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感染

2024-10-14

儿科感染(精选12篇)

儿科感染 篇1

医院感染的发生不仅增加了社会保障及医疗资源的负担,并给患儿带来了身心的痛苦;还激化了医患矛盾,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屡见不鲜[1]。目前,预防医院感染已成为现代医院管理和医疗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2]。

儿科承担着对患儿进行急、危、重症抢救和日常医疗任务,是感染高发科室之一。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不规范,管理制度的执行不认真,无菌操作的严谨性差,考核监督机制薄弱等是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且儿科住院患儿中婴幼儿占大多数,其抵抗力低下,住院时容易发生医院感染。特别是冬季,大部分家长怕着凉,开窗通风时间较短,又由于探视者多,病房空气质量下降,各种病毒随之带入病室极易引起患儿二重感染。有效控制、预防医院感染发生,才能更好地提高医疗质量水平,而其中保持良好的住院环境、控制因手污染导致的医源性感染,已成为儿科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各个环节的把关,我院儿科医院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患儿4 738例,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结合患儿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由医生确诊而上报院感科的例数为医院感染发生例数。

1.2 方法

分析4年来住院患儿医院感染资料,找出原因,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保持环境清洁,做好手卫生,坚持无菌技术操作。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发病率

2010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患儿发生医院感染47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99%,医院感染率从2010年的1.67%下降到2013年的0.34%,呈逐年下降趋势。见表1。

2.2 医院感染发生部位分布

住院患儿医院感染发生部位以上呼吸道为首,其次为胃肠道、脐部等,其发生部位及构成比见表2。

3讨论

从表1可以看出,经科室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使医院感染率逐年下降。表2显示出呼吸道感染占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的51.06%,空气传播、交叉感染是儿科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途径;胃肠道感染占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的27.66%,与手卫生有密切关系;病室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可预防医院感染发生。

3.1加强医院各级人员感染知识培训,杜绝医源性感染要求医务人员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的防控,不仅要对科室医护人员进行培训,还要对实习生、护理员,卫生员等进行感染知识培训,对医护人员定期进行考核,对实习生、护理员做到定期培训,要求人人熟悉各年龄阶段和不同季节的易感疾病。护士长在日常工作中起到监督作用,使各类人员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不断提高全员认知水平和参与意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一致,有效增强责任意识。全体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

3.2加强家属及患儿的入院宣教,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儿科病房的卫生宣教尤为重要,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患儿和家属的卫生观念、生活器具的消毒隔离、手卫生等环节的教育和督导缺一不可[3];要反复强化,认真检查。减少病区人员流量,尽量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坚持执行探视制度,对家属进行疾病转归健康教育。患儿入院后不能乱窜病房,从而减少交叉感染发生的机会。家属根据医院宣教内容要正确引导患儿。

3.3提高病室环境质量,加强室内空气消毒儿科病房拥挤,人均拥有床位比较少,患者多时使病房不同病种无法完全分开,存在医院感染隐患;再者家属陪侍过多,空气质量下降,加大了医院感染的可能性。护理操作前后用有效氯消毒剂擦拭工作台面、治疗盘、地面;要保证病室每日通风2次,每次30 min~60 min,每日用500 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床头柜及地面,每月进行空气、物表、工作人员手消毒液、一次性用物等的细菌培养检测,及时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特别是新生儿室,更要严格执行新生儿室消毒隔离制度。

3.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制度,其中特别要重视医护人员的手卫生,这是基层医院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4]。而洗手是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5],每项操作前后都要用速效消毒液进行手消毒,用品严格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3.5严格遵循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 严格控制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有感染者使用低毒高效抗生素,避免长时间使用广谱抗生素,以防二重感染。

3.6加强医院感染的漏报管理科室人员应配合院感科人员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积极采取措施,不仅减少了漏报率,还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证了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谭永强.综合医院儿科病房医院感染分析及防治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56-58.

[2]袁纯,严海斌,管建粉,等.医院儿科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防范策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8):2429-2430.

[3]潘莉敏.小儿院内感染90例临床分析及防范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0):669-670.

[4]游建萍,黄庆,府伟灵,等.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4):426-428.

[5]邱方城,王崇玉.医护人员洗手后葡萄球菌带菌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3):300-301.

儿科感染 篇2

为了进一步搞好本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保障医疗安全,认真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和新颁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在我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今年工作如下:

1.严格执行院内感染管理小组制定的消毒隔离制度。2.科室需要坚持每月对本病区的治疗室进行空气培养。3.科室内需要坚持每日对治疗室、病房进行空气消毒。

4.对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及时毁形、浸泡集中处理,并定期检查督促。5.治疗室、操作室坚持消毒液拖地每日2次,病房内定期用消毒液拖地,出院病人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清理消毒柜,并用消毒液擦拭)。6.医师在查房时体检每一位患儿均需用速干手消毒液消毒双手,避免交叉感染。

7.医生、护士各项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8.每一季度至少对全科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的培训,医院感染管理小组需每一季度开一次会议。

9.发现有院内感染病例药及时上报,防止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做好多重耐药菌的监控、隔离和治疗。

10.监督本科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根据病原学检验及药敏结果对感染病人合理用药。

如何防止新生儿科病房感染的探讨 篇3

【关键词】新生儿科 医院感染 交叉感染

新生儿科患儿病情危重,变化快,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病房内仪器复杂,护理操作繁多,存在很多不确定的易感因素。同时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缺陷,血脑屏障功能不健全,器官功能发育未完善,尤其是低体重儿、早产儿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新生儿科病房由于以上所述的自身特点,防止医院感染是一个重要课题,护理人员在新生儿科病房防治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更显突出。

一、新生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和原因

1.皮肤感染:新生儿皮肤粘膜薄嫩,易于破损,本身处于不通风的房间,皮肤排汗不畅,容易发生新生儿脓疱疮、新生儿尿布皮炎、红斑等,常发生在颈部、耳后、腋下、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医护人员和探视者常为传染源。

2.脐部感染:脐部是新生儿与外界接触的主要创面,由于尿垫长期包裹极易导致大小便污染而发生感染。

3.口腔感染:鹅口疮是新生儿的常见疾病,尤其是以出生一周以后及早产儿多见,它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主要来自产妇阴道及带菌的医护人员及没有经过严格消毒的奶瓶、尿布。如果口腔护理不当,容易引起白色念珠菌入侵,并大量繁殖。

4.肺部感染:由于新生儿抵抗力低,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皮质激素导致免疫能力降低,尤其早产儿吸吮力低,如喂养不当,极易发生误吸呛咳从而引发肺部感染。

二、新生儿病房制度规范化是防治医院感染的保障

1.工作人员是防止交叉感染最重要的一环,因此工作人员应至少半年健康检查一次,凡有呼吸道、皮肤粘膜、肝脏、胃肠道或其它可传染的感染性疾病者,均不能在新生儿科病房工作。

2.坚持对陪人、探视、参观人员的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入室人员,定时探视。限制人员出入,入室应更衣、换鞋、戴帽子和口罩,与患儿接触前要洗手,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

3.坚持手消毒制度,医护人员在进入新生儿病室之前,应先在洗手间用肥皂、刷子在脚踏式自来水下洗刷双手直至肘关节以上,在接触下一个患儿前常规床边手消毒。

4.坚持新生儿病房分区制度,新生儿住院期间感染患儿与非感染患儿分开,特殊感染与普通感染患儿分开。

5.坚持新生儿科病房每日的清潔工作分区进行,新生儿科病房分为清洁区和污染区,清洁区和污染区的清洁卫生工具要分开,进出清洁区必须更衣换鞋。

6.坚持清洁卫生消毒制度,新生儿科病房每日通风,冬季2次,夏季4次,每次15~20min,不具备生物净化条件病房可采用紫外线、化学消毒剂喷雾、乳酸烟熏、臭氧、空气净化机等方法消灭空气中的致病菌,每天用清水洗净的拖把拖洗地面4次,若有体液或血液污染地面需及时用消毒液拖洗。门、窗、窗台、墙壁、桌椅、台面用清水抹布擦洗,每日1次。新生儿床、暖箱、开放暖床、新生儿推车、治疗车、输液架等每日用清水擦拭1次。

7.新生儿病室内各种仪器由专人负责清洁消毒,婴儿用的粉扑、油膏、沐浴液应一婴一用,避免交叉感染。奶瓶奶具一婴一用一消毒,隔离婴儿用具应单独使用,双消毒,定期进行细菌培养,特别注重细节检查,如蓝光箱排风口、灯管无灰尘,暖箱各窗户、湿化器、空气过滤材料、各衔接处严格清洗消毒,无污迹。光照疗法用眼罩、纱布、手套,每日消毒灭菌,纱布用后弃去。患儿出院后对使用的温箱、用具进行终末消毒。

三、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是防止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关键

良好的护士素质是安全护理的基础,当护士的素质不符合护理工作的要求,就会出现一系列安全问题。作为护理人员,尤其要关注如下工作:

1.加强护士职业道德培训,注重培养护士的责任心和爱心,如喂奶后必须为患儿拍背,并保持患儿头偏向一侧,多给患儿以爱抚。

2.强化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基础护理,保持患儿皮肤、口腔清洁、粘膜完整,感染性疾病应床旁隔离,自觉履行严格消毒措施。

3.强化新生儿科专科护理知识、护理技能、护理操作的训练,如新生儿沐浴、脐部护理、新生儿心肺复苏、鼻饲管置管、留置针静脉穿刺、头皮静脉穿刺、光照疗法等。

4.新生儿科病房的护士要做到眼勤、腿勤、手勤,对有静脉留置针的患儿加强巡视,每30~60min观察1次,每班床边交班时查看留置针情况,发现局部有渗出、留置针脱落等情况应及时拔除,气管插管患儿应及时观察插管位置,通气是否有效,每日进行口腔护理1次,防止口腔感染。

四、小结

新生儿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能否得到保证与能否有效防止新生儿科病房感染息息相关,做好新生儿科病房的护理工作就能更高效、更科学、更安全地防止新生儿科病房的感染。

预防医院儿科病房感染的管理 篇4

1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学习,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管理

我院医护人员每年至少参加2次全院性的医院感染知识的学习, 医院感染科每天坚持下病房进行预防监测、前瞻性预防查房、纠正医护人员不规范操作等;科内成立专门的院内感染质量控治小组, 每月将科内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与整改, 明确科内感染质量控治的医师护士职责。

2规范诊疗操作及护理操作程序, 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

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因直接接触患者和带菌的污物, 很可能成为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携带者或宿主, 甚至发展成为感染者。预防感染的管理: (1) 自身管理:①上班衣帽整洁、不戴首饰、不留长指甲, 不穿工作服进食堂、宿舍和医院以外的地方, 不在病区内吸烟。②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及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护士要具备慎独意识、无菌观念、规范洗手、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 避免交叉感染发生;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掌握自我防护知识, 预防职业暴露;医师应掌握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 及时报告并登记。 (2) 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开展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 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 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3) 安置患者原则: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分开, 同类感染患者相对集中, 特殊感染患者单独安置, 如:肠道感染患儿尽量不与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同室安置, 新生儿感染患儿尽可能与新生儿窒息、早产儿分开。 (4)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证。根据小儿的生理特点、病理特点、感染部位等具体情况制定经验性治疗方案。有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的, 则调整个体化给药方案;抗生素皮试操作规范, 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不良反应, 如过敏反应等。静脉使用抗生素尽量使用滴注法, 避免静脉推注, 保证用药安全。

3做好入院评估、宣教, 提高家长院内感染预防认识水平

儿科患儿起病急、变化快, 家长心理压力大, 往往表现较为焦虑, 护士在迎接新患者时应主动、热情、自信, 以缓解家长焦虑心情, 对取得后期家长的配合很重要。待安置好患儿后, 再对患儿基本情况进行详细的评估, 发现院内感染危险因素, 如有无皮肤破损、臀红、口腔感染、哺乳方式、卫生习惯及家长健康状况等, 根据实际情况, 对家长进行入院宣教, 并告知家长配合程度决定患儿疾病恢复快慢。大部分家长均能主动配合。

4重视保洁人员的培训, 提高其责任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

保洁人员大多数文化层次低、收入低, 保洁人员进入医院工作前, 应对他们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如:病房保洁范围及要求 (墙面、地面、床单位、卫生间、各种仪器、设备外表) , 各种消毒液的浓度及科学配制方法, 垃圾的分类处理, 清洁区与非清洁区的流程及区分, 保洁用具的分区使用与终末处理, 患者生活用品的保存与消毒及自己在工作过程中如何正确防护的相关知识。

医院感染已成为各国各级医院面临的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 也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医学科学研究的热点、重点问题。保障患者安全、减少患者痛苦、减短住院时间、减轻个人和国家经济负担仍我们每一所医院, 每一位医护人员不懈努力的方向。做好医院感染的管理, 应被每一位科室、医院管理者高度重视,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花小钱、办大事”。

儿科感染 篇5

一临床表现1发病前10-20日有麻疹接触史,无麻疹疫苗接触史。

2前驱期突起发热,同时有咳嗽、流涕、打喷嚏、两眼畏光等重感冒表现。1-3日两颊黏膜出现麻疹黏膜斑。

3出疹期发热3-4日后出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但部分皮疹可融合。先见于发际、耳后、头面部,渐延及躯干,四肢,最后达手心足掌,3-5日内齐出。体温更高,咳嗽加重,卡他症状明显。精神萎靡,胃纳差,有时出现轻度腹泻及呕吐。

4恢复期体温下降,呼吸道症状减轻,全身情况好转。皮疹按出疹顺序隐退,局部有糠麦样脱屑浅褐色色素沉着。病程中应注意有合并肺炎,喉炎,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表现,极少数病例并发脑炎。

5本病应与风疹,幼儿急疹,药疹及肠道病毒感染鉴别。

二辅助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对不典型病例有条件时可作血凝机智试验测血凝抑制抗体,病后1个月抗体效价较初期增加倍以上可确诊。

风疹:与麻疹鉴别:呼吸道表现及全身中毒症状较轻,无口腔麻疹粘膜斑。常于发热1-2天后出疹,皮疹分布以面、颈及躯干为主,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常伴耳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

幼儿急疹:与麻疹鉴别:突然高热,持续3-5天,上呼吸道症状较轻,热骤降而出现皮疹,皮疹分布以躯干为主,1-3天皮疹退尽。故热退疹出为本病特点。

猩红热:与麻疹鉴别:发热、咽痛明显,1-2天后全身出现针尖大小的丘疹,疹间皮肤充血,面部无皮疹,口周苍白圈,持续3-5天皮疹消退,1周后全身大片脱皮。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荨麻分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荨麻疹通常先感到全身皮肤瘙痒,随即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这种风团常突然发生,于数分钟至几小时或十几小时内消退,不留痕迹,一日内可反复发作多次。有些病人伴有腹痛、恶心、呕吐;有些病人还有不同程度的发烧;严重时会出现气短、气喘、呼吸困难,甚至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休克现象。急性荨麻疹经数日至1—2周左右即停止发疹。

儿科感染 篇6

【中图分类号】R963.12 【文獻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368-01

新生儿患儿病情危重,变化快、生活不能自理。病房内仪器复杂护理操作繁多,存在很多不确定的易感因素,同时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缺陷,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尤其是早产儿、低体重儿是院感的易感人群,所以防止医院内感染是一个重要课题。护理人员在防止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更突出。

1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常见类型和原因

1.1皮肤感染 新生儿皮肤黏膜薄嫩易于破损,自身又处于不透风的房间,皮肤排汗不畅容易发生新生儿脓疱疹,新生儿尿布皮炎,红斑等。常发生在颈部、耳后、腋下、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医护人员和探视着常为传染源。

1.2脐部感染 脐部是新生儿与外界接触的主要创面,由于尿布长期包裹极易导致大小便污染而发生感染。

1.3口腔感染 鹅口疮是新生儿的常见疾病,尤其是以出生一周以后及早产儿多见。它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主要来自产妇阴道及带菌的医护人员,以及没有经过严格消毒的奶瓶、尿布,如果口腔护理不当可引起白色念珠菌入侵并大量繁殖。

1.4肺部感染 由于新生儿抵抗能力低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皮质激素导致免疫能力降低,尤其是早产儿吸吮力低,如果喂养不当极易发生误吸、呛咳而引起肺部感染。

2新生儿病房制度规范化是防止院内感染的保障

2.1工作人员是防止交叉感染的最重要的一环,因此工作人员应至少半年健康体检一次,凡有呼吸道、皮肤黏膜、肝脏、胃肠道或其他可传染的感染性疾病者均不能在新生儿病房工作。

2.2坚持对陪护、探视、参观人员的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入室人员定时探视,限制人员出入,入室应更衣、换鞋、戴口罩和帽子与患儿接触前要洗手,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

2.3坚持手消毒制度:医护人员在进入新生儿病室之前认真洗双手,在接触下一个患儿前常规床边手消毒。坚持新生儿病房每日的清洁工作分区进行,分为清洁区和污染区。

2.4坚持清洁卫生消毒制度:每日通风,采用紫外线、空气净化机、化学消毒剂喷雾等方法消灭空气中的致病菌。新生儿床、暖箱、治疗车、输液架等每日用清水擦拭一次。

2.5新生儿病房内各种仪器由专人负责清洁消毒:奶瓶、奶具一婴一用一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定期进行细菌培养。患儿出院后对使用的温箱、用具进行终末消毒。

3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是防止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的关键,良好的护士素质是安全护理基础。

3.1 加强护士职业道德培训 注意培养护士的责任心和爱心,强化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基础护理。自觉履行严格消毒措施。

3.2 强化新生儿科专科护理知识 护理技能护理操作的训练。护士要做到眼勤、手勤对有留置针的患儿加强巡视,每班床边交班时查看留置针情况,发现局部渗出要及时拔除。

4总结

儿科上呼吸道感染处方用药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择我院2012年1—6月儿科门诊全部处方16 176张, 其中明确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鼻炎、咽炎、喉炎、扁桃体炎及相关并发症处方5 502张。

1.2 方法

从处方中选出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处方, 统计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患者的治疗费用。对我院儿科门诊治疗急性上呼吸感染的药物进行使用频率统计, 使用频率=使用该药的处方数/总处方数。

2 结果

2.1 患者性别与年龄分布

2012年1—6月我院儿科门诊处方16 176张, 5 502张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占34.01%, 其中男3 188张 (57.94%) , 女2 314张 (42.06%) , 年龄分布在5个月~14岁。见表1。

2.2 处方费用

对5 502张处方的药品金额进行统计, 平均每张处方的费用为95.79元。

2.3 药品使用情况

2.3.1 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

我院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处方平均每张处方的用药品种数为2.25种。

2.3.2 常用药物使用频率

我院常用药物 (不包括溶媒) 使用频率见表2。

2.3.3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含抗菌药物处方共计2 656张, 占48.27%;单一抗菌药物治疗2 320张,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最多, 占56.12%, 其次为青霉素类, 见表3;采用2种药物联合抗感染治疗的处方336张, 占12.65%, 其中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或大环内酯类联用最多, 占85.12%, 见表4;调查中未出现三联用药。

3 讨论

3.1 发病年龄

本组观察显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年龄在6岁以下的占82.37%, 3岁以下占62.89%, 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 即在幼儿期发病最多, 每人每年常有数次, 学龄儿童渐减少。

3.2 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和平均费用

我院5 502张处方中, 平均处方药费为95.79元, 低于同期我院儿科门诊平均处方金额的121.21元。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处方的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25种, 与同期处方平均品种数2.27种相比, 无明显差异。

3.3 药物使用情况

3.3.1 抗病毒药物使用情况

单纯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 早期予以抗病毒或对症治疗即可痊愈。利巴韦林是我院最常用的抗病毒药物, 其为广谱强效的抗病毒药, 可以显著地抑制10种核糖核酸病毒和12种脱氧核糖核酸病毒。更昔洛韦说明书提示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危及生命或视觉的受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免疫缺陷患者, 以及预防与巨细胞病毒感染有关的器官移植患者。统计显示, 我院抗病毒药更昔洛韦仅次于利巴韦林, 使用较广泛, 多数属超说明书用药;但有文献报道[1]:在小儿咽结膜热的治疗中, 更昔洛韦的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 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因此更昔洛韦在儿科应用的安全有效性有待进一步考证。

3.3.2 中成药的使用情况

根据我院常用药物排序, 喜炎平注射液、四季抗病毒合剂以及健儿清解液等中成药在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均排在前10位, 可能与其在抗病毒同时, 兼有解热、抗炎等作用有关。并且中成药对病毒引起的感染具有多重作用, 如缩短发热的时间、控制炎症的扩散、促进炎症的吸收等;部分药物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阻止病毒进入细胞组织。尤其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效果良好, 制剂可靠稳定, 可缩短疗程, 对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更适合[2]。

3.3.3 地塞米松的使用

地塞米松的使用率为12.38%, 发热患者多见, 尽管价格低廉, 退热效果好, 但其可降低机体免疫力, 易造成病毒感染扩散, 进而加重病情, 因此必须严格区别其适应证。

3.3.4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70%~80%由病毒引起, 一般不需使用抗菌药物,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8.27%, 较我院同期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高, 不符合上呼吸道感染以病毒感染为主的病情, 说明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存在滥用情况。

对于少数直接细菌感染或继发细菌感染的上呼吸道感染, 可采用抗菌治疗。在抗菌药物选择上, 因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药理作用和安全性均适于儿童用药, 成为儿科的首选用药。我院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也以β-内酰胺类为主, 使用率达86.98%。大环内酯类对支原体、衣原体有效, 也成为医师处方的选择之一, 我院抗菌药物品种选择较较合理。但是值得关注的是, 因第三代头孢菌素与含酶抑制剂的青霉素类抗菌谱广, 耐药率低, 受到临床医师的青睐, 已成为门诊轻中度感染的常用药物, 处方用药起点偏高。

由于儿童自身的生理特点, 不能选择对儿童生长发育有潜在危害的抗菌品种, 为覆盖可能的致病菌, 我院儿科主要选择2种β-内酰胺类或者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联合使用;联合用药率为12.65%, 远远低于俞正衡[3]调查的41.3%, 说明我院联合用药相对合理。

综上所述, 我院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以抗病毒治疗为主, 除利巴韦林外,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成药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门诊病原学送检率低, 医师习惯于经验治疗, 又加之患儿家长心情急迫, 抗菌药物使用存在预防过度、起点过高的现象, 为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引起耐药性的发生, 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高志虹, 赵素香.更昔洛韦干扰素及利巴韦林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的疗效比较[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2, 4 (4) :350-351.

[2]张建青, 王晓丽.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 (23) :3029-3030.

儿科感染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随机抽取2007年我院儿科门诊西药房处方3 210张,统计患儿使用抗感染药物年龄、用药剂型、总用药量、用药天数等内容。

1.2 方法

经儿科门诊处方统计,确定患儿平均年龄为30.80个月,以此年龄的患儿作为参照对象,参照《实用儿科药物手册》及临床常规用量设定各药的DDD,以其标准计算用药频度(DDDs)及日用药次数[1]。根据DUI评价抗感染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规定DUI≤1。DDDs=总用药量/DDD, DUI=DDDs/总用药天数。

2 结果

有效处方3 210张中,使用抗感染药物的有2 004张,占总处方的62%。见表1、表2。

3 讨论

3.1 抗感染药物的联合应用

表1结果表明:在2 007张使用抗感染药物处方中, 联合用药占34%, 其中, 二联为32.0%, 三联为1.8%, 可见我院抗感染药物的二联使用较多, 其中以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联用较普遍, 此联用可以同时抑制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双重感染, 但会使机体微生态平衡失调, 增大二重感染的发生。头孢噻肟钠+大环内酯抗生素联用时, 头孢噻肟钠为繁殖期杀菌剂, 大环内酯可迅速阻断细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 使细菌基本处于静止状态, 合用时有使大环内酯作用减弱的可能性, 因此, 抗菌药物联用应视病情考虑[2]。否则, 多一种药物联用,多增加不良反应,还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青霉素单位为万U

3.2 DDDs排序

表2结果表明:穿琥宁在DDDs排序中居首位,它具有解热、抗感染镇静及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作用,用于呼吸道感染疗效肯定,其适应证与我院门诊患儿的主要症状相符,临床应用广泛,但最近屡见穿琥宁不良反应的报道,应引起临床重视。青霉素在DDDs排序中居第2位,在抗生素注射剂中也居首位,青霉素为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的老药,说明我院儿科门诊在抗生素注射剂的使用是合理的。DDDs排序前5位中,头孢克洛、头孢噻肟钠、头孢羟氨苄占了3位,说明头孢类药物在我院使用频繁,头孢类药品对肾脏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可引起肾小管坏死,损害肾脏功能[3]。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在DDDs排序中位于前10位,它们是高效、应用方便的抗生素,故在我院门诊应用广泛。

3.3 给药途径

在DDDs排序中前10位的抗感染药物中,口服药占了70%,符合门诊用药以口服为主的观点,它们是适合儿童各年龄层用药的规格、剂型。

3.4 药物利用

常用抗感染药DUI值≤1和>1的数量几乎持平,表明我院抗感染药物使用剂量偏大,这是由于细菌耐药性增加所致。患儿(尤其是婴幼儿)机体水分比例较高,血浆蛋白总含量及蛋白总含量便低,脂溶性药物在小儿机体组织内药物浓度较高,当药物剂量过大时,由于小儿肝肾功能不足,容易造成药物蓄积中毒。

总之,我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必须有适合的临床指征,必须选择正确的给药方案,既考虑减少细菌的耐药性,又要考虑医药费用,使临床用药真正做到安全、有效、合理和经济。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应用抗感染药物的状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7年儿科门诊西药房处方3210张, 采用限定日剂量和药物利用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的使用较为普遍, 占整个有效处方的62%, 联用方式以二联为主, 占整个有效抗感染药物处方的32%。结论:掌握医院抗感染药物利用状况, 是促进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的基础。

关键词:抗感染药物,限定日剂量,药物利用指数,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邹豪, 邵元福, 朱才娟, 等.医院药品DDD数排序分析的原理及利用[J].中国药房, 1996, 7 (5) :215.

[2]朱才娟, 邓渝林, 樊成辉, 等.我院1999年9月-2000年3月抗菌药物应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药房, 2001, 12 (10) :602.

儿科感染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儿科病房住院患儿的病例资料9725份, 均参照卫生部2001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试行) 》, 并综合临床检查 (血、尿常规, 病原学、影像学检查) 和临床表现确诊, 无住院前发生感染、住院时间<24小时及死亡病例。

1.2 分析方法

汇总患儿性别、年龄、发生医院感染情况、感染部位、住院时间等, 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院内感染情况

972 5例中男5008例 (51.5%) , 女47 17例 (4 8.5%) ;年龄1个月至14岁, 平均7岁;发生院内感染344例 (3.5%) , 350例次, 其中6例出现二次感染或不同部位感染。2012年住院5494例, 发生院内感染193例 (3.5%) ;2013年住院4231例, 发生院内感染151例 (3.6%) 。

2.2 院内感染部位

3 50例次院内感染中胃肠道1 61例次 (46.0%) , 上呼吸道135例次 (38.6%) , 眼耳口腔30例次 (8.6%) , 下呼吸道16例次 (4.6%) , 皮肤软组织6例次 (1.7%) , 泌尿系统、血液各1例次 (各0.3%) 。

2.3院内感染与季节关系 (表1)

第四季度最高, 其余依次为第三季度、第一季度、第二季度。

2.4 院内感染与年龄关系 (表2)

年龄<1岁患儿院内感染率最高, 3~14岁其次, 1~2岁再次, 说明患儿年龄越小, 院内感染率较高。

2.5 院内感染与住院时间关系 (表3)

住院时间>10天院内感染率最高, 5~10天其次, <5天最低, 随着住院时间延长, 患儿院内感染率呈升高趋势。

3 讨论

院内感染是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特别是近年来广谱抗菌药物滥用造成多种耐药菌所致的院内感染, 成为院内感染死亡重要原因之一[2]。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成立了全美医院感染监测网, 医院感染率控制在5.0%。我国自2001年原卫生部颁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以来, 各级医院进一步加强了对医院感染的监测和预防。但随着独生子女比例增加, 对住院子女探访和陪护受到家长重视, 给儿科病房医院管理和院内感染控制带来不利影响;而且, 儿科病房患儿本身合并基础疾病需住院治疗, 加上儿童身体各项机能发育尚未完善, 免疫力低下, 这些都导致了儿科病房成为医院感染高发病区[3]。

本文结果显示, 儿科病房院内感染发生率3.5%, 感染部位中胃肠道最多, 其次为上呼吸道、眼耳口腔、下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泌尿系统、血液, 患儿年龄越小、住院时间越长, 院内感染率较高。

预防对策: (1) 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通过不断培训、学习, 提高医护人员无菌意识; (2)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监控体系, 强化医院感染监控意识, 严格落实医院感染预防控制计划, 对医院感染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及时控制感染趋势; (3) 加强病房环境整洁, 对儿科医疗器械、医用物品进行严格消毒管理, 注意病房定时通风, 定期空气消毒;另外告知家长探访和陪护时注意事项, 减少患儿陪护人员频繁更换, 尽量减少探望人员在病房内驻留时间; (4) 1岁以下患儿是儿科病房医院感染主要人群, 医院要重点预防, 及时积极、有效治疗; (5) 尽量缩短患儿住院时间, 但目前尚缺乏统一出院标准, 家长出于对患儿重视, 常人为延长患儿住院时间, 增加患儿医院感染风险。

参考文献

[1]Smith AM, Mthanti MA, Haumann C, et al.Nosocomial Outbreak of 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Typhimurium Primarily Affecting a Pediatric Ward in South Africa in2012[J].J Clin Microbiol, 2014, 52 (2) :627.

[2]朱进秋, 沈宁, 王煜, 等.抗菌药物在新生儿病房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 (17) :3836.

儿科血液病患儿医院血流感染分析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儿科血液病区患儿253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血流感染患儿58例,感染率为2.29%,男36例,女22例;年龄6个月~16岁,年龄≤2岁的4例,3~10岁41例,11~16岁13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45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儿5例,地中海贫血5例,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uvenile myelomonocytic leukemia,JMML)1例,重度嗜血细胞综合征(HPS)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例。患儿有畏寒发热时即做血培养,共留取血培养269份,血培养阳性结果60份,其中2份阳性结果临床考虑为污染所致,可分析血培养阳性结果共计58份。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经过免疫分型、组织化学、骨髓细胞学、染色体分型和融合基因定量检查等确诊。血流感染均发生于化学治疗期或使用免疫抑制剂后。

1.2 诊断标准

血液病的临床诊断参照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三版)[3]。医院血流感染的临床诊断参照卫生部2001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真菌血流感染的诊断标准为:血液真菌培养呈阳性,且临床症状和体征符合相关致病菌感染的表现[4]。病原学诊断标准为临床感染诊断明确并符合以下至少一项:(1)血培养可分离出病原微生物血液,常见皮肤菌如类白喉棒状杆菌等需有2次或多次培养阳性;(2)血液中检测到病原体的抗原物质。同时排除实验室结果与临床症状不符病例。

1.3 药物敏感性检测

血培养瓶上机监测,仪器显示阳性结果后转种分离培养,同时涂片行革兰染色镜检,分离所得的菌株用Bac T/ALERT 3D微生物全自动检测系统(生物梅里埃公司,法国)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药敏结果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

1.4 疗效判断标准

患儿出现感染后即予抗感染、补液、物理降温等对症支持治疗。病情控制:体温下降至37℃以下,局部病灶消退,全身及局部症状好转;病情加重:体温持续不降,感染病灶扩大或加重,全身或局部症状未缓解。

2 结果

2.1 血液病患儿原发感染部位

感染部位前5位依次为肺部、上呼吸道、口腔黏膜、肠道及肛周感染,所占比例分别为18.97%、13.79%、12.07%、10.34%及6.90%,血液病患儿医院感染部位见表1。

2.2 病原菌种类

结果显示,本研究共分离病原菌5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1株(53.45%)、革兰阴性菌25株(43.10%)、真菌2株(3.45%)。革兰阳性菌中较常见的有: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中较常见的有: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见表2。

2.3 实验室检查结果

2.3.1 血常规检查结果

对58例发生感染的血液病患儿行外周血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大多数<1.0×109/L,其中<0.5×109/L者52例(89.66%),(0.5~1.0)×109/L者5例(8.62%),>1.0×109/L者仅1例(1.72%)。

2.3.2 药敏实验结果

本研究中检测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包括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等20例,共占34.48%,其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差异较大,对氨苄西林、青霉素-G的耐药率分别为88.24%、76.47%,对万古霉素均敏感;60%(3/5)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耐药,2株对头孢类耐药,但均对亚胺培南敏感;大肠埃希菌均对亚胺培南敏感,对青霉素-G耐药,对头孢曲松、头孢唑啉、头孢呋辛耐药的菌株分别为3株、2株、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均有不同程度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均对亚胺培南敏感。

2.4 治疗与转归

58例患儿经抗感染治疗26例(44.83%)在4 d内体温基本控制;15例(25.86%)在4~7 d内体温得到控制;8例(13.79%)的体温控制时间>7 d;6例患者因病情恶化而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其中阴沟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溶血葡萄球菌及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各1例;2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儿死亡;1例患儿因真菌感染死亡。患儿经治疗后病情被控制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0.5×109/L者7例(12.07%);(0.5~1.0)×109/L者16例(27.59%);>1.0×109/L者26例(44.83%)。

3 讨论

血液病患儿多数免疫功能低下,如为恶性血液病则表现为成熟中性粒细胞减少及功能缺陷,而接受大剂量化疗、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广谱强效抗生素以及疾病本身等原因,会进一步减少患儿的中性粒细胞数量及降低机体免疫功能,此外抗菌药物的使用也易引起机体内菌群失调,使得条件致病菌或真菌感染的风险增加[5]。而一旦引起血流感染,如影响血流动力学,则患儿病情更加凶险,为血液病患儿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本研究显示,血液病房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29%,低于文献[6,7]报道的血流感染发生率11.3%~21.0%。血培养阳性率为21.56%(58/269),略高于文献[8]报道的血培养阳性率20.8%。感染发生率较低原因可能为:(1)对粒细胞缺乏患儿进行保护性隔离;(2)定期对患儿家属进行卫生知识宣教;(3)重视静脉穿刺、口腔黏膜及肛周等部位的护理预防。而血培养阳性率略高的原因可能与定期抗感染的培训、抽取血培养的时机把握、强调多次多部位留取标本有关。

本次研究中,常见原发感染部位中肺部感染居首位,为18.97%,其次为上呼吸道、口腔黏膜、肠道、肛周、皮肤软组织、牙龈及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处,提示临床上常见的感染途径是呼吸道与消化道。其原因可能与儿科血液病房与普通病房共用楼梯、病区患儿较多、普通陪护等导致的交叉感染有关。既往相关研究显示,革兰阴性菌是导致血液病房患儿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是主要感染病原菌[8,9]。而本次研究结果中,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所占比例为53.45%,包括表皮葡萄球菌11例、溶血葡萄球菌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等,表明革兰阳性球菌在院内血液病区儿童感染中已成为主要菌群,且处于逐渐上升趋势,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居多,可能与临床上广泛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等侵入性操作有关,临床上需引起重视。虽然真菌血流感染发生率不高,本次研究中仅发生2例,但临床症状较重,因此在怀疑真菌感染或血培养阳性时,即使不能确定是否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也应尽早拔管[10]。本次58例血流感染患儿中49例治愈,3例死亡,治愈率为84.48%。死亡患儿均因感染所致,治疗失败例数高于国内文献报道[11]。其原因可能受限于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小,也可能与早期监测在治疗期间未得到有效重视有关。因此临床上须加强血液病患儿的早期检测并据病原菌种类及时调整临床用药。

药敏实验显示,表皮葡萄球菌仍然是最主要的CNS致病菌,其对氨苄西林、青霉素-G的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均敏感;溶血葡萄球菌感染比例亦较多,Alam等[12]认为这可能与其出现耐万古霉素菌株有关。但本次研究中的6株溶血葡萄球菌并未出现耐万古霉素菌株,两者相关性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因此万古霉素可作为上述菌株医院血流感染的首选药物,待临床症状改善、体温下降后再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实施降阶梯疗法。而革兰阴性菌多对亚胺培南敏感,大肠埃希菌对青霉-G、氨苄西林、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治疗上应同肺炎克雷伯菌,首选亚胺培南。

儿科感染 篇11

【关键词】CRP;血常规;儿科感染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065-01

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因白介素-6 诱导肝脏而合成,其典型性较为明显,患者正常机体中具有较微含量,在出现急性感染、炎症、手术等时组织受损情况下,血液内浓度发生急剧上升。炎症出现6-12h即能够检测出。CRP最初在诊断活动性风湿热疾病中应用,药物其检验受到一定限制,不具有较高敏感性,使得临床应用受限。伴随分子生物学及临床免疫学逐渐进步,越来越多具有较高敏感性准确性且简便性的检验方法出现,CRP也受到极大关注,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本文选取68例感染患儿,应用CRP血常规联合检验,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68例感染患儿,根据感染类型分为病毒感染组、细菌感染组,每组34例。病毒感染组有男19例,女15例,年龄3个月-12岁,平均年龄(5.8±2.1)歲。细菌感染组有男20例,女14例,年龄3个月-12岁,平均年龄(5.6±2.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方面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性(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方法

将两组患者进行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观察其是否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具体方法:患儿在入院后第1天即采集空腹静脉血2ml,予以离心处理取得血清,按照透射比浊法标准检测各个患者标本CRP浓度值,所应用仪器均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临床正常CRP参考值为0-12mg/L,在研究过程中确保全部检测所用试剂均处于有效期范围。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 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CRP检测发现病毒感染组患儿处在正常范围内,为0~12mg/L,但是细菌感染组检测发现比病毒感染组明显要高,两组存在每次统计学差异性(P<0.05)。

3讨论

CRP主要为肝细胞所合成,受到白细胞介素、TNF等炎症因子影响。一般状态中每天只有1-10mg的合成量,在出现急性炎症时则每天至少会合成1g,在机体发生感染、外伤、肿瘤等生理影响时,会受到刺激,使得CRP在5-8h快速上升,24h内其峰值会比正常值要高数百倍,半衰期5-7h,在感染受到一定控制时CRP会于24-48h急速降低,且于一周内恢复到正常程度[1]。CRP并无特异性,是人类机体内的一种急性反应蛋白,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其在临常规检测中也得到广泛应用,是一种辅助判断依据。经大量研究资料显示,CRP作为一种炎症标志物,参与到了整个炎症过程中。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可以和肺炎球菌荚膜C多糖物质进行反应,因为其是由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诱导肝细胞而出现的,所以浓度在组织细胞因为出现炎症而受损时会有快速增加现象,而炎症消失后其浓度则快速减少。儿童感染疾病具有多种途径,且其病情通常都较为严重,在早期诊断时较为困难,患者感染病症发作时CRP会在白细胞之前出现增加情况,而且恢复到正常情况的速度较相对要快,具备较高敏感性。

在实验室中对细菌感染进行诊断主要是对血、脑脊液、痰等标本进行培养分离涂片镜检鉴定,此过程往往需经一周左右时间,所花费时间人力均较多,且并无较高阳性率,而且如脑脊液这样的特殊标本往往带给患儿痛苦,在应用中若2~3d无法退热或缓解症状,往往导致患儿家长产生焦躁及不满心态,使得医务人员压力增加。但经研究可以知道,CRP检测存在一定简便性、快速性、标本量少等优点,能够帮助医生分析细菌性与非细菌性感染。

资料显示[2],CRP和血沉指标具有较为类似临床家长,但是不会因血红蛋白、年龄、红细胞、脂质等指标变化而受到影响,能够较清晰反映临床治疗效果及炎症感染程度。CRP在风湿活动期存在显著增加情况,和血沉一样有增快现象,但是比血沉出现时间更早,且能够很快消失。CRP值增加越多,病变活动性越高。经本文研究组发现,病毒感染组CPR值为(7.59±2.11)mg/L,而细菌感染组为(75.89±9.46)mg/L,细菌感染时CPR值增加更多。CRP在对急性期疾病进行诊断时,不会因高球蛋白血症、贫血、性别、年龄等的变化而受到影响,当患儿机体反应情况较低时,经正常常规检查,CRP也能够具有阳性特征,且程度因感染加重而上升,所以和其他类型急性期反应物相比较存在明显优势,且在机体疾病发生好转时会快速降低或完全消失,因此临床中对判断病症严重程度和其转归具有较明显参考价值。

总之,CRP血常规联合检验能够对良好用药起到一定指导作用,防止滥用抗生素引发不良反应,产生耐药性,所以临床中得到较为广泛工作。通常在CRP、WBC计数均上升时,可予以抗生素治疗,在CRP、WBC均处于正常范围时可不必予以抗生素治疗,避免滥用抗生素,只需根据患儿临床症状予以合理处置。总之,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在患儿感染中具有较高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祖发,郭仪术,杨荣敢等.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信息,2012,24(1):482

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分析 篇12

关键词: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治疗

小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 免疫功能较低, 容易受到细菌或病毒的侵袭, 引发反复呼吸道感染, 对患者的正常发育及身心健康具有不良影响, 需给予积极治疗。据报道[1], 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中, 病毒感染约占90%左右, 所以即使联合应用多种抗生素进行治疗, 效果仍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并且长期大量的抗生素应用, 导致了呼吸道感染病原了抗药性的产生, 使呼吸系统感染难以得到彻底控制, 反复发生感染, 为治疗带来很大的难题。近年来, 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成为研究的热点, 并有大量文献报道, 对小儿的免疫功能进行调节, 有助于预防和控制呼吸系统反复感染[2]。笔者以62例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小儿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匹多莫德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小儿患者62例, 其中男39例, 女23例, 年龄在2个月~7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3.27±1.43) 岁;病程在6~24个月之间, 平均病程为 (13.57±4.22) 个月;呼吸系统感染次数在3~10次之间, 平均感染次数为 (5.94±2.14) 次;主要临床表现有咳嗽、喘息、气促、呼吸困难、咳嗽等, 肺部听诊可闻及哮鸣音及细湿啰音, 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部点片状阴影及纹理增强表现;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31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感染次数、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未合并严重的心、脑、肝、肾等器官或系统的并发症。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吸氧+雾化吸入治疗, 抗感染药物根据患者的药敏试验结果给予两组抗生素联合治疗, 雾化吸入给予布地奈德悬液0.5mg加入20m L生理盐水中进行雾化, 直至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缓解。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颗粒剂口服治疗, 初始剂量为400 mg/次, 每天2次, 2周后改为每天1次, 连服60d。

1.3 疗效判断标准[3]

显效:肺部听诊哮鸣音或细湿啰音消失, 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 精神状态、食欲等转为正常, 停药后6个月后未再发生感染;好转:肺部听诊哮鸣音或细湿啰音明显减轻, 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减轻, 单位完全消失, 精神状态、食欲恢复, 停药后6个月后感染次数明显减少;无效:肺部听证及喘息等症状和体征与治疗前相比无改善或加重, 停药后6个月后感染次数以及每次感染的症状无变化。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好转率之和。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停药后的感染次数、感染持续时间等方面的差异。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间进行t检验, 计数数据采用率 (%) 表示, 组间进行χ2表示,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感染次数及时间的差别

停药后平均感染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平均感染持续时间缩短,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3 讨论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小儿上、下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 超过规定次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与小儿呼吸道本身气道管腔相对狭窄、黏液腺分泌不足等解剖因素、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等自身免疫因素、气候突变、空气污染等环境因素、喂养不当致锌等微量元素缺乏等营养因素以及慢性鼻窦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4]。传统的治疗方法为两组或以上的抗生素联合治疗, 近年来免疫治疗成为新的治疗手段。匹多莫德属于免疫刺激调节剂, 是目前唯一的口服给药后能确知生物利用度的免疫调节剂, 具有提高吞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 增加其对病灶的趋化性;并且可以调节T细胞亚群的平衡;对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具有激活作用, 对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和特异性免疫反应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促进免疫反应不同阶段的进行;有资料显示[5], 匹多莫德对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 将其应用于以病毒感染为主的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的治疗中, 起到对症治疗作用, 可显著改善疗效。与抗感染、吸氧、雾化吸入等综合治疗措施联合应用, 能够达到全面治疗疾病的效果, 因此其临床疗效显著高于未应用匹多莫德治疗的患者。

参考文献

[1]周焕炯.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1) :79-80.

[2]宗梅芳.免疫调节剂在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J].吉林医学, 2010, 31 (18) :2837-2838.

[3]阮辉莲.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及预防[J].吉林医学, 2011, 32 (17) :3460-3461.

[4]赵玉转.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治疗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实践, 2011, 20 (8) :609-610.

【儿科感染】推荐阅读:

儿科总结07-04

儿科患儿07-17

儿科输液07-06

门诊儿科07-30

儿科病人07-31

儿科家长08-27

儿科护士09-12

儿科急救09-27

儿科05-13

儿科药学服务07-19

上一篇:智慧地球下一篇:计算结构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