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感染性发热

2024-08-14

非感染性发热(精选8篇)

非感染性发热 篇1

1 原因分析

1.1 中枢性发热

是由于颅内出血导致脑水肿, 脑组织损伤, 恼疝形成等因素形成, 直接损伤体温调节中枢使其功能失常导致的发热, 以及蛛网膜下腔和脑室内的血小板释放5-羥色胺等物质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所致。临床上多表现为稽留热, 且常表现超高热 (体温超过41℃) , 同时伴有间脑受损, 一是急性发病后24h内出现体温升高, 达39℃以上持续不退, 患者昏迷, 去大脑强直, 出汗, 四肢发凉, 大多数患者在一周内死亡;二是持久的中枢热, 患者可有昏迷, 双侧锥体束征, 阵发性大汗, 瞳孔大小多变, 血压波动较大, 血糖升高[1]。脑出血患者一旦形成中枢性高热, 可使脑水肿加剧, 脑细胞受损加重, 颅内压增加, 可进一步加重体温调节中枢受损而形成恶性循环, 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 及时有效地降温, 控制高热, 是减轻脑损害、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

1.2 吸收热

常见于大脑出血所致的脑卒中, 多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 其原理为血液吸收过程中, 红细胞溶解释放出各种产热因子而导致的发热, 无间脑病变又无合并感染的症状, 常在发病后10d内出现, 体温常在37.5~38.5℃。

1.3 脱水热

一是脑出血患者, 由于失水过多, 水分补充不足, 血液浓缩, 大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而引起的发热。二是失水过多还可导致患者因体液不足致痰不易排出, 同样增加了脱水热的发生率。在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发热、皮肤干燥、尿量不同程度的减少而血细胞压积增大等与脱水有关的症状与体征, 首先考虑脱水热的可能。

1.4 再出血

Seiie报道CT扫描发病后6小时以内, 继续出血的发生率为83%, 6~24h内发生率为17%[2]。在这段时间内病情极不稳定, 且之后常常出现发热, 新鲜血性脑脊液是可靠的诊断依据之一。

2 处理方法

2.1 中枢性高热

2.1.1 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是中枢脑出血主要的处理方法, 常见的有酒精擦浴、冰帽降温和冰水灌肠等。擦浴以30%~50%酒精擦浴为宜, 效果较差者, 应用电动降温仪物理降温取得了较好降温效果, 要求每30min测体温, 脉搏, 呼吸, 血压1次, 并记录。

2.1.2 人工冬眠降温疗法

(1) 早期低温:尽量在发病6h内给予, 超过7~8h脑保护作用较差。降温时间不超过48h。若并发高热可延长时间。 (2) 降温方法:目前降温方法很多, 设置先进的低温室有必要。如条件有限, 可采用头部冰帽+大动脉冰敷+药物的方法。 (3) 逐渐复温原则:先停用药物, 再撤冰敷, 最后撤除冰帽, 即可在8~12h内完成;这种短期低温很少有并发症, 部分出现肌颤和烦躁, 可用给予阿曲库铵 (卡肌宁) 25mg或安定10mg。

2.1.3 药物降温

老年体弱的患者, 不宜使用解热药, 以防止虚脱。中枢性高热与脑内多巴胺受体功能关系密切, 使巴胺受体的激动剂溴隐亭治疗可能有效。对脑水肿明显的患者, 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脑水肿得到控制后立即停药, 并给予足量相应有效的抗生素。因通常机体能耐受的体内温度为40.5℃, 超过此温度时脑组织容易产生热损害, 治疗一般采用氯丙嗪25~50mg, 肌注或静滴, 每日2次, 儿童每次0.5~1mg/kg。效果不佳者可试用静脉滴注冰盐水 (4℃的生理盐水) 或冷甘露醇。解热镇痛药慎用, 此类药易加重循环衰竭或导致消化道出血。

2.1.4 中医辨证论治

阳明腑实是脑出血急性期常见证型, 故应辨证施治, 选用中药直肠滴注, 可通腑泻下、化痰平喘、清热熄风、祛瘀利水, 既着眼于局部热结腑实, 又兼顾全身整体的病机变化, 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证型用安宫牛黄丸, 解毒承气汤加减, 星篓承气汤等治疗。

2.2 吸收热

(1) 物理降温:吸收热常在发病后7~14d出现, 一般温度不高, 温度常在37.5~38.5℃, 物理降温是常用的处理方法。 (2) 西医治疗:根据患者病情, 有时可以早期增加改善脑血循环的药物, 这有利于血液的吸收。 (3) 中医辨证论治:痰热腑实, 风痰上扰是脑出血血液吸收期的中医常见证型, 常用的方剂为星篓承气汤加减。

2.3 脱水热

(1) 调整脱水药剂量:根据病情情况调整脱水药的剂量和脱水药的种类 (常用药物有双克、速尿、甘露醇等) 。 (2) 物理降温:参考中枢性发热的物理降温方法。

3 基础治疗

(1) 通畅呼吸道, 清醒的患者鼓励其咳嗽排痰或护理人员轻轻捶背协助排痰。昏迷患者应及时吸痰, 痰液粘稠得患者, 可给予超声雾化吸入, 如果患者病情加重, 呼吸困难不能缓解, 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且咳不出时, 可考虑气管切开或行气管插管, 以有利于有效通气和利于排痰。 (2) 保持液路畅通, 并准确记录出入量, 及时发现心衰、心律失常及休克的征象。 (3) 鼻饲者注意观察胃管内有无出血情况, 定时测定血生化及肝肾功能及时发现电解质紊乱及肝肾功能衰竭。

4 再出血

4.1 及时给予静脉止血是主要的治疗措施, 行微创手术后微创组微

创针仍在位的患者直接开放引流管, 以4℃生理盐水加入肾上腺素 (2mg/500mL) 冲洗血肿腔, 然后以高浓度肾上腺素溶液 (1mg/mL) 或立止血 (1~2ku) 通过针形血肿粉碎器注入血肿腔, 闭管几分钟后观察效果, 若未完全止血则重复上述步骤, 直到出血得到控制。止血后应保持引流管开放。开颅术后或微创术已拔针者, 保守治疗若不能马上止血, 可酌情再次开颅或行微创术治疗。

4.2 物理降温

中高热者可行物理降温

5 讨论

脑出血非感染性发热的预后与发热的原因, 温度的高低, 发热出现的时间, 全身情况有密切关系, 发热出现时间越早, 温度越高, 病情越重, 治疗越困难, 治愈率越低, 病后生活质量越差, 反之, 发热出现时间越迟, 温度越低, 病情越轻, 越容易治疗, 治愈率越高, 病后生活质量越高;中枢性发热和再出血热治疗较困难, 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很快就危及患者生命。所以脑出血患者早期及时有效的治疗, 不但可以提高治愈率和患者病后的生活质量, 以及降低致残率, 还可以减少非感染性发热的发生。

颅脑损伤患者, 脑出血后中枢性高热是主要的并发症, 体温高达39℃以上。高热既可使疾病基础加重, 又常常导致呼吸循环衰竭, 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多见) 等一系列并发症, 故及时有效的降温治疗措施, 不但能取得较好的降温效果, 而且对防止或减轻多器官功能衰竭尤为关键。吸收热和脱水热相对较轻, 只要治疗得当, 预后都较好。在出血热是最严重的, 处理不当, 大多数患者在数小时后死亡, 早期正确的治疗是预防再出血的关键, 应高度重视。中医治疗有时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临床观察及文献分析, 笔者认为:正确治疗脑出血非感染性发热不但可以降低病死率, 还可以提高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降低致残率。物理降温是治疗中枢性高热的主要方法之一, 对顽固性高热或不能耐受物理降温的个别患者, 可适当采取其他降温措施。

参考文献

[1]逯传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热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8, 10 (198) :55..

[2]郑丽英, 陆国文.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护理体会[J].贵阳医学院学报, 2006, 2 (2) :107-109.

不明原因发热要看感染科 篇2

你的情况是否属于发热待查

发热待查用医学术语表达就是不明原因发热(FUO)。一般来说,发热超过3周,最高体温达38.3℃以上,经住院常规检查一周以上仍然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诊断为不明原因发热。

由于不明原因发热的原因比较复杂,又没有单纯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特殊检查能立刻确诊,因此诊断过程耗时较长。发热的患者在不同医院和不同专业科室多次辗转就诊,往往花费很多而得不到明确的诊断和及时治疗。

发热超过2~3周,在普通门诊检查和治疗体温仍然不退的患者,应该尽快到感染内科就诊,做进一步的详细检查,以明确诊断,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如果一味要求医生给予抗生素静脉点滴治疗,不仅无效,还可能导致抗生素耐药、肝肾损伤等附加损害。

让医生帮你找病因

当你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时,可以把以下情况告诉医生:发热的热型是什么、时间多长,发病前有没有去外地或国外旅游,近期有没有做过手术,发病前后有没有用过什么药物,是否接触过一些特殊化学物质或毒物。

同时让医生了解你发热伴随哪些症状:

寒战:常见于大叶性肺炎、革兰氏阴性杆菌血症、急性溶血或输血反应等。

结膜充血:多见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等。

淋巴结肿大: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白血病、淋巴瘤、转移癌等。

肝脾肿大: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结缔组织病等。

关节肿痛:常见于败血症、结缔组织病等。

皮疹:常见于麻疹、猩红热、药物热等。

昏迷:先发热后昏迷,常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斑疹伤寒等;先昏迷后发热,常见于脑出血、巴比妥中毒等。

【特别提示】检查是分步进行的,有时还要重复进行,以获得确切的结果。别一发烧,就要求医生给开抗生素。有时为了尽快确诊,需要进行一些有创检查,如腰椎穿刺、骨髓穿刺、骨髓活检、超声波或CT引导下的穿刺活检。患者应该遵从医生的诊疗意见,接受必要的检查。

【相关链接】

疾病不同发热类型不同

◆低热(37.3℃~38℃) 多见于病毒感染和结核病患者,可伴有夜间盗汗和体重下降。

◆超高热(> 41℃)多是中枢性发热,如急性脑出血患者,由位于头部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引起。

◆稽留热持续高热,全天体温波动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革兰氏阳性球菌败血症、伤寒。

◆弛张热全天体温波动大于1℃以上,常见于胆道感染、肾盂肾炎、肠道感染、心内膜炎。

◆波状热体温在数天内逐渐上升至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至常温或微热状态,不久再发热,呈波浪式起伏,可见于布氏杆菌病、淋巴瘤等。

◆双相热第1次发热持续数天,然后缓解一至数天,又出现第2次发热,可见于某些病毒感染,如登革热、麻疹等。

非感染性发热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收集2008年4月至2008年11月山西省儿童医院心内科确诊为不明原因发热的患儿50例,其中男患儿27例 ,女患儿23例 ,年龄<3岁6例, 3~5岁16例 ,>5岁28例。

1.2 方法

均等患儿年龄分段在两组中的比例,减小误差(两组性别没有统计学差异)常规对症治疗组20例,心理干预组30例,除常规对症治疗外加每周三次的心理疏导,专人进行病情观察并作相关纪录。

2 结果

30例心理干预组20例,治愈8例发热及相关症状减轻,2例症状未改善,显效率为93%;常规治疗组8,例治愈7例发热及相关症状减轻,5例症状未改善,显效率为75%。

3 讨论

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新的医学模式认为每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都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有关。但三者在不同疾病中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1] 人类疾病是有机体的,自然的、社会的、文化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只有对人类疾病本质有深刻的了解,重视心理因素在疾病中的重要作用,才能有效地提高疾病治愈率[3,4]。不明原因发热是临床常见的内科疑难病症,大多数患者经过系列观察与检查可明确诊断,但即使在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医院中,借助现代化的诊疗技术,仍有约10%的发热待查患者不能明确诊断,病程可拖延数月甚至数年,病死率为10%~30%。较长时间的发热,患者及其家属往往认为自己患了不可治愈的疾病,绝大多数患者存在多种心理问题,长期处于忧虑、期待、恐惧、紧张、焦虑的环境中,情绪的不稳定影响了疾病的治疗。而儿童心理学[6,7]的应用可使患儿消除疑虑,有利于疾病的治愈,而本文正是将心理学与临床治疗相结合的一个创举,不明原因发热在很大程度上是患儿自身体温调节中枢过度敏感所致,家长在经一系列检查不能查出病因但患儿生活不受太大影响时,不必过于频繁奔波于各医院欲穷病因,适当转移其注意力,增强体质,使其在轻松的生活中恢复身心的健康。各科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心理学的应运,治疗时恰当应用相关心理学知识,适度给予心理安慰与疏导,缓解其精神压力,为儿童不明原因发热及其它疑难病症的治疗开辟一条经济实用的新途径。

4 结论

4.1 心理疏导对儿童不明原因发热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

4.2 单纯药物治疗存在明显的弊端。

4.3 频繁使用退热药将使机体体温调节中枢过度敏感,且干扰机体防御功能的正常运行。

4.4 将心理学与儿童不明原因发热诊治相结合会提高其治愈率。

参考文献

[1]李萍.健康教育对发热待查患者情绪影响的调查.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8):1352-1353.

[2]邓蓉李小麟付学勤等.心理干预对发热待查焦虑患者的影响.南方护理学报,2004,11(11):42.

[3]周艳华.发热门诊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114.

[4]杨丽虹.学龄前儿童不明原因发热103例临床分析.广东医学院学报,2003,(04).

[5]巢利平.隔离留诊观察发热患者的心理护理.现代医药卫生,2004,20(5):363.

[6]王丽萍.心理因素在疾病康复中的作用.内蒙古中医药,2008,27(7).

非感染性发热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骨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老年患者8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15例, 女25例;年龄60~95岁, 平均 (74.60±9.47) 岁;体温37.5~38.9℃, 平均 (38.53±0.69) ℃。对照组男16例, 女24例;年龄62~92岁, 平均 (77.10±9.41) 岁;体温37.7~38.9℃, 平均 (38.54±0.60) ℃。两组性别、年龄、体温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s)

1.2 纳入标准

①年龄≥60岁;②发热为手术后出现, 并以低热为主, 体温不超过39℃, 多为弛张热;③术口检查无明显红肿热痛, 无明显局部或全身感染征象;④血细胞分析示白细胞正常或稍高于正常。C反应蛋白、血沉在正常范围内。

1.3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持续3天体温在39.0℃以上, 复查血常规等明确为术后感染的患者;③深静脉血栓、严重贫血引起发热者;④合并肿瘤、结核、风湿类疾病及严重基础疾病者;⑤如使用激素等可影响体温药物者及体温调节中枢损伤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

两组均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于术前2h静推1个剂量, 若手术时间超过3h, 于术中给予第2剂, 术后静脉点滴1个剂量。

1.4.1治疗组

根据患者舌、脉、症, 按中医辨证分为四型:瘀血发热型、气虚发热型、食积发热型、阴虚发热型。分别使用西关正骨协定处方 (骨一方、调一方、调三方、调四方) 治疗。①瘀血发热型 (15例) , 以活血祛瘀、清热消肿为法, 方用骨一方, 组成:桃仁10g, 红花6g, 赤芍12g, 生地8g, 当归5g, 山栀子5g, 三七3g, 泽兰10g, 钩藤6g, 骨碎补10g, 天花粉12g, 甘草5g。每日1剂, 加清水500mL煎至150mL, 去渣取汁, 温服。②气虚发热型 (10例) , 以益气补血、甘温除热为法, 方用调一方, 组成:党参20g, 升麻6g, 白术10g, 五指毛桃20g, 丹参12g, 石斛12g, 陈皮3g, 炙甘草10g, 黄芪30g, 当归6g, 柴胡6g。每日1剂, 加清水500mL煎至150mL, 去渣取汁, 温服。③便秘发热型 (4例) , 以行气导滞、润肠通便为法, 方用调三方, 组成:桃仁10g, 杏仁10g, 郁李仁10g, 火麻仁20g, 柏子仁10g, 肉苁蓉20g, 枳实15g, 生地15g, 黄芪15g, 麦冬15g, 玄参10g, 麦芽15g。每日1剂加清水500mL煎至150mL, 去渣取汁, 温服。④阴虚发热型 (11例) , 以滋阴清热为法, 方用调四方, 组成:太子参30g, 青蒿10g (后下) , 鳖甲20g (先煎) , 地骨皮12g, 知母6g, 丹皮15g, 甘草6g。加水400mL煎至150mL, 去渣取汁, 午餐后1h温服, 每日1剂。

1.4.2对照组

予以冰敷头部或酒精拭浴等处理, 不服用中药。

1.5 观察指标

术后24h开始监测患者腋窝体温, 体温测量的方法如下:每天6时、12时、18时、24时四次测量腋温, 以测得最高值为记录体温。观察两组第1、2天的体温下降幅度及恢复时间, 若以上某时间点监测的体温<37.5℃, 并在之后的连续2天体温均正常, 则认为该时间点为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点。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 治疗组患者发热天数少于对照组 (P<0.01) , 治疗后第1、2天治疗组体温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 (P均<0.01) 。详见表2、表3。

(±s, 天)

(±s, ℃)

3 讨论

据对本院2009—2011年住院病人的统计, 在骨科手术患者中, 老年患者占30.7%。术后发热是外科手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且以非感染性发热多见, 约占97%。笔者观察到以往对骨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老年患者, 用西医的方法对症处理, 发热症状易反复。且发热会大量消耗身体的营养物质, 严重时会影响伤口愈合, 甚至危及生命。老年人生理病理表现主要分为:阴阳俱损、五脏俱虚、气血耗伤。《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老年人是以虚为主;有研究表明[2], 老年以虚证居多, 占83.71%, 而且虚证比例随年龄逐渐增加, 60~64岁时, 虚证占74.3%, 75~79岁时, 100%表现为虚证, 说明了老年人多虚少实的中医体质特点。

骨科术后发热属中医学“内伤发热”范畴。患者在经受骨科术后, 皮破络损, 血溢脉外, 而且老年术后元气虚衰, “气为血帅”, 气不运血, 则瘀血内阻更为严重, 瘀血郁久化热, 患者症见术后2~3天发热不退、口干燥而渴, 脉涩而不数, 治法以活血祛瘀, 清热消肿, 方用本院的骨一方。骨一方是桃红四物汤加减, 减去温燥之川芎, 针对老年瘀血特点加少量田七, 以及加栀子、天花粉等清热生津之品, 针对病机起效较快。本型临床上较为多见。

一些老年患者平素大便秘结, 骨科术后又需卧床, 气血运行不畅, 脾胃纳运失常, 老年本气血俱虚, 加之认为术后大伤元气, 唯恐进补不及时, 影响恢复, 则多食多餐, 脾失健运更为严重, 脾气不升, 肺气不降, 肺与大肠相表里, 则大便秘结更为严重, 气机不利, 郁而化热, 患者症见大便秘结, 术后数日未解, 低热, 腹胀满, 纳呆, 舌红, 苔厚腻, 治法以行气导滞, 润肠通便, 方用本院的调三方。调三方是由五仁汤加增液汤组成, 另外加黄芪、肉松蓉等益气健脾、补肾润肠通便, 尤其适合老年人术后便秘者。本型临床上也不少见。

老年人气血俱虚, 骨科术中创伤失血, “血为气之母”“气随血脱”, 无形之气亦随有形之血脱于外, 使气血失衡加重[3], 脾气虚则化生血液不足, 血虚则心失濡养, 而心火亢旺。同时阳气根于阴血中, 血虚则阳无所附, 阳浮而发热。热又耗阴伤血, 加重血虚。如此反复, 则可发大热[4]。患者症见术后发热以上午为常见, 伴有声低气短, 倦怠乏力, 饮食少味, 或兼恶风自汗, 舌质淡, 边尖有齿痕, 舌苔薄, 脉大无力。治法以益气补血, 甘温除热, 方用本院的调一方。调一方是补中益气汤加味组成。临床上用于术后气血俱虚、气虚为主的患者。

老年人阴阳俱虚, 骨科术后出血过多, 气血耗伤, 阴液亏耗未能及时补充, 阴不制阳, 虚阳外越而发热。患者症见午后发热, 夜间尤甚, 口干不多饮, 舌红, 苔少, 脉细数。治法以滋阴清热, 方用本院的调三方。调三方是青蒿鳖甲汤加太子参组成, 兼顾了老年之气不足。临床上用于术后失血较多的患者。

本研究按中医辨证论治原则, 对各种证型的老年骨科术后发热进行辨证施治, 合理使用西关正骨协定处方, 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服中药后患者发热天数均小于对照组;服中药后第1天及第2天, 治疗组体温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 经统计学分析, 两者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 。综上所述, 使用西关正骨协定处方辨证治疗老年骨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 可降低术后发热的程度, 减少发热天数, 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谭克良.黄芪鳖甲汤治疗骨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 2008, 5 (11) :64-65.

[2]周永坤.外科术后发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 24 (3) :197-198.

[3]耿捷, 高书图, 赵祚塨.中医药在骨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应用探讨[J].中医药导报, 2010, 16 (9) ;82-83.

非感染性发热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自医院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肿胀伴非感染性发热患者抽调76例进行研究,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划为两组。对照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平均年龄为(45.2±3.0)岁;平均体温为(38.4±0.5)℃;骨折部位:胫腓骨9例,股骨7例,尺桡骨8例,肱骨12例。观察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43.8±2.5)岁;平均体温为(37.2±0.4)℃;骨折部位:胫腓骨10例,股骨9例,尺桡骨6例,肱骨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研究性。

1.2方法:对照组实施物理降温法,用酒精擦拭身体、毛巾冷敷头部。观察组用黄芪消肿汤治疗,基本方为红花10 g、木香10 g、三七6 g、当归15 g、黄芪30 g、茯苓15 g、猪苓15 g、石斛10 g、香附10 g、麦冬10 g、生地黄10 g、甘草3 g,上述药物1天1剂,加入适量清水后煎煮,去渣取汁,分为两次口服。若患者耐受性不良,或出现持续发热72 h以上,可及时实施解热镇痛治疗。

1.3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对比指标:肿胀消退时间、发热持续时间、解热镇痛剂使用率。

评价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治疗3 d后肿胀消失或明显改善,有皮纹出现,体温正常;改善:治疗4~6 d肿胀症状缓解,有皮纹出现,体温恢复正常;无效:治疗7 d后,肿胀、体温症状无改善[2]。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资料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对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为单位,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发热持续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对比:对照组发热持续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分别为(45.32±6.35)h、(7.50±1.95)d,观察组发热持续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分别为(32.70±4.55)h、(5.24±1.55)d,观察组发热持续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对比解热镇痛剂使用情况:对照组36例,解热镇痛剂使用9例,观察组40例,解热镇痛剂使用3例,观察组解热镇痛剂使用率(7.5%)明显少于对照组(25.0%),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临床疗效:观察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经对比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四肢长骨干骨折后临床主要采用胫腓骨骨折术、股骨骨折术、肱骨骨折术等复位切开固定术治疗,手术实施后患者多会出现肢体肿胀,且合并发热症状。肿胀合并发热并发症会影响静脉回流,还会影响动脉供血,肢体得不到充分的营养供应以及血液供应,影响肢体功能的早日恢复,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深静脉血栓[3]。因此临床及时提出一种安全有效措施,改善肢体发热肿胀症状,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传统中医学认为,肿胀为水肿范畴,合并发热是因气滞血瘀、水肿不消而导致,因此治疗时应以活血化瘀、利水消肿为原则实施治疗。本次研究中,采用自拟黄芪消肿汤治疗,该方中医黄芪为君药,大补元气,以达到利尿消肿、生血摄血功效;以三七、当归为臣药,取当归活血化瘀、养血合营效果;三七具有消肿定痛、活血化瘀功效,辅以黄芪具有消肿止痛、益气活血功效;佐以红花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香附、木香具有活血散瘀、行气止痛效果。猪苓、茯苓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起到利水消肿、健脾渗湿功效;生地黄、石斛、麦冬具有补虚敛汗、滋阴退热功效。甘草作为使药,调和诸药,共同配伍,起到益气活血、化瘀利水效果[4]。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消肿退热时间、发热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表明黄芪消肿汤用药可有效改善骨折术后肿胀合并非感染性发热症状。采用黄芪消肿汤治疗解热镇痛剂使用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表明黄芪消肿汤治疗后可有效减少解热镇痛剂使用率,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综合评价对照组用药治疗后有效率为75.0%,对照组用药治疗后有效率为95.0%,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黄芪消肿汤用于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肿胀合并非感染性发热,降温消肿效果显著,疗效显著,为临床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肿胀伴非感染性发热采用黄芪消肿汤治疗效果。方法 自医院收治的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肿胀伴非感染性发热患者中抽调76例进行研究,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划为两组,对照组36例实施物理降温治疗,观察组40例实施黄芪消肿汤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疗效。结果 观察组发热持续时间、肿胀消退时间、解热镇痛剂使用率、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黄芪消肿汤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肿胀伴非感染性发热,改善患者的肿胀发热症状效果显著。

关键词: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肿胀伴非感染性发热,黄芪消肿汤

参考文献

[1]郭剑.带锁髓内钉治疗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4):498-499.

[2]林全艺,丁振贝,陈庆运,等.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J].中医正骨,2015,27(3):52-53.

[3]林浩元.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肿胀伴非感染性发热患者经黄芪消肿汤治疗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1):53-54.

非感染性发热 篇6

关键词:降钙素原,急性感染性发热,临床价值

感染性发热是一种常见的急诊病症, 由于从症状上较难区分出患者时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 同时也无法对感染程度作出有效判断, 对治疗造成不利影响[1]。本次研究通过对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近年来收治的120例急性感染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探讨PCT水平检测对治疗急性感染性发热的意义。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09年4月~2012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诊断为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120例, 87例男性, 33例女性, 年龄分布为21~75岁, 平均年龄为 (46.75±19.2) 岁,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 将患者分为病毒感染组 (40例) 、普通细菌感染组 (40例) 及脓毒血症组 (40例) , 其中脓毒血症组中共计有15例伴发肺炎、9例伴发泌尿系感染、6例胆囊炎和1例肠道感染;普通细菌感染组共计有29例伴发肺部感染、14例伴发肠道感染、7例伴发泌尿系感染及1例盆腔炎;病毒感染组共计有19例伴发流感、9例伴发甲流、11例伴发病毒性肠炎及5例麻疹。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选用VIDAS全自动酶联荧光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对三组患者进行血清PCT水平定量测量, 对患者治疗前后、抗菌药物使用后7 d的PCT水平进行测量。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所有数据进行分组处理, 采用均值±标准差 (±s) 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组间数据比较进行检验, 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第7天的血清PCT检测结果见表1。由表中数据可知, 治疗前, 三组患者血清PCT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脓毒血症组、普通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病毒感染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CT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脓毒血症组及普通细菌感染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CT水平下降程度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脓毒血症组中有6例患者在治疗第3 d出现持续高热现象, 治疗前PCT平均水平为 (29.54±5.68) µg/L, 第3 d为 (36.75±5.87) µg/L, 治疗第7d PCT平均水平为 (5.85±2.11) µg/L, 体温得到控制。

3 讨论

对于急诊感染性发热患者应及早采取正确干预措施进行治疗, 避免病情继续发展引起其他严重并发症, 危及患者生命。临床上对于感染的检测指标很多, 如体温、C反应蛋白及血象等, 但是均存在一定局限性[2], 不能较及时的对患者病情做出反应。血清降钙素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且研究显示, 当人体存在细菌感染是, 血清PCT水平会显著升高, 是检测细菌感染发热的一个重要检测标识。

本次研究中, 共包括3类急性感染性发热临床表现, 其中所有患者治疗前的PCT水平检测结果显示, 病毒感染组患者的PCT水平明显小于其他两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竟 (P<0.05) 。研究显示, PCT对细菌感染有着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3], 根据这一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PCT水平检测, 能够有效地判断出是否为细菌感染, 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同时在本次研究中, 脓毒血症组患者的PCT水平明显高于细菌感染组, 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发热现象较其他两组更为严重, 这提示通过对患者血清PCT水平进行动态监测, 有助于对患者病情进行定性判断, 从而采取及时措施进行干预, 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综上所述, 通过对患者血清PCT水平进行检测可以对早期细菌感染疾病作出有效诊断, 患者的血清PCT水平能够对细菌感染程度作出定性反应, 有助于对治疗结果和预后作出评估。

参考文献

[1]赵松, 李文雄, 王小文, 等.动态监测ICU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临床意义.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 (16) :2413-2415.

[2]张齐武, 张进川.前降钙素在肺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作用.沈阳部队医药, 2003, 16 (1) :79-80.

非感染性发热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番禺中心医院就医的发热查因的患者73例, 男女不限, 年龄8~72岁, 平均年龄为 (42±3) 岁。就诊后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即采血检测PCT、CRP、血常规及血培养等检查。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两组, 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所有患者均通过病原学或血清免疫学检查明确诊断, 排除明确的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脑血管意外等非感染因素的发热患者。

1.2 研究方法

PCT测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荧光定量PCT检测试剂盒, 检测仪器为VIDAS全自动免疫分析仪 (酶联免疫荧光定量法) , 质控品批号为1040090。检测结果分为<0.5 ng/m L、~2.0 ng/m L、~10.0 ng/m L、>10.0 ng/m L等4个等级, <0.5ng/m L为正常值范围, ≥0.5 ng/m L为阳性阀值。CRP测定采用乳胶免疫比浊C-反应蛋白检测试剂盒, 检测仪器为奥林巴斯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乳胶免疫比浊法) , 质控品批号为利德曼205071L。CRP≥10.0 mg/L为阳性, <10.0 mg/L为阴性。血常规采用血常规检测试剂盒, 检测仪器为血液细胞分析仪, 质控品批号为QC-30270811。白细胞总数>10.0×109/L为阳性值。血培养采用血培养瓶, 检测仪器为BACT/ALERT 3D全自动血液培养仪。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血培养、PCT、CRP与WBC的检测情况

73例发热患者血培养结果其中阳性例数为43例, 阴性为30例。其中血培养阳性主要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等。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两组:细菌感染组43例和非细菌感染组30例。PCT、CRP、WBC的检测结果均值在细菌感染组及非细菌感染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细菌感染组各指标均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

两组分布频数比较:χ2=51.607, P=0.000。

该次入选的73例发热患者中, 明确细菌感染导致发热的患者45例, 由非细菌感染导致发热的患者28例。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患者上述各检测指标分布频次, 见表3。

2.2 PCT、CRP与WBC对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

对于细菌感染与否的诊断, PCT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CRP和WBC, 见表4。

3 讨论

PCT是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 (CT) 的前肽物质, 主要在甲状旁腺C细胞中生成, 经一系列的酶水解成CT、抗钙素和有氨基末端的残基三部分。PCT由116个氨基酸组成, 分子量为13 k Da, 半衰期为25~30 h, 以糖蛋白的形式存在于正常人血清中, 含量极低 (<0.1 ng/m L) [1]。研究发现, PCT能够诊断性的区分细菌和非细菌感染。吴兴萍等实验证实细菌感染时PCT的含量会明显升高, 在细菌感染后4h即可检测得到, 6 h急剧上升并在6~24 h维持高水平, 对于细菌引起的感染, PCT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能对患者是否存在或合并有细菌引起的感染进行早期诊断[2]。对于血清PCT浓度不高的发热患者, 多考虑病毒或是其他不典型病原体感染, 则无需使用抗菌药物, 能有效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及细菌耐药性[3]。

CRP是一种能与肺炎球菌C多糖体反应形成复合物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在各种急性炎症、组织损伤、心肌梗塞、手术创伤、放射性损伤等疾病发作后数小时迅速升高, 其升高幅度与感染、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可作为细菌或病毒感染的一个首选指标并能用于感染及炎症的鉴别诊断和抗生素疗效观察等[4]。然而, 在细菌感染时, PCT在2 h便可检测到, 而CRP则在12 h后才能测出, 而且PCT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准确性, 而且能很好地评判疗效[5]。

该研究比较了发热患者中PCT、CRP和WBC三项指标对细菌感染的鉴别能力, 发现三者对于鉴别发热患者为细菌感染或非细菌感染均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3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在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中,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上述指标在细菌感染组的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 说明PCT、CRP和WBC均有助于临床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但相比之下, PCT的敏感性93.0%, 特异性83.3%, 均高于其他两项指标, 显示了很好的应用价值。CRP的敏感性81.4%, 但其特异性仅为56.7%;WBC的敏感性76.7%, 其特异性53.3%, 与CRP相差不大。说明PCT水平升高在鉴别感染性发热患者中细菌和病毒感染的特异性优于CRP和WBC, 这与杨滨的报道一致[6]。通过检测PCT能有效地鉴别细菌性和非细菌性感染性发热, 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及用药, 还可以根据PCT水平及改变情况指导抗生素使用, 可减少过度使用抗生素所致的细菌耐药性增加, 同时监测PCT水平的动态变化更有助于观察疾病的进展和预后[7], 使患者尽快康复, 同时可降低患者住院费用。该研究认为, PCT是一个非常有应用价值的诊断感染状态的微生物学指标, 检测血清PCT水平可帮助临床医生鉴别感染性发热为细菌感染或非细菌感染, 尽快明确病因, 及时合理地使用药物治疗, 操作简单, 结果敏感, 特异性好, 值得临床推广。

综上所述, PCT在感染性发热患者为细菌感染或非细菌感染的诊断中, 其应用价值优于CRP与WBC, 特别是其特异性明显高于CRP与WBC。因此, 采取PCT的检测能更有效的鉴别感染性发热患者的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 且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有助于早期的正确诊断、治疗及用药。

摘要:目的 分析感染性发热患者中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血清降钙素原 (PCT) 水平的差别, 探讨血清PCT在感染性发热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地纳入73例发热查因的急诊和住院患者, 采血测定PCT、CRP和血常规, 同时通过病原学或血清免疫学检测明确诊断, 比较各指标对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通过细菌感染组与非细菌感染组的PCT、CRP和白细胞总数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细菌感染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 (P<0.01) 。PCT对发热患者细菌感染诊断的敏感性为93.0%, 特异性为83.3%, 均高于CRP的敏感性 (81.4%) 和特异性 (56.7%) 与白细胞的敏感性 (76.7%) 和特异性 (53.3%) 。结论 采取PCT的检测能更有效的鉴别急诊发热患者的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 且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造词, 有助于早期的正确诊断、治疗及用药。

关键词:感染,发热,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

参考文献

[1]肖勇一, 陈兰刚, 陈建香.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科感染中的临床意义[J].实用预防医学, 2011, 18 (6) :1112-1113.

[2]陈莹, 渠宁.中国实用医刊[J].中国实用医刊, 2013, 40 (6) :57-58.

[3]肖洪广, 郑君德, 钱丽仪, 等.定量检测血清PCT对不同致病菌的感染和程度分析[J].医学信息, 2010, 23 (2) :1-2.

[4]姚敏.超敏CRP检测在肺部感染疾病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1, 22 (3) :47-48.

[5]李怀营, 张世昌, 王莉萍, 等.新生儿败血症早期的非特异性指标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 2013, 40 (7) :32-34.

[6]杨滨, 康梅.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 2009, 36 (3) :596-598.

非感染性发热 篇8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选择本院2004年12月至2008年12月的325名输血发生FNHTRs的患者, 男性154例、女性171例, 年龄8.5~81.7岁, 平均 (34.5±5.7) 岁, 包括多次 (≥2次) 输血患者47例、多次妊娠患者 (≥2次) 41例、血液病患者65例, 恶性肿瘤患者59例, 外伤患者74例, 其它患者39例。输血类型有全血、白细胞、去白细胞的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

1.2方法

统一登记受血者的一般情况, 包括基础疾病、妊娠情况、输血次数、输血前体温、输血类型、发热反应发生时间及临床表现等内容。计算FNHTRs的发生串并作χ2检验。

2结果

2.1 FNHTRs的临床表现

325例多在输血期间至输血完毕后1~2h内出现症状, 主要表现为发热, 寒战, 体温可高达37.5~41.4℃, 伴有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心跳加快等症状, 血压多数无明显变化, 发热持续时间30min~2h。

2.2成分输血与FNHTRs的关系, 见表1。

2.3不同病种输血情况与FNHTRs的关系, 见表2。

*325名受血者共接受551次输血;**P<0.01

3讨论

有文献报道白细胞或 (和) 血小板抗体、血液保存时产生的细胞因子等都是引起FNHTRs的因素, 主要原因是HLA不相配引起的同种免疫反应, IL-1β是发热反应的主要内源性致热原, 供者血液中含有的1L-1β、IL-6和IL-8等细胞因子。当受血者与供血者的HLA不合而引起受血者抗原抗体反应, 造成白细胞凝集并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 释放出内源性致热原1L-1β。IL-6在IL-1β、TNF-α的协同下可诱导合成急性期蛋白, 如CRP、α-1抗凝乳蛋白酶、补体C3等, 引起机体的发热反应。输血时除掉血液中的白细胞是预防FNHTRs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 本组资料显示输入白细胞比全血、去白细胞的红细胞的FNHTRs的发生率高。多次输血患者、多次妊娠患者输血时的FNHTRs的发生率比外伤患者高。

*指受血≥2次的例数 (非指受血次数) , 从初次受血组中筛选而得

输血前应进行相关既往病史的调查, 加强体温监测, 发热者将体温控制在正常范围;尽量在白天输血以便观察和抢救;认真核对患者的输血单、交叉配血报告, 核对受血者的床号、住院号, 呼唤患者的姓名以确认受血者;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应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 输血前30min要慢, 若无不良反应, 再根据需要调整,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仔细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 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混浊及凝块等。如发现血液异样, 应立即退回。如遇到输血量较大的病人, 可加温输血的肢体以消除血管痉挛。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避免在操作过程中的污染因素。一般1U血液制品须在4h之内输完, 如室温较高时, 可适当加快滴注速度, 防止发生细菌污染。

对于易患FNHTRs发生的受血者, 在输血前用一些抗致热原性药物, 如醋氨酚。如患者出现FNHTRs, 应立即减慢输血速度或停止输血, 输注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路。如出现输血反应者, 应保留血袋, 及时送检处理。倘若无其他禁忌证, 受血者可给予阿司匹林口服;倘若伴有血小板减少症, 可予醋胺酚口服。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另外可试用中医耳穴诊疗法, 也有一定疗效。目前认为发热反应与输注白细胞的数量和速度有关。对于有2次以上输血史的患者使用去白细胞血液制品, 可降低FNHTRs的发生率。由于去除了白细胞, 使其不会产生细胞因子 (或) 组织胺等, 减少或避免发热反应的发生。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积极推广成分输血。若有条件输血前作粒细胞免疫荧光结合试验检测粒细胞特异性抗体以及淋巴细胞毒性试验检测HLA抗体, 选择与受血者的HLA同型献血者, 可显著减少发热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原因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12月至2008年12月325名输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主要出现在多次输血、多次妊娠等患者中。单纯白细胞比全血、血浆、去白细胞的红细胞输血时的FNHTRs的发生率高 (P<0.01) 。结论去白细胞成分输血可有效降低FNHTRs的发生率。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轻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上一篇:混凝土浇筑施工研究下一篇:碳热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