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标志物

2024-08-04

感染性标志物(共7篇)

感染性标志物 篇1

感染性休克是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引起的伴有休克的脓毒病综合征, 也称为脓毒性休克, 是ICU患者中较为常见的疾病, 极易引起多脏器损害, 该病病死率相当高, 全球每年有1800万人发生感染性休克, 平均每天死亡1400多人, 高死亡率的发生一大原因是监测该病的指标不够明确。治疗感染性休克的首选治疗方法即为早期优化的液体复苏, 但是对于液体复苏的目标及反应性评估一直以来都存有疑问。寻找准确性高、简便、创伤性小、能判断病情并反应治疗效果的监测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1]。为此, 在该次研究中, 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6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抗休克治疗前后不同时段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 探讨分析抗休克治疗的疗效及意义。以下为该次研究的一般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入住该院综合性ICU的8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2001年国际会议制定的危重病学会 (外科感染学会、欧洲危重病学会等) 关于全身性感染的定义标准[2]。纳入标准:48 h之内通过液体复苏的治疗, 患者存活且达到抗感染休克治疗的目标。排除标准: (1) 妊娠期妇女; (2) 严重高血压、心脏病等不适合快速液体复苏患者; (3) 48 h内未达感染性休克治疗目标者; (4) 急、慢性肾功能损伤或衰竭患者。

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88例患者中共排除掉20例患者, 最终纳入该次研究的患者例数为68例, 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来我院做健康体检的健康者40例, 将其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 男性患者40例, 女性患者28例, 年龄40~75岁, 平均年龄为 (56.3±9.7) 岁, 感染性休克的原发病基本情况分别为:烧伤病房严重感染4例, 创伤后严重感染6例, 化脓性胆管炎围术期8例, 血流感染10例, 重症肺炎13例, 弥漫性腹膜炎围术期26例。对照组中, 男性患者22例, 女性患者18例, 年龄为38~75岁, 平均年龄为 (54.1±8.8) 岁。

1.2 方法

对所有纳入的患者均常规放置中心静脉导管以及动脉留置管, 监测其中心静脉压、有创动脉血压等, 并早期给予广谱抗生素及液体复苏等抗休克治疗。本次研究的液体复苏的复苏目标为:中心静脉压为8~12 mm Hg、平均动脉血压≥65 mm Hg, 尿量≥0.5 m L/ (kg·h) 。复苏方法为:感染性休克患者入科经确诊后, 即将复方乳酸钠格林液或生理盐水以500~1 000 m L/h的速度快速输入患者体内, 同时将20%人血白蛋白100~300 m L酌情分次输入, 每次50~100 m L。因各种原因无法及时输注人血白蛋白的, 以羟乙基淀粉 (天晴宁) 500 m L代替, 输液速度为300~500m L/h, 对于严重低血压的, 给予加快液体输注速度及输注剂量, 甚至达30 m L/kg。贫血明显, 血红蛋白低于70 g/L的予输注悬浮红细胞, 使血红蛋白达到80 g/L以上。力争6 h内中心静脉压达到8~12 mm Hg。在中心静脉压达到复苏目标后监测患者的平均动脉血压, 如果平均动脉血压达标, 则需继续维持平均动脉血压达标时所需的输液量, 并据此调整输液的速度;如果平均动脉血压未达标, 说明患者经液体复苏治疗其反应性不佳, 则需调整输液速度并加用适当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或者多巴胺, 直到48 h的抗休克治疗结束为止。该次研究中液体复苏的目标及方法均参照《2012年国际严重脓毒血症和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中的相关指示与建议。

1.3 检测指标

观察组患者在ICU确诊时、液体复苏治疗12 h、24 h及48 h时进行静脉取血。同时也给对照组健康者进行静脉取血。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在不同时点的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的浓度。我院检测血清降钙素原所用仪器及试剂盒均由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 检测C反应蛋白所用的是韩国的i-CHROMA免疫荧光分析仪, 二者检测均采用免疫荧光法[3]。

1.4 疗效标准

显效:治疗48 h后, 感染性患者恢复正常意识, 周围微循环得到有效改善, 24 h内病情稳定, 患者收缩压>90 mm Hg, 脉压差>30 mm Hg, 尿量>30 m L。有效:治疗48 h后, 感染性休克患者意识清醒, 但仍需用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维持血压, 其收缩压、脉压差均达到显效的标准, 尿量也显著增加, 但少于30 m L。无效:治疗48 h后, 患者的收缩压及脉压差均没有达到显效标准, 其病情没有得到改善[4]。

1.5 统计方法

运用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SPSS18.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 来表示, 组间不同时点的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 组内不同时点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数据以百分率 (%) 来表示, 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的比较

经液体复苏48 h后, 观察组总有效例数为60例 (88.2%) , 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22例 (55.0%) ,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 两组研究对象各时点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各时点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经液体复苏治疗12 h、24 h及48 h的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的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值均<0.05, 液体复苏治疗后各时点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的含量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表示观察组治疗前后两指标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表示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两指标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示与复苏治疗12 h比较, 两指标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示与复苏治疗24 h相比两指标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3 讨论

感染性休克是ICU常见的病症, 病死率极高, 目前临床中多采用液体复苏对其进行急救治疗, 但是对其治疗效果的评估一直是临床上所困扰不解的问题。同时寻找简便、无创、准确性高的监测指标对于液体复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很多研究已表明, 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是监测感染性休克病情、并反映治疗疗效的有效指标[5]。健康人体血清降钙素原的含量很低, 在身体患有严重感染时, 降钙素原能够在24 h内升高至正常水平的1 000倍[6], 因此常用于感染引发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及脓毒症等疾病的早期诊断, 是一种应用较广的炎症指标, C反应蛋白也是监测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常用指标。当患有炎症时, 血清C反应蛋白的含量明显升高, 但经过治疗后其含量显著降低。当监测单个指标时, 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干扰, 因此, 对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进行动态监测能够及时反应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治疗的疗效, 对于感染性休克的治疗能给予有效的临床指导[7]。

该研究中, 感染性休克疾病患者确诊时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的含量远远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降钙素原值为: (18.44±6.52) , C反应蛋白值为: (140.01±59.42)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相应值。经液体复苏治疗后, 该两指标的含量明显降低, 治疗12h后观察组降钙素原值为: (12.74±2.62) , C反应蛋白为: (84.87±22.96) ;治疗24 h后观察组降钙素原值为: (10.98±3.22) , C反应蛋白为: (69.11±32.89) ;治疗48小时后观察组降钙素原值为:10.98±3.22) , C反应蛋白为: (69.11±32.89) , 且由以上数据可见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 降钙素原值与C反应蛋白值下降俞显著, 与前一治疗时点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另外, 经液体复苏治疗后, 观察组总有效率达88.2%,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 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上结果与以往研究的结论一致[1,8], 即, 身体感染炎症数小时后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含量升高, 且随着积极的抗休克治疗及病变的消退, 其含量值均显著下降, 且经液体复苏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 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含量的增加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情存在密切的联系, 经液体复苏的抗休克治疗后, 其含量明显降低, 且随着液体复苏治疗时间的延长, 二者含量降低更为显著, 动态监测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的含量能够做到早期诊断, 反应疗效及病情变化, 并能为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及预后提供有效的依据, 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少华, 左祥荣, 阙军, 等.液体复苏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内稳态及APACHEⅡ评分的影响及意义[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3, 20 (5) :508-509.

[2]王爱田, 刘芳, 朱曦, 等.优化的液体治疗策略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影响的系统评价[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2, 24 (1) :13-14.

[3]刘少华, 左祥荣, 阙军, 等.抗休克治疗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感染标志物水平的影响及其意义[J].中国急救医学, 2013, 33 (1) :24-27.

[4]刘龙群, 张伟文.生脉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及TNF-α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 (17) :88-90.

[5]徐裕海, 李桂新, 刘谦慧.感染性休克体液复苏治疗后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动态变化的研究[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09 (1) :95-97.

[6]肖燕青, 黄滨, 李菊香, 等.降钙素原, 白细胞计数以及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1, 32 (4) :437-439.

[7]宋崇明, 鹿琼, 李向东, 等.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变化及临床干预[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0 (4) :429-430.

[8]李珂, 刘少华.液体复苏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含量的影响及其意义[J].医学研究杂志, 2013 (8) :81-84.

感染性标志物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639例临床血清标本来自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门诊孕产妇。

1.2 试剂与仪器

试剂:HBsAg、抗-HCV、抗-HIV1/2均由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梅毒抗体由上海荣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TPPA由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生产。仪器:酶标仪(梅里埃CIiniBi0-128C),酶联免疫生物加速仪(复星NY/MMJ型)、冼板机(美国雅培)、振荡器。

1.3检测方法

HBsAg、抗-HCV、抗-HIV1/2用ELISA法检测,各项操作均严格按照说明,每日带室内质控(各项均参加卫生部和省室间质控,成绩100分)。抗-HIV初筛阳性者按规定程序送青岛市疾病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进行确认。梅毒抗体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法检测,阳性者做滴度实验和TPPA进行确认实验。

2结果

5639例孕产妇的感染性病原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见表1。HBsAg阳性患者270例(4.7%),丙肝抗体阳性患者5例(0.08%),艾滋病病毒抗体经青岛市疾病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已进行确认阳性患者3例(0.05%),梅毒抗体阳性患者3例(0.05%),TRUST阳性者做滴度实验和TPPA确认实验,其中两例滴度为1:32阳性,TPPA阳性;1例滴度为原倍阳性,TPPA为阴性。

3 讨论

5639例血清感染性标志物阳性率为5.3%,无重叠感染病例。各项检测指标中HBsAg的感染率最高为4.7%,说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为本地区孕产妇主要感染原。为了减少和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笔者所在医院对围产期的产妇做了充足的准备:(1)尽量缩短产程,减少母血渗到胎儿体内的机率,保护好产儿以免受到母血和分泌物的污染,特别注意避免新生儿皮肤和黏膜的损伤[1]。(2)新生儿在6 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白(200 IU)联合乙型肝炎基因疫苗(5μg),半个月后注射乙肝免疫球白(200 IU),1、6个月后各注射一支乙型肝炎基因疫苗(5μg)。(3)检测孕产妇HBV-DNA的含量,若在104/ml以上禁止母乳喂养。

据研究,抗-HCV在健康人中的阳性率为0.7%~1.3%[2],本次检测的阳性率为0.08%,虽然感染率低,但国外不少资料已证实HCV垂直传播的存在[3,4],我们仍就要保持警惕,防止漏检。通过内地进一步开放和人员内外交流增多,人类免疫缺陷性疾病(AIDS)已有上升的趋势,本次检测抗-HIV初筛阳性患者3例,已经青岛市疾病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证实验室已进行确认。这3名孕产妇均为外来务工人员,检测结果出来后不知去向,无法追踪。

梅毒螺旋体可通过活动性孕妇的胎盘垂直传播给婴儿。产前梅毒筛查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梅毒和胎传梅毒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5]。本次检测用TRUST法初筛梅毒抗体阳性患者3例并进行滴度实验和TPPA确认实验,其中两例孕妇TRUST滴度为1:32阳性,TPPA阳性,其婴儿出生及6个月查TPPA均为阳性,以后笔者会追踪调查。1例孕妇TRUST滴度为原倍阳性,TPPA为阴性,1个月后复查TRUST和TP-PA均为阴性,这1例为假阳性。

很多国内外资料证明HBsAg、抗HCV、梅毒、抗HIV都经过胎盘垂直传播,因此加强围产期保健,能够及早发现阳性患者,预防和控制母婴垂直传播,防止院内交叉感染,避免医务工作者为其手术、诊疗和其他侵入性操作引起接触传播。

摘要:目的 探讨孕产妇(产前)检测感染性病原体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5639例孕产妇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1/2抗体(抗-HIV1/2),用梅毒血清学(TRUST)法检测梅毒抗体。结果 5639例孕产妇中,HBsAg阳性患者270例(4.7%),丙肝抗体阳性患者5例(0.08%),艾滋病病毒抗体1/2初筛阳性患者3例(0.05%),经青岛市疾病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已进行确认阳性患者3例,梅毒抗体(TRUST)阳性患者3例(0.05%)。结论 对孕产妇进行产前血清标志物的检测,能够及早发现阳性患者,预防和控制母婴垂直传播,避免医务工作者感染等。

关键词:孕产妇,感染性病原体血清标志物,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艾滋病病毒1/2抗体,梅毒

参考文献

[1]蔡霞,郑美玉,王赛岗.丙肝对孕产妇及胎儿的影响.中国实用妇科和产科杂志,1996,13(5):337.

[2]彭文伟.传染病学.第5版.北京:北京卫生出版社,2001:18-19.

[3]Wene AJ,Thaler MM,Crawford K.A unique predominant hepatt found in an infang bern to a morther with multiple vatlants.J virol, 1993,67(7):4365.

[4]Wwistal R,Widel A,Mansson AS.Mother - to - infant transmission of hepants comments.Ana Intern med,1992,117(11):887.

感染性标志物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18 257例患者均为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良、恶性肿瘤患者,在入院治疗前即进行血液传染性疾病标志物的检测。

1.2 诊断试剂

HBsAg、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均采用上海科华公司生产的试剂盒检测,抗-HIV采用厦门新创公司生产的试剂盒进行初筛,仪器为美国DENLEY DRAGON酶标仪,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操作及结果判断。梅毒螺旋体初筛阳性标本采用日本东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提供的梅毒检测试剂盒TP-PA法进行确证,抗-HIV初筛阳性标本送广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确证检测。

2 结果

肿瘤患者传染性标志物各项指标检测结果见表1。

3 讨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一般人群HBsAg阳性率为9.8%[1],而广西为我国肝炎高流行区,HBsAg阳性率约为13%[2]。本组资料显示,在2007~2009年期间,每年肿瘤患者HBsAg阳性率高达21%以上。肿瘤患者HBsAg感染率明显高于自然人群,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调查对象为肿瘤患者,其机体抵抗力差,对HBV易感所致。有关患者的HBV感染率全国各地的报道不同,汤海燕等[1]报道湖北省武汉市患者术前及输血前HBsAg阳性率为8.15%,刘和平等[3]报道江西省宜春市患者HBsAg阳性率高达27.44%。

据研究,抗-HCV在健康人群中的阳性率可达0.7%~3.1%[4]。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临床用血的增多,由输血引起的HCV感染的报道不断增多。笔者所在医院抗-HCV阳性率远高于汤海燕等[1]报道的0.51%,但远低于兰庆华等[5]报道的4.19%。在HCV感染病例中,通过输血或其他非肠道途径(如针头、血液透析等)而传染的病例占较大比例,但有一部分的HCV感染的传播途径尚不清楚。

近年来,我国梅毒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它除经血液传播外,也可经性接触传播,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可产生特异性抗螺旋体抗体(TP-Ab),加强血液筛查检测,对预防梅毒螺旋体医源性传播有重要意义。本组资料292例梅毒抗体阳性,阳性率1.60%,追问病史,大部分有不洁性生活史,其余的排除技术上的假阳性外,有少部分可能是慢性药物假阳性反应。这种生物学假阳性常见于病毒感染、发热性疾病、风湿病、肝硬化、慢性胃炎等,此外,海洛因成瘾、晚期肿瘤、老年人均可出现持续梅毒血清反应假阳性,这种低水平的阳性结果可持续数月、数年,甚至终身。

随着吸毒、不洁性行为的增多,HlV的感染率不断上升。本组资料中经检查确诊的42例抗-HIV患者中,追述病史,都有不同方式的感染途径:输血史或供血史或嫖娼史及共用注射器注射吸毒史。当发现抗-HIV阳性的患者时,必须告知患者本人及家属,并告知艾滋病防护基本知识,同时按照甲类传染病要求报防疫部门;医护人员应采取隔离保护措施,手术器械及被其血液或体液污染的物品进行严格消毒处理,但不能歧视患者及家属。

本研究结果显示,四项传染病标志物在三年间的检出率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广西肿瘤患者血液传染病HBV、HCV、梅毒、HIV的感染率均较高,而且还未排除传染病“窗口期”所致的漏检病例。据文献[6]统计,全球HIV感染者中约5%~10%为血液传播而传染,其中90%是由于“窗口期”漏检造成的。如此高的感染率,需要医护人员做好控制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工作。通过对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前的血液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能为患者治疗前是否感染以上四种血液传染病病原体提供客观依据,避免日后医疗纠纷的发生。而发现潜在的传播源,有助于医护人员在治疗和护理时,加强操作隔离保护,减少锐器损伤,避免自身感染,还能及时对医疗器械及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进行严格消毒,避免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汤海燕,李金奎.2368例术前及输血前感染性疾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分析.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13):1928.

[2]赵惠柳,黄文成,黄昭东,等.15468例肿瘤患者血液传播疾病的检测.现代预防医学,2006,33(3):343.

[3]刘和平,宋春萍.2500例输血前4种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检测结果及其交叉感染情况的调查.江西医学检验,2005,23(5):486转388.

[4]彭文伟.传染病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8-19.

[5]兰庆华,汪群英.手术前或输血前3386例患者血清传染性标志物检测分析.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7,10(10):1173.

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阶段性回顾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88 669例临床血清标本来自2009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病人。

1.2 试剂与仪器

1.2.1 试剂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抗-HIV1/2抗体诊断盒、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 (厦门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 。

1.2.2 仪器

酶标仪 (Thermo Multiskan MK) 、汇松PW-960全自动酶标洗板机。

1.3 检测方法

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抗-HCV) 、艾滋病病毒1/2抗体 (抗-HIV1/2) 、梅毒螺旋体抗体 (Tp-Ab) 血清学检测均严格按照操作说明。凡阳性标本必须做重复试验。抗-HIV初筛阳性者按规定程序送市疾病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进行确认。

2 结果

88 669例血清标本中, HBsAg阳性患者12 857例 (14.5%) ;丙肝抗体阳性患者397例 (0.42%) ;艾滋病病毒抗体1/2初筛阳性患者62例 (0.06%) ;梅毒螺旋体抗体 (TP-Ab) 阳性患者964例 (1.09%) , 见表1。以HBV感染为主, 但有逐年下降的趋势;HCV、TP和HIV感染形势严峻, 见图1。

(n)

3 讨论

输血、手术、介入、内镜检查是医院常规而重要的诊疗手段, 也是血源性传染病重要的传播途径。为了辅助诊断和治疗, 保证医患双方的安全, 避免出现医疗纠纷, 减少职业感染, 了解病患的传染病感染情况是非常必要的。

孕妇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对于阻断母婴传播、预防经垂直传播的传染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阻断母婴传播是源头预防, 了解孕妇感染状况对母亲及婴儿处理分娩技术方面有重要意义[1,2,3,4,5]。梅毒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性传播疾病, 产前梅毒筛查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梅毒和胎传梅毒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6], 加强围产期保健, 能够及早发现阳性患者, 预防和控制母婴垂直传播, 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避免医务工作者为其手术、诊疗和其它侵入性操作引起接触传播等具有重要意义[7,8]。HIV感染者母婴传播发生率为15%~50%, 母婴传播可发生于宫内、产时或哺乳阶段[9], 在孕期给HIV感染的孕妇及新生儿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并结合剖宫产、人工喂养等措施, 可使母婴传播率降至2%。我国HIV感染已进入快速传播期, 形势十分严峻, 因此孕妇HIV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不可忽视。

从结果看, 乙肝病毒感染率居首, 从对乙肝两对半的模式分析中可以看出, 乙肝表面抗原在目前的检测方法和条件下, 阴性者不能排除HBV感染。在一些特殊模式中, 即使表面抗原为阴性, HBV-DNA检测结果也可能为阳性。各种病原体感染都存在一个窗口期的问题, 方法学上的改进, 是否将病毒核酸检测纳入常规检查是一个有待讨论的问题。

了解病人的病原标志物情况, 严格按照控感的要求有效防护, 严格隔离, 在现有的检测基础上明确风险告知, 对于每个医务人员来讲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王建设, 朱启.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研究进展[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2, 10 (4) :308-310.

[2]邢汉前, 辛绍杰, 张欣.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6, 14 (14) :1425-1429.

[3]庄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其防治[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5, 13 (5) :324.

[4]敖黎明, 钱丽请, 张东华, 等.丙型肝炎病毒母婴宫内传播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 1998, 36 (5) :296-298.

[5]STEININGER C, KUNDI M, JATZKO G, et al.Increased risk of mother-to-infant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C virus by intrapartum infantile ex-posure to maternal blood[J].J Infect Dis, 2003, 187 (3) :345-351.

[6]SCHMID GP, STONER BP, HAWLES S, et al, The need and plan for glbal elimination of congenital syphilins[J].Sex Transm Sis, 2007, 34 (7suppl) :5-10.

[7]钱琴芳.3582例孕妇产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9, 6 (2) :121-122.

[8]许艳, 卢秀英, 凌奕.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治疗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1, 36 (8) :460-461.

感染性标志物 篇5

1 资料与方法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目前拥有血液透析机15台, 目前在院透析患者有83人。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血透科管理制度。制度中明确规定, 对所有初次透析的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相关检查, 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分区分机进行血透。且每半年复查1次。

在2011年8月, 江西省卫生厅印发《江西省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质量控制评价标准 (试行) 》中指出: (1) 新入或转入的患者, 要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及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相关检查, 并于第3、6个月再次复查相关指标 (即0、3、6原则) , 以后每半年复查一次。 (2)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应每半年复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指标, 建议定期做肝功酶检查 (ALT、AST) , 当有输血制品史者, 建议输血后3、6个月复查感染指标, 以后每半年复查一次。我院再次根据规定修改了相关制度, 对血透患者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传染性标志物的复查。初期患者少, 需查阅每位患者的病历才能知晓患者的复查日期及检测结果, 倒不觉得麻烦。随着患者的增多, 工作量日趋加大, 且容易出现漏查的隐患。笔者设计了《血液净化患者检查登记表》 (表1) 应用于临床实际工作中, 并借鉴了江西省卫生厅发布的《江西省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规定》附件1《新入院患者首次血液透析信息登记表》 (表2) , 便于医务人员查询, 使每位血透患者能够及时进行传染性标志物的复查。

经管医师月底查阅《血液净化患者检查登记表》, 将下月需复查的患者及复查日期列表放于醒目的位置。经管医师和护士根据患者需要复查的日期提前与患者交流沟通, 告知其进行检查的意义和必要性, 得到患者的同意。在患者来院血透的前1 d进行电话联系, 告知患者应空腹来院, 抽血后才能进食, 并将患者血透的时间安排在上午进行。检查结果及时登记在册。

在日常工作中, 院感科不定期去血透科进行督导检查, 查阅病历及检查结果登记本, 对需复查患者及时提出预警, 在下次督查时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查。并要求医务人员在进行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消毒隔离制度、手卫生规范, 规范处理医疗废物。对各种相关制度及流程执行不到位的地方下发整改通知单, 要求科室及时整改落实。根据医院制定的临床质量考核标准对科室及当事人进行考核, 与经济挂钩, 起到一个警示作用。

2 结果

自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底, 本院收治血透患者105例, 均能够及时进行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查。血液透析累计进行了21362例次, 未发生因血透引起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及艾滋病等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院内感染。

3 讨论

3.1 加强培训:

院科两级有针对性的对工作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工作规范和标准、专业技术知识、医院的制度及流程的培训, 使医务人员学习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 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与制度、工作规范流程与要求。

3.2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及流程:

根据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2010版)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等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流程, 并打印成册, 下发至科室, 利用早交班、查房、业务学习等多种形式与临床医护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 进一步强化了医务人员的危机管理意识及遵守医院感染防控制度的自觉性[1]。将血透患者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查列入制度中, 并根据制度制定了新患者入院流程图, 要求新入或转入的患者应抽血做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 医师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需要隔离透析。血透患者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查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及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早期可无任何症状, 容易被忽略, 偶有不适也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而造成误诊或漏诊[2]。

我院目前只收治了乙型肝炎病毒及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患者, 对这些患者, 我们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分区分机进行血液透析, 护理人员相对固定, 治疗车及诊疗器械相对固定, 使用后及时进行消毒处理。新患者上机前, 经管医师与护士双人核对纸质检查报告单, 确认无误后再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分区分机进行血液透析。在院长期进行血透的患者, 根据制度按“0、3、6”的原则及时进行传染性标志物的复查,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由于病毒的变异、“窗口期”的存在及检测试剂的灵敏度所限, 不可能检出全部感染者, 因此, 按照国家及省卫生厅发布的各项规定, 对血透患者及时进行各项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查显得尤为重要。我院自推行《血液净化患者检查登记表》后, 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使在院进行血透的患者能够及时进行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查, 避免漏查的现象发生, 减少了医疗纠纷, 为医院带来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摘要:目的 为确保血透患者能够及时进行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查, 避免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医院感染。方法 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及流程, 设计了《血液净化患者检查登记表》应用于临床实际工作中。结果 自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底, 本院收治血透患者105例, 均能够及时进行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查。血液透析累计进行了21362例次, 未发生因血透引起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及艾滋病等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院内感染。讨论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血透患者进行规范治疗及相关检查, 并及时进行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查, 能够杜绝血源性传播疾病医院感染的发生, 减少医疗纠纷, 为医院带来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血透,传染性标志物,检查,体会

参考文献

[1]赵丽, 张建勇, 崔霞, 等.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方法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 (6) :836.

感染性标志物 篇6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3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术前及输血前患者1 440例, 其中男760例, 女680例, 年龄最小8岁, 最大90岁, 平均年龄 (56.34±16.12) 岁。在输血及术前抽取静脉血4 m L, 将患者的姓名、性别、科别等予以准确标记, 将标本在2~8℃条件下进行保存, 而后分别进行丙型肝炎抗体、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以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 并统计分析检测结果。

1.2 仪器

SYM-BIO酶标仪, ANYTEST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检测仪。

1.3 试剂和方法

1.3.1 Hbs Ag定量检测

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 试剂由苏州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有效期内使用。

1.3.2 丙型肝炎抗体检测

间接ELISA法, 试剂由北京现代高达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有效期内使用。

1.3.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

(1) 酶联免疫法, 试剂由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有效期内使用。 (2) 酶联免疫法, 试剂由英科新创 (厦门) 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有效期内使用。初筛阳性血清送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室确认。

1.3.4 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

初筛试验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 试剂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有效期内使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 用酶联免疫法, 试剂由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有效期内使用。

2 结果

1 440例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中四项血液传染病标志物阳性148例 (10.28%) , 其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128例 (8.89%) ;丙型肝炎抗体阳性10例 (0.69%) , 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8例 (0.56%)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阳性2例 (0.14%) 。

3 讨论

临床上输血为对患者实施抢救以及防治疾病一种十分主要的手段, 然而输血也很有可能会诱发传染性疾病的发生[2], 因此应对输血导致的传染性疾病展开积极有效的预防。在应用过程中不但应在供血单位对献血者进行严格筛查, 临床医师还应对输血指征予以严格掌握, 同时在患者输血前进行相关传染性指标检测, 为目前临床上一项重要的检测任务[3]。

由于输血所引起的病毒感染为临床高度关注的问题[4], 最近几年以来我国对献血人员展开了全面、严格的丙肝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筛查, 从而对经输血传播的病毒感染率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由于检测试剂敏感性、病毒基因型发生变异、病毒感染的“窗口期”、新病毒出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导致经输血传播病毒感染依旧存在。所以在输血前对受血者进行检查, 能够有效使由于输血后患者发生血清传染性疾病标志物阳性所引起的纠纷得以减少及避免, 针对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相关的传染性指标检测, 能够有效预防和降低输血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提高了输血治疗的安全性。

本文1 440例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中四项血液传染病标志物阳性148例 (10.28%) , 其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128例 (8.89%) , 乙型肝炎病毒主要经输血、注射、性行为和母婴传播, 起病缓慢, 部分患者可转为慢性, 少数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较高的国家之一, HBV感染者约1.2亿, 本次检测结果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8.89%, 与相关文献报道基本一致。这一结果表明大多数的临床患者对乙肝病毒能够产生比较显著的免疫力, 这一现象的发生同最近十几年对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的重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然而毕竟其还有较高的阳性率, 因此疫苗接种工作还需要加大力度, 扩大范围。丙型肝炎主要经输血或血液制品传播, 俗称输血后肝炎, 丙型肝炎抗体是一种非保护性抗体, 测定结果阳性是诊断丙型肝炎感染的重要依据, 本次检测丙型肝炎抗体阳性率0.69%。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 也可通过血液传播, 本次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率0.56%, 高于有关报道, 说明梅毒螺旋体的感染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传播途径有三个: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 本次检测结果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阳性率0.14%。我国目前正处于艾滋病流行的快速增长期,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阳性报告一定要慎重, 遇到可疑标本, 需要进一步确证, 同时要做好保密工作。

综上所述, 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在临床各类患者中都有一定比例的阳性率, 对输血和手术前患者进行血液四项传染病标志物检测, 可以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 进行积极的相关治疗, 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防止疾病扩散。其次对患者及周围相关人员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医护人员在手术、抽血、注射、穿刺、清洗和处理医疗器械过程中, 随时有可能接触感染者的体液、血液, 在操作过程中一旦被锐器损伤很容易被感染。而通过对常规备血标本的检测发现潜在的传染源, 有助于医务人员在诊疗和护理时, 加强操作隔离防护, 避免感染, 对医疗器械进行严格消毒, 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同时也明确了患者输血前或手术前自身已存在的传染病, 让患者对自身状况有一个明确的了解, 减少和预防医疗纠纷发生, 以及发生医疗纠纷后为举证倒置提供有力证据。因此, 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血液四项传染病标志物检测, 对患者、医务人员、医院和采供血机构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输血前四项检查的标本收集过程中应规范, 同时所有检查结果应及时登记, 并保留试验结果, 方便日后查对。

参考文献

[1]郭素菊, 王波, 宋杰, 等.输血前患者血清传染性标志物检查结果分析[J].武警医学院学报, 2011, 20 (5) :34-35.

[2]王伟群, 宋大伟, 叶淼.17 587例输血前患者血清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J].放射免疫学杂志, 2012, 25 (1) :22-23.

[3]张忠源, 池细弟, 胡望平, 等.3 467例输血前患者血清传染性疾病指标检测及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 7 (4) :546-547.

感染性标志物 篇7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术,炎性标志物,IL-6,假体周围感染

如今, 人工关节置换术已逐渐成为治疗严重关节疾病的主要手段, 因其具有显著的缓解关节疼痛的作用, 且能够帮助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 已得到广泛应用。而随着该项技术的不断发展, 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1]。当患者出现感染类并发症时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康复, 甚至延误了疾病治愈的进程, 严重时可导致患者的关节出现功能性损伤, 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2]。但此项手术的广泛应用, 并未使术后假体感染的并发症发生率出现下降。因此, 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防止术后假体感染已成为一项重点工作内容[3,4]。现本院通过对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前后, 假体出现感染患者血液中炎性标志物IL-6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人工关节置换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全部患者进行穿刺液细菌培养后确认假体感染51例 (42.50%) , 未出现假体感染69例 (57.50%) 。确诊假体感染组 (感染组) 中男30例, 女21例;年龄23~67岁, 平均 (45.8±2.3) 岁;疾病类型:28例髋关节 (54.90%) , 23例膝关节 (45.10%) 。未出现假体感染组 (无感染组) 中男39例, 女30例;年龄26~69岁, 平均 (43.7±1.7) 岁;疾病类型:36例髋关节 (52.17%) , 33例膝关节 (47.83%)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实验方法

全部患者均进行血液采集并送检, 对患者术前、术后1、2、3、5、21 d的血清IL-6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另外, 其中80例患者的IL-6诊断感染例数与穿刺液细菌培养确诊感染例数进行对比。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IL-6变化情况

两组术后1、2 d的血清IL-6水平较均明显升高 (2 d>1 d>术前) , 术后3、5 d呈下降趋势 (5 d<3 d<2 d)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无感染组术后21 d血清IL-6水平较术后5 d明显下降, 感染组则明显升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术前血清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与无感染组比较, 感染组术后各时间点的血清IL-6水平均明显升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IL-6正常值范围为0~7 pg/m L, 无感染组血清IL-6于术后3 d达最高水平, 并于术后5 d恢复至正常水平, 而感染组血清IL-6术后5 d无法恢复至正常水平, 见表1。

pg/m L

2.2 IL-6含量与穿刺液细菌培养诊断结果的比较

选取的80例患者中, 血清IL-6的含量在正常范围的有48例 (无感染) , 高于正常水平的有32例 (感染) , 其灵敏度为86.67% (26/30) , 特异度为88.00% (44/50) , 假阳性率为12.00% (6/50) , 假阴性率为13.33% (4/30) 。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控制人工关节置换后假体感染的技术得到了显著的进步,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术后感染的发病率[5]。但由于滥用抗生素等情况的出现, 使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感染患者数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同时由于该项手术诱发的感染为深部感染, 在诊断时较难被发现, 甚至有误诊及漏诊的可能[6]。IL-6为一种细胞因子, 主要由巨噬细胞及单核细胞产生, 且可以诱导产生包括C-反应蛋白的急性期蛋白质[7]。另外, 由于IL-6能在感染发生后, 迅速进行患者血中, 对于表达感染状况有着显著的临床意义。因此, 可将其作为临床上用来诊断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是否存在假体感染的可靠标志物[8,9,10]。

IL-6正常值范围在0~7 pg/m L, 本研究中, 表1结果显示, 无感染组血清IL-6术后3 d达最高水平, 术后5 d恢复至正常水平, 而感染组血清IL-6术后5 d无法恢复至正常水平。表2结果显示, 80例患者中, 血清IL-6的灵敏度为86.67%, 特异度为88.00%, 假阳性率为12.00%, 假阴性率为13.33%。结果可见, 血清IL-6在诊断人工关节置管术假体感染上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

通过上述数据可知, 血清IL-6对于人工置换术后假体感染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但由于本次试验的样本数量较小, 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1]。而血清IL-6的局限性还包括所花费成本较高等, 且对于其他类型急性期的感染仍无法做到精确排除, 但由于血清IL-6的检测具有连续性检测的特点, 仍可作为一项可靠的指标[12]。因此, 对于经济条件上允许的医疗机构, 可通过采取有效的手段来减少IL-6的检测成本, 以此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13]。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 人工关节置换术中出现无菌性松动时, 同样可造成IL-6水平的增高[14]。因此, 要求临床工作者能够做好相关检测工作[15]。

上一篇:央行的资产重负下一篇:网络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