,新闻的接近性成为了人们衡量新闻价值的标杆和舍取新闻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在新闻实践中,有的人还固守老观念,片面地把新闻接近性的内涵定格在地理距离上,一味地强调地域的接近性,而忽略了信息和人的感情、兴趣带来的新闻传播分众化的需求,这是一种误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需求都在朝着多元化发展。过去,我们传统的新闻传播,面对的受众群体,都是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思想、生活、文化相对比较单一。人们的经济和社会活动都有固定的模式,因此对新闻传播的需求也很简单。再加上传统媒体注重自身的主题意识,强调宣传的影响和舆论引导,不注重受众的兴趣和心理需求,将新闻单方面的硬塞给受众,缺少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的接近性比较单一,通常表现在地域、思想、利益关系上,而缺少一些人情味。当市场经济开始兴起后,人们的需求开始变得多样化,他们接受信息的形式也逐渐变得多元化。阅读报纸、收听广播、收看电视、上网浏览等,以此弥补某些心理和精神需求。这种需求是多元的,因此,新闻的接近性也随之以多元化的视角展现着新闻价值。

当今,新闻传播拥有着越来越多的受众,传播的辐射面也变得更加宽广。而与此同时,媒体又不得不针对不同的受众层面,主动迎合公众,不断调整传播形式和内容,使其与多数人的工作时间、生活习惯、文化教育等相适应。

但是有些媒体却曲解了这个“贴近”原则。“三贴近”要求是向受众本位、向满足群众需要的方向回归。贴近实际,就是坚持立足于社会主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把回答和解决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作为中心任务,使新闻报道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关注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使新闻报道充满生活色彩,富于生活气息,反映生活本质;贴近群众,就是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把握群众脉搏,了解群众愿望,使新闻报道可亲可信,深入人心。但在一些媒体看来,贴近实际,就是不断制造欲望、满足欲望的这个实际,人们想要什么,我就提供什么;既然人们拒绝严肃、沉重和思考,我们就提供搞笑、搞怪、刺激的新闻内容,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样贴近生活就成了反映生活原生态,特别是能满足市民看热闹的一些奇闻怪事等内容。既然是生活中发生的,就应该不惜版面、不惜时段的为市民推出,让人民产生认同感、亲切感。

例如曾经轰动一时的北京“五胞胎”的新闻。众多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尤其是“近水楼台”的北京媒体更是闻风而动,不惜动用大量版面和时段,争相将此事作为重要新闻处理。于是,从孕妇住进医院到孩子平安出生,从院方准备手术到“五胞胎”引起社会关注„„受众不但看到了连续多日的追踪报道,还不时看到整版推出的图片新闻。媒体的过分渲染引发了受众的质疑:五胞胎是不是要闻?是不是应该成为重大新闻?是否可以作为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的选题?而这种新闻的炒作也导致五胞胎成为商机,蒙牛则趁此机会为自己打了软广告。而到最后,所谓的“五胞胎”竟是这对农民盼儿心切吃错药的结果。面对这样一个内幕,当初大肆渲染的媒体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

对新闻接近性的认识误区不止以上一点,文章开头我们也提到,部分媒体依然强调过去那种比较单一的地域接近性。而他们又会经常打一个比方:身边的邻居出了重大车祸,你一定会很震惊和难过。但假如一个相距很远的陌生人出了车祸甚至死亡,你可能无动于衷。而这个比喻看似很有道理,但是这只能说明新闻事实在地域距离上对人心理的刺激,而没有真正揭示新闻接近性的内涵。正是这种片面的认知,使一些记者只追求本土新闻,本地以为的新闻基本上不予理睬,即使是带全局性的重大新闻也是如此。地域距离在新闻的接近性中固然重要,但它不是接近性的全部内涵。受众对新闻的兴趣是一种心理反应,新闻首先要从空间距离转换为心理距离。在新闻实践中,我们不难体会到,接近性真正的本质是情感,是人情味。一条新闻,无论是地域的接近性,还是时间、思想、利益关系的接近性,它首先作用于人的心理,对受众来说,能触动到人心就能产生兴趣。

比如汶川地震时期,尽管自己没有遭受这种灾难,但人们总是高度关注这方面的新闻。为什么?是因为一种情感。这种情感改变了新闻与受众的空间距离,拉近了受众间的心理距离。

又如很多体育赛事、明星活动,无论离人们多么遥远,一旦有媒体报道,总是有很多的受众。像世界杯,不管在哪个国家进行,我国都有千千万万的人通宵达旦地守在电视机前看直播。简单地说,这是人们对足球的喜爱,而进一步分析,则是人们的心理需求和情感的反应。

当然,新闻的过分接近地域是与市民受众的消费需求有直接关联的。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民群体也在不断膨胀,他们在现代生活中日益形成了接近的价值观,特别是进入市场经济时期,逐渐开始关注个人利益等方面。他们希望媒体能像商品一样可以消费。紧张的工作和生存压力,使得他们不愿意再接受教导,对政治、经济等较为严肃的新闻产生厌倦,而对法制、生活、娱乐类新闻产生兴趣。

因此,都市生活类报纸在现代消费文化背景下开始崛起,它源源不断地向市民灌输消费观念,并刺激消费欲望。从小处着手,积累生活中的点滴,将新闻事实与市民个人利益产生直接关系,即使是题材很硬的主题,也往往被其处理成很小的新闻。

也因为都市类报纸的发展,使得媒体追求的“接近性”也只是对市民的接近、对城市的接近,而不是对农村、对农民的接近。尽管农民仍占总人口的大部分,急需媒体的信息帮助,但媒体依然将重心放在市民关注的地方并迎合他们,导致与农民的沟通问题越来越严重。从这也带出另一个问题——媒体运营。媒体在经营中总会衡量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在哪里付出的成本越低而得到的回报越高,媒体就越倾向于这一区域的选择。在城市中,因为经济、文化高度发展,人口密集且流动频繁,生活变动多,更容易产生新闻,按照就近原则,媒体机构总是设立在城市,而不是那些偏远、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的农村。前往偏远地区制作新闻,不仅耗时耗力,对于城市中的受众来说也不具有吸引力。将来的媒体依然依赖于城市的发展,在对农民的接近性上依然是不够的,因为后者能为他们带来的收益太少,经济上总是不划算。

新闻的接近性作为衡量新闻价值的重要因素是毋庸置疑的,准确理解它,可以使新闻传播的功能得以充分体现,并且产生更好的社会效果。如何更好地体现新闻的接近性,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对受众是引导而不是迎合。改变一些媒体奉行“读者想知道的就是我们应当提供的”这一错误思想。对于受众来说,他们想知道的信息很多,但一味投其所好,客观上就助长了低俗之风,使不良社会风气蔓延,降低受众的素养。媒体应当在内容选择上做好把关,在注重接近性的同时选取一些积极的、有益的、引发思考的新闻内容。

2、正确使用“接近性”元素,体现新闻价值。接近性是在“知悉意义”的范畴之内,对受众而言,既涉及到切身利益,又要对他们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吸引受众关注本地新闻的同时,也要善于从事实背后发现意义。

民生新闻精品栏目的构成要素 篇3

【关键词】民生新闻 典型性 多样性 品牌性

民生新闻是众多电视新闻媒介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民生新闻是以普通大众为收视对象,采用平民的视角,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播报贫民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新闻,评点老百姓所关心的事情,通过受众所提出的一些具体的问题入手,并推动问题的解决,从而更好地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进而体现出社会主义媒体对百姓的人文关怀。

《百姓热线》作为内蒙古电视台唯一的民生新闻访谈栏目,自2001年元月开播以来,秉承“民生情怀、社会良心”的理念,坚持“三贴近”的原则,不断刷新内蒙古电视台自办栏目收视率和满意度,被誉为“内蒙古的《实话实说》”。①节目着眼内蒙古本地百姓的生存状况,选取百姓所关注的、有疑惑的、担心的焦点问题、热点话题(其内容涉及劳动就业、教育、养老医疗保障、物业,环保等等),同时邀请政府相关部门专家学者,业内人士、高校教授等为观众出谋划策、分析点评,更好地把新闻纪实与话题评论合二为一。该栏目在2012年10月播出的《拆房为哪般》荣膺第22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校园周边隐患多》《未约而至的彩铃》两期节目也分别获得2007年度和2008年度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获奖是对栏目组多年积累与付出的认可,更是节目策划定位和文化归属的胜出,也为民族地区民生新闻类栏目提供了具有示范意义的生动样本。②

那么,《百姓热线》是如何成为一档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高收视率的、有着自己独特的品牌效应的民生新闻栏目呢?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节目选题注重普遍性和典型性

有人对民生新闻这样描述:“民生新闻关注的都是一些鸡飞狗跳,鸡毛蒜皮、鸡鸣狗盗、一地鸡毛的事情,并称之为母鸡效应。”这是一种极端的说法,是由于一些民生新闻选题上的单一及其报道内容仅仅局限于事情的表面现象,没有进行深入的报道且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现象所造成的假象。在这一点上内蒙古卫视的《百姓热线》始终践行“百姓关心的事让百姓来说,让好事更好,让麻烦事更少”的栏目定位,在节目的选题上更为注重选题的普遍性和典型性,同时也强调选题的时效性和实效性。比如2014年11月的几期节目选题:《铁南棚改进行时》(上下)《体验公共自行车》《记者有故事的人》(上下)、《让青城绿起来》《四年讨薪路》《温暖到我家》《四年讨薪路后续》,都是一些衣食住行、柴米油盐、水电暖气以及一些和安全和稳定相关的、紧紧围绕关乎老百姓的生活生计的各种问题,来反映老百姓的心声。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栏目机制的逐渐成熟,选题不仅仅停留在走马观花的市井小道新闻的报道,而是更注重通过具体事件的深入追踪,力图解开现象背后的根源所在。《百姓热线》的节目选题常常以典型事件入手透过现象反映时代的本质,有着强烈的生活感。虽然节目选题大多来自于观众热线电话所反映的问题而展开调查,但也有记者根据栏目整体策划,因时势需要而打造。例如栏目特别策划的“雷蒙在行动”,2013年7月呼市遭受大雨,雷蒙团队深入那些有可能受到城市内涝的地区进行调查安全防患状况。节目敢于碰触尖锐话题,敢于刨根问底,既有展现问题直面问题的勇气,又有把问题置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和特殊的历史情境之下的眼光和气度。

二、节目表现形式注重多样性和灵活性

一档好的栏目应该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电视民生新闻类节目不仅在内容上要深入群众的日常生活,还要注重节目的表现形式,以充分调动观众的收视兴趣。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因其侧重“平民”,应追求一种平实、清新、亲切的风格,既有生活和时代节奏,又不拖沓沉闷。《百姓热线》节目中记者带着评论员走出演播室,亲临实地追踪报道。节目大部分都是以记者走访的方式来呈现在受众的眼前,加深了节目的生活感和真实性,使事件更加清晰立体地呈现在观众的眼前。例如在《体验公共自行车》这一期节目中,记者雷蒙就把前来的人员分成两组,一组坐公交车出发,另一组由记者带着两名学生骑公共自行车,一起前往目的地汇合。期间也引出了其它的一些社会问题,如一些行人乱闯红灯的行为。这期节目,主要是由采访路人引出一些对公共自行车的破坏行为,经由评论员解说,相关负责人的解答,使一个小小的破坏公共设施的话题上升到了整个城市人文素质建设的高度,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呼吁大家更好地维护首府的形象。把小事件放在较大的社会背景下进行剖析,提炼出新闻本身的价值,通过对百姓日常生活的典型小事或细节,赋予其一定的意义或情感,并且加入自己的判断。这种小角度切入灵活多样的节目形式很受观众喜爱。

三、节目主持人注重平民性和品牌性

主持人是一档栏目的灵魂所在。从民生新闻的共性来讲,主持人是“关注民生、反映民意”的代表,他们亲近百姓生活,把视线放在普通人身上,关注他们的生活状态和疾苦,并力求能够帮助他们改善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他们是观众的朋友和亲人;从栏目的特点和主持人的个性来说,主持人的角色又是独特的,甚至应当是经过精心打造的。《百姓热线》的主持人雷蒙在多年的采访经历中,练就纯熟的“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入乡随俗”的本领。祖籍湖南的雷蒙,父母的方言使他从小就讲着拗口的“湖南普通话”,可如今,你如果随意观看一集《百姓热线》,就会发现他有着一口地道的“呼和浩特”腔。用老百姓的语言讲老百姓的事,甚至连语音都不放过。③在话语表达方式上实实在在说话办事接地气,始终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与老百姓一起感同身受。常常被观众视为雷蒙到了,问题就能解决了。在《四年讨薪路》一期节目中雷蒙钻进农民工住的又冷又脏又狭窄的涵洞里去采访,并亲自躺下去体验。虽然是一些很小的动作,但立刻让人感到农民工的艰难不易,让受访者在不自觉中就与主持人亲近起来。主持人的平民性要求其在个人形象、言语表达、主持风格的平民性,三者缺一不可。

主持人的“给力”与否是一档民生栏目赢得成功的关键,让观者记住并喜欢,有助于增强主持人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栏目的质量。针对雷蒙个人独特的采访风格,平民化的提问方式成了栏目的金字招牌。电视台为其量身打造了一系列的电视节目和公益活动,培养了一大批的忠实受众。在社会舆论引导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此看来,像《百姓热线》这种民生栏目,只要做到从百姓的切身利益出发,替百姓说话,把握百姓最关注的问题,记住百姓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服务,真正成为为百姓服务的平台,必定会打造出民生新闻类的精品栏目。

注释:

①②以人为本 开放包容 构建和谐——看内蒙古电视台《百姓热线》栏目实操. 作者:岳筱宁.

③ 走转改:民族地区民生新闻精品战略实践——以内蒙古电视台《百姓热线》栏目为例. 作者:钱淑芳.

(作者单位:韩晓光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孙兆芳 内蒙古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电视新闻摄像的“三要素” 篇4

本体特征“三要素”

电视新闻摄像的本体特征可以概括为三个要素, 即忠于生活的纪实性、源于声画的真实性和限于时空的单向性。

忠于生活的纪实性。电视新闻摄像首先要遵循新闻规律, 镜头反映出来的必须是现实生活本身。客观现实有其自身发展变化的逻辑, 它不以摄像机的拍摄与否而发生转移。电视新闻摄像要充分利用摄像机的纪实优势, 按照生活自身的发展逻辑, 捕捉生活流程中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源于声画的真实性。真实性永远是新闻的第一属性, 电视新闻也不例外, 只不过跟其他新闻报道方式相比, 电视新闻摄像通过视听双渠道、声画一体化的传播方式, 使其携带的信息量最大、产生的真实感最强。

限于时空的单向性。客观世界流程一去不复返的运动规律, 决定了电视新闻类节目在记录表现上的一次性, 同时也限制了电视新闻摄像不能采用影视剧那种导演摆布、演员扮演、组织重演的拍摄手法。

摄像采访“三要素”

“身入”、“心入”、“情入”是电视新闻摄像采访的三要素。三者互为条件、互相依存, 共同缔造身行则动、心诚则灵、情真则美的摄像采访境界。

“身入”是摄像采访的基础工作, 摄像师必须在事件发生前或发生时尽可能快地赶到现场, 对新闻事件进行同步报道, 这样拍出的画面才能既真实又具感染力。

“心入”是摄像采访的重要环节, 在“身入”的基础上, 摄像记者要尽量拉近与被采访对象的距离, 用心去发现对方内心世界的闪光点, 摄取充满生活气息的动人情节。

“情入”是摄像采访的根本要求, 摄像记者只有把对采访对象的真情实感融贯于采访拍摄的全过程, 让情感始终溢于心间, 让镜头常带情感, 才能拍摄出令人击节赞叹的新闻画面。

现场应变“三要素”

挑、等、抢是新闻摄像记者在复杂多样的拍摄现场所应表现的应变能力的经验总结。

挑, 即通过深入生活, 在对新闻事件进行调查、分析、观察的基础上, 挑选最能反映新闻本质的典型形象, 选择新闻人物最富有个性的动作和表情, 选择最佳的拍摄角度和拍摄方向等。

等, 即在不影响事件的自然流程的前提下, 随时做好拍摄难备, 等待拍摄富有新闻价值和表现力的时机, 等待新闻人物的出场和活动等。

抢, 即在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 把典型的、感人的现场情景和人物瞬间活动抢拍下来, 把稍纵即逝的新闻画面抢拍下来等。“宁抢三分, 不让一秒”是新闻摄像采访应具备的意识。

运机原则“三要素”

稳、准、匀是电视新闻摄像的拍摄要领和运机原则。

稳, 即画面平稳, 无论采用何种拍摄方式, 持稳摄像机不使画面产生上下左右的晃动, 这是摄像师最起码的技能要求。

准, 即画面构图完美、曝光控制正确、拍摄意图明确、落幅镜头到位、图像清晰明了及色彩还原真实等。

匀, 即运机速度均匀, 画面节奏统一, 起落幅镜头速度要缓慢, 加减速变速要均匀等。要避免忽快忽慢、大起大落、犹犹豫豫以及痉挛式、刷墙式、拉风箱式的拍摄。

画面造型“三要素”

摄像景别、摄像方向、摄像高度是电视新闻画面造型的三要素, 每一个画面都包含了这三个要素。

摄像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画面框架中所呈现的范围和大小, 有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及特写等类型。不同的摄像景别具有不同的表现特点。

摄像方向是指摄像机在水平平面相对被摄对象所处的方位, 有正面、侧面、斜侧及背面等角度。摄像方向发生变化, 画面中的形象特征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摄像高度是指摄像机在垂直平面相对被摄对象所处的方位, 有平摄、俯摄、仰摄及顶摄等形式, 不同的摄像高度具有各自不同的造型效果。

镜头叙事“三要素”

镜头叙事“三要素”也被称为“三镜头法”。三镜头指的是客观镜头、主观镜头及半主观镜头。

客观镜头, 是依据常人观察习惯而进行的旁观式拍摄, 强调旁观纪实性, 在新闻摄像中应用最为频繁。在拍摄电视新闻采访场景时, 也叫做定位镜头、关系镜头, 用以交代摄像记者与被采访对象之间的站位关系。

主观镜头, 是模拟被摄主体视点而进行的参与式拍摄, 追求主体表现性。被称为“第一人称视角”, 反映采访对象和摄像记者的主观视点。

半主观镜头, 被称为“第三者视角”、“旁听者视角”。犹如两个人正在对话, 第三个人站在旁边好奇地聆听。一般被形象地描述为过肩镜头, 用于交代两个人物的交流过程。

执机方式“三要素”

电视新闻摄像的执机方式一般分为固定执机、肩扛执机、徒手执机三种。

固定执机是将摄像机架在三脚架等支撑辅助设备上进行的拍摄。其特点是画面稳定、运动均匀, 同时能让摄像师从负荷状态下解脱出来, 使之更能轻松自如进行拍摄。

肩扛执机是将摄像机扛在拍摄者肩膀上进行的拍摄。其特点是调度灵活、画面自然。拍摄中尽量以身体的运动代替步伐的移动, 多采用广角镜头, 以保证画面稳定。

徒手执机是用手持的方式进行的拍摄。有较大的机动性, 可对外界情况的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 并能在复杂的环境下拍摄。

运动摄像“三要素”

电视新闻摄像有固定和运动之别, 其划分依据是拍摄时摄像机的机位、光轴、焦距三个要素是否发生变化。拍摄时, 机位、光轴、焦距都不发生变化, 称之为固定摄像;当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机位, 或者变动光轴, 或者变化焦距所进行的拍摄称为运动摄像。

当摄像机机位发生移动时, 可以产生机位推、拉、移、跟、升、降等镜头效果;当镜头光轴发生变动时, 可以产生摇、甩等镜头效果;当镜头焦距发生变化时, 可以产生变焦推拉的镜头效果;当机位、光轴、焦距有两个或三个要素同时发生变化时, 就可以产生综合运动镜头效果。

运动摄像通过机位、光轴、焦距三要素的变化, 产生了多变的景别和角度、多变的空间和层次, 形成了多变的画面效果。

机位设置“三要素”

在拍摄采访、谈话类新闻场景时, 根据轴线规则, 在两个人物关系轴线的一侧可以设置三个机位, 这三个机位构成了一个底边与关系轴线相平行的三角形, 这就是机位布局的三角形原理。三角形原理可以演变出外反拍、内反拍及定位三个镜头, 也称机位设置的“三要素”。

外反拍镜头, 是位于三角形底边上的两台摄像机分别处于被摄人物的背后, 靠近关系轴线向里拍摄的镜头。每个画面包含两个人物, 但其正背远近不同, 用于交代两个人物的交流过程。

内反拍镜头, 是位于三角形底边上的两台摄像机处在两个被摄人物之间, 靠近关系轴线向外拍摄的镜头。使得每个画面只有一个人物, 用于细致地刻画每个人物的神态。

定位镜头, 是机位位于三角形的顶端, 画面同时表现两个人物, 使得两个人物处于同一平面, 所占画面空间相等的拍摄镜头。定位镜头用于交代环境和确定人物的站位关系。

拍摄技巧“三要素”

电视新闻摄像常用的拍摄技巧有偷拍、抓拍、摆拍等三种形式。

偷拍。在大多数情况下, 当摄像机直接面对被摄者时, 任何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收敛自己, 或者由于羞怯、紧张而产生不自然的情绪和举动;或有意去掩饰真实内心、夸张表现, 难以达到记录真实的效果。电视隐性采访运用隐藏的摄像机偷拍, 正是为了不破坏新闻事实的自然进程, 获得正常拍摄难以获得的素材。

抓拍。抓拍是指摄像师在新闻现场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不加以任何干预而进行有选择的记录的拍摄手段。抓拍除了要求摄像师有敏锐的眼力和熟练的摄像技艺外, 还要有果断灵活的判断能力和随机应变的反应能力。

摆拍。摆拍是对某些电视新闻摄像表现的补充, 指摄像师在拍摄过程中出于对主题思想表达或是主体、陪体关系处理等因素的考虑, 采用设计、调整、整理、改变等手法对被摄对象的局部和全部干预的一种拍摄手段。摆拍的原则是不能弄虚作假, 不能制造新闻事实、夸大内容。

“三要素”虽为电视新闻摄像的要点所在, 但在实际拍摄中, 摄像记者一定要灵活掌握、恰当应用, 切忌死搬硬套、本末倒置。

参考文献

[1].郭艳民:《电视新闻摄影理论及应用》,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年版。

[2].周毅:《电视摄像艺术新论》,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年版。

新闻稿件的五大要素 篇5

1.标题

消息的标题,分眉题(又称引题)正题和副题

正题是标题的核心,用来揭示主题或提示重要事实;正题上面一行是眉题,用来引出正题,说明事实,交代背景,烘托气氛,揭示含义;正题的下面一行是副标题,用来补充说明情况或说明正题或依据。

2.导语

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平常所说的消息的结构是“倒金字塔”式,原因就在于此。

导语常采用以下几种写法:

叙述式

简明扼要地写出主要事实、经验,或对全篇事实材料进行综合概括,揭示主要内容。提问式。把消息中要解决的问题或要介绍的经验、做法以设问的形式提出,然后再用事实作答。

描写式

对富有特色的事实或有意义的一个侧面,用简练的笔墨进行形象描绘,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

评论式

是对所报道的事实先作出评论性结论,然后再用具体事实来阐明。引用式

引用消息中人物深刻而富有意义的语言作为导语。3.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写主体要注意如下几点:

主干突出

消息的主体是主干,典型材料要用在主干上。要去头绪,减枝蔓,与主题无关的要舍弃,次要材料要简略。

内容充实

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其内容必须具体、充实,这样才有说服力。导语提出什么问题,主体就要回答什么问题,这样才能紧扣中心,突出重点。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要恰当地划分段落,有条不紊地展开叙述,安排层次有以下几种顺序:一是时间顺序,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束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二是逻辑顺序,就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来安排层次;三是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相结合,这样写严密而有条理,活泼而不紊乱。

4.背景

背景是指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它说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条件、性质和意义,是为充实内容,烘托和突出主题服务的背景既可在主体部分出现,也可在导语或结尾部分出现,位置不固定。

5.结语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话。阐明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消息的理解、感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消息的结尾方式有小结式、评论式、希望式等。有的消息,事实写完,文章就止住了,结尾就在事实之中。

新闻稿的格式有很多,而且都是在新闻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出来的,不同时期格式也不一样。

一种是源于美国新闻界的“倒金字塔”式,这种格式由于迎合了受众的接受心理,于是得到了普遍的模仿,现在中国的很多都市报所使用的都是这种格式。

基本格式是:先在导语中写一个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比如一场球赛刚刚结束,观众/读者/听众们最想知道的是结果,或者是某个球员的发挥情况,就先从这里写起。

其次,在报道主体中按照事件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写下来,最后面的是最不重要的。同时注意,一个段落只写一个事件要素,不能一段到底。

因为这种格式不是符合事件发展的基本时间顺序,所以在写作时要尽量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构思,按受众对事件重要程度的认识来安排事件要素。因而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宏观的对于受众的认识。

另一种是一个中外结合体——新华体。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导语中简明地体现出来。

其次,在第二段进一步具体阐述导语中的这个重要部分,形成支持,不至于使受众在接受时形成心理落差。因而,第二段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性段落。

再次,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把“故事”讲下来。

以上是比较常见的消息报道的格式。

标题对于新闻报道很重要,甚至都出现了一个标题就是一条报道的情况。因而,标题要提炼新闻事件的“精华”,把最吸引人的地方体现出来,同时要简洁。如果需要可以在主标题前加上引题,在其后加上副题。如果要写作比较长篇的调查性报道、深度报道,就要注意在文中按照事件叙述明晰的需要,适当加一些小的标题,以概括一个部分的内容,便于受众阅读。

写好现场短新闻的6个要素 篇6

如何能够写好现场短新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首先,要弄清现场感。记者要使读者具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受,展示在人面前就要是一个动感强烈的画面,绘声绘色的描绘,不是抽象的陈述;是简练传神的勾勒,是进行式的有动感的新闻,不是终结式、公文式的报道。

其次,要弄清现场短新闻与短新闻的关系。从概念上看,现场短新闻是短新闻的一部分。从采访中看,现场短新闻要进入现场,而短新闻则不一定要进入现场。从新闻来源上看,现场短新闻要动中写实,而短新闻则在叙述中写实。现场短新闻决不是现场+短+新闻的简单相加,其要义和宗旨是目击或补充目击、观察、思考后得到的理性升华,现场是新闻事件的载体,否则构不成其现场。

第三,要很好把握现场感的三要素。实度,即新闻事件的实景、实人、实话,把人物进入现场白描、勾勒,把事件写实,增加色彩。细度,即增加能见度,包括细节、片断,但不能多,有一二处,与新闻主题相关,有意义的,使现场性更浓。活度,即指新闻要有动感,使物和场景活起来,“活鱼要跳,热气要冒”,要准确运用好动词,要人各有姿,物各有态,要有个性,特点鲜明,色彩的变化可增加动感,以静见动,静态中产生动态、动感。

第四,要提炼好主题思想。主题要尖,就是主题要集中,多主题等于无主题。思想要新,要能传达和体现出一种时代精神和情感,要与时代合拍,以微见著,以小见大,以平凡见精神。

第五,要制作好导语。导语像一个人的眼睛,能反射出一个新闻稿件中的新闻价值。现场短新闻的导语要有戏剧性的悬念,散文的意境,诗歌的韵味,要百炼成钢,做到“七要”:要血肉丰满,内涵深厚,不绕弯子;要多姿多彩,色彩斑斓,有作者的观察和思考;要善于结合、概括,在导语中写出人物性格;要形象生动,比喻得体,在导语中写出人物的特点;要欲擒先纵,欲扬先抑,在导语中造成悬念;要极力渲染,描写场面在导语中衬托出一种场面和环境;要抓住特征,精雕细刻,用引人注目的事件深化主题。

第六,要安排好结构。采用“倒金字塔”结构,这个“倒金字塔”区别于一般性消息的“倒金字塔”,一般性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看过导语即可知何事,而现场短新闻的“倒金字塔”,结构却是把最重要的新闻点和兴奋点放在导语中,随后事件描述一段比一段具体,事件结果放在最后一段才显现,吸引着读者看完全文。

现场短新闻以其短小的篇幅和丰富的内容,体现了一种时代的气息,适应了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随着现代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它的地位和意义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成为了改变新闻工作作风的重要手段。

浅析新闻策划成功的要素 篇7

关键词:新闻策划,策划成功,成功要素

满足独家发现、非常重要、能引起较大社会反响这三大要素的新闻, 即为我们常说的独家新闻。在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的今天, 独家新闻成为媒体最大的卖点, 也因而被作为媒体成为立足市场、延续生机与活力的法宝。在选择吸引人的话题、以独家新闻形成较强大的舆论氛围方面, 新闻策划往往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很多媒体还提出了“策划就是生产力”、“新闻立报、策划兴报”之类的口号。那么, 在尊重新闻本身规律的基础上, 如何才能做实新闻策划, 使新闻资源变“共享”为“独享”呢?

一、新闻策划成功的特点

如今, 报纸报道的新闻越来越频繁地和“策划”结合在一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各种新闻媒体快速发展, 相互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昔日“千报一面”、“千台一面”、“一城一报”的局面正被打破, 各种媒体在努力打造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以满足受众各方面的信息需求, 这不仅是新闻工作者自己的殷切希望, 也是现实社会提出的客观要求。其实, 新闻产品就像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 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胜, 它的产品就必须要有优质的质量、新颖的品种。新闻产品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就必须在新闻质量方面下功夫。在这样的背景下, 新闻策划无疑成了报纸在硝烟弥漫的新闻大战中增加竞争力的“利剑”。其实, 从某种意义上讲, 新闻竞争说到底就是新闻策划的竞争。

新闻策划的怀疑者认为新闻策划背离了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而新闻策划推崇者认为, 新闻策划可以赢得受众和市场。大量实践说明, 新闻报道不是不能策划, 而是如何策划的问题, 成功的新闻策划是建立在真实性原则、客观性原则、适度性原则基础之上的。一个成功的策划, 必然是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 并使其效益最大化。要达到预期目的, 如何实现目标群体的参与程度就显得至关重要。除以经济利益为最终目标的商业化策划外, 成功的新闻策划最终追求的效果无非是吸引读者注意和扩大报纸影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如何追求二者利益的最大化则是必须要考虑的目标。毫无疑问, 对各类新闻要素最大限度地进行整合与优化, 使其形成有效互动, 对新闻策划的成败至关重要。

二、重视新闻策划成功要素, 提升新闻策划质量

新闻是有目的、有导向性的舆论传播手段, 成功的新闻策划能有效地将传播者的主动性、创造性与受众的需求结合起来, 成为媒体竞争中有力手段之一, 其目的就是更好地配置与运用新闻资源办出特色, 取得最佳社会效益。

(一) 精准选题, 出奇制胜

新闻策划选题的题材, 一般情况下意义都比较重大, 选题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社会价值。所谓重大包括重大政治题材、影响广泛深远的社会题材、典型性题材、即时性或短期性的重大题材等, 着重于新闻价值的重要性、时效性、显著性。好的题材才是进行有效新闻策划的基础, 才能保证新闻报道的有效性。为此, 在进行新闻策划过程中, 一定要重视从主线的作用, 根据相关的主题思想进行分析, 并且确定相关的报道规模以及奠定的基调问题。例如, 2014年年底有一部影片——《匆匆那年》, 《江南都市报》就根据影片名称, 策划了年底盘点的版面“匆匆一年”。该版面选取了一年来每个月的重大事件刊登, 图文并茂, 版式新颖、灵活, 内容丰富, 贴切时尚的标题, 将一个比较老的话题巧妙地做“活”、做“新”, 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

(二) 做深做透, 挖出新闻“背后的故事”

新闻策划不能停留表面, 要敢于、善于进入“深水区”去探索, 善于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不让新闻背后的新闻漏掉, 深入挖掘, 将受众关心的报道层层做深, 才能给读者留下一个深刻印象。

2014年9月16日, 沪昆高铁南昌至长沙段开通运营。地方报纸争相报道, 为了独树旗帜, 《南昌铁道》报独辟蹊径, 精心策划, 利用行业内部优势把这一新闻事件做深、做大, 挖出新闻“背后的故事”。在开通运营前、开通当天、开通后, 陆续刊发了大型系列报道《红土地上, 高铁圆梦》《万事俱备, 蓄势待发》《联调联试, 合力共为》《黄金通道, 助力赣鄱》等。在开通当天, 该报做了一期特刊, 一版报道了当天开通的情况, 并配发了评论, 二、三版打通版面, 刊发的是路局史志办从未对外发过的沪昆前世今生的文图, 和铁路职工为此付出的故事和震撼的工作场景。之后, 刊发了评论专版, 诠释了沪昆高铁开通的意义、影响。这次策划, 可谓是有力度、广度、深度, 不仅使读者受益匪浅, 也极大地提高了《南昌铁道》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 精心设计, 通过版面语言来“发声”

成功的新闻策划, 最终要落实到版面和栏目上。所有成功的新闻策划, 都具有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特点。因此, 充分利用版面语言“发声”, 通过固定品牌栏目体现策划的意图很重要。在当今新闻竞争如火如荼的现状下, 新闻策划成为提高媒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 2015年春运将近, 央视《新闻直播间》《新闻30分》等多档节目接连曝光, 网络“黄牛”利用抢票软件短短10分钟就抢走了1245张车票。这一现象很快引发轩然大波, 引起了民众的热切关注。有的地方媒体就根据央视这个新闻报道, 及时开辟了“黄牛党现象之我见”的话题栏目, 并摘登了一些网友的独到见解, 增设了与网友的互动, 由于该栏目形式新颖时尚、接地气, 策划有看点, 引起了公众强烈共鸣与反响。

三、结语

在科技信息和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 媒体的种类和数量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新闻竞争也更加激烈。新闻策划作为提升媒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媒体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才荣.浅论报纸编辑的新闻策划意识[J].中国地市报人, 2014 (09) :21-22.

新闻的第七要素及新闻见证者 篇8

一、新闻第七要素与新闻源的区别

指出谁能证实新闻的发生,是任何事件新闻必备的内容,否则新闻会让受众感到唐突和无据,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怀疑。无论报刊还是广播电视新闻的第一句话,总是从“本报记者从市政府了解到”“本台记者现场看到”“据目击者说”这类言辞开始,让受众明了新闻来自客观世界,有人能证明它的发生,不是媒体的杜撰。

新闻第七要素不仅不能缺少,而且是新闻的重要部分,其他任何意识作品都没有“谁来证实”这个要素,只有新闻是个例外。记者除了陈述事实的内容外,还必须交代是谁目睹了事件的发生,向受众提供新闻发生的证据。新闻既然是对客观事件的实录,把目击者的见闻告诉受众,是新闻特有的属性,并通过特定的形式呈现。

在报刊诞生初期,一些报道就使用“有人证实”这一要素,交代新闻内容的由来。1609年的美国《公共事件》报在一条消息中说:“天花以罕见之规模在波士顿猖獗一时后,目前势头已大为减弱。据悉,此次染病者的人数远远超过了12年前该瘟疫造访此地时,然而这回袭击却不如前番那样致命。”1704年《波士顿新闻信》在一条消息中报道:波士顿4月18日,西尔船长(Captain Sill)由牙买加抵达,行程约四周,他说他的人在那里仍然病重。[1]1857年香港《孖剌报》的中文版《香港船头货价纸》有条一句话新闻说:“兹接到上海新闻纸云,现在,湖北武昌府与汉口镇复被长毛攻破。”[2]这三条新闻都有第七要素(黑体字),只不过仅仅一笔带过,非常简略。作为“有人证实”这个要素的雏形,后人通常将其视为新闻来源。

但这种写法表明,早期的新闻已形成一种技巧性规范,即新闻的主要事实一般不是由记者说出,而是借助他人之口陈述。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是客观报道盛行的时期,中西方记者在大量事件新闻中都以第七要素证实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1923年5月6日,津浦路特别快车在山东临城、沙沟间遭到土匪洗劫,《京报》、北京《晨报》、《济南日报》、济南《大民主报》、北京《益世报》都作了报道,叙述重要细节时都援引“京浦路局局长孙凤藻报告略谓”“铁道房工人声称”“据苏代正段长电称”“脱险来济南之陈君云”等当事人的谈话,证实土匪抢劫和扣押人质的经过。[3]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许多报纸、广播引用失业工人的抱怨和谩骂,证明美国媒体对下层民众困境的报道是真实的。但当时胡佛总统与许多官员矢口否认工人的贫困和美国的经济困境,不同意从国库拨款救济穷人。[4]

有人会反驳,此文提出的这个第七要素不就是“新闻来源”吗?这不是什么新话题!不错,新闻的第七要素和新闻来源确有相似之处,很容易被人视为同宗等意,但二者根本不是一回事。新闻来源是指新闻事实的提供者,包括新闻稿来源、新闻事实来源和新闻转发的媒体来源。甘惜分教授主编的《新闻学大词典》写道:新闻来源是新闻材料的出处和供应新闻材料的媒介,主要有记者采访、通讯社电稿、公众来信来稿、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部门的文稿及宣传品等。

新闻第七要素指的不是新闻来自何处,而是事件亲历者的自述,向受众证明新闻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其内容包括:(1)事件亲历者述说新闻事件的始末或看法;(2)指出事实提供者的姓名、身份,即使隐瞒其姓名和身份,也要暗示当事人的存在,比如“不愿透露姓名的目击者告诉记者”“旁观的王先生说”“介绍这些情况的官员不想公开自己的身份”等,但侧重的是引用他们说了什么;(3)播放事件亲历者的照片、录音或录像,真实再现事件现场。实际上,这个要素指的是事件亲历者对新闻的证实,还可称为新闻的“见证者要素”。

新闻来源和新闻第七要素虽有一些相同之处,但却有根本区别。第一,新闻来源仅仅强调由谁提供了新闻,第七要素则强调谁能证实新闻的发生,确证新闻的真实过程。第二,大量新闻来源不是第七要素,“本报讯”“本台报道”“据媒体报道”“×通讯社电”都是新闻来源,但不是新闻第七要素,因为它们没有指出谁向媒体或受众证实新闻的发生,没有明示新闻亲历者。第三,新闻第七要素是由新闻事件的参与者或旁观者陈述所见到的事实,听来的消息不包括在这个要素之内;新闻来源既可以是记者亲眼所见或其他第一手材料的直接来源,也可以是“听说的”或“转载来的”间接来源,甚至包括第三手、第四手事实材料。第四,第七要素被误认为是新闻来源,仅仅因为它罗列了新闻来源提供的事实证据。正如比尔·科瓦奇、汤姆·罗森斯蒂尔所说:“在判断新闻是否可信时,仅了解信源还不够,还必须辨别和评估信源所提供的证据。”[5]显然,美国学者认为,信源和信源中的证据是不同的,认为新闻第七要素就是信源,是把这两个不同的东西混为一谈。

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出现以前,客观报道盛行的时期是纯新闻时代,媒体大量报道的是当事人对事件的描述,让受众相信新闻有根有据。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某人说发生了什么或某人看见发生了什么。记者亲临现场、亲自目睹的事件是很少的,新闻大都是事后采访得到的,依据新闻见证者对新闻内容的陈述,是新闻公信力的基本保障。同新闻其他要素相比,第七要素唯新闻所独有,一切叙事作品都有人物、时间、地点和怎么样的内容,却无须“有人证实”。新闻见证者在报道中出现,不仅构成新闻作品的外在形式,也是事件新闻固有的标志。

二、新闻见证者怎样见证新闻

凡含有5个W和一个H的事件新闻,都应指明谁亲自看见事实的发生和经过,给受众报告确凿的消息。从新闻亲历者那里得到的事实最有新闻价值,因为它能让受众知晓最直观、最新鲜、没有掺入其他干扰因素的事实。倘若记者提供的只是他们听来的消息,新闻的可信性就缺乏根基,这种无根之言在今天的媒体上并不少见。例如:

违法施工酿成悲剧[6]

今年1月18日上午10时左右,在浦东一家葡萄专业合作社内发生一起墙体坍塌事故,造成1人死亡。

1月初,负责该合作社翻建施工的徐某联系自然人胡某组织砌墙等土建施工。1月18日上午7时左右,胡某安排刘某、李某和董某等工人粉刷墙面。10时左右,西墙墙体上半部分突然坍倒,压倒了刘某站立的简易脚手板,致使刘某坠落至地面,并被坍塌的墙砖压伤,在西墙内侧作业的董某和李某被掉落的墙砖砸伤。刘某经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董某和李某经诊断为表皮擦伤。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新砌砖墙强度不够,在粉刷时墙体坍塌。间接原因是该合作社翻建房屋没有依法依规办理相关审批手续,违法违规组织施工。

事故教训警示我们:工程建设项目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依规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进行施工设计,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施工,不得违法违规组织施工。

通篇消息都由报纸站出来讲话。这家报纸的记者当时是否在场?多数受众确信,记者不会每天在施工工地等待事故的发生,那么这家报纸又是如何知道这场事故的呢?谁给这家报纸提供的事实?由谁证实这一事故的细节和后果是真实的?读完这条消息,这些不能不令人疑惑。或许有人说,我们的报纸公信力极高,不会有读者百般挑剔,提出这类多此一举的问题。

且不说现在许多媒体的公信力十分脆弱,屡屡受到公众质疑的新闻不乏其例,就是各地每年“横空出世”、让人触目惊心的假新闻,让业界防不胜防,足以令新闻工作者和受众焦虑。显然,找到防止低劣新闻出笼的途径,已经刻不容缓。新闻报道并非只是实用性的一种“手艺”,它需要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用严谨的科学方法披露信息。正如李普曼所言:“虽然新闻无法用数学方法来表现,但这并无大碍。实际上,由于新闻非常复杂,不易把握,好的报道必须有先进的科学精神指导才能完成。”[7]遵循新闻第七要素的规范,正确见证新闻,就成为新闻学研究的新课题。

引述事件当事人的见证,用“当事者言”介绍事件的经过,是媒体见证新闻的第一种方式。上面这条消息,既可引用工地现场负责人的话,也可引用受伤工人的自述,介绍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后果,这将大大增强新闻的可信性。最能说清楚新闻事实、揭示新闻内幕的无疑是当事人,援引他们的话,记录他们的亲身经历,是最有效的见证新闻的方式。所有新闻事件都有当事人,记者采访的目标就是找到重要的当事人,因为他们最有资格对新闻做出见证。

引述事件旁观者的亲眼所见,作为新闻的重要佐证,是见证新闻的第二种方式。这种“旁观者言”虽不是事件当事人的陈述,但他们述说的目睹实情仍有说服力。在新闻中经常出现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目击者告诉记者”“路过此地、声称看到全部情况的×先生说”“据现场围观的群众向记者介绍”等,都是“旁观者言”的见证形式。一则新闻引述多个“旁观者言”,犹如对事实的全方位透视。

如果发现有的旁观者对事件做出与众人相反的判断和叙述,说明有人对事实出现误观察,记者要访问更多的旁观者,直到找到大体一致的说法为止。这时,引用几个略有差异但看法没有太大出入的见证者的表述,是十分必要的。但同时也须把截然相反的说法提供给受众,让受众自己推敲和判断。新闻记者借助选择事实、选择旁观者的见解,把那种反映事实真相的说法凸显出来,才能有效地引导受众的认识。

见证新闻的第三种方式,也是东西方媒体常用的方式,就是要准确引用公众人物的话,特别是政府官员的证言,说明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某项新政策或某个事件突如其来的变动。使用这种“宣告者言”,不仅要说明说话者的社会地位,还须对新闻事件的意义做出简要、准确的阐释。2016年9月上旬,西方媒体对菲律宾对华政策或许发生的变化进行多次报道,引用杜特尔特总统的言论预告中菲、美菲关系正在出现变动的迹象。法国媒体用杜特尔特的话说:“我不是美国的粉丝……菲律宾人应排在第一。我重申一下:菲律宾将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9月9日杜特尔特访问印尼期间说,中国已承诺帮助菲律宾建立禁毒康复中心,“只有中国表示愿帮助我们”。“他10日表示,菲律宾在军事实力上处于弱势,如果与中国对抗,或采取可能引发军事冲突的行动,对菲律宾来说会适得其反。”他还说:“我要让大家明白,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打仗,要么对话。而我们根本承受不起打仗。”这些言论证实了世界多家媒体的报道———菲律宾将改变对华关系已经露出端倪,尽管还可能出现许多变数。

媒体报道国家事务或重要公众人物的言行,“直接引语应该说出一些有意义的内容。同样,直接引语也不应该仅仅是重复那些直接说出的内容。它应该推动事件(故事)的发展”。“让引语直接展示给读者看,而不是去告诉读者是什么……引用读者熟知的人物的讲话,可以使新闻报道更具权威性,更可信并更有趣味。”但是,“为了保持你的可信性,应提供尽可能多的关于说话者的信息,而又不透露他们的姓名”[8]。

为证实重要事件或社会动向,记者不在场的情况下,引用公众人物或目击者的话更为必要。但是,不必处处照搬第七要素的格式,“被(信源)这种格式所支配”[9]。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教授S.布鲁克斯对记者说:“你如果不是一场灾难或伤害的目击者,不要在报道中将自己作为信源,要让这些信息由警察或者其他权威部门来提供。”“但是如果你在一个事故的现场,并且能看到事故中有3人受伤,你并不需要写‘警官某某说事故中有3人受伤。’如果你对信息没有把握,或者需要写出结论性、概括性见解,你的编辑大概会要求你将此信息的出处归于一个官员或目击者。”[10]

不言而喻,记者作为新闻见证者,在新闻里介绍所看到的事实,做到“证言元本,殚见洽闻”,必须具备下列条件或前提:第一,记者一定是事件的亲历者,同事件的参与者共处于同一个环境;第二,记者对事件的重要细节一清二楚,能准确叙述事件的经过;第三,尽管记者亲眼目睹事件的发生和变动,但没有把握说清楚的细节,就要让知情的见证者出来说话,披露新闻事实的本相。前述1923年5月6日津浦路快车遭洗劫一案,《申报》记者康通一被土匪绑走,随后机智逃脱。上海《申报》和北京《晨报》在消息中是这样转述这位记者的证言的:

“《申报》记者康通一自述云:‘余被掳后,绑之城外深山中,并不十分苛待。有一英国人因不服从一同上山,当被土匪用手枪击毙。闻被掳者有一意大利律师。匪首自称独立军,不日将有大举。余谓:既有大举,宜预向外接洽,余与山东军警各界颇多旧识,愿效微劳,担任疏通运动之责等语。匪首果然被骗,谓极愿借重。当派人送我下山,因此脱险来京’云云。”[11]

作为新闻见证人的记者,叙说事件需详实、逼真、贴切,让受众确信记者的身临其境。笔墨不多,但却精雕细刻、心旌摇曳,使受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往往是老一代记者的神来之笔。今天的记者很少这样写新闻,尽管如此,他们报道不熟悉的事物仍用当事人的话,证实新闻内容的确定性。《解放日报》2016年7月8日第8版在《阳光城集团在沪发布二代产品》的消息中,引用集团总裁张海民的话说,该集团二代商品房达到“设计精细化、豪宅轻奢化、配套酒店化与社区智能化”,印证新型商品房高维技术化、居住人性化的升级理念。这样报道,远比由记者说出这些话更能证明阳光集团商品房设计的创新。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语言与传播学教授艾伦·贝尔曾强调:“新闻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谁说的,大量新闻都是由某人说某件事。对新闻工作者和读者而言,一个相关的问题就是谁有资格说清楚新闻事实是怎么来的。由一个人讲述新闻,其目的在于提醒受众,这是特定的组织和人物做出的说明,它虽不是无可争议的,但它的解释应令人信服,符合人类的正常观念和经得起追问。”[12]新闻的第七要素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让受众知道谁能证实新闻,让受众确信新闻正是记者现在报道的这个样子。

三、寻找权威的新闻见证者

如何防止新闻见证产生争议,引起受众对新闻事实的怀疑?无论面对采访对象,还是亲自查看事件,记者的头脑始终应保持清醒:新闻见证者可能撒谎,还可能对事实夸大其词,过分渲染。媒体把新闻事件告诉社会,除塞清阻,让受众正确感知环境,需要新闻见证者提供确凿的事实。记者在捕捉到新闻线索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寻找和确定权威的新闻见证者。

新闻来自客观事实,那些具有专业素养的当事人、社会各部门的管理者和事件内幕的参与者,都对他们熟悉的事务了如指掌,新闻一旦涉及这些人及其熟悉的事务,他们就是最权威的新闻见证者。记者煞费苦心寻找他们,诱导他们在新闻中说真话,将提高新闻的可信性。《参考消息》报道今年9月18日纽约曼哈顿爆炸案时写道:“路透社最新消息称,纽约消防官员表示,纽约曼哈顿爆炸已造成至少29人受伤,其中一人伤势较重。法新社消息显示,纽约市长表示,目前没有证据证明该起爆炸与‘恐怖主义’有关联,但属于‘蓄意行为’。此前美联社消息称,一名执法官员表示,发生在纽约曼哈顿的爆炸是由一栋建筑前放置的建筑工具箱引发的。这名官员没有透露自己的名字,因为目前该人没有得到官方授权披露调查进展。”

《参考消息》援引的西方报道(属新闻源),没有一家媒体让记者出来讲话,而是引用警方或官员的话对事件相关情况作出证实(属第七要素)。受众相信,警方与官员会最先到达事件现场,即使有的记者及时赶到事发地,对治安事件没有侦破经验,也很难作出准确的判断,不会给出“有意义的说法”。只有引用警方或官员的叙述,才是最权威的,也最能安抚惊慌失措的市民。我国媒体很少援引当事人、特别是政府官员对新闻事实的证言,总是记者走到前台,旁若无人地叙述新闻的发生,似乎只有记者才是会讲故事的人。

消息《河南安阳副市长暗访扬尘治理被拒工地门外40分钟》[13],通篇仅有“据悉”二字,然后就由记者大讲特讲事件的经过。多位市级官员下去检查,人人都可见证“副市长被拒工地门外”的事实,不让他们站出来向受众介绍事件经过,自述当时尴尬的处境和难言的感受,不能不说是一次幼稚、蹩脚的报道。

媒体若以记者为见证人,写出记者如何亲历事件,记者亲眼见到了什么———当时副市长等官员有什么表情,都说了哪些话,写出的消息将会异常生动。记者在笔酣墨饱之下,必有支持官员治污“要用重典、要出重拳”的感言,新闻将大大增色。如果是事后某官员向记者提供“被拒门外”的事实,把官员的原话写进新闻,透露其理政的坎坷、管理的苦衷,让受众对执政难的现状深知一二,也能激发民众翘首跂踵、支持政府工作的热忱。

为提高新闻见证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在境况允许的条件下,记者在采访多个当事人和旁观者时,还可索求他们的手机拍照发在新闻中,让广大受众都成为目击者。当两种不同说法出入较大时,记者对两种看法作出简要的分析,给出恰当、平衡的客观点评,新闻的导向作用将得到强化。

新闻内容来自政府或团体的新闻发言人,都属“积极的新闻源”,由于权威部门提供的事实或意见经过事先研究,有一定的分量,自然也有显著的权威性。这时,记者在新闻中做些简单的“转发式”处理,连续写出“新闻发言人说”“新闻发言人澄清”“新闻发言人又说”“新闻发言人认为”等,就可对新闻内容起到有力的证实作用。如果新闻发言人说了假话、作出荒谬的评论,记者可引用比新闻发言人更为权威的人士,比如高级官员、专家或知情人的话加以厘正:“据×说”“×曾多次提出”“×的说法与此完全不同”,等等。为了提高后者说话的权威性,一定要指明他们的头衔与身份,实名而报才有高度的证实作用。

新闻要素 篇9

1大学四级听力改革:英语新闻听力

2016年,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四、六级考试的听力试题做出调整, 增加三段新闻听力, 并在2016年6月18日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首次试用, 目的是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下社会对大学生英语听力能力需求的变化, 进一步提高听力测试的效度。

1.1内容设置的更新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听力改革的具体内容如下:1) 取消短对话;2) 取消短文听写;3) 新增短篇新闻 (3段) 。

(来自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官网)

对许多考生来说, 习惯了简单熟悉的日常对话和独白, 面对新增的新闻听力束手无策, 做笔记更是无从下手。对大学听力老师来说, 授课内容、授课技巧也该做出相应调整。那么, 如何响应新的政策, 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英语新闻听力水平?如何在平时的授课中提高课堂趣味和效率并具体化这一环节呢?这就是本文即将探讨的问题。

1.2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们先来解读一下改革的目的, 也就是必要性: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大学生英语听力能力需求的变化, 进一步提高听力测试的效度。这说明听力改革既顺应新的视角, 又具有可行性。

1.2.1新闻听力与新视角的顺应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深入, 中国逐步与国际接轨, 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日益增多, 英语学习者需要多加关注全球实事动态, 顺应新的形势要求, 而收听国际英语新闻便是一种便捷而有效的途径, 这也体现当今社会对大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需求:不拘泥于日常的简单对话, 向了解时政新闻的复合型人才方向全面发展。因此, 新闻听力是考查学生平时是否关注国内外新闻, 是否熟悉新闻体, 甚至在学“有用”英语的重要标准。

1.2.2改革的可行性

新闻听力的提高也有许多老生常谈行之有效的途径, 例如, 关注时政热点, 扩展自身知识面, 提高新闻敏感度, 熟悉新闻文体, 掌握新闻常用词汇 (如组织名称、缩略词, 人名地名) 等;训练时亦有跟读、听写、复述、速记、预测等方法和技巧。因此, 提高英语新闻听力是可行的, 结合本文提出的新闻六要素笔记法, 加上一定强度的训练, 会让学生提高新闻听力更加如鱼得水, 游刃有余。

2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

总体而言, 新闻的语言具有简洁、具体和准确的特点。根据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得知, “新闻, 就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陆定一1942) 新闻是为了报道最近发生的实事, 语言特点一般简练、准确。鲁迅先生也说过, 写文章要“有真意、去粉饰, 少做作, 勿卖弄”。新闻更应真实、具体。只有这样, 新闻的可信程度才高。而英语新闻听力则是一种“朗读性的书面语”, 具有语速快, 词汇精练, 内容广泛等特点 (陈晓2003:32-34) 。具体而言, 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 在用词、句法和结构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2.1英语新闻的用词特点

新闻英语在用词上一般具有下列特点:第一, 大量使用高频核心词汇, 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环境和社会等方面, 也就是说, 新闻报道中的单词有很大一部分可归为常用词 (commonly used vocabulary) 。例如, VOA慢速英语的新闻常用词汇约有1500个, 如collision, presidential election, stock, robot等;第二, “新闻报道常含有人物、事件、时间、地点, 因此, 人名、地名、国名、组织机构名称等专有名词在新闻报道中屡见不鲜” (胡文仲1989:45-47) ;第三, 缩略词高频使用也是新闻报道的一大特点, 如WTO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 UN (United Nations) , IM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等;第四, 当今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 新闻文本中的新词、热词也层出不穷, 例如Brexit (英国脱欧) , Anne Hathaway Syndrome (安妮海瑟薇综合征) , selfie stick (自拍杆) 等。

2.2英语新闻的句法特点

首先, 为了达到简化版面的效果, 新闻文本一般使用实词 (如名词、动词等) 较多, 虚词 (如冠词、连词、介词等) 较少;其次, 从语法角度来看, 虽然报道的事情都是近期刚发生过的, 但一般使用现在时来体现新闻的时效性, 特别是标题部分, 例如:Muslim American Mayor Talks Religion&Tolerance, Michael Phelps Gets Last Chance at Olympics。

2.3新闻英语的结构特点

新闻的写作方式有很多种, 往往因人、因事而异。不过, 最常见的主要有导语法, 即常说的“倒金字塔” (inverted pyramid) 式。采用导语法对新闻进行报道时, 通常把内容按重要性顺序来排列, 将核心内容放在句首, 即通常说的五个W (Who, What, When, Where, Why) 和一个H (How) , 次要的置于后面进行补充说明, 最不重要的部分放到最后充当背景材料。报道者热衷于这种结构的原因是它可以开门见山, 直入核心部分, 能让听众迅速进入收听状态。例如以下导语:

Former first lady Nancy Reagan has died at the age of 94, her spokeswoman told NBC News.

(http://www.51voa.com/VOA_Special_English/nancy-reagandies-68368.html)

A gunman has shot dead at least 12 children at a school in the Brazilian city of Rio de Janeiro before killing himself, police say. (http://www.bbc.com/news/world-latin-america-13003419)

3新闻六要素笔记法训练

通过分析新闻英语的用词、句法和结构, 得知新闻语言具有简洁、具体和准确的特征, 使用简单的用词、句法和单一的结构, 目的是传达一篇消息的主要内容, 即新闻的六个要素:what (事件) , when (时间) , who (人物) , where (地点) , why (原因) 以及how (结果) 。概括为一句话, 就是:某人某时于某地出于什么原因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

3.1新闻六要素笔记法与新闻英语的有机结合

听力训练离不开笔记法, 在收听过程中, 同等理解某篇素材并采取相同短时记忆的前提下, 高效、简洁的笔记法会延长收听者的短时记忆时间, 从而促进对整篇材料的把握和理解。传统的笔记法一般是通过一些缩写和符号来加快记录的速度。本文提出的新闻六要素笔记法是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上, 选择性地筛选新闻的核心内容, 即通过记录新闻的六要素 (五个W和一个H) 来做笔记。

具体操作为:在新闻听力教学过程中, 老师指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新闻的六要素上, 以便抓住新闻的主要内容, 全面把握整篇报道。如果新闻是按倒金字塔的方式进行叙事, 只需要求学生快速抓住导语这句主题句, 并进入收听状态;若是其他结构, 则要求学生对全文进行筛选式收听, 提炼六个要素, 并对其快速做好记录, 做的记录以能概括出一句导语为准, 这就是我们要介绍的新闻六要素笔记训练法。具体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主要分三个训练阶段:前期六要素基础训练阶段、中期六要素模拟巩固训练阶段和后期六要素模拟强化训练阶段。

3.2前期六要素基础训练阶段

随着当今互联网的发展, 新闻传播速度大大加快, 从互联网上获取新闻的方式十分便捷。因此, 前期训练阶段主要把获取英语新闻的常用网站, 如VOA, BBC, CRI, 可可新闻等推荐给学生, 让学生自行搜集英文新闻, 并进行跟读模仿, 然后播报给其他同学收听。播报之前, 需要给其他学生每人分发一张表格, 上面含有六个新闻要素, 手持表格的学生需要根据表格边听边快速记录六个要素信息, 并进行抢答。表格如下:

考虑到学生年级低, 专业是非英语, 为降低新闻材料难度, 有时需要对新闻进行必要的改编, 但播报者先须自行改编, 经任课老师检查, 确认难易适中之后, 才可进行模仿跟读, 并于课前进行播报。播报完毕后, 需要与其他学生课堂互动, 抢答六要素。当然, 针对文化背景、难度较大的生词等问题, 播报者在播报前需对这段新闻进行简单的单词热身和背景介绍。以下是某学生的展示:

At least 18 young girls are dead after a fire at a boarding school in northern Thailand.The fire started late Sunday in a wooden, two-floor dormitory.News reports said a total of 38 students lived in the building.An official from the school said the fire started on the lower level of the dormitory.That floor was used for activities.The second floor was used as the sleeping area.Officials say five girls were injured, two of them suffered serious injury.Firefighters put out the fire in three hours.Thai officials are investigating the cause of the blaze. (http://www.kekenet.com/broadcast/201605/445360_4.shtml)

其他同学按要求在表格里记录六要素, 以下为参考:

3.3中期六要素模拟巩固训练阶段

中期六要素模拟巩固训练是对前期基础训练的验收和巩固, 播报者按前期相同的方式播报新闻, 其他学生边听边做笔记。不同之处在于, 训练材料是四级模拟题, 学生做完笔记后紧接着收听模拟题中的问题, 检验根据手中填写的六要素表格是否能解决四级模拟题中的问题。这种训练方法目的在于检验前期训练是否真的在四级考试中适用, 如果适用, 那么前期的训练效果就得到了认可, 从而增加了学生对该训练的积极性和兴趣, 此阶段的变化也对新闻听力训练起到拔高作用, 亦可称之为前期训练的延伸和巩固。我们以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提供的样卷的第一则新闻片段为例:

One person was killed and 26 injured in an explosion at a bus station in central Nairobi.The blast hit a bus about to set off for the Ugandan capital Kampala.

The explosion happened beside a bus which was about to set off for an overnight journey from Nairobi to the Ugandan capital Kampala.Some eyewitnesses report that a bag was about to be loaded on board, but it exploded during a security check.Windows of the red bus were left smashed, and blood could be seen on the ground beside the vehicle.Just hours earlier, Uganda’s police chief had warned of possible Christmas-time attacks by Somali rebels. (http://www.cet.edu.cn/)

其他同学按要求在表格里记录六要素, 以下为参考:

接下来收听有关这则新闻的两个问题:

1.What is the news report mainly about?

A) Christmas-time attacks made by Somali rebels.

B) An explosion at a bus station in central Nairobi.

C) The killing of more than 70 Ugandans in Kampala.

D) Blasts set off by a Somali group in Uganda’s capital.

2.When did the incident occur?

A) On Christmas Eve.C) During a security check.

B) Just before midnight.D) In the small hours of the morning.

显然, 答案B和C考察的就是新闻的事件“what”和发生的时间“when”, 用本文推荐的六要素笔记法刚好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因此, 我们的设想得到了验证:通过六要素笔记法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对新闻可新内容的敏感性, 还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部分四级题目。

3.4后期六要素模拟强化训练阶段

当然, 中期大学四级模拟新闻训练说的是可以解决部分四级模拟题, 并不代表所有的模拟题, 因此这个方法是不完善的, 不能概括所有的题型, 比如与六要素无关的题目。而且在教学过程中, 也发现有些学生逐渐出现投机取巧的心理, 认为找到导语就万事大吉, 导致课堂效率变低。教学本来就是一边探索一边实行的过程, 幸运的是, 在训练中期及时发现这些问题, 并采取了相应措施:后期强化训练。这个过程要求reporter根据四级模拟题型, 在自己整理的新闻稿上加入类似的题目, 并在播报完毕后让其他同学进行回答, 这些问题可以是与六要素相关的, 也可是无关的, 针对故事性不强的新闻, 主要采取提问与六要素无很大关联性的问题。例如某学生展示:

Round the world many cities are already taking action to adapt to the futur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Some of these efforts include energy efficiency, new drainage systems, and improved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C40 Cities Climate Leadership Group is a global network for cities committed to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One of the biggest issues facing major city, is that not all cities have the same resources to address the issues.

New studies show that in general, cities in developed nations, such as London or New York, all spend around 0.22 percent of their total GDP on climate adaptation, whereas cities in developing nations, such as Jakarta and Lagos, all spend about 0.15 percent. (http://www.kekenet.com/Article/201603/428949.shtml)

问题:

1.What does the news talk about?

2.What are the efforts made by the cities?

3.What is C40 Cities Climate Leadership Group?

4.What is the biggest issues facing major city?

5.How much do cities in developing nations spend on climate adaptation?

6.How much do cities in developed nations spend on climate adaptation?

4结论

新闻要素 篇10

1 影响新闻拍摄客观性的主要因素

拍摄用具和基础器材, 对拍摄事实会形成一定的客观作用, 所产生的舆论效应也会对被拍摄对象的心理预设产生影响。加之客观拍摄行为对事实本身就具有干涉意向, 也会使被拍摄主体产生刻意的行为变化, 对整体新闻的客观真实性产生不良的导向作用[1]。

2 基本镜头反应行为类型

2.1 不自在行为反应模式

由于被拍摄对象的镜头经验不足, 在面对镜头时, 会产生比较自然的应激反应, 不仅表现在心理层面上的紧张和焦虑, 也会在声音、表情等方面产生呆滞或者是僵化状态。这样的情况下, 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体拍摄效果, 造成影像无法延伸, 整体画面的结构和节奏也会被破坏, 对于新闻拍摄者来说, 是非常棘手的问题[2]。

2.2 配合行为反应模式

这种情况的被拍摄对象与前者不同, 因为镜头经验非常充足, 会出现刻意配合的行为, 在整体新闻拍摄过程中, 为了更好的迎合新闻拍摄工作, 在情节设定中明显运行有利于拍摄的动作。某些行为看似很不合乎常理, 但是对整体事实的真实反映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2.3 表演行为反应模式

这种情况主要针对的是, 被采访者对于新闻采访有一定的有目的性, 利用记者的采访行为为自己宣传, 非常关注自身形象的树立, 在实际采访中有意的掩盖真实行为, 过度夸张和美化自身价值[3]。并在实际的新闻采访过程中, 利用新闻记者的镜头制造表演来掩饰自身的不足, 利用镜头制造假象欺瞒观众。在整体拍摄过程中, 过多的添加了人为干预因素, 导致整体拍摄效果失真。

2.4 对抗行为反应模式

除了温和的拍摄现场以外, 还有一些披露性题材的拍摄, 在拍摄过程中, 由于被采访者拒绝拍摄, 甚至会出现遮挡镜头和抢夺摄像设备的过激行为, 这便是急转行为的升级——对抗行为。

在对基本的行为反应类型分析的过程中, 我们会发现, 记者的拍摄行为会直接影响图像的采摄结果。相关新闻工作者要对相应的镜头反应进行有效的预估, 以保证具体应对措施的完整以及合理化。

3 拍摄手法对新闻真实客观性的良性影响

3.1 提升抓拍技能

在新闻拍摄过程中, 相应的拍摄人员要积极运用必要的拍摄手段, 以实现对新闻信息的真实还原。拍摄人员要科学利用抓拍技能, 对拍摄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 集中对图景材料进行优化整理。拍摄人员要依据基本的专业素质并结合必要的拍摄技巧, 利用适合的拍摄角度和拍摄时机对被拍摄对象进行全方位的观察, 并及时分析和判断, 以保证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4]。相关拍摄人员要有效的避开不利于镜头记录的镜头反应, 抓拍真实有效的基础图像, 整个拍摄过程不仅要平稳的推进, 必要时候也要保证快速和精准。

3.2 优化直观拍摄

对于镜头反应, 相关新闻工作者不能一味的回避, 有时候也可以将镜头反应作为记录的一部分, 通过真实坦率的记录, 最为直观的展示要拍摄的内容。相关拍摄人员要利用主观拍摄, 实现对拍摄对象的全景还原, 彻底曝露整个事件的真实情况, 或者是被采访人员的真实反应。观众能通过直观拍摄了解事情的真相, 也能对整个拍摄行为以及拍摄结果建立最基本的信任感。这样的直观拍摄主要运用于内幕的曝光、事实真相的揭露、案件调查的跟拍等新闻拍摄行为中, 能保证观众获取最直观的认知感受。

3.3 利用隐蔽拍摄

有直观拍摄, 就要对应的隐性拍摄, 在新闻图像的采集过程中, 会利用隐藏的拍摄手段和拍摄机器, 在被拍摄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隐蔽拍摄。在电视新闻图像采集以及拍摄过程中, Candid cemera是隐蔽拍摄的统称, 最大的拍摄特点就是机器和行为的隐蔽性。这样的拍摄手段主要集中在对隐蔽性强的拍摄对象进行拍摄记录时, 能有效避免刻意的镜头反应, 真实还原事情的真相, 也是图像采集中难度最大的拍摄手段。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只有实现时间、空间以及对象的优化整合, 充分展示新闻播报的真实性以及客观性, 才能有效建立更加完整的电视新闻拍摄行为。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电视传媒系统得到了优化升级, 不仅要实现时间空间以及对象的同步运行, 也要保证最基本的新闻真实性, 对于拍摄过程中出现的配合行为、表演行为以及对抗行为等要进行严格的控制, 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镜头反应做出更加合理的预判, 积极践行优质高效的拍摄行为。文章对于影响新闻真实客观性的相关因素以及镜头反应类型进行了分析, 并阐释了相关拍摄路径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旨在提高同行业者的工作意识, 提升电视新闻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电视新闻,拍摄要素,真实,客观性

参考文献

[1]李亚强.浅谈电视新闻拍摄中要把握的几个关键因素[J].青春岁月, 2013, 14 (15) :161.

[2]王成良, 吴苏苏.影响电视新闻摄像质量的关键因素探析[J].视听, 2015, 14 (1) :178, 179.

[3]武增瑞.电视新闻剪辑过程中信息真实有效的表达途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5, 14 (19) :131, 132.

提高新闻摄像质量的要素研究 篇11

1 提高新闻摄像质量的客观条件是完善设备

新闻摄像是利用工具记录和反映现实情况的有机连贯创作过程,当摄像师专业水平稳定时,更新使用设备自然是提高新闻摄像质量的最有效途径。新闻摄像对新闻时效性和真实性要求都很高,通过利用高科技技术和精良的制作工艺相结合的专业摄像机进行摄像,自然能更加真实地记录新闻,同时为后期制作提供很大便利。

2 提高新闻摄像质量根本是提升摄像记者专业素质

虽然新闻摄像质量受到专业设备影响,但摄像记者专业素质是决定新闻摄像质量的根本。摄像记者的工作状态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新闻摄像质量,比如,新闻事件要在第一时间进行直播,摄像画面不经过后期处理,自然要求摄像机还原真实的新闻场景,使其更具感染力。在如今信息全球化时代,新闻对时效性要求更高,因此,摄像师要在平时要从更加专业的角度观察生活,丰富摄像工作,并在各种摄像环境下积累经验。优秀的新闻摄像师通过精准理解和把握摄像专业技能,能在摄像工作中选择最佳摄像角度和方向,精准掌握并有效表达新闻主题。摄像师的职责并不仅仅是记录新闻场景,还要以其专业能力和感情投入对新闻进行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思想表达。

3 提高新闻摄像质量的源泉是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新闻摄像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专业技术工作,从更深层次来说,其是一种艺术创作。目前,摄像工作人员在实际新闻摄像过程中虽然已总结出新闻摄像的普遍规律和技术要求,但由于摄像师存在个体差异,拍摄的新闻画面自然也会存在差异,因此,摄像师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都会对新闻摄像产生影响,而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又主要来源于摄像师的艺术思维修养和自身知识积累。摄像师通过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对镜头进行全新角度的设计,并充分利用角度、机位、环境和多种手法,丰富摄像画面,使新闻语言表达更加流畅,新闻思想和内容能引起观众共鸣。另外,具有创新思维的新闻摄像师,能精准把握环境、质感以及空间感,并通过使用色调、明暗、透视和镜头组接等技术增强新闻画面的艺术感和表现力,让镜头充满情感色彩,再配合场景客观描述,有效提高新闻摄像质量。

4 提高新闻摄像质量的保证是高效运用摄像技术和技巧

新闻摄像师通过设备表达和记录新闻,需要恰当应用光线、明暗、线条等各种要素,生动还原新闻现场。在拍摄新闻时,通过多角度拍摄,能为后期制作提供丰富的摄像素材。摄像师要灵活运用摄像技巧,要熟练掌握摄像技术。而熟练掌握摄像技术的前提是熟悉构图技巧和原则,以保证新闻摄像平稳与准确。在新闻采访现场进行摄像时,要通过轴线原理设置机位清楚表达采访人物关系,如利用机位布局三角原理演变出外反拍、内反拍及定位三个镜头,确定环境和人物的站位关系,注意刻画人物神态并注意交流过程。同时,进行新闻摄像时最重要的是保持画面平稳,因而,在利用推、拉、移、摇、跟等多种镜头技术时都必须保持镜头平衡,平稳开始、平稳结束,从而保证画面稳定。若不能保持画面稳定,则不能维持画面基本线条垂直和水平,观众在观看新闻时无法产生平衡感。所以,摄像师在进行拍摄时,应弯曲膝盖,保持步幅稳而小,并保持摄像机和肩头距离,有效控制整个新闻画面,保持构图合理,保证新闻摄像质量,完美还原新闻场景,为观众准确传达新闻内容。

5 结语

新闻摄像质量直接关系到新闻播出的质量,为保障新闻质量,就必须从各方面认真分析提高新闻摄像整体质量的要素,重点解决突出问题。不仅要顺应信息发展潮流,及时更新摄像设备,为后期制作提供更加广阔的制作空间和更加精细的素材。同时,新闻摄像师还要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利用先进设备配合成熟的摄影技术,不断进行创新,提高新闻摄像质量,将更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新闻作品呈现给电视观众。

参考文献

[1]张琦.电视新闻摄像“镜头语言”的运用[J].中国传媒科技,2013(10).

[2]王晶晶.移动的影院:短影视创作特色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2.

【新闻要素】推荐阅读:

新闻五要素09-10

动力要素07-14

要素禀赋05-10

要素扭曲05-11

农业要素05-13

动作要素05-14

内涵要素05-20

职业要素05-30

创意要素06-02

比较要素06-04

上一篇:中段骨折下一篇:冷链物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