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身体认知

2024-06-02

有趣的身体认知(共5篇)

有趣的身体认知 篇1

1. 引言

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欧洲兴起的新的学科。认知语言学是以体验哲学为理论基础的。1999年, Lakoff和Johnson在合著的《体验哲学》一书中正式提出了“体验哲学”这一命题, 并指出语言具有体验性, 人类语言离不开具体的体验感知, 人类对于世界的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语言的结构和意义, 语言的形成是基于经验感知和主客互动, 因此研究语言应该从人类的经验和认知角度入手。

Lakoff和Johnson在书中指出了体验哲学的三条基本原则, 即心智的体验性、认识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心智的体验性作为最主要的原则, 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并不是外部现实客观的、镜像的反映, 也不是先天就有的, 而是人们在对客观外界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认知加工而形成的。我们大部分推理的最基本形式依赖于空间和身体, 他们为我们的日常推理提供了认知基础。他们认为:“概念是通过身体、大脑及其世界的体验而形成的, 并只有通过它们才能被理解。概念是通过体验, 特别是通过感知和肌肉运动能力而得到的。” (Lakoff&Johnson, 1999)

隐喻是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合到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果, 抽象性的语义主要是以空间概念为基础跨域隐喻而成。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更重要的一点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 (王寅, 2007) 。Lakoff和Johnson认为, 隐喻的形成即隐喻化, 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结构投射。从逻辑上看, 隐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范畴错误”, 即将两个不同范畴的事物加以类比, 从而实现特征的转移, 进而形成隐喻。从认知的角度看, 人的概念系统主要是建立在概念隐喻之上的。通过隐喻, 人们可以利用已有的经验来认知新的感受, 并认知比较抽象的事物或概念。例如, 人们常常利用自己最熟悉的身体器官或部位, 构成身体隐喻概念, 来认知、体验和感受其他领域的抽象概念。我们借助于体验哲学的理论分析了身体隐喻的认知功能, 在分析中我们发现,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身体隐喻都经历了类似的认知过程。

2. 身体隐喻与体验哲学

隐喻基于体验, 所以日常经验中的相关性不可避免地会引导我们获得基本隐喻, 它是身体、经验、大脑和心智的产物, 也只能通过体验获得意义, 这样就把基本认知能力与感觉运动经验连接了起来。例如自从我们出生后开始会爬, 慢慢就形成“始源—路径—目的地”这一基本图式, 我们做事一般都会有这样一个过程, 先有intention (始源) , 经过努力 (路径) , 最终达到目的。可见我们的行动常常就是基于这种基本图式之上的 (蓝纯, 2005) 。隐喻的体验性就说明了他不可能是任意的, 能通过身体经验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我国古人认为:“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这就反映了我们的祖先认识和描写事体的一个基本原则, 与西方的体验观有异曲同工之处。即:人类最先认识自己周围立体的、有形的、具体的东西, 包括人体本身及其器官。如山有山头、山腰、山脚, 树有树冠、树身、树脚等, 这是由人类的认知顺序所决定的 (王寅, 2007) 。之后, 当认知进入更高级阶段, 人类已经熟悉的东西就成了人们认识、体验和描述世界其他事物, 尤其是无形的、抽象的、难以定义的事物的基础。由此, 借助于表示具体事物的词语表达抽象的概念, 便形成了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隐喻认知方式和隐喻语言。例如, 人类首先认识了自己的身体器官如头、手、口、鼻、眼等, 然后用来指代物体的类似部位, 如英语中有eye of a needle (针眼) , mouth of the river (河口) , 汉语中有“茶壶嘴”、“桌子腿”, 等等;进而用来指代抽象的东西, 如英语的eye o the soul (心灵之窗) , make head of something (理出头绪) , 汉语的“心地”、“眉目”等。由此可见, 人体及其器官是人类的基础和出发点之一, 这符合人类以自我认知为中心, 由近及远、由自我到非自我、由实体到非实体、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

下面对身体隐喻的分类进行研究。根据隐喻形象性的不同和它们在语言使用中的复现率的高低, 我们可以将隐喻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这一标准, 俄罗斯学者斯克里亚列夫斯卡娅将隐喻分为始源型隐喻、语言型隐喻和个人型隐喻或称为文学作品的隐喻。

2.1 始源型隐喻

从共时的角度讲, 始源型隐喻已完全丧失了形象性而被称为“死喻”, 是已经被词汇化了的隐喻。大量人体隐喻之所以成为词汇的部分含义, 并已收入辞典中, 是因为通过无数的反复和联想, 这些意义已成为约定俗成的字面意义。基本词义由于隐喻的作用发展了其他义项, 而这些义项又由于反复使用失去了其修辞特征, 这种由修辞意义向“字面意义”的转化过程即词汇化。例如, “脚”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基本意思都是:人和某些动物身体最下部接触地面的部分。剩余的两个意思比如:剩余的, 残渣;最下部 (脚注) , 都是从基本意思中引申出去的。这其实是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射, 反映了人类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的隐喻性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是建立在对事物的体验和感知基础上的。

2.2 语言型隐喻

语言型隐喻具有一定的形象性, 它们作为相对稳定的语言成分为整个语言群体所接受和使用, 在人们的言语交际中有着很高的复现率。具体说来, 身体隐喻可以分为凸显型、逻辑错位型和功能变换型。

2.2.1 凸显型

凸显型隐喻是指在长期的认知世界过程中, 人的身体及其生理反应被赋予了特殊的寓意, 尽管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中身体名词的寓意有很大差异, 但是我们可以认为它们的活动经历了类似的过程。如在英汉文化中都有用“心”隐喻感情的, 如英语中有love with my heart, 汉语有“用心去爱”, 但某些非洲语言说“用我的肝去爱”, 而太平洋上的马绍尔语竟然说“用我的喉咙去爱”。这是因为人们起初对情感有一种不科学的认识, 认为人的情感来自人体的特定器官。长此以往, 当人们产生某种情感时, 就会触发相应的心理空间。如表示“高兴”时汉语的隐喻用法有“眉开眼笑”、“手舞足蹈”、“拍手称快”等, 英语用get one’s tail up或with a light teart;用器官的凸显结构来隐喻人的情感因素在不同语言中也有一些相同的取向, 汉语中表示:“以眼还眼, 以牙还牙”在英语可以找到类似的表达方法: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 这反映了不同民族的隐喻思维方式相通的一面。

2.2.2 逻辑错位型

人体器官本来是长在固定的地方的, 而当人体器官长在不该长的地方, 或将器官放在不该放的地方, 这就是一种错位。当人们经历的事情不符合常理或逻辑时, 往往就用逻辑错位型身体隐喻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汉语中常用“心眼不正”来表达“心地不善良”;用“把心提到嗓子眼”表示“恐惧”的情景, 等等。英语中用to put one’s foot in their mouth表达“说错话, 说蠢话”;用to have one’s heart in their boots表示“悲伤”的情感隐喻;用to be all fingers and thumbs描述全身长满手指, 反而动作不灵活, 构成了“笨拙”的概念隐喻, 具有贬义。这种不符合现实的夸大或故意扭曲, 不仅使语言变得形象生动, 而且反映了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创造性发挥。

2.2.3 功能转换型———通感隐喻

山东方言说:“我的鼻子聋了。”河南方言说:“我的鼻子瞎了。”将用于听觉领域的“聋”和视觉领域的“瞎”取代用于嗅觉领域的“不灵”, 表达了“笨拙”的概念隐喻。我国方言采用的感官的功能变换的手法就是通感隐喻。研究表明, 通感来自人的各种感知的相互连通。人的视、听、嗅、味、触五种感官虽各司其职, 但并不是完全割裂的, 而是彼此相通、互相影响的。对一个感官的刺激可以引起其他感官产生相应而不同的反应, 在大脑相应部位的神经细胞之间产生共鸣和联想, 于是“颜色似乎有了深度, 声音产生了形象, 气味也有了锋芒”。有关通感的例子在各种语言中不胜枚举, 如汉语的“冷眼旁观”、“臭名远扬”、“心直口快”, 英语的sweet music, warm colors, soft voice等。从某一具体概念出发的心理空间包含事物的所有声音、色彩、形状、气味、质地等属性。人类感官的这种通感作用构成了人们认知事物又一生理和心理基础。人们日常感知经验的纳入促成了不同官能之间的功能转换。

2.3 个人型隐喻

个人型隐喻属于隐喻转换的个别情况, 尽管有着很强的形象性, 但并不被整个语言群体所使用, 主要出现于文学作品之中, 是作家或诗人为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而采用的一种形象表达手段。这种隐喻是一种创新隐喻, 来源于个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下面以斐多菲的《我愿意是树……》为例 (宁翠兰, 2005) :

我愿意是树, 如果你是树上的花;

我愿意是花, 如果你是露水;

我愿意是露水, 如果你是阳光……

这样我们就能够结合在一起。

这个例子说明了人类都是从感知的周围世界中来认识抽象的事物, 表达感情。即, 语言的体验性。

3. 结语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而且是一种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隐喻基于体验, 身体隐喻的体验和认知理据清楚地说明了语言的体验性:语言是客观现实、身体经验、人类认知和生理基础等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摘要:本文以Lakoff提出的体验哲学观为理论基础,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英汉两种文化背景下的身体隐喻, 揭示了语言是客观现实、身体经验、人类认知和生理基础等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验证了语言现象与人的身体经验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体验哲学,身体隐喻,认知语言学

参考文献

[1]Lakoff, G.&Johnson, M.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Basic Books, 1999.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3]王寅.认知语言学.上海外语出版社, 2007.

[4]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5]宁翠兰.从身体隐喻看语言中的“体验哲学”[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6]王寅.认知语言的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有趣的身体认知 篇2

摘要为了了解当前研究生身体自我认知和自信心的情况及其关系,采用量表法对112名研究生进行了身体自我认知和自信心的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生的自信心总体水平不高;(2)身体自我认知的体育活动性、身体肥胖、整体身体、外表、耐力和自尊六个维度对自信心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研究生 身体自我认知 自信心

1.引言

1.1.身体自我认知

身体自我认知是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评价,是个体自我意识中最早出现的部分,同时也是个人概念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外对于身体自我认知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Sonstroem与其同事研究了身体健康与自我价值的关系后发现,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会导致身体机能的提高,从而提升自我价值感【1】。与国外相比,国内对身体自我认知的研究则相对较少,而且国内的研究除个别对身体能力知觉的研究外,大多停留在对整体自我概念中所包含的身体自我成分的探讨。

近年来,美国学者Marsh将多维度自我概念模型应用到身体自我概念的研究中,他认为身体自我认知应该包括以下十一个维度:健康、协调性、体育活动能力、身体肥胖程度、运动能力、整体身体、外表、力量、灵活性、耐力和自尊【2】。可见,身体自我认知是多维度、多层次、且内涵丰富的。在身体自我认知中得分高的个人具备更完善的自我接受能力,他们可以树立更积极的价值观,采取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运动领域和种类的选择上也更加灵活多变。可见,对身体的认知和评价是尤为重要的。

1.2.自信心

自信心是个体对自己是否具有完成某项活动的能力的自我评定,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近年来,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如何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成为心理学界的热点话题。而自信心作为人格品质中最闪耀的 一环则更为引人注目。自信心的培养可以促进个人积极的人生态度、优化个人的心理状态、保证个人学业的成功、满足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3】。当前心理学界对自信心的研究已取得相当大的成果,对自信心的结构、作用机制和培养途径等方面都有深入的探讨。可见,自信心对个人的积极影响已广为人们所接受。

1.3.身体自我认知和自信心

目前对影响自信心发展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他人影响、个人能力和性格特征以及文化背景因素等方面,而对于个人的自我认知,特别是身体自我认知对自信心影响的研究却相对缺乏。有研究表明对身体的自我认知会以社会为参照形成评价标准,从而对个人的自尊、自信、自强、自我效能感等产生持久的影响【1】。

因此,身体自我认知作为自信心的重要指标,其状况不仅会反应研究生对身体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而且可能会深刻地影响研究生的自信心的培养,进而影响研究生的成才。

2.研究方法

2.1.被试

随机抽取安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的研究生112名。其中男生54名,女生58名,研一学生45名,研二学生34名,研三学生33名。本研究中的研究生主要指全日制脱产在校学习、生活的一、二、三年级的在读硕士生。

2.2.研究工具

2.2.1.身体自我描述问卷

采用美国学者Marsh编制的身体自我描述问卷【4】,用以测量研究生的身体自我认知状况。本量表共70道测验,分为11个维度,即健康、协调性、体育活动能力、身体肥胖程度、运动能力、整体身体、外表、力量、灵活性、耐力和自尊。该量表采用从1(完全不符合)到6(完全符合)6点记分。本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5,显示了本量表良好的内部一致性。

2.2.2自信心问卷

采用美国心理学家Rosenberg编制的罗森博格自信心量表,用以测量研究生的自信心状况。本量表共10道测验,采用从1(非常同意)到4(非常不同意)4点记分。总得分在10分到40分之间,总分越低说明自信心水平越高。本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0,显示了本量表良好的内部一致性。

2.3.研究程序和数据处理

研究以团体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施测程序标准化,并采用SPSS18.0分析数据。

3.结果分析

3.1研究生的自信心状况

表1 研究生自信心的描述统计

项目

自信心 最小值 10 最大值 40平均数 19.24 标准差 7.064

表1显示,研究生的自信心水平并不高,呈中下水平(中间值25)。而且,自信心得分两极分化严重,其中最低分为10分,最高分为40分。

3.2.研究生身体自我认知和自信心的相关分析

为了了解研究生身体自我认知和自信心的关系,将自信心与身体自我认知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

表2研究生自信心与身体自我认知各维度的相关系数表

自信心 健康 0.035 外表

0.301*** 协调性 0.137 力量 0.014 体育活动性 身体肥胖 0.213** 灵活性 0.164 0.209** 耐力 0.263** 运动能力 0.131 自尊 0.277** 整体身体 0.344*** 总分 0.292**

表2显示,在对研究生的自信心与身体自我认知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后发现,自信心与体育活动性、身体肥胖、整体身体、外表、耐力和自尊六个维度有显著的相关。但是可以看出这六个维度主要体现的是外在的、可观察的形象方面,这说明研究生对身体自我认知的关注点产生了偏差,过于关注外在形象,而忽视了健康的身体机能在建立自信心方面的作用。另外,自信心与身体自我认知总分显著相关,显示身体自我认知可以对研究生自信心的培养和发展产生有效地影响。

4.讨论

4.1.研究生自信心状况

从自信心的均值来看,尽管属于高素质高学历人群,但研究生的自信心水平并不尽如人意。这除了个人性格缺陷以外,还可能因为当今社会攀比浮躁之气日盛,研究生在外貌、身高、经济条件、学习、能力等方面盲目地与其他人比较,造成不认同感。另外,日渐沉重的学业负担、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等也是造成研究生自信心水平不高的几个重要因素。因此,学校、社会和家庭必须形成一股合力,及时地对研究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协助研究生建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和职业规划,提高研究生的自信心水平,从而促进其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

4.2.研究生身体自我认知和自信心的关系

从研究生自我身体自我认知各维度与自信心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研究生的身体自我认

知水平对自信心的提升有显著的影响,特别是体育活动性、身体肥胖、整体身体、外表、耐力和自尊六个维度。有很多研究证实了体育锻炼作为加强个人身体自我认知水平的方式之一可以显著减少以压抑为主导的抑郁感,从而起到改善研究生心理问题,促进其自信心发展的作用【5】。因此,学校可以从加强体育锻炼宣传力度,采取相对灵活的研究生体育锻炼监督机制以及加大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提高场馆利用率等方面来增加研究生锻炼的次数,延长研究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增强研究生的体育锻炼意识

5.结论

5.1.当前研究生的自信心水平并不高。

5.2.研究生的身体自我认知对自信心的提升有显著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体育活动性、身体肥胖、整体身体、外表、耐力和自尊六个维度。

5.3.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5.3.1.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这可能会导致自信心在身体自我认知某些维度上的主效应不显著。接下来可以进行更大样本的研究。

5.3.2.正如很多研究所证实,身体自我认知与体育锻炼(锻炼的频率和时间)有着积极的正相关【7】【6】。因此,接下来的研究可以探讨身体自我认知在体育锻炼和自信心之间的中介作用。

5.3.3.本研究采用的是横断研究,所有相关分析的数据都是同时收集的。但是,体育锻炼对身体自我认知的影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因此,接下来的研究可以考虑将纵向研究引入本研究之中。

参考文献

有趣的身体认知 篇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以陕西三所普通高校在校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进行《国家学生体健康标准》测试和《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CC-SMHS) 测试。共计发放问卷400份, 回收有效问卷385份, 其中城镇生源117人, 占总人数的30%, 农村生源268人, 占总人数的69%。

2.研究工具与方法

身体自我认知的测量采用由杨剑引进的身体自我描述问卷 (PSDQ) , 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3]。依据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对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进行评价, 划分为营养不良、较轻体重、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五个身体形态等级。

结果与分析

1.不同身体形态女大学生身体自我认知差异

以身体自我描述维度为因变量, 以肥胖等级为自变量进行方差分析, 在11个身体自我描述的维度中, 有体育活动、身体肥胖、运动能力、整体身体、外表、力量、耐力7个维度的组间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p≤0.05) 。

2. 不同身体形态女大学生身体自我认知的组间多重比较

对于不同身体形态的身体自我描述的均值进行多重比较, 寻找不同维度的组间差异。身体自我认知中的体育活动、运动能力、耐力、力量四个维度都是从营养不良到肥胖等级中显现递增趋势, 也就是说肥胖的女大学生认为自己参加了更多的身体活动、具有更好的运动能力、具有更好的力量和耐力。而在肥胖维度的自我认知方面从不营养不良到肥胖显现递减趋势, 这说明了营养不良的女生认为自己身体已经太胖了, 而身体已经肥胖的女生却认为自己身体并不肥胖。这种认知的错误可能是身体形态的主要原因, 或者这正是因为各身体形态组女大学生的一种心理期望。

从整体自尊均值图中看, 对于影响心理健康主要因素的整体自尊并不是营养不良或者是肥胖女大学生的最高, 而是处于中间的较轻体重和正常体重组的女生。这与国外Judith M.Siegel博士的研究结果一致, 如果先前受社会影响的认知情况下建立的审美观念和身体满意度不一致的影响, 就会对自己的身体产生负面情绪, 这会提高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和降低未成年女性的自尊[4]。

结论与建议

1.不同肥胖程度的女大学生身体自我描述的组间差异主要集中在体育活动、身体肥胖、运动能力、整体身体、外表、力量、耐力7个方面。

2.女大学生对于身体形态的认知与体质测试存在一定的差异, 说明女大学生的身体自我认知是存在一定的错误, 这可能是导致身体形态发展障碍的主要原因。营养不良和肥胖组的女大学生对于身体形态都不满意, 但却都外表满意。是否身体形态与外表之间存在着一种互补的代偿机制?有待进行一步研究。

3.作为影响心理健康主要因素的整体自尊在营养不良组和肥胖组的女大学生中都处于较低水平, 而只有身体形态在中间的较轻体重和正常体重组的女大学生的整体自尊处于相对较高水平。

身体形态的认知与评价是一个多维的、认知的建构、行为和情绪都是评价的组成部分。它受社会文化的影响, 是指导个体进行身体行为的主要因素。女大学生的身体自我认知存在一定错误, 这种错误可能是导致形体形态不良的主要因素, 不良的身体形态反过来又会影响心理健康。因此, 加强对于女大学生身体自我认知的科学重建对于从主观上改变女大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身体形态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Abbott Bree D., Bonnie L.Barber.Embodied image:Gender differences in functional and aesthetic body image a-mong Australian adolescents[J].Body Image, 2010, 7 (1) :22-31.

[2]Bree D.Abbott, Bonnie L.Barbera Embodied image:Gender differences in functional and aesthetic body image a-mong Australian adolescents Body Image, Volume7, Issue1, January2010, Pages22-31.

[3]杨剑.身体自我描述问卷 (PSDQ) 的介绍与修订[J].山东体育科技, 2002, 24 (1) :83-86.

有趣的身体认知 篇4

行动始于认知。研究表明:认知水平的高低对认知操作具有较大的影响。就身体运动认知与身体运动操作关系而言,大学生对身体运动的认知始于身体运动经验,并且发展于身体运动和身体运动经验,它对大学生的身体运动起着启动、维护和调节的作用。因此,大学生身体运动认知水平的发展与提高,关系日后体育参与的质量和体育习惯的养成。可见大学生身体运动认知不仅对指导学生科学锻炼、合理娱乐是十分必要的,也对锻炼行为的养成和巩固起着支持和调理作用。有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大学生的身体运动认知状况的深入调查及分析,了解和掌握其现实的认知水平,并通过对大学生身体运动认知七类问题的剖析,为以新的视角审视目前学校体育教育的理论体系和运作体系,为高校体育构筑适应新时期的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理论和运作体系提供参考和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有效被试为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惠州学院、广东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普通高等院校中随机整群抽取的2112名大学生,具体情况见表1。从所选高校类型、性别构成和专业分布来看,基本上可以反映当今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基本状况和特征。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调查问卷选自王正伦主编的《科学健身新概念》中的身体运动认知测试表,经修改编制而成。问卷由14个条目组成,7个维度,采用4、3、2、1的记分方法,重测信度为0.87。总共发放问卷2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112份,有效回收率为96.0%。运用SPSS11.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身体运动认知状况的等级评价

从表2的数据看,大学生对身体运动的认知“良好”以上的高达89.3%,“差”的还不到1%,但“优秀”也只有3.6%。可以认为,大学生对身体运动的认知虽然优秀等次偏少,但总体上达到较好的水平,这对进一步发掘和提高大学生的体育参与行为是有利的。进一步作院校类型、性别和专业等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院校类型、性别的主效应,以及院校类型*性别的交互作用均达到显著性水平(F值分别为5.389、11.938和4.308,显著性水平为0.020、0.001和0.038),而专业主效应,以及另三项交互作用均未见显著性水平。结果说明,大学生对身体运动的认知存在不同类型学校、性别主效应以及院校类型*性别交互作用的显著差异,普通院校学生好于高职学生,男生好于女生,没有可见的显著性专业因素差异。

关于普通院校学生对于身体运动认知好于高职学生的情况,分析表明:与一般普通高校相比,职业院校的大学生一是先天不足,文化知识普遍较差,认知前提有差距;二是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的因素,同时也影响对体育与健康的学习认知;三是高职学生中普遍存在重职业训练,轻文化知识和体育的现象;四是职业院校体育硬件设施的滞后影响高职学生的身体锻炼和兴趣培养等,上述因素导致职业院校的大学生总体上对于身体运动认知低于普通院校学生。

3.2 对大学生身体运动认知七个维度的详情分析

见表3所示,大学生对身体运动的认知由七个维度构成,依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健康和身体适应力、放松和释放压力、社会交往、形象体型、挑战和成就、竞争和娱乐和享受等,具体情况及其分析如下。

3.2.1 健康和身体适应力认知情况及分析

从表4看,大学生对身体运动的健康和身体适应因子的认知处在相当高的水准,“优秀”达到了59.8%,“良好”占32.4%,“一般”以下的只有7.8%,可见,“为了健康和增强身体适应力”是大学生运动锻炼的首要动力。进一步就院校类型、性别和学科等诸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院校类型、性别因素F值分别为6.243和3.995,显著性水平也分别达到0.013和0.046,而专业因素以及各交互作用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其结果说明,大学生对身体运动的健康和身体适应方面的认知存在院校类型和性别因素的差异,高职学生的认知高于普通院校学生,女学生高于男学生。

3.2.2 放松和释放压力认知情况及分析

从表5看,大学生对身体运动的放松和释放压力的认知处在相当高的等次,“良好”以上的占绝大多数,达到93.6%,从这点不难看出,“从高度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松弛下来”是大学生参与身体运动的又一大动因。进一步就院校类型、性别和学科等诸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只有性别和院校类型*性别*学科交互因素的主效应分别达到显著性水平(F值分别为4.739和4.366,显著性水平为0.030和0.037),其结果说明,大学生对身体运动的放松和释放压力方面认知存在显著的性别和院校类型*性别*学科交互因素的差异,女学生高于男学生。

3.2.3 社会交往认知情况及分析

从表6的数据看,大学生对身体运动的社会交往方面的认知也处在较高的水平,“良好”认知以上的占90.6%,优秀的也达到33.8%,可见,“参与身体活动通常可以为人们提供社交的机会”是大学生经常参与身体活动的另一大原因。进一步就院校类型、性别和学科等诸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性别和专业因素的主效应分别达到显著性水平(F值分别为16.744和5.064,显著性水平为0.000和0.025),其结果说明,大学生对身体运动的社会交往认知存在显著的性别和专业因素的差异,男学生高于女学生,理科学生高于文科学生。

3.2.4 对形象体形认知及分析

从表7的数据看,大学生对身体运动的形象体形方面的认知处在较好的水平,“良好”认知以上的占82.0%,优秀的也有20.4%,可见,“参与身体活动通常可以为人们提供社交的机会”是大学生经常参加身体活动的另一大原因。进一步就院校类型、性别和学科等诸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院校类型、性别和专业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的主效应均未见显著性水平,其结果说明,大学生对身体运动的形象体形认知基本保持一致,没有显著性差异。

3.2.5 对挑战和成就认知及分析

从表8的数据看,大学生对身体运动的挑战和成就方面的认知处在较好的水平,“良好”以上的占到81.9%,但优秀的只有15.7%,由此可见,“通过挑战和获取个人的成就感”是大学生参与身体运动其中的一个动因。进一步就院校类型、性别和学科等诸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性别以及院校类型*专业交互作用的主效应分别达到显著性水平(F值分别为26.059和9.330,显著性水平为0.000和0.002),其结果说明,大学生对挑战和成就方面的认知存在性别因素的显著影响,男学生高于女学生,以及院校类型*专业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不同类型院校不同专业学生认知存在显著差异。

3.2.6 对竞争认知及分析

从表9的数据看,大学生对身体运动的竞争方面的认知处在良好的水平,“良好”认知以上占73.8%,但优秀的只有12.9%,“一般”以下占26.1%,因此可以看出,“体验一下胜利的喜悦和运动的竞争”是大学生参与身体运动的主要原因之一。进一步就院校类型、性别和学科等诸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只见性别主效应达显著性水平(F值分别为5.189,显著性水平为0.023),其结果说明,大学生对身体运动的竞争认知存在性别差异,男学生高于女学生。

3.2.7 对娱乐和享受认知及分析

从表10数据看,大学生对身体运动的娱乐和享受因子的认知处在较好的水平,“良好”认知以上占68.6%,“一般”以下占31.5%,不难看出,“娱乐和获得精神享受”是大学生决定参加运动锻炼的一个主要因素。进一步就院校类型、性别和学科等诸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可见性别的主效应达显著性水平(F值分别为10.780,显著性水平为0.001),这说明,大学生对身体运动的娱乐和享受认知存在性别差异,男学生高于女学生。此外,还看见院校类型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也达到显著性水平(F值为4.611,显著性水平为0.032)。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调查发现:

大学生对身体运动的认知优秀等次偏少,但总体上达到较好的水平。

2.研究表明:

大学生身体运动认知7个维度存在院校类型、性别主效应以及院校类型*性别交互作用的显著差异,普通院校好于高职院校,男生好于女生,未见显著性专业差异。

4.2 建议

1.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要以新的视角构筑适应新时期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理论和运作体系,重视包括身体运动知识的体育知识教学,改革低效的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2.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要加强对大学生身体运动认知水平的培养和训练。这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而且可以有效发展学生身体运动的思维和意识水平。

3.新体育与健康教学对于身体运动认知的培养和训练,要通过多方位的社会价值教育和制造问题情景诱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与生活教育有机结合、与学习实践相结合、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大学生自觉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奠定认识基础。

4.有鉴于男、女学生对身体运动认知存在的六个方面的差异,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性别因素影响的研究,找出教学解决对策,有针对性地进一步提高男女学生的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祥,主编.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王正伦,主编.科学健身新概念[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季浏,胡增荦,编.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季浏,孙麒麟.体育与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有趣的身体认知 篇5

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睡眠障碍诊治联合门诊, 前来就诊的患儿年龄越来越小, 睡眠问题也越来越多, 睡得晚、难以入睡、睡得少等, 是家长普遍反映的症状。该院儿童睡眠障碍诊治中心主任、发育行为儿科江帆教授表示, 我国0-4岁儿童看电视的比例较高, 很多婴儿在6个月以下就暴露在电视环境中。

所谓屏幕暴露, 即有过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接触史, 此类电子设备发出的光, 会对睡眠造成影响, 进而影响健康。这是目前国际发育行为儿科关注的一个热词。随着电视以及各类电子媒体日趋普及, 儿童接触电子媒体的比例越来越高。近日, 由江帆教授主持的一项最新睡眠研究结果就发现, 我国婴幼儿看电视占受调查婴幼儿总数的70.3%, 其中, 少于每天1小时的占总数的41.8%, 大于每天1小时的占总数的18.2%;大于每天2小时的占总数的10.3%。此外, 2岁以下儿童看电视的比例为58.7%, 大于2岁儿童看电视的比例为93.2%。随着年龄增长, 婴幼儿看电视的比例逐渐增加, 其中, 4月龄婴儿看电视比例为31.1%, 到42至48月, 也就是3-4岁, 看电视儿童的比例高达95.2%。

这项调查覆盖我国8个省或自治区。在医学专家看来, 近年来, 随着婴幼儿电子媒体的开发和利用, 特别是儿童教育类电子产品的上市, 婴幼儿接触电子媒体的现象远比想象的还要普遍。

该研究还发现, 卧室内有电视的婴幼儿, 因为更容易接触电视, 看电视率和使用时间远远高于无电视的婴幼儿。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 母亲做全职工作的婴幼儿比母亲做兼职或休产假的婴幼儿更易使用电视、且使用时间大于每天1小时所占的比例更高。

江帆担心的是, 越来越多的儿童正遭受着屏幕暴露的危害, 不少家长却没意识到此中危害, 甚至把睡前使用电视作为婴幼儿就寝习惯的重要部分。“这是非常错误的。”江帆称, 睡前看电视使婴幼儿的自主兴奋性增高, 同时电视屏幕发出的人造光能抑制褪黑素的分泌, 改变昼夜节律和觉醒, 进而影响婴幼儿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 如延迟入睡、睡眠潜伏期延长、总睡眠时间缩短等。一项关于1864名儿童的队列研究就发现, 婴幼儿时期看电视时间越长的儿童, 其青少年阶段睡眠时间越短, 可见婴幼儿阶段看电视不仅会对其现阶段的睡眠产生不良结果, 也可对青少年阶段的睡眠产生影响。也正因如此, 美国儿科学会在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发布关于儿童看电视的推荐指南, 基于大量研究证据分析后提出, 2岁以下儿童应避免看电视, 2岁以上儿童看电视时间也应该控制在2小时内。

国内外儿科医生不断呼吁“保卫儿童睡眠, 把电视机搬出卧室”的说法, 不仅仅是为了让青少年睡好觉, 以往大量研究已发现, 婴幼儿时期睡眠习惯差或睡得少, 成年后出现肥胖、内分泌代谢障碍、认知注意力水平下降、自闭症或多动症、学术学业水平等受到影响的比例都相对更大。简言之, 会引发身体与认知发育等一系列问题。

江帆称, 日益突出的儿童睡眠问题已引起社会、家族、学校等各方注意。若要孩子睡得好, 不仅要养成良好睡眠习惯, 更要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比如, 把电视机搬出卧室;对于儿童, 晚上6点以后尽量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每天接触各种电子媒体的时间应少于2小时等。此外, 睡前不进行脑力劳动、睡眠要有规律、睡眠环境要安静且避光避声等。

上一篇:当代文学探讨论文下一篇:发热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