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眼内炎(共8篇)
感染性眼内炎 篇1
随着白内障显微手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率较过去明显降低。然而一旦发生感染性眼内炎常常对患者视力带来致命的后果, 因此, 对于研究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的原因及有效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
1 流行病学研究
1.1 发病率
Powe等[1]对1979/1991年关于白内障摘除术后并发症的文章进行分析, 发现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发病率为0.13%。1998年Masket等[2]统计美国医生白内障手术发生培养阳性的眼内炎发病率为0.053%。目前, 绝大多数统计资料显示其发病率为0.05%~0.13%[3]。
1.2 发病时间
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均发生于白内障术后1个月内, 其中大部分发生于白内障术后2wk内[4]。因而, 及时诊断及积极有效的治疗可控制感染发展, 挽救部分视力。
1.3 致病菌
根据统计, 约2/3正常人结膜囊中存在有正常菌群, 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3%~91%[5], 以G+球菌、G-杆菌常见, G+杆菌、G-球菌少见, 偶见真菌。常见的菌株有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6]。实验证明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原体80%来自患者结膜囊的细菌菌群[7]。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可使条件致病菌成为感染性眼内炎的主要致病菌。而G-菌属铜绿假单胞菌仍是引起爆发性感染性眼内炎的常见致病菌[8]。
2 易感因素
2.1 解剖因素
玻璃体是细菌、微生物极好的生长基, 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均为无血管组织。一旦发生感染, 常会迅速蔓延, 使用常规药物难以控制[9]。
2.2 患者因素
本身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 器官移植, 肿瘤化疗, 糖尿病, 免疫疾病,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的患者, 免疫功能低下, 可增加感染的发生率。局部患有睑腺炎、睑缘炎、慢性泪囊炎、泪道阻塞、急性结膜炎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易将病原菌带入眼内引起感染。
2.3 医护人员因素
医护人员没有足够重视, 不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制度和手卫生制度, 可引起手术眼污染或交叉感染, 增加感染的发生率。
2.4 手术因素
2.4.1 手术室和手术器械
手术间消毒不严格, 消毒后的手术包过期或被污染, 一次性消耗品 (手术衣包、注射器、手套) 消毒不合格或已过有效期, 手术中使用的眼内灌注液、黏弹剂、人工晶体、手术器械等被污染, 均有可能引起致病菌感染。建议在进入眼内之前用平衡盐溶液冲洗器械可以降低手术源行感染机会[10]。
2.4.2 眼部消毒
眼睑、前额及额部皮肤用肥皂水擦洗后擦干, 结膜囊用1∶7500升汞液冲洗后用生理盐水冲净, 眼部皮肤用0.5%碘伏消毒可有效减少眼内感染的发生。
2.4.3 手术过程
手术切口愈长, 切口愈合延迟可增加眼内感染机会。缝闭切口可降低眼内感染发生的可能性。超声乳化手术中由于灌注液不停循环, 不利于细菌进入, 通过细菌培养发现超声乳化的前房污染比例为7.6%, 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为28.2%[11]。手术时间愈长, 感染的可能性愈大, 尤其是术中后囊膜破损玻璃体脱出者, 眼内感染发生率增加5~10倍[12]。
3 临床表现
手术后细菌性眼内炎通常发生在术后1~7d, 可有眼红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症状, 球结膜充血水肿, 角膜浸润术中, 角膜后弹力层皱褶混浊, 角膜后沉着物, 前房渗出或积脓, 瞳孔传入阻滞, 人工晶体表面见渗出物, 玻璃体黄白色混浊, 眼底视网膜出血和黄白色浸润病灶。真菌性感染常发生于手术3周后, 起病迟缓, 症状较轻, 前房积脓, 瞳孔及玻璃体有灰白色纤维素样渗出, 随后玻璃体混浊加重, 最后引起视网膜病变。
4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 结合A、B超检查和抽取房水或玻璃体液做涂片及培养阳性结果可作出诊断。由于取材部位及取材浓度不合适可致培养阴性。
治疗
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可致患者视力丧失、眼球摘除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挽救视力至关重要。
5.1 药物治疗
5.1.1 抗生素药物
(1) β-内酰胺类:在细菌繁殖期起杀菌作用, 对G+球菌、G+杆菌敏感, 对G-杆菌敏感性很低。 (2) 头孢菌素类:第一代头孢菌素类对G+球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第二代头孢菌素类对G+球菌的抗菌作用与第一代接近或较低, 对多数G-菌的作用增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对β-内酰氨酶的稳定性较高, 对G+菌的抗菌作用不及第一、二代头孢霉素, 而对G-菌的作用较第二代更广泛、强大。第四代头孢菌素增强了抗G-菌的范围, 杀灭绝大多数G-菌, 对部分厌氧菌亦有抗菌活性。 (3) 大环内酯类:对大多数G+菌, 部分G-菌及一些非典型致病菌有效。 (4) 氨基糖苷类:对各种需氧的G-杆菌的抗菌作用突出。 (5) 糖肽类:仅对G+菌, 特别是G+球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 (6) 喹诺酮类:对大多数需氧G-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对G+菌的作用增强, 对厌氧菌、分枝杆菌、军团菌及衣原体有良好作用。
5.1.2 抗真菌药物
(1) 多烯类:系广谱抗真菌药, 浓度在0.3~1.0mg/L时, 即能抑制荚膜组织包浆菌、新型隐球菌、白色念珠菌、粗球孢子菌、曲霉菌属、镰刀菌属等。低浓度抑菌、高浓度可杀菌。 (2) 唑类:广谱抗真菌药。对念珠菌、曲菌、孢子菌、隐球菌、芽生菌和荚膜组织包浆菌等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5.1.3 糖皮质激素
在高效抗菌药物应用的同时, 适当配合皮质激素治疗, 有利于限制炎性反应所致的眼组织损伤, 对保护有用视力是十分有益的。在最初48h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回顾性研究表明在视力提高和屈光介质透明性上取得明显好的效果[13]。
5.1.4 给药途径
(1) 全身用药:全身用药可以获得一个比较高的前房浓度, 但是玻璃体浓度仍较低, 因而不作为眼内炎治疗的首选途径。在病原菌培养结果回报前, 一旦确诊眼内感染可选万古霉素+头孢他啶+甲基强的松龙静脉点滴。 (2) 抗生素眼液和结膜下注射:能在前房内达到有效浓度, 而在玻璃体腔内浓度仍达不到有效浓度。 (3) 前房冲洗:前房冲洗可直接清除有毒物质, 但前房冲洗是一种创伤性操作, 可加重眼部反应, 增加感染概率。单独行前房冲洗尚不能控制感染, 必须联合玻璃体注药或玻璃体切除。 (4) 玻璃体注射:可使药物在眼内迅速达到有效治疗浓度[14], 是目前治疗眼内感染的主要给药途径。对确诊者可使用万古霉素+头孢他啶注射[15], 然后根据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调整用药。
5.2 手术治疗
玻璃体切除术能有效控制感染, 但对于视力手动及以上的病例无益处, 而对视力为光感及无光感者有较好的效果[16]。但玻璃体缺乏, 增大了药物毒性。在考虑有病情恶化, 药物治疗无改善, 视力严重减退, A超或B超提示玻璃体混浊明显, 由绿脓杆菌、链球菌等毒性大的致病菌引起的急性眼内感染可尽早行玻璃体切除术。
6 预防
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 可将眼内感染的发生率降低, 避免对患者视力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
6.1 术前
抗生素眼液点眼, 目前主张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术前剪睫毛并不能降低眼内感染的发生[17]。而应用聚维酮碘消毒结膜囊, 配合应用抗生素能降低眼内感染的概率[18]。
6.2 术中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正确使用手术粘贴巾包裹睫毛根部, 减少眼内操作的次数, 选择小的手术切口, 保持良好的前房形成, 避免后囊膜破裂, 缩短手术时间, 可降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
6.3 术后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局部使用抗生素眼液治疗。
7 总结
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可迅速造成失明, 对患者及家庭造成极大的影响。做好预防措施, 严密观察病情, 及时诊断, 及时有效的治疗才能将危害性降到最低。
感染性眼内炎 篇2
【关键词】 眼内炎;玻璃体切除;万古霉素
【中图分类号】R7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197-02
眼内炎是一种严重的眼内感染,为葡萄膜与视网膜的化脓性炎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回顾分析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眼内炎40例40眼,其中男30例30眼,女10例10眼,年龄26~80平均53)岁,其中眼外伤引起眼内炎25眼(63%),白内障术后引起7眼(17%),8眼无诱因下出现眼内炎(20%)。穿通伤合并球内异物7眼,眼内炎合并白内障9眼,合并视网膜脱离15眼,所有病例就诊时均有眼部高度充血、角膜水肿、前房积脓, B超均示玻璃体呈絮状混浊。视力急剧下降,其中术前视力无光感者4眼,仅光感者6眼,手动/眼前者9眼,指数/眼前者11眼。
1.2 方法:
诊断标准:有眼球穿通伤、内眼手术和内源性感染病史,临床症状:视力急剧减退、剧痛、畏光、流泪等症状和眼部高度充血、角膜水肿混浊、前房积脓、玻璃体内渗出、灰白色混浊以及眼内呈灰黄色反光等。 B超均示玻璃体呈絮状混浊。最有价值和最可靠的方法是眼内液的微生物学检查。所有病例入院后均及时作睫状体平坦部闭合玻璃体切除术,术中所用的灌注液中加万古霉素5mg/500mL,清除玻璃体腔絮状物、脓液,混浊玻璃体及机化物,12眼行白内障摘除及前房脓性物清除冲洗,7眼人工晶状体取出,9眼异物取出,术中发现视网膜脱离的20眼患者接受激光光凝术及硅油或C3F8充填术。其中硅油充填15眼,C3F8充填5眼。万古霉素10mg/mL玻璃体腔注射。术后联合全身抗生素及激素使用,眼局部抗炎对症治疗。术后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及时调整抗生素种类。怀疑真菌感染者禁用激素治疗。偶发分枝杆菌 A:革兰氏染色;B:抗酸染色。
2 结果
术后视力:25眼(63%)視力比术前提高,9眼(23%)视力无变化,5眼(12.5%)视力比术前下降。术后矫正视力≥0.1者12眼,0.05~0.1者11眼,0.05者6眼,手动~指数/眼前者4眼,仅光感者4眼,无光感者3眼。病原体检查:所有患者均行玻璃体腔液培养。培养阳性者16眼。金黄色葡萄球菌5眼,表皮葡萄球菌5眼,真菌2眼,绿脓杆菌1眼,偶发分枝杆菌1眼。术后并发症:除偶发分枝杆菌1眼发展为全眼球炎行眼球摘除外,其余患者均能保留眼球,无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眼球萎缩等并发症。评价标准:术后视力以末次随访最佳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为依据。BCVA≥0.05脱盲作为疗效评价的标准[1]。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α=0.05为水准。
3 讨论
眼内炎感染途径常见于眼球穿通伤,内眼手术后,血源性播散。国内眼内炎多由眼外伤引起,国外则多在内眼手术后,尤其是白内障术后。白内障手术后眼内炎与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有关,致病菌通过破裂的后囊膜进入玻璃体引起眼内炎[2]。玻璃体腔液培养是确诊眼内炎的重要依据,有资料报道术后眼内炎前房标本的培养阳性率为34.8%,玻璃体标本培养阳性率为58.2%,玻璃体切除液的培养阳性率为80%[3]。因而标本培养结果阴性时仍不能忽视眼内炎的诊断。据试验和临床观察,大多数学者认为玻璃体腔注入10mg /mL的万古霉素是安全剂量,对视网膜没有毒性。Donahue等认为药物对视网膜的毒性与药物浓度有关,与接触时间长短无关。本组病例玻璃体腔注入万古霉素随访6mo~1a,未发现明显局部和全身的副作用。
显微眼内窥镜引导下的玻璃体手术适用于角膜混浊患者的及时手术,由于炎症所致的角膜水肿混浊术后均可恢复。内窥镜的应用为眼内炎患者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玻璃体切除术切除混浊玻璃体,既除去大部分细菌及毒素,减少毒性物质对视网膜的损害作用,有利于眼内注入药物的扩散;又恢复玻璃体腔的透明度,而且可减轻或避免日后因玻璃体机化导致的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可直接自脓性玻璃体内取得标本及提供玻璃体内直接给药的途径。玻璃体腔注药使药液直接到达病灶,同时配合玻璃体切除术,大大提高眼内炎的治愈率。本组40眼玻璃体切除病例中,手动/指前者视力33眼(83%),≥0.05者29眼(73%),与术前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8.09,P<0.01)。
我们报告的偶发分枝杆菌1眼发展为全眼球炎行眼球摘除。我们认为偶发分枝杆菌是眼内最具破坏力的一种细菌,因此一旦确诊眼内炎,如视力迅速下降且抗炎治疗24h无效者应及时进行玻璃体切除术,术中应根据玻璃体视网膜增生情况和视网膜裂孔的位置、大小的情况,精细操作,彻底的清除眼内炎性组织和玻璃体,填充硅油或膨胀气体,预防医源性裂孔的形成,减少眼内炎的复发和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曹书芹,于洁,王广慧.感染性眼内炎107例临床分析.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8;36.
[2]Kelkar A, Kelkar J, Amuaku W, et al. How to prevent endophthalmitis in cataract surgeries Indian J Ophthalmol,2008,56.
感染性眼内炎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31例31眼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6例;年龄6~72岁,平均32.2岁,其中14岁以下儿童4例。致病原因:外伤感染18例18眼(异物伤13例,利器穿通伤5例);白内障手术后感染9例9眼;角膜移植术后感染1例1眼;角膜葡萄肿致眼球破裂感染2例2眼;角膜溃疡感染1例1眼。治疗前视力情况:无光感5眼,光感10眼,手动/眼前13眼,指数/30 cm 2眼,1例因患儿检查不合作,故无法记录。
1.2 诊断
主要根据患者的内眼手术史、外伤病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典型临床表现,(1)症状:患眼剧烈疼痛、畏光流泪、视力急剧减退,部分伴有头痛。(2)眼前节体征:眼睑红肿,结膜混合充血、水肿,角膜水肿混浊甚至出现基质脓疡,房水闪辉明显,严重者出现前房积脓,虹膜肿胀纹理不清、瞳孔区伴有渗出膜甚至膜闭。(3)眼后节体征:玻璃体混浊,眼底模糊,轻者可见视网膜水肿出血或血管闭塞,重者眼底不能窥入。眼部B超协助诊断:均提示玻璃体混浊,高度怀疑眼内炎。实验室检查出致病菌对诊断有确诊作用。
1.3 治疗方法
(1)外伤后18例18眼: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眼内抗生素注射13例13眼(其中1例玻璃球切除术后炎症仍不能控制而行眼内容摘除术),单纯玻璃体腔注药3例3眼,直接行眼内容物剜除2例2眼。(2)白内障术后眼内炎9例9眼:6例立即行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体取出联合眼内抗生素注射;1例行眼内容摘除术;2例经全身局部抗生素保守治疗。(3)角膜葡萄肿致眼球破裂感染2例2眼:1例行眼内容物剜除,1例转院。(4)角膜溃疡感染1例1眼:转院;(5)角膜移植术后1例1眼:经全身及局部抗生素保守治疗。
1.4 治疗有效判断标准
患眼疼痛减轻,视力提高,结膜充血减轻,前房积脓消失或房闪减轻,B超提示玻璃体混浊减轻或消失;全身抗生素停用后3 d无病情进展及复发可出院。
2 结果
2.1 微生物学检查结果
行玻璃体切除及眼内容物剜除手术者23例均将玻璃体取样0.1 m L。将玻璃体液0.05 m L置于肉汤培养基行细菌培养及菌株鉴定。将玻璃体液0.05 m L置入土豆-蔗糖琼脂培养基行真菌培养及菌株鉴定。12例检出病原体,培养阳性率为52.2%。
白内障术后7例:分别为粪肠球菌D群3例,屎肠球菌D群1例,类白喉杆菌1例,口腔链球菌1例,无菌生长1例。外伤及膜葡萄肿致眼球破裂16例:四联球菌2例,肺炎链球菌1例,表皮葡萄球菌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无菌生长10例。检出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2.2 治疗结果
2眼无光感,3眼光感,4眼手动/眼前,3眼指数/30 cm,4眼0.01~0.10,3眼0.1~0.2,2眼0.3~0.4,1眼0.5。视力提高17眼(55.5%),视力无改善4眼(12.9%),视力下降1眼(3.2%),眼内容物剜除5眼(16.1%),2例转院后无随访,1例白内障术后经保守治疗仍无光感者自动放弃治疗出院后无随访,1例手术前后均无法配合检查视力。
3 讨论
3.1 致病原因
国外报道感染性眼内炎病因以内眼手术后感染居多,但国内报道则以眼外伤引起为主[1]。北京同仁医院张荷珍等[2]研究结果显示感染性眼内炎中,外伤性占64.28%,内眼术后占20%。本研究结果与之基本一致。本组病例显示,眼外伤是造成感染性眼内炎的最主要原因,达58.1%,其中异物伤又占多数,占外伤中的72.2%,可见伴有眼内异物的眼外伤的眼内炎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眼内异物者,这可能与异物携带致病菌进入眼内有关,另外基层医院缺少玻璃体切除的相关设备和技术,容易延误治疗时机。本组病例中白内障手术后感染是感染性眼内炎的第二原因,占29.0%。近年来,随着围术期无菌概念的完善,白内障巩膜隧道切口技术的开展,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Taban等[3]报道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发生率为0.128%。姚克等[4]报道12 000例白内障术后发生眼内炎5例,发生率为0.042%。但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白内障手术量正逐年增加,白内障术后眼内炎人数随之增加,基层医院的消毒措施不当成为感染性眼内炎的又一大主因。
3.2 年龄及性别分布
致病原因的性质与年龄有关。本组病例中,4例儿童患者的致病原因均为锐器引起的穿通伤,其中针刺伤2例,占儿童致病原因的首位,这可能与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可粘有血液而适合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当眼球受伤时,病原菌可以直接种植入眼内有关[5],因此,应加强一次性注射器的管理和危害性的教育;中青年组14例患者主要致病原因均是眼外伤,异物伤13例,穿通伤1例,铁屑、铁丝等异物伤占主导地位,这与成年人的工作性质有关,应该在生产过程中加强防护,比如佩戴防护镜等;老年患者9例,所占比例明显增加,这可能与老年人比例增加,老年人抵抗力低、术前手术适应证不符、手术宣教不到位及老年人无菌观念相对较差有关。致病原因与性别亦有关。王兴利等[6]对357例化脓性眼内炎进行回顾性分析后发现男性患者285例,占79.8%。本组病例中,男性患者25例,占80.6%,结果与文献报道基本相同。可能与男性儿童的性格和成人后从事的职业有关。
3.3 致病菌
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原体多为细菌和真菌。本文23例患者行玻璃体取样涂片培养,12例检出病原体,培养阳性率为52.2%,与卢嘉彪等[7]报道阳性率(35%~68%)基本相符。但有文献报道外源性眼内炎的感染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其中表皮葡萄球菌作为眼睑及结膜囊的条件致病菌,其感染占第1位[8]。本组病例中,只有2例表皮葡萄球菌被检测出,而粪肠球菌D群3例,屎肠球菌D群1例。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条件致病菌,它来源于人和温血动物的粪便,偶尔出现于感染的尿道及急性心内膜炎。肠球菌的比例增高,可能与老年人抵抗力低,术中的污染和术后患者的无菌意识低有关,应引起重视。
3.4 治疗情况分析
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包括全身及局部用药保守治疗,玻璃体腔注射和玻璃体切割术等多种治疗方法[9]。本研究认为及早诊断眼内炎的性质,辅助全身及局部抗生素治疗,同时尽快行玻璃体腔注药或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对于挽救患者的残余视力至关重要。对于较轻的眼内炎,早期玻璃体腔注射广谱抗生素是最有效的途径。本组病例,在未能确定致病菌种类以前,均首选万古霉素与三代头孢(头孢他啶)联合用药行玻璃体腔注射,以期同时抑制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必要时使用皮质类固醇以减轻炎症反应。对于较重的眼内炎,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内注药被认为是目前治疗眼内炎较为有效的方法,本组病例中通过玻璃体腔注射及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患者的视力提高率为55.5%,说明及时手术治疗能有效地控制感染,保护甚至提高残存视力。
3.5 预防
对儿童应加强安全教育,严控一次性注射器的回收和处理;对成年人,尤其是易导致面部外伤的特殊工种的人群应带防护设备;对内眼手术,应注重围术期的处理及患者健康教育工作,注意清洁消毒和无菌操作,按卫生部指南要求使用抗生素。严格把握内眼手术的适应证,眼部及全身有感染灶时不行手术,全身情况不佳时不行手术,对眼内炎防患于未然。
摘要:目的 分析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因构成、病原学检查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感染性眼内炎患者31例31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外伤感染18例18眼(异物伤13例,利器穿通伤5例);白内障手术后感染9例9眼;角膜移植术后感染1例1眼;角膜葡萄肿致眼球破裂感染2例2眼;角膜溃疡感染1例1眼。结果 23例行玻璃体取样培养,12例检出病原体,培养阳性率为52.2%。经治疗后,视力提高17眼(55.5%),视力无改善4眼(12.9%),视力下降1眼(3.2%),眼内容物剜除5眼(16.1%),2例转院后无随访,1例白内障术后经保守治疗仍无光感者自动放弃治疗出院后无随访,1例手术前后均无法配合检查视力。结论 眼外伤和白内障手术是目前导致感染性眼内炎的主要原因,尽早行玻璃体注药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眼内炎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感染性眼内炎,病因学,玻璃体切割术
参考文献
[1]季迅达,沈丽君.外因性眼内炎的疗效评价[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3,25(6):369-370.
[2]张荷珍,于洁,庞秀芹,等.眼内炎的临床和病原学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3,25(4):226-227.
[3]Taban M,Behrens A,newcomb RL,et al.Acute endophthalmitis follow-ing cataract surgery: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Arch Oph-thalmol,2005,123(5):613-620.
[4]姚克,章征.白内障术后眼内感染及其防治[J].眼科,2005,14(1):6-8.
[5]雷春灵,朱忠桥,樊新兵.儿童外伤性眼内炎致伤原因分析(附50例)[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2,24(3):321.
[6]王兴利,王一,王蕊,等.化脓性眼内炎相关因素变化趋势的对比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2):2350-2351.
[7]卢嘉彪,林振德,邹玉平.304例化脓性眼内炎细菌培养结果分析[J].中华眼科杂志,2000,36(5):355-357.
[8]肖启国,梁丹,刘祖,等.127例外源性化脓性眼内炎病原体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3,21(4):299-302.
感染性眼内炎 篇4
关键词:白内障,眼内炎,感染
phaco 技术已广泛应用到临床, 感染性眼内炎是术后最为严重的并发症[1]。我院自2006年使用净化手术室, 加强手术感染质量控制力度, 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提高医务人员的自律能力和职业道德, 加强业务练兵, 从而降低手术感染率。
1一般资料
此9例患者男3你, 女6例。年龄69~81岁, 平均 76 岁。其中有8例植入硬晶体, 1例植入折叠晶体;3例在术中后囊膜破裂;2例合并糖尿病, 2例合并急闭并在术中联合房角分离术;1例为青光眼滤过术后。晶体核在四到五级。感染时间在术后1~20 d。
2危险因素
2.1 手术因素
术中后囊膜破裂、切口过大会延迟愈合增加感染的机会;IOL表面的静电作用和疏水特性, 在植入时易使致病菌有机会贴附其表面进入眼内;器械污染, 由于超乳手柄价格偏高, 连台手术难以做到每人一灭菌;手术人员外科洗手不彻底, 致病微生物可通过手套针眼进入手术部位;传统手术室密封性差易致交叉感染。
2.2 患者因素
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是引起感染的全身因素[2]。以下几点会增加手术难度, 延长手术时间:术眼虹膜粘连、晶状体脱位或手术史, 以及联合眼部其他手术同时做;晶体处于膨胀期或过熟期等。眼附属器感染也会威胁手术安全。
3应对措施
3.1 由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制定全面的感控规章制度, 对一线医护人员规范化培训并定期考核, 将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提高医院感控执行力。
3.2 针对医生集中培训:包括phaco基本理论讲解, 动物眼模拟手术。用猪眼球在显微镜下练习常用的切开、缝合及环形撕囊、水分离等各种操作, 掌握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技术;分析失败原因, 全面提升超乳手术基本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若术眼有手术史、独眼等情况, 手术人员要在术前共同探讨全面准备。
3.3 术前充分治疗眼睑、结膜、眼附属器和其他部位感染病灶以及全身性疾病, 全面评估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患者进手术室前身着无菌病员服、手术帽、鞋套;使用专用对接车接送, 车轮经粘附垫吸尘处理后推入手术间。
3.4 约2/3正常人结膜囊中有正常菌群存在, 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3%~91%[3]。指导患者术前1~2 d眼部正确滴用广谱抗生素, 按操作规范用5%聚维酮碘作术眼的结膜囊冲洗;使用无菌贴膜将眼睑、睫毛隔离于手术区外;缩短IOL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超乳及I/A手柄各备至五支, 提前灭菌备用, 达到每眼一灭菌;粘弹剂、管道、灌注液每眼更换;使用一次性无粉手套, 避免滑石粉对术野的污染;每个月不定期对手术室做环境卫生学监测, 灭菌器械采样培养保证灭菌效果;严格无菌操作, 避免污染手术野或无菌物品;控制手术室人员数量, 减少流动;术野按照规范要求认真消毒, 重复2~3次;灌注液内注入妥布霉素4 mg/500 ml。我院05年底新建了万级的净化手术室, 有效地控制室内温湿度和尘埃含量, 创造了理想的高洁净手术环境。
4小结
由于phaco术后眼内炎的致病因素较多, 故应做好治疗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工作, 才能使术后发生感染的机率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李昀熹, 陈永勤, 杨东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眼内炎病例分析.国际眼科杂志, 2006, 6 (5) :1215-1216
[2]邓慧.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中华碑林医学网
感染性眼内炎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5例临床诊治的眼内炎患者, 女性6例, 男性19例, 男女比例为3∶1, 年龄23~78岁, 左眼10例, 右眼15例。致病原因:眼球穿通伤18例, 白内障摘除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3例, 玻璃体腔内注药后3例, 感冒后出现眼部病变1例。发病时间:穿通伤眼球修复术后及白内障摘除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21例发病时间一般为术后2~7 d, 玻璃体腔内注药术后3例发病时间均为术后2 d。
1.2 检查方法
给予患者视力、裂隙灯、眼压等眼科常规检查, 对于窥不清眼底的患者, 行眼部B超检查明确玻璃体及网膜情况。外伤患者可疑球内异物者行眼眶CT检查。前房积脓组和玻璃体积脓组治疗前患者视力情况见表1。
1.3 治疗方法及分组
将25例眼内炎患者分为3组:第1组为9例玻璃体腔内积脓的患者;玻璃体腔内未见积脓的1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 每组8例, 分别为第2组和第3组。第1组给予静脉点滴头孢呋辛针2.0 g, 每天2次+玻璃体腔内注射头孢呋辛针0.2 g+玻璃体切除术 (必要患者加晶体切除) ;第2组给予单纯静脉点滴头孢呋辛钠针2.0 g, 每天2次;第3组给予静脉点滴头孢呋辛钠针2.0 g, 每天2次+玻璃体腔内注射头孢呋辛钠针0.2 g。
2 结果
各组经过相应治疗后, 第1组9例患者中视力提高者7例 (77.7 %) , 视力无改善者2例 (22.3 %) ;第2组8例患者中剜除眼球内容物者1例 (12.5 %) , 视力提高者4例 (50.0 %) , 视力无改善者3例 (37.5 %) ;第3组8例患者中视力提高者5例 (62.5 %) , 视力无改善者3例 (37.5 %) 。
3 讨论
眼内炎发病急, 是临床上较凶险的致盲疾病, 早期正确的诊断非常重要。我们认为眼内炎的早期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不明原因的眼红, 痛, 畏光, 流泪。 (2) 视物不清, 视力下降。 (3) 角膜水肿, 房水浑浊, 前房积脓。眼压, 大多数眼内炎的患者眼压正常或降低[1], 但后期玻璃体炎症得不到控制后眼压会持续升高。引起角膜内皮水肿, 甚至失代偿。 (4) 眼底镜下玻璃体内脓性渗出, 眼底窥不清。 (5) 超声波影像学检查:可见均匀一致点状致密玻璃体混浊[2]。外伤性眼内炎是外伤后导致眼球萎缩的主要原因[3], 黎晓新等[4]报道开放性眼内炎的发生率为7.0 %, 在农村可达30.0 %, 主要是异物引起。在25例眼内炎的患者中18例为外伤后出现眼内炎, 年龄相对较轻, 男性患者居多。外伤性眼内炎一般发生在伤后36~48 h内[5], 症状主要为突然出现眼红、痛, 视力极剧下降, 前房内积脓, 严重者玻璃体腔内浑浊或积脓, 呈黄白色反光[6]。有的外伤性眼内炎发生在伤后1周左右, 炎症突然加重, 称为迟发性眼内炎, 主要为晶体或玻璃体内存留睫毛异物引起[5], 症状较重。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内炎是手术极具破坏性的并发症, 一般在术后2~6 d出现[7], 对视力损害明显, 甚至于下降到光感。由于致病菌容易在人工晶体表面残留, 炎症控制较难, 患者一般出现眼红、眼痛、流泪, 视力下降明显, 球结膜混合充血, 角膜水肿, 前房内可见积脓, 晶体表面可见纤维素性渗出, 眼底窥不清。对于玻璃体腔注药的患者, 眼内炎一般发生在术后2~3 d内, 患者一般术后第1天视力提高明显, 突然出现视力极剧下降, 严重者下降致光感, 眼红、痛症状不明显, 前房少见积脓, 主要为玻璃体腔内脓性渗出明显, 眼底窥不清。
目前临床上眼内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3种: (1) 静脉点滴给予抗生素, 全身应用抗生素不仅能增加眼内的药物浓度, 同时也减少了局部用药对眼组织产生的损害[8]。在抗生素的选择上有一定的要求, 眼组织通透性好, 抗菌谱广, 杀菌力强, 半衰期长, 不良反应小[8]。万古霉素、头孢唑啉、头孢他定、喹诺酮类效果较好, 而氨基糖甙类眼内渗透性较差[9]。 (2) 眼局部用药, 包括球结膜下注射, 球后、半球后注射, 玻璃体腔内注射。对于早期症状轻微的眼内炎患者可进行球结膜下、浅眶区注射。但是由于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色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的生理屏障作用, 阻碍了药物从血液渗透入眼后段[10], 玻璃体注射抗生素成为早期治疗眼内炎的方法[11]。万古霉素、头孢呋辛类头孢霉素成为玻璃体腔内注射的首选药物。 (3) 玻璃体切除术, 手术的目的为清除原发灶, 挽救视网膜, 保护视功能。对于药物治疗不敏感, 视力较低患者, 应及早给予手术治疗, 切除玻璃体要彻底, 有时需要切除晶体, 人工晶体眼需要取出人工晶体, 以免致病菌在晶体中残留。
眼内炎是葡萄膜、视网膜的化脓性炎症, 眼球对感染的的抵抗力较差, 各种方法单独使用很难控制感染的发展。本研究的结果表明:通过对25例患者治疗方法、治疗时机的分析可见, 抗生素的全身应用并不是治疗眼内炎的首选治疗方案, 眼内炎持续时间越长, 眼内结构永久性损害的可能性越大[12]。在单纯全身用抗生素治疗组, 1例患者由于眼内炎得不到控制, 最终剜除眼球内组织。目前认为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是治疗眼内炎的最有效方法[13]。尤其在玻璃体腔内可见积脓的患者, 早期发现后, 立即进行玻璃体腔内注射抗生素控制病情, 尽快实行玻璃体切除术, 彻底清除致病菌, 控制炎症发生, 对维持视功能、恢复视力是极其重要的。
摘要:目的:分析眼内炎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及治疗时机的把握。方法:对25例临床诊断为眼内炎的患者的症状、诊断、治疗及愈后的视力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5例患者分为3组, 玻璃体腔内积脓的患者9例为第1组, 玻璃体腔内未见积脓的16例患者再随机分为2组, 即第2组和第3组各8例, 每组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将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第1组9例患者中视力提高者7例 (77.7%) , 视力无改善者2例 (22.3%) ;第2组8例患者中剜除眼球内容物者1例 (12.5%) , 视力提高者4例 (50.0%) , 视力无改善者3例 (37.5%) ;第3组8例患者中视力提高者5例 (62.5%) , 视力无改善者3例 (37.5%) 。结论:眼内炎的治疗要及早, 多种治疗方法同时应用, 尽早行玻璃体切除彻底清除致病菌。
感染性眼内炎 篇6
肺炎克雷伯杆菌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在患有慢性疾病,长期应用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者,或应用呼吸机装置的患者中较易发病,可引起暴发,导致患者死亡。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呼吸科病房收治1例糖尿病患者并发双侧肺炎、肝脓肿、脑脓肿、双眼眼内炎及脓毒血症罕见病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1岁。因“间断发热10 d,咳嗽3 d”于2013年4月18日入院。患者10天前无诱因发热,体温波动于37.0~39.5℃之间,伴寒战,3天前咳嗽,无咳痰,无咯血、胸痛及呼吸困难,无腹痛、恶心及呕吐,无尿频、尿急及尿痛。于本院行胸部透视未见异常。于社区诊所应用“青霉素”抗感染治疗3 d体温控制不佳,门诊收入院。既往多饮多尿病史1年,未予治疗。饮酒史30年,白酒8 ml/d。入院体查:体温38.2℃,脉搏88次 /min,呼吸21次 /min,血压130/80mmH g(1mm Hg=0.133 k Pa),神清,颈软,无抵抗,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余查体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5.2×109/L,中性粒细胞0.896,血小板计数45×109/L;生化:谷丙转氨酶63 u/L,谷草转氨酶74 u/L,葡萄糖16.2 mmol/L,C反应蛋白快速测定176.598 mg/L,血沉46 mm/h,随机血糖最高25.5 mmol/L,糖化血红蛋白10.9%。血气分析p H7.38,二氧化碳分压(PCO2)79 mm Hg,肾功能和电解质正常。心电图未见异常。肺CT示双肺多发斑片状高密度影及小结节灶,斑片影内可见囊性透光区(见图1)。2次痰涂片见革兰阳性球菌,2次痰培养未见致病菌,痰涂片抗酸染色3次阴性。
入院后依据症状体征结合血常规和肺CT考虑社区获得性肺炎,肺CT示双肺多发斑片状高密度影及小结节灶,斑片影内可见囊性透光区,不能除外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给予头孢西丁联合替考拉宁抗感染治疗。患者体温波动于38~39℃,间断咳嗽,伴头痛。患者入院后分别于第3天及第4天出现右眼及左眼视物模糊、疼痛,随即视力迅速下降。给予请眼科会诊:(2013年4月20日20∶00) 右眼手动 /眼前左眼0.6,眼压右眼20 mm Hg左眼21 mm Hg,右眼结膜充血(+),角膜清,前房可见纤维素样渗出,瞳孔3 mm,左眼结膜充血(+),角膜清,瞳孔圆,对光反射(+),晶体稍浑浊。给予局部抗感染治疗。(2013年4月21日8∶30)右眼结膜充血(++),水肿(+),角膜清,前房深浅可,瞳孔区可见团状渗出,晶体灰白色浑浊,玻璃体混浊,眼底窥不清,瞳孔6mm,药物性散大,给予右半球后注射利多卡因及地塞米松。(2013年4月22日2∶50)右眼手动 / 眼前/ 左眼0.5,眼压右眼30 mm Hg,左眼22 mm Hg,双眼结膜混合充血(++),右眼可见多量纤维素样渗出位于瞳孔领内,晶体浑浊,眼底窥不入。左眼房闪(+++),瞳孔3 mm,对光反射灵敏,晶体灰白色浑浊,眼底朦胧,视盘边界尚清,网膜动脉细,后极网膜混浊水肿,黄斑区中心凹人工反光不清。给予右半球后注射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及局部应用抗感染治疗。同时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控制不佳,伴头痛,食欲差,眼部病变进展快,后查颅脑核磁示右侧额叶、左侧顶枕叶及左侧侧脑室旁异常信号影。腹部CT示肝左外叶饱满,可见多发斑片状气体密度影,肝右后叶下段见小片状低密度灶,直径约1 cm。腹部彩超示肝左外叶探及范围约7.8cm×7.2 cm×6.7 cm不均质中等回声团块,边界不清,考虑肝脓肿。2次血培养回报肺炎克雷伯杆菌。诊断:脓毒血症,肺炎克雷伯菌肺炎,肝脓肿,脑脓肿,双眼内源性眼内炎,2型糖尿病。给予更换抗生素为美罗培南联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患者眼部症状急剧恶化未见明显好转。后患者转往北京协和医院,先后给予美罗培南及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共治疗25 d,给予行右眼内容剜除术,左眼行玻璃体切割术及球后注射药物治疗。患者体温降至正常,全身及双眼病情趋于稳定。后患者外院复查肺部CT(见图2)、肝脏及颅脑CT可见病灶明显吸收。
2 讨论
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常见的革兰阴性机会致病菌,该菌常寄生在人体的上呼吸道和肠道,好发于具有慢性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其易感因素包括住院、糖尿病、酗酒、大手术、气管插管、静脉置管、白血病及淋巴瘤等,随着近几年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及侵入性有创操作的增加,使得该菌在院内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也见于社区获得性感染。该菌引起的肺炎多突然起病,以发热、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砖红色胶冻样痰为其特征表现。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的典型胸部X线检查早期呈小叶性肺炎改变,但很快相互融合呈大叶性实变,病变肺叶呈膨胀性改变,影像学特征为痰液引起的叶间裂弧形下坠,多见于右上叶,可累及胸膜。约50%的患者空洞发生早且进展快,往往表现为肺部实变病灶内多发性小空洞。在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中易形成菌血症,出现全身各处迁徙性病灶,引起多脏器损伤。
本例患者为中老年男性,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入院后间断咳嗽,伴头痛。依据患者病史及辅助检查,首先考虑社区获得性肺炎(金葡菌可能性大),给予替考拉宁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血培养检测出肺炎克雷伯菌,故肺炎克雷伯菌肺炎脓毒血症诊断明确,及时更换美罗培南抗感染。该患者上腹部压痛,腹部CT显示肝脏脓肿。有研究显示[1],肺炎克雷伯菌是引起糖尿病肝脓肿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其发病机制可能与糖尿病患者血管内膜异常易于肺炎克雷伯菌扩散由关。该患者同时存在脑脓肿,符合肺炎克雷伯菌血行感染引起多脏器损伤的表现。患者入院期间双眼先后出现内源性眼内炎。内源性眼内炎也称转移性眼内炎,该病起病急,发展快[2],预后差。有报道称糖尿病和肝脓肿是内源性眼内炎最常见的致病因素[3],而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引发化脓性肝脓肿继而导致眼内炎,这在亚洲人群最为常见[4]。该例患者住院期间反复出现高热,双眼视力迅速下降,表现为眼高度肿胀、眼痛、前房渗出及晶状体浑浊。患者高热及白细胞升高均提示存在血行感染。入院期间多次请眼科会诊,建议行玻璃体切除术及玻璃体腔注药及抽液培养。由于患者全身情况差,同时受经济条件限制,未积极行手术治疗,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后转往上级医院,虽全身病情得以控制,但右眼摘除,左眼视力丧失。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诊断与治疗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 本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并发眼内炎的患者21例 (21眼) , 其中男11例 (11眼) , 女10例 (10眼) , 年龄65~80岁, 平均年龄 (71.6±5.2) 岁。所有患者既往无特殊疾病史, 术中采用角膜透明切口, 人工晶状体植于囊袋内, 手术顺利, 未缝合角膜切口。术后常规滴用含激素抗生素、非甾体类消炎药等眼药水预防感染, 均为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3~7 d发病, 术后2~5 d开始出现眼痛、结膜混合充血、角膜不同程度水肿。前房下方积脓深度0.5~3.0 mm, 房水浑浊 (+) - (++) , 虹膜不同程度后粘连。入院视力, 光感6眼, 手/眼前-0.01者 11例, 0.02~0.05者 4例, 均无视网膜脱离现象。
1.2 方法
1.2.1 微生物培养
全部病例均行房水和玻璃体, 常规消毒局麻下经上方角巩缘板层切开1 mm, 用一次性注射器穿刺入前房取房水进行细菌、真菌涂片培养及药敏试验。
1.2.2 手术方法
术前均用复方妥布霉素和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滴眼2 d, 常规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并植入人工晶状体。切口自行关闭。手术过程均无异常发生。术后常规给予复方妥布霉素眼膏包眼, 术后给予静点妥布霉素160 mg, 1次/d, 共3 d;复方妥布霉素和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滴眼4次/d。发生眼内炎后, 急诊行血常规、B超眼内情况检查, 行玻璃体切割术+前房冲洗注药术, 术中前房注入头孢他定1 mg+地塞米松250 μg。
1.2.3 术后消炎
头孢唑林4 g, 地塞米松10 mg, 左氧氟沙星80 mg静脉滴注, 1次/d, 连续5 d;复方妥布霉素和双氯芬酸钠滴眼液4次/d, 阿托品眼膏及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散瞳3次/d, 复方妥布霉素眼膏1次/晚, 至术后1个月。
2结果
微生物培养表皮葡萄球菌8例, 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 其余均为阴性, 经消炎治疗后, 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视力<0.1者2例, 0.1~0.2者8例, 0.2~0.3者11例。
3讨论
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虽然发病率较低, 其发生率目前约为0.02%~0.5%, 但其进展快、破坏性大, 预后差[2]。临床上, 许多患者因延误治疗时机而导致视功能严重受损, 甚至摘除眼球, 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多种致病菌可引起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 其中细菌感染是其主要致病原因 (97%) , 霉菌仅占3%。细菌中90%为革兰阳性菌 (G+菌) , 7%为革兰阴性菌 (G-菌) [3]。表皮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 约占60%~80%。本研究细菌培养结果表明, 表皮葡萄球菌8例, 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药物治疗在眼内炎的治疗中起相当重要的作用, 有利于减轻患者症状, 延缓病情进展及提高愈后视力。若致病菌培养阳性, 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白内障术后一旦怀疑为眼内炎, 应立即按眼内炎进行综合治疗, 即选择恰当的给药途径给予散瞳、抗菌药物, 必要时给予激素辅助治疗, 以及适时选择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本研究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结果表明, 所有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视力<0.1者2例, 0.1~0.2者8例, 0.2~0.3者11例。说明治疗效果良好, 同时通过本研究笔者也体会到, 眼内炎的及时诊断也是治疗的关键之一。眼内炎最常见的感染源为手术野, 其次为术者的手、手术中用的器械及冲洗液、术后的滴眼液及眼膏, 多于术后1~4 d急骤起病, 伴有疼痛和视力急剧下降, 因此应及时注意密切观察术后情况。其早期的体征仅有前房闪辉显著增加, 很快便出现前房和玻璃体积脓, 因此如果白内障术后一旦怀疑眼内炎, 应立即抽取房水和玻璃体进行细菌、真菌培养, 再根据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修正所用的抗生素。除此之外, 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中应首先考虑玻璃体腔内药物注射。由于许多药物对眼内组织具有一定的毒性, 且眼内特殊的环境不宜多次注射, 所以注射前必须先进行细菌培养, 对于细菌或真菌感染者, 选择相应的敏感的抗生素, 一旦明确了感染菌种和敏感抗生素应立即行玻璃体腔注射。对反复玻璃体注射不能控制的眼内炎, 可考虑行玻璃体切割术。另外, 眼内炎可能由多种因素造成, 病原体来源于患者眼表或眼附属器。因此术前患者的准备最为重要, 特别是聚维酮碘冲洗及粘附眼睑和睫毛。总之, 白内障手术为复明手术, 其术后发生的眼内炎预后欠佳, 因此最根本的办法还是注意手术的各个环节, 避免眼内炎的发生。
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分析本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 本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并发眼内炎的患者21例临床资料。结果微生物培养表皮葡萄球菌8例, 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 其余均为阴性, 经消炎治疗后, 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视力<0.1者2例, 0.1~0.2者8例, 0.2~0.3者11例。结论白内障手术为复明手术, 其术后发生的眼内炎预后欠佳, 因此最根本的办法还是注意手术的各个环节, 避免眼内炎的发生。
关键词:白内障,术后,眼内炎
参考文献
[1]仝警安, 尹明, 程鹭.白内障术后洋葱伯克活儿的菌眼内炎1例.陕西医学杂志, 2008, 37 (12) :1693.
[2]石一宁.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诊断与治疗 (附3例报告)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8, 18 (6) :333-335.
感染性眼内炎 篇8
关键词:糖尿病,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玻璃体切割术,危险因素
随着消毒、手术方式和抗菌药物应用方面的改进, 白内障术后眼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据统计其发生率在0.02%~0.3%之间[1]。虽然感染并不常见, 但一旦发生, 便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部分患者最终眼球萎缩甚至眼球摘除。美国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多中心大规模研究Endophthalmitis Vitrectomy Study, 主要针对糖尿病的有无进行了探讨[2], 国内针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的报道较少。本文对我院眼科2008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内炎6例进行了临床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收集我院眼科2008年1月—2013年5月间糖尿病合并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内炎患者共计6例, 均为单眼, 其中男4例, 女2例, 平均年龄68.5岁 (41岁~82岁) 。所有患者均给予术前局部预防性应用喹诺酮类滴眼液2 d, 4次/d;术后常规应用10 d~14 d, 4次/d。术中所有患者均应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灌洗液进行预防。
1.2 临床症状及体征
6例患者均于术后7 d内出现眼睑肿胀, 眼球疼痛, 结膜混合充血, 角膜水肿, 视力明显下降。其中1例人工晶状体表面见明显渗出物, 玻璃体黄白色浑浊, 眼底视网膜出血和黄白色浸润病灶。
1.3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 结合B超检查和抽取房水或玻璃体液做涂片及培养阳性结果可作出诊断。由于取材部位及取材浓度不当可致培养阴性。
1.4 治疗及结果
6例均行细菌培养, 其中2例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CNS) , 1例为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 (MRSE) , 1例肠球菌, 2例未检出病原菌。检出病原菌的病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 给予局部+全身抗感染治疗, 其中4例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 给予玻璃体切割手术 (术中应用万古霉素+庆大霉素灌洗液) +球内注药, 术后局部点用喹诺酮类滴眼液, 全身静滴万古霉素+头孢他啶治疗。术后1周视力1例0.5, 1例0.2, 2例0.1, 2例数指/20 cm。
2 讨论
目前已报道能够提示易感染性的患者方面的危险因素包括肾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口服、恶性肿瘤、放射线治疗、胶原病、糖尿病、异位性皮炎、泪囊炎及眼睑闭合不全等[3,4,5]。本文收集的均为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 本组6例患者, 4例细菌培养为阳性结果, 检出率为66.7%, 4例均为球菌, 与多项研究报道一致。
在2013年关于白内障围术期预防感染措施规范化专家建议中, 多数专家一致认为常规白内障手术术后一般不采用全身抗菌药物, 但对感染高危患者如高龄、糖尿病、独眼、创伤等特殊情况可以考虑采用[6]。我科针对此类患者均进行了较规范的围术期处理;包括术前积极控制血糖, 局部抗菌药物的应用, 泪道冲洗, 睫毛处理;术后局部点喹诺酮类滴眼液10 d~14 d;术中所有患者均应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灌洗液进行预防。指南中建议应用聚维酮碘, 其是一种对于大多数微生物有快速杀灭能力的强效消毒剂, 国外研究认为使用5%的聚维酮碘进行消毒是惟一可降低术后眼内炎的相关手段[7];并指出手术开始前使用5%聚维酮碘在结膜囊内局部作用3 min, 可使得结膜和角膜的细菌数量显著减少[8], 但也有聚维酮碘对角膜上皮甚至内皮毒性损伤的报道[9]。我科未使用该药作为术中预防眼内炎的措施。本组6例中, 5例选用透明角膜切口, 1例选用巩膜隧道切口。针对所选择手术方式是否与眼内炎的发生有关, 有多项研究报道。所有专家一致认为, 预防眼内感染关键不在于手术采用哪种类型的切口, 最重要的是要确保手术结束时切口的密闭性, 维持正常的眼压[6]。
毋庸置疑, 一旦出现眼内炎多数视力恢复不佳。本文6例患者经积极治疗, 术后1周视力:1例0.5, 1例0.2, 2例0.1, 2例数指/20 cm, 视力预后欠佳。故针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需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感染的预防, 避免眼内炎发生。希望权威机构进行大规模的临床研究, 对这类高风险人群进行规范化的诊疗, 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Fintelmann RE, Naseri A.Prophylaxis of postoperative endophthalmitis following cataract surgery: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J].Drugs, 2010, 70:1395-1409.
[2]Doff BH, Wisniewski SR, Kelsey SF, et al.Diabetes and postoperative endophthalmitis in the endophthalmitis vitrectomy study[J].ArchOph-thalmol, 2001, 119 (5) :650-656.
[3]Li J, Morlet N, Ng JQ, et al.Significant nonsurgical risk factors forendophthalmitis after cataract surgery:EPSWA fourth report[J].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04, 45 (5) :1321-1328.
[4]PhillipsWB2nd, TasmanWS.Postoperativeendophthalmitisinassociation withdiabetesmellitus[J].Ophthalmology, 1994, 101 (3) :508-518.
[5]Nakata K, Inoue Y, Harada J, et al.A high incidence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colonizationintheexternaleyesofpatientswithatopicdermatitis[J].Ophthalmology, 2000, 107 (12) :2167-2171.
[6]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和人工晶状体学组.关于白内障围手术期预防感染措施规范化的专家建议 (2013年) [J].中华眼科杂志, 2013, 49 (1) :76-78.
[7]Ciulla TA, Start MB, Masket S.Bacterial endophthalmitis prophylaxis for cataractsurgery:anevidencebasedupdate[J].Ophthalmology, 2002, 109:13-24.
[8]Carrim ZI, Mackie G, Gallacher G, et al.The efficacy of 5%providone-iodinefor3minutesprior tocataract surgery[J].Eur JOphthal, 2009, 19:560-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