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共12篇)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篇1
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正处于由未成年到成年的转化过渡时期,他们的思想、行为已由幼年的依赖心理变得相对独立、成熟。但他们毕竟缺乏社会经验,模仿、独断、叛逆心理悄然而生,如果受到不良环境的熏染, 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如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已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光荣职责和重要任务。
一、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1. 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观因素。 (1)人生观是理解主观因素的总根源。无论自觉犯罪,还是不自觉犯罪, 人生观都起支配作用。部分违法犯罪的青少年,没有形成完整的人生观,谈不上对人生有什么坚定信念, 这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极端自私自利的人生观是产生违法犯罪的总根源。 (2)享乐至上的幸福观。把尽情满足自己的贪欲尊为人生的信条, 这也是在他们进行犯罪活动时的精神之柱。 (3)金钱万能的拜金观。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通过各类人员的交往、文化交流和媒体的传播等途径, 西方腐朽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也乘机侵入, 严重毒化腐蚀青少年。 (4)哥们儿义气的朋友观。哥们儿义气的朋友观是构成犯罪团伙的基础, 是捆绑违法犯罪青少年的 一根精神 锁链。这种腐朽的观念,是违法犯罪青少年精神空虚、无所寄托的表现,而哥们儿义气成了他们之间的精神之柱。这种反动的陈腐观念, 只能引导青少年在违法犯罪歧途上越走越远。
2. 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客观因素。 (1)家庭教育不良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据调查, 青少年犯罪与家庭教育不良有很大的关系, 家庭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其人格形成的影响发生为中介而实现的。 (2)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客观原因之一。有的学校片面强调升学率,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认为智育好就什么都好,再加上青少年自身还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因此,极容易受社会上不良风气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影响, 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社会不良文化是导致 青少年犯 罪的重要诱发因素。当前文化市场中存在着大量暴力、色情书刊和光 盘,对青少年危害极大。大众传媒中消极文化 的影响, 如歌舞厅、酒吧等公共场所腐败风气的 熏陶,促使一些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1. 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现在的青少年将是跨世纪的劳动大军和科技人 才队伍的 后备力量,因此,对青少年的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是防止“和平演变”的需要,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因而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实行综合治理,只有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2. 要把广大青少年的教育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是要从娃娃教育抓起,抓早、抓小、抓苗头, 力求将青少年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对有违法犯罪青少年进行早期矫治时,一定要区别对待,因人制宜,在摸清被矫治人心理特点和形成 原因的基 础上,从青少年的特殊性入手,循循善诱,因人施教,对症下药。三要认真抓好青少年 的道德法 制教育。
3. 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一是要抓好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二是要开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青少年摆正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三是抓好爱 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四是要加强德育、劳动和生存技能的教育。
关键词:法制教育,青少年犯罪,成因,对策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篇2
法学——白葱琳
学号:20130202072
一、摘 要
根据公安机关的初步统计,在近两年的被抓获的青少年罪犯当中,有近80%的人曾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诱惑,从而走上了犯罪道路,其中在网吧中发生的犯罪的犯罪高达10%,可见网吧已经成为了滋生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场所之一。本文通过对青少年网吧犯罪的成因进行了分析,针对影响青少年犯罪的自身因素和客观因素,提出了防范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对策。
二、关键词:青少年网吧犯罪、犯罪成因、对策
三、现状:近年来,少年犯罪已成为全球注目的社会问题,少年犯罪不仅人数增多,而且涉及面广,在全部犯罪人员中,青少年犯罪比例罪高。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我国青少年犯罪现象日益加重,且犯罪向低龄化,暴力型、团伙犯罪转变。其中,青少年网吧犯罪案件极其频繁且犯罪后果极其严重。青少年网吧犯罪的预防已经成为一个不容易忽视的社会问题,专家学者以及热心于预防青少年工作的人员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办法,但仍不能有效地控制青少年网吧犯罪率的上升。
四、青少年网吧犯罪的特点 :
(一)从组织上看,青少年犯罪案件多为团伙犯罪,主要是团伙盗窃,抢劫等案件,团伙犯罪成员分工明确,有的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集团。
(二)从犯罪手段看,青少年犯罪向暴力型犯罪转化。主要表现在实施故意伤害、抢劫、强奸等案件,有的手段极其残忍,没有事前充分考虑和酝酿过程,一时冲动,就可能立即萌生犯恶,突发犯罪,而且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计后果,从而酿成恶性犯罪。
(三)从犯罪年龄看,逐渐趋向低龄化。他们中有的还未满18周岁,本应是上学的年龄,却坐在了被告席上。
五、诱发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培养,深刻影响着子女的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潜伏着青少年走上违法道路的危机。部分子女因为感觉不到父母的关心、理解、认可,就会受到网络的诱惑,去虚拟的网络寻找情感的慰籍,从而走上沉迷网吧到荒废学业再到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
尽管国家制定了较完善的网络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相
关主管部门也多次开展针对网吧营业活动的大检查,但从总体上说,社会并未为青少年创造一个绿色、文明、健康的上网环境。受某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青少年往受不住各种物质享乐的诱惑,在一定条件和某种因素的作用下,就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学校缺乏给学生一个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对学校而言,学校为了提高中考、高考成绩,往往把中考、高考必考课程列为学习的重点,而对学生健康成长同样重要的其他课程不予重视,为了排遣这种压力,他们就去上网,通过虚拟的网络来放松自己,从而引发网吧犯罪。
(四)青少年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较易走上人生歧途。青少年犯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青少年本身的素质,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生理发育阶段、辨别是非,区分良莠和抵制外界影响的能力差自控力弱,行为不稳,模仿力强,如冲动,易被诱惑实施犯罪,有的家庭经济方面与高收入的盲目攀比,产生心理不平衡,甚至萌发不良企图。
六、预防青少年网吧犯罪的几点措施 :
(一)完善立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本途径。
国外有《少年法》《少年庭法》许多国家都是采取法律的手段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而且在这
方面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比如,有的国家禁止18周岁以下青少年在公共场所持有香烟,无论是否点燃,禁止18岁以下青少年买烟,哪怕是为别人买,违者将被处罚。还有的国家规定晚上10点以后,如果再向青少年销售白酒即视为违法。我国虽然在1992年就实施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又在1999年实施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填补了我国少年司法的空白,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文明社区、文明村镇建设,给青少年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人的发展,智慧的发展靠他自己与周边环境发生相互作用而慢慢建构起来的。可以说青少年的周围环境对他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以村镇,社区为依托,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一个清新、干净、文明活动的环境。
(三)家庭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基石。
青少年父母应当主动对各种知识的学习,不断的增强临护人应俱备的育人素质,青少年家长应加强对法律常识和德育知识、育孩常识的学习。家长们用律已正已的思想和行动影响孩子,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父母要有正确的成才观、人才观,要了解、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掌握正确的育孩常识和方法。
(四)社会是保障,政府应给人们创造一个更加宽松的就业机会,避免待业青少年无序流动。
据调查,很多走上犯罪道路的都是待业的,整日无所事事,生活无来源,势必去偷,抢等。因而在扩大就业机会的同时,地区间应加强对就业信息的沟通,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应对务工人员的流动进行调配、管理、增加工作岗位。
(五)充分发挥学校育人的作用,让青少年在学校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在教育中:
一、针对青少年的思想情况和表现实际,安排专门时间,加强对理想、道德、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
二、在各门类学科环节中,加强德育渗透;
三、教育青少年遵守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规范、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进一步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四、注意遵循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道德认识发展水平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循序渐进;
五、对已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矫正,而且教师要善待学生的错误。
(六)政法部门应严厉打击危害青少年成长的各种犯罪,同时做好已犯罪青少年的改造工作。
政法部门应严厉打击各种社会丑恶现象,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保障青少年有一个和谐、健康的生存与成长空间,营造一个青少年舒心的学习,生活环境。
(七)团组织充分发挥青少年阵地先进性作用,不断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各级团组织应以社会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青少年问题,要不断的开展各种健康,向上,活力的活动,加强与社区联系。总之,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工作,只有在党政组织领导下,实行对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综合治理,充分利用政治,经济、法律、行政、教育、文化等手段,不断改善社会风气,消除各种消极影响,以而达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春平:《浅谈青少年犯罪与家庭影响》 互联网
[2] 袁敏殊:《市场经济条件下预防和惩治青少年犯罪的思考》 互联网
[3]《中国法制报》2003年7月23日
[4]《青少年保护法》
试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及对策 篇3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犯罪;现状原因对策
所谓的青少年网络犯罪就是指青少年以计算机网络为工具或者以计算机网络资产为对象,运用网络技术和知识实施的犯罪行为,其本质特征是危害网络及其信息的安全与秩序。有资料表明,青少年网络犯罪已经占据了网络犯罪的重要部分,成为网络犯罪的主流。因此,认识青少年网络犯罪现状,分析青少年网络犯罪原因,并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为青少年的全面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现状
青少年是我国网络用户的主力军。但是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案发数量逐年增加,犯罪人数也在逐年攀升。总体而言,我国目前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如下四点:①利用网络侵犯信息安全,未经允许私自侵入公民、组织或国家部门等的系统,盗取信息;②制造、传播网络病毒;③利用网络实施盗窃、诈骗、贪污等犯罪;④利用网络制作、传播、出售淫秽物品。
二、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
(一)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心理原因
(1)好奇、冒险等猎奇心理。青少年的自控力还很弱,在没有他人的监督下,受好奇、冒险心理的驱使,更加上网络不良人士的有意教唆,极易使他们走上网络犯罪道路。
(2)“权利博弈”及自我实现的心理。网络这一平等的平台则为青少年实现自我提供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掌握网络技术既可以弥补现实生活中的挫败,又可以引起别人的注意,得到别人的赞赏。这样网络自然就成为青少年权利争夺比拼的新阵地。
(3)泄愤心理。由于青少年时期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发育迅速,青少年特别容易兴奋,情感丰富、强烈。他们一旦在网上或在现实中遇到不良刺激,就可能产生强烈的泄愤心理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成为网络犯罪行为人。此外,还有叛逆心理,焦虑心理等。
(二)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社会原因
(1)社会对青少年网络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青少年网络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对传统教育的重要补充。如果不能使青少年上网得到很好的引导,那么就还会不断出现青少年网络犯罪的。
(2)社会对网络环境没有进行有效的净化。不良信息、网络教唆等都诱导着青少年,有害的网络环境环绕着青少年,这都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加上青少年冲动的个性,感情用事,不计后果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3)社会不良风气的污染。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社会的各种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他们,各种不良的思想如金钱至上、吃喝玩乐的等都严重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一旦时机、条件成熟,他们就会按照自己被扭曲的观念实施行为,对社会产生严重的危害。
三、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防治对策
(一)青少年网络健康心理的培育
(1)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2)帮助增强青少年的自信心,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努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3)帮助青少年确立网络道德观念。在青少年学习网络技术的同时,网络道德规范也应被置于同等的地位,不可忽视。这样才能促进青少年自身的全面发展。
(4)注重青少年的网络心理调适。要帮助青少年克服这种反向的情感体验,树立正确的情感体验。全面提升青少年的道德修养,促使他们经常进行自我反思,以自己的意志力来控制自己。
(二)家庭、学校对青少年上网的积极引导
(1)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加大家庭监管力度。家长要以身作则,正确引导孩子上网,并且有意识地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使他们学会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里进行正确的鉴别。。
(2)发挥学校的教育优势,占领学生思想阵地。在网络的大时代里,学校不仅要教授学生新知识、新观念、新技能,还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和增强法制意识,减少青少年网络犯罪发生的可能。
(三)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技术对策
(1)加大对网络的监管力度,清除网络垃圾,净化网络环境。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加大打击力度,坚决取缔非法网吧,同时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力度,控制信息源头,严密监控网络入口,对进入的信息进行严格的“过滤”。
(2)加强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我们必须加大对网络技术的研究,不断提高网络技术水平。只有拥有足够的技术手段才能有效防范、制止网络犯罪。
(四)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法律对策
(1)完善刑事与行政立法,对网络不法行为进行科学界定,为有效打击青少年网络犯罪提供法律依据。我国目前的刑事立法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犯罪还没有详细的罪名,设立与完善相关罪名显得尤为迫切。除完善相关罪名外,还要扩大非法入侵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范围,另外,还应该适当加重处罚力度,改变刑罚手段的单一性。
(2)建立专门化的网络执法机构,加强网上犯罪技侦力量,提高执法者的专业水平,同时加强执法队伍,加大执法力度,才能有效地防控青少年网络犯罪。
(3)加强国际间的司法合作,严厉打击青少年网络犯罪。由于网络不受国界的限制,网络犯罪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跨国性,青少年网络犯罪就可能成为国际问题。这就需要国际社会在打击网络犯罪方面要加强国家间的司法合作,制定行之有效的国际规则。
参考文献:
[1]孙景仙,安永勇著:《网络犯罪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
[2]黄肃扬,周晖:《网络犯罪及其心理特征》,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3]宋春玲《互联网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消极影响与对策》,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年第6期.
[4]梅传强,李学刚:《互联网对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及防治措施》,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年第5期.
作者简介:
姚林梅,女,(1990.11~)河南信阳人辽宁大学法学院在读研究生.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篇4
何为网络犯罪?有学者主张为是指犯罪分子利用其编程、加密、解码技术或工具、软件指令、产品加密技术及法律规定上的漏洞, 或利用其居于网络提供者的特定地位或其他方法, 在网络上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以至违反刑法的行为。但主流学者们认为对网络犯罪应当进行广义上的界定, 即网络犯罪是以计算机网络为犯罪工具或者犯罪对象而实施的严重危害网络空间安全的行为[1]。
而青少年网络犯罪除了具有网络犯罪的一般特点之外, 还具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1.侵犯信息安全的网络犯罪居多。青少年常常以黑客身份擅自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 盗取国家机密、商业秘密, 甚至只是无任何获利目的的逞能, 给国家安全或重大企业利益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2.利用网络实施盗窃、绑架、诈骗等传统型的犯罪, 其中, 盗窃网络虚拟财产是近年来实务界争议最大的问题;3.运用网络实施色情犯罪;4.散布网络病毒, 实施破坏性网络犯罪。
二、青少年网络犯罪原因探析
(一) 内在因素
1. 青少年因社会化障碍而带来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成为其实行网络犯罪的内在主因。
青少年的意志力和自尊心具有明显的两极性。在自尊心方面, 表现为一种自我夸张, 在希望获得别人肯定和尊重而不能实现的情况下, 有时会以一种极端的方法来迫使对方屈从。同时, 由于认知水平较低, 生活阅历较浅, 情绪冲动性较强, 青少年在产生盲目、冒险、强烈行为的同时也会产生侥幸心理, 即体现为简单幼稚的想法, 轻信、盲从, 以及对自己能力的过高估计[2]。许多网络犯罪的实施者在网络中的表现与其现实中的表现反差很大, 甚至判若两人。
2. 不少青少年法律意识淡漠, 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在事前往往缺乏准确的认识。
有许多电脑黑客, 他们侵入国家重要保密网络往往只是为了逞强, 并没有意识到其行为的严重性, 等到被追究相关刑事责任时往往悔之晚矣。
(二) 社会因素
1. 学校、家长乃至整个社会虽然已开始关注青少年网络犯罪, 但德育力度仍然不够, 方法不对。
从宏观上来看, 国家也未能针对青少年网络犯罪作出相关切实有效的举措, 目前的网络管理仍存在“多头管理, 无效管理”的局面[3]。
2. 网络犯罪立法滞后。
虽然我国目前已制定了一些关于信息安全的管理条例, 全国人大也正在积极审议关于维护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决议草案, 但就保护国家信息安全总体立法水平来看, 基本上还处于立法的起步阶段。1997年颁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和我国《计算机安全保护条例》, 均偏重于一般性的行政管理。国家安全和治安处罚, 两者的法律责任既不清晰, 也不明确, 且涉及面较窄。如前者《条例》对危害计算机安全的事项仅涉及计算机病毒, 后者也仅是涉及网络功能和信息处理的删除、修改或增加, 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相关规定则寥寥无几, 使执法人员在司法实践中无法可依, 对此现象无法实现有效遏制。
3. 网络执法水平不高。
网络犯罪作为一类特殊的犯罪形态, 它改变了传统犯罪模式, 具有超时空性, 较强的隐蔽性, 且犯罪周期长, 科技含量高, 侦查取证难度大等突出特点。在实践中, 相当部分司法人员不知如何进行网络取证, 或是技术手段简单、落后, 侦查成效较低, 助长了青少年犯罪时存在侥幸心态或更为有恃无恐。
三、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法律应对策略建议
(一) 构建“三位一体”的社会教育防范体系
所谓“三位一体的社会教育”是指构筑以学校为中心的学校、家长和社区三结合的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立体化的防范体系, 在成熟的条件下逐步制度化。这一防范体系的核心价值是教育, 即对青少年的网上活动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使之远离网络犯罪的陷阱, 防患于未然。由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分析中不难得出如下结论:只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 对青少年的网上活动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青少年网络犯罪现象是大可减少的, 因此我们认为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是防止青少年涉足网络犯罪的重要方法。
(二) 加快立法、完善制度
1. 完善刑事立法
我国目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只规定了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罪 (第285条)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第286条) 和利用计算机进行传统犯罪 (第287条) 等3类有关计算机犯罪的罪名, 但是目前看来, 这种简单的规定是远远不能适应打击网络犯罪需要的, 更不要说是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需要。首先, 从目前的刑法条文看, 对计算机犯罪的量刑偏轻, 而且对不同的情况区分不是很明显, 体现不出罪责相适应的原则;其次, 《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 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 其中并没有规定计算机犯罪。因此, 这就使得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很大一部分在《刑法》上无法可依, 不利于打击这类犯罪;再次, 《刑法》第285条虽然规定了“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罪名和量刑幅度, 但对“计算机系统”仅限定为“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和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等三类, 范围过窄。
笔者以为, 应该对我国《刑法》中网络犯罪的相关规定重新修订, 在《刑法》第九章增加一节专门规定网络犯罪, 明确规定网络犯罪的范畴, 增加相关的犯罪罪名, 从而使各种网络犯罪行为有法可依, 处罚有据。比如增加破坏计算机实施罪, 第286条规定了“破坏计算机系统罪”的罪名及量刑幅度, 其中第一款﹑第二款规定了对系统功能﹑应用程序或数据等破坏的行为方式:删除﹑修改﹑增加﹑干扰等, 这是一种针对系统的内部破坏, 或称软破坏;此外还有一种针对系统外的外部破坏, 或称硬破坏, 比如破坏计算机的某一重要硬件或附件等, 也可能造成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造成系统中存储﹑处理或传输的数据丢失或出错, 并产生严重后果, 如按第275条“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量刑, 那么可能造成“重罪轻判”“有罪难判”的局面。
2. 大力强化配套司法制度建设
(1) 加强网络警察及相关机制建设
网络犯罪是高智能犯罪, 所以网络警察必须有较高的素质, 不仅要政治素质高、懂得法律知识, 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较丰富的信息网络知识。另外, 网络警察只精通电脑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精通商务、人类行为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 由此可见, 迅速培养熟悉电脑、训练有素、综合素质较高的“网络警察”已成为今天提高警察素质、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重要条件。
(2) 加强国际合作
“网络无国界、网络犯罪无国界”, 由于国际社会在网络中确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因此网络犯罪的预防和打击仅靠一个国家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这类犯罪的预防和打击也需要跨越国界, 要求运行在其中的每一个国家在打击犯罪时责无旁贷。
(三) 尝试建设社区矫正制度
青少年犯罪, 尤其是青少年网络犯罪, 虽社会危害性强但人身危险性不是很大。因此如果一味使用监禁刑, 只会弊大于利, 得不偿失。如何使得青少年网络犯罪者既不完全脱离正常社会, 同时又能实现对其惩罚的目的?社区矫正制度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新的选择。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的行刑方式, 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 由专门的国家机关, 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 在判决或规定的期限内, 矫正其犯罪意识和行为恶习, 并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但是我国目前的社区矫正制度正处于发展阶段, 尚不成熟, 具体到青少年网络犯罪而言, 笔者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 实现矫正工作者的专业化和专职化, 提高矫正者的综合素质; (2) 将心理康复矫治手段大量、经常性地运用到社区矫正中; (3) 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 激励罪犯积极参加社区矫正, 以求早日回归社会; (4) 重塑青少年的人生信仰; (5) 引导这类人员正确发挥其网络技术特长。
参考文献
[1]赵秉志, 卢建平.中国网络犯罪的现状与特点[M].http://cn.tech.yahoo.com/03-07-/55/26zc6.html, 2009-5-2.
[2]魏建馨, 张学林.犯罪心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1) :142.
浅谈青少年犯罪的主要成因与对策 篇5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而且还表现出低龄化、团伙化、凶残化等新的犯罪特点,这是社会多方面消极因素的综合反映,笔者认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成因与对策浅谈粗浅的看法。
一是家庭教育。一些青少年犯罪与家教不当,环境不好有直接关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的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放任自流,对子女管教的方式方法不妥,导致子女学业难成,债务累累。张某在市一家私立中学就读,由于平日父母的娇惯,把父母东借西凑的4000元交学费用的钱只交一半学费而自己却留用2000元,用于泡网吧、游戏,几天时间被挥霍一空。有的父母忙于外出嫌钱,长期对子女撒手不管,染上了赌博、打架斗殴、盗窃等恶习,王某因一时意气用事,为帮哥们出口气,将人打成重伤,被判三年徒刑。
二是社会原因,一些行业和辍学在家的青少年,父母白天忙于上班、街道、居委会、村委会又无专人组织他们学习。对他们进行教育。有的青少年在无人管教的情况下,行动自由散漫,天天东游西荡,一遇可乘之机,极易走上犯罪道路。
不健康的影视、网吧、书刊的影响。近年来,一些充满暴力、色情的书刊、黄色网站、淫秽的录像、VCD、DVD光盘充斥文化市场。这对涉世不深,生理上早熟,心理上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对青少年无疑起到腐蚀作用。据粗略统计,一个学生每年节假日就有170多天,再加上平时业余和很多时间也是生活在社会中,未成年人与社会接触机会增加,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例如:王某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看黄色录像,深受黄毒影响,一次看完录像后,在市区一小巷内持刀威胁将一名下夜班的女工q####j。
三是学校原因。歧视差生,有的学校对后进学生往往置之不理,使他们受冷遇。有的甚至借故将后进学生赶出校门,推向社会。这些学生产生自卑感后,常常破罐破摔。在犯罪的学生中,后进学生占85%,忽视德育教育。有些学校重智育、轻德育,并且追求升学率。放松对学生德育思想教育工作,致使有些学生数理化成绩是高分,而在政治上是非不分,道德品质很差,一遇到不良环境就走上犯罪的道路。对寄读生的管理严重失控。有的家长为使子女能考上大学,想方设法将子女送到升学率较高的学校读书,这些远离父母的学生在外寄宿,家长管不到,学校又不管,有些人在这个自由的小天地里,为所欲为,无法无天。据有关资料统计,寄读生犯罪占学生犯罪的60%。
由此看来,对青少年的犯罪不得不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要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网络,完善社会管理机制。加强以学校为中心的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教育。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规律来看,青少年受教育期也是极容易产生问题的“危险期”,而且犯罪是低龄化趋势。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管理和教育刻不容缓。在办好重点学校的同时,还要下大力气办好普遍学校,尤其是普通中学,改变不合理的快慢班,正确对待“后进生”和“双差生”,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在青少年教育方面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强化学校,家庭和社会“三道防线”。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同时,要通过各种途径在青少年中进行法制教育,使他们逐步树立起法制观念。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篇6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盗窃;预防对策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快速发展,网络已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不少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2013年7月22日,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发布第六次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调查显示,被调查未成年人触网比例高达96.8%,较2011年增长5.4%。9成以上学生家庭拥有手机(92%)、电脑(82.7%)、平板電脑(25.3%)等一至多种可接入互联网的终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关于青少年网络盗窃犯罪的问题就更加值得我们关注。
一、青少年犯罪中关于“青少年”年龄界定
在青少年的犯罪研究中,关于青少年的概念界定是最为基本的。根据人们的通常习惯是将十岁以下的人称为儿童,从十一岁开始至十六岁我们称之为少年,十八岁之后则为成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不得适用死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本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也规定,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刑事诉讼案件,有着特殊的程序和特别的诉讼权利,如不公开审理、由少年法庭单独审理等。因此在中国18周岁是青年与少年的分界线,对于青年年龄的上限法学界通常认为是25周岁。因此,笔者认为文章旨在研究青少年的网络犯罪问题,从网络这一特殊的载体,我们知道14岁以下的人群由于年龄、智力、认知水平的限制,不可能成为网络犯罪的主体。因此,关于青少年的概念界定是14周岁以上25周岁以下的群体。
二、网络盗窃基本概念内涵分析
盗窃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而网络盗窃则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秘密窃取他人密码或者其他手段将有形财产或无形财产占为己有的行为。网络盗窃是网络经济犯罪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之一。它主要表现为窃取可以用于支付的电子货币、账单、银行账目结算单、清单等等达到改变公私财产的所有权。网络是新兴的传播媒介,在人们还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的环境下,网络已经深入人类的生活,改变着人类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青少年之所以对网络有较高的认同感,是因为在网络中他们找到了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归属感和虚荣心。青少年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使他们对网络中纷繁复杂的各类信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强大的征服欲把利用计算机技窃取银行密码非法进入他人的信用卡账户、通过利用网络技术修改银行数据库的数据盗窃公私钱款等行为当成他们炫耀的资本。在他们看来只有通过网络盗窃才能检验他们计算机技术的高低,他们的行为根本不是犯罪。在网络盗窃中不仅是有形财产在受到侵害,网络中的无形财产也随着网络的发展成为青少年的另一新目标。随着网络游戏大量涌入我们的世界,网络中的Q币,新浪u发币、游戏装备等等很多人通过真实货币换来的无形财产也正成为很多网民新的消遣方式。而这些无形财产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对于那些还没有实际收入的青少年来说更是极具吸引力的,他们往往为了获得这些无形财产而通过计算机技术在网络中窃取以满足自己内心强烈的占有欲。
三、青少年网络盗窃犯罪的特点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和发展,青少年正成为计算机网络使用的主要人群之一,计算机网络犯罪成为青少年犯罪的又一个新现象。由于青少年在心理不成熟的情况下,急不可耐地投身到网络中,过分依赖网络,成为“电子冰毒”的“吸食者”。网络不但吞没了他们的求知心智和原本善良的情感,也吞噬了他们宝贵的青春时光。从近几年的网络犯罪案件的侦破与立案情况看,我国青少年网络盗窃犯罪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其一,犯罪年龄的低龄化;其二,犯罪手段的成人化;其三,采用机器智能的普遍化;其四,作案对象的倾向性。
四、影响青少年网络盗窃犯罪的因素分析
之所以网络犯罪中青少年所占的比重如此之大,其实是由青少年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决定的。青少年时期正处在青春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于个体生理和心理上存在着种种矛盾和冲突,加上现实生活中不良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容易发生偏差和扭曲,从而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①青少年成长中的孤独感和强烈的交往需要产生矛盾,而在网络中能找到补偿的空间。②青少年对于新奇的事物会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③网络上的不健康内容为青少年犯罪埋下了隐患。④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因素也是诱发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⑤当前的网络法制体系不健全,使得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缺少法律制约。
五、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预防方法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篇7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特点,法律成因,分析预防
青少年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年龄群体, 他们的心理、生理尚未发育成熟, 缺乏辨别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这使得他们中的少部分人极易因社会、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不良影响而误入歧途。当前, 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刑事犯罪的主要构成部分, 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青少年犯罪不仅危害本人、家庭和周围的社会环境, 更重要的是对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笔者认为, 深刻剖析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和原因, 对于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青少年犯罪的新特点
深刻认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 是有效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前提。当前, 青少年犯罪在年龄、类型、手段方式上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 犯罪动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发育阶段, 社会经验少, 考虑问题较简单, 缺乏对复杂事物的判断、鉴别能力。他们理性意志薄弱, 逞强好胜心切, 稍有诱因, 一触即发, 极易发生突发性激情犯罪。因此, 青少年犯罪的突出表现是突发性犯罪多, 作案动机单纯, 作案没有明确目的, 一般没有事先预谋, 多属一时的感情冲动, 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 暴力性犯罪突出, 抢劫抢夺比例一路攀升
由于受社会上一部分富裕起来的人“潇洒”生活的影响, 许多青少年产生了强烈的或畸形的物质欲望, 盲目追求享乐。当通过正当渠道不能满足其欲望时, 他们往往是通过盗窃, 抢劫等不正当途径来获取。目前, 青少年犯罪的涉案类型主要是“两抢”、盗窃和性侵等案件, 增长率最快的是抢劫。因为未成年人社会阅历不足、单纯幼稚等原因, 犯罪时往往不计后果, 所以犯罪手段暴力特征明显。
(三) 团伙犯罪增多
这是由青少年年龄小、心理生理都不成熟和依附性强等特点所决定的。青少年这一特殊的年龄阶段, 决定了他们会因心理生理弱势而产生求众壮胆的犯罪心理。他们在实施犯罪时往往有胆怯心理, 总感觉一个人作案势单力薄、人多才可势强, 所以通常都采取纠集多人形成“作案氛围”、一轰而上的方式, 如此既能互相壮胆, 又能分工合作。有数据显示, 青少年犯罪中团伙犯罪占70%左右, 多数团伙成员随意纠合、拉帮结伙, 经常聚集在一起吸烟吸毒、酗酒滋事、交流作案经验, 有的甚至模仿影视片中的黑社会组织, 成立帮派。
(四) 青少年犯罪趋于低龄化, 犯罪手段呈现成年化、智能化趋势
近年来, 青少年犯罪的高发年龄在18岁左右, 其中以14~16岁少年犯罪更为突出, 并呈现出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一些青少年从10岁、11岁就开始小偷小摸, 到12至14岁时已经能“小人作大案”了。在青少年犯罪呈现低龄化趋势的同时, 其犯罪手段却显现出成人化甚至智能化的特点。青少年求知探索欲旺盛, 模仿性极强, 再加上现代信息的传播便利, 使现代化的犯罪方式、作案手段在青少年中迅速传播, 犯罪的方式和手段越来越趋于成人化、智能化。
(五) 犯罪者身份多为辍学少年、农村籍及城乡结合部青少年
从犯罪主体来看, 父母离异或者去世的单亲家庭未成年人、辍学生、无业可就、无事可做的闲散青少年、外来务工青少年、农民工的留守青少年、流浪乞讨儿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等犯罪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外来务工青少年, 因不适应工作环境, 缺乏技术和谋生技能, 易产生心理不平衡诱发违法犯罪动机。
二、青少年犯罪的法律成因分析
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们要对引起青少年犯罪的各种因素进行深入的综合分析, 以便探寻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科学、有效对策。
(一) 主观因素
青少年自身素质的好坏是决定其是否违法犯罪的关键。因为青少年年龄和生理心理不成熟, 所以他们还未形成正确及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 从而导致其法律意识的不稳定甚至欠缺。具体表现为:一是非观念模糊, 价值观念扭曲。青少年犯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青少年本身的素质。一些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 游手好闲、好逸恶劳、无事生非, 遇事没有法律观念, 处事没有自我主见, 不能很好地克制自己的情绪, 以致不知不觉就触犯了法律, 有时甚至是明知故犯造成严重后果。还有一些青少年认同“老实吃亏”、“法不责众”, 追随另类潮流的价值观, 他们贪图享乐, 精神空虚, 逆反心理强烈, 性格孤僻、偏执, 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刺激, 很容易走向犯罪道路。二是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薄弱。青少年由于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成长阶段, 文化素质不高, 道德观念模糊, 法律意识淡薄, 辨别是非和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差, 因此极易受到外部不良环境的熏染。一些青少年由于自控力差, 心理脆弱, 经不起诱惑, 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还有一些青少年以“有钱”为荣, 把“吃喝玩乐”作为人生的信念, 盲目攀比, 产生心理不平衡, 甚至萌发不良企图, 最终走向犯罪深渊。
(二) 客观原因
尽管青少年犯罪的决定性因素是青少年的自身素质, 但是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客观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一是社会经济负面效应和不良文化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生活方式的泛滥倾向。不良的社会环境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严重影响, 社会现实及丑恶现象也不时地腐蚀着青少年的纯洁心灵。当前, 社会上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对学习与工作的认知, 他们对上学读书的目标没有认识, 因而产生厌学情绪, 继而逃课辍学。同时各种媒体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 也直接导致青少年接受不良信息的渠道增多, 而青少年模仿能力增强, 这些不良信息中所包含、透露出来的行为方式、伦理、思维无不影响着他们, 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直接诱因。二是家庭教育与引导缺位。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温室,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的教育培养, 深刻影响着子女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 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 潜伏着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首先是父母价值取向和行为导向错误的影响。比如, 有的父母自身事业发展不顺利, 生存竞争压力大, 对现实产生诸多不满, 便经常在孩子面前发牢骚, 说一些前途无望的话;有的父母在经济社会中受“潜规则”影响, 或自身就有强烈的物质追求欲望, 便经常向孩子灌输“金钱万能”、“赚钱才是硬道理”“做官才能出人头地”等不健康的思想意识;还有的家长自己挥霍浪费, 也对孩子有求必应, 甚至无限制地给予孩子零花钱, 带孩子参加赌博、封建迷信活动等, 这些都会对孩子潜移默化地产生不良影响, 给其违法犯罪心理的形成提供物质条件和思想基础。其次是家长监护不力、寄养孩子现象突出。这是由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普遍现象。父母外出打工或因工作太忙, 无暇顾及孩子, 就将孩子“寄存”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家生活, 致使孩子长期脱离父母的监管和教育, 小孩子从小便在缺乏父母之爱的环境中成长, 因而不知道爱也不懂得如何爱, 在心灵上造成了极难弥补的阴影。再次是家长教育方法不当。有的家长对孩子无原则地溺爱、袒护, 养成其贪吃、贪玩、任性、骄横等不良个性, 一旦遇有适宜的环境, 贪图享乐就会演变成违法犯罪。有的父母对孩子实行“高压型”家庭教育, 要求儿女言行必须按成年人意愿行事, 稍有越轨轻则训斥, 重则体罚。还有的父母则会因自身夫妻失和的原因, 将情绪或对对方的怨恨迁怒于孩子, 要么是打骂虐待, 要么就对孩子不管不问, 使孩子在失去家庭父母的温暖的同时, 还要遭受心灵的重创, 从而使其逐渐形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 一旦遇上不良环境和坏人引诱就容易走上犯罪道路。三是学校法律教育不足。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学校教育方法不当, 是导致一些青少年流向社会、走向犯罪的重要因素。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在于:很多学校缺乏法制教育或流于形式。目前各级各类学校虽已把法制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法制教育的内容过少且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绝大多数学校的法制教师还是由班主任或政治课教师兼任, 他们一方面缺少必要的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 另一方面又缺乏实践经验, 使得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有的学校因课程安排和师资力量的制约, 法制教育课程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致使法制教育流于形式。可以说, 学校对青少年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的缺乏, 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不端正。表现之一是素质教育虽已实行多年, 但不少学校仍片面追求升学率, 忽视学生德育教育, 更有甚者为保升学率只保留“尖子生”, 而将差等生拒之门外, 使部分学生厌学、逃学, 提前走向社会。这些所谓的“差学生”一旦流向社会, 受到不良因素的诱发和影响, 极易发生违法犯罪行为。表现之二是学校监管不力。一些学校规章制度不健全, 管理不善, 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不能及时地进行帮教处理, 导致问题沉积;少数教师教育方式不当, 对违纪学生动不动就施用体罚和变相体罚手段, 轻则讽刺挖苦、罚做作业, 重则谩骂殴打、处予罚款, 致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 逃课辍学, 流入社会参加不健康的活动, 从而导致违法犯罪。四是司法惩戒不到位。青少年犯罪是一个由多方面原因而形成的社会问题, 党中央指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是一项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综合治理就要广泛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 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但当前在对青少年犯罪的综合治理中, 少数部门、单位职责履行不到位, 出现推诿扯皮现象, 也有个别地方政府以不影响“政绩”为由, 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轻报”、“隐瞒”, 甚至用干扰的手法对青少年犯罪案件采取“降格处理”、“冷处理”等。由于把治理青少年犯罪措施流于了形式, 治理工作热在上头、凉在基层, 从而导致青少年对法律的严肃性产生了淡漠和曲解, 造成了对法律缺乏敬畏心, 甚至是漠视和蔑视。
参考文献
[1]康惠农, 王汉林.青少年犯罪预防, 控制问题研究.青少年犯罪研究.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992.
青少年犯罪成因及对策研究 篇8
人们不禁要问, 是谁使这些青少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他们犯罪的原因在哪里?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 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加强针对性治理, 对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维护社会治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通过对青少年犯罪现象的剖析, 笔者认为当前诱发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 导致部分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不当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起着潜移默化、推波助澜的作用。家庭原因造成青少年犯罪的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过分溺爱迁就, 导致青少年犯罪。这类家庭的父母, 对孩子娇生惯养、百依百顺, 千方百计满足孩子的愿望, 不懂得给孩子良好的精神食粮和思想营养。这些家庭培养的孩子从小任性、骄横、自私、唯我独尊。二是简单粗暴的管教, 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走上犯罪道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们的心愿, 有些父母虽有教育子女的良好愿望, 但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 对子女不是耐心说服教育, 而是动辄打骂, 使孩子感到家庭缺少温暖、尊重和理解, 他们一旦犯了错误就不敢回家, 而是混迹在外, 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三是家庭不和, 家庭不再是孩子温暖的港湾和庇护所, 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温暖, 从而对家庭丧失留恋, 于是流浪在外, 逐渐染上种种恶习。四是父母离异, 双方都把孩子当作累赘, 不愿抚养, 即使勉强抚养, 对孩子也是漠不关心, 再加上继父母的歧视、虐待, 使孩子失去家庭的温暖, 一步步误入歧途。五是对孩子放弃管教。有些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 一旦孩子达不到他们的要求, 他们便对孩子失去了信心, 放任自流, 从而使孩子迈向犯罪的深渊。六是家庭的不良影响。有的家长作风不正, 坑蒙拐骗偷、吃喝嫖赌、行贿受贿、贪污腐化、行为放纵等等, 给子女直接树起了坏榜样, 孩子在家长的影响下, 慢慢走向犯罪。
(二) 不良社会环境的熏染, 诱发了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心理成长发育时期, 他们缺乏辨别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 对不良的社会环境的影响, 没有很强的抵御力, 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党内贪腐之风影响, 诱使青少年犯罪。党内的不正之风严重影响社会风气。当青少年看到党内和社会上存在的腐败现象时, 容易对现实产生不满, 感到前途渺茫, 感到社会对他们不公平, 他们中部分人就容易产生一种叛逆心理, 促使他们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二是社会错误的享乐观, 诱发青少年犯罪。对外开放以来, 我们引进了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 西方腐朽的资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乘机传入我国。受其影响, 部分青少年受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影响, 盲目追求物质享受。享乐与无钱的矛盾, 使一些青少年走上偷盗、抢劫、卖淫等犯罪道路。三是不健康的文化产品诱导青少年犯罪。近年来, 散布色情、盗窃、抢劫、凶杀、恐怖的录像、书刊和低级趣味的影视剧泛滥, 充满色情、暴力、凶杀的黄色网站, 虚拟的网络杀人游戏, 带有色情、赌博色彩的舞厅、夜总会、台球室等, 对青少年犯罪起了诱导和推波助澜的作用, 不少青少年是在不健康文化产品的影响下犯罪的。
(三) 学校德育教育实效差, 方法措施不当, 对青少年产生了负效应
学校工作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 这已成为了人们的共识。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 却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很多学校重视应试教育, 重智轻德, 放松了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 使得部分青少年胸无大志, 缺乏远大的理想, 思想颓废, 道德缺失, 法制观念淡漠。在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的影响下, 他们容易受腐蚀和引诱, 因贪图个人的眼前利益走上邪路。
另外, 就学校教育来说, 高中教育以升学教育为主, 大学教育以就业教育为主。追求升学率和就业率, 重视成才成名教育, 忽视做人做事教育, 让许多大、中学生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和困惑, 但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和疏导。学校只注意培养“尖子生”, 忽视了“双差生”的教育与管理。这些学生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歧视。有的学生丧失了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 产生了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思想。
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针对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预防青少年犯罪, 我们必须采取以下对策。
(一) 加强德育工作, 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免疫力
青少年之所以易被腐朽思想侵蚀, 走上犯罪的道路, 就是因为他们缺乏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导致青少年思想免疫力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我们放松了德育工作, 我们的学校教育绝不能只重视智育, 绝不能搞分数挂帅, 而是要智育德育并举, 坚持两手抓。我们一定要加强德育工作, 扭转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 帮助青少年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精神, 坚定他们的社会主义信念, 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二) 搞好家庭教育, 筑好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一道防线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教育场所, 家庭教育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 父母要当好第一任教师, 从小就要抓紧对子女的管教, 要克服片面重视智育的倾向, 逐步培养他们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对子女管教要注意方式方法, 既要严格要求, 又要耐心教育, 既不要溺爱迁就, 也不要简单粗暴、棒棍相加。家长应以身作则, 既言传又身教, 做孩子的表率。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水平, 要规范自己的言行, 检点自己的行为。同时, 搞好家庭关系, 创造健康文明的家庭文化气氛, 也是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互敬互爱、互让互谅、互相帮助、互相体贴、民主平等, 家庭要积极开展一些融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娱乐性为一体的家庭文化教育, 这样才能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和睦团结、欢乐愉快、充满亲情的家庭环境。
(三) 加强党风建设, 净化社会环境
当前社会风气不正与我们的党风不正有密切关系。党内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对社会风气的影响不能低估。要预防和遏制青少年犯罪, 必须加强党风建设, 彻底扭转社会不正之风。加强党风建设必须从严治党, 健全法治, 严肃党纪, 坚决惩处党内腐败分子。这样才能取信于民, 振奋人民群众的精神, 才能使广大青少年感觉到党的先进性和伟大, 对前途充满希望, 从而消除青少年犯罪的社会根源。
在加强党风建设的同时, 要净化社会环境, 尤其要整顿文化、音像市场。车站、码头、影院、公园、大街小巷等处处是青少年的课堂, 文化产品中的某些消极面, 黄色书刊、淫秽音像的毒害等对青少年的犯罪心理都有潜在的影响。因而, 我们必须下大力量净化社会环境, 坚决清除不健康的文化产品, 以清除毒害青少年的污染源。文化、宣传、出版、艺术等文化产品生产和管理部门要树立高度的责任心, 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积极向上的精神食粮, 为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素质和社会心态而努力工作。
(四) 全体动员, 综合治理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一个涉及诸多方面, 牵涉整个社会的综合症。这就必须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实行综合治理。综合治理就是组织和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运用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文化教育的等各种手段, 加强对青少年的培养教育, 建立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体系, 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只有全体动员、综合治理, 才能达到预防青少年犯罪和挽救失足青少年的目的。因此, 我们要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动员全社会力量, 上下结合, 学校、家庭、社会要密切配合, 形成对青少年教育的合力, 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只要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的成长, 加强培养教育工作, 广大青少年就一定会成长为“四有”建设人才。
摘要:本文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一些措施。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篇9
当今社会, 伴随着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 对于青少年来说, 网络世界有着无以比拟的吸引力, 加之在这个阶段, 青少年有着强烈的模仿欲, 因此虚拟的网络空间就成了他们得到满足感的不二场所。更有甚者, 他们甚至会在现实生活中把游戏中的暴力行为展示出来, 导致犯罪。针对这一愈演愈烈的情况, 笔者通过对近期发生的几个典型的案例, 简单剖析一下青少年网络模仿性暴力犯罪的形成原因、特点以及如何采取恰当措施进行更好防范做一简单阐述。
1案件回顾
案件一:2011年12月31日, 家住湖北荆门的犯罪嫌疑人袁某 (男, 15岁) 将网络虐杀游戏作为每日必修课, 为了在网络上购买豪华装备, 袁某因入室盗窃未遂进而产生邪念对其同学弟弟李某进行伤害, 先后用铁锹猛拍头部、菜刀砍其脸部、将李某头部浸在高压锅水中, 致使李某死亡, 随后袁撬开李家床头柜抢的7600元。
案件二:2015年5月18日凌晨2时许, 犯罪嫌疑人黄某 (男, 16岁) 、郭某 (男、16岁) 在南坝根据网络游戏情节寻找跟踪、绑架勒索目标准备实施砍、杀、打、炸等血腥计划, 在绑架镇级某单位负责人未果的情况下, 18日凌晨2时许二人上网结束乘坐三轮车返回出租房时, 在预先设定好的无人处用尖刀刺伤车夫陈仕兴, 致其手指、手臂和头部受伤近20处。
案件三:2015年8月1日21时许, 家住辽宁抚顺市新抚区的犯罪嫌疑人李某 (男, 17岁) 受失恋及药物影响仿照网络游戏《穿越火线》主角装扮, 在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用三棱军用刺刀先后杀死8人, 刺伤5人。
诸多案例表明, 青少年犯罪作为一个传统性命题, 正在受到网络游戏这一新的时代性因素的影响。实践中许多青少年犯罪个案的直接或间接诱因、犯罪动机、犯罪手段、犯罪类型、犯罪主体形态等与网络环境、网络游戏及其内容、玩儿法、不断的升级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易成瘾性特点密切相关[1]。
2网络模仿性暴力犯罪的概念及特点
网络模仿性暴力犯罪是指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暴力手段效仿网络游戏中的角色采用暴力、打斗等方式对现实中的他人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全造成危害的犯罪行为。以下是其主要特点:
①案发率上升趋势明显。
②犯罪涉及类型多种多样。
③犯罪动机相对单纯。
④此类罪犯年龄有低龄化的趋势。
⑤罪犯使用手段凶狠残暴、多种多样。
3青少年网络模仿性暴力犯罪成因分析
3.1网络游戏暴力的影响
在所有在线游戏中, 含有暴力内容的游戏占很大比例, 这类的游戏颇受广大玩家的欢迎, 游戏中的血腥、杀戮等画面, 配以音响的刺激及组队功能带来的行为团体性心理对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另外在这类游戏中会经常设置一些PK环节, 则是更加激发了青少年的暴力倾向。其实质是使用暴力伤害致对方失去反抗能力甚至死亡。玩家胜利时获得的不仅是实现自我心理上的满足感, 更大程度上寻求到了施暴获胜的刺激及成就感。
3.2在线游戏触发心理模仿效应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学习和模仿能力最强的时期, 但由于他们过于年轻, 缺乏社会经验、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 又由于精力充沛, 易于冲动, 容易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因此长时间的沉溺于充满暴力的互联网游戏将会对在生活中受到挫折的一部分青少年, 在现实生活中, 潜移默化的模仿网络游戏中的暴力心理或行为, 从而影响他们的社会行为, 形成暴力犯罪。
3.3虚拟游戏中的无所顾忌和现实社会中的“重重束缚”
在在线游戏中, 所有的玩家可以不遵守在现实世界中法律, 玩家在虚拟空间内可以为所欲为, 只要遵守电脑提供的各种“游戏规则”, 那么就可以在游戏中施以任意的暴力行为。在线游戏中的玩家可以轻而易举的杀死其他玩家, 但是在游戏中不会得到任何实质性惩罚, 相反还会受到升级、得到装备之类的奖励, 因此他们对在游戏中实施的暴力行为是没有任何罪恶感的, 这种轻松加自由的念头自然不自然地侵入的现实生活中的他们。而现在虚拟社会和现实世界的不断统一融合, 更进一步削弱了二者之间的边界。因此, 青少年在现实社会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就很可能会用在虚拟社会中的方式方法来进行解决, 最突出直接的方法就是使用暴力。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喜欢使用暴力, 同时缺乏对其他人的同情心和认同感, 使一部分青少年走到了危害社会的边缘。
3.4经济因素往往成为青少年暴力犯罪的一个重要诱因
一般在线游戏玩家的主体大部分是年轻人, 他们精力充沛, 自制力弱, 一旦玩上网络游戏, 往往沉迷其中, 难以自拔。但是他们又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 他们的花费、生活来源主要来自父母。如果他们沉迷游戏, 而父母对其经济支持又达不到其需求时, 为了满足自己在游戏中的等级或装备需求, 他们很可能会铤而走险, 采取非常手段来获得玩游戏的费用。加之在平常的在线游戏中经历的不用负责的可以为所欲为的任意杀戮对其产生的心理影响, 往往是大多数青少年犯下偷窃、抢劫、杀人和其他暴力犯罪的主要原因。
4有效预防青少年网络模仿性暴力犯罪的措施
4.1进一步净化在线网络游戏市场
作为网络产业的卖方, 游戏企业必须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并且要加强自律、建立网络游戏的暴力性评估和分级制度, 把好网络游戏的准入关, 是技术规制网络游戏、预防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关键[2]。再者, 还可以通过对游戏账号的在线时间进行跟踪监控, 确保青少年能够适时适量的上网, 从而减少青少年网瘾发生的概率, 这样也就降低了由于网瘾形成的网络模仿性暴力犯罪的发生率。作为游戏开发公司, 还应该尽量设计一些充满人文关怀、团结互助、开发智力等充满正能量的主题向上的游戏, 从而引导青少年能够在积极心态的道路上健康成长, 另外, 作为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更要经常性的对在线游戏产品进行及时检测, 看该款游戏产品是否适合青少年, 对不符合规定的游戏或发布游戏的网站、组织机构, 联合公安机关或相关网络运营商, 按照有关法律, 必须严肃查办, 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网络游戏市场秩序。
4.2继续完善我国针对在线游戏的有关法律法规
我国早已发布若干诸如“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的一些法律条文, 相关行政部门也已出台好多针对网络游戏上的法律文件, 这些文件对游戏设计内容、操作, 均有明确规定, 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 这些法规仍存在相当的不足, 针对游戏中的暴力性程度分级管理制度仍然还空缺, 对网络游戏是否含有色情成分如何界定, 如何更好地限制好玩家的游戏时间, 也没有统一的、切实可行的法规可以遵循。如果将来在法律法规这一方面得到完善, 那势必会把青少年从网络模仿性暴力犯罪的深渊前有效的隔离开来。
4.3家庭和学校需要对青少年进行积极引导
我们常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其实应该说是终身老师。作为孩子家长, 应该尽可能地多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努力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 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 尽可能使自己的孩子远离网络游戏。同时作为孩子教育的另外一方, 学校应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 对青少年日常生活中的学习、情绪有充分的了解, 发现不良苗头及时制止。另外学校应该定期开设针对网络知识与技术的课程, 教会青少年避免不健康的互联网内容, 更健康高效的利用互联网。同时要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学校还可以根据青少年的不同个人兴趣, 积极组织他们多参加一些课外社会实践活动, 充实他们的生活, 尽量让他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从而让他们远离网络游戏, 将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上来。
参考文献
试论犯罪的文化成因 篇10
从文化的视角研究犯罪问题, 首先要弄清文化的内涵与本质。自英国人类学之父泰勒在其《原始文化》 (1871) 一书中最早确立文化的定义以来, 约有300多种关于文化内涵的不同解释。从广义上说, 文化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对立统一的产物, 是人类本质力量创造性的体现, 是人的不同形态的创造物的多元复合体;狭义上的文化是指包括人类的生活方式、情感方式、民族思维方式、意识形态、风俗习惯、宗教、道德及各种行为的规范、准则, 是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社会成员能力、习惯的复合体。而从社会学的角度, 犯罪一般被认为是“病态的”和行为的反常现象。它是对风俗和习惯的背离。西方学者历来重视探究犯罪潜在的文化因素, 从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以来就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犯罪文化理论。在他们看来“犯罪其实首先是反社会文化的和违反社会文化规范的, 而对犯罪的评判则首先是一种文化评判和文化理解。”在我国, 老一辈犯罪学家严景耀先生最早从社会文化的视角审视犯罪问题, 在其著名的《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一文中就指出:“犯罪不是别的, 不过是文化的一个侧面, 并且因文化的变化而发生异变。它是依据集体的一般变化而出现的, 它既不是一个离体的脓疱, 也不是一个寄生的肿瘤, 它是一个有机体, 是文化的产物。”[1]
透过对文化内涵及有关犯罪文化本质的论述, 可以清楚地看到犯罪与文化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因为, 文化形成并发展着人们稳定的同质价值观。但同时由于社会中存在着大量多元的异质文化, 导致价值观念冲突, 导致人们在不同的价值取向下有不同的行为取向。法律将哪些行为规定为犯罪却是与特定的社会文化深切相关的, 因为法律本身只不过是当下社会主流文化的具象化。社会文化不同, 法律规定的罪名就会有所差异;社会文化发生变迁, 法律规定的罪名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动。
二、犯罪与文化理论
西方学者运用社会学方法从文化的视角对犯罪问题进行研究始于近代, 他们关于犯罪与文化的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探索犯罪的原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值得我们借鉴:一是迪尔凯姆关于犯罪的文化本质。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在其开山之作《社会分工论》便指出“如果一种行为触犯了强烈而又明确的集体意识, 那么这种行为就是犯罪。”“犯罪的恶性在于所有形式的犯罪与特定集体感情之间的对抗。这种对抗绝非来自犯罪, 相反它构成了犯罪。换句话说, 我们不该说一种行为因为是犯罪才会触犯集体意识, 而应该说它正因为触犯了集体意识才是犯罪。”[2]二是文化冲突理论。1939年美国犯罪学家塞林发表了《文化冲突与犯罪》一书系统地提出了文化冲突理论, 其指出作为文明生长过程的一种副产品, 社会中必然存在文化冲突, 这种文化冲突是不同社会价值、利益、规范和文化准则的冲突。因而, 文化冲突易造成个人行为规范的矛盾和社会的不稳定, 文化的冲突是产生犯罪的原因。犯罪是与主流文化相冲突的下层阶级群体、少数民族群体和移民群体文化的产物。[3]三是亚文化理论。1955年美国科恩出版了《犯罪少年》一书, 提出了犯罪亚文化概念, 试图说明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多集中于社会下层的青少年中的现象。科恩认为, 出生于中上阶层的青少年由于受家庭的影响, 一般能够以合法途径实现自己的目标, 而社会下层的青少年则处于不利地位, 他们屡遭中上阶层传统社会的排斥, 屡遭挫折, 遂对传统文化抱有敌对感情, 便结成自己的团伙, 形成与主导文化相脱离的特有的亚文化。而遵从这种亚文化, 必然导致越轨, 直至实施犯罪。四是现代与后现代的犯罪文化理论。英国学者韦恩·莫里森在其著作《理论犯罪学———从现代到后现代》一书中, 系统总结了犯罪与文化理论的发展脉络, 将犯罪与文化关系的研究分别置于现代性文化、后现代文化的知识体系和语境中进行思考。莫里森认为, 如果说地理环境代表了第一自然, 那么文化则代表了“第二自然”。文化为人类的生活和人类的活动提供了媒介。文化与犯罪的最基本主题可以总结为:文化可能是限制犯罪的强有力的媒介, 或者相反, 如果文化对挫折和压力的解决采取了犯罪形式, 文化就有可能是犯罪的基因。[4]
三、犯罪的文化成因
我国在犯罪与文化方面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 但是也不乏一些鲜明的观点。如有的学者通过研究指出, “从犯罪个体而言, 文化既诱发犯罪又抑制犯罪;从犯罪社会现象而言, 文化既传播犯罪又控制犯罪;从犯罪的历史发展来看, 文化既形成犯罪又终将消除犯罪。”[5]也有学者指出, “文化冲突是我国现阶段犯罪产生的一般社会原因。”[6]
(一) 犯罪产生的文化背景
文化冲突发生于人类历史的转型时期, 社会剧变往往蕴含着文化冲突。[7]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之中, 这必然使得社会生活中充斥着文化差异及冲突, 进而容易引起社会关系的紧张。在这过程中, 首先存在着错位现象, 即传统因素瓦解速度很快, 而现代因素生成速度则相当缓慢, 社会易形成各种制度真空和价值规范真空。其次, 存在着失衡现象, 中国的现代化开始于某些条件较好的沿海地区, 而且现代化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扩展到全国, 这样就形成“倒流效应”与二元结构的社会。再次, 存在着畸变现象, 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 出现了一些与现代性因素极为相似, 但实质上却与现代化不符的现象。最后, 中国的现代化交织着各种复杂的矛盾, 在经济上出现了解决贫困和增强国力的矛盾, 在文化上本土文化遭受外来文化的冲击, 文化危机不可避免。[8]由此, 我们必须重视从文化的角度审视社会现阶段存在的犯罪现象, 充分认识当前犯罪的特点, 从而避免“严打”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 文化冲突的表现
应当说, 文化冲突是目前我国犯罪生成的社会原因, 其主要表现为:主文化发生文化危机, 犯罪亚文化肆意滋生、蔓延, 主文化与犯罪亚文化发生冲突。这种冲突进一步表现为犯罪亚文化通过犯罪等社会越轨行为违背和破坏主文化及其主文化所要求的社会秩序, 以及主文化通过法律等手段否定与制裁由犯罪亚文化形成的犯罪等社会越轨行为。[9]从根本上来说, 主文化与犯罪亚文化发生冲突是关于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冲突。在对待社会所公认权威 (如家长、老师、警察、法官) 的态度上, 主流社会认可和尊重这些权威在社会生活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而犯罪亚群体往往以各种叛逆的思想和行为来蔑视和否定上述权威;在对待社会生活中一些敏感问题的看法上, 如对待富人原罪的态度上, 主流社会并不回避这个问题, 但主要采用税收、社会保障等制度化的方式调解这一问题, 而犯罪亚群体往往采取较为激烈、甚至极端的方式对待富人原罪, 如对富人进行绑架等刑事犯罪。
(三) 农民工犯罪的文化冲突
目前, 农民工群体及由此衍生的农民工犯罪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有学者认为, 从文化视角研究农民工犯罪, “我们无形之中戴上了一幅有色眼镜, 透过这幅文化的有色眼镜, 我们看到了人是文化的动物, 社会结构原来是文化结构与制度结构组合的文化的社会, 而作为社会与人冲突的犯罪则得到另一种文化角度的诊释, 即文化激烈冲突的表现。”[10]如上文所述, 根据塞林对文化冲突的分类, 文化冲突可分为:外部的文化冲突和内心的文化冲突。所谓外部的文化冲突, 是在社会分化过程中, 某种同质的文化和价值体系向异质性转化时产生的副产品。内心的文化冲突或心理冲突, 是指个人从具有相互冲突的规范的不同群体冲获取自己的行为规范的现象。[11]我国的农民工群体遭遇的文化冲突主要属于内心的文化冲突, 主要包括: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中的行为规范冲突、农村与大城市行为规范之间的冲突, 以及组织良好的、由同一种族或宗族组成的群体的行为规范与组织松散、由不同种族组成的群体的行为规范之间的矛盾。其中又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 地域文化的冲突。农民在传统农村社区, 基本上生活在一种透明的人际关系中, 家人、亲戚和邻里是他们全部的交往对象, 人们之间互相熟悉、互相守望,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外在监督机制。进入城市后, 农民迈出世代相守的上地, 加入高频流动的人群, 从熟人社会走向生人社会, 同传统社区的天然联系就被割断。农民在城市处于匿名状态, 这就大大弱化了其天然的外在监督机制, 从而导致犯罪的发生。 (2) 阶层文化的冲突。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非正规就业、失业等状况, 农民工群体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相对低下。工作环境的恶劣、生产安全得不到保障、高强度超长时间劳动等因素致使农民工经济地位低下和生存状况艰辛;而户籍等一系列制度性因素又致使农民工在城市里缺乏正式的社会身份。
四、结语
诚然, 犯罪的原因极其错综复杂, 其包括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自然环境因素以及文化等多种原因, 而从文化的视角审视社会现实中的犯罪并不代表这是我们研究犯罪根源的唯一途径, 除了这种思维方式以外, 从心理、生物以及自然环境的角度, 我们也窥探到了犯罪这一现象的另一侧面, 这些研究同样为人类认识犯罪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认知。此外, 由于人们研究犯罪的角度不同, 对犯罪本质的认识也存在差异。我们有必要也应当从文化的视野来观察、研究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作为人类自身能动力表现的犯罪。这样, 我们才能得出一个容易被社会集体所接受、认同的犯罪原因论。
摘要: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它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 另一方面, 我国正处于剧烈而深刻的社会转型之中, 社会剧变往往蕴含着文化的冲突。因此, 以文化视角来审视社会现阶段存在的犯罪现象极具现实意义。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篇11
关键词:网络游戏;网络模仿性;暴力犯罪
中图分类号: D9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1-65-2
0 引言
当今社会,伴随着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对于青少年来说,网络世界有着无以比拟的吸引力,加之在这个阶段,青少年有着强烈的模仿欲,因此虚拟的网络空间就成了他们得到满足感的不二场所。更有甚者,他们甚至会在现实生活中把游戏中的暴力行为展示出来,导致犯罪。针对这一愈演愈烈的情况,笔者通过对近期发生的几个典型的案例,简单剖析一下青少年网络模仿性暴力犯罪的形成原因、特点以及如何采取恰当措施进行更好防范做一简单阐述。
1 案件回顾
案件一:2011年12月31日,家住湖北荆门的犯罪嫌疑人袁某(男,15岁)将网络虐杀游戏作为每日必修课,为了在网络上购买豪华装备,袁某因入室盗窃未遂进而产生邪念对其同学弟弟李某进行伤害,先后用铁锹猛拍头部、菜刀砍其脸部、将李某头部浸在高压锅水中,致使李某死亡,随后袁撬开李家床头柜抢的7600元。
案件二:2015年5月18日凌晨2时许,犯罪嫌疑人黄某(男,16岁)、郭某(男、16岁)在南坝根据网络游戏情节寻找跟踪、绑架勒索目标准备实施砍、杀、打、炸等血腥计划,在绑架镇级某单位负责人未果的情况下,18日凌晨2时许二人上网结束乘坐三轮车返回出租房时,在预先设定好的无人处用尖刀刺伤车夫陈仕兴,致其手指、手臂和头部受伤近20处。
案件三:2015年8月1日21时许,家住辽宁抚顺市新抚区的犯罪嫌疑人李某(男,17岁)受失恋及药物影响仿照网络游戏《穿越火线》主角装扮,在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用三棱军用刺刀先后杀死8人,刺伤5人。
诸多案例表明,青少年犯罪作为一个传统性命题,正在受到网络游戏这一新的时代性因素的影响。实践中许多青少年犯罪个案的直接或间接诱因、犯罪动机、犯罪手段、犯罪类型、犯罪主体形态等与网络环境、网络游戏及其内容、玩儿法、不断的升级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易成瘾性特点密切相关[1]。
2 网络模仿性暴力犯罪的概念及特点
网络模仿性暴力犯罪是指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暴力手段效仿网络游戏中的角色采用暴力、打斗等方式对现实中的他人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全造成危害的犯罪行为。以下是其主要特点:
①案发率上升趋势明显。
②犯罪涉及类型多种多样。
③犯罪动机相对单纯。
④此类罪犯年龄有低龄化的趋势。
⑤罪犯使用手段凶狠残暴、多种多样。
3 青少年网络模仿性暴力犯罪成因分析
3.1 网络游戏暴力的影响
在所有在线游戏中,含有暴力内容的游戏占很大比例,这类的游戏颇受广大玩家的欢迎,游戏中的血腥、 杀戮等画面,配以音响的刺激及组队功能带来的行为团体性心理对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另外在这类游戏中会经常设置一些PK环节,则是更加激发了青少年的暴力倾向。其实质是使用暴力伤害致对方失去反抗能力甚至死亡。玩家胜利时获得的不仅是实现自我心理上的满足感,更大程度上寻求到了施暴获胜的刺激及成就感。
3.2 在线游戏触发心理模仿效应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学习和模仿能力最强的时期,但由于他们过于年轻,缺乏社会经验、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又由于精力充沛,易于冲动,容易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因此长时间的沉溺于充满暴力的互联网游戏将会对在生活中受到挫折的一部分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模仿网络游戏中的暴力心理或行为,从而影响他们的社会行为,形成暴力犯罪。
3.3 虚拟游戏中的无所顾忌和现实社会中的“重重束缚”
在在线游戏中,所有的玩家可以不遵守在现实世界中法律,玩家在虚拟空间内可以为所欲为,只要遵守电脑提供的各种“游戏规则”,那么就可以在游戏中施以任意的暴力行为。在线游戏中的玩家可以轻而易举的杀死其他玩家,但是在游戏中不会得到任何实质性惩罚,相反还会受到升级、得到装备之类的奖励,因此他们对在游戏中实施的暴力行为是没有任何罪恶感的,这种轻松加自由的念头自然不自然地侵入的现实生活中的他们。而现在虚拟社会和现实世界的不断统一融合,更进一步削弱了二者之间的边界。因此,青少年在现实社会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就很可能会用在虚拟社会中的方式方法来进行解决,最突出直接的方法就是使用暴力。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喜欢使用暴力,同时缺乏对其他人的同情心和认同感,使一部分青少年走到了危害社会的边缘。
3.4 经济因素往往成为青少年暴力犯罪的一个重要诱因
一般在线游戏玩家的主体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精力充沛,自制力弱,一旦玩上网络游戏,往往沉迷其中,难以自拔。但是他们又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他们的花费、生活来源主要来自父母。如果他们沉迷游戏,而父母对其经济支持又达不到其需求时,为了满足自己在游戏中的等级或装备需求,他们很可能会铤而走险,采取非常手段来获得玩游戏的费用。加之在平常的在线游戏中经历的不用负责的可以为所欲为的任意杀戮对其产生的心理影响,往往是大多数青少年犯下偷窃、抢劫、 杀人和其他暴力犯罪的主要原因。
4 有效预防青少年网络模仿性暴力犯罪的措施
4.1 进一步净化在线网络游戏市场
作为网络产业的卖方,游戏企业必须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且要加强自律、建立网络游戏的暴力性评估和分级制度, 把好网络游戏的准入关, 是技术规制网络游戏、预防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关键[2]。再者,还可以通过对游戏账号的在线时间进行跟踪监控,确保青少年能够适时适量的上网,从而减少青少年网瘾发生的概率,这样也就降低了由于网瘾形成的网络模仿性暴力犯罪的发生率。作为游戏开发公司,还应该尽量设计一些充满人文关怀、团结互助、开发智力等充满正能量的主题向上的游戏,从而引导青少年能够在积极心态的道路上健康成长,另外,作为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更要经常性的对在线游戏产品进行及时检测,看该款游戏产品是否适合青少年,对不符合规定的游戏或发布游戏的网站、组织机构,联合公安机关或相关网络运营商,按照有关法律,必须严肃查办,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网络游戏市场秩序。
4.2 继续完善我国针对在线游戏的有关法律法规
我国早已发布若干诸如“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的一些法律条文,相关行政部门也已出台好多针对网络游戏上的法律文件,这些文件对游戏设计内容、操作,均有明确规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法规仍存在相当的不足,针对游戏中的暴力性程度分级管理制度仍然还空缺,对网络游戏是否含有色情成分如何界定,如何更好地限制好玩家的游戏时间,也没有统一的、切实可行的法规可以遵循。如果将来在法律法规这一方面得到完善,那势必会把青少年从网络模仿性暴力犯罪的深渊前有效的隔离开来。
4.3 家庭和学校需要对青少年进行积极引导
我们常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应该说是终身老师。作为孩子家长,应该尽可能地多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努力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尽可能使自己的孩子远离网络游戏。同时作为孩子教育的另外一方,学校应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对青少年日常生活中的学习、情绪有充分的了解,发现不良苗头及时制止。另外学校应该定期开设针对网络知识与技术的课程,教会青少年避免不健康的互联网内容,更健康高效的利用互联网。同时要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学校还可以根据青少年的不同个人兴趣,积极组织他们多参加一些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充实他们的生活,尽量让他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从而让他们远离网络游戏,将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上来。
参 考 文 献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篇12
一、犯罪数量上的差异
第一, 青少年犯罪率高于中老年犯罪率。第二, 在全部刑事犯罪中, 青少年所占比例远远高于中老年。根据大量统计资料表明, 我国青少年犯罪在全部犯罪所占比例在百分之七十以上, 而中老年犯罪比例则不到百分之三十。
二、犯罪类型上的差异
青少年犯罪一般集中于五个类型:盗窃、抢劫、流氓、伤害、强奸。这五类案件约占青少年犯罪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而中老年犯罪类型则较为分散:中年犯罪以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为主, 盗窃等财产犯罪!, 杀人、伤害等人身犯罪, 强奸等性犯罪均占一定比例;老年人犯罪则不多见于人身犯罪。
三、犯罪手段上的差异
与中老年犯罪相比, 青少年犯罪的手段以暴力性、直接性为主要特征。据统计, 在爆炸、杀人、伤害、强奸、抢劫等暴力性犯罪中, 青少年约占百分之七十五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 犯罪手段的直接性、暴力性逐渐向间接性和非暴力性转移, 到老年人犯罪已很少用暴力手段直接进行犯罪活动。他们进行的犯罪大多是非暴力的、间接的。这些与其年龄特征是相适应的。
四、犯罪组织性上的差异
青少年犯罪大多是拉帮结伙进行, 犯罪团伙是青少年犯罪中最突出的组织形态;中老年犯罪大多是单独进行, 即使有些共同犯罪, 也不像青少年犯罪团伙那样, 以崇尚哥们义气为联结纽带, 而以人身或经济上的利益关系互相依存, 也有的是充当一些青少年犯罪团伙的背后操纵者或幕后指挥者。
五、犯罪动因上的差异
从犯罪动机的形成来看, 青少年犯罪动机的形成具有偶发性、冲动性、互感性等特点。家庭、居住、工作、人际交往等微观环境及特定的刺激情境对青少年犯罪动机形成的影响, 要大于它们对中老年犯罪动机的影响。从犯罪动机的内容来看, 青少年犯罪动机大多较为简单, 有时出于满足暂时性需要, 就去偷、去抢。青少年犯罪动机还常常带有游戏性的特点, 大量犯罪是以其过剩的精力和情绪的宣泄为特征的, 青少年犯罪动机内容还容易发生变化, 刺激情境变化了, 动机也随之变化, 因而易导致多方面犯罪。
与青少年犯罪不同, 中年犯罪常常是先形成一定的财产或人身犯罪的动机, 然后有准备、有预谋、有步骤、有理智地进行犯罪活动, 而老年人犯罪的动因则较为复杂。
六、犯罪认知上的差异
从认知水平来看, 违法犯罪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常常是较低的。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常常是表面的、低层次的, 对外部事物缺乏批判性, 对环境的变化缺乏适应性, 对自己的行为缺乏内省力, 对自己的行为性质和后果往往缺乏正确的认识, 而这种情况在中老年中较为少见。
七、犯罪性质的差异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推荐阅读:
论当前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预防10-14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05-10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05-14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05-19
浅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其预防手段05-24
关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调研报告10-03
青少年学校犯罪06-23
青少年网络犯罪08-06
青少年犯罪心理09-17
青少年再犯罪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