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患者

2024-06-02

发热患者(精选12篇)

发热患者 篇1

儿科发热是最常见疾病, 是指体温异常升高, 小儿体属纯阳, 气血皆可化热, 因此, 小儿发热是体内病毒与抗体正邪相搏的外在表现, 但由于小儿抵抗力低下, 病情变化迅速、复杂, 发热不及时治疗往往转化为高热, 引起抽搐、神昏、惊厥等危重疾病, 更是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小儿急性喉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的重要诱因[1]。因此, 在临床上快速的降低温度, 是共同追求的效果。现将我临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间, 来我院就诊的发热患儿150例, 其中男80例, 女70例;年龄最小4个月~9岁, 平均年龄6.8岁;发热温度最高为39.8℃, 最低为38.3℃, 平均为 (38.9±0.4) ℃;时间最长为4 d, 最短为2 h, 平均为12.5 h;其中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54例, 急性扁桃体炎34例, 幼儿急疹25例, 暑热11例, 急性肠胃炎26例。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 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发热温度、发热时间、原发病等无比较, 无明显差异, P<0.05, 差异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 排除因心脏、肾脏、血液等基础疾病并发发热患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 布洛芬混悬液, 商品名迪尔诺, 源自武汉人福药业有责任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110882244, 剂量5.0 mg/kg, 2次/d, 治疗期间不采用其他降温药和其他降温方法, 抗炎用药选择阿奇霉素, 10 mg/kg, 1次/d, 抗病毒选择利巴韦林, 10 mg/kg。1次/d[2]。

观察组采用中医方法降温:用粳米加连须葱头加生姜3片煮粥, 热服;温水敷擦额头、后背、腋窝、腹股沟、腕部、手心、足心等部位;用中药青蒿40 g加水1500 ml煮沸, 将温度降至38℃~42℃时洗浴全身, 至全身微汗为宜, 浴后注意保暖;用生石膏30 g, 蒲公英20 g研末用猪胆汁调成糊状敷大椎、风池涌泉等退热穴位, 8 h换药一次; 30 min测体温一次, 温度降至正常或低于38℃可停用[2]。

1.3 疗效标准

显效:体温降至正常或下降超过1℃;有效:体温未达到正常, 但下降幅度在0.5℃~1℃;无效:体温无变化或下降幅度低于0.5℃[3]。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经结果进行检测, 如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温度降低各时间段的疗效对比, 治疗30

min时, 对照组疗效更好, 总有效率为60.0%, 与观察组相比, P<0.05, 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2、4、8 h后,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2.2 不良反应

对照组出现7例恶心呕吐, 2例皮疹, 观察组无不良反应,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发热是病原微生物在机体内与免疫细胞之间拮抗, 产生致热源, 刺激中枢系统兴奋, 产生前列腺素, 环氧化酶被激活, 使体温调节中枢失控的过程, 如无心源性等病变, 发热可以提高人体抗病能力, 但过长时间发热却是不利的, 特别是针对幼儿, 会使机体耗氧和心输出量增加, 心肺负担加重, 可能引起晕厥抽搐等危重病变, 所以控制体温避免过高成为临床治疗重点。西医治疗短时间见效快, 但长期效果差, 且有反复发热迹象。中医在治疗小儿发热方面, 通过药浴、穴位敷药、药膳, 甚至针灸、刮痧等诸多疗法, 取得了满意疗效。通过此次临床实验证实, 中医法治疗小儿发热, 方法简便, 疗效可靠, 无毒副作用, 容易接受, 值得推广[4]。

摘要:目的 讨论临床小儿发热的发病机制, 总结治疗经验。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间, 来我院就诊的发热患儿150例, 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75例。治疗组采用中医方法治疗, 对照组应用西药抗炎抗病毒基础上加布洛芬混悬液治疗, 分析其发热原因。比较治疗后30min、2、4、8h的降温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退热效果好, 与对照组相比, 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9例出现不良反应, 与观察组相比, P<0.05,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方法治疗小儿发热简单可靠, 无副作用, 值得推广。

关键词:儿科发热,物理疗法,退热栓,布洛芬混悬液

参考文献

[1]裴胜.裴学义治疗小儿发热经验.北京中医药, 2008, 27 (8) :603-606.

[2]张锡元.郑汝谦治疗小儿发热经验.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8, 15 (12) :91-93.

[3]张建平.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和安全性.临床试验医学杂志, 2012, 11 (4) :306-307.

[4]张希.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发热的研究.吉林中医药, 2011, 31 (8) :744-747.

发热患者 篇2

一、发热门诊建设内容

发热门诊建设遵循“平战结合”的原则,在满足日常感染性疾病诊疗服务及医院自身发展需求同时,具有应对重大疫情的能力;

经前期工作,确定发热门诊在原感染科门诊区域改扩建,路线便捷,与普通门(急)诊等区域有实际物理隔离屏障,远离儿科等区域,与其他建筑、公共场所保持一定距离,具有独立出入口,便于患者转运。满足“三区两通道”设置要求,经过科学合理设置医疗功能区,配备相应的设备设施,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自助便捷服务技术,在发热门诊内实现挂号、收费、检验、影像检查、医疗处置和取药等一体化服务。配备符合数量和能力要求的医师、护士,实行24小时接诊;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诊疗技术规范、操作规程,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及医疗安全。发热门诊建设标准见附件。

二、发热诊室建设内容

发热患者的家庭护理 篇3

人的正常体温基本上保持在37℃,但也因人因时而略有波动。通常早晨起床时体温稍低,下午至傍晚稍高;在进餐后及女性月经来潮前、妊娠期等时段,体温都会稍高;老年人则因新陈代谢慢,体温也稍低。因此,体温在36.3~37.2℃的范围内,均属正常值。

在家人有发热情况时,首先要弄清原因:发热是由感染性疾病引起,还是由非感染性疾病引发?而后才能进行早期护理。

感染性疾病导致的发热是由于各种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支原体等病原体侵犯人体,其代谢产物和毒素破坏人体防御系统而引起,如各种传染病、肺炎等,非典型性肺炎也属于这一类疾病。

非感染性疾病出现的发热,如血液病、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心脏病伴有心力衰竭等;脑部受损出现的发热,如中暑、中风等。

一旦发现家中有人发高热,要立即观察其有无其他症状,如伴有头痛、呕吐、昏迷等,应考虑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若发热伴有咳嗽、咳痰、胸痛或气急等,应想到肺、胸膜等有问题,包括非典型性肺炎;若伴有腹泻、腹痛,则可能与菌痢、食物中毒等肠道感染有关,抑或与肝胆系统感染有关;伴有腰痛、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则可能与尿路感染有关。

发热门诊患者的护理及管理 篇4

1 临床资料

按国家和地方制定的诊疗标准, 通过预检分诊, 具有当前流行发病的症状、体征之一或具有群集性发病特征的可疑就诊者。

2 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

注意休息, 保证适宜的温度 (18~20℃) 和湿度 (60%左右) ;多饮水, 无心肾功能疾患者每日在1.5L以上;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优质蛋白的食物。

2.2 药物护理

(1) 严格执行给药的查对制度及操作规程; (2) 熟练掌握发热门诊当前用药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3) 严密观察药物疗效及用用药的不良反应。

2.3 症状护理

2.3.1 发热护理

对于低热 (体温不超38℃) 和中等度发热 (体温在38~38.9℃之间) 者, 据个体差异给予改变环境温度、衣着、被褥厚薄及建议凉水浴、饮凉饮料等措施以降低体温, 促进舒适;对于高热 (体温39~41℃) 或超高热 (41℃以上) 患者, 遵医嘱并严格按操作规程给予物理降温及必要时药物降温, 密切注意体温变化, 注意高热惊厥的发生。

2.3.2 其他症状护理

据当前流行发病出现的症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寒战者给予保暖、出汗多者做好皮肤清洁护理、腹泻频繁者做好肛门会阴护理、呕吐者做好口腔护理等等, 同时严密观察病情, 注意并发症的发生及病情进展情况的变化。

2.4 心理护理

发热门诊患者及家属首要的、最为突出的心理反应是对当前流行疾病的高度紧张和恐惧, 又因个体差异, 心理表现千差万别, 我们要用对待亲人般的态度, 通俗易懂的语言, 告诉患者及家属当前流行疾病是可防、可治的, 传达一种暖暖的、温馨的关心和帮助, 消除恐慌,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5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始终并延伸至社会, 我们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出黑板报、面对面沟通交流等方式进行勤洗手, 多喝水, 注意休息, 加强室内通风对流, 进食富含优质蛋白及维生素食物, 少去人员聚集的地方逗留, 平素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慎食野生动物, 咳嗽、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住口鼻, 当前流行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自我监测方法等等宣传指导, 同时针对个体差异和具体问题进行指导, 取得了患者、家属和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及合作。

3 消毒隔离及管理

3.1 消毒隔离

严格执行各级各类隔离防护措施, 遇有污染时及时处理。我院采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 每日3~4次、每次2h;地面使用喷洒消毒剂每日2次;物体表面用0.2%~0.5%优氯净 (“非典”期间使用0.2%过氧乙酸) 擦拭每日2次;床单元污染及时进行消毒灭菌处理;病员入院时即发放口罩;医务人员采用一级隔离防护措施等等;目前无院内交叉感染病例的发生。

3.2 登记管理

严格按传染病管理条例和地方法规进行详细的登记和严格的报告。我院遵照地方法规采用发热门诊首诊负责制, 询问登记就诊者个人资料、流行病史、接触史、主要症状和体征、单位、住址、联系方式等信息, 若发现当前流行病例密切接触者以上的疑似病例, 立即向疾控中心报告、采样, 采样后若排除流行病者, 转普通门诊就诊;若诊断为流行病者, 立即转运至隔离病房集中收治,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无一例漏诊或未追踪到的病例。

4 体会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当前流行疾病, 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患者的登记管理、消毒隔离制度的严格落实、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是发热门诊工作的重点; (2) 根据疾病特点和当前现有标准落实适合临床实际的工作程序, 减少偏差, 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3) 增强医务人员的职业责任感, 向患者、家属乃至于社会传达一种一定能战胜当前疾病的坚定信心, 减少恐慌, 镇定应对; (4) 作为该地区集中救治定点医院, 须组建完善的救治体系, 从物资、技术、人力资源、沟通协调等方面举全院乃至全社会之力, 各科室各部门通力协作, 合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高质、高效完成救治任务。

摘要: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当前流行疾病, 患者的登记管理及报告、消毒隔离措施的严格落实、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是发热门诊工作的重点。减少并总结诊治偏差, 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增强医务人员的职业责任感, 工作中传达一种温馨的、暖暖的关心和帮助, 镇定应对, 高质、高效完成救治任务, 从而保障公众生命安全, 维护正常社会秩序。

发热筛查工作要求 篇5

1.医院入口处在流行期间增设发热筛查台,对来院就诊的所有人群实行发热筛查,可以采用体表测量仪或腋温体表测法。在使用体表红外线测温仪时,与液温普通体表测量数据进行对照,以便掌握当与体表红外线测温仪的误差系数。2.对实测体温≥37.5℃以上的人群,同时间问相关病史,如有疑似流感样症状者,给予戴纱布口罩(12层以上)并引导患者(儿)到医院发热门诊进一步甄别。要求患者必须通过发热患者通道就诊。

3.发热筛查人员采用一级防护措施保护本人防护安全。发热筛查人员在筛查台值守期间,不得乱窜科室,认真登记来诊人员的相关信息,杜绝漏测漏记,交班前对测试工具进行终末消毒。

4.来院人员从指定出口离院,流行病期间原则上不允许正常人群与患者从同一通道出入医院。

5.值班期间的体温测试工作由值班的内科医生负责。

发热门诊工作人员要求

1.发热门诊工作人员由具备相应执业资格的高年资医护人员担任,人员相对固定。主要负责正常上班时间的发热患者发热疾病的鉴别诊断。

2.发热门诊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传染病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传染病的“四早”制度。对非传染病发热患者及时转诊到我院相关科室治疗。

3.发热门诊工作人员,要认真执行医院感染相关制度,严格按照防止院内感染的制度进行各项业务操作,做好发热门诊“三区”的消毒工作,并认真登记,对各类一次性用品及时进行使用后的消毒,毁形及焚烧工作。

4.发热门诊工作要认真甄别各类发热性疾病患者。对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发热要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放射等检查时,应在发热门诊以电话形式通知相关科室工作人员采取一定防护措施后到发热门诊对发热患者进行了采血等检查。在未确诊患者诊断前原则上将发热患者留置于留观室,禁止发热患者随处走动现象发生。

5.发热门诊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各类防护要求熟悉诊查疾病所需的防护级别。根据筛查提供信息,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进一步诊查各类发热患者。

6.严格执行手消毒、室内消毒、物品表面消毒等消毒技术,认真做好各种登记工作。

7.对疑似病例本人不能确诊时,如属一般性病例,无生命危险的非重症病例,原则上对病人实行居家治疗措施。观察病情变化;如属重症病例,应在隔离留观的则时及时向疾控部门报告并请求转诊到定点医院。

8.发热门诊工作人员负责对疑似病人的诊疗交费、取药等工作。9.留观期间病人的各种排泄物在通过无害化处理后,排放到指定地点。

发热患者 篇6

【关键词】血液化验;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病因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558-01

急性感染性发热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由于在症状上无法绝对区别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因此选择快速有效的病因学诊断方法对于是否选择应用抗菌素具有重要意义。降钙素原是近年来研究证实可用于细菌感染鉴别诊断的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是经典的急性感染性时相蛋白,常被用做评估感染性疾病病情及预后的指标。本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血清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及血常规在急性感染性发热疾病病因学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合理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病例均来源于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以“发热待查”收住院的患者。共收集符合标准的患者30例。

纳入标准:(1)以“发热待查”收入院;(2)住院期间诊断明确,结合患者血常规、尿常规、血培养、痰培养、尿培养结果诊断为细菌或病毒感染;(3)发热且检测血PCT前2d内未用过抗生素,其中细菌感染者若满足:①存在原发性感染病灶或迁徙性病灶;②全身毒血症表现;③血培养阳性者则视为全身性细菌感染。若满足:①发热;②WBC及中性粒细胞增高;③血培养阴性;④影像学检查为局部病灶;和(或)伴有局部病灶细菌培养阳性则视为局部细菌感染。

排除标准:(1)出院时发热病因未明者;(2)大手术、严重创伤、严重烧伤、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的心源性休克者;(3)血PCT检测前2d内用过抗生素者;4)同时存在细菌和病毒感染者。

2.仪器:miniVIDAS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产品。

3.试剂:生物梅里埃公司原装配套试剂及质控品。

4.方法:收集所有入选病例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资料,回顾性分析病例特点,所有受检者均用普通真空采血管取静脉血2ml,3000r/离心min10min分离血清(离心机转鼓半径10cm),标本无明显溶血、脂血及黄疸。所有检测过程按标准操作规程进行。

2.结果

30例患者中,26例细菌感染患者抗生素治疗好转出院;而4例病毒感染患者予抗病毒治疗。不同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升高明显,血清PCT水平与CRP水平呈正相关。单纯病毒感染PCT水平与CRP几乎不升高。血常规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升高居多,中性粒细胞均升高。病毒感染部分白细胞总数升高。

2.病毒感染血清PCT、CRP与体温、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比较见表1。

3.讨论

发热患者如何区分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在临床上迫切需要更灵敏、便捷监测指标。血培养虽然是诊断细菌感染的“金标准”,但结果报告缓慢以及假阴性、假阳性使其在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有限,而“发热”和“白细胞反应”的特异度与灵敏度不高,不能区分细菌感染、病毒和其他系统性炎性反应所致的非感染性发热。CRP作为一非特异性急性感染性时相蛋白,被公认为灵敏的炎性指标之一,其浓度与疾病的炎性反应过程密切相关,可反映体内炎性反应的程度。本试验结果显示,发热患者中血培养阳性组CRP值较阴性组明显增高。同时本研究发现,血培养阴性组患者CRP浓度均大于I临界值10.0mg/L范围,其原因可能为CRP的增高不仅与细菌感染有关,病毒感染、心血管系统疾病、应激状态等亦可引起CRP的升高。

PCT由甲状腺C细胞、肺或肠道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在细菌性血流感染早期即可升高,且升高程度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因此PCT对细菌性感染的早期监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1]降钙素原为所有不知病因的炎症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与支持,如在肿瘤患者中被肿瘤溶解物或化疗诱导与细菌、真菌或其他感染病因区别,早期诊断新生儿和婴儿全身性细菌感染与败血症引起的急性感染性发热;术后常规,包括术后感染预警及用药监测,术后切除感染灶后的治疗指导,监测腹膜炎、吻合口漏和无典型腹部症状的疾病过程[2]。鉴别急性感染性器官排斥、急性感染性病毒、细菌与真菌感染降钙素原浓度的升高标志着炎症反应正在进行中,使用足够的抗菌药物、炎症灶清除术治疗等,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值下降,证明治疗方案正确,预后良好,反之则需要改变患者治疗的方案。许多临床研究证明,降钙素原在医学领域对细菌性感染的诊断和指导治疗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与目前所应用的感染诊断指标相比,降钙素原在鉴别诊断和控制感染以及严重感染性疾病等方面提供了更多有用的信息。随着临床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数据的不断积累,降钙素原作为一个全身性细菌感染和脓毒症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常规指标将达成为共识,并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另外在全身性细菌感染和脓毒症中降钙素原的确切来源和病理生理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随着循证检验医学的发展,降钙素原在指导临床抗菌药物应用方面还需要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本研究中,血培养阳性患者PCT检测值显著高于阴性患者,血培养出现污染菌时,PCT的检测可协助临床判断血培养结果的真实性。说明相较于CRP,PCT更适于细菌性感染的早期监测,也更适宜作为判断血培养阳性是否为污染菌的指标。

PCT的高低是细菌感染严重程度的指标,对病情严重程度的早期判断和预后有提示作用。研究结论表明医师在面对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时必须小心地排除细菌感染才可不选用抗生素。PCT能更可靠地确定必须治疗的细菌感染及帮助避免预防性抗生素治疗,更适合急诊的实际需要。PCT符合简单快捷、准确可靠的要求。须注意的是患者病因不明就诊时间短、流量大,应根据病情需要动态检测PCT,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病情和预后,及时修正诊断和调整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唐云芳.血培养联合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菌血症的诊断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4):648—650

60例发热患者的病因构成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对发热患者症状检查, 发热患者病因不明有60例, 其中女性患者占总体患者58.33%, 有35例, 平均年龄为在18-56岁间, 男性占有率41.67%, 有25例, 平均年龄为21-62岁间。60例患者发病时间均在21天以内, 身体温度在≥37.6℃, 经过一系列的检查、了解和对不明原因患者检查。

1.2 诊断方法

住院后对发热患者实施详细询问, 了解患者体质、病例、血清、尿液、细菌感染、病症影像、细胞组织等进行检查, 对发热患者病因构成确诊率为93.33%, 明确发热病因患者56例。

2 结果

2.1 年龄和病因关系

患者出现发热现象与年龄有关, 男性发热患者平均年龄在21-62岁, 女性发热患者在18-56岁间, 在年龄偏高人群内容易引发急性感冒症状, 结缔组织病症引起发热患者以青年患者较多, 恶性肿瘤导致发热患者在42-62岁间[1]。

2.2 病因构成

6 0例发热患中有诊断症状为5 8例, 确诊率为96.66%, 病发感染中感染性疾病为36例, 细菌感染为21例, 结缔组织病10例占16.66%, 引发恶性组织细胞症状4例 (57.14%) , 其中肺结核病有8例 (22.22%) , 病症不清楚患者2例 (3.34%) 等, , 数据分析见表1。

3讨论

发热患者病发原因较为复杂, 经过统计得出导致发热不明原因有199种以上, 常常要经过多种检查进行诊断。在我院随机抽取60例发热患者中有58例患者明确发热病症, 但还有2位发热患者还未确定发热病因。引发发热患者症状的重要因素有感染性因素, 在分析中, 感染性疾病有36例 (60%) , 细菌感染有21例 (58.33%) , 结缔组织10例 (16.66%) , 外部肺结核患者以老人居多。目前几年来, 外部肺结核病引发发热患者较多, 主要人群为老年人居多。通过了解各类症状得出, 临床变化多样但没有具备代表性, 而且很难获得引发发热症状的原有诊断标准, 所以对发热患者实施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在肺结核方面, 临床检验较为困难要更加注重检验过程, 要经过主要检验环节, 有需要时可进行抗结核诊断治疗, 避免漏诊、错诊的出现[2]。

我院研究发热患者症状分析发现, 身体血管病症和组织细胞是发热病症常见的因素, 此次分析中结缔组织病10例 (16.66%) 比恶性肿瘤高出5%, 比其他引起发热症状原因要多, 例如:化学因素、物理因素、药物因素、身体体质较低等原因, 但是这类生病时间较长, 刚开始整体表现不具体, 阳性显示特点较少, 发热患者身体温度时高时低, 而且发热的方式不一, 检查发热病因和实验室检测是主要的确诊方式。在60例发热患者中结缔组织病因占16.66%而且女性较多, 经过临床检验得出, 患者除有发热现象, 还出现不同症状如:皮疹、淋巴肿痛、关节疼痛等现象, 血清检测标准为阴性[3]。发热患者病因要进行明确的诊断分析, 临床检验中需避免相似临床病患的出现, 排除其他相似临床症状后才能进行检验, 确保发热患者病因的正确性, 为以后临床诊断提供有效数据。

由于患者引起发热的病因种类较多病因复杂, 给医院临床研究带来较大困难。在对病因进行诊断时, 先举常见病症、罕见病、病发严重等病例进行详细检查, 了解患者身体特征、心理状况、身体变化、病因等, 对特殊病例进行针对性检查, 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确保检查结果正确、全面、客观, 明确发热患者病因。除此之外, 还要重视未诊断前激素、退热药品的使用, 使用不当导致发热程度与发热类型产生变化, 导致研究分析内的数据不明确,

参考文献

[1]朱学贤, 马汉宁.153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病因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 (04)

[2]孙美艳.发热待查378例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 (02)

发热患者 篇8

关键词:肿瘤,放、化疗, 发热,护理

发热是肿瘤患者放、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就发热本身来说是机体抵抗致病因子侵袭的防卫反应之一[1], 一定程度的发热可以唤起机体的防卫反应, 也可以增强抵御传染因子的能力, 但是体温过高或持续时间过长对机体是不利的, 不仅可引起严重的感染, 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增加医疗费用, 而且常导致此后的放、化疗剂量减少, 疗程延迟, 降低放、化疗的有效率, 影响远期效果;更严重者造成察予以一系列护理措施, 并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7年6月~2010年3月在放化疗期间出现发热反应较重的93例恶性肿瘤患者, 其中男50例, 女43例。年龄最小23岁, 最大74岁, 平均48.7岁。鼻咽癌患者38例, 肺癌19例, 喉癌3例, 食管癌23例, 宫颈癌10例。放疗与化疗同时进行者31例, 单纯放疗44例, 单纯化疗18例。发热程度:38℃~39℃者58例, 39.1℃~40℃者35例, 时间短者2 h, 长者达1周。

2 讨论

发热是肿瘤患者放、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 多数患者处于低热状态, 体温在37.2℃左右。本组93例患者体温都处于38℃以上。出现发热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虽然放疗及化疗技术越来越先进, 但先进的技术或化学药品还没有达到特异性阶段, 当杀伤肿瘤组织的同时对正常组织也有一定的损害作用。放疗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及肿瘤组织本身的坏死成为致热源, 都可导致患者出现发热反应。化疗药物又具有抑制免疫功能的作用, 化疗引起造血系统急骤改变, 白细胞大量下降或三系细胞同时减少, 也有个别患者出现化学药品毒性反应, 同样都可出现发热反应。肿瘤患者本身免疫功能就处于低下的状态, 放疗、化疗后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影响, 特别是患者外周的白细胞数降低, 导致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 极易受到细菌的感染。引起患者出现以体温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副作用, 严重者引发败血症, 致病人死亡[3]。因此, 要根据临床表现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来查明发热原因, 才能及时采取措施, 有效的控制肿瘤患者放、化疗后感染发热, 以减少放、化疗的并发症, 提高放、化疗的效果。

3 护理

3.1 放疗、化疗前的护理

肿瘤患者放、化疗过程中引起不良反应很多, 尤其发热多为常见。首先要做好放疗、化疗前的准备工作, 患者放疗、化疗不良反应就可明显减少。多数患者对自己的疾病, 一开始都是由否认、疑虑到无奈地接受, 随后是紧张、焦虑、不安、孤独和恐惧等心理。因此, 应及时掌握患者的思想动态, 从患者的语言、行为特征去了解其内心活动, 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解释放疗与化疗的作用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尽最大的责任心来安慰关心患者、给予精神上支持、生活上鼓励等, 使患者尽快减少或消除心理上应激反应, 才能减少患者的痛苦, 从而减少放疗及化疗时的不良反应的出现。

3.2 放疗、化疗期间的护理

尽管医疗技术不断发展, 但目前仍未解决放疗及化疗药品对正常细胞杀伤作用所带来的全身或局部反应症状。当出现不良反应时, 部分患者情绪波动, 顾虑多, 精神状态差, 导致患者有时不配合治疗。这段期间, 护理人员要配合好医生, 共同与患者架起沟通的桥梁, 做到语调诚恳, 语意明确, 表达到位, 使患者感到温暖。反复向患者解释放疗、化疗的重要性, 密切观察患者放、化疗后不适情况, 教会患者舒缓不适的方法, 从而减少放疗及化疗时的不良反应的出现。并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营养和水分的补充以维护机体正常代谢, 完成放疗与化疗的全过程。

3.3 发热的护理

由于肿瘤患者发病因素较为复杂, 在放疗与化疗中, 出现不良反应也不大相同, 有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 本组93例的不良反应中均出现38℃以上, 高的达40℃。放疗或化疗引起的发热原因也较为复杂, 有肿瘤本身因素, 也有放射及化疗药品因素。而且发热时间表现不一, 短者数小时, 长者1周余。一旦患者出现发热反应, 轻者低热, 重者高热。体温高于38°C给予物理降温, 应用头部冰袋降温或34℃温水或30%酒精擦浴, 效果好又安全。体温高于38.5°C应用物理降温无效时, 应配合药物降温 (如柴胡注射液肌注、吲哚美辛栓纳肛、地塞米松静脉推注等) 。并做好以下几点: (1) 心理护理:肿瘤患者高热或发热不退时病人的心理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反应, 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 对疾病的担心与焦虑, 担心疾病的发展恶化和肿瘤细胞的转移等。因此, 对不同的病人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2)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时观察体温, 脉搏, 呼吸和血压的变化做到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 体温恢复正常后改为每天三次。如高热进行物理降温半小时后应重测体温一次, 还应根据高热的程度随时测量并准确描绘体温曲线, 为观察热型、治疗提供依据; (3) 营养和水分的补充:肿瘤患者发热时基础代谢更高, 热量消耗更大, 水分丢失多, 容易大量出汗, 应及时更衣并预防受凉, 为防止虚脱, 应注意补充营养物质及鼓励患者多饮淡盐水, 进食高热量, 高蛋白, 高维生素, 高糖, 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 以少量多餐为主。发热时间较长的患者, 应静脉补充水分, 电解质和营养物质。同时提供舒适的环境, 保证病人充分休息, 以减少能量消耗。

参考文献

[1]陈美莲.肿瘤反射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华临床护理杂志, 2006, 4 (4) :77.

[2]阮燕萍.癌症化疗致发热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研究进展[J].实用肿瘤杂志2007, 22 (3) :278.

发热患者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0例我院2009年5月-2012年11月收治的住院患者, 其中男52例, 女28例, 年龄14~66岁, 平均年龄 (38.4±4.5) 岁, 住院平均天数 (36.2±6.7) d。患者住院期间均有不同程度发热:低热25例, 中热42例, 高热8例, 超高热5例。

1.2 疾病诊断

依照血液科疾病诊断标准, 80例患者全部经过骨髓穿刺涂片, 免疫学检查等方式确诊。其中,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5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3例,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1例,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4例, 多发性骨髓瘤14例, 再生障碍性贫血7例,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16例。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为住院期间进行过药敏试验+病原菌检测的患者, 共43例, 对照组未进行药敏试验和病原菌检测, 共37例。其中, 观察组中以肺炎克雷伯菌最常见, 共8例 (占18.7%) , 见表1;观察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万古霉素最为敏感, 高达97.3%, 见表2。

注:药敏试验结果未全部显示于表中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运用广谱抗生素治疗, 观察组患者根据病原菌检测结果及药敏试验选用的抗菌素治疗。

1.4 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患者抗菌素运用情况及发热控制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运用抗生素情况比较

观察组中单用一种抗生素患者为8例, 占18.7%;使用二联共28例, 占65.1%;使用三联共7例, 占16.2%。对照组中单用一种抗生素共2例, 占5.4%;使用二联抗生素共13例, 占35.1%;使用三联共16例, 占43.2%;使用四联共6例, 占16.2%。两组患者中单用抗生素的均为低热患者, 二联中低热15例, 中热22例, 高热3例, 超高热1例, 三联中低热患者2例, 中热18例, 高热3例, 超高热1例, 四联抗生素均出现在对照组中, 中热1例, 高热2例, 超高热3例。两组间比较, 观察组抗菌素使用方案及合理性优于对照组,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3。

注: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抗菌素使用天数及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平均使用抗生素天数为9.2 d, 对照组为14.4 d, 两组比较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涉及8类21种抗菌素, 使用量以头孢菌素类最多, 分别为623.5 g、987.5 g, 其中尤以三代头孢使用量最大, 观察组患者在综合病菌检查药敏试验后, 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抗菌素的选择, 更具有目的性, 效果更佳, 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注:表中抗菌素未全部列出,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血液科疾病本身病情较为复杂, 常出现白细胞减少或是功能降低, 加之化疗药物的影响, 致使机体免疫力下降, 易受到病菌侵犯, 而出现发热症状。临床上, 血液科疾病患者感染常有如下特点: (1) 临床表现不典型; (2) 感染易扩散; (3) 易出现混合感染, 二重感染[4]。基于以上原因, 血液科疾病患者对抗生素的选择具有一定难度, 值得临床医师重视[5]。

本文回顾性分析80例血液科患者, 发现头孢菌素类药物是最常用的药物, 尤其是未进行病菌检测和药敏试验的患者, 三代头孢使用率更高。其中原因如下: (1) 头孢菌素类抗菌素为广谱, 临床运用广泛; (2) 较青霉素类过敏反应少, 且症状轻微[6]; (3) 肝肾损害小, 对造血系统影响小[7]; (4) 血液科疾病易感性, 及早控制对于疾病的控制有积极作用, 临床中, 针对血液科发热患者, 为缩短治疗周期, 普遍采用较高级抗菌素。从表3中可以看出, 血液科发热患者抗菌素的使用多采用联合用药, 观察组中联合用药为81.3%, 对照组中联合用药为94.6%。其目的是为提高疗效, 减少毒副反应, 缩短治疗周期[8]。这是临床工作者的普遍认识, 但针对是否达到协同作用, 本研究尚未做具体分析, 但比较我院两组患者治疗结果, 发现经过病菌检测及药敏试验的患者, 其临床效果更可观。

不可否认, 两组患者在抗菌素的使用存在有滥用的情况。这与联合使用抗菌素密不可分, 同时, 与医务工作者的临床水平、经验等密切相关[9]。在医疗科技逐渐进步的今天, 已经认识到, 抗菌素的不合理使用, 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尤其在血液科, 患者免疫力偏低, 更容易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发生菌群失调等, 进而出现二重感染, 导致患者感染难于控制, 加重患者的身体及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 血液科发热患者对抗菌素存在依赖性, 而抗菌素的不合理使用也同样会导致病情恶化。怎样协调抗菌素的种类、剂量、耗时等问题是医疗界值得关注的问题[10]。这就需要血液科医师能够提高自身医疗水平, 不盲目的用药, 应该重视病菌检测及药敏试验, 这对控制抗菌素的滥用, 提高疗效, 降低不良反应, 缩短治疗周期有指导意义,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钱筠, 刘复强, 吴轶苹.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的调查[J].实用医学杂志, 2009, 25 (3) :474-476.

[2]王继军, 胡凯, 汪整辉, 等.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变迁[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0, 18 (4) :1031-1035.

[3]宋陆茜, 常春康, 蒋燕群, 等.血液科病房临床分离菌株的变迁及耐药性分析[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8, 7 (5) :526-531.

[4]金玲, 张永红.粒细胞减少伴发热患者的抗感染治疗[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1, 9 (1) :12-15.

[5]王瑞臣, 沈钺, 杨又力, 等.926例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8 (1) :89-91.

[6]王旭梅.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4 (1) :17-18.

[7]赵守松.抗菌素使用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J].实用全科医学, 2008, 6 (3) :329-330.

[8]Butler M S, Cooper M A.Antibiotics in the clinical pipeline in2011[J].The Journal of antibiotics, 2011, 64 (6) :413-425.

[9]Williams G, Craig J C.Long-term antibiotics for preventing recurre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children[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1, 3:66.

发热患者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象为综合医院建议到我单位进行布鲁斯菌相关检查的反复发热患者, 发热时间最短的为1个月, 最长为1年3个月, 其中男68例, 女26例。

1.2 方法

对所有检测对象采集5~10 ml全血, 自然凝集后分离血清。目前国内外布鲁斯病血清学检测方法多种多样, 各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3], 使用较多的是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4],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灵敏性较强, 试管凝集试验的特异性较好[5,6], 因此我们采用两种凝集试验联合检测。对在试管凝集试验中出现的前带现象[7], 采用多做几个稀释度的方法予以解决。

1.2.1 检验设备、材料及试剂

37℃恒温水浴箱, 清洁脱脂玻片, 微量加样器, 牙签, 透明玻璃试管, 吸管, 试管架, 0.9%氯化钠注射液。虎红平板凝集抗原和试管凝集抗原 (均有省疾控中心提供, 在有效期内使用) 。

1.2.2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按照GB16885-1997布鲁氏菌病监测标准进行操作[8]。

1.2.3 试管凝集试验

按照GB16885-1997布鲁氏菌病监测标准进行操作[8]。

1.3 结果判定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以出现凝集、试管凝集试验以1:100 (++) , 做出阳性判断。

2 结果

在检测的94例患者中, 男68例, 占72%;女性26人, 占28%。在男性的68例中, 阳性29例, 阳性率为43%;其中有明确接触史 (从事羊群放羊或畜产品加工) 的66例, 阳性29例, 阳性率为43.9%;女性26人中, 阳性8例, 阳性率为31%;其中有明确接触史 (畜产品加工) 16例, 阳性5例, 阳性率为31.3%。男女之间对布鲁斯菌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11, P>0.05)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发热患者布鲁氏菌感染情况见表1。

3 讨论

布鲁氏菌病有明显的地域性, 从检测的结果可以看出以饲养户及畜产品接触的人居多;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镇居民食用羊肉的数量不断增加, 各种烧烤、涮羊肉、羊肉串遍布大街小巷, 也增加了传播布鲁氏菌病的机会[9], 因此除了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外, 还要加强对家庭主妇、学生、儿童及城市居民的健康教育。医务人员也不要将布鲁菌病仅局限在农牧民、兽医、屠宰加工等人员身上, 对于那些反复发热、头痛、骨关节肌肉痛、神经痛的非饲养户人员, 要及时进行布鲁菌病实验室相关检查, 以便及时明确病因给予正确治疗。另外, 相关部门要加强畜间布病监测, 只有控制和消灭畜间布病, 才能防止人间布病的发生, 最终达到控制和消除布病的目的。

摘要:目的 了解反复发热患者中布鲁斯菌的感染情况, 为医务人员正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布鲁斯菌病提供检测依据。方法 依据GB16885-1997布鲁氏菌病监测标准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对患者血清进行检测。结果 在对94例发热患者进行检测后, 发现阳性37例, 阳性率为39.4%;其中男性布鲁斯菌病29例, 阳性率为30.9%;女性布鲁斯菌病8例, 阳性率为8.5%。结论 要在各类人群中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相关部门要加强人、畜间布病疫情监测;医务人员对反复发热患者要及时建议进行布鲁菌病实验室相关检查。

关键词:布鲁斯菌,虎红平板,试管,凝集试验,检测,阳性,发热,宣传。

参考文献

[1]罗恩杰.病原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148-151.

[2]寇增强, 冯开军, 李忠, 等.双抗原酶联免疫试验检测布鲁杆菌患者方法的评价研究[J].预防医学论坛, 2010, 16 (5) :385-387.

[3]王佳, 徐卫民.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诊断研究进展[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08, 3 (2) :149-152.

[4]卫生管理部门疾病预防控制局.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72-77.

[5]张相萍, 李洋.两种凝集试验检测布鲁菌病抗体的比较[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 9 (17) :2225-2226.

[6]李玲, 王勤, 曹培义.常规试管凝集试验与虎红平板试验判断布氏杆菌病的比较[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3, 23 (7) :1749-1750.

[7]王季秋, 孙玉侠, 张爱君.布氏试管凝集试验前带现象产生原因的研究[J].中国地方病杂志, 2007, 22 (6) :401-402.

[8]马景, 刘晓丽.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2-13.

怎样对待小儿发热 篇11

首先,对发热要有一个正确认识。须知道,发热是许多疾病的一种症状,并非一种独立性疾病,发热虽然可以消耗人体内的营养物质,高烧(39℃以上)还会引起小儿昏迷抽痉,但是发热可促使人体白血球增多,吞噬细胞作用加强,抗体生成增加等,成为人体抗病的一种平衡手段和自我保护措施。可见,发热对人体既有害又有益。因此,对小儿发热的处理原则也应该根据病情来决定。一般来说,对体温超过39℃或具有发热抽痉史的小儿,须及时采取退热措施,而对体温不超过39℃及诊断不明确的发热等均不宜作退热处理。滥用退热药的危害性常有:因退热降低了機体抵抗能力而加重病情;因退热破坏热型而妨碍诊断;因退热过快而引起虚脱;因经常使用退热药而发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性多汗症等。

对需要退热的患儿,可以采取下列应急性的物理降温法:

1温水擦浴:将温度约34℃左右的温水盛于澡盆内,脱去小儿衣服,裹上毛巾。先擦头颈部、四肢,后擦躯干、腹股沟等处,使皮肤发红。浴后半小时测量体温,注意保暖,如有寒战、脸色苍白、呼吸急促等现象时应及时停浴。

2温水浸泡:让发热小儿在28℃~32℃的水温内浸泡15~20分钟,然后用毛巾擦干,卧于被子之中,以免受凉。

3,冰敷(或冷水敷):将碎冰块(或冰水)置于塑料口袋内(热水袋亦可),扎紧口,放在患儿的额头、枕部、腋下或腹股沟等处,经常检查局部皮肤,更换部位,防止冻伤。

发热患者 篇12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市2所综合医院3年来的住院患者618例, 年龄>1岁, 发热类型为感染性发热, 腋温≥38℃, 均给予单一药物降温。

1.2 方法

按照纳入标准收集临床病例, 内容包括:姓名、年龄、诊断、发热时体温、所给药物、给药后4次体温 (从给予药物降温开始计时, 此初始时刻称为0min, 而后30min、60min、90min、120min分别测量体温1次并记录) 。为了克服降温幅度和降温时间的因素对降温效果评价的影响, 本研究尝试了新的降温效果评价方法-降温速率。降温速率为某一时间段内体温平均下降幅度, 是一种相对测量指标。通过计算每30分钟的降温速率, 找到患者用药后不同时间段的降温效果, 继而发现最好的降温时间段, 该时间段的终点即可定为临床最佳测温时间点。

2结果

通过对患者0~30min、31~60min、61~90min、91~120min降温速率的观察可发现: (1) 应用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降温后, 青年患者最佳的降温速率出现在用药后31~60min, 因此以用药后60min为最佳测温时间;中老年患者在0~90min内均无显著不同的降温速率;90min以后, 降温速率变慢, 因此中老年患者最佳测温时间为90min。 (2) 用莱比林降温的患儿在0~30min和31~60min内降温速率最大, 而从61~90min内降温速率则变慢, 因此患儿最佳测温时间为60min。 (3) 应用地塞米松降温的中老年患者在降温后0~60min降温速率无明显改变, 而91min以后降温速率将会变慢, 直至120min无显著变化, 这说明大部分患者的体温在用药后1h内持续较快的下降, 1h后下降减缓, 因此应用地塞米松降温的中老年患者最佳测温时间为60min。

3讨论

3.1 药物降温30min后所测体温不能反应最佳降温效果的原因

桑益华等[1,5,6,7]许多研究均发现药物降温30min后复测体温不能反应最佳的降温效果, 这与本文的结论是一致的。药物降温是药物在体内通过各种屏障, 如表皮、呼吸道、胃肠道黏膜、血脑屏障等[8], 需要血药浓度达到一定程度, 作用于下丘脑后部的体温调节中枢, 进行定点调节来扩张皮肤血管、出汗、增加机体散热、减少产热的过程使体温下降[9]。所以用药30min后, 药物还在吸收和通过体内各屏障过程, 未达到起效的血药浓度, 不能进行定点调定, 达不到降温的效果。

3.2 不同年龄患者药物降温最佳降温时间段不同的原因

在生理因素上, 年龄对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有一定的影响, 通常幼年比老年吸收要快得多 [10]。从给药途径来说, 肌内注射药物吸收速度取决于局部循环, 如局部血液循环良好则吸收快, 反之则吸收慢 [11]。中老年人局部循环较青年人差, 所以会影响肌内注射药物的吸收速度, 从而影响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在血流方面, 老年人的心输出量在30岁以后每年递减1%, 血流量的减少可影响药物达到组织器官的浓度, 因而有可能影响药物的效应[11]。由此可见, 随着年龄的增加, 青年人较中老年人对药物吸收的速度快, 药物可较迅速的起效, 所以, 青年患者比中老年患者最佳降温效果出现的早。

3.3 不同药物降温最佳降温时间段不同的原因分析

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属于吡唑酮类解热镇痛药, 体温越高机体对此类药物越敏感, 但降温幅度大, 出汗过多时, 易引起虚脱[12]。地塞米松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吡唑酮类药物口服吸收2h血药浓度达峰值, 糖皮质激素类口服后1~2h血药浓度可达高峰[13]。另一方面, 由于给药的途径不同, 也影响了药物达到起效的血药浓度的时间, 静脉注射可使药物迅速而准确的进入体循环, 无吸收的过程;肌内注射药物也可全部吸收, 一般较口服快, 吸收速度取决于局部循环 [13]。所以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肌内注射后一般会在1~2h达到药物最佳效果。而地塞米松给药途径是静脉注射, 可使药物迅速而准确地进入体循环, 无吸收过程, 迅速起效。由此可见, 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最佳降温效果出现的时间会比应用地塞米松晚。

根据目前收集到的病历资料可以看出, 应用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降温后, 青年患者的测温最佳时间为60min, 中老年患者为90min;应用地塞米松降温的中老年患者为60min;应用莱比林降温后, 儿童患者的测温最佳时间为60min。 因此, 应用药物降温后30min所测体温不能反应最佳降温效果。药物降温后最佳测温时间点并不一致, 还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应用的药物确定。

上一篇:有趣的身体认知下一篇:艾滋病母婴阻断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