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视角(通用12篇)
认知语言学视角 篇1
引言
认知语言学在文化领域不断发展离不开文化语言学,两者相辅相成。这和美国学者帕尔默在文化语言学艺术中提到的相呼应。之所以说文化语言学是由认知语言学延伸,是因为文化语言学中文化相对论主要来源于博扼斯派语言学和民族语义学以及会话民俗学;同时认知语言学给文化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意象和图式等认知工具。
1.文化语言学的特点
研究方法是文化语言学的最为突出的特点,文化语言学在研究方法上不仅传承了语言人类学的人文性,同时还结合了语言人类学中的认知性和意象性。
1.1文化语言学的人文性。人文性在博扼斯派语言学和会话民俗学中都出现过,但是它们都是根据人类学发展而来的[1]。博扼斯派语言学的来源是根据民族学的传统,来发展自己的本土语言,这就让博扼斯派语言学中充分体现了人文性。同时会话民俗学也体现了文化语言学的人文性。在时代的发展使得人类学专家越来越注重语言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交际中也就展现出的作用不同,会话民俗学是根据社会群体的语言中的差异进行编制的,这样既掌握了社会群体语言的主要特征,同时又没有忽略群体之间的差异性,使得文化语言学更加具有人文的特点。
1.2文化语言学的意象性和认知性。心理的表征主要是通过意象来表达的,人们可以借助意象来进行更好的认知,使得一些抽象的东西变得更为具体。博扼斯派语言学中意象出现的比较早,博扼斯派语言学认为不同的文化有着自己的习惯,文化学派就会根据自己的习惯来选择意象,并通过语言的形式将意象表述出来。文化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相互融合主要依赖文化语言学中意象性和认知性,使得文化语言学的发展中出现了“文化图式”和“文化意象”。文化语言学的认知性是由人们对图式的客观认知决定的,图式是帮助人们进行知识框架构建的,它不仅是知识框架的构建过程,同时还可以保存起来形成网络结构,可以对之后接触的图示进行分类解释等加工处理操作。意象则是将人们对认知的认识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加工处理,使得一些抽象的图式更加具体,帮助人们进行认知,这就使得一项和经验密不可分,但是,大部分的体验都是来源于文化构建,这就导致意象在文化性体验的影响,不断发展,就形成文化意象。
2.认知语篇分析的文化语言学视角
语篇是构成文化语言学的重要内容,它可以让文化语言学中的人文认知意象等特点和语篇研究结合,使得语篇分析中可以运用图式和意象。
2.1参与图式。参与图式在语言的发展中已经逐步被语法化,同时它使得人们使用语言更加规范,不遵守参与图式的语篇会造成他人的责备,例如家长会对孩子说“你必须听我的!”领导会对职员说“下级和上级说话要注意语气!”参与图式对参与者的使用语言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主要表现在参与者的隐性语篇和制约语篇中。如“家长”(“不要和家长说”),“他人”(他人会怎么评价我)。其实,参与图式还可以涵盖了参与者的目的、行为和思想等隐藏因素。
2.2言语行为图式。言语行为图式可以体现文化语言学的功能,同时语言行为也是文化语言学的主旨。帕尔默将语言行为进行了概括,语言主要有陈述和指令以及承诺表达和宣告的作用,但文化语言学则关注的是者五中言语行为的语篇情节,这样就使得言语行为的语篇清洁更加富有文化性[2]。
2.3次第顺序图式。它是指言语行为的次第顺序,既可以是先天的,还可以是文化背景下习得的,但它们都受民族传统的制约,次第顺序图式体现在非言语意象图式中,它和西福林的“行动结构”以及“交流结构”不约而同。此外,帕尔默认为行动结构和交流结构它们都是次第顺序图式中的一份子,使得说话人在说话是必须按照语言和非言语的次第规则。
2.4视角图式。著名认知语言学学者兰盖克在认知语言学中的研究充分运用了视觉图式。他指出因为说话人在语言表述中视点和聚焦点不同就会导致视角不同。视角会影响人们语篇的构建[3]。但是视角图式可以帮助人们去辨别词义和分析语法,同时还可以区别语言学家引言的真假。假引言的构成是通过别人的视角进行语篇构造,这样会导致说话人的主观意识受到限制,影响听者的客观判断,使得语言的可信度降低了。同时,视角图式有利于说话人诱导听者参与到语篇构造中,提升了听者在在语篇中的客观程度,使得听者更加理解说话者的思想感情。
2.5概念图式。概念图式是说话人和听者通过激活的世界知识而产生的对语篇的共同预期。它可以描绘出整体效果和节奏急缓以及此地顺序和细节问题等。悲伤为什么会引起人们难过,这是因为悲伤激活了人们对悲伤的概念图式,如果悲伤概念图式没有被激活,就无法达到悲伤的效果。
总结
文化语言学中注入认知语言学的知识理论可以帮助人类更好的研究语言人类学中的语言和文化,同时,认知在语篇分析中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它为语篇分析探索出新的方法,使得语篇分析中的参与分析和言语行为分析以及视角分析和次第顺序分析还有概念分析更加具有文化性和意象性。
参考文献
[1]冷慧,董广才,李亚男.认知语篇分析的文化语言学视角[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95-99.
[2]董广才,冷慧,刘佳.吸纳、修正与重组——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中的认知语言学体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91-95.
[3]刘丽萍.认知语篇分析的文化语言学视角[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5:51.
认知语言学视角 篇2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与大学英语教学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其本质更是一种认知现象,对隐喻认知的不足阻碍了外语教学的顺利开展.文章从隐喻的认知机制、分类及其本质入手,探讨隐喻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并提出基于隐喻的教学建议.
作 者:王梅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保定,071003刊 名:中国电力教育英文刊名:CHINA ELECTRIC POWER EDUCATION年,卷(期):“”(1)分类号:H3关键词:隐喻理论 认知 功能 英语教学
认知语言学视角 篇3
【关键词】网络新词 认知理论 特点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41-02
前言
网络时代,新词迭出,不断刷新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展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体验。本文旨在以认知语言学理论来分析流行网络新词,从而理清其产生的背景,网络新词特点和生成机制,及对汉语语言发展的影响。
一、网络新词
网络新词多为风靡的非正式语言,来源多为方言词、外来词,相较传统汉语最大的优势是新奇便捷,能够生动及时反映新生事物和时代潮流。由于每年年末都会进行网络新词评选,加之媒体的聚焦,人们对其认可度逐年增加,并日益成为流行的社会现象。本文选取近两年的网络新词,经对比、统计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二、网络新词的特点
1.构词方式特点
网络新词包含纯汉字式和非纯汉字式两类,其中以纯汉字式为主体,非纯汉字式也占少量比例,例如最美90后、1314婚潮等。
2.詞性分布特点
网络新词中以名词最多,如“小苹果、炸鸡和啤酒、元芳体”;动词占有一部分,如“且行且珍惜、不作会死”;动名兼类词仅占很小一部分,为“粉”等。
3.词语长度特点
词汇的一个重要特征表现在词语长度上。以2013、2014年为例,总体上三、四字词比例回落,而长短语则持续升温。但三字词语比例仍占优势,这与近两年流行的社会现象紧密相关,例如“土肥圆、萌萌哒”等;四字词比例上升,如“累觉不爱、人艰不拆”等;长短语比例大幅提高与人们期望更复杂的表达有关,如 “有钱就是任性”等。
三、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新词
1.理想认知模型(ICM)下的网络新词
理想认知模型建立在四大基础规则上,分别为命题规则,意象-图式规则,隐喻规则和转喻规则,而这四个模型规则决定了理想认知模型具有体验性、完型性、灵活性、开放性、选择性、关联性和普遍性这七大特点。
本文以新近流行的网络用语“晒”为例,分析ICM对网络用语的影响。晒是由英语share(分享)谐音而成的,与其本意“置于阳光下”相结合,产生了在网络上与人分享的新意义,从ICM的角度分析,两个词语中英两种语义模型结合后产生的理想化认知模型,是“晒”新语义的理解基础,同时也切合了ICM的体验性。而由“晒”而形成的新词如:晒工资,晒分数等又是ICM完整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的体现。“晒”以形象直观,符合大众追求新意的特点,获得广大网民的热宠,已成为一种时尚语言的表达方法。
2.从隐喻角度看网络新词
现代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语言学家George Lakoff将隐喻分为三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基于这三种隐喻认知机制,网络新词应运而生,具有映射性和合成相似性。
例如:Strawberry Generation(草莓族),该词现在多为1981年后出生世代的一种负面标签,这代人外表光鲜成熟而内心幼稚,受挫性、抗压性差,稳定度低。这里借助隐喻机制,将草莓的特征投射到八零后这代人身上,把其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他诸如此类的网络新词“布丁族”、“豆腐族”,都是巧妙借助隐喻机制,表达揶揄缺点的新意。
借助隐喻认知机制,人们的认知能力增强,交流与表达形式更加丰富。利用有限的词汇,运用形似、谐音、旧词新解等构词方法,促进网络词汇演变和发展的同时,不断创造新的事物。隐喻的发展,为网络新词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具有重要的意义,词汇的研究也因此迈入新阶段。
3.从概念整合理论看网络新词
王寅认为,概念整合在人类的学习、思维乃至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网络新词的不断涌现,正好需要概念整合理论准确地解释这些语言现象。下面以“Pendulum” 词基为例,试用概念整合理论探讨网络新词简洁性的特点。
Pendulum Clan(钟摆族),它描述的是一群工作、生活往返于两座城市之间的新人类。该词简洁易懂,形象生动地描述了这群人的生活状态。Pendulum的含义是“钟摆”,以Pendulum为词基,又衍生出了新词 “Pendulum Effect”和“Pendulum Emotion” 分别简洁而形象的描述了物理学上的钟摆效应和医学上的钟摆情绪,再如“Pendulum dribble”表示“钟摆传球”,指足球运动员交换双脚传球以迷惑对方球员。上述词语均基于Pendulum的基本含义进行概念的整合,以钟摆摆动规律为框架,分别与其他框架或元素进行 “组合”、“完善”和“扩展”,最终得到浮现结构,即简单形象的新的网络新词的词意。
基于概念整合理论,我们能够深入分析简洁的网络词与其潜在的内涵之间的关系。网络新词形象简洁、便捷流行,概念整合得到的引申词义是其关键。不同的使用者在保留其本义的基础上进行概念整合,扩展加工字面意义,赋予其新意,以简洁的形式表述着无尽的可能。
四、结语
本文选取网络新词“晒”、“草莓族”和“钟摆族”,基于理想认知模型,隐喻视角和概念整合理论,分析网络新词特点和生成机制,论证语言的发展是语言使用者和语言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以期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推动汉语言语言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君,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英汉网络语言的对比[J],中国教育学刊,2014(11).
二语词汇习得的认知语言学视角 篇4
关键词:二语词汇习得,认知语言学,范畴化,原型,图式,隐喻
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和欧洲兴起的新的语言学科, 在国内外都处于语言研究领域的前沿, 主要集中在认知语言学理论上, 为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新的视角, 在词汇、句法、语义等众多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随着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成熟, 其研究成果不断地被应用到第二语言习得和外语教学中去, 以解释和解决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时的心理状态。而词汇是语言的组成部分, 是最基本的成分, 学习者应该把最基本的词汇习得做好才能为以后的习得做铺垫。该文主要对词汇习得的学习策略和词汇习得的深度与广度为目标, 把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理论应用到二语词汇习得中, 希望能够使二语词汇习得效率大增。该文主要研究认知语言学理论对二语词汇习得的影响, 包括范畴化理论、原型理论、图式理论和隐喻分别对二语词汇习得有什么作用呢?下文分为三部分:首先介绍认知语言学理论和二语词汇习得的现状, 然后重点综述范畴化理论、原型理论、图式理论和隐喻等认知语言学理论对二语词汇习得的作用, 最后总结全文。
1 认知语言学理论与二语词汇习得
认知语言学是由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结合而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 目前正在蓬勃发展。认知语言学主张语言学习过程是认知的过程, 是反对生成语法流派而建立的。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包括范畴化理论、原型理论、隐喻和意象图示理论等, 其中范畴化是核心。认知语言学对语言习得的基本观点是语言的形成、运用和习得都是以使用为基础的。
二语习得的过程是极其复杂的, 其实也是认知处理的过程。而词汇习得也可以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考虑, 因为认知语言学是探索背后的背后。认知语言学是从认知功能角度对第二语言习得进行研究。目前国内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其实词汇才是一门语言的根基, 只有把根基打牢, 才能把二语学好。因此二语词汇习得一定要充分重视, 要把词汇习得的策略和深度和广度研究好, 来增加词汇习得的效率。
2 二语词汇习得的认知语言学视角
2.1 范畴化理论在二语词汇习得中的运用
认知语言学范畴化理论的提出给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范畴化理论是一个动态的理论, 是认知中的一种过程, 范畴化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科的核心和基础。“它指的是人类在歧异的现实中看到相似性, 并据以将可分辨的不同事物处理为相同的, 由此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 进而形成概念的过程和能力” (张敏1998:50) 。也就是说人类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会在潜意识里把事情分类, 而这种分出来的类就是一个范畴, 人们的这种分类归类的能力就是范畴化能力。例如人们会把床、衣柜、书架等归为家具。因此, 范畴是认知主体在对外界事物体验的基础上对事物在它们本身思维上的所作的概念反映。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理论主要包括原型范畴理论和基本层次范畴理论, 这两种理论对二语词汇习得与教学有很大帮助。基本层次理论体现在与范畴形成的同步过程中词汇范畴也产生了, 同时词汇产生和发展的顺寻也出现了。基本层次范畴词汇包括上位范畴词汇和下属范畴词汇。基本范畴词汇在从基本等级词汇向上和向下属等级词汇的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范畴的等级结构有三种:基本等级范畴、上位范畴和下位范畴。基本等级范畴是人们进行范畴化的有力武器, 是认识事物最直接的方面。在词汇上基本等级范畴主要是单音节的常用词, 易于搭配和构词, 而且基本意义可以扩展。然而上位范畴和下位范畴就不可以, 因为他们是寄生范畴。
范畴等级结构理论在二语习得的词汇学习中有重要作用。在二语词汇习得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依据上位范畴和下位范畴理论, 把一些在意义、特征、性质、类别方面相近的英语单词放在一起, 使它们的意义聚合, 推测外延要超过上义词, 从而建立词汇网络的教学方法, 要把词汇进行分类, 以最底层的词汇为基础构建一个等级分明的词汇网络。如果词汇以网络的形式相互联系存在大脑当中, 学生记单词时就非常容易了, 并且词的形式、意义和功能都能容易地记住不容易遗忘。
2.2 原型理论在二语词汇习得中的运用
原型是在一个范畴里的典型成员, 能反映该范畴的最典型的特征。该范畴中的其他成员和原型有可以被感知到的相似性而成为该范畴的成员。范畴是围绕原型为核心, 按照典型程度向外扩展而形成范畴。范畴内的成员地位不等, 也就是说每个成员和典型成员之间的相似程度不同, 典型成员就是原型。原型就是在某一范畴特点的最完美、最佳成员, 是人类的判断决定的。原型的典型性是指原型在范畴中出现或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或概念。
原型在语义范畴里最具有代表性, 总是被人们先知道认识。第二语言词汇教学中对于一词多义现象就应该从原型理论着手。教师可以以多义词的熟悉的典型意义为基础来引导学生学会其他意思, 让学生记住这些意思之间的联系, 这样就很容易记住所有的意思, 并且不容易忘记。认知科学认为人们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感知是从最典型事物即原型开始的, 因此, 学习者应该先学习原型词汇或者词语的原型意义。
另外, 原型理论对于归类事件的解释力很强。原型范畴是由原型和边缘组成的, 原型是该范畴的典型性成员, 而边缘则是非典型性成员。人们往往先认识的是原型词汇或词汇的原型意义, 在此基础上根据家族相似性理论, 可以认识边缘词汇。因此, 在二语词汇习得的教学中, 学习者先学习原型词汇, 教师也应该先教原型词汇。在此基础上, 教师引出原型词汇意思的抽象意义, 让学习者学会更多词汇和意义。
2.3 图式理论在二语词汇习得中的运用
图式用来表示人类一般知识的一种心理结构。图式理论是人们感知外界事物时首先形成意象图式, 先是空间经验, 是人类经验结构的产物, 同时也是结构化了的意象。在语言层面, 图式理论是背景知识在理解语言时的作用, 也就是运用图式知识进行语言层面和篇章的理解。
图式理论对于二语词汇习得的作用在于推理。学生在遇到不会的词汇时, 可以在记住的图式中选择适合篇章情景的来理解内容, 从上下文或语境中推断出生词的意思。根据潜在的知识、经验和语境建立一个图式, 这样就能推理出生词的意思了, 从而就能理解篇章的内容了。词汇的认知不仅是意思、发音、拼写词性和搭配, 还有语法知识、语内关系和语用知识等。因此, 用认知语言学的图式理论知识可以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内在联系, 比传统的词汇习得方法是一个有效的学习方法。通俗地讲, 图式就是各种词的语境。要想理解并记住词汇就需要不同的语境所提供的图式去推理该语境所需的词汇。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记住那些立刻识别的词汇, 这些词往往是高频词汇, 先把根基稳固, 这样阅读能力会有提升。在简单的高频的词汇上构建图式, 从而不断地拓展、联想来习得大量的词汇, 以链状形式形成图式, 这样就会记住更多的单词并且更不容易忘记。图式可以简化人们的认知过程, 减轻记忆负担, 从而提高认知效率, 这对词汇教学起很大作用。
2.4 隐喻在二语词汇习得中的运用
在认知语言学里,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更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 可以通过隐喻产生新的语言意义。有时候两种事物看起来不能相提并论却被联系在一起, 这是因为人们用了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过程。隐喻的本质是两种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 因此在两个不同的认知域中, 才能从源域映射到目标域。隐喻的过程就是根据两事物的相似性, 从源域映射到目标域建立联系。隐喻过程中通常用在经验中关系我们较近的、熟悉的和具体的事物作为源域, 来表达经验中关系我们较远的、不具体的和不熟悉的事物。我们可以说爱情是一段旅程, 同样也可以说生活是一段旅程, 这些对等关系有的是人们约定俗成的, 也有的是对外界事物通过经验创造出来的。隐喻就是通过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过程中, 根据相似性逐渐地用自己已知的事物去认知其他事物, 从而丰富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隐喻在人类语言中无处不在, 在人类的说话过程中都有隐喻, 其中大部分隐喻我们已经觉察不到, 成了约定俗成的固定表达。隐喻在人们认识事物和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而词汇是语言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因此这两个方面都和词汇有关。一般的词汇都有很一个原始意义还有多个引申意思, 这是因为隐喻的映射使词义扩展。例如bachelor一词是从生活的源域投射到学业的目标域中, 这样其他的意思也就产生了。词汇的隐喻过程就是这样有了第二种或者更多的意思。其实大多数的词都有通过隐喻来增加意思的, 隐喻和词汇的关系很密切。人们通常是把熟悉的源域映射到不熟悉的目标域中去, 可以很好地学习目标域的词汇的理解、使用、多义水平和词义扩展的逻辑性想象能力。对于词汇习得, 隐喻可以使学生理解到位、记忆深刻和形成网状结构不容易忘记。
3 结束语
二语词汇习得是学好第二语言的基础, 它的作用毋庸置疑。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二语词汇习得做了剖析, 探索的是背后的背后, 也就是本质。范畴等级结构理论把词汇归类, 使单词容易记住。原型理论根据家族相似性原理可以使一词多义的多种意思更明朗。图式理论可以根据上下文或语境构成意向图式进行推理词汇, 使词汇形成图式, 不易忘记。隐喻可以让词汇多个意思全方位被理解, 很好地掌握词汇的理解和使用。该文用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分析二语词汇的习得, 没有结合其他理论和知识, 这是本文的不足之处。但是这是以一个最本质的视角来分析二语词汇的习得, 希望能够使二语词汇的习得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崔希亮.认知语言学: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2 (5) .
[2]谷小娟.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几点启示[J].天津外语学院学报, 2002 (2) .
[3]蒋苏琴.隐喻思维和二语习得[J].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6 (1) .
[4]李丽瑶.‘认知’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启示[J].学术交流, 2009 (8) .
[5]孙娟.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枣庄学院学报, 2006 (7) .
[6]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认知语言学管窥 篇5
认知语言学管窥
论文扼要地介绍了认知语言学的.发端与发展、理论基础、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认知语言学在西方、俄罗斯的研究状况及主要代表人物.
作 者:李华 LI Hua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16029刊 名: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BOHA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30(1)分类号:H0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理论基础 俄罗斯
认知视角下的语言符号观 篇6
关键字:语言符号、认知视角, 概念整合理论,
【中图分类号】G206.2;H35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功能,人们通过语言来认识社会,改造社会。语言不仅是实践,而且是认识,是思维,所以不同的语言可以进行交流,也让世界得以融合。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之一的涉身体验命题认为人类思维是和身体体验密切相关,比如形象动词grasp和抽象动词grasp the interpretation(理解)都可以在大脑中进行认知加工,反映了词汇意义和动作执行的一致性,证明了抽象动词和具体动词都存在具身表征。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之一,以词汇为基础的语言符号无时无刻不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中活动。
一、当代语言符号认知视角研究方向
关于语言符号与思维的关系,各认知语言学流派都曾有过深入研究,以第二代认知科学和体验哲学为理论背景,在反对主流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的基础上,雷可夫作为认知语言学的其中一位创立者,提倡隐喻是人类日常语言活动中的必备认知能力。我国认知语言学家王寅教授的《构式语法研究》也是认知语言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
1985年,美国语言学家Fauconnier提出了心智空间(Mental Space)这一概念,随后形成概念整合理论,其核心观点即概念整合网络,指的是以框架为结构的心理空间网络。框架由说话人的背景知识所构建。Fauconnier & Turner认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整合网络包括了四个概念空间:输入空间Ⅰ(Input SpaceⅠ),输入空间Ⅱ(Input Space Ⅱ),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合成空间(Blending Space),两个输入空间的信息在类属空间被激活后,在合成空间被整合。该理论为人类语言在认知中的活动提供了有力的解释。
语言对认知能力有反作用,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看出来,语言作為人与人沟通的主要工具,也是对社会认知的主要渠道。没有语言,文化知识不能够被人们所传承传播,可见语言对于人们认知的重要影响。语言对于人们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都有很大的影响。认知又对语言有很强的反作用,在社会起源的时候人们是先有了认知,语言是后来人们为了交流而衍生出来的,它的形式不断被人们所完善,也就在世界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语言,这些语言虽然千差万别,但它却通过人们的认知搭建了思维的平台,把对方的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这就是认知对于语言的反作用力。
二、语言符号的认知观
认知语言学中的认知动因包括语法隐喻和语法转喻等,本文更侧重于运用概念整合理论中的认知动因来解释语言的符号性,例如,著名的"The surgeon is a butcher"。含有两个不同的框架,一个是"外科医生施手术刀于病人"框架,另一个是"屠夫施屠刀于牲畜"框架。类属域是"A施刀于B"。一般认为,外科医生的手法是细腻的,目的是救治苍生;而屠夫手段凶残,目的是杀生。由此可见,这两件事的目的和结果是完全相反的。从类属空间上取两框架相关部分进行整合,便得到了认知理解: 这个外科医生动手术的刀法十分拙劣,即得到了语言认知的路线图。
语言与认知的互相作用,是研究人类思维的最好的工具,所以它被人们用来揭示人类思维的奥秘和内涵。人类的思维是通过言语来传递给他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离不开语言的。我们也可以说语言功能是我们每个人参与认知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与我们每个人是密不可分的。
人的语言能力不是独立存在的能力,而是跟人的认知能力紧密相关。词汇和句法作为语言结构的一部分并不是自足的,句法跟语言的词汇部分、语义部分是密不可分的。语义不仅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而且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研究语义涉及人的主观看法或心理因素,语言中的各种单位范畴,作为语言符号,都是非离散性的,边界不是确定的。人类认知有共通性,不同民族的认知特点对语言表达也有特殊的影响。
三、结语
认知语言学在人类认知中寻找语言现象的特点,吸收了心理学关于人类注意和记忆等的研究成果来丰富自己的理论,语言与其他认知机制具有密切的关系。语言会对人的思维产生很大的影响,而认知也会反作用于语言。语言作为符号,在人类大脑思维空间中不停进行着概念的整合,通过在类属空间中的激活到整合空间的整合,语言符号才能被理解和接受,进行传递信息和沟通。
参考文献:
Evans V. & Green. M,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M].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6.
Sapir, Edward, Language, [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 1921.
Wang, Z. 2009.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Chinese).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王正元,《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Fauconnier, G. 1994. Mental Spaces: 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auconnier, G. & M. Turner. 2002. The Way We Think: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 New York: Basic Books.
【1】.张松松,语言符号观的认知视角研究,中国外语:中英文版,2014年第02期.
【2】.丁一,索绪尔语言符号观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年第05期.
4:镡冬玲,后现代视角的语言符号性质观,2008年第12期
认知语言学视角 篇7
在言语交际中,称呼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称呼语,就等于没有打开交际大门的钥匙。它在某种程度上表达着交际双方的情感态度以及地位特征。杜希宙(1999)等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影响称呼语选用的主客观因素。王松岩(2003)指出言语中发话人对称呼视点的选择是一个动态过程,是发话人主观倾向和客观维度张力互动的结果。吴燕兵,徐勇刚(2013)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讨了称呼语亲切体的使用。这些研究都从不同的角度加深了人们对称呼语的使用和理解,但是他们都是在一个社会语言环境下做出的统计分析,没有从同性思维的角度对称呼语做出探究。本文将致力于从女性之间称呼语的语体选择,基于认知理论下女性称呼语的选择以及女性称呼语的使用分析三方面进行探究。
二、女性称呼语的语体选择
乌云娜(2001)曾探究了中国女性思维强于情感弱于理智的思维方式。女性可以将自己的思维方式化作解决困难的方式,对周围的事物起到强烈的感染作用。另外,Martin Joos(1964)把语体分为五种:礼仪语体,正式语体,商议语体,随便语体,亲切语体。正是中国女性的这种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国女性称呼语大多采用亲切语体。于是,就出现了“亲爱的”、“姐姐”、“妹妹”等称呼表达。这类表达大多用于较为亲密的关系之间,为了体现交际双方亲切的人际关系,为谈话双方在心理卸下防线。能对接下来的谈话内容起到最大的接受程度。
美国语言学家Lakeoff(1987)在《女人,火和危险事物》一书中强调,语言不是在客观世界中由相应的客体产生的,而是由人类的认知造成的。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对称呼语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女性思维逐渐开始转变。在社会大环境中,人类交往变得频繁。为了便于交际,女性开始在内心设下一个基石:周围的人事都是属于彼此生命中的一部分。于是女性打开了横在彼此之间的一道防线,将身边不是那么亲密的人也称作“亲爱的”、“亲”、“亲们”。
三、基于认知理论下女性称呼语的选择
社会对人类存在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总是在不同程度下影响着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然而认知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念以及道德风尚层面上对社会起着重要的影响,社会再将此反作用于语言。于是社会对语言的影响较直接,而认知则处于隐蔽的地位。语言习得机制是人类认知的一部分。随着人类认知的发展,对语言的选择涉及到语音、词汇、语义等不同的维度。人类一旦建立了某种认知,便会在此基础上重新认识事物。女性就是在此影响下,由于认知思维方式,认知目的的不同,对不同的人物建立不同的认知,采取不同称谓。
社会中普遍存在着女性之间互称“亲”、“亲爱的”的现象。然而,这在男性交际中是十分罕见的。这就是因为女性和男性之间认知思维方式不同。女性更倾向使用感性思维,她们乐于把彼此拉在一个亲密的关系线前,为谈话铺垫一个良好的基础。然而相反,男性并不会把这种亲密的关系强加在他们身上。除了感性思维之外,也有较多女性依赖直觉思维。大多数女性极其敏感,并且极具直觉思维能力,这是受社会普遍认可的。女性可以在第一眼看见一个人时判断对这个人的接受程度,从此在心理建立一个很难改变的印象。这也是女性直觉思维的另一例证。女性直觉思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外界人际关系的称谓。她们可以根据这种直觉思维决定对某人的称谓用亲切语体或者是正式语体,因此,对同一个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称谓。
四、基于认知理论下女性称呼语的使用分析
由于女性认知方式的不同,社会中也由此产生了不同的称谓。例如,如果在某个地方迷路,女性更倾向于向保安询问:叔叔,请问XX怎么走?或者大哥,请问XX怎么走?然而换作是一名男性,他可能更倾向于问:保安,你好,请问XX怎么走?或者直接巧妙地避开称呼语,直接询问“你好,请问XX怎么走?”这种情况下,女性对称谓语的使用就更能够在保安心中建立一种亲密的关系,并更能够获取保安对该女性迷路这一事件产生同情,引起保安的共鸣,从而使得保安回答正确的路线。相反,男性的询问显得却较为生硬。再例如,如果想要在校园内询问帮助,做一个问卷调查。女性更倾向于直接称呼对方为“亲”,“亲,麻烦你帮我做一个问卷调查,好吗?”然而男性可能就会直接说:“同学,我们正在做一个调查,可不可以请你……”这里很明显女性采用了感性思维,而男性采用了理性思维。女性更乐于用与对方拉近关系的方式完成任务,甚至可能在完成任务之后与该名同学结交。然而,男性是理性思维的动物,他们在做任务过程中就更为理性,客观的称呼对方为同学,然后描述一个客观事实。
社会的发展变化逐步引起女性独立化,现代女性不必要像古代时期织衣更布。女性除了感性思维之外,她们中部分人逐步开始转向大女子主义。在这部分人的认知模式中,她们排斥传统女性为弱者的思想,认为自己可以独立生存于世界中。于是,在女性称呼女性中出现了“老婆”、“老公”的现象。她们称呼对方为家庭亲密成员,在男性中几乎没有这样的称谓。其一,这样的称谓是为了突出双方亲密的关系,于是采用了家属称谓。其二,“老公”一方为了突出自己的地位,加深自己在社会中的独立能力,她也乐于接受对方对她这样的称谓。认知心理学对这样的现象也有过解释。女性之间关系一般更为亲密,不会互相排斥,而且没有社会道德的谴责。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强调了女性在求偶方面的主动权,这样的称谓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对男性的宣誓。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老公”在认知世界中扮演着相应的角色,可能凸显在生活中对“老婆”的帮助,以及“老婆”对“老公”的依赖,让双方在认识层面上接受这种称谓。然而男性先天具有社会竞争,他们很难将对方融入内心进行这样的称谓。另外,社会中也普遍出现女性更乐于别人称呼其为“X哥”而不是“X姐”,这在校园即青少年群体中体现得极为明显。这也是女性为了突出自己在社会中的独立能力,跳出传统女性弱势、无能的意象中。她们大多排斥传统的淑女观念,强调个性自我和张扬。这样的称谓正是体现了他们对个性自我的追求,也体现了在当今社会中,女性逐步具有统治能力,并且在她们的认知世界中,更倾向于让自己处于一个统治的地位中。
五、结语
以上我们从女性称谓语语体选择、女性称谓语的选择和使用分析三方面进行了探讨。在分析过程中,我们不局限于语言层次,而是进一步采用了不同的认知思维方式进行探究。社会中对称呼语的研究范围较广,但是对女性的称呼语研究可谓少之又少。这在一方面探讨了现代女性的不同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女性思维;另一方面,也呼吁了社会对女性的关注。
摘要:称呼语是社会交往中表达人际关系的重要信号灯。随着社会发展变化,称呼语尤其是女性使用的称呼语种类增多,体现了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本文主要基于认知理论框架下对女性称呼语以“亲”、“亲爱的”为例进行探讨,理解女性使用不同称呼时的心理状态,以期能够促进社会交流。
关键词:称呼语,女性称呼语,认知
参考文献
[1]乌云娜.论中国女性思维方式的科学化[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1(6).
[2]吴燕兵,徐勇刚.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淘宝体”的语体和使用[J].文学艺术,2013(7).
[3]杜希宙.关于“哥们儿”称呼的调查分析[J].衡水学院学报,1999.
认知语言学视角 篇8
自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实施以来,我国高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这份指导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特别强调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考核,高校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但与此同时,语言的准确性暴露出较大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于形式和意义的关系、准确和流利的关系没有充分理清,致使语法在课堂教学中受到忽视,学生的语法意识减弱。当今的中外语言教育工作者一直试图从不断涌现的各种语言学理论中汲取有益营养,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虽然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历史相对很短,但已经有很多人积极投身于对该理论的挖掘并试图用其指导外语教学。如今,认知语言学在阅读及词汇教学等方面已经显现出其独具优势的指导意义。本文力求从这一理论出发,探究大学英语课堂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背景
(一)认知语言学概述
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在语言学研究方向上的一个分支,是认知心理学与语言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它的出现“是对乔姆斯基革命的一场革命”。如今,认知语言学已逐渐成为当今语言学界的一大热点,许多语言学家认为,从学科发展趋势来看,认知语言学将是21世纪重要的语言学研究领域。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其心理学基础是基于身体经验的心智主义和建构论,神经学基础是连通论。认知语言学不是反对乔姆斯基的心智主义,而是反对把语言视为自治的系统,天赋的能力。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不是一个自治的系统,它是客观现实、身体经验、人类认知、生理基础等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对语言的描写必须参照人的一般认知规律,才具有较大的解释力和说服力。他们还强调意义的重要性,并认为语言的意义不限于语言内容,而来源于人与客观世界互动的认知,来源于使用者对世界的理解。
(二)认知语言学中的语法研究
认知语言学认为,句法结构在相当程度上不是任意的、自主的,而是有自然的动因,其外形通常是由认知、功能、语用等句法之外的因素促成,表层句法结构直接对应于语义结构。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原本是观念化的现实的符号表达,只有把语言看成是按特定社会的文化规约建构起来的观念内容,才能对语言结构尤其是句法结构做出重要的概括和合理的说明,只有分析语法所反映出来的不同民族认知和理解外部现实的独特观点,才能对句法规则的解释力给予合理的说明和归纳(Lakoff,1987;Langacker,1987)。
“认知语法”的出现象征着语法研究的钟摆又由注重形式转向注重意义。语义描写不仅是对客观的真值条件的描写,而且是对主观形成的“意象”的描写。句法不再是一个自足的系统,也不再是语法的中心;一定的形式约定俗成地代表一定的意义,词汇如此,句法也如此。语言不再是一个独立的认知系统,人的语言能力与一般认知能力密不可分。认知语法旨在从认知上对语言结构做出系统、严格的合理解释(卢殖,2006)。
二、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现状
笔者经实践观察及资料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地位没有保证。有些教师认为学生中学学过语法,大学不必再教语法。即使遇到语法问题学生也可以通过查阅语法教材自己解决。因此,语法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上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第二,由于大学英语教学的考核评价侧重点越来越倾向于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大学英语课堂更注重学生听说能力及语言流利程度的训练。而且受到交际教学法的影响,学生出现的语言错误往往无法得到及时纠正和讲解,常常为了流利表达而牺牲了语言的准确性。
第三,教学形式单一。语法教学仍然是教授语法规则,注重语法体系的完整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师举例讲解语法规则、学生机械练习以及学生记忆规则(安美华,2000)。而且,在讲授语法规则中,由于例外条目较多,当无法合理总结、概括时就只能让学生死记硬背。
三、认知语言学对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
(一)重新认识语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给予应有的重视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语法并不是随意的、纯形式的条条框框,它应该是与人类认知相联系的、可解释的、有意义的。一旦从这一视角认识语法,语法教学在大学英语中所处地位的重要性便不容置疑。学生在中学阶段接触的语法多为机械记忆,由于不明内在含义而往往容易遗忘。而到了大学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可以理解对语法规则的合理解释。可见,大学阶段的语法讲解无论从形式或内容上都与以往有别,这一时期的语法教学应该对学生语法规则的内化以及语言能力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视。
(二)转变教学思路,丰富教学手段
过去的语法学习往往注重语法条目的形式规则,而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相脱离。以倒装结构为例,传统语法教学仅仅讲授倒装结构的分类以及各自的结构要求。在大学外语课堂上,教师不应再简单重复,而应该挖掘、拓展其背后蕴含的意义。不同类型的倒装结构对于句内信息的强调程度具有明显区别。例如:
(1)Out of the classroom walked Mary.
(2)Out of the classroom Mary walked.
两个句子不仅形式上不同,而且在潜在语义、语音以及上下文应用方面都存在差异。句(1)可解释为:“It was Mary that walked out of the classroom.”,句(2)则意指:“It was out of the classroom that Mary walked.”。重音方面,句(2)要么落在句末的动词,要么落在前置的介词短语。若以主语为焦点,只应用于对比性解释。此外,句(1)和句(2)分别用在不同的上下文。句(2)的主语一定是某个对于说话者和听话者都知道的人;但在句(1)的上下文中,主语Mary正在被介绍。
由此可见,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应该重在引导和培养学生透过语言表面的形式体会其背后的意义。而且语法教学应该与口语、听力、阅读和写作教学相结合,由此解决大学外语教学中流利与准确的矛盾问题,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地位早已毋庸置疑。作为语言准确性保障的语法教学绝不能再单纯停留在语言形式的讲授,通过对认知语言学理论的研究,教师可以寻找到将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应用能力相结合的途径,挖掘形式规则背后的潜在意义,传授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技巧,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语法规则,同时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Lakoff G.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7.
[2]Langacker R W.The Form and the Meaning of the English Auxiliary[J].Language,1987,54(4).
[3]安美华.大学英语语法教学问题种种[J].外语界,2000,(3).
认知语言学视角 篇9
神经认知语言学与60 年代兴起于美国, 并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语言学流派之一。神经认知语言学的前身是层次语法。20 世纪80 年代, 美国语言学家西德尼 · 兰姆正式提出这一概念。在兰姆看来, 语言中不存在语法, 语音等语言规则, 语言只是一个涉及多方的关系系统。该理论注重语言学和其它学科的关系。神经认知语言学使人们逐渐意识到语言学的确是门交叉学科——它不仅研究语言习得理论, 更与习得者的心理认知、生理基础、社会因素息息相关。
二、二语习得代表理论的神经认知语言学分析
二语习得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但仍未有语言学家提出二语习得的总的理论。各种学习理论只是不同角度的语言习得机制及过程的描写和阐释。总的看来, 这些理论也不外乎三大派别:先天论, 后天论以及介于二者的平衡点相互作用论。
(一) 先天论
先天论的重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他认为在人的大脑中先天存在着一种适用于所有语言的语言习得机制。当这种先天就具备的习得机制在环境的作用下激活, 就会对二语习得产生促进作用。在乔姆斯基看来, 语言的习得就是学习者在普遍语法的作用下, 不断调整参数从而转换成个体语法。没有这种天赋, 那么在外部语言数据输入欠缺的情况下, 人类语言习得将很难发生。换句话说, 语言习得是人类先天具备的语言习得机制的产物。然而, 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并没有从根本上揭示出语言的本质, 理论研究中也存在着许多颇受争议的问题, 比如他片面地将人类的天赋作用夸大, 低估了环境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等。
(二) 后天论
在美国著名语言学家B.F Skinner看来, 语言是一套行为习惯——一种在不断刺激一反应—强化的模式中形成的习惯。习得一门语言就像是养成一种行为习惯, 而第二语言的习得就是改变旧习惯, 形成新习惯的过程。通过积极鼓励亦或是消极避免不断巩固这一新习惯, 即是“强化”。根据采用的方法不同,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又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Skinner的“强化理论”在本质上同化了动物习惯的养成和人类的语言习得过程, 忽视了语言学习者本身的认知水平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此外, 他对刺激——反应之间心理过程的研究也不足。
后天论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John Schumann. 根据对一个名叫Alberto的哥斯达黎加人移居美国后的英语学习情况的研究结果, 他提出了语言文化适应模式:文化适应有两种类型:一是语言学习者在社会层面上融入目标语。这类学习者愿意与目标语群体交流, 在心理上对目标语开放;另一种二语学习者具备第一种学习者所有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这类学习者将目标语者作为参照, 用以习得他们的价值观等。按照这种模式, 如果学习者在心理上或在社会上远离目的语群体, 将无法习得目标语内在。John Schtmaann理论欠缺之处在于他未能进一步研究语言学习者的社会和心理距离究竟如何影响二语习得;此外, 影响语言习得的学习者自身因素也被忽略了。
(三) 交互作用论
与先天论和后天论不同.交互作用论认为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它们是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对人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的。因此, 在他们看来, 语言发展是人的先天基础和后天体验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先天和后天互相依赖, 互为补充。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表明, 染色体分子内的物质环境是相互作用着的, 基因也表现出一定的变化, 因此遗传的影响并不是一劳永逸地确定了的。遗传所决定的只是一种倾向性和易感性, 而个体有什么样的外在表现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 一方面语言习得受到学习者认知和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 另一方面语言习得与会对学习者的认知和社会环境产生反作用。
交互作用论介于先天论和后天论之间, 有其合理性, 也吸引了许多现代语言学家投身其中。但是其仍存有大量“未解之谜”。
三、神经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前景
无论是神经语言学还是认知语言学近年来都吸引了广大语言学家的实现, 作为二者结合的神经认知语言学必然享有广阔的前景。虽然这一分支未来不可避免地面临诸多挑战, 但只要它立足神经科学发展的事实, 注重借鉴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善于建立自己与相关领域的联系, 未来必然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Abutalebi J.Neural aspects of second language representation and language control[J].Acta Psychologica, 2008 (128) :466-478.
[2]程琪龙.认知语言学概论2001.
[3]乐眉云.二语习得研究的多学科前景[J].外语研究2001 (04) .
认知语言学视角 篇10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西方国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认知语言学创始以来,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势不可挡。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是有很大优势的。
在大学英语课堂翻译教学研究上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以认知语言学中范畴原型理论以及隐喻理论为基础进行研究,使得认知语言学实践与理论密切结合。在最近这些年,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的专家学者都对认知语言学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做了很多研究,也出现了很多这方面的著作和文章。梅芙奥洛汉(2000)在2000 年做了一项研究,是关于学习翻译的学者的认知能力教学调查。陶友兰、黄瑾(2005)在2005 年也试图通过认知概念入手,进而指导翻译教学。
上述学者的研究很好地总结了大学英语课堂翻译教学中应用认知语言学所出现的问题,例如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常常会涉及翻译教学和教学翻译两个概念,在大学英语课堂翻译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的为学生纠正错误是教学常态,在教学中翻译练习的形式也比较单一,这些问题都反映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并不完善。有些学术文章里,对于认知语言学的核心理论等研究与改革方面的关系都不是很深入。有的研究者对传统的翻译教学的弊端进行了总结,但是并没有指出怎样应用认知语言学对大学课堂翻译教学中对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针对怎样贯彻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观没有明确说明。所以,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讨论大学英语课堂翻译教学工作的开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初期,翻译学已经兴起发展,很多学者也逐渐开始关注语言学,以期在这个领域寻找到应用翻译研究中的理论。学者们的关注力集中在语言学上是有一定道理的,到如今亦然。语言首先是一个交流的工具,它是翻译的原材料,所以语言学作为阐明语言行为的一门学科对翻译学的研究有很大贡献。语言学解决了许多领域的实际问题,也对相关工作做一改进,这使得语言学在翻译领域有很大的参考作用。
研习语言学能够在根本上提升学生在对比两种语言时的基本素养,也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翻译实际上就是进行语言和交际转换,是通过对比两种语言得到的。掌握一定的语言学知识,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共性和规律性,必将有助于翻译实践。
在翻译的研究中应充分应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本文尝试讨论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对大学英语课堂翻译教学的启示。
2认知语言学
美国的语言学家尤金·A·奈达曾经说过:翻译就是翻译意义。可见,翻译主要是将意义清晰传达。所以,在讨论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教学时,就应该从认知语言学的意义入手。
如果要讲隐喻在语用学里的解释,乃至于讲到语用学本身,都要先讲到Paul Grice。Grice在1967 年的Studies In the Way of the Word里面做出的最重要的一个贡献,就是划分了两种含义:what is said和what is implicated。简而言之,前者是我们所说的话的含义、字面意思,后者则是话里有话,“弦外之音”。至于他的合作原则和对话规则,实际上都是为了“如何从what is said里面推导出what is implicated”这个目的而提出的。Grice把自己的这套原理当然也搬到了对各种修辞的分析上,他在Implicature中简单分析了几种修辞:反讽、隐喻、借喻。他认为,隐喻的含义很明显属于what is implicated :因为我们所说的话一定是假的,直接说是没有意义的,所以隐喻的含义不可能表现在字面上,必须是所说的弦外之音。他所做的分析,当然还是传统的隐喻的分析手段:say one and mean another ;而他认为,正因为包含隐喻的句子是假的,明显违反了对话的质量原则,所以我们才能推出隐喻的隐含意义。由此,他也间接暗示了隐喻的理解过程:我们先得出一句话的字面意思,意识到它是错的,然后再去推导它的弦外之音。
概念整合理论对于新颖隐喻的解释力更强,也更符合人的心理学研究。语用角度和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隐喻的区别,从根本出发点到实际追求的目标都是不一样的。在认知语言学中,范畴化是很重要的一个概念,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并不是像语用学的研究那样局限于语言层面,是深入人类认知层面的。
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其在人们的思想以及日常生活中都普遍存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概念隐喻理论主要是指通过对一个知识领域的参照来理解和解析另外一个知识领域的具体过程,其也是源域与目的域两者之间的一组映射。概念隐喻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本文尝试讨论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对大学英语课堂翻译教学的启示。
3大学英语课堂翻译教学中认知语言学的应用
如今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中外合作交流日益频繁,翻译在各个领域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加强翻译教学,提升学生的翻译水平至关重要。英语交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由于我国的教育模式比较传统,中国的学生在翻译课堂上表现得非常被动,没有真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日常教学中会运用教学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如一堂课讲医疗,上课前会先通过师生间的问候,拉近彼此的距离,使学生快速融入英语课堂。Greet Ss by asking them:How are you today?Then I’ll tell Ss that I’m not feeling well today(Write the sentence on the blackboard and guide Ss to read it.)and get Ss to guess the reason freely.If Ss can’t get the answer,I’ll tell them that I didn’t have a good sleep last night.So I have a headache.(I say this by doing a gesture)课堂中学生会对案例进行回忆归纳,并在纸上总结归纳案例,写好后教室里安静了许多,笔者有时也会提醒:“Don’t forget to fi nd a good way to make them easy!”好几个人眉头紧皱,嘴里嘟囔着:“什么方法解决好呢?”笔者点拨:“If you can’t,you may also use your own words.”,大家就开始讨论,争得脸红耳赤,最后少数服从多数,课堂气氛融洽、和谐,做到“放”而有“度”,“活”而不“乱”。这样在探究活动中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利用小组群体力量,使那些对学习不感兴趣、成绩差的同学也至始至终较积极地参加探究活动。
概念隐喻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大量存在,如文学作品、日常用语、科技、医学、经贸等领域中的许多隐喻语言都是概念隐喻所派生出来的。在实际的大学英语课程翻译教学中,大学英语课堂翻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概念隐喻来帮助学生提高对单词和词汇的理解,并增强他们对词汇的识记效果。如在对待金钱的态度中,英语中的隐喻表达可以说成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其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概念隐喻应为money is water,但在汉语中则可以说成是“挥金如土”。汉语和英语之间的这种巨大差异可以通过bank这个词汇来进行更好地认识。
在大学英语课堂翻译教学上,学生通常都是跟一般的二语习得者有着类似的特征,两种语言的冲击对于学生都是处于叠加的状态,两种语言形式通过一种形式表现出来,学生需要在两种语言之间寻找匹配与平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比较容易受到母语体系的干扰,产生母语负迁移,使得翻译带有浓厚的中式英语色彩。在大学英语课堂翻译教学中,由于母语的影响,学生最难达到的就是英语的流利性。例1 :The drainage system is the Achilles’ heel of some big cities in China.(中国一些大城市的弱点是排水系统的问题。)例2 :Time is the money.(一寸光阴一寸金。)
在大学英语课堂翻译教学中,英语老师也需要引导学生有效使用心理认知的方法来培养学生自身的翻译素养,使得学生首先理解翻译材料原文的深刻含义,使得最终的译文更加地道。与此同时,在大学英语课堂翻译教学中,英语老师还需要悉心对学生认知语言学的运用加以指导,在翻译相关内容的时候能够具有较强的敏感力,更加深入地利用翻译材料的社会背景以及文化背景对翻译材料进行重新构型,以认知语言学为指导对翻译材料遣词造句,以期达到原文与译文的概念对等。
4结论
在大学英语课堂翻译教学研究上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以认知语言学中范畴原型理论以及隐喻理论为基础进行研究,使得认知语言学实践与理论密切结合。研习语言学能够在根本上提升学生在对比两种语言时的基本素养,也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翻译实际上就是进行语言和交际转换,是通过对比两种语言得到的。掌握一定的语言学知识,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共性和规律性,必将有助于翻译实践工作。
参考文献
[1]Kuβmaul,P.A cognitive framework for looking at creative processes[A].In Olohan M(ed.).Intercultural Faultlines:Research Model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Textualand Cognitive Aspects[C].Manchester,UK:St.Jerome Publishing Ltd.,2000.
[2]陶友兰.翻译目的论关照下的英汉翻译教材建设[J].外语界,2006(2):33-40.
认知语言学视角 篇11
关键词:语言认知 霍桑 《红字》 人名
引言
《红字》构思非常独特,其艺术表现手法更是别具匠心,因此这部小说成为美国文坛上代表着长篇小说取得长足进步的伟大作品,被认为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浪漫主义作品,更是被誉为美国第一部象征主义小说,并因此为作者赢得了一代象征主义大师的称号。
一、有关霍桑《红字》的相关概述
《红字》是美国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于1950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19世纪美国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跟丈夫从大不列颠本岛移居到当时属于大不列颠殖民地的美利坚合众国的一个城市,在遥远的路途中,她的丈夫被当地土著居民抓获。在自己丈夫被俘虏后,迫于无奈,为了继续生存下去,毫无防备的她轻信了一名陌生的青年牧师并很快怀上了他的孩子,最终,事情败露,她因此也被迫站在示众台上受审,并终生佩带象征耻辱的红色A字。海丝特坚强地选择自己一个人承担责任,就是死也没有把孩子父亲的名字说出来。为了女儿珠儿,在屈辱的悲惨境地之中,海丝特落寞无助但又坚强地存活于世,所有的经济来源仅仅凭借着自己的双手替别人做针线活。海丝特凭借着忍气吞声、代替别人接受惩罚以及坚强不屈的精神力量,使让她怀孕的青年牧师丁梅斯代尔大为感动和大受刺激,不久他便心力交瘁地病倒了。一直躲在背地里仔细打量的海丝特的丈夫罗杰·奇林渥斯医生,也大致明白了事实的本来面目,随后便打算把牧师丁梅斯代尔杀了。最终,丁梅斯代尔带着自己的妻女一起走向了高台,在死在自己女人脚下之前,他把自己如何蒙骗她的前前后后大声地说了出来。海丝特带着珠儿远走他乡,在珠儿早已经成长为大人并建立起自己事业的时候,她的母亲再次返回原来的那座城市,依旧佩戴着代表耻辱的红字,通过她本人的不断努力,积善行德,到处帮人,直到把自己原先所犯下的罪行与下流之事抹平,坚持到自己死去的那天为止。
二、语言认知视角下霍桑《红字》中人名的解析
(一)《红字》主要人物海丝特·白兰太太
作品的主人公胸前被挂着一个很大且显眼的红A字,她的名字叫做海丝特·白兰。在作者的构思中,海丝特·白兰太太的出场是在那个世纪中期的盛夏,一个不是很美好的阳光刚出来的时刻。走出牢房大门的时候,海丝特手里还紧紧抱着自己的亲骨肉,当时孩子只有不到半岁。然而手里的小孩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而是她胸前佩戴的那个非常醒目的A字,佩戴大红A字的女人,是她身份的象征。通过语言认知视角对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本人及其名字进行分析就可以知道她的名字具有多种意思:第一,看到她的名字,就会让我们瞬间想到地中海岸的古希腊神话中万神之主的宙斯的姐姐,因为她们有着极其相似的外表,在作品中,霍桑对其进行了非常奢华的外貌描写;第二,她的名字同时也是不顾一切、非常草率等词的谐音。作者故意一开始很随意地安排她嫁给了身体上存在严重畸形的上了年纪的读书人,她甚至可以容忍自己的丈夫只会关心自己的学术而可以无视自己的存在,以至于她没有办法从这个男人这里得到她内心真正想要的生活。紧接着又是很随便地离婚,之后又没有仔细考虑而改嫁给有别于学者的牧师,这还是源于她自身被作者规定的随意性,注定此段感情的结局会和之前一样;第三,从语言认知角度分析她的姓,从语言认知至少可以解析出隐含其中三种差别很大的意义。第一种是:作者暗中安排具有窥视意义的词根来命名她的姓氏的第一个音节。通过作品中的阐述,直到有一天她才真正地窥视出在自己周围的所有人虽外表之下个个人模人样,但在内心深处,他们几乎都该带着红字。第二种是:从她的姓氏的读音中很容易发现,原来这个词和祛除的读法很像。作者从一开始便为读者深度剖析了她会通奸的根本原因,也从一开始就秘密树立起她会勇敢地洗去自身污垢的大旗。第三种是:她的姓氏的读音也像性欲这个词的读法。她之所以会去干为世人所不齿的通奸,根源就在于她从自己丈夫那里得不到安慰,为了满足自己只好不顾一切地和外面的男人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情。
(二)《红字》主要人物牧师丁梅斯代尔
《红字》中的另一个主人公就是非常虔诚而又满腹经纶的牧师丁梅斯代尔。我们从语言认知的角度来分析他的名字,很容易就可以发现作者的预先埋伏。我们继续按照语言认知的角度去分析,从虚怀若谷这个词可以联想到,把牧师名字前后拆开,可以分出来一个暗弱的和山谷两个部分,把二者叠加到一起,正好就是前面那个词。我们继续从作品中阅读就可以知道,原来牧师真是这样一位人物。他把自己所犯下的罪行和道德所不容的下流行径,隐藏得无比深,叫大家很难看穿,那么,在语言认知视角下来探讨牧师的名字,得出的是以上几种认知。在作者的笔下,他认为常人所犯下的罪过总和牧师犯下的罪过不可相提并论。因为普通人没有他那么虚怀若谷,总是把那些见不得人的肮脏之事下流地搬到世人的面前。透过他的名字,正好符合语言认知的视角下分析所得到的结论,其实是作者本人之前就为读者事先安排设计在整部作品当中。
(三)《红字》主要人物海丝特·白兰太太女儿珠儿
这个孩子跟上面两个主要人物关系非常特殊,因为他们正是这个女孩的父母。我们从语言认知的视角来分析她的人名的话,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种不同的认识。第一,作为人名的女孩的名字跟小溪这个词发音很相近。通过对作品的研读,可以发现女孩如小溪般的清澈和纯净,却不能成为更为浩瀚宽广的大海里的一份子,只能藏身在深山密林之间。我们知道女孩子的到来不像其他普通孩子那样合乎情理,但她内心是干净透明的。她在父母之间既是伤害的承载者,也是进化人们心胸的代言人。第二,女孩名字代表着珍贵无价。从她的到来我们可以知道,是她的母亲毁掉了自己的一切才换来她的降生,也是她父亲断送了自己本该继续坚持的受人敬仰的传教事业而换来了的生命,这些足够看出女孩该有多么独特的价值。第三,除了珍贵意义之外,从语言认知的角度来分析,我们还可以分析出佼佼者这层含义。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有非常漂亮的脸蛋,匀称的体型,几乎是所有孩子里最讨人喜欢的,作者在描写女孩时明显运用了更多的修辞手法,因为在作者看来她就是一位佼佼者。
(四)《红字》主要人物其他代表罗杰·奇林渥斯
在除去上述三位主要人物之外,我们再分析一位其他人物的人名。透过语言认知的相同视角的剖析,我们找到了作品中被作者安排充当反面人物的角色罗杰·奇林渥斯。他的名字从文字本身就告诉世人,他不是一个什么好东西,他的名字总是和那些人们厌弃的名词分在了一起,不是跟流氓音近,就是恶棍隔壁。我们再回到作品中去观察,透过语言认知的视角来阅读,他的人名再回到我们读者的眼前,便会更加地深刻而醒目。
结语
高度的艺术成就使得《红字》这部长篇小说历经岁月长河的淘洗而更加熠熠生辉,在美国乃至世界小说史上独树一帜,百余年之后仍受到各国读者的广泛喜爱。同时,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象征寓意、艺术手法和文化思想等多方面的论文也层出不穷,但这些研究成果还远远不够,学界亟需研究者们运用扎實的语言文字功底,开阔的评论眼界和集文学、历史、哲学和宗教于一身的文化素养全面地解读作品,为读者呈现一部真实的《红字》。语
参考文献
[1]任晓晋,魏玲.《红字》中象征与原型的模糊性、多义性和矛盾性[J].外国文学研究,2000 (07).
[2]胡壮麟.语言学高级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认知语言学视角 篇12
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 因此学习英语构词法很有必要。英语中大量的新词都是在原有语言材料上进行加工而得来的。复合、派生和转化是主要的构词法。该文主要关注的是转化构词法。转化法是指使词从一种词类转化为另一种词类, 从而使该词具有新的意义和用法。转化法不改变词形, 却改变词性。转化法包含多种情况: (1) 转化为动词类, 其中包括名词转动词, 如“water”有“水”和“浇水”之分;“eye”有“眼睛”和“看见”之分;形容词转动词的语义比较简单, 大多数都是状态的变化, 其意义具有两种:使...怎样或变得怎样。如dry”有“干的、干燥的”和“使...干燥”之分;“free”有“自由的”和“使自由、释放”之分;副词、连词、介词等转动词, He was muched again.他又得到了重用。 (much:v.“重视、充分利用”是由much:adv.“非常、很”转化而来的) 。此外, down有“向下”和“喝下”之分, 例如:He downed our tea and left。 (2) 转化为名词类, 其中包括动词转化为名词, 转化后的词义基本保持基本义或稍微有些引申, 比如:look-have a look;walk-have a walk。形容词转化为名词, 如:You are such sillies. (silly:adj.愚蠢的-n.愚蠢的人) 。 (3) 转化为形容词类, 这类主要是指名词转化为形容词用作定语来修饰其他的名词。比如:a brick house, a silver wedding等等。英语中转化词的运用极其广泛, 各种转化词在形式上大体保持一致, 意义依据具体的使用语境而定。
2 转化法构词的认知理据
词的理据是指事物和现象获得名称的依据, 也就是名称和事物之间的关系问题。 (李兴华, 1994:121)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 我们需要更多的新词来表达相关概念。而事实表明语言发展过程中逐步产生出来的大量新词往往在语音、形态或语义上是有理据可寻的。这是因为, 人们创造一个新词去表示一个新事物或新概念时, 总是在已有的语言材料中去寻找某些依据, 是对原有材料进行加工的结果。这样新词才容易理解, 容易流通, 也便于人们之间进行交际。
认知语言学以体验哲学为基础, 其规律是现实-认知-语言。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们在对现实世界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认知加工而形成的, 是主客观互动的结果, 在现实与语言之间存在“认知”这一中介。也就是说通过对人体自身或者外部世界的互动体验, 人们可以获得相关的经验, 语言就是帮助人们将各种经验概念化的一种工具。
2.1 原型范畴理据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是在反对经典范畴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认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范畴化在许多情况下不是依据充分必要条件, 而是依据家族相似性建立的。原型范畴是一种模糊的集合, 主要表现在: (1) 原型范畴内的各成员地位不平等, 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 (2) 原型成员之间具有边界模糊性。邻近范畴相互渗透, 范畴之间缺乏明确的界限。转类构词实际上是一个内部成员地位不平等、外部边界模糊的原型范畴:其内部成员依据词性改变程度的不同, 即原形词和目的词在名词—形容词—动词连续体上跨越的“距离”大小呈现出不同的原型等级;它们的原型等级从大到小不断变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其形态属性逐渐减弱、句法属性逐渐增强的过程。 (周启强, 2008:47) 词汇有基本词、上位词和下位词之分, 以上三种词都反映了不同的认知范畴和概念意义。多义词范畴原型裂变、次范畴化及相关问题研究 (廖光蓉, 2005) 中研究了通过原型范畴裂变和次范畴化可以更好地理解多义词。比如动词exchange和名词exchange的基本义都是“交换”, 属于exchange范畴内的中心成员, 具体使用依据语境和意义而定。通过原型裂变和次范畴化, 可以得出多种引申义:交流 (exchange culture) 与 (a cultural exchange) 、转换、交谈、辩论交锋、交易所等等。依据构词规则和词的语义范畴来可以建立词与词之间的各种语义联系, 从而建构强大的英语词汇能力。因此可以得出原型裂变、原型扩展是转化法构词的重要认知理据之一。
2.2 隐喻理据
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具有任意性, 即形式与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但是一些词语的形式与意义确实存在某种关联。新生成的语义能够从其形态结构得到启发, 这种现象的生产机制就是词语的隐喻性。认知语言学家认为,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基于相似性、以身体经验为基础, 隐喻是从源域向目标域的跨域映射, 因此隐喻的相似性是转化构词法的理据。隐喻思维是一种主要的引申路径和语义理据。比如运用隐喻思维, 英语许多动物名称可以直接转化为动词。将动物的某些特征寓于动作之中, 能使表达更生动、更省力。例如duck (鸭子) 这个词语有鸭子寻觅食物而产生的动词词义, 因为鸭子在水中觅食时会迅速扎入水里, 因而赋予其动词词义, 表示“低头回避”。”duck one’s head”、“duck an issue”中“duck”都是“回避”的隐喻用法。很多表示动物的名词都可以运用隐喻思维赋予其动词词义, 如:fox (狐狸-用诡计欺骗) 、wolf (狼-狼吞虎咽) 、snail (蜗牛-缓慢爬行) 、dog (狗-尾随、追踪) 、worm (虫子-蠕动) 等等。很多表示人体某部分的名词也可以做动词用, 比如:stomach (容忍) 、shoulder (承担) 、elbow (用肘) 、arm (武装) 、finger (用手碰, 指向) 、skin (扒皮) 、hand (递交) 、head (向...) 、eye (看见) 、face (面对) 等等。隐喻思维是转化构词的重要理据之一, 现代英语中很大一部分一词多义现象都是利用隐喻等认知机制寓新意于旧词。
2.3 转喻理据
认知语言学家同样认为转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基于邻近性或相关性, 转喻是在同一个认知域或者ICM (理想化认知模型) 内, 理解和表达“部分和整体”关系的一种认知现象, 即用一个部分来认识一个部分或整体。转喻思维是英语转化构词法产生的重要理据之一, 是名-动转类最基础的认知手段。以下两个例句: (1) He is a fox. (2) He foxed me.对其深入分析可以证明转喻是名-动转类最基础的认知手段。通常人们认为 (1) 中的fox是隐喻用法, 将狐狸“诡计多端、善于欺骗”的特征映射到人身上, 这些特征就是狐狸与人的相似性。而 (2) 中fox却是转喻用法, 是用狐狸的“欺骗”特征来代替狐狸本身, 使得词类发生了变化, 从名词转为了动词。因此可以看出, 隐喻只是在名-动转化过程中完成了第一步, 即名-名转化, 而真正的名-动转类则需要转喻来完成。已有的研究表明, 名-动转化这种语言现象的发生是以转喻, 具体来说是以事物转喻动作为基本的认知手段。 (徐盛桓, 2009:1-9) 例如, 英语中有这样的表达: (1) His beer brimmed over。 (2) John bicycled into the town。例 (1) 中的brim在英语中表示“ (容器的) 的边沿”、“帽檐”等。其特征是处于容器的最高处, 装在容器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这一界限, 否则就会溢出。用brim来表示“达到边沿”的意思;例 (2) 中用“自行车”来代替“骑自行车”, 这是基于“自行车”功能特征这一邻近性而发生的转喻。此外, 英语中运用转喻思维进行词性转化 (名动转化) 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to ski, to shampoo one’s hair (用工具代替动作) ;to butcher the cow, to author a book, to doctor a patient (用施事代替动作) ;to blanket the bed, to dust the room (用事物代替动作) ;to have a bite (用动作代替事物) ;to landscape the garden (用结果表示动作) ;to tiptoe into the room (用方式代替动作) ;to sneezed the tissue of the table (用途径代替动作) ;to summer in Paris, to Christmas with sb. (用时间代替动作) ;to porch the newspaper (目的地代替动作) 。
2.4 构词的经济性原则
语言经济原则, 又称省力原则, 源于人们习惯的“语言懒惰”。语言是随着人类进化而不断发展起来的, 是人类认知的一部分。语言是在人类感知和理解世界的过程中, 通过心智活动, 将经验到的外在世界加以概念化并将其编码的结果。 (韩佳玲, 2008:58) 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 都有着共同的经济意识, 以最小的认知投入, 获得最大的语言使用。比如转化构词法, 单词的词形没有改变, 而通过转化获得了其他的词性使用, 这样记忆的负荷就会减轻很多, 新词或多或少的与旧词相联系。转化法在英语中特别能产, 大多数名词都能有相应的动词使用方法, 这与构词的经济性有关。英语词汇中能够转化的大多数是简单词, 比如大部分的单音节名词都能转化成相应的动词形式。比如:hunt (n.狩猎) /to hunt (v.打猎、搜寻) ;walk (n.步行) /to walk (v.散步、行走) 。英语中复合词的转类情况也很多, 比如:spotlight (n.聚光灯) /to spotlight (v.聚光灯照明, 使突出醒目) ;blacklist (n.黑名单) /to blacklist (v.列入黑名单) 。语言简洁性的词概念框架基础 (廖光蓉, 2007) 中也例举了动词转化而来的名词具有表达上的简洁性, 但是在语义上表示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例句“He had the rejects placed in the open space.”中的“rejects”是由动词“reject” (拒绝) 转化而来的名词, 表示refrigerator that rejected by the customer (被顾客拒绝的电冰箱) 。依据框架理论可以得出任何一个表示动作或者行为的动词都可以激活如下的框架:施事、受事、过程、结果、状态、动机、目的、动作或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等等概念。在动词REJECT框架内, 突显的是“拒绝的对象”概念, 因此语境化的结果便是例中reject的具体意义, 在该框架内, “拒绝的”还可以指人, 如He is a society’s reject. (他是个社会的弃儿) 。
2.5 构词的象似性原则
象似性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框架之一, 它是依据“现实—认知—语言”这一基本出发点而得出的结论。象似性是指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之间, 即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可论证的, 有理据的。 (赵艳芳, 2004) 象似性包括距离象似性、拟音象似性、标记象似性、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隐喻象似性等等, 其在拟声词、派生词和复合词等构词上都有非常大的作用。这里主要探讨转化法, 它以象似性为中介来实现转化。比如直接模仿自然界和客观世界声音为构建的拟声词在多数情况下能够实现动-名转化。比如bowwow是模仿狗叫而构建的拟声名词, 表示“狗叫声、狗吠声”,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转化为动词使用, 如:The dog is bow-wowing.这种名-动转化的直接拟声词在日常交流中运用非常广泛, 比如:摹拟人声的拟声词chuckle (n.轻笑、窃笑-v.嘿嘿地笑、轻声地笑) 、chatter (n.唠叨-v.喋喋不休) 、giggle (n.吃吃的笑-v.咯咯地笑) 、grumble (n.怨言-v.嘟嘟囔囔) 、shush (n.嘘声-v.用嘘使安静下来) 等等。其他摹拟动物声的拟声词如cock、cuckoo、meou、roar、quack等;模仿物体声的拟声词如bomb、bang、sizz、crack、chug等;摹拟金属声的拟声词如clang、clank、clink、ting、tinkle等;模仿水等液体声的拟声词如bubble、drip、plop、splash、trickle等, 大多能实现名-动转化。象似性在构词中确实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而名-动实现转类实现中真正的认知机制则是转喻, 上述所以拟声词都可以表达喻特征于动作, 以事件代替动词这样一种认知机制。
3 结束语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对英语转化法构词理据进行了简要分析, 可以得出隐喻、转喻等认知因素在转化法构词中都发挥了或大或小的作用。语言是表达人与外部世界、人与人内部状态互动体验的结果, 是帮助人们概念化的一种工具。因此, 新词大多数以经验或者概念为基础, 通过隐喻、转喻、原型扩展、类推等认知手段来构建, 既考虑词语的经济性又要兼顾象似性, 使得词语的形式结构与经验基础相对应, 从而能够更好的掌握新词新意。
参考文献
[1]Evans V, Green M.Cognitive 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M].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6.
[2]Matthews P H.Morphology[M].Bei 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3]韩佳玲.英语构词的认知经济原则[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8 (11) :58.
[4]廖光蓉.多义词范畴原型裂变、次范畴化及相关问题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 (10) :12.
[5]廖光蓉.语言简洁性的词概念框架基础[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 (11) :12-13.
[6]李兴华.试析现代英语的构词理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1994 (2) :121.
[7]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认知语言学视角】推荐阅读: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词成因探析论文11-20
认知语言学01-10
认知社会语言学12-04
认知语言学词汇教学07-17
认知语言学的魅力05-23
认知语言学体验观09-10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07-22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11-28
认知语言学都研究什么09-13
认知语言理论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