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积极心理学

2024-08-19

青少年积极心理学(共7篇)

青少年积极心理学 篇1

情绪是人类对客观事物认识时产生的主观体验。即是一种生理反应, 又是一种心理过程;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人类通过后天学习可以获得的行为表现。情绪和情感一直被心理学家们认为是影响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1]。

我们在2006年黑龙江省卫生厅立项资助课题的基础上, 经过初次和再次的中、英文检索, 确定了该研究在国内尚属空白, 为此, 我们于2007年2月~2009年12月进行了本课题的研究, 并获得了黑龙江省教育厅面上项目的资助立项。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大庆市某中学初中一年级至二年级合计14个班级中, 随机抽取4个班合计245名被试者采取知情同意、自愿参加164人;其中男生88人, 女生76人;平均年龄13±2岁;经过入组标准确定, 最后入组为78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40例、38例。干预前实验组、对照组发放、收回问卷率均为100%, 有效问卷分别为38份、36份, 有效率为95%、94.7%;干预后实验组、对照组发放问卷分别为35份、34份, 有效问卷分别为33份、31份, 有效率分别为94.2%、91.2%, 并对该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学分析。

1.2 入组标准

(1) 纳入标准:同族别、同年龄 (±2.5a) 、同家庭结构 (单亲、寄养家庭除外) 、同学习成绩 (三科总成绩±10分) 、同社会背景。 (2) 排除标准:严重发作期躯体疾病者、已被临床确诊为CCMD-3疾病或病史者、经EPQ测评为E、N、P、L分值过低、过高者。

1.3 研究方法

采用主观随机抽样进行类实验研究, 以抽签法确定实验组、对照组, 对两组被试者进行干预前后的正负性情绪量表的测评。

1.4 干预方法

实验组实施 (1) 抚触:1次/2~3d, 30min/次; (2) 运动:每天一次, 至少2~3次/周, 30min/次; (3) 被试及家长情绪健康讲座:2次/学期, 30~60min; (4) 团体干预:1次/月, 30min; (5) 个别辅导:根据研究对象的个体情况而定, 30min/次。 (6) 开展青少年情绪健康教育, 每月一次, 30min/次。以上方法必须有机的结合。对照组常规管理。六个月后重新进行测评。

1.5 研究工具

情绪评定量表[3]。本研究选用国际公认、且适合我国国情和文化的中文版正负性情绪量表 (PANAS) 。

1.6 统计方法

用SPSS11.0软件进行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性别对情绪的影响

见表1。女性青少年在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相关程度上比男性青少年高, 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呈一致性相关[4]。

注:P<0.05

注:实验组, F=251.76, P<0.05;对照组, F=249.17, P>0.05

2.2 青少年正负性情绪干预前后变化情况

见表2。对两组干预前后的资料进行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检验:实验组F=251.76, 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F=249.17, P>0.05无显著性差异, 但发现部分青少年心烦、易怒和紧张情绪体验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3 讨论

3.1 情绪影响态度, 态度决定行为。

预培养青少年的良好行为, 必须从情绪入手:青少年的负性情绪突出表现为忧郁、狭隘、敏感、易发脾气、对事物的认知偏激、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自我意识强。本次研究发现, 无论是负性情绪还是正性情绪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通过该项研究, 说明关注情绪管理与干预, 对培养青少年积极情绪和良好的性格有一定基础。但对于部分负性情绪如害怕、恐惧、自我意识强等情绪的体验改善效果不明显。

3.2 影响青少年积极情绪的因素。

通过研究发现, 目前影响其积极情绪的相关因素, 比较突出的为教师的言行及其教育方法、学习负荷过重、父母的个性、习惯, 以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尤其养育方式过于严格、单亲或寄养型家庭, 以及青春期生理发育成熟与心理水平之间的不平衡[5]。所以, 家庭要和谐、父母要言传身教、同时学会理解孩子, 消除危险因素, 要对孩子的学习负担、人际交往、兴趣爱好, 包括孩子的过错或一些新潮思想等给予充分的理解并科学引导。

3.3 青少年积极情绪的培养方法的探索

(1) 坚持自己喜好的运动, 循序渐进, 达到运动效果。本研究中青少年坚持集体跑步运动至少2-3次/周, 30min/次。可促进新陈代谢, 增强体质, 帮助建立条件反射, 锻炼反应能力、注意力和协调能力, 提高其生活乐趣, 增进友谊、培养青少年集体主义精神。研究表明, 适宜、适当、而适量的运动还能够释放消极情绪, 有利于上述积极情绪的培养。 (2) 课题组相关责任人定期组织被试及其家长积极情绪培养的意义与方法等相关讲座, 使得其家长及青少年达到对情绪管理的正确认知, 提高其今后统筹和培养的依从性。 (3) 课题组成员由专人负责定期对青少年进行抚触, 1次/2~3d, 30min/次;至少2次/周, 必要时段可以1次/d。 (4) 团体干预和个别辅导相结合对其进行干预。团体干预是通过家庭成员互动、学校集体人际互动来增进青少年与家庭、与父母、与集体之间的沟通、了解, 以增进积极情绪, 消除负性情绪, 使其能够及时的纠正错误认知。从而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5) 开展青少年情绪健康教育。每月一次情绪健康教育, 包括情绪的识别、认知和管理;自我激励、感受他人感受、人际关系协调;压力的识别、认知以及如何科学的释放压力, 预防青少年负性释放压力的习惯。

3.4 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 抚触时, 尤其是初次接受抚触, 要注意适当的沟通, 同时要注意保护孩子的隐私思想和隐私部位, 因为此期青少年心理界于幼稚和成熟、敏感阶段, 避免其产生反感。 (2) 由于青少年, 自制力、判断力和辨别力稳定性欠佳, 幼稚和成熟、感性和理性、个性和服从、叛逆等因素。故在实施过程中要掌握与他们心理沟通的技巧。

3.5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 由于此类研究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等环节, 取得各个环节的正确认知和重视与支持非常必要。 (2) 最好能对被研究者做到中、长期追踪研究。此项研究仅能说明阶段性的干预效果, 所以, 我们计划下一步继续做与本课题相关内容的研究。 (3) 目前, 抚触用于婴幼儿, 专家建议将其向大儿童及成人推广, 所以, 各位家长能否为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为了促进亲子关系, 达到为孩子提供科学的减压和放松的目的, 全面应用。 (4) 建议常规化的对教师、家长及学生开展相关的情绪及心理健康教育, 使家长和教师更多的了解孩子, 使亲子关系、师生情感的交流得到加强[6]。这些对于改善青少年的负性情绪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如果老师能够结合学生心理需求,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思考, 则能促进青少年学习等积极情绪的保障。如果家长的教育方式有了改善, 将不再以打骂、指责、攀比和填鸭式方法来解决孩子的情绪及其他行为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石林.情绪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综述[J].心理学动态, 2000, 8 (1) :63~66.

[2]乔建中.文化和性别在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中的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2, 10 (1) :108~110.

[3]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中华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1:236.

[4]蒋长好, 王一牛, 等.积极情绪与压力应对[J].中国临床康复, 2005, 07 (8) :180~182.

[5]Sheldon M, King L.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American.

[6]Fredrick B L.The R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 56 (3) :218~226.

青少年积极心理学 篇2

一、小伙伴要增强保护意识,在上网的时候不要被别人欺骗了,我们要在网上健康娱乐,当听好歌曲,多看好动漫,多欣赏好的图片,不要阅览色情、暴力等内容,玩一些健康的游戏,要控制好游戏时间,一般要一个小时休息一次。我们要使用文明语言,不在网上谩骂、攻击他人,做到友好交流、和睦相处。我们要使用文明语言,我们要运用网络促进我们的学习,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做网络的主人,而不是网络的奴隶,我们要更多的和父母交流,理解父母为我们所付出的辛劳,多听取父母的.意见和建议,不要走极端,不做让父母伤心的事。

二、家长要做我们的大朋友,要了解我们的心理需求,关心我们的心理健康,要在完成工作的前提下,多抽出时间来和我们交流,引导我们如何健康上网,不能因为网络上有不良的内容就禁止孩子们上网,谈网色变,那样孩子就像被关在牢房里,适应不了社会的生活。同时家长要多学习网络知识,做到用网络语言和我们一起交流,父母多带我们参加青少年的户外活动,要把我们的身心健康作为培养目标,不要把学习成绩好坏做为评价我们好坏的唯一标准。

三、网络企业的叔叔阿姨要多制作适合我们玩的小游戏,比如益智类的,企业不能为了赚钱就牺牲我们青少年的健康,这样是很不道德的。网站多开发一些聊天室和互动栏目。

四,学校要多组织一些有意思的活动,比如说网上夏令营,暑假网络科技小组等,丰富我们的假期生活,注重我们综合素质的提高,不要以升学率为中心,不要为考试而学习。

青少年积极心理学 篇3

关键词:青少年 校园越轨行为 社会化 发展心理学

越轨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与人类社会相生相伴。传统意义上对越轨行为的认识强调的是它的消极作用和破坏性,对其持否定态度。在学校中,与越轨学生联系到一起的往往是学习成绩差、惹是生非、违反校纪校规这些词语。许多教师认为,学生的越轨行为是应该禁止的,这些行为严重阻碍了学校和班集体的建设和发展,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对有越轨行为的学生应该进行严厉的惩罚。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越轨行为其实是青少年在成长历程中所必须经历的,也是培养青少年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纪律性及高尚品德的契机。本文就是站在这样一个角度,着重对校园越轨行为的积极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工作有所启示。

一、对越轨行为的界定

越轨,其涵义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是不尽相同的。可以说,每个研究越轨行为的人,都会依据自己的理解对越轨行为进行概念界定。这种现象的出现固然是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原因在内,但不可否认,这也表明了越轨行为复杂性的一面。

青少年群体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虽受到成人的影响,但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而这些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时不但得不到成人的赞许,还往往遭到排斥。在这种互相冲突的情况下,青少年往往会做出越轨行为。我们认为,青少年校园越轨行为就是指青少年学生违反教育机构、学校和班级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的行为。这种行为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是青少年亚文化与成人文化之间冲突的结果,其效果不光是消极的,也有积极的一面,有待我们去认识,去把握。

二、越轨行为是学生社会化进程中必须经历的一步

社会化实质上就是个体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具备社会特性并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社会化对青少年的发展极其重要,它既是青少年实现人的本质特征的过程,也是青少年个体的发展与完善过程。一个人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破旧立新,或多或少地做出一些越轨行为,其思想在与现行规范之间不断地碰撞中成熟、发展。学校是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学生在这里形成个性、学习社会文化、获得社会角色。越轨行为在这三个基本方面发生发展的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并且都会起到引起规范学习,促进个人社会化的作用。在学生越轨行为挑战既有学校行为规范的过程中,通过对越轨行为的矫正,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个人行为规范意识,完善个性;学生越轨行为在与学校主流文化的不断碰撞和融合中,青少年不断转变个人价值观念,学习社会规范,知道哪些事情能够做,哪些不能;在个人社会角色的形成过程中,通过越轨行为矫正,青少年可以认识到自己应该扮演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学习特定社会角色的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

根据发展心理学的观点,在儿童成长为青年的过程中,他们本身就有许多矛盾,如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自信和自卑感的矛盾、道德的自觉性和自我控制力不强的矛盾等等。因此,产生越轨行为是在所难免的。一方面,学生的身心發展还未成熟,还缺乏做事的经验,即使有好的动机,办起事来由于缺乏经验的支持,经常导致坏的结果;另一方而,学生有主动求知、独立发展的倾向,在行动时由于缺乏经验,感情用事或操之过急,以致采取了过激的行为,导致了越轨行为的产生。青少年学生在其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不断地进行尝试、探索、求知,出现错误和产生越轨行为也就在所难免。而正是在这种不断地尝试——解决——再尝试的过程中,获取必要的社会经验来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可以说,学生的越轨行为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无法避免的,是必须经历的。

三、校园越轨行为的积极意义

(一)学生越轨行为有利于改变不合理的学校规定和行为规范

一个学校建立起来之后,会制定出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来要求学生,但是这些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并未经过检验和证实是合理而有效的,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旧的制度和规范并不一定再适合现有的学生群体。学生越轨行为对现行学校行为规范的挑战,能够起到检验现行学校制度和规范的作用,有助于教育管理者重新认识学校制度和规范,找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加以修改和完善,使学校教学与管理工作向良性化发展。

(二)越轨行为能够增强青少年群体意识,使全体成员在感情上团结起来共同对付破坏行为

社会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曾经指出,“对犯法者的敌意态度有一个独特的优点,即促进共同体的所有成员在感情上团结起来,以对付破坏行为”。当某个学生的行为被认定为“越轨”时,学校中的许多学生都会起来反对这种“破坏”行为,在共同抵制和反对这种越轨行为的过程中,无形中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和集体感。而且学生群体会极力帮助越轨的学生免受其越轨行为的不利影响,以保持团体的完整性。

(三)越轨行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代教育要培养的学生,不是那种小心翼翼、没有创见的学生,而是具有开拓精神、生动活泼、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学生的某些独特的见解、奇怪的问题,一些超出常规的行为,不要一棍子打死,评价说这就是一种坏的行为。我们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允许他们在规定范围内思想上、行为上的越轨,不压制学生的创新行为。有时候,学生的越轨行为恰恰正是他们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教师绝不应该用规定的框框去束缚学生丰富多彩的创造活动,要让学生在愉快的、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的环境中,施展他们创新的才华,展开他们想象的翅膀。而那些小心翼翼、不敢越出规则一步的学生,就会在创新活动中瞻前顾后,使创新的火花在人云亦云中熄灭。当然,在这里也不是鼓励学生要有越轨行为,而是要使学生勇于打破常规、冲破偏见,要敢于用新的、奇特的方式去思考、去行动,充分发掘自己的创新潜能,培养创新能力。

总之,青少年校园越轨行为包含青少年对新鲜事物的尝试,对青少年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我们应该允许学生越轨行为在不损害基本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的前提下存在,而且如果对学生越轨行为处理得当的话,有利于学生良好生活态度、优良思想品德和严谨的纪律性的养成,对改进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张明德,刘长顺.首都大学生越轨行为的调查[J].青年研究,1999,(8).

亲子冲突对青少年发展的积极意义 篇4

一、亲子冲突对青少年发展具有适应性意义

Holmbeck和Hill (1988) 在精神分析与社会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关于亲子冲突的适应性意义的解释。他们认为冲突通过个体心理内部活动过程以及个体间的互动过程促进个体对发展变化的适应。在个体心理内部水平上, 冲突可以增强个体的自主性。同时, 以亲情为依托的亲子关系, 通过尝试解决冲突问题, 将有助于提高个体的沟通能力、控制负面情绪的能力以及理解他人意图进行换位思考的能力, 是青少年参与做决定, 获得权利, 逐渐适应社会环境的一种方式。

二、亲子冲突有利于解决亲子交流障碍

随着年龄的增加, 青少年独立意识增强, 父母倾向于保持社会传统和观念。观念与想法的不一致, 势必导致亲子冲突, 同时也就创造了亲子平等交流的机会。双方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意见和感受, 实现了情感和信息的交流, 增进彼此平等和谐的沟通, 提高沟通技巧和对问题的解决能力, 使亲子共同成长, 彼此关系更融洽。

三、亲子冲突有利于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统一性的发展

青春期个体与父母的冲突增加, 使得青少年花更多的时间与同伴一起度过, 并与家庭内部成员以外的个体进行交往。这就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如何处理同他人关系的环境, 提高了青少年处理问题、理解人际关系的能力, 以及同一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促进了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获得, 增强了个体的生存能力。

四、亲子冲突有利于青少年社会技能的学习

由于家庭成员缺乏社会交往技能, 青少年可以通过亲子冲突, 从父母那里观察学习到处理冲突的方式和策略, 学到谈判的技能, 并迁移到其他社会情景中, 这有利于个体成长和观察力的发展, 促进青少年社会技能的学习。

五、亲子冲突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与父母产生冲突, 是青少年重组亲子关系、释放内心焦虑的正常渠道。频繁的亲子冲突, 使青少年表现出更多不良的身体和心理症状。亲子冲突使部分父母表现出低自尊、生活满意度降低、抑郁等。因此, 当亲子冲突出现时, 双方都应积极面对。在冲突过程中, 通过谈话、沟通, 将内心积郁的各种不愉快的情绪宣泄出来, 减轻和消除内心的压力, 维持了双方良好的心理健康。

六、亲子冲突存在互惠关系

由于年龄、教育水平、地位不同等关系, 亲子双方对新事物、新观念的反映有明显的不同。亲子冲突过程中, 双方不断进行情感投入, 青少年可以从父母身上学得各种经验、社会适应能力, 不断成长、发展。父母也能从孩子的合理观念中, 接受新事物、新观念, 跟上时代, 进而缩短两代人之间的代沟障碍, 促进双方共同进步。

七、亲子冲突对于家长来说具有文化反哺的功能

当今时代是一个前喻文化突显, 后喻文化、同喻文化、前喻文化并存的时代。后喻文化已经出现,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年长一代向年青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和信息反哺的时代。这意味着在亲子冲突的过程中, 家长不一定总处于权威的角色中, 孩子的观念可能比家长更能反映时代的要求。如果家长在与孩子的冲突过程, 能够客观辨析孩子态度的合理成分, 冲突就能实现文化反哺的功能, 促进家庭成员共同进步。

少年积极向上作文 篇5

什么是真善美?很多人都不太理解,总认为真善美就是干轰轰烈烈的大事,有些人就会遗憾地感叹道:“为什么好人就这么少,哪里有真善美?”我认为真善美并不是干大事;当今世界不是缺少真善美,其实他们只是不太会发现而已。然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流露出真善美。

这或许是一个善意的提醒。当你误入歧途而迷失方向时,总会有一个人把你从“地狱”拉到“天堂”。这个人可以是爸爸,是妈妈,是老师,是同学。无论如何,他们对你的提醒,都表现出他们对你的爱。当然,这还可以是一声简单的问候。每天清晨,当你走出家门,遇到一个陌生人,相互一声简单的问候就可以在瞬间拉近你们的距离。如果人与人之间都能做到这点,那么世界将会变成更好的人间。

你知道我们都会做梦,有一天晚上,我就做了这样的梦:在梦里,我梦到我推开了一扇大门,上面写着“欢迎进入真善美的世界”推开门后,我发现自己浮在空中,望远看去,除了一对小鸟什么多没有!这算什么真善美的小世界呀?除了一对不起眼的鸟,就空空如也了,真扫兴!突然,我听到好像有人在讲话,我仔细一听!居然是那对小鸟在谈话,我万分惊讶!决定仔细听听!“小黑,你的翅膀受伤了,让我来背你吧!”“不用了!谢谢你小黄,我还挺得住!”话音刚落,那只叫小黑的黑鸟像石沉水底一般,迅速下栽,名叫小黄的小鸟赶紧冲下去把小黑背起摇摇晃晃的飞着,飞向美丽的夕阳,我的眼睛湿润了,一下子明白了什么!这对不起眼的小鸟竟使我深深地了解到人世间最珍贵的美,一种真善美!

在生活中难道我们不该像这两只小鸟一样吗?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弘扬真善美的不再是一个个个体,而是一个个群体。同学们,行动起来吧,我们众里寻你,只为一呼百应,让我们用坚实的肩膀执着地扛起真善美的旗帜,坚定地弘扬真善美的道德理念,我相信,我们的行动一定能一呼百应,我们的国家一定会因真善美的传播而宁静美丽,温馨和谐。

五(1)班

巴石峰

青少年积极心理学 篇6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其与传统心理学不同,它强调对心理生活中积极因素的研究,如主观幸福感、美德、力量等,而不是把重心放在消极、障碍、病态心理方面的探讨。其基本路径具体有三个基本点: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为了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使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我们需要通过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这三方面的培养来获得幸福。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一种幸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使学生的心理发展自发地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进而从心理健康教育中体验到主观快乐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困惑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积极情绪的培养

积极情绪主要探讨人类的满意度、快乐感、幸福感、乐观和忠诚。积极情绪的培养就是指培养能激发个体产生接近性行为或行为倾向的情绪。积极心理学认为,加强教育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特别是积极的情感体验,使教育对象的身体和心灵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创造有利于培养以前被传统主流心理学遗忘的人的乐观、希望、自尊、自信、追求幸福等方面的良好性格和积极素质。其方法有如下几点:1.心理健康教育由解决问题入手转为积极情绪渗透;2.心理健康教育由说教为主转为健康积极情绪培养;3.心理健康教育从重视理论建构转为注重实践模式探索。以培养积极的自我认同感为例,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把自己看作是积极的人,能在自己的人生大舞台上担当有用的角色。学校的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取得学业成功,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

二、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

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探讨人类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创造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人格培育包含个体的道德社会化过程,即个体将特定社会所认可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内心信念,并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有效实施这些标准化的过程。积极心理学在人格培育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积极心理刺激内在需求和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体的精神,从而激发人们不断增强和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主体不仅包括各种智力因素,还包括各种非智力因素,而积极心理则是促进人的非智力因素,如高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等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次,积极心理是个性培养的重要方式。个性代表了多样性,代表了美,代表了活力,代表了自由……多样化的个性是人类社会中最美丽的事物。以培养积极的价值观为例,学校可发起性格运动。确定常见的性格特征以及每一种性格的用语,并印制海报挂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并且每天在校园通讯网络中宣讲每周一个的性格单词及其确切含义。教师与学生讨论这些性格特点,以及如何在学校运用这些性格特点。同时,教师观察学生,并且在学校的颁奖大会上通过向学生颁发奖状,来认可学生的性格表现。

三、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的培养

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主要探讨人类的美德、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等方面。积极心理学既包含了个体的培养目标,也兼顾了群体和社会的培养目标。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的培养是建立民主的社会制度体系、有效健全的家庭功能和自由探索的环境及积极和谐的社会团体,为个体积极特征的培养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资源,促进人们的幸福感,使人类实现完美充实的生活创造条件。包括如何培养个体承担社会责任,培养更好的公民特征,如责任感、教养、利他、礼貌、和谐、宽容和工作道德。以培养美德为例,学校要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使学生用自己的优势和美德建立自尊和自信。每个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有美德,关键是我们要学生自己去发现,积极寻找自己和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学会用自己的美德与优势去积极生活,让学生对自己、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观,有人生目标,体验成功和成长的快乐与价值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控制环境的意识。引导学生关爱自己、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学会接纳他人和自我接纳,使学生可以充满希望的面对挫折,具有面对逆境的抗压能力。教育学生无私、善良、遵守社会规范、接纳社会、热爱集体、积极对待社会问题、融入社会生活、學习体验幸福生活。只要将目光锁定在学生的积极面,就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是充满活力的个体,对未来充满希望。以赞美的方式告诉每一位同学,让他们带着美德和优势去生活、学习,这可能会成为每一位学生一生享用的财富。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曹新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积极心理学取向[J].教师教育研究,2006(3).

积极心理学浅析 篇7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理论研究 应用领域 评价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2-0047-02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宾西法尼亚大学教授Martin E.Seligman于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倡议及定位的,是Seligman和Csikzentmihlyi于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American Psychologist)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来的。“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1]

二、积极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

1.积极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意义

我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生产力大发展,人均GDP翻了几番,物质财富也极大丰富。但人们的幸福程度相对较低。这固然同社会上出现的诸如腐败、社会分配不公等社会负性事件有关,但也同国人缺乏幸福教育,缺乏正确的幸福认知、幸福体验和幸福能力或者采取不良的社会比较等不无关系。在我国,积极心理学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结合中国的国情,积极宣传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并对有关的理论进行实证研究,从而使国人在心理上觉得更加幸福。这对振奋国人精神,提高国人生活质量,乃至社会稳定均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2.积极心理学本土化研究存在的困难

东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差异,为积极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带来一定困难。东方集体主义取向下的研究主题在内涵和外延上与西方个人主义有很大不同。同时,一些积极心理学的英文单词,很难找到与之对应的确切的汉译。如笔者在读Seligman教授的《真实的快乐》时,就发现happiness一词,它既可译为快乐,也可译为幸福。而我们约定俗成的“幸福感”,是well-being的汉译,实际应该译为“良好的状态”。

3.积极心理学本土化研究借鉴的方法

台湾心理学家杨国枢教授提出的本土化研究的四个层次与方向,对于积极心理学本土化研究有重要借鉴意义:①重新验证国外的重要发现;②研究中国人特有的与社会文化因素有关的行为特征;③修正或创立新的理论;④修正与设计出适合中国人特有的测量工具。[2]

四、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

1.积极教育

积极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反思,强调教育并不只是对学生纠正错误、改造问题、克服缺点,而主要是发掘、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包括外显的和潜在的),并在实践中进行扩展和培育这些积极品质。一个人的缺点也是一个人的优点,当一个缺点被改造时与之伴随的优点也消失了。要看教育者如何去认识每一位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育就是要创建一种教学环境,让学生的主动性、思考能力、热情、勇气、坚强等得以充分发挥,而不是给予过多的约束、控制,因为这样只会造就一批没有自己思想而盲目服从地接受者。另外,积极教育的目标是把所有人(而不是一小部分人)尽可能地建设到一个他可能达到的理想状态,而这一理想状态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客观标准,而是依每个人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各自可能达到的动态的理想状态,不求一致,但求尽力。

2.积极心理治疗

Seligman(2002)在《积极心理治疗手册》中提到“积极心理治疗”主要是指积极心理学思想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运用,并不是指某一特定的疗法。是一种反对过去,以问题为核心的病理性心理治疗,提倡把注意力集中在增进和培养人自身的各种积极力量上。积极心理治疗吸收了东方佛教、道家和禅宗等思想,着眼于冲突、烦恼和苦恼的积极面,致力于加深自我认识,接纳自己,从而建立自我信任和安全的新生活模式。[3]

五、对积极心理学的评价

1.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意义

(1)从理论上来说,积极心理学最大的意义在于弥补了心理学知识体系的空档。心理学长期以来注重研究人类的消极一面,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给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展了研究的思维模式,促进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扩大和深化。

(2)从导向上来说,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关于引导人们实现自我、幸福生活和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心理学。传统心理学作出了许多相当有价值的研究,但它在导向上却出了问题,而积极心理学正弥补了这一不足。

(3)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批判了传统心理学把人喻为动物和机器,认为人要么有本能驱使要么由环境决定的消极、被动的人性观,继承和发展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高扬人性的积极性、建设性,从而使心理学回归其本来的意义。

2.积极心理学存在的不足

(1)由于积极心理学兴起不久,尽管积极心理学吸收了传统消极心理学中实证主义的科学方法和人本主义的人文关怀,但其最大的不足在于还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和成熟的操作模式。

(2)研究领域有待拓展和深化。积极心理治疗是一个很有前景的领域,目前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很不成熟,只涉及关于积极心理治疗的一些概括和笼统的理论,对于具体的操作和实证研究还有待更多的探索。[4]

(3)研究方法如何整合的问题以及如何发展积极心理学研究技术。心理学学科由于本身兴起历史的相对短暂性和复杂性以及人类心理的多变性,从它诞生就注定是一门内容丰富多彩、流派众多的学科。因而如何吸取已获得的成果来发展积极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4)目前积极心理学研究很多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结果,因此建立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本土化研究还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1 Sheldon KM, Laura K. 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 Am Psycho, 2001, 56(3), 56~671

2 周嵚、石国兴.积极心理学介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

3 [德]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积极心理治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 颜立、陈富国、刘艳梅.积极心理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1)

上一篇:标准档案下一篇:营销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