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发热

2024-07-23

设备发热(精选11篇)

设备发热 篇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供电负荷持续增长, 电力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与日俱增, 因此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 变电站设备发热问题呈上升趋势, 严重影响了设备的健康运行, 给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带来了挑战。因此, 查找变电设备发热原因、及早发现设备发热缺陷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 电气设备发热原因

1.1 电阻损耗

电力系统金属导体均有相应的电阻当导电回路中通过电流时, 按焦耳-楞次定律必然有一部分电能以热损耗的形式消耗在电阻上, 其发热功率为:P=Kf I2 R。

式中:P为发热功率 (W) ;

Kf为附加损耗系数;

I为通过的负荷电流 (A) ;

R为载流导体的直流电阻 (Ω) ;

在同一负荷电流下, 导体的发热功率因电阻的增大而增加。导致设备电阻增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导电回路中的各连接件、接头或触头等部位暴露在大气中, 大多受日晒、风吹、雨淋的影响, 极易受灰尘、水蒸气、工业废气等腐蚀, 在连接件的接触表面形成氧化膜, 或者因热胀冷缩以及受大风等外力作用使接触面压力减小导致导体连接部位接触不良, 接触电阻增大。

(2) 设备的设计制造环节未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考虑适当的裕度, 造成设备容量不够、构件金具不配套、连接件的接触面积不够, 导致接触电阻增大。

(3) 设备安装及检修的工艺质量未得到保证, 动静触头连杆不在同一轴线上、接头或触头接触不良、固定螺栓受力不均、未涂抹导电膏或接触面上的氧化层未处理干净打磨平整等。

1.2 铁磁损耗

使用铁磁材料制成的电气设备, 在交变磁场作用下, 会产生铁磁损耗。这种损耗是因铁芯的磁滞、涡流现象产生的电能损耗, 其引起的发热称为电磁效应引起的发热。这种发热在变压器和电抗器等设备上较为多见。

1.3 介质损耗

金属导电材料和电介质绝缘材料是电气设备不可或缺的两个组成部分。电介质在交变电场的作用下产生能量损耗, 即介质损耗, 其功率损耗为:P=ωCtgδ。

式中:P为电介质的有功功率 (W) ;

ω为交变电源的角频率;

C为介质的等值电容值 (F) ;

tgδ为绝缘介质损耗因数或介质损耗角正切值。

介质损耗与其承受的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与导体通过的电流无关, 只要设备有电压, 就会产生介质损耗。当绝缘介质绝缘性能下降时, 会导致介质损耗增大, 设备温度升高。

引起绝缘介质损耗增大的主要原因如下。

(1) 绝缘材料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 绝缘老化。设备长期运行由于表面污秽、高温、高压、受潮或氧化作用而导致绝缘性能下降、老化。例如变压器线圈匝间绝缘损坏, 引起线圈过热。

(2) 电介质在交变电场作用下由于电导引起损耗。例如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 因受热受潮, 固体纤维脱落及油本身的化学分解产生很多杂质, 这些杂质使油的电导率增加, 从而引起介质损耗。

2 设备发热的诊断

目前我们经常使用的电气设备发热缺陷诊断方法有:在设备内部装设测温装置, 在线监测温度;在容易发热的部位贴示温蜡片来定性判断温度变化;在设备停电后测量电阻值判断是否存在接触不良的现象;使用红外测温仪或红外成像仪对运行设备进行较精确的测量等。因近年来红外成像仪的应用越来越普及, 这里着重介绍使用红外成像仪对电气设备发热的判断方法。

2.1 表面温度法

根据测得的设备表面温度, 对照有关规定进行判断。判断时应结合温度超标程度、环境气候条件、负荷大小和设备的重要性等因素综合考虑。

2.2 同类比较法

在同一电气回路中, 当三相电流或三相电压对称时, 比较设备对应部位的温升值, 可判断设备是否正常。不同回路的同种设备进行比较时应考虑负荷电流及工作电压的影响。

2.3 档案分析法

建立设备的数据档案, 对同一设备在不同时期的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查找设备致热参数的变化趋势, 判断设备是否正常。

2.4 图像特征法

主要适用于电压致热型设备。根据同类设备的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的热图像, 判断设备是否正常。应尽量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对图像的影响, 必要时结合高压、油化试验的结果综合判断。

2.5 相对温差法

主要适用于电流致热型设备, 特别是对小负荷电流致热型设备, 采用该方法可降低小负荷缺陷的漏判率。

3 变电设备发热的控制措施

3.1 针对运行设备的控制措施

(1) 加强红外测温, 及早发现发热缺陷。每次测温均应填写测温报告, 详细记录负荷电流、环境温度和设备温度。除了对温度值进行三相比较外, 还应进行历史对比, 一旦发现温度有上升趋势应进行跟踪测温并安排特殊巡视。

(2) 检修人员根据测温情况制定检修计划, 严格按规程和作业指导书开展设备发热缺陷的检修工作, 保证检修工艺。

(3) 运行人员精心操作, 操作完毕认真检查操作质量, 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触头接触不良而发热的情况。

(4) 对频繁发生发热缺陷的旧设备, 根据其综合设备评级情况, 制定相应的技改计划, 对该类设备进行更换, 确保设备健康运行。

(5) 对邻近工业区及沿海变电站的一次设备的瓷套喷涂RTV防污闪涂料, 预防闪络, 提高设备的外绝缘水平。

(6) 对难以开展红外测温的封闭式高压开关柜安装在线测温装置, 有利于准确测温和及时发现设备发热缺陷。

3.2 针对新建、改扩建变电站设备的控制措施

(1) 招标采购时选用优质设备, 考虑适当的裕度, 构件选型合适, 线夹金具配套。

(2) 对施工单位进行筛选, 在成本允许范围内, 选择资质较高的施工单位, 有助于提高施工工艺, 减少设备隐患。

(3) 设备投运前严把验收关。验收时明确分工, 落实责任人, 各专业按照验收卡逐步逐项验收。检修人员检查隔离开关的同期性、水平同位及支柱垂直情况, 全面检查连接件的密合情况、螺栓紧固情况, 跟踪重要的试验并审查相关的试验报告, 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消缺, 争取零缺陷投运。

3.3 针对电网的控制措施

加大电网建设力度, 加快主网架工程、农网改造、市区配网建设, 缓解网区负荷增长压力, 减少因部分线路过负荷导致设备过热的情况, 同时减少因无法停电导致设备带缺陷运行的情况。

4 结语

变电设备发热缺陷在变电站所有缺陷中占了很大一部分, 利用红外检测技术可以及早发现设备发热缺陷, 便于检修计划的制定和缺陷的及时处理, 避免了许多设备事故。同时, 通过设计、制造、施工、运行维护和电网规划等环节的跟踪控制, 可以有效减少变电设备发热问题, 保障电网安全可靠供电。

摘要:电力系统中设备发热对设备危害较大, 严重影响了电网的稳定运行和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本文对变电设备发热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介绍了红外成像仪对设备发热的判断方法, 提出了变电设备发热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设备,发热,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行业标准.DL/T 664-2008,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S].

[2]姚春球.普通高等学校十五规划教材发电厂电气部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

设备发热 篇2

什么是发热袜

袜子本身不会发热!!!!!!

发热是指袜品使用了保温的素材,通过特殊的保暖加技术,使裤、袜等具有吸湿发热的功能,可快速把人体水蒸汽转换为热能和水分,并排出水分,从而保持热能。因为袜子很好的保持了身体的体温,所以

所以带有发热纤维的袜子比普通的袜子更暖和。再配合阳光的照射效果更好。但袜子没有化学涂层,对身体无害,也不会因为洗涤次数而影响保暖效果。

发热袜子是指用袜品使用了保温的素材哦,通过保暖加工才具有吸湿发热的功能,可快速把人体水蒸汽转换为热能和水分,并且排除水分、保持热能。所以带有发热纤维的袜子还能和普通袜一样吗?

一般来说:

8D-15D为超薄丝袜,适合25度以上气温。

20D-40D为薄款丝袜,适合气温18度~25度。

50D-80D为微透肉丝袜,适合气温15度~22度。

100D-680D为不透丝袜,适合气温10度~20度。

800D-2800D为中厚丝袜,适合气温8度~15度。

3000D-5000D为加厚袜裤,适合气温5度~12度。

设备发热 篇3

【关键词】电力设备;发热故障;诊断及检修

1.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的目的

设备故障诊断的目的:(1)保证设备安全,防止突发事故;(2)保证设备精度,提高产品质量;(3)实施状态维修,节约维修费用;(4)避免设备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5)提高企业设备的现代化管理水平,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2.检修前的调查研究

对于电气设备经过一段过程与时间运行,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故障,电导致设备停止运行影响生产,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人身、设备事故。其故障大致可分为两大类:(1)具有外特征直观性的故障,如电动机、电气明显发热,冒烟,散发焦臭往往是电动机,电气绕组过载,线圈绝缘下降或击穿损坏,机械阻力过大或机械卡死,短路或接地所致。(2)没有外特征的隐性故障。这类故障时检修的难点,也是主要故障,其主要问题在电气线路或电气元件本身。如电气元件调整不当、损坏或电气元件与机械操作杆配合不当(如磨损)、松动错位,电气元件机械部分动作失灵,触点及压接线头接粗不良或松脱,导线绝缘磨破,元件参数设置不当或元件选择不当等原因所致。

调查研究是设备检修的前奏,是故障分析的第一手资料,调查研究正确、全面、对检修工作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调查研究的主要方法是问、闻、看、听、摸、拽。

(1)问。询问设备使用者故障发生前的情形、异常现象、以往病史情况、故障前有否操作失当或某操作杆、按钮失灵或误动作等。如果是初次检修该设备,还应向使用者了解各操作机构的功能、控制关系、操作顺序等为分析电气故障,迅速查找故障点提供依据。(2)闻,是否有绝缘漆、塑料、橡胶等过热、烧焦的刺鼻气味。(3)看,察看熔断器的熔体是否熔断,触点是否烧熔或烧灼。如果再现故障(注意不能扩大故障),看接点间有无火花。(4)听。电动机、继电器、控制变压器、电池阀等电器的机械动作机构在运行或动作中是否有异常声音。(5)摸,切断电源,用手背(如果温度过高烫手,人可本能地迅速缩回,避免烫伤)触摸电动机外壳、电器线圈等,判断其是否有明显的温升与局部过热现象。(6)拽,切断电源,轻拽电线是否松动。通过调查研究,一般来说,具有外特征直观性一类故障可找出;对较熟悉的电气设备的电力还可大致确定故障范围。

3.在排除故障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1)从故障现象的确定来分析、检测和判断,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正确的分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要遇到故障,拿起表就测,拿起工具就拆,要养成良好的分析、判断习惯,要做到每次测量均有明确的目的,即要知道测量的结果能说明什么。

(2)一般情况下,以设备的动作顺序为排除故障时分析、检测的次序,以此为前提先检测电源,再检查线路和负载,先检查公共回路,再检查各分支回路;先检查控制回路,再检查主电路;先检查容易测量的部分(如电气箱内),再检查不容易检测的部分(如设备上的器件)。例如B2012A型龙门刨床出现刨台不能“前进”,也不能“步进”。分析:出现这种情况,说明电机扩大机、直流发电机、直流电动机及励磁机构,均是正常的。电机组工作正常,交流控制电源正常,刨台自动循环回路中交流回路、直流回路的公共部分正常,刨台“步进”、“步退”,直流回路的公共部分正常。故障范围应在:交流回路、“刨台步进、前进控制”回路和直流回路的刨台步进和前进两条支路。

确定故障范围后,根据工作原理,直流回路的工作靠中间继电器触头控制,而中间继电器的线圈在交流回路,所以应先检查交流回路。检查交流回路时应先观察继电器的动作情况,若按下步进按钮和前进按钮,继电器线圈均不得电,可用电压法或电阻法先检查前进继电器线圈、后退继电器联锁点、后退按钮常闭触头、前进换向行程开关常闭触头即导线的连接等公共部分的线路,后检查步进按钮、前进按钮、自动循环继电器常开触头及它们的连线。确定交流回路正常后,对直流回路进行检修,先观察中间继电器得电后,给定电源供电的时间继电器线圈是否得电,以判定中间继电器这个触头及连线是否良好。测量时间继电器触头后级的直流电压是否正常,以判定时间继电器的触头是否良好。这些部位正常后,若故障现象仍存在的话,可用电阻法和电压法分别测量直流回路中“步进”、“前进”两条支路,并处理故障点。

(3)测量某一支路时,可从电源向负载方向逐步测量检查。比较熟练后,可以直接从线路中间某些位置进行检测,可较迅速地缩小故障范围,直至找出故障点。

(4)进一步缩小故障范围,找出故障点,并排除故障。

对故障点的处理要合理、可靠,要根除故障。如对热继电器动作,不但要使热继电器触头复位,而且要查出过载的原因并处理;对熔体熔断,不但要跟换新的熔体,而且要查明熔体熔断的原因并处理,应向有关人员说明应该注意的问题。

4.一些特殊电磁量及诊断方法

(1)轴电压:运行时转轴两端的电位差。设计和正常运行的电机设备其值很小。当电机设计、调整存在问题,电机出现故障的情况时,电机往往会出现较高的轴电压,轴电压产生的原因通常有:磁通脉动,通常由磁路不对称或磁场畸变引起;单极效应;电容电流等因素。轴电压含有交流分量、直流分量和高频分量,必须进行频谱分析。

(2)负序不对称电流 :出现可能原因有:①三相负荷不对称;②发生不对称故障。

(3)电气试验测量结果:对试验结果的分析与判断能发现可能存在的电气故障隐患。

(4)感应电势的微分探测。

采用微分探测线圈,安装在定转子间气隙或固定于定子槽内,由于探测线圈的感应电势正比于转子各槽漏磁密波的微分,从感应电势波形图可以判断对应各槽有无匝间短路。

5.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电气设备故障与检修,不可忽视机械对电气控制的影响。许多电气设备的电气元件的动作是由机械、液体压力来推动的,因此,在电气故障检修之前,应注意检查调整和排除机械、液压部分的故障,这对电气检修是很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李敬梅主编.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变电设备发热缺陷红外诊断分析 篇4

1 变电设备发热缺陷判断标准的探讨

1.1 变电设备发热缺陷判断标准的一般原则

根据GB73-90《交流高压电器在长期工作时的发热》和运行经验, 发热缺陷的一般划分标准如下:

(1) 一般性发热缺陷:其温升范围在10~20℃之间, 与相同运行条件下的设备相比, 该接头有一定的温升, 用红外成像仪测量仅有轻微的热像特征。此种情况应引起注意, 检查是否系负荷电流超标引起, 并加强跟踪, 防止缺陷程度的加深。

(2) 严重性发热缺陷:发热点温升范围在20~40℃之间, 或实际温度在70~90℃之间, 或设备相间温差范围在1.5~2.0倍之间, 热像特征明显, 缺陷处已造成严重热损伤, 对设备运行构成严重的威胁。此种缺陷应严加监视, 条件允许时应安排停运处理。

(3) 危急发热缺陷:发热点温升超过40℃, 或者最高温度已超过GB73-90所规定的该材料最高允许值。热像图非常清晰, 外观检查可看到严重的烧伤痕迹。该种缺陷随时可能造成突发性事故, 应立即退出运行, 进行彻底检修。

1.2 对变电设备发热缺陷判断标准的探讨

如何快速对发热缺陷进行比较准确的定性, 一直是变电运行人员界定发热缺陷时比较头疼的事情。最近10年来, 湘西电网变电设备采取了以下定性标准, 既减轻了运行人员定性难的压力, 又为检修提供了直接依据, 实践证明也完全保证了设备的安全运行。

(1) 一般发热缺陷:当导体接触部位发热在70~90℃或当发热点温度与该设备正常时同一部位的温差达到30℃时, 定性为一般缺陷, 列入月、季消缺计划进行处理。

(2) 严重发热缺陷:当导体接触部位发热达90℃及以上或当发热点温度与该设备正常时相同部位的温差达到50℃时, 定性为严重缺陷, 尽快安排处理。

(3) 危急发热缺陷:当导体接触部位发热达130℃及以上或当发热点温度与该设备正常时同一部位的温差达到80℃时, 定性为危急缺陷, 应立即安排处理。

1.3 内部发热缺陷的判断

内部发热缺陷的故障点密封在绝缘材料缠绕的金属导体上, 而红外线穿透能力又比较弱, 因此用红外探测无法准确地测定故障点的实际温升。但热量可以传导到设备外表来, 由于各种设备内部结构的复杂性, 所测到的温升也千差万别, 因此我们无法用外部缺陷标准来判断。对内部发热缺陷的判断, 只能根据不同设备的实际情况分别探讨区别其发热缺陷等级, 进行分类处理。

2 变电设备发热缺陷统计及分析

2.1 变电站红外检测工作开展情况

湘西电网变电站红外检测工作主要采取红外成像检测和红外点测两种方式。红外成像检测由专门的兼职人员进行, 计划性周期为每季度一次;红外点测由运行值班 (维操) 人员进行, 结合运行巡视一般每月一次;两种方式的重点检测与跟踪检测周期不完全固定, 视具体情况而定。

2.2 变电设备发热缺陷情况统计

据不完全统计, 湘西电网2004~2008年10月变电设备的发热缺陷情况, 见附表。

2.3 变电设备发热缺陷的初步分析

2.3.1 发热缺陷类别分布

2004年至2008年10月, 湘西电网变电站通过红外检测发现变电设备发热缺陷190项。其中, 一般发热缺陷117项, 占总发热缺陷的61.58%;严重发热缺陷66项, 占总发热缺陷的34.74%;危急发热缺陷7项, 占总发热缺陷的3.68%;电压致热效应型缺陷2起, 占总发热缺陷的1.05%;电流致热效应型缺陷188项, 占总发热缺陷的98.95%;内部发热缺陷4项, 占总发热缺陷的2.10%;外部发热缺陷186项, 占总发热缺陷的97.90%。

2.3.2 设备发热缺陷部位分布

湘西电网变电站2004~2008年10月190项发热缺陷设备部位分布如下: (1) 主变及电容器放电线圈温升异常4项, 占总发热缺陷的2.11%; (2) 主变高压套管及电容器套管发热17项, 占总发热缺陷的8.95%; (3) 设备线夹及导流板发热91项, 占总发热缺陷的47.89%; (4) 隔离开关触头、导电杆、滑动触头等节点过热58项, 占总发热缺陷的30.53%; (5) 高压熔断器及其它节点发热15项, 占总发热缺陷的7.89%; (6) 二次设备发热5项, 占总发热缺陷的2.63%。

2.3.3 设备发热缺陷特点

变电站设备存在大量的导电连接部位, 其本身都是具有电流致热效应的热源, 某种情况下致热效应的异常就会产生发热缺陷。由于这些部位位于设备表面, 裸露在空气中, 可以直接观察并确定位置, 比较容易诊断。变电站设备外部发热缺陷的主要特点有: (1) 数量众多。导电连接部处位数量很多, 因此引发外部缺陷的机率也高。 (2) 接触电阻异常。只有接触电阻增大到超过许可范围, 长期电流通过时产生局部发热才会形成缺陷。 (3) 都属于电流致热效应型缺陷。如果通过电流较小, 即使接触电阻异常, 发热症状也很难发现。

内部发热缺陷的主要特点是:这类缺陷发生在电气设备的内部, 例如变压器或高压开关的出线套管等, 无法象外部热缺陷那样直观地检测出来。一般只能根据设备内部结构、运行状态、故障点热传递形成, 结合设备的运行情况, 依据设备所呈现的红外热像图, 分析判断可能存在的内部发热缺陷。

2.3.4 发热原因分析

(1) 通过对湘西电网变电站设备近5年来的发热缺陷分析发现, 变电设备发生外部发热缺陷的原因主要有: (1) 接头连接不良, 螺栓未压紧。特别是由螺丝紧固的节点发热点多。 (2) 大气中的有害气体、灰尘引起的腐蚀。具有很明显的地域性, 主要存在于工矿业污染严重的花垣县境内, 如花桥、佳民等变电站。 (3) 设备材质质量差, 加工安装工艺不好造成导体损伤。刀闸刀口触指发热多为触指弹力不够或是安装调试不精确使刀口接触面过少造成接触不良。 (4) 机械振动等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导体实际截面降低。 (5) 负荷电流不稳或超标。高温高负荷季节是设备发热缺陷的高爆发期。 (6) 冰冻影响。2008年变电站设备发热缺陷比2007年明显增多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2008年初持续冰冻雪灾天气带来的后续影响。

(2) 而变电设备内部发热缺陷原因主要有: (1) 内部导电部分连接不良或者触头接触电阻过大; (2) 内部受潮, 介质损耗增大; (3) 绝缘材料老化、开裂、脱落; (4) 电压分布不匀、泄露电流过大; (5) 套管内部缺油等。

3 预防变电设备发热缺陷及故障的对策

随着设备负荷的增加, 电力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更高, 设备发热缺陷在变电设备管理中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积极预防变电设备发热缺陷及故障。

3.1 保证金具质量

变电站母线及设备线夹金具, 必须根据需要选用优质产品, 载流量及动热稳定性能, 应符合设计要求。特别是设备线夹, 应积极采用先进的铜、铝扩散焊工艺的铜铝过渡产品, 坚决杜绝伪劣产品入网运行。

3.2 确保安装检修工艺

(1) 保证工艺程序。制定连接点安装的技术规范程序。根据造成连接点过热的不同类型, 制定不同的工艺规程。安装时, 严格按照规程进行。

(2) 控制紧固压力。部分检修人员在接头的连接上存有误区, 认为连接螺栓拧的愈紧愈好, 其实不然。因铝质母线弹性系数小, 当螺母的压力达到某个临界压力值时, 再继续增加压力, 将会造成接触面部分变形隆起使接触面积减少, 接触电阻增大。因此进行螺栓紧固时, 螺栓不能拧得过紧, 以弹簧垫圈压平即可, 有条件时, 应用力矩板手进行紧固, 以防压力过大。

(3) 接触面处理和防氧化。接头接触面可采用锉刀把接头接触面严重不平的地方和毛刺锉掉, 使接触面平整光洁, 但应注意加工后的截面减少值不超过规定。设备接头的接触表面要优先采用电力复合脂进行防氧化处理。

3.3 加强运行红外检测

对于运行设备, 变电运行人员要定期巡视连接头发热情况。有些连接点过热可通过观察来确定, 比如运行中过热的连接点会失去金属光泽, 导体上连接点附近涂的色漆颜色加深, 晴后小雨“冒热气”等。变电运行开展红外检测工作, 既要有精确检测仪器、专业检测人员的保障, 更要保证实际检测工作及时、全面, 并加强诊断分析。

4 结束语

发热门诊制度 篇5

发热门诊制度

1.发热门诊应独立诊室,标识明显。

2.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警惕性,掌握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类病种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及时发现病人,避免漏诊、误诊。

3.对前来就诊的发热病人详细询问有无流感及其它传染病接触史,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体格检查,以作出初步诊断。

4.坚持首诊负责制,仔细作好流行病学调查,认真作好胸片、血象等检查及体温的监测,一旦发现疑似病人,应立即报告站导和县疾控中心,确诊后及时转定点留观医院或定点医院。

5.对流感及流感样病例要进行认真登记,同时报告专职疫情管理人员进行标本采集,将采集的标本送县疾控中心。

6.值班医师要认真做好门诊工作日志、传染病登记本的登记工作,并每日进行常规消毒,保持发热门诊各室内清洁整齐。

7.严格执行消毒隔离、自我防护操作规程。医护人员进入发热诊室,穿戴符合要求,接诊每位病人后及上班前后应进行手的消毒。

8.空气、物体表面及地面每日消毒2次,发热病人的排泄、呕吐物、分泌物处理符合要求。

9.运送留观人员及疑似病人的救护车、推车、担架等工具随时消毒。

10.各类污物、污水处理符合要求。11.诊室内通风良好,定期清洁消毒。

设备发热 篇6

关键词:红外测温 缺陷

0 引言

我们在检测电气设备发热故障时,可以采用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红外测温技术。它是一种产生于欧美国家的新型非接触测试技术,我国近几年才从国外引进并应用,目前在我国的电力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一技术主要使用来检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设备温度,查找相关的故障。

因此,近年来发展了电力设备状态红外监测技术,用以随时监测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对保障电力设备乃至电网的安全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

1 红外测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1.1 基本原理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会发射人眼无法看见的红外辐射能量,而且这种能量会随着物体的温度的升高而变得更强。带电设备的红外测温技术属于一种新发现的技术,它能够在带电设备致热效应的协助下,接收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能量,进而得到被测物表面温度。这一技术实施的原理是不管哪一物体,当其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时,其自身的分子运动就会辐射出波长不一样的红外线。我们可以通过红外测温仪得到被测物的表面温度,这一仪器通过镜头接受功能,将被测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经过系统的自动处理转换成视频,之后热图像会通过屏幕显示出来,以上就是红外测温技术的工作原理。这种方法,能够在很远的范围内对目标进行热状态图像成像和测温并分析判断。

1.2 技术特点

红外测温技术的一些特点表现在:

①不接触、不停运、不取样、不解体。我们运用红外测温技术对设备进行监测时,设备正常工作时,要想实现其监测功能,需要找出设备故障引起的异常红外辐射和异常温度场。

紅外测温技术在设备检测中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操作也比较简单,可保持原来的系统运行状态。运用这一技术进行监测,能够监测到真实可靠的信息,保障操作安全。

②采用被动式检测,操作上不复杂也不麻烦。因为红外监测探测设备相关部位自身发射的红外辐射能量,可以不利用辅助信号源,也可以不利用其他的检测装置,便能够尽快的找到运行中设备的一些不正常情况,这样能够保障操作的安全性。所以,这一技术不管是从诊断手段上来讲,还是从操作上来说都不麻烦。

③扫描成像的范围大,速度快,通过屏幕显示出的状态快捷、灵敏、形象、直观,可实现高效率的检测功能,劳动强度也不高。

④有利于计算机分析,不断走向智能化。红外成像诊断仪器除了能对设备的工作情况分析处理,还可从设备红外图像有关参数中得到某些运算结果,进而再作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他可以很快的发现设备中存在故障的属性、发生的部位以及有多严重。

⑤不仅能够定性反映是不是有设备故障,还能从量上体现出故障的严重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设备试周期,慢慢实现代替预试,降低停电频率,避免某些不正确的操作等不安全情况的发生。这样我们不管是在人力、物力还是时间上都能够减少很多。

⑥如果设备使用的时间过长,或者是存在某种安全隐患,能够对其进行随时的跟踪监测,保障其正常运行,充分利用其可使用时间。它能更好的完成电力设备的状态管理和向状态检修体制的过渡,能够管理其管辖范围内的全部设备的运行状态的温度,还可以对不同设备的状态演变情况进行合理的维修,同时能够对设备维修质量进行点评。

⑦红外诊断在很多领域都是可以应用的,效益、投资比高。我们现在也已开发了不少的电力预防性试验测试方法,但是却没有哪种方法能够在全部的电气设备中检测出其可能出现的全部故障。但是我们还要注意的是,红外诊断技术在发电厂、变电站、配电等所有高压电气设备中的应用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能够很好的检测出设备出现的各种故障。

2 红外测温技术的判断方法

2.1 表面温度判断法

从被测设备的各检查点表面温度值来看,再与《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中的规定进行比照,慎重选择变压器等主设备的环境参照体和正常相。当有些设备发热是由于电流致热引起的,或者是由电磁效应造成的,可通过测量到的设备表面温度值,再根据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各部件、材料和绝缘介质的温度和温升极限的有关规定,以及环境情况,气候条件、负荷来具体的处理设备属于何种性质的缺陷。这种方法不仅操作上方便易行,而且实用性也比较好,在实际的运用当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当负荷不大、故障点发热情况表现的不是很突出时,就不能保障正确的做出故障判断。因此用这种方法进行监测时只适用于不太复杂的外部热故障的判断。

2.2 相对温差判断法

我们要想更好地运用这一技术,做出正确的故障的分析,对电流致热型设备来说,当设备的导流部分热态不正常时,应进行准确测温,按公式[(T1-T2)/(T1-T0)]×100%算出相对温差值,电流致热型设备的相对温差判据如表1所示。

其中,发热点的温度用T1来表示;正常相的温度用T2来表示;环境参照体的温度用T0来表示。通常情况下,我们在判断电流致热设备时,采用的是相对温差,这样在确定红外诊断结果时可以不受负荷及环境温度的制约。

2.3 同类比较法

顾名思义,这种办法就是将同类的设备进行对比,具体来讲,就是同一回路的同型设备和同一设备的三相,即它们的状况、环境温度及运行历史背景相同的同型设备进行对比。在操作上主要是比较同类设备的对应部位温度值,这种发放不难检测出设备是不是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我们在具体的应用中要注意三相设备同时产生发热故障的可能性。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电流致热设备,而且也适用于电压致热设备。而且电压致热设备用允许温升和同类允许温差来判断也是没问题的。

2.4 热谱图分析法

我们在判断设备有无异常的时候,还可以采用热图谱分析法。这种精密测量诊断方法在实际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在在对电压致热设备的诊断中应用的比较普遍。

2.5 档案分析法

我们在对各个时期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的时候,要能够分析出设备参数的变化趋势和变化速率,这样才能判断出设备是不是发生了异常。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要想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检测是建立在有充分的红外检测设备的有关数据的基础上的。

3 测温中的注意事项

我们在实际的测温过程中,要想保证结果的准确度,就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被测物体的发射率一定不能出现错误。②根据所选监测对象的差异,温度环境的参照物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③在同类比较中,我们不能使仪器与各对应点的距离产生不一致的情况,同时方位也不得出现不一致的现象。④在检测时,要注意不要在同一方位,各个方位都要检测好,求出最热点的温度值。⑤如果设备运行时,没有正常的发热,要做好相关的记录,记录下真实的负荷电流和相别及环境温度参照物的温度值。

4 电气设备热缺陷及其性质的分类

检测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热缺陷,我们可以采用红外技术,如变压器、断路器、互感器、电力电容器、电力电缆、导线、绝缘子串、设备二次配线端子箱及照明配电盘等设备的电流、电压致热现象,这样能够及时有效的避免某些重大事故。我们所说的电气设备热缺陷,一般情况下就是指在某种检测方法的协助下,找到其在某种原因的影响下而导致的发热情况。

4.1 电气设备发热源。电气设备在工作的情况下,后受到电流、电压的共同影响,可能出现一下热故障:电阻损耗发热、介质损耗发热、铁损致热等。

4.2 导致热缺陷的因素有很多种,一般情况下分为外部故障和内部故障两种。①外部故障:某些部件如果长时间的在空气中裸露着,受到温度的影响,再加上湿度的变化,有可能导致表面结垢而造接触不良,也可能会在外力的作用下导致部件的破坏,所以会使导电截面积变小,进而发热。如接头不能很好地连接,螺栓,垫圈没有被压紧;长时间运行导致的腐蚀氧化;未采用质地良好的元器件,或者是采用良好的加工安装工艺,都可能会造成导体的损伤等。②内部故障:顾名思义,就是电器内部本身故障。从电气设备的内部结构以及其工作状态来看,综合传热学理论,分析金属导电回路、等引起的传导、对流,我们可以根据电气设备外部表现出来的温度分布热像图,来找出是发生了哪种内部故障。

从致热性质上来讲,一般情况下将电力设备的过热分成两种情况来考察,即电流致热和电压致热。前者是指电流通过导电回路电阻而造成的发热,这种故障一般会发生在设备连接件处,工作中不难被发现。后者是指运行电压施加在设备绝缘介质上,在电场的作用下而导致设备发热,这种故障是在温升较小的情况下发生的,所以不容易被发现,但这种故障下的设备缺陷通常较严重。缺陷性质可分为以下三类:

①一般缺陷,指设备发生轻微过热的情况,有温差,温度场也有梯度,但是没有立即造成某种故障的产生,这种情况下,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做好异常记录,并存档,还要注意从负荷和电流情况仔细观察其发热的程度,结合停电做好检修工作,治理缺陷。

②重大缺陷,指设备发生了严重的发热情况,温度场梯度和温差都非常大,此时一定要进行及时处理,尽快消除缺陷。

③紧急缺陷。指设备最高温度超过了相关的规定,此时要及时安排处理。

5 红外测温技术在变电站的实际应用

实际热缺陷问题:XX500kV变电站35kV侧主开关侧电流互感器接线板发热,发热位置如图1所示。

5.1 设备运行状况

XX500kV变电站35kV侧所带负荷为两组电抗器,在巡视中发现其B相电流互感器开关侧接线板温度较高,经汇报调度后,加强对此发热点的定时监控,经过测温显示发热点并没有继续升温,因此等待调度计划安排停电后,对其进行检修。

5.2 利用红外线测温技术对发热设备进行监测

使用红外测温仪对发热点进行每日监控,防止发热点突然升温,表2中是部分监控数据。

图2-图4为该电流互感器三相红外测温图谱。

5.3 发热设备缺陷分析及处理情况

此次发热的电力金具分为左接线板和右接线板两部分,根据其物理结构,可以将其等效为如图5所示的电路,R1代表左接线板,R2代表右接线。在此次事件中R1发热比较严重,由Q=U2/R可以分析可以得知是R2增大所致,因此在检修时在侧重处理R2,即右接线板。

在設备停电后,对发热缺陷进行处理,对金具进行打磨,在接触面上加入导电膏,恢复送电后进行测温监控,其测温情况如表3,设备运行恢复正常。

6 结论

红外诊断技术可以提高设备巡视质量,也可以在设备运行中发现隐患,杜绝了电力系统由于设备发热引发的重大事故和非计划停电,提高了缺陷诊断率,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664-1999.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年.

[2]陈衡.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电力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1994年.

[3]陈衡,等.电力设备故障红外诊断.中国电力出版社.

[4]李坚.变电运行及生产管理技术问答.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

[5]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20kV~500kV变电站电气技术导则.2005年.

设备接点发热分析及处理措施 篇7

近年来, 由于系统负荷迅速增长, 旧设备更换、改造或维护不及时, 导致我局设备接头发热故障呈上升趋势, 有时为了处理一个接头发热, 会导致部分设备甚至全站停电, 如果发现不及时还会造成设备毁坏, 其中面接触接点局部发热运行人员不易发现甚至发现不了, 其危害更大, 因此查找接头发热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成为运行人员的新课题。

2 发热原因分析

接头发热原因:近两年我局110 kV设备1起, 35 kV设备3起以及10 kV设备11起接头发热故障, 经调查发现面接触接头发热14起, 占设备接头发热故障93%。其中的发热点集中在:铝排与铝排、铝排与线夹的接触处、线夹与导线的接触处。现将接头容易发热的原因分析如下。

2.1 铝排与铝排、铝排与线夹的接触处:

由于接头处的压接只能采用螺栓的压接, 压接时其很保持压接面的平行, 要是两个压接面不平行, 在用螺栓压接时会产生一定的扭转力矩, 因为载流材料软, 就会产生变形, 结果两个压接面只是在螺栓附近的导体保持接触, 使得实际接触面积减少, 这样接触面就成了导体发热的集中点。

面接触接点之间存在微小空隙, 由于强电场的作用就会出现尖端放电现象, 从而使接触面的氧化加快使接触电阻增大, 最后导致了发热。和电缆相似面接触接点之间存在微小空隙, 在空隙进水后还会出现水树现象 (水树是直径在0.1μm到几微米充满水的空隙集合, 绝缘中存在的杂质、气孔及绝缘与内外半导电层结合面的不均匀处所形成的, 局部高电场部位是发生水树的起点。水树发展过程一般在8年以上, 湿度越高, 温度越高, 电压越高, 水中所含离子越多, 则水树发展越快。) 使接触面的氧化加快使接触电阻增大, 最后导致了发热。

2.2 线夹与导线的接触处:

这种连接存在实际接触面过小, 受螺栓压接均匀程度影响较大, 而导线与设备线夹的连接处缝隙较大, 在自然条件以及自身磁场的共同作用下, 加速了接触面的氧化加快, 使接触电阻增大, 最后导致了发热。

3 防范措施

3.1 对易发热的旧设备进行改造, 在用螺栓的压接铝排与铝排、铝排与线夹保证两个压接面平行, 并在两个压接面之间涂抹导电硅脂。

3.2 将线夹与导线的连接更换成压接式线夹, 使线夹与导线的接触受力均匀且接触紧密, 从而避免接触面的氧化加快使接触电阻增大。

3.3 日常运行中加强远红外测温, 及早发现接头的过热点。每次的测温均应填写测温报告, 内容包括负荷电流、天气温度, 对温度值除了要进行三相比较外, 还应该进行历史比较, 一旦发现温度有上升趋势就应该进行跟踪测温, 同时汇报相关部门。

3.4 发热故障的处理, 一旦接头出现了发热, 就必须及时停电进行处理。处理时要打磨接触面的氧化层, 打磨时应注意接触面的平整, 避免破坏接触面的平整性而影响处理的结果。

3.5 更换不符合要求的连接部件或设备。产生发热故障的接头, 其连接附件或自身都有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 若及时更换部件, 可以彻底消除某些固有缺陷。

4 结束语

变电设备发热故障原因及对策分析 篇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供电负荷持续增长, 电力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与日俱增, 因此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 变电站设备发热问题呈上升趋势, 严重影响了设备的健康运行, 给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带来了挑战。因此, 查找变电设备发热原因、及早发现设备发热缺陷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 电气设备的发热原因分析

一般情况下, 电气设备在工作的时候, 由于电流, 电压的作用, 将产生以下发热模式:

1.1 电阻损耗发热

在电力系统的线路运行中, 由于在金属导体的内部都会存在一定的电阻, 那么流过的负荷电流由于受到电阻的阻力就会产生发热的现象。在线路连接中, 如果连接的部位电阻比线路电阻小的话, 那么所产生的热功率不大, 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但是如果接头部位因为接触不良而发生电阻升高的现象的话, 就会导致发热现象。出现接头部位电阻升高的原因主要有在设计的过程中, 对于线路结构设计的不合理, 或者是在施工的过程中, 没有按照施工标准执行, 导致线路接触不良, 或者是长期处于外界环境的作用下, 使接头部位产生了污染或者是侵蚀等现象, 导致电阻升高, 这些都是导致电阻损耗发热的原因。

1.2 介质损耗发热

用作电气内部或载流导体附近电气绝缘的电介质材料, 在交变电压的作用下引起的能量损耗, 通常称为介质损耗, 由此产生的损耗发热功率表示为:P=U2Cωtgδ (U为施加电压;ω为交变电压的角频率;C为介质的等值电容;tgδ为绝缘介质损耗因数或介质损耗正切值;ω=2πf) 。由于绝缘电介质因介质损耗产生的发热功率与所施加的电压平方成正比, 而负荷电流大小无关, 所以这种损耗发热为电压效应引起的发热。当绝缘介质性能出现故障时, 会引起绝缘的介质损耗 (或绝缘介质损耗因数tgδ) 增大, 因此导致介质损耗发热功率增加, 设备运行温度升高。主要原因有:固体绝缘材料材质不佳或老化;液体绝缘介质性能劣化、受潮以及化学变化 (如绝缘油的受热与氧化) 。

1.3 铁损发热

由绕组或磁回路组成的高压电气设备, 由于铁芯的磁滞、涡流而产生的电能损耗称为铁磁损耗或铁损。一般有设备结构设计不合理、运行不正常, 或者由于铁芯材质不良, 铁芯片间绝缘受损, 出现局部或多点短路, 增大铁损并导致局部过热;还有如变压器或电抗器, 当出现漏磁, 也会在箱体内产生涡流发热。此类发热属于电磁效应引起的发热。

1.4 电压分布异常和泄漏电流增大故障

某些如避雷器、绝缘子等高压设备, 在正常运行状态下都有一定的电压分布和泄漏电流, 但当出现故障时, 将改变其分布电压和泄漏电流的大小, 从而导致其表面的温度分布异常。

当然除了上述主要发热模式以外, 还有设备过负荷、设备冷却系统设计不合理、散热条件差等。

2 控制电气设备热故障的对策

2.1 提高巡视检查质量

在对变电设备过热的检查过程中首先应该加大对设备的巡回检查制度, 制定严谨的制度安排, 充分的发挥巡视人员的功能, 在巡回检查的过程中, 要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工作, 要求其认真检查, 严格按照巡回检查规范执行。在巡回检查中, 应该已经制定好了固定的路线和方法, 对于有些发热现象是可以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到的, 比如说在设备的接头处, 由于温度过高就会出现金属光泽灰暗, 如果有色漆的情况下, 颜色会加深等, 这些都是可以不用仪器就可以观察到的。在检查的过程中, 巡视人员要严格的按照规章制度执行, 工作态度严格认真, 不可出现丝毫的疏忽大意, 提高检查的质量, 发现故障及时解决, 避免事故的发生和扩大化。在巡回检查的过程中, 除了按照规定的程序执行外, 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特殊检查, 比如说在雨雪天气, 由于外界气温过低, 此时检查设备会有很大的优势, 对于设备过热现象会比较容易查出, 在夜间的状况下, 也会比较容易发现问题。加大对设备的巡回检查力度, 可以有效的避免故障的发生, 减少电网运行的损失。

2.2 红外检测技术的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我国在电力系统中引进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在由于变电设备发热而导致的故障中, 引进了红外成像仪, 这种设备可以实行在线监测, 它是一种集多种学科于一体的先进技术, 通过对设备的红外发热的状况, 采集相关的信息, 然后通过一定的程序显示在荧光屏上, 对于设备的运行状况可以有清晰的展现。这种设备的使用是一种技术上的改革, 要比传统的红外测温仪更加的准确和快速。通过红外成像仪的使用, 可以对变电设备进行实时在线监测, 发现设备表面的温度出现异常就会提前发出预警信号, 然后采取相应的控制处理措施, 避免了因为设备出现故障才对其进行维修的缺点, 减少了故障发生率, 节省了大部分成本。在实际的应用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由于其快速准确并且不用接触的特点, 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及时的发现问题, 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为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2.3 加强检修质量

2.3.1 金具质量。

母线及设备线夹金具, 根据需要选用优质产品, 载流量及动热稳定性能, 应符合设计要求, 坚决杜绝伪劣产品入网运行。

2.3.2 防氧化。设备接头的接触表面要进行防氧化处理, 应优先采用电力复合脂 (即导电膏) 以代替传统常规的凡士林。

2.3.3 接触面处理。

接头接触面可采用锉刀把接头接触面严重不平的地方和毛刺锉掉, 使接触面平整光洁, 但应注意母线加工后的截面减少值;铜质不超过原截面的3%, 铝质不超过5%。

2.4 加强设备验收管理

运行人员在参与设备检修后的验收时, 要克服人情关、面子关、技术关, 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 制定一套严格的制度验收制度, 并按照验收流程, 确保检修质量。

3 结束语

由于变电设备的发热现象, 会导致变电设备故障的发生, 在所有的故障中占据了大部分比例, 对电网的稳定运行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变电设备的故障检测方面利用了红外成像仪, 可以通过对设备表面温度的测量检测到设备的故障, 提前做出预警, 并且可以迅速的找到故障发生点, 及时的采取处理措施, 减少了事故发生率, 节省了大量的成本。同时在对变电设备设计制造的过程中应该对于使用中容易出现缺陷的部位进行改良, 在技术上有所创新, 在使用设备的过程中, 应该加强对设备的日常养护工作, 尽量的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几率, 为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永辉, 蔡葵, 等.供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陈永辉, 蔡葵, 等.供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行业标准.DL/T664-2008,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S].[2]行业标准.DL/T664-2008,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S].

设备发热 篇9

变电设备的接头发热在电力产业中其实很常见, 发热后的刚开始会使接头的外包绝缘层因为受热而发出一些异味, 此时如果不能及时发现该现象并进行处理, 就特别容易导致绝缘层发红乃至发黑, 以及冒烟甚至产生明火, 这不仅会缩短变电设备的使用寿命, 而且更严重的是可能会因此而引发火灾, 或者让操作人员不慎触电, 严重威胁到相关人员人身安全, 破坏生产秩序。

1 变电设备的接头发热原因

1.1 连接安装的工艺没有到位

在安装变电设备时, 安装技术掌握不到位, 接头处理不当, 十分容易出现接头发热的现象。如果利用砂纸打磨母线的表面, 就会使其表面产生一些较浅的划伤, 这时一些细小的不导电的杂质就非常有可能会嵌入到划痕中去, 这会导致母线连接的接头之间接触面变小, 电阻因而会增大, 进而导致接头容易发热, 在现阶段, 这是最常见的接头发热原因。

1.2 在紧固螺栓的时后用力过大

有些工作人员在检修母线的接头过程中, 会有一个错误的认识, 他们以为紧固螺栓就要需要做到尽量的紧, 却没有注意到母线是由铝制材质制成的, 其弹性很小, 因而螺母承受的压力大大地超出了其所能承受的范围, 从而导致变形[2]。这种变形极容易造成接触面积比设计时要小, 因而增加了电阻, 引发接头产生发热现象。

1.3 金属的膨胀效应

各种金属会因为其不同的材质, 膨胀系数也会不同, 比如, 钢制的金属材料就比铜制及铝制的膨胀系数小得多。在目前, 变电设备的接头在连接时通常都采用钢制螺栓, 而母线通常都是铜或铝制成, 变电设备在运行的时候接头温度往往会产生剧烈变化, 这时由于钢和铝、铜的膨胀系数差异, 就会导致蠕变现象的发生, 随后其蠕变的程度会越来越严重且无法逆转。一般来说当金属的温度达到80℃时, 就会产生蠕变现象。而长时间的金属蠕变会造成螺栓和母线之间的接触面因变形而部分脱离, 导致其电阻增加进而产生发热的现象。

1.4 运维人员巡视检查不到位

在变电设备运行过程中人员维护不认真也是导致接头发热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 变电设备上灰尘过多, 螺丝、接口处松动等都会引起变电设备的发热。工作人员没有按照规定定期对设备进行测温、清扫, 以及检查螺丝、线的松动等问题, 或者在工作过程中测温工作等流于形式, 进而使变电设备存在隐患, 可能出现接头处发热的现象。其次运行人员验收不严格, 设备在检修或大修后, 对设备接头处试温蜡片的数量不进行核对检查, 导致设备出现温度异常时, 不能及时发现, 从而造成严重后果。最后运维人员在巡视过程中不认真, 对部分设备就容易漏巡, 当设备、引线及接头处有断股、散股现象时没有巡视到位, 也可导致设备接头的发热。

2 针对变电设备接头发热现象的对策

2.1 提高工艺水平

对于变电设备接头发热的避免, 首先要提高工艺水平和安装技术, 做好对接头的处理。对于母线的选择, 母排式连接应该得到提倡, 排式连接不但能够使螺杆和线夹间接触面得到有效的增加, 还能大大地降低上述两者间的缝隙, 进而增加接触面积, 降低电阻, 减少发热情况。此外, 设备检修或大修后, 设备接头处试温蜡片应按规定补贴齐全, 引线接头无松动, 螺丝拧紧。母线与各出线连接排的接头处蜡片应齐全, 无断股、散股现象。设备、引线及接头无遗留工具等。

2.2 完善设备管理制度

完善变电设备运行管理制度, 是预防设备发热的重要途径。针对变电设备管理运营中出现的发热原因问题, 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设备运行管理制度, 即定期定量, 以轮换的形式对相关设备进行检修, 准确及时记录相应的发热问题, 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 应当加大对设备测温的力度, 定期用红外线测温仪或红外成像仪对设备进行测温, 在负荷高峰期增加测温次数。定期进行夜间巡视, 如有发热, 夜间更容易观察。在雨雪天气后, 也应对设备进行特巡, 特别是接点部位, 观察接头上是否有热气流和水蒸气以及猫眼现象。接头发热时周围空气行程热气流向上流动。

2.3 减少设备自身的发热情况

用压接式线夹替换螺旋式线夹减少设备的发热, 压接式线夹能够将严密包裹导线, 使其表面的压接做到足够紧密, 让接头处的两端能浑然一体, 进而有效地避免其因接触面小而产生发热了。目前压接式线夹应得到更为广泛应用, 压接式线夹的市场设计及供应都能够满足在现阶段的绝大部分需求。其次, 母排式连接应该得到提倡, 排式连接不但能够使螺杆和线夹间接触面得到有效的增加, 还能大大地降低上述两者间的缝隙, 进而增加接触面积, 降低电阻, 减少发热情况。此外, 新投设备除了检查有无异响, 有无漏油渗油等现象, 还应检查接点是否发热。

2.4 加强人员设备维护

为了有效避免变电设备接头发热, 还应该加强运维人员对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由专人负责相应的设备维护和检修, 使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责任到人。为防止设备二次接线发热, 定期进行清扫, 发现螺丝、线有松动, 立即紧固。运维人员在设备巡视过程中, 要检查导线有无散股、过松等现象。大风时, 检查导线振荡等情况, 接头有无异常情况。此外, 高温季节或用电高峰期, 若负荷电流接近并可能超过断路器额定电流时, 应检查断路器导电回路各发热部位应无过热变色现象。如负荷电流比断路器额定电流小得多, 应重点检查断路器引线椿头与连接部位有无过热现象。重点检查接头发热、蜡片融化等现象。

3 结语

很多维修人员因为觉得接头的发热现象是一种很常见的电力系统问题, 而常常忽视这一现象。因此, 在分析变电设备的接头发热原因以及提出相对应的有效解决措施同时, 还必须要培养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督促其更新所需要检查及维修的设备, 有效控制并清除接头发热的隐患。

摘要:变电设备的接头出现发热现象在电力系统中是比较常见的, 如果不能及时发现, 往往会导致较严重的不良后果[1]。本文从变电设备出现接头发热现象的原因出发, 讨论了针对这种现象的对策, 希望能在电力系统在处理该方面问题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变电设备,接头发热,原因与对策

参考文献

[1]向阳.变电检修发展趋势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 2015, 03 (01) :54-55.

[2]何宁辉, 王博, 张涛, 闫振华, 周秀.多方法检测的变电设备状态监测装置校验技术[J].宁夏电力, 2015, 03 (06) :39-40.

设备发热 篇10

随着红外成像诊断技术在电气设备发热缺陷检测上的普遍应用, 电气设备接头发热不再存在检测上的困难, 基本可以做到及时的发现和跟踪。然而, 广州地区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和盐分, 对电气设备接头表面的氧化尤其严重, 接头表面会产生较大的接触电阻, 从而造成接头发热。文章将从变电站常见接头发热缺陷的诱因进行分析, 并比较目前处理发热缺陷的几种方案, 着重研讨在接头处理中对导电膏的应用, 以期减少接头发热缺陷的发生, 提高变电站的供电可靠性。

1 电气设备接头发热的原因分析

根据焦耳-楞次定律:

接头发热主要由电流I、电阻R以及时间t三个因素影响。

其中, 电流I取决于系统负荷, 可通过系统进行调配;时间t不受系统影响;电阻R受到环境温度、接触压力以及接触面材质等因素影响。一般而言, 检修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工艺处理将电阻R降低来减少发热, 因此, 文章主要分析影响电阻R的几个因素, 从而为形成检修策略提出依据。

1.1 电气接头接触电阻的形成

1.1.1 氧化膜电阻

铝材、铜材等材质的电气设备接头暴露在空气中时, 表面会被水分、盐分腐蚀氧化, 形成一层导电能力很差的氧化薄膜。这些氧化膜一旦生成, 就会给接触面增加一个很大的氧化膜电阻 (以下简称膜电阻R0) 。

1.1.2 束流电阻

电气设备的接头部分除了会生成膜电阻R0之外, 还存在另外一种天然存在的收缩电阻, 简称束流电阻R1。束流电阻R1的形成是由于接头表面和连接处无论打磨到多么平整, 其微观观察面依然是有高低不平, 电流流通的时候只经过较高的接触部分, 相当于电流的流通距离增加、流通面积减少, 导致回路电阻增大, 增大的回路电阻就是束流电阻R1。

因此, 接触电阻R主要由膜电阻R0和束流电阻R1构成。

1.2 电气接头接触电阻的变化

1.2.1 接头压力因素。

接触电阻R中的束流电阻R1的大小受到接头压力的影响。经过测算, 束流电阻R1与接触压力成反比, 也就是说压力越大, 束流电阻R1越小。

电气接头的金属材质在接头压力F较大时会发生蠕变。蠕变总是向减少接头压力的方向变化, 因此, 电气接头压力随着时间下降, 直至某个平衡的值。因此, 在处理接头发热缺陷时常常发现, 某些接头在检修后很快发生劣化, 很可能就是接头压力下降, 接触电阻R'超标导致接头发热升温。

1.2.2 热胀冷缩因素。

热胀冷缩过程也是导致接头接触电阻变化的重要因素。当接头由于温度下降而收缩时, 接头间隙增大, 容易产生新的氧化膜, 导致膜电阻R0增大;当接头在受热膨胀时, 受到的接头压力增加, 发生蠕变, 进而在接头重新收缩时, 接头间隙增大, 导致束流电阻R1增大。因此, 每次温度循环, 接触性能都会恶化, 最终导致发热缺陷发生。

1.2.3 微电池效应。

不同材质的接头直接接触在运行中会发生微电池效应。空气中的水和杂质会形成电解液, 使接头之间形成电池循环, 造成接触面腐蚀氧化, 增大膜电阻R0。因此, 在安装或修整铜铝接头时, 应正确地安装铜铝过渡片。

1.2.4 接触面因素。

在进行接触面加工时, 如果加工过于粗糙, 将会使实际接触面积大幅减少, 导致束流电阻R1增大。另外, 在打磨铝质表面时, 若使用砂纸进行打磨, 会使砂纸中的二氧化硅等杂质进入接触面, 导致束流电阻R1增大。

1.3 接触电阻分析

接头的接触电阻R主要由膜电阻R0和束流电阻R1组成, 并且在运行过程中受到接触压力、运行温度、表面杂质以及接触面加工工艺的影响。因此, 要减少接触电阻R, 就应该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处理。

2 电气设备接头发热的处理办法

2.1 电气接头更换

电气设备的接头发热缺陷在先天上就有很多因素影响, 如线夹的形状、接触面积、铜铝过渡工艺、载流量指标以及动热稳定性等。对一些不符合使用要求的的接头进行更换, 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接头的导电性能。

2.2 电气接头接触面平整

要减少电气接头的接触电阻, 效果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用锉刀平整接头接触面, 增大有效接触面积, 从而减少束流电阻R1。平整的时候应注意将突出的毛刺和明显凸出得地方锉平, 保证整个接触面最少90%能够接触即可。

2.3 电气接头接触面抗氧化处理

电气接头在平整过后并不是马上就能够连接, 其表面还残留着大量杂质和氧化膜。因此, 一般处理方法是先用钢丝刷刷去表层的氧化膜, 再涂上一层抗氧化剂, 即可进行接头的连接。

2.3.1 采用凡士林作为抗氧化剂。

采用凡士林涂抹在接头接触面上, 固然能够阻挡水汽和盐分的入侵造成接触面氧化。然而, 凡士林在温度高于37-54度时会熔为液状, 而电气设备运行时超过40-50度的情况并不罕见, 中性凡士林在运行中很快干涸流失, 失去防氧化的作用。

2.3.2 采用导电膏作为抗氧化剂。

采用导电膏涂抹在接头接触面上时, 由于导电膏最低滴点为150度, 因此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时, 可以保证导电膏能够有效地保护接触面不被水分和盐分腐蚀产生氧化膜。这种效果称为导电膏的油封作用。

导电膏的成分含有金属微粒, 当导电膏涂抹在接头接触面上时, 金属颗粒在接触压力的作用下, 能够破碎接触面上金属氧化膜, 从而使膜电阻R0下降, 接头的温升得到有效降低, 使接头的寿命延长。这种效果称为导电膏的擦膜保护作用。

导电膏本身并不导电, 它是通过一种称为“隧道效应”的量子物理学的原理提高接头导电性能。“隧道效应”的原理简单来说, 就是一层极薄的绝缘层 (导电膏厚度) 能够被一部分电子进行量子通过。因此, 在涂抹导电膏时, 应注意涂抹厚度不能太厚, 否则容易造成绝缘层增大的反效果。

2.3.3 导电膏的涂抹工艺。

在进行导电膏的涂抹工作时, 应确保工作现场无扬尘、干燥以保证涂抹质量。

对电气接头的前期处理, 通过钢丝刷打磨以及洗剂清理去除大部分氧化膜后, 浅浅地抹上少量导电膏, 利用其擦膜保护作用, 使用铜丝刷轻轻地进行打磨, 将剩余的氧化膜清除干净, 最后再均匀地抹上一层导电膏 (约0.15mm厚度) , 即可进行接头的连接。

2.4 电气接头螺栓的紧固压力

接头压力过小, 会导致实际接触面积较少, 从而增大接触电阻;而当接触压力过大时, 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下进一步发生蠕变, 也会导致接触电阻增大。因此, 在紧固电气接头时, 应使用合格的力矩扳手进行合适压力的打压。

3 电气设备接头发热的处理情况

当前检修人员在进行实际处理的过程中, 多数案例均为涂抹凡士林或涂抹导电膏过厚和压力过大或过少的情况, 经正确处理后大都很少再次发生接头发热缺陷。

4 结束语

电气设备接头发热缺陷主要由于接触面表面处理工艺未完全, 经过长时间运行累积接触电阻形成电气设备发热, 甚至造成电气设备损坏。因此, 根据对相应的的接触电阻生成规律进行研究, 形成相应的对策, 当可大大缓解电气设备发热缺陷的发生, 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为企业带来广泛的效益。

摘要:电气设备接头发热主要由几种接触电阻生成而导致, 通过合理地提出针对措施, 可妥善解决这些接触电阻生成的问题。

关键词:接头发热,接触电阻,抗氧化,处理措施,导电膏

参考文献

[1]孙建中.变电设备接头发热的原因及解决方案[Z].宁波电业局变电检修公司, 2006.

[2]赵中义.电气设备接头发热原因的分析及处理[J].冶金动力, 2007.

设备发热 篇11

某变电站开关柜内设备发热导致故障情况统计表柱状图分析可知, 变电设备室内室外设备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发热故障的问题。室内开关柜内设备发热导致故故障的情况所占比例较大。

造成室内开关柜内设备发热导致故障率高的的要因是接点氧化接触不好无法预先测量柜内设备温度所致, 把开关柜内设备的测温困难问题决解了, 温度升高导致故障率高的问题就能解决。

2 解决办法

2.1 无线测温设备有如下特点

1) 在线测量, 实时监测触点温度, 数据可远程传输接入自动化系统。

2) 测量点和接收点无直接联系, 无绝缘问题。

3) 不受日光或其他光照影响。

4) 安装简便安全, 无需任何其他操作, 免维护。

断路器两端的绿色点位为准备安装的无线测温点, 在35kV大开门开关站共设计安装36个测温点, 其他变电站根据负荷情况确定安装点。

对开关柜内设备进行加装无线测温探头。

经过安装、调试无线测温装置, 已经全部安装完毕进入实质性数据采集发送、接收、核对阶段。

经过统计分析无线测温装置测温工作情况, 认为此装置能有效、真实的反应实际温度, 温度随着电流、负荷的增加而升高、减少而降低。

电流温度变化曲线图:

3 结束语

通过此无线测温装置的安装试用, 效果良好, 能及时的将开关柜内设备工作温度上传到集控站、调度中心, 对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管理增加了更有效的科技监控手段, 避免了开关柜内设备发热故障的发生。

摘要:介绍开关柜内设备发热的原因, 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开关柜,设备,故障率

参考文献

[1]邢文英.QC小组基础教材[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5.

上一篇:教学实践措施下一篇:药品包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