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校犯罪

2024-06-23

青少年学校犯罪(通用6篇)

青少年学校犯罪 篇1

犯罪心理学把人的一生分成一系列的阶段。犯罪行为作为人在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违反社会活动规则的现象,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是有所不同的。青少年犯罪心理与中老年犯罪心理的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犯罪数量上的差异

第一, 青少年犯罪率高于中老年犯罪率。第二, 在全部刑事犯罪中, 青少年所占比例远远高于中老年。根据大量统计资料表明, 我国青少年犯罪在全部犯罪所占比例在百分之七十以上, 而中老年犯罪比例则不到百分之三十。

二、犯罪类型上的差异

青少年犯罪一般集中于五个类型:盗窃、抢劫、流氓、伤害、强奸。这五类案件约占青少年犯罪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而中老年犯罪类型则较为分散:中年犯罪以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为主, 盗窃等财产犯罪!, 杀人、伤害等人身犯罪, 强奸等性犯罪均占一定比例;老年人犯罪则不多见于人身犯罪。

三、犯罪手段上的差异

与中老年犯罪相比, 青少年犯罪的手段以暴力性、直接性为主要特征。据统计, 在爆炸、杀人、伤害、强奸、抢劫等暴力性犯罪中, 青少年约占百分之七十五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 犯罪手段的直接性、暴力性逐渐向间接性和非暴力性转移, 到老年人犯罪已很少用暴力手段直接进行犯罪活动。他们进行的犯罪大多是非暴力的、间接的。这些与其年龄特征是相适应的。

四、犯罪组织性上的差异

青少年犯罪大多是拉帮结伙进行, 犯罪团伙是青少年犯罪中最突出的组织形态;中老年犯罪大多是单独进行, 即使有些共同犯罪, 也不像青少年犯罪团伙那样, 以崇尚哥们义气为联结纽带, 而以人身或经济上的利益关系互相依存, 也有的是充当一些青少年犯罪团伙的背后操纵者或幕后指挥者。

五、犯罪动因上的差异

从犯罪动机的形成来看, 青少年犯罪动机的形成具有偶发性、冲动性、互感性等特点。家庭、居住、工作、人际交往等微观环境及特定的刺激情境对青少年犯罪动机形成的影响, 要大于它们对中老年犯罪动机的影响。从犯罪动机的内容来看, 青少年犯罪动机大多较为简单, 有时出于满足暂时性需要, 就去偷、去抢。青少年犯罪动机还常常带有游戏性的特点, 大量犯罪是以其过剩的精力和情绪的宣泄为特征的, 青少年犯罪动机内容还容易发生变化, 刺激情境变化了, 动机也随之变化, 因而易导致多方面犯罪。

与青少年犯罪不同, 中年犯罪常常是先形成一定的财产或人身犯罪的动机, 然后有准备、有预谋、有步骤、有理智地进行犯罪活动, 而老年人犯罪的动因则较为复杂。

六、犯罪认知上的差异

从认知水平来看, 违法犯罪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常常是较低的。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常常是表面的、低层次的, 对外部事物缺乏批判性, 对环境的变化缺乏适应性, 对自己的行为缺乏内省力, 对自己的行为性质和后果往往缺乏正确的认识, 而这种情况在中老年中较为少见。

七、犯罪性质的差异

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对人民安全感的威胁要远远高于中老年犯罪, 因为青少年犯罪大多是暴力犯罪、妨害社会秩序的犯罪、团伙犯罪, 而且危害严重的重大刑事犯罪大多也是青少年所为, 这些犯罪手段残忍, 无所顾忌, 性质恶劣, 危害严重。

青少年学校犯罪 篇2

一、各校成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宣传教育计划、实施方案,组织师生认真学习了《未成年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各校利用墙报、板报、班会课、DVD播放《小小律师》《呵护》等形式宣传学习,使他们懂得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能做、怎样利用法律保护自己。

二、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学校召开家长会,明确家长职责,同时学校并向家长作出承诺,如何共同教育学生,在镇政法委的牵头下,组织相关执法部门,对校园周边的网吧、音像制品销售店、放影室等娱乐场所依法整治,净化了学习环境。

三、各校聘请法制副校长定期到校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进行专题讲座;李梓小学、丁村中小学、山盆小学、高雄小学、李梓中学等学校聘请法制副校长专门为学生家长上法制课,使家长能懂得,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生理、心理等特点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四、各校以“做守法的好孩子、做合格的小公民”为题,开展征文活动,使青少年在活动中学法、守法、用法,自己怎样维权。

五、以“中、小学生守则”为依据对学生进行教育,校正他们的不良行为,各校校风、教风、学风正常,杜绝不良行为。

青少年学校犯罪 篇3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被关注的社会问题。众多犯罪学和社会学的学者们早已在这方面有所研究,寻找着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笔者认为,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解决,更重要的应该从根源上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是教育问题。仅从中小学的教育出发,笔者根据一些社会调研,来简略阐述一下中小学教育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对“法制教育”的误读

学校作为专业的教育机构,承担着主要的教育任务,是全社会教育的主体,在青少年的犯罪预防方面更是发挥着主导作用。学校目前在犯罪预防方面所要做的工作,大体上以法制教育为主体。许多学校开设了法制教育课,开展一些与法制教育相关的课余活动,有的司法工作人员也受聘为一些学校的法制教育校外辅导员。但是这些课上课下的活动多流于形式,并未体现出持续而明显的效果。一些学校由于升学压力的原因,把与升学考试、提高成绩无直接关系的一些工作,都放在极为次要的位置,包括“法制教育”。

作为学校来讲,开展法制教育是必要的。在未来社会,知法懂法应该是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素质。学校在这方面自然负有一定的教育义务。但法制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绝非几节法律常识课、参加几次与法制有关的活动所能概括的。它包括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但目的是明确而统一的,也就是通过教育,使青少年遵守法律,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所有能够达到这一目的的方式方法均可纳入其中。

在开展法制教育的过程中,最重要的途径应该是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去体会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让他们真正懂得违法犯罪的危害。大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 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亲历”法院的审判过程,了解一些与他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案情,通过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让他们懂得什么是犯罪、犯罪的危害性,以及远离犯罪需要注意到的问题。

2. 开展审美教育。这方面主要是从综合素质类学科中开展,比如美术,音乐等。一部好的艺术作品可以净化心灵,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辨别真善美的能力。

3.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律常识,这样可以使枯燥的教学内容更加生动,而且比单纯讲授法律常识的效果更好。

二、被忽略的道德教育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的六字真言至今仍可以对“师者”的职责给予充分概括。而现代社会的教师的素质要远高于从前,绝大多数教师都受过专业教育技能培训。无论从知识储备到教育能力,都在社会各阶层中处于领先地位。但他们在“传道、受业、解惑”的过程中,更加突出中间,后者次之,忽略前者。而前者恰恰是法制教育的前提和关键。这一问题的出现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是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所致,也是一个庞杂多元的社会问题。这里要说明的就是学校在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思想道德的教育。

学校在培养教育的过程中是分为两个大的方面的:第一就是思想道德、人格习惯的培养和塑造,也就是做人方面的培养,这是教育的前提。我国的教育方针中培养人才的目标就是要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其中德育是放在第一位的,体现出了它的重要位置和作用。这几个方面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以德育为基础来发展其它的方面,这是一个不可违背的规律。第二就是知识技能的传授。由于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所致,也正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所在,那就是在大多数学校教育当中恰恰把二者颠倒了,把传授知识当作教育的根本目的,显然是错误的。这样的教育方式会培养出一些有才无德的“伪人才”,也就是说这样的人即使有再大的能力,也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走向极端的便是一旦他们在扭曲的价值取向的诱导下,他们对社会的危害将更大。

在学校教育中,应当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因为它是基础,是其它方面教育的前提。这在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过程中更是关键的。

道德是法律的底限,可以说道德素质是做一个守法公民的前提,青少年的道德素质对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要远大于升学所学的知识。道德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青少年来讲,传统的道德规范是必须的,比如尊老爱幼,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舍己为人等。想必是这些规范大多数青少年都能够朗朗上口的背出来,但是这单纯的背出来而没有理解其中的内涵,没有将其迁移到做事当中去,这就需要学校和老师的正确引导。

三、不良的应试教育观念

在这一环节中,基础教育中小学教育的问题并不大,问题主要出在中学教育。而在青少年犯罪中,中学生是高发年龄段。原因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学生处于生理发育转折期、心理叛逆期,生理发育迅速,激素分泌旺盛的结果;另一方面,中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心理健康指数偏低,外界环境不能给予其良好的调整空间。

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处于人生关键期,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甚至胜过知识的积累。而恰在这个阶段,学校却在升学率的重压下忽略这些,一味追求好成绩、高分数。最终的结果可能是成绩并未显著提高,出现了一些道德素质不高、心理不健康的问题学生,当然这仅是一少部分。然而一些校园暴力事件、青少年犯罪,正成为这一问题的明确反映。

中国人口多、密度大,人才也呈多元化、多行业、多领域发展。但30年的人才选拔手段却以高考形式固定一成不变。尽管经历数次改革,但效果不明显,问题依然存在。笔者认为高考本身并没有错,中国的国情决定目前还不能出现一种更优于高考的人才选拔方式,问题在于应对高考的方式。

30年高考的考查模式不断改变,题型不断更新,唯独不变的是应付高考的方式。如今的许多中学仍然延用70年代80年代的复习高考的方法,仍然坚持一条“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思路。最终的结果却是学习效率低,学习压力大,忽略了学生其它方面素质的培养。学生在学习的重压下不得不寻找放松、发泄的途径。由于他们的世界观尚未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容易走向歧路。许多青少年为了缓解压力,泡在虚拟空间中寻找刺激,最终因沉溺网络走向犯罪,过重的心理压力不得不说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在各种升学考试的压力下,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分数、名次无疑是他们最关注的。只要能提高分数,他们不惜一切代价,甚至用不道德乃至违法手段。学校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培养力度不够,专注于尽其所能提高分数提高升学率。而恰恰是这两方面是诱发犯罪的主要原因。

当今社会,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由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的压力也随之增大。许多人都将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青少年首当其中。青少年处于心理发展期,其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将更加突出。由于当今青少年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并且很多都是在家长的娇惯中长大的,其自我意识较强,易养成一种唯我独尊的不良习惯。当客观环境不能依其主观意志转移时,使他们常常会产生异常的心理状态,并且由此产生一些不正常的价值取向,如“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享乐主义的生活追求,拜金主义的生活目标”,进而有可能诱发犯罪。再加上一些青少年由于从小受到不良的教育或受到某种不良的刺激,会产生偏激的人格等等,这些都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原因。所以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应该注重对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塑造,再此基础上再进行知识文化的培养。

四、劳动教育、技能教育的必要

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劳动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人应该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因为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整个社会也是由每一个人的共同劳动创造的。只有通过劳动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人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学校应该加强青少年劳动方面的教育。

青少年学校犯罪 篇4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社会经济与社会关系正发生着有利于社会发展变化与渐进的演变。而在此期间,学校也随着社会的影响与发展由单一的、封闭的教育机构逐渐转变为面向社会的、服务于教育的社会窗口行业。学校直接面向社会,与社会产生各种关系,由此也给学校带来了诸多前所未有的联系与矛盾,在这些事件中也存在着各种法律关系,如何依法加强学校管理,如何防止与减少事件的发生与隐患,尤其是如何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当前公立学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重点从学校角度出发,评析学校该如何联系家庭及社会各界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进行处理与防范。

【关键词】:青少年违法犯罪处理防范

近年来,少年犯罪已成为全球注目的社会问题,少年犯罪不仅人数增多,而且涉及面广,在全部犯罪人员中,青少年犯罪比例最高,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杀人、抢劫、强奸、恶性伤害等案件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问题少年”一再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愈演愈烈的校园暴力已经到了令人痛心疾首的地步!暴力事件的不断发生,给我们的教育现状带来了警示。如今,青少年犯罪已被国际社会列为世界第三大公害。青少年犯罪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一、青少年犯罪呈现的特点

1.青少年心理不成熟而导致的犯罪日益增多。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他们感情丰富,心理起伏大,易冲动,自控能力差;他们没有走向社会却渴望走向社会;他们缺乏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但社会却纷繁复杂,所以,如果没有正确引导的话,他们很容易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青少年在社会化进程中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并且由于年青人逞强好胜,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过程中,常常带有很大程度的疯狂性。

(2)青少年情感易冲动,不善于控制自己。常常是受到某种因素诱发和刺激,或一时的感情冲动而突然犯罪。容易产生过激行为。

(3)青少年虽年幼无知,但同样渴望人格上的独立和自立,能够获得平等的权力和尊重,不愿受管束,这种心理随年龄的增长有时会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当他们具有一些不良行为而被管教时,他们轻则反感对抗,重则予以报复。

2.网络与青少年犯罪之间的关系正在日益密切

网络在青少年犯罪中的催化剂作用正在成为不争的事实。学生由沉迷网吧发展到有轻微违法行为,就是由于在网上浏览到了暴力、色情等网页,任其发展下去,就有可能引发犯罪具体表现为这样几个方面:

(1)因沉迷网吧而导致犯罪。上网是近两年来在青少年中颇为流行的事,同样在犯罪的青少年群体中也毫不逊色。沉迷网络最后因无力支付上网费用而走上盗窃之路。

(2)因网恋而导致的犯罪。二人在虚拟世界里你来我往,频繁交往,由此竟生出了恋情。而在现实中因没有相应的感情基础,再加上对对方的了解非常少,因网恋而导致的诈骗、盗窃、强奸、抢劫等犯罪层出不穷。

(3)以网络作为媒介引发犯罪。网络是一虚拟的社区,通过网络纠集成员进行的青少年犯罪,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犯罪所呈现出的的一大社会特征,也可以说是犯罪所具有的鲜明的时代特征。

3.社会不良风气、家庭不良教育潜伏着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

据调查,青少年案犯家庭状况普遍偏差,且多为畸形,有的家庭父母不和,有的父母离异,有的教育不当,管理不善。家庭环境和家长的言行、品行及教育方法,对青少年的心理、品德、爱好和思想的影响至关重要。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受社会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社会经济全面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偏激倾向。于是,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坑蒙拐骗、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社会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对社会风气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而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受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青少年经受不住各种物质享乐的诱惑,在一定条件和某种因素的作用下,就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2)受社会不良文化影响。目前在文化市场上,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文化娱乐等中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色情以及其它有损人民群众健康的内容,对社会文化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这种受污染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对涉世不深的青少年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许多青少年正是由于剧情的指引从而完成与其年龄并不相称的违法犯罪行为从而走上犯罪。

(3)受家庭不良教育的影响。父母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家庭的教育培养,深刻影响着子女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案例三的小新

在正是缺少父母的教育,且其爷爷奶奶又过分溺爱使其辍学而后又沉迷上网最终走进犯罪的深渊。

(4)法制道德教育滞后。近几年来,虽然在中小学设立了法律知识和品德教育课,在社会上开展“送法上门”、“法律进家”等多种形式的普法教育活动,但在力度上还有欠缺,在面上还有死角。青少年自身更是不重视此方面的学习。因而,致使一些青少年缺乏是非、荣辱、善恶观念,分不清罪与非罪的界限,此罪与彼罪的区别。

二、学校与青少年学生的责任划分

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这种法律关系的基本性质,大致可推定为准教育行政关系,既区别于纯粹的教育行政关系,也区别于民事法律关系,是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保护的法律关系。教育、管理和保护构成这一法律关系的基本内容,学校对学生有教育、管理的权力,同时对学生有保护的义务;学生有接受教育、接受管理的义务,享有受到保护的权利。在教育关系中,发生学校履行教育、管理和保护义务的过错,致使学生受到人身伤害,或者伤害他人,学校产生民事责任。在中小学校学生在校期间遭受人身伤害,是学校未尽保护义务;在中小学校学生在校期间伤害他人,是学校对学生未尽教育、管理义务,对损害的发生应当承担法律责任。这种责任既有教育法的性质,也有民法的性质,应当以民事责任的性质为基础。

三、学校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处理

1、对于学生伤害事故案件,如果认定为学校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不论是调解解决还诉讼解决,其赔偿的项目范围与标准应当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办理。

对于责任比较复杂的案件,案例,某高中某班两男女学生因发生了小矛盾,老师在办公室批评教育解决时,其女生打电话给一校外青年,该青年入校进入正在批评教育的老师办公室,用刀刺其男生胸部,该男生被学校送至附近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在此案件中,刑事责任由该校外青年自负,这不须多言。但学校存在着门卫管理不严的严重安全保卫漏洞、未履行门卫管理职责以及未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否则该青年不可能径直闯入教师办公室,当然包括学校未尽到保护青少年的义务。如果该案男生家长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人身损害赔偿,该校外青年承担主要赔偿责任的同时,学校此时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能性极大,那么,学校可能要先行承担人民法院依据《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认定的全部赔偿。对于该女生的行为是否触犯刑律,这由公检法等司法机关认定。是否承担民事赔偿责任,除各方当事人调解的外,也需要人民法院的裁决方能确认。但学校可以依据规章制度以及学生守则给予该女生相应的处分。对于学生的行为,应规章制度与学生守则中加

以规定与修订。

2、学生治安案件与刑事案件中,学校在报案、配合司法机关的侦查取证方面的工作中。应征注意报案条件,需要慎重考虑,我国刑法中,不少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一个起点,这要求学校知晓或查明刑事法律规定,对于学生主要还是帮助教育为第一,如果学生承认错误,有个较好的认识与态度,加上金额不到起点,就不要作刑事案件报案。对于如学校盗窃案件中,设备如果不是新设备财物,就应以折旧价,或案发的市场相应价来计算,而不能以新品购置价计算。另外对于数名学生盗窃案件中,只要不是团伙作案,金额不能合计,此时涉案金额可能不会到盗窃案的起点,即不构成盗窃罪。

3、学生违反公序良俗的事件的处理。一般对青少年的有违公序良俗的行为,界定为青少年的不良行为,以往的做法是通过批评、教育、帮助、自我认识等方式来使实现青少年克服其不良行为。而今社会正处在传统向现代过渡和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物质财富是大大增加了,社会的物质文明也较以往大大丰富了,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已基本获得了温饱后,除追究更丰富的物质享受外,还追究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点,即精神需要。广泛盲目地、超家庭经济能力地追究物质的意识正悄然渗入。社会上其他不利于青少年身心的习性,如抽烟喝酒赌博等侵蚀着学生。在校园周边,出现了“钟点房”,无数的网吧,学生早恋现象漫延,校园暴力事件上升,少数学生的行为已大大超过“不良行为”的概括界线。对此,学校为了保证学校广大学生的利益,维护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履行其法定职责净化校园,不得不采取了比以往严厉的措施。在处理这类事件中,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应当引起学校的足够注意与重视:一是,规范学生校园行为须有相应规定,并告知学生;二是,当学校对平时认为不违法的行为处理时,由于方法不当,可能引起更多、更广泛的法律纠纷与问题。

四、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预防

如何更好地预防和防止青少年犯罪,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1、大力开展法制教育,努力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积极预防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必须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教育。事实证明,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受到的教育和自身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其成长以后影响很大。缺乏法制观念和是非观念,是少年发生违法行为最重要的自身原因,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正面引导,在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法制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培养他们遵守法律、法规的行为习惯,这是减少青少年发生违法行为的一项治标治本的措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全

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任务。因此,必须依靠全社会力量,实行综合治理的原则,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切实抓紧抓好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努力培养他们正确的法制观和是非善恶观。

2、社会、家庭和学校齐抓共管,逐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防范体系

近来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社会、学校、家庭和青少年自身。因此,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是一个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应着重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减少不良刺激源

(2)加强家庭公德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

(3)建立家长与学校沟通制度。

3、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努力提高学校对在校生的管理水平

在校学生的犯罪率虽然很低,但从学校产生出的“问题少年”却不少,他们走上社会后很容易犯罪。因此中小学校应担负起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主要责任。根据我们的调查了解,在一些中学里,有不少学生被视为“差生”,这些学生一般难以得到老师的关怀与鼓励。毕业时,他们大多以失败者的心态步入社会,对社会、对他人容易产生敌意。并且所谓“差生”往往也是学校除名、劝退的对象,他们流落到社会上之后,很容易被犯罪团伙拉下水。例如,16岁的刘某初中未毕业就辍学混迹于社会,父母离异对之管教较少,他在所谓“兄弟”们那里得到“畸形的温暖和帮助”,学到了残忍与大胆,多次伙同其他同案犯实施盗窃、抢劫、作恶多端而成为社会的害虫,最终被绳之以法。

笔者认为教育工作应顺应时代的潮流,一是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多方面人才;二要在相关法律中增加“除因病和明显的智力原因外,学校不得开除(含除名、劝退)未成年学生”的规定,同时明确“谁的学生谁必须接受”的原则;三要把法制教育贯穿到整个中学教育阶段,在中学试行法律知识普及合格证制度,取得合格证,才能颁发毕业证书;四要在有条件的地区应普及高中教育,将义务教育的年龄提高到18周岁,使青少年都有学可上。

4、建立健全青少年保护网络

加强以学校为中心的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教育。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规律来看,青少年受教育期是极容易产生问题的“危险期”,而且犯罪呈低龄化趋势。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管理和教育刻不容缓。要保证校园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场所,切实抵制社会不良文化的进入;在办好重点学校的同时,还要下大力气办好普通学校,尤其是普通中学。改变不合理的快慢班,正确对待“后进生”和“双差生”,进一步提高

青少年学校犯罪 篇5

一、犯罪亚文化的概念

根据文化在社会上所占的地位不同,可将文化分为主文化和亚文化。主文化是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对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影响极大。而在某些方面与主文化的价值体系不同的都可以称为亚文化。犯罪亚文化则属于亚文化的范畴,但二者不能等同。亚文化与犯罪之间不存在决定或必然的关系,除非亚文化沿着负面走向极端越轨的趋势,成为犯罪亚文化。我国的犯罪亚文化源自于西方的暴力和色情,也是西方文化中最腐朽的部分,主要是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体传播的。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强烈的反社会性;二是在社会斗争中最有主动攻击的精神;三是注重拉帮结派,不注重是非。如以游民为中心的江湖文化和当代以暴力和色情为中心的不良文化等均属于犯罪亚文化。

二、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一)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起着诱导作用。犯罪心理学中的犯罪行为概念指的是犯罪人在一定犯罪心理的支配下实施的违反刑法规定应该受到处罚的行为。犯罪行为是外在因素,犯罪心理则是内在因素,二者既互相区别又相互联系。处在青少年时期的群体,身心尚未完全成熟,思想观念正处于不断形成和完善时期,来自各方面的价值观念很容易对他们产生影响。犯罪亚文化中蕴藏着大量的导致青少年犯罪的社会行为,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中的每一个青少年,使犯罪行为在青少年心理上被激活、被强化。在思维方式上表现出忧烦狂躁、态度反常,加之劣迹青少年的勾引,干起坏事胆大妄为,事后又后悔莫及。

(二)犯罪亚文化的扭曲性,为青少年犯罪提供了“智力支持”。犯罪亚文化的衍生和传播,对青少年犯罪方法起着渲染、扩展与教化的作用,其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不断地腐蚀着青少年的心灵。一些青少年往往以模仿对象而导致“暗示犯罪”。如互联网中的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令人担忧,他们习惯于网络游戏中的打打杀杀、动刀动枪,易产生精神麻木,在现实中有时一言不发就把刀锋相向,酿成惨剧。每年全国都有很多这样发生的犯罪案例。他们似乎忘记或忽略了现实的杀伤力而沉浸于网络而犯罪。随着时间的推移,犯罪亚文化便成了一些青少年的“主宰”,并形成了一套有悖与常人的价值观念,如“出人头地”、“花天酒地”、“哥们义气”、“活着就是为了享受”等等。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他们的人格就偏离了正常的轨道,致使一些青少年走上了犯罪道路。

(三)犯罪亚文化环境的负面影响,对青少年犯罪起着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结构的不断转型,腐败的社会现象和暴力的文化倾向屡屡出现。如新闻中过多过细的犯罪事件报道、电影电视中有关色情和暴力的镜头、植入广告生活奢侈的引诱、戏剧文学中性刺激和不良文化的刻画等,无形之中就为青少年提供了污秽的文化环境。随着犯罪亚文化的传播和熏染,致使一些青少年的人格变得冷酷无情,常以暴力手段攻击他人,其犯罪性质愈益严重和恶化。

三、祛除犯罪亚文化的影响,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

(一)加强家庭教育,帮助孩子树立自律精神。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肩负着培养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重视发展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全面提高青少年道德素质,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主要措施之一。在目前情况下,很多家长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学习,而忽视了起码的道德素质的教育和培养,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将来孩子毕业后会遇到成家立业的问题,这不是学习成绩所决定的,靠的是良好的品质和性格,而这些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作为家长而言,一是要注重孩子的品德发展,营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学会用优秀的文化知识去引导孩子、教育孩子,按照正确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要求孩子。二是要与孩子平等相处,在互相交流中及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变化,并在分析评价时让孩子自觉克服缺点,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二)加强学校教育,提高学生公民道德素质。学校是学生社会化的主要课堂。教育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加强对学生公民道德的教育是抵制犯罪亚文化思潮影响,从根本上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理性素养的有效方法之一。一是要开展法制宣传进校园活动,通过法制教育展览和普法知识讲座等活动,逐步提升学生的法制观念。二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要善于运用正确的思想行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来支配正确的行动。教师还应注重自身修养,爱岗敬业,严于律己,用高尚的品质对学生诠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三是要关心后进生和问题生,避免出现歧视现象。有时因教育方式不当,对学生的评价有时出现偏差。如教师的讽刺挖苦等语言暴力,使学生变得冷漠孤僻,给学生造成了精神创伤,甚至形成了反社会的倾向。笔者建议,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限于学习成绩上,要全面客观地评价其在校表现,并帮助后进生克服不良习惯,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不要把“双差生”推向社会犯罪的边缘。

(三)加大政府监管力度,优化青少年文化环境。一是文化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严禁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歌舞厅、游艺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加大“扫黄打非”力度,遏制“文化垃圾”的生产和销售;着力做好禁赌禁毒工作,清除青少年犯罪毒瘤。二是建立健全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机制,推广和使用违法犯罪的信息监管系统。三是对那些失范的青少年加以矫治,帮助他们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改正缺点。四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失管、失学、失业现象,避免出现违法犯罪行为。

总之,尽管由于社会转型,使得一些青少年受到犯罪亚文化客观因素的影响而犯罪,但是,我们应该继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多出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优秀作品,为青少年提供积极向上的精神食粮,使他们在成为国家主人和接班人的同时,能在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健康成长。这无疑是全党全社会的期望,同时是当务,也是职责。

青少年犯罪为何一再发生 篇6

7月30日凌晨,有精神障碍的52岁的李艮库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南留庄镇上闲逛,被多名未成年人围殴致死。参与打人的共7人,其中最大的嫌疑人仅仅16周岁,最小的3人尚未满14周岁。南留庄中学政教处一名老师称,该校两名初一学生也在上述7人当中,但“事发时学校已经放假了”。(2014年8月19日《京华时报》)

青少年暴力犯罪,固然与其法治观念淡薄有关,但家长和学校过于重视孩子的文化课学习,忽视了思想品德、纪律法治教育也是重要原因。“事发时学校已经放假了”并不是学校推卸责任的理由;学生打人致死,作为教育者的学校肯定难辞其咎。事发后不久,蔚县不少镇上学校都组织过一次面向家长的法律培训。事发之前,却鲜有类似培训课程。这也说明学校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但光是向家长宣传法律知识还远远不够,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从小教育他们遵纪守法才更为重要。

相比学习成绩,学生的品德培养显然更应引起学校的重视。学校应该好好反思自己平时的教育,不仅要加强文化知识教育,还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治教育。同时,家长也要多关心孩子放学后在干什么、玩什么、经常和什么人在一起。此外,对犯罪的少年要依法严惩,对违法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和对网吧监管不力的公安、工商等执法部门,也要进行问责。不能再让网吧成为向青少年传播黄色、暴力等不健康内容的主要渠道和诱使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endprint

上一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下一篇:比较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