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发热

2024-11-06

感染性发热(共9篇)

感染性发热 篇1

1 原因分析

1.1 中枢性发热

是由于颅内出血导致脑水肿, 脑组织损伤, 恼疝形成等因素形成, 直接损伤体温调节中枢使其功能失常导致的发热, 以及蛛网膜下腔和脑室内的血小板释放5-羥色胺等物质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所致。临床上多表现为稽留热, 且常表现超高热 (体温超过41℃) , 同时伴有间脑受损, 一是急性发病后24h内出现体温升高, 达39℃以上持续不退, 患者昏迷, 去大脑强直, 出汗, 四肢发凉, 大多数患者在一周内死亡;二是持久的中枢热, 患者可有昏迷, 双侧锥体束征, 阵发性大汗, 瞳孔大小多变, 血压波动较大, 血糖升高[1]。脑出血患者一旦形成中枢性高热, 可使脑水肿加剧, 脑细胞受损加重, 颅内压增加, 可进一步加重体温调节中枢受损而形成恶性循环, 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 及时有效地降温, 控制高热, 是减轻脑损害、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

1.2 吸收热

常见于大脑出血所致的脑卒中, 多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 其原理为血液吸收过程中, 红细胞溶解释放出各种产热因子而导致的发热, 无间脑病变又无合并感染的症状, 常在发病后10d内出现, 体温常在37.5~38.5℃。

1.3 脱水热

一是脑出血患者, 由于失水过多, 水分补充不足, 血液浓缩, 大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而引起的发热。二是失水过多还可导致患者因体液不足致痰不易排出, 同样增加了脱水热的发生率。在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发热、皮肤干燥、尿量不同程度的减少而血细胞压积增大等与脱水有关的症状与体征, 首先考虑脱水热的可能。

1.4 再出血

Seiie报道CT扫描发病后6小时以内, 继续出血的发生率为83%, 6~24h内发生率为17%[2]。在这段时间内病情极不稳定, 且之后常常出现发热, 新鲜血性脑脊液是可靠的诊断依据之一。

2 处理方法

2.1 中枢性高热

2.1.1 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是中枢脑出血主要的处理方法, 常见的有酒精擦浴、冰帽降温和冰水灌肠等。擦浴以30%~50%酒精擦浴为宜, 效果较差者, 应用电动降温仪物理降温取得了较好降温效果, 要求每30min测体温, 脉搏, 呼吸, 血压1次, 并记录。

2.1.2 人工冬眠降温疗法

(1) 早期低温:尽量在发病6h内给予, 超过7~8h脑保护作用较差。降温时间不超过48h。若并发高热可延长时间。 (2) 降温方法:目前降温方法很多, 设置先进的低温室有必要。如条件有限, 可采用头部冰帽+大动脉冰敷+药物的方法。 (3) 逐渐复温原则:先停用药物, 再撤冰敷, 最后撤除冰帽, 即可在8~12h内完成;这种短期低温很少有并发症, 部分出现肌颤和烦躁, 可用给予阿曲库铵 (卡肌宁) 25mg或安定10mg。

2.1.3 药物降温

老年体弱的患者, 不宜使用解热药, 以防止虚脱。中枢性高热与脑内多巴胺受体功能关系密切, 使巴胺受体的激动剂溴隐亭治疗可能有效。对脑水肿明显的患者, 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脑水肿得到控制后立即停药, 并给予足量相应有效的抗生素。因通常机体能耐受的体内温度为40.5℃, 超过此温度时脑组织容易产生热损害, 治疗一般采用氯丙嗪25~50mg, 肌注或静滴, 每日2次, 儿童每次0.5~1mg/kg。效果不佳者可试用静脉滴注冰盐水 (4℃的生理盐水) 或冷甘露醇。解热镇痛药慎用, 此类药易加重循环衰竭或导致消化道出血。

2.1.4 中医辨证论治

阳明腑实是脑出血急性期常见证型, 故应辨证施治, 选用中药直肠滴注, 可通腑泻下、化痰平喘、清热熄风、祛瘀利水, 既着眼于局部热结腑实, 又兼顾全身整体的病机变化, 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证型用安宫牛黄丸, 解毒承气汤加减, 星篓承气汤等治疗。

2.2 吸收热

(1) 物理降温:吸收热常在发病后7~14d出现, 一般温度不高, 温度常在37.5~38.5℃, 物理降温是常用的处理方法。 (2) 西医治疗:根据患者病情, 有时可以早期增加改善脑血循环的药物, 这有利于血液的吸收。 (3) 中医辨证论治:痰热腑实, 风痰上扰是脑出血血液吸收期的中医常见证型, 常用的方剂为星篓承气汤加减。

2.3 脱水热

(1) 调整脱水药剂量:根据病情情况调整脱水药的剂量和脱水药的种类 (常用药物有双克、速尿、甘露醇等) 。 (2) 物理降温:参考中枢性发热的物理降温方法。

3 基础治疗

(1) 通畅呼吸道, 清醒的患者鼓励其咳嗽排痰或护理人员轻轻捶背协助排痰。昏迷患者应及时吸痰, 痰液粘稠得患者, 可给予超声雾化吸入, 如果患者病情加重, 呼吸困难不能缓解, 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且咳不出时, 可考虑气管切开或行气管插管, 以有利于有效通气和利于排痰。 (2) 保持液路畅通, 并准确记录出入量, 及时发现心衰、心律失常及休克的征象。 (3) 鼻饲者注意观察胃管内有无出血情况, 定时测定血生化及肝肾功能及时发现电解质紊乱及肝肾功能衰竭。

4 再出血

4.1 及时给予静脉止血是主要的治疗措施, 行微创手术后微创组微

创针仍在位的患者直接开放引流管, 以4℃生理盐水加入肾上腺素 (2mg/500mL) 冲洗血肿腔, 然后以高浓度肾上腺素溶液 (1mg/mL) 或立止血 (1~2ku) 通过针形血肿粉碎器注入血肿腔, 闭管几分钟后观察效果, 若未完全止血则重复上述步骤, 直到出血得到控制。止血后应保持引流管开放。开颅术后或微创术已拔针者, 保守治疗若不能马上止血, 可酌情再次开颅或行微创术治疗。

4.2 物理降温

中高热者可行物理降温

5 讨论

脑出血非感染性发热的预后与发热的原因, 温度的高低, 发热出现的时间, 全身情况有密切关系, 发热出现时间越早, 温度越高, 病情越重, 治疗越困难, 治愈率越低, 病后生活质量越差, 反之, 发热出现时间越迟, 温度越低, 病情越轻, 越容易治疗, 治愈率越高, 病后生活质量越高;中枢性发热和再出血热治疗较困难, 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很快就危及患者生命。所以脑出血患者早期及时有效的治疗, 不但可以提高治愈率和患者病后的生活质量, 以及降低致残率, 还可以减少非感染性发热的发生。

颅脑损伤患者, 脑出血后中枢性高热是主要的并发症, 体温高达39℃以上。高热既可使疾病基础加重, 又常常导致呼吸循环衰竭, 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多见) 等一系列并发症, 故及时有效的降温治疗措施, 不但能取得较好的降温效果, 而且对防止或减轻多器官功能衰竭尤为关键。吸收热和脱水热相对较轻, 只要治疗得当, 预后都较好。在出血热是最严重的, 处理不当, 大多数患者在数小时后死亡, 早期正确的治疗是预防再出血的关键, 应高度重视。中医治疗有时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临床观察及文献分析, 笔者认为:正确治疗脑出血非感染性发热不但可以降低病死率, 还可以提高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降低致残率。物理降温是治疗中枢性高热的主要方法之一, 对顽固性高热或不能耐受物理降温的个别患者, 可适当采取其他降温措施。

参考文献

[1]逯传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热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8, 10 (198) :55..

[2]郑丽英, 陆国文.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护理体会[J].贵阳医学院学报, 2006, 2 (2) :107-109.

感染性发热 篇2

南京栖霞区疾控中心疾控医科科长 于永:我们今天(7日)早上接到学校校医室的电话,反映有孩子出现发热的、呕吐的情况。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小学部校长 张蕾芬:今天(7日)早上我们进行了全面的排查。呕吐的学生集中在一年级,其他年级几乎没有涉及,二年级个别有这种呕吐的现象。

不明原因发热要看感染科 篇3

你的情况是否属于发热待查

发热待查用医学术语表达就是不明原因发热(FUO)。一般来说,发热超过3周,最高体温达38.3℃以上,经住院常规检查一周以上仍然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诊断为不明原因发热。

由于不明原因发热的原因比较复杂,又没有单纯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特殊检查能立刻确诊,因此诊断过程耗时较长。发热的患者在不同医院和不同专业科室多次辗转就诊,往往花费很多而得不到明确的诊断和及时治疗。

发热超过2~3周,在普通门诊检查和治疗体温仍然不退的患者,应该尽快到感染内科就诊,做进一步的详细检查,以明确诊断,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如果一味要求医生给予抗生素静脉点滴治疗,不仅无效,还可能导致抗生素耐药、肝肾损伤等附加损害。

让医生帮你找病因

当你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时,可以把以下情况告诉医生:发热的热型是什么、时间多长,发病前有没有去外地或国外旅游,近期有没有做过手术,发病前后有没有用过什么药物,是否接触过一些特殊化学物质或毒物。

同时让医生了解你发热伴随哪些症状:

寒战:常见于大叶性肺炎、革兰氏阴性杆菌血症、急性溶血或输血反应等。

结膜充血:多见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等。

淋巴结肿大: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白血病、淋巴瘤、转移癌等。

肝脾肿大: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结缔组织病等。

关节肿痛:常见于败血症、结缔组织病等。

皮疹:常见于麻疹、猩红热、药物热等。

昏迷:先发热后昏迷,常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斑疹伤寒等;先昏迷后发热,常见于脑出血、巴比妥中毒等。

【特别提示】检查是分步进行的,有时还要重复进行,以获得确切的结果。别一发烧,就要求医生给开抗生素。有时为了尽快确诊,需要进行一些有创检查,如腰椎穿刺、骨髓穿刺、骨髓活检、超声波或CT引导下的穿刺活检。患者应该遵从医生的诊疗意见,接受必要的检查。

【相关链接】

疾病不同发热类型不同

◆低热(37.3℃~38℃) 多见于病毒感染和结核病患者,可伴有夜间盗汗和体重下降。

◆超高热(> 41℃)多是中枢性发热,如急性脑出血患者,由位于头部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引起。

◆稽留热持续高热,全天体温波动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革兰氏阳性球菌败血症、伤寒。

◆弛张热全天体温波动大于1℃以上,常见于胆道感染、肾盂肾炎、肠道感染、心内膜炎。

◆波状热体温在数天内逐渐上升至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至常温或微热状态,不久再发热,呈波浪式起伏,可见于布氏杆菌病、淋巴瘤等。

◆双相热第1次发热持续数天,然后缓解一至数天,又出现第2次发热,可见于某些病毒感染,如登革热、麻疹等。

感染性发热 篇4

1 从病原特征上进行鉴别

牛败血性大肠杆菌病:病原是有鞭毛无芽孢, 革兰氏阴性中等大小的杆菌。有多种血清型, 对外界不利因素抵抗力不强, 常用消毒药可将其杀死。

牛败血型巴氏杆菌病:病原是一种细小、两端钝圆的球状短杆菌, 普通染色均可着色。该菌多散在, 不能运动, 不形成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碱性美蓝染色法染色镜检, 呈两极浓染 (具有诊断意义) , 故又称两极杆菌, 抵抗力弱, 在干燥空气中仅存活2~3天, 在血液、排泄物或分泌物中可生存6~10天, 但在腐败尸体中可存活1~6个月;该菌在阳光直射下数分钟死亡, 高温立即死亡;一般消毒液均能杀死。该菌对磺胺、土霉素等药物敏感。

牛肺炎链球菌病:呈圆形或卵圆形的革兰氏阳性细菌, 无芽胞, 无动力, 过氧化氢酶阴性, 不耐热, 30分钟即可杀死, 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为成对或成链状排列的球菌。易被各种常用消毒药杀灭, 但对各种自然因素却有一定的抵抗力。在痰、渗出物及动物排泄物中可生存数周, 在尘埃中无日光照射时可生存数日,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炭疽:炭疽杆菌是需氧或兼性厌氧无鞭毛的粗大杆菌, 革兰染色阳性, 生活力强, 在一般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常用浓度的消毒剂也能迅速杀灭。在体外不适宜的环境下可形成卵圆形的芽胞。芽胞的抵抗力极强, 在自然条件能长期生存。在土壤里可生活数十年, 在皮毛上能存活数年。

2 从特征性示病症状上进行鉴别

败血性大肠杆菌病:以急性败血症表现和腹泻为特征性症状。

牛败血型巴氏杆菌病:以发生高热、肺炎和内脏广泛出血为特征。

牛肺炎链球菌病:胸腔渗出液明显增加并积有血液, 脾脏呈充血性增生性肿大, 脾髓呈黑红色, 质地像硬橡皮, 即所谓“橡皮脾”, 这是该病非常明显的特征。

炭疽: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病变的特点是脾脏显著肿大, 皮下及浆膜下结缔组织出血性浸润, 血液凝固不良, 呈煤焦油状。

3 从流行病学上进行鉴别

败血性大肠杆菌病:由败血性大肠杆菌所引起, 在大肠杆菌型中是最严重的一种, 不容易治疗一种细菌性疾病。新生犊牛当其抵抗力降低或发生消化障碍时, 均可引起发病。多发气候多变, 饲养管理不善, 舍内潮湿, 卫生不良, 犊牛生后未及时吮食初乳, 哺乳不及时等促使犊牛肠道局部免疫功能下降的应激因素, 均可促进发病。10日龄以内的犊牛多发, 1~2年青年牛偶发。多发生于冬春季节舍饲期间, 呈地方性流行。

牛败血型巴氏杆菌病:该致病菌存在于病畜的全身各组织、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中, 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当寒冷、闷热、潮湿、拥挤、通风不良、疲劳运输、饲料突变、营养缺乏、寄生虫等时, 可引起牛发生本病;体温失调, 抵抗力降低, 是本病主要的发病诱因之一。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 也可通过吸血昆虫和损伤的皮肤、粘膜而感染。发病动物以幼龄为多, 较为严重, 病死率较高。发病无明显季节性, 但以冷热交替, 气候剧变, 闷热潮湿, 多雨的时期发生较多。呈地方流行或散发, 同种动物能相互传染, 不同种动物之间也偶见相互传染。

牛肺炎链球菌病: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犊牛, 曾被称为肺炎双球菌感染。患畜为传染源, 3周龄以内的犊牛最易感。主要经呼吸道感染, 呈散发或地方流行性。易感动物较多, 猪马牛羊鸡兔水貂以及鱼等均有易感性, 3周龄以内的犊牛易感染牛肺炎链球菌病。患病和病死动物是主要传染源, 无症状和病愈后的带菌动物也可排出病菌成为传染源。

炭疽:传染源主要为患病的食草动物, 如牛、羊、马、骆驼等, 其次是猪和狗, 它们可因吞食染菌食物而得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其分泌物及排泄物可感染。炭疽病人的痰、粪便及病灶渗出物具有传染性。经皮肤粘膜伤口直接接触病菌、吸入带炭疽芽胞的尘埃飞沫、呼吸道、消化道感染。

4 临床症状上进行鉴别

败血性大肠杆菌病:潜伏期仅数小时, 主要发生于产后3天以内的犊牛。大肠杆菌经消化道进入血液, 引起急性败血症。发病急、病程短。表现为体温升高, 精神沉郁, 多数有腹泻, 粪稀薄并呈灰白色。四肢无力, 卧地不起。多发生于吃不到初乳的犊牛。常于病后1天内死亡。

牛败血型巴氏杆菌病:潜伏期1~6天, 病牛发烧 (41~42℃) 、精神沉郁、肌肉震颤、结膜潮红、食欲废绝、反刍停止、脉搏加快、鼻镜干燥等症状, 然后表现腹痛、腹泻, 粪便混有粘液和血液。腹泻开始后, 体温下降, 并迅速死亡。

牛肺炎链球菌病:发病突然, 不愿走动, 呆立或卧地不起, 精神状态差;呼吸急促, 体温升高到40~42.0℃左右, 听诊心音增强而高亢, 肺部偶有摩擦音;发展到后期, 病犊体况急剧消瘦, 可视粘膜发绀, 咳嗽, 呈腹式呼吸, 口鼻流出较多量粘液和分泌物, 被毛粗乱, 腹部紧缩, 不愿走动;眼分泌物增多, 髋部和四肢关节有不同程度肿胀变化;濒死前呈现磨牙、抽搐等神经症状。

炭疽:常在颈部、咽部、胸部、腹下、肩胛或乳房等部皮肤、直肠或口腔粘膜等处发生炭疽痈, 初期很硬很痛, 一段时间后疼痛消失, 发生坏死或溃疡, 病程可长达1周。皮肤炭疽多见于面、颈、肩、手和脚等裸露部位皮肤。初为斑疹或丘疹, 次日出现水疱, 里面是淡黄色液体, 周围组织硬而肿胀。过几天后这种部位溃破成溃疡, 结成又硬又黑像炭块状焦痂, 痂下有肉芽组织生成 (即炭疽痈) 。由于局部末梢神经受压而疼痛, 稍有痒感, 无脓肿形成, 这是炭疽的特点。以后随水肿消退, 黑痂在1~2周内脱落, 逐渐愈合成疤。肺炭疽以寒战、高热起病, 由于纵膈淋巴结肿大、出血并压迫支气管造成呼吸窘迫、气急喘鸣、咳嗽、紫绀、血样痰等。肠炭疽发病时突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急腹症型患者全身中毒症状严重, 持续性呕吐及腹泻, 排血水样便, 腹胀、腹痛, 有压痛或呈腹膜炎征象, 常并发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

5 病理解剖变化上进行鉴别

败血性大肠杆菌病:发病急, 无明显的病理解剖变化, 皮肤、粘膜、胸膜及心包等处可有出血点。

牛败血型巴氏杆菌病:呈全身性急性败血症变化, 肺充血、出血、水肿、肝炎, 肺间质增宽, 支气管、肺泡含多量水肿液。

牛肺炎链球菌病:皮下淤血, 体表淋巴结充血、水肿明显;肺水肿、气肿, 呈充血性炎症变化, 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坏死灶, 个别呈干酪样坏死病灶;肺门淋巴结充血肿胀;心包中度积液, 心耳颜色发暗, 肝、肾充血肿大、质脆易碎, 胆囊有较高的充盈。

炭疽:呈痈样病灶, 皮肤上可见界限分明的红色浸润, 中央隆起呈炭样黑色痂皮, 四周为凝固性坏死区。镜检可见上皮组织呈急性浆液性出血性炎症, 间质水肿显著, 组织结构离解, 坏死区及病灶深处均可找到炭疽杆菌。肠壁呈局限性痈样病灶及弥漫出血性浸润, 高度水肿及出血,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腹膜也有出血性渗出, 腹腔内有浆液性含血的渗出液。

6 实验室检验进行鉴别

败血性大肠杆菌病:通过细菌的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及血清学等方法进行鉴定。

牛败血型巴氏杆菌病:用细菌学检查, 无菌采集病死牛的肝脏、脾脏、淋巴结等病料, 分别接种马丁血琼脂平板, 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18~24小时, 长出圆形突起米粒大小、灰白色半透明的菌落。将分离菌涂片、染色, 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美兰染色为两极浓染的椭圆形小杆菌。也可经生化试验证明, 分离菌能分解葡萄糖、果糖、蔗糖、甘露醇、乳糖, 产酸不产气;该菌不发酵乳糖、鼠李糖、麦芽糖、山梨醇。经生化试验鉴定, 分离菌为牛的多杀性巴氏杆菌。

牛肺炎链球菌病:用人工培养鉴定法, 将病料接种在鲜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上, 24h后, 在平板上长出露滴状、半透明、灰白色的少数菌落;挑取单个菌落涂片染色镜检, 可见到较多呈革兰氏阳性的双球菌;将培养物放置48h后, 菌落周围呈β溶血;将病料接种马丁肉汤培养24h后, 肉汤中等混浊, 有少量絮状沉淀;放置两天后培养液上部逐渐澄清。

炭疽:用间接血凝法, ELISA法、酶标-SPA法、荧光免疫法等检测血清中的抗体, 特别是荚膜抗体及血清抗毒性抗体。Ascoli沉淀试验主要用以检验动物脏器、皮、毛等是否染菌, 但本法常出现假阳性, 对其结果判断应慎重。

7 综合预防措施与药物治疗

加强妊娠母牛的饲养, 应提供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饲料, 以保证初乳的质量和免疫球蛋白的含量;保证母牛适当运动, 提供良好的干草, 控制精料量, 防止过肥和发生脂肪肝;强对犊牛的饲养管理和清洁干燥卫生, 保持牛舍温度适宜, 消除疾病诱因, 增强抗病能力。对病牛和疑似病牛严格隔离。定期用广谱消毒药物进行环境消毒, 彻底消灭病菌, 防止重复感染或病原扩散。败血性大肠杆菌病可于产前对母牛用大肠杆菌疫苗接种, 初乳抗体可显著升高可预防犊牛下痢;巴氏杆菌病应每年按时注射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弱毒菌苗;牛肺炎链球菌病可用灭活苗或弱毒苗免疫预防, 应用多价苗可获得较好效果。炭疽病疫区或常发地区, 应每年对易感动物进行预防注射, 常用的疫苗是无毒炭疽芽孢苗, 接种14天后产生免疫力, 免疫期为一年。

感染性发热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某二级医院2007~2008年除外感染病灶明确的内科和外科发热病例560例,其中男345例,女215例,年龄16~65岁,平均(38.56±3.48)岁。平均住院时间(11.72±2.75)d,最长住院时间29 d。

1.2 调查内容

1.2.1 使用抗菌药物前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

560例患者自入院前或入院后均有不同程度发热,体温为37.5~41.2℃,平均38.7℃,热程2.5~14 d,均无明显畏寒及寒战,精神及食欲较佳;全部患者血、尿、大便常规均无异常。384例血细菌培养均阴性,349例咽拭子查霉菌均为阴性。476例胸片检查均无异常。

1.2.2 出院诊断疾病

560例非感染性发热性疾病病因见表1。

2 结果

2.1 一般结果

本组560例非感染性发热性疾病患者治疗中未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者219例(39.11%),使用抗菌药物者341例(60.89%)。560例中体温≥40℃者共145例,全部使用了抗菌药物(100.00%),体温为38~39℃者共310例,151例使用抗菌药物(48.70%),体温为37.4~37.9℃者共105例,39例使用抗菌药物(37.14%)。

2.2 抗菌药物应用品种

在341例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中,涉及到的抗菌药物共6大类13个品种,其中静脉使用10个品种,口服使用3个品种;两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治疗者223例(65.4%),单用一种抗菌药物者118例(34.6%),使用最多的抗菌药物为头孢菌素,共233例次,其中,188例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80.67%),其他抗菌药物依次为喹诺酮类药物94例次、克林霉素及林可霉素53例次、抗结核药物41例次、氨基糖苷类15例次、美他环素12例次。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最长达17 d,最短为3 d。

3 讨论

笔者通过对某基层医院非感染性发热性疾病中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可以看出,该二级医院存在抗菌药物明显不合理使用的状况,表现为,(1)本组560例非感染性发热性病例中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者341例(60.89%),超过50%病例均为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示某基层医院在发热性疾病处理中对抗菌药物应用的指征掌握较差。(2)本组341例应用的抗菌药物涉及6大类13个品种,且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为223例(65.4%),显示出对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指征掌握较差。(3)本组使用的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最多,其中188例(80.67%)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显示了第三代头孢菌素在基层医院已广泛使用,说明基层医院对第三代头孢菌素使用的指征掌握较差。(4)本组抗菌药物的使用与发热程度密切相关,145例体温≥40℃者(100%)均采用了抗菌素治疗,似有将抗菌药物作为一种退热治疗措施来对待的思想。

众所周知,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尤其是不合理、不规范的使用,细菌的耐药性日愈突出[1],甚至出现多重耐药株大量出现[2],确实成为临床处理面临的实际困难和感染患者死亡率增加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在我国基层医院面临的人群数量巨大,因此认真抓好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实在必行[3]。为了有效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笔者认为,当前仍有必要对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开展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的教育、宣传与管理工作,有关部门应积极开展细菌耐药的监测和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检查工作,提高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水平,力求降低临床治疗以“大包围”滥用抗菌素的医疗风气。

摘要:目的:了解近年来基层医院在非感染性发热性疾病对抗菌药物的应用状况。方法:回顾性调查某二级医院2007~2008年除外感染明确的内科和外科发热性病例560例,调查每例发热患者及相关辅助检查,出院诊断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本组560例非感染性发热性疾病患者治疗中未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者219例(39.11%),使用抗菌药物者341例(60.89%)。560例中体温≥40℃者共145例,全部使用了抗菌药物(100.00%),涉及使用的抗菌药物共6大类13个品种,使用最多的是头孢菌素,以第三代头孢菌素为主,其他依次为喹诺酮类抗菌素、克林霉素及林可霉素、抗结核药、氨基糖苷类抗菌素和美他环素。结论:该基层医院对非抗染性发热性疾病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情况较为突出,建议仍需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抗菌素药物合理使用的教育、宣传与管理工作,以防止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关键词:发热,非感染性疾病,抗生素

参考文献

[1]毛菊秀,张俭,夏晓黎,等.金昌市5所医院2005年临床分离菌耐药性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6,5(4):338-342.

[2]宫珍,余大真.医院感染常见细菌耐药现状及预防对策[J].齐鲁药事,2004,23(9):38-40.

感染性发热 篇6

关键词:降钙素原,急性感染性发热,临床价值

感染性发热是一种常见的急诊病症, 由于从症状上较难区分出患者时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 同时也无法对感染程度作出有效判断, 对治疗造成不利影响[1]。本次研究通过对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近年来收治的120例急性感染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探讨PCT水平检测对治疗急性感染性发热的意义。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09年4月~2012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诊断为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120例, 87例男性, 33例女性, 年龄分布为21~75岁, 平均年龄为 (46.75±19.2) 岁,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 将患者分为病毒感染组 (40例) 、普通细菌感染组 (40例) 及脓毒血症组 (40例) , 其中脓毒血症组中共计有15例伴发肺炎、9例伴发泌尿系感染、6例胆囊炎和1例肠道感染;普通细菌感染组共计有29例伴发肺部感染、14例伴发肠道感染、7例伴发泌尿系感染及1例盆腔炎;病毒感染组共计有19例伴发流感、9例伴发甲流、11例伴发病毒性肠炎及5例麻疹。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选用VIDAS全自动酶联荧光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对三组患者进行血清PCT水平定量测量, 对患者治疗前后、抗菌药物使用后7 d的PCT水平进行测量。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所有数据进行分组处理, 采用均值±标准差 (±s) 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组间数据比较进行检验, 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第7天的血清PCT检测结果见表1。由表中数据可知, 治疗前, 三组患者血清PCT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脓毒血症组、普通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病毒感染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CT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脓毒血症组及普通细菌感染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CT水平下降程度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脓毒血症组中有6例患者在治疗第3 d出现持续高热现象, 治疗前PCT平均水平为 (29.54±5.68) µg/L, 第3 d为 (36.75±5.87) µg/L, 治疗第7d PCT平均水平为 (5.85±2.11) µg/L, 体温得到控制。

3 讨论

对于急诊感染性发热患者应及早采取正确干预措施进行治疗, 避免病情继续发展引起其他严重并发症, 危及患者生命。临床上对于感染的检测指标很多, 如体温、C反应蛋白及血象等, 但是均存在一定局限性[2], 不能较及时的对患者病情做出反应。血清降钙素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且研究显示, 当人体存在细菌感染是, 血清PCT水平会显著升高, 是检测细菌感染发热的一个重要检测标识。

本次研究中, 共包括3类急性感染性发热临床表现, 其中所有患者治疗前的PCT水平检测结果显示, 病毒感染组患者的PCT水平明显小于其他两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竟 (P<0.05) 。研究显示, PCT对细菌感染有着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3], 根据这一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PCT水平检测, 能够有效地判断出是否为细菌感染, 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同时在本次研究中, 脓毒血症组患者的PCT水平明显高于细菌感染组, 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发热现象较其他两组更为严重, 这提示通过对患者血清PCT水平进行动态监测, 有助于对患者病情进行定性判断, 从而采取及时措施进行干预, 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综上所述, 通过对患者血清PCT水平进行检测可以对早期细菌感染疾病作出有效诊断, 患者的血清PCT水平能够对细菌感染程度作出定性反应, 有助于对治疗结果和预后作出评估。

参考文献

[1]赵松, 李文雄, 王小文, 等.动态监测ICU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临床意义.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 (16) :2413-2415.

[2]张齐武, 张进川.前降钙素在肺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作用.沈阳部队医药, 2003, 16 (1) :79-80.

感染性发热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象为综合医院建议到我单位进行布鲁斯菌相关检查的反复发热患者, 发热时间最短的为1个月, 最长为1年3个月, 其中男68例, 女26例。

1.2 方法

对所有检测对象采集5~10 ml全血, 自然凝集后分离血清。目前国内外布鲁斯病血清学检测方法多种多样, 各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3], 使用较多的是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4],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灵敏性较强, 试管凝集试验的特异性较好[5,6], 因此我们采用两种凝集试验联合检测。对在试管凝集试验中出现的前带现象[7], 采用多做几个稀释度的方法予以解决。

1.2.1 检验设备、材料及试剂

37℃恒温水浴箱, 清洁脱脂玻片, 微量加样器, 牙签, 透明玻璃试管, 吸管, 试管架, 0.9%氯化钠注射液。虎红平板凝集抗原和试管凝集抗原 (均有省疾控中心提供, 在有效期内使用) 。

1.2.2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按照GB16885-1997布鲁氏菌病监测标准进行操作[8]。

1.2.3 试管凝集试验

按照GB16885-1997布鲁氏菌病监测标准进行操作[8]。

1.3 结果判定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以出现凝集、试管凝集试验以1:100 (++) , 做出阳性判断。

2 结果

在检测的94例患者中, 男68例, 占72%;女性26人, 占28%。在男性的68例中, 阳性29例, 阳性率为43%;其中有明确接触史 (从事羊群放羊或畜产品加工) 的66例, 阳性29例, 阳性率为43.9%;女性26人中, 阳性8例, 阳性率为31%;其中有明确接触史 (畜产品加工) 16例, 阳性5例, 阳性率为31.3%。男女之间对布鲁斯菌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11, P>0.05)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发热患者布鲁氏菌感染情况见表1。

3 讨论

布鲁氏菌病有明显的地域性, 从检测的结果可以看出以饲养户及畜产品接触的人居多;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镇居民食用羊肉的数量不断增加, 各种烧烤、涮羊肉、羊肉串遍布大街小巷, 也增加了传播布鲁氏菌病的机会[9], 因此除了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外, 还要加强对家庭主妇、学生、儿童及城市居民的健康教育。医务人员也不要将布鲁菌病仅局限在农牧民、兽医、屠宰加工等人员身上, 对于那些反复发热、头痛、骨关节肌肉痛、神经痛的非饲养户人员, 要及时进行布鲁菌病实验室相关检查, 以便及时明确病因给予正确治疗。另外, 相关部门要加强畜间布病监测, 只有控制和消灭畜间布病, 才能防止人间布病的发生, 最终达到控制和消除布病的目的。

摘要:目的 了解反复发热患者中布鲁斯菌的感染情况, 为医务人员正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布鲁斯菌病提供检测依据。方法 依据GB16885-1997布鲁氏菌病监测标准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对患者血清进行检测。结果 在对94例发热患者进行检测后, 发现阳性37例, 阳性率为39.4%;其中男性布鲁斯菌病29例, 阳性率为30.9%;女性布鲁斯菌病8例, 阳性率为8.5%。结论 要在各类人群中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相关部门要加强人、畜间布病疫情监测;医务人员对反复发热患者要及时建议进行布鲁菌病实验室相关检查。

关键词:布鲁斯菌,虎红平板,试管,凝集试验,检测,阳性,发热,宣传。

参考文献

[1]罗恩杰.病原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148-151.

[2]寇增强, 冯开军, 李忠, 等.双抗原酶联免疫试验检测布鲁杆菌患者方法的评价研究[J].预防医学论坛, 2010, 16 (5) :385-387.

[3]王佳, 徐卫民.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诊断研究进展[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08, 3 (2) :149-152.

[4]卫生管理部门疾病预防控制局.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72-77.

[5]张相萍, 李洋.两种凝集试验检测布鲁菌病抗体的比较[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 9 (17) :2225-2226.

[6]李玲, 王勤, 曹培义.常规试管凝集试验与虎红平板试验判断布氏杆菌病的比较[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3, 23 (7) :1749-1750.

[7]王季秋, 孙玉侠, 张爱君.布氏试管凝集试验前带现象产生原因的研究[J].中国地方病杂志, 2007, 22 (6) :401-402.

[8]马景, 刘晓丽.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2-13.

感染性发热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我院选择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间诊治的522例感染性发热的小儿患者, 所选的患儿肛温均高于38.5℃, 其中364例为男孩, 158例为女孩;年龄在6个月~12岁, 平均为 (7.64±1.54) 岁。将所选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起病时间, 和所患疾病等基本信息, 未见明显差异, 可以进行比较 (P>0.05) 。

1.2 入选条件:

①所选的患者均为感染性发热, 肛温均高于38.5℃;②年龄未超过12岁;③所有患儿在发热后到就诊前未应用过任何抗感染和退热药物。

1.3 排除标准:

①不明原因发热或者非感染性发热者[3];②应用对乙酰氨基酚及非甾体抗炎药过敏的患者;③年龄超过12岁;④上腹明显疼痛或者本身有明显的胃肠道反映者;⑤合并了严重的肝、肾、心脏及脑部疾病者;

1.4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根据病情进行血、尿、大便常规, 胸片以及C-反映蛋白等相关实验室检查以明确病因, 并根据病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所有患儿如体温高于38.5℃, 应卧床休息, 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保持安静, 冬季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0℃作用, 湿度维持在55%~65%。适当供给能量和液体,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 1组患儿运用布洛芬混悬液进行治疗, 按每千克体质量8mg给药;体温回升超过38.5℃时重复给药, 每次重复给药间隔4 h以上, 24 h内不超过4次。2组患儿运用对乙酰氨基酚进行治疗, 按每千克体质量10mg给药, 同样体温回升超过38.5℃时重复给药, 每次重复给药间隔4 h以上, 24 h内不超过4次。均在餐后服用。

1.5 疗效判定:

①显效:用药2 h内体温下降超过1.0℃;②有效:用药2 h内体温下降在0.5~1.0℃之间;③无效:用药2 h内患儿体温下降未超过0.5℃或者未下降甚至有所上升。

1.6 统计学方法:

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15.0系统软件, 用U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分析,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退热效果

经过治疗后, 1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2.41%, 2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6.72%, 1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2组, 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儿的退热效果比较

见表2。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

通过两组患儿的退热效果来分析, 1组患儿有12例出现恶心、呕吐症状, 5例腹痛, 2例腹泻,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约为6.55%;2组患儿有10例出现恶心、呕吐症状, 3例出现腹痛, 2例皮疹,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约为6.46%;两组患儿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 停药后症状均消失。

3讨论

发热为机体对外界病原侵袭的一种防御性反应, 发热可使吞噬细胞活动性增强, 抗体生成增多, 白细胞内酶的活力及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强, 抵御疾病的侵袭, 促进机体恢复。因此, 如发热不是太高, 一般情况尚好, 不应盲目或急于降温治疗。但是发热过久或高热持续不退, 对机体有一定危害性。可使代谢加快, 耗氧量增加, 脂肪代谢发生紊乱而致酮血症, 发生自身蛋白质的破坏而致消瘦, 消化液分泌减少, 消化酶活力降低, 胃肠功能紊乱, 脑皮质兴奋、抑制功能失调, 小儿甚至发生惊厥等一系列严重症状, 加重病情, 影响机体恢复, 因此应尽快查明原因。因而, 快速退热是当务之急[5]。小儿应用的退热药物要选用临床长时间验证的药物, 疗效确切, 安全性高。

导致患儿发热的原因多种多样, 最多见的为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肺炎, 颅内感染等疾病。也可见于一些非感染性疾病, 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血液系统等疾病, 应用退热药物只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为了使疾病得到进一步的治疗, 必须在应用退热药物的同时找出疾病的原因, 对症用药, 防止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6]。在应用退热药物时, 要注意剂量的选择, 防止用药剂量过大, 患儿大量出汗, 引起虚脱症状, 发热时应多给患儿饮水。

布洛芬混悬液和对乙酰氨基酚都属于非甾体抗炎药, 对乙酰氨基酚就是扑热息痛, 为临床上小儿常用的退热药, 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用药, 临床用药安全有效[7]。布洛芬能够发挥退烧和镇痛的两种作用, 主要用于小儿退热, 为一种混悬液, 布洛芬不但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用药, 同时也是美国FDA推荐的儿童退烧药。本文通过研究发现经过治疗后, 运用布洛芬的患儿有效率为92.41%, 对乙酰氨基酚的患儿有效率为76.72%, 1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2组, 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儿用药后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 小儿感染性发热患儿运用布洛芬治疗的退热效果明显优于对乙酰氨基酚组, 而且临床作用持久, 儿科运用布洛芬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 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关淑霞, 李姝颖.不同药物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21 (11) :845-846.

[2]关淑霞, 李姝颖.口服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31 (13) :946-947.

[3]周俊翔, 余文韬, 吴斌, 等.尼美舒利对照布洛芬治疗儿童发热的临床评价[J].中国新药杂志, 2012, 14 (4) :582-583.

[4]贺健.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在小儿高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42 (1) :875-876.

[5]胡学惠.尼美舒利与布洛芬治疗高热患儿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12 (14) :641-642.

[6]关淑霞, 李姝颖.不同药物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18 (11) :503-504.

感染性发热 篇9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自医院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肿胀伴非感染性发热患者抽调76例进行研究,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划为两组。对照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平均年龄为(45.2±3.0)岁;平均体温为(38.4±0.5)℃;骨折部位:胫腓骨9例,股骨7例,尺桡骨8例,肱骨12例。观察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43.8±2.5)岁;平均体温为(37.2±0.4)℃;骨折部位:胫腓骨10例,股骨9例,尺桡骨6例,肱骨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研究性。

1.2方法:对照组实施物理降温法,用酒精擦拭身体、毛巾冷敷头部。观察组用黄芪消肿汤治疗,基本方为红花10 g、木香10 g、三七6 g、当归15 g、黄芪30 g、茯苓15 g、猪苓15 g、石斛10 g、香附10 g、麦冬10 g、生地黄10 g、甘草3 g,上述药物1天1剂,加入适量清水后煎煮,去渣取汁,分为两次口服。若患者耐受性不良,或出现持续发热72 h以上,可及时实施解热镇痛治疗。

1.3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对比指标:肿胀消退时间、发热持续时间、解热镇痛剂使用率。

评价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治疗3 d后肿胀消失或明显改善,有皮纹出现,体温正常;改善:治疗4~6 d肿胀症状缓解,有皮纹出现,体温恢复正常;无效:治疗7 d后,肿胀、体温症状无改善[2]。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资料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对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为单位,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发热持续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对比:对照组发热持续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分别为(45.32±6.35)h、(7.50±1.95)d,观察组发热持续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分别为(32.70±4.55)h、(5.24±1.55)d,观察组发热持续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对比解热镇痛剂使用情况:对照组36例,解热镇痛剂使用9例,观察组40例,解热镇痛剂使用3例,观察组解热镇痛剂使用率(7.5%)明显少于对照组(25.0%),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临床疗效:观察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经对比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四肢长骨干骨折后临床主要采用胫腓骨骨折术、股骨骨折术、肱骨骨折术等复位切开固定术治疗,手术实施后患者多会出现肢体肿胀,且合并发热症状。肿胀合并发热并发症会影响静脉回流,还会影响动脉供血,肢体得不到充分的营养供应以及血液供应,影响肢体功能的早日恢复,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深静脉血栓[3]。因此临床及时提出一种安全有效措施,改善肢体发热肿胀症状,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传统中医学认为,肿胀为水肿范畴,合并发热是因气滞血瘀、水肿不消而导致,因此治疗时应以活血化瘀、利水消肿为原则实施治疗。本次研究中,采用自拟黄芪消肿汤治疗,该方中医黄芪为君药,大补元气,以达到利尿消肿、生血摄血功效;以三七、当归为臣药,取当归活血化瘀、养血合营效果;三七具有消肿定痛、活血化瘀功效,辅以黄芪具有消肿止痛、益气活血功效;佐以红花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香附、木香具有活血散瘀、行气止痛效果。猪苓、茯苓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起到利水消肿、健脾渗湿功效;生地黄、石斛、麦冬具有补虚敛汗、滋阴退热功效。甘草作为使药,调和诸药,共同配伍,起到益气活血、化瘀利水效果[4]。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消肿退热时间、发热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表明黄芪消肿汤用药可有效改善骨折术后肿胀合并非感染性发热症状。采用黄芪消肿汤治疗解热镇痛剂使用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表明黄芪消肿汤治疗后可有效减少解热镇痛剂使用率,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综合评价对照组用药治疗后有效率为75.0%,对照组用药治疗后有效率为95.0%,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黄芪消肿汤用于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肿胀合并非感染性发热,降温消肿效果显著,疗效显著,为临床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肿胀伴非感染性发热采用黄芪消肿汤治疗效果。方法 自医院收治的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肿胀伴非感染性发热患者中抽调76例进行研究,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划为两组,对照组36例实施物理降温治疗,观察组40例实施黄芪消肿汤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疗效。结果 观察组发热持续时间、肿胀消退时间、解热镇痛剂使用率、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黄芪消肿汤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肿胀伴非感染性发热,改善患者的肿胀发热症状效果显著。

关键词: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肿胀伴非感染性发热,黄芪消肿汤

参考文献

[1]郭剑.带锁髓内钉治疗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4):498-499.

[2]林全艺,丁振贝,陈庆运,等.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J].中医正骨,2015,27(3):52-53.

[3]林浩元.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肿胀伴非感染性发热患者经黄芪消肿汤治疗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1):53-54.

上一篇:联接施工下一篇:用户界面信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