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资格认定

2024-07-07

高校教师资格认定(精选12篇)

高校教师资格认定 篇1

湖北省教育厅于2014年4月下发了《关于在省属本科高校中开展转型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省属本科高校中开展向应用技术型普通高校转型发展省级试点工作,并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湖北省省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的主要任务之一。当前大多数应用技术型高校对于“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尚处于模糊甚至缺失状态,更谈不上应用技术型高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激励制度的进一步规范与完善。本文以武昌工学院为例,对技术型高校分别从“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和培养方案两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以上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一、技术型高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的确定

1. “双师型”标准

到目前为止,什么是“双 师型”标准,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 教高厅〔2004〕16号) 的附件一《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试行) 》中对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作了较完整的阐述。这一规定对于新兴的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相当重要。

根据上述规 定,建立“双师 型”教师,其中最重要和普遍遵行的标准有三个,即“双证”标准、“双职称”标准和“双素质”标准。其中, “双证”标准强调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专业课教师具有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技 术资格证 书。“双职称”标准强调具有教师系列讲师以上职称,同时具有本专业工程技术系列中级以上职称。“双素质”标准忽略形式而注重实质,强调相关的实践工作经历或者开发技术研究成果或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工作,意在要求教师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要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有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和较高的素质; 二要具备把行业职业知识及实践能力融合于教育教学过程的能力,这样即使没有“双证”“双职称”,也已具备了“双师型”教师的条件。

2. 技术型高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

所谓技术型高校是指以应用技术类人才培养为办学定位的地方本科和专科院校。以武昌工学院为例,武昌工学院前身为武汉 工业学院 工商学院,是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多科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由武汉工业学院与湖北永隆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举办。2004年2月,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被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纳入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面向全国招生。学校学科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形成了以工学为主,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五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学校面向区域经济发展设置专业,现有机械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7个二级学院以及思想政治课部、体育课部2个教学部,61个本科、专科专业。武昌工学院一直将自己定位于应用技术型高校,深刻地认识到作为民办高校,要想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既不能走研究型院校的路子,也不能走高职高专的路子,必须自己探索出一套“因地制宜”的方法。通过采用研究文献、访谈、考察等调研方式,武昌工学院认为技术型高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应该以“双素质”标准为主,以“双职称”标准为补充。这主要是由于虽然“双素质”标准从实践的角度出发,从应具备的多项素质和能力的角度来研究“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有一定道理,但其考查的内容却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抽象性,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双职称”标准则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武昌工学院“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为高等学校中具有讲师及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业课教师:

( 1) 有本专业实践工作经验的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

( 2) 近五年中有一年以上在企业第一线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且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工作。

( 3) 近五年主持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 ( 学校) 使用,达到同行业 ( 学校) 中的先进水平。

二、技术型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

( 一) 现行技术型高校 “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现行技术型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中存在着诸多乱象,前人的很多研究中已经研究得很透彻,本文将以武昌工学院“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为例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1. 引进企业人才的问题

引进企业高端人才是很多高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做法,武昌工学院也不例外。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高校难以留住企业高端人才也是一个普遍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资金来源有限,特别像武昌工学院一类的民办高校,自负盈亏,又在高速的发展中,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即使愿意为引进企业人才额外调拨出资金,从长期来看,也很难超过企业给予高端技术人才的工资,所以难以留住人才。

2. 教师下企业存在的问题

技术型高校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另一个做法是让本校教师“走出去”,即让本校教师进入企业实践,这主要是因为高校难以吸引和留住企业人才,而其教师队伍主要是从学校到学校的高学历人才,即使有着各种专业证书和职称证书,但其实践能力是十分匮乏的。武昌工学院就制订了详细的教师进企业计划,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是虽然该学院给予了教师全职进入企业的政策,但由于时间较短,很少有大型企业愿意接受教师入职实践; 二是技术型高校一方面要求教师有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还要求教师完成科研任务、课堂教学任务等,教师分身乏术,从而降低了实践质量; 三是对于完全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来说,进入企业独自承担技术工作是很有挑战性的,很多教师特别是年纪比较大的教师害怕这样的压力,不愿意进入企业工作; 四是由于“双职称”标准的存在,很多教师认为仅靠考证也可以成为“双师型”教师,对于一直在应试教育环境中成长的教师而言,觉得这个途径会更加便捷,而且证书的用途更为多样化。

3. 培养过程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的问题

武昌工学院允许教师在当地或者外地企业实践1 ~ 6个月,实践过程中写好每天的实践日志,实践结束后将实践日志和实践总结上交并以PPT形式在学院进行汇报。从表面上看,学校可以通过书面资料对于教师的实践内容加以掌握,而实际上由于实践单位是教师自己联系的,校方无法在单位设立监督点,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如果出现脱岗等舞弊现象,校方仅凭最后上交的书面资料是无法及时发现的。另外实践结束后,教师上交书面资料并进行PPT汇报的评价标准并未确定,即何为合格、何为不合格、何为优秀,由于教师实习的岗位和内容不同,都无法给出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就给后续的奖励措施的实行带来了障碍。

( 二) 技术型高校 “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的修正

1. 引进企业人才方案

针对技术型高校引进企业人才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既然高校与企业体制不同、重点不同、经费情况不同,就应该扬长避短。首先,在需要引进企业人才的专业中进行筛选,对于确定无法自己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专业优先引进企业人才; 然后按照专业要求、课程设置寻找适合的企业人才,不要盲目追求高学历或高技能的企业人才; 接着在与企业人才洽谈过程中,真实地呈现学校的情况,不要为了引进人才而夸大所能给的待遇和工作条件,在学校可接受范围内尽量满足企业人才的需要;引进人才后,给予企业人才以适当的培训和工作中的帮助,可以采用导师制,使企业人才迅速适应和融入高校的环境,并帮助其进行职业规划。

2. 教师下企业方案

针对教师下企业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 1) 政府发挥指导性作用,为校企合作牵线搭桥; 高校官方出面,建立校企合作基地,为教师下企业开拓渠道。

( 2) 对于下企业的教师,适当减轻其实践期间的科研任务和课堂教学任务,使其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实践工作中。武昌工学院就鼓励教师全职下企业,实践过程中工资照常发放,并给予一定的补助。

( 3) 在教师下企业实践之前,让教师有机会接触到实践内容,比如讲授或旁听实践课程的教学,跟随学生进入定点企业实习等,使其建立起实践的自信心。另外对于年纪比较大、实在无法适应企业实践的教师制订较为宽松的实践模式或予以免除。武昌工学院规定45岁以下青年教师必须参加企业实践。

( 4) 考取证书或者进修对于教师来说确实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双职称”标准的“双师型”教师,我们既要支持,同时也要鼓励其向“双素质”标准靠拢,具体到培养方案上,我们可以在给予“双职称”标准教师“双师型”待遇的基础上,在绩效工资发放、职称评审上往“双素质” 标准倾斜,激励其完善企业实践经验。

3. 培养过程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的修正

针对培养过程中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 1) 建立校企联合实践基地,让教师进入基地实习,并设立实践监督点,对教师实践过程进行事中控制。

( 2) 高校要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对于自己联系实践点的教师进行不定期实地抽查,以确保其实践的质量和真实性。

( 3) 由各个学院根据专业特点出具教师下企业实践的规划和最终评价标准,交由学校审核,教师汇报时必须有五人以上的学校、学院的领导和教师在场,采用匿名方式进行打分评价。

高校教师资格认定 篇2

接广东省教育厅通知,2010年高校教师资格认定报名申报工作将于5月8日开展,现将有关报名申请及提交相关材料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请认定所需条件

1、本科以上学历,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在职教师;

2、和我院签订劳动合同,从事教学工作满1年以上(即2009年8月31日前签订劳动合同);

3、人事档案在广东省内各地人才代理机构;

4、通过普考话考试二级乙等以上和参加广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符合认定资格条件的老师还需要提供学历鉴定证明材料,无犯罪记录证明,档案挂靠证明及近一学年教学任务书。

二、报名

1、本周内进行预报名,请各部门将高校教师资格申请报名表于4月17日(本周五)中午报送至人事处。

2、正式报名工作将于5月12日至5月14自行登录“广东省教师资格认定网”(网址:http://jszg.gdhed.edu.cn)进行报名,并按照要求用A3纸打印提交到人事处。

三、体检

预报名后学校将统一组织体验,具体时间请留意相关通知。

四、学历鉴定

根据要求,申请人员需提供相关学历鉴定证明

1、专科学历攻读研究生学位的申请人,需提供研究生学位和专科学历证书鉴定证明;

2、其他申请人只需提供本科学历(或学位)证书鉴定证明。

3、免普通话测试和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的申请人,需提供博士学历(或学位)证书鉴定证明,以及本科学历(或学位)证书鉴定证明;

4、学历鉴定方式

(1)普通通道—通过广东省教育厅学历认证中心办理

(2)网上快速通道—登陆http://jszg.gdhed.edu.cn进行学历认证。

五、提交材料顺序:

1、学历复印件(包括最高学历);

2.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3.学历证书鉴定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4.体检表(由人事处统一打印发放);

5.普通话等级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6.思想品德鉴定表(由人事处统一打印发放);

7.近1学年的教学任务书;

8.小1寸彩色证件照片1张(32mmX22mm)(与体检表上照片需相同);

9.“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合格证书或证明(师范教育类本科毕业的申请人需提供本科阶段学业成绩登记表原件和复印件;非师范教育类本科毕业的申请人需提供补修本科层次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合格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10.人事代理证明材料(即人事档案挂靠在我省各地人才代理机构的证明材料);

11.劳动合同复印件;

12.由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开具的无犯罪记录证明;

六、提交认定材料复印件的要求:

1、使用A4复印纸单面复印;

2、身份证和普通话等级证书需复印在同一张纸上,如果是第二代身份证的,需将证件正反面复印;

3、岗前培训证书有照片一面复印在A4纸的上半部分,有成绩那一整面复印在下半部分。

另,我院拟于本月底统一安排体检及教育教学能力测试。请各位老师相互告知。

人事处

2009-4-14

规范教师资格认定的建议及设想 篇3

关键词:教师资格认定;规范化;教师队伍;优秀人才;任教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663(2009)04-0126-03

目前我国教师队伍的补充已从数量的满足转变为以提高质量为主。教师资格证书的发放已从过去的低标准、宽要求过渡到高标准、严要求。教师资格认定不应只是对学历资格的认定;还应是对专业任职水准、任职能力资格的认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世纪60年代就倡导“教师应该成为一门专业”。我国学者认为时代发展对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要求,更深层次体现在教师专业修养的内涵上。应根据不同教师所受教育的层次、水平或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等颁发多层次的教师资格证书。在同一层次中再划分出不同期限与不同档次的教师资格证书,实现教师资格证书多样化。同时为严格教师资格证书的考核与发放程序,应建立起省、市、地、县多级教师资格评定机构。

一、对教师资格制度实施基本情况的回顾

1.过渡时期。1996-1998年按国家的统一部署,依照《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开展了大规模的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主要目的是解决《教师法》实施前的历史遗留问题。这次认定主要按照各级各类学校的行政隶属关系,在个人申请的基础上,由学校统一组织向有关教育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教育行政机关审查核准后,颁发与申请者当时教学岗位相适应的教师资格。在认定过程中,对条件的把握较宽松,主要看是否符合认定人员范围,对学历及其他条件不做过多要求,通过这次认定,基本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

2.面向在职教师。2001年1月4日,国家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教师资格制度实施工作会议,标志着教师资格制度实施工作的正式启动,也标志着我国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迈入了一个法制化的新阶段。这次认定的人员范围主要包括1994年1月1日-2001年3月21日之间,各级各类学校在编在岗教师。其个人条件必须符合《教师法》及《教师资格条例》的有关规定,同时这次认定,对非师范专业毕业人员统一进行了补课式的教育理论培训考试。教育教学能力的把握仍然委托给所在学校把关,历时两年到2002年底全部完成。

3.面向社会。2003年3月25日,除高等学校教师资格依法限于高校全职或拟聘教学人员外,其他各类教师资格均向全社会开放。符合条件的中国公民均可以申请,在认定条件的把握上严格按《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执行。申请者教育理论的考察实行省级统一考试,2004年起取消了强制性培训规定,申请者教育教学能力的考察则由各级教师认定机构分别组织实施。比较全面地规范教师资格认定的条件,确保了面向社会认定工作的顺利开展。使教师资格制度实施工作进入了一个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新阶段。

二、教师资格认定实施中取得的主要成就

1.有教育行政法规保驾护航,营造良好教师资格制度舆论氛围。

我国教师资格制度首次在1993年10月31日颁布,1994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1995年3月18日颁布,1995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34条进一步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依据《教师法》的授权,国务院及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相继制定了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条例和办法。1995年12月12日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1995年12月28日国家教委颁布《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2000年9月23日,教育部颁布《“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这些法律、法规、条例为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实施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同时通过各级教师资格制度实施工作机构的辛勤工作,这一制度已经初步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并营造出良好的教师资格制度舆论氛围。如今,具有教师资格,已经成为不少地方招聘教师时的必备条件之一。随着教育事业日益受到全社会重视,教师地位、待遇的不断提高,持有教师资格的优秀人才队伍必将日益壮大,教师资格制度为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吸收优秀人才从教的’功效已初步显现。

2.形成教师资格认定的基本工作程序,积极探索其运作规律。

教师资格制度实施以来,在指导思想上,坚持把检验政策、办法制定是否科学,标准的确定是否有利于吸收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是否有利于教师队伍长远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在工作原则上坚持依法认定,公开、公正。在工作方法上坚持统一标准、时间、程序。教师资格的认定不同于其他种类职业资格证书,这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教师是培养人的职业,教师要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素质和技能,这是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的重要区别。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科知识,了解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方针政策,更要懂得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及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组织、实施能力及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资格制度实施以来的经验表明:对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严把品质关、学历关、教育教学能力关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这项制度得以存在发展的关键所在。

3.在实践中检验了现行教师资格制度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正确性。

《教师法》颁布于1993年,实际这部法律的立法历程在20世纪80年代。而颁布于1995年的《教师资格条例》,其立法背景也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两部法律、法规的立法精神是否符合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是否对当前或未来的教师资格认定具有法律指导意义?近几年来的教师资格认定的实践检验了教师资格认定的法律、法规的正确性。

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开展的实践证明: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申请者合格率最高,其次是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初级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申请者合格率大致持平。其中:申请高等学校教师资格人员中基本上很少有非脱产学习者,且硕士研究生学历者占30%以上。申请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者多为普通本科。申请初级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者则多为非脱产专科学历。在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工作中,参加测试人员素质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高学历者素质普遍优于低学历者;二是老牌高校毕业生素质明显高于新升格高校毕业生素质;三是所申请专业在以往学历中有脱产学习经历者素质好于无脱产学历者;四是院校已录聘人员素质优于暂未从事教育工作者。这些结果表明: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为中、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发挥着较重要的作用。

三、对规范教师资格认定吸收优秀人才任教的建议及设想

1.整合教师资格证书设置种类,充分体现教师职业专业化特点。

我国现行教师资格分为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高级中学、初级中学、小学、幼儿园等。教师资格全国通用并具有向下融通性。这样设立的初衷在于:吸引经济发达地区持有教师资格人员到经济欠发达地区从教;吸引城镇教师到农村基层中小学工作;吸引高一级学校教师到低一级学校任教等。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真正实施是在2001年之后。8年时间教育事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原有规定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和今后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因此在调整教师资格设置种类时应注意:一是要充分考虑全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教师发展水平的参差不齐、考虑设立国家级教师资格和地方教师资格。国家级教师资格全国通用,地方教师资格仅限于省内通用,跨省则失效。这种设置可能更切合实际,更能避免出现形式上公平而实质不公平的现象。二是整合调整原有几类教师资格,将教师资格划分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六种教师资格。各类教师资格互不融通。同时不同阶段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都是不一样的。适应一类教育的教学工作不意味着一定能胜任另一类教育,尤其是下一段教育的教学工作。因此,各类教师资格的相互不融通恰恰是真正体现了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特点。

2.适时调整教育行政机构对教师资格认定的权限。

现行《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三条规定:教师资格认定权分为四级。即国家教育行政机关、省级教育行政机关、地市级教育行政机关及县级教育行政机关。这种设置在具体实践中呈现出既不科学又不合理,且机构重叠,导致投入成本增大,质量难以保证。同时受社会人情现实的影响,测试的公平性、客观性难免受到质疑。而国家教育行政机构在教师资格的认定中根本无暇直接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因此建议教师资格认定权限应当重新划分,教师资格认定权划分为两级:一是省级教育行政机关,主要负责辖区内高等学校及特殊种类教师资格的认定;二是地市级教育行政机关,主要负责其他种类教师资格的认定。

3.变革教师资格认定的现行程序,提高认定工作效率。

教师资格认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对教师资格认定的基本程序没作统一的规定。我国现行教师资格认定时比较通行的做法是依照如下程序进行的:报名、非师范类毕业生参加教育理论考试、教育教学能力测试。依法认定:从2003年开始基本上7月份报名,9月中旬进行教育理论统考,10月初正式受理申请者有关书面材料之后组织开展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基本上到11月中旬才能完成全部认定工作。程序繁琐,究其原因,主要在认定程序上过于复杂,时间跨度过长。

教育理论统考中也存在:一是考试没有统一的大纲,造成命题者无依据命题,考生无所适从的局面。二是考试由非专业的省级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组织实施,考试的规范性和科学性难以保证。针对这些问题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一是由国家或授权各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考试大纲。二是将考试组织工作委托给专业考试机构。三是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能力的测试标准。四是确保测试队伍的专业化。五是教师认定机构可通过建立行政审批中心等常设机构随时受理申请者的材料,认定其教师资格,简化认定程序。

4.取消一些照顾规定,确保认定工作公平公正。

《教师法》第十条规定: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也就是说任何想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且要经过认定。而对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上仅从非师范生的角度提出要进行面试和试讲。并且申请者要补修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教育部《(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生可以持毕业证书向任教学校所在地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申请直接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这一对师范生照顾性的规定有些牵强,同时也不符合《教师法》对教师资格认定的精神实质。针对这一条款在具体的操作中也存在弊端。一是近年来一些院校举办的师范专业,师资水平低、课程开设不规范、部分毕业生被用人单位形容为半条腿,教育教学能力差。二是师范生可以直接认定。非师范生则需补修教育理论、参加面试和试讲,造成了新的、事实上的不公平。有部分师范生直接认定教师资格后长期不从事教学工作,而教师资格则成为自己炫耀的资本。三是现在许多知名的综合性大学开设自己的教育学院、培养师范类毕业生,不少院校从提升学生就业率的角度出发要求非师范生修学教育教学理论、参加教育实践活动,但最终却不能按师范生直接认定教师资格,也造成事实上的不公平。因此,从真正对师范教育保护的角度考虑,应当取消教师资格认定中对师范生的照顾。无论任何人,要取得教师资格,必须参加统一的教育理论考试和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只有这样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才能真正把好入口关、吸收优秀人员任教。

5.加强教师资格认定后的管理工作。

高校教师资格认定 篇4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说:“少年强则国强。”稍加换化,“少年有德则国有德”。这种因果关系,提醒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重回教育的原点。

一、探——基础教育阶段德育的形与状

道德是一种观念,属于伦理范畴。一个人从牙牙学语开始会受到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道德影响,进而开启最基本的是非评判模式,最终能在复杂境况下做出合“理”选择。从这个角度而言,所谓德育(道德教育),就是将道德观念具体化并功能化的过程。然而,在基础教育阶段,道德教育不同于任何一门学科,没有哪门学科像它一样,受干扰因素繁多的同时,影响面又如此广大。

1.特殊性

(1)对象决定尺度。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年龄区间为6~15岁,正从儿童期走入青春期。按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将依次经历“他律阶段”“自律阶段”和“公正阶段”。一方面,他们不断尝试各种新的行为方式,不再单纯地服从,而开始学着将自身行为与外在规则加以比对,试图自己寻找真相;另一方面,由于能力不足,经验匮乏,又极易陷入道德的泥沼中无法自拔,亟须外力的干预。教师需要在“帮”与“不帮”间把准尺度,既不“袖手旁观”,又不“拔苗助长”。

(2)内涵决定方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增强,道德判断机制逐步改进,教师在德育内容的选择与编排上必须切合学生成长规律。但是,纯粹的理论灌输终会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具有明显效力。此时,我们需要理清德育的独特内涵,进而确定德育方式。

2.现实困境

两千多年前孔子以“复礼”为形式,把“仁”“义”作为正“道”加以讨论。经后继者不断丰富与传播,它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尚德”传统,至今我们仍习惯于向世界介绍自己是“礼仪之邦”。然而置身今日的中国,你不难发现,“尚德”的传统虽在,却趋于一种“纯内在”的意识观念——“知道”是一回事,“行动”是另一回事,知行的关系日渐吊诡。

“学校德育,一般来说,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以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为基础,同经过选择的人类文化,特别是一定的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处世准则、行为规范相互作用,经过自己的感受、判断、体验,从而生成道德品质、人生观和社会理想的教育。”这一概念指明了多样的德育形式赋予了德育内容更强的生命力,适度的教导强于“一言堂”式的指令。可见,德育既需理论的高度,也要有应用的广度,尤其注重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学校层面德育工作的困境,也正在于理论与实践的不同一。

二、究——中国教师资格认定之因与果

1.现行教师资格认定流程

2015年国家对教师资格证考试进行改革,不论师范生还是非师范生,国考成为获取从教资格的唯一途径。认定流程分考试、体检两个步骤,考试形式又分笔试与面试。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笔试主要考查申请人从事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教育理念、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知识、科学文化素养、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的基本知识;拟任教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知识和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十四条规定:“面试主要考查申请人的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

与改革前相比,改革后的考试流程基本不变,但考查的内容更加全面,难度也有所提升。且师范生不再享受“专业优待”,要想获得资格,必须付出更多努力。这些变化都大大提高了教师准入门槛,使整个选拔显得更公正,也更科学。

2.现行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局限

归根结底,新的资格认定制度还是以各类考试为主要手段,依然是一个量化的过程——考试量化了知识水平及能力范围,体检量化了身体状态。记忆力强,临场应变能力尚可的人,就可能通过这样的测试。但能否由此推定,一个会考试的人就一定具备了教师应有的专业素养?一个熟背“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人就一定具备了教师应有的道德修养?知识储备可以检测,身体健康可以检查,然而一个人真实的专业能力,尤其是心理状态与道德水平,并不是简单的理论测试,或者所谓的情景模拟就能轻松验得的。

近年来,教师违背师德的案例时有发生,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可度有所下降。其中虽有缺乏理性的偏见,但也不可忽略教师队伍建设自身的因素。在追求效率与质量并重的大环境下,考试机制不断完善,却仍不可避免地暴露一些客观局限: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品质;重结果,轻过程。如以“学校德育”为立足点,怎样的教师有资格立德育人?理论不是标准,知识不是目的,结果不是终点。一个“好”教师的自我评价,应用变化的眼光,跳出数据的束缚,不落形式的俗套。

三、论——教师资质认可的行与质

今天,教师接受专业培训的机会越来越多,培训的种类也是五花八门。这其中绝大多数是理论性课程,对从教多年的老教师而言,或许有助其提高专业理论修养,与时俱进。而对于新教师,可能助益甚少,他们刚从理论的海洋探出头来,渴望看到岸上真实的情形。事实上,从“教师资格认定”向“教师资质认可”迁移,并不依赖高深的理论,而应向具体可操作的行为方式过渡。

1.引导基于观察

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提出:“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静”与“潜”的内涵不仅要求教师沉心静气,埋头修炼,更应抬起头来,勤于发现。

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带行李箱到校报到:一类学生无视门框门槛,拖拽行李横冲直撞;另一类学生则侧转行李箱,轻轻提起,入门后再轻轻放下。同样的目的,不同的行为方式,实际上反细节还有如下方面。

(1)进出门时是否轻开轻关。

(2)借阅图书时是否轻拿轻取。

(3)使用后的椅子是否放回原位。

(4)洗手后有没有乱甩乱擦。

(5)用过的雨伞有没有乱扔乱放。

(6)听课时坐姿是否得体,发言时言语是否合礼。

……

教师应多多关注学生自由状态下的表现——不仅关注课堂的四十分钟,更关注课余的十分钟;不仅观察他们对“物”的行为习惯,更观察他们与人的相处方式;不仅把握全局,更不忽视任何细节。

2.评价基于换位

公共场合不惩罚任何一个孩子,不明真相时不批评任何一个学生。拒绝简单粗暴的有效方法可归结为“三多”。

(1)多想一步。棋道高手,不仅关注局面,更关注局势。局面是已有的呈现,局势是对未来的预判,是否多想一步,关乎胜负。教育学生,无非在既定中寻找未定的可能。我们不应将那些无法适应集体的“伪问题学生”视为影响教学质量、班风班纪的老鼠屎。再不济的学生总有自己的长处,不妨挖掘他们潜在的能量,以趣导情,以情得理。

(2)多问一句。不少教师熟谙提问技巧,长于断学生退路。譬如这样一个情境。

生未完成作业,师心想:若我直接问他为什么,岂不太容易找理由?于是转而问:“昨晚人不舒服?”生答:“没有。”一条退路断矣,还不足够。“昨晚家里有事?”“没有。”再断一条……如是四五问,自以为学生已无不做作业的退路,就没了顾忌,开始道德指责与价值批判。这样的多问不如不问,因它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相反,教师要适当为学生寻找退路,提供台阶。不做作业的原因,上学迟到的原因,违反纪律的原因,都可能缀连着一系列问题,不应以合情推理替代事实真相。

(3)多等一会。学生发生冲突,教师忙于手中事务,又不能放任事态恶化,于是“各打五十大板”,草草了结。

在学生眼中,教师是“公正”“公平”的代言人,所以他们无法判定一件事的是非时,往往会向教师求助。在这一过程中,为师者不应急于求得结果。盲目判定只会使教师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下降,出现“心服口不服”的教育结果。小打小闹没有必要“高火爆炒”,何不多点耐心,给学生“降温冷却”的时间。

3.育人必先育己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并未完全形成独立的是非价值观,在交往中的模仿活动容易产生同化作用,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时需要教师介入,起引导作用。许多教师常不经意地将自己的陋习展现在学生面前,只教书不育人,或者说一套做一套,都易造成学生智育与德育发展不同步。学生有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按时完成学业;教师也应有教育行为规范——认真落实本职工作。尤其涉及德育时,更该把“身教”放到比“言传”更高的位置来看待,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因此,育己的第一个层面是“律己”,属于规则范畴。

综上所述,教师选拔或者师资培训,业务固然重要,师德应在首位;理论固然重要,实践应紧跟步伐。教师资质认可并非单独存在,它建立在教师资格认定的基础上,是对教师专业素养、道德修养的拓展延伸,是以后天养成弥补先天不足。如果说资格是一道门槛,跳一跳就能过去,那么资质就是一条不断向上的山路,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由这条路上行,往往越走越孤独,却也必然使你遇见未见之壮景。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DB/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151/201309/156643.html.

高校教师资格认定 篇5

为做好2011年下半年高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现就教师资格认定报名有关事通知如下:

一、报名及受理时间地点

高校教师资格个人报名时间为10月29日至11月2日,报名时间内将开放网上报名系统(www.gxjs.com.cn),具体办法与2011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认定报名相同。我办受理申请材料时间为11月4日,地点: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教育厅窗口(南宁市怡宾路6号三楼),电话:0771-5595639。

二、报名条件

申请人必须是高校拟聘教师(含在职、聘用),并符合以下条件:

(一)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合格学历。高校教师资格要求具有国民教育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博士需提供学位证;大学普通班,须进修一年以上本专业主干学科4门课程并取得及格以上成绩;境外学历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学位认证书。

(三)普通话水平要求达到二级乙等以上,获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者此项不作要求。

(四)具有符合国家规定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身体条件。要求在认定机构指定医院,按照教师资格认定体检标准体检,体检结论合格。

(五)取得教育理论考试和教学技能考试合格证书(副高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者除外)。

三、材料报送要求

(一)上报公文;

(二)申请高校教师人员基本情况表(在网上横打印);

(三)拟聘教师公文;

(四)申请人员个人材料:

1. 高校教师资格申请表(原件一式2份);

2. 思想品德鉴定表(原件);

3. 体检表原件;

4. 身份证复印件;(原件经学校核对后退回本人,只上报复印件,复印件上需有原件已核的字样,并加盖本单位人事部门章,下同。)

5. 户籍证明复印件;

6. 学历证书复印件;

7. 普通话合格证书复印件;

8. 教育理论考试合格证书复印件;

9. 教学技能考试合格证书复印件;

10. 免冠彩色标准相片(3.5×4.5cm,1张)。

各高校上报材料要齐全,并按照规格要求按时报送,不受理网上未报名者或邮寄、转交的材料。未尽事宜,请与我办联系,电话:0771-5815207,5815205(传真)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教师资格认定办公室

高校教师资格认定 篇6

一、日本教师资格更新制的导入

进入21世纪后,日本教育面临各种危机,日本人民对教育、教师的信任感发生了动摇,对教师资格制度的作用产生了怀疑。为此,近年来,日本政府为建立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育,满足人民对教育日益高涨的要求,在全国展开了关于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资格更新制导人问题的大讨论。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教员养成部会在征询各方意见后,于2005年10月21日的审议报告中,肯定了导入教师资格更新制(简称更新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更新制的具体设计方案。

1教师资格证每10年更新一次,淘汰不合格教师

2006年7月,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咨询报告“关于今后教师培养资格证书制度”中指出,改革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使之成为贯穿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保障教师所必要的资质的证书制度。并提出了具体措施。2007年2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制订了教师资格“许可更新制”法案,规定教师资格证书有效期限为10年,证书持有者必须在证书更新期限前2年内接受30小时的资格更新讲习,讲习包括事例研究、教案制作、模拟教学等,且必须是由国家认定的、由大学或教育委员会与大学合作举办的讲习,不能满足更新要求的资格证书失效。在职教师的资格证书未规定有效期限,但也有义务每10年接受同样的讲习,不能结业者证书失效。出台这一措施的目的在于:首先,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教育对象的需要,促使在职教师不断进修,克服教师职业倦怠,培养有魅力、值得尊敬的教师;其次,加大排除不合格教师的力度。因为日本现行教师制度对于教师身份过分保护,对不合格教师的处理限制太多,难以将不合格教师排除出教师队伍。此外,试图通过资格更新淘汰大量的持有资格证书但并不从事教师职业的“证书教师”,并通过淘汰“证书教师”间接淘汰一些大学(特别是一些私立大学)教育质量低下且乱发资格证书的教师教育课程,确保教师教育的质量及其专业性。

2教师评价标准更偏向实际能力

2002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指出。今后学校要通过明确责任来取得社会的信任,而支撑这种学校建设的根本在于教师。所以,在严肃对待一部分不合格教师的同时。要在相对封闭的学校组织、教师队伍中酝酿正面意义上的紧张感,通过准确评价教师的工作实绩。提高多数教师的士气和专业性,是建设“被信任学校”的必由之路。审议会还提出了实现学校“说明责任”的具体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确立学校评价体系和实施新的教师评价体系。日本教育改革国民会议提出“建立教师努力能够得到回报的评价体制”的建议,日本文部科学省确定2005年开始完全实施新的人事考核制度。2008年初,教育再生会议再次强调“实施反映家长、学生意见的教师评价”,“对公立学校的优秀教师,在工资、晋升、津贴方面予以优待”;“明确教学能力不足教师的认定基准,对无法改善的予以清退,在公立学校教师中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如:东京在2000年就已经开始实施“能力开发型”的教职员人事考核制度,考核包括三个部分:其一,教师通过与校长、教头(协助校长处理学校事务,通常主管教学)面谈设定自我目标;其二。教师根据自我设定目标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成果进行自我评价的“自我申告”;其三,校方对教师职务履行的成果以及执行过程的努力情况进行业绩评价。通过引进自我目标设定、“自我申告”,避免了使这种评价成为单纯的上对下的单方向的评价,而力图使之成为一种学校管理层与教师双向互动的过程。同时,校长、教头等学校管理层可以对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帮助,并且可以要求教师进行相应的研修和自我提高,并给予适当的待遇。希望通过这种“能力开发型”的人事考核制度提高教师的资质,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士气,实现人尽其才的人事安排,为学校组织增添活力。

导入更新制,在师资培养上加强了实践能力和资质能力的培养。提高了获取教师资格证书的条件,能切实地抓好教师的上岗关。在教师资格证书上设置有效期限,能改变教师对工作的认识,促使教师不断进行学习进修,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指导技能,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设置更新条件,能使具有较长教龄的教师获取最新知识的更新,同时,剔除部分不合格教师。因此,总体来说,更新制的导入将全面提高教师的素养,并减少不合格的教师人数,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我国教师资格终身制的利弊分析

我国现行的教师资格没有关于有效期限的规定,实际上只要不触犯刑律,没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的严重情节,资格证书就终身有效。应该看到,教师资格终身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它是稳定教师队伍的有力保障。尽管资格终身制不等于聘任终身制,有资格不见得不会被解聘,但毕竟还可以凭资格再谋职位。同时,它还使教师资格成为公民素质能力的一种标志,即使在应聘其他职位时,教师资格证书也有一定的价值。对获得教师资格的人来说,即使现在当不成或不想当教师,今后任何时间都可以谋职,不必担心时间久了证书失效。因此,资格终身有效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尽管教师职位有限,但教师资格证书是许多人希望拿到的。并以此为荣。教师资格终身制还有具体操作上的便利,每个人只要一次认定资格即可,不需要再反复认证,从而简化了教师资格的认定工作,节省了一定的开支。正因为如此,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的初始阶段,不宜也不大可能在资格认定的后续工作上一步到位。但是,从全面的视角出发,立足于我国的教育实际,特别是从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来看,教师资格终身制的弊端明显大于积极作用。

教师资格终身制的主要弊端至少有两点:第一,忽略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性,缺乏激励约束机制。教师职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别是现代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对教育需求日新月异,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改进,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技能结构,改进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才能胜任本职工作。因此,教师的资格标准必然要不断发展,认定的内容体现时代特色:这也是许多发展性职业所共同的要求。如果一旦获得教师资

格便终身有效的话,必然与逐步发展的教师资格差距越来越大而又无法调整,不利于保证教师队伍总体质量水平的提高,一部分教师在失去有效激励和必要监督后,存在熬年头和混职称的思想,教师的自我价值不能得到及时、公正的体现,自然谈不上“乐教”,相反,还易滋生教师职业道德败坏的问题。

第二,“资格证书”与执教资格未能真正挂钩,不利于在教师队伍中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如对获得资格证书却长期不任教或任过教又转换其他职业的人,明明已经不会而且不适合再当老师了,也无法吊销他们的证书,造成持证者与实际执教者人数的显著不对称,影响对教师队伍发展的宏观调控。更重要的是。对那些已是明显不适合再做教师的人,例如身体或心理难以康复的病变、性格品行的严重缺陷、不可逆转的职业懈怠以及影响恶劣的不良嗜好等,只要问题没有达到现行法规关于撤销教师资格的严重程度,就无法吊销资格。学校也许可以把他解聘,但不能防止他应聘到别的学校,继续造成损害。

三、完善我国教师职业资格时效性的措施

借鉴日本教师资格更新制的实践,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师资格制度,实行教师资格定期认证已势在必行。

1实行全国统一教师资格考试,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和教学质量

随着教师的合法权益日益得到法律保障,人们越来越关注教师履行义务的表现。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社会上拥有高学历的人越来越多,社会对教育质量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和教学质量与水平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教师队伍整体状况的不断改善,教师入职门槛的标准也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加以提高。现行的教师资格考试内容中只有普通话、教育学、心理学,而由于笔试的原因,教育学、心理学也只停留在了解层面,根本谈不上掌握和运用;由于对面试和试讲缺乏一定的指导标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本意是让各地按实际情况制定标准,但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申请者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因此,建议国家应采取积极措施把好人口关,不断规范和提高教师入职门槛标准,采取公正的遴选机制,进一步提高对教师综合素养等各方面能力的要求,争取将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教师队伍中来。该办法应包括以下内容:1、教师资格考试是国家的专业资格考试。考试成绩达到录取分数并经认定合格的人员,由教育部授予教师资格证。2、教师资格考试由教育部组织,每年举行一次。每年报名、考试时间由教育部统一规定。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师范教育司设立教师资格考试机构,如教师资格考试办公室,负责承办教师资格考试的考务工作;教师资格考试办公室负责确定考试科目,制定《教师资格考试大纲》和命题工作,以及每年考试合格标准的确定。

2确定教师资格证书的时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5~10年重新认定一次教师资格,打破教师职业“终身制”,建立促使教师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保证教师的终身发展。现代教师专业化理论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而终身制意味着教师一旦获得教师资格后,教师资格制度对教师便没有了任何约束力,在今后的教师专业发展中也就失去了现实意义。所以,废止教师资格终身制,根据教师学历、任教学科特点、任教时间、教师继续学习等方面的情况,明确教师资格有效期,实行定期认证制度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可在发放的教师资格证书上注明有效期,到期教师就要接受考核、更换证书,各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单位教师持证上岗情况和持证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进行监督检查,并在相关法律条文中注明。这就在制度上规定了教师资格证书的更新,也把教师资格证书与教师继续教育挂钩,实质上增强了教师的危机感,使教师能够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激发了教师继续学习和不断发展的动力。

3推广教师试用制度,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体现在职前的教育和培养上,体现在知识的掌握上,更体现在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中。国际上很多国家对申请教师资格的人员都要有一至两年的试用期,以考核、培养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我国对教师的教育实习没有严格的规定,也无法挤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实习,可以借鉴发达国家教师使用制度,通过理论考试和面试的申请者,先获得“实习教师资格”,然后通过长时间实习试用,理解教育并通过教育实践能力考核后,才能获得正式教师资格。这样可以让申请者进一步了解教师职业,杜绝应试获得教师资格的短期行为,有助于体现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4采用临时教师证书制度,应对现行师资短缺的矛盾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经济和教育的发展极不平衡,欠发达地区出现合格教师不足的问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在某些时期出现全国性的师资短缺问题也是难免的。为此,可以借鉴国外实行的临时教师资格证书,以应对我国可能出现的师资短缺问题和由于地区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而带来的欠发达地区的合格教师不足的问题。

确定教师资格的时效——定期认证是完善教师资格制度的重要措施,更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质量管理的有力保证,应该积极推进,力争早日实施。定期认证可能会给在职教师带来心理负担,教师资格不再终身有效也可能会影响教师职业吸引力,造成教师资格申请者的减少。只要我们将定期认证的标准、条件规定到合理程度,尽量减轻认证负担,保障措施得力,绝大多数教师就不会有太多担忧。教师资格认证的时效毕竟与上千万教师及未任教的证书持有者的职业生涯密切相关,还会影响到有意从事教师职业的后备队伍,事关重大,必须慎重、严密。还要充分考虑地域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差距,以及实施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努力健全相应的制度。

参考文献

[1]胡国勇,日本教师教育制度改革面面观,上海教育,2007(5)。

[2]温伟华,中外教育资格证制度比较研究,江西师范大学[C],2004.

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初探 篇7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认定,初探

高校贫困大学生是大学校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随着高校扩招和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贫困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据统计, 2008年我国全日制本科高等学校的贫困生达到了4, 157万人次。高校贫困生的问题, 已经得到了国家政府及高校的高度重视, 2008年全国公办与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总金额约为293.7亿元。国务院在2007年5月出台《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 意见明确提高了扩大贫困生的资助对象和比例, 职业学校, 民办高校的贫困生都列入资助范围, 国家助学金资助学生比例由原来的3%提高到20%;加大了资助力度, 国家助学金由过去的每生每年1, 500元提高到2, 000元, 教育部多次会同财政部就贫困生资助的资金落实、政策实施等出台文件, 并多次举行全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新闻发布会。

目前, 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包括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基金、特困生补助和学费减免在内的多元化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同时, 国家也逐年提高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与范围, 在这种形势下, 贫困生的认定问题尤其显得重要, 是高校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高校贫困生认定程序的科学、完善、可操作性, 直接关系到能否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公正和教育平等, 关系到能否保持大学校园及社会的稳定、和谐、进步。

由于高校贫困生的认定工作至今没有相对完善、统一的规章制度, 因此高校贫困生身份的认定成为了学生资助工作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如何认定贫困生身份, 区分贫困生的层次, 对于做好资助、评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贫困生身份界定的困惑

贫困生身份的界定之所以成为一个难点问题, 与经济利益是密切相关的。贫困生的鉴定原本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 但是很多人觊觎国家给予的经济补助, 包括国家奖、助、补等, 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从而使得原本不贫困的一部分学生, 却也要“争得”个贫困生的名分。而学生的这一行为与家长的授意是息息相关的, 这其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 社会诚信意识的缺失。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利益最大化成为多数人的追求, 在利益的驱使下, 使很多人进入金钱至上的误区, 诚信意识逐渐淡漠;其次, 学生家长的思想觉悟不高, 他们觉得国家的钱不拿白不拿, 国家的奖补针对广大贫困生, 也不差我一个人, 抱有这种思想的家长不在少数;再次, 近几年高校贫困生的数量有上升趋势, 党和政府对贫困生的资助范围也有所扩大, 涵盖面也更为广阔, 这使得一部分家长觉得, 真正的贫困学生都能得到资助, 至于自己这个个体就无所谓了。正是以上的几种原因使得很多不贫困的学生加入到“贫困生”的大军当中, 为贫困生的界定工作增加了难度。

二、科学界定贫困生身份

虽然有很多原本不贫困的学生掺杂到贫困生的队伍当中, 但如果我们能掌握科学的方法, 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依然可以将这一部分学生与贫困生区分开来。

(一) 抓好入学, 做好家庭状况调查。

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为了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 建立了完善的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自2007年起, 国家及辽宁省要求各高校在派发录取通知书的时候, 将《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附在其中, 这样可以让学生全面了解国家对于贫困学生的资助政策, 也为贫困学生的顺利入学解除了后顾之忧。我们可以在派发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把《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一起发给所有学生, 通知学生认真填写, 并且要求学生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做好鉴定, 并加盖单位公章。在新生报到的时候把《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连同录取通知书一起交上来, 这个时期的家庭状况调查往往真实性比较高, 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因为对大多数大一的新生来说, 大学的一切都是陌生的, 他们对待这份调查表的态度也是认真、慎重的, 因此这份调查表的内容多是货真价实的, 无水分可言。

(二) 出具证明, 以证明材料为参考。

一名学生是否贫困, 贫困证明很具有说服力, 证明材料对于贫困生的鉴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 出具贫困证明的程序都是十分复杂、严格的, 因此多数的贫困证明都具有真实性。此外, 学生出具贫困证明的时候, 我们可以连带着将地方民政部门、村委、街道的联系方式做好登记, 这样便于我们调查、取证, 为贫困生鉴定的后期工作做好准备。

另外, 对于家庭出现重大变故或家庭状况比较特殊的贫困生来说, 这些证明更具实际意义, 比如孤儿、单亲、军烈属、重病号等情况, 都有相应的证明材料, 为我们对贫困生的鉴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 做好调查, 关注学生日常生活。

虽然说贫困证明为贫困生鉴定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但是我们却又不能完全依托于贫困证明, 因为在某些少数地区, 贫困证明往往为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提供便利, 而那些真正贫困的学生却很难拿到贫困证明, 原因很简单, 就是名额有限。我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个学生, 其父亲是某银行副行长, 母亲为某地区医院主治医师, 她竟然拿着贫困证明去找辅导员老师。现在的贫困证明材料很多, 对于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来说, 出具一份证明并不算难, 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擦亮眼睛, 以防那些“不良分子”鱼目混珠。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多从学生的寝室同学、班级同学入手, 详细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 包括学生的日常穿着、饮食, 关注学生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 由此来断定学生是否真的贫困, 有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翻看学生的档案, 从高中老师或地方民政部门详细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 做到有的放矢, 不让动机不纯的学生以假乱真。

(四) 做好宣传, 切实开展诚信教育。

人无信不立, 虽然说诚信意识的缺失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 在短期时间之内无法有效的解决, 但是我们仍然要将诚信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末。首先, 新生一入校, 我们要对申请特困的学生做好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 一方面让他们对国家资助政策有更深入的了解, 另一方面解除了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 使他们更安心的入学, 及早进入学习状态;其次, 加大对诚信正面典型的宣传力度。2009年辽宁省大学生道德楷模张雪的事迹被广为流传, 张雪一家人对待诚信的态度感染着千千万万的人。我们以这样的典型事迹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 加强对诚信的宣传力度, 形成诚信的共识;最后, 加大对假冒“贫困大学生”的处理力度, 在新生刚入学时我们就要做好宣传, 告诫那些原本不贫困而又想申请贫困的学生打消这个念头, 否则给予严肃处理, 这样使得一部分原本不贫困的学生知难而退, 而对于那些执迷不悟的学生可以取消本人一年甚至几年内的评优资格, 对其他学生形成一种震慑, 从而对贫困生的鉴定工作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 以人为本, 细微处体现人文关怀。

在贫困生的鉴定过程当中要体现人文关怀, 将硬性的规章制度和柔性的人文结合到一起。工作当中, 我们应当避免伤害贫困生的自尊行为, 应当尊重贫困学生的人格和隐私, 在贫困生的鉴定过程当中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原则, 但是我们不主张最终张榜公示, 这样避免贫困生形成逆反和消极心理, 让他们在一个轻松、健康的状态下成长。

此外, 对于贫困生的资助不能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 更重要的是做好贫困生的思想引导工作。笔者在工作中发现, 凡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自卑的心理, 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我们应该从贫困生的思想和心理出发, 通过和贫困学生聊天、座谈等方式加强励志教育, 让他们坦然地面对贫困、正视贫困, 从真正意义上明白知识改变命运, 以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当中。我们在做好学生思想引导的同时也应该鼓励学生走出去, 主观能动地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勤工俭学岗位, 这样可以缓解家庭贫困带来的经济上的压力。

参考文献

[1]余冠仕, 柴葳, 赵秀红.大幅提高奖助学金凸显民生理念[N].中国教育报, 2007.3.

[2]王文利.高校助贫制度尚需完善[N].光明日报, 1998.4.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制度研究 篇8

一、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制度的现状

各高校的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一般包括民主选举产生民主评议小组,公开民主评议,公示评议结果等过程。公开民主的认定制度彰显了经济困难认定过程的公平公正,保障了国家各种资助政策的顺利实施。但是,这样的认定制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漏洞。一是家庭经济真正困难学生多种原因不愿申报。部分单亲家庭、父母因病(故)导致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性格方面具有内向、敏感、自尊心强等特点,不愿意公开家庭隐私,不愿意参加公开评议,因此不愿意申报。二是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家对经济困难学生越来越关注,资助力度不断加大,这也导致部分家庭经济不困难学生,通过人际关系、弄虚作假等一些不诚信手段获得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资格,“假贫困生”现象依然存在。

二、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认定各机构之间缺乏有效配合。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个系统工程,主要涉及高校、地方行政部门及有关金融机构,高校的认定机制需要各机构之间有效沟通和共同协作,需要申请的经济困难学生要持如实填写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到家庭所在地的行政部门接受审核盖章,以证明其家庭经济状况。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地方行政部门对于在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的具体要求、地位和责任意识不到位,另外资助是由国家通过学校补助给学生,作为地方“父母官”不愿意在此过程中扮演“黑脸包公”形象,家庭经济困难状况缺乏调查取证,一般不经过核查就直接开具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或者盖章,随意性较大。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有关系的人才能开证明,而相反真正经济困难的家庭想开证明难上加难。这些地方行政部门在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的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使得经济困难的证明可信度下降。

(二)认定标准不够量化,缺乏可操作性。2007年《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经济困难的等级,给出了认定标准的原则要求,但范围太过笼统,标准不够科学具体,仅仅具有政策指导意义,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求,缺乏可操作性。对于孤儿、单亲、父母离异及家庭重大变故等经济特殊困难学生容易界定,而一般困难学生认定标准比较模糊,难以界定:一是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导致对经济困难的标准也不统一,影响因素多。比如即使同一地区收入相同的家庭,由于家庭人口、子女上学、疾病、受灾、负债等情况也导致经济困难程度不同。二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消费标准不统一,学生生活习惯不同,家庭对学生支持程度不同,日常用品来源不同,如有些经济困难学生的高档手机和电脑等都是他人奖励或赠送的,这些因素没有统一量化的标准,导致对学生经济困难情况难以有清晰的认识,很难界定。

(三)认定程序不够严密,缺乏有效的监督。经济困难认定中虽然经过班级、学院的层层审核与把关,但较少运用发达的信息技术及网络平台等现代化的手段,认定过程非量化的因素过多,人为因素使得认定工作随意性大,评定人员与评定对象的亲疏关系和了解程度很大程度上对评定结果造成影响,结果不够准确。认定过程中学生申请提交的户口所在地提供经济困难相关证明是否公正、公平、公开;评议小组的民主评议过程是否要进行监督,评议结果完全依靠评定人员的个人素质、责任意识、道德感等,缺乏规范、动态的监督,认定结果受到质疑。

三、完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制度的建议

(一)规范高校与地方行政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与工作对接机制。地方行政部门特别是民政部门、学生资助部门等要尽职尽责认真落实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核查认证工作。高校与地方行政部门要共同参与认定工作,建立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监督和追究机制,保证高校和地方行政部门之间信息的对称性,增加二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共享。地方行政部门可以参照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根据中学提供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相关材料开展核查工作,建立的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作为高校经济困难认定的重要依据。高校根据考生档案相关证明结合学生在校日常消费行为组织评议认定,及时向地方行政部门反馈并保持工作联系。

(二)完善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程序与方式。根据《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学校要成立经济困难认定评议小组,评议小组主要由同班级或同年级的学生组成,辅导员或班主任任组长,评议组成员人数在班级人数的10%~15%之间,各寝室代表分布均衡,成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为学生的经济困难程度从他的衣食住行各方面体现最多,朝夕相处的同学特别是同一宿舍的同学由于长时间在同一时空内起居、学习,往往彼此间非常熟悉和了解,在生活习惯、家庭状况、经济水平等方面能够相互掌握情况,广泛征求待认定学生班级成员的意见,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班级成员意见,确保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准确性。所以从实际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实际操作过程来看,评议小组成员的合理选择是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真实性问题的最佳选择。在认定方式上,对于孤儿、家庭遭遇突然变故等特殊学生实行直接定性认定的办法,一般困难学生实行民主评议的办法。结合部分经济困难学生性格内向、自尊心强,不愿意透露个人隐私等原因,在民主评议过程中学生家庭情况的介绍要采用温和恰当的方式进行陈述,比如由评议组成员介绍学生家庭概况(隐去涉及隐私的部分),再由同学们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表现,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决定其经济困难等级。这样的方式有利于维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隐私与尊严,便于操作,可信度较高,也避免了对学生心理上造成二次伤害。

(三)健全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的监督机制。健全的监督机制是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结果准确性和公平性的重要保证。认定过程中学校、学院资助部分要加强对认定工作的检查,政策宣传的是否到位,是否符合严格的认定程序,是否公示,认定人员是否存在徇私舞弊行为等。在认定后要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调查和走访,及时和家长沟通,做好后期监督反馈。加强经济困难学生消费信息调查和公示监督力度,定期和不定期对受资助学生的资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实施多阶段、立体化的监督。同时,提高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相关工作人员修养,端正态度,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正直,富有正义感,这样才能做到面临诱惑不起贪念,不滥用私权。在监督过程中发现违反认定程序、弄虚作假的学生或认定人员立即取消经济困难学生资格,给予相应纪律处分。在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最真实有效的方式是直接到申请学生家庭所在地考察并判定其困难程度,这样的方式费时费力实施困难。但是对于在认定过程中存在争议的,一定要认真核查材料,在经费允许的前提下进行实地考察。同时,家庭经济情况及困难程度是动态变化的过程,要对建立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档案实施动态监督,定期进行抽样复查,被查明经济困难程度情况不实的,取消其认定资格并进行思想教育。

(四)规范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要参考高校所在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符合以下条件:无经济来源的孤儿;家庭遭受突然变故,经济难以承受;家庭主要成员丧失劳动能力或突发重大疾病;家庭被确定为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等至少一项的应该被认定为经济特殊困难学生。符合以下条件:单亲或父母长期患病、家庭缺乏劳动力,无固定经济来源;以务农为主,家庭子女较多、接受非义务教育子女多;家庭主要劳动力下岗未就业等至少一项的应该被认定为经济困难学生。生活简朴、稍高于高校所在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经济困难学生被认定为经济一般困难。目前,笔者所带班级的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采用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信息表》所涉及到的量化的指标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家庭方面有每位家庭成员工作与否、家庭成员工作性质、家庭成员平均月收入、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家庭债务、家庭成员上学情况等;申请学生方面有本人主要衣着档次、所用手机价位、有无电脑、常用洗漱档次、在校月平均花销等。

(五)建立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思想保障制度。当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出现的“假贫困生”以及经济困难学生中个别的奢侈消费与不诚信等现象,归根结底在于学生的思想认识出现问题。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学生诚实守信的意识,增强感恩意识,积极尝试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制度,加强诚信管理,倡导诚信行为,对不诚信现象予以处罚。

对于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的自卑、敏感等心理问题,要通过心理辅导、思想引导等方式帮助他们转变认知,正确认识对待经济困难认定,积极参与,树立自尊、自立、自强、自爱意识,积极发挥聪明才智,将生活中的困难转化为个人成长的财富和动力,指导他们学会各种分析与解决问题、应对挫折、表达思维和宣泄情绪的方法。[1]特别是在认定过程中,针对部分申请学生出现的不良情绪,要给予心理辅导和理解支持,将思想教育融入整个认定过程。

摘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中之重,保障了教育公平的实现。本文通过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制度出现问题的分析,提出完善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经济困难,认定制度,高等学校

参考文献

[1]高林.影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制度缺陷及完善[J].企业研究,2011,2

[2]王勇,许晓辉.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新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3]赵冬梅.高校助学金发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4]张思成,王敬文,魏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负面心理及救助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10,5

[5]王焕斌.齐鲁石化公司员工化激励模式探讨[D].中国海洋大学,2008,6

[6]任莉.关于激励理论在我国饭店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讨[D].安徽大学,2005,5

[7]尹安.基于顾客价值的移动通信企业顾客满意度测评及提升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1

高校教师资格认定 篇9

跨学科学段资格申请须考试

据了解, 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是教师职业准入的前提条件。申请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须分别参加相应类别的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工作启动前 (2015年9月1日前) 已入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师范类专业学生, 可持毕业证书直接申请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 申请第二种类的教师资格须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2016年起执行) 。试点工作启动后, 即2015年9月1日及以后入学的师范类专业学生, 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应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其中, 第二种类教师资格包括申请同学段不同学科的教师资格以及同学科不同学段的教师资格。 (例如原认定了初中语文教师资格, 现申请认定初中英语教师资格;原认定了初中语文教师资格, 现申请认定高中语文教师资格。)

笔试与面试双重考核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符合考试条件的人员可以报名参加考试,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通过人员, 可以报名参加面试, 面试通过并符合认定申请条件的人员, 可以申请教师资格认定。

据介绍, 北京市教师资格考试笔试采用纸笔考试方式进行, 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试、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 包括抽题、备课 (活动设计) 、回答规定问题、试讲 (演示) 、答辩 (陈述) 等环节。笔试各科目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面试考试时间为20分钟。笔试一般在每年3月和11月各举行一次, 面试一般在每年5月和12月各举行一次。

笔试单科成绩有效期两年

根据规定, 国家确定笔试成绩合格线, 北京市教委确定面试成绩合格线。考生在笔试和面试成绩公布后, 可通过教师资格考试网站查询本人的考试成绩。考生如对本人的考试成绩有异议, 可在考试成绩公布后10个工作日内向相关部门提出复核申请。

笔试单科成绩有效期为2年。笔试和面试均合格者由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 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3年。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是考生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必备条件。值得注意的是, 考生笔试各科成绩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的, 方可报名参加面试。

高校教师资格认定 篇10

自改革开放以来, 党中央、国务院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 始终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 认为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不同时期都强调, 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1) 尤其是近年来, 随着我国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对适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扩大, 使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要搞好职业教育, 使职业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真正发挥作用, 关键是要建设一支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高质量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1 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2010至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 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也要求: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 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 完成这一重任是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义不容辞的艰巨任务, 而职业教育本身所具有的职业性、实用性、技术性等方面的特点决定它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对高职院校来说, 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重要指标之一, 其中对双师素质教师的评价指标规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50%的为合格等次,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70%以上的为优秀等次, 对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评价, 也有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要求。这种评价体系成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导向性的指标, 职业院校必须创造条件, 努力改善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现状, 优化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结构, 搞好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对提高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经济服务, 促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2 目前国内较为普遍的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条件的几种观点

在职业教育评价指标的导向性、培养社会适用型技术人才等因素作用下, 全国各类职业院校掀起了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热潮, 相继出台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办法, 开展双师素质教师的认定工作, 抓好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以加强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经济服务, 达到促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目的。

目前国内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办法比较通行的观点有以下六种: (2) 一是“双证”说, 认为凡是持有“双证” (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证) 的教师就是“双师型”教师;二是“双能 (双素质) ”说, 认为既具有作为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又具有技师 (或其他高级专业人员) 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的专业教师, 是“双师型”教师;三是“叠加”说, 它强调的是“双证十双能”;四是“双职称”说, 认为“双师型”教师应既具有讲师的职称, 又具有工程师的职称;五是“双层次”说, 认为所谓职业院校教师就是各级各类大中专职业院校中既能讲授专业知识、又能开展专业实践;既能引导学生人格价值、又能指导学生获得与个人个性匹配的职业的一种复合型教师, 其第一层次为能力之师, 即:经师 (经典专业知识) +技师 (精湛专业技术) :第二层次为素质之师, 即:人师 (价值引导) +事师 (职业指导) ;六是“特定”说, 认为“双师型”的提法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有意义。

以上认定条件的几种观点, 对处于贫困地区的职业院校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

3 贫困地区双师素质教师认定条件探索

贫困地区职业院校由于所处地理环境的影响, 在抢占教育资源 (尤其是生源) 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如果能加大教师队伍建设, 尤其是加大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 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 增强抢占教育资源的优势。因此, 贫困地区的职业院校应大力坚强师资队伍建设, 尤其应该大力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

虽然, 对以上几种认定办法, 众多专家褒贬不一, 孰优孰劣到目前为止还在争论不休, 但对地域上处于边远贫困地区的职业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将起到很大的借鉴作用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照目前国内较为普遍的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的做法, 笔者认为, 贫困地区的职业院校在专任教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情况下, 可以给予认定为双师素质教师: (下转第115页) (上接第106页)

(1) 有从事教学的教师资格证, 又有与所从事专业教学相关的职业技能证者。

(2) 具有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又具有技师 (或其他高级专业人员) 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者。

(3) 有从事教学的教师资格证, 经考核具有技师 (或其他高级专业人员) 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者。

(4) 有所从事专业教学相关的职业技能证, 又具备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者。

(5) 能讲授本专业的理论知识, 又能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实践实训活动者。

(6) 具有讲师 (或以上) 教师职称, 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 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 (或以上) 技术职称 (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其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 ; (2) 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 (可累计计算) 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 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 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3) 近五年主持 (或主要参与) 两项应用技术研究, 成果已被企业使用, 效益良好; (4) 近五年主持 (或主要参与) 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 使用效果好, 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

以上认定条件的依据:第一个条件采用“双证”说;第二个条件采用“双能”说;第三、四个条件是对“双证”说和“双能”说的延伸理解;第五个条件其实就是对双师素质教师最基本条件的理解;第六个条件是《高职高专评估指标分点诠释表》中对双师素质素质教师条件的注释, 是对“双职称”说的扩展, 其实也是职业院校“产、学、研”办学思路的基本要求。

总的来说, 双师素质教师首先应具备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具备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也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是获得教师资格证的基本条件之一。其次, 双师素质教师应具备与所教专业相近其他知识和能力, 有较强的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实践实训活动的技能和一定从事教学研究的能力。

4 结束语

对于贫困地区来说, 如果双师素质教师的认定条件要求过高, 由于受所处环境条件的限制, 会大大抑制教师往双师素质教师方向发展。因此, 贫困地区在组织教师进行双师素质教师资格的认定时, 应该认真领会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与外延, 根据本院校的具体情况, 制定符合本校特点且不与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指标对双师素质教师条件要求相去甚远的认定条件, 对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尧.总结过去, 展望未来:中国职业教育30年综述[N].中国教育报, 2008-12-15.

高校教师资格认定 篇11

关键词 经济困难学生 经济困难学生认定 资助 诚信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1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重要性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高校助困工作,以“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为目标,加大了对高校经济困难生的资助额度。据我校学生处资助中心统计,从2006-2007学年到2008-2009学年三年间,经济困难生由692人增加到1562人,我校一学年资助总额从4231056元增加到7493934元。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高等教育改革和学生群体的变化,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越来越复杂。经济困难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越来越多,困难学生经济情况分布出现了新的变化。

自2007年以来,我校制定并完善了《南京审计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暂行办法》,实行经济困难学生分级管理,根据家庭情况认定等级分为三种:特别困难,比较困难,一般困难,校内外资助金额分别对应5000元、3000元和1000元(不包括各种奖学金)。这就意味着,认定结果将决定接受资助的多少。

2 我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现状及不足

(1)认定的依据不够真实可靠。认定需经过个人申请—民主评议—院系审核三个步骤。个人申请是需提交《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以下简称家庭情况调查表)或者贫困证明(均需乡镇/街道民政部门盖章);这个材料是认定的主要依据。调查表中家庭成员,人均收入情况等为学生自己填写,有的同学为了能通过认定,故意虚报家庭收入及成员情况。部分地方民政部门不经任何调查,甚至内容都不看的情况下顺手盖章,不按要求填写联系电话,无法回访,所以,这个依据存在一定“水分”。

(2)认定变化增多减少,升级多降级少。学生的家庭情况在他就读的四年间会有变化,我校每学年初都会启动变更认定的工作,紧急情况随时变更认定。但从结果来看,每年都有增加的经济困难学生和升困难等级的学生,降低等级甚至取消资格的较少。为了能及时跟踪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我们要求辅导员为每位学生建立档案。

(3)班级评议和监督不够客观,不够充分。班级评议小组成员分布不均衡,不能如实了解相关同学的消费情况,而且学生的社会经验缺乏,无力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班级同学疏于关心经济困难生的情况,评议结束后,不再关注他们,或者只看到片面的情况就急于下结论。

3 我校完善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新举措

3.1 围绕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开展系列教育

(1)开展诚信教育,纳入学生诚信记录管理,防止认定材料作假。诚信是我校的校训之一,新生入学教育需重点讲述,防止认定材料造假。有个现象很普遍:每到大二大三开学,就会有一部分同学拿着《家庭情况调查表》来找辅导员,申请认定。大一开学时他们并没有申请,但过了一年两年,虽然家里经济情况无变化,但他们发现班级的经济困难学生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资助,于是他们就虚报家庭收入,并想办法在表上盖章。所以,我们要对全体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诚信致公的品质。对于弄虚作假的同学,一经发现,即刻记入学生诚信档案,与以后的评奖评优挂钩。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防止过度消费。在认定中,还有一种现象难以界定。有的孤残、家庭成员重病等需要着重考虑的同学,在消费中却存在较高消费的问题,不容易确定等级。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都处于定型期,极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在“两课”教学和入学教育中,要大力倡导健康的消费观念。强调适度消费,反对无度消费、高消费、超前消费,强调勤俭节约这一传统消费美德,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经济能力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消费与节俭的关系、个人、社会、家庭的关系等,使他们作为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能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学会科学消费、理性消费,提高自身消费的合理性。

(4)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贫困,营造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经济困难学生背负着家庭脱贫的希望,承担着经济上的压力,极容易产生自卑,抑郁、孤僻等心理问题。我校地处江浙沪地区,经济条件相对优越。2012级新生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100多人,认定的十几个经济困难学生都来自经济相对落后省份。引导学生看到产生贫困的原因,贫困的两面性等,一方面激励经济困难学生奋发图强;另一方面,改变其他同学偏见,营造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5)权利和义务教育,引导学生乐意接受监督,正确行使监督权。有些学生会抱怨评议和监督会泄露个人隐私,不能接受。“经济困难学生在得到来自社会、国家和他人的资助,获得了一些利益,从而满足了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按照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理当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①评议和监督是保证认定工作公平公正的必须条件,接受评议和监督是应尽的责任。同学们在行使监督权时,要正确地认识合理消费,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买一台普通的电脑,买一部普通的手机都是合理消费,应该予以支持。

3.2 注重调查分析,寻找认定的客观依据

首先,《家庭情况调查表》信息填写完整,根据民政部门留下的电话回访,了解该生所在地区的经济情况和该生家庭的经济情况。致电该生家长,核对家庭成员及收入情况。其次,在该生的老乡中展开调查,了解所在地区的经济收入以及人文环境等情况;再次,对校园一卡通和手机卡消费的情况跟踪调查,在全体同学一卡通数据库中取样,计算出月平均消费额,进行比对。

3.3 建立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为每一位经济困难学生建立档案,基本信息和资助情况需及时更新。把学院的勤工助学部纳入到资助工作的管理中来,协助辅导员做好信息的维护和管理。辅导员每学期都要查看学生的基本情况和资助记录,结合谈话等形式,及时调整认定结果和后期资助。及时关注其他家庭成员的情况,如出现对家庭情况影响大的变动,要及时调整认定等级。例如,对于多子女家庭,要关注该同学家长子女的学业工作情况,如出现毕业后就业的情况,应及时提出降低该同学等级的建议。对因灾致贫,因病致贫的情况,也要及时发现及时认定,帮助他们克服经济上的困难。

注释

高校贫困生认定问题浅探 篇12

(一) 认定标准难统一

认定标准难统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源地贫困证明标准参差不齐。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各不相同, 学生所在的生源地在贫困标准上也各不同, 比如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贫困标准相差较大。尽管学生生源地经济发展情况各不相同, 但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仍是贫困生认定的重要参考指标, 能否获得经济困难证明是以学生生源地的生活标准为依据来判定的。因此, 相对于高校所在地或相对其他生源地的学生来说, 持有经济困难证明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不一定属于贫困生的范围。二是贫困标准是动态发展的。在一定时期内, 贫困标准具有相对稳定性, 但是贫困标准也会随着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及居民家庭经济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三是“贫困指标”设置不合理。从目前情况来看, 高校普遍采用的标准有:学校所在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学生家庭人均收入在当地属最低, 如边远山区的农村贫困家庭, 城市双亲下岗等;单亲家庭, 且家长下岗或失去劳动能力;孤儿, 父母双亡, 无其它亲属给予固定的经济支持;其它情况, 如学生或家庭发生突然变故, 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目前的认定标准缺乏严密性、完整性和科学性, 没有具体量化的认定指标, 有些贫困指标在实际的认定过程中无法操作, 而应用这些指标只能靠传统经验或主观判断。制定界定贫困生的标准来并不难, 难的是在具体认定过程中这些标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很多高校往往为压缩认定成本而简化认定程序, 很少会考虑贫困标准的地区属性和动态概念, 最终造成贫困认定的混乱和不公平性。

(二) 认定程序不规范

现行的贫困生认定程序存在很多不规范的现象:一些高校为了减少开支, 会将贫困生认定成本“外化”, 即将贫困生认定的主要程序交给了学生所在地的基层组织, 然后学校根据各地出具的证明情况来进行认定;有些学校没有明确的认定标准, 就以“想当然”的方式来进行;而更多高校有了标准却不去执行或因为标准不具备可操作性而难以执行, 只有采用“学生说——大家选——老师定——学校批”的传统方式, 评定出所谓的贫困生。高校贫困生的认定及资助工作通常由学校学生处牵头, 各院系辅导员具体落实。但目前一般高校辅导员的师生配备比是1∶200~1∶300, 辅导员都是身兼数职, 很少会把太多精力集中在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 有的辅导员为了便于操作甚至把有限的资助资源采用“轮流坐庄”或“平均享受”办法分配给学生。这些以名额限定为前提、以较为主观的方式对贫困生进行认定的程序, 一方面可能使贫困生因“面子”问题而很不情愿地选择放弃, 也可能使“诉说贫困”的贫困生在同学面前对未来失去信心;另一方面可能因学生口才和人际关系的差异, 使一部分真正需要资助的贫困生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 造成了贫困生认定与资助的偏差。贫困生认定程序的不规范最终导致有限的助学资源使用效率低下, 造成助学资源的浪费, 而另一方面也助长了一小部分学生的不道德行为。

(三) 缺乏有效并切合实际的监督和管理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 学生的心态也变得十分复杂, 在利益的驱使下, 高校大学生对贫困生的申请出现很多的随意性, 往往主动申报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占全班人数的50%以上。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贫困生认定的模糊性。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 负责认定工作的老师要么相信生源地民政部门的一纸证明, 要么相信学生申请书中所表述的贫困状况;认定过程要么是有老师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情况主观确定, 要么通过班级投票的方式确定。认定过程的模糊性往往让学生产生一种侥幸的心态。二是现行的资助大多是“免费的午餐”, 基本上来说是一种“没有要求受益者付出对等条件”的无偿资助, 这就使一些家庭并不贫困的学生产生一种不平衡心态, 他们常常抱怨“为什么好事都能落到贫困生头上”, 于是他们也想法设法让自己变成“贫困生”。这些不正常现象的出现正是由于现行的高校贫困生认定体系缺乏有效地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结合多年的工作感受, 我们认为较为有效的监督管理应该从有两个方面来做:一是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出申请起就对其建立完整详实的档案, 进行全方位动态管理, 至少每个学年审核一次, 并及时对贫困生档案进行调整与增减;二是对贫困生档案的监督管理要走“群众路线, 让群众把关, 保证公开、公正和公平进行”。

(四) 认定工作缺少人文关怀

我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对北京高校贫困生的调查显示, 高校贫困生中有52%存在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近几年高校学生中有极端行为的人数, 贫困生可占50%以上, 而且相当一部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比较大。这些情况的出现与我们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缺少人文关怀不无关系。在一些高校现行的贫困生认定过程中, 申请者除了要填写资料和提供村、乡、县三级证明外, 为了“公平”起见, 往往会有班级民主投票这一环节, 而在投票之前, 申请者必须上台诉说自己的家庭情况。就这样, “贫困生们”为了获得较多的投票, 除了在下面聚拢人脉之外, 更要在诉苦大会上下功夫, 以提升自己的人气。他们无奈地站在全班同学的面前, 声泪俱下地向同龄人诉说自己生活的艰辛和家庭遭受的悲惨, 目的只为赢得这场“比谁家更穷、评谁家更惨”的竞争。对贫困生的奖励和资助, 本来是国家对家庭困难学生的一项资助政策, 是为了保证他们都能上得起大学。然而, 现在某些高校评定贫困生的方式由于缺乏相应的人文关怀而使这项政策变了味道, 成了人气的比拼、关系的比拼。在这种情况下, 出现“有学生不好意思当贫困生”, “又有部分学生争着抢着要当贫困生”的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这不仅浪费了有限的资助资源, 更有违贫困生认定的初衷。因此, 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 还是应该多一点耐心和关怀, 少一些推诿和浮躁。

参考文献

[1]党振峰.高校贫困生认定及资助方法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2) :219-221.

[2]钟央文, 钱晓萍, 毛宇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效认定机制的再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 2008, (2) :44-45.

[3]王芳, 朱文.浅议高校贫困生的认证与资助[J].前言, 2006, (6) :187-189.

[4]龙兴跃.大学“伪贫困生”产生的原因与预防[J].中国西部科技, 2006, (11) :6-7.

上一篇:电力施工下一篇:潍坊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