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认知功能

2024-06-19

整体认知功能(精选7篇)

整体认知功能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额叶挫裂伤手术时机的选择与对整体认知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额叶挫裂伤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时机的不同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首先采用非手术治疗,治疗组同时在入院12~36 h内积极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在入院后36 h行手术治疗。结果 根据GCS评分,治疗组预后良好率为83.3%,对照组预后良好率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MMSE、LOTCA评分总分与各分项认知测试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的AChE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BDNF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手术治疗额叶挫裂伤可提高预后良好率,改善整体认知功能水平,其作用的发挥可能与抑制AChE的表达和促进BDNF的释放有关。

关键词:额叶挫裂伤,手术时机,整体认知功能,预后

额叶挫裂伤是颅脑损伤中较常见的一种损伤,症状比较隐匿,而且病情复杂,可发生严重脑水肿及颅内血肿,导致中心疝形成,造成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致患者突然死亡[1]。同时也给治疗方法的选择带来很多困难,很多患者也是误以为手术时机没有到而单独治疗,造成严重后果[2]。目前国际上对颅脑损伤认知功能的研究还不多,机制尚不明了[3]。本文具体探讨了额叶挫裂伤手术时机的选择与对整体认知功能水平的影响,以期早期预防额叶底部脑挫裂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或阻止其认知功能障碍继续恶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西安市长安医院2008年8月~2011年1月收治的额叶挫裂伤患者60例,纳入标准:(1)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显示为单侧额叶底部挫裂伤为主;(2)符合公认的关于颅脑损伤评定标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9~12分,CT示小血肿;(3)保证患者能理解并配合检查;(4)治疗前均无服用任何抗精神病药物及抗胆碱能药物;(5)均采用手术结合保守治疗的方法。60例患者中,男55例,女5例;年龄14~75岁,平均33.2岁;损伤原因:车祸伤42例,坠落伤10例,打击伤5例,其他伤3例;受伤至入院时间为2~8 h;伤后昏迷11例,未出现昏迷49例;临床表现:52例可见额叶挫裂伤表现,8例经头颅CT复查发现额叶挫裂伤。根据手术治疗时机的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首先均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降温、控制颅内高压、防治脑水肿、吸氧、防治并发症、早期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30例在入院后12~36 h内行CT复查发现病情恶化,就立即积极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30例在入院36 h后行CT复查才发现病情恶化,积极采用手术治疗。手术采取双额部颅骨去骨瓣减压,硬膜减张缝合,双额叶脑挫裂伤灶切除。脑内血肿清除后止血要彻底,合并矢状窦出血时,可用明胶海绵压迫,必要时两缘缝合加压。硬脑膜要严密修补,可用脑膜补片或者筋膜宽松缝合以达到减压目的。

1.3 评定指标

(1)预后评价:按GCS评分标准评级[4]。(2)乙酰胆碱酯酶(ACh E)及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浓度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后抽取空腹肘静脉血4 m L置于抗凝试管中,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ACh E及BDNF浓度。(3)认知功能评定:采用多维度神经心理测试量表全面评估患者的认知特征,主要包括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第2版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量表(LOTCA),分数越高,相关认知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预后疗效比较

根据GCS评分,治疗组30例中,良好25例,中残3例,重残2例,死亡0例,良好率为83.3%。对照组30例中,良好15例,中残6例,重残6例,死亡3例,良好率为50.0%。两组良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术后ACh E和BDNF浓度比较

治疗组术后的ACh E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BDNF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术后认知功能比较

治疗组患者手术后的MMSE、LOTCA评分总分与各分项认知测试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3 讨论

额叶挫裂伤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其病情较为复杂,特别是前额叶底部挫裂伤,并发症多。这与额底结构不平整、易形成挫裂伤有关,表现为单侧、双侧或一侧严重一侧较轻,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为单侧损伤。有时伴有颞极部位损伤,患者有时虽然血肿量不是太大,但水肿区域波及范围大,水肿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伤后症状表现多样,本组患者临床表现与之符合[5]。脑挫裂伤由于病情较重,多需要采用手术治疗,但目前对于额叶脑挫伤的手术时机还不统一。笔者认为,积极手术对提高患者存活率和改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6]。在患者入院后,尤其是36 h内,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一般采用冠状开颅去骨瓣减压,吸除坏死脑组织及脑内血肿[7,8]。本文结果显示,根据GCS评分,治疗组预后良好率为83.3%,对照组良好率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乙酰胆碱(ACh)是中枢胆碱能神经系统重要的神经递质,在大脑皮质尤其是额叶底部中大量存在,其在额叶底部传导刺激并提供信息到大脑皮层等,进而参与记忆过程,最后通过ACh E水解而失活,其能透过血脑屏障[9,10],而且脑组织与血中ACh E水平呈正相关,故血中ACh E能部分反映脑部ACh E水平的变化[11,12,13]。本文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术后MMSE、LOTCA评分总分与各分项认知测试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的ACh E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BDNF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早期手术治疗额叶挫裂伤可提高治疗预后优良率,改善整体认知功能水平,其作用的发挥可能与抑制ACh E的表达和促进BDNF的释放有关。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整体认知功能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0年9月—2012年9月我科收治的40例AD者, 其中男性26例, 女性14例;年龄63~85 (73.76±13.64) 岁, 病程5~288 (49.85±18.74) 个月。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40例患者均符合美国国立神经疾病研究院和脑卒中-老年痴呆及有关疾病协会 (NINDS-ADRDA) 的相关诊断标准[3]。并符合总体衰退量表[4]的轻中度分级标准。文化程度:文盲9例, 小学23例, 初中12例, 高中及以上6例。排除标准:意识障碍, 重度痴呆, 血管性痴呆和其他原因导致的痴呆, 严重的躯体疾病等。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和病情程度等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 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干预组应用3+1整体康复护模式, 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病情评估

分阶段、分期评估患者的痴呆严重程度, 根据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测定患者的生活能力状态, 1次/周, 结合患者的自觉症状、情感状态和精神表现等, 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康复方案, 并根据每周评估结果动态调整护理方案。

1.2.2 健康教育

通过图片、幻灯片、电视等方式讲解AD相关知识, 开展防治脑血管疾病的健康指导, 根据患者病情和“用则灵, 废则退”的理论进行个体化脑功能康复训练, 如手指操练习、拼地图游戏、夹豆子比赛、计数比赛等。

1.2.3 认知功能训练

在病情评估的基础上, 进行个性化认知功能训练。 (1) 生活能力:示范、指导患者穿衣、扣纽扣、洗手、洗脸、刷牙、叠被子、吃饭、如厕等; (2) 记忆能力:随机说出不同的3位数、4位数、5位数等, 让患者立即口述, 直至不能口述, 训练患者的超短时记忆能力。给患者看几件物品的图片, 让其仔细记忆, 看完图片后, 让其回忆, 训练患者的短时记忆能力。让患者回忆3天前做过的游戏节目或看过的健康教育片或访视的亲戚、朋友等, 护理人员通过暗示、提醒等使患者逐步增强长时记忆能力; (3) 语言能力:根据评估结果, 了解患者的语言障碍类型, 让患者模拟护理人员口型, 跟着护理人员阅读卡片上的文字, 跟颂短的词句等; (4) 识别能力:告知几种类型卡片, 如水果类、机械类;家具类等, 让患者认识、归类, 并说明理由等; (5) 其他能力:注意力、情感能力和定向力训练等。

1.2.4 预防性专科护理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资料, 总结最佳的护理实证, 根据分阶段的评估结果, 结合科室护理经验, 预防患者发生人身伤害, 强化基础护理, 保持病房无锐器, 坚持床头交接班, 预防患者丢失。加强病情巡视, 监督患者吞咽下治疗药物, 谨防含在口中, 同时预防中度AD患者的自伤行为, 必要时给予约束带固定, 但要注意患者的安全保护。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护理前 (入院时) 、后 (护理6个月后) 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 (MMSE) [5]和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量表 (QOL-AD) [6]评分变化。认知功能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QOL-AD共4个领域, 13个条目, 总分13~52, 分数与生活质量呈正比。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处理, 数据采用±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MMSE评分

护理前, 2组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 2组MMSE评分均明显提高 (P<0.05) , 但干预组提高较对照组显著 (P<0.05) 。见表1。

注:AD—阿尔茨海默病。MMSE—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

2.2 QOL-AD评分

护理前, 2组QOL-AD评分无明显差异 (P>0.05) ;护理后, 2组QOL-AD评分均明显提高 (P<0.05) , 但干预组提高较对照组显著 (P<0.05) 。见表2。

注:AD—阿尔茨海默病。QOL-AD—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表。

3 讨论

AD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渐进性不可逆的神经系统疾病, 核心症状是认知功能障碍, 随着病情进展, 逐步损害患者的自理能力, 影响生活质量。鉴于具体病因不明, 目前的治疗措施仅是改善临床症状, 减缓病情进展, 减少并发症。因此, 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对AD患者的病情治疗和康复尤显重要。国内外研究表明, 护理干预能有效减缓AD患者的病情进展, 且能提高治疗后的生活质量[7,8]。

AD患者虽然丧失了一些功能, 但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和理解仍有一定的应激反应, 通过护理干预可最大限度地发掘患者潜能, 减缓病情恶化, 促进疾病康复。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是整体护理模式的发展和细化, 充分考虑以患者为中心, 强调对AD患者的病情进行分阶段、分期评估, 在此基础上结合专业护理知识, 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和认知功能训练[9], 提高了患者的自理能力和认知能力。预防性专科护理集中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运用专科护理经验, 可有效预防AD患者的人身意外伤害, 保证患者安全、有效接受治疗和护理。本研究表明, 干预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说明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比常规护理更能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康复, 可能与动态分阶段、分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在此基础上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关。预防性护理加强对患者的安全保护, 为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安全保证, 而且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客观上也促进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 故干预组QOL-AD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与江皋轩等[10]报道的一致。

综上所述, 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能明显改善轻中度AD患者的认知功能, 提高其生活质量, 对轻中度AD的康复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Uriri-Glover J, McCarthy M, Cesarotti E.Alzheimer disease:what new evidence shows[J].Nurs Manage, 2012, 43:26-31.

[2]钟玉群, 陆新容, 于红静.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在老年痴呆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 2011, 32 (20) :2754-2755.

[3]Teng E, Ringman JM, Ross LK, et al.Diagnosing depression in Alzheimer disease with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provisional criteria[J].Am J Geriatr Psychiatry, 2008, 16:469-477.

[4]Mets T, Vandewoude M, Jacquy J, et al.Patient and caregiver outcomes after 6+/-1.5-months of rivastigmine therapy for mild-to-moderate Alzheimer&apos;s disease:the Belgian FExT study[J].Curr Med Res Opin, 2007, 23:2485-2501.

[5]康美玉, 杜涛, 霍红旗, 等.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J].职业与健康, 2011, 27 (21) :2459-2460.

[6]Logsdon RG, Gibbons LE, McCurry SM, et al.Assessing quality of life in older adults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J].Psychosom Med, 2002, 64:510-519.

[7]许梅.序贯护理对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 2012, 10 (12) :1969-1970.

[8]Naylor MD, Karlawish JH, Arnold SE, et al.Advancing Alzheimer&apos;s disease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care: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Ware Invitational Summit[J].Alzheimers Dement, 2012, 8:445-452.

[9]于红静, 陆新容, 钟玉群.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16) :12-14.

整体认知功能 篇3

1 AD的首发认知功能改变

AD的首发认知改变被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被神经心理学检查发现的客观认知功能下降;一类是仅在主观上感觉认知水平下降但客观检查正常的主观认知功能下降即SCD。近十几年来,随着对客观认知功能研究的深入及细化,研究人员将具有轻微客观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作为AD防治起始阶段。而2011年主观认知功能障碍概念提出后,SCD阶段迅速成为研究重点。大量研究发现在AD临床前期SCD和MCI均会出现[3,4]。

1.1 MCI

MCI是指患者存在轻度记忆或认知功能损害,但日常生活能力正常,认知功能测试尚未达到痴呆水平。2011年NIA-AA提出MCI的诊断标准[5]:(1)主诉或者有知情者证实的认知水平下降;(2)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认知域的水平下降,包括记忆力、注意力、执行任务的能力、语言表达及视、空间觉等;(3)可以独立完成日常生活;(4)除外痴呆。依据认知功能测试结果的差异,将MCI分为4个亚型[6,7]:Ⅰ型,指单有记忆力下降的MCI;Ⅱ型,指包括记忆力下降及另外一个或多个认知域水平下降的MCI;Ⅲ型,指记忆力以外的一个认知域下降的MCI;Ⅳ型,指记忆力以外多个认知域下降的MCI。Ⅰ型和Ⅱ型合称为遗忘型MCI,Ⅲ型和Ⅳ型合称为非遗忘型MCI,遗忘型MCI发生AD的可能性最大。

最近,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学计划(the Alzheimer's Disease Neuroimaging Initiative,ADNI)将MCI分为早期MCI及晚期MCI。与同年龄、同性别、相同教育水平人群比较,将认知功能位于正常平均水平以下1~1.5个标准差之间的人群定义为早期MCI,将认知测验分值在正常人平均水平1.5个标准差以下的人群定义为晚期MCI[8]。随着前MCI阶段研究的逐渐增多,通过对其研究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发现包括自由和线索选择性回忆测试(free and cued selective reminding test,FCSRT)、延迟记忆回顾测验、数字符号替换测试和简易精神状态测试(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的综合测试体系可明显提高MCI筛查的敏感性及特异性[9]。

遗忘型MCI患者发生AD的可能性大[10],大体病理可见颞叶萎缩,海马萎缩为主,结构性核磁共振可以发现这种改变,并且被认为是MCI发展为AD的最好的MRI标志。重复的MRI扫描,动态检测颞叶内侧及海马体积可以作为监测疾病进展的可靠方法[11]。Karas等对24例MCI患者进行结构性核磁共振检查,动态监测3年,结果发现,左侧颞、顶叶萎缩是预测MCI转化为AD的良好指标[12]。PET检查显示扣带回、楔前叶及邻近脑组织低代谢,可以作为MCI向AD转变的预测信号[7]。Mosconi等对MCI进行PET检查发现,31%者存在AD的损害特点[13]。另外MCI患者皮质和海马神经元乙酰胆碱转移酶(Ch AT)活性降低及乙酰胆碱(ACh)水平异常降低,胆碱能通路障碍。胆碱能通路参与神经系统几乎所有的功能,对认知功能信息的处理至关重要,与认知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检测Ch AT活性可做为MCI的诊断工具,并可评价抗Ch AT药物治疗效果[7]。对MCI患者进行脑脊液及血清检查可发现脑脊液及血清中Tau蛋白均升高。Leow等对327例MCI患者进行Tau检测并随访,发现其中几乎所有随访发展为AD的MCI患者发病前脑脊液Tau蛋白均升高,而随访未发生AD的MCI患者脑脊液Tau蛋白水平不升高[14,15],提示脑脊液高Tau蛋白可作为预测MCI转化为AD的生物学指标[16]。张媚等对MCI患者进行血清Tau蛋白检测并随访2年,其中34.4%者发生AD,发生AD的患者于MCI阶段已经出现血清中Tau蛋白水平增高,提示血清中高Tau蛋白也可以作为预测MCI转化为AD的生物学指标[17]。

1.2 SCD

AD临床前阶段的SCD指患者与先前正常状态比较,主观感觉认知功能持续下降但受到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调节,标准化认知功能测试正常。这种认知功能下降需除外MCI、前驱期AD及痴呆、急性事件导致的应激状态,除外抑郁状态及其他精神性疾病、药物滥用、中毒、遗传及代谢性疾病、AD以外的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下降。大量研究证实SCD患者容易患AD[18]。例如,德国对平均年龄80岁的老年人进行追踪调查,发现SCD患者在3年内发展为AD的概率是其他人的3倍。如果SCD患者存在熟练技能的下降或焦虑状态将使这种比例进一步增加到6.5倍[19]。

研究人员逐渐认识到SCD对AD的预测及诊断价值,为更好地筛选AD临床前期的SCD患者,2014年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 Initiative Working Group(SCD-1)提出来SCD概念框架,强调了AD临床前期SCD的诊断特点(SCD-plus):(1)主诉记忆下降而非其他认知下降;(2)起病在5年以内;(3)发病年龄≥60岁;(4)对SCD相关问题表现出担心、担忧;(5)情景记忆测试表现比同年龄组其他人差。如果在相关研究者获得以下信息有助于SCD的诊断:(1)记忆力下降得到知情人证实;(2)有Apo Eε4基因突变;(3)AD生物标记物阳性[4,18]。最新的研究发现,随AD病情进展及年龄增长,由于自我认知力逐渐下降,SCD诊断的可靠性逐渐下降[3,20]。但如果结合AD神经影像学及生物标记物特点便可提高SCD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构磁共振成像研究发现,SCD患者的海马、双侧内嗅皮质体积缩小,且右侧杏仁核体积缩小更明显,这符合AD患者的脑萎缩特点。并且结构磁共振成像对SCD患者的大脑改变很敏感,从正常人中区分出AD临床前期的SCD患者的准确率可达67%。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发现,在进行情景记忆测试的再认测试时,SCD患者出现海马活性降低同时额叶皮质活性增高;在非测试的安静状态时,SCD患者海马的功能连接减少,连接程度介于正常人与MCI之间[21]。

18F脱氧葡萄糖PET(18F-fluorodeoxyglocose PET,FDG-PET)研究发现SCD患者楔前叶、顶叶和颞叶内侧代谢减低[22]。对匹兹堡化合物PET(Pittsburgh Compound B PET,PIB-PET)的研究结果显示,SCD患者的执行能力下降与Aβ沉积具有相关性[23]。德国进行认知方面多中心的研究发现,50%的SCD患者存在AD的特征性脑脊液特点:Aβ1-42下降及Tau蛋白升高[24]。有研究显示,淀粉样蛋白生物标记物阳性的SCD患者未来发展为AD的几率是其他人的16倍[25]。

3 结语与展望

随着对AD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SCD可能是介于正常和MCI之间的状态[26],SCD的提出对超早期诊断AD意义重大,使AD患者在发生不可逆性损伤前接受干预治疗成为可能。但由于目前尚没有能够体现AD临床前期SCD的神经心理学检查方法,SCD的筛查只能结合生物标记物及神经影像学检查,临床应用有很多不便,需要未来进行大量研究探索解决方法。

摘要:随着对阿尔茨海默病(AD)临床前期的大量研究,近年提出主观认知功能下降(SCD)概念。将AD临床前期的研究重点从客观认知功能评定量表提示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期转移到SCD期。SCD和MCI在生物标记物及神经影像学特征上都与AD存在相关性,都可作为AD的早期预兆。在本文中作者将综述近年关于SCD和MCI的报道,对SCD和MCI的概念及临床特点分别进行介绍。

整体认知功能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76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 均经颅脑CT或颅脑MRI检查确诊为急性脑血管病,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38例。观察组患者男21例, 女17例, 年龄60~83岁, 平均年龄 (71.5±4.7) 岁, 脑梗死24例, 脑出血14例;对照组患者男20例, 女18例, 年龄63~80岁, 平均年龄 (73.1±5.2) 岁, 脑梗死22例, 脑出血1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脑卒中类型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脱水、降低颅内压、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多奈哌齐5mg口服, 每日1次, 连服1个月;并且每天进行大约2h的认识功能训练, 即根据患者的情况设计包括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集中力及语言、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方面的问题, 进行1个月的训练;对照组则单纯给予盐酸多奈哌齐5mg口服, 每日1次, 口服1个月。

1.3 观察指标

进行该治疗前, 所有患者均进行精神状态量表 (MMSE) 、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 (FIM) 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Barthel指数) 评分的评定, 治疗1个月后, 再次进行MMSE、FIM、Barthel指数评分的测定。

1.4 疗效评价

显著改善:治疗后MMSE加分不低于4分;改善:治疗后加分在1~3分;无效:治疗后加分没有变化, 或者减分不高于2分;加重:治疗后, MMSE出现减分, 且减分在2以上[2]。总有效率=显著改善率+改善率。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FIM、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MMSE、FIM和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MSE、FIM、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患者MMSE、FIM、Barthel指数评分与治疗后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的MMSE、FIM、Barthel指数评分,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s)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著改善10例, 改善16例, 无效9例, 加重3例, 总有效率68.4%;对照组显著改善6例, 改善15例, 无效11例, 加重6例, 总有效率55.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见表2。

(n)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致残率极高的脑血管疾病, 多见于老年人, 其后遗症不但出现运动功能障碍, 还可以出现以不同程度的记忆力、计算力和执行能力等方面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认知功能障碍[3,4]。脑卒中患者发病后1周, 大约有60%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5]。因此在治疗脑卒中疾病时, 不仅要注意肢体运动功能的治疗, 还要注重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与治疗。

目前有研究表明, 认知功能与运动、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关系密切, 因此, 通过改善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 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和日常生活能力, 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6]。在MMSE、FIM和Barthel指数评分等方面, 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明在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 除了脱水、降低颅内压、抗血小板聚集等一般治疗外, 给予盐酸多奈哌齐联合认知功能训练, 比单一应用盐酸多奈哌齐疗效更好。盐酸多奈哌齐是通过增强胆碱能神经的功能来发挥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其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可以促使大脑功能的重塑, 而且有效增加了神经反射和功能重塑的临床效果[7]。

综上所述, 尽管脑卒中的致残率、病死率较高, 但是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 可以有效改善后遗症, 其中在药物的基础上加用认知功能训练的治疗方案, 比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多奈哌齐联合认知功能训练治疗老年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38例,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 在此基础上, 观察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5mg, 口服, 每日1次, 每天进行约2h的认识功能训练;对照组单纯给予盐酸多奈哌齐5mg, 口服, 每日1次。治疗1个月后, 对治疗前后的精神状态、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测定。结果:两组治疗后MMSE、FIM、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 (P<0.05) ;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总有效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3%,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 (P<0.05) 。结论:盐酸多奈哌齐联合认知功能训练治疗老年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盐酸多奈哌齐,认知功能训练,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

参考文献

[1]刘黎明.归脾汤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 15 (9) :31-32.

[2]翟洪霞.血管性痴呆39例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 (9) :67-68.

[3]孙新芳, 肖桂荣, 宋建良.老年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与ADL恢复的临床分析[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3, 6 (6) :22-23.

[4]李惠敏.安理申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 9 (4) :27-28.

[5]史德海, 张卉田, 赵梦杨, 等.认知功能训练联合尼莫地平对急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3 (24) :28-30.

整体认知功能 篇5

工程造林, 在我国已全面科学、系统、有计划的率先展开。自70年代末“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项目实施以来, 已完成了“五期”。进入本世纪, 国家又相继增设了“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封山育林”、“日元贷款”等工程造林项目, 从而也带动了一些地方“工程造林”建设项目。如:“村村通防护林建设”、“废弃地造林整治建设”, “生态园建设”、“经济林建设”、“林下经济开发”等, 其目的就是:提高森林占有率, 实现森林整体功能。

然而, 30多年来的“工程造林”建设, 究竟取得什么样成就, 达到什么样效果。从近些年来沙尘暴频发、沙石流现象频繁出现而知, 我们的任务还很艰巨。这就迫使我们这代人, 还要继续加大对工程造林的实施力度, 绝不能放松管理。尤其是国家出台的重点工程造林项目, 既有它的现实性, 更有它的长远意义。着力解决局部与整体间利益关系, 全民上下齐抓共管, 才能实现工程造林目的。工程造林, 作为林业一项重点开发项目, 政府是有计划部署、有实施方案、有科学管理手段、有强基固本之大计的系统行为, 是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 在工程造林管理上, 进一步加大力度。运用科学管理手段, 即要保住来之不易的成果, 也要使工程造林更加规范化、理想化、功能化。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有增效创收的目的。因此, 我们要高度重视、细致研究, 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1 行政管理状态

目前, 工程造林在行政管理上, 以制度全、责任明晰、落实及时到位而基本达到健全, 这是因为:上级投入大、要求严, 领导业绩与项目落实情况、运作力度和取得效果直接“挂钩”。因此, 落实得快, 操作也顺当。但在实际过程中, 能否使工程造林达到上级要求, 哪些问题还需改进。

1.1 地点落实情况

要科学布局, 注重发展方向和可操作空间。形成规模;连片面积不少于10公顷为宜。在这方面较关键的是地点的选择。

1) 为使工程造林着实起到防风固沙、水土涵养等作用, 要科学部署, 重点落实。零散较小地块、小水涝地快等不要以凑数形式进行规划。因为不能起到防护作用, 而且会影响耕种而造成诸多不利因素;

2)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国家的重点工程项目之一, 目的直观明确。所以在落实时, 首选确定风口、荒漠的裸嵴秃顶的山脉, 这样才能达到防风固沙, 水土涵养之目的, 如随意选择一片防护意义不大的林地进行工程造林项目, 既浪费了有效资金的使用, 也会失去工程造林的意义。

1.2 工程造林的实施, 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制度

如有的村屯山脉裸、秃现象已达80%, 基本沙化, 栽植树苗后, 是“春天绿、夏天黄、秋天见阎王”, 几年来的补补栽栽, 过多的投入, 老百姓也失去了信心。对此只能采取以下方法。

1.2.1 实行集中突破的管理模式

杜绝“以量取胜”的现象, 如一个县 (市) , 一年之搞几个乡镇 (或几个村) , 以集中重点、突击难点、解决关键的方式, 把国家投入的资金, 用在关键部位, 重点区域。加大栽植苗木投入 (换土施肥、遮阴浇水等) , 集中精力打歼灭战, 栽植一片成功一片。通过经过几年的奋斗, 将会彻底消除年年植树不见林的怪象。

1.2.2 实行统一管理模式

自林权改制后, 农村原有林地基本化整为零, 从几分、几亩到几公顷不等的地块, 从不同栽植状况来看, 格局和生长势参差不齐。经营者基本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相当一部分人想的是年年春季的成活率, 长远发展意识淡薄。因此, 用“集中管理”的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如:实行股份制经营;或者采取一面坡、一座山、一条沟等, 成立联户经营小组或小队“局部集中管护”;必要时纳入国有林场“分成”管理。彻底扭转“散打散闹”的局面。

2 资金管理情况

工程造林项目开发, 基本上是国家全方位投资, 这是利国利民的举措, 要公开透明, 让群众心里有数。资金使用最好采取村、屯或小组集中使用。设计方案定型后, 由村委会牵头, 经营者自行组织购苗、栽植、管护等过程, 上级部门及时做好衔接、沟通、指导工作, 要科学参考资金使用, 做到明晰、合情合理。遏制挪用、强行摊派、降低或扣除实际投入资金的违法行为。

3 技术管理措施

主要体现在主管部门技术力量的投入和力度。要运用林业技术普及的手段, 才能实现工程造林项目齐抓共管、日新月异良好氛围。

1) 林业主管部门要及时部署培训考核, 一方面及时把工程造林的重要意义宣传给大家, 使广大群众意识到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搞工程建设的目的;另方面就是不断提高经营者“植苗、管护、开发”的基本操作水平, 掌握一些林木生长特性, 合理利用林地培育高新品种。

2) 利用新科学新技术, 开发林下经济。林业产业化的兴起, 的确调动起了不少人的积极性。使林业单一的森林经营理念有了活力, 科学理性的间作药材、食用菌、果品等和其他动物的养殖, 已经取得了不可非议的成果。但是, 有些地区盲目、不科学的林粮间作、林菜间作, 也的确使造林地出现了“年年植树不见林”的恶劣现象。

所以, 没有科学技术的操作, 就是蓄意的蚕食林地!要在国家工程造林项目中实现林业产业化的开发, 必须慎之又慎。即要因地制宜, 也要固本强基;有了茂密的森林基础, 方可谈林业产业化发展。

4 责任制度

工程造林项目的实施, 必须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保驾护航, 否则, 连年补植、反复更换树种, 被动调整地块等不良现象即可出现。因此, 工程造林建设计划不能拖延。对工程造林的责任人或单位, 如连续3年内, 苗木生长保存率达不到85%的, 应有特别规定:

1) 由责任人包赔正常损失外, 应当考虑他的林权证是否还能正常使用的问题;

2) 对责任单位, 除追究经济损失外, 主管领导、班子集体必须严查严办。

5 结论

开发工程造林项目, 是在现时代森林资源面临匮乏, 地理环境渐已恶劣的情况下, 国家或地方政府经过科学调研、而采取的科学应对手段, 既是我们的责任, 也是我们的义务。工程造林的成功与否, 要体现了政府的职能所在, 更重要的是:要想实现“山更绿、天更蓝、水更清、人更旺”的美好环境。要经过我们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

摘要:工程造林, 是国家推动现代林业生态建设、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 从管理体制上看, 它不但有效遏制“年年造林不见树”的现象, 而且使管护林地的方式更加规范化、制度化。通过经营管理, 实现了更加完善的“有法可依、有据可施、有利可行、有行必胜”的管理模式。从现已实施的“三北四期”、“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等国家工程造林来看, 效果很好, 虽不排除少部分火烧、病死现象, 但总体上达到了预期目的, 如再继续加大管理力度, 工程造林的成果, 将会彻底改变目前林地状况。

如何应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篇6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简称MCI)是一种轻微的,但值得注意的,思维和记忆能力的改变,它可影响个人的工作、和保持独立的能力。James Ellison博士说:“你可能错过预约,经常丢失东西,很难回忆名字或你想使用的单词。你也可能很难找到熟悉的地方,或者很难记住重要的日子。”MCI影响不同人不同认知的领域,但是你可以采取简单的步骤控制MCI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记忆力

Ellison博士说道:“好习惯可以弥补糟糕的记忆。”如果你有记忆力问题,他建议你制定日常工作来加强习惯。例如坚持将钥匙挂在门边的挂钩上,或将车停在购物中心经常停放的地方,这可以让你更容易记忆和更容易找到车,又如将服药与其他活动联系起来,如在刷牙或吃饭时不久即接着吃药。又例如应用记忆力辅助工具如笔记本电脑或智能手机等等,也有利于找到经常拨打的电话号码、待办的事项、预约和重要日期。使用产品的提醒功能,如药盒里面的闹钟和手机或电脑日历里的提醒功能。

办事能力

办事能力控制着你的决策、规划和组织。为避免可能出现的意识混乱,建议简化你的选择,将最有用的物品放在家里容易拿到的地方。避免杂乱。清理衣柜,限制服装选择,减少厨房用具和锅碗瓢盆的数量。使用按钮更少的手机和家用电话,利用快速拨号功能。如果你不记得门上、橱柜和箱子里面的东西,可在它外面贴上标签。减少家中凌乱,不仅会使决策更容易,也减少摔倒或增加火灾风险的危害。

视觉空间认知

MCI常常会损害视觉,干扰你的视觉领域,包括在驾驶时如何寻找回家的路和判断距离和时间。对于早期MCI,Ellison博士建议在车里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避免在高峰期间以及天气状况不好时开车。对于更晚期的MCI,驾驶员可请教进行路面驾驶能力的专家评估,可以帮助你确定是否有能力驾驶。你通常可以在医院的老年或职业治疗部门、驾驶学校和国家机动车辆部门找到这样的专家。

轻度认知对语言的影响

MCI可以使互相沟通不容易完美进行,因为在谈话中回想词汇和正确使用它们的能力可能会受损,但是不要停止与家人和朋友聊天。继续与别人交谈是保持语言能力的最好方式。当你想不出一个词,你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去表达,或直接说你找不到确切的词,然后解释你想说什么。如果你被焦虑控制,这可能会妨碍你回想。当语言缺失出现,稍微停顿一会儿,看看有没有可能再想起来,然后继续你的谈话。

轻度认知对社会活动的影响

整体认知功能 篇7

关键词:卒中,护理,抑郁,认知功能

脑卒中又称为中风,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意外,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一种,其病因是由于机体因意外或疾病导致脑部血管突然发生破裂,或患者因血管受到阻塞导致大脑血液供应不足等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其中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前者临床发病率较高[1,2]。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发病原因为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闭塞引起,患者多为中年人,男性较多,如发病时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严重者会导致患者死亡。出血性脑卒中临床病死率较高[3]。有学者研究表明,脑卒中已成为我国脑部血管疾病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且致残率也逐年增长,目前临床针对不同类型的脑卒中其治疗方法也不同,但尚未有特效治疗手段,所以做好预防是杜绝疾病发生的最好方式,高血压是引发脑卒中的高危因素之一,所以对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应做好降压治疗,同时做好全民疾病相关知识普及工作,才能进一步防治脑卒中[4,5]。本研究旨在探讨认知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收治的5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普通组与干预组,各28例。普通组中男19例,女9例;年龄43~65岁,平均年龄(55.6±4.7)岁;疾病类型:脑梗死9例,脑出血19例。干预组中男20例,女8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3.4±4.8)岁;疾病类型:脑梗死10例,脑出血1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普通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好疾病相关知识宣教,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遵医嘱对其进行用药护理,与患者保持沟通,缓解其不良情绪。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认知护理,包括以下3个方面。(1)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鼓励患者及时抒发内心感受,耐心倾听,缓解其内心不良情绪,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消除其不良情绪。(2)向患者家属做好疾病知识健康宣教,通过与患者进行问答活动,帮助患者认识到自身负面情绪及对疾病错误认识进行纠正,告知患者应自我反省,护理人员采用认知功能重建方式引导患者走向健康思维模式。(3)治疗一段时间后应及时根据患者病情为其制定早期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肢体运动计划及认知功能锻炼,采用相关措施帮助患者缓解面部神经运动障碍,加速其肢体运动恢复。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心理情绪评分、护理满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包括患者对待事物的认知能力有所提高、家庭成员之间相处融洽、愿意主动融入社会、情绪正常等,采用百分制,得分较高者,表示患者生存质量较好。采用自制患者心理情绪调查表评估患者心理情绪,观察指标包括患者不良情绪出现、睡眠质量较差及配合治疗情况、护患沟通等,0~7分表示没有焦虑情绪出现;8~10分表示可能出现焦虑;11~20分表示有明显焦虑或抑郁,在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评定。总结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评分,自制评分表,采用百分制,指标为健康指导、服务态度、护患沟通及护理操作执行、护患沟通评分等方面,评分越高护理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存质量评分干预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心理情绪评分干预组患者心理不良情绪评分低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护理满意度干预组患者护理措施满意评分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脑卒中疾病多发于老年人,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多数患者会因疾病病程较长需长期治疗且临床疗效不明显等导致患者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患者可能会出现睡眠状况不好、语言交流障碍等,并伴随相应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如认知障碍等,其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不利于患者临床疗效,在早期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脑卒中患者认知护理,采用科学方法帮助患者创建正确的认知思维模式,纠正其错误思想,利于患者更好的恢复[6]。本研究中采用的认知护理,注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为其建立正确认识思维模式,纠正其错误认知,向家属做好健康宣教,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评分,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状态有积极意义。

有研究表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脑卒中患者认知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提高患者护理满意评分及生存质量[7,8]。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认知能力、家庭相处、社会融入、情绪评分高于普通组,不良情绪、睡眠质量、配合治疗及护患沟通评分低于普通组,对护理健康指导、服务态度、护患沟通及护理操作执行、护患沟通评分高于普通组,有统计学差异,表明认知护理干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与相关报道一致[8]。

综上所述,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认知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评分,缓解其不良心理情绪状态,值得临床借鉴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萍琴,周玲儿,杨永秀,等.认知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7):129-131.

[2]张雪,郭威,黄芬,等.神经内科护士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认知和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2):38-42.

[3]冯俏,金奕,周官恩,等.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患者认知损害特点分析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113-115.

[4]岳高杰,黄娟,程瑞莲,等.神经内科年轻护士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认知水平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1):27-29.

[5]王丽香,李霄.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5):36-39.

[6]张英艳.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11-12.

[7]彭美娟,冯青嫦,刘健,等.认知康复护理介导的自我服药程序在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3,28(1):82-84.

上一篇:消费者保护法下一篇:核电站KSN系统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