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分寸

2024-07-21

语言分寸(精选7篇)

语言分寸 篇1

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评价语文的优越性和必要性, 要把握好分寸, 讲究评价格方式方法, 正确评价学生, 从而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结合笔者的课堂教学实践, 剖析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几种方法, 仅供同行参考。

一、因人评价, 分层把握

有困难的学生通常表现在理解能力、在记忆能力以及学习态度方面存在问题。老师要从他们身上去发现让他们自己认同的优点, 进行准确的评价;发现闪光点, 使他们打消自卑心理, 树立自信心, 激发努力学习的愿望。对于这一部分学生教师的评价语言要针对学生个体而言。如:对于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可侧重在学习态度方面进行鼓励, 对学习态度有问题的学生的评价语言要刚柔并济, 不仅能让差生心服口服, 还为他们的进步指明方等。

感悟能力一般的学生在班内占多数, 他们的学习态度端正, 学习上有发挥的潜力,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教师丰富、生动的评价语言能让这些学生处于一种积极亢奋的状态, 这个时候的他们所释放出的热情和潜能就能使他们努力向班里的优等生靠拢。同时他们也需要听到如其分的评价, 通过老师的评价, 了解自己的长处、短处, 从而取长补短, 完善自我。课堂评价语言就应侧重对他们学习态度的鼓励与欣赏, 对知识正误及学习方法的点评。在课堂语言中, 对这部分学习的过程也要进行客观的点评, 学生听到了切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评价, 感到比较满意时, 自然会产生积极向上的愿望。有良好的学习愿望, 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前提。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师的评价层次也会相应改变。伴随评价层次的变化, 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学习能力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感悟能力强的学生既有较强的理解能力, 而且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 教师的评价语言, 不能停留在简单的知识层次上, 而要选择独特视角, 开阔学生视野, 激发深入思考、探究的欲望, 使他们的学习进入更深层次。教师的评价要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方式、思维角度等方面, 不但对这部分学生给与直接的肯定, 同时让其他同学从他们富有个性的学习方法中体会到些什么。这样的评价语言不仅给其他学生指出学习的目标, 还给了优生继续奋斗的目标, 避免使其满于现状。教师抓住这些个别现象进行评价, 往往能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使语文课堂既和谐又有深度。

二、适时评价, 注重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中, 师生交流, 互动的过程, 最能体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和谐程度, 语文课堂是“人文关怀”的最佳场所。因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兴趣, 很大程度上要靠教师课堂评价来维持, 即时有效的课堂评价语言能使课堂气氛保持民主、平等、愉快和积极的和谐氛围。即时评价语言很丰富, 如:真诚的赞美语;鼓励的身体语言;安慰和解困的幽默语言;启发思维的引导语言等, 这样的语言能形成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总之, 尊重、理解、宽容的课堂评价语言, 是和谐课堂文化的前提, 课堂教学才能成为师生充满真情的生命历程。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有别于其它学科, 真实的教学过程中, 必然有生成。师生共同发展, 这是新课程追求的目标, 课堂上教师不是教材的忠实执行者, 而是创造者, 课堂上生成的东西, 需要我们用“即时评价”来鉴别, 作出价值判断, 评价本身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教育家斯塔佛尔曾说:“评价不在于证明, 而在于改进”, 有效的“即时评价”不是简单的褒贬, 而是注重点拨、启发、引导的艺术性, 而这一过程正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判断和增长能力的关键所在, 这种有效性不仅是课堂生成向良性发展, 而且达到了师生共同成长的目的, 致使语文课堂更精彩。

认知心理学认为, 人是通过感觉、注意、记忆、语言、思维和推理等心理活动过程, 对信息进行加工、简约、转换而成为知识与经验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的。教师必须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问题设置后, 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应随课堂情景而即时调整, 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更宽泛的层次, 而不是狭窄的死胡同, 也不应该刻舟求剑, 死守教学设计, 忽略学生的感悟和体验的过程, 把学生的主动认知过程, 变成了来时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因此, 有效即时的评价语言, 能使学生的认知能力有效提高。

三、终结评价, 掌握火候

新课程的评价理念, 在《纲要》中有这样的表述:“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发展。”因此, 在语文教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评价语言不能死板的过早的给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 这样会压抑学生、打击学生, 致使语文课堂像一团死水, 彰显不出应有的生命力。“多一把尺子, 就多一批好学生。”许多好学生是教师评价的结果。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免犯这样的错误:一听到学生的答案和自己所想的一样, 就万分激动, 高度赞赏, “非常正确”脱口而出, 过早的对学生的答案作终结性的评价, 扼杀了学生与发展思维的火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引导发言者和其他同学一起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 并即时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给予鼓励, 延迟课堂教学中的终结性评价, 这样能有效地增加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 激发学生的思维, 同时也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保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艺术性表现在多个方面, 以上三个方面是我在教学中总结出的点滴经验。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说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语言。总而言之, 只要教师心中装着学生, 视课堂教学为一门艺术, 潜心研究和掌握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艺术性, 一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母爱的分寸 篇2

把母爱多蓄于心底

在现实生活中, 不同性格的母亲其母爱的表现方式是不一样的。性格开朗者, 往往表达的方式比较直接, 有时不分场合, 也不顾及孩子的心理状态, 使母爱的表达非常豪放与率直。性格内向的母亲, 一般表达的方式比较含蓄。不同文化层次的母亲其母爱的表现方式也不一样, 会有朴素与精细的差别。不论何种情况, 都是正常的, 无可厚非。但如果把母爱蓄于心, 藏于情, 而尽量少显于形, 过于直, 那就会使母爱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所谓蓄, 就是要加强修养。母爱是母亲的天性, 有与生俱来的因素, 但后天的修养是使母爱至善至美的重要过程。这就要求每个母亲加强学习, 积极提高文化素质, 不断陶冶道德情操。一个具有良好文化素质和道德情操的母亲, 才会真正理解母爱的真谛, 才会赋予母爱更完美的内容和表现方式。

把母爱多施于幼小

在孩子不同年龄阶段享受的母爱应该有所不同, 这是母亲要把握的分寸。对处于幼小时期的孩子, 大致相当于上小学之前, 应该施于更多的母爱。孩子从嗷嗷待哺到咿呀学语, 再到蹒跚走步, 处在弱小渐长的过程之中, 缺乏基本的认知能力、抗御疾病和外来伤害的能力, 犹如一颗小草非常脆弱, 经不住任何风霜雪雨的摔打。这个时期的孩子特别需要母亲的精心呵护, 一丝母爱就如一泓清泉, 会无声地滋润着孩子的成长, 母亲也会从孩子快乐的成长中获得精神愉悦和满足。但孩子到了青壮年以后, 就应该尽量减少母爱。这时他们已经有了自己人生观和世界观, 有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甚至自己也要承担做父母的义务和责任了, 如果母亲总是觉得他们没有长大, 仍然无微不至的关照和喋喋不休的唠叨, 那只能适得其反, 使母爱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把母爱多渗于行为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这是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全诗的字里行间都饱含着母爱, 感情诚挚深切。我们不难发现, 这首诗通过慈母飞针走线密密缝的动作形象, 让读者强烈感受到母爱的厚重与真挚, 具有无爱胜有爱的渗透力和感染力。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母亲应该把母爱渗透在自己的行为中, 而不是放在口头上。因此, 要善于把母爱寓于孩子的生活细节之中。作为母亲, 要尽量减少那种口头式的母爱。现实生活中, 有的母亲对孩子动不动就什么“我的乖乖”、“娇娇宝宝”, 这并没有什么不好, 但过多过滥, 会助长孩子任性、娇气等一些不良习性的产生。

把母爱多注于失败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 会遇到成功与失败的事, 遇到快乐与痛苦的事。母亲应该怎么对待呢?著名作家郑振铎曾说:“成功的时候, 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这已作出了明确的回答。事实也是这样, 孩子在失败、痛苦的时候, 最需要关怀, 最需要母爱。比如, 当孩子考试没考好的时候, 母亲的一个吻, 一个微笑, 一个拥抱, 就会使孩子感到温馨, 减轻精神压力, 从而受到激励和鞭策, 其教育的效果远比打骂要好。再如, 孩子在事业上不成功, 或者创业失败, 总会造成财物的损失与身心的伤害。在这种情况下, 他们更需要母爱的抚慰。如果母亲适时给予鼓励和安慰, 会使孩子尽快从失败的阴影中摆脱出来, 从而振作精神, 努力奋发, 可能取得新的成功。如果过于责备, 或者没完没了的唠叨, 会加重孩子的失落感, 可能导致他们对生活、对人生失去信心, 甚至破罐子破摔, 这样会毁了他们的一生。那么, 在孩子成功的时候, 快乐的时候, 母亲有必要指出他们的不足, 提出严格要求, 防止他们骄傲自满。成功时就是欢笑和奖励, 失败时就是棍棒加打骂, 这是每个母亲要特别注意避免的问题。

掌握分寸适当“惩罚” 篇3

再来看看国外教育, 就拿世界发达国家美国来说, 家长打孩子是不合法的, 严重时可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在不少地方, 学校体罚学生是合法的, 允许教师适当体罚学生, 有的私立学校体罚学生更是严厉。可见, 美国教育中的体罚之重并不亚于中国古代的私塾。

目前, 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 全面推进新课改, 要求学生德育为首, 全面发展。作为教育从事者, 我们会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有教无类”、“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教师”、“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让我们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循循诱导说服教育。可是话又说回来“性相近, 习相远。”每个人个性不同, 如此之法虽好但并非最管用, 这就出现了说而不服, 屡教屡犯的现象。再说我们的家长, 更是过分溺爱孩子, 不允许老师批评和责备, 不论学生在校、家表现如何, 不理性看待问题, 就兴师动重跑到学校找老师、找校长, 为孩子声讨公道, 弄得老师们只好“因人施教”。

我们作为小学教师, 教育对象是小学生。“学生”前面的“小”字就确定了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一个个可爱而不自觉、活泼而随心所欲的个体。我们就从以下三方面分析一下:

一、生理特征

小学生年龄一般在12周岁以下, 正处在天真烂漫的孩童时代, 活泼可爱。好动、贪玩、不自觉是他们的自然天性。而小学阶段是各种良好习惯的形成阶段, 教育要求他们用一颗童心养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那么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必然会犯许多幼稚的错误。这时, 教育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的强迫性内容, 使教育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心理发展水平

小学生处于儿童时代, 受其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 所以学校重视养成教育, 重视学生各种良好习惯的形成。一般来说, 小学生不懂什么是自尊, 什么是人格, 关于自尊、自爱、自强、自习学生是个模糊的概念。他们总是习惯于大人的督导, 像对待初、高中学生那样的理性教育, 正面引导未必有效果。相反严厉的批评, 却颇有收获。譬如说, 在课堂上个别学生开小差或注意力不集中, 将他在教室后面罚站。这样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课堂上来。对于这样的学生来说, 这是一种惩罚, 一种提醒, 一种教育。拿我们农村小学来说, 家庭教育几乎是个空白, 教师课后留的家庭作业, 有不少学生总是“置之度外”, 教师严厉批评, 责令其在早餐时间完成, 这样的处罚切实可行。虽说剥夺了学生活动的权利, 使学生心里不舒服, 却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家庭教育

孩子的成长并非完全由学校承担, 还有很大一部分由家庭、社会来承担。就说家庭教育吧,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其言行举止对孩子会产生终身影响。为人父母的人都会有一个切身的感受——对孩子光说好话是不行的。试问每个家长, 你是怎样教育孩子的?无非是说、哄、打、骂, 鼓励和批评, 软硬兼施。如对于同一件事情, 父母的态度不同, 评价不同。小学六年级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同样体现的是对孩子无限的关爱, 母亲是一如既往的鼓励, 父亲却是严厉的批评。正如文中所说:表扬的力量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 平衡时教育才是全面的。从家庭教育的角度, 学生早就适应了这种教育方式, 且根深蒂固。在试问每个家长, 面对一大群个性十足的孩子的教师, 采用一些必要的强硬手段, 你还会不同情理吗?

四、独生子女这个特定的社会历史阶层之特性的强烈反应

生活水平提高了, 每个家庭只生一个孩子了, 祖辈父辈双溺爱, 孩子们一个个成为小皇帝小公主了。于是, 相当一部分孩子目空一切, 唯我独尊, 自私自利, 不守规则, 受不得一点挫折, 吃不得一点劳苦, 没有自律能力和自控心态。一个班集体里充斥着许多这样的个体, 多方位的矛盾必然经常发生, 学生、家长、教师、教育行政领导, 对此各有思考的切入角度, 各有行为的界定标准。这样, 不但有社会上的广泛议论, 而且在可以预见的一个历史时段内很难产生一个共识。前面提到过, 教育部的《规定》一出台, 就遭到了网民的讥笑与批评, 这就是证明, 班主任教师也很难按《规定》所说的“适当批评”去操作。

如此看来, 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惩罚, 惩罚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因为教育过程中, 孩子们必然有或大或小的过失和不妥当之处, 这对此进行矫正和助其在认识上有所增长, 但惩罚要有一定的度。这个“度”如何掌握,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对象, 不同事件相机行事, 运用惩罚的手段, 达到教育的目的。如罚跑三圈、罚站等要考虑学生的体能和健康状况;罚扫教室要考虑劳动和为集体服务是光荣的事, 跟惩罚联系起来行不行;罚多做练习、多写字, 要考虑跟减负要求是否有冲突。各方面的考虑归总起来是一个“适度”的问题, 而适度又与所采取的形式和方法有密切联系。

在全面推动新课改的浪潮中, 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掌握分寸, 适当“惩罚”是非常必要的。这正如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晓芸老师所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 是脆弱的教育, 是不完美的教育。”人生的旅途中有许多荆棘和坎坷, 要让学生以后坦然面对, 少犯错误, 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 对学生的成长多几分责任、尊重和关爱吧!

摘要: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确实已成为教师执教的道德底线。但是说服教育并不是万能的, 对部分问题孩子已失去了作用, 如果不采取一些强硬手段, 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成了不负责任的教育, 我们没有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 反而是“顺其自然”, 真是误人子弟。教育惩罚是建立在不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不侮辱学生的人格之上的。我认为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 而不是目的, 其过程虽具有强迫性, 但学生能引以为戒, 使学校教育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教育对象分析,掌握分寸,适当“惩罚”

参考文献

给仇人留点分寸 篇4

当时, 正有北方军队入侵宋军, 郭进便对那个军校说:“你竟敢到朝廷里乱说我的坏话,确实胆子不小。今天饶你不死, 你若能杀退眼前这股入侵的敌兵, 我还可以向朝廷保举你做官。”那个军校立即披甲上马,奋勇杀敌,大捷而归。郭进把这件事写成奏折上报朝廷, 请求给这个军校赏个官职。

太祖看罢奏折说:“他陷害我忠良之臣, 仅凭借这点功劳就能赎(shú)罪吗? ”便又把这个 军校送回 郭进那里。郭进又一次请求说:“如果皇帝使我失信于人, 不给有错的人留点退路, 那我以后就不能再用人为将了。”太祖听后 就答应了 郭进的请求。

如何把握问题报道的“分寸” 篇5

一、记者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 证据意识, 多疑心态, 不能人云亦云

现实中, 记者往往处于主动地位, 多提多问。但是, 这是常规报道、成果类报道, 但是在问题报道中, 这种作风并不完全可取。一篇问题报道最起码要有如下内容:事件、新闻背景、前景、过程、新闻分析、主观感性、新闻预测、图片说明和建议, 这无疑是对传统新闻要素的大扩容。所以记者采访时, 在没有完全弄清事态发展和实质之前, 多问一句都是废话, 要惜字如金。记者要精通法律法规, 收集完整的新闻采访素材并以“证据”形式固定下来, 防止被采访对象“反口”和引用失实的数据和证言。

如同银行给企业的金融信用定级一样, 采访中搜集的证据同样也可用定级的方法来确定,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依职权制作的公文书的证明力一般是比较可靠的; (2) 物证、档案、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或者经过公证、登记的书证, 相对来说也比较可靠; (3) 原始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传来证据; (4) 直接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间接证据; (5) 采访对象提供的对其有亲属或者其它密切关系的当事人有利的证言, 要慎用。几年前, 记者代理一起新闻侵权案件, 稿件采访记者发了, 并信誓旦旦能提供出处。但是发生诉讼后一问提供线索的某部门工作人员, 对方一口回绝:“我说过吗?”记者只能“干吃哑巴亏”, 最后报社以赔偿而告终。特别在问题报道中, 最好是用“定级”方式认真筛选, 以官方已经定论的书面材料为准, 对于采访对象提供的, 要慎重对待。不能因其身份, 而忽略了严慎性。

二、明确报道范围, 主要以解决问题为主, 要敢于取舍

现在构建和谐社会是主基调。对于不适宜公开见报的, 但为了解决问题, 为群众反映情况, 用“内参”是一种最好的办法, 充分发挥记者的职能, 及时把问题如实地反映给领导。但在写作上也要严肃认真, 全面科学地组织和使用新闻背景, 对事件的演进和变化要准确, 分析要全面, 有利于决策者了解和认识事物在复杂状态中的走向的形成和发展。

三、采访要全方位, 不能遗漏环节

调查要全面, 当前问题类调查报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曝光式, 重在揭露政府及公共机构内某些个人或小集团的渎职行为和腐败行为, 或者是违反道德和良俗的行为。另一类是分析调查式, 重点关注社会体制中的种种弊病, 用新闻语言、技法, 层层剖茧, 理性分析问题, 并试图予以纠正。这就要求, 搞批评报道不能采访不细, 不能道听途说, 要亲历亲为, 不能主观臆断, 过早下结论。对直接采访难度大的要学会“迂回”采访, 并且记者要在二人以上, 不要独自一人, 可能的情况下摄影记者隨行。这样的好处, 一是互相之间可以拾漏补缺, 二是相互整个过程有个证明, 并便于证据保存。

四、稿件写法上要有“度”

新闻记者不是万能的, 不是法官, 更不可能对问题把握得十全十美, 这就要求报道有张有弛。首先, 要认真学习新闻政策和撑握好报道的分寸, 在一定时间内与党委宣传基调保持一致, 导向一致。其次, 在稿件中该模糊的地方要模糊, 不能以偏概全, 明明是执行人不利, 而归于政策。不要把批评说的太满, 要有余地, 引导正确报道方向, 便于有错即纠。

五、对讨“公道”的上访者, 要软着陆, 不要激化矛盾

批评报道不可能没有闪失, 特别是涉访报道, 有了也要认真对待。一是要认真对待上访者,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能认为报纸是“万能”的。不能全面听信于上访者, 而要实地采访与调查, 杜绝一叶瞕目。第二, 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错就是错, 向人家说清楚, 说明原因, 求得谅解。如果这些也不行, 就勇于在报纸上公开承认错误, 这样也更能维护报纸的威信。同时, 记者采写问题报道要和本报社的报道计划保持高度一致, 把准脉络, 理清步骤, 分寸有度, 唱响主弦律, 解决民生问题, 宏扬正气。

骨度分寸改为解剖标志尺的考辩 篇6

1 骨度分寸名不符实

“骨度”源自《灵枢·骨度》。原文在记述了某些骨骼的长度以及某两个解剖标志之间的长度之后曰:“此众人骨之度也”, 即“这就是众人骨骼长度的测量标准”。然而, 其中有一部分内容所指的并不是骨骼的长度, 而是某两个解剖标志之间的距离。如“发所复者, 颅至项尺二寸”、“天枢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两乳之间广九寸半”等, 从而可以看出, “骨度”名不符实。

现代骨度分寸定位法中的骨度分寸是后人根据实际不断修改、补充而形成的, 语言也已现代化, 但由于沿用了“骨度”之名, 因此, 对“前后发际间十二寸”、“两乳头之间八寸”、“腋前纹头至肘横纹九寸”、“肘横纹至腕横纹十二寸”等内容仍然是名不符实。在这种情况下, 若是不曾读过《灵枢·骨度》原文, 即使学完骨度分寸定位法的内容, 也会因骨度分寸名不符实而感到难于理解。

2 骨度分寸定位法与解剖标志定位法的关系

骨度分寸定位法是指主要以骨节为标志, 将两骨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分寸, 用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 因此, 它只适用于解剖标志及其邻近部位的腧穴定位。但实际上, 远离解剖标志的腧穴还有许多, 为满足临床的实际需要, 必须有新的定位方法。于是, 在骨度分寸定位法的基础上改进创新, 形成新的定位方法——解剖标志定位法。解剖标志定位法实际上是把某两个解剖标志之间的距离当作一把若干等份的尺子, 用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所以, 骨度分寸定位法与解剖标志定位法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

首先, 骨度分寸定位法与解剖标志定位法是有区别的。骨度分寸定位法是以一个解剖标志为依据, 来确定解剖标志及其临近部位的腧穴位置, 适用范围局限。而解剖标志定位法必须有两个解剖标志, 再将两点间距离分成若干等份, 以此来确定两点之间远离解剖标志的腧穴位置, 适用范围较前者广泛。

其次, 骨度分寸定位法与解剖标志定位法有密切联系。骨度分寸定位法是解剖标志定位法的基础和前提, 没有骨度分寸定位法, 就没有解剖标志定位法。解剖标志定位法既是在骨度分寸定位法的基础上产生的, 又是对骨度分寸定位法的深化、发展和完善。二者都适用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体型的人的腧穴定位, 是主要的腧穴定位方法。因此, 骨度分寸定位法和解剖标志定位法都是以解剖标志为基础的。

3 结语

骨度分寸定位法中的骨度分寸名不符实, 且鉴于骨度分寸定位法与解剖标志定位法有上述关系, 因此, 应将骨度分寸改为解剖标志尺, 在此基础上, 骨度分寸定位法则改为解剖标志定位法。这样, 解剖标志尺就完全与实际内容相符合了。

语言分寸 篇7

关键词:重大事件,主持人,情感分寸

曾经, 我很喜欢的一位主持人:李梓萌, 在央视《新闻联播》大换脸时坐上了主播台, 就因为在播报空难这样悲痛事情的时候, 面带笑容, 而引来观众的一片唏嘘声, 对该主持人产生质疑;汶川地震报道中, 央视主持人赵普在直播节目中潸然泪下;在汶川地震的报道中, 哽咽落泪的主持人不在少数, 有些甚至在直播过程中, 几度哽咽, 甚者使场面有些失控, 节目无法顺利进行。

一时间, 关于主持人是否应该、是否可以在镜头前落泪, 引发了众多的讨论。对于主持人在重大事件报道中应如何准确地表达情感定位, 如何把握情感的度, 是传媒工作者本身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思考和粗浅看法。

一、真心真实, 冷静客观

当一个主持人投入全部精力去做采访和主持工作时, 个人的真情流露和真实喜怒哀乐的表达, 才能引起与观众的共鸣。而任何做作、假装、虚张声势的故意之举, 都会遭到观众的反感和否定。因此, 主持人在报道时事新闻的时候, 首先要用一颗真诚的心来感受事件, 尝试脱离“主持人”的角色, 进行换位思考, 将自己放在一个普通群众的位置, 以冷静、客观的态度来重审这条新闻, 从而感受自己最真实、最真心的体会, 以此心、换彼心。

二、张弛有度, 把握火候

1. 要“客观再现”不要“刻意编演”。

央视主持人敬一丹说:“主持人的特点是表现出来的, 不是表演出来的。”白岩松在伦敦奥运会上, 报道有关日本队新闻时, 刨除个人对于历史问题的不同见解和爱国情感, 而以不卑不亢、冷静客观的态度来报道。的确, 主持作为一门艺术, 需要“表现”, 但不能掺杂表演的成份, 否则就会有矫揉造作之感, 降低了传播的效果。特别是重大事件, 都具有很强新闻性, 新闻的生命就是其真实性, 所以在进行重大事件的播报时, 真实是最根本的原则, 如果过于夸大的表现, 不仅降低了传播效果, 同时也使新闻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2. 要“稳重冷静”不要“感情用事”。

主持人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中, 还应该认清自己的身份和立场, 明白自己的位置和作用, 这样才能理智恰当控制自己的情绪, 将信息客观准确地传达给受众。2006年黄健翔在德国世界杯意大利队在八分之一决赛中对阵澳大利亚队的“解说门”事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那三分钟的激情解说, 一时间将黄健翔推倒了风口浪尖, 可能出于多年来对意大利队的喜爱和支持, 让黄健翔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模糊了自己的角色定位, 激情战胜了理智。这次激情的解说, 虽然很多人表示很精彩, 有些喜欢意大利队的网友还表示听了他的激情解说确实感觉很爽, 很过瘾, 但大家还是觉得这样的解说作为中央电视台的专业解说员还是不妥当的。毕竟当你坐上解说台, 你首先是一个解说员, 其次才是一个球迷, 因此, 在解说的过程中, 作为解说员, 应该是准确地向观众解说比赛的实况, 是比赛和观众的中介, 所以不论自己心底多么喜爱, 多么激动, 都不应该忽略自己的身份和角色, 按自己喜好来宣泄情感, 大大地影响了传播效果。再如: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 当英国代表团入场时, 主持人张斌称其为“大英代表团”, 并有“女王陛下”的称谓话语, 引起了很多爱国青年的不满。但其实, 在这种国际性大事面前, 我们更应该表现出我们“礼仪之邦”的谦逊和礼貌, 而“女王”本就是英国领导人的尊称, 也无可厚非。只是有些愤青的态度过于偏激了。

三、控制情绪, 态度适中

主持人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中, 悲痛哽咽或是喜极而泣, 可能会显示出强大的感召力, 体现语言“情”的力量, 但主持人作为公众人物, 在播报时有着准确传递信息, 传递情感的任务, 因此主持人的情感应该有效地控制, 这样才能保证信息传递的客观准确, 才能最大程度地优化传播效果。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中, 主持人应该合理把握情感的分寸, 既不能过“冷”, 也不能过“热”, 这样才能彰显主持人的沉稳和大气。“大象无形, 大音希声”, 这是每个主持人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例如:以知性、稳重、犀利、深度而闻名的央视著名主持人水均益。他曾在他的《前沿故事》之“足球足球”一文中这样写道:“足球就像一个魔球, 它可以让那么多的人为之欢笑, 又为之哭泣。而足球在中国似乎更具魔力, 在它身上, 亿万人寄托了许多许多, 甚至太多。”因为, 足球让中国人失望的时候大大多于让我们满足的时候。但作为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 水均益总是以平易近人、深度涵养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在采访当今世界上不同的政治家们时, 表现得总是那么稳重。“不因他们的高大而感到自己的渺小, 不因他们的德高望重而迫使自己诚惶诚恐, 更不因他们的咄咄逼人而面红耳赤。”他那深遂的眼神给人们带来信任与真实。■

参考文献

[1]吴文虎.传播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上一篇:父母出资购房下一篇:生物拉丁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