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问题分析

2024-09-03

青少年心理问题分析(共12篇)

青少年心理问题分析 篇1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繁荣与发展的重要问题, 但目前青少年心理问题不断突现, 心理卫生问题也日渐增多, 全国14~16岁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率12%~20%[1]。为使广大青少年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援助, 现将我院2007年9月30日—2008年12月20日青少年心理咨询情况汇总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WHO把青春期和年轻人分别定义为10~19岁和20~24岁年龄组人群[2]。本研究按照此定义将青少年的界限定在此范围内。研究对象为2007年9月30日~2008年12月20日, 在我院接受心理咨询的130名青少年。

1.2 方法

咨询方法为通过耐心真诚的交谈, 建立融洽的咨询关系, 对青少年给予无条件尊重, 对青少年的异常心理、行为不指责, 不评判。通过认真倾听, 进一步详细询问青少年家庭、学校等情况, 对青少年的心理困扰, 表示完全理解和接纳, 通过咨询或必要的心理测试 (SAS或SDS或心理CT) , 启发青少年, 领悟自己的心理问题, 从而解除困扰。同时, 将所有咨询案例, 全部及时输入数据库, 用SPSS 10.0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007年9月30日—2008年12月20日, 我院心理咨询门诊接受青少年心理咨询案例130例, 年龄最小的10岁, 最大24岁。其中10~14岁36例, 占27.69%;15~19岁53例, 占40.76%;20~24岁41例, 占31.53%。男52例, 占40.00%;女78例, 占60.00%。小学30例, 占23.08%;初中48例, 占36.92%;高中或中专、大学52例, 占40.00%。在校生109例, 占83.85%, 校外21例, 占16.15%。全部未婚。

2.2 主要心理问题

各年龄组常见心理问题见表1。

3 讨论

130例青少年前5位常见心理问题依次为: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学习问题、叛逆心理、性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是目前困扰我市青少年的主要心理卫生问题[3]。

3.1 情绪障碍

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的增加, 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因素的影响, 青少年情绪障碍问题日益突出[4], 青少年的情绪障碍影响了其社会适应能力。本文中青少年情绪障碍占26.15%, 占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首位, 可见青少年不良情绪问题不容忽视。咨询中发现, 父母望子成龙心切, 学校学习负担过重, 人际关系处理不当, 教育方式不当或过分保护或苛刻要求、或是奖罚失度, 这些都是造成青少年心理发展受挫, 诱发恐惧、焦虑、回避、自卑等等情绪障碍的诱因。抑郁是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5]。本文情绪障碍案例中, 有5例青少年因抑郁有自杀倾向, 其中, 2例自杀未遂。快乐情绪有利于青少年在心理发展时期, 自信而稳定地面对各种复杂的外界环境。因此, 对于家长来说,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想方设法地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 以使孩子保持积极健康稳定的情绪状态。

3.2 人际关系

青少年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及同学关系。与父母的关系处理不当, 从而引起青少年不良的心理反应, 这一现象较为普遍。因为父母的养育方式对个体的社会化发展包括认知发展、人格的形成、自我意识和行为社会化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6]。师生关系处理不当, 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不言而喻。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 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抑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与同学的交友和相处, 可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学习生活质量。孩子们都希望在同学中有被接纳的归属感, 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如果同学关系不融洽, 甚至关系紧张, 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在咨询指导中, 运用如下指导原则:鼓励他们多参加社会交往, 在实践中不停的摸索、总结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重视家庭关系和谐, 以中立的态度客观看待并分析问题, 必要时可以请家长和青少年一起来解决问题;重视学校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 鼓励青少年争取家庭支持, 帮助青少年正确处理同性、异性间的关系。老师和同学对青少年的情感支付、鼓励, 会对他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积极的作用。

3.3 学习问题

130例青少年中, 学习类问题占16.15%, 学习是青少年的主要任务, 也是家长和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 与学习有关的问题, 如多动症、学习技能障碍等明显影响学习, 应充分引起重视。指导原则:首先应排除多动症、自闭症等心理障碍, 其次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 确立一个适合的学习、奋斗目标, 降低过高的期望值。

3.4 逆反心理

青少年处在生理和心理发育的特殊阶段, 经历着身心各方面的急剧变化, 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既要适应生理的变化, 又要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因此, 如教育和处理不当, 会引发青少年的心理叛逆。如出现吸烟、饮酒、离家出走、网络成瘾等行为。因而, 家长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间和家庭民主权, 积极鼓励孩子平等地交换意见。而不是将自己的观点和行为准则强加给孩子。学校要对青少年的生理叛逆期给予理解, 而不要随便给孩子扣上坏学生的帽子, 或让请家长来教训一通。这会使青少年产生严重的挫折感, 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3.5 青春期性心理问题

本文显示, 性心理问题占青少年心理咨询的未位, 为8.46%。身体发育提前而性心理的成熟则存在着相对后延的趋势, 这二者之间的冲突, 带来了许多的青少年性心理问题。成熟过程及性道德观念的形成, 出现了与性有关的心理体验及性行为活动等, 且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对性生理成熟有不正确的认识, 容易产生害怕、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反应。建议在学校中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加强男女之间的正常交往, 消除性的神秘感及不正常的性心理反应。

综上所述, 青少年与成人一样也是处于社会之中, 其心理问题的产生除与生物因素有关外, 尚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环境因素有关。因此, 对有心理行为问题的青少年除应重视对家长的指导外, 还应与学校取得联系, 给予配合治疗。

参考文献

[1]忻仁娥, 唐慧琴.全国22省市26单位24013名城乡在校少年儿童行为问题调查报告.上海精神医学, 1992, 4 (1) :47.

[2]朱丽萍.青少年性生殖健康现状与展望.中国妇幼保健, 2003, 18 (8) :696.

[3]舒明跃.从专科门诊看青少精神卫生的需求.中国心理生理卫生杂志, 1999, 13 (3) :179.

[4]任玉明, 郭慧荣, 郑石梅.医学生考试期间的心理状态调查.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1, 18 (4) :348-349.

[5]Sharf R S, 著.心理治疗与咨询的理论及案例.胡佩诚, 译.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 2000:15.

[6]朱祖华, 杨永杰, 李娇, 等.受虐待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及与受虐待经历的关系.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7, 16 (1) :62-64.

青少年心理问题分析 篇2

—关于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解析

胡振汉

菏泽学院 教育科学系

摘要:论文全面分析了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年龄段在其心理发展中产生的关于逆反心理的探究,全面综合的分析了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概念,产生的原因,带来的不良影响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方法。通过这些研究和解决方法,可以纠正青少年产生的心理问题,使青少年更加健康的成长,在当今充满竞争的社会中保持健康的心态,更加充分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青少年 心理问题 逆反 解决 健康

逆反心理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理现象,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概念

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管需要不相符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通过概念可以得出,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的观念定式与特定的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逆反心理机制,过程。首先,是教育的内容及相关的信息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引起受教育者的注意;其次,是受教育者抵触并理解教育的内容(信息)并将所理解的信息及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知识修养)和态度观念加以比较;最后,经过比较分析,作出接受或抵制的反应。如果受教育者经过比较分析之后,确认与原有的认知相悖就产生抵制,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可见逆反心里的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逆反心理倾向。

二.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表现

(一)对正面宣传做反面思考。有相当数量的青少年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们往往以社会上某个特别的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的全盘否认正面宣传。同样,也有一些青少年不能从全局出发,从一定程度上去把握现实,片面的夸大社会主义制度的某些不完善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可取之处,有时甚至进行有意无意的反面宣传。

(二)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在教育过程中,许多教育者和加长都希望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教育感染青少年唤起他们的热情以期达到激励后进的目的,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一些先进人物被说成是沽名钓誉的“投机家”或“傻子”,无端的怀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进而否定他们的先进事迹,对于身边的榜样,则冠以“拍马屁”给予排斥和嘲笑

(三)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在一些青少年当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青少年则被肆意的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好人好事无人夸,不良倾向有市场,正不压邪的局面。

(四)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的消极抵抗。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对于思想政治教十分冷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应付,抵制,消极对抗的态度。

三.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一)青春期心理特点的影响

其实,逆反心理是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萌发独立意识的一种表现,初中生刚刚进入青春期,作为未成年人,他们面临紧张的学业,升学的压力和难以处置的人际关系。逆反心理往往有比较突出的表现。进入青春期以后,由于活动领域的逐渐扩大和交际圈的不断拓展,他们更愿意跟朋友在一起。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成为他们重要的心理倾向。他们希望自己能像成年人一样受人尊重,自尊感明显增强,做事喜欢自作主张,不希望成年人干涉,渴望独立。他们对父母和老师之言不再“唯命是从”了,往往嫌父母管得太严,太罗嗦,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二)家庭因素

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大于其他人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具有特殊的意义,孩子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很长,约占其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父母对于子女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首先,有的父母对孩子给予的心理和物质的照顾过多,尤其是对孩子教育上的要求过多,超过了孩子所能容忍的态度,对孩子来说往往是一种被强加的,不正常的,无形的压力,易于引起他们无谓的烦恼,也抑制了他们的独立性和完整个性的健康发展,易于产生逆反心理。

其次,家长提出要求的方式也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有的家长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方式是居高临下的,粗暴的,命令式的。摆出封建家长式威风。甚至使用暴力使孩子屈服,不给孩子任何自主的空间。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对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会产生反感,抵触。而且以后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别人。

再次,父母不和也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父母长期的分歧,敌对,争吵不休,紧张冲突,会子女的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与矛盾,多疑心神不宁或神经质,甚至导致心理变态及反社会行为。

(三)学校教育的因素

首先,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有不公正的处理,这样会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有的教师比较偏爱某些成绩好,听话的学生,当好学生犯了错误也会很容易的原谅他。即使批评也是和颜悦色,和风细雨式的。而一些成绩不好,喜欢调皮的所谓“差生”,没有明显过错或根本没有错时,教师的表现是疾言厉色,大声训斥。结果是“差生”不喜欢这个教师至恨这个教师,上他的课就是不听,故意捣乱,与教师作对,即使理智告诉他这是不对的,但在感情上他仍然不能接受这个教师,“请你不要忘记,孩子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特别是这种待遇来自一个亲近的人的时候,他的痛苦心情会在心灵里留下一个长久的痕迹”

(四)学生在班级中的位置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

学生 有相当一部分时间生活在班级集体中,班集体是以学生为主的小社会,学生们在以社会化学习为中心的共同活动中形成各种关系,每一个学生在这种关系结构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并由此决定了他在集体中的地位和角色。班级会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班级活动和交往的主导动机之一是他们力求在同龄人群体中寻找自己满意的地位。如果这种欲望经常得不到满足,那么社会与个性的对立和冲突时不可避免的。

有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他们在班级中没有知心朋友,他们中不少人也向往集体生活,想与同龄人交往,希望在班级中取得一定地位,试图用各种手段吸引同学们注意,甚至不惜用与常态相反的行为来引起大家的注意。

四.青少年逆反心理诱发因素

逆反心理并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一般的说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容易诱发逆反心理:

(一)强烈的好奇心。当某事物被禁止时,最容易引起人们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只作出禁止而不加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浓厚的神秘色彩极易引起。

(二)企图标新立异。青少年处于性格形成和寻找自我的时期,通过否定权威和标新立异可以在心理求的自我肯定的满足感。青年人与社会的认同不仅是简单的采取适应社会规范的途径,而且还希望社会承认他的价值和地位,从而获得与社会之间的认同。因此他往往表现的偏执,好表现自己,有意采取与其他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引起别人的注意。

(三)特异生活经历。比如,有的人多次失恋,便认为人世间没有真正的爱情;有的人一向循规蹈矩,与世无争,而偶然的一次受到了莫名其妙的冤枉,以至于性情大变,变得粗暴,多疑,怪癖。

这种在特定条件下,其言行与当事人的主观愿望相反,产生了与常态性质相反的逆向反应,是逆反心理的典型表现,一旦这种心态构成了心理定势,就会对人的性格产生极大影响,经常性的左右他的一举一动,成为他言行举止的一个基本特征。

五.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危害

逆反的心理,行为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湮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从而走向极端,在多数情况下,逆反心理导致的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都是惩罚了自己;这种结果也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

六.青少年逆反心理克服方法

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克服逆反心理

(一)认识提高文化素质,广闻博见是克服逆反心理的根本道理。一个对生活有着广博见识的人,凭直觉就能认识到逆反心理的荒谬之处,从而采用一种科学,宽容的思维方式,广闻博见能使我们避免固执和偏激,而逆反心理则使我们在最终认识真理之前走了许多弯路,当我们醒悟过来往往太迟了。

(二)想象。逆反心理之所以大行其道,往往是利用了人们缺乏对多渠道解决问题的想象力。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用一个方法就已足够,但是在问题未解决之前却存在着几乎无限的可能性。

宽容的思想方式和想象力是可以通过自我不断的思维训练来获得,它能激发出我们的创造力。逆反心理是一种近乎病态的心理状态,如果你想有所作为,就必须经常性地进行这种自我训练。

七.青少年逆反心理防治具体对策

(一)要重视复杂的心理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影响。青少年的心理活动,会受到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文化,道德,法律等意识形态发展,善恶,美丑,是非,荣辱等观念更新方面的影响。所以,要克服逆反心理,不能让青少年仅局限在学校这个小天地里,而是让他们置身社会,把对他们的思想情操等各方面的培养同社会政治生活,经济文化活动以及社会道德风尚联系起来,以提高他们心理上的适应能力,使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不致迷失方向。

(二)青少年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努力升华自己。这须提高自我教育,就是要求青少年要学会把自己作为教育对象,经常思考自己,主动设计自己,并自觉能动地以实际行为努力完善或造就自己。

(三)要改善教育机制。教育工作者要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要掌握好青少年心理发展不平衡性这个规律;不失时机地帮助青少年克服消极心理,使其心理健康发展。教育工作者要努力与青少年建立充分信任的关系,要与他们交朋友,以诚相待,以身作则,杜绝出现“台上他讲,台下讲他”的情况发生。教育者要爱护和尊重青少年的自尊心,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和场合,注意正面教育和引导,坚决反对以简单,压制和粗暴的方式对待青少年。

(四)要实现党风,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青少年中逆反心理的产生,责任不能完全归于他们,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往往起着重要作用。无数事实证明,实现党风,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对于克服和防止青少年逆反心理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2]周宗奎.《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学习》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第一版

[3]郑确.《青少年逆反心理》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一版

[4]刘宗粤.《关于逆反心理现象构架的解析》 《探索:哲社版》200005期53~55版

[5]靳丽霞.《孩子有逆反心理怎么办:父母与孩子的成功沟通方法》 新世界出版社 2009-07

[6]许泽高.《赢在此时—青春期逆反心理分析与对策》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第一版

青少年厌学问题的分析研究 篇3

关键词:青少年;厌学;个案介入

中图分类号:P7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52-01

青少年是人类发育过程中的一段重要时期,无论是在社会交往能力,问题的认识能力,社会活动的参与度,问题的解决能力,自我实现等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提升。但由于涉世未深,社会和生活经验不足,他们的思想行为没有完全成熟。如今青少年厌学问题不断恶化,已成为当今我们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大力发展青少年社会工作,尤其是关注青少年教育问题的社会工作变得举足轻重,是目前对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的重点工作之一。

从有关资料来看,到目前为止,还很少有青少年厌学问题的介入去探讨具体的原因并得出相关对策。研究主要是单方面对网瘾问题、亲子关系问题和朋辈群体的亚文化影响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没有专门去讨论青少年厌学问题。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个案工作的介入来干预青少年厌学问题,希望通过了解案主不同的需求来进行不同的干预措施。旨在希望该案例能为社会工作个案介入青少年厌学问题的案例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参考。

一、个案基本信息

案主姓名A,一名14岁的初二男生,籍贯是江西省南昌市,性格比较外向,独生子女,家境富裕,和环境互动也很正常,但是表现出比较严重的厌学情绪,上学经常迟到,逃学,甚至有时候去网吧夜不归宿。

二、问题的分析

笔者通过了解知道,案主初二转学以后才出现厌学行为,所以笔者认为,如果解决了导致其产生厌学行为的事情,案主的厌学问题就会被解决。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出了案主产生厌学行为的相关原因。

首先是案主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父母长期以来的关爱主要表现在物质上的支持,与案主缺少精神上、心理上的交流。初二直接转了学,让案主心里面产生了极度的抗拒感,没有适应新环境的案主与父母的关系非常紧张。

其次是老师们的低关注度。现在学校的老师不像以前的老师时时关注案主,这使得案主产生一种强烈的挫败感和失落感,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

最后是案主负向的朋辈支持以及网瘾的产生。转校之后失去了以前朋友的联系,又因为受到负面的朋辈群体影响,课后经常去网吧上网,染上网瘾,后来发展到逃学,夜不归宿。

三、工作目标

本次个案服务次数一共8次。个案工作的目标:

(一)总目标:调适良好的亲子关系,帮助案主在学校与他人有正确、很好的互动,巩固案主已重建的正确的认知系统,能够学会自己认识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树立恰当的人生目标。

(二)分目标:

1.疏导案主的情绪,首先先让其父母意识到应该重视沟通,建立平等关系,并指导案主如何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达到家庭双向互动;

2.联系到老师,让老师能多一些耐心和包容,帮助其适应学校生活;

3.帮助案主认识到自己交友方面的问题,远离朋辈群体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

4.使案主意识到网络的危机和染上网瘾的危害,远离网络;

5.认真学习,挖掘案主潜能,学会自己面对问题。

四、介入過程

根据工作目标,笔者分为六个阶段对案主的厌学问题进行介入。

第一阶段:与案主初次见面,主动其进行互动,与其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第二阶段:提前与其父母交流,希望他们能改变教养方式,慎用家庭惩罚,主动的去支持,包容案主,消除案主抵触情绪,再教给案主一些与父母沟通的技巧,鼓励他主动与父母交流。

第三阶段:与老师进行联系,和老师交流案主的情况,希望老师能主动发现案主的闪光点,在学习上多一些指导,尽量多给一些课堂表现机会。

第四阶段:帮助案主认识到自己交友方面的问题,交给案主交流中的沟通技巧,寻求正面支持,而远离朋辈群体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

第五阶段:转移案主对网络的兴趣点并远离网络,鼓励并帮助他找回学习的兴趣。

第六阶段:挖掘案主潜能,协助案主制定长期计划,设定目标,明确自己未来的道路。

五、服务总结与反思

青少年这一年龄段独有的特点,使得青少年容易发生认知偏差,行为偏差,而青少年厌学问题的产生会阻碍其精神健康,阻碍其具备健全人格。当青少年产生厌学问题时,不要过分只关注这一现象,而是应该了解案主的具体情况,找到厌学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对于笔者而言,对社会工作个案介入的应用还不够,所做的社会工作有限,并且笔者清楚,个案工作是有它局限性存在的,单一案主的问题具有偶然性,实践经验并不能很好的起到总结的效果。但是笔者也在尽量的将效果做到最好,在个案介入的过程中,找了很多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尽量使自己跳出一个人的惯性思维和主观判断。

但是笔者认为,虽然社会工作的方式多样化,但是在时间和条件的允许下,个案介入更加适用于个案的差异性。像青少年厌学这样的社会问题复杂,表现多变,其他的工作方式也是不可或缺的,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社会工作不是单一的,而是许多理论的整合,也是许多方式方法的整合,社会工作本身就是伴随着社会问题的产生而出现,也会在不断的应用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完善,创造出越来越适应社会的社会工作理论,希望青少年的厌学问题能够引起更多的关注,希望人们能对青少年问题有更多的探索,开辟研究青少年更为专业的工作领域。

参考文献:

[1]袁书华.不良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社会化中问题行为的影响及其对策[J]. 青少年研究, 2003(2): 45-46

[2]安伯欣.父母教养方式_亲子沟通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2004

[3]吕颖.社会个案工作方法介入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12

[4]邓林园.家庭环境、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网络成瘾[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3): 305-311

[5]胡婷.网瘾青少年亲子关系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9

[6]赵琨.论同伴群体对青少年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 视点, 2011: 8-9

[7]程福财.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社会工作的介入[J]. 上海社会科学院,18-22

[8]刘海鹰.改善青少年亲子关系的干预研究[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07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分析与研究 篇4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心理诱导措施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虽然现在的环境比较优越,但由于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成长期,以及社会各种因素的干扰,心理发育方面难免会出现如孤僻、自卑等问题。例如,最近一次对全国3000名大中学生的调查显示:做事容易紧张的有42.73%,对一些小事过于担忧的有55.92%,感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冷漠的有47.41%,在心情不舒畅找不到朋友倾诉的有67.26%,对考试过分紧张、感到有些吃不消的有48.63%。

确保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那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我们认为,包括:1.良好的自我意识。2.有正常的人际交往。3.能够适应和改造现实环境。4.有较强的情绪协调和控制能力。5.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6.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笔者认为,比照以上标准,在当前的教育和社会环境下,青少年仍然存在一些具体的心理不健康现象。针对此,我们应对症下药地采取相应的心理诱导措施加以预防和纠正。

一、接受现实能力

学生之间的差异和自己不同时期的差异总是存在的,如经济上、学习上、组织活动等方面遇到挫折时,有些学生因此而产生自卑、嫉妒的不健康心理,对这方面问题,教师主要是要让学生树立信心,接受现实,正确认识自我。自信是一种自我激励的精神力量,它能激发人潜意识释放无穷的热情、精力和智慧,它是成功的基础,也是心理健康人的核心问题。充满自信的人,在人群中总以“真实的我”的面目出现,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并以肯定的态度接纳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成功是提高自信心的重要条件,也是医治自卑、冲出挫折的良药。为了取得成功,教师应让学生对成功抱有积极的希望,并付诸努力和拼搏;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成功是新的开始,失败孕育着新的希望。

缺乏自信的人应常对自己说“你和别人一样都有可取之处,天生我材必有用”,努力寻找自己的闪光点并加以放大,进行成功欣赏,为获得更多的成功树立信心。

二、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青年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从杭州市科委1999年被揭露的一项调查显示结果来看,在2961名被调查的大、中学生中有65%的学生对考试有厌烦感,另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处于高度紧张的考试焦虑状态,这对青少年的健康危害极大。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一定程度的情绪反应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

预防或减轻青少年的考试焦虑,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从宏观上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创造和谐、适度的学校气氛。

学校坚持的是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大搞分数第一,还是坚持素质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创造和谐、适度的教育环境,对学生考试焦虑影响都很大。

2. 调整期待水平,不要给应试者造成过高的心理压力。

调查和实验均证明,教师或父母的期待过高,是加剧应试者考试焦虑的重要原因。

3. 加强考试前辅导,努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应试技能。

研究证明,应试者的应试技能如何与其考试焦虑水平高低有一定的关系。

三、早恋问题

中学生早恋问题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中学教育中的一个顽症。据有关部门抽样调查,我国初中生约有15%,高中生约有19%存在早恋行为。究其原因,主要是对神秘的探奇心理、模仿心理、攀比炫耀心理、感情的寄托、依赖心理等。早恋的危害是严重的: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对身心健康十分不利;往往面临着失身或失足的危险;失恋又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后果。

对有早恋行为的青少年学生,教师、家长应有爱心、诚心,既不宜放任不管,又不要粗暴压制,应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向他们讲明其危害。我们应防患于未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早恋数量,这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在课堂中加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开设青春期性心理健课,解除中学生对性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创造男女交往的环境,引导两性学生健康交往;增强学生感情,及时了解师生动态,给他们以父母般的慈爱;要杜绝淫秽书刊及音像制品对学生的侵袭,严格防止低级、不健康格调的歌舞厅对青少年的污染。

四、人际交往障碍

孤僻行为多见于内向型的青少年,主要表现为不合群、不愿与他人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厌烦、鄙视或戒备心理,容易神经过敏,猜疑心重,内心感觉孤独、寂寞和空虚。孤僻个性心理缺陷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危害极大。究其产生原因,可能与其幼年产生创伤经验有关,如父母离异、缺少母爱,或家长、教师管教过于严厉,或教育的失误。校正孤僻个性首先要了解具有孤僻个性青少年家庭的氛围,营造温暖和谐的气氛。周围的人尤其是家长、教师对他们要倍加爱护、体贴、关怀,帮助他们从产生孤僻的根源走出来,积极鼓励他们扩大人际交往范围,多参加集体和社会活动,引导他们逐渐从自我封闭的心态中解脱出来。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生活在社会上的任何一个正常人,无不需要与周围的其他人发生一定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等关系,发展社会交往对学生人生的重要意义首先在于显示思想交流和信息共享,其次是有利于身心健康,最后是有利于自我意识的发展。

五、沉溺网络

互联网的出现对青少年的影响既有正面的又有负面的。正面影响主要是:信息海量,可以随意查询自己感兴趣的任何信息;新闻及时,比电视、报纸快得多;可以免费查询、获得许多知识,开阔视野,增加明辨是非的能力;交朋友,以随时获得帮助或提供帮助。负面影响主要有:沉溺于网络,影响学习和健康;网上精华与垃圾并存,青少年自我抵御能力差,易受不良信息侵害;被坏人欺负;网恋现象。

对上述问题,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1. 不沉迷上网。首先,帮助学生认识沉迷上网对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教育学生有必要才上网;其次,要让学生牢记,学习是第一位的,上网绝对不能影响学习。

2. 不浏览不健康网页。应引导学生浏览与自己学习、工作和生活有关的健康网页,根据不同的年级,向学生推荐一些健康的网站和网页。

3. 善用网上聊天室,注重语言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有目的地进入聊天室,有选择地结交学习的朋友。

4.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理智地对待网上的不良诱惑,在吸取各种精华的同时自觉抵制不良东西的侵蚀。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秘书处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1.

[2]李百珍.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3]李玉栓.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对策[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1) :36-37.

[4]莫旭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试探[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5]吴红顺, 沈大山.浅谈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3) :50-52.

[6]曾平.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反思[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2001, (4) :37-39.

青少年常见问题原因分析 篇5

早恋

早恋的家庭原因

很多孩子早恋与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是结构缺失家庭(如单亲家庭、再婚家庭或双亲缺失家庭)的孩子早恋现象较多。由于结构缺失,孩子长期缺少父爱、母爱,也缺少必要的家庭教育,在心理上产生许多障碍而产生心理异常。当他们一旦遇到关心自己的异性,即产生强烈的好感、依附感。这也是师生恋、傍大款等“异代隔代恋产生的重要原因; 二是教育失当家庭的孩子早恋的几率较高。这主要包括不端行为家庭、不和睦家庭、过于苛刻家庭或过于溺爱家庭。这样的家庭要么父母行为不端,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要么家庭不和睦,孩子很难享受家庭温暖;要么家长要求过于苛刻,视男女交往如大敌,处处严加防范,结果反而事与愿违;

三是独生子女增多,孩子独处时刻增加,格外需要了解他人和被他人了解。早恋的生理和心理原因

由于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青少年的体质也普遍增强了。与过去的同龄人相比,他们发育得也更快更早,性成熟的时间也提前了。例如有的女孩十一二岁就来月经,有的男孩10—12岁就出现遗精。第二性征开始显露,体内大量性激素的分泌,促使其性机能逐步成熟,容易产生性兴奋、性冲动,进而催化了他们性意识和对异性的关注与渴望。

与此同时,青少年心理的发展却落后于生理的发展。大部分青少年社会实践面小,而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家庭对子女的保护意识更强,其独立处世的机会更少,导致心理发展的总体水平落后于生理的发展。另外,心理各方面的发展极不平衡:一是性意识、性需要过早产生,自我意识和成人感迅速增强,对外界的需求较大;二是思维的片面性,分析鉴别事物的能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较低。在这个心理矛盾错综复杂,身心发展明显失衡的前提下,很多青少年不能选择正确的社会生活方式,只顾眼前的快乐而陷入早恋泥潭 早恋的社会原因

几个社会方面原因成为青少年早恋的强大推手:

一是随处可见的性用品店,电视广告露骨的性暗示,黄色书刊的泛滥,尤其是网络充斥着低俗信息等等这都导致了社会成为一个随处充斥着性刺激的环境;二是青少年文化产品缺失,使得青少年过早过多的接触成人的娱乐文化,听情歌,唱情歌,看言情小说,耳濡目染,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三是社会风气的整体下滑,使得青少年道德意识、自律意识、理想意识日渐淡薄,金钱至上,攀比之风盛行,使得青少年对早恋的免疫力降低。早恋的教育原因

一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的教育目标单一,重智育,轻德育,无心育,偏离了“育人”的重心;二是部分青少年学习压力大,学习枯燥乏味,同学恋爱的榜样作用,精神生活的单调,理想和励志教育的缺位,精神空虚,缺乏蓬勃向上的青春朝气,从而催生模仿成人恋爱的行为;三是性教育的缺失或不当。对学生蓬勃的性意识和性需要,很多学校都采取压制和回避态度。既不正确引导,也不正面谈论,更不适当安排让其以合理的形式得到满足。

叛逆

叛逆的生理和心理原因

它是一个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开始主动承担责任、逐渐建立自己的个性、成就一个完整的自我的过程。因为青春期孩子的大脑结构和机能已趋于成熟,思维方式或视角已经超越童年期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青春期孩子的性别意识、性意识的逐渐强化和建立,进而逐渐形成孩子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和成人意识。因此,叛逆中的孩子们需要理解和帮助,学校和家长都应以平常心去接纳它,应在理解、尊重、关怀、鼓励的前提下思考沟通劝导的途径。

青少年在心理上的成熟滞后于生理上的成熟,在心理的认知发展中,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孩子的认识是不坚定的、容易动摇的。思维虽然有独立性、批判性,但认知事物和问题时由于不全面客观而会出现偏激、片面、固执甚至极端化,把家长、教师的劝说、指点、提醒和督促都看成是不理解、不尊重的管教与约束,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作出违背施教者初衷的事情。家长和学校老师都要冷静去观察孩子的做法,真诚地面对孩子的问题,启发孩子的理悟,宽容释怀,情感交流。孩子都是在犯错误中长大的,千万不能一时的生气而放弃自己作为家长或教师的责任。叛逆的家庭原因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基本环境,家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培养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品质与个性。家庭中的不良因素有:家长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命令式的说教,专断式的压制、无休止的唠叨以及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等,都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年长日久,孩子的心理上就有抵触,进而产生叛

逆心理。因此,家长要对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重新认定,转变家教观念,关注孩子的心灵,关爱孩子,要努力和孩子之间建立平等尊重、悦纳信赖的亲情关系;同时还要转变孩子的成才观,帮助孩子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营造学习型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在学习中追求快乐,给孩子以学习成功的喜悦;平时要注意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品质,如:有正确的挫折观,要学会战胜“自我”,要宽容自信,要学会合理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等。

当孩子出现叛逆问题时,父母总是要问上一句:“这孩子是怎么了?”习惯从孩子身上找原因。其实问题的根源就是父母,造成孩子叛逆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成人没有以身作则

有些父母对孩子要求严格,却对自己要求很随便,试想孩子能心甘情愿听话吗?例如父母对孩子说不要迟到,可是父母自己却经常迟到;父母要求孩子不要长时间看电视,可是父母看电视通常长达3~4个小时。面对不听话的孩子,父母越是强制孩子听话,孩子的种种不满就越多,时间久了扩散开来,父母所说的话都不愿意听,叛逆心理愈来愈严重。

二、把孩子当婴儿对待

一些父母无视孩子成长,总是把孩子当成婴儿,这也不让做,那也不让做,这也是造成孩子产生叛逆心理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孩子想给自家的花草浇水,父母不让;孩子想自己洗手帕,父母怕孩子弄湿衣服不准;父母这不许那不准的强硬态度,也是导致孩子叛逆的根源。

叛逆的社会原因

以电视、网络为主的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是注重大众化、新奇性,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有一些对青少年起负面作用的成人文化中的不良、世俗的因素,影响并辐射着青少年反文化心态和反文化意识的形成。所以,清洁文化市场,消除网络毒素,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和帮助青少年增强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个体理智化,是全社会特别是文化宣传部门对青少年负有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叛逆的教育原因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学校教育中教师教育方法与手段的不当,如形式教育报喜不报忧、夸大成绩而挑剔缺点、不尊重和体谅学生、方法简单却出口伤人、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不注意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参与性、思考性、合作性,不注意孩子个体差异性的存在等,孩子便由苦学、厌学、逃学发展到叛逆和对抗这种扭曲了的方式来争取自己长期得不到的保证和强化的主体性权利和自主性要求。同时教师自身素质对学生影响也很大。因此,教师要加强自我素质的提高,要寻求切实可行的教育手段,尊重与接纳不同层次的孩子,真诚地奉献自己的才能与爱心,克制不良情绪与言行,服务与孩子们

厌学

厌学的社会原因

据调查,54%的学校周围的网吧,5%学生“经常去玩”,25%的学生认为“赌博挺有意思,向往玩。“想参加赌博和参加赌博的两项合计为”11.9%,不良的社会文化对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影响是一个决不用忽视的问题。可以说网吧,歌厅,录像厅,游戏厅等活动场所对学生的诱惑太大了,只是一些学生不顾雪仗,学校的反对,我行我素,时间一长,必然跟不上同学们学习的时度,实验学成为必然的结果。落后的教育观念是造成学生厌学的本质原因.厌学的家庭原因

引发学生厌学的不良家庭教育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家长错误教育观念的影响

1、“读书无用论”观

有一部分家长,不崇尚“知识改变命运”的硬道理,认为学习好坏无所谓,对待孩子的学习要求不高,采取一种放任自流的消极态度。我与部分厌学学生家长沟通交流时,一些家长就说“你看谁家的孩子没读多少书却当了大老板挣大钱”、“某些大学生毕业两年了找不到好工作,现在还是啃老族”,家长对待学习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在这样父母的“教育”下,我们又怎能奢望孩子能够聚精会神去学习、一心一意谋成绩呢?

2、“老师万能”观

部分家长由于自身学识或工作太忙等其他原因,没有能力、时间、精力教育孩子,因此,将孩子的教育重任全部寄托在老师身上。当发现孩子身上出现厌学问题时,家长也在积极地想办法试图解决问题,但往往是空洞的要求多、说教多,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少。当问题依然得不到有效解决时,家长便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学校老师的身上。

客观地说,教师在解决学生厌学问题上当然能够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如果学生厌学心理根深蒂固、成因复杂,单纯指望着老师,这也是不现实的。在我们学校,为转化厌学学生,教师呕心沥血与学生多次交流、谈心、说教,但最终收效甚微。

二、家长不和,家庭学习环境恶劣

父母经常吵吵闹闹乃至大打出手、双亲离异、家庭变故„,在这种“家庭教育”熏陶下的孩子往往心理异常,容易出现逃学、厌学的行为。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家庭是孩子最主要的生活和学习场所,家庭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持续、稳定、全面地作用于孩子身上,从而对孩子的心理、行为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无数案例证明,生活在一个经常发生纠纷的家庭,孩子会心事重重,对情感需求强烈。为寻求情感补偿,这类孩子更易于滥交朋友(甚至早恋)、沉迷网络而无心顾及功课。由此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学习差-厌学-学习更差-更加厌学。

三、家长的具体教育方法不科学

1、家长过于放纵溺爱孩子,忽视对孩子的情商培养

在人生事业成功要素中,智力商数占20%,而情绪商数占80%左右。成功学习是一个持续时间相当长的复杂思维过程,需要过硬的意志品质,需要自我激励、持之以恒的韧性,需要克服困难的勇气,需要具有善于与人相处,把握自己和他人感情的能力等等。当今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宠儿。如果家长过度关注、满足孩子物质上、精神上的需求,往往会造成孩子意志薄弱、耐挫能力差。这样的孩子一旦遇到困难,极易产生厌学情绪和行为。

2、过于严厉粗暴的教育方法

(1)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积极评价少、消极评价多

一些严厉的家长。孩子学习方面取得了进步或成绩后得不到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而一旦出现了失误,则批评、讽刺、挖苦蜂拥而至。这样,长此以往,则必定会使孩子意志消沉,没有了学习、向上的动力,看不到希望,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最终导致孩子厌学。(2)强迫孩子学习

不少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能拥有一个美好的将来,高度重视孩子的学习,这种望子成龙的心情是正常的,但如果在检查督促孩子学习的实践过程中不注重度的把握,则会把孩子的学习变成一种强迫式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常的人谁也不愿意被别人强迫着去做事,如果经常被强迫着去做,再喜欢的事情也会变得面目可憎。学习本来就是一项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一旦劳逸失衡,学习就会变成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被家长强迫着学习,是当今许多学生厌学的一个主要原因。(3)因为学习上的问题打骂孩子

当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没有达到家长预期的学习目标时,部分家长情绪失控、教育方法粗暴,出现打骂孩子的不良行为。殊不知,家长的打骂直接摧毁的是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其造成的严重后果之一便是孩子迁怒于挨打的“源头”--学习,从而讨厌学习。

在作咨询时,有一个高三的男孩,他经常旷课,不愿意学习,成绩极差。他喜欢独处,厌世、有抑郁情绪,有自杀倾象。我在与他多次交谈中得知,他的家庭不稳定、父母经常吵架、父亲暴力、母亲的唠叨与批评,还有父母只顾做生意,对孩子关注的太少,因而造成了孩子有以上心理异常现象。

综上所述,孩子厌学,根本原因在于家长的家教素养。如果说家庭教育是一出大戏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孩子是在前台表演的演员,而家长则是这出大戏的导演。从享誉世界的卡尔.威特、爱因斯坦到中国最年轻的10岁大学生张炘炀以及国内各大学“少年班”的学子们,翻开他们成长的扉页,他们的父母无不担当着优秀导演的角色!我真诚地希望在座的各位都能成为优秀的导演,孩子出了问题不要紧,只要我们及时反省自己并能积极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将来我们的孩子一定都会发展很好,一定都会非常出色的。厌学的生理和心理原因

1、学习压力过大,由于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不成熟,学校和家长又给予过大的压力,从而导致家长和孩子之间不能有效沟通,把各方面的困难压抑在自己心理,造成性格内向,注意力偏差而导致厌学。

2、青少年自身性格:或过分的追求高分数,完美主义,或胆小害羞,孤僻内向不善于交谈,影响与老师和家长的沟通,不能正确的对待别人不同观点、意见,对自己或别人的错误耿耿于怀,心胸狭窄,等等导致心理问题越发加重。

3、抑郁症是青春期比较突出的情绪问题。在整个儿童期到成人以前,是抑郁症的第一个高峰,很多孩子都有消极、轻生的念头。孩子们对个人的未来,对前途悲观、绝望,有自卑心理。当心理矛盾达到极点,会因抑郁而轻生,更别说厌学。

4、青春期性心理冲突。调查发现,发生厌学与一些孩子初入青春期有关,当女孩出现初潮和男孩首次遗精时,由于神经、内分泌的作用,他们的警觉性增强,害怕学校其实是一种移花接木的转换防御机制,这是潜在的性心理压力。

5、学生本身也会因为学习目的不明确,不求上进或学习方法不当,考试遭受失败而产生的厌学心理。有些学生尽管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但由于没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在考试中屡次遭受失败,因而产生了自卑心理。

6、在极度焦虑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强迫症。如不由自主地去想、去做某些事,明明知道没有必要去想,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想摆脱也摆脱不了,非常苦恼,使注意力无法集中。

网瘾

网瘾的社会原因

社会因素包括各种社会级、时代级等大环境变化造成“网瘾”的原因。这种大环境变化正如日从东升不可阻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我们只能改变自己去适应,而不是去对抗,家长一定要清楚这些大环境变动,才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今新生代青少年们的心理与所面对的压力。

巨变的时代和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令很多青少年(特别是中学以上的)感到对未来的不安,因此借上网来逃避。面对巨变所带来的压力(如:就业压力、经济压力等),即便是成年人都会有恐惧和无力感,被压得透不过气来,何况心智还不成熟的青少年们。网络能让他们逃避和发泄压力。

过度强调的拜金主义增加了孩子们物质方面的心理负担,无形中也加大了孩子的社会压力,因而逃避到物质压力小的网络世界。

色情、暴力文化,以及颓废文化所倡导的无节制放纵和只求快乐不讲责任的堕落主义等等新型文化冲击,对青少年的影响超乎想象,令新生代毫无责任感,只想在逃避中找快乐,在堕落中灭亡,而上网和摇头丸等正好对上他们的胃口。

社会上过度强调的厚黑学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使想法相对单纯的青少年感到不适和恐惧。从而逃入网络这个人际关系简单化的虚拟社会。

人生本就有很多不公平的事,在我们这种巨变中的社会更多。许多青少年无法了解和面对这种情况,不能调节自己的心态,因而借助网络来发泄和逃避。《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年第1期,龙菲《迷失于网络的青少年——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原因浅探》一文提出:与传统社会主要依靠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完成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相比,现代社会,在青少年的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大众传媒扮演着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已步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大众传媒如

电视、电影、杂志、书报、互联网等,成为传播信息的主要工具。通过这些媒介,个人不但可以接受大量的信息,而且在知识、技能尤其是价值标准、角色学习方面开始出现“无师自通”的情况。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尤其不容忽视,这是因为青少年是一个喜欢追逐时尚、效法偶像的群体,因此更容易受媒体宣传的左右。

纽约大学教授史密斯和科恩在连续5年追踪调查了500名15岁到45岁的美国男子后认为,新闻媒体整日吹捧世界软件行业巨头盖茨和美国在线的董事长史蒂夫等人奇迹般致富的成功事件,导致很多人患上了“盖茨史蒂夫崇仰症”。青少年将大量时间花费在上网、宽频上,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史密斯指出,最聪明的年轻人很容易患上一种精神失调症。他们本来有无穷的潜力,可以健康成长并实现快乐人生,却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电脑网络、宽频和股市价值瞬息万变的成功指标上。这是媒体过度吹捧电脑和网络界成功英雄的结果。他的同事科恩认为,经常夸大网络界“一夜致富”的可能性,使很多青年人头脑混乱,迷失方向,并且感到自卑(摘自“计算机世界网”)。

类似的情形在国内也同样存在,新闻媒体大肆渲染各种网络传奇、网络神话,网络精英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受推崇的人物,成为无数青少年崇拜的偶像。他们年轻、富有,一些人在20出头就通过互联网一夜暴富成为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翁。这样的文字连篇累牍,充斥着各种报刊、杂志,并对青少年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幻想在这个虚拟的网络世界,可以找到迅速致富的捷径,他们幻想通过互联网捞到他们的第一桶金,他们迫不及待地要30岁甚至20岁就成为百万富翁。为了实现这个其实是完全虚幻的梦想,他们把除了吃饭、睡觉以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给了网络,最终的结果却可能是一无所获。

《职教论坛》2002年第4 期,李三波《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及预防》提出:由社会的飞速变迁带来的不确定感和焦虑以及对于残酷的社会竞争和沉重的社会责任的恐惧与逃避,也使许多缺乏社会竞争力的学生选择上网来求得暂时的安宁和超脱。愈演愈烈的竞争使得人与人之间互相猜忌,相比之下人们更愿意与陌生人进行交往,因为他们之间没有现实的利益冲突。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12月第20卷第6期,刁生富《论网瘾的成因与对策》提出:社会因素。还有一部分网瘾者把上网作为逃避现实生活问题或消极情绪,或者追求超现实满足的工具。现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那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人有点适应不过来。在这种社会氛围中,机器代替了大部分的体力劳动,脑力劳动放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再加上物质的充足和文化的发展,人的脑子越来越聪明。现代人在享受着更完备的物质满足的同时,却不得不承受比前人更多更大更新更无从逃避的压力——竞争的压力、都市快节奏的压力、思维需要急速转弯的压力、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越虚假的压力„„所有这些,都使现代人心理适应脱节,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而在这时,网络从某个角度上就成了现代人逃避现实问题或消极情绪、追求超现实满足的工具。烦恼时便“泡”在无意识的网上,形成习惯,逐渐成瘾。网瘾的教育原因

不少专家在分析网瘾成因时,把应试教育列为“罪魁祸首”。著名的网瘾问题专家陶宏开教授指出:“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中国的孩子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丧失了求知的欲望,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进而逃课、上网吧、沉迷网络。”他说,目前,学校和家长把成绩看得重如泰山,绝大多数孩子都感到身心疲惫、压抑不堪。孩子们既没有地方玩,也没有时间玩,这样,染上网瘾便成为情理之中的事。

但也有人认为,把网瘾的责任一味地推给应试教育,是不客观也不全面的。应试教育早就有了,为什么网瘾问题这几年才出现?青少年缺少自控能力,容易沉溺于某一新鲜事物不能自拔,而惊险、刺激的网络游戏对孩子们的吸引力实在太大。在现实世界里,即使加强素质教育,也不可能创造出能让孩子们如此感兴趣的环境,给他们以同样的兴奋感、满足感和成就感。把网瘾成因简单归咎于应试教育,实际上是回避了主要矛盾,不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造成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原因很多,家庭教育、应试教育、游戏产业难辞其咎。

相关人士认为,教育是根本的原因。虽然中国推广素质教育已有一段时间了,但基础教育仍是典型的应试教育,不少孩子因为缺乏学习兴趣而躲入网络。

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网络游戏产值每年都以近50%的高速增长。游戏制造商千方百计吸引玩家成瘾,隔一段时间网络游戏就会更新场景界面。还有的网吧惟利是图,缺乏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对未成年人长时间上网、玩网络游戏或浏览色情暴力网站大开绿灯。

青少年自身社会经验不多,尚不具备足够的识别和自制能力,面对良莠混杂的虚拟网络世界,稍不留意即会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其中,男性青少年较之女性青少年更富有好奇心和冒险精神,思维较为活跃,自制力较差,而独立性较强,因而更倾向于利用网络宣泄负面情绪。

家长首先要提高对网络的认识,学习网络知识,与孩子协商上网和共同上网。孩子自制力差,家长要适时提醒,用自己对网络的态度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如果孩子有电脑潜质,不妨发挥其专长,引导将来从事编程等电脑行业。

目前,我国家庭多以独生子女为主,孩子的伙伴越来越少,而较重的学业负担也使得他们缺少时间进行社交,只好从网络上寻求情感交流。基于此,家长一方面应帮孩子建立朋友圈,多为其提供社交机会,同时,自身要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其感兴趣的事,满足其精神需求,引导孩子培养新的兴趣。

要想让孩子远离网络,限制上网不是好办法,重要的是要引导孩子培养新的兴趣,让他们多参加娱乐或交际活动,提高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网瘾的生理和心理原因

1、闭锁性与交友意向的矛盾影响下的交往心理的作用。青少年期是个体交往需要最强烈的时期,交往也是青少年社会化和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但由于心理不成熟、交往经验和交往技巧缺乏等原因,青少年在交往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闭与防御心理、自卑心理、交往恐惧等,从而导致在现实中交往的失败,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在网络上的交往具备了人际交往的所有条件与特征,又由于是主要通过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手段进行联系与交流,这就使交往双方逃避了在现实交流中必须要面对面的压力,而且可以向对方隐瞒真实的身份、年龄甚至性别,以一个“虚拟”的“我”来与对方进行交往,就使部分青少年觉得这种交往方式更随意、没有压力,既避免了现实中交往的紧张、不适应的心理,又满足了交往需要,于是逐渐地乐此不疲。

2、性冲动与自控力的矛盾影响下的性好奇心理的作用。青少年正处于性意识从萌发到日渐明确和成熟的阶段,且时常被性意识和性冲动所困扰。另一方面,又由于心理幼稚,意志力不坚强,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较差,再加上在当前获得正健康性知识和性教育的渠道不畅,会有一种强烈的性好奇心理。而在互联网上,却充斥着各种与黄色、暴力有关的内容。据有关调查,互联网上的与娱乐有关的内容中,有47%与色情内容有关,并且与其它媒体的有关内容不同的是,互联网上的这类内容几乎是对任何对象都不加限制的。这就会使得青少年有意或无意地接触到有关信息后而不能自拔。

3、求知欲与认识水平的矛盾影响下的“信息占有”心理与探索心理的作用。青少年个体求知欲旺盛,获得和占有信息的需要较强烈。而互联网上的信息丰富、直观,形式丰富多样,易于理解和接受。这一切都会吸引求知欲旺盛的青少年,使他们成为“天然的网民”。但如果分不清这些大量信息的实质,不加选择地接受和占有,就容易走入误区。在这种心态作用下的“网络成瘾症”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每天从网上收集大量并不重要的信息,或下载和学习使用尽可能多的、而实际并不急需的软件,登记注册大量的免费信箱,尝试从网上购买商品和服务,参加与互联网有关的活动等,严重者甚至表现出一种类似强迫的症状。另一种类型是对网络技术与安全具有强烈的探究欲,并以攻击和破坏网站、非法进入机密网站来显示自己的能力,获得成就感,成为网络“黑客”。

4、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影响下的幻想、玩乐心理的作用。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好幻想,但容易脱离现实,看不到现实与幻想之间的距离,从而沉溺于幻想不能自拔。电子游戏给他们的这种心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表现的渠道。部分青少年之所以沉溺于电子游戏,是因为在玩电子游戏的过程中,个体始终存在一种“自居”作用,即把自己想象成为游戏中具有超强本领的英雄人物,最终能通过努力完成伟大的使命,以此获得成就感。再加上电子游戏中多媒体和三维技术的运用,更符合青少年的接受心理,使他们乐此不彼,达到痴迷的程度。而网络上的游戏资源更为丰富、获得更为方便,并且可以通过“联机”,从传统的电子游戏的人与电脑的互动变为双方各操纵一台计算机,扮演不同角色的人与人之间的

互动,且不受空间距离的限制。据调查,多数中学生上网的最主要活动就是玩游戏。

网瘾的家庭原因

计划经济年代的家长们,大多对如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培养孩子成材毫无经验。很多家长没有主动承担起对孩子心理引导和性格塑造的责任。造成孩子们心理与性格上的各种缺陷,在面对各种心理问题和压力时,感到无助和迷惑。网络世界的保护性、娱乐性和简单化使他们沉迷。

家长们特别强调过去自己的经历和压力(如下乡、穷困等),而忘记了如今孩子们身处不同的成长环境与社会,因此也忽视了他们成长中所面对的问题和压力。孩子们在家得不到理解,只能在网络上寻求知心人。

很多家长虽没有忽视出现的新问题,但他们却不肯去了解和学习孩子们所处的新时代,面对的新问题。而是一味地想把自己过去的经验和方法套用在孩子身上。这种不得其法的开导,只会让孩子们抗拒和反感。沉迷在网络一方面得到宣泄,另一方面可以逃避反感的现实。

许多家长本身就无法适应时代的巨变。他们非但无法教育孩子们去面对巨变,反而更多地向孩子们传递各种负面信息。如对新时代的抱怨、不安等。父母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依赖的对象和榜样。父母发出这种负面信息的话,只会起到对孩子各种心理问题的催化作用,使孩子不止对未来有强烈的恐惧感,还会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不安和无助(父母发出无法依赖的信息)而对现实有强烈的厌恶,从而逃避到网络中去。

对孩子的错误行为(如暴力、对色情事物感兴趣等)采取强制性禁止。这种手段虽然暂时禁止了孩子的表面错误行为,但因心理上的压抑和对错误的不理解,使孩子会寻找其他途径进行宣泄。网络正好提供了很好的发泄途径。

许多家长在放弃家庭教育的职责后,尝试以物质来弥补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这使亲子关系物质化、金钱化。亲子间关系冷漠、无法沟通、互不理解、互相埋怨。孩子利用网络来逃避缺乏亲情和理解的家庭生活,在网上追求现实中得不到的关怀和理解。

独生子女家庭在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物质化方面的问题尤其严重,对孩子过分溺爱和关注,造成孩子事事以自我中心,同时变得软弱,这种性格使孩子很难适应复杂的社会群体组织(如学校等)。而家长们又只会一味的溺爱和提供物质援助,却无法解决孩子在社会群体组织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这会使孩子的心理

问题和压力只能以物质形式宣泄,而对家庭、学校、社会等有强烈的厌恶感,很容易染上“网瘾”。

很多家长都只在乎孩子是否达到自己的要求,往往付诸打骂、唠叨等行为以求收效。而对于子女的心理诉求和未来性格影响却置之不理,使孩子对家长抱有强烈的反感。恶劣的亲子关系不光容易导致 “网瘾”,也使父母在预防或挽救孩子“网瘾”时,往往事倍功半。

很多家长放不下架子、不能转变现念,总是以家长身份压迫孩子接受他的观点,而不是以理服人。长期口服心不服的孩子自然迫切需要可以让他发泄不满的渠道。

家长不坚强或没有耐心,急功近利。没有“教育孩子是人一生的责任”的觉悟。望子成龙心切,不够耐心去留意和培养孩子的各种长处。反而试图以简单的考试和分数系统去衡量孩子的成功与否,有的家长甚至借此满足自己的虚荣。这样的行为一方面助长了分数体制,另一方面则给孩子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压力,迫使孩子逃避人生。家长的不坚强和急功近利还体现在拯救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孩子出了问题后,家长并没有打长期战的心理准备,并没有那种“救回孩子,舍我其谁”的觉悟,只是努力一下子,就觉得孩子没救了,这会使孩子失去自信而更加自暴自弃。不坚强的家长还会觉得都是外部原因的错,从而去埋怨社会、埋怨游戏等。这是本末倒置、舍近求远。孩子看到家长这样的反应,只会感到厌烦、失望、无助和没安全感,反而更加想从现实中逃离。

有的家长,特别是母亲或祖父母,无助时甚至会想以哭闹的手段来感化浪子回头,有时是单纯的软弱而哭闹,这是尤其不可取的,家长是孩子的依赖和榜样,家长的软弱表现只会令孩子觉得失望和不可信任,助长他们对现实的不安和恐惧,反而把他们逼得更深。

家长没有正确引导孩子们如何适当地娱乐。过度禁止或过度放纵,都会使孩子们娱乐时没有分寸,容易入迷。

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学成因 篇6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成因;心理学

青少年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未来主力军,是国家一直关注的重点对象。就现状而言,青少年犯罪事态越发严重,直接影响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前进脚步,它的出现不容忽略。青少年犯罪不仅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一定的威胁,还直接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治安安全,因此全面了解青少年犯罪心理的行动刻不容缓。

一、青少年犯罪特点综述

介于青少年犯罪状况越来越明显,直接影响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因此引起了各大媒体,学术界的争相讨论,以下就是笔者根据调查总结所得的关于青少年犯罪的四个特点:①青少年出现犯罪行为的年龄偏小;②青少年实施犯罪行为具有多样性;③青少年犯罪以团伙形式实施犯罪行为;④引起青少年犯罪的主体具有复杂性特征。

二、青少年犯罪心理学成因分析

(1)个人因素。随着青少年年龄的不断增长,其身心也在发生着变化,在青春期阶段,其内心已形成自身的认知。在生活上,不愿受父母过多约束,而更崇尚桀骜不驯,特立独行的做事风格;在观念上,自我意识强烈,过分强调自己的价值观念,而并不过多考虑观念的正确性;在决策上,青少年已经形成自身行为观念,若老师父母强加思想,就会引起青少年思想叛逆,更甚者直接用一些过激行为来表明其不满,这种叛逆看则并非大事,实则却是引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

(2)家庭因素。家庭因素导致青少年犯罪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因为青少年家庭不和睦或者是因家庭不和造成的成员残缺,二是因为家庭条件优渥过分溺爱孩子或者学习上施加高压。

首先,在家庭不健全的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性格相对较为孤立,冷漠,自卑。原因在于家庭不健全,缺乏某一方的关爱,导致亲戚及同学的歧视嘲笑,基于这些原因,青少年不敢与外界过分交涉,这样一来,对青少年人格塑造及形成非常不利,家庭学校不能及时给予指导关怀,是影响青少年犯罪机率的关键。

其次,在家庭条件优渥的环境中,青少年就如温室花朵,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父母只是让其学习而不注重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意识,劳动意识,如此不仅阻碍了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青少年还会由于学习高压产生逆反心理,从而走上青少年犯罪道路。

(3)学校因素。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决定行为因素的关键。现如今众多学校对此并没有认识,过分追求应试教育,而忽略了对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培养,这也影响青少年犯罪的一大关键因素。在学校,青少年学习有好坏之分,一些教师教学中,对学习相对较好的学生过分关注,对学习相对较差的学生放任自流,态度上形成强烈反差,此行为会造成一些自尊心极强的青少年出现愤恨心理。此时的青少年人格还尚未健全,教师这一行为无非是雪上加霜,大大提高了青少年犯罪机率。

(4)社会因素。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的应用渗透到青少年当中,文化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现在网络内容鱼目混杂,各种黄色暴力信息更是层出不穷,造成部分青少年不慎浏览,被其所影响,致使一些没有自制力的青少年形成极端的心理,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另外,在现今生活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盲目盛行,一些辨别力不高的青少年极易被这些观念所影响,若再加上社会管理制度松懈,不能给予及时性引导,青少年思想很容易出现偏差。享乐主义的盛行迷惑了青少年的心智,使其看不清现实,过分追求娱乐,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及拜金享乐主义思想的盛行都是影响青少年犯罪的诱因。

家庭、学校、社会及自身是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四大关键因素。处于青春期阶段的青少年心理尚未成熟,容易被外界各方面不良因素所诱惑,学校要加大思想教育力度,注重培养青少年人格的健全及培养,育人是育才的前提,做好人格上的引导,学术上方能有所成就。不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三者之间应相互配合,为健全青少年心理而努力,因为青少年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它的成长好坏直接影响着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减少或杜绝青少年犯罪,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鲍晶晶.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研究综述[J].安徽师范大学,2013,2(3):71-73

[2]潘蓉.论心理欲求与偏差行为——浅析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与心理矫治[J].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2012,6(5):3-5

[3]侯方.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J].法制博览,2012,8(6):265-268

[4]郭翔.中国大陆青少年犯罪状况及对策田.青少年犯罪研究,2010,5(12):72-74

作者简介:

青少年心理问题分析 篇7

一、青少年感恩教育的理论依据

感恩教育的提出和实施, 首先根植于一定的理论基础, 这使得感恩教育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笔者认为,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能够给予青少年感恩教育以理论支撑。

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类。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青少年在情感和归属等方面的精神需要突显出来。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友爱的需要, 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二是归属的需要, 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 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 并相互关心和照顾。感恩不仅是对有恩于自己的人和事表示感激, 还包括积极地做出各种利他行为。根据马斯洛的理论, 这样做是实现个人情感与归属的需要。通过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融洽关系、友谊和忠诚得到友爱, 通过在一个群体中的相互关心和照顾, 实现友爱与归属的需要。

青少年感恩意识的养成, 关系到他们能否实现归属和情感的需要。如果他们不懂得感恩, 不会爱别人, 就不能与他人形成和谐融洽的关系, 不能在与他人的交往关系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不能实现归属和情感的需求, 就容易产生孤独、挫败感, 这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由不成熟发展到成熟的关键时期, 此时对他们给予足够的关爱, 同时教育他们知恩、感恩、报恩, 就能对他们养成感恩的情感和意识起到重要作用, 帮助他们实现归属和情感的需要。

二、青少年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 感恩教育已经引起了广泛的重视, 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实施, 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感恩教育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目前, 青少年感恩教育的实施绝大多数停留在感性层面, 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 就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 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 就能说服人。”[3] 综观目前学术界对青少年感恩教育的研究, 其中不乏从理论角度对感恩教育进行审视和剖析, 力图在新的理论高度上观照感恩教育的尝试, 但是长期以来, 我们的教育存在理论与实际脱节的弊病。实践中的感恩教育并未得到理论的滋养, 感恩教育仍然停留在靠教育工作者凭教育经验摸索进行的层面。比如吉林省白山市中小学开展“向老师写信、送贺卡, 向伙伴学一个优点”, 号召学生认领一棵树, 保护一片绿地等活动[4] 。这些活动都还主要停留在具体层面, 缺乏理论指导。

2.感恩教育责任主体不明确

关于对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主体的认识, 学术界基本达成共识, 认为家庭和学校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实践中, 家庭、学校具体应该由谁承担教育责任, 承担哪些教育却又不甚明了。

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 家庭教育日趋平等化、民主化。但由于急功近利观念的盛行、社会流动的加速和新兴传媒的不良诱惑, 使家庭教育面临着严重失范和挑战, 阻碍了青少年通过预期社会化能够有资格在社会生活中担任一定角色, 并按照相应的角色规范行事, 从而导致种种角色失调[5]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 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的腐朽风气影响了很多人。一些家长, 重钱重利, 整天忙着赚钱, 对子女的教育信奉“树大自然直”, 或者认为既然花钱把子女送到了学校, 那么学校和老师就应该承担起教育子女的所有责任, 家长的任务就是挣钱让孩子吃好穿好, 缺少对青少年进行的感恩教育。

学校是培养人的社会场所, 通过对个体传递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 促进个体身心发展, 使个体社会化, 这是学校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本质特征[6]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应该是学校的主要任务。然而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 帮助学生习得谋生技能、通过考试选拔学生的功能逐渐占据学校功能的主导地位。理化生等实用性强的学科成为受宠科目, 人文学科备受冷落, 更不要说思想品德课等“虚无”科目了。学校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 忽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成为普遍现象。

3.感恩教育缺乏有效评价机制

实践中, 对青少年感恩意识和行为进行评价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很多已经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的学校, 将活动开展的时间与频度作为检验感恩教育效果的标准。比如, 在清明节来临时, 将学生是否扫墓作为标准。还有一些学校给学生布置了诸如给爸妈洗脚、给父母和老师写感谢信等“感恩作业”, 完成了作业被认为是有感恩之心, 没有完成作业就是缺乏感恩之心。虽然每个人的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的动机, 但动机和行为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 行为可以是出自自愿的动机, 也可能出自无奈和被迫, 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出动机。由于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差距, 对行为者道德评价的恰当标准应该针对其动机, 而非针对其行为或行为的效果, 只有这样的评价才是公允且有益的[7] 。所以, 仅仅根据青少年在老师要求之下是否进行了老师认为具有感恩意义的行为来评价感恩教育, 有失偏颇。

4.感恩教育缺乏社会舆论支持

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和面貌对于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也有重要影响。青少年感恩教育, 离不开整个社会的支持。然而, 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多元化, 带来了社会的道德滑坡和失范, 传统道德出现被淡化的状况。功利化的价值取向不仅存在于经济领域, 也渗入了道德领域, 人与人的关系成了交换互利的关系, 感恩品质成为稀罕物。在这种社会环境下, 一方面, 青少年面对价值多元化的社会可能无从选择, 从而迷惘和无所适从;另一方面, 也可能随波逐流, 渐渐丧失道德良心, 变得功利和冷漠无情。

三、青少年感恩教育的实施途径

1.提高对感恩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1) 政府应在政策上加强引导。

2004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青少年感恩教育, 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各部门都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把加强感恩教育纳入各部门工作的日程, 并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来加强领导。

(2) 学校应将其纳入教育体系。

学校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将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主渠道, 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把感恩教育摆在学校德育的重要位置, 把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和行为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纳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纳入教学体系之中, 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来加强对青少年的感恩教育。

(3) 家庭应将其放在重要位置。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感恩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形成教育合力。家长应该改变只注重孩子学习成绩, 不关心其品德发展的教育理念, 也不应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而应该将感恩教育渗透在平时的生活和教育之中, 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对孩子进行感恩的教育。同时, 家长也要为孩子树立起榜样, 起到示范作用。

2.双管齐下开展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一种生活化的道德教育, 将感恩教育融入到各种教学、实践活动中, 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感恩教育, 不仅是可行的, 更是必要的。

(1) 融入教学活动。

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 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 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 道德教育 (或者品格教育) 如果没有教学, 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将感恩教育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是感恩教育最主要的途径。应该加快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进和建设, 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 深入研究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 把感恩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 通过课堂教学对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

(2) 融入实践活动。

科恩指出, “道德意识的形成不能脱离社会行为, 从现实活动来看, 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不仅有道德概念, 而且有感情、习惯及个人道德面貌的其他无意识成分。”[8] 利用各种实践活动来进行感恩教育, 可以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可以被感恩教育利用的实践活动包括:清明节的悼念活动。通过悼念革命先烈感谢他们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 悼念我们的祖辈为家族的血脉传承做出奉献;角色体验活动。让孩子和父母或老师互换角色一天, 让双方都体验一下对方的生活, 从而对彼此的辛苦和努力有深刻的体会;开展社区服务。社区服务在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有长期的历史, 通过社区服务达到对青少年进行公民教育的目的。目前, 在上海等发达城市已经有一些学校在尝试开展社区服务, 取得了一定效果。

3.借鉴国外教育经验

感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是西方人民珍视的重要品德。国外虽没有明确的感恩教育, 但是在公民教育中却渗透有感恩教育的内容。新加坡非常重视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来巩固学校的道德教育成果。韩国则开设专门的礼仪课, 进行“孝道教育”, 并且非常重视传统道德教育。日本作为与中国毗邻的国家, 在文化方面更是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非常重视利用东方文化来培养下一代。美国和英国在社区服务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 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已成为美国、英国国民性格的一个主要特征。

4.营造良好教育氛围

感恩教育要想取得实效, 必须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感恩教育氛围。我们必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 在全社会倡导感恩的理念, 呼吁每一个人都常怀感恩之心, 将感恩融入自己的生活, 在全社会形成知恩、感恩、报恩的浓烈氛围, 以此来巩固学校感恩教育的成果。个体对道德的追求, 具有互利性的特点, 由这种共同的道德追求所建构起来的道德社会环境, 构成个体生存、生活和发展的条件[9] 。只有当我们每个人都具有感恩的道德追求时, 我们才能都成为感恩行动的受益者。

总之, 从理论维度出发审视青少年感恩, 它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 从实践维度出发审视青少年感恩, 它能促进青少年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应该通力合作, 形成教育网络, 将青少年感恩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196.

[2]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 2004 (8) :9-1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9.

[4]白山推进“感恩作业”深入开展.http://www.wenming.cn/gzyd/2009-02/03/content_15589065.htm.

[5]关盛梅.结构功能主义视野下的家庭变迁与青少年社会化[J].学术交流, 2009 (2) :126-130.

[6]劳凯声.素质教育挑战现代学校功能[J].中国教师, 2006 (1) :6-7.

[7]刘时工.论道德评价[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4) :62-67.

[8]科恩.自我论[M].佟景韩, 等译.三联书店出版社, 1986:454.

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研究分析 篇8

关键词:青少年,违法犯罪,客观因素,心理特点,预防

一、青少年的心理特征

青春花季的少年, 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是可塑性最强的时候。如果不能抓紧时机促使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而是走向了反面, 就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归纳起来, 少年时期的心理要素主要有以下特征:

1、渴望独立的心理

自我意识越来越强, 希望摆脱家庭和学校的束缚, 独立自主, 这种心理如果引导得当, 孩子就会积极向上, 心理健康。反之, 则有可能与社会对立, 与他人对立, 最终走向犯罪。

2、喜欢独立思考却又经验不足

少年人思维活跃, 爱独立思考, 由于经验有限, 他们很容易颠倒是非、从而走上违法之路。

3、情感强烈又不稳定

易激动、情感强烈是少年时期的又一心理特点。引导得当, 他们就会见义勇为, 公而忘私。引导不好, 则可能轻举妄动, 违法乱纪, 还自以为是“英雄壮举”。

4、逐渐成熟的性意识

青春期的性成熟必然使少年关注异性、爱慕异性, 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 如果不加强品德教育、法制教育, 并受到淫秽书画的不良影响, 就可能在神秘感、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性犯罪行为。

二、青少年犯罪心理产生的因素

青少年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青少年大脑中的反映, 这种反映是通过人的意识、认识、思维、琢磨、判断等过程来形成的。青少年的犯罪心理归根到底也是客观存在的各种不良因素在犯罪主体的头脑中的反映, 因此, 探讨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 就不能不分析与犯罪心理形成有关的存在于主体外的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

1、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 是社会构成的基础。一个人的气质、性别、道德、品质、理想、情操的形成, 都是从童年开始的, 都与他从小受父母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有关, 人是在家庭生活中学会掌握社会的基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的, 家庭的稳定和家庭的教育对青少年正常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起着主导作用。家庭暴力等因素极易使青少年产生反叛心理, 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2、学校环境

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 也需要通过学校的教育来塑造。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依赖学校的教育功能。因为学校不仅是传授科学知识的阵地, 也是培养青少年精神文明的场所, 而且中学阶段还是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 一方面精力旺盛, 好奇心强, 求知欲强, 具有正义感;而另一方面认识能力还不全面, 评价事物、看待问题好走极端, 情绪不稳定, 不能正确对待、处理挫折等。这些矛盾是青少年的共性, 是学校教育必须解决的课题。

3、居住及工作环境

有些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 既不是家庭也不是学校的原因, 而是在周围邻居、工作场所中结交了坏朋友后才逐渐走上犯罪道路的, 居住环境的好坏, 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很大, 尤其危险是, 邻里中有教唆犯、惯犯、品行不良的人, 他们常引诱邻里间道德观念不稳定, 意志薄弱的青少年, 使他们走上犯罪道路。

三、注意工作方法, 努力调节青少年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在现实生活中, 一些矛盾和冲突总是难以避免的, 特别是青少年, 由于学习、休息等多种活动都是在集体生活中进行的, 几乎每时每刻都处在集体生活的包围之中, 各种矛盾和冲突往往会更加直接、具体。如果处理不当, 就会导致矛盾激化, 冲突恶变, 从而导致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发生。相反, 努力调节青少年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避免矛盾激化, 达到心理平衡, 就可以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

在实际工作中, 可以采取心理置换法来进行调节青少年的心理矛盾与冲突。要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 学会从对方的角度来思考和认识问题, 达到心理置换, 从而缩小彼此间的心理距离, 明确矛盾和冲突的结症之所在, 为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调节提供准确的信息, 使这种调节更容易被对方所理解和接受。

四、坚持对症下药, 积极改造青少年的犯罪心理结构

青少年的犯罪心理结构中不同的个体是有着许多不同的特点的。例如, 有的青少年犯罪是物质欲望占主导地位, 有的则是道德缺失占主导地位。这就要求, 在改造青少年犯罪心理结构时, 要针对不同人的不同特点, 采取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方法。青少年犯罪心理结构, 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同样, 犯罪心理结构的改造也不会立竿见影, 即刻奏效。因此, 必须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持之以恒。

五、实现多方配合, 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力量

青少年性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 篇9

青少年性心理发展过程

笔者认为伴随着性生理的发育, 性心理的变化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疏远和排斥异性期。

此阶段主要是伴随第二性特征的出现而引起的。随着第二性特征的隐隐出现, 使两小无猜的男女开始意识到自己与异性的差异, 不像以前毫无顾忌的玩耍。

2.好奇与迷惘时期。

青少年对异性的好奇及自身性意识的迷惘相互交错, 相互影响。伴随着青春期性特征发育的成熟, 女性的阴柔之美与男性的阳刚之魄开始相互吸引, 既想吸引异性又被异性所吸引。

3.向往成熟长者时期。

此时期的男女, 尤其是女性, 觉得与自己同龄的异性太幼稚、太单纯, 而把爱慕对象转向成熟的、自己敬佩的长者, 如中学时代的学生单恋或暗恋有风度、有能力的教师。当然, 随着青少年性心理发展趋向成熟, 此一阶段持续时间不长。

4.浪漫恋爱期。

青少年逐步走向成熟, 性心理发展也逐步稳定, 恋爱和选择伴侣为其主要性意识。与前面所不同的是:此时的对象是单一的、稳定的, 内心经过考虑的, 此时期的男女开始脱离群体, 喜欢独处、单独约会。但又不完全同于成人现实太成熟的择偶而带有浪漫性质。

处在恋爱期的青少年, 把恋爱看作是一种奇妙的美好的感觉, 有的以此为动力, 共同努力;而有的沉迷于谈情说爱的梦幻世界里, 不理学业, 一旦恋爱失败, 追悔莫及。所以, 此时期的青少年, 需要正确的引导以形成健康向上的恋爱观。

青少年常见的性心理困扰及问题

随着青少年性生理发育的逐步成熟, 性心理也呈现相应的变化, 但由于传统性禁忌和西方性解放的两种不同的观念, 给青少年性心理形成明显的反差而产生矛盾和困扰。具体包括:

1.体像意识的困扰。

表现为青少年男女对自己的身体及第二性特征没有一个现实的和正确的意识。有很多女性为体形的胖瘦而烦恼, 并将其看作自身的缺陷, 产生自卑的心理, 以至影响人际交往、学习和生活。

2.由性冲动与传统的社会性压抑、西方性自由冲突而产生的困扰。

性冲动是青春期的青少年生理发育成熟的正常生理反应, 由于传统性道德的桎梏, 使其一味地压制自己, 致使心神不宁, 惶惶不可终日, 久而久之, 形成一种压抑的病态或走向另一种极端, 与异性的关系过于亲密, 发生不负责任的性行为, 不仅给身心带来很大伤害, 甚至走向性犯罪的道路。

自我调适及其教育对策

解决青少年性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困扰及问题, 就要使青少年掌握性知识, 端正性态度, 加强性道德。而要实现这三个目标, 就必须从家庭、社会、学校及青少年自身的性教育着手。

1.从家庭角度来讲, 父母是青少年性教育的启蒙者, 这就要求父母要用科学的态度回答子女提出的性困惑, 从而增强青少年的自制力和责任感, 并减少外出寻求刺激的机会, 防止性犯罪。

2.就社会而言, 一要加强法制, 净化大众传媒;二要宣传普及科学的性知识, 提倡正确的性观念。

3.就学校来说, 应开展性教育课程、性健康教育报告, 并设立专门的咨询室解答青少年性心理发展时期的困惑。

青少年心理问题分析 篇10

研究表明, 违法犯罪的直接原因是不良的周围环境和犯罪主体消极的个性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中, 笔者结合心理学中有关个体心理活动过程的个性心理特征, 着重分析违法犯罪青少年正常人格中的消极因素, 其中包括性格、情感和情绪、智能、意志、个体意识倾向性和气质等方面的消极特征, 同时针对这些心理, 对如何对犯罪青少年进行帮教及转化做了一些粗浅的分析, 供读者探讨。

一、犯罪青少年心理特征分析

(一) 犯罪青少年在性格方面的特征

性格是人在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当客观事物作用于个体时, 人往往会对它抱有一定态度, 并且做出与这种态度相符合的行为方式, 它是贯穿在一个人行为中具有稳定倾向的、经常表现的心理特征。通过研究发现, 在犯罪的青少年中具有外向型、怯懦型性格的人数比例比较大, 而具有适应型、安详机警型性格方面的人数比例明显少于前者。主体的性格缺陷使他们面临复杂的事物容易产生认识的片面和局限, 很容易为眼前的状况所影响, 做出错误的判断和行为。

(二) 犯罪青少年在情感和情绪方面的特征

人的情感、情绪是极其丰富多样的, 我国古代就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的说法,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更加深入系统。犯罪青少年在情感上的表现比较淡薄, 不深刻, 维持时间短, 会轻易向对他施以感情拉拢的人表示好感。情绪易暴易怒反应强烈, 并且来得容易去得也快, 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可能会引发缺乏理智的激情犯罪, 从而不计后果地去伤害他人, 而待平定后往往会后悔, 造成严重后果的, 也会惧怕。

(三) 犯罪青少年在智能方面的特征

智能是影响人们顺利、有效地解决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即人利用过去的经验以适应新情境的能力。违法犯罪青少年在生理、心理上不够成熟, 对好坏良莠缺乏全面正确的判断, 在缺乏良性诱导的情况下, 就会无视道德和法律, 认为敢打斗就是有本事, 从而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 犯罪青少年在意志方面的特征

1. 缺乏自制力;2.错误的目标选择;3.易受引诱和盲从;

4. 顽固性。

(五) 犯罪青少年在个体意识倾向性方面的特征

1. 畸形需要。

犯罪青少年往往有极强烈的物质需要和占有欲, 他们把自己的享乐或谋生方式建立在损人利己的基础上, 以不正当的手段来满足自己的需求。2.常见的犯罪动机。违法犯罪青少年的犯罪动机往往比较简单, 常常是受到某种因素的诱发和刺激或者一时的感情冲动而突然犯罪。3.兴趣趋于畸形。犯罪青少年对学习文化知识和道德知识的兴趣比较低, 对外部的动作和物质的兴趣比较高, 认为生活就得享受, 要吃好喝好穿好, 寻求一些刺激, 甚至不惜超越法律和道德的范畴。

4. 错误的人生观。

(六) 犯罪青少年在气质方面的特征

气质是一种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 人在各种活动中都显示出自己的气质特色。但是, 从总体上说, 并没有发现哪一种犯罪事实与哪一种气质类型有直接的关系, 无论哪一种气质类型都不是造成犯罪的必然因素, 犯罪青少年错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的神经活动不平衡、易冲动有关。

二、帮教和转化犯罪青少年心理的措施

(一) 立足于教育, 积极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作用

一是实施家庭细胞工程。每一位父母都应通过负责的教育和自己的榜样作用, 为孩子遵守社会生活准则, 增强法制意识打下基础。二是实施校园育苗工程。严格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 使每个青少年都受到良好教育, 抓好学生人生目标、志趣、需求、道德等方面的导向教育, 为青少年辨明是非奠定扎实基础;三要设立校园心理咨询室, 为有特殊需要或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三是实施社会防护林工程。调动相关职能部门, 从活跃、净化文化环境入手, 大力查禁黄、赌、毒违法犯罪活动, 清扫文化垃圾。抓好青少年的法制教育, 让青少年自觉用法律约束行为, 充分认识到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 将守法变成一种自觉。

(二) 立足于预防, 限制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条件和机会

目前, 一些网吧、酒吧、舞厅由于管理有漏洞, 不同程度上存在黄赌毒现象, 并成为涉足流连于此的青少年互相纠合和传染陋习的重要场所之一。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应加强沟通, 联手行动, 逐步规范和严格公共娱乐场所管理, 同时要抓好限制不适宜中小学生进入的公共娱乐场所的落实, 减少青少年特别是在校中小学生“感染”不良习气的机会。

(三) 立足于挽救, 多层面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

一是加大打击违法犯罪的力度, 强化打击震慑作用。公安机关要不断完善防控机制, 大造“严打”声威, 狠狠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形成“伸手必被抓”的态势, 从而增加犯罪风险。二是对特殊对象要采取特殊措施。为了及时有效矫治、教育和挽救有劣迹的青少年和已经犯罪的青少年, 地方可考虑筹资组建工读学校和少年管教所。可以把那些经常违法犯罪, 但由于年龄小而免予刑罚处罚的少年送到工读学校或少年管教所去学习, 以思想、法制教育为主, 同时学习文化和生产劳动技能, 这样既可以减少社会的隐患, 又可以使这些少年健康成长。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青少年犯罪行为却有增无减, 并出现了新的特征和趋势。这些违法行为不仅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损害了人民的利益, 而且阻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对犯罪青少年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和思考。

青少年心理问题分析 篇11

关键词:青少年;激情犯罪;心理;预防对策

一、青少年激情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

1.主体内在因素

主体的内在因素是行为人自身存在的因素。对于青少年激情犯罪人而言,这类人大多表现为性格内向、自卑或人格不健全,思想偏激,盲目冲动,好感情用事,情绪不稳定,不善于用理智去控制情感以及没有恰当有效的方式疏解心中的抑郁与愤恨等不良情绪,或者长期处于一种压抑、愤恨、不满的心理状态下,一旦消极激情事件的发生,很容易处于激情状态,立即产生犯罪动机,引发青少年激情犯罪,表现出突发性、盲目性、无预先预谋性和暴力性等行为。

2.外部社会因素

影响青少年激情犯罪心理形成的外部社会因素主要是外界一定情境下的不良刺激。外界不良刺激是青少年激情犯罪行为发生的客观条件,主体内在的缺陷在发生青少年激情犯罪的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第一位的作用,但外界环境对青少年激情犯罪人所施加的不良刺激对青少年激情犯罪的发生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倘若没有足够的外界不良环境刺激和诱发作用,青少年激情犯罪就不会发生。

二、影响青少年激情犯罪人内在心理缺陷形成的相关因素

1.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对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影响十分巨大,家庭是子女接受教育的第一堂课,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们接触社会之前的摇篮。家庭环境通过对个体人格的形成过程给予影响,如果个体在人格形成过程中,家庭环境中出现消极因素并发生作用,会使个体形成不良人格,成为犯罪产生的主观因素之一。消极因素主要表现在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畸形家庭、消极的家庭榜样和不正常的家庭氛围等。

2.学校教育因素

通常来说,正常的学校教育不仅不会使学生产生犯罪心理和犯罪倾向,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阻滞学生不轨行为向犯罪心理的转化。但作为社会的一部分,社会上的不良现象难免对学校产生消极影响,使教育中出现某些不正常现象,这些现象与社会中其他不良现象共同对学生发生着影响。其中包括学校的教育内容失衡、教育观念偏差、教育态度和方法错误等,容易导致一些学生形成自卑感和对立情绪,学校管理混乱,缺乏良好的校风致使纪律松弛、秩序混乱、不正之风盛行。这种学校环境常常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无故逃学、结伙成群、互相传染恶习,从而发展到滋生犯罪心理,产生犯罪动机。

3.居住环境因素

近年来的大量调查证明,很多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与其所居住的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十分不开的,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居住环境中一些不良的事物和现象,比如所居住环境的邻里关系恶化、经常出现打架斗殴、赌博成风、走私涉毒等现象,为青少年提供了消极的榜样,这些消极因素乃至犯罪活动会对人尤其是青少年的犯罪心理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是居住环境的治安状况对犯罪心理的影响。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人们生活的环境如果监管不力,管理混乱,治安状况差,就会为犯罪人提供更多的机会,促使其产生犯罪心理。

三、青少年激情犯罪心理预防对策

1.注重个体的心理素质教育,加深自身道理理性修养

心理因素是青少年激情犯罪的主要动因。青少年激情犯罪人往往情感素质较差,易冲动,当欲求不满时易爆发激情,产生攻击行为。加之个人涵养偏低,情绪可燃点低,常常为小事就发脾气,情绪不稳定,即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缺乏修养。倘若个体有较高的素养和良好的个性,遇事便不会惊,更不会怒,心情平静,泰然处之。有了这种心态就可有效地避免青少年激情犯罪的发生。

2.加强心理疏导,抑制犯罪转化

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在学习、工作、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问题,而青少年激情犯罪属于由各种矛盾问题所引发的情绪体验型的犯罪。心理健康的人,善于把握情境中的主客观条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恰当的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表现出良好的适应能力,而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人,则常常用消极、冷漠甚至用阴暗的心态去分析解决问题,容易形成不良心理,甚至产生过激行为。青少年激情犯罪大多具有一定的引发原因或具体情境,因此会导致个体情绪认知失当、紧张、焦虑和心理失衡,进而采用不正当甚至犯罪的方法缓解内心压力,以取得心理平衡。这时,如果能得到有效的心理疏导,及时化解心里矛盾和冲突,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此类案件的发生。

3.加强法制宣传与教育,提高公民法制观念,让人们懂法的同时学会守法

人的天性都是趨利避害的,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衡量事件的利弊平衡问题,不知道触犯法律将会受到严重惩处的人,才会不惜以身试法。青少年激情犯罪人往往法制观念淡薄,在发生纠纷时,不懂得用法律手段、通过合法途径保护自己,而是盲目冲动,意气用事,一旦激情爆发,往往置法律于不顾,以致丧失理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通过加强社会法制宣传和教育,可以极大提高公民的法制观念意识,使得公民掌握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因为法律的普及与实施,人们才会知法守法,善于用法,人们才能因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的严厉性而做到三思而是否可行,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遇到矛盾争端,能够想到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非采用暴力等消极方式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罗大华、马皑主编:《犯罪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2]陈和华主编:《刑事心理学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

作者简介:

青少年心理问题分析 篇12

一、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原因

国际上把上网成瘾称作“互联网成瘾综合征”, 英文为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简称IAD, 其定义为“强迫性的过度使用网络和剥夺上网行为之后出现的焦虑和情绪问题”。其主要表现是上网时间长且难以自控, 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虽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仍在继续, 不能自拔。通过对青少年进行开放性访谈, 发现导致他们上网成瘾的原因既有家庭因素, 也有社会因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的诱惑

青少年上网成瘾与网络的特点密不可分。首先, 网络的隐蔽性和匿名性深深吸引着青少年。在“网络社会”这个崭新的信息世界, 主体的行为往往是在“虚拟世界”里进行的, 在网络技术的帮助下,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隐形人, 其身份、行为方式和行为目标等都能够得到充分隐蔽。正如Davis, R·A所说:“一个半老徐娘可以将自己伪装成红颜少女, 强盗亦可自称超人”。在隐蔽性和匿名性的保护下, 网民可以畅所欲言, 不用担心受到什么审查, 带来什么惩罚。其次, 网络还具有平等性。当你在网上进行交谈、讨论时, 即没有专家与平民之分, 也没有作者与读者之别, 只有网民之间的平等交流。你的性别、社会地位没有任何作用, 你的话语是否受欢迎只是看你的话语本身是否吸引人, 你的观点越新、奇、特, 可能得到的反响越大、回应越多, 因此网络逐渐成为青少年心目中展现自我的理想平台。心理学家杨新华通过调查发现:“74%的青少年认为网络能使他们找到迅速成功的途径, 并让他们的种种幻想成为可能”。

2.社会原因

导致青少年上网成瘾的社会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管理不善。目前, 以营利为目的的网吧包围学校, 经营者不仅不劝阻学生上网, 而且还提供“吃住玩”一条龙的优惠服务, 游戏开发商更是趁机赚取黑心钱。针对这种不良现象, 尽管我国实施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对网吧进行管理, 但在各地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 对网吧的管理依然存在漏洞, 管理上的漏洞为一些青少年上网提供了方便。二是新闻媒体的不正确宣传。与传统社会主要依靠家庭、学校完成对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相比, 现代社会在青少年的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 新闻媒体扮演着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闻媒体大肆渲染各种网络传奇、网络神话和网络精英的一夜暴富。这样的文字连篇累牍, 充斥着各种报刊、杂志, 使他们成为这个时代最受推崇的对象, 成为无数青少年崇拜的偶像, 并对青少年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3.家庭原因

心理学家卡伦·霍妮认为, 如果父母抚育子女的方式不当, 如缺乏和孩子的理性沟通, 一味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要求而忽视子女的心理教育, 过多地强调学习成绩的重要性, 对孩子管教严厉等等, 就会造成子女无法与他人正常交往, 而这种人际关系的障碍可以导致青少年产生焦虑。使得他们一方面作为社会化人有渴望参与、合群的本性;另一方面, 由于感到恐惧、孤独、自卑和无助, 不敢与他人交往, 使他们的需求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 于是便转向虚拟的网络世界去寻乐趣、觅知音。

4.青少年自身原因

首先, 青少年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时期, 对外界的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 互联网的特点及其丰富的信息对他们很具吸引力。其次, 他们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还未定型, 生理与心理上的不成熟使其自制性和自律性不强, 因此对一些不健康的网站和游戏常常抱着好奇心去看、去玩, 结果沉溺于其中难以自拔。第三, 由于学习压力大, 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人际交往常遇困惑与障碍, 于是上网聊天、交友、网恋成为他们宣泄、释放压力的最好方式。第四, 目前青少年多是独生子女, 自我意识强, 追求独立个性和真正成人化的要求迫切, 而网络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虚拟的空间。

二、上网成瘾对青少年造成的不良影响

心理学家Subrahmanyam.K (2001) 等人指出, 由于青少年期正是身体发育时期, 其认知能力、生理和心理成熟度都不高, 若长时间与电脑相处, 对其思维和情感生活将产生不良影响。上网成瘾对青少年造成的不良影响具体可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心理方面

Crosnoe.R (2000) 研究发现, 如今青少年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地与虚拟的数字生活结合在一起, 这带来的一个危险因素是, 他们常常会被越来越多地“拉”出现实世界。如果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别太大, 就容易给他们带来压力, 使他们学习时记忆力不集中、不持久, 逻辑思维活动迟钝。另外, 网络提供了匿名性以及扮演其他角色的可能, 这也给青少年带来人格上的干扰。因为扮演多种不同的角色将会导致他们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 如果这些不同的性格特点之间差异很大, 将可能给他们带来长期的心理问题, 表现为独处、敏感、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等。特别是一些性格孤僻的青少年, 一旦他们发现在网上寻找知己比现实更容易, 就会沉溺其中, 下网后就变得更加失落, 远离周围的伙伴, 不愿与人交往, 长期下去可能导致出现双重人格, 甚至有可能导致独立人格的丧失。

2.身体方面

青少年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期, 长时间无节制地上网会使他们逐渐陷入情绪低落、视力下降、眼痛、怕光、夜盲、食欲不振的状态, 进而阻碍他们的身体发育, 严重损害了他们的身体健康。

3.行为方面

上网成瘾的青少年常常表现出逃课、辍学、偷窃和抢劫等不良行为。Wan, C.S (2006) 等人研究还发现:那些长期进行在线聊天或者沉迷于网络游戏, 并满足于在游戏中扮演英雄形象的人, 更容易出现极端行为。因为与他们在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相比, 回到现实世界会感到非常枯涩、失望, 产生心理压力, 某些人可能由于不能克服这些压力而最终出现极端行为。据2005年5月29日《新京报》报道, 5月15日, 天津市一名沉溺网络游戏的13岁男孩, 选择一种特别造型告别了现实世界。他站在天津市塘沽区海河外滩一栋24层高楼顶上, 双臂平伸, 双脚交叉成标准飞天姿势, 带着笑脸, 纵身跃起朝着东南方向的大海“飞”去, 去追寻网络游戏中的那些英雄朋友:大第安、泰兰德、复仇天神以及守望者等。

三、网络成瘾的防治

从以上诸多原因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 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动机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既有他们内心世界的宣泄、自我价值的追求, 也有对新鲜事物、新鲜生活尝试的冲动。我们应针对实际情况, 采取有效的措施, 建立从家庭、学校到社会的立体防治机制, 引导青少年健康利用网络这种现代化的手段为其成才服务。

1.提高青少年自身素质

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 要想跟上时代步伐, 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矫正不良的上网习惯, 确立远大的理想、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青少年。因此, 上网时, 要明确自己上网的目的, 要控制好自己上网的时间, 要有意识地克服自己的好奇心和欲望, 不要把上网作为逃避现实生活问题的工具, 要学会充分利用网络这个现代化工具, 积极寻找有助于学习的信息, 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处理好上网娱乐和学习的关系。

2.注重家庭培养

首先, 作为家长不仅要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 还要注重孩子的精神生活, 要多拿出时间和孩子沟通, 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感受, 发现他们所遇到的障碍, 帮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成功和快乐。其次, 家长还应学会健康、适度地疼爱孩子, 而不是溺爱, 更不是将亲子关系物质化、金钱化。健康的亲子关系应建立在自然、适度、稳定、一贯的基础上。第三, 父母也应懂得孩子的成长规律, 学会尊重孩子的独立, 尊重孩子的隐私, 按规律办事。第四, 家长应该掌握一些必要的网络知识, 并经常与孩子一起上网, 引导孩子浏览一些有意义的网站, 多接触一些爱国主义、自强自立、科技知识等方面的内容。这样既给了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又不失家长的监督作用, 更有利于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总之, 父母不仅要在经济上资助他们, 还要在生活上关心他们, 在思想上引导他们。

3.加强学校教育

首先, 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提高他们对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能力, 塑造他们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其次, 学校要开展性知识教育课程, 消除青少年对性的神秘感和苦闷, 让他们对性有正确的认识, 以消除他们对黄色网站的热衷, 从而减少网络成瘾的可能性。第三, 学校要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文体活动, 丰富青少年的假期和课余生活, 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降低网络游戏对他们的吸引力。实践证明, 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集体活动, 不仅可以分散青少年对网络的专注, 而且还可以改善他们与同学的关系, 获得身心上的愉悦。此外, 对于已经存在网络心理障碍的青少年, 学校应当建立有效的心理干预机制, 对他们进行及时的诊断和疏导, 帮助他们控制上网时间, 提高他们心理品质, 增强他们对不良上网的免疫力。

4.加强网络监管, 净化网络空间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对于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的发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2002年我国颁布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 明确了对网吧的管理规则。如工商、公安、文化等部门应加强合作, 对网吧进行综合治理, 控制网吧总量, 关闭无证无照的非法网吧, 规定营业时间, 限制通宵营业, 禁止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进网吧, 推行实名上网制, 同时规范对游戏、聊天交友软件的管理, 大力开发内容健康、情节生动和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电子游戏产品, 以取代那些充满暴力和色情的游戏。因此, 我们一方面要按照互联网管理条例的规定, 加强网络监管, 营造良好的上网环境, 从源头上约束青少年的上网行为;另一方面, 我们可以从青少年喜欢的网络作为切入点, 提供一些有益的网站。对于上网成瘾的青少年, 就更要利用好网络这个平台来治疗他们, 如可以在网上设置“网上论坛”、“心理咨询”、“热线服务”等形式, 给予他们正确的咨询和引导, 为他们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良好上网环境。

总之, 面对网络科技的汹涌到来, 家庭、学校和社会要三位一体, 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网络”, 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的理想, 摆脱网络成瘾。为此, 我们必须保持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高度关注, 努力做好上网青少年的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 同时运用立法手段保证网络的安全运行和使用, 尽可能减少网络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调查报告.2008.

[2]张海涛, 苏苓.高职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 14 (1) :75.

[3]姜乾金.医学心理学 (第3版)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130-133.

[4]Davis, R.A.Acognitive2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Compute Human Behaver, 2001, 17 (2) :187-195.

[5]Subrahmanyam.K, Greenfield.P, Kraut, etal.The impact of computer use on childrens and adolescents development.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1, 22:7-30.

[6]Crosnoe.R.Friendship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The Life Course and New Directions.Social PsychologyQuarterly, 2000, (63) :377-391.

上一篇:淋溶试验下一篇:感染分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