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隙感染

2024-06-20

间隙感染(共9篇)

间隙感染 篇1

关键词:颌下间隙,感染,护理

颌下间隙感染可分为化脓性感染和腐败性感染[1], 临床表现主要为颌下三角区红肿、下颌骨下缘轮廓消失、压痛和凹陷性水肿明显。张瑞芝[2]强调颌下间隙感染处理不当可导致口腔多间隙感染并危及生命。现将颌下间隙感染病人的护理总结如下。

1 病情观察

严格监测病人生命体征, 若体温持续在39 ℃以上应采取头部冷敷等方式降温, 同时给予止痛泵等, 以减轻病人疼痛。积极准备急救物品, 包括吸氧、吸痰装置和气管切开包及抢救药物。危急情况下医护人员应沉着冷静, 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2 基础护理

指导病人早期进高热量、高蛋白、低脂、高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流质饮食, 同时保证每天饮水量在1 500mL~2 000 mL, 维持均衡饮食和电解质平衡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研究发现, 糖尿病病人颌下间隙感染发生率较高[3,4]。做好口腔护理非常重要, 每天至少3 次口腔护理。病人饭后先用生理盐水漱口, 然后含漱复方硼砂漱口液2 min~4 min。嘱病人勤换洗衣服及床上用品, 保持身体卫生。每天病房必须紫外线消毒2次, 且用1∶200的84消毒液擦抹地面、床头柜并经常开窗透气。

3 处理方法

颌下部间隙感染主要来源为牙源性感染[5]。研究表明, 口腔颌下部间隙感染大多是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 常见的菌种为草绿色链球菌等[6]。病人应注意休息, 少运动和切忌挤压炎症部位, 禁局部热敷。早期、足量、联合应用敏感广谱抗生素并根据细菌敏感试验结果及时调整药物。韩晓梅等[7]支持联合应用足量的抗生素和激素治疗伴全身中毒的病人。在高海拔地区高压氧治疗能有效抑制厌氧菌繁殖并改善病人颌面部微循环和代谢机能[8]。同时采用微波 (超声) 辅助治疗颌下部间隙感染效果较好, 并可减少抗生素的使用[9]。除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外, 切开引流并保持畅通也十分必要[10]。有脓者需要早期行切开引流术进行排脓, 同时置橡皮条或 0.9%氯化钠溶液纱布引流或行患牙开髓、通畅根管引流, 然后用甲硝唑液、3%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并坚持每日换药。有报道, 脓肿切开引流可使细菌数迅速降至临界水平以下[11]。吴国荣[12]也提醒避免因脓肿切口过小而导致病情加重甚至产生各种并发症。

4 切口引流护理

王生芹[13]建议在下颌骨体部下缘以下2 cm做与下颌下缘平行的切口。每天更换切口敷料1次或2次, 观察引流量, 必要时用5%甲硝唑和3%过氧化氢交替冲洗。病灶区切开引流的病人要尽量保持半坐卧位, 引流袋应放置切口10 cm以下, 保证引流管通畅。颜面危险三角区的脓肿切开后严禁挤压, 以防止感染扩散[14]。

5 呼吸道阻塞的护理

呼吸道阻塞是颌下间隙感染较常见而危险的并发症。当炎症侵及口底、舌下等间隙并导致舌体抬高、咽腔缩小甚至呼吸道梗阻时应立即气管切开。气管切开后的注意事项:①严格无菌操作。②加强气道湿化, 保证病人呼吸道通畅。③每隔1 h~4 h取下内套管进行1次清理煮沸消毒, 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防止分泌物结痂而堵塞外套管管腔。勿直接将氧气导管插入内套管, 必须用氧气罩或“丁”字形管。④若病人呼吸道通畅, 咳嗽功能恢复正常, 则应先堵管 24 h~48 h, 无呼吸困难时再拔除气管套管。

6 心理护理

颌下间隙感染病情发展较快, 病人身心憔悴, 担心疾病的预后及经济费用, 医护人员要主动安慰和鼓励病人, 积极帮助病人, 给病人讲解相关疾病知识, 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 引导病人自我放松, 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 促进其恢复健康。

7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近年来颌面间隙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15]。但该病快速发展并引起弥散性蜂窝织炎或脓肿导致脓毒血症、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纵隔脓肿等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郑麟蕃等[16]证实, 颌下间隙感染会引起严重的颅内感染。应做到:病室应距离医护士办公室较近, 便于观察病情和抢救, 床边备气管切开包等急救物品;严密观察病情, 特别是颈部肿胀情况及体温、呼吸变化, 每隔4 h测体温、脉搏、呼吸、心率1次并详细记录, 注意病人意识、面色、尿量及引流液变化。

8 健康教育

注意口腔卫生, 嘱病人早晚勤刷牙, 定时、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老年病人应尽早治疗或控制原发疾病, 防止口腔疾病的发生。增强营养, 积极锻炼身体, 提高免疫力, 促进身体健康。嘱病人若感觉口腔肿胀或疼痛等不能强忍应及时到医院, 请求医生给予正确诊断与处理。病人应了解相关疾病知识, 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保持良好心态, 配合治疗, 以促进疾病康复。

间隙感染 篇2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 临床特征 脓肿切开引流术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017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是一种进展较快的面部常见疾病。若耽误治疗时机,易引起脓肿,经血管神经扩散作用,导致败血症等较严重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1]。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发热、张口受限、吞咽疼痛等,全身可出现畏寒、发热、头痛等全身不适症状[2]。2008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50例,进行总结分析。

资料与方法

2008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80例,男52例,女28例;年龄40~86岁,平均70.45±3.45岁;于发病后5~15天入院,平均收治时间9.85±1.05天。病因以牙源性感染为主48例,其次有腺源性感染16例、损伤性感染10例、血源性感染4例和医源性感染2例。临床表现为颌面部或颈部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吞咽困难、发热等。合并高血压病20例、慢性支气管炎18例、冠心病12例、糖尿病9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一般人口学资料对比类似(P>0.05)。

治疗方法:两组首先均给予足量抗生素静滴,以青霉素、头孢类为首选,同时给予全身支持疗法。然后对照组采用开髓引流术,通过开髓、去髓术行减压引流。治疗组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术,并采取冲洗换药等常规处理;对于已切开引流且症状无明显好转的患者,采取增加引流或扩大切口等措施,保持通畅引流。

疗效判断标准:①有效:治疗后病变部位的红、肿、热、痛完全消失;②无效:治疗后病变部位的红、肿、热、痛无好转[3]。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的变化情况与并发症情况。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7.0软件,P<0.05代表差异显著。

结 果

总有效率:两组都无死亡患者,对照组有效32例,无效8例,有效率80.0%;治疗组有效39例,无效1例,有效率97.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白细胞计数对比:经过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计数都有明显降低,同时两组对比也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并发症情况:两组各有2例发生败血症,经积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两组并发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讨 论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是指颌骨周围软组织化脓性炎症,多为根尖周炎和冠周炎引起。感染的性质可以是化脓性或腐败坏死性;位置可以是表浅的或深在的,可局限于一个间隙内,也可经阻力较小的组织扩散至其他间隙,形成多间隙感染,因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4]。本组病例从发病初期的牙疼或牙龈肿胀发展为严重的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这与感染初期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及全身状況差,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有关。

有时如诊断不明确,会影响治疗效果,有这样一些患者,他们颌面部皮肤有一瘘口,在某些医院作反复外敷等治疗不见效。作X线检查,可见到明显的病灶牙,经处理病灶牙合瘘口迅速愈合,所以在治疗时分清病因很关键[5]。病颌下间隙形成脓肿时范围较广,脓腔较大,但若为淋巴结炎引起的蜂窝组织炎,脓肿可局限于一个或数个淋巴结内,则切开引流时必须分开形成脓肿的淋巴结包膜始能达到引起的目的。颌下间隙切开引流的切口部位、长度,应参照脓肿部位、皮肤变薄的区域决定[6]。一般在下颌骨体部下缘以下2cm做与下颌下缘平行之切口;切开皮肤、颈阔肌后,血管钳钝性分离进入脓腔。如系淋巴结内脓肿应分开淋巴结包膜,同时注意多个淋巴结脓肿的可能,术中应仔细检查,予以分别引流[7]。本文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白细胞计数都有明显降低,同时两组对比也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各有2例发生败血症,经积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两组并发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总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起病急,多为牙源性,脓肿切开引流术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仙芝,丁小勇.颌面部间隙感染275例临床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0,20(2):9O.

2 陈旭兵.老年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35例治疗体会[J].实用老年医学,2007,2(6):22-24.

3 吴国荣.88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6,5(9):147.

间隙感染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07 年1 月-2014 年4 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320 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本组320 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均符合WHO相关诊断标准。男192 例 (60.00%) , 女128 例 (40.00%) , 年龄4 个月~85 岁, 平均 (45.1±8.9) 岁。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各个年龄段患病情况, 感染起因以及感染累及间隙的具体情况。

1.2.1 诊断方法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在发病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局部伴有红、肿、热、痛, 功能性阻碍等不良的临床表现, 另外, 还有可能会出现全身性发热、白细胞增多的表现特征。因此,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诊断一般是利用病史收集、临床检查 ( 包括血液细胞探究检查和局部穿刺手术的实施) , 必要时加上一些特殊的检查例如B超、CT等就能够准确的完成判断。

1.2.2 治疗方法开始要完成全身性的治疗, 选取有效的抗生素, 完成全身抗炎性的治疗。本组病例多使用广谱抗生素, 例如常见的青霉素、头孢菌素类, 加上一些厌氧类药物, 例如常见的甲硝唑等, 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与药敏实验, 选取有针对性的抗生素。除抗炎治疗外还必须增强周身性的支持治疗, 增加患者机体的抗病性能。全身治疗的同时, 一定要积极处置局部区域发生的病变, 脓肿构成后及时行脓肿切开引流术, 同时在术后增强脓腔换药, 减少细菌的深层次作用, 控制感染后慢慢的减少用药量。

2 结果

2.1 患者发病年龄状况

颌面间隙感染患者中, 21~30 岁和51~60 岁患者的比例最高, 详见表1。

2.2 患者感染体征与实验室检查情况

在本组病例中, 患者体温均高于正常, 37℃以上240 例, 占75.00%, 最高温度为41.14℃ ;白细胞计数值>10.0×109/L的患者192 例, 占60.00%, 最高为20.85×109/L;中性粒细胞比值大于75% 的患者有170 例, 占53.13%, 最高为95.20%;局部穿刺有脓液或脓血混合物的患者176 例, 占55.00%。

2.3 患者感染病因情况

感染起因, 牙源性感染214 例, 其中包括阻生智齿冠周炎105 例, 根尖炎19 例, 牙周病90 例。牙源性感染比例最高, 其次是腺源性感染和损失性感染, 详见表2。

2.4 患者口腔颌面部感染所累及间隙的具体情况

感染主要累及口腔颌面部各间隙, 其中以嚼肌间隙和颌下间隙感染最为多见, 详见表3。

2.5 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单纯的药物治疗有134 例 (41.88%) , 配合手术治疗有186 例 (58.13%) 。伴有并发症发生的患者在治疗中除了增加抗生素剂量, 均使用对症医治。所有患者经治疗后效果明显, 痊愈或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无严重并发症出现, 其中疗程最短为2 d, 最长为5 周。

3 讨论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中, 牙源性最为多见, 其次是腺源性, 均属于继发性感染。牙源性感染主要是通过牙体牙髓病导致的根尖部感染穿破颌骨进入颌骨周围间隙所造成的, 而腺源性感染一般跟上呼吸道感染紧密关联, 尤其是与幼儿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有着密切的关联, 所以腺源性的感染一般在颌下间隙中发生比较普遍, 其次是颏下间隙。损伤源性例如常见的皮肤、黏膜损伤, 骨折及唇部疖肿, 口腔黏膜溃疡等造成的感染也可继发成为间隙感染。血源性和医源性相对来说少见。口腔颌面间隙感染均属于继发性感染, 一般是需氧菌和厌氧菌的综合感染所致[2,3,4]。通过表1 可以看出,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能够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 10 岁以下, 占比10.94%, 60 岁以上, 占比7.19%, 其中以21~30 岁最为多见, 占比25.94%。这主要是因为青年人喜欢吃的食物种类偏多, 偏爱辛辣食物, 轻视口腔清洁, 忽视口腔轻微疼痛的影响, 从而导致后期恶心。通过表2 可以看出,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病因种类繁多, 其中以牙源性感染居多, 占66.88%, 其次是腺源性感染, 占20.94%, 然后是损失性感染和血源性感染, 分别占5.00% 与3.44%, 而医源性感染比较稀少, 仅占3.75%。根据表3 可以看出, 口腔颌面部感染所累及间隙, 最频发部位是嚼肌, 占26.88%, 因为人在进食的时候, 必须借助嚼肌;其次是颌下部位, 占21.88%;然后是颊部位, 占15.00%;接着是眶下部位和口底与颏下部位, 分别占11.88% 与10.94%;还有翼颌部位, 占7.19%;咽旁和颈部位置比例最小, 仅占6.25%。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炎症区域的临床表现:炎症区域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的体征和功能性障碍, 通过炎症区的组织变性渗出所引发, 例如常见的开口受限, 吞咽、咀嚼、语言、呼吸困难等不良的症状出现, 例如伴随着周身症状患者WBC总数上升, 然后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5], 畏寒发热、周身不适严重者可发生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例如严重的会出现败血症、中毒性休克、昏迷等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的状况。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治疗, 必须要重点关注局部与全身治疗相结合的原则,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一旦接受了科学的诊断后, 治疗就必须马上开始实施, 前期尽可能的防止不适当的刺激出现, 加强炎症的吸收、消散或者局限性, 后期如果脓肿形成就一定要行切开引流或扩大引流术[6]。如果病情加重, 全身中毒明显或者合并中毒性休克状况, 需要马上开展抢救治疗, 治疗不及时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有关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所导致的相关并发症, 必须要有足够的关注。针对局部性的疾病治疗,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应采取全身抗炎, 支持疗法与局部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原则, 依照患者的特征使用不同的用药方案和治疗方法[7]。选取抗菌药物应根据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人体对同一菌种或菌型的感受性、机体对抗菌药物的反应性以及各种抗生素的抗菌谱合理使用抗生素。全身支持治疗应进行抗休克的治疗, 例如扩容、纠正酸中毒、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与少量多次性的输血、白蛋白、能量合剂等, 来增加机体抗感染能力, 并给各器官功能完成监测, 以便第一时间发现与完成抢救工作, 例如诊灶的第一时间的处置, 对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是治疗顺利完成的关键环节[8]。另外, 作为口腔科医生亦必须要增强口腔卫生知识的宣教, 来降低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可能。关于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患者, 必须要及时发现, 及时接受诊断与治疗, 关于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并发症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感, 这是预防因为其并发症而导致死亡的关键工作。

综上所述, 对于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 依照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特征, 使用全身抗炎治疗、支持治疗和局部区域治疗相统一的整体治疗,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摘要:目的:探讨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式。方法:抽取2007年1月-2014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320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完成临床探究。结果:颌面部间隙感染病例中, 牙源性感染患者数量最多, 比例高达66.88%, 而老年人 (60岁以上) , 所占比例较小, 仅为7.19%, 青年人 (2130岁) 人数最多, 高达25.94%。结论:对于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 必须依照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特征, 使用全身抗炎治疗、支持治疗和局部区域治疗相统一的整体治疗,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关键词:口腔,颌面,间隙感染,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温秀红, 任变兰, 马基祥.40例儿童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5 (1) :75-76.

[2]刘伟.急性冠周炎合并颊间隙感染的两种治疗方法效果比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 (7) :1353-1354.

[3]刘志勇.226例牙源性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外妇儿健康, 2011, 2 (6) :223.

[4]冀丽彬, 陈沐群, 商建平.炎症期拔牙诱发面部多间隙感染伴脑脓肿死亡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 (6) :1473-1474.

[5]王小平, 杨朝晖, 曹发明, 等.口腔颌面部牙源性瘘管临床诊治回顾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 (8) :1220-1222.

[6]刘守红, 叶茂昌.口腔颌面部牙源性感染的微生物学及药物治疗[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2, 22 (4) :299-302.

[7]李艳芳, 常璨然, 金泽高, 等.牙源性面部皮瘘4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4) :478-479.

间隙感染 篇4

【摘要】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使用莫西沙星治疗2005年1月至2012年5月我院耳鼻咽喉科住院的21例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患者,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1例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患者全部治愈,其中13例同时行脓肿切开引流,3例咽旁间隙小脓肿针吸引流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结论:莫西沙星治疗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效果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对于重症感染和耐药病例,选用莫西沙星是合理用药范畴。

【关键词】 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抗生素;莫西沙星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2)10-0008-02

有文献报道治疗颈深部脓肿是选择广谱抗生素必要的,同时主张经验性选择抗生素能覆盖肺炎克雷伯感染的糖尿病患者,米勒链球菌组和厌氧菌牙源性感染患者。而不提倡对革兰氏阴性细菌选择覆盖性常规抗生素[1]。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有资料显示四川地区MRSA耐药率大于70.0%;四川地区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小于20.0% [2]。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合理使用抗菌素治疗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更为重要。观察我院2005年1月至2012年5月耳鼻咽喉科使用莫西沙星治疗21例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患者,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1例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4例,男:女比为4.25:1。年龄27岁~68岁,平均年龄43岁。病程2d~17d不等,平均7d。21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伴吞咽疼痛,其中有吸气性呼吸困难2例,1例椎前脓肿有肩部疼痛伴麻木感。全部患者无颈部皮肤溃烂及大出血,伴有糖尿病患者10例,全部患者白细胞均升高,全部患者经B超检查和CT检查明确诊断。

该组21例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共有16例患者局部或周围形成脓肿,其来源及间隙感染情况分别为:下咽食道入口周围脓肿伴积气1例,下咽食道周围脓肿伴糖尿病蔓延至上纵膈感染1例(均有异物史及异物存留)。咽旁间隙感染11例(咽旁间隙感染形成脓肿8例。5例患者有异物史,只2例患者有异物存留。),咽后壁脓肿4例,椎前脓肿1例(医源性),颌下间隙伴口底间隙感染3例(形成脓肿1例)。

16例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脓肿形成者有3例行穿刺治疗,13例行切开引流治疗。16例患者脓液全部送细菌培养,细菌培养结果阳性者14例,其中β溶血性链球菌5例,口腔链球菌3例,金黄色溶血性葡萄球菌3例,草绿色链球菌2例,不动杆菌1例。1例患者转入我科前在当地医院住院,高热时抽血细菌培养结果为:链球菌,对青霉素、头孢噻吩、阿米卡星、氯霉素及SMZco等耐药,转入我院后切开脓肿送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

1.2治疗方法: 9例患者有外院使用抗菌素史,分别为青霉素、希克劳、头孢克肟、环丙沙星、灭滴灵、克林霉素、地红霉素等等,具体用药剂量和方法不详。外院治疗后病情无好转或加重后转入我院。

入院后21例患者全部给予莫西沙星400mg静脉点滴每日一次,治疗5d-9d不等,其中13例同时行脓肿切开引流,3例咽旁间隙小脓肿穿刺抽吸少许脓液后,小脓肿吸收消退。2例伴有吸气性呼吸困难患者给予每日地塞米松10mg-20mg静脉点滴,3d-5d不等,其中1例行气管切开术。

抗感染和引流治疗的同时给予全身支持治疗,给予静脉输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和鼻饲高热量营养。牙源性患者在控制感染后2例行拔牙治疗。4例咽及食道异物患者分别行间接喉镜和食道镜检查取出异物,伴有糖尿病患者给予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至正常。

2结果

21例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患者经过莫西沙星治疗,其中13例同时行脓肿切开引流后,3例咽旁间隙小脓肿局部穿刺抽吸少许脓液后吸收消退,全部治愈出院。所有患者使用莫西沙星治疗无腹痛、头痛等全身症状,没出现味觉倒错等特殊感官症状,无神经系统症状,无合并低钾血症的患者QT间期延长心血管系统症状,没有出现皮疹患者。1例患者出现恶心,能耐受治疗,治愈停药后恶心好转,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

3讨论

颈深部感染主要来源于牙源性、扁桃体、唾液腺、中耳乳突感染[3]或上消化道异物及创伤、颈淋巴结炎、颈部瘘管及囊肿感染等,糖尿病及长期使用激素患者也是常见诱因[4,5]。临床上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病原学分离出的需氧菌多为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厌氧菌为胨状链球菌、梭形杆菌及类杆菌,在年老体弱、糖尿病及免疫缺陷患者中也能见到革兰阴性杆菌。咽源性感染多为溶血型链球菌,牙源性感染多为α-非溶血型鏈球菌及厌氧菌 [5,6]。

颈深部的脓肿通常是多种微生物的混合感染,细菌耐药中特别是多重耐药(multudrug resistant,MDR)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这类耐药性极强的菌株的出现,对其治疗已面临无敏感抗生素可选的危险[7、8]。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有资料显示主要细菌耐药率进一步增加,MRSA从56.1%上升到67.6%;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从35.3%上升至56.0%,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从19.5%上升至37.9%;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酶烯耐药率超过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从23.4%上升至41.7%[2]。

本组21例临床观察显示莫西沙星通常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仅1例患者出现恶心,但能耐受治疗,治愈停药后恶心好转,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文献显示莫西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率与非喹诺酮对照药相似,无论口服或静注,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以及因不良事件而导致停止治疗的发生率均低于同类药物的平均值,老年患者和肾损伤或轻、中度肝损伤患者对莫西沙星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故无需对这些患者调整用药剂量[9]。

莫西沙星同时作用于拓扑异构酶Ⅱ和拓扑异构酶Ⅳ [10],抗菌谱覆盖了全部呼吸道主要致病菌。对所有常见社区获得性及非典型呼吸道病原菌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对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有良好的杀菌作用,对肠杆菌及嗜血流感杆菌、卡他莫拉汉菌(包括β-内酰胺酶阳性或阴性菌株),以及嗜血副流感也有效,对大肠杆菌及金葡菌(包括对环丙沙星高度耐药株)的活性等于或高于目前使用的本类药物如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和曲伐沙星[11]。

总之,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莫西沙星治疗颈部深筋膜间隙感染效果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对于重症感染和耐药病例,选用莫西沙星是合理用药范畴。参考文献

[1] Lee YQ, Kanagalingam J. Bacteriology of deep neck abscesses: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96 consecutive cases[J].Singapore Med J,2011,52(5):351-355.

[2]肖永红,王进,朱燕,等.Mohnarin 2008年度全国细菌耐药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6):2377-2383.

[3]Parhiscar A, Har-EI G. Deep neck abscess: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210 cases[J].Ann Otol Rhinol Laryngol,2001,110(11):1051-1054.

[4]Gidley P W, Ghorayeb B Y, Stiemberg C W. Contemporary management of deep neck space infections[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97,116(1):6-12.

[5]程萬民,张保琴,张秀慧.颈深部间隙感染诊疗现状及进展[J].临床荟萃2003,18(4):238-239.

[6]俞杰. 颈深部间隙感染的治疗[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5,12(1):52-54.

[7]安云芳,赵长青.如何避免抗生素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的过度和不足使用[J].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NEWS AND REVIEWS, 2009,24(6):314-317

[8]Piccirillo JF,Mager DE,Frisse ME,et al.Impact of first-line vs second-line antibiotics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uncomplicated sinusits.JAMA,2001,286:1849-1856.

[9]万志龙,刘明亮. 莫西沙星的安全性评价[J].国外医学抗菌素分册,2006,27(3):105-109.

[10]Blondeau JM, Hansen G, Metzler K,et al.The role of PK/PD parameters to avoid selection and in crease of resistance: 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J].J Chemother,2004,16(Suppl):1.

颌面部间隙感染116例临床小结 篇5

1.1 患者来源

农村:92例, 占80%, 城镇24, 占20%。

1.2 发病性别与年龄

发病年龄最大78岁, 最小4.5岁;以20~40岁最多。男89例, 女27例。

1.3 临床症状

早期多为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咳嗽、发热、咽喉疼痛等, 体温37.5~39℃以上。部分患者可有牙痛;继而颌下或颈部淋巴结肿大、疼痛。炎症可扩散致颌下、颏下或颈部肿胀;晚期出现高热、烦燥, 双侧颔下、舌下、口底及颈部弥漫肿胀, 甚至于全身中毒休克。

1.4 发病部位

颌下间隙感染3 7例, 居第1位, 嚼肌间隙感染2 1例居第2位, 颊间隙感染1 7例, 居第3位, 舌下间隙感染7例, 咽旁间隙感染4例。口底间隙感染9例,

1.5 感染来源

牙源性96例, 占82%, 其中以智齿冠炎、根尖周炎占多数。腺源性17例, 占14%, 以10岁以内的儿童最多。医源性3例, 占2%。

1.6 治疗及预后

本组单纯保守治疗5 6例、穿刺抽脓治疗1 9例、脓肿切开引流4 1例。主要的治疗原则是配合必要的全身支持疗法及局部穿刺或切开引流治疗。 (1) 单纯保守治疗5 6例中, 根据病情联合应用抗需氧菌和抗厌氧菌药物。初始治疗给予静脉给药;待病情明显好转后可改肌注或口服。单纯性药物治疗适用于以间隙感染为中心的弥散性红肿, 表面皮肤温度高、压痛, 但无波动感, 发病时间短, 全身中毒症状轻, 白细胞≤1 2×109/L。本组5 6患者均获得满意效果。 (2) 对体质较好, 且脓肿已局限化, 位置比较浅, 以9号或1 2号注射针头行脓肿穿刺抽脓, 继以3%双氧水、生理盐水、甲硝唑顺序反复冲洗脓腔。并视脓腔大小脓液的多少进行每日或隔日冲洗1次。同时应用抗生素治疗, 病情多迅速好转, 本组穿刺抽脓1 9例, 经3~5次的冲洗治疗均痊愈出院。 (3) 对体质较弱, 脓肿位置较深, 且全身反应明显, 或感染有颅内、颌下或全身扩散倾向时, 尽管穿刺无脓液, 也应及时切开引流, 以防颅内、纵隔等处并发症和败血症的发生, 从而有利于感染的控制。 (局部切开时应注意:Ⅰ切口应和皮纹保持一致;Ⅱ切开位置要准确, 尽量避开重要的血管神经;Ⅲ切开引流要保持通畅;Ⅳ选用有效的冲洗液, 并多采用3%双氧水加生理盐水加甲硝唑液) 。41例颌面部间隙感染切开引流配合全身治疗无后遗症、病程较短、均痊愈出院。

2 讨论

2.1 感染间隙与感染源的关系

(1) 本组患者以农村患者占80%, 城镇占20%, 因此在农村应该建立健全口腔保健机构, 加强宣传口腔卫生保健知识, 积极做好牙病的防治工作。这对减少颌面部炎症及间隙感染是十分重要的, 另外对已发生的牙源性感染应引起重视, 及早治疗, 特别是智齿冠周炎。 (2) 而腺源性感染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 且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因为当儿童淋巴结感染时, 已易穿破淋巴结的被囊向周围扩散形成间隙感染。因此加强预防和治疗儿童的上呼吸道感染, 对减少其颌面部间隙感染也有其重要的意义[2]。 (3) 另外近年来, 私人牙科诊所日益增多, 导致牙源性感染增加。本组医源性感染3例均为其所致。因此应引起卫生管理部门的重视, 以便加强对医疗市场的管理。

2.2 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

颌面部间隙感染是机体在入侵致病微生物的作用下引起的一种病理性生理过程。因为颌面部具有复杂而相互联系的筋膜间隙, 内含疏松结缔组织, 也可经血管神经束向颈内、纵隔等深处发展, 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如败血症、脓毒血症、心肌炎、纵隔脓肿等。和感染所致的呼吸梗阻。根据临床资料显示其病原菌大多是需氧菌和厌氧菌引起的, 特别是牙源性感染以厌氧菌为主, 这为临床提供了有效的治疗依据, 是可以痊愈的, 但并发症的发生与防治要足够重视。对116例患者充分考虑了并发症的严重性, 认为可能引起并发症的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 (1) 患者的年龄与机体免疫力也可能造成并发症的发生, 如儿童不能正确描述病情而贻误病情, 体弱多病者能加重病情导致并发症出现, 在处理这类感染患者时忽视了全身情况, 或由于局部症状的严重性而掩盖了其他部位的严重并发症。还有近年来因各类抗生素广泛应用, 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经过和以往有所不同, 有时疾病开始就很严重, 医务工作者应当加以重视。 (2) 局部炎症的处理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早期应尽量避免不适当的刺激, 以促使感染吸收、消散或局限, 形成脓肿应及时切开引流。如处理时要注意病原体的种类, 把握好抗生素的应用种类和用量, 防止因为用量不足、时间过短等因素而致病原体产生抗药性;脓肿切开时的切口不足大致使引流不畅, 以上这些都可使病情加重, 产生各种并发症[3]。

参考文献

[1]皮昕.口腔颌面解剖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149~153.

[2]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3]张士灵, 462例颌面部间隙感染分析[M].上海口腔医学, 2000, 9 (1) .

164例颌面部间隙感染诊治体会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性98人, 女性66人, 年龄最小5岁, 最大66岁, 平均41.5岁。

1.2 表现

牙源性感染132 人, 占80.8%, 其中冠周炎101人, 根尖周炎31人, 急性牙髓炎2人;腺源性者21人, 其中化脓性淋巴结炎16人, 颌下腺4人;唇痈14人。单个间隙感染68人 (41.5%) , 两个以上间隙感染96人 (58.5%) 。合并感染性休克3人, 败血症1人, 住院时间6~56d, 平均11.4d。

1.3 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88人, 脓肿形成时行切开引流75人。治愈163人, 占99.4%, 死亡1人, 占0.6%。

2讨论

2.1 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特点

2.1.1 本组病例牙源性者132例, 腺源性者21例, 无一为血源性感染, 但有14例唇痈患者合并邻近间隙感染 (8.5%) 。因此对牙源性感染应引起重视, 特别是下颌阻生智齿冠周炎, 占牙源性感染的76.2% (100/132) , 应重视早期治疗。

2.1.2 本组病例两个间隙以上感染者96例 (58.5%) , 引起颅内海棉窦栓塞2例, 其中1例由上唇痈所致, 可见颌面部感染易扩散。这是因为颌面部软组织中存在许多筋膜间隔而成的潜在间隙, 面部静脉多无静脉瓣, 且与颅内静脉相通连, 颌面部又存在大量的肌肉活动, 在这种肌肉运动产生的压力或外力挤压下, 感染易沿上述解剖结构扩散。

2.2 关于感染程度的判断

颌面部感染的主要危险在于并发症, 主要是感染性休克, 败血症和呼吸道梗阻。如何预测这些并发症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作者通过复习病历和临床经验的回顾, 把有引起这些并发症倾向的颌面部感染称之为重症感染, 并归纳以下几点容易导致上述并发证的重要因素, 将此作为重症感染的初步诊断标准: (1) 面部疖痈; (2) 间隙感染沿颈部向下扩散; (3) 口底蜂窝织尖; (4) 咽旁脓肿;经上四项中任何一项查血白细胞2.0×1010/L以上, 或经治疗体温持续在39℃以上不退者; (5) 已发生感染性休克者; (6) 血培养阳性者。按上述标准, 本组共有重症感染17人, 平均住院天数16.8d, 合并败血证6例, 死亡2例, 而非重症诊断标准对病情程度和预后判断有一定实用价值, 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2.3 切开引流的问题

2.3.1 适应证:

大量的研究证明, 厌氧菌已是颌面部感染中的主要致病菌, 且多为厌氧菌和需氧菌组成的细菌混合体造成的混合感染, 在致病过程中, 各菌种相互依存, 协同作用。切开引流后, 清除坏死组织, 厌氧菌因生活环境的无氧状态被破坏, 而被杀质, 细菌混合体的依存关系被打破, 可能使某些需氧菌也变成非致病菌。加之脓肿切开后压力下降, 均有利于感染控制和防止扩散。另据报道, 脓肿切开引流后伤口内细菌数可较快降致可引起化脓性炎症的临界水平以下, 且伤口可早期延期缝合。由上可见脓肿形成固然应作为切开引流的适应证, 但作者认为, 对于局部肿胀明显, 感染有向颅内和颈下部扩散或全身扩散倾向者尽管穿刺无脓也应及时切开引流, 以防颅内、纵隔等处并发症和败血症的发生。从本组实例分析, 早期切开可能有利于感染的控制。

2.3.2 切口选择和引流物选择:

手术切口以平行于皮纹的低位切口为首选, 但对于范围广泛者做多个切口为佳, 避免一个低位切口强行分离的方法, 以减少手术挤压和病人痛苦, 特别是尚无脓肿形成时, 强行潜行剥离难以保证解剖层次的正确性, 并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应引以为戒。作者用管壁开有多个小口的橡皮管行脓腔引流取得较好的效果, 对于多个切口的患者尤为适用。每天以3%H2O2和生理盐水经管口加压冲洗, 每天可冲洗数次, 病人痛苦小, 且引流充分。

2.4 气管切开问题

气管切开应慎重, 当局部感染肿胀造成呼吸道梗阻和意识障碍或呼吸道并发症分泌物较多不易清除时, 应考虑气管切开。

2.5 药物治疗问题

间隙感染 篇7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抗感染治疗

颜面部、颌周、口腔区合称颌面部间隙, 上述各部位的感染或联合感染均称为颌面部间隙感染[1]。颌面部间隙感染是一种常见的面部感染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感染部位的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严重者可出现高热、寒战、全身酸痛等不适, 病情变化快, 引起的并发症危及生命, 临床中应给予高度重视[2,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8例, 女32例, 平均年龄 (42.3±12.3) 岁, 平均病程16.4 d。记录感染来源及部位。部分患者给予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部分患者应用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 记录各诊断方法患者例数。

1.2 治疗方法

1.2.1抗感染治疗。

入院后先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经验用药, 待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明确时再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63例给予青霉素类, 23例应用二代头孢类, 40例应用三代头孢类, 31例患者应用奥硝唑, 单纯用药者3例。

1.2.2局部引流。

脓肿严重需要引流者62例, 行口外径路切开引流者45例, 口内径路引流者14例, 联合引流者3例。局部引流需要切开皮肤, 给予麻醉, 采用全麻者8例, 采用局麻者54例。

1.2.3高压氧治疗。

80例患者中, 除了有心、肺疾病等禁忌症外, 其余患者均给予高压氧治疗, 共53例。患者置于高压氧舱内, 予1个大气压以上的高压氧, 浓度85%~95%。高压氧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体内含氧浓度, 抑制细菌内酶活性和厌氧菌能量代谢, 增强气道抗菌作用。

2 结果

2.1 患者感染部位分析

感染部位为颊间隙8例、眶下间隙19例、颌下间隙28例、颏下间隙7例、咬肌间隙2例、多间隙16例, 其中颌下间隙、眶下间隙占比最多 (表1) 。

2.2 患者感染来源分析

感染来源有牙源性53例、腺源性21例、毛囊炎继发2例、蚊虫叮咬2例、医源性2例 (表2) 。

2.3 患者诊断方法分析

80例患者中, 有79例患者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其中66例显示有细菌,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者28例, 大肠埃希菌感染者18例, 金黄色葡糖球菌感染者15例, 其他细菌感染者较为少见;80例患者中, 应用CT检查者58例, 应用核磁共振检查者43例, 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者47例。

2.4 治疗效果分析

78例痊愈, 1例效果不明显, 1例加重, 总有效率达97.5%, 78例痊愈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3.6 d。

3 讨论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多源于口腔疾病, 从生理特点来讲, 牙齿生长于颌骨内, 根周炎、冠周炎等牙科疾病的细菌可通过牙周组织逐渐蔓延到颌骨和颌周蜂窝;从抵抗能力讲, 口腔颌面部的筋膜内含有相对较多的疏松结缔组织, 此类组织处机体免疫屏障及免疫细胞相对缺乏, 抵抗力较差, 感染相对易发, 且细菌可沿筋膜扩展, 加重病情[4];从血供来讲, 颌面部动静脉丛交织, 血流丰富, 且此处的部分血管与脑部血管相通, 一旦细菌感染, 病情进展较快, 易于波及脑部, 并发脑膜炎、脑脓肿等[5]。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较为常见, 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生命安全。对于该疾病的诊断, 红、肿、热、痛等临床表现及肿大的颜面局部, 再配合现代先进诊断技术如细菌培养、CT、MRI、彩超等能明确诊断。治疗中最常用的是抗感染治疗, 部分严重患者需要做切开引流术, 以便排脓, 加速恢复, 近些年也有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方法。

研究显示, 患者病位分析颌下间隙、眶下间隙感染较为常见;病因分析牙源性感染 (66.3.%) 较为常见;诊断方法分析细菌培养 (98.8%) 最为常用;治疗手段及疗效分析, 治疗手段多为抗感染、脓液引流、高压氧治疗;经治疗后, 80例患者中78例痊愈, 1例效果不明显, 1例加重。说明及时而准确的诊断, 再加上抗感染、脓液引流、高压氧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 可迅速控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病情, 有效解除患者病痛, 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守明, 冷高峰, 赵帅, 等.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探讨[J].中国医疗前沿, 2010, 5 (13) :66-67.

[2]陈泽, 龚仁国.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治疗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 (19) :4716-4718.

[3]王浩, 张来健, 徐伟.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67例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 (12) :2177-2179.

[4]丁修明, 张祥.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86例临床治疗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 2013, 29 (9) :1366-1368.

间隙感染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178例, 男98例, 女80例;年龄2~66岁, 中位年龄32岁;发生于嚼肌间隙感染131例 (73.6%) , 颌下间隙感染5例 (2.8%) , 颊间隙感染及额下间隙感染18例 (10.1%) , 眶下间隙感染16例 (9.0%) , 口底窝组织炎3例 (1.7%) , 嚼肌间隙、颞肥间隙、舌下间隙等间隙感染各1例 (0.6%) , 多间隙感染2例 (1.1%) ;牙源性感染166例 (93.3%) , 腺源性感染12例 (6.7%) 。

1.2 诊断标准

局部红、肿、热、痛, 并伴有功能障碍。如张口受限, 语言、咀嚼、吞咽功能障碍, 甚至呼吸困难等, 伴畏寒、发热、头痛等全身不适。

1.3 治疗

1.3.1 局部治疗:

(1) 开髓引流术:对牙源性感染、脓肿未形成者通过开髓行髓腔减压引流。本组行开髓引流术16例 (9.0%) 。 (2) 脓肿切开引流术:炎症已化脓并形成脓肿, 具备切开适应证者应及时行切开引流术, 对于多间隙感染者应早期广泛切开。本组行脓肿切开引流术150例, 口内切口140例、口外切口10例;均用3%过氧化氢、生理盐水或甲硝唑液冲洗创腔, 橡皮条引流, 抗生素治疗, 视病情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生素及全身支持疗法, 抗生素多选用青霉素或头孢类与替硝唑联合用药。

1.3.2 清除病灶:

本组患者中由龋病引起53例, 其中40例病灶牙无保留价值者在炎性反应控制后拔除, 13例经根管治疗保存;由冠周炎引起101例, 均在炎性反应控制后拔除病灶牙。

1.4 预后

178例颌面间隙感染患者, 经对症、抗炎全身治疗及局部治疗后均痊愈。

2 讨 论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均为继发性, 以牙源性感染最常见, 其次为腺源性感染, 其致病菌多为厌氧菌、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 也可为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引起的化脓性感染或厌氧菌等引起的腐败坏死性感染。本组患者178例, 以牙源性感染多见, 占93.3%;多为尖周炎、牙周脓肿、骨膜下脓肿、冠周炎等引起, 其次为颌下腺炎、淋巴结炎等引起;主要因彝族聚居地区经济落后, 口腔保健意识淡薄, 对口腔疾病未引起足够重视, 患病后未及时就医所致。

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视具体情况给予局部治疗与全身情况相结合, 据病情调整疗程及用药。应选择敏感抗生素, 坚持早期足量用药, 同时给予支持疗法, 保持水电解质和代谢平衡, 防止感染性休克的发生, 有切开指征时应及时切开引流, 局部切开的位置依病变主体而定, 同时又便于清创引流和避开重要神经、血管和腺体组织结构, 切开应深达筋膜层, 坏死组织应及时清除, 以减小组织张力, 感染控制后及时清除病灶, 既缩短了疗程, 又避免突发[1]。

加强群众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 尤其应加强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 让广大彝族群众相信科学,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防治并清除口内病灶牙, 截断感染源, 可大大降低颌面部间隙感染的发病率,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关键词:间隙感染, 口腔颌面部,临床特征,彝族地区

参考文献

间隙感染 篇9

关键词:颌面部间隙感染,抗菌药物应用,切开引流

口腔颌面部通过口腔和鼻腔与外界相通, 极易发生感染[1]。另外, 在口腔颌面颈部各大解剖结构之间存在潜在间隙, 且广泛存在、相互通联。感染一旦发生, 很容易在间隙中发展、扩散。作为一种炎症性疾病, 80%患者为农民, 由于人们普遍卫生意识较差, 且因经济条件所限, 得病后习惯听之任之, 或在小诊所做简单治疗, 以致病情加重。所以,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在住院患者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自2008年以来, 我院共收治了52例间隙感染患者, 临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2例患者中, 男30例, 女22例;年龄最小7岁, 最大78岁, 20~35岁者34例, 占65%。单间隙多于多间隙感染。单间隙感染又以颌下、眶下, 口底具多;多间隙多以颊、翼颌、颌下间隙同时累及, 尤为严重的则累计头皮下、颞间隙、颈胸间隙, 但很少累计对侧相同间隙组织。感染多来源于智齿冠周炎及口内的残根残冠, 老年人则多由修复冠下的未经治疗的坏牙引起、儿童患者多为急性扁桃体炎导致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本组病例牙源性者44例, 占84.6%;外伤1例, 术后感染1例, 肿瘤性2例, 腺源性4例, 共占15.4%。

1.2 方法

1.2.1 抗菌药物应用

患者因间隙感染入院后即采用青霉素类、第二、三代头孢、硝咪唑类, 严重的多间隙感染加以喹诺酮类, 如左氧氟沙星, 并严格按照药物的代谢动力学1日多次给药, 使体内的抗生素浓度保持在有效剂量。

1.2.2 切开引流术

除2例保守治疗痊愈外, 其余病例均给予切开引流。

2 结果

间隙感染经积极治疗后, 疗效确切,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单间隙住院3~7 d, 多间隙5~14 d, 肿瘤性疾病 (白血病为主) 引起者及合并糖尿病者病程较长, 可达月余。引流切口均Ⅱ期愈合。

3 讨论

3.1 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

根据炎症的红、肿、热、痛表现及穿刺有脓, 不难作出诊断, 但要详细询问病史及查体, 明确感染来源, 并要明确感染波及的间隙。临床上常会出现这些情况, 即今天切开一个间隙后, 明天又发现一个新的间隙需要切开, 这种情况多数是因为没有详细查体所致。翼内间隙感染因位置深, 在考虑感染而不能穿刺出脓的情况下, 可行B超检查。颞间隙感染则要反复检查才能确定, 必要时可重复穿刺。在经抗感染治疗或脓肿切开引流后, 肿胀持续增大, 血象居高不下, 要及时行CT或其他项目检查, 以排除恶性肿瘤继发感染的可能。笔者曾遇到一名患者, 开闭口时颞下颌关节区疼痛, 给予封闭治疗后2 d左咬肌区及颊区迅速肿大, 查血象白细胞>2.4×109/L, 此后积极给予抗感染及切开引流, 血象及肿胀均无好转, 最后患者出现高热, 在下颌区广泛切开后下颌升支表面可见大量新生物, 病理检查结果为鳞癌。这虽是一个误诊的例子, 但临床上一定要引以为戒。

3.2 抗菌药物的选择

口腔颌面部感染病原菌主要为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 且大多数是混合感染。患者在住院时脓肿多已形成, 住院早期即穿刺取样或切开取样做脓液细菌培养, 而细菌培养多需要2~3 d, 因此需先根据感染来源, 脓液性状、临床经验初步估计致病菌种类选择抗菌药物。给药途径多采用静脉给予, 量足并根据药物半衰期给药, 保持药物有效剂量, 而不是采用大剂量, 1次/d。后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治疗效果做适当调整。

3.3 切开引流要充分

切口位置应选择在脓肿的低位, 以就近为原则, 以便引流道短、通畅。一般应首选口内切口, 口外切口要选择瘢痕隐蔽的颌下、颏下、发迹内等。注意切开时一般仅皮下或黏膜下即可, 一方面可避免损伤重要解剖结构如神经、血管等, 另一方面则避免了感染向深部扩散。单间隙一般2 cm以内切口即可达到引流目的, 但对于颌面部多间隙感染, 常需口内、口外多个切口且相互贯通, 腐败坏死病原菌感染则需广泛长切口。切开后妥善放置引流, 一般间隙感染放置橡皮条, 多间隙感染放置多孔橡皮管以利冲洗, 引流条脱落随时放置。笔者常采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甲硝唑液反复彻底冲洗, 1~2次/d, 引流至脓液基本消失后拔除。每次换药均需遵循严格的无菌技术原则。

3.4 全身支持疗法

在患者出现发热、恶心、呕吐及四肢无力、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时, 要求患者卧床休息, 饮食上加强营养;及时查电解质, 根据结果调整钠盐、钾盐的用量,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静脉补充脂肪乳、氨基酸等, 提高机体抵抗力, 以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3.5 原发灶的处理[2]

对牙源性者, 若为根尖周炎, 则在开口度允许的情况下, 可给予早期开髓后根管治疗。牙周病引起者, 可应用市售洗必泰漱口液或呋喃西林漱口液保持口腔清洁, 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口腔清洁。对于不能保留的患牙则在病情控制后给予拔除。扁桃体炎引起者, 在病情控制后行扁桃体摘除术, 以免感染反复发作。

3.6 感染患者的麻醉选择及特殊护理[3]

麻醉多选用局麻, 因只能麻醉表浅的皮肤或黏膜 (炎症本身麻醉不全, 针刺过深感染扩散) , 感染患者在切开或换药时不可避免地出现疼痛, 对于年老体弱、儿童和恐惧心理较重的患者, 切开时酌情全麻[4]。护理上讲究清洁:勤洗澡换衣, 剪指甲, 室内通风消毒;语言沟通上视如家人, 帮助患者减少心理恐惧感;饮食上合理安排;肿瘤性疾病和糖尿病患者要请专科会诊, 在治疗上做合理指导, 避免病情迁延不愈或恶化, 减轻患者痛苦。

参考文献

[1]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35.

[2]张永福.实用口腔颌面外科学[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123-124.

[3]徐霞, 孙孝霞, 陈湘昂.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 12 (24) :33-344.

上一篇: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下一篇:傣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