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分析

2024-07-27

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分析(精选10篇)

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分析 篇1

麻醉药品系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 属国家特殊管理类药品。麻醉药品存在明显的两重性, 它强大的镇痛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 但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较强的药物依赖性。合理使用麻醉药品能解除患者痛苦, 应用不当会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 滥用还会对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为使我院麻醉药品应用更趋安全、合理、有效, 现将我院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及用药结构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院2007-2011年开具的麻醉药品处方, 对其应用情况及用药结构进行评价、分析。

2结果

2.1 麻醉药应用情况

吗啡缓释片用量居首位, 且近2年用药量成倍增长。枸橼酸芬太尼注射剂用量增幅大。见表1。

2.2 用药结构及用量

5年内总用量排名前3位为吗啡缓释片、芬太尼针剂、吗啡片剂。排名后3位为芬太尼透皮贴剂、二氢埃托啡片剂、哌替啶片剂。手术用药主要为芬太尼针剂、瑞芬太尼针剂、舒芬太尼针剂。癌痛用药主要为吗啡缓释片、吗啡片剂、可待因片剂。见表2。

3分析

由表1、表2可见, 我院哌替啶针剂大量应用于癌症止痛;哌替啶片剂与二氢埃托啡片剂很少用于癌痛治疗;吗啡缓释片近2年用量成倍增长;而吗啡针剂仅少量用于癌痛治疗;可待因片剂主要用于镇咳使用;阿桔片及芬太尼透皮贴剂使用情况正常;芬太尼针剂、舒芬太尼针剂与瑞芬太尼针剂全部于手术前、中、后使用。

*其他:创 (烧) 伤剧痛、人工冬眠、结石痛、分娩痛、急性心肌梗死、慢性中重度疼痛、术后痛、镇咳等

4评价

现代医学观念认为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大多数晚期癌症表现为疼痛, 常伴一系列的躯体症状, 使癌症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甚至丧失生存勇气。WHO将吗啡的医疗消耗量作为评价一个国家癌痛状况改善的重要指标, 并把吗啡制剂推荐为癌痛的首选药物。

4.1 吗啡

吗啡具有强大的镇痛作用, 还有明显的镇静和镇咳作用, 但吗啡存在易产生耐受性的特性, 连续使用3~5d即产生耐受性, 故长期使用的癌痛患者应据个体差异调整用药剂量, 对慢性晚期癌痛无极量限制, 使用剂量应以癌症无痛为目标[1]。 (1) 吗啡片剂需一天服药多次, 患者的依从性差, 且血药浓度波动大而影响疗效, 我院慢性癌痛患者已越来越少应用该类药物。 (2) 吗啡针剂在我院用于癌痛的用量较少, 原因是部分不能口服或消化道症状多的癌痛患者选择了哌替啶针剂镇痛, 属不合理使用。 (3) 哌替啶片剂因镇痛强度弱于吗啡, 且作用维持时间短, 长期使用其代谢物易蓄积中毒, 故不适宜于慢性癌痛。 (4) 二氢埃托啡片剂镇痛强度为吗啡的千倍以上, 但其药效持续时间比吗啡短, 且药物依赖性强, 只适宜于使用吗啡或哌替啶无效的急性剧痛, 近年来我院已不用于慢性癌痛治疗。 (5) 吗啡缓释片具有释药曲线平稳、患者依从性好、口服1h后起效、药效持续时间达12h等特点, 在我院癌痛患者的治疗用药中, 用量居首位, 符合WHO推行的“癌症三阶梯止痛原则”及卫生部《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值得注意的是:极少数医师存在用法不合理现象 (如:用法为必要时服或每次半片或每4小时1次等) , 因此需特别强调, 应按时服药, 对达不到镇痛效果时, 只需增加剂量而不增加用药次数, 必须整片服下;中度疼痛按现服用剂量的25%~50%增量, 重度疼痛按现服用剂量的50%~100%增量。

4.2 哌替啶

哌替啶镇痛强度仅为吗啡的1/8, 其代谢产物去甲基哌替啶具有中枢神经毒性和肾毒性, 且半衰期长;长期连续使用哌替啶, 其代谢产物易致蓄积中毒。与吗啡相比, 哌替啶的作用持续时间短 (为吗啡的1/2) , 但很少引起胆管痉挛, 抑制呼吸作用弱于吗啡, 适用于创伤痛、内脏绞痛、术后痛及产科分娩痛等, 而不宜用于慢性癌痛治疗。因此, WHO早已将哌替啶列为癌痛治疗不推荐使用药品。我院哌替啶针剂用量的61.6%被用于癌痛治疗, 属不合理使用。调查分析其原因有: (1) 少数医师对癌痛“按需”使用镇痛药理解有误区, 认为患者家属要求使用什么镇痛药就开什么药; (2) 部分医师与药师对患者缺乏合理用药指导, 造成有些癌痛患者未按时用药, 仅在疼痛发生时才服用吗啡缓释片, 因不能及时产生镇痛效果, 故误认为吗啡缓释片药效不好; (3) 部分癌痛患者在连续使用吗啡制剂后, 因产生了耐受性而未及时调整用量, 导致镇痛作用减弱, 从而放弃了吗啡制剂; (4) 对不能口服 (吞咽困难等) 或不宜口服的癌痛患者 (胃肠道反应较大, 如恶心、呕吐、便秘等) , 少数医师在选择镇痛药时, 因存有哌替啶比吗啡安全、不易成瘾等陈旧观念而选择哌替啶针剂。这说明少数医师麻醉药品相关知识的欠缺。正确的选择为:对该类癌痛患者, 可选用吗啡缓释片直肠给药或选用芬太尼透皮贴剂, 次选吗啡针剂 (最好使用镇痛泵恒速给药) , 不宜选用哌替啶针剂。

4.3 可待因

可待因镇痛强度为吗啡的1/12~1/7, 有强效中枢性镇咳作用, 镇咳剂量不抑制呼吸, 为癌痛二阶梯止痛药的代表性药物, 尤适于伴胸痛的剧咳。我院可待因片剂用量的62%作为镇咳剂使用, 其余量被用于肺癌患者, 其他类型的癌痛基本未用, 而选择了曲马多制剂作为癌痛二阶梯用药, 使用合理, 符合相关要求。

4.4 芬太尼透皮贴剂

芬太尼透皮贴剂释药速率恒定, 6~12h起效, 药效持续时间达到72h, 比吗啡制剂常见的便秘不良反应轻, 用于慢性癌痛或慢性中重度非癌症疼痛, 但不宜用于术后镇痛。我院在使用上基本合理。

4.5 其他

(1) 芬太尼属强效镇痛剂, 镇痛强度为吗啡的80倍以上, 具有作用迅速、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用于各种手术前、中、后的镇痛与镇静, 用量位居第2, 呈逐年增长趋势, 芬太尼针剂的用量可间接反映我院手术量的多少。 (2) 舒芬太尼镇痛强度比芬太尼强, 作用维持时间约为芬太尼的2倍。该药主要用于术中术后镇痛, 并有小量替代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 (注入镇痛泵使用) 。 (3) 瑞芬太尼镇痛作用与芬太尼相似, 静脉注射后1min达有效浓度, 作用持续时间仅5~10min。我院从2009年4月开始使用瑞芬太尼, 用量较平稳。增幅不大是因该药在体内被迅速代谢, 作用持续时间短, 而不宜用于术后镇痛, 且价格较高, 仅用于全麻诱导和全麻中维持镇痛。上述3种麻醉药品使用合理。

5讨论

我院麻醉药品用量逐年上升, 与近年来国家实施医保及新农合惠民政策密切相关, 就诊患者及手术量的逐年增多, 及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等因素是用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为推行WHO和国家卫生部倡导的癌症三阶梯止痛疗法, 实现癌症无痛目标, 特别是临床医师对这一观念认识的不断加深, 预计我院麻醉药品用量逐年增加是必然趋势。

我院麻醉药品处方中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说明了部分医师对麻醉药品的特性与相关知识的认识欠熟悉。经调查发现, 少数医师在获得开具麻醉药品处方资格前, 未经培训及考核即被授予麻醉药品处方权, 属于管理上欠规范。因此, 我院应加强对麻醉药品相关知识的宣传, 对已取得麻醉药品处方权的医师, 应通过继续教育、培训或讲座等多种方式, 增强对阿片类麻醉药品特性的熟悉, 提高对麻醉药品规范化管理的认识, 从而提高医师对麻醉药品的正确使用率。院领导还应在麻醉药品规范化管理上, 严格按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如授予处方权问题) 。还应购进一定数量的小规格吗啡缓释片供癌痛递增剂量使用。

事实上正确使用阿片类麻醉药品。对于慢性癌痛患者更安全, 因非阿片类止痛药存在“天花板效应”, 增量而不增效, 且毒性增大。据有关调查报道:慢性癌痛患者长期使用阿片类麻醉药品的成瘾发生率约为万分之三[2]。对吗啡制剂不良反应的防治也应予以重视, 以增加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从而减少哌替啶用于慢性癌痛。在指导癌痛患者使用吗啡缓释片时, 应强调“按时服药, 视情况增量而不增加用药次数”。按照卫生部《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对癌痛患者使用麻醉药品, 在用药剂量和次数上应放宽, 但使用管理应严格。还应加强“首选无创途经给药、按阶梯给药、按时给药、个体化给药”工作的落实。

摘要:目的 分析该院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方法 对该院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及用药结构、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吗啡缓释片用量居首位, 近2年用药量成倍增长;枸橼酸芬太尼注射剂用量增幅大。5年内总用量排名前3位为吗啡缓释片、芬太尼针剂、吗啡片剂。手术用药主要为芬太尼针剂、舒芬太尼针剂、瑞芬太尼针剂。癌痛用药主要为吗啡缓释片、吗啡片剂、可待因片剂。结论 该院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 但仍存有少数医师选择哌替啶注射剂用于治疗慢性癌痛的现象。

关键词: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评价分析

参考文献

[1]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 等.新编药物学[M].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67-172.

[2]王迎春, 段丽芳, 李宁.我院病区2005-2007年麻醉药品用药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8, 8 (5) :362-363.

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分析 篇2

医院严格按照“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的要求去做好每一项工作,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领导小组),工作职责(1、领导小组职责;

2、医教科职责;

3、护理部职责;

4、药剂科职责;

5、保卫科职责)以及相关管理制度)(1、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制度;

2、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采购管理制度;

3、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调配和使用管理制度;

4、麻醉、精神药品使用管理细则之门急诊部分;

5、麻醉、精神药品使用管理细则之住院部分;

6、麻醉精神药品的验收、安全储存、保管、发放管理制度;

7、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报损销毁制度;

8、麻醉精神药品的安全管理制度;

9、麻醉精神药品临床使用培训制度;

10、处方保管、领取、使用、退回、销毁制度;

11、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基数申请管理制度;

12、麻醉精神药品使用管理制度)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人员培训,对麻醉精神药品从采购、运输、验收、登记、贮存、保管、调剂、发放、空安瓿及废贴回收并销毁以及处方领取、回收、记录、书写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督管理,按照各自的岗位和职能严格要求自己。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药库、药房、病区及手术室等相关科室的具体工作情况如:

药库检查:采购、贮存、保管、发放、帐册登记、网报等内容; 药房检查:贮存、保管、调剂、发放、空安瓿及废贴回收并销毁、帐册登记、处方审核、病人材料审查等相关内容; 病区及手术室检查:贮存、保管、使用、登记、空安瓿及废贴回收并销毁等;

空白处方检查:如保管、发放、领用等

处方检查:如是否按规定开具药品,内容是否符合规定,处方是否合理,病人取药手续是否齐全等。

三年来,我院没有发生一例麻醉精神药品丢失被窍案件,账物相符率100%,网报合格率100%,麻醉精神药品的处方书写开具都能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不超范围,不超权限,不超剂量,不违反规定,努力做到用药合理,手续合法;在涉及麻醉精神药品管理和使用的各个环节都能认真严格操作执行,确保麻醉精神药品使用的安全有效。

医院针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和使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专门成立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领导小组,制定规章制度和培训学习考核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培训,考核评价学习成果,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所有涉及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和使用的部门和人员,检查是否存在违规违纪问题,检查结果作为部门及个人考核工作业绩,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立即整改,不断加以完善。除了本院组织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和使用的相关学习培训外,还主动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学习和培训。

门诊麻醉药品的应用分析 篇3

【关键词】门诊;麻醉药品;应用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2)09-0190-02

门诊麻醉药品是临床医学上必不可少的药品,麻醉药品的使用可以减少患者的病痛,麻醉工作开展得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医院正常工作的开展。对麻醉药品临床情况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我我们进一步管理门诊麻醉药品,有利于麻醉科工作的顺利开展。

1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到2012年8月门诊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情况。每日都针对所使用的门诊麻醉药品进行记录,一般都是采用WHO 推荐的限定日剂量和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剂量,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统计之后,根据固定的公式来算出用药频度。理论上,我们主要是按照使用数量× 规格/日限定量为主要公式进行计算。通过这样计算,进一步了解门诊麻醉药品在临床的应用。

2结果

在所有的门诊麻醉药品中,用药频度最大的是多瑞吉贴剂,用药频度第二的是美施康定片,用药频度第三的是盐酸哌替啶注射液。

3讨论

麻醉药品在医学临床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下面,笔者就工作经验,就门诊麻醉药品进行具体介绍。

3.1多瑞吉贴剂:多瑞吉贴剂是所有的门诊麻醉药品中用药频度最大的麻醉药。从医学的角度上来看,多瑞吉贴剂是属于强阿片类镇痛药,多瑞吉贴剂也是一种芬太尼透皮贴剂。作为一种镇痛强度较高的麻醉药,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病人的疼痛。多瑞吉贴剂的镇痛强度是医学上使用吗啡的100倍,是哌替啶的1000 倍。使用多瑞吉贴剂可以让患者在三天内平稳患者疼痛,并且,不容易让患者产生对药的依赖。

从另一方面来说,是药三分毒,使用多瑞吉贴剂也有一些副作用。使用多瑞吉贴剂会让患者的心率减慢,能够不同程度地降低患者的血压,同时患者会根据自身体质的问题会恶心、呕吐、便秘等问题。从使用频率来看,一般患者都是3 天贴1 次,三天贴一次可以使慢性疼痛患者减少用药的麻烦,并且,多瑞吉贴剂的用法简单,极为方便,有利于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水平和效率。从临床医学的角度来看,多瑞吉贴剂一般都是中晚期癌痛患者使用,相对于其他的癌症止痛药来说,多瑞吉贴剂的效果更为理想。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多瑞吉贴剂列为第三阶梯镇痛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最为广泛。

3.2美施康定片:美施康定片是临床上应用同样广泛的麻醉药,美施康定片从药物的本质上来看是吗啡的一种控释制剂。服用美施康定片可以让患者减少痛苦,能够确保患者的释药曲线平稳。美施康定片同多瑞吉贴剂一样,是当前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癌症三阶梯治疗"的麻醉药物之一。

在临床上,多瑞吉贴剂的使用是受到限制的,往往都是在治疗癌痛的时候才会使用,如果其他病情,对于美施康定片使用的剂量在不同程度上都做了限制。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药监局明确规定: 对于癌症现患者镇痛使用吗啡,由医师根据病情和耐受情况决定剂量,不受药典中关于吗啡用量的限制。就笔者此次对我院 美施康定片的使用情况调查来看, 美施康定片的用量相对比较大,占吗啡制剂消耗量的97. 6%。另外, 美施康定片不会让患者上瘾,服用比较方便,患者也很容易接受这种药品,不会从内心排斥,目前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

我院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分析 篇4

麻醉药品应用得当能够解除患者的痛苦, 但不合理使用易产生身体依赖性及不良反应。为了解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 现对本院2008年7~12月份麻醉药品的处方进行了统计。见表1、表2。

注:用于癌痛的吗啡制剂的处方数为972张, 金额为12335.74元, 位于首位;布桂嗪的处方数为372张, 金额为2809.35元, 位于第二位

1.1资料来源通过查询本院2008年7~12月麻醉药品使用登记册, 统计本院麻醉药品: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1mg、吗啡注射液10 mg、盐酸布桂嗪注射液0.1 g、盐酸哌替啶注射液50 mg、吗啡缓释片 (美菲康) 30 mg、布桂嗪片30 mg、磷酸可待因片15 mg、吗啡片30 mg、芬太尼透皮贴剂5 mg的数量、数量排序、处方数、处方排序、金额、金额排序及用于癌痛患者的数量、处方、金额和相对应的排序。

1.2方法采用数量分析、处方频数分析和金额分析。

2 结果

本文共涉及9个品种, 共2524张处方, 总金额62999.59元, 其中1460张用于癌痛, 占57.84%, 金额为29220.62占46.38%, 其它药品的数量、处方数、金额及排序见表1, 用于癌痛患者的见表2。

从表1可看出, 芬太尼注射液无论从数量还是金额上, 均位于首位, 主要用于手术中复合麻醉和术后镇痛泵;其次为吗啡类, 主用于癌痛患者;位于第三名者为布桂嗪的片和针剂;最后是磷酸可待因和芬太尼透皮贴。

3 讨论

3.1芬太尼注射液位于首位, 主要原因为手术患者多, 手术量大, 用于复合麻醉和术后镇痛泵中, 术后镇痛泵:芬太尼注射液用量为10~13 mg/50 h, 能大大缓解术后患者的疼痛, 用药时间不长, 该药量已被临床广泛接受。

3.2根据癌症三阶梯止痛原则, 吗啡作用强, 是阿片类的代表, 是缓解中、重度疼痛很有效的药物, 长期口服吗啡缓释片是公认的治疗癌痛最有效的办法[1], WHO专家认为, 一个国家吗啡的消耗量是评价该国癌痛改善状况的标志[2], 从表2可看出, 本院吗啡缓释片的处方数和金额位于第一位, 吗啡制剂的数量也位于首位, 占癌痛用药的66.58%, 使用合理。

布桂嗪片和注射液位于第二位。为合理使用麻醉药品,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更好地推广癌症三阶梯止痛疗法, 对于轻度疼痛患者, 应从非阿片类药用起, 根据疼痛变化情况, 逐渐升级, 以达到更好的止痛效果, 这方面药剂师起了很大作用, 给临床医师和患者建议, 从非阿片类用药, 表2中布桂嗪的处方数为372张, 金额为2809.35元, 位于第二位, 因此布桂嗪也得到合理应用。

盐酸哌替啶作用时间短, 作用强度弱 (为吗啡的1/8) , 进入体内产生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 蓄积后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中毒, 如震颤、抽搐、痉挛或癫痫发作等。另外, 使心肌收缩减弱, 血压下降, 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危险大大增加, 故对癌症患者应尽量减少和避免盐酸哌替啶作为缓解疼痛的镇痛药物[3]。从表2看出, 哌替啶在本院的癌痛处方中位居末位, 用量不大, 用法合理。

3.3从表2中可看出, 芬太尼透皮贴处方数位于第7位, 主要原因为价格高, 临床医师对此药品了解不多。但作为中、重度慢性疼痛的止痛剂, 其镇痛效力是吗啡的80倍, 镇痛作用产生快, 不良反应比吗啡小, 作用时间长, 不良反应少, 应推广使用。

通过对本院2008年7~12月麻醉药品分析, 结果表明本院麻醉药品使用合理, 管理符合规定, 无滥用倾向。

参考文献

[1]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新编药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71.

[2]吴钟其, 周宏源, 许树捂.全科医学临床药物学, 科学出版社, 2001:1163.

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分析 篇5

我院根据要求,对麻醉、精神药品的使用和管理进行了一次自查自纠,在自查自纠的过程中,未发现有违规使用上述药品情况。

我院在使用上述药品时,严格遵守《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并组织临床医务人员认真学习《麻醉、精神药品法律法规汇编》,严格把握临床适应症,实实在在为不少癌症病人、手术病人减轻了痛苦,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另外在管理上,我们成立了以院长为首的管理小组,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设立专柜储存,建立专用帐册,实行专人保管,作到了目前无一次药品流失、遗失、差错事故。

我院门诊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分析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门诊西药房2008年7月~2009年6月的麻醉药品处方及相关的微机发药信息;记录麻醉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金额和患者的临床诊断、用法与用量等资料, 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1.2方法

根据《新编药物学》 (第16版) 和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常用剂量并结合我院临床实际应用情况确定药品的限定日剂量 (DDD) , 并计算各药的用药频度 (DDDs) 及药物利用指数 (DUI) , 利用DDDs及DUI对麻醉药品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计算公式:DDDs=总用药量/该药DDD值, DUI=DDDs/实际用药天数。

2结果

我院门诊2008年7月~2009年6月应用的麻醉药品有5个品种, 8种规格, 5种剂型 (注射剂、普通片、缓释片、控释片、透皮贴剂) , 麻醉药品处方1 213张, 占全部门诊处方的0.96%。麻醉处方中用于癌痛治疗的756张, 占麻醉处方的62.32%。麻醉药品处方金额70 723.45元, 占全部门诊处方金额的0.59%。使用情况见表1、2。

3讨论

由表1、2可见, 我院麻醉药品处方总量和总使用量较少, 尤其是用于治疗癌痛的麻醉药品总用量少。许多医师以及多数患者受到麻醉药品“成瘾恐惧症”困扰, 对正确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症疼痛产生了顾虑、恐惧, 麻醉药品应用过于谨慎;而且长期以来, 我国对麻醉药品的管理十分严格, 导致其医疗消耗量不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水平[1]。我院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根据我院门诊癌痛患者总体数量而言, 麻醉药品使用量远未达到正常治疗水平。

由表1可见, 哌替啶注射液处方数量居首位, 其原因: (1) 我院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的“哌替啶每张处方仅限1次用量”的规定, 处方均为1支/张。 (2) 哌替啶在我院仍被用作癌症止痛。哌替啶的体内代谢物为去甲哌替啶是一种毒性代谢物, 它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全身性惊厥, 并且半衰期长, 易在体内蓄积中毒[2], WHO不主张用于癌痛患者及长时间用药患者。目前我院门诊仍有部分医师将其用于癌症止痛, 可能是由于其起效迅速 (大约10 min) , 价格便宜;由于部分药物的镇痛作用需在用药后一定时间出现, 如硫酸吗啡控释片在用药后1 h、芬太尼透皮贴剂在用药后6~12 h起效, 在这段时间患者出现突发剧痛时, 可按需给予速效止痛药控制, 这是我院部分医师将哌替啶用于癌症止痛的原因之一;不能耐受吗啡制剂用药后出现的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 或存在口服禁忌证, 或不能长期支付缓释片、控释片和透皮贴等新剂型镇痛药的高额费用, 也是一些患者选择哌替啶注射液的主要原因。建议临床应用吗啡口服制剂时采取措施预防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增加患者用药依从性;厂家要设法降低价格或开发出相对低廉的新剂型镇痛药。吗啡针用于癌痛治疗比例高, 不符合“首选无创途径给药”的原则, 可能与医生的用药习惯、患者的用药观念及吗啡针剂价格相对低廉有关。

由表2可见, 麻醉药品DDDs排名前2位的依次是硫酸吗啡缓释片和硫酸吗啡控释片, 且均DUI>1, 说明我院大部分医师已把口服制剂作为癌症患者止痛的首选, 符合癌症疼痛三阶梯治疗的“首选无创途径给药”的原则。WHO以吗啡消耗量作为评价一个国家改善癌痛状态的指标, 口服吗啡缓释片则是中、重度癌痛患者止痛首选。从DDDs及DUI数据可以看出, 我院门诊吗啡缓、控释片的应用基本合理。其余各品种均DUI≤1, 说明应用基本合理。盐酸哌替啶针DDDs排名第3, 在我院仍有用作癌症止痛, 但用量较上次统计明显减少[3], 说明我院医师已在逐步提高癌痛的治疗水平, 但仍须规范。可待因片在我院主要用于肺癌疼痛兼有咳嗽的患者。芬太尼注射液在门诊全部用于妇科的无痛人工流产, 随着我院妇科门诊无痛人工流产的开展, 用量有逐渐增长的趋势。芬太尼透皮贴不良反应少, 应用方便, DDDs值较上次统计明显增加[3], 但价格昂贵, 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综上所述, 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医师开出吗啡制剂的处方时, 没有同时开出处理其不良反应的处方, 导致癌痛患者不能耐受吗啡制剂的不良反应而要求使用哌替啶止痛。有学者提出, 在开出第一张镇痛药处方时, 同时须开出处理便秘和恶心的药物处方。这是完全必要的[4];存在过分依赖注射剂的现象, 这可能与传统的用药习惯, 口服药及贴剂价格贵、剂型少、规格不全有关, 应适当引进价格较低、镇痛效果好、使用方便的口服药物;个别医生还沿袭“痛时给药, 不痛不给”的传统观念, 这种给药方法易产生抗药性, 与“三阶梯”的“按时给药”相违背, 不利于患者的疼痛治疗。

我院门诊麻醉药品应用基本合理, 用药水平仍待提高。应加强医师药师《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的学习。药师也应积极参与, 向癌症患者和家属进行麻醉药品的宣传, 转变用药观念;与医生共同制订个体化方案, 实施药学监护, 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7月~2009年6月门诊麻醉药品处方, 对处方情况、用药总量、用药频度 (DDDs) 和药物利用指数 (DUI)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总量较低, 哌替啶注射液处方数最多, 硫酸吗啡缓释片DDDs居首位。结论:我院门诊麻醉药品应用基本合理, 用药水平仍待提高。

关键词: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参考文献

[1]孙燕, 顾慰萍.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M].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75.

[2]蔡志其.我国麻醉药品消耗亟待提高[N].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2-04-25.

[3]南家林.我院门诊麻醉药品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8, 8 (10) :739.

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分析 篇7

关键词:麻醉药,合理用药

麻醉药品是指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的药物, 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合成麻醉药类及原卫生部指定的其他易成瘾的药品。麻醉药品是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的药物, 在缓解手术、创伤、烧伤等中重度疼痛及晚期癌痛中起着重要作用, 可预防剧烈疼痛引起的严重生理功能紊乱, 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1]。连续使用、滥用或不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易产生生理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 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社会稳定。因麻醉药品具有两重性, 其已成为医院药品重点管理对象。本研究旨在分析2011—2013年江都区人民医院麻醉药品应用情况,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HIS系统检索2011—2013年江都区人民医院药品消耗金额及麻醉药品应用情况, 根据用药年度、麻醉药品名称、规格、单价、数量、金额等信息分别制成Excel表, 并进行统计分析。

1.2 方法

采用用药频度 (DDDs) 分析麻醉药品应用情况。DDDs=某药年消耗总数量/该药限定日剂量 (DDD) , DDD根据原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中的抗菌药物分类及规定日剂量确定。DDDs可反映不同年度用药动态和结构, DDDs越大代表该药使用频率越高, 临床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大[2]。

2 结果

2.1 2011—2013年江都区人民医院麻醉药品由8种增加到10种, 其中吗啡片与羟考酮缓释片为新增品种。药品类型包括注射剂4种, 片剂5种, 贴剂1种。

2.2 2011—2013年江都区人民医院麻醉药品消耗金额分别为50.3万元、64.3万元、68.8万元;分别占全部药品消耗金额的0.28%、0.33%、0.33%。

2.3 2011—2013年江都区人民医院麻醉药品中芬太尼针、吗啡缓释片的用量较大, 哌替啶针用量较小, 详见表1。

2.4 2011—2013年江都区人民医院麻醉药品中瑞芬太尼粉针、吗啡缓释片、芬太尼贴剂的用药金额均位居前3位, 详见表2。

注:“-”为未应用

注:“-”为未应用

2.5 2011—2013年江都区人民医院麻醉药品中芬太尼针、吗啡缓释片、芬太尼贴剂的DDDs均位居前3位, 详见表3。

注:“-”为未应用

3 讨论

3.1 2011—2013年江都区人民医院麻醉药品消耗金额占全院药品消耗金额的比例有所上升。

可能由于国家对麻醉药品政策的调整及“处方管理办法”[3]的实施, 使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更加规范。

3.2 由表1可知, 2011—2013年江都区人民医院麻醉药品中芬太尼针、吗啡缓释片的用量较大, 哌替啶针用量较小。

麻醉药品一般仅限于在中重度急、慢性疼痛和癌痛时使用[1]。芬太尼针、瑞芬太尼粉针的镇痛效果强、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 主要应用于手术麻醉前、中、后的镇静和镇痛 (如复合全麻等急性疼痛) [4];吗啡、羟考酮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的作用缓慢、持久, 主要应用于癌痛等中重度慢性疼痛。

3.3 由表2可知, 2011—2013年江都区人民医院麻醉药品中瑞芬太尼粉针、吗啡缓释片、芬太尼贴剂的用药金额均位居前3位。

吗啡是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代表性药物, 吗啡缓释片为强效镇痛药, 主要适用于重度癌痛患者镇痛, 口服用药方便, 生物利用度高, 药物释放平稳, 维持时间长, 安全性高, 成瘾性小, 无封顶效应, 可根据患者疼痛程度调整剂量, 从而缓解疼痛。长期口服吗啡缓释片是公认的治疗癌痛的最佳方案, 随着患者数量的增加及癌痛治疗的规范化, 其用量也有增加。吗啡片具有镇痛快速、经济价廉等优点, 适用于吗啡初始滴定和处理暴发痛, 使用较少[5]。

芬太尼透皮贴是近年来发展的新剂型, 其剂型独特, 经皮肤给药, 简便、无创, 避免了首过效应及对胃肠道的刺激, 适用于口服吸收不佳、接受放化疗或伴有进食困难、轻中度肝肾功能不全、老年及服用吗啡有便秘等不良反应的癌症疼痛患者。但因芬太尼透皮贴价格昂贵,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由表3可知, 2011—2013年江都区人民医院麻醉药品中芬太尼贴剂的DDDs位居第3位, 这与近年来经济增长及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更高有关。

磷酸可待因片的镇静、呼吸抑制、便秘、耐受性、成瘾性等不良反应较吗啡弱, 近年来用量有所增加[6]。

阿桔片具有中枢镇咳及镇痛作用, 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等患者, 少数用于中度肺癌疼痛患者, 应用量较大, 但2013年江都区人民医院阿桔片的用量少于2012年, 这可能与临床患者和医生的选择有关。

羟考酮缓释片是新的阿片类镇痛药, 脂溶性低, 作用迅速, 与阿片μ受体亲和力不高, 主要作用于k2b受体, 药物成瘾性及依赖性较低, 不释放组胺, 对血液循环系统影响小。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具有双相吸收模式, 其中38%的药物即释, 可在1h内起效, 快速发挥镇痛作用;62%的药物控释, 12h内稳定控制疼痛[7]。羟考酮缓释片具有安全、速效、长效的特点。2011—2013年江都区人民医院羟考酮缓释片用量由第8位上升到第3位。2013年江都区人民医院增加了同品种另一规格的羟考酮缓释片, 现备有10mg、40mg两种规格, 患者可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规格, 为患者提供了方便。

哌替啶针的镇痛作用仅为吗啡的1/10~1/8, 肌肉注射后10min发挥作用, 持续时间为2~4h, 适用于慢性疼痛, 需一日多次给药;另外其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具有中枢神经毒性, 且毒性是哌替啶的2倍, 血浆消除t1/2较长, 为3~18h[8], 长期使用可产生蓄积, 引起神经功能异常、震颤、惊厥等[9]。“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明确指出:“癌症患者慢性疼痛不提倡使用哌替啶”。目前哌替啶针主要用于各种急性重度疼痛, 如创伤、烫伤、烧伤、术后疼痛、分娩镇痛及心源性哮喘、内脏剧烈绞痛等。

综上所述, 江都区人民医院麻醉药品应用符合“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 用药结构基本合理, 但个体化给药方面仍需注意具体细节。医院应对医务人员麻醉药品临床合理使用相关知识进行培训, 及时更新药品知识;药师应做好麻醉药品领用、发放、回收、销毁、及时记录等管理工作, 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合理用药, 为医生给药方案提供合理化建议, 使麻醉药品的应用更加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临床用药须知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 (2010年版)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140.

[2] 任秀华, 刘东.2009—2011年武汉地区32家医院大环内酯类抗菌药应用分析[J].中国药师, 2013, 16 (6) :887-88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Z].2007第54号令.

[4] 张亚明.浅评《临床用药须知》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2005年版) [J].中华医学杂志, 2007, 93 (3) :206-208.

[5] 孔利丽.国内麻醉药品用药现状与展望[J].中国药事, 2005, 19 (4) :250-252.

[6] 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新编药物学[M].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427.

[7] 何娟, 杨婉花.本院非麻醉科2008—2010年麻醉性镇痛药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1, 30 (10) :789-792.

[8] 王立云.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2007, 8 (9) :11.

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晚期癌症患者门诊麻醉药品处方1 945张, 一年内消化麻醉药品总量为6 144片 (支) , 其中男性患者使用麻醉药品3 825片 (支) , 女性患者使用麻醉药品2 319片 (支) , 年龄10~81岁, 平均 (43±15) 岁。

1.2 方法

对患者性别、麻醉药品名称、使用方法、使用剂量以及使用药品次数给予统计。按照临床麻醉药品限定日剂量 (DDD) , 确定用药频度 (DDDs) , DDDs=总用药量/DDD。通过各种临床麻醉药品的DDDs进行排序, 以药物利用指数 (DUI) 为指标, DUI=DDDs/实际用药天数。对麻醉药品的应用和医师使用药品的合理性给予分析, DUI>1.0, 表明药品使用剂量明显要DDD要高, 则该药物有超剂量使用的情况。

2 结果

按照DDDs排序, 麻醉药品中哌替啶注射液一年消耗量最多, 采用的频率最高, 硫酸吗啡缓释片及可待因片使用数量较少。哌替啶注射液的DUI为3.75, 可待因片以及硫酸吗啡缓释片的DUI在1.0以下, 则表明临床医生的日处方量要比各个麻醉药品相对应的DDD要少, 这两种临床麻醉药品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大致合理, 见表1。

3 讨论

根据本文统计显示, 晚期癌症患者采取哌替啶注射液的每日处方量明显要比该药品的DDD大, 其关键因素是由于哌替啶注射液止痛时间非常短, 若要获得较好的镇痛效果, 必须反复多次使用, 进而造成晚期癌症患者主要采取哌替啶注射液进行止疼[2]。吗啡的消耗量是综合评价一个国家癌症疼痛改善情况的关键指标, 同时口服使用药物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 (WHO) 推荐的缓解癌症疼痛最为有效的用药措施, 如果谨遵医嘱或正确服用药物极少会出现精神以及身体的依赖。可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吗啡平均使用剂量存在非常大的差距, 发达国家晚期癌症患者的吗啡平均消耗量大约为每人18.21 mg。在我国晚期癌症患者的吗啡平均消耗量大约为每人0.12 mg[3], 表明, 我国晚期癌症患者使用吗啡剂量非常低, 进而反映出我国目前对于癌症疼痛的控制还没有获得明显疗效。我国生产的硫酸吗啡缓释片, 具有起效迅速、持续强效、服用安全、方便快捷, 心理和身体依赖性较差,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药物剂量可以根据癌症患者病情的实际需求随时给予调整等相关优点, 在WHO最新版的基本药物目录中, 酸吗啡缓释片以及可待因已被推广为关键的阿片类镇痛药物。所以, 建议临床护理人员要主动宣传教育晚期癌症患者采取口服药物的方式进行镇痛。

国内卫生管理部门早已提出[4]:应按照癌症三个阶段镇痛指导原则, 尽量满足患者镇痛的大致需求, 并且还要明确掌握相关麻醉药品的适应证[5]。晚期癌症患者采取哌替啶注射液进行镇痛有较多缺点和不足, 会对注射部位带来非常大的刺激, 作用时间短 (2~3 h) , 代谢产物在机体内的半衰期长, 同时血药浓度的峰谷现象非常明显, 反复使用药物会造成神经异常、惊厥以及震颤等不良反应, 其镇痛效果只有吗啡的12.8%[6]。因此, 在WHO最新的基本药物目录中明确指出, 阿片类镇痛药物 (口服) 可以替代哌替啶类药物。

本文实际调查显示, 哌替啶注射液仍然是晚期癌症的关键用药, 说明我院在麻醉药品使用中还存在不合理性;而可待因片和硫酸吗啡缓释片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大致合理。因此, 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宣传教育, 不仅要多采用硫酸吗啡缓释片 (口服) 对癌症患者进行镇痛, 同时还要严格限制哌替啶注射液的使用, 促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影.晚期癌症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的分析及对策[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 27 (6) :513-513.

[2]邹豪, 邵元福, 朱才娟, 等.医院药品DDD数排序分析的原理及利用[J].中国药房, 2011, 7 (5) :215-215.

[3]曹伟华, 蔡泽玲, 黄少卿, 等.口服吗啡用于晚期癌症止痛的家居实践[J].中国肿瘤临床, 2013, 30 (5) :331-331.

[4]杜小莉, 李大魁, 金岩, 等.呢替吮使用情况调查[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3, 23 (5) :291-291.

[5]陈影.晚期癌症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的分析及对策[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医学版) , 2013, 6 (6) :29-29.

某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HIS) 中提取我院2011年4月~12月种最常用6种麻醉药品用药数据, 包括药名、剂型、用量、规格、药品用途及各科室的使用情况等, 所有应用数据利用Microsoft Excel2003进行分类、排序、统计。

1.2 方法

DDD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新编药物学》第17版规定的DDD值为准, 若无收载, 则以药品说明书结合临床确定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 (DDDs) , DDDs=用药总量/该药的DDD值, DDDs可用来衡量药品的使用频度, DDDs越大, 说明使用频度越大, 反之则越小。

2 结果

2.1 6种麻醉药品科室用量情况

见表1。表1显示口服片在肿瘤科和门诊使用最多, 注射剂主要在麻醉科使用。

2.2 6种麻醉药品用途统计情况

见表2。表2显示我院麻醉药品主要用于癌症止痛和手术及术后镇痛, 用于癌症止痛的麻醉药以硫酸吗啡控释片、芬太尼贴剂为主, 手术和术后镇痛的麻醉药以盐酸哌替啶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为主。

2.3 6种麻醉药品的用药频度

见表3。表3显示我院麻醉药品DDDs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硫酸吗啡控释片、芬太尼贴剂、盐酸哌替啶注射液。

3 讨论

麻醉药品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合成麻醉药类及卫生部指定的其他易成瘾的药品、药用原植物及其制剂[1]主要用于患者的镇痛治疗, 尤其是癌症患者, 对麻醉药品的用量就更大, 若使用管理不当易造成滥用。

3.1 从我院麻醉药品的不同科室使用情况分析口服片在肿瘤科和门诊使用最多, 注射剂主要在麻醉科使用。芬太尼注射液全部在麻醉科使用, 芬太尼为μ阿片受体激动剂, 作用与吗啡相似, 镇痛作用为吗啡的80倍, 脂溶性强, 易通过血脑屏障, 镇痛作用快, 消除半衰期较长, 不良反应比吗啡小, 广泛用于术前的诱导和术中、术后的镇痛。

3.2由表2可见, 我院麻醉药品主要用于癌症止痛和手术和术后镇痛, 用于癌症止痛的麻醉药以硫酸吗啡控释片、芬太尼贴剂为主, 手术和术后镇痛的麻醉药以盐酸哌替啶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为主。按照“三阶梯”用药原则[2]对癌症患者应首先口服给药, 尽量避免创伤性给药, 以便患者能长期用药。硫酸吗啡控释片属强阿片类药, 具有强大的镇痛作用, 根据癌症三阶梯止痛原则, 吗啡是缓解中、重度疼痛很有效的药物。虽然吗啡类药物有一定的成瘾性, 但相较于其对癌痛患者的镇痛作用, 其成瘾性完全可以根据合理用药而加以避免。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用于手术和术后镇痛的量最多占总消耗97.92%主要用于麻醉科、内科、外科以各种手术中和术后镇痛、结石、心肌梗死及外伤患者较为多见, 符合哌替啶只可用于短时的急性疼痛的原则[3]该结果显示我院的用药原则基本合理。

3.3 在6种麻醉药品的用药频度中, 表3显示硫酸吗啡控释片居于DDDs第一位, 盐酸吗啡缓释片止痛效果好, 维持时间长, 成瘾性低, 是癌症三阶梯治疗的推荐药物之一, WHO将医用吗啡的用量作为癌痛的治疗标尺。该药在我院的使用率远大于其他药品, 长期口服吗啡仍是癌痛治疗的推荐方案。居于DDDs第二位的是芬太尼透皮贴, 芬太尼透皮贴具有镇痛作用强、用药方式易于接受以及不良反应小的特点。有研究结果提示[4]。芬太尼贴剂对中重度癌痛患者治疗效果满意而具有广阔的临床用药前景。居于DDDs第三位是盐酸哌替啶注射液, 盐酸呱替啶是目前我国临床常用的镇痛药, 仍较多地用于癌症止痛, 价格便宜、止痛快, 但维持时间短, 其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有中枢兴奋作用, 产生幻觉, 对于需长期使用镇痛药的患者不宜作为首选药。

从我院麻醉药品调查的情况分析, 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但调查中发现, 我院在使用麻醉药品中存在以下问题: (1) 疼痛患者其基本都是单一用药, 不符合《癌症三阶梯止痛疗法指导原则》的要求, 按三阶梯疗法, 应注意药物的联合应用。 (2) 按《癌症三阶梯止痛疗法指导原则》的要求, 止痛药应当有规律地“按时”给药而不是“按需”给药, 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医师在用量、用法上不能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耐受情况来增减用药剂量, 不符合《癌症三阶梯止痛疗法指导原则》的要求。因此, 在临床工作中仍需进一步提高对合理使用麻醉药品的认识, 保证患者对麻醉药品的合理需求,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和合理性, 以促进临床麻醉药品的合理应用。方法 随机抽查我院2011年4月~12月6种麻醉药品, 统计各种麻醉药品的名称、规格、日剂量、总剂量、用频率等项目。结果 2011年4月~12月我院麻醉药品DDDs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硫酸吗啡控释片、芬太尼贴剂、盐酸哌替啶注射液。我院麻醉药品主要用于癌症止痛和手术及术后镇痛, 用于癌症止痛的麻醉药以硫酸吗啡控释片、芬太尼贴剂为主, 手术和术后镇痛的麻醉药以盐酸哌替啶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为主。口服片在肿瘤科和门诊使用最多, 注射剂主要在麻醉科使用。结论 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是基本合理的, 但在临床工作中仍需进一步提高对合理使用麻醉药品的认识, 保证患者对麻醉药品的合理需求,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麻醉药品,用药频度,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二部)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2]癌症三级止痛阶梯疗法指导原则 (1993年5月14日卫生部发布) [S].1994.

[3]顾群, 李玉珍.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应用情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5, 5 (2) :94-96.

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分析 篇10

1 资料与来源

1.1 资料来源

本院微机网络药剂科药库管理系统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麻醉药品的数据库数据,包括品名、规格、用量、金额等。

1.2 方法

本文参考《新编药物学》(第十六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结合临床用药习惯和药品说明书,确定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计算并比较各种药品的用药频度(DDDs),计算公式为DDDs=使用数量×规格/该药的DDD值,对本院2005-2007年全部麻醉药品的用药数量、金额作为分析指标、进行统计并排序,全部数据使用Microsoft Excel2003进行汇总、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年度药品增长率

本院现使用的药品1600余种,其中麻醉药品有9种:包括针剂6种,片剂3种,每年度的药品总消耗金额及麻醉药品的总消耗金额均成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度麻醉药品消耗总额的年增长率、药品消耗总额的年增长率分别为76%和15%,麻醉药品的消耗增长率远大于药品总消耗增长率,为5倍之多;2007年度麻醉药品年消耗总额的年增长率、药品消耗总额的年增长率分别为48%和20%,麻醉药品的年消耗增长率仍大于全部药品的年消耗增长率。2005-2007年度麻醉药品消耗总额的年增长率、年度药品消耗总额、年增长率的比较见图1、图2。

2.2 年度药品消耗金额

麻醉药品的年消耗金额每年虽然呈递增趋势,但占全部药品消耗金额的比例较少,增长的幅度也较小,2005-2007年本院麻醉药品的消耗金额分别占全院药品消耗总金额的0.25%、0.38%、0.50%。与2005年比较,2006、2007年麻醉药品年度消耗金额占全院药品消耗总金额的增长率无明显变化(0.13%、0.12%),2005-2007年度麻醉药品消耗金额与全院药品消耗总金额比较见表1。

2.3 用药频度(DDDs)前三位的麻醉药品分别是

2005年: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15000)、盐酸布桂嗪片(5600)、盐酸布桂嗪注射液(2750);2006年: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24000)、硫酸吗啡注射液(2938)、盐酸布桂嗪片(2933);2007年: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42000)、硫酸吗啡注射液(5300)、硫酸吗啡控释片(4125)。

3 讨论

3.1 从表2看出,本院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的DDDs及其排序连续3年均居首位,且使用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其原因:由于芬太尼镇痛作用强、起效快、达峰时间短、呼吸抑制及成瘾性比吗啡及哌替啶弱,在本院被麻醉科医师广泛用于复合麻醉的镇痛与镇静;另一方面,伴随经济条件的不断提高,使用芬太尼注射液作术后自控镇痛泵(PCA)的患者愈来愈多,这也是芬太尼注射液在本院使用量不断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3.2 硫酸吗啡注射液、硫酸吗啡控释片的DDDs及其排序变化较大 吗啡制剂是世界卫生组织(WHO)近几年推荐治疗中、重度癌痛的首选药,其用量是评价癌痛患者疼痛改善的重要指标;对于癌症患者镇痛使用吗啡,可由医生根据病情需要和耐受情况决定剂量,或者根据患者的疼痛评估值而决定用药剂量,本院这两种强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消耗量均呈稳步上升的趋势,这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三阶梯止痛用药原则,从2005年的消耗情况看,明显低于2006年和2007年,这是由于当时医生和患者的恐惧心里,对吗啡的用量限制严格。从表2中看出,硫酸吗啡控释片的年消耗量增加明显,可能与卫生部2005年11月1日施行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麻醉药品注射剂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或者由医疗机构派医务人员出诊至患者家中使用”有关,所以麻醉药品注射剂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吗啡因无“天花板”效应(封顶效应),口服控释制剂具有无创给药、止痛维持时间长、成瘾性低、不良反应少、医生又可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和耐受性决定其用量,能带出医疗机构和自行服用等优点,也符合WHO癌痛治疗的应以无创给药为首选途径的主要原则,因而对需要长期使用第三阶梯止痛药物的患者比较适用,所以硫酸吗啡控释片的消耗数量逐年上升,而且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

3.3 2005年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用量较大,这是当时大部分癌痛患者在使用哌替啶进行镇痛的长期治疗,哌替啶的镇痛作用只相当于吗啡的1/10~1/8,镇痛持续时间仅为吗啡的1/2~2/3,而其中间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对中枢神经系统及肾脏有毒性作用,并且这种代谢产物有蓄积作用,所以不适应于慢性疼痛患者的长期使用,新《处方管理办法》指出:“对于需要特别加强管制的麻醉药品,盐酸哌替啶处方为一次常用量,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因此,2006-2007年的使用量明显下降,主要用于创伤、手术后疼痛、分娩止痛及胆绞痛、肾绞痛等内脏绞痛的患者止痛。

另外盐酸布桂嗪片、注射液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主要是盐酸布桂嗪原来为第一类精神药品,自2005年11月列入麻醉药品管理以来,由于管理和使用方法的改变,其消耗量发生下降变化。

上一篇: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训下一篇:教学管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