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研究

2024-05-17

青少年研究(精选12篇)

青少年研究 篇1

一、引言

归因理论从海德提出以来, 经过维纳的发展, 归因理论得到繁荣发展, 在教育领域, 对学业归因的研究的文献相当多, 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学业归因, 对教育实践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吕燕、王洋提出归因是指个体对某一事件或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尹红霞, 尚金梅提出, 归因 (attribution) 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推论出这些行为内在原因的过程。袁洋提出学业归因是对自己或者他人学习行为活动和结果的因果关系的认识。近年内对学生学业成败的归因很多, 对于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归因特点的研究很多, 同时很多研究探讨学业归因与自我效能感、学业自我、自尊水平、自我概念、抱负水平、学业成绩的关系,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对学业归因进行探讨。

二、青少年的学业归因特点

(一) 青少年学业归因的性别差异

大量研究表明学业归因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各个年龄段归因的性别差异表现不同, 有的观点认为女生更倾向于做内部归因。黎兵、杨嘉乐研究表明初中生女生在努力归因、能力归因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张晓宏的研究表明, 大学生在成功事件归因上, 女生能力归因和努力归因都显著高于男生, 失败事件, 男生显著归因为运气;年级差异上, 三年级大学生显著倾向于情境归因。吕勇、阴国恩等的研究表明:对于学业上的成功男生更倾向于归因于能力或者周围环境而对于学业上的失败, 与女生相比, 男生更多的将之归因为运气不佳、难度太大或环境条件不利这些外部因素。Lightbody的研究发现男生更倾向于做内部归因, 而女生更倾向于做外部归因。这可能是由于文化、传统观念等因素影响, 造成归因的性别差异不同。研究表明, 虽然对于努力的归因男女性别差异显著, 但是各个阶段的学生都比较认同努力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总之, 大量研究表明男女学业归因存在性别差异, 但是男女在进行学业成败归因时, 究竟存在怎样的差异, 还没有一致的观点。

(二) 青少年学业归因年级差异

学业归因存在年级差异, 青少年从小学高年级到大学, 学生认知、自我意识、社会化等发展导致了学生的学业归因也发生变化, 从而存在年级差异。小学生学业归因多做外部归因, 初中生未完全形成内部归因, 而高中生形成了内部归因, 学业归因更加客观, 而且归因也更加积极。

张昭苑的研究提出大学生在学业归因上, 成功归因首先倾向于努力, 其次是能力;在学习失败归因上倾向于努力归因。韩仁生提出中小学生归因特点, 他提出小学生倾向于将成功结果归因于教师教学水平高和自己刻苦努力、运气好, 较少归因于临考前的“抱佛脚”和心境好等原因;倾向于将失败结果更多的归因于心情紧张、他人帮助少、临考前不抓紧时间复习等。初中生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好、不紧张等, 较少归因于自己长期努力学习;更多的把失败结果归因于教师教学质量差和自己没有长期努力, 较少归因于运气和心境等。高中生更多的将成功归因于自己努力程度高、教师教学水平高、不紧张等, 较少归因于运气差和他人帮助少。这充分说明中小学生对于学业成败的归因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

赵亮培、黄翠玲认为学生年龄特征影响其成败归因, 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由于自我意识发展程度、社会化程度的不同, 其成败归因倾向也不同。研究表明:不同年级学生的成败归因不同, 低年级学生多倾向外部归因, 如将成功归因于教师教得好, 而较少觉察自身能力的作用, 对失败归因于运气不好、任务太难, 很少进行内部归因, 而高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随年龄而发展, 逐步能客观认识和评价自己, 此时他们多数能较客观地进行成败归因。

(三) 学业成绩对青少年学业归因的影响

学业成就对学业归因有重大影响, 表现出很大差异, 学业成就会影响自我效能感、学业自我等因素, 影响学业归因, 表现为成绩好的学生对于学业成败归因都更加积极, 而成绩较差的则归因比较消极。

王敬欣、张阔研究表明学业成绩越好, 越倾向于成功归因, 而且在成功归因中对努力的认同度越高学业成绩越低, 越倾向于失败归因, 而且在失败归因中对能力的认同度越高。

张昭苑研究表明不同英语学业成绩的大学生在归因倾向上有显著的不同。成绩较好的学生更倾向于把学习成功归因于能力较强和学习努力, 而把学习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成绩较差的学生更多的把学习成功归因于运气好, 把学习失败归因于能力不强、努力不够和难度较大。他还认为学业成绩会影响学业归因, 当学业归因为内部因素是会影响学生的学业自我, 反过来, 学业归因通过学业自我影响学业成就。

三、青少年学业归因与学业成绩、自我效能感、自尊水平、自我概念、抱负水平的关系

研究者都对学业归因与学业成绩的关系非常感兴趣, 希望通过某种方法训练学生的归因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目的, 但是研究发现学业归因与学业成绩不是直接关系, 而是与许多因素有关, 如学业自我概念, 自我效能感, 自尊水平, 抱负水平等等, 许多研究通过探讨学业归因与这些因素的关系来了解学业归因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黎兵、杨嘉乐等认为能力归因对学业成绩产生了直接影响, 努力归因通过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绩产生间接影响。胡桂英、许百华认为成功归因可以通过影响学习能力自我效感感间接影响初中生的学业成就。

张昭苑提出学生的学业归因、学业成绩和学业自我概念三者在学习活动中相互影响, 学业归因通过影响学业自我概念来影响学业成绩, 同时学业成绩也反过来影响学生的学业归因和学业自我概念。

赵莹、吕勇等通过大学生自尊来研究大学生的学业归因特点, 发现当学业成功时, 内隐自尊水平高的大学生倾向于将成功归为自己的能力, 而外显自尊水平高的大学生倾向于将成功归为努力、情境和运气;当学业失败时, 内隐自尊水平高的大学生倾向于将失败归于情境, 而内隐自尊水平低的大学生倾向于将失败归为个人能力不足。

张学民、林崇德等通过动机定向、学业归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来研究。

学业归因, 他们提出研究者一致认为, 最理想的归因方式是将成功归因为能力强和努力的结果, 而将失败归因为没有付出努力, 这样可以让学生保持努力, 同时成功时可以获得自豪感和成就感。他们还提出了学业归因, 动机定向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的理论模型, 该模型为学业归因→自我效能感→动机定向→学业成就。该模型反应出学业归因间接影响学业成绩。

范欣认为抱负水平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业归因, 有研究表明, 高成就抱负水平的学生倾向于将学业成败归于自己的努力。对他们来说, 失败并不能降低他们的自信心和对成功的期望水平, 反而促使其加倍努力, 争取成功。低成就抱负水平的学生倾向于将成功归于运气, 失败归于自己能力差。

总之, 学业归因对于学业成就的影响普遍认为与自我效能感、自尊水平、自我概念、抱负水平等多种因素有关, 对于学业归因对学业成就的模型还没有一致认同的理论模型。

四、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一) 对于青少年学业归因性别差异问题

对于学业归因的性别差异不同研究不同, 对于现实的教学没有太大帮助, 对于为什么会存在学业归因性别差异不同研究结果的原因没有一致的意见, 对于学校如何进行学生学业归因训练没有起到促进作用。

(二) 如何进行归因训练

对于进行归因训练有的文献已经有研究, 但是对于如何进行归因训练, 进行这些归因训练有哪些理论依据, 如何实施等都没有进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黎兵, 杨嘉乐.初中生时间管理倾向、自我效能感、学习归因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心理学探新, 2004年第4期

[2]胡桂英, 许百华.初中生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和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心理科学2002年第25卷第6期

[3]王敬欣, 张阔.初中学生的学业归因、自我效能、考试焦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心理研究, 20081 (1) 89-91

[4]张晓宏.大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心理科学, 2006, 29 (6) :1474-1476

[5]赵莹, 吕勇, 吴国来.大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特点与自尊的关系.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9, 7 (1) :67-70

[6]张昭苑.学生英语成绩、学习归因与学业自我概念关系的研究山东外语教学、2006年第2期 (总第111期)

[7]张学民, 林崇德, 申继亮, 郭德俊.动机定向、成就归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研究综述.教育科学研究, 2007, 3

[8]施英超.试析归因理论与中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教育发展与研究, 162-163

[9]周生彬.我国中小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研究综述.《教学与管理》2007年1月20日

[10]范欣.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的理论与分析.《教学与管理》.2003年2月20日

[11]李媛.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的理论与研究综述.教育理论与实践, 第2期1997

[12]尹红霞, 尚金梅.中小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特点及归因训练研究述评.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9月第22卷第9期。

青少年研究 篇2

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发展上都处于人生关键而又特殊的时期。生理发育是心理发展的基础。青少年在生理上处于青春发育期,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是生理的蓬勃成长、急剧变化,特别是处于外形剧变、机能增强和性成熟的“三大巨变”中。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也颇具特色。教育归根到底做的是人的工作,教师这一职业的主要劳动对象是人,而且是发展中的人,这就使得教师更要加强对学生的理解和认识。了解他们在想些什么,有什么样的困惑,教师应该从那些方面来做工作。于是,我选择了《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反思与回应对策》来进行阅读和学习。通过仔细的阅读和学习,感觉到收获颇丰和受益匪浅。本书的内容主要是概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

一、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人生关键而又特殊的时期。生理发育是心理发展的基础。青少年在心理上处于青春发育时期,这一时期最大特点是生理的蓬勃成长、急剧变化,特别是处于外形剧变、机能增强和性成熟的“三大巨变”中。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也颇具特色,他们的智力迅速发展,突出表现在逻辑思维的发展上;他们的情绪情感比较强烈,常有明显的两极性,很容易“动感情”;他们的自我意识迅速增强,于是促进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逐步形成,以实现青少年的“社会化”。

二、青少年身心变化,集中表现出这个阶段过渡性(从幼稚过渡到成熟)、闭锁性、社会性和动荡性的四个特点。对青少年心理问题进行反思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即是一项值得研究的理论课题,又是教育实践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三、反思是本书的主旋律。所谓反思,它不是形式上的简单检讨、认错和修正,而是理智上的思考、对质和鞭挞,即对过去的所思、所想、所做进行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就是要审视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工具、教育对策是否尊重了青少年的成长规律,是否尊重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

四、在反思的基础上,本书针对当代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了四种宏观方略:(1)更新教师与家长的教育观念;(2)掌握与当代青少年沟通的技巧;

(3)让青少年体会的我们的爱;(4)用“新眼睛”看世界。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三个对策:

1、正确帮助青少年上网;

2、牵手走过成长的烦恼;

3、引导青少年走过“独木桥”。

本书提出的这些对策能在正确引导当代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本书的书名冠以“当代”二字,是因为全书试图折射出时代的光彩,让读者感触到时代的脉搏。这种鲜明的时代性首先表现在研究对象上。“当代”青少年:他们出生在70—80年代,被称为“信息时代的青年”。90年代后期出生的一代,现今基本上开始进入青春期,被称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少年”或当代“少年”。这种鲜明的时代性更主要体现在本书的研究内容与对象上。本书介绍了当代青少年的身心变化特点,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当代青少年新的心理需求,剖析了互联网络给当代青少年带来的影响,分析了作为独生子女的青少年独特的心理感受。

心理健康指的是一种持续的良好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一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能。国内外学者的心理健康标准不尽相同,但大致可归纳出以下6种标准:(1)对现实的正确认识;(2)自我调控能力;(3)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4)与人建立密切关系的能力;(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发展;(6)对生活有热情工作效率高。

针对目前我国中学生心理状况调查所显示出的严重性,我们教育工作者们应该对当前中学生的心理状况的现状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自觉地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去,并且言注重落实,重视效果。

1、加强对学生的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和生存意识的教育

教师、家长乃至全社会必须认清形势,顾全大局,对学生加强个人生存教育,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必不可少的优良的心理品质。事实证明:一个缺乏竞争意识、忧患意识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而我们国家当前的青少年学生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物质条件较为优越,基本上没有遇到过任何生活困难,所以他们的生存忧患意识相对淡薄。在培养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告诉他们一粒米,一棵粮食都得来不易。培养他们从小养成节约的美德。此外,还要时刻注意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自己用餐、收拾餐桌、刷洗碗筷。学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拖洗地板、收拾房间、自己的衣物自己清洗等。平日里做事情要有条理,不要眼高手低或虎头蛇尾,而要善始善终。

2、加强挫折教育,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挫折是人生中常常遇到的,若不具备良好的耐挫折心理品质,走向社会难免不出问题。当代的孩子,大多是“小皇帝”、“小公主”,从小生长在一个宽容到及至的环境里。他们受到家人的过分溺爱,从没有受到过任何的委屈。可想而知,这样的孩子情感会是多么的脆弱。因此,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发展,增强抗挫折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我们一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豁达开朗的而不是心胸偏狭的生活态度,一方面分析学生心理受挫的原因,引导他们正视挫折,使他们的行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了解社会,重视生活技能的培养,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是 “以人为本” 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内容。世界各主要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重视树立学生服务于社会的意识,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个人能力。比如在美国,每一名中学生在完成中学课程之后,必须完成国家教育规定中的一定量的社会服务时限,学校才允许其毕业。而在国内,这一方面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让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家长害怕学生能力不行,学校唯恐耽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影响升学率。我们应该大胆借鉴先进国家的做法,要使学生动手、动脑大胆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使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接轨。

4、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素质

当代的学生由于缺乏劳动能力的培养,因此他们的劳动技能素质几乎为零。马克思说:“劳动是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 所以,具有熟练全面的劳动技能是一个人生存的第一要素。在学校教育中,要提高学生对劳动意义重要性的认识。要让他们认识到,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仅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健康的身心和丰富的知识,而且要爱劳动,会劳动。此外还要尽可能地利用周围学校、社会上的环境和条件,给学生创造参见社会实践和锻炼自身劳动技能的机会,因为劳动技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得来的。同时,在劳动中,学生才可以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学以致用能力,为将来走上社会服务于社会打下牢固的技能基础。

5、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

当代的学生依赖性很强,独立性很差。事实上,一个人心理依赖性程度越高,心理承受力就越低下。因此,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自主自立品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第一,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让学生掌握一些生活常识,逐步做到生活自理,以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第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分类概括能力。第三,给学生主动权,要大胆放手让学生组织开展各类活动,给他们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鼓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第四,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要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防止心理封闭;通过合作教育,培养学生和谐健康的心理品质,创造友爱融洽的人际关系。以此来培养学生健康稳定的心境。

总之,《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反思与回应对策》是一本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单纯是因为青少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更重要的目的在于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素质。我们的正确态度是坚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教育模式,而不是医学模式,最终的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自学报告

——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反思与回应对策

现今青少年价值取向研究 篇3

关键词:当代青少年 价值取向转变 建立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b)-0241-01

1 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的转变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是祖国繁荣昌盛的资本与基石。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未来,青少年价值取向的转变也折射出我国社会价值观念变迁,反应了社会变迁。

1.1 当代青少年的政治观念转变

随着我国的教育体制的革新,大学录取比例逐渐扩大,大学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往日的精英教育,而是逐步过渡到大众教育。由之而来青少年意识的转变,由原来的精英意识转为平民,大众意识,在这种转变的背景之下,青少年对现实进行理性定位,确立了自己的价值位置,然而也有一部分青少年迷信权利,在政治观念上出现了不健康的。

当今的青少年在思考政治问题时更加理性,这是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现实的政治环境,这使得他们摆脱了传统的理念束缚,从更广阔的背景出发看待政治问题,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民生。这一转变反应了他们的价值取向有了重新的定位,等反映出他们对政治的关心越发趋于实际。与之他们父辈们的狂热相比,他们更倾向于理性,能更好的抵御西方哲学的诱惑,运用传统的文化、民主的想法、审时度势,从过去的向往诸如“精英”、“骄子”之类的耀眼光环,转变为乐于逍遥自在、随心所欲地,一切都按照自己的目标,奋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1.2 当代青少年的学习、职业、爱情观念的转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人才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转变。无形当中增加了许许多多的压力,尤其是就业压力,迫使许多的青少年必须要摆脱传统束缚,必须要培养自身的能力,提高知识技能,努力把自己塑造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效率、多型化人才。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就要不断给自己“充电”,不断学习、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教育新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青少年得职业意识也不断增强,他们往往选择自主择业,由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出现了不同的利益关系,这给当代青少年追求职业价值观提供了很多的选择方向。

对之于传统的爱情观念,当代青少年的价值观念更是摒弃传统,放弃传统的爱情观念和责任婚姻观念,当代青少年的爱情观念更多数的是呈现出“物质化”趋势和倾向。这是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无形当中冲击了爱情,使爱变成了物质的爱情,变成了利益的权衡。

2 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的特点

当代青少年人生价值观的主流呈健康向上的趋势,自主,竞争、公平,效率等时代意识明显增强。从整体看,多元并存;从个体看,多数青少年尚未形成完整的,稳定的人生价值观念,在一些问题上常常表现出矛盾或多变状态。

2.1 包容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社会政策承认和肯定了个人利益,更多的青少年开始追求拼搏进取、务实价值选择,他们能包容下双面的选择。个人与社会,集体和个人,奉献与回报如此之类的问题,当代青少年在选择上不会刻意的偏重哪一方,而是寻求两者的结合,力求完美,希望两者兼而得之。

2.2 从单一走向多元

随着思想的解放,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的交流摩擦,“传统”价值观念已经不能满足青少年的需求,所以,当代青少年的价值观也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在价值取向目标的选择上,也出现了多远化倾向。

3 怎样建立当代青少年价值观

3.1 鼓励青少年自己自由发展

家长及教师已经习惯于自己的权威,常是自己说了算,对儿童的自由选择不但不进行鼓励,反而可能会予以批评,这是很有害的。鼓励青少年按照自己的兴趣去无拘无束地探索世界,鼓励他们去发现并欣赏自己的独特性,将会使他们更健康地发展,更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2 协助青少年探讨各种可能的选择途径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时期,本身还不成熟,他们对许多问题不一定能认识得很清楚。这时,家长和教师要协助他们,帮助他们认识各种可能的发展方向,而不是让所有的学生都向一个方向发展。

3.3 引导青少年仔细权衡行为的后果

青少年的行动具有一定的冲动性,他们容易仓促做出决定,由此,可能产生不良的后果。家长和教师要适时地引导青少年思考行动的前因后果,使他们对自己的行动负责,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消极的后果,促进他们的心理早日成熟;另一方面,青少年在其行动产生积极效果后,会更有积极性。

3.4 鼓励青少年内向寻求,了解自己

家长和教师在鼓励青少年了解外部世界的同时,也要鼓励他们了解自己,使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能力倾向等。这样,不仅会使他们更积极主动,也有利于挖掘他们的潜力,形成自己的个性。

3.5 鼓励青少年依据自己的选择行动

青少年在干自己想干而非家长和教师让他们干的事情的时候,他们是极为忐忑不安的。这时,如果没有教师和家长的尊重和鼓励,下一次他们一定不敢再去冒险。况且,青少年在行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没有鼓励,他们很可能会泄气。

3.6 协助青少年在生活中一再地重复自己的正确行动

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是探索自己、接受自己和强化自己的过程。在发现了自己的潜能、做出了正确选择以后,必须能够持之以恒,才能形成稳定的价值观。但是,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是不稳定的,容易见异思迁,教师和家长应该加以引导,使他们的行动具有稳定性、连续性。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2006.

[2]张忠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J].高校理论战线,2007,(5).

[3]杨德广,晏开利.中国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青少年足球意识培养研究 篇4

1 足球意识的内涵

对于广大的足球运动员来说,足球意识是一种战术素养,使他们能够有能力应对赛场上的各种突发状况,做出正确的思想反应,从而控制好自己在比赛中的状态。从理论上讲,足球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并且被足球运动员有意识地应用的,能够达到自觉控制和分配的心理活动,是运动员的思想意识中最高的心理形式。在运动中,运动员可以通过身体、眼睛和耳朵来感受赛场中的各种变化,依据各种实际情况来调整场上进攻的节奏,形成科学的防守运动规律,从而控制好赛场上的变化,经过分析与估测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做出正确的临场反应。

具体说来,足球意识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足球意识要求运动员能够合理应用各种技战术,正确地理解并运用这些技战术是足球意识培养的目的,也是足球运动员必须要达到的目标;其次,在足球意识的引领下,运动员必须有效地研究和分析赛场上的各种状况,能够具备比赛的分析能力和阅读比赛的能力。只有这样,足球运动员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足球意识和足球实战能力,进而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

2 影响青少年足球意识形成的因素

2 . 1 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

对于青少年的足球意识培养来说,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必须的,也是足球意识不断提高的首要条件。在进行足球运动的过程中,运动员必须时时刻刻地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下,利用战略战术来控制赛场的进展。对于一名足球运动员来说,如果不能在运动中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那么自己的战略战术水平就难以提高,训练就会成为一种周而复始的单调动作,不能切实提高自己的足球运动水平。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掌握足球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运动员必须要准确地观察并全面分析赛场局势,从战略战术的全局出发,并能够形成良好的纵深感觉,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行动,正确应对赛场上的各种状况。在瞬息万变的攻守变化中,运动员只有具备良好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才能采取合理的运动策略去应对,切实提高自身的水平。

2 . 2 足球训练与学习的态度

在足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中,运动员自身还必须有一个积极的学习态度,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更加有效地形成良好的足球意识。为此,运动员必须要热爱这一运动,将足球运动看做是自己最大的喜好,利用兴趣产生的动力,提高学习和训练的效果。有一位西方的心理学家曾经指出过,只有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在符合兴趣的工作中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才能有更大的成就。为此,足球运动员也需要从浓厚的兴趣出发,正确认识和分析足球运动,并能够保持高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主动参与到多种多样的训练活动中来,这样才能提高训练的效果。此外,运动员为了提高自己的兴趣和态度,也可以实时关注足球运动的有关讯息,定期组织运动员管控比赛实况,这些措施都可以训练球员的足球意识。

2 . 3 全面并且熟练的接控球技术

如果说具备良好的观察思维能力和兴趣是培养足球意识的精神动力,那么接控球技术就是足球意识培养的物质基础。只有在良好战略战术的指导下,有效运用各种接控球技术,才能有足够的精力去研究和分析对手,有效应对赛场上的各种突发状况。总而言之,良好的接控球技术是足球意识培养的基础,也是所有战略战术应用的前提,只有有效地应用这些技术,才能真正提高运动员的战略战术应用水平。

2 . 4 足球专业理论知识

足球专业知识是提高足球运动员专业素养的必要条件,也是培养足球意识的基础。对于足球运动员来说,临场的反应和战略战术变化不仅取决于他们掌握的技术,更重要的是能够拥有科学的战术意识和理论基础,这是专业足球运动员的专业修养的体现,只有全面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专项智力水平,有效应对并解决好各种临场突发状况。

2 . 5 教练员的素质与水平

教练员的素质与水平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因素,有的时候甚至成为足球意识形成的关键因素。教练员只有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自身的训练水平和临场指挥能力,才能更好地指导运动员形成良好的足球意识,促进运动员自身的发展。

3 青少年足球意识的培养方法和途径

3 . 1 注重培养青少年对足球的兴趣

在培养和发展青少年足球意识的过程中,培养青少年的兴趣和爱好是第一位的,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足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此,要组织形式多样的训练活动,使他们能够感受到学习足球的乐趣,并能够在创造性思维的指引下不断发展足球意识,对足球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于青少年来说,7~11岁是培养孩子兴趣的关键期,要抓住这一关键期,让学生感受到足球运动的趣味性,对足球产生浓厚兴趣,并要在11~13岁时,培养他们的足球技战术,让他们在拥有浓厚的兴趣和动力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3 . 2 加强文化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学习

要树立培养专业型和智能型运动员的培养目标,使运动员都能够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鉴于目前很多足球运动员文化素质较差的情况,要在训练和比赛之余,加强文化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增强他们的理解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领会和掌握足球运动的要领,并有效贯彻教练员的要求,更加科学地进行训练。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还可以让足球运动员更合理地分析和判断赛场上的各种突发情况,提高运动员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形成良好的足球意识。

3 . 3 切实提高运动员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训练和培养青少年的足球意识时,应当着重训练他们的观察能力,准确分析赛场上的各种状况,并能够培养他们的战术思维能力,进而更好地利用各种战术,控制好战局的变化。运动员应当能够全面、准确地观察各种赛场信息,并能够运用自己的战术思维来做出合理的判断与分析,从而采取正确的技战术。例如,可以在训练中为运动员设置各种障碍,增加训练的难度,让运动员在更加复杂的局势下,做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从而克敌制胜,更好地应用技战术来取得赛场的主动权,从而赢得比赛。

3 . 4 制定出符合青少年发展规律的训练理念和训练计划

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足球运动的对抗性更加明显,需要球员能够瞬时作出快速反应,并能够形成整体对抗的能力。为此,必须要制定出更加科学的训练理念和训练计划,并要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的决策与执行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足球智力水平。要根据青少年的发展规律,根据他们的身心发展需要来制定出详细的训练计划,促进足球运动员的专业成长。例如,可以通过小型比赛的训练模式,让球员找到临场感觉,为他们营造一种对抗的环境,从而真正提高他们的竞技能力。还可以通过赛场实况回放的方法,让他们了解各种技战术,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总结与改进。3 . 5转变教练员的“技术观”

对于教练员来说,要切实转变“技术第一”的传统观念,在注重技术的基础上,也要注重青少年足球意识的培养,不去片面地培养他们的技术,而是根据赛场上的变化和竞技局势来适当调整技战术,使他们树立良好的足球意识,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技战术的作用。为此,教练员应当摆正技术在训练中的位置,认识到技术只是一种工具,足球意识的培养才是核心,在培养学生足球意识的基础上再去训练他们的技术,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结语

行为偏差青少年状况的研究 篇5

(一)研究目的宝山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地广人多,外来人口众多,青少年犯罪问题为各方所关注。本课题主要是通过对宝山区严重行为偏差青少年的研究以了解现状,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一群体的需要,创造条件更好地服务他们,降低他们再次违法犯罪的可能性。此外,为有关政府工作部门工作提出积极有效的参考措施。

(二)研究对象本课题研究对象是宝山区在档的138名严重行为偏差青少年。严重行为偏差青少年是指:年龄在16-24岁之间,在行为上触犯法律,且受到不同类型制裁的青少年。

(三)研究方法

1、深度访谈。根据差异性原则,参照严重行为偏差青少年犯罪类型的不同、年龄结构的差异,从138名严重行为偏差青少年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20名青少年进行重点访谈,通过逐一单独交谈,深入了解他们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在严重行为偏差前后的生活状况和心理变化、朋辈群体等情况。同时,重点访谈若干个严重行为偏差青少年的家庭,了解其家庭成员对子女行为的看法、家庭沟通方式以及对子女的未来期待和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2、焦点小组。组成两个焦点小组,收集与严重行为偏差青少年直接接触的各个机构成员对此特定群体的看法,重点是了解这些一线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对严重行为偏差青少年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发展前景的描述和想法,从他们特定视野角度呈现出严重行为偏差青少年的现状与发展。焦点小组成员包括公安局、政法委、检察院等机构的一线工作者及青少年社工。

3、问卷调查。在综合分析访谈资料、小组谈话记录的基础上,设计针对性问卷,通过量表测定家庭、学校、社区相关方面因素对这些青少年的影响,重点了解在青少年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风险性因素与支持性因素,以及这一青少年群体本身所具有的资源与优势。61名受访者填写了问卷。其中,17-18岁占52.5%;初中学历占59.3%;近四成生活在单亲家庭。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风险因素风险因素是在调查中归纳总结出来的诱发青少年行为偏差的不利因素,也是这些青少年纠正偏差行为的阻碍因素。风险因素存在于青少年生活的三个空间区域:家庭、学校和社区,主要表现是家庭沟通存在障碍,排斥学校生活和社区参与较低。

1、家庭沟通存在障碍如表1所示,受访青少年中很少与家人交谈的有36.6%,父母经常不在家的有32.2%。家庭经常发生争吵有16.4%。这些数据都表明这些青少年所生活的家庭存在沟通障碍,或者说家庭的沟通方式存在偏差。沟通障碍直接导致的后果是33.3%的青少年觉得自己的父母不理解自己,26.3%的青少年小时候经常被父母打骂。家庭沟通障碍还明显表现在青少年发生严重行为偏差后,有81.9%的家庭对青少年的要求降低,只要求他们不在外面惹事生非就可以了,不要求青少年对自己的未来做出相应规划,不鼓励青少年在跌倒的地方站起来,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表1 家庭因素(%)

非常

同意

同意

不同意

很不

同意

不知道

不适用我家里经常吵闹

4.9

11.5

52.5

18.0

6.6

6.6我和家人很少交谈

3.3

33.3

38.3

11.7

11.7

1.7父(母)经常不在家

6.8

25.4

35.6

16.9

13.6

1.7父母不理解我

8.8

25.0

30.0

13.3

20.0

3.3小时候父(母)打骂自己

3.3

23.0

44.3

13.1

9.8

6.6出事后,家里对我的要求就是不惹事

9.8

72.1

11.5

6.6家里因为我的事很丢脸

3.3

39.3

26.2

13.1

13.1

4.9一些受访青少年是这样说的:王某,17岁,女,初三,“我与我妈天天说不上几句话,她只是一味地骂我,看我不顺眼,根本不理解我”。李某,男,“我在家整天上网玩游戏,与我妈几乎不说话,除了我妈喊我吃饭,我和她说几句,其它时间我们不讲话”。张某,男,“爸爸对我的要求就是晚上早点回家,不要在外面惹事就可以了。爸爸他自己白天睡觉,晚上上班,也没有时间管我,要是他管我,多给我点父爱,我肯定也是上大学的人了。”调查还发现,在单亲家庭中,青少年与不在一起生活的父(母)一方的沟通方式主要是见面即给钱,产生长期不良的互动。例如:李某,17岁,男,“我爸爸妈妈离婚后,我跟爸爸生活在一起,妈妈开了个棋牌室,我只要去找她,她就会给我钱,多的时候四五百,少的时候二三十也有的,主要看我去得多不多和她生意好不好,她不管我怎么花的。”王某,男,“我经常去看看我妈妈(与父亲离婚),她会给钱,手机也是她买的;有时候也去爷爷奶奶那吃饭,他们也会给我点钱花。”

2、排斥学校生活如表2所示,近四成受访青少年在读书时不喜欢学校的生活,近三成青少年觉得老师不喜欢自己,这些青少年与学校产生一种相互排斥的效应,这使得这些青少年缺乏学习兴趣,在学校容易惹事,甚至常在学校外面惹事。

表2 学校因素(%)

非常

同意

同意

不同意

很不

同意

不知道

不适用读书时,我不喜欢学校的生活

4.9

34.4

29.5

18.0

11.5

1.6老师不喜欢我

13.1

26.2

27.9

13.1

16.4

3.3读书时,我经常在校外混

4.9

36.1

32.8

16.4

4.9

4.9我觉得在学校学不到东西

1.6

36.1

29.5

9.8

21.3

1.6我在学校经常惹事

1.6

30.0

41.7

10.0

13.3

3.3一些受访青少年是这样说的:蒋某,男,“我原来很不喜欢学校,不过我还是想上学的,不过现在也不知道该学点什么了。”赵某,男,“我上学时多次被学校退学而转校,小学换了八所,初中换了三所,所以学业无所成。”

3、社区参与度低调查发现,近六成的受访青少年经常就在家睡觉、看电视,过着一种隐居在社区里面的生活,有五成青少年最重要的娱乐场所就是网吧,在虚拟社区中游荡,在游戏中寻找刺激和消磨时光。而现实中的社区缺乏青少年活动的项目,72.1%的青少年很少参加社区的活动。

(二)支持性因素严重行为偏差青少年某种程度上已经在社会生活中成为一类弱势群体,在家庭中不被信任,在学校受到排斥,在社会的边缘行走。如何纠正偏差行为、正常生活,支持性因素在这过程中发挥支撑性作用。

1、社会支持网络的重要性虽然调查中发现严重行为偏差青少年在众多领域面临问题,但是也发现在严重行为偏差青少年在不同群体的支持下各方面的问题有所改善。首先,青少年有数量较大的朋辈群体,能给予他们很大的精神支持,在舒缓精神压力,情感安慰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调查显示,在家庭生活中不愿意和家人交谈的青少年在朋辈群体中沟通状态良好,近七成青少年认为自己能够很好地与他人沟通。同时,与同辈群体的密切交往对青少年保持精神健康有正面促进效用,五成的青少年不认为自己内向,六成的青少年不常感到郁闷。在从外界得到帮助方面,有67.2%的受访青少年从朋友那得到需要的帮助,仅次于家人给予的帮助。其次,是家庭的支持,虽然为数不少的青少年在家庭中存在沟通障碍,但是家人还是青少年最为初级、最为重要的支持资源,有73.8%的受访青少年从家人那里得到帮助。再次,社工的专业职能得到实现,成为这些青少年求助的对象。有62.3%的受访青少年从社工那里获得帮助,超过亲戚、居委会等传统自然资源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此外,与严重行为偏差青少年密切相关的司法部门对这一群体的问题也更为重视,检察院的未检科、公安局所属的派出所、政法委下面的预防办都出台很多具体措施,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2、青少年潜力有待挖掘在注重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与加强之外,还应该重视青少年本身所具有的优势,绝大部分的青少年认为自己具有自我改变的能力,73.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能够调整自己,有近四成的青少年愿意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社区活动,严重行为偏差青少年的内在动力与能动性是需要引起外界重视的支持性因素,也是偏差青少年的优势力量。

(三)服务需求关注青少年犯罪问题,就需要倾听来自青少年的心声,严重行为偏差青少年的服务需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普遍的青少年基本需求,同时也反映了在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工作中需要探求的工作途径。探求行为偏差青少年基本的需求,在一定的程度上满足这些合理合法的需求是非常必要也是必须的。

1、严重行为偏差青少年即时服务青少年违法犯罪有一定数量是一时冲动造成,在事故发生后,需要及时善后处理,减少不良影响扩散。目前对于青少年违法犯罪法律采取未诉未检,宽大处罚已经相当人性化,但是可以做的事情更多。事故的发生对于青少年本人,对于其家庭都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如何化解事故带来的不良后果和消除长期影响有待进一步的服务跟进。比如,不少青少年在事故发生后,不知所措;家人在知道后,觉得丢人,而不能及时善后。因此,建立严重行为偏差青少年的及时服务机制,对这些青少年提供及时的服务非常必要,通过心理疏导、危机应对来消除不良影响。

2、更多的受教育接受培训的机会从调查情况来看,即使是近半的青少年认为自己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但是青少年的家庭仍然希望青少年继续读书或者学习一门技术,而没有继续读书的青少年也没有为家庭带来经济收入或者自立,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闲散在家。因为高中阶段不是义务教育,学校有更多的自主权,从高中、技校中途失学的青少年比较多。调查发现,57.4%的青少年想继续读书或培训。

3、更为丰富的社区文娱活动调查显示,严重行为偏差青少年的生活相对比较简单,基本的文娱活动只有两项选择:在家看电视和在网吧上网,部分青少年父母担心子女长期在网吧出入被他人带坏,再次“出事”,于是干脆买台电脑装上宽带让子女在家上网玩游戏。过于简单贫乏的生活不能有效的满足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需要,长期心理上的不满足与压抑容易造成特殊情况下一时冲动。因此,社区作为这些脱离学校青少年生活活动的主要空间,需要开展一些适合青少年年龄与兴趣的活动项目,丰富青少年的日常生活。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有必要说明的是,以下任何建议的落实都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资源投入和大力支持。西方国家已经将投资于青少年服务视为一种“社会投资”,换句话说,它是“有利可图”的,当然这样的收益是长期的。所以,哪怕是我们目前的投入暂时没有明显的效益,我们依然要坚持这一方向,投资于青少年服务需要一个长远的、发展的眼光。

(一)社会工作进入学校社会工作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推动下已经全面覆盖上海市各个社区,宝山区在推广社工方面更是走在前列,成为社工配备最为完备的一个区。但是青少年活动最频繁的地点——学校依然在社工覆盖之外,导致青少年从学校游离出来,以闲散青少年、严重行为偏差青少年的身份成为社工在社区服务的对象,这是一种事后补救的状态。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就是社工进驻学校或社工联络制度。现阶段可以采取逐步推进的方式,先在问题比较突出的重点学校试行,在实验取得一定效果后扩大范围逐步推广,力争把青少年的犯罪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不是让学校将行为有些偏差的学生推向社会,使他们在社会上处于一种“失管”状态,行为偏差更为严重,甚至发展到重大犯罪。

(二)法院、检察院、公安局与社工成立保护儿童青少年小组目前,对违法犯罪青少年进行监控的主要政府机构有法院、检察院和公安局,社会团体主要是社工机构。为了资源共享,多头并进,更好地服务于青少年,可以在现有基础上成立一个保护儿童青少年小组。小组主要职责是对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及其家庭进行详细的评估,并予以相应的制裁。其目的尽可能避免青少年的再次越轨并为其重生提供机会。上海市及宝山区已经在相关领域进行了试点,从目前掌握的情况而言,这样的措施是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而一个多方参与的制度化平台是促进这一改革的重要平台,这样可以让青少年社工更多参与并提供即时服务。

(三)建立无缝隙基准的服务网络以形成全面的预防网络预防犯罪的网络应该更为全面,在青少年的生活中不存在盲点,进入家庭、走进学校,扎根社区。目前有多个部门参与青少年的发展和保护工作,但相关各方之间的协调不够,从长期而言应建立不分年龄、不分类型的“一站式”社会工作服务网络,青少年社会工作要纵向延伸,横向拓展,从而为所有的有需要的青少年提供服务,而不仅仅局限于所谓的“三失”青少年。目前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主要目前集中于补救工作,尚没有聚焦于预防和发展性的服务,而后者才更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问题。这样的服务包括家庭生活教育培训(改善家庭沟通)、成功学校计划(改善学校风气)、同辈群体干预计划、青少年社区发展计划。另外,整个社会层面的预防教育也很重要,目前的教育过于死板、说教,难以为青少年所接受。应该推行更为灵活、多样的公共预防教育,比如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多媒体观摩,实地感受,动漫画等等。总之,要将预防教育摆脱乏味说教,要强调青少年的参与性,感受性以及主体性。

(四)增加青少年参与社区活动的机会闲散青少年社会往往视之为一种负担,但是换一个角度思考,这些青少年也是一种社会资源,青少年群体精力旺盛,具有活力,学习能力与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要善于发挥青少年的作用,吸引他们参与社区活动。例如作为志愿者身份参与多种活动,提升他们的归属感和成就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对社会是有用的,是被需要的,而不是一种负担。尤其是各个社工点可以多为青少年的社区参与和志愿者服务提供更多机会。当然,街道和镇的重视和资源投入是至关重要的。

(五)建构一个支持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资源平台我们尤其希望各级政府和各个政府部门要关心和爱护社会工作这个新兴的、尚处于“幼儿期”的专业,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制度要件,因为它是以关心弱势群体为己任,是促进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的。社工在焦点小组谈到,社区资源的动员比较难,社会工作技巧有待提高,疑难案例无法处理。鉴于此,我们建议在社工站层面成立一个社工资源平台,该资源中心可以设置一个邀请政府各部门官员参与的协调委员会,一个可以接受或转介疑难案例的资深社工小组和一个收集各类信息的信息中心。另外,我们认为对目前的社会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是必要的,短期的、讲座式的培训不能全面提高社工的认识和能力。

(六)普及高中教育和提供更多的就业培训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但是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进一步的提升对人口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普及高中成为一个优选。学生过早分分流失去读高中、读大学的机会导致他们自暴自弃,并且少数技校或职校根本无法为学校提供有前景的教育和培训。另外,初中生或三校生就业竞争力较低,毕竟他们的吃苦耐劳精神比不上外来的务工人员。所以,从长期而言,这些没有接受良好教育的青少年进入低保系统或违法犯罪的可能性很高、整个社会将为此付出更为沉重的代价。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将,普及高中是迫切的。另外,对于目前的失业青少年提供更多的、多样化的就业培训也很有必要。尤其要在培训中加入更多的促进就业动机和提升社交技巧的课程或活动,简单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培训缺乏吸引力、也没有效果。此外,可以考虑增加更多的实习计划,从而有利于青少年积累工作经验。

(邵琦、修燕、龚晓霖、张俊峰)

领导点评在当前青少年犯罪问题,特别是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宝山团区委想政府之所想,急政府之所急,积极承担青少年事务管理工作。并结合区域实际,对区内行为偏差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研究,总体掌握了行为偏差青少年的基本状况,了解并分析了行为偏差青少年的风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明确了强化青少年偏差行为的预防,并提出了符合区域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建议,为政府下阶段进一步理顺各方关系、建构一个整合的预防和控制体系提供了决策依据。

流动青少年犯罪成因研究 篇6

关键词 流动青少年 流动青少年犯罪 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多的农村人口涌现了大城市,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在“漂”一族中14岁以上25岁以下的青少年有77864971人。他们不仅可以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也可能是破坏者,通过抽样调查流动青少年犯罪比例占到青少年犯罪总量的67.8%。而流动青少年犯罪率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流动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一)经济条件的窘迫是根本原因

根据全国普查以及相关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流动人口的收入与本地人口的收入又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以上海为例,本地人口的收入高于流动人口39%。工资相对较低的同时,流入地的消费水平却较高,这就造成了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经济生活更加的拮据。

不仅如此,流动青少年中绝大多数是进城务工,但是由于制度以及文化程度等原因流动青少年相对于本地人工作机会较小,随时面临失业的危险。经济上的拮据造成了流动青少年极大的不稳定性。

(二)家庭教养的缺失

都市生活和工业环境严重地影响了家庭教养,在物质关系铸造的城市中更多的不是关注于道德教育,而是知识教育或者说是效率。与农村生活不同,家长进城务工,其生活的目的成为了努力挣钱,而农村生活则以生活为目的进行农作,价值取向的变化致使许多流动青少年的家长疲于日常的工作生活,并没有过多的时间对子女进行教导,若是青少年单独进城务工那么家庭教育则更无从谈起。据调查,犯罪的流动青少年的家长47%并不清楚子女的行踪,26.3%的家长并不十分清楚。

家庭教养中另一重要因素是邻里教育。但这与农村中的邻里关系不同,农村的邻里关系一般是以同姓或是长期共同居住为基础,而城市中的邻里关系相对较淡。根据“破窗理论”在不良的邻里环境或冷淡的邻里关系中生活也容易滋生犯罪。

(三)学校教育的世俗化

学校教育是支援社会控制的主要依托,它不仅可以给予青少年知识,也可以控制青少年过早的进入社会。可以说学校是隔绝青少年和社会不良影响的一道屏障,但是在城乡二元结构中,流动青少年所享有的教育资源较为有限。据统计,犯罪的流动青少年中,未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占62.9%。同时,应试教育下学校教育对于道德教育以及法制教育极端忽视,一个好学生也有可能是一个道德白痴或者是法制文盲。而这种学校教育的世俗化对于流动青少年的影响远远大于本地青少年。

学校教育的失败不仅会使青少年产生挫败感而,也会使青少年游荡于社会结识不良人群,而且低学历也会影响日后工作机会的获得,形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四)亚文化对于流动青少年的影响

相对于农村而言城市的信息获取途径以及娱乐方式也多种多样,进入城市的流动青年面对陡然增加的信息群无法正确的加以区别对待,特别是近些年大众传媒对于黄色、暴力等信息的无区别传播影响更为严重,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会受到不良文化的侵蚀。

除了不良的文化传播以外,流动青少年之间形成的亚文化也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据统计,78.2%的流动青少年犯罪是共同犯罪,其中68.3%的人是与同伴或者是哥们共同犯罪的,并且26%的流动青少年犯罪是为了朋友,流动青少年在本地人群中没有归属感,并且父母子女关系也很容易弱化,此时很多人就会与自己同龄的流动青少年结识,拉帮结派,并且在相互鼓动中实施犯罪行为。

二、预防流动青少年犯罪的建议

(一)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

家庭教育是最基础且成本最小的教育方式。在传统文化丰富的中国,家庭教育更具优势。但是家庭教育方式必须科学,在粗暴的教育方式中成长的青少年容易模仿类似的暴力行为并且减损父母子女关系,并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传统的教育理论认为,当青少年进行传统活动时例如学习、运动等时,其产加其他非传统活动例如打驾、犯罪等的精力就会减少。因此家长应当设法督促子女进行传统活动,并且对青少年的不良行为进行约束。

(二)强化学校教育的支援作用

学校教育具有支援家庭教育和社会控制的作用,它与家庭教育不同,其成本相对较高,具有一定的制度体系。在这种体系化、集中式的教育制度下不仅应当为青少年提供知识,同时也应当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强流动青少年参加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加大公共政策的保障作用

最好的社会政策才是最好的刑事政策,社会政策如果不尽合理,那么只会激化一部分人的犯罪“积极性”。二元的城乡结构阻碍了流动青少年融入城市的道路,首先户籍制度不仅减少了流动青少年学习就业的机会,也使流动青少年得不到与本地青少年同等的社会保障。虽然现阶段可以采用居住证替代暂住证,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流动青少年在城市的尴尬身份,但这一措施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与此同时应当注重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学习就业制度的跟进,消除流动青少年的诸多歧视待遇,真正为其融入社会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加强流动青少年的职业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使其在获取工作时更具有竞争优势,这才能根本上解决流动青少年经济条件差的现状,减少其犯罪的可能性。

青少年社会适应研究综述 篇7

从社会适应的角度来说, 影响青少年适应状况的环境因素青少年是无能为力的。但是如果他们获得更多社会适应的心理技巧, 比如提高情绪智力, 改善个人因素中的保护性, 那么这对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和预防青少年的偏差行为十分有意义。

结束可向就业过渡。该形式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就业与毕业实习在时间上相冲突的矛盾。我校近年来招收的氧化铝、电厂等专业的学生就采用了这种形式。

2.“短训”式

“短训”式校外实习教学管理, 就是在学生学完某一或某些专业课程, 完成基本功训练之后, 以短训的形式将学生送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学校或专业实训中心进行综合实习, 实习周期每次一般以不超过30天为宜。该形式比较适合无综合实习能力, 或无某一或某些专业实习能力的学校。

3.“自主”式

“自主”式校外实习教学管理, 就是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 由学生 (经过家长) 自主联系实习单位, 学校出面签订实习协议, 确定实习内容和实习周期的一种实习教学方式。实习期一般安排在寒暑假或学生毕业之前的一个学期为宜。该形式比较适合实行学分制的专业或学校。我校面向社会招收的幼师、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曾采用过这种形式。

(二) 校外基地实习教学的注意点

校外基地实习教学比校内实习教学的难度更大, 因为在校外实习教学过程中, 学生较为分散, 无法进行集中授课, 而且受场地、工作时间的影响, 不能像校内实习教学那样按部就班地进行。以上三种形式, 不论是采取那一种, 都必须同校内实习教学一样, 必须做到:

1.组织有序、建立制度:实习教学有实习副校长分管, 有实习教师带队, 有学生班长管班, 有从实习企业聘请的师傅带教。

建立学生定期汇报制度。校外实习学生要定期向学校递交实习报告, 及时汇报自己在实习中的表现和遇到的问题。内容包括:实习单位和岗位、联系电话、主管领导姓名、实习场地的各方面情况、自己的实习体会、遇到的问题、自己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等等, 使班主任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

一、社会适应的定义

1953年, 美国心理学家Doll提出“社会适应能力是人类有机体保持个人独立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机能。”Heber (1961) 代表美国智力缺陷者协会给适应行为定义为“适应行为主要指个体适应生活环境中的各种自然要求和社会要求的效能”。Grossmanz (1973) 则把适应行为定义为“个人承担起他所在文化群体中对他这个年龄期望承担的个人及社会责任的程度”。Greenspan于1997年提出的“社会性能力模型”理论, 认为适应行为包括了社会性能力和实践性能力, 而社会性能力包含了个人情感能力中的气质和性格, 以及日常能力中的社会性智力。综合以上观点, 本研究中将社会适应定义界定为: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 主动地顺应环境, 调控和改变环境, 最终达到与社会环境保持和谐关系和平衡的状态。而研究社会适应则必须从研究社会适应行为着手, 社会适应行为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为了与社会环境保持协调平衡的状态, 个体满足与其年龄相符的所处社会的期望和要求的行为。

二、社会适应的内容、特点和影响机制

在早期研究中学者们就发现社会适应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Doll在编制文兰社会成熟量表时就指出, 适应行为有一个多维的结构, 它包括多种行为, 他的量表中就涉及了八个方面。

建立学校与实习基地的联系制度。除了听取学生的实习汇报外, 学校还要积极与实习基地的主管领导或实习指导教师进行联系, 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表现, 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防患于未然。另外, 还要定期召开实习现场会, 对实习工作进行总结和部署:第一, 总结前段实习的工作情况, 公布学生在实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处理结果;第二, 肯定成绩, 部署下一步工作;第三, 就普遍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 商定解决办法, 以保证顺利完成以后的实习工作。

2. 目的明确、做到“五定”:

在实习之前, 由实习办组织各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制定出适合本专业的实习教学计划, 内容包括专业名称、实习时间、实习步骤、应掌握的技能、测试时间等等。做到定计划、定课题、定学时、定岗位和定师傅。并把职业道德教育和安全生产教育融入综合实习之中。

3. 跟踪管理、防患未然:

加强对学生实习期间的日常管理、教学和专业技术指导, 严格按照实习教学计划进行实习, 随时随地解决学生在实习中出现的问题, 训练他们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 培养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并定期进行技能测试, 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实习班级的班主任、实习带队的教师和主管实习的副校长要定期和不定期下到实习基地走访学生, 了解实习情况, 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并做好详细的跟踪记录。

4. 加强考评、客观公正:

设计实习专用考勤表和考核表, 对实习学生进行综合考评, 并将考评结果记入学生档案, 作为学生毕业的主要依据之一。对学生的实习成绩考评参考以下几个依据: (1) 学生本人的实习总结; (2) 实习期间的操作考试成绩; (3) 实习指导教师和班主任对学生的评定; (4) 实习场地主管领导或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评定 (也可参考实习反馈表) 。

总之, 搞好实习教学, 突出学生技能的培养, 这是技工学校的特色所在, 是办好技工教育的前提所在, 也是适合我国目前国情的煤炭技工教育的最佳途径。

Nihra (1969;1974) 在编制和修订“适应行为量表”时将题目分为“适应行为”与“不适应行为”两个部分。Meyers (1979) 的研究发现适应行为由两个基本成分组成———自我满足和社会责任。

聂衍刚 (2005) 提出可根据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任务划分适应行为, 包括内在适应行为和外在适应行为。内在适应包括: (1) 自我心理适应: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情感、人格等的变化自我调节和行为反应, 如人格发展适应、情绪调节、行为控制、自我反思、自我激励的行为等。 (2) 青春期适应行为是指青少年随着进入青春期而对自己性生理成熟而表现出来的性心理和性行为反应, 是对自己身体的了解、对性知识的了解、对性行为的态度、对恋爱的态度及异性交往的方式等方面的行为特点。 (3) 身体变化的适应是指青少年对自己身体机能、生理状况、体貌特征变化的适应行为。外在适应行为包括:独立生活适应、学习适应与学校适应、社会交往适应、社会规范适应、就业与职业适应、科技文化适应等。

聂衍刚同时提出, 从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性质可以分为良好适应行为与适应不良行为。良好适应行为包括独立生活、社会生活、学习适应、经济活动、社交适应、自我定向、社会认知、身体与性、计算机与网络等。适应不良行为包括三个方面七个领域。三个方面是社会不良行为简称社会行为、品德问题行为简称品行行为、心理问题行为也称神经症行为。七个领域包括社会性行为、服从行为、可信赖性行为、刻板行为和活动过度、自虐行为、社交活动行为、令人烦恼的人际行为以及补充题精神药物使用行为。

我国学者陈建文 (2001;2003;2004) 通过对中国青少年的研究提出, 社会适应性本质上是一种心理适应, 即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情景中具体的心理操作和行为表现的过程。根据心理操作和行为表达的差异, 个体的适应分为“掌握”、“应对”和“防御”三个层次。掌握层次实际上就是个体学习行为的获得机制。应对层次的适应就注重于探讨在应激源背景下构成的适应问题, 以及人们所采取的应对风格和应对策略。防御是个人调节和管理消极情绪 (诸如焦虑、沮丧、自尊受挫) 的过程。

李冬梅等 (2007) 认为社会适应行为具有以下的特点:差异性:社会适应行为的差异性是指个体的社会适应行为之间存在差异;发展性:社会适应行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无论是正常个体还是非正常个体, 其社会适应行为都有所发展;并发性:许多社会适应问题是共同存在的;期望性:与个体所在家庭和社会的期望密切相关, 又随文化而异。陈建文 (2001;2003;2004) 通过对大量有关文献分析, 发现在研究影响社会适应机制的因素中, 学者们较多地集中于对个体因素 (乐观、好脾气、敏捷等) 和环境因素 (良好家庭气氛、亲密的同伴友谊、和谐的社会环境等) 的研究。近来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也被引入社会适应的研究当中。

三、社会适应的测量工具

心理测验是研究社会适应行为、了解个体适应水平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国外常用的社会适应行为测量工具有:AAMR适应行为量表、文兰社会成熟量表、独立行为量表、儿童适应行为测量表、儿童行为量表、异常行为项目、社会表现调查表等。国内对社会适应行为的测量工具有: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 (姚树桥1995) 、青少年适应行为量表 (聂衍刚2005) 、中学生行为自评问卷 (崔丽霞2005) 及国内学者对一些国外量表进行修订和使用。

由于对社会适应行为的理解不同, 导致对社会适应行为的评价标准和维度的划分有很大差异。但不同测量工具也有共同之处:测量主要关注的不是积极适应而是消极适应;大多数社会适应行为量表主要的适用对象是非正常群体, 因此使用这些工具对正常群体的社会适应行为进行测量, 其结果可能也存在偏差。

四、社会适应的研究范式

陈建文 (2001) 根据大量有关社会适应文献的分析, 提出社会适应性结构的研究有两种研究范式, 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研究取向和研究策略。一个是“功能-结构研究范式”, 该研究范式通过确定社会适应评价标准去选择和确定适应良好和适应不良的两种人格类型, 然后再通过考察两种人格类型的行为倾向和人格特征就可以得到社会适应性的内涵和结构。第二种研究范式是“过程—结构研究范式”, 该范式将社会适应过程看做是可以被解剖成连续性的、但又具有质性差异的几个环节, 即: (1) 心理发动环节, (2) 起始比较环节, (3) 内容操作环节, (4) 适应持续环节;这样通过考察社会适应过程的几个环节中人们所表现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个别差异, 就可以揭示社会适应性的内涵和结构。

五、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研究现状

国内有关儿童和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研究文献不少, 主要集中在对儿童的适应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儿童和青少年各种行为问题的调查分析, 以及对各类特殊群体如独生子女、离异家庭儿童、弱智儿童等的研究, 以及对学生的学习适应行为的研究等领域。

基础性的研究包括各类量表的设计, 代表性的研究包括姚树桥、龚耀先 (1984) 编制的“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陈建文 (2004) 编制的“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等12篇有关量表研究 (王光, 2002;陈慧萍等, 2002;钟佑泉等, 1997;戴育红, 1998;张凤等, 2002;长凤等, 2002;范希文等, 1997;易欢琼等, 1999;袁水平等, 2000;闰瑰娟等, 2001;罗昭逊等, 2002) 。

由于社会适应在内容上的多元性、结构上的复杂性, 以及研究范式上的分野, 使得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研究呈现出纷杂的状况。例如从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性质可以分为良好适应行为研究 (孙春晖等, 2001;王惠萍等, 1998;李政云, 2001;鞠红霞, 2002;韩启放, 1994;冯廷勇等, 2002) 与适应不良行为研究 (邓世英等, 2001;霍金芝等, 1995;韩萄等, 1995) ;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任务划分可以分为内在适应研究 (鞠红霞, 2000;李政云, 2001) 与外在适应研究 (张凤, 2002;王惠萍1998;潘昊, 2002) ;从社会适应因素的研究又分为家庭因素研究、学校因素研究和生活经历因素研究等。

六、青少年社会适应研究的局限

虽然目前国内青少年社会适应研究工作较为充分, 但是在这个领域存在着一些不足与缺陷, 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

(1) 在研究对象上, 对社会不适应的研究对象还没有扩展到偏差行为青少年, 即工读学校学生;

(2) 在研究方法上和研究工具的使用上, 对适应良好与适应不良青少年的量表往往使用不同的量表, 使得这两类青少年的社会适应研究往往不具有可比性。

摘要: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 青少年社会适应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社会适应在内容上的多元性、结构上的复杂性, 以及研究范式上的分野, 使得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研究呈现出多元的学术形态。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虽已取得长足进展,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有待于深入挖掘。

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相关研究 篇8

社会适应既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 也是判断智力高低的重要标准。社会适应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关于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 比较流行的看法就是社会适应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成分。判断一个人是否是心理健康, 要考虑个体内部的心理协调和对外的良好社会适应两个方面。黄希庭认为, 尽管心理健康和心理适应在价值评价方向上比较一致, 但是在词义上仍然有差异。心理健康不仅是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 而且个人在身体、心理上以及社会行为上均能保留最高、最佳状态。而心理适应是指个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 能自由地选择其所从事的活动, 追求自己的目标, 以顺应环境, 调控或改变环境。社会适应是指个人对社会文化环境的适应。目前的社会适应研究, 多见于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 强调的是个体应适应社会环境, 个人行为应与社会规范相一致, 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适应能力越良好, 说明心理越健康。李国瑞、舒运祥等应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 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习和考试焦虑, 学习动机不稳定和缺乏动机, 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和人际关系紧张, 心理问题的躯体化反应等, 学生中有11%一18%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2. 社会适应与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适应是社会适应的重要方面, 有人研究认为, 人的心理障碍80%以上是由于人际关系失调造成的。人际交往障碍导致人际关系失调, 人际关系失调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我国著名的医学心理学家丁攒教授指出:“人类心理的适应, 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 所以人类心理的病态, 主要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关系失调而来”。人际关系是个人成长所需的重要社会环境, 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外在平衡, 可以利用人际关系为衡量指标。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说, 同伴关系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人际适应是个体社会适应的基本内容, 人际适应性就是个体在人际适应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和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也称人际关系特征。人际适应性主要通过以下一些成分表现出来:1) 乐群性, 即个体对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表现出的兴趣和积极性。乐群者热情、活泼, 乐于与人相处。2) 合作性, 即个体在人际关系中能够与他人协调观点、态度和行动的人格特征。合作者理智、友好, 善于与人相处。3) 信任感, 即认为他人和社会基本上是可信的, 它折射出个人对人性的基本信念。信任者坦诚、诚实、真实, 愿意与人相处。4) 利他倾向, 即在自然情景中自觉作出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它受一个人的人际价值观的支配。利他者慷慨、助人、慈善, 能够与人相处。

社会适应归根到底是人际适应, 个人与外在社会环境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人际关系, 因此, 人际关系的状况是评价个人与环境之间外在平衡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准。刘雅芬整理出青少年适应的各种问题来源:心理上需求满足程度、自我尊重、生活评价、人格特征等等;生理上急速变化、健康状态、记忆力、注意力等认知功能;行为上的积极或退缩、是否有解决问题态度、适应不良行为等。她也提到主要是以人际交往的顺利或挫折、基本社会道德规范的遵守为主, 其中家庭关系、学校关系、同伴关系、邻居关系、一般人际关系、社会技巧等六项因素影响最大。

3. 社会适应与自尊

一般认为, 自尊是个体对自我所持的总体评价, 包括自我价值、重要性和能力等方面在临床心理学研究中, 自尊的重要性已经被广泛接受。大量的研究表明, 自尊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自尊心较强的个体, 表现出较少的焦虑, 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和更高的主观幸福感。一些研究者指出, 自尊是个体适应社会文化情景的重要的心理机制, 它调节人与环境的关系, 在功能正常发挥的时候, 起到“缓冲焦虑”的作用。

国内的一些研究也发现, 青少年的较强的自尊心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与心境, 减少挫折后的躯体化倾向、神经症性和精神病性等反应。

如果自尊心较低, 则个体对自我的认同程度也会较低, 心理上表现得更敏感、脆弱, 更容易受到环境影响, 在人际交往的时候更退缩, 对压力环境的适应性更差。

4. 社会适应与人格

个体的社会适应与其能力息息相关。社会适应难, 人格就出现障碍。所以人格的发展与个体的社会适应紧密结合在一起。适应同人格密不可分, 人格即是适应的一种方式。社会适应是在人格水平上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过程, 也叫人格适应。个体在社会适应过程中, 人格逐步得到发展与完善, 而个体的人格特点又会直接影响个体的社会适应, 人格与社会适应于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首先, 人格发展与社会适应良好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和内容, 社会适应 (状态) 是与心理健康、自我实现和习得行为等概念有区别的。但是从广义的心理健康来讲, 心理健康包含了社会适应良好、人格健全等核心内容。

其次, 人格与社会适应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个体对外界的各种行为反应都是以心理作为中介的。尤其是当面临压力和处于应激状态时, 个体的人格特质就是压力的应对心理基础。

另外, 危机的解决促进了个体人格的成长, 社会适应表现为良好。另外个体人格在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中, 也促进了人格的发展。所以人格与社会适应是交互作用, 协同发展的。

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路径研究 篇9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青少年

是指满13周岁但不满20周岁的(从生理、心智的发展角度上讲),也就是少年与青年相重合的阶段,处于儿童时期之后,成人之前,这段期间的人多为学生,且已进入一种人身的转变期,是社会上令人重视的一个群体[1]。

1.2 健康促进

运用行政或组织手段,广泛协调社会各相关部门及社区、家庭和个人,促使人们尽一切可能将他们的精神和身体保持在最优状态,宗旨是使人们知道如何保持健康和健康的生活方式[2]。本研究中的体质健康促进,泛指实现体质健康的过程和手段。

2 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路径中存在的问题

(1)国家政策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和反馈,缺乏进一步的干预与改善;(2)基层的执行力差,没有很好的组织与实施国家政策所分布的任务;(3)公共体育设施不足,资源比较匮乏;(4)高科技的使用投入情况较少;(5)家长认识上的误区,没有意识到学生的亚健康状态;(6)学生独立自主意识较差;(7)现代生活方式的弊端。

3 构建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路径

3.1 政策路径

政策制定计划分为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相关专家在借鉴国外政策的基础上要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并将理论付诸实践,得到良好反馈之后考虑到分布实施;实施时根据参与情况进行跟踪反馈,对后期存在的问题进行干预。政策没有百分之百完美,要在不断实践之中得到完善修正。

3.2 组织与实施路径

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是一项面广量大的工作,单靠某一个部门是不行的。

在推进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组织与实施路径中,学校被看做最优的选择,是核心力量。第一,要强化政策法规在学校体育中的指导作用,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新的规章制度,开展教学内容;第二,成立以校长、各部门领导、骨干教师、班主任、体育教师以及医务室为单位的小组,将责任和义务归咎个人,这样才能营造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保障性支持。第三,定期组织培训和交流,可以是校内交流,也可以是校外交流,这样既能增长见识,又能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第四,不定期举办运动会,小型比赛,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

社区体育因接近公众生活也被看成是健康促进的另一个选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区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延伸。而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通常是自发的、零散的、不连续的,且以老年人居多;青少年学生放学回家,电子产品的吸引力远远大于体育锻炼;这一现象缺乏社区相关领导部门的重视。社区可以利用广播、宣传栏、拉横幅、传单或走访的形式,呼吁青少年走出家门,锻炼身体。对于场地设备不足等问题,当前实施的社区体育与学校资源共享对推动体育健康促进具有重要意义。社会相关部门要给与一定的经费、政策优惠(例如,相关场馆双休日免费对学生开放;专业社会指导员对学生进行义务培训等等),给社区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性保障。

家庭体育在青少年的生活中不可或缺。青少年的心智还处于成长发育期,对健康观念意识淡薄,这就需要家长的积极引导,才能更好的树立青少年科学正确的健康观。家庭中的体育氛围、健康观念、经济状况等等都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有着重大影响。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现代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家长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越来越好,对健康的意识和参与度也越来越高。所以,总体来说,家庭体育的趋势是好的。但是由于受场地、运动设备的限制,家庭体育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学校、社区、家庭参与互动互补,这样既节省了资源,也加强了各部门的交流,更利于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3.3 制度路径

制度即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3]。国家发布的政策,规章制度涵盖了学生体质健康的方方面面,例如《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等,然而每年的体质测试结果却令人失望。其原因;执行力差,基层没有很好地落实这些政策,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

政府政策是针对本国实际情况而部署的,具有权威性和针对性。第一,对指令的下达要有强制性。成立专门的小组,上级监督下级,层层部署,从根本上重视起来;第二,对于执行力较差的政府、领导部门、学校校长等实行问责制;政府可以多举办一些活动,例如运动会,展览,比赛等等,要求同类型的学校参加,在比赛中获奖的学校颁发证书,并与学校的评优挂钩,这不仅提升了政府形象,也提高了各学校参赛的兴趣和热情。

学校应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规章制度。校长、各行政部门、班主任、体育教师等组成小组,组织学生有条理的参加体育锻炼。对于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霸占体育课,每天锻炼没有一小时等等问题,校长可以设立匿名投诉专道,电话、短信、信箱等等均可,收到信息立刻查明真相,对于确实违反校规的班级或个人视情节严重给予一定的惩罚。

3.4 技术路径

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不足,兴趣不浓厚等等,需要具体技术方法来解决。除了墙报宣传栏等传统方式,更要突出高科技与体育之间的契合。高科技中尤其是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促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体上是将公共权力的制衡纳入到信息技术的框架内,使体育工作的开展寓于信息技术的支撑平台上,强化信息技术的监督与指导作用。

监督:初中体育升学考试的实施稳固了体育课在教学中的地位,但其中也存在问题,例如测试结果的公平性。既然是考试,过程的透明度,结果的公平性对于学生来讲很重要。因为体育加试测试是人为操作,修改编写数据的主动权掌握在测试的实施者手上,且测试地区缺少监控系统,所以体育加试中徇私舞弊的现象屡见不鲜。国家学生体质测试结果由本校教师进行测试,有的学校为了声誉,会不同程度提高学生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要人为输入电脑,测试量大,输入数据时难免会出现错误,从而导致输入结果与测试结果出现偏差。

针对以上问题,首先要提高测试实施者的道德素养与敬业精神;最主要的是将高科技引入到比赛测试中,测试点派人巡查、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安装监控系统;测试的工具最好采取全智能化,尽量减少人为操作,使运行过程更加网络化和自动化。这样就避免了人情之间的面子问题,让事件的处理更加明朗化和简单化,也让那些权力滥用现象无用武之地。

3.5 后勤保障路径

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促进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保障才能胜利开展。第一,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促进离不开体育教师和专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与栽培。然而,有的学校对体育教师的待遇并不公平,缺乏编制、工资收入与投入反差大,导致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社会体育指导员也只在专业的岗位上上班,学生学不到专业的内容,对体育兴趣不大,更没有养成自主锻炼的行为习惯。第二,学校场地、教学设施匮乏,不能满足日常课程的教学。第三,安全隐患较大。由于猝死、摔伤案例的发生,学校体育课内容变得很“袖珍”,没有长跑、没有跳山羊,更重要的是承担不起学生出事故的责任。

青少年违法犯罪预警管理研究 篇10

(一) 青少年违法犯罪定义

所谓青少年, 在犯罪学中广泛被认为是指在14周岁<年龄<15周, 这个期间的人。青少年, 这个概念包含了两种含义, 即“青年”与“少年”。青少年不只是包括未成年, 还有另一部是成年人。而对于青少年犯罪这个概念, 也存在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之说, 是从刑事法学观点出发, 定义其为处于次年龄层的人群实施的按照法律应该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而广义的概念, 则是指处于次年龄层的人群, 实施的犯罪行为和触犯了治安管理的不合法行为以及违反了道德规范的行为。

(二)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

1.青少年犯罪少有单身作案。青少年年龄小, 心理承受能力低, 易怯懦, 多人可壮胆, 克服胆怯心理。

2.青少年有较多严重犯罪, 内心阴狠, 下手严重。青少年们心智都不够成熟, 易受外界刺激, 容易冲动, 很少顾虑以后。

3.青少年犯罪往往无预兆。犯罪的青少年大多生活经历很少, 遇事时考虑不周, 导致犯罪发生无预兆。

4.犯罪不只是无业游民, 也存在在校大学生和一些已经成年之人。青少年这个年龄层, 含有了成年人, 所以在犯罪中不少有成年人犯罪的情况, 而在校大学生, 退学的年龄小孩子犯罪亦是存在。

5.青少年犯罪有二次或多次犯罪的风险。青少年是一个十分庞大的集团, 自然有健康成长与价值观稍有偏曲之分。青少年还处于一个学习和接受能力很强的时期, 他们对外界敏感, 反复犯罪的情况常有发生。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预警和它所带来的积极意义

(一) 青少年违法犯罪预警的方式

首先我们要设立中心线条, 以此在社会各方各面进行动员, 切实做好预防工作。其次国家应积极推行素质教育, 学校的法制教育力量不容小觑, 我们要牢牢把握好这个渠道, 充分发挥其作用。第三, 中小学是学生们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时刻, 对于中小学聘请公安、法院、检查、关工委等与此有关单位来学校宣传的做法应加强普遍力度, 给孩子们积极的引导。第四, 可以策划并实施“社区青少年法制普及学校”的建立, 对于一些不再接受学校教育的闲散青少年或者在城里务工的农村青少年和社区未成年人, 此法可以针对性培养其法制观念。第五, 基础建设需要加强, 为预防青少年的违法犯罪工作打好基础, 可以试图召开相关会议, 研究解决方法, 部署各方任务, 探讨新策略, 还可以制定相关制度, 落实责任制, 保证工作人员对于工作的认真负责, 强化工作机制。第六、认真负责, 尽快尽好的完善和出台关于预防工作的相关具体措施并良好落实, 付诸行动。将预防工作放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任务中去。还有, 积极开展各种活动, 如“不应接触事项”, “法律知识竞赛”, “无私奉献”, “团结友爱”等有助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活动, 让他们被活动积极营销, 拥有健康成长道路。关于预防青少年违法和犯罪的方式还有很多, 需要社会各界人员对此关注, 认真对待, 积极地为此提意见, 创新, 将此项工作进行到底。

(二) 进行青少年违法犯罪预警的积极意义

每一位成功人士, 都是从青少年时代成长起来的, 所以青少年对于祖国建设的重要意义要求我们加强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工作。早在2001年2月时, 江泽民总书记就意识到了对于青少年的犯罪问题的重要性, 他从民族复兴的高度, 国运的兴衰, 发表了关于此的谈话, 也进一步向我们阐述了加强强少年教育工作是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所在。所以, 对于青少年违法和犯罪的预防工作, 就具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三、结语

这几年来, 青少年的违法和犯罪行为频发, 且呈现上升趋势, 已经在刑事犯罪排名首位。这已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而且相当严重。它是社会三大公害的其中之一, 无论是社会各界, 还是家庭学校, 都对此十分关注, 也都十分不安。那么, 预防工作就被提上了日程。做好关于此的预防工作, 虽有困难, 但势在必行, 因为这不仅关系着青少年自身能否健康成长, 家庭是否稳固与和睦, 学校学习环境安宁与否, 还关系着社会的稳定, 对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学校良好的学习环境的维护、社会治安的良好性、人民群众生活的安全系数、以及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有着想到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遂的历史意义。

摘要:在人们十分关注和需要更进一步的去深入调查研究的众多社会课题之中, 青少年的违法犯罪问题, 已经日益凸显出来。我国是十分重视青少年的违法犯罪问题, 它已经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我国犯罪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许多学科以及我国党的各级委员会、政府、群团组织工作的一个重点研究领域。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 就是要采取科学有效积极地预防措施, 所以违法犯罪预警越发重要。本文就此问题产展开论述。

关键词:青少年,违法犯罪,预警管理

参考文献

[1]胡江.网络时代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的挑战及其对策[J].理论月刊, 2014 (6) :103-107.

[2]蔡培潇.新媒体对青少年违法犯罪影响分析[J].山东青年, 2014 (6) :185-186, 188.

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构建研究 篇11

【关键词】青少年 足球 训练理念 内涵 构建策略

我国足球之所以一直未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对青少年足球训练的重视,缺乏对先进足球训练理念的构建。毋庸置疑,青少年时期是足球运动员接受训练的最佳时期,运动员在这一时期接受训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其日后在足坛的发展,更关系着其是否能为国尽力,为国增光。然而,青少年如果在落后训练理念笼罩的环境中进行足球训练,其足球知识,技术能力、战术能力将明显落后于先进、科学训练理念指导下的学员。鉴于此,探寻与构建现代、科学的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迫在眉睫。

1.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的内涵

1.1足球训练理念内涵分析

在青少年足球训练过程中,中国的足球教练员为培养和训练青少年的足球技术能力、战术能力、体能、心理承受力以及竞赛能力等所秉承与坚持的一系列先进理念和科学信条的综合,就是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的基本内涵。它主要包括技术训练理念、战术训练理念、体能训练理念、心理训练理念等等多项基本内涵,每一个基本内涵又包括很多小的子项目。整体来说,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即必须是先进、科学信条的集合体、必须符合青少年足球训练特点、它存在于青少年足球训练的整个过程。

1.2足球训练理念外延阐释

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但却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外延。训练的原则、训练的制度和训练的计划是训练理念的直接外延,它们集中并直接反映了一个足球教练员在对运动员进行训练使所秉承的基本理念,而训练手段是训练的直接体现形式,教练员所秉承的训练理念必须渗透于训练方式与手段中才会焕发生机与活力,最终影响着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决定着其在足球赛场的竞技表现。足球教练员只有正确理解足球训练理念内涵与外延,才能不断改善青少年足球训练效果,提升其综合水平。

2.构建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的策略

2.1强化对教育性训练理念的构建

强化对教育性训练理念的构建,需要做到以下两点:首先,全面提升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素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程度以及其智力高低直接影响着其日后的个体发展以及其是否适应社会工作需求,这同时也是运动员技战术水平提升的基础与前提。在当前足球竞争的日渐白炽化的背景下,单一的运动训练俨然无法满足运动员长远发展需求以及足球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故提升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文化素质势在必行。队员文化素质的提升不仅有利于其充分理解教练员指令,也有利于其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更有利于其创新精神与能力提升,一举多得。其次,训练要坚持“学训相结合”的原则。随着国家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的重视,相关文件相继出台,这对“学训结合”提出了新的要求。文件明确规定,青少年训练要走与教育相结合的道路,特别是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要“院校化”。这一理念要求青少年足球训练要树立“大人才观”,做到足球与教育的完美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水平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

2.2多途径构建足球实战性训练理念

足球运动是一项实战性运动,故训练理念应凸显实战性,而教练员也应基于项目实质、比赛规律以及运动员特征进行实战训练。构建实战性训练理念应做到以下两点:(1)结合足球运动实战进行基本技术训练。在实战中进行技术训练是秉承了实战性训练理念,对足球运动来说,技术居于核心地位,很多运动员为了获取好成绩大都“苦练基本功”,但到了真正的赛场,平时分解、分项训练的方式割裂了足球运动的完整性,虽然很多运动员技术很娴熟,但往往赛场上“技不如人”。因此,在具体训练中,教练员要为运动员营造实战性、对抗性训练环境,提升其基本技能。(2)训练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思维能力。现代足球发展的趋势是快速、敏捷整体性的对抗,这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足球赛场是复杂多变的,故在足球训练中,教练员应鼓励青少年尝试新动作。开发其智力,激发其创新性思维,给予其足够的想象空间。再者,应注重锻炼运动员的观察力、判断力,提升其应变的敏捷性。

2.3重视对先进操作性训练理念的构建

科学操作性训练理念的构建是目前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构建的基本内容。毋庸置疑,科学的、具有操作性的训练理念才能促使运动员足球运动水平的提升。首先,科学的、操作性训练理念需要教练员激发运动员兴趣与积极性。在引导青少年进行足球训练时,一定要凸显训练内容与手段的趣味性、知识性,青少年只有带着兴趣去锻炼,才能充分激发运动员潜能,提高其运动创造性。其次,基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因材施教。现代化的足球运动对运动员技战术、体能、心态等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故训练要具有针对性,针对不同运动员的弱点进行训练,促使每位运动员都有所进步,使其更加接近训练目标是教练员的基本职责。因此,增强训练的针对性,进行因材施教才更有利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长远发展。最后,足球训练指导要迎合未来足球的发展趋势。在青少年足球训练中,教练员的指导一方面确保运动员训练方向的正确性,另一方面又要使训练与未来足球发展趋势保持一致,体现同步性。

3.小结

本文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训练理念内涵以及外延进行了简单的剖析与阐述,继而明确了只有重视对青少年足球训练,并在先进训练理念的指导下训练,不断提升青少年足球运动综合水平才是目前中国足球事业的新出路。强化对教育性训练理念的构建、多途径构建实战性训练理念、重视对科学先进操作性训练理念的构建是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构建的可行性策略,只有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中国足球落后现状的改善才有望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霍磊. 青少年校园足球训练理念的实证研究[D].宁波大学,2012.

[2]项和平,徐金山. 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构建初探[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02:49-50.

[3]田志强. 科化足球训练与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的差异性对比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

闲散青少年心理干预比较研究 篇12

一、闲散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

闲散青少年主要指处于失学、失业、失管状态的14~25周岁的青少年。作为社会的“另类人群”, 社会闲散青少年不仅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而且许多青少年还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据有关资料显示, 闲散青少年的形成因素, 主要是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的影响, 部分闲散青少年, 好逸恶劳心理比较严重, 他们不仅在学校里不努力学习, 辍学以后也不安心寻找工作, 虽然辍学以后就开始四处打工, 但是, 由于文化水平较低, 又没有什么专业技能, 走向社会以后, 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工作。经过几年的调查笔者发现, 大多数闲散青少年胸无大志, 内心空虚, 有的整天沉溺于网络世界, 有的躲在家中当啃老族, 还有的干起小偷小摸的行当, 成为人们眼中的“小混混”, 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由于受周围邻居、朋友歧视, 许多闲散青少年常常陷入悔恨和自责, 他们不仅不愿意与他人接触, 而且自暴自弃, 整天满腹牢骚, 无法振作精神, 有的对生活失去信心, 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闲散青少年的形成因素

(一) 家庭对子女疏于管教, 使一些青少年形成懒惰、叛逆心理

目前, 中国青少年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 许多父母对子女疏于管教, 对孩子娇生惯养, 放任不管, 导致家庭教育失常, 不仅许多青少年独立性差、依赖性强, 而且还在生活中追求享受, 好逸恶劳, 由于青少年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许多家庭“望子成龙”心切, 往往对子女抱有很大的期望, 一旦孩子不符合自己的要求标准, 轻则谩骂, 重则拳脚相加, 采用粗暴的方式管教孩子, 并限制孩子的行动自由, 久而久之, 反而使一些青少年产生叛逆心理。青少年从小在家庭中受宠, 被当做父母、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 长大以后步入社会, 也是好高骛远, 缺少克服困难的精神, 不能脚踏实地做事, 又好逸恶劳, 无法承受一定的压力, 导致他们成为闲散青少年。在日常生活方面, 有41%的闲散青少年依靠打零工赚取日常花销, 有29%的闲散青少年依靠帮助亲戚、父母做生意维持生活, 还有一部分闲散青少年在家睡觉、上网吧, 闲逛、玩耍度日, 还有部分闲散青少年逐渐流入社会, 与社会上的一些小混混为伍, 耳濡目染不良行为, 酗酒、吸毒、赌博等, 走向违法犯罪道路。

(二) 学校教育体制不完善, 学校管理不到位

之所以产生闲散青少年, 学校因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是学校教育体制不完善。我国的学校教育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导致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 对学生的德育重视程度不够。许多教师对班级的差等生更是缺乏耐心, 导致这部分学生由于无人问津, 产生自暴自弃、悲观失望的心理, 久而久之, 厌学情绪日益严重, 不得不过早地流向社会。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许多教师对学困生也是非常无奈, 一方面学困生课堂纪律不好, 影响其他学生学习, 另一方面学困生基础薄弱,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没有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 久而久之, 为了更多学生的利益, 许多教师就会对学困生进行“隔离”处理, 或直接给其“放长假”, 或为其安排后面的单独座位, 一步步将其推向了厌学、自暴自弃的边缘。导致一些青少年成为闲散青少年的还有一个成因, 就是学校不重视法制教育, 校园管理混乱, 导致外界不良习气影响校园环境, 由于一些青少年年龄尚小, 抵御不良习气的能力较弱, 不自觉地误入歧途, 影响了自己的学业和前途。

(三) 社会各界对闲散青少年重视不够, 不良社会习气影响闲散青少年心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更多的关注经济利益, 社会对青少年健康成长重视程度不够。社会问题也是影响闲散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另一大重要原因。一是电子游戏厅的泛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同时, 也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和业余文化生活。一些自制力差的青少年沉浸网络, 整日“有家不归”“有学不上”, 沉溺于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 逐步发展成为闲散青少年。二是社会流动性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口流动日益增大, 许多青少年跟随父母背井离乡, 这不但给青少年的管理带来很大的障碍, 也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一些青少年游离于城市的角落, 缺少一技之长, 不稳定的工作, 就业的压力, 使他们越来越想远离社会, 导致一些青少年宁肯在家里成为“啃老族”, 也不愿意步入社会。闲散青少年虽然给家庭带来一些困扰, 但社会各界对闲散青少年重视不够, 对于闲散青少年缺少关心关爱, 也是导致闲散青少年心理失衡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闲散青少年的心理干预措施

(一) 提高家长教育监管意识, 做好家庭防护

闲散青少年心理干预要转变家庭教育观念, 在家庭教育中, 家长要正确树立教育理念, 克服自身的“异常心理”, 改变保守的教育思想, 提高家庭教育质量。首先, 家长要意识到孩子是未来事业的接班人, 不能够将其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 要树立全局观念, 孩子的成长教育, 不仅影响着孩子自身的未来发展, 也影响着国家、民族的兴旺繁荣, 只有站得高, 才能看得远, 要按照国家对人才的培养规格科学地培养教育子女。其次, 要采用正确的培养教育方式。在家庭教育中, 家长对子女的关爱, 应该是爱而不宠, 养而不娇, 要树立正确的教养态度, 使孩子在各方面健康成长。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 在家庭中, 家长要努力营造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 重视和睦家庭的建立, 精心营造一个家庭人文环境, 在文明、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中, 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目前, 许多家长只是知道对孩子宠爱、呵护, 不懂得怎样去科学地培养孩子, 针对这一情况, 为了提高家长的教育监管意识, 做好家庭防护, 我们可以通过开办家长学校等形式提高家长的认识, 推广家庭教育新经验, 向家长传播新知识新理念, 以通俗易懂、轻松有趣的形式, 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正确地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 加大教育监管力度, 优化社会环境, 促进闲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闲散青少年的心理干预, 还要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据调查数据显示, 社会上的闲散青少年, 初中学历的占绝大多数, 这充分说明了在青少年培养问题上教育的缺少。闲散青少年中有70%以上是初中学历, 高中阶段失学的青少年, 是导致社会闲散青少年增多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 我们要加大和改进教育力度, 同时, 在学校教育阶段,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及时矫正行为异常的青少年, 避免其产生心理障碍, 产生厌学心理。对于学习成绩差、不能够继续升学的学生, 要做好就业培训, 使其有一技之长, 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另外, 关注闲散青少年, 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网络的娱乐功能越来越强, 闲散青少年常常沉迷于网吧, 在虚拟世界里荒废了青春。针对这一现象, 社会各界要高度重视青少年的上网问题, 一方面要加强网吧的管理, 有效控制青少年的上网次数, 另一方面, 要多进行心理疏导, 如举办“网络成瘾戒除夏令营”, 结合感恩教育、励志教育、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 帮助青少年回归正常生活。对于外来工子女与留守儿童, 由于这些青少年缺少父母的监管, 或者经常更换住址或学校, 很容易成为闲散青少年, 所以, 社会要多给予这部分青少年关心关爱, 学校、社会机构要多关注这部分青少年的精神生活, 定期对其开展家访, 同时, 提供一些免费的培训机会, 使他们能够在思想上融入社会, 健康成长。

要解决闲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首先, 必须要了解闲散青少年的形成因素。笔者认为, 之所以出现闲散青少年, 既有其个人家庭因素, 也有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所以, 要想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必须在这三方面加强防护, 创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 有效预防闲散青少年的形成。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抓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不仅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 还影响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受各种不良习气影响, 闲散青少年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一大阻碍。闲散青少年的犯罪率已经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视, 因此, 闲散青少年的心理干预, 对于帮助其回归社会, 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闲散青少年,心理干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海虹.闲散青少年的社会化教育管理路径探析[J].济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 .

[2]朱作鑫.谈闲散青少年的成因、特点及教育管理[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 (3) :22-23.

[3]周明.社会闲散青少年教育帮助的途径探索[J].法制与社会, 2011 (12) .

上一篇:提升管理者的辅导能力下一篇:协调与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