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五要素

2024-09-10

新闻五要素(共12篇)

新闻五要素 篇1

假新闻、新闻失实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随着近几年“反转新闻”的出现, 人们习惯性地把“反转新闻”同假新闻、失实新闻相联系, 甚至混为一谈, 也使假新闻、新闻失实的话题热度不减。尽管这三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但它们在内涵与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厘清彼此的关系与区别, 对有针对性地防治假新闻、失实报道和新闻反转, 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内涵区别辨析

假新闻、失实新闻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 但假新闻与失实新闻在本质上有无区别, 至今并没有达成共识。一些新闻理论教材对假新闻与失实新闻不进行区分, 笼而统之将它们一并归入“虚假新闻”或“失实新闻”类。也有学者认为假新闻与失实新闻在内涵上有清晰的区别, 假新闻是在性质上相对 (真实) 新闻存在的一个概念, 描述的是在形式上、姿态上完全具备新闻的特征, 但实质上没有新闻本质特性 (真实性) 的“新闻”;相对假新闻而言, 失实新闻在性质上还属于新闻范畴, 它是对一定新闻事实“残缺”、“偏离”、“片面”反映报道而成的新闻。 (1) 也就是说, 假新闻实质不是新闻, 只是一个概念、一种新闻现象;而失实新闻本质上还是新闻, 只是有一定程度的失真。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中国记协颁布的相关行政条文来分析, 如《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处理办法》 (1999年) 、《关于采取切实措施制止虚假报道的通知》 (2009年) 中第五条“严格审核转载内容是防止虚假、失实报道扩大传播的重要环节”和第六条“完善问责制度是遏制虚假、失实报道的重要手段”、《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 (2011年) 中第一条“严禁编发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和第三条“完善虚假失实报道责任追究制度”等均对“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进行并列行文, 把假新闻和失实新闻看作两个不同的事物, 从中可看出国家行政主管机构倾向二者是有所区别的。

慎重地把假新闻与失实新闻进行区别, 还“得益”于新闻反转现象的出现。近几年, “反转新闻”层出不穷, 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于是假新闻、新闻失实、新闻职业道德等话题再次被大量提起。纵观目前的相关研究, 大多数研究把“反转新闻”混同于假新闻或新闻失实, 那么它们之间到底有无不同?有观点认为“反转新闻”与纯粹的假新闻有所区别, 从本质上来说, 反转新闻应属于失实新闻, 因为它依附于真实发生的事件之上, 却由于记者对事件的歪曲解读或不深入调查而造成人们对事件真相的误解 (2) 。那么这样把“反转新闻”直接归属于失实新闻, 是不是说明“反转新闻”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新闻”?从反转新闻的起点来看, 一般源于失实报道;从反转新闻的发展看, 有传统媒体、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共同推动。发展到后来吸引舆论眼球的, 不是事件本身, 而是让人瞠目结舌的戏剧性反转以及公众态度的逆转 (3) 。正如学者江汉超指出, 在新闻学上, 并无“反转新闻”一说。所谓的“反转新闻”不过是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兴起而出现的一种新现象, 即媒体开始报出新闻事件一方的声音, 隔过一段时间报出了另一方截然不同的说辞与解释, 导致舆论逆转 (4) 。从《新闻记者》杂志盘点的“2015年虚假新闻典型案例” (5) 和人民日报刊登的“2015年舆情反转典型事件” (6) 对同一事件的标题来分析:“2015年虚假新闻典型案例”中的标题为“利辛女子为救女童被狗咬成重伤”, 标题仅告诉了受众主要发生的“事实”;而“2015年舆情反转典型事件”中的标题为“女子被狗咬伤谎称救人骗捐”, 标题不仅反映“女子被狗咬伤”主要事实, 还包括“救人——谎称救人骗捐”的舆情反转内容。可见“反转新闻”的内涵与外延更深广, 它不仅涉及失实报道, 还包括整个事件演变过程, 特别是相关舆论的逆转与平息。确切地说, “反转新闻”应该称为“舆情反转事件”。

通过以上分析, 可以清醒地认识到:失实新闻本质上还是新闻, 而“反转新闻”实质同假新闻一样, 只是一种新闻现象, 或一种事件。我们也可以把“反转新闻”视同失实新闻依托新媒体出现的新形态、新变种, 只不过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基因突变。

二、危害比较辨析

按照杨保军教授的区别方法, 主要事实是捏造的新闻归类为假新闻, 主要事实是真实的、只是局部失实的新闻归类为失实新闻 (7) 。一般认为, 假新闻失实严重甚至完全失实, 对受众的误导更明显, 其危害应大于失实新闻。那么“反转新闻”与假新闻之间, 危害孰轻孰重?二者之间的危害无法进行绝对的比较, 仅从传播内容对受众的影响来看, 新闻学上按照新闻与读者的关系, 分为硬新闻与软新闻。硬新闻是指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软新闻指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8) 。因此, 有学者认为, 软性假新闻很少能使公众集体产生恐慌、质疑、不满, 从而对媒体公信力产生动摇;而硬性假新闻才是对媒体公信力造成损害的主要因素 (9) 。基于此思路, 将“2015年虚假新闻典型案例”与“2015年舆情反转典型事件”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舆情反转典型事件”9条中有7条是社会新闻, 属于软新闻, 另2条也不是纯粹的硬新闻;而“虚假新闻典型案例”12条中仅3条属于软新闻, 9条属于硬新闻, 硬性假新闻比例高达75%。从上述意义看, 目前由于硬性假新闻明显多于由硬性失实新闻引起的舆情反转事件, 假新闻对受众的危害整体上大于“反转新闻”。

但是, 我们不能据此忽视反转新闻的危害, 甚至出现“反转有益说”、“反转宽容说”等论调。尽管目前对新闻反转持“有害说”者占绝大多数, 但舆论场上仍有另类声音:一是认为剧情越反转越接近真相, 反转带来的舆论场对话行为, 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即“反转有益说”。二是在“反转有益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对待新闻的反转应给予足够的宽容” (10) , 即“反转宽容说”。这些说法看似合情合理, 但还有待商榷。如果说真相的接近要靠舆情的反转, 要靠公众的关注与对话辩论, 那么在这个“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 专业媒体和职业记者的存在价值何在?核查事实来源、探寻真相不正是新闻业与其他从事信息传播的机构、个人的标志性区别吗?“反转宽容说”的理由之一是因客观原因造成的新闻反转, 均非记者责任, 也非记者所能控制, 则应给予足够的宽容。诚然, 面对自媒体时代的复杂传播环境, 记者获取事实真相的难度增加, 新闻失实有时情有可原, 记者的责任应减轻甚至免责。但有这样的开脱或挡箭牌,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的底线更令人担忧?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如何保证?对公众情感的伤害、社会价值观的误导如何弥补?面对新媒体日益复杂的传播环境, 新闻媒体工作者更需要提高自身的本领, 迎难而上, 而不是反而有借口降低工作标准。

“反转新闻”相比假新闻, 涉及的层面更复杂, 我们不能一叶障目, 片面夸大其危害也不能随意缩小其危害。从传播内容看, 假新闻对受众的危害暂时大于反转新闻;而从传播的广度与受众参与的深度看, “反转新闻”对受众情感的伤害与行为的误导更大。如此比较有助于深刻地认识其危害, 深刻地认识其危害比绝对地量化二者的危害, 意义更深远。

三、治理对策辨析

新闻界对假新闻、失实新闻的治理历来重视, 相关部门采取自律与他律两手抓来治理。一方面加强马克思新闻观和新闻职业道德专题教育活动;另一方面行业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治理办法, 加大了处罚力度, 如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开通报15家媒体刊登虚假失实报道的查办情况, 涉事媒体被警告和罚款, 多名涉事人员被警告、通报批评、调离岗位, 甚至列入新闻采编不良从业行为记录, 5年内禁止从事新闻采编工作。但是, 新闻打假年年喊, 虚假新闻却久治不愈。因为“其根源早已超出了新闻界, 至少不是由单一的新闻界内部原因造成的”。因此, 虚假失实新闻和“舆情反转事件”的治理,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进行系统的标本兼治。首先, 应注重源头的“疏”与“堵”。宏观上的“源头”是社会不良情绪。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显示:93.4%的受访者认为如今的人情绪化问题严重。反转新闻的发生一定程度是社会情绪在舆情事件上的集中反映, 社会需要建立让人发泄不满和合理诉求权利的常规机制, 使不良情绪得到一定的疏导。微观上的“源头”是虚假失实信息的首发者, 需要从媒介素养、把关制度、技术控制等方面多管齐下, “堵住”不负责任的信息传播, 其难点是自媒体首发者的控制。其次采取分类治理。比较2015年度虚假新闻和舆情反转典型事件的首发源头可知, 年度虚假新闻大都来自传统媒体或传统媒体下属的新媒体部门, 且大都受到相关部门较明确较严厉的处罚;而“九大舆情反转典型事件”中有5条首发源头是自媒体, 目前未见对自媒体首发者的处理。笔者认为, 不管是假新闻的首发者还是舆情反转事件的首发者, 不管是职业媒体人还是非职业媒体人, 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买单。相关部门可对涉及到的多元主体进行分类考量, 评估其危害程度后进行分类处罚。最后, 行业主管部门继续加大对各类涉事者的处罚力度。不管是职业新闻人还是非职业新闻人, 一旦违规, 记入诚信档案, 使之受到长久性影响, 让“崇真恶假”的价值观深入人心。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 虽然虚假失实新闻是顽疾, 新闻反转现象在自媒体时代也难以绝迹, 但仍希望新闻反转、假新闻、新闻失实能少些, 再少些!

参考文献

[1]杨保军.认清假新闻的真面目[J].新闻记者, 2011 (2)

[2]倘凌越.社会情绪化调查:近半人认为首因是不公正多[N].中国青年报, 2014-3-27

新闻五要素 篇2

班级:学号:专业班级:姓名:

Exam advanced,student feel anxiety

The Management Class Exam had been advanced from 13th to 6th today.It means many students could lose more than half part of time to review.My roommates expressd that they were under a lot of pressure.Two weeks before,the Management Class teacher tell my roommates the exam would be hold on 13th.So my roommates decided to begin review until the saturday before the exam.But then,there were only 4 days berofe exam and no weekends.The Management Class required student to remember many knowledge and definition.So students should pay more energy to the review.But we are just in mid-term.They have many other courses to study.So they only prepared a week of time to review.It could be enough without the changement of the exam time.‘I have to review overnight!’one of my roommates said, ‘There are too many knowledge points to remember.But I have only 4 days.’I can feel his anxiety.But not all the student were in trouble.Some of them study hard in normal times.These student can pass the exam without so much review.Even through the time is limited.But the students do the review as hard as they can.I believe they will pass the exam successfully.(Zhang Zheng, Nov,2)

The Lead:

Who—my roommates

What—under a lot of pressure

Where—in the school

When—these days before exam

Why—the exam was advanced

How—need to prepare for the exam in a short time

The body: para.2--para.5

[键入文字]

班级:学号:专业班级:姓名:

评论新闻与“新闻点评” 篇3

新闻评论在写作实践中日益克服"空洞"、"枯燥"、"板起面孔训人"的痼疾的同时,也呈现出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1.小型化趋势。除了"本报评论员"还能就一些具有方向性的问题作指导性的长篇大论外,受众在纸质媒体上看到的更多的是中小型评论,"大小并举,中小为主",评论专栏小型化,言简意赅,短小精悍,成为纸质媒体评论的大势所趋,这其中尤以《人民日报》的名牌栏目《今日谈》最为突出。这种变化的动因归结为各种媒体之间争夺受众的竞争。在大众传媒进入争夺眼球(营销)的时代,长篇大论、空洞无物的评论很难受人青睐。

2.新闻化趋势。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最基本的表达手段,缺一不可,也无法相互取代。在传统的新闻业务中,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也是分而述之,虽然评论离不开新闻,但新闻与评论分而述之的时候还是占大多数。从目前媒体的表现和发展趋势来讲,评论的新闻化趋势已越来越明显,新闻和评论正从相互独立、分离,而逐步走向互相结合甚至相互糅合。

3.群众化趋势。这包括三个方面:(1)是写作群体突破编辑群体的局限,受众可以拿起笔来就某一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简洁明了的看法,代表的不再是"本报和编辑部"的意见。(2)是描述方式上向生动形象转变,抛弃了严肃抽象的说教。(3)是评论内容更为社会化,以吸引受众的视线,表现为对社会生活的全方位关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只要能给受众以启发、以思考,皆可述而评之。

在诸多新闻评论体裁中,专栏性小言论是最普遍和最受受众欢迎的,它的小型化、新闻性和群众性特点迎合了迅速传递新闻信息和意见的社会需要,"新闻性的专栏小言论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随着新闻改革的推进而兴起的一种小型化专栏评论"②。新闻性的小言论,其本质是一事一议,并独立成篇,简要概述一件新闻事实然后作出作者自己的评述。随着社会经济和新闻改革的发展,站在时代前沿的新闻工作者感到,单纯一事一议似乎有些单薄,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后半期,一种以"媒体观点"、"品评新闻"、"传媒重点"为栏目的把新闻事实摘要和简评糅合在一起的新闻评论体裁--新闻点评开始走进纸质传媒的版面。

新闻点评是把新闻与评论糅合在一起,兼具新闻文摘和新闻短评两种特色的一种崭新的新闻评论体裁。点即点击新闻,评即简评,其形式是新闻事实+观点。这种新闻评论体裁多以专栏形式出现,如《人民日报》的《社会多棱镜》、《中国新闻出版报》的《书业时事点评》、《光明日报》的《观者有心》、《中国青年报》的《百姓的语录》等等。专栏中大多有三篇以上的稿件,形成一个集束。当然,也有的把同类新闻事实合并,作为论述的材料。点评文章《明天的钱今天赚》③就属此类,它把"深圳市罗湖区发布消费警示--终身消费卡陷阱多"、"广东某度假山庄推销会员证,说是优惠,而无优惠"和"因买健身终身消费卡而上当受骗(商家人去楼空)"三个先后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了同题集中,并加评论指出:承诺能不能兑现,只能走着瞧,而对企业来说,则是"明天的钱今天赚了"。此种评论方式因新闻事件的集中,而比传统的新闻言论更具震撼力。

新闻点评在纸质媒体中多以专栏形式出现,所以它比小言论更具信息量大、易于同题集中的优点,同时它还可以以点击新闻的形式弥补媒体自身新闻信息量的不足。2002年4月11日《人民日报·社会多棱镜》中四条点评稿的消息来源都是其他媒体已刊发的消息。

新闻点评这种文体,一经面世即为受众所欢迎,笔者曾从1998年在就职的《徐州广播电视报》上先后开办过两个新闻点评专栏--"看到就说"和"新闻点评",分别采取新闻摘要加评论和把新闻事实糅合在一起写作两种方式,均引起了读者的兴趣,读者对此类栏目表示欢迎。

新闻点评特别是专栏类的小言论,其功能就是以较短的篇幅就受众所关心的问题发表意见,引起受众的注意和思考,以较为理性的方式引导社会舆论。

由小言论发展而来的新闻点评兼具了文摘和言论两种作用,通俗地讲,也就是简要地告诉人们一个新近发生的事实,形成文摘,然后就新闻事件本身所内含的意义生发开去,作或惊叹、或赞赏、或批评的点评,借以丰富媒体的信息量,引导社会舆论。

新闻点评是就媒体已发布的新闻进行有的放矢的点评。因此,在理论上,凡是能以摘要的形式摘发的新闻,受众感兴趣,作者又有话要说,即可作为新闻点评的题材,而就笔者所接触的新闻点评稿件分析,纳入点评作者视野的大多以社会文化新闻为主。笔者认为,新闻点评的题材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新闻性。新闻点评点评的是新闻,新闻价值不大的事件不能引起受众足够的注意力,因此也就没有点评的必要。这里面新闻性既是时效性,又有一定的方向性和耐读性,要使点评作者有话可说,也就是邹韬奋所说的"最该说几句话的事情"。

二是群众性。新闻点评是纸质媒体面对大众"说话"的一种方式,"说话"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人们对所点评的新闻是否有共同兴趣。新闻与受众的生活有所关联,受众才对其有探知的欲望,也才会由"听"者变为"说"者,达到新闻点评群众性互动的传播效果。

三是可集纳性。新闻点评的素材要根据栏目的需要有所选择,无章法的堆积形成不了一个持续的有影响的专栏。可集纳性要求稿件能同题集中,同类集中,就某一社会问题或就某类新闻作集纳点评。

新闻点评是新闻评论百花园里的一枝新葩,是否亮丽,需写作者的精心浇灌和培植。那么新闻点评在写作中有什么要求呢?新闻点评无论采取文摘加评论的形式,还是把新闻和评论糅合在一起,都可以借鉴文摘新闻和小言论的写作方式,要言简意赅和一针见血。首先,言简意赅就是对点评的新闻要用最短的文字叙述出来,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如何。《人民日报·社会多棱镜》栏目刊发的点评稿《"星火"发明难"燎原"成果亟待变产品》,文摘部分如下:"据《解放日报》报道:'星火杯'创造发明竞赛日前揭晓,令人担忧的是,许多项目最后可能被束之高阁。这项群众性创造发明竞赛已举办了12届。据统计,往届获奖项目实现产业化的不到20%,有关人士认为,这是知识资源的严重浪费,长此以往,会挫伤群众参与创造发明的热情。"短短一百多字,叙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新闻事实。其次,一针见血就是要对新闻所蕴含的"该说的话"直截了当地说出。上例《"星火"发明难"燎原"》一文的点评如下:"举办创造发明竞赛,评奖不是终极目标,还得让'无形'变'有形',让智慧化为产品。唯有广开思路,让成果尽快转化为实用的产品,'星火'才能真正'燎原'。"点评就是要着其一点而评之,决不拖泥带水,可以托事喻理,针砭时弊,也可以提醒疏通,激励推动。篇幅上可以是一段短论,也可以是一句话评论,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如"?""!"等。

新闻体裁是伴随着新闻事业的诞生和发展,逐步得到丰富和发展的,由消息、通讯到各种体裁的新闻报道形式,由证论而到各种各样的新闻评论和杂文,其中渗透了一代代前行者的创造性劳动。新闻点评正沿着其他纸质媒体新闻报道形式所走过的路不断走向成熟。可以预期,新闻点评因其融合了文摘和小言论两个传统报道形式的优点,同时又兼具了新闻性、群众性以及大信息量等特点,将被越来越多的纸质传媒所采用。

参考文献:

①邵华泽,《新闻评论概要》,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

②胡文龙,《小言论写作方法系列谈》,新华出版社,1998年 。

新闻的第七要素及新闻见证者 篇4

一、新闻第七要素与新闻源的区别

指出谁能证实新闻的发生,是任何事件新闻必备的内容,否则新闻会让受众感到唐突和无据,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怀疑。无论报刊还是广播电视新闻的第一句话,总是从“本报记者从市政府了解到”“本台记者现场看到”“据目击者说”这类言辞开始,让受众明了新闻来自客观世界,有人能证明它的发生,不是媒体的杜撰。

新闻第七要素不仅不能缺少,而且是新闻的重要部分,其他任何意识作品都没有“谁来证实”这个要素,只有新闻是个例外。记者除了陈述事实的内容外,还必须交代是谁目睹了事件的发生,向受众提供新闻发生的证据。新闻既然是对客观事件的实录,把目击者的见闻告诉受众,是新闻特有的属性,并通过特定的形式呈现。

在报刊诞生初期,一些报道就使用“有人证实”这一要素,交代新闻内容的由来。1609年的美国《公共事件》报在一条消息中说:“天花以罕见之规模在波士顿猖獗一时后,目前势头已大为减弱。据悉,此次染病者的人数远远超过了12年前该瘟疫造访此地时,然而这回袭击却不如前番那样致命。”1704年《波士顿新闻信》在一条消息中报道:波士顿4月18日,西尔船长(Captain Sill)由牙买加抵达,行程约四周,他说他的人在那里仍然病重。[1]1857年香港《孖剌报》的中文版《香港船头货价纸》有条一句话新闻说:“兹接到上海新闻纸云,现在,湖北武昌府与汉口镇复被长毛攻破。”[2]这三条新闻都有第七要素(黑体字),只不过仅仅一笔带过,非常简略。作为“有人证实”这个要素的雏形,后人通常将其视为新闻来源。

但这种写法表明,早期的新闻已形成一种技巧性规范,即新闻的主要事实一般不是由记者说出,而是借助他人之口陈述。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是客观报道盛行的时期,中西方记者在大量事件新闻中都以第七要素证实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1923年5月6日,津浦路特别快车在山东临城、沙沟间遭到土匪洗劫,《京报》、北京《晨报》、《济南日报》、济南《大民主报》、北京《益世报》都作了报道,叙述重要细节时都援引“京浦路局局长孙凤藻报告略谓”“铁道房工人声称”“据苏代正段长电称”“脱险来济南之陈君云”等当事人的谈话,证实土匪抢劫和扣押人质的经过。[3]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许多报纸、广播引用失业工人的抱怨和谩骂,证明美国媒体对下层民众困境的报道是真实的。但当时胡佛总统与许多官员矢口否认工人的贫困和美国的经济困境,不同意从国库拨款救济穷人。[4]

有人会反驳,此文提出的这个第七要素不就是“新闻来源”吗?这不是什么新话题!不错,新闻的第七要素和新闻来源确有相似之处,很容易被人视为同宗等意,但二者根本不是一回事。新闻来源是指新闻事实的提供者,包括新闻稿来源、新闻事实来源和新闻转发的媒体来源。甘惜分教授主编的《新闻学大词典》写道:新闻来源是新闻材料的出处和供应新闻材料的媒介,主要有记者采访、通讯社电稿、公众来信来稿、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部门的文稿及宣传品等。

新闻第七要素指的不是新闻来自何处,而是事件亲历者的自述,向受众证明新闻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其内容包括:(1)事件亲历者述说新闻事件的始末或看法;(2)指出事实提供者的姓名、身份,即使隐瞒其姓名和身份,也要暗示当事人的存在,比如“不愿透露姓名的目击者告诉记者”“旁观的王先生说”“介绍这些情况的官员不想公开自己的身份”等,但侧重的是引用他们说了什么;(3)播放事件亲历者的照片、录音或录像,真实再现事件现场。实际上,这个要素指的是事件亲历者对新闻的证实,还可称为新闻的“见证者要素”。

新闻来源和新闻第七要素虽有一些相同之处,但却有根本区别。第一,新闻来源仅仅强调由谁提供了新闻,第七要素则强调谁能证实新闻的发生,确证新闻的真实过程。第二,大量新闻来源不是第七要素,“本报讯”“本台报道”“据媒体报道”“×通讯社电”都是新闻来源,但不是新闻第七要素,因为它们没有指出谁向媒体或受众证实新闻的发生,没有明示新闻亲历者。第三,新闻第七要素是由新闻事件的参与者或旁观者陈述所见到的事实,听来的消息不包括在这个要素之内;新闻来源既可以是记者亲眼所见或其他第一手材料的直接来源,也可以是“听说的”或“转载来的”间接来源,甚至包括第三手、第四手事实材料。第四,第七要素被误认为是新闻来源,仅仅因为它罗列了新闻来源提供的事实证据。正如比尔·科瓦奇、汤姆·罗森斯蒂尔所说:“在判断新闻是否可信时,仅了解信源还不够,还必须辨别和评估信源所提供的证据。”[5]显然,美国学者认为,信源和信源中的证据是不同的,认为新闻第七要素就是信源,是把这两个不同的东西混为一谈。

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出现以前,客观报道盛行的时期是纯新闻时代,媒体大量报道的是当事人对事件的描述,让受众相信新闻有根有据。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某人说发生了什么或某人看见发生了什么。记者亲临现场、亲自目睹的事件是很少的,新闻大都是事后采访得到的,依据新闻见证者对新闻内容的陈述,是新闻公信力的基本保障。同新闻其他要素相比,第七要素唯新闻所独有,一切叙事作品都有人物、时间、地点和怎么样的内容,却无须“有人证实”。新闻见证者在报道中出现,不仅构成新闻作品的外在形式,也是事件新闻固有的标志。

二、新闻见证者怎样见证新闻

凡含有5个W和一个H的事件新闻,都应指明谁亲自看见事实的发生和经过,给受众报告确凿的消息。从新闻亲历者那里得到的事实最有新闻价值,因为它能让受众知晓最直观、最新鲜、没有掺入其他干扰因素的事实。倘若记者提供的只是他们听来的消息,新闻的可信性就缺乏根基,这种无根之言在今天的媒体上并不少见。例如:

违法施工酿成悲剧[6]

今年1月18日上午10时左右,在浦东一家葡萄专业合作社内发生一起墙体坍塌事故,造成1人死亡。

1月初,负责该合作社翻建施工的徐某联系自然人胡某组织砌墙等土建施工。1月18日上午7时左右,胡某安排刘某、李某和董某等工人粉刷墙面。10时左右,西墙墙体上半部分突然坍倒,压倒了刘某站立的简易脚手板,致使刘某坠落至地面,并被坍塌的墙砖压伤,在西墙内侧作业的董某和李某被掉落的墙砖砸伤。刘某经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董某和李某经诊断为表皮擦伤。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新砌砖墙强度不够,在粉刷时墙体坍塌。间接原因是该合作社翻建房屋没有依法依规办理相关审批手续,违法违规组织施工。

事故教训警示我们:工程建设项目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依规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进行施工设计,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施工,不得违法违规组织施工。

通篇消息都由报纸站出来讲话。这家报纸的记者当时是否在场?多数受众确信,记者不会每天在施工工地等待事故的发生,那么这家报纸又是如何知道这场事故的呢?谁给这家报纸提供的事实?由谁证实这一事故的细节和后果是真实的?读完这条消息,这些不能不令人疑惑。或许有人说,我们的报纸公信力极高,不会有读者百般挑剔,提出这类多此一举的问题。

且不说现在许多媒体的公信力十分脆弱,屡屡受到公众质疑的新闻不乏其例,就是各地每年“横空出世”、让人触目惊心的假新闻,让业界防不胜防,足以令新闻工作者和受众焦虑。显然,找到防止低劣新闻出笼的途径,已经刻不容缓。新闻报道并非只是实用性的一种“手艺”,它需要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用严谨的科学方法披露信息。正如李普曼所言:“虽然新闻无法用数学方法来表现,但这并无大碍。实际上,由于新闻非常复杂,不易把握,好的报道必须有先进的科学精神指导才能完成。”[7]遵循新闻第七要素的规范,正确见证新闻,就成为新闻学研究的新课题。

引述事件当事人的见证,用“当事者言”介绍事件的经过,是媒体见证新闻的第一种方式。上面这条消息,既可引用工地现场负责人的话,也可引用受伤工人的自述,介绍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后果,这将大大增强新闻的可信性。最能说清楚新闻事实、揭示新闻内幕的无疑是当事人,援引他们的话,记录他们的亲身经历,是最有效的见证新闻的方式。所有新闻事件都有当事人,记者采访的目标就是找到重要的当事人,因为他们最有资格对新闻做出见证。

引述事件旁观者的亲眼所见,作为新闻的重要佐证,是见证新闻的第二种方式。这种“旁观者言”虽不是事件当事人的陈述,但他们述说的目睹实情仍有说服力。在新闻中经常出现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目击者告诉记者”“路过此地、声称看到全部情况的×先生说”“据现场围观的群众向记者介绍”等,都是“旁观者言”的见证形式。一则新闻引述多个“旁观者言”,犹如对事实的全方位透视。

如果发现有的旁观者对事件做出与众人相反的判断和叙述,说明有人对事实出现误观察,记者要访问更多的旁观者,直到找到大体一致的说法为止。这时,引用几个略有差异但看法没有太大出入的见证者的表述,是十分必要的。但同时也须把截然相反的说法提供给受众,让受众自己推敲和判断。新闻记者借助选择事实、选择旁观者的见解,把那种反映事实真相的说法凸显出来,才能有效地引导受众的认识。

见证新闻的第三种方式,也是东西方媒体常用的方式,就是要准确引用公众人物的话,特别是政府官员的证言,说明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某项新政策或某个事件突如其来的变动。使用这种“宣告者言”,不仅要说明说话者的社会地位,还须对新闻事件的意义做出简要、准确的阐释。2016年9月上旬,西方媒体对菲律宾对华政策或许发生的变化进行多次报道,引用杜特尔特总统的言论预告中菲、美菲关系正在出现变动的迹象。法国媒体用杜特尔特的话说:“我不是美国的粉丝……菲律宾人应排在第一。我重申一下:菲律宾将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9月9日杜特尔特访问印尼期间说,中国已承诺帮助菲律宾建立禁毒康复中心,“只有中国表示愿帮助我们”。“他10日表示,菲律宾在军事实力上处于弱势,如果与中国对抗,或采取可能引发军事冲突的行动,对菲律宾来说会适得其反。”他还说:“我要让大家明白,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打仗,要么对话。而我们根本承受不起打仗。”这些言论证实了世界多家媒体的报道———菲律宾将改变对华关系已经露出端倪,尽管还可能出现许多变数。

媒体报道国家事务或重要公众人物的言行,“直接引语应该说出一些有意义的内容。同样,直接引语也不应该仅仅是重复那些直接说出的内容。它应该推动事件(故事)的发展”。“让引语直接展示给读者看,而不是去告诉读者是什么……引用读者熟知的人物的讲话,可以使新闻报道更具权威性,更可信并更有趣味。”但是,“为了保持你的可信性,应提供尽可能多的关于说话者的信息,而又不透露他们的姓名”[8]。

为证实重要事件或社会动向,记者不在场的情况下,引用公众人物或目击者的话更为必要。但是,不必处处照搬第七要素的格式,“被(信源)这种格式所支配”[9]。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教授S.布鲁克斯对记者说:“你如果不是一场灾难或伤害的目击者,不要在报道中将自己作为信源,要让这些信息由警察或者其他权威部门来提供。”“但是如果你在一个事故的现场,并且能看到事故中有3人受伤,你并不需要写‘警官某某说事故中有3人受伤。’如果你对信息没有把握,或者需要写出结论性、概括性见解,你的编辑大概会要求你将此信息的出处归于一个官员或目击者。”[10]

不言而喻,记者作为新闻见证者,在新闻里介绍所看到的事实,做到“证言元本,殚见洽闻”,必须具备下列条件或前提:第一,记者一定是事件的亲历者,同事件的参与者共处于同一个环境;第二,记者对事件的重要细节一清二楚,能准确叙述事件的经过;第三,尽管记者亲眼目睹事件的发生和变动,但没有把握说清楚的细节,就要让知情的见证者出来说话,披露新闻事实的本相。前述1923年5月6日津浦路快车遭洗劫一案,《申报》记者康通一被土匪绑走,随后机智逃脱。上海《申报》和北京《晨报》在消息中是这样转述这位记者的证言的:

“《申报》记者康通一自述云:‘余被掳后,绑之城外深山中,并不十分苛待。有一英国人因不服从一同上山,当被土匪用手枪击毙。闻被掳者有一意大利律师。匪首自称独立军,不日将有大举。余谓:既有大举,宜预向外接洽,余与山东军警各界颇多旧识,愿效微劳,担任疏通运动之责等语。匪首果然被骗,谓极愿借重。当派人送我下山,因此脱险来京’云云。”[11]

作为新闻见证人的记者,叙说事件需详实、逼真、贴切,让受众确信记者的身临其境。笔墨不多,但却精雕细刻、心旌摇曳,使受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往往是老一代记者的神来之笔。今天的记者很少这样写新闻,尽管如此,他们报道不熟悉的事物仍用当事人的话,证实新闻内容的确定性。《解放日报》2016年7月8日第8版在《阳光城集团在沪发布二代产品》的消息中,引用集团总裁张海民的话说,该集团二代商品房达到“设计精细化、豪宅轻奢化、配套酒店化与社区智能化”,印证新型商品房高维技术化、居住人性化的升级理念。这样报道,远比由记者说出这些话更能证明阳光集团商品房设计的创新。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语言与传播学教授艾伦·贝尔曾强调:“新闻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谁说的,大量新闻都是由某人说某件事。对新闻工作者和读者而言,一个相关的问题就是谁有资格说清楚新闻事实是怎么来的。由一个人讲述新闻,其目的在于提醒受众,这是特定的组织和人物做出的说明,它虽不是无可争议的,但它的解释应令人信服,符合人类的正常观念和经得起追问。”[12]新闻的第七要素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让受众知道谁能证实新闻,让受众确信新闻正是记者现在报道的这个样子。

三、寻找权威的新闻见证者

如何防止新闻见证产生争议,引起受众对新闻事实的怀疑?无论面对采访对象,还是亲自查看事件,记者的头脑始终应保持清醒:新闻见证者可能撒谎,还可能对事实夸大其词,过分渲染。媒体把新闻事件告诉社会,除塞清阻,让受众正确感知环境,需要新闻见证者提供确凿的事实。记者在捕捉到新闻线索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寻找和确定权威的新闻见证者。

新闻来自客观事实,那些具有专业素养的当事人、社会各部门的管理者和事件内幕的参与者,都对他们熟悉的事务了如指掌,新闻一旦涉及这些人及其熟悉的事务,他们就是最权威的新闻见证者。记者煞费苦心寻找他们,诱导他们在新闻中说真话,将提高新闻的可信性。《参考消息》报道今年9月18日纽约曼哈顿爆炸案时写道:“路透社最新消息称,纽约消防官员表示,纽约曼哈顿爆炸已造成至少29人受伤,其中一人伤势较重。法新社消息显示,纽约市长表示,目前没有证据证明该起爆炸与‘恐怖主义’有关联,但属于‘蓄意行为’。此前美联社消息称,一名执法官员表示,发生在纽约曼哈顿的爆炸是由一栋建筑前放置的建筑工具箱引发的。这名官员没有透露自己的名字,因为目前该人没有得到官方授权披露调查进展。”

《参考消息》援引的西方报道(属新闻源),没有一家媒体让记者出来讲话,而是引用警方或官员的话对事件相关情况作出证实(属第七要素)。受众相信,警方与官员会最先到达事件现场,即使有的记者及时赶到事发地,对治安事件没有侦破经验,也很难作出准确的判断,不会给出“有意义的说法”。只有引用警方或官员的叙述,才是最权威的,也最能安抚惊慌失措的市民。我国媒体很少援引当事人、特别是政府官员对新闻事实的证言,总是记者走到前台,旁若无人地叙述新闻的发生,似乎只有记者才是会讲故事的人。

消息《河南安阳副市长暗访扬尘治理被拒工地门外40分钟》[13],通篇仅有“据悉”二字,然后就由记者大讲特讲事件的经过。多位市级官员下去检查,人人都可见证“副市长被拒工地门外”的事实,不让他们站出来向受众介绍事件经过,自述当时尴尬的处境和难言的感受,不能不说是一次幼稚、蹩脚的报道。

媒体若以记者为见证人,写出记者如何亲历事件,记者亲眼见到了什么———当时副市长等官员有什么表情,都说了哪些话,写出的消息将会异常生动。记者在笔酣墨饱之下,必有支持官员治污“要用重典、要出重拳”的感言,新闻将大大增色。如果是事后某官员向记者提供“被拒门外”的事实,把官员的原话写进新闻,透露其理政的坎坷、管理的苦衷,让受众对执政难的现状深知一二,也能激发民众翘首跂踵、支持政府工作的热忱。

为提高新闻见证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在境况允许的条件下,记者在采访多个当事人和旁观者时,还可索求他们的手机拍照发在新闻中,让广大受众都成为目击者。当两种不同说法出入较大时,记者对两种看法作出简要的分析,给出恰当、平衡的客观点评,新闻的导向作用将得到强化。

新闻内容来自政府或团体的新闻发言人,都属“积极的新闻源”,由于权威部门提供的事实或意见经过事先研究,有一定的分量,自然也有显著的权威性。这时,记者在新闻中做些简单的“转发式”处理,连续写出“新闻发言人说”“新闻发言人澄清”“新闻发言人又说”“新闻发言人认为”等,就可对新闻内容起到有力的证实作用。如果新闻发言人说了假话、作出荒谬的评论,记者可引用比新闻发言人更为权威的人士,比如高级官员、专家或知情人的话加以厘正:“据×说”“×曾多次提出”“×的说法与此完全不同”,等等。为了提高后者说话的权威性,一定要指明他们的头衔与身份,实名而报才有高度的证实作用。

新闻五要素 篇5

新闻构成:题、文、图、表。

题:简要、突出、吸引人。

文:导语100至200字:开宗明义,人事时地物。

主体300至500字:深入浅出,阐扬主旨。

结语100字:简洁有力,强调该新闻的意义与影响,或预告下阶段活动。

图:视需要加入有助于读者理解的图片。

表:视需要加入有助于读者理解的表格。

写作要律:具有新闻价值、正确的格式、动人的标题。

简洁切要的内容、平易友善的叙述、高度可读性、篇幅以1至2页为宜(一页尤佳)。

写作技巧:清晰简洁、段落分明、使用短句、排版清爽。

切忌偏离事实、交代不清、内容空洞。

一篇好的新闻稿除了必须具有新闻价值、把握主诉求与正确的格式外,行文应力求简洁切要,叙述应有事实基础,文稿标题则以简要、突出、吸引人为原则,用字要避免冷僻艰深,以提高文稿的可读性?

让新闻更好地回到新闻 篇6

2008年极端的沉痛与喜悦交织在一起,这是一个大国崛起的阵痛。年度主持人要架得住这一年重要事件的气场。白岩松以大气沉稳的中国面孔,在严肃平和中讲述着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黄升民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

搜狐娱乐网友提问:生活中的白岩松也很严谨、严肃吗?你有没有心烦,压力特大的时候?你都采用怎样的方式减压?

白岩松:我每天都在烦恼,而且似乎年龄越增长,烦恼越多,生活的,工作的都有。压力和烦恼是必须要付出的成本,慢慢就习惯了。

面对压力,听听音乐,玩乐的音乐,或者是很悲剧的音乐、摇滚乐发泄一下,各种音乐都好。看看书,去跟别人对话就不一定那么孤独了。另外每周去找两三个特别想吃的东西,比如在杭州开车跑到很远的山上吃农家菜,因为人这一辈子每天能够把握的幸福就是吃了。每一个城市都有我的美食地图。

作为一个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人,白岩松身上集中了夸张的赞誉和过分的贬损,对此他从不回应。“你有拿我娱乐的权利,我有不参与的权利。25岁时,我给了自己9个字——关注人,说人话,像个人。做到这9个字,我用了15年的时间。2008年40岁时,我给了自己12个字——捍卫常识,建设理性,寻找信仰。捍卫常识就是当别人因为各种因素都在喊1+1=3的时候,要有勇气说1+1=2,哪怕被骂;建设理性就是不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有一个长远目标;寻找信仰非常简单。我和大家一样,似乎得到了很多东西,但是缺乏幸福感,所以我总在寻找照亮自己心灵的东西。希望这12个字能贯穿我的一生。”

关于获奖

“如果2008年没有那么多让我们难忘甚至不愿意见其发生的事情,获得这个奖项的心情会更轻松。毕竟有了地震、雨雪冰冻灾害,所以获得任何一个奖项,都不会让我有轻松的心情。话说回来,这也是新闻人的职责所在。如果2008整个年份歌舞升平、风调雨顺,我宁愿不获奖。”

新闻使命

从1993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至今,16年里白岩松赶上了三次中国电视新闻的变革:第一次是改变观众的收看习惯。1993年5月1日《东方时空》的开播,改变了中国观众早间不看电视的习惯。白岩松在这个舞台上从一名报纸编辑转型成一名电视新闻记者;第二次是报道形式的变革。1997年香港回归的电视直播报道是中国电视史上的第一次现场直播报道,其间白岩松从一个电视新闻记者成长为新闻直播节目的评论员。现在,传播形式已呈融合之势,白岩松对此有独到看法——

“未来的媒体是嫁接的,各种媒体的边界变得模糊,这是我做《新闻1+1》时的感受,通过这个栏目,我们把来自报纸、网络的话题、意见、各界声音汇总到电视屏幕上,一个小时候节目又会出现在网络上。我们已意识到这是一个网络、电视、平面媒体融杂在一起,只不过是在电视上直播的栏目。我一直关注媒体的变化,关注硬件厂商的动作,最后发现他们致力于把电脑、电视、手机融合成一个媒体终端。但是,媒体归根到底还是内容为王。

随着社会的演进,尤其是民主进程的推进,再加上传媒科技的发展,当下需要新的变革,就像1993年那样。尤其是当前的中国电视新闻领域还是一片空地,竞争并不是非常激烈,有太多时段被无效占用。新闻节目的创新非常重要,娱乐节目可以学些别人的节目模式,但新闻不同,新闻节目的形式不会太复杂,关键在于内容创新,在于如何更准确地把握文化和价值观。

16年前的《东方时空》、《焦点访谈》让新闻人回到了该做的事情上,说人话,办人事,关注人,做到这些就已经赢得掌声了,真可谓在一片空地上仙人掌也是绿色植物。从去年开始,有了新的挑战,要确立新的目标。仅有舆论监督、仅有‘新闻是新闻’已远远不够。要让‘新闻更好地回到新闻’,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在中国的民主进程中,在中国向大国发展的道路上,在大国精神、国民气质的塑造上,媒体该做些什么。这已不是简单的舆论监督命题。”

娱乐的意义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对白岩松的评价非常独特:“他深入有趣地评论国际关系,‘把爱和恨放在一边,先去了解’;以乐观坚强地语气讲述汶川地震的威力;在春晚舞台上以中规中矩的表现与横空出世的小沈阳相映成趣。” 把白岩松和小沈阳放在一起,的确“相映成趣”。作为一名大多数时候显得颇为“担当”和“严肃”的新闻人,白岩松如何看待愈演愈烈的娱乐潮——

“目前娱乐节目数量多很正常,因为人们需要快乐。严肃的、舆论监督的、更理性的节目肯定是少数,在全世界都是如此,但是必须要有。

大家应该娱乐,不要让娱乐承担太多意义,笑才是最大的意义。但是,大家应该注意到,现在来自民间的声音越来越响亮,观点越来越明确,不管是通过网络还是报纸,社会已经发展到了这一步,大家要意识到中国正在发生着何种变化,然后做出与之相应的节目,否则就落后于时代的需求了。”

天花板

参加大量的直播节目是白岩松工作的常态,在很长一段时间,在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他总是手拿话筒奋战在镜头前。白岩松曾经同时担任《时空连线》、《中国周刊》、《新闻会客厅》三个栏目的制片人,这让他异常忙碌。即使是在辞去所有制片人工作后的现在,他一周七天中有五天要参加直播节目,另外一天则要录制一档周播栏目。于是,白岩松发烧的时候主持节目、脑子晕的时候主持节目、手术第二天主持节目、带着石膏主持十七大开幕式……《新周刊》主笔胡赳赳评价白岩松:“他坚持严肃性与思考力,没有在时间的磨砺中失去质疑的勇气。”白岩松如何看待自己的职业地位——

“如果仅仅是我一个人走那么远的话,不仅越走越孤单,而且越走越危险。如果一群人一起走的话,就蛮好。

现在面临一个天花板,我正尝试突破这层天花板。白岩松说如果不能突破这层天花板,等新人成长起来,至多也只能达到和他现今一样的高度。在新人成长起来前,如果我能突破这层天花板,意味着他们可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通过开播一年左右的《新闻1+1》的尝试,发现‘突破’不像想象中那般悲观。一年前创办《新闻1+1》时没有想象到会取得今天的反响——预估的困难是存在的,但尝试内容创新和突破的回报比想象中大得多。原因在于——我们正处于一个变化中的中国。”

新闻五要素 篇7

一、新闻自由和新闻管制的现状

网络新闻自由的现状

网络新闻传播不仅融合了传统的新闻传播的特征,还从根本上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方式,并迅速降低了新闻传播的时间和新闻获取的时间。当前,海量的网络新闻能够满足社会大众对新闻的需求,网络新闻自由传播,虚拟的新闻平台鼓励广大网络新闻用户参与,并为网络用户提供了更多的传播自己声音的渠道。网络新闻传播打破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极大地拓展了新闻传播的空间,但是也导致网络新闻传播的自由化倾向更加严重,导致网络新闻自由被滥用。

2.网络新闻管制的现状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新闻传播越来越呈现出全球化发展趋势。在信息网络环境当中,网络新闻用户从传统的被动新闻接收者变成网络言论的自由表达者,而且多是匿名的,信息网络的发展拓展了新闻自由发展的空间,导致网络新闻管制逐渐失去效力。由于缺乏必要的网络新闻管制,网络环境中出现一系列言论危害,不仅对个人网络用户构成影响,甚至直接威胁着国家的安全。

二、网络新闻管制乏力的原因

1.新技术对管制制度的冲击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技术在新闻职业中的应用给新闻管制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虽然在我国网络新闻发展过程中,我国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预防措施,但是实际效果甚微。为了规范网络的发展,我国专门制定了网络信息发布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部分敏感网站也进行了整治,但是不可否认当前网络新闻网站有一部分破坏了政府的新闻管制,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可阻止CDC推出的反审查网络浏览器Peekabooty可以突破网络新闻检查的限制,这样网民就可以获得一些原本通不过审查的内容,甚至黑客能够突破网络新闻检查的限制,在网络新闻中散布、传播大量负面信息,影响社会稳定和正常发展。面对网络新闻中海量的不良信息,加强对网络新闻的管制工作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局面。

2.网络把关人缺失

网络把关人概念是由美国学者库尔特·卢因率先提出的。库尔特·卢因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这些把关人在收集、制作和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对各个环节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把关人和把关行为遍布于信息传播的任意一个过程,对信息传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在现代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把关人机制已经发生了剧烈的改变。首先,许多新闻网站直接将传统的纸质媒体新闻直接复制到新闻网站上,而不需要太多人把关,当前新闻网站主要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网站也不愿意去招聘大批网络把关人员,导致网络新闻良莠不齐。其次,从目前来看,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互联网管理法规体系,针对网络新闻传播行为,在处理时往往采用事后处理的方法,对一些不良新闻的处理也不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3.网络特性导致新闻自由被滥用

首先,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十分快,使网络新闻能够快速发挥其影响力,导致新闻提供者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在网络空间传播大量的虚假新闻,使新闻自由的权利被滥用。其次,新闻传播者的身份隐匿,难以追究其相关责任。在网络空间中,任何一个人都能以一种互联网连接方式和其他互联网用户进行交流和互动。由于互联网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导致了网络新闻传播者能够肆意传播各类新闻信息,由于监管难度大,难以追究相关责任。最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信息传播渠道众多,对网络新闻难以形成有效管理,导致了网络新闻自由被滥用。

三、网络新闻管制和新闻自由平衡的策略1.

倡导网络新闻业自制

在网络新闻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网络新闻行业应该加强自我规范,避免在网络新闻中传播不良信息,避免不良新闻对社会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这是促进网络新闻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网络新闻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加强网络新闻自制不仅是实现网络新闻自我管制的重要手段,也是网络新闻未来发展中所要实现的重要目标。在网络新闻自制中,需要建立相关的网络新闻自制协议,在网络新闻自制协议制作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借鉴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的经验。为了推动网络新闻的健康发展,还需要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针对网络隐私以及名誉成立保护组织,同时在网络新闻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绝不滥用网络新闻自由权利,加强甄别能力,不传播不良网络新闻,优化网络新闻发展空间。

2.建立网上的网络新闻监管机制

当前,我国网络新闻发展缺乏有效控制,新闻自由权利泛滥。为了解决这一现状,我国政府机关必须制定有效措施,不断完善网络新闻立法,加强对网络新闻发展的管制,实现新闻自由和新闻管制的平衡,例如为了规范网络新闻发展,通过制定《网络信息传播法》来对网络新闻的传播和发展进行约束。当前,我国针对网络新闻发展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还处于发展阶段,对于网络监管的法律大多数有相关部门指定的条例、办法,只是针对不同网络内容制定不同的措施,导致一旦出现新的情况,就需要制定新的政策,这对于网络新闻自由和网络新闻管制造成了不利影响。为了推动我国网络新闻的健康发展,我国必须针对网络新闻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网络新闻法律体系,加强对网络新闻的管制。

3.限制新闻自由

首先,在网络新闻发展过程中,针对网络新闻自由需要采取以保护为主、以管制为辅助的原则。虽然,表面上看新闻管制和新闻自由是相互冲突的,但是二者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新闻自由权利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民主情况,但是要将网络新闻自由规范在法律的约束之下,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行使网络新闻权利。其次,在处理网络新闻自由和新闻管制的冲突时,我们必须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明显而立即危险原则,协调好新闻网络自由与新闻管制之间的关系。

结语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我国网络新闻的健康发展,建立和谐的网络新闻发展环境,需充分发挥网络新闻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丰富人民文化生活方面的作用,针对当前我国网络新闻发展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新闻管制和新闻自由之间的关系。在我国网络新闻发展的过程中要通过技术手段、建立法律法规和行业自律等手段实现新闻管制和新闻自由之间的平衡,推动网络新闻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功,陈程.网络传播中的新闻管制与新闻自由[J].当代传播,2014(03).

[2]许蕾,尚勤.从微博实名制看我国网络新闻业的自由与规范[J].东南传播,2012(06).

[3]曹陇华,宫慧娟,马妍妍.从公民新闻发展看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的平衡[J].科学经济社会,2010(030.

新闻五要素 篇8

众所周知, 假新闻的危害是毋庸置疑的, 对社会, 国家和个人产生了严重的恶劣影响。

1、对社会的影响

新闻报道的失真的具体表现为“虚假信息、不对称信息、信息缺失或遗漏、滞后信息等四种类型”。并且“出现这四类情况的信息一般都是重大的硬新闻”。因为硬新闻本身的对社会的重要的影响力, 所以虚假新闻会对我们社会产生巨大危害。

假新闻对社会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假新闻造成社会动荡, 影响市场运作。二是假新闻使国家声誉受损。

2、对媒介的影响

假新闻损害媒介公信力。“把容易引起公众轰动的批评性、娱乐性假新闻比作烈性毒药的话, 正面报道中的假新闻就如同慢性毒药, 它在慢慢侵害传媒的肌体, 其危害更不容忽视。”目前, 假新闻传播范围越来越广, 涉及媒介越来越多, 就整个中国媒界而言, 呈显著的上升趋势, 严重损害了媒介的公信力。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网友的抱怨:现在的报纸不能相信, 没有新闻也编些假新闻出来混淆视听。受众对大众媒介公信力的质疑, 很大程度上来自假新闻的泛滥。以牺牲新闻真实性为代价换取眼前利益是一种短视行为, 无异于自毁根基, 媒体将失去发展的基础。

3、对大众的影响

(1) 虚假新闻传播谬论, 扰乱人心。受众通过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认识世界, 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 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 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 加工和报道, 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像人们所提示的环境。假新闻传递给受众的象征环境是虚假的, 但是受众仍通过这一虚假环境认识真实世界, 这一矛盾, 对受众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

(2) 虚假新闻侵犯人权, 伤害无辜。“假新闻不但严重损害媒体的声誉和形象, 也会给有关当事人带来形象、声誉、心理甚至人身的损害。”

二、假新闻产生的原因

1、拟态环境下的媒介

媒体, 为受众所提供的新闻信息, 所构成的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本身, 而是与现实环境并存的拷贝世界或象征世界——拟态环境。

人们总是习惯于接受和理解来自全球四海的各种媒介信息, 生存于大大超出自身可以亲身感受的现实环境的另一种环境即“拟态环境”中。这种环境不是人们实实在在可以亲身感觉到的事件或直接听到的观点本身, 而是关于它们的复制符号或摹写。由于大众传播的及时性及图文并茂的特点, 人们便心甘情愿地将传媒所营造的信息环境作为自己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

2、媒体“把关人”的存在——假新闻的产生

正是由于媒体在客观环境与受众的环境认知间, 构筑了拟态环境这样的存在, 拟态环境很大程度上, 遮蔽了人们直接接触客观环境的可能性。而作为链接客观环境与受众环境认知的媒体, 则扮演着“把关人”的角色。

假新闻产生的具体原因:作为“把关人”存在的媒体从业者及媒体组织, 在为受众构筑信息环境的过程中, 从自身媒体组织的立场和方针出发, 对新闻信息进行“把关”, 假新闻便诞生于此环节中。假新闻的生产, 同样遵循新闻生产的环节:采集——加工——发布——反馈。在新闻生产的整个环节中, 媒体从业者或媒体组织, 在以下环节, 主动或被动地创造出假新闻。

(1) 新闻采集环节

①同样“被拟态”的媒体。

在新闻工作中, 由于记者无法在第一时间观察到所有新闻事件, 因而必须借助消息来源的讲述来获取新闻素材。

②信息来源主体多元化的诉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 利益的分化, 在一起新闻事件中, 消息来源更加丰富多样化, 不同主体往往拥有不同的利益诉求。

③假新闻信息来源的5种类型。

假新闻的产生, 目前消息来源上的差错大致可以归纳为5种类型:“编造消息源”、“来源境外媒体”、“匿名消息来源”、“单一消息源”和“来源网络的消息源”。

(2) 新闻“加工”环节

新闻报道的失实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叫做技术性失实, 指新闻报道者没有弄虚作假的利益追求与主观动机, 而是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未能按照事实的本来面貌对其进行如实报道产生的失实。还有一类就是蓄意性失实, 它是在主观上故意违背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准确、公正的准则, 不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依据, 采用夸大、歪曲或掩盖客观事实的某些要素, 甚至捏造“事实”, 杜撰情节、煽情鼓吹等非常规的表现手段, 制造轰动效应, 为谋求媒体或个人的私利不惜损害公众与他人利益的恶意报道行为。

①技术性失实:

媒体工作者媒介素养的缺失。随着传媒分工的细化, 报道内容的深化, 大量未受过新闻专业训练的人员进入新闻采编行业, 他们中有部分人因新闻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缺乏, 为新闻工作造成了各种隐患。另外, 一部分新闻工作者也存在私心作祟的情况, 为了一己私利, 发布甚至编造虚假新闻, 给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②蓄意性失实:

眼球效益, 过度追求轰动性、趣味性。这是一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 这是一个媒体追逐眼球效益的时代。媒体工作者媒介素养的缺失, 很大程度上, 是一种技术性失实;而为了争夺受众眼球, 主动创造新闻、拔高新闻, 则是蓄意性失实的炒作。

在面对拥有500亿份报纸、1266万小时广播节目、1636万小时电视节目的传播格局, 媒体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为了赢得最广泛的受众, 轰动性、趣味性的新闻, 无疑是聚集受众眼球的神兵利器。而作为“新近发生的事情的报道”的一般新闻, 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于是, 对新闻进行主动添枝加叶的加工, 注入耸人听闻的新奇元素, 将事件“包装”成为“新闻”, 假新闻便由此产生。

(3) 新闻发布环节:时间就是金钱VS核实与查证的缺失

及时性, 新闻的一大特征。在这个追求注意力经济的时代, 在这个分秒必争“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 新闻发布的及时性、“首播”是各媒体所争相争夺的。

假新闻在新闻发布环节中的产生, 来源于这种首播权的争夺, 来源于因为争夺而缺失的对新闻的核实与查证环节。在有限的新闻生产时间里, 记者又面临着“挣工分”与“抢新闻”的巨大压力, 因此这个如此重要的环节往往被疏忽甚至抛弃了。

(4) 假新闻产生的根源——受控的媒体

诚如前文“把关”过程的实质中所述, 传媒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 其中虽然也有记者、编辑个人的活动, 但在媒介内部控制机制的作用下, 个人因素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把关”过程及其结果, 在总体上时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而传播活动尤其是大众传播并非独立自发、自然而然的, 任何传播都必然处在一种控制的网络中而受到制约。

①政治控制。

政治控制最集中地表现在政府部门对传播的限制于管理上。也就是说, 政治控制主要是政府控制。在一切控制形态中, 政府控制无疑是作用最大的、效果最明显的控制。

②经济控制。

如果说政治控制室最重要的控制形态, 那么经济控制就是最根本的控制形态。媒体, 当它从政府拨款的运营模式走向市场化经营的运营模式时, 面对市场经济, 它不得不对自身所面对的经济环境进行考量。在今时今日的注意力经济时代, 让媒体不得不在作为意识形态工具之外, 还赢得受众, 获得眼球, 从而保障媒体自身的生存与运营。

③受众控制。

来自受众方面的控制也是不容忽略的。它同来自政治方面的控制和来自经济方面的控制一样, 都会对传播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因为, 新闻传播归根到底是面向受众的, 所以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并不是消极的、被动的、无所作为的, 它使传播在相当程度上得听命于受众。作为产业运营的媒体与受众的关系, 正如同企业与顾客的关系。

④自我控制。

以上列举的控制形态, 指的都是外部因素对传播活动的制约, 是一种“他律”;自我控制则是传播者对自身主动施加的约束, 是一种“自律”。自我控制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媒介组织对本机构人员的纪律要求与行业规范;二是各类媒体从业者按照一般的行为准则和自身的职业道德对自己行为的约束。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将假新闻产生的原因进行如下表述:

三、假新闻的规避

假新闻的产生, 源自于媒体“把关人”的存在。因而, 在寻求规避假新闻的路径时, 从媒体“把关人”着眼, 依靠立法保障, 新闻组织的约束以及媒体、媒体工作者的自律, 从而构造杜绝假新闻的机制体系。

1、立法保障——强化法律、法规约束机制, 适应媒介生态新变化

法律法规体系的建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新闻传媒发展, 而是要让行为人认可、接受与其相关的规范并遵照执行, 维护新闻传播正常秩序, 保障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也只有不断完善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形成一整套严密的规范体系, 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虚假新闻、防范传媒公信力流失, 这是杜绝虚假新闻、确保媒体长久公信力的外在力量。

2、新闻组织约束——加强新闻传媒与社会互动, 加大社会监督力度

“新闻公评人制度”是欧美国家新闻机构自我检视的常见做法, 多由传媒机构聘请准专业人士专门负责接受和调查公众关于新闻报道准确、公正、平衡以及品位方面的投诉, 并向有关部门或人员提供改进建议。其角色定位相当于受众在媒体中的代表, 其职能目标是希望藉由媒体自我监督, 加强与受众的联系, 增进他们的信任。

3、媒体、媒体工作者的自律

(1) 个人出发:媒体工作者——培养新闻从业者的伦理自主性, 建构诚信传播体系

新闻真实性原则是新闻从业者必须坚守的职业底线, 一旦碰触这一底线, 就失去了作为记者的职业资格。针对上述严重违背新闻传播职业操守的现象, 应参照全社会现阶段的道德准则, 为新闻从业者提供具有普遍认同的道德律令, 建构诚信传播体系。

(2) 集体出发:媒体——规范新闻生产流程, 完善传媒机构内部管理

在信息来源方面, 针对目前情况, 新闻单位对社会自然来稿、线人报料及互联网信息的使用应有足够的警惕和相关管理规定, 记者编辑应认真采访核实, 慎重报道, 防止和杜绝虚假新闻传播。记者编辑在采集、制作和传播新闻信息时, 必须对新闻事实进行调查和核实, 严禁夸大其词、耸人听闻, 对报道角度、分寸和时机等严格把关, 确保将新闻真实性贯穿到采编工作各个环节。

四、结语

假新闻并没有随着假新闻的评选、批判和改正而消失, 对于假新闻我们依然要保持警惕, 时刻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这才是真正的新闻人所应该坚守的。

参考文献

[1]易程何.基于公信力视角的政府信息服务模式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论文, 2009.

[2]李铁锤.对软性新闻是损害媒介公信力主因的质疑[J].传媒, 2011 (12) .

[3]孙喜文.正面报道中的假新闻[J].新闻采编, 2009 (2) .

[4]陆地.假新闻的成因, 危害与治理[J].新闻记者, 2011 (03) .

新闻五要素 篇9

1大学四级听力改革:英语新闻听力

2016年,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四、六级考试的听力试题做出调整, 增加三段新闻听力, 并在2016年6月18日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首次试用, 目的是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下社会对大学生英语听力能力需求的变化, 进一步提高听力测试的效度。

1.1内容设置的更新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听力改革的具体内容如下:1) 取消短对话;2) 取消短文听写;3) 新增短篇新闻 (3段) 。

(来自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官网)

对许多考生来说, 习惯了简单熟悉的日常对话和独白, 面对新增的新闻听力束手无策, 做笔记更是无从下手。对大学听力老师来说, 授课内容、授课技巧也该做出相应调整。那么, 如何响应新的政策, 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英语新闻听力水平?如何在平时的授课中提高课堂趣味和效率并具体化这一环节呢?这就是本文即将探讨的问题。

1.2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们先来解读一下改革的目的, 也就是必要性: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大学生英语听力能力需求的变化, 进一步提高听力测试的效度。这说明听力改革既顺应新的视角, 又具有可行性。

1.2.1新闻听力与新视角的顺应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深入, 中国逐步与国际接轨, 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日益增多, 英语学习者需要多加关注全球实事动态, 顺应新的形势要求, 而收听国际英语新闻便是一种便捷而有效的途径, 这也体现当今社会对大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需求:不拘泥于日常的简单对话, 向了解时政新闻的复合型人才方向全面发展。因此, 新闻听力是考查学生平时是否关注国内外新闻, 是否熟悉新闻体, 甚至在学“有用”英语的重要标准。

1.2.2改革的可行性

新闻听力的提高也有许多老生常谈行之有效的途径, 例如, 关注时政热点, 扩展自身知识面, 提高新闻敏感度, 熟悉新闻文体, 掌握新闻常用词汇 (如组织名称、缩略词, 人名地名) 等;训练时亦有跟读、听写、复述、速记、预测等方法和技巧。因此, 提高英语新闻听力是可行的, 结合本文提出的新闻六要素笔记法, 加上一定强度的训练, 会让学生提高新闻听力更加如鱼得水, 游刃有余。

2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

总体而言, 新闻的语言具有简洁、具体和准确的特点。根据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得知, “新闻, 就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陆定一1942) 新闻是为了报道最近发生的实事, 语言特点一般简练、准确。鲁迅先生也说过, 写文章要“有真意、去粉饰, 少做作, 勿卖弄”。新闻更应真实、具体。只有这样, 新闻的可信程度才高。而英语新闻听力则是一种“朗读性的书面语”, 具有语速快, 词汇精练, 内容广泛等特点 (陈晓2003:32-34) 。具体而言, 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 在用词、句法和结构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2.1英语新闻的用词特点

新闻英语在用词上一般具有下列特点:第一, 大量使用高频核心词汇, 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环境和社会等方面, 也就是说, 新闻报道中的单词有很大一部分可归为常用词 (commonly used vocabulary) 。例如, VOA慢速英语的新闻常用词汇约有1500个, 如collision, presidential election, stock, robot等;第二, “新闻报道常含有人物、事件、时间、地点, 因此, 人名、地名、国名、组织机构名称等专有名词在新闻报道中屡见不鲜” (胡文仲1989:45-47) ;第三, 缩略词高频使用也是新闻报道的一大特点, 如WTO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 UN (United Nations) , IM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等;第四, 当今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 新闻文本中的新词、热词也层出不穷, 例如Brexit (英国脱欧) , Anne Hathaway Syndrome (安妮海瑟薇综合征) , selfie stick (自拍杆) 等。

2.2英语新闻的句法特点

首先, 为了达到简化版面的效果, 新闻文本一般使用实词 (如名词、动词等) 较多, 虚词 (如冠词、连词、介词等) 较少;其次, 从语法角度来看, 虽然报道的事情都是近期刚发生过的, 但一般使用现在时来体现新闻的时效性, 特别是标题部分, 例如:Muslim American Mayor Talks Religion&Tolerance, Michael Phelps Gets Last Chance at Olympics。

2.3新闻英语的结构特点

新闻的写作方式有很多种, 往往因人、因事而异。不过, 最常见的主要有导语法, 即常说的“倒金字塔” (inverted pyramid) 式。采用导语法对新闻进行报道时, 通常把内容按重要性顺序来排列, 将核心内容放在句首, 即通常说的五个W (Who, What, When, Where, Why) 和一个H (How) , 次要的置于后面进行补充说明, 最不重要的部分放到最后充当背景材料。报道者热衷于这种结构的原因是它可以开门见山, 直入核心部分, 能让听众迅速进入收听状态。例如以下导语:

Former first lady Nancy Reagan has died at the age of 94, her spokeswoman told NBC News.

(http://www.51voa.com/VOA_Special_English/nancy-reagandies-68368.html)

A gunman has shot dead at least 12 children at a school in the Brazilian city of Rio de Janeiro before killing himself, police say. (http://www.bbc.com/news/world-latin-america-13003419)

3新闻六要素笔记法训练

通过分析新闻英语的用词、句法和结构, 得知新闻语言具有简洁、具体和准确的特征, 使用简单的用词、句法和单一的结构, 目的是传达一篇消息的主要内容, 即新闻的六个要素:what (事件) , when (时间) , who (人物) , where (地点) , why (原因) 以及how (结果) 。概括为一句话, 就是:某人某时于某地出于什么原因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

3.1新闻六要素笔记法与新闻英语的有机结合

听力训练离不开笔记法, 在收听过程中, 同等理解某篇素材并采取相同短时记忆的前提下, 高效、简洁的笔记法会延长收听者的短时记忆时间, 从而促进对整篇材料的把握和理解。传统的笔记法一般是通过一些缩写和符号来加快记录的速度。本文提出的新闻六要素笔记法是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上, 选择性地筛选新闻的核心内容, 即通过记录新闻的六要素 (五个W和一个H) 来做笔记。

具体操作为:在新闻听力教学过程中, 老师指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新闻的六要素上, 以便抓住新闻的主要内容, 全面把握整篇报道。如果新闻是按倒金字塔的方式进行叙事, 只需要求学生快速抓住导语这句主题句, 并进入收听状态;若是其他结构, 则要求学生对全文进行筛选式收听, 提炼六个要素, 并对其快速做好记录, 做的记录以能概括出一句导语为准, 这就是我们要介绍的新闻六要素笔记训练法。具体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主要分三个训练阶段:前期六要素基础训练阶段、中期六要素模拟巩固训练阶段和后期六要素模拟强化训练阶段。

3.2前期六要素基础训练阶段

随着当今互联网的发展, 新闻传播速度大大加快, 从互联网上获取新闻的方式十分便捷。因此, 前期训练阶段主要把获取英语新闻的常用网站, 如VOA, BBC, CRI, 可可新闻等推荐给学生, 让学生自行搜集英文新闻, 并进行跟读模仿, 然后播报给其他同学收听。播报之前, 需要给其他学生每人分发一张表格, 上面含有六个新闻要素, 手持表格的学生需要根据表格边听边快速记录六个要素信息, 并进行抢答。表格如下:

考虑到学生年级低, 专业是非英语, 为降低新闻材料难度, 有时需要对新闻进行必要的改编, 但播报者先须自行改编, 经任课老师检查, 确认难易适中之后, 才可进行模仿跟读, 并于课前进行播报。播报完毕后, 需要与其他学生课堂互动, 抢答六要素。当然, 针对文化背景、难度较大的生词等问题, 播报者在播报前需对这段新闻进行简单的单词热身和背景介绍。以下是某学生的展示:

At least 18 young girls are dead after a fire at a boarding school in northern Thailand.The fire started late Sunday in a wooden, two-floor dormitory.News reports said a total of 38 students lived in the building.An official from the school said the fire started on the lower level of the dormitory.That floor was used for activities.The second floor was used as the sleeping area.Officials say five girls were injured, two of them suffered serious injury.Firefighters put out the fire in three hours.Thai officials are investigating the cause of the blaze. (http://www.kekenet.com/broadcast/201605/445360_4.shtml)

其他同学按要求在表格里记录六要素, 以下为参考:

3.3中期六要素模拟巩固训练阶段

中期六要素模拟巩固训练是对前期基础训练的验收和巩固, 播报者按前期相同的方式播报新闻, 其他学生边听边做笔记。不同之处在于, 训练材料是四级模拟题, 学生做完笔记后紧接着收听模拟题中的问题, 检验根据手中填写的六要素表格是否能解决四级模拟题中的问题。这种训练方法目的在于检验前期训练是否真的在四级考试中适用, 如果适用, 那么前期的训练效果就得到了认可, 从而增加了学生对该训练的积极性和兴趣, 此阶段的变化也对新闻听力训练起到拔高作用, 亦可称之为前期训练的延伸和巩固。我们以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提供的样卷的第一则新闻片段为例:

One person was killed and 26 injured in an explosion at a bus station in central Nairobi.The blast hit a bus about to set off for the Ugandan capital Kampala.

The explosion happened beside a bus which was about to set off for an overnight journey from Nairobi to the Ugandan capital Kampala.Some eyewitnesses report that a bag was about to be loaded on board, but it exploded during a security check.Windows of the red bus were left smashed, and blood could be seen on the ground beside the vehicle.Just hours earlier, Uganda’s police chief had warned of possible Christmas-time attacks by Somali rebels. (http://www.cet.edu.cn/)

其他同学按要求在表格里记录六要素, 以下为参考:

接下来收听有关这则新闻的两个问题:

1.What is the news report mainly about?

A) Christmas-time attacks made by Somali rebels.

B) An explosion at a bus station in central Nairobi.

C) The killing of more than 70 Ugandans in Kampala.

D) Blasts set off by a Somali group in Uganda’s capital.

2.When did the incident occur?

A) On Christmas Eve.C) During a security check.

B) Just before midnight.D) In the small hours of the morning.

显然, 答案B和C考察的就是新闻的事件“what”和发生的时间“when”, 用本文推荐的六要素笔记法刚好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因此, 我们的设想得到了验证:通过六要素笔记法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对新闻可新内容的敏感性, 还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部分四级题目。

3.4后期六要素模拟强化训练阶段

当然, 中期大学四级模拟新闻训练说的是可以解决部分四级模拟题, 并不代表所有的模拟题, 因此这个方法是不完善的, 不能概括所有的题型, 比如与六要素无关的题目。而且在教学过程中, 也发现有些学生逐渐出现投机取巧的心理, 认为找到导语就万事大吉, 导致课堂效率变低。教学本来就是一边探索一边实行的过程, 幸运的是, 在训练中期及时发现这些问题, 并采取了相应措施:后期强化训练。这个过程要求reporter根据四级模拟题型, 在自己整理的新闻稿上加入类似的题目, 并在播报完毕后让其他同学进行回答, 这些问题可以是与六要素相关的, 也可是无关的, 针对故事性不强的新闻, 主要采取提问与六要素无很大关联性的问题。例如某学生展示:

Round the world many cities are already taking action to adapt to the futur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Some of these efforts include energy efficiency, new drainage systems, and improved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C40 Cities Climate Leadership Group is a global network for cities committed to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One of the biggest issues facing major city, is that not all cities have the same resources to address the issues.

New studies show that in general, cities in developed nations, such as London or New York, all spend around 0.22 percent of their total GDP on climate adaptation, whereas cities in developing nations, such as Jakarta and Lagos, all spend about 0.15 percent. (http://www.kekenet.com/Article/201603/428949.shtml)

问题:

1.What does the news talk about?

2.What are the efforts made by the cities?

3.What is C40 Cities Climate Leadership Group?

4.What is the biggest issues facing major city?

5.How much do cities in developing nations spend on climate adaptation?

6.How much do cities in developed nations spend on climate adaptation?

4结论

新闻五要素 篇10

1 影响新闻拍摄客观性的主要因素

拍摄用具和基础器材, 对拍摄事实会形成一定的客观作用, 所产生的舆论效应也会对被拍摄对象的心理预设产生影响。加之客观拍摄行为对事实本身就具有干涉意向, 也会使被拍摄主体产生刻意的行为变化, 对整体新闻的客观真实性产生不良的导向作用[1]。

2 基本镜头反应行为类型

2.1 不自在行为反应模式

由于被拍摄对象的镜头经验不足, 在面对镜头时, 会产生比较自然的应激反应, 不仅表现在心理层面上的紧张和焦虑, 也会在声音、表情等方面产生呆滞或者是僵化状态。这样的情况下, 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体拍摄效果, 造成影像无法延伸, 整体画面的结构和节奏也会被破坏, 对于新闻拍摄者来说, 是非常棘手的问题[2]。

2.2 配合行为反应模式

这种情况的被拍摄对象与前者不同, 因为镜头经验非常充足, 会出现刻意配合的行为, 在整体新闻拍摄过程中, 为了更好的迎合新闻拍摄工作, 在情节设定中明显运行有利于拍摄的动作。某些行为看似很不合乎常理, 但是对整体事实的真实反映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2.3 表演行为反应模式

这种情况主要针对的是, 被采访者对于新闻采访有一定的有目的性, 利用记者的采访行为为自己宣传, 非常关注自身形象的树立, 在实际采访中有意的掩盖真实行为, 过度夸张和美化自身价值[3]。并在实际的新闻采访过程中, 利用新闻记者的镜头制造表演来掩饰自身的不足, 利用镜头制造假象欺瞒观众。在整体拍摄过程中, 过多的添加了人为干预因素, 导致整体拍摄效果失真。

2.4 对抗行为反应模式

除了温和的拍摄现场以外, 还有一些披露性题材的拍摄, 在拍摄过程中, 由于被采访者拒绝拍摄, 甚至会出现遮挡镜头和抢夺摄像设备的过激行为, 这便是急转行为的升级——对抗行为。

在对基本的行为反应类型分析的过程中, 我们会发现, 记者的拍摄行为会直接影响图像的采摄结果。相关新闻工作者要对相应的镜头反应进行有效的预估, 以保证具体应对措施的完整以及合理化。

3 拍摄手法对新闻真实客观性的良性影响

3.1 提升抓拍技能

在新闻拍摄过程中, 相应的拍摄人员要积极运用必要的拍摄手段, 以实现对新闻信息的真实还原。拍摄人员要科学利用抓拍技能, 对拍摄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 集中对图景材料进行优化整理。拍摄人员要依据基本的专业素质并结合必要的拍摄技巧, 利用适合的拍摄角度和拍摄时机对被拍摄对象进行全方位的观察, 并及时分析和判断, 以保证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4]。相关拍摄人员要有效的避开不利于镜头记录的镜头反应, 抓拍真实有效的基础图像, 整个拍摄过程不仅要平稳的推进, 必要时候也要保证快速和精准。

3.2 优化直观拍摄

对于镜头反应, 相关新闻工作者不能一味的回避, 有时候也可以将镜头反应作为记录的一部分, 通过真实坦率的记录, 最为直观的展示要拍摄的内容。相关拍摄人员要利用主观拍摄, 实现对拍摄对象的全景还原, 彻底曝露整个事件的真实情况, 或者是被采访人员的真实反应。观众能通过直观拍摄了解事情的真相, 也能对整个拍摄行为以及拍摄结果建立最基本的信任感。这样的直观拍摄主要运用于内幕的曝光、事实真相的揭露、案件调查的跟拍等新闻拍摄行为中, 能保证观众获取最直观的认知感受。

3.3 利用隐蔽拍摄

有直观拍摄, 就要对应的隐性拍摄, 在新闻图像的采集过程中, 会利用隐藏的拍摄手段和拍摄机器, 在被拍摄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隐蔽拍摄。在电视新闻图像采集以及拍摄过程中, Candid cemera是隐蔽拍摄的统称, 最大的拍摄特点就是机器和行为的隐蔽性。这样的拍摄手段主要集中在对隐蔽性强的拍摄对象进行拍摄记录时, 能有效避免刻意的镜头反应, 真实还原事情的真相, 也是图像采集中难度最大的拍摄手段。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只有实现时间、空间以及对象的优化整合, 充分展示新闻播报的真实性以及客观性, 才能有效建立更加完整的电视新闻拍摄行为。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电视传媒系统得到了优化升级, 不仅要实现时间空间以及对象的同步运行, 也要保证最基本的新闻真实性, 对于拍摄过程中出现的配合行为、表演行为以及对抗行为等要进行严格的控制, 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镜头反应做出更加合理的预判, 积极践行优质高效的拍摄行为。文章对于影响新闻真实客观性的相关因素以及镜头反应类型进行了分析, 并阐释了相关拍摄路径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旨在提高同行业者的工作意识, 提升电视新闻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电视新闻,拍摄要素,真实,客观性

参考文献

[1]李亚强.浅谈电视新闻拍摄中要把握的几个关键因素[J].青春岁月, 2013, 14 (15) :161.

[2]王成良, 吴苏苏.影响电视新闻摄像质量的关键因素探析[J].视听, 2015, 14 (1) :178, 179.

[3]武增瑞.电视新闻剪辑过程中信息真实有效的表达途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5, 14 (19) :131, 132.

新闻思潮与新闻理论的关系 篇11

同时,新闻理论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理论一旦形成,其历史的兼容性、时代的涵容性和逻辑的展开性等品质赋予理论以内在的凝固力。而新闻思潮作为一种“潮”,是不断变化的,具有流变性。即使某种新闻思潮具有较长的存留期,但经过一定时间后其内涵或者出现了某种变化,或者侧重点发生了转移。不过,当新闻思潮发展到一定的成熟阶段,只要存在相当的历史条件,也有可能形成比较系统、理性和合乎逻辑的理论形态,存在着向新闻理论演化的可能性。如,在20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潮,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的新闻界的主潮。在学界的提炼下,这一主潮已经体系化、理性化并具有缜密逻辑性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

新闻思潮与新闻思想在内涵上也存在一定差别。哲学家贺麟在区别思潮与思想时提出:“至于‘思潮’也与个人的‘思想’不同,思潮是一个社会在某一时期中所共有的思想蔚为风气,个人被其影响而不自觉,所以被称为思潮的思想,便成为一个社会现象,能支配各个人的行为。思潮不是少数人的思想,而是社会的共有的思想。”新闻思想一般是指个别思想家或新闻从业者所提出的关于新闻传播活动的具有原创性的新闻观念。它要发展成为新闻思潮,往往要有与其相适应的社会条件和心理基础,能激起当时新闻界和社会民众的心理共鸣,成为一种群体心理和风气时尚。新闻思想往往是新闻思潮之中的一朵浪花,但新闻思潮并不是个别思想的简单叠加。只有当个别的新闻思想之间具有共同点并存在交往中介时,才存在向新闻思潮发展的可能。

(唐海江文,摘自2012年第1期《新闻与信息傳播研究》)

练就会议新闻“新闻眼” 篇12

优秀的会议新闻要求作者必须跳出既有的框架, 认真搜寻和占有资讯, 精心建构个性化框架, 独辟蹊径地切入, 艺术化地营构, 才能写出好看又耐看的会议新闻。

那么, 如何才能练就会议新闻采访和写作的“新闻眼”呢?具体地讲必须做到“三善”:

善于联想, 拓展和丰富主题。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所有的偶然中都有必然, 写任何稿子都要联想到其广阔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意义。记者在采访会议的过程中, 发现了比会议本身更为重要的新闻线索, 从而追踪写出新闻;或者是记者在采访会议时, 可能从某个与会者漫不经心的谈话中, 发现了与本会议无多大关系但又具有较强新闻价值的东西, 通过进一步深入挖掘而写出新闻。这些情况, 不少一线记者都曾经遇到过, 抓住了, 挖深了, 就可能写出好的独家的会议新闻来。

2000年9月10日, 我省召开教师节表彰大会, 在会上宣布了一个好消息:我省最后一批民办教师4.4万余人全部转为公办教师。当时, 笔者意识到这句话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个字, 但其背后所蕴涵的新闻价值却是十分巨大的。因为, 民办教师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我省民办教师的人数曾经达到过56万之众, 占当时中小学教师总数的72%, 可谓撑起了大半个江山。尽管是星期日, 笔者在会议结束之后还是抓紧时间采访了省教育厅相关人士, 并查阅了一些资料, 写出了消息《我省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喜事———昨日:“民办教师”一词封存历史》, 在稿子里, 以这次教师节表彰大会为由头, 回顾了我省民办教师的发展历程, 盘点了在他们中间曾经涌现出的一些为人们广为传颂的先进模范人物, 稿子视角独特, 颇具新意, 发表之后, 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

有一次, 笔者参加郑州大学为欢迎中科院院士钟香崇加盟学校而举行的一个小型会议, 无意中听到当时的校长曹策问兴奋地说:“我们学校可是办了一件大事, 5年来已经成功引进了4位院士, 在全国高校中都是少见的, 我们引进高级人才的工作仅仅是个开始, 学校的目光盯着全国, 也盯着世界。”笔者听后想到, 短时间内引进这么多国内顶尖级科学家, 必将对我省的教育和科学事业产生巨大影响。于是, 就按图索骥, 趁热打铁, 在会议上采访了郑州大学的人事处有关负责人, 了解了学校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一些具体情况, 写下了消息《求贤若渴成就大事———郑大5年引进4位院士》, 向社会传达了这一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善于挖掘富有人情味、人性化的情节。“会海淘金”确实是让跑会记者头疼的问题, 也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话题。笔者认为, 跳出会议本身, 学会从会议全程 (会前、会中、会后) 去“节外生枝”, 找出最能抓住人心的“新闻眼”, 不失为一个提高会议新闻可读性的好办法。

笔者在采访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的时候, 就捕捉到了这样一个意想不到的细节:会议结束之后, 时任省委书记李长春在和包括光学专家王大珩、电波传波专家吕保维、核物理学家何泽慧、空间技术专家王希季等在内的11位国内泰斗级学者合影留念时, 科学家们要把中间的位置留下来给省委书记, 而李长春连连摆手, 微笑着说:“我就站在后面吧, 应该让‘科学’站在中间。”科学家们仍然要让书记坐在中间, 书记依然坚持要站在后面, 你推我拉, 水乳交融, 最后, 摄影师以李长春书记站在科学家们的后面、同11位院士亲密无间而定格。笔者当时意识到:这不就是一条感人的新闻吗?于是, 就以《让“科学”坐在中间》为题, 写出了一篇600字的现场短新闻, 记录下了这一动人时刻。

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 在河南团开放日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结束的时候, 笔者注意到这样一个场面:郑州大学校长申长雨成了大家“围追堵截”的目标, 十几家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把他围得水泄不通。是啊, 河南的教育人口有2800万, 教育公平这个话题对记者们的吸引力可想而知。通过申校长的介绍, 记者们进一步了解了河南省近年来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事实, 采访到了会议上没有的“猛料”, 都十分满意。于是, 笔者就截取了这个会场外的生动画面, 写下了特写《倾听河南迅跑的脚步》。文章发表后, 受到了一致好评。

善于从侧面去采写一般性会议, 这样才会发现一些有价值的新闻。笔者所说的一般性会议, 是相对于党代会、人代会等重大会议, 以及其他一些重要会议而言的, 一般性会议在报道内容、角度、甚至篇幅上与重要会议应有所区别。会议新闻大多数是要以“正面”报道为主的, 但也有一些会议, 就其内容来说新闻价值不大, 此时如果从会议的形式中跳出来, 从会议的不同侧面去观察、分析、研究, 或许能够发现与当前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或者某一阶段热点、焦点性的问题相关联的新闻事实, 从而起到正面会议新闻所起不到的作用。

笔者在采访郑州一所高校的年度工作会议时就采用了侧面报道的方法, 如果从会议正面作报道, 这条新闻的价值显然不大。于是笔者抛开了会议框框, 把着眼点转移到它所研究的这些问题中, 结果发现了一个特别的“亮点”, 那就是有关大学生诚信危机的问题:笔者从会议期间两位老师的谈话中获悉, 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推荐表“注水”现象普遍, 有一个班37个人在填写求职推荐表时竟然冒出19个班长, 还有一些同学在履历表上“屡获大奖”。于是, 笔者就顺着这一线索, 对该校计算机系毕业班的45位同学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结果, 有48%的学生坦言在求职自我推荐表中进行过“技术处理”, 有10%的学生表示准备对自己进行一番“大胆包装”。我认真梳理调查记录, 写下了《求职推荐表“注水”反映大学生诚信危机———37人竟有19个班长》的通讯, 文章一经刊出, 就引起众多关注, 中宣部在其第768期《新闻阅评》中称赞这篇文章有新闻敏感, 反映问题及时、有代表性, 希望媒体对此类现象继续监督。

【新闻五要素】推荐阅读:

新闻要素07-30

动力要素07-14

要素禀赋05-10

要素扭曲05-11

农业要素05-13

动作要素05-14

内涵要素05-20

职业要素05-30

创意要素06-02

比较要素06-04

上一篇:流程推动下一篇:连续报道的采访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