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资格

2024-05-25

认定资格(通用12篇)

认定资格 篇1

摘要:股东资格的认定一直是公司法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难题, 何谓其认定标准, 存在着诸多向左看法, 既有依形式要件认定的, 也有依实质要件认定的, 纷繁不一的标准不利于股东权利的保护。本文就旨在分析股东的实质来探究其认定标准。

关键词:股东资格,股东的实质,公示主义

一、股东的概念以及取得股东资格的前提

股东, 即是持有公司股份而对公司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人。其前提条件有三①:其一, 与股东相关联的公司合法存在;二, 取得股东资格的主体适格, 一般认为须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其三, 股东资格的取得方式合法。

二、实践中股东资格的判定标准

在实践中, 确认股东的资格往往是根据以下五个标准:

(一) 在公司章程上被记载为股东, 并且在章程上签名盖章

公司章程是公司的大宪章, 对外具有公示的作用。公司章程对于股东资格的认定具有推定作用, 但是其并不存在绝对的推定效力。例如继承, 若其他股东不反对, 自然人死亡时其继受人已经获得股东的资格, 但是此时公司章程往往还没修改, 由此否定继受人的股东资格会有失公允。

(二) 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

工商行政部门的登记对外具有公示公信效力, 对于股东的资格起到了证明作用, 基于商法公示原则, 第三人可以根据工商登记来确定谁是公司股东。虽然工商登记可以证明股东资格, 但这只是涉及第三人时的推定, 是权利证明, 而不是权利设定, 在不涉及第三人时, 则不能严格依据工商登记来判定谁是股东②。

(三) 拥有出资证明书并实际出资

公司应当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 出资证明书对于股东的身份具有证明作用, 但这只是一种权利证明性文件, 不具有权利创设的意义。此外, 公司法允许股东认缴后在一定期限内完成出资, 未实际出资并不影响股东资格的取得。

(四) 被记载于股东名册

股东名册对于股东的资格具有确认作用, 在名册变更前, 公司以股东名册的记载为依据认定股东。在册股东依此享有股东权利, 承担股东义务。与上述出资证明书一样, 股东名册也只是证权性文件, 外观与实质并不一定相同, 同样基于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的规定, 股东名册对于股东资格认定并不具有绝对的效力。

(五) 享有法律规定的股东权利

成为股东的好处就在于可以享有股东权利, 按照逻辑顺序, 是先成为股东再享有股东权利, 股东资格和股东权利是因和果的关系, 因此我们不能将此逻辑顺序导致, 说先有果再有因③。此外现实中往往存在小股东受排挤而股东权利受到剥夺的情况, 他们虽不享有权利, 但又确实是股东。因此, 实际享有股东权利并不足以认定股东资格。

三、股东的实质

股东的实质在于两点, 其一, 持有公司股份;其二, 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即对公司的一种权利义务关系, 简言之, 即股权。这点从《司法解释三》的条文可以看出。第23条规定:“当事人之间对于股权归属发生争议, 一方请求人民法院确认其享有股权的应当证明以下事实之一: (一) 已经依法向公司出资或者认缴出资 (二) 已经受让或者以其他形式继受公司股权”第24条规定:“当事人依法履行出资义务或者依法继受取得股权后, 公司未根据公司法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的规定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 当事人请求公司履行上述义务的, 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因为依法履行出资义务或依法继受则等同于取得了股权, 且依法履行出资义务或依法继受能使股东名册、工商登记等证明性文件变更登记, 说明股权是使得股东名册、工商登记等变更的条件。且享有股权须具有个默认的前提条件, 即持有公司股份。因此可以看出, 股东的实质在于享有股权。

四、股东资格的认定标准

现在回到股东资格认定的话题上来, 在股东资格的认定上, 基于商法公示主义原则和其他一些交易习惯上的原因, 还是应当内外有别。

对内认定标准实际上前面的论述已经提出了一个较为明确的标准, 既然股东的实质就在于持有股份并享有股权, 那么只要符合这个条件, 就可以认定为股东。如把此标准引入“名义股东”与“实际股东”的情形进行分析, “实际股东”并不持有股份, 也不享有股权, 因此无法认定为股东, 或许有人会提出, “实际股东”享有股权, 在此我们应当清晰的是“实际股东”确实享有很多权利, 但是此权利的享有是基于他与“名义股东”间的协议, 此种权利只是一种合同之债权, 而并非公司法上的股权。

对外往往根据商法的外观主义原则, 以交易当事人行为的外观为准而认定行为所产生法律效果, 只要能够识别为典型的权利或者意思表现形式, 即使该权利或者意思表示形式与真是的权利或者意思状况不相符合, 法律仍然要以权利或者意思的表现形式还作为推定权利或意思的基础, 从而保护交易安全④。对于股东资格的认定则依据工商登记、公司章程、股东名册这三者。若记载一致, 就以书面记载确定股东资格;若不一致, 则应当按照三者公开的程度以及公信力来确定效力的高低, 工商登记具有国家的公信力, 因此效力应当最高, 除此之外公司章程对外公开度高于股东名册, 因此公司章程效力次之, 最后还可以根据股东名册来认定股东资格。讨论至此,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公司股东资格的取得始于股权的取得, 即依法出资或认缴出资;依法转让或依法继受。对于股东资格的认定则应当内外有别, 对内来说, 应当依照实质, 即谁持股并取得了公司的股权, 谁就是股东。但是对外为了保证交易安全, 只能以形式为判定标准, 应当以工商登记、公司章程、股东名册上的记载来判断股东资格。

参考文献

[1]沈贵明.股东资格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

[2]周友苏.试析股东资格认定中的若干法律问题.法学, 2006年第12期.

[3]范健.股东资格认定的判断标准.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2006年秋季号.

[4]郭卫华.股权纠纷新型典型案例与专题指导.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0年版.

认定资格 篇2

股东资格认定

股东资格是股东行使权利、承担义务的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称公司法)的规定,认定股东资格的标准有两个,即在实质上出资或者认缴出资,在形式上记录在股东名册上并经过登记。如果两个标准都满足,便基本上不存在问题,但是实际情况是比较复杂的,有的是没有出资,但是记录在册,有的反之,有的以他人名义出资等等,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三)》(以下称公司法解释

(三))颁布之前,法律及司法解释对该股东资格相关问题并没有直接的规定,公司法解释

(三)就一些常见的股东资格纠纷做了细化的规定,便于司法审判执行统一标准。

一、股东资格认定的实质标准—依法履行出资义务或者依法继受取得股权

股东身份确定的第一个条件是向公司出资或认购股份,或继受取得股权或股份,即具有实质上的投资关系,投资人应当亲自办理入职手续,保留原始凭据,以证明投资关系。

若股东实际向公司出资或认购股份,或继受取得股权或股份,则依法享有公司股权。根据公司法解释

(三)第二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之间对股权归属发生争议,一方请求人民法院确认其享有股权的,应当证明以下事实之一:

(一)已经依法向公司出资或者认缴出资,泉州律师网http://www%2efj%6c%76shi.%63%6e/

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

(二)已经受让或者以其他形式继受公司股权,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

在股东向公司出资或认购股份后,虚假出资、出资不实或抽逃出资的情况下,那么股东会可以对其限制股东权利或取消股东资格。

二、股东资格认定形式标准—股东名册及登记

股东身份确定的第二个条件是,股东姓名或名称被登记在公司章程或股东名册或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若股东股权未经登记,根据公司法解释

(三)第二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依法履行出资义务或者依法继受取得股权后,公司未根据公司法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的规定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当事人请求公司履行上述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股东向公司依法缴纳出资后,就履行了其对公司的义务,股东也应当从公司获得相应的股东权利,公司也应当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将股东的名称登记记载在相关文件上,这些内容实际上也是公司对股东的义务。

在司法实践中,股东资格的争议发生在股东与公司之间、股东与股东、股份出让人与受让人之间,应以股东名册的记载为认定股东资格的依据,有相反的证据除外,但是股东名册不得对抗第三人。

隐名股东资格之实务认定 篇3

关键词:隐名股东;物权公示;股权转让协议

中图分类号:DF41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1-0100-02

一、典型案例评析[1]

(一)案件概览及判决理由

2003年,上海某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气公司)下属的教育投资公司成立教育发展公司,该教育发展公司办学实体为某职业学院(以下简称职业学院)。后电气公司出具承诺书,载明叶某某“持有职业学院全部原始股份中5%的股份,其股本金已由集团投入……”2004年,电气公司将其拥有的教育投资公司40%股份转让给某公司。后叶某某离职,电气公司与叶某某签署协议“奖励叶某某人民币30万。原职业学院经营股5%,结计分利人民币30万……”2010年,叶某某诉至一审法院,其认为根据承诺书,自己是教育投资公司隐名股东,电气公司转让股份(包括其拥有的隐名股份5%)行为侵权。

(二)焦点问题梳理

本案焦点在于承诺书性质是否为电气公司与叶某某之间的股权转让(或称赠与)协议,从而是否应认定叶某某为教育投资公司的隐名股东。

一审法院从电气公司代叶某某出资以及分红等事实,且电气公司自认承诺书中所指职业学院原始股份为教育投资公司股份,认为叶某某实际享有股东权利,认定了叶某某的隐名股东身份。二审法院认为叶某某并未实际出资,未证明教育投资公司的股东电气公司正式认可其股东身份的事实,在起诉之前从未主张过股东权益;且承诺书所载明的内容应系奖励计算方法,并非股权转让协议,故叶某某称其系教育投资公司隐名股东的主张不能成立。上海市高院再审认为,承诺书与协议当中的分红条款相互印证,电气公司、教育投资公司和职业学院之间具有关联关系,叶某某应为教育投资公司隐名股东。最高院再审认为,承诺书与协议的内容中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应为将职业学院5%的股份作为奖励赠送给叶某某;教育投资公司和教育发展公司是两个独立的法人,职业学院是教育发展公司的办学实体,叶某某享有教育投资公司5%股份的结论没有事实依据。

二、隐名股东资格认定之学说讨论

隐名股东指的是以他人名义设立公司或向公司出资,但在公司的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中却记载为他人的出资人。与之对应的记载的未实际出资的股东为名义股东,或称显名股东。学界关于是否承认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主要有3种学说。

第一,形式说,也称为否定说。该说认为股权是特殊的物权形式,应当遵循物权公示原则。隐名股东未进行股权的公示登记,缺乏认定股东资格的形式要件,确认显名股东的公司股东地位更符合商业交易外观公示的需要,便于维护公司治理结构的稳定和明确对外关系[2]。该说固守了形式要件对于物权取得的必要性,但显名股东并未出资而享有完整的股东权利,其权利义务不相对等,对于实际出资人来说则有失公平。在实践中,几乎不采纳形式说。

第二,实质说,也称为肯定说,将实际出资人视为公司股东。隐名股东的产生是契约自由与私法自治原则的体现,不能因隐名股东的形式特征的阙如就轻易否定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3]。实质说倾向于保护实际出资人的利益,但忽略了有限公司兼有资合性与人合性的特点。股东权不仅包含财产权利,还包含一定的身份权利。股东依其身份权可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若径直将实际出资人认定为股东,则有可能出现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就同一公司事务做出不同的决定,导致公司管理制度的混乱,且有可能使得更多的人怠于办理股权登记,使得股权登记制度被废置。

第三,区分说。该说认为在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之间产生的纠纷应当按照当事人之间的约定,据实对股东资格作出认定;涉及隐名股东与公司或者第三人之间的纠纷,应当按照公示主义和外观主义的原则认定[4]。区分说的核心思想在于赋予显名股东一定的身份权利,而承认股东财产权归属于隐名股东。就物权归属和物权变动的效力来讲,采区分说的效果与实质说一致。现有法律规定也承认了隐名股东享有的财产权利。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二十六条规定:“名义股东将登记于其下的股权转让、质押或者以其他方式处分,实际出资人以其对于股权享有实际权利为由,请求认定处分股份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处理。”即名义股东处分登记于其名下的股份的,按照善意取得的规则处理。认为名义股东相当于无权处分人,实际上是承认了股份所有权归属于隐名股东(实际出资人)。

三、隐名股东资格之司法实践

我国司法实践中,采纳了隐名股东认定的区分说。在具体认定时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第一,隐名股东与名义持有人签订协议,明确了出资与股权归属。该协议一般表现为代持股协议、委托协议、出资协议等。若协议中明确约定了股权的归属,则应遵循当事人之真意,此时往往比较容易认定隐名股东资格。例如,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2)琼民再终字第3号案中,出资公司与名义股东签订《委托协议书》,约定出资公司为该项股权的实际出资人和最终所有人,委托名义股东为名义持有人,持有该项股权。法院根据该《委托协议书》等证据确认了系争股份所有权归属于出资公司。

第二,有证据表明实际出资。有时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之间不存在具体约定股权归属的书面协议,但若实际出资人有证据证明其实际投入了股本金,则其提出的自己为隐名股东的主张也会得到法院的支持。如在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2013)甘民申字第664号案中,申请人提交的由被申请人会计出具的收款收据,明确载明5万元系项目入股款。同时,被申请人提供的申请人领取分红的借款单亦明确载明申请人领取的系公司年利润分红。据此,法院认定申请人为被申请人的隐名股东。再如,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3)浙金民终字第87号案中,某电气公司改制募股期间,原告以现金的形式交纳15万元款项,并由该公司出纳出具收条,载明:“今收到原告购买某电气股份10万股,共计现金人民币15万元整。”原告要求将10万股份登记在其姐夫名下,电气有限公司表示同意登记。法院因此确认了原告的隐名股东资格。

第三,股权转让协议表明隐名股东的身份。双方当事人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但未变更股权登记,导致股权受让人有可能成为隐名股东。但需注意的是,股权转让协议效力要受到法律规范、公司章程等约束。此时是否认定隐名股东资格受限于股权转让协议是否有效。如在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3)苏中商终字第0568号案中,原告公司虽与被告公司签有股权转让协议,但该转让协议因违反《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之规定“合营一方向第三者转让其全部或部分股权的,须经合营他方同意,并报审批机构批准,向登记管理机构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而无效。故原告公司的隐名股东主张不能成立。

还需注意的一点是,有的表述为股权转让的协议实际上并非包含了股权变动的效果意思。前述案例中承诺书与协议中提到给予叶某某经营股5%,我国公司法上并不存在经营股的概念。经营股是实践中公司用来奖励管理者的一种常用方式,管理者无需实际投资,在职时可通过所拥有的获赠股份现金分红。所以,承诺书与协议中的“分红条款”应认定为叶某某离职前的奖金清算。且隐名股东之所以享有股份所有权,是因为其为实际出资人,基于诚实信用原则,突破物权公示原则的限制,保护其财产所有权。而本案中,叶某某并未出资,承诺书也非电气公司对叶某某的股份赠与协议,故不支持叶某某的隐名股东确认请求应属正确。

四、物权公示原则之例外

物权公示原则,是指法律上要求当事人必须以法定的公开的方式展现物权变动的事实,否则不能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和公信力[5]。根据《公司法》相关规定,有限公司股东记载于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出资证明书、公司登记机关等处。股东可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公司未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股东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也就是说,就股东资格而言,工商登记并非设权性登记程序,而是宣示性登记,只具有对善意第三人的证权功能[6]。股权的登记更类似于公示对抗效力,未进行股权登记,不必然否定股东资格。这为认定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提供了法理基础。

股权性质较一般物权更为特殊。公司增资会导致股价上升,股东享有的财产权利相应增加。在前述案例中,假设承诺书为股权赠与协议,则叶某某为隐名股东。教育投资公司增资后,叶某某的财产权利将为其主张的250万元。若严格遵循物权公示原则,出资人与名义股东之间的纠纷只能按照一般的债权债务纠纷处理,则叶某某只能按股权赠与时股价主张权利,也即30万。故认定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方符合公平正义之要求。

隐名股东现象的产生,有规避法律对投资领域、投资主体、投资比例等方面限制者,有不愿意公开自身经济状况者,亦有为了便于有限责任公司经营管理者[7]。无论基于何种原因,对于缺乏公示的股权,隐名股东可能面临着用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来确认其归属的风险。所以,物权的登记公示是最清晰、简单的证明权利归属的方式。

参考文献:

〔1〕最高人民法院,上海某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叶某某财产损害赔偿纠纷申请案[EB/OL].http://www.pkulaw.cn/fulltext_form.aspx?Db=pfnl&Gid=119668361&keyword=%e5%8f%b6%e9%bb%8e%e6%98%8e&EncodingName=&Search_Mode=accurate,2016-04-05.

〔2〕郑瑞平.论隐名股东利益之法律保护[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0,(5):107.

〔3〕王成勇,陈广秀.隐名股东之资格认定若干问题探析[J].法律适用,2004,(7):61.

〔4〕戴懋,季春琳.代位持股模式下隐名股东资格的认定[J].金融管理,2006,(3):41.

〔5〕刘保玉.试论物权公示原则在物权性质界定与类别划分中的意义——兼评公示要件主义与对抗主义的立法模式选择[J].政法论丛,2007,(3):6.

〔6〕王岩.隐名股东确认之诉的几个问题研究[J].法律适用,2007,(12):39.

〔7〕吴高臣.论隐名股东身份的认定[J].理论研究,2008,(23):22.

论隐名股东的资格认定 篇4

关键词:隐名股东,显名股东,股东资格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 隐名股东的现象在我国大量繁衍, 但是我国《公司法》对此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 这导致法官判案的标准不一, 常常会发生同一案件不同判决的情况。是否承认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及其判断标准是什么, 已成为司法实务中处理公司案例的一个难点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了, 就会导致与股东权利相关的一系列问题难以解决。本文将对隐名股东的资格认定问题展开讨论。

一、隐名股东资格的法理分析

(一) 隐名股东的含义

要对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认定问题进行研究,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隐名股东。因我国《公司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均未对隐名股东的含义作出明确规定, 学理界存在多种不同的定义。有代表性的有:第一种, 又称匿名股东, 是指实际出资人或认购股份的人以他人名义履行出资义务或认购股份。于是就有了显名股东或者名义股东。这里所谓的“匿名”或者“显名”是指其姓名或者名称是否在公司章程或者股东名册中记载。第二种, 为了规避法律或出于其他原因, 借用他人名义设立公司或以他人名义出资, 但在股东名册、公司章程、工商登记中却记载为他人的投资者;第三种, 是指虽然实际出资认购公司股份, 但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中却记载为他人的投资者;第四种, 是指依据书面或口头协议委托他人代其持有股份者。综合以上学说, 可以归纳出隐名股东的两个基本特点:第一, 存在实际出资行为;第二, 存在隐名的事实。因此, 隐名股东是指实际出资认购公司股份, 却在公司登记中记载为他人的投资者。

(二) 隐名股东成因分析

目前理论界的通说认为, 隐名投资现象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 出于规避强制性法律的原因。此种情况又可分为两种:第一, 恶意规避法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规避法律对投资主体的限制。如我国《公务员法》第53条明确规定禁止公务员进行投资活动, 而实际上仍有不少公务员抵不住利益的诱惑, 通过隐名投资谋取利益。公务员利用自己的职权, 容易取得大量准确的投资信息和政府决策, 其既是管理者又是投资者, 投资行为将会对其他投资者产生不利影响, 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安全、稳定和发展。二是规避法律对投资领域的限制。我国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制度, 对于关系国计民生或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限制外商进行投资, 而一些外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可能采取隐名出资的方式。三是规避竞业禁止。我国《公司法》第149条第5款明确规定了公司董事、高管的禁止义务, 但由于董事、高管掌握公司的商业秘密, 同时又拥有一定的职权, 为了为自己谋取私利, 同时又不违反法律, 隐名投资成为他们的最佳选择。四是利用隐名出资进行隐匿赃款、行贿受贿、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第二, 善意规避法律。规避法律对公司股东人数的限制。在国有企业改为有限责任公司过程中, 由于股东人数远远超过了我国《公司法》第24条对股东人数的限制, 一部分股东因此成为隐名股东。

其二, 非为规避法律的原因。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第一种, 出资人因缺乏时间、精力或进行投资管理的能力, 而借助他人的名义和能力进行投资, 获取利益。第二种, 出资人不愿公开自己的经济状况或不想让自己的姓名公之于众。第三种因出资人不符合合作方对合作者的选择要求, 出于投资本身的考虑而采取依附于符合条件的显名出资人之后, 以隐名股东身份投资。第四种, 在进行公司注册登记时因疏忽大意或其他原因错报或漏报股东后, 认为变不变更工商登记和股东名册无关紧要, 只要其他股东或公司认可该出资人的股东资格并能享受股东利益即可, 从而形成隐名股东。

二、隐名股东的资格认定标准

(一) 隐名股东资格认定的主要学说及评述

目前, 关于隐名股东资格认定的学说众说纷纭, 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实质说, 又称肯定说, 以是否实际履行出资义务作为确定股东资格的标准, 即谁是实际出资人谁即为股东。股东的出资是公司存续的物质基础是, 认定股东资格也应以出资与否为重要条件。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之间存在协议, 协议中约定隐名股东以显名股东的名义出资或认购股份, 协议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结果, 法律应当尊重这种协议。因此这种学说理论依据是意思自治原则, 强调私法领域的意思自治同时偏重考量实质正义, 在某种程度上维护了现代民法所追求的实质正义论。

实质说也存在缺点:第一, 不能保障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利益。在实质说中, 公司允许实际股东即隐名股东行使股东权利, 但是其出资情况, 其隐名出资是否要规避法律, 其他股东是否同意其成为股东和他与其他股东的关系和等问题, 越来越复杂化, 不能确保公司的利益和交易的安全。第二, 无法保障善意第三人的利益。意思自治是自然人内心的想法以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 第三人无从知道其他人的内心活动, 只能凭借形式上的证据来认定公司股东,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 一旦出现纠纷, 显名股东就可以以不是公司股东为由推脱法律责任, 并且法律又没有规定隐名股东的责任, 维护交易安全就得不到维护。这样与实质说的初衷相悖, 其意义也就没有了。

第二种是形式说, 又称否定说, 以股东是否被记载于出资证明书、股东名册、公司章程及工商登记等形式作为确定股东资格的标准。形式说坚持在处理股东资格认定问题上应坚持重形式、轻实体的立法原则和司法政策。此学说理论依据是外观主义和公示主义, 有利于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 可以更好地维护交易秩序和交易安全。

形式说的缺陷在于:第一, 形式说否定了实际投资者及其与其他利益相关者所形成的关系, 不利于维护社会交易的稳定和有序状态。本来公示主义, 就是为了维护交易的透明化和简易化, 但是在保护善意第三人利益的同时, 实际投资者的利益可能遭到侵害, 这样不利于利益平衡。第二, 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在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中, 诚实信用要求尊重他人的利益, 以对待自己事务的谨慎与重视态度来对待他人事务, 保证法律关系的当事人都能得到自己应得的利益。若公司经营不善, 出现亏损, 隐名股东就可以以自己不是股东为由, 抽逃出资, 就会导致只享受权利, 不承担责任的情形发生, 同时损害其他股东及公司的利益;从大的方面来说, 会对整个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 根据隐名股东的成因区别对待

根据隐名股东的成因, 来区别对待规避法律的隐名股东的资格认定, 即隐名股东的资格认定标准可以分为规避法律和非规避法律。而规避法律的隐名股东从规避法律的目的角度又有善意和恶意的区分。

第一, 善意规避法律的隐名股东行为并未对国家、社会以及第三人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害的, 法律应当确认其具有股东资格。例如国有企业改制成有限责任公司, 原职工由于《公司法》对股东人数的限制实际上成了隐名股东, 这种规避法律情形并不是出于恶意目的, 若是法院不予认定改制后原企业职工的股东资格, 那就违背了法律的公平和正义。再者人合性是有限责任公司最大的特点, 其决定了出资者之间存在着某种信任, 人合性是有限责任公司存续最基本的保障, 隐名出资者他们在公司内部实际上享有股东权利, 其股东资格也是其他股东所认可的, 他们是基于互相信赖关系而出资设立公司。即在公司内部, 其股东资格是其他显名股东所承认的。

第二, 恶意规避法律的隐名股东行为若是出于非法目的, 故意规避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隐瞒其真实投资者身份, 在这种情形下, 不应当认定其具有股东资格。因为法律关于投资主体、投资领域的强制性规定都是出于保保障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 所以这种行为不符合法律的宗旨。但是其与显名股东之间的出资协议仍然是有效的, 只是不能有对抗善意第三人。

对于未规避法律的隐名股东的资格认定, 实际出资人或是不愿公开自己的经济状况或是没有时间、精力、能力而与第三人订立隐名出资协议, 但是其并非恶意规避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应当认定隐名投资者具有股东的资格。对于登记瑕疵的, 也应承认其股东资格, 并在法定期限内申请更正登记。

三、完善隐名股东资格认定规则

(一) 我国隐名股东资格认定的立法现状

《公司法》第27条规定了“实际控制人”, 隐名出资在达到公司控股比例时, 隐名出资人就可能处于实际控制人的地位, 又或说实际控制人包括隐名出资人的情形, 因此实际控制人并不能等同于隐名出资人。而对于隐名股东的现象, 我国的公司立法并没有对隐名股东明文规定, 既没有肯定其存在, 也没有对其作出禁止性规定, 所以根据民商事立法的“不禁止即允许”的规则, 本文认为, 在我国是允许隐名股东存在的。我国在2011年2月16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三) 》中, 第25条、第26条、第27条对实际出资人即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作了比较详细的区分, 对法官审理隐名股东资格认定案件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对隐名股东的法律规定初见端倪, 但这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立法, 所以对隐名股东资格进行法律规制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

(二) 对隐名股东资格认定的立法建议

股东权的保护水平是检验一国公司法治是否成熟、公正的试金石。应在今后的公司立法中对隐名股东资格认定留有专门的位置, 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明确规定隐名股东的概念, 对隐名投资行为进行明确的界定。以减少隐名投资规避法律的情形的发生, 削弱认定隐名股东资格的法律障碍。

第二, 明确规定隐名股东资格认定标准。根据上文中形式说与实质说的合理之处, 结合我国公司事务的现实状况, 同时借鉴以往各个法院审理隐名股东纠纷案件的丰富经验, 制订出一套具体、明确的隐名股东资格认定标准。

第三, 完善保护善意第三人利益的制度。若公司债权人根据外观主义原则要求股东名册、公司章程和工商登记中的显名股东承担责任, 显名股东不得再以其与隐名股东之间的协议抗辩, 不论该协议是否有效。如果显名股东没有参与公司实际的经营管理, 那么显名股东在承担责任之后有权根据与隐名股东之间的协议向其追偿。

总而言之, 立法要坚持利益平衡和维护公司社团稳定性的原则, 完善立法体系,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参考文献

教师资格认定 篇5

山东省教育厅

关于做好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

各市教育局,有关高等学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和•山东省实施<教师资格条例>细则‣(鲁教人字„2001‟22号)的有关规定,现就做好我省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工作通知如下:

一、认定范围

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申请人员,包括:

(一)各级各类学校已取得教师资格拟申请其他等次教师资格申请人员;

(二)2010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

(三)其他符合•教师法‣规定学历条件的人员。

二、申请条件

(一)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户籍或工作单位在我省的中国公民。

(二)要具备•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及其•实施办法‣规定的相应学历。

(三)教育教学能力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取得•山东省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合格证‣(以下简称•合格证‣)并经教师资格认定机构进行教育教学能力测评合格(修学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成绩合格且参加毕业教学实习成绩合格的普通院校师范类毕业生可免测)。

2.普通话水平要达到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乙等以上标准,取得相应合格证书。

3.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并经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组织体检合格的。

(四)要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能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经申请人所在单位(含就读学校)或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思想品德鉴定合格。

三、认定程序

(一)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

申请教师资格认定人员须到户籍或工作单位、就读学校所在地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报名参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以下简称“两课”)考试,取得•合格证‣。

(二)教育教学能力测评

取得•合格证‣的申请人员参加市、县(市、区)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组织的教育教学能力测评。

(三)体检

取得•合格证‣且教育教学能力测评合格的申请人员和符合教师资格认定特许条件的申请人员,由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按•山东省教师资格认定体检标准及操作规程‣组织体格检查。

(四)资格认定

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员填写•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提供身份证件、学历证明、•合格证‣、•山东省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体格检查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及•申请人思想品德鉴定表‣,向户籍或工作单位、就读学校所在地的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提出申请。

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受理申请后在30个工作日内作出认定结论。认定合格者颁发•教师资格证书‣,按要求将文字材料归档保存,并使用“全国网络版教师资格认定信息管理系统”录入认定数据信息。

普通院校师范类毕业生修学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成绩合格且参加毕业教学实习成绩合格的,可免测以上

(一)、(二)项测试程序。但学习期间缺少教育学或心理学合格成绩的,仍须参加“两课”考试并取得•合格证‣;缺少毕业教学实习合格成绩的,仍须参加教育教学能力测评且成绩合格。普通高校师范类

应届毕业生的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由各高校学生处或就业指导中心负责统一组织,参加驻地市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的认定。教师资格认定机构要确保毕业生离校前向合格人员发放•教师资格证书‣。

四、“两课”考试

2010年“两课”考试由我厅统一组织,分中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小学和幼儿园3个层次。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高级中学、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的人员参加中学层次考试;申请认定小学教师资格的人员参加小学层次考试;申请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的人员参加幼儿园层次考试。

考试报名工作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访问山东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网站()进行网上报名,并到户籍或工作单位、就读学校所在地的教师资格认定机构交费、采集照片。“两课”考试准考证由考生于考试前15日内登陆山东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网站自行下载打印,此证作为考试入场的必要证件之一。考试成绩可在5月25日至6月30日登陆山东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网站进行查询。“两课”考试合格证由我厅统一制发。“两课”合格证有效期5年,只限用于申请一种种类的教师资格。

五、“两课”补修培训

为提高教师资格认定质量,根据教师资格认定有关规定,不符合认定教师资格特许条件的人员原则上应进行教育学、心理学补修培训(每门不少于32学时)。“两课”补修培训由省教育学院统一组织,采用远程网上教学方式进行,在各市及部分县(市、区)设教学点。参加“两课”考试人员在考试报名时确定是否参加培训补修。培训的时间和地点,根据报名情况另行通知,并在山东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网站上公布。

六、时间安排

1月15日,各地开始进行宣传发动工作;各市研究制定本市教师资格认定的详细工作日程安排。

1月25日前,各市将本市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日程安排、现场报名点信息(含时间、地点、地址、咨询电话、受理权限等)报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

2月5日至2月18日,进行“两课”考试及补修培训的网上报名及教材征订。

2月23日至2月26日,进行“两课”考试及补修培训的现场报名和网上报名人员照片采集、相关信息及教材征订确认。

3月2日前,各市将参加“两课”补修培训人数、教材预订数报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

3月8日,各市领取“两课”补修教材。

3月16日,开始组织进行全省“两课”补修培训。

3月18日前,各市将报名信息数据报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

4月2日前,各市上报“两课”考试试卷预订单。5月8日,组织进行全省“两课”考试。5月25日,公布“两课”考试成绩。

7月10日前,各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完成教育教学能力测评、体检;正式受理教师资格认定申请;对申请教师资格人员做出认定结论;将认定数据录入到全国网络版教师资格认定信息管理系统中,并及时下载已编号数据,以备证书打印;及时上报教师资格证书需求数量。具体工作进度由各市自行安排,并报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备案。

8月底前,各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完成教师资格证书的打印、发放;文字材料归档保存;报送认定信息数据库及认定工作总结。

七、收费标准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收费标准按鲁价费发„2009‟28号文件标准执行。“两课”补修培训由山东省教育学院按省物价局审定标准执行。认定通过人员的教师资格证书免费颁发,不再收取证书工本费。

八、工作要求

(一)根据教育部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的统一安排,我省2010年网络版教师资格认定信息管理系统的开放时间为2010年3月10日—7月5日。因此,各级教师资格认定机构须在这个时间之内完成教师资格认定(含应届师范类毕业生的认定)信息的录入、编号和数据下载工作,不得延误。

(二)各市教师资格认定机构要根据全省的统一安排,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详细的工作日程安排,在规定时间内报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

(三)各级教师资格认定机构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教师资格证书申领与发放工作的通知‣(教师司„2008‟28号)文件要求,加强教师资格证书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运输、打印过程中的证书耗损,按照“准确预计、适度留存、杜绝浪费、防止流失”的原则,认真做好教师资格证书申领与发放工作。

(四)各市、各有关高校要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强对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领导,广泛进行宣传,积极发动社会优秀人员和优秀普通高校毕业生申请教师资格,并使申请人员全面掌握各项政策和要求。

浅析如何认定行政诉讼原告资格 篇6

关键词:原告资格;法律上利害关系;行政诉讼

一、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概念、性质

原告资格是指某人在司法性争端中所享有的将该争端诉诸司法程序的足够的利益,其中心课题是确定司法争端对起诉人的影响是否充分,从而使起诉人成为该案诉讼的正当原告。如果起诉人符合原告资格的各项要求,具有为司法争端所影响的足够的利益,就可以认为起诉人在诉讼中享有法院应当给予保护的、实实在在的利益。原告资格的一个作用就是确定司法审查的范围,即法院是否享有审判某一司法争端的权力。原告资格与起诉人实体诉讼请求的是非曲直没有直接关系。凯尔森认为,由法律规范所调整的人的行为是由两种因素构成的:属事因素和属人因素,即必须要做或不做的事以及必须要做或不做这件事情的人。法律规范在决定作为法律条件或法律后果的人的行为时,就决定了这两个因素。原告资格所要解决问题无非就是,什么人是与某事有足够的利益的人和什么事是被称为司法性争端的事。就行政诉讼(或司法审查)而言,“什么人”之要素,是要保证该人拥有自己特有的、不同于他人的利益;“什么事”之要素,是要保证争端的性质属于一个行政争议。因此,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就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就行政争议具有的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从而成为行政诉讼原告的法律能力。

关于原告资格的性质,学术界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原告资格具有实体和程序双重性质,即原告资格既是一个实体问题,又是一个程序问题。因为原告资格与引起诉讼的行政行为有直接联系,没有行政行为便无所谓原告;同时原告资格又是在程序中产生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原告资格只是一个程序问题,而不是实体问题。因为原告资格所要解决的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否有提起诉讼的资格,而并不涉及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实体权利义务的裁判,提起行政诉讼并不一定能胜诉,被诉行政行为是否违法要通过法院的审理来判断。

二、原告资格的确认

1.原告的构成条件

人民法院立案庭受理案件后,诉讼进入案件审理阶段,那么,行政审判庭在审理案件过程中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对案件的相关情况的审查、审理,来确认原告是否具备诉讼主体资格。只有原告具备了诉讼主体资格,案件才有继续审理、裁判的意义,否则,下一步就是无用之功了。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及第24条规定:“依照本法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原告”,可以下这么一个定义,所谓行政诉讼的原告,是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權益,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作为行政诉讼的原告,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即构成了原告资格。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原告必须具备以下这些条件:

(1)原告必须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政诉讼所要解决的是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行政争议。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机关依法享有行政权力,也拥有实现其权力的强制手段。而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则处于行政管理相对人地位,他们即使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无权否决该行为的效力而只有被迫服从,二者其实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之中。在这种情况下,行政诉讼提供了行政管理相对方的司法救济途径。因此,行政诉讼的原告只能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而行政机关则永远处于行政诉讼的被告位置。

(2)原告必须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即原告必须是和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这里要抓住的关键要害之处,就是与具体行政行为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即指权利义务关系,只要具体行政行为影响到其权利义务,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有资格提起诉讼。其次,作为行政诉讼的原告并不要求必须是“相对人”,即具体行政行为针对或直接指向的对象不管是否是相对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只要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就有资格提起诉讼。

2.特殊情况下的原告

关于受害人能否取得原告资格。所谓受害人,是指合法权益受到不法行为侵害的人,包括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这里所说的受害人,特指合法权益受到其他主体即致害人实施的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侵害的人。当侵害行为发生时,行政机关可能有两种对待方式,一是行政机关对致害人不予处罚,由此引起受害人的不满;一是行政机关处罚了致害人,受害人对处理结果仍不服。这两种情况都涉及到受害人是否有原告资格。根据法律规定,这两种情况下,受害人均可以行政机关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法》第11条第5项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申请行政机关予以保护,如果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这一方面是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受保护权的侵害,另一方面也是对致害人的不法行为的纵容,构成失职。在这种情况下,受害人有权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治安管理条例》规定,当事人包括被裁决受处罚的人或被害人不服公安机关或乡(镇)人民政府裁决的,在接到通知5日内,可以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出复议申诉,上一级公安机关在5日内作出裁决,不服上一级公安机关裁决的,可以在接到通知后5日内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这些规定都明确肯定了受害人的原告资格。

三、结语

当然,原告资格的特殊形式随着社会的进步也会不断发展变化,特殊与一般也在不断的更替之中。重要的是要领会到行政诉讼实行严格的诉讼保护主义,谁的权益受到侵害就由谁起诉,如果不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而是为了他人的权益,就不能作原告而起诉。而人民法院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只要受害人不起诉,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代之,所以原告资格是不能被取代的。

参考文献:

[1]王万华.行政诉讼原告资格[J].行政法学研究,1997,(5)

论民事电子数据的证据资格认定 篇7

电子数据, 是指与案件事实有关的电子邮件、网上聊天记录、电子签名、网络访问记录等电子形式的证据。 (1)

电子数据的概念由来已久, 尽管我国民诉法一直未将其列为独立的一种证据形式, 但电子数据早已成为了事实上的证据类型之一。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 QQ聊天记录、微信聊天记录、电子邮件等材料已经在司法实践中逐渐成为了证明案件事实的重要依据。而在法无明文规定之前, 裁判者往往难以将这些材料视为法定证据形式。一旦这些材料不能采用, 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将难以得到保障。2012年8月, 我国民诉法终于迎来了春天。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在修订民诉法时, 将“电子数据”明确规定为证据类型之一。从此, 电子数据终于走上了民诉法的舞台, 电子数据在法定证据类型中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二、电子数据具有独立的证据地位

电子数据之所以一直没有出现的民诉法中, 这与电子数据有无必要成为一种独立的证据形式的争论有很大的关联。2012年修订之前的民诉法规定的证据主要有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七种形式。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 手机短信、微信、QQ、电子邮件等高科技通讯方式已经逐步成为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方式, 而这些材料一旦被搜集、整理后需要作为证据使用时, 人们就发现, 这些材料与上述七种证据形式相似但又有一定的差异。如果不将这些材料进行正确归类, 法官将很难采信当事人依据该证据材料提出的主张。鉴于此, 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电子数据究竟属于书证、视听资料亦或是其他证据形式存有争议。笔者认为, 电子数据具有自己独立的法律地位, 具体表现在:

(一) 电子数据不同于书证

书证, 是指以文字、图画、符号等表达的思想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资料。 (2) 从电子数据和书证的概念可以看出, 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以手机短信为例, 短信的内容与信函等书证中记载的内容均能反映出案件的待证事实, 均是以文字的形式来表现的, 但手机短信却有别于书证。手机短信的特点在于易删除、易修改、不易留下痕迹, 且手机短信是否真正为手机持有人或者手机所有人所发, 还有待于进一步补强证据。因此, 手机短信很难作为直接证据使用, 它仅且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但至少可以作为间接证据使用。信函则不同, 书写信函之人必定留下其本人的笔迹。即使当事人否认该笔迹非其本人所写, 司法机关也可以依法委托法定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从而辨别真伪, 查清事实真相。此外, 书证所记载的内容不能轻易修改, 一旦修改, 往往会留下痕迹, 这一特征也是书证值得可信之处。因此, 书证具有直接证明案件事实的效力, 是一种直接证据。

(二) 电子数据不同于视听资料

与书证相比, 将电子数据归入视听资料的范畴这一观点, 早已为大多数学者所接纳。电子数据与视听资料的共同之处在于两者往往都需要借助于诸如光盘、计算机硬盘等媒介, 都具有可视性, 都能被人们直观感受到。因此, 在法律尚未确定电子数据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之前, 将其视为视听资料的形式之一, 这样相对比较合理和公平, 至少法律对电子数据没有拒之门外, 还是留有一席之地的, 这为今后民诉法的修订和证据法的立法做好了铺垫。

即便如此, 我们仍然要分清电子数据与视听资料之间的界限, 不能将两者混淆和等同。视听资料, 是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 以录音、录像所反映的声音、形象、电子计算机所贮存的资料、其他科技设备所提供的资料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 (3) 从这一概念可以看出, 在电子数据中, 也有一些电子材料与视听资料不具有共同性, 比如, 我国合同法规定, 当事人签订合同可以有书面形式, 其中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数据电文的形式。这些数据电文显然与视听资料通过连续的声像来反映内容的特征明显不同, 具有本质性区别。因此, 现行民诉法将电子数据独立为一种证据形式, 显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 电子数据不同于其他证据形式

1. 电子数据不同于物证。

有的学者提出, 将电子数据归入物证的范畴, 也有的学者提出根据是否需要鉴定将电子数据分别纳入书证和物证的范畴。 (4) 笔者认为, 物证主要是依靠物体的外形、质量、规格等表面特征来证明案件事实的, 而电子数据虽然借助于一定的媒介, 但这种媒介的选取并不影响待证事实的内容, 且无论何种媒介, 并不影响电子数据本身的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内容。因此, 这种观点显然颇为欠妥。

2. 电子数据不同于鉴定结论。

鉴定结论是有法定鉴定资质的鉴定人对法院委托的对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而得出的结论, 这种证据形式的存在基础是待证事实真伪不明。换言之, 如果没有真伪不明的事实, 那么就没有鉴定结论的存在。而电子数据无论真伪, 都属于一种独立的证据形式。两者甚至在一定情况下还能相互牵连。比如, 当电子数据真伪不明时,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委托法定的鉴定机构对电子数据有关的专门性问题进行司法鉴定。由此可见, 将电子数据纳入鉴定结论的范畴, 显然不能自圆其说。

经过法学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司法实践的不断探索, 2012年民诉法修改之际, 立法者将鉴定结论修改为鉴定意见, 并将电子数据单独列为证据之一, 这足以证明了立法者也肯定了电子数据具有独立的证据属性和特征, 电子数据在民事证据中的法律地位已经毋庸置疑。

三、电子数据的合法性认定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了现代人首选的交易方式。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的安全漏洞, 采取截获、盗取密码、破译等非法手段和通过非法途径获取了数据电文、信息等材料。因此, 审判人员在审核电子数据时, 应当正确判断电子数据是否具有合法性。比如, 电子数据的取得是否在合法的场所、是否通过合法的设备和软件取得、该电子数据是否以侵犯他人的商业秘密或者知识产权的非法手段取得等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八条规定, 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 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因此, 只要电子数据系当事人非法取得, 审判人员应当将其予以排除。人民法院制止以非法手段或者通过非法途径取得的电子数据作为证据使用, 一方面有利于保护电子交易的安全, 另一方面也公平、公正地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电子数据的合法性认定, 实际上是对具备电子数据特征的待证材料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进行的确认和判定, 也是此类待证材料能否成为诉讼证据意义上的电子数据的决定性因素。如果此类待证材料不具有合法性, 那么就不能作为诉讼证据中的电子数据, 即此类待证材料不具备电子数据的证据资格。值得特别注意的是, 审判人员在查封、扣押或者调取电子数据时, 要充分考虑到电子数据的特点, 一方面要固定电子数据, 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要将贮存电子数据的设备一并予以固定。比如, 审判人员在调取电脑硬盘中的数据时, 必须将该电脑提存并随同电子数据一起固定和采集。物证和电子数据的结合, 这样的证据才是令人信服的, 这样的取证才是合法的。否则, 当事人对证据的合法性提出质疑时, 审判人员可能需要重新补强证据, 造成不必要的取证困难和司法资源的浪费。

四、电子数据的真实性认定

电子数据的真实性, 又称客观性, 是指证据本身所体现的形式、思想内容具有客观上的本质属性。 (5) 电子数据与书证和物证相比较而言更容易被修改、删除, 这就对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审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时间的不可逆性决定了任何人包括案件当事人都无法返还到案发当时和案发现场, 尽管案件当事人可以陈述案发经过, 但这其中难免夹杂了一些主观的想法和意见。为此, 审判人员总是倾心倾力地对证据进行全面审查和判断, 从而查明事实真相, 依法作出公正裁判, 真实性便是审判人员重点审查的内容之一。诉讼证据之所以可以作为法院裁判的依据, 原因是诉讼证据的客观属性能够真实反映出客观事实, 排除了一切人为因素的干扰。一旦待证事实的证据被人为地伪造、变造, 它就失去了其本来的面目, 就不能成为诉讼证据。

证据的不真实主要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证据的绝对不真实, 即证据本身是不真实的, 与客观事实相违背。比如, 在双方往来的电子邮件中, 当事人通过技术手段对电子邮件的内容和发送时间进行了篡改, 导致证据证明的事实并非客观事实;另一种情况是证据的相对不真实, 即证据本身是真实的, 但与其他证据结合后, 导致了证据反映的事实与客观事实不符。比如, 甲向法庭提交了一份通过网上银行汇款5万元给乙的电子银行汇款记录和乙向甲出具的借条, 以此证明乙向其借款5万元的事实, 这份证据本身是真实的, 乙也表示认可。但乙在抗辩的同时向法庭提交了一份事后已经通过网上银行汇款5万元给甲的电子银行汇款记录, 证明乙已经向甲履行了归还借款的义务的事实。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 甲提交的电子银行汇款记录和借条本身是真实的, 但在乙提交了还款的记录后, 就已经推翻了甲举证的证明目的和甲试图证明的待证事实。双方当事人的证据结合在一起, 变相否定了甲提交的证据的真实性。

对电子数据的真实性进行审查同样如此, 审判人员不能孤立地审查其是否真实, 还应结合全案的证据来对其是否能真实反映客观事实作出判断。审判人员对证据既要横向比较, 也要纵向比较, 善于发现证据与证据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审查证据之间各自反映出的事实是否相互矛盾、相互冲突, 从而作出理性的判断。

五、电子数据的关联性认定

证据的关联性相对合法性和真实性而言, 难以进行认定, 这主要取决于审判人员对证据材料的价值判断。证据的关联性, 决定了证据应当与待证事实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诉讼中, 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 应当与法院希望查明的事实有关。比如说, 在当事人提交的电子邮件中有数份内容不同的电子合同, 而与本案有关的仅仅是其中一份。当事人希望将其他电子合同的内容来推翻与本案有关的电子合同的内容, 于是当事人向法庭提交了与案外人签订的电子合同。这些电子合同与本案就不具有关联性, 不能作为本案的证据使用。当事人认为其他证据对自己的辩解有利, 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而审判人员则会根据案情来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否定这份证据的关联性。当事人以其他合同来抗辩, 实际上已经违背了合同相对性的原则。

参考文献

认定资格 篇8

不断推进简政放权, 早已成为本届政府行政的一大特色。时间进入2015年下半年, 政府并没有放缓简政放权节奏的意思, 相反, 简政放权再出大招———取消62项职业资格。其实,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有明确简政放权任务:2015年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因此, 此次取消62项职业资格是落实政府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重要体现。

本义上讲, 市场经济环境之下, 所有的资源配置都应该以市场规律为主导。劳动力也好, 专业人才也罢, 也都属于市场资源。对于劳动力和人才的管理, 政府权力应该尽可能地收手或放手。然而在我国, 严格的职业资格许可与认定体制, 长期以来严重影响了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而这一切的起点还要追溯到1994年, 彼时出于科学评价人才的考量,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被写入劳动法。

其后, 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应运而生, 继而, 职业资格证书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许可与认证制度形成了以下三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一是, 助推考证经济, 每种考证背后都有一条巨大的利益链条;二是, 人为抬高相关领域的从业门槛, 不利于市场繁荣, 比如注册一个相关领域的公司, 需要一个资质, 而这个资质需要几个专业资格证, 这实际上为创办公司提高了门槛, 造成了阻碍, 也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三是, 压证、挂靠等现象已十分普遍, 一些难考的工科证书和国家注册类证书, 有的已经涨到了一年20万以上———也就是说, 一个人只要考出了证, 只挂靠证书, 不用工作, 就足以拥有年薪几十万的小资生活。

应该说, 我国的职业资格许可认证与管理使用制度执行过程中的很多问题, 已经背离规范管理、提高业务能力等目标。人力资源则面临着严重的证书化, 还形成了一些不正常的劳动机制———持证的人不干活, 没有相关能力的人却越俎代庖, 尤其是在一些设计、施工、监理单位, 真正干活的甚至没有相关专业知识, 很可能会造成一些安全事故, 这也是一些行业出现安全问题的一个根源。取消相关职业资格认证, 无疑是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

简政放权没有终点可言。而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也让我们看到了政府在职业资格许可与认证方面的明确态度———对国务院部门设置实施的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准入类职业资格, 以及国务院行业部门和全国性行业协会、学会自行设置的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一律取消;有法律法规依据, 但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关系不密切或不宜采取职业资格方式管理的, 按程序提请修订法律法规后予以取消。而这无疑是令人期待的, 对于绝大部分领域的从业人员来讲, 或许再也不存在为考证而发愁的现象了;对于创业人员而言, 他们也不需要去借证以申请和维护资质了。

浅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认定 篇9

要正确解决股东资格认定的纠纷, 首先必须明确股东资格取得得要件。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取得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股东资格的原始取得是指投资者直接向公司认购股份, 包括公司成立时认购首次发行的股份和公司成立后认购公司新增资本而取得股东资格;继受取得又称传来取得或派生取得, 包括转让取得、继承取得、赠与取得, 以及因公司合并而取得股东资格。无论是原始取得还是继受取得, 影响股东资格认定的因素主要有:实际缴纳出资或者继受股权、签署公司章程、工商行政机关登记文件中记载、公司成立后取得公司的出资证明书或股东凭证、公司股东名册记载等。

上述因素又分为实质要件与形式要件。实质要件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实际缴纳出资或者继受股权。有限责任公司是资合兼人合的团体, 资本是公司成立和运作的基础, 因此出资或者继受股权当然是股东资格的实质要件。二、签署公司章程, 在公司章程上被认定为股东。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产生效力的前提, 股东资格的取得首先基于当事人成为股东的意思表示, 如发起人间达成设立公司的合意、转让人与被转让人及其他股东间的合意、继承人与公司的合意等。在股东资格认定这一事件上, 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即为签署公司章程, 在公司章程上被认定为股东。形式要件主要包括:1、被工商行政机关登记为公司股东;2、公司成立后取得公司的出资证明书或股东凭证;3、被公司股东名册记载为股东。因为股东资格的取得是一种要式法律行为, 当事人因法定事由成为公司股东时, 必须借助一定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 这种形式即为股东资格取得的形式要件。如果实质要件、形式要件全部具备自然最好, 但是, 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 各要件往往不能完全具备甚至具备的要件相互矛盾, 这就会导致股东资格确认纠纷的产生。

如何解决这类纠纷?我们先从法律理念上进行分析。每种法律规则产生的背后都蕴含着一定的法律理念, 这些法律理念在体现法的公平、正义、秩序等价值要素的同时, 也会因调整对象的不同呈现不同的特殊性。股东资格的确认问题属于公司法范畴, 而公司法又属于商法范畴, 所以,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资格认定问题的调整规则当然应从属于商法的基本理念。具体而言, 它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保持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

在公司体制中, 各方主体形成了一套复杂的利益结构体系, 股东资格的认定往往会牵涉到股东、公司、债权人等多方主体的利益之争。在认定股东资格时必须兼顾三方的利益, 维护正当利益的需求, 遏制非法利益的获取, 既要充分维护公司制度, 又要充分维护交易制度, 矫正失衡的利益关系。

2、维护社团法律关系的稳定性

公司具有社团法人属性, 公司在运作过程中所涉及的利益主体众多, 法律关系复杂, 应当尽量保持公司内部法律关系的相对稳定, 从而避免影响外部法律关系的稳定, 以促进公司正常经营活动的开展。也就是说, 认定股东资格应尽可能使公司成立有效, 并且使公司已成立的行为有效, 不轻易否定公司已成立的行为, 不轻易否定股东资格。

3、优先保护善意第三人利益

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 是维护市场交易秩序和安全的客观要求。因股东资格认定而涉及公司、股东以及第三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时, 应在尽量考虑各利害关系人利益平衡的基础上, 优先保护善意第三人既得利益。

4、体现商法的公示主义和外观主义

商法的公示主义和外观主义要求公司将交易上有关的重要事实、营业及财产等以法定的形式予以公开, 使交易相对人周知, 以行为的外观为准确定行为所产生之效果, 二者旨在保护善意第三人, 维护交易秩序的稳定, 使相对人避免承担因公司外观特征不真实而产生的交易成本与风险。

5、自由与强制相结合

公司法是带有公法色彩的私法, 作为私法, 私法自治和契约自由原则是其基础, 自然以股东协议或章程优先。但公司组织及其行为本身, 会直接产生针对第三人和社会公众的法律后果。为保障债权人利益和社会交易的安全, 强制干预机制便有必要。因而在股东身份认定中, 应将私法自由与公法强制相结合。

6、制裁规避法律行为

虽然股东资格确认以维护社团法律关系的稳定为前提, 但如果投资者恶意规避法律, 致使公司股东资格的瑕疵足以影响到公司的有效成立、危害交易公平时, 法律也必须对之进行规制, 将相关法律关系调整到合法状态, 使当事人的不法意图无法得逞。

遵照以上原则, 我认为在不完全具备实质要件与形式要件甚至在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相冲突的情况下, 应分析确认股东资格的不同目的, 据此适用不同的标准:

第一, 为行使股东权利而要求认定股东资格的, 只要具备两个实质要件之一的, 即可认定为股东。

实质要件包括实际缴纳出资或者继受股权、签署公司章程。出资是股东对公司最为重要的义务, 也是股东享有股东权利的基础。尽管获得股东资格不一定非要有出资, 但是投资者实际向公司缴纳出资或者继受股权, 当然取得股东资格、享受股东权利, 却是天经地义。公司章程是由全体股东共同签署的, 是用以调整公司与股东之间、股东之间、股东会与董事会之间等关系最重要的法律文件, 其效力及于公司和全体股东、董事, 在一定情况下还及于公司与股东之外的第三人。签署公司章程对确认股东资格具有决定性的效力, 原因有三:1、公司章程具有创设股东权利与义务的功能, 公司的成立、股东资格的取得都是通过一系列的法律行为来实现的, 就公司设立阶段而言, 其中最重要的是设立人共同签署公司章程, 股东签署公司章程是股东就股东之间的权利与义务、股东会与董事会之间等公司特大事项的共同意思表示, 是股东最重要的团体法行为。2、公司章程还有证明功能, 有限责任公司章程记载股东, 对内具有对抗公司、对抗股东之间、股东与其他出资人之间在章程之外的约定效力, 对外具有公示效力, 是公司、股东之外的相对人判断股东身份主要依据。3、由于公司法规定股东出资采取分期缴纳制度, 如此, 则有的设立人在公司设立时没有履行出资义务, 或者没有完全履行出资义务也是很正常。在此情况下, 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即签署公司章程, 对于当事人被认定为股东自然至关重要。

第二, 要求出资者承担义务而要求认定股东资格的, 则工商登记、出资证明书或股东凭证、股东名册三者中任何一件即可认定股东资格。

1、工商登记。工商登记指当事人向工商行政部门提出旨在设立、变更或终止公司主体资格的申请, 并被工商行政部门核准予以注册登记的一系列法律行为的总称。在大陆法系国家, 公司的设立登记多被视为设立中公司取得法人资格的程序性要件, 同时也是发起人取得股东资格的标志。2《公司管理条例》第2条规定,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变更、终止, 应当办理公司登记。可见, 工商登记具有宣示性作用, 是对外证明力最强的文件, 是第三人确认公司股东资格的重要证据。

2、出资证明书或股东凭证。出资证明书或股东凭证也叫股单, 是指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 由公司向股东签发的, 确认股东与公司之间投资与被投资关系以及投资额大小的凭证和法律形式。《公司法》第32条规定, 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 应当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可见, 出资证明书具有出资凭证的性质, 它对于证明股东资格具有无可怀疑的证明力。

3、公司股东名册。股东名册是在公司成立后置备的, 能够体现股东和股票的现状的账簿。美国《示范商法公司法》第就“股东”一词下定义之时, 就将那些公司登记簿记载的股份持有人当然地视为公司的股东。3我国《公司法》第33条规定, 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 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可知, 尽管股东名册并没有创设股东资格的效力, 但在股东与公司之间发生股东资格的争议时, 股东可以将股东名册作为其享有股东资格的证明。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工商登记、出资证明书或股东凭证、股东名册三者中任何一件都有对外证明力, 都可以证明股东资格。当然, 以上三者的证明力是不一样的, 公司登记机关的登记公示性最强, 自然优先于其他形式要件。所以, 如果各形式要件的记载发生冲突, 则以工商登记为准以确认股东资格。且从上述商法的公示主义和外观主义、优先保护善意第三人利益的原则出发, 承认瑕疵股东的股东地位也并不会纵容各种规避出资义务的行为, 因为在股东出资有瑕疵的情况下, 其必须对其行为负法律责任, 其他股东在一定条件下还要承担连带责任, 因此不会影响到债权人的利益。解决股东资格认定纠纷又先分析其不同目的, 据此适用不同的标准则体现了保持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优先保护善意第三人利益、自

参考文献

[1]王保树:《商法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第66页。

[2]【韩】李松哲著, 吴日焕译:《韩国公司法》,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192页

企业股东知情权主体资格认定研究 篇10

一、出资瑕疵的股东是否具有股东知情权的主体资格

北京富奥天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诉北京科隆创业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知情权纠纷案中, 被告科隆公司以富奥天公司从未出资, 出资不实为由不认可富奥天公司的股东身份, 二法院判决认为, 本案为股东知情权纠纷, 富奥天公司是否实际出资, 与本案没有直接关联。在诉讼过程中, 虽然被告提交了能够证明原告出资瑕疵的《专项审计报告》作为证据, 但法院认为, 该《专项审计报告》内容是关于科隆公司股东出资及账目情况, 与股东知情权没有必然关联, 故对该证据不予认定。而在公司章程和工商登记备案中, 富奥天为登记的合法股东, 最终法院根据科隆公司现行的公司章程及相关工商登记材料, 认为富奥天公司为科隆公司在工商部门登记备案的合法股东, 依法享有股东权利。科隆公司辩称富奥天公司没有实际出资, 富奥天公司股东资格有瑕疵的抗辩意见, 与本案不属同一法律关系, 应另行解决。

然而在陈世富与天水星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股东知情权纠纷上诉案中, 甘肃省天水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公司的工商登记材料对外仅具有宣示性功能, 而不是股东是否出资的实质证明文件。享有股东权利应当以股东实际出资作为基础, 作为股东只有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 才具有股东资格、才能享有股东权利, 因此该案中陈世富应当举证证明自己作为股东履行了实际出资义务, 且在公司成立后被确认为公司的股东。本案中支持陈世富系星华公司股东的证据只有工商登记等形式要件, 陈世富既没有公司出具的出资证明书, 也没有其他证明自己已经实际出资的证据, 因此法院认定其股东资格不能确认, 要求行使股东知情权没有法律依据。

这两个案例对于同一出资瑕疵的事项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判决和理由。随着现代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逐渐分离, 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 往往并不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此在让股东得以坐享资本收益的同时, 也使其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弱势地位, 其股东权益很容易被公司管理层或大股东所侵犯。而股东要对公司事务参与和监督, 必须先获取公司经营的有关信息, 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在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中作出符合自己真实意思的表示, 行使对公司的监督权, 达到维护“股东权益”的目的。这一获取公司信息的股东知情权既是股东的一项重要权利, 也是股东行使其他股东权利的必要手段和媒介。因此, 笔者比较倾向于前一个案例中法院的做法。但是, 在诉讼的过程中, 法官应当发挥自己的自由裁量权, 尽量平衡利益关系, 减少股东利益与公司利益在股东知情权行使时所产生的冲突矛盾。

二、有其他职位身份的股东是否具有股东知情权的主体资格

在北京睿勤医院建设顾问有限责任公司与郭某股东知情权纠纷上诉案中, 北京睿勤公司以郭某担任公司会计一职, 其查阅过睿勤公司从设立开始的全部财务资料, 其股东知情权能够得到保证为由, 拒绝郭某行使知情权。法院认为, 郭某是否为睿勤公司的会计, 并不影响其依据股东身份行使股东知情权查阅睿勤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 故郭某作为睿勤公司的股东, 可以依法行使法律所赋予的股东知情权。何某某诉杭州某某钢管有限公司股东知情权纠纷案中, 被告钢管公司同样以原告何某某担任公司监事一职为由, 认为在何某某担任监事期间, 钢管公司每年召开股东会的时候都向股东及监事报告, 何某某对公司账目比较清楚, 其知情权并没有受到侵犯。所以拒绝何某某行使股东知情权。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法院在审判时支持了原告的诉求, 判令被告将会计资料提供给何某某查阅。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 有其他职位身份的股东, 其股东知情权也依法收到保护, 并不会以其存在其他职位, 接触账目, 对账目有一定的了解为由而影响知情权的正确行使。只要你是公司的股东, 履行合法的前置程序并具有正当目的。法律就会保证你的股东知情权的行使。

事实上, 股东知情权主体资格认定的实质在于保护股东的权利, 确实保护知情权的行使, 也使知情权的存在有其实在意义。关于主体资格认定的问题还有很多, 股权转让后的股东、股东退出公司后未办理工商登记的股东是否享有知情权等等。笔者只是选取了出资瑕疵的股东和有其他职位的股东这两个方面来进行案例分析, 在论证中难免会不充分。笔者只是从自己的认识出发, 对这两个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 并以此就教于大家。

参考文献

[1]大民初字第6842号.2013

[2]天民二终字第00008号.2013

[3]一中民终字第9558号.2013

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认定 篇11

关键词:股东资格公司章程;实际出资;工商登记;股东名册;股东权利

中图分类号:F20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6-0046-02

2006年9月,台北市的陈某与福州市的周某签订一份协议。协议约定,陈某拟出资100万与河南的韩某成立大置业有限公司。陈某委托周某以周某的名义在大置业公司中出资,并代为行使在大置业公司中的股东权利,但涉及到股东权的实质内容如股利分配、股权转让、增资扩股等重大问题,周某应当取得陈某的同意。对此,韩某知情。按照协议的约定,2006年10月,按照协议成立了大置业有限公司。出资各方在工商部门办理了登记,登记显示周某和韩某系大置业有限公司的股东。2007年10月,在陈某不知情的情况下周某与韩某召开股东会决议,吸收富豪公司向大置业公司投资,富豪公司成为大置业公司的新股东。大置业公司在工商部门办理了增资扩股变更登记。2008年1月,陈某知道公司变动后遂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确认其为大置业有限公司的实际股东资格并确认周某和韩某作出的大置业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决议及与富豪公司签订的协议无效。

有趣的是,本案的一、二审法院对于该案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判决结果。一审法院认为,陈某的出资行为因缺乏形式要件而不具有股东资格。因此依法判决驳回陈某的诉讼请求。而二审法院却认为认定股东资格的因素有其内在的判断标准而陈某具备成为股东资格的因素。因此判决支持陈某为大置业有限公司股东的请求,但对陈某的后一主张却不予支持。

从本案当事人的请求和审理法院的裁判要点来看,在这起诉讼中争议的焦点在于陈某是否具备股东资格。而且他们认定陈某股东资格的依据有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工商登记、实际出资以及实际享有股东权利。那么这些认定依据是否都有法律依据呢?各自对认定股东资格的意义以及具体在认定股东资格中又应该如何适用呢?

一、对各种认定依据的分析

(一)关于公司章程

我国《公司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公司章程应当记载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股东的出资方式、出资额等,股东应当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此外,公司法还规定在公司设立时应当将公司章程提交公司登记机关核准,在转让出资时要进行变更登记。据此,公司章程载明的股东签署章程的行为,说明行为人有作为公司股东的真实意思表示。股东签署并经工商登记的公司章程对内是确定股东及其权利义务的主要依据;对外具有公示的效力,是相对人据以判断公司股东的依据。因此,公司章程的签署对股东资格的认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关于股东名册

《公司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该规定说明股东名册虽不是确定股东权利所在的依据,但是股东名册的记载具有权利推定力,即它是确定谁能无举证地主张股东的形式上资格的依据。因此一般来说,股东名册上记载的股东通常可确认其股东资格,否认股东名册上记载的股东具有股东资格者应承担举证责任。但是应该注意的是,股东名册未记载的股东也不是必然没有股东资格。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应当置备股东名册记载股东的姓名或名称、出资额等。这就表明将股东记入公司股东名册是公司的义务,而现实中有的公司在股东名册的记载中出现错误或者拒绝载入股东名册,这是对自身义务的履行不当,当然不能产生剥夺股东资格的效力。

(三)关于工商行政部门对公司股东的登记

《公司法》第三十三条第三款对公司股东的登记作出了规定。尽管对该条规定的合理性存在质疑,但是对法条的语义进行正、反面解释,我们不难得到工商登记对认定股东资格具有公信效力和对抗效力这一认知。工商登记的公信效力包括正确性推定效力和善意保护效力两方面的内涵。如果说工商登记的公信效力是为了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而设,那么其对抗效力便是为了保护公司自身的利益。工商登记的对抗效力使公司可以以登记的事项对抗第三人的主张。因此,当公司或股东与其他善意第三人就股东资格的认定发生争议,工商行政部门对公司股东的登记具有相对优先的效力。

(四)关于实际出资

实际出资在认定股东资格中的意义,2011年12月6日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以下简称公司法解释(三))有相关的规定。该解释第二十三条提到当事人之间对股权归属发生争议,一方请求人民法院有股权的,应当证明其已经依法向公司出资或者认缴出资,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这条规定为实际出资在公司股东间的股东资格争议中的作用首次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但是这是否意味着未实际出资就不具有股东资格呢?答案或许是否定的。首先,从该条规定来看,它仅适用于公司股东之间发生的争议,不涉及公司以外第三人;其次,从公司法第二十八条、第三十一条以及第二百条对股东出资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实际出资是股东对公司的最重要的义務,但是股东不出资只会导致相应的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并不必然否定其股东资格。这是因为确保股东实际出资是为使公司资本真实、确定,而对股东在公司设立中的出资瑕疵可以采取事后补交差额等办法来弥补,公司也可以通过调整股权结构或依法减资取消未出资股东的资格以实现公司资本的确定、维持和不变。相反,如果仅仅因为股东出资不实或未出资就轻易否定股东的资格,这会影响公司法律关系的稳定性,可能会使得公司已成立的行为变成无效,不利于公司的稳定,也不利于对公司以外第三人利益的保护。所以,是否实际出资不是股东资格的决定性条件,不能仅以未出资否定股东资格,也不能简单地认定实际出资者就是股东。

(五)关于实际享有股东权利

享有股东权利是取得股东资格的结果,而不是取得股东资格的条件或者原因。但是从保持公司稳定性的角度来讲,如果否定已实际享有股东权利的当事人的股东资格将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原则上一般对实际享有股东权利的当事人认定其有股东资格。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反推。因为实践中小股东的股东权利被限制或者不当剥夺以及不召开股东会、不分配利润的家族性公司也是大量存在的。

综合对以上各种认定依据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些认定依据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签署公司章程,实际出资及实际享有股东权利具有实质性特征;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的记载以及工商行政部门对公司股东的登记具有形式性特征。实质性依据的优越性主要是用于解决股东之间的争议,而其中的签署公司章程的效力又优于其他实质性依据。形式性依据的优越性则主要体现在解决与公司以外的第三人的争议中,尤其是工商登记的效力更优先于其他形式性依据。

二、各种认定依据的具体适用

从上述对认定股东资格的各种依据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以公司为中心发生的法律关系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简单的以一种依据来认定所有股东资格争议是有失偏颇的。大体上来说围绕公司发生的涉及股东资格认定的纠纷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公司股东与股东或者公司之间就股东资格认定的争议,这主要是涉及公司内部法律关系;二是公司股东或公司与善意第三人间发生的争议,这主要关系到公司的外部法律关系。区分开两个不同层次的法律关系,就可以依据相应的形式或实质的认定依据来认定股东资格了。本文将选择两类在实践中较典型的需要进行股东资格认定的纠纷,分别从内、外两个层次来讨论在具体的情况下应如何适用这些认定依据。

(一)关于隐名投资人的股东资格纠纷

本文一开始介绍的就是一起典型的隐名投资人股东资格认定的案例。在该案中隐名投资人陈某是否能认定为公司的股东呢?如前所述,应该坚持从内、外两层法律关系来进行考察并作出相应的认定。本案中公司内部法律关系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当周某与陈某就股东资格发生争议时,应当以具有实质性特征的依据特别是实际出资、实际享有股东权利来认定,也就是说应当认定陈某具有股东资格。对此,公司法解释(三)第二十五条有明确的规定: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为由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予以支持。另一方面即是陈某与大置业公司间股东资格的争议。对此应当认定陈某具有股东资格。因为大置业公司另一名股东韩某对于陈某与周某间的挂名协议是知情的,这就意味着公司对于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实质上是默许认可的。基于民法诚实信用原则,禁止公司在诉讼中以形式性依据为准来反言否认陈某的资格。并且陈某在公司设立、经营中也实际出资并实际享有股东权利,所以应认定其为股东。而从外部法律关系来分析,当隐名股东陈某与富豪公司间就股东资格发生争议时,不能以陈某与周某间挂名协议的约定对抗善意第三人。在这种情形下,应该认定在工商行政部门登记的股东周某具有股东资格。这既是工商登记的效力的体现,也是出于维护交易制度的需要。

(二)關于股权转让中的股东资格纠纷

所谓股权转让,是指股东将其对公司所有之股权转移给受让人,由受让人继受取得股权而成为公司新股东的法律行为。在股权转让资格认定中比较有争议的就是股东名册的变更登记与工商变更登记在股权转让中的效力如何的问题。

股东名册的变更登记应为设权性登记,标志着受让人取得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资格。《公司法》第七十二条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虽然这条规定实际上对股权转让几乎不产生限制作用,但是从它维护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的立法意图来看,它的主要目的是在于让公司知晓当事人间股权转让这个法律行为并对该股权转让主动进行审查,审查其是否符合公司章程和法律的规定来决定是否变更股东名册登记。因此股权转让合同成立后仅在转让人与受让人间生效,受让人要取得股东资格就必须要求公司进行股东名册的变更登记,否则在与公司发生股东资格确认纠纷时就不能对抗公司。据此针对实践中有股权转让后,而公司股东名册却未变更引起的受让人与公司间股东资格的争议时,应该区别对待:如若公司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在股东名册的未变更登记中存在过错时则应该认定受让人具有股东资格。但公司确实不知道股权转让行为的,受让人则不能取得股东地位。由此可见在这种情形下,能否证明公司是否知道股权转让行为是认定受让人股东资格的关键。该证明责任应由公司自己承担,即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由公司来证明其不知道该股权转让行为。这是出于对股东利益的维护的考虑。

股权转让后的工商变更登记是宣示性登记,是受让人取得股东资格的公示行为。工商行政部门的登记在认定股东资格中具有公信效力与对抗效力。股权转让后因未办理工商变更登记而与善意第三人发生纠纷时,应认定工商登记的原股东享有股东资格。但是受让人可以要求转让人承担赔偿责任,同时对于未及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司董事或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也可要求承担责任。

三、认定股东资格应坚持的原则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都看到在确定有限责股东资格时应始终坚持以下的原则:(1)保护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2)坚持商法的公示主义和外观主义

作者单位:重庆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参考文献:

[1]蒋大兴主编.公司法律报告[M].北京:中信出版社.

[2]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民事专业委员会编.公司法律师实务[M].北京:法律出版社.

认定资格 篇12

一、关于隐名出资中股东资格认定标准的争议

隐名出资人是指对公司实际出资或实际认购公司股份, 但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等公示文件中却由他人代为显示名称的投资者;相应的, 在前述公示文件上代隐名出资人显示名称的人称为显名股东。理论上隐名出资人隐名的方式可以有借名、冒名、假名等多种, 但实践中隐名出资人通常是通过借名的方式隐名。

关于隐名出资中股东资格的认定标准, 目前存在三种学说:

(一) 形式说

该说认为, 取得股东资格的关键在于具备公司法上规定的形式要件, 在股东资格认定上应以公司股东名册、公司章程、公司工商登记材料等显性证据上记载的内容为依据, 即将显名股东认定为股东。形式记载能够起到对外公示的重要作用, 正是由于此种商法上的形式主义, 善意第三人的利益才得以保护, 交易安全和交易效率才得以维护。

(二) 实质说

该说认为, 股东名册、公司章程、工商登记等显性材料属形式要件, 仅是宣示性登记而非设权性登记, 仅对善意第三人具有证权功能, 并无创设股东资格的效力。股东之所以为股东, 主要看其是否对公司实施了出资行为。该说以意思主义为理论基础, 主张探求行为人的真实意思, 不以外在表示行为作为判断股东资格的基础, 认为应将实际出资的隐名出资人作为股东。

(三) 折衷说

该说认为, 应该采用“双重标准、内外有别”的原则处理隐名出资问题。在处理公司内部关系时, 依据契约自由和意思自治的原则, 充分尊重当事人的主观意愿, 即优先考虑“实质说”;在处理公司外部关系时, 重视公示公信主义和保护善意第三人, 即优先考虑“形式说”。

二、从语义上还原股东的内涵——隐名股东称谓的不当

股东是公司存在的基础, 是公司的核心要素。股东之“股”, 乃“股权”或“股份”, 而“股权”或“股份”是公司直接的派生物。因此, 股东应该定义为直接持有公司股权或者股份的人, 而直接持有公司股权或者股份的人显然就是在形式上符合公司法股东要件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 对于隐名出资人而言, 在经过合法程序变更为公司股东之前, 使用股东这个称谓是不恰当的, 当然也就不存在“股东资格”或“股东权利义务”这种类型的概念①。

三、从逻辑上分析隐名出资人不应具备股东资格

第一个逻辑:隐名出资人享有与股东权利义务相同的权利义务, 有两个前提:一是隐名出资人和显名股东之间存在某种契约;二是显名股东具有股东资格。这是逻辑推理的必然结论。隐名出资人通过显名股东而与公司产生了间接的权利义务关系。试想, 如果显名股东不具备股东资格, 隐名出资人通过一个不具备股东资格的主体而产生了与股东权利义务相同的权利义务是否在逻辑上成立呢?显然是不成立的。学界最大的误区在于混淆了股东权利义务和与股东权利义务相同的权利义务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第二个逻辑:如果承认隐名出资人为股东, 则间接确立了一种结论, 即隐名出资人就是股东。这种逻辑会导致本来不能具备股东资格的人 (如国家公务人员) 反而因中间主体的出现有了股东资格, 这种结论显然也是错误的。

第三个逻辑:惯常说的隐名出资是简单的一种结构:隐名出资人——显名股东——公司;假设存在很复杂的结构:……隐名出资人——隐名出资人……隐名出资人——显名股东——公司, 则哪个隐名出资人为股东, 是否有必要调查以及如何来调查最前端的隐名出资人, 在实践上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第四个逻辑:从公司法角度讲, 仅有隐名出资人与显名股东的契约, 并不会使隐名出资人获得股东地位, 还应履行相当比例的股东同意或追认程序, 且无违反公司章程和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情节。如果简单认定隐名出资人就是股东, 不仅违反了公司法的基本理念, 也会使与公司有关的法律关系趋于不稳。

四、从利益平衡角度说明形式说不存在缺陷

学界认为形式说存在某种缺陷, 这种缺陷主要体现在否定了以实际投资者为当事人所形成的关系, 虽保护了第三人的利益, 却可能使实际出资者的利益遭到破坏。

需要强调的是, 以形式说作为股东资格的认定标准, 确实有利于维护公司其他股东和公司外第三人的利益, 但它并不会破坏实际投资者的利益。法律的救济手段并不是单一的, 隐名出资人如果因隐名出资而与显名股东产生纠纷, 完全可依据他们之间的契约适用民事领域的法律规范来调整, 行使一种债权性的追偿权, 并不需要非得通过认定股东资格来解决。

五、从登记公信力角度分析采取形式说的合理性

“登记公告者, 本为使第三者知之而为之者, 若第三者不能以公告为信, 则宁可不使为公告。”商事登记的公信力是指商事事项一经登记, 即推定其合法、准确、有效, 公示于外表的事实, 纵与真实的情况不符, 对于依该外表事实所进行的商行为也应加以保护。

商事登记公信力得以承认的基础包括以外观主义保护交易安全的需求和行政行为公定力理论及行政信赖保护原则两个层面。登记公信力的实质在于, “当以登记主体为代表的静的安全和以第三人为代表的动的交易安全因公示的瑕疵即权利外观的出现而发生冲突时, 法律尊重权利外观, 以形式代替实质, 牺牲静的安全以谋交易安全。”将“形式说”作为隐名出资中股东资格的认定标准, 潜藏了对商事登记公信力理念的尊重和践行。

六、结语

研究隐名出资中股东资格的认定问题, 目的在于理清隐名出资人与公司之间的关系, 对隐名出资涉及的各方利益提供更合理的法律保护。“形式说”恰恰迎合了这种要求, 其作为隐名出资中股东资格的认定标准可以更好地兼顾各方的利益平衡, 可以更好地体现经济法和民法救济方式的协调配合, 并且于法理上和实务上均行得通。

摘要:隐名出资是经济法领域出现的一种特殊投资现象, 这种现象在实践中容易引发纠纷, 而纠纷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关于隐名出资人是否具有股东资格无定论。本文从股东语义、逻辑推理、利益平衡、登记公信力等角度论证了隐名出资人不应具有股东资格, 提出必须区分股东权利义务和与股东权利义务相同的权利义务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认为形式说才是隐名出资中股东资格的认定标准。

关键词:隐名出资,股东资格,形式说,登记公信力

参考文献

[1][日]松波仁一郎.日本商法论[M].秦瑞玠, 郑钊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33.

[2]赵万一.商法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71-73.

[3]唐英.隐名股东的法律界定[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2.

[4]郑瑞平.论隐名股东利益之法律保护[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0.5.

[5]王成勇, 陈广秀.隐名出资人之资格认定的若干问题探析[J].法律适用, 2004.7.

上一篇:基于风险的维修下一篇:双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