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要素(精选12篇)
方法要素 篇1
邮政营销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努力才能做好的工作。从宏观上说,邮政营销要以正确的经营理念为指导,对邮政业务市场进行充分了解,从邮政客户的需求和变化出发,通过邮政公关和业务宣传等经营活动,在邮政企业和客户之间建立信息沟通关系,影响和促进客户的用邮消费,实现开拓邮政市场、扩大邮政服务、增加邮政业务量、发展邮政事业的目标。从微观上说,邮政营销员要遵从职业要求,认真对待每一个用户,努力把握每一次商机,捕捉信息并开展营销。这就要求营销员眼界要宽,眼光要独到,有策略,讲究方式方法。
1营销人员自身素质需过硬
就营销而言,没有一成不变的市场,也没有永久不变的客户,关键是营销团队及营销团队的成员建设。这就需要我们摒弃陈旧的营销观念,确立现代营销意识。近些年,邮政企业不断加强营销体系建设,营销能力得到极大增强,专业营销、专职营销和大客户营销队伍的建立,初步解决了全员营销所带来的“千斤重担人人挑、个个头上有指标”的压力,促进了邮政业务的专业化经营。因此,组成营销体系中每个营销人员的完美发挥,就至关重要了。
营销体系团队建设中,营销人员过硬的自身素质是需要培养的,要想成为优秀的营销人员,解决营销人员群体的三个心理问题至关重要。一是“胆怯”心理。国人会英文者不少,其中能看懂能书写但不会说的也大有人在。究其原因,多是在学英语的过程中,总是怕自己说的不标准、别人听不懂而不敢张口大声对别人说,天长日久,学成了“哑巴”英语。类似的“胆怯”心理在我们营业员和营销员群体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直面客户时,营销员心里知道应该怎么说,但往往说不出来或者不想说了,这就是“胆怯”心理在作怪。我们可以在培训中借鉴疯狂英语的做法,要求受训人必须用5分钟对大家大声说话,不管说的什么内容、逻辑是否严密、用语是否准确,必须让声音足够大,以此来克服与客户交流时的“胆怯”心理。二是“抵触”心理,没有一个员工是不求业绩的,但是在各种业务的营销压力面前,也很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抵触”心理。员工不是机器,单纯的奖励制度并不能全方位满足员工的社会心理需求,其在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润滑”作用也是有限的。所以需要管理者多到一线与员工交流,通过互动培训、座谈等形式多与员工促膝长谈,多给鼓励而不是压力,多给“加号”而不是“减号”,让员工感到企业对他们工作的重视与尊重,从而化解员工的抵触心理,把他们感受到的温暖转变为工作动力。三是“懈怠”心理。员工紧张工作一段时间后,容易产生懈怠心理,这就需要适时的进行培训或督导,引导他们尽快走出心理懈怠期,还原旺盛的战斗力。通过实验证明,介入培训或督导的周期为每隔3周一次最佳,即将培训的时间点与员工的心理懈怠临界点接合起来,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
对营销人员的日常工作心理分析是营销工作的“边缘”课题,看似空洞,但细研究之,足以做出文章,掌握好营销人员的心理素质建设并加以利用,才能形成优秀的营销体系,才能对营销工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营销的时间点与产品开发要切合企业发展和市场需求
如今三大板块独立运营,邮政业务板块作为最能代表邮政特色的板块,业务种类和产品线最为庞杂,新产品、新项目层出不穷,发展速度和效益有了很大提升。但是过分的相信甚至片面依赖基层邮政的营销能力和营销技巧,则是严重的淡化了营销的原点:时间点与产品。准确的营销时间点与切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开发对营销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营销时间点包含三个关键,第一是要比对手谋划的要更快一点,第二是抓准营销的最佳时间点,第三是把握好竞争对手的时间点。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子吃,开发市场、挖掘潜在的客户也应该提前准备。当然,这里的提前并不是说把所有的事情都提前做了,而是将我们什么时候该做的事情提前谋划,必要的时候能够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快一点,稳扎稳打,有步骤、有规划,宣传才能有优势,加上产品和服务上的优势,市场地位才能上升。我们常说,要在正确的时间内做正确的事情,做业务同样如此,需要我们在正确的时间点推介给客户需要的产品或者服务作为成功率的保证。当我们针对市场提前做了谋划之后,抓准营销时间点就变得相对荣誉,客户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我们就能及时的告诉客户我们有什么,可以提供给客户什么,尽可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做到这一点,相比时间点的慢一拍,营销的成功率会有所提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熟知客户的营销手法和内容,既能够保证在竞争时不会产生差距,使得客户不会产生明显落差,又能够在对手为了抢市场或者客户而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更重要的是,如果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时候,要能够及时的调整,或者学习对方的长处,取长补短。
除了营销时间点,营销产品的质量也关乎全局。产品是营销的核心,产品开发要切合企业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产品开发要有市场区隔,便于基层营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产品,营销就无从谈起,产品自身存在缺陷,营销做得再好,业务也难以持续发展、良性循环。不能指望客户听营销员几句好话就掏钱。给营销人员提供好产品,设计好适宜的销售渠道,把产品不断的销售出去,才是持续发展的正道。邮政现在的业务种类繁多,分属不同的行业市场。我们应该根据企业发展方向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好好梳理。借助损益核算的数据将每项业务从增长率和市场份额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与企业发展方向关联度不高、专业发展定位不相符或者浪费现有营销资源的业务,要淡化或停办,要集中资源发展高效、新型、潜力大和具有战略意义的业务。将企业发展能力和市场需求有效结合起来,看准行业和产业发展趋势,掌握产业结构,集中总部力量和基层智慧,开发出符合产业发展战略、品位高、前景好、效益优的产品,占领市场高地,成为新兴市场的领导者和发展的推进者。目前市场有需求、员工愿意销售、经营效益好的邮政产品还不够多,而且还有很多竞争者,如能在符合企业发展整体定位的前提下,通过全面深入的市场调查,与产品供应商联合开发出适合邮政销售的产品,体现邮政特色,注重产品本身的品质,形成独特性和市场区隔,对于基层营销来说,会带来相得益彰的效果。
3注重营销客户的开发与维护
营销上有个“二八”理论,即20%的大客户产生80%的业务收入。在邮政营销工作中,专设大客户中心并配备精兵强将,倾注重要营销资源,对大客户进行专门的营销与服务是理所当然的。同时,散客户显然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广阔市场,我们没有理由不重视这样一块诱人的“蛋糕”。作为邮政企业营销渠道中直接面向社会散客户的服务窗口,邮政的市场经营部门和基层局所在稳定、开发、提高营销客户市场份额是大有可为的,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具体要做到高度重视提高客户的满意度,重视对客户的优质服务;要重视邮政新业务在客户中的推广并逐步向大客户延伸;要抓住适合客户需求的邮政类业务,保证业务收入。
邮政在确保畅通投诉渠道的同时,要做到各种便民服务软硬件设施的及时到位。一个服务窗口的服务对象以万计甚至十万计,这些客户犹如托起邮政航船的汪洋大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邮政企业这艘航船需要把优质服务作为航标灯,才能保证抵达成功的彼岸。各级邮政营业服务窗口实际上是推广邮政新业务的中坚力量和有效平台,一项新业务如果得到了来办理业务的零散客户的认可,也就有了长久的生命力,有了可持续开发的底蕴。业务的宣传与推广,不能仅依靠一线窗口,还要利用大客户经理、社区经理和11185客服中心等营销渠道,共同把业务的宣传推广工作深入到客户中,让客户有充分的选择使用新业务的机会。随着邮政的不断发展,新业务的不断产生,邮政的各项业务在客户中有着不错的“口碑”,邮政企业也从中获得稳定的收益。涓涓细流能汇成江河,重视大客户和零散客户,新业务和传统业务一起抓,邮政人当努力经营好自己的“蛋糕”。
通过精准分析客户群体的需求,准确切入客户所需所想,提高客户签约率,为用户提供完美的营销服务,还包含营销后续的服务及回访工作。维护好已开发的客户,不断培育稳定的客户群是邮政发展良性循环的重要关节。提供邮政服务时,重视客户使用邮政业务的效果,对客户实行个性化、精细化服务,做好回访工作至关重要。通过邮政服务,给客户创造价值、赢得效益,会为将来的长期合作打下坚实基础。采取多种形式回访用户,听取他们对邮政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的改进邮政服务。形成每年利用不同的时段,有计划的维护客户是比较适宜的营销策略。亲朋好友、商界人士、企事业单位必访,以了解客户的需求,宣传推广适合的邮政业务,与客户加强沟通和联系。一个电话、一封短信、一次拜访体现出营销员对客户的尊重。通过不懈努力,不断稳定老客户,积极联络新客户,不失为拓展邮政市场的好方法。
优质的营销注重的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以让客户满意为根本追求,为客户提供需要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达到双赢的效果。以创新的思维对待问题,以更加贴近市场和客户的创新服务与产品提高企业获利能力,最大限度的让客户和社会认同,拉近客户与企业的关系,吸引更多的客户参与邮政企业发展,是邮政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邮政一直倡导优质服务,优质的营销离不开自身素质过硬的营销人员,离不开精准的营销时间点与切合企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产品开发,离不开营销客户的开发与维护。掌握好邮政营销中的要素与方法,是邮政立足市场,永久生存,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和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市场营销学(第11版)[M].赵占波,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7).
[2]何国松.销售心理学全集[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1).
[3](荷)柏唯良.细节营销(第二版)[M].朱宇,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7).
方法要素 篇2
讲质量分析的意义,首先我们要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质量测试的意义是什么?我想不外乎以下几种:1.为学校评估教师提供依据;2.了解学生学习情况;3.为教师下一步教学改进提供依据;4.为学校改进管理提供决策依据;5.为改进命题工作提供信息,提高试题的编制质量。但是在学校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质量测试实际上已经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学校评估教师的工具。从而使测试失去了它真正的意义。今天我们要做质量分析,就是要为教育业务管理部门、学校、教师提供一个教学研究的平台,让质量测试发挥它真正应该发挥的作用。
二、教学质量分析的意义。
综上,我们搞质量分析其实就是在搞教研活动。我们以前做的较多的教研活动是观课议课、是集体备课、是研究课例等等,基本上是在围绕着课堂展开。而从课堂之外进行的教研活动却很少开展。本学年,教研室常规教研设立了两个主题,一个是文本解读,一个是作业设计。测试是一个特殊的作业,因此,本学期的教学质量分析也是教研室的一项中心教研工作。
因此我们做质量分析,它的直接目的,于教师而言是改进教学,于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而言是改进管理,这二者的改进,最终必须落脚在改进质量上。即改进区域或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单个学生的质量。
三、质量分析的因素。
质量分析我们要分析哪些因素呢?首先我们应该思考教学质量从哪里最直接的体现出来。很明显是考试。那和考试最直接相关的因素都有那些呢?一个是考试的主体——学生,一个是考试的载体——试卷。所以,试卷和学生是教学质量分析是最重要的因素。除此之外,另外一些因素也间接或者是更深远地影响着教学质量,我们也不能忽视。如教师因素、课程因素、制度因素等等。
1.其他外部因素。
我们先从会被很多人忽视的、有对教学质量影响非常深远的因素开始说起。第一是教师因素。教师因素可以说是所有外部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因为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水平、教学态度、管理水平等将直接影响一个班、一个学科的质量。前段时间教研室统计了全县各个学段、各个学科任课教师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学历、优质课获奖情况、课题研究情况等等)。就是为了分析学科任课教师情况对于教学质量的影响。外部因素除教师因素外,还有领导因素、硬件设施、制度因素、课程实施因素等。
2.学生因素。
学生因素是一个复杂的因素,因为学生他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所以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学生,最终影响教学质量。教师的劳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我们的劳动对象不同于普通的工人、农民。所以我们分析学生因素时一定要分析很多隐性的因素。特别是我们要搞单个学生的学习质量分析时,更要如此。比如师生关系,我们做教师不仅要智商高、还要情商高。有足够知识是老师是必要的,而既有知识又能讲出来的老师才是合格的,在往上说,能把知识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讲出来才是优秀的。但还有一点,如果一个足够优秀的教师却和学生关系紧张,那学生也学不好!所以,有人说体力劳动是简单劳动,脑力劳动是复杂劳动,老师的劳动就是脑力劳动中的复杂劳动。
所以,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班级因素甚至家庭情况都是影响学生质量的隐性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单个学生质量的诊断分析特别有意义。
3.试卷因素。分析试卷因素,我们要试卷的以下指标下手。
(1)试卷质量分析。
①试卷的知识与能力,知识点覆盖是否合理,重难点问题把握程度是否恰当,是否符合课标、考纲要求,是否紧扣教材与结合实际,有无超纲、超标、超前;②试卷的结构与题型,分值分布是否合理,题型结构是否符合中高考方向(初中小学);③试卷的立意与创新,命题立意是否精当,情景材料有无新意,是否公平(地域、城乡差别),问题设置有无创新,是否科学,试题有无硬伤;④具体分析典型试题。好题好在哪里,差题差在何处。可以与中高考题进行比较,说明该题材料、设问的合理性与创新性,能力考查的层次性与有效性,试题条件设置是否充足,有无科学性问题等等。
(2)学生学业质量分析
①学生得分情况分析,主要有:参考人数及各科均分、频数分布(即分数段)等;②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及学习质量的特征,主要有:学生对各知识点掌握情况分析、学生答题规范化程度分析、学生综合解题能力分析、学生试卷中典型错误分析。与数据统计的分析相结合,需要描述的学生学习质量的特征。主要有:学生在掌握知识范围方面的特征,主要以教材的知识范围为依据,看学生是全部还是大部分掌握,是基本上掌握还是不熟悉或大部分不熟悉;学生对所学知识概念的理解是否深透,以及能说明这个问题的典型实例;学生对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熟练程度,举出典型的例证;学生独立分析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表现,举出例证。
四、试卷分析的类型。根据质量分析的关注点不同,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1.区域教育教学质量分析,它主要指教研室、乡镇中心校、学校的质量分析。这种分析侧重对区域教学质量的把握、对影响区域教学质量因素的分析等。一个区域质量分析,应该包含以下因素分析。(1)影响区域质量的因素分析;(2)区域学生学业水平分析;(3)区域管理经验总结及今后工作反思。
2.区域学科质量分析,适用于教研员,学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这种质量分析更侧重试卷质量及学生答题情况,目的是分析试卷质量,掌握一个区域内一个学科的教学质量,着眼于整个区域学科水平的提高。它主要应该分析以下内容。(1)影响学科质量因素分析;(2)试卷质量分析;(3)区域试卷答题情况分析;(4)典型题目分析;(5)教学建议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试卷分析是对命题规律的分析。这种试卷分析是分析相同考试的不同年份的试卷,以期找到命题规律,指导以后教学,如近五年高考语文试卷分析等。
3.学科质量分析,适用于学校学科教师。这种分析更侧重本班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从学生答题情况中找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改进以后的教学。此种试卷分析应包括以下内容。(1)影响学科质量因素分析;(2)学科试卷分析;(3)学生答卷情况分析;(4)教学反思。
4.个体学生的教学诊断分析。适用于尖子生、临界生、待优生等的单个学生质量分析。此分析对于提高个体学生的成绩具有很大意义。它主要半括:(1)分析影响学生成绩的自身因素(性格因素、习惯因素、能力、学科基础及素养等;(2)分析影响学生成绩的外部因素(人际关系、班级因素、家庭影响、社会影响等)。
五、质量分析的一般流程。
1.相关数据数据收集整理(调查问卷);
2.试卷抽样。常见的有(1)简单随机抽样,即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分析;(2)分层抽样,把样本分成好中差三部分,对每一部分进行抽样分析。
3.试卷数据分析解读;
4.形成分析报告。
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及提升方法 篇3
新闻价值的含义
新闻价值这个词语最早来源于西方国家,但一直到现在,新闻价值的定义还依然比较模糊。1984年5月,浙江人民出版社曾经出版了《新闻学简明词典》一书,该书由复旦大学余家宏教授主编,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新闻学内容的词典。书中有一段文字曾这样描述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素质的级数越丰富越高,价值就越大。”从这段关于新闻价值定义的解释中,便可以看出,新闻的价值与其组成要素息息相关。所谓新闻价值,简而言之就是透过新闻事件现象反映人民大众的真实需求。新闻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起着引导大众舆论的作用,因此,对于一些新闻事件的伦理道德、是非的判断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闻价值的高低。离开新闻价值系统的正常运转,我们的世界立即会变得“像缺少神经系统与大脑的躯体一样”。
新闻价值的组成要素
(一)重要性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媒体和新闻频道、栏目等越来越多,新闻的形式和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彩,然而,人们对新闻的吸收能力却是有限的。面对纷杂的新闻报道,人们都会根据新闻事件在社会的影响力大小或者个人的喜好进行有选择性的阅读。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首选那些国内或者国际近期发生的重大事件,例如瓦斯爆炸、汶川地震、动车事故,或者选择一些关系国家命运、民族兴衰的新闻事件。新闻报道要想实现自身的新闻价值,那么首先就应该重视题材的选取,尽可能报道一些大众所特别关心或者对社会、人们的生活影响较大的事件。新闻的重要性是衡量新闻作品价值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新闻作品所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新闻报道所选择的新闻题材越是关系到国家兴衰荣辱、民族自尊或者广大人民的利益,那么就越能引起受众的关心,所发挥的新闻价值也就越大。
(二)显著性
新闻写作与普通的写作相同之处在于两者在事件的叙述上都要求明确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整个发展过程。而对于新闻写作而言,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者所涉及的人物以及事情的发生在社会的知名度越高,就越能引起人们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因此,这样的新闻报道所具有的新闻价值也就越大。社会心理学在阐述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度时告诉我们,认知对象的特点是影响社会认知的一个因素,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对那些社会知名度较高的人和事更加感兴趣,因此也就对涉及此类人和事的新闻产生了高度的认知热情。
(三)时效性
时效性是新闻写作与普通写作之间最大的区别。所谓新闻的时效性,简单说是指新闻事件在时间上必须是近期发生的,而且新闻事件也是受众闻所未闻的,这样的新闻报道才能具有时效性。正如“新闻”一词中的“新”本身就具有双重含义,不仅仅指的是“新近”,而且更是“新鲜”的意思。“新近”强调的是新闻事件曝光的时间迅速及时,而“新鲜”则强调的是新闻事件的内容要新颖,能够引起广大受众的强烈好奇心。一般情况下,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越近,所报道的新闻事件内容越新鲜,其新闻价值也就越高。
(四)接近性
所谓的新闻接近性,就是指新闻报道的内容所涉及的人群在职业、喜好、心理或者政治立场、自身利益关系等各个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这些人群在新闻事件曝光时,会比较关注,尤其是对于那些关系到切身利益的新闻报道,大众所具有的新闻热情则更加高涨。另外,站在新闻报道的角度上说,读者对新闻的关注度越高,新闻价值性也就越大。
(五)趣味性
新闻报道虽然讲求新闻事件的真实性,但是,在新闻事件材料的选取上却要十分注意新闻报道内容的趣味性。与普通的写作相同,新闻报道也需要具有令人喜闻乐见的特质。新闻内容只有具备充分的趣味性,无论是在语言表达方式、文字感情色彩运用还是故事本身所具有的幽默度等方面能够引人入胜,那么这样的新闻报道才能真正获得读者的喜欢。读者只有喜欢新闻,他们才会发自内心地将新闻传播给身边的其他人,新闻报道才能够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另外,在新闻的趣味性表达上,新闻工作者还要特别注意新闻趣味程度的把握,良好的趣味表达可以将新闻的趣味性演绎得极为高雅;趣味表达不恰当,则又极容易将其演绎成庸俗的层面。
新闻价值的挖掘与提升方法
(一)培养新闻从业人员对新闻事件的敏感度
什么是新闻敏感?所谓的新闻敏感就是指新闻工作者对已经发生的新闻事件的认知程度,能够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凭借个人的感官和思维,较为敏感且准确地洞察到新闻事件所具有的新闻价值。这就要求新闻从业者自身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和经验,关键要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新闻工作者要准确判断新闻事件对当前的工作是否有指导意义。一旦在社会上发生了一起重大的新闻事件,那么作为新闻工作者就要及时将这些新闻事件与当前党和政府的工作紧密联系到一起进行考量,要充分考虑此类新闻事件的曝光能否推动当前工作的进展,或者是否对党的重要思想、政策起到良好的推广作用,亦或者新闻事件报道是否有助于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其次,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事件发生时要迅速判断是否能够吸引较多的读者。新闻报道的受众是广大的群众,新闻的最终目的是要给读者观看,读者的兴趣直接影响着新闻报道的关注度和喜爱度。因此,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新闻报道,首要前提是新闻报道的内容能够引起读者浓厚的兴趣,能够充分调动大众的胃口,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最后,新闻从业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要进行深度挖掘,透过事实现象看新闻的本质。新闻记者在对材料进行现场采集时,往往更注重从表面去挖掘新闻内在的亮点。新闻亮点是新闻记者对于新闻价值的独到发现和表现,如果只是单纯叙述事件的时间、地点以及整个新闻故事的来龙去脉,而不去深度剖析新闻现象所折射出的社会本质,那么这样的新闻显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任何一则新闻报道都必须要具有深层的内涵和目的,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更要注意凭借自身锐利的新闻眼,透过事实的表象深度挖掘出新闻的亮点,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新闻敏感的又一含义。
(二)选好新闻报道角度,凸现新闻价值
新闻记者报道新闻事实的出发点不同,新闻报道所发挥出的新闻价值就不尽相同。北宋诗人苏轼在他的《题西林壁》一诗中曾这样描述庐山的景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横着看它像一条长长的山岭,但是侧着看它的时候,它又变成了高高陡峭的險峰,站远点看和站近点看它也都会有所不同。因此从这首诗中,我们就能领会到一个道理,观看事物有很多不同的侧面,每一个侧面就是一个角度,从不同的角度观看某一事物,那么事物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样子。而对于新闻报道而言,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新闻事件的内涵,所发掘的新闻价值也就会有所不同。新闻深度报道所选择的角度若准确得当,那么即使平庸的新闻事件也可以变得新鲜而富有活力。
(三)倾注人文关怀,提升新闻价值
人文关怀注重以人为核心,把媒体对受众的关心和照顾作为新闻报道最核心的部分。在人文关怀的理念中,人的价值、生存状态以及自我权益位于首位,新闻媒体只有懂得利用人文关怀,才能更好地为新闻报道服务,不懂得尊重受众的新闻报道当然也就得不到受众的尊重。在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表现方式有很多,例如媒体对生命的敬畏、对弱者的同情、对“草根”的怜悯、对社会的关注、对道义的守望等等,这些人文关怀都可以引起大众强烈的舆论反响,同时也可以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因而,提升新闻价值,倾注人文关怀是根本。
|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编校:王 姣
工程材料价差调整要素与方法 篇4
1.1 材料调差范围
工程材料具有门类复杂、来源不一且数目较大的特点。这就使得怎样规范材料价格差异的调整范围成为工作的重点之一。虽然当前不少招投标的文件内会写有材料调差的内容, 但并没有对其进行详尽的规范, 这样容易导致双方都不能够很好地履行合同。例如在文件中的某一条款规定在执行期间, 水泥与钢材和石灰价格变动超过一成, 对超过部分调整, 但一年调整一次, 其他的材料不进行调整, 材料的价格按照当地的指导价格为标准, 但这样规定较容易使合同双方对合同的理解不同而产生歧义。
第一, 需要调整的材料类别。
我们就以对钢材的价格调整为例, 业主认为钢材价格差异的调整只需要I级、Ⅱ级钢筋、预应力粗钢筋、钢板、钢管, 可是承包商认为除此之外还应当包含纹管钢带、钢绞线群锚和垫板等。对范围没有进行详尽的规定让双方容易发生纠纷甚至诉诸法律来解决。
第二, 工程范围。
业主坚持只对构成永久性实体工程所消耗的材料调差, 而承包商则认为合同未明确, 应该包括永久性实体工程和临时工程的材料消耗量。双方对此争议非常激烈, 后经调解和协商, 双方就此事达成一致意见, 同意增加对波纹管钢带、铸铁管和铸铁件调差;临时工程所用钢材, 同意只对本工程新购买的且按定额摊销消耗量调差, 其他一概不予调差。
第三, 需要调整工程范围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
业主通常认为价格差异的调整仅仅应该是永久实体工程所需要的材料, 但承包商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会倾向于将临时工程的材料也包含在其中, 这样让双方的误解加深, 直接影响对合同的日后履行。
1.2 风险幅度
风险幅度是指业主和承包商各自应承担的材料价格涨跌风险比例大小。目前建筑工程材料价格风险幅度基本上在10%左右, 这种统一的风险幅度虽便于调差, 但不尽合理, 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 材料不同, 其价格也相差甚远, 若采用相同风险幅度, 会因基准价格不同而导致承担的风险价差也相差很大。
第二, 由于材料消耗量不同, 调差材料风险价差占计量项目综合单价的比例也不相同。
由上可知, 实行统一的风险幅度是不合理的。为鼓励承包商在技术和管理上竞争, 发挥自身优势。同时又体现“风险共担”的原则, 业主在招标时应当公平、合理地划分双方各自承担的风险, 对不同材料实行差别风险幅度。
1.3 材料价格标准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建筑材料生产与供应呈现多元化, 面对此形势, 如何确定材料价格是调差工作之重。材料价格有市场实际买卖价和权威部门根据市场统计公布的信息指导价。为做到公平合理, 建议调差时所采用的材料价格应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指导价为准, 只有当权威部门发布的指导价缺少时, 才可以双方协商确认的市场价为准。
1.4 调差时间
由于材料的购买与使用存在一个时间差, 在价格波动较为频繁时, 以不同时间确定的材料价差标准差异很大, 因此通常是以材料的使用时间来确定。对于调差时段一般是按年、季或月来划分。为实现与计量支付相统一, 并考虑到建筑工程特性, 建议按月来划分调差时段, 这样对业主和承包商双方都较为合理。
1.5 调差数量确定
调差数量确定是材料调差的核心工作, 不同的调差方法其数量计算方法也会不同。票据法是通过监理工程师严格审查进场材料发票并结合现场使用及总量控制来确定;公式法是通过计量支付费用来确定;抽样法是通过现场计量或按图纸、按批准配比计算等方式确定。根据以往经验, 无论采用哪种调差方法, 都应该在合同文件中明确约定调差数量的确定规则, 以免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引发争议。
2 材料价差调整方法
2.1 票证法
通过票证来进行材料价格差异的调整, 我们可以以票据为凭据并通过监理的把关, 对合同规定可以进行价格差异调整的材料名目以及相对应的数量进行核对。这样简单高效, 容易让双方都接受。但我们在使用票证法来对材料价格差异调整的时候需要重点注意下列问题:
第一, 票证的真假需要准确核对。票证是审核材料价差最关键的证据, 是证明承包人所购买材料的一个凭证, 鉴于我们国家现阶段存在着票证管理较为松散的实际情况, 所以我们就要更加重视票证的真假核对。要做到确定所购买的材料是用于合同所规定的项目建设所需, 数量与型号能够匹配, 对有涂改痕迹的票证要仔细核查。
第二, 对所进行价格差异调整的材料数量要加强计量工作。工作材料的计量不但需要将材料使用在工程上的时间记录在案, 还要对材料所适用于工程的位置进行确认。只有这样方能够保证所规定的材料是否真实的应用在固定的范围内。
第三, 需要关注价格差异调整材料的总数量。施工组织的不同必定会造成材料使用数量之间的差异。所以利用票证来对所需材料的价格差异进行调整的缺陷在于所需调整材料的数量难以准确确定, 这对于我们有效地掌控材料费用增加了不小的难度。所以对待这个情况的产生, 业主对所需要调整材料的总数量要有所控制, 不是单纯的将票证的数量相加来确定。例如在某铁路桥的工程招标中, 规定投标者需要明确申报价格差异调整所需的材料总量, 而且这个也是能否中标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一规定可以在日后的合同履行时对承包人有足够的约束力, 能够有效地解决业主材料价格差异调整总量控制的问题, 解决了票证法的漏洞。
我们采用票证法来对价格差异进行调整是依赖于监理在现场的工作来完成的, 不但要对工程量进行计算与监管, 还要对材料的数量以及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工作繁重。
2.2 公式法
公式法是通过公式计算确定享受某材料价差标准数量进行材料价差调整的一种方法。材差计算的公式是世界银行招标文件范本所推荐的。
2.3 简易指标法
简易指标法是指我们通过对价格差异调整的材料确定一个认可的消耗系数, 然后以工程计量的总数为基础确定所需要进行价格差异调整材料的具体数目, 同时依照时间来明确价格差异的调整幅度, 这样就可以确定所要调整的价格差异。这个方法是通过以往的公式法演变而来的, 不但保留了其优点还便于计算, 省去了大量纷繁复杂的工程量计算。
参考文献
[1]邹美发.建设工程价差调整方法[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 2005 (3) :60.
[2]张秋陵, 肖光宏.工程项目材料价差调整方法的探讨和分析[J].重庆建筑, 2007 (9) :41.
方法要素 篇5
1、化学虽然是理科偏向的学科,但是也是需要初中生动手记笔记的。想要学好化学,首先要了解这门课程主要讲的是什么,那么就需要初中生在上化学课之前进行预习,预习时除了要把新的知识都看一遍之外,还要把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
2、初中化学虽然在学习上难点不是特别多,但是对于刚接触这门学科的初中生来说,知识还是有些杂的,所以小编希望初中生们在学习化学的时候可以准备个笔记本,着重的记一些重要的化学知识点。同时记笔记也可以防止上课的时候溜号走神。
二、学生要经常复习化学知识
1、对于初中生来说,想要学好化学,那么在课后就要认真的进行复习,并且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化学作业,这对于提高初中化学成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初中生在复习化学的时候可以采用课下复习或者是类似于单元小结的方法,这样才能够牢固的掌握知识。
2、初中化学的课本中有很多个概念和原理等基础知识,并且要求掌握的内容也很多,如果初中生们不能把这些化学知识点都记忆深刻,那么在做题的时候就会感受到痛苦了。实在记不下来,那么就多看,“见面”的次数多了,初中生在脑海中就有对这种知识的印象了。
三、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1、化学是需要学生们去主动发现的一门学科,并且初中化学中的很多实验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想要学好初中化学,首先要培养的就是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有了兴趣才有动力去学习。
方法要素 篇6
【关键词】税法要素;企业;合法节税方法
【中图分类号】 D9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204-01
税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我国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企业在税收缴纳这一方面,需要根据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经济效益的多少进行纳税,有一些企业由于规模比较小,在税收中应该缴纳的税额比较多,导致难以在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下去,税收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着企业总体的经济效益,所以我国企业在发展中必须重视税收这一环节,针对企业发展中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的税收政策,制定出相应的合法节税方法,如何制定出合法的节税方法以及将其应用于企业的发展中,是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分析企业合法节税的方法
企业中的节税方法想要合法,就必须符合我国法律中的税法,税法中的各个要素是税法制度在构建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如果企业中的节税方法符合对应的税法要素,那么企业中的节税方法就是合法的。
税法中的每一个要素,都是税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企业在制定节税方法的过程中,要对税法要素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了解税法中含有的各个要素,然后结合分析与研究出来的结果,对企业节税方法进行制定,确保企业节税方法的合法性。税法中的要素一般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程序法要素,另一类是实体法要素;税法中的实体法要素,决定着纳税主体在纳税中的义务能否得到明确以及征税主体能否有效的的进行征税。税收中的实体法要素主要包括:计税依据、征税对象、税法主体、税率、税目以及税收措施等;程序法要素主要包括:纳税的地点、时间等。
二、从税法主体、征税客体的角度,对企业合法节税方法进行分析
1、企业合法节税方法中对于税法主体的选择
税法主体,主要包括纳税主体与征税主体,税法主体中的征税主体对于企业节税的作用不大,而纳税主体对于企业节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负税这一方面,不同类型的纳税主体,在税收法律制度中需要承担的负税程度也不相同,企业在对节税方法进行制定的前期,可以根据税收法律制度中的相关规定对节税方法进行分析。
从税法主体选择这一角度来分析企业的合法节税方法,将增值税法中对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选择作为相关的例子,对企业合法节税方法进行分析与说明。
根据税法中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纳税主体进行不同类型的分类,在增值税法中,可以将纳税主体划分为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这两种类型。我国相关的税收政策中明确规定,可以将增值税中的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所有从事提供劳动服务或者是货物生产、运输的,将提供劳动服务或者是货物生产、运输作为主要职业的纳税人,每一年中不包含税收的销售总额处于一百万元以下的纳税人,就是小规模纳税人;而每一年不包含税收的销售总额高于小规模纳税人销售总额的纳税人,就是一般纳税人。一般纳税人在增值税中的基本使用税率处于百分之十七,而一部分不同类型的货物适用于增值税中的低税率,一般纳税人在增值税中可以对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小规模纳税人则不能够对进项税额进行抵扣。
增值税法中的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计算税款的方式是不相同的,而且还会出现增值税法中一种税款计算的方式对于小规模纳税人在节税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一般纳税人在节税这一方面中却有着不利的影响,所以企业在对节税方法进行制定时要考虑到计算税款的方式。
2、企业合法节税方法中对于征税客体的选择
不同的征税客体,税收主体中的负税义务也不相同,所以要对消费税兼营这一方面的节税进行分析。我国税法中明确的规定,消费税纳税人在对两种以上应该缴纳税率的消费品进行销售时,要分别对不同税率消费品的销售量、销售额进行有效的核算,核算销售量与销售额应当缴纳的税额;在将不同税率的消费品采取组合的形式进行销售时,应当提高销售税率的征收。根据税法中的这一规定,企业会记核算工作中要将每一笔账目核对清楚,避免造成相应的损失,要对不同税率的消费品进行分类,分开进行计算。
我国相关税收政策中明确的规定,纳税人在对不同税率的消费品进行经营的时候,要对不同税率消费品中的销售量、销售额进行核算,如果纳税人没有核算不同税率消费品中的销售量、销售额,或者是将不同税率消费品采取组合的形式进行经营的时候,要对其提高税率。
三、从税收优惠、纳税地点角度,对企业合法节税方法进行分析
1、企业合法节税方法中对于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
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计税基数造成影响,影响企业纳税人在纳税中的义务,以企业所得税作为例子进行分析。
企业所得税中,税收优惠过程中的具体优惠:
1.1 某一个类型的企业,在所得税中进行优惠。例如:我国大力扶持与重视其发展的产业,优化这一产业中的企业所得税。
1.2 企业中一部分收入的优惠。例如:税收政策中规定对企业中一部分的收入进行免税,免税收入有国债利息收入、企业与居民之间的股息、企业员工分红等。
1.3 对企业所得进行减征、免征。例如:企业在对国家大力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建设时,所获得的一些经济利益,对这些经济利益采取减征、免征的措施。
1.4 扣除企业中应缴税所得额。例如:企业在对一些新产品、新技术进行开发与研究时所花费的费用。
1.5 税额抵免。例如:企业在对一些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一系列专用的设备进行购买时所花费的费用,可以按照相关的比例对其进行税额抵免。
2、企业合法节税方法中对于纳税地点的选择
我国税法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差异,不同地区中税法的标准与要求也存在着一些不同的地方,所以企业在建立的过程中,选择在哪一个区域中进行安置就显得非常的重要。针对税法存在的地域性差异,企业在对注册地进行选择的时候,应当选择主体税税负低的区域进行安置。从全国这一大范围来看,企业在对注册地进行选择时应当以低税率的地方为主。
我国在不同的地区中,制定了相应的低税率政策,例如:我国在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开发区、经济特别行政区以及一些经济落后、偏远地区中,都执行的是低税率政策,企业可以对这些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充分的利用,将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利用于企业的注册地选择以及建设过程中一些环节中去,使一系列列税收优惠政策能够作用于企业的发展中。但是,企业在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时,还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以及各个税收因素之间的关系,不然还会出现税收优惠政策阻碍企业发展的现象。
结束语
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中重要的经济来源,是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财政资金的主要支撑对象,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中的合法节税方法,并不是想尽办法逃税、漏税、偷税,而是对国家出台的一些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有效、合理的运用,在企业的生产环节、经营环节、管理环节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在合法的范围内减少企业中的税负,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永良,宇文盛.关于企业节税、避税的几点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lO(06)
[2] 张彩荚.企业节税的筹划思路[J].时代财会,2009(04)
贡湖湖区风浪要素计算方法探讨 篇7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太湖水质富营养化严重、水华频发,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贡湖水源地的供水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
近年来对以太湖为代表的大型浅水湖泊的研究表明,强烈的水动力作用是导致水-沉积物界面不稳定、沉积物再悬浮和营养盐内源释放、生长层内部结构和生物数量变化、光学吸收、衰减等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的重要驱动力[2,3,4]。而在影响底泥内源释放的水动力作用中,风浪是最主要的作用力之一。因此,开展湖泊风浪的研究,对防洪减灾工作、发展湖区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1],对贡湖湖区风浪要素计算方法的研究刻不容缓。
1 存在的问题
目前,计算风浪要素有许多种方法,有些是经验的,有些是半经验半理论的,也有一些是纯理论的[5]。在太湖风浪特征研究方面,乔树梁等人[6]曾于1992年和1993年的8~11月间,在无锡马山附近的湖面上,进行了风浪观测,并且根据实测资料,系统地分析了湖泊风浪的特性,进而提出了湖泊风浪要素的计算方法:
该公式在认识太湖风浪特征及计算太湖风浪要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然而,通过湖泊风浪要素计算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与贡湖湖区风浪观测站实测资料对比发现(见表1):该经验公式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差较大。当风区长度达到50km时,最高误差可达到60%以上。因此可以推测,风浪资料具有较明显的地区性,风浪的发展,除了受到水深、风区长度以及风速的直接影响外,还受到地形以及水生植物种类的影响[5,7]。并且,由于当时观测手段的不同、设备精确度的限制、观测数据的整理方法以及观测点距离湖岸较近且为单点观测等因素的影响[5,7],其结果是否适用贡湖湖区有待进一步的讨论和分析。
2 研究现状
目前适合浅水的风浪要素计算方法主要有:美国的SMB法、小风区风浪公式、青岛海洋大学法、莆田实验站法、浅水湖泊风浪公式和日本的井岛公式等。
其中,莆田实验站法是由河海大学洪广文等根据福建莆田实验站观测资料,考虑了风速、风区长度和水深的影响,提出的一个适用于深、浅水的风浪要素计算方法,该方法已为我国水利部《碾压式土石坝规范》所采用[1],其公式为:
该公式中各种符号的意义如下:为平均波高,单位为m;F为风区长度,单位为m;d为水深,单位为m;g为重力加速度,单位为m/s2;U为风速,单位为m/s。
截止目前研究表明,不同湖泊的风浪可以以莆田实验站公式为基础进行风浪要素拟合计算。赵利平等[1]以洞庭湖风浪实测资料为依据,主要对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风浪要素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并且在莆田实验站公式的基础上反复调试,得出适合于洞庭湖区的风浪要素计算公式;曹勇等[8]对淀山湖对淀山湖风浪开展现场观测,以莆田实验站公式为基础,对测定结果进行拟合得出淀山湖赵田湖水域风浪平均波高的经验计算公式。
3 研究方法
3.1 风浪要素观测
贡湖湖区上的风浪观测站每秒钟产生4个风浪监测数据,包括风速、风向、波高、水深等风况及风浪要素资料。具体的站点坐标位置如下(见图1):
3.2 相关影响因子的确定
风浪一旦生成,周围的不同影响因子会对它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影响因子有:风况(包括:风速、风向、风时和风区长度)、水深和海流等[5]。
根据《堤坝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当研究区域的风区长度≤100km时,可以不考虑风时的影响[8]。贡湖风区长度小于100km,因此风时不作为计算该湖区风浪要素的主要影响因子。
因此,根据相关规定及前人的研究基础,本文拟定风速、水深、风区长度为贡湖湖区风浪主要影响因素。
4 拟合结果及验证
4.1 拟合
首先设定参数a1、a2、a3、a4、a5,风浪计算公式可以用如下形式表示:
利用数值计算软件,通过最小二乘法,以贡湖湖区风浪站实测资料为基础,对参数a1、a2、a3、a4、a5进行非线性拟合,计算得出参数的最佳估计值(表1)。因此,可以得出贡湖湖区风浪要素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平均波高,单位为m;为平均周期,单位为s;F为风区长度,单位为m;d为水深,单位为m;U为水面上10m处平均风速,单位为m/s。
由图2可以看出,通过对该公式的计算值和实测波高值得对比,拟合值与实测值的误差基本上在±30%以内,拟合程度较好。
4.2 验证
为验证拟合公式的准确度,对2010年10月14日风浪站观测数据进行采集,并利用上述拟合公式进行计算,得到观测时段内的太湖风浪要素计算值,并用实测值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根据统计(图3),实测值与计算值的误差基本在±30%以内,拟合效果较好。因此证明所得出的拟合关系式适合贡湖湖区风浪实际情况,可用于计算贡湖风浪的平均波高。
5 结语
本研究在考虑了风速、水深以及风区长度这三个风浪成长主要影响因子的前提下,通过对贡湖风浪观测平台的观测数据进行拟合及率定,得到了适合于贡湖湖区的风浪要素计算经验公式为:
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湖区由于其水下地形以及水环境条件的差异,应根据研究区域具体情况选用适合该区域的风浪计算公式。本文以贡湖风浪平台实测资料为基础,在莆田试验站风浪要素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对该公式进行拟合,并通过对修正后的计算公式所得到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发现计算值与风浪要素实测值吻合度较好。该公式可完善现有的太湖水动力学模型,掌握在不同风浪作用下的沉积物再悬浮特征与水体营养盐浓度变化情况,从而为太湖底泥生态疏浚和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预警提供依据。
摘要:风浪是湖泊中重要的水动力因素,会影响航运、水上建筑物安全以及水体内物质交换过程,因此,风浪要素计算方法对水工建筑物设计和湖泊生态系统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贡湖湖区风浪站实测资料为依据,在莆田实验站法风浪要素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反复调算,得到经过修正后的风浪要素计算公式。利用该修正公式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测值符合较为理想,故推荐此修正公式为贡湖湖区风浪要素计算公式。
关键词:贡湖湖区,风浪要素,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1]赵利平,沈浩,沈小雄.洞庭湖区风浪要素计算的探讨[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4(20)
[2]李一平,逄勇,刘兴平等.太湖波浪数值模拟[J].湖泊科学,2008,20(1):117-122
[3]秦伯强,朱广伟,张路等.大型浅水湖泊沉积物内源营养盐释放模式及其估算方法——以太湖为例[J].中国科学,2005,35(z2):33-44
[4]FAN C X,ZHANG L,QU W C.Lake sedementsresuspension and casused phosphate release-A simulationstudy[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2001,13(4):406-410
[5]滕学春,吴秀杰,董吉田.浅水风浪要素计算方法[J].黄渤海海洋,1985,3(3)
[6]乔树梁,杜金曼,陈国平等.风浪特征及风浪要素的计算[J].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6,3:189-198
[7]胡维平,胡春华,张发兵等.太湖北部风浪波高计算模式观测研究[J].湖泊科学,2005,17(1):41-46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要素和方法 篇8
白银市靖会灌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 从靖远县城西2km的黄河右岸取水, 属于全国大型灌区之一, 灌区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 建成大中型泵站38座, 小型泵站102座, 装机容量63567kW, 总干渠1条, 干渠5条, 总长度178.85km, 设计流量12m3/s, 总扬程529m, 设计灌溉面积2.03万hm2。
灌区运行至今40余年, 由于运行年久加之受到当时经济条件的制约, 原设计标准较低、设施简陋、机电设备老化严重、工程超期运行, 干、支渠渠道及建筑物运行年久老化变形严重, 灌溉水利用率较低, 于1998年经国家水利部审定, 启动了以改建渠道工程为主的靖会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
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 确保工程质量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核心和关键, 灌区建设管理单位非常重视工程质量管理, 能够按照施工规范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的规定, 分析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 采取有效控制工程施工质量的方法, 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
2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要素
2.1工程设计是保证项目工程质量的关键
在建设项目确定以后, 工程设计就成为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如何加快速度、保证质量、节约投资, 发挥项目最大的经济效果, 设计工作起着决定性作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先进工艺和设备、合理的场地布置、良好的施工组织设计, 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益、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2.2人员因素是提高施工质量的核心
建设管理人员包括参与建设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实施者。建设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是工序质量、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人的技术素质。把人员作为质量控制的动力, 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应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一定的技术素质、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现场指挥和解决问题能力。项目经理应有多年从事工程建设的丰富经验, 并且具备相应工程要求的项目经理证书。监理工程师应具备水利水电工程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各专业技术人员, 应该具有本专业的资质证书, 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强化质量意识教育和业务技术培训, 努力提高人员素质。合理调配施工人员, 确保各单项、分部或单元工程施工力量协调均衡。
2.3材料的质量是水利工程质量的基础
材料是指施工所用的建筑原材料、半成品、构件和工程金属结构及设备等。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 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要严把材料进场关, 对工程所用材料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有关规程要求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料场、料源的选择。原材料进场前, 必须“三证”齐全, 并且经质检部门检查认可, 才可进入仓库。靖会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工程原材料进场实行报检制度, 由施工单位自检、监理抽检、政府质量监督机构和建设管理单位共同监管, 对不合格的原材料, 绝不允许进入场地。加强施工现场材料控制, 确保材料符合施工质量要求。
2.4施工机械设备对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应选择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操作和维护简便的施工机械。现场监理工程师要根据工期、工程量, 安排各类机械的数量, 做好现场工程机械设备的进场检查、机械设备工作状态的检查、特殊设备安全运行的审核以及大型临时设备的检查, 使施工机械设备性能良好和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 确保满足施工要求。对特殊设备按要求通过相关部门检测方可进场, 一般设备要定期维修, 保证施工安全。
2.5合理的施工方法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前提
施工方法包括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在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时, 必须因地制宜, 综合分析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方面的因素, 以确定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施工方案, 采取有效的施工方法, 提高工程质量。
2.6环境因素会对工程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各种不同类型的环境都会对工程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根据工程特点及具体情况, 灵活机动的进行动态控制, 将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3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3.1明确建设管理责任, 强化工程质量意识
靖会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管理单位能够树立水利工程质量意识, 全面落实责任制, 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的责任, 层层落实责任制, 并加强监督和检查。明确项目负责人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主管质量的技术负责人对工程质量负技术责任, 施工工作人员为直接责任人, 同时把工程质量的优劣作为对各级管理人员考核的重要内容。
3.2规范基建管理程序, 提高水利工程质量
灌区建设管理单位和质量监督部门, 严格按照基建管理程序, 推行工程项目招标制、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工程质量终身制, 在工程施工的各个关键阶段和质量控制点, 依照国家和水利行业有关工程建设法规、技术规程、技术标准的规定和设计文件、施工合同的要求进行施工, 严把工程质量关, 切实提高水利工程质量。
3.3完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
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包括事先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其中事先控制是质量控制的主要部分, 做好事先控制可以消除工程质量问题的隐患, 保障工程的高标准施工。事中控制主要是工序控制, 它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 工序质量控制是施工技术质量的重要内容, 也是事中控制的重点。确立每道工序合格的标准, 执行每道工序验收检查制度, 严格工序质量的管理制度, 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对不合格工序坚决返工处理。完善工程质量检测的体系, 单元工程检验由先有施工方进行自检, 并报监理工程师签证确认。重要部位的隐蔽工程、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的单元工程, 施工方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报监理单位, 由项目法人组织, 施工、设计、监理、质检等部门联合检查。对工程所用材料和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或抽样检查, 严把材料、设备的进场关。对重点工序和部位, 设置质量监控点, 对关键工序实施旁站监理, 严格监控施工质量, 加强施工质量监测。事后控制是质量控制的最后一道屏障, 强调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从施工准备、施工生产到竣工投产的全过程, 运用系统工程的概念和方法, 把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组织起来, 形成一个任务明确、职责和权限互相协调、互相促进、高效的全方位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
3.4加强施工管理, 确保工程质量
施工过程决定工程质量。施工单位质量控制和管理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和基础。要完善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 严格实行质量“三检制”。从设计、施工人员、建筑材料、施工机械、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环境6个方面做好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对工程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动态控制, 做到施工前主动控制、施工过程认真检查、施工后严格把关的质量控制措施。提高施工人员技术素质, 加强施工单位内部管理, 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程、规范、技术标准精心施工, 确保工程质量。
3.5推广应用新技术, 提高工程质量管理
浅谈萨克斯教学的方法要素 篇9
一、萨克斯教学方法
虽然有些很特别的例子——有不多的几位萨克斯管演奏家真正是自学成才, 但是, 通常情况下, 萨克斯管的学习是通过学生、教师与院校之间的交互作用而开展的, 这种学习过程的目的是:激活和提升潜在的天才和在所有的萨克斯管学生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的音乐想像力;用技艺、判断力和经验来武装学生, 把这些手段用于音色的想象, 并且构成有表现力的准确演奏。这种演奏可以根据书面乐谱而产生, 也可以根据记忆或内心听觉而产生, 也可以根据萨克斯管演奏者可利用或希望采用的众多不同风格而产生。
音乐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它包含了身体的、情感的和智力的成分, 这些都需要引导。学习成绩可以分出许多个层次, 在学习过程中, 在某种学院的环境中通过老师的指导, 学生的努力就会变成他们的演奏表现力和技术水平的逐渐提高。依我的观点看, 着眼于现实目标, 递增式的进步, 是各种层次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 无论是初学者, 还是预备生。例如, 有些学生可能只是对音乐有一种不大不小的热情, 他们视音乐为业余消遣或与人竞争的兴趣之一。
虽然他们不期望达到专业的演奏水准, 但只要他们有一定的探索意识和小小的进步, 他们与音乐和萨克斯管的关系就应该是积极的。同样, 我发现, 即使是最出色的演奏家, 当他们停止了在老师指导下的正式学习很久之后, 他们仍在不断地监控和改善他们的演奏, 而且他们的演奏态度仍然是好学和开明的。在这个意义上, 对那些认真的学生而言, 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只是一个终生自主学习的发射台。
乐器演奏的学习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 特别是在早期阶段。但是, 普遍的情况是, 对任何一个其兴趣不只是一点点的学生而言, 学生和老师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将会构成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和教师各自有明确的职责。学生的第一和最重要的职责, 就是至少从心里有一定的兴趣、好奇心和学习动机。成功的学生愿意每天练习, 做功课有主动性, 而且把老师看成是引路人, 而不是他们自己的工作的替代人。还希望他们的初始兴趣不仅源于听音乐的享受, 而且也源于对它的演奏;而且学生在取得进步的同时, 会力求把这两种活动联系起来。任何一位教师, 无论他是多高的天才, 也不能替学生来演奏乐器。最终, 学习的职责总是落在学生的肩上。对这一点了解得越早, 他能取得的进步就越多。与此同时, 教师的职责是解释者、提醒者、分担者、鼓励者、示范者、启发者和共同探索者。老师的职责就是利用严格和循序渐进的方法开发学生的天赋和激发他们的动力, 因人而异地为每个学生设定切合实际的和具有挑战性的标准。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坦诚对待学生, 这种坦诚体现在功课评价、对优点提出表扬和提出建设性的批评意见, 需要的时候, 偶尔也可以斥以重责。我见过许多优秀教师, 他们都有不同的个性:有的人和蔼可亲、有的人寡言少语、有的人不拘礼节、还有的人很刻板等。他们承担的共同任务, 就是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无论是一次性的授课 (大师班) 还是长久的关系——都是利用课堂时间来使学生的音乐个性得到张扬, 把他们的理解和技巧知识传授给学生, 从而使学习者提高他们的音乐思想的表现力。这些过程搭建了一个基础, 在这个基础之上, 学生能够形成各自的实践方式。
院校能够提供一个广阔的音乐环境。一所尽职的音乐院校可以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社区、一种支持竞争和使竞争健康发展的氛围, 而且能够为学生们提供一个以乐队演奏方式运用他们技艺的机会。院校一般能够在音乐学术方面提供教诲——理论、历史、作曲、改编等课程, 这些课程既可以是对乐器演奏学习的一种支持, 或在高级的课程里, 它们也是最终的学习目标。键盘演奏学习、听觉训练、其他木管乐器的学习和专家的爵土乐即兴演奏都可能接触到。这些都是珍贵的机会, 对那些初学者, 能加强他们演奏的乐趣 (尤其是乐队演奏) , 而对于高水准的学习者, 除了寂寞的练习之外, 能够使他们获得广泛而多样的演奏 (学习) 经验, 而且能够进入一个更广阔的音乐天地。在一对一的课堂上, 一位萨克斯管教师不可能提供所有这些经验, 但是, 他能够和应该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
二、技术难点的克服
在学生与教师的教学关系的进程中, 无论这种关系持续的时间长短, 教师将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学生的演奏中存在着必须克服的困难。教师的职责如同一位医生:教师必须直接诊断出问题所在, 然后采取行动来纠正它们。在诊断问题时, 教师会聆听和观察, 有时会询问学生是如何完成的动作。纠正问题主要是和教有关的任务, 它是一个复杂的领域, 需要思考和敏锐的判断。在技术问题方面, 有时直接解释身体如何动作, 就足以把学生推向正确的轨道。而另外的时候, 教师可能会利用一首类似的和样板性的曲目, 通过语言说明或示范动作来帮助学生。我相信, 利用这类样板和模拟, 在教学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它们把复杂的身体交互作用简化到易于理解的程度, 而且因为在学生的心里简化了复杂的任务, 所以能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习惯和演奏信心。当然, 由于技术上走向熟练, 演奏者会试图把动作和力气的消耗降到最低限度。那么, 有经验的教师就会设法找到一种易于理解的概念, 以便使学生尽早理解它而且能够在实际中顺利地应用它。
三、结语
方法要素 篇10
气象要素是多种地学模型和气候学模型建模的基础[1]。为了获取准确的气象要素数据,通常需要建立高密度的气象观测站点。然而,由于地形条件、技术手段和经济水平等各方面的限制,很多地方的气象要素数据获取比较困难。为了获取站点外区域的气象要素数据,研究人员通常需要基于已有站点的观测值进行估算,即气象要素空间插值,进而获得全局空间范围内各个空间位置的气象要素数据。目前,常用的气象要素空间插值方法有反距离加权法、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样条函数法、克里金插值法、多项式法、趋势面法等[2]。在各种插值方法中,并没有适合任意插值对象的最佳插值方法。通常,同一种插值方法对不同对象进行插值,插值误差可能千差万别。本文采用泰森多边形法、反距离加权法、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样条函数法、趋势面法、普通克里金法等六种空间插值方法对全国187个气象站49年的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雨量进行空间插值研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比较分析,得出了全国气象要素大尺度范围插值的优选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来自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该数据为全国187个气象站49年(1960~2008)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雨量、经度、纬度和海拔高程数据。
1.2 插值方法
泰森多边形法(Thiessen)由荷兰气象学家Thiessen[3]提出,其采用泰森多边形内所包含的气象站的气象要素值来代表该区域内的气象要素值。反距离加权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IDW)是一种以待插点与实际观测样本点之间的距离为权重的一种加权平均方法,离插值点越近的样本点赋予的权重越大[4]。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Gradient Plus Inverse Distance Squared,GIDS)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的基础上,考虑了气象要素随经度、纬度和海拔高程的梯度变化[5]。样条函数法针对一些特征节点,通过控制估计方差的策略,适用多项式拟合的方法来产生平滑的插值曲线,分为张力样条函数法(TensionSpline)和规则样条函数法(Regularized Spline)[6]。趋势面法(Trend)是根据样本点的属性值与地理坐标的关系,采用多项式回归方法得到平滑数学平面方程,再根据该平面方程计算待插点的属性值[7]。普通克里金插值法(Ordinary Kriging,OK)由南非矿山工程师Krige在1951提出,法国地理数学家Matheron将其进一步推广和完善。普通克里金插值法是在空间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使用相关范围内的采样点来评估未知点的属性值[8]。针对各种算法的具体介绍可参照文献[2~5]。
1.3 检验方法
评价空间插值方法的插值精度是非常困难的,除了克里金插值法可以对误差进行逐点的理论估计之外,其它插值方法都无法对误差进行理论估计[9]。目前,国内外研究者通常采用交叉验证法(Cross-Validation)来验证插值的精度[10],即依次假定每一个站点的气象要素值未知,用周围站点的气象要素值来进行插值估计,通过计算所有站点的实际观测值与估计值的误差来评估空间插值方法的精度。通常采用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和插值平均误差平方的平方根(Root Mean Squared Interpolation Error,RMSIE)作为评估不同插值方法的标准,值越接近0,插值精度越高。MAE可以评估估算值可能的误差范围,RMSIE可以反映估算灵敏度和极值效应[11],MAE和RMSIE的表达式分别为:
式中:Zo,i为第i个站点的实际观测值;Ze,i为第i个站点的插值估算值;m为用于参与验证的站点的数目。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插值方法的参数设置
除了泰森多边形法,其它的插值方法都需要进行相关的参数设置。反距离加权法、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样条函数法、普通克里金法都涉及到邻近点的选择问题,即用待插点周围多少个样本点进行插值。邻近点的选择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12]:(1)固定数目选择法,即选择离待插点最近的n个点,n需要预先设定。(2)固定距离选择法,即选择以待插点为圆心,预先设定的距离为半径的圆区域内所包含的所有点。(3)象限搜索法,即给定一个门限值,若某象限的点少于门限值则全部采用,若超过门限值就选择最近的点。本文采用固定数目点选择方法,选择待插点周围15个样本点进行插值。反距离加权法、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的幂指数取值为2。样条函数法采用薄板样条函数,趋势面法采用三次趋势面方程,普通克里金法的拟合半方差模型采用球状模型。在进行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插值时,首先计算了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雨量与经度、纬度和海拔高程的偏回归系数以及复相关系数(见表1)。其中:R为复相关系数,C-X、C-Y、C-U分别为气温或降雨量对经度、纬度和海拔高程的偏回归系数。从表1可以看出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雨量与经度、纬度和海拔高程均有较强的相关性,复相关系数均大于0.9,气温与经纬度和海拔高程均表现为负相关,降雨量与经度表现为正相关,与纬度和海拔高程表现为负相关。
2.2 插值精度比较
交叉验证结果见表2。在6种插值方法中,年平均气温插值的MAE排序为GIDS<OK<IDW<Spline<Thiessen<Trend。RMSIE的排序为GIDS<IDW<OK<Spline<Trend<Thiessen。GIDS法获得了最低的MAE和RMSIE,从温度与经纬度和海拔高程的相关性研究可知,温度与这些因子有很强的相关性,其复相关系数为0.947,将这些因子考虑进来大大提高了插值精度。对于年平均降雨量,6种插值方法的MAE排序为IDW<OK<Spline<GIDS<Trend<Thiessen。RMSIE的排序为IDW<OK<GIDS<Trend<Spline<Thiessen。IDW法获得了最低的MAE和RMSIE,而GIDS方法插值效果较差,可以推断,降雨除受经纬度等地带性因素的影响,还受其它因素的影响,GIDS法可能不适合降雨量插值。
MAE和RMSIE可以反映插值方法的总体精度。每一个站点的插值精度可以用相对误差(插值估算值与实际观测值之差的绝对值占实际观测值的绝对值的百分比表示)来评估。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雨量插值后站点的相对误差分布见表3、表4,每种插值方法在每个误差范围内的百分数为该误差范围内站点的个数与站点总数的百分比。通过比较相对误差也可以得出:对于年平均气温插值,GIDS法明显优于其它插值方法。对于年平均降雨量插值,IDW法略微优于其它5种插值方法。
3 结论
方法要素 篇11
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在针对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企业反倾销调查时,美国商务部采用结构价格方法确定它们的正常价值。据此,美国商务部不考虑被调查企业的实际成本,而是根据它们的生产要素和替代国价格的方法确定其产品的正常价值,最终确定相关企业是否构成倾销和具体的倾销幅度。这里的生产要素一般包括:(1)原材料(包括包装材料)数量;(2)劳动工时(包括直接工人工时、间接工人工时和包装工人工时);(3)能源。
一、主要问题
生产要素方法和替代国价格是美国商务部操纵倾销幅度的重要工具。近年来,美国商务部不断变更法律与实践,对应诉企业报告生产要素的要求也变得愈发严苛,不仅加重了应诉企业的负担,而且增加了结果的不确定性。概况说来,美国商务部在这方面的做法主要包括如下问题:
1.要求所有关联企业或生产线都报告生产要素
一般情况下,为了确定被调查产品是否构成倾销,美国商务部要求被调查企业提供对美国销售价格的同时,会要求应诉企业提供其在调查期间或者复审期间内生产被调查产品的加权平均生产要素,即原材料、工时和能源的耗用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美国商务部只要求提供出口到美国的相关产品的生产要素,而不要求与出口美国产品无关的关联企业或者独立核算的生产部门提供配合调查。换言之,如果应诉企业的某个关联公司或者某个独立部门生产的产品在调查期间或者复审期间没有被出口到美国,则该企业或者部门无需提供该关联公司或者部门的生产要素信息和数据,美国商务部也不会要求它们配合调查。
然而,2010年11月26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关于非市场经济国家存在多个工厂或者多条生产线企业报告生产要素的要求》(Factor of Production Reporting Requirements for Non-Market Economy Companies with Multiple Facilities and/or Production Processes/Lines,即第10.3号政策公告),规定非市场经济国家应诉企业如果有多个生产被调查产品的关联公司、工厂或者生产线,不管它们生产的产品是否被出口到美国,都要提交其生产要素信息。美国商务部在公告里声称,此举的目的和理由在于确保其计算出最准确的平均单位消耗。
2.不允许关联原材料供应商报告其生产要素
美国商务部在要求生产产品并不出口到美国的关联工厂或生产线报告生产要素信息的同时,对应诉企业关联公司生产并供应的投入——包括原材料、能源和包装材料的报告却百般挑剔,这不禁让人怀疑其真实用意。
实践中,有些大型企业根据专业分工协作,在集团内部实行一体化生产,因此存在大量的上游关联企业生产原材料等各种投入,供应下游企业生产和深加工的情况。例如,一家钢铁制品企业的上游可能存在多家关联企业,从炼铁、炼钢到深加工(例如热轧、冷轧),有的还存在由关联公司生产并供应电、包装材料等。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美国商务部鼓励甚至要求上游企业报告它们生产的相关投入材料,根据这些上游投入材料的生产要素确定它们的正常价值。但是,第10.3号政策发布后,美国商务部明确拒绝上游关联供应商提供它们生产相关投入的生产要素。这意味着,冷轧产品生产企业可能只能报告它采购的热轧产品的耗用量,美国商务部不会接受生产热轧产品的关联企业提供的生产要素。这种做法看似为应诉企业减负,实际上则是为了提高涉案产品的正常价值,进而增加应诉企业的风险。
3.随意增加或提高生产要素要求
从美国“双反”现有实践来看,对于调查问卷的范围以及要求提供信息范围的尺度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标准和尺度,而调查当局甚至主办官员的自由裁量权几乎不受任何监督。因此,在生产要素报告要求方面,美国商务部官员在个案中可以随心所欲地提出些“过分”的要求。在很多案件中,美国商务部通过问卷、补充问卷或者在实地核查中漫无边际地提出各种要求,其中不少与被调查企业的生产要素关系不大,有的甚至只是因为办案官员缺少经验,或者个人吹毛求疵。这无疑给应诉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应诉失败的风险。
二、不利后果及应对策略
美国商务部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应诉企业生产要素的要求可谓奇葩无比。笔者先后代理中国企业在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应诉案件超过百起,能明显感觉到美国“双反”中“生产要素方法”和美国商务部给企业所带来的负担和压力,从而影响中国企业在美应诉的积极性和后果。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负担过重让一些应诉企业望而却步
美国法律并没有对如何提供生产要素作出规定,而只是确定了“尽可能准确”(as accurate as possible)的原则。根据美国商务部第10.3号公告,应诉企业的所有关联涉案产品生产企业或者独立生产车间都要配合应诉和提供生产要素(即使它们生产的产品没有出口到美国市场)。美国商务部一再声称,其调查的目的是保持“尽可能准确”。但是,美国商务部坚持要求应诉企业提供一个独立的公司或者生产线的产品的生产要素(根本没有出口到美国),这除了增加应诉企业的负担之外,不仅不会导致计算结果更准确,而且只会扭曲最终结果。正是由于这种苛刻的报告要求,不少大型企业在面临调查时不得不审慎考虑应诉负担和风险,其中不少企业也因此被吓退了。
在美国“双反”调查中,被抽取作为强制应诉企业接受全面调查的中国企业,通常是规模较大的生产出口企业。它们普遍说来,产量大、产能优、技术先进、管理科学,在面对美国商务部的“双反”调查时通常准备充分,应诉积极。然而,这些大型企业现在却不得不受困于多个关联工厂。这些工厂生产的产品可能是内销,可能是销售给第三国,却也被强制要求配合跟其八竿子打不着的美国反倾销调查。实际情况是,一些公司的关联工厂可能存在不理解的情绪,从而导致不配合。他们习惯性地反问:“我的产品没有出口到美国,将来也不打算出口到美国,与我何干?”或者,即使能够说服他们配合调查,但实际工作也是困难重重,企业也不堪重负。从这个意义上说,将提交生产要素的义务扩大到无关的关联企业身上,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endprint
2.应诉企业的正常价值扭曲,从而增加应诉风险
企业从关联公司采购并投入原材料的,美国商务部不允许关联企业报告该原材料的生产要素信息,即使关联公司报告了相关的生产要素信息,也不予采用。从表面上看,美国商务部的这一做法似乎是一种平衡,甚至减轻了应诉企业的一部分负担,但实际上,美国商务部通过这种方法,非常巧妙地操纵应诉企业的正常价值,从而人为地提高它们的倾销幅度。
假设某钢铁企业,其出口美国的冷轧钢板面临反倾销调查。如果公司的关联炼钢厂生产热轧钢板,并向该企业供应热轧钢板作为其生产冷轧钢板的主要原材料。如果炼钢厂参与应诉并提供其生产热轧钢板的生产要素,则公司生产涉案产品耗用的这一原材料投入成本大致如表1所示(美元/吨)。
但是,根据美国商务部新的规则,美国商务部不接收炼钢厂的生产要素,而是直接使用公司从关联公司采购的热轧钢板作为投入。在这种情况下,公司耗用热轧钢板的成本可能大幅增加(如表2所示)。
3.增加应诉失败的风险
过去10多年,相较笔者代理过的欧盟、印度、加拿大、秘鲁、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的“双反”案件而言,要数美国的要求最为苛刻。在实践中,美国商务部对生产要素的要求可谓吹毛求疵。它不仅设计了一套非常独特而且全面的问卷,要求提供的信息和数据包罗万象,而且还不断发放补充问卷,设置严苛的条件。此外,在实地核查过程中,美国商务部相比较而言非常严格。正因为如此,很多公司在应诉过程中如履薄冰,有的公司甚至出现在应诉过程中半途而废的情况——美国商务部以问卷答复“不合格”为由突然通知取消实地核查。这是切实的风险。
综上所述,在“双反”案件中,如果说“尽可能准确”是美国法律对美国商务部的要求,同时也是美国商务部的表面目标的话,不断增加中国企业的应诉负担,寻找机会操纵结果,似乎是美国商务部的真实意图。为此,美国商务部随心所欲地滥用自由裁量权,通过发布部门规章的方式阻碍中国企业有效的应诉,是美国商务部的惯用伎俩。
中国政府正在积极通过双边和多边程序,敦促美国尽早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相关企业也应当树立信心,不轻言放弃,在面对美国商务部百般挑剔的要求时,一方面,所谓“好汉不吃眼前亏”,尽可能地满足要求和配合美国商务部调查,另一方面,主办律师一定要与主办官员进行有理有节的沟通。在实践中,这不失为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毕竟,额外且不必要的信息不仅给应诉企业增加了工作负担,而且也加重了主办官员的负担,从而影响其工作效率。当然,公司也应当随时注意充实案件证据,以便在必要时将美国政府诉诸法院,或者提请我国政府双边交涉和通过WTO机制进行反制。在这方面,我们曾经代理不少中国企业,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也有不少中国企业和美国进口商及时拿起法律的武器,并取得了成功。
方法要素 篇12
关键词:集成创新,内涵,要素,综合评价方法
1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 创新已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和世纪的主旋律, 对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 创新已成为其兴旺发达、繁荣富强的源泉和不竭动力;对于企业, 良好的技术与创新管理已成为其增强国际竞争力、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过程中, 中国的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国内、国际竞争压力, 迫切需要对知识、技术、组织以及战略进行有机集成。但是, 就现状来看, 我国的技术创新还处在一个粗放式的水平上, 大量的研究资源分散在企业和科研单位, 各自为政, 低水平、重复性研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而有限的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知识经济时代, 产品的技术复杂程度日益加剧, 单个企业不可能也不必要掌握新产品研发和开发所需要的全部技术;同时, 由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以及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加, 简单的模仿、引进创新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复杂的技术变化和市场要求, 集成创新已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
2 集成创新的内涵
集成创新思想源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一种生产函数的转移, 或是一种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新组合”, 同时他认为创新有以下5种形式:引进新产品、引入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和实现工业的新组织。20世纪70年代, 迪隆 (Dillon) 、多西 (Dosi) 及厄特贝克 (Utterback) 等人进一步研究了企业内的组织形式、决策行为、学习能力、营销战略以及与企业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并认为上述各要素的协同作用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所在。70年代, 纳尔逊 (Nelson) 和温特 (Winter) 在生物进化理论的启示和借鉴下, 在分析技术创新活动中知识演进和组织能力之间关系的基础上, 提出了创新系统演进的观点, 认为技术创新过程的集成促进了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势互补。随着进化论和系统论的发展, 集成的思想在科技创新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98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Marcolansiti教授, 在研究计算机企业的技术集成能力培养过程中, 发现技术集成管理更加有能力应付不连续的技术创新, 他认为“通过组织过程把好的资源、工具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应用称为技术集成”。至此, 集成的概念首次在企业创新领域被提出, 企业集成创新思想在实践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我国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专注于集成创新的有关研究, 逐步形成了有关集成创新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于集成创新的概念界定, 不同学者的叙述各有不同, 但是本质意思却是相同的。鲁玉祥[1] (2007) 认为所谓企业集成创新, 就是创新主体采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 将创新要素 (企业家、企业战略、技术、资源等) 在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进行优化组合, 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成有机体, 并使有机体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跃变的过程。韩晓东[2]认为集成创新是将各种创新要素通过创造性的融合, 使各项创新要素之间互相匹配, 从而使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跃变, 形成独特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史宪睿[3]等认为企业集成创新是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以培养企业核心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导向, 以市场价值的最终实现为目标, 在企业内外环境的作用下, 首先从企业战略决策层面实施集成, 通过对企业内部和对企业外部组织的集成, 实现技术创新资源要素层面的集成, 迅速汇集企业内外的创新资源 (如能力、资产、技术、知识等) , 将技术创新活动有关的各个环节和相关的要素以适宜的形式集成起来, 形成一个创新系统, 快速实现产品的开发和商业化的自主技术创新过程。曹洲涛[4]认为集成创新是企业利用各种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与工具等, 对各个创新要素和创新内容进行选择、集成和优化, 形成优势互补的有机整体的动态创新过程。
综上, 集成创新是创新主体将创新要素 (技术、战略、知识、组织等) 优化、整合, 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 形成具有功能倍增性和适应进化性的有机整体。
3 集成创新的要素
企业集成创新系统是各集成层面的功能子系统组成的复杂大系统, 体现的是集成借力、优势互补、相互融通的运作思想。各层面间在很大程度上是复杂的、非线性协同关联。这种关联机制构成了企业集成创新系统的结构, 决定了企业集成创新系统的功能。
我国学者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及企业发展的特点, 对集成创新的构成要素进行了相应的完善与修正。陆晓春, 李栋, 孙昭[5]从技术集成、知识集成、组织集成、战略集成四个层面提出了集成动态创新模式。鲁玉祥[1]从企业家及企业家创新精神、企业的技术集成能力、战略集成能力和资源集成能力方面叙述了企业集成创新模型的各个要素的功能。陈劲[6]分析, 研究企业形成集成创新的机制, 将企业内部运转的三个层面———技术集成、知识集成和组织集成作为构成企业集成创新的要素。李文博、郑文哲[7]在剖析企业集成创新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将集成创新的构成要素划分为四个方面:技术、战略、知识、组织。黄玉杰、李忱、田杨茁[8]则将企业的集成创新分为企业内部各要素的集成创新和企业之间的网络集成创新。其中, 与本文研究相符合的企业内部各要素的集成创新包括技术的集成创新、管理职能的集成创新和企业整体的集成创新。史宪睿、金丽、孔伟[9]认为企业集成创新能力是企业通过集成创新模式实现企业竞争力的能力, 企业集成创新能力是由各种能力要素连接而成的能力系统, 包括战略集成能力、知识集成能力、组织集成能力。赵光辉[10]认为集成创新是一个包括生产、经营、管理、组织等各方面内容的一个系统总体, 是对企业各种要素进行整合和集成的过程。孙金梅、黄清[11]则将集成创新的要素划分为六个方面:战略集成、技术集成、知识集成、资源和能力集成、组织集成和时间集成。
4 集成创新的综合评价方法
根据以上对企业集成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的分析, 评价企业的指标体系按结构性指标划可分为: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集成外部资源能力, 每个指标再细分为若干小指标。比较典型的还有将集成创新能力分解为技术集成能力、战略集成能力、知识集成能力、组织集成能力四分法以及人才素质、产品结构、运行机制、技术开发、适应市场、获奖荣誉六分法等。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后, 还要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对企业集成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评价方法不同, 结果往往大相径庭, 因此评价方法的合理选择对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 在选择评价方法时, 应结合实际充分考虑被评价对象的特点和评价任务的要求, 做出科学的选择。根据已获得的文献资料, 发现企业集成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方法涵盖面广, 种类较多, 常见的有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AHP层次分析法、秩和比法、灰色关联分析法、BP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EDA数据包络分析法, 集对分析法等等。
4.1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企业集成创新评价中比较常用, 主要的方法有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也有不同程度的应用。这类方法一般是利用指标的相关性, 筛选出少数综合性的指标, 然后确定权重, 最后对评价对象进行综合评价。优点在于定量化的数据处理, 合理科学的计算方法, 避免了人的主观随意性, 使结果更具有说服力。美中不足的是对数据要求比较高, 样本容量不能太小, 资料要求服从一定分布, 大大限制了此类方法的应用范围。
4.2 数据包络分析
数据包络分析 (Data Envelopmen Analysis, DEA) 是1986年由著名运筹学家A.Charnes和W.W.Copper创建的。以凸分析和线性规划为工具, 对多投入、多产出的多个决策单元进行效率评价, 它是研究具有相同类型部门的相对有效性的有力工具。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是一种非参数估计方法, 适于处理多指标数据, 并且不需要数据本身满足一个明确的函数形式, 因此, 该方法在很多领域被认为是一种主要的评估工具。
4.3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托马斯·塞蒂提出的, 它是将决策相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 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 整个过程体现出分解、判断、综合的系统思维方式。由于它在处理复杂的决策问题上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很快在世界范围得到重视。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
4.4 模糊综合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1965年由美国控制论专家首次提出的。它是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对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的那些模糊的、不确定的事物进行定量化, 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可以进行比较和判别的依据,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进而解决具有模糊性的实际问题。它是一种较科学和很有价值的方法。
4.5 灰色综合评价方法
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是20世纪80年代, 由中国学者邓聚龙教授首先提出来的。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即系统的关联度分析法。对两个系统或两个因素之间关联性大小的量度, 称为关联度。如果两者在系统发展过程中相对变化基本一致, 则认为两者关联度大, 反之, 两者关联度就小。其基本思想是依据关联度对系统排序, 是一种研究少数据、贫信息不确定性问题的新方法。主要用于解决一些包含未知因素的特殊领域的问题, 它广泛应用于农业、地质、气象等学科。优点在于对样本数据没有特殊的要求, 计算方法比较简便。
5 总结
综合以上分析, 可以看出企业集成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方法原理各异, 各具特点。在选用综合评价方法时, 应当注意根据研究目的和所收集数据的特点, 灵活选择, 合理运用, 才能有效地发挥综合评价方法的作用, 才能最真实地对企业集成创新能力做出评价。
参考文献
[1]鲁玉祥.论企业集成创新[J].改革与探索, 2007 (05) .
[2]韩晓东.企业集成创新理论研究综述[J].科技创业, 2007 (06) .
[3]史宪睿, 刘则渊, 于冬.企业集成创新及其系统模型[J].科技管理研究, 2007 (04) .
[4]曹洲涛, 杨建梅.现代企业创新新模式—集成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 2003 (05)
[5]陆晓春, 李栋, 孙昭.企业集成创新的动因及框架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06 (03) .
[6]陈劲.集成创新的理论模式[J].中国软科学, 2002 (12) .
[7]李文博, 郑文哲.现代企业的集成创新及其综合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04) .
[8]黄玉杰, 李忱, 田杨茁.基于集成创新的企业竞争优势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3) .
[9]史宪睿, 金丽, 孔伟.企业集成创新能力的概念及其基本模型[J].科技管理研究, 2006 (07) .
[10]赵光辉.我国企业集成创新及管理研究的现状与方向[J].科技与管理, 2006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