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与整合(共4篇)
协调与整合 篇1
一、引言
2008年6月, 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出台, 其中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以下简称《评价指引》) 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以下简称《审计指引》) 。这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应用+评价+审计”三位一体的规范体系初步形成。
国内学者围绕内部控制评价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但鲜见针对内部控制评价及内部控制审计的整合研究。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有整合的可能性, 更有整合的必要性。本文首先对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整合的必要性、可能性进行分析, 提出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整合的大体思路, 最后尝试建立一个具体的整合框架。
从本质上说, 内部控制审计和内部控制评价都属于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范畴, 为避免概念上的混淆, 有必要先对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进行界定。本文中的内部控制评价专指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做出评价;内部控制审计, 指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 对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有效性进行审计。
二、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 整合的必要性
1.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都是对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实施有效性进行评价, 出具评价意见。二者在工作内容上具有一致性, 可相互利用, 若不进行协调整合, 必产生大量重复性工作, 导致不必要的浪费。成本效益原则是企业的行动指南, 坚持成本效益原则, 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整合至关重要。
2.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主体各有长短, 为真正达到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并行的预期效果, 应对二者进行整合。
(1) 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评价由企业管理层实施, 其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 存在缺乏客观性的缺陷, 但也具有信息优势。
首先是客观评价问题。企业对自身内部控制进行评价易受主观意识影响, 难以识别内部控制问题所在。此外, 内部控制设计、实施、评价在我国开展时间并不长, 我国大多数企业人员尚不具备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所需的知识、经验和能力, 其客观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专业胜任能力值得怀疑。
其次为客观反映问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具有经济后果, 国内外大量实证研究表明,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企业权益资本成本、债务契约条款、高管人力资本价值都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基于自利原则, 企业管理层存在掩盖内部控制缺陷的动机。
再次, 管理层进行内部控制评价, 相比外部审计, 也具有一定优势, 即其对企业业务流程等各方面情况更为了解。企业日常监控和专项监控结合进行, 再辅之以内部控制评价, 容易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评价。
(2) 内部控制审计:专业能力强, 但难以全程监控。内部控制审计由外部会计师事务所进行, 其作为评价主体既有优势也有劣势。首先, 会计师事务所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独立性更强, 更具专业胜任能力和丰富经验。然而, 会计师事务所处在企业外部, 从有限理性及成本效益方面考虑, 难以对企业内部控制实施情况全程监控, 易忽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小缺陷, 而小缺陷也有大文章可做, 看似简单的问题, 可能具有深远的控制意义。
3.我国内部控制实施现状及大量实证研究表明,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意识并不强, 企业内部管理层和外部会计师事务所都不具有持续评价动机。我国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审计主要靠政策法规强制推动, 如不进行规范, 各主体被动为之, 一些没有明确规定、有空可钻的灰色地带, 例如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不明等, 必成为滋生舞弊的摇篮。若如此, 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同步进行, 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进行, 看似规定严密, 无懈可击, 仍可能出现大量舞弊。
整合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 进一步限定企业和注册会计师责任, 保证内部控制整套体系实施效果, 势在必行。
(二) 整合的可能性
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根本目标具有一致性, 这是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得以整合的根本原因。内部控制实务从最初简单的内部牵制手段发展到如今的全面风险管理, 从来都是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目标 (以风险管理为手段) 而产生并不断发展的。内部控制从其本质来看, 便是为了促进组织实现其目标。当然, 资本市场环境下, 强制披露内部控制审计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还为了减小信息不对称以保护投资者利益。
内部控制审计和内部控制评价实施主体具有不同动机和直接目标: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评价起源于财务报表审计的需要;管理层实施内部控制评价, 更多的是被动遵循法律法规要求。但由内部控制本质所决定的, 无论内部控制评价还是内部控制审计, 作为内部控制系统中完善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评价, 最终都应回归内部控制本质, 即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完善, 促进企业目标实现。基于根本目标的一致性, 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具有协调整合的可能性。
三、整合思路
1.一个整合关键点: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对实现内部控制目标及具体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都至关重要。首先, 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的根本目标是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完善, 实现企业目标。基于企业内部控制完善机制PDCA (计划—执行—检查—改进) 模型, 评价企业内部控制, 发现内部控制缺陷, 进而改进, 是内部控制完善关键环节。披露重大缺陷对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也很重要, 利益相关者可据此评估企业风险, 正确决策。
其次, 我国《评价指引》和《审计指引》明确要求企业和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认定和评价, 对不同类型缺陷采取不同应对措施, 完成评价工作和审计工作时, 也明确要求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披露。因此, 具体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中, 管理层为规避经营风险、监管风险, 会计师事务所规避审计风险最终也要落脚于内部控制缺陷识别、认定和报告。
然而, 我国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对内部控制缺陷认定采用原则性规定, 并未提供具体方法、标准指南。原则性规定更多依赖主观判断, 需要隐性知识, 而隐性知识对工作人员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原则导向下, 内部控制缺陷界定、分类模糊, 基于自利主义倾向, 企业会尽可能掩盖内部控制缺陷, 导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流于形式。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2011内部控制白皮书》的数据说明了这一点。2010年,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缺陷比例低于1%,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认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失效的比例也低于1%。在99%以上认为自身内部控制体系有效的上市公司中, 多家上市公司实际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例如, 2010年我国有50家上市公司由于违法违规被监管机构处罚, 占2 105家上市公司的2.38%;截至2011年4月30日, 我国已有93家上市公司重述2010年年报, 占2 105家上市公司的4.42%。
在内部控制建立、评价、审计中,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都是最基础的问题, 其实施更面临严峻考验。如前所述, 企业内部管理层及外部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各具天然优势和局限性。内部控制审计和内部控制评价该如何协调以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和披露?考虑到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核心地位, 这是实施整合框架要明确的一个关键点。
2.一个基本问题:评价范围一致性。企业管理层内部控制评价范围已基本形成定论———对内部控制整体进行评价。而关于内部控制审计范围的争论则由来已久。有些学者从内部控制审计实施成本、国际惯例、注册会计师职业经验和胜任能力等角度分析, 认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范围应限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但从内部控制本质来看, 从来就不应局限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而应立足于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此外, 从利益相关者需求出发———他们不仅关注报告目标, 还关注合规、经营、战略目标, 内部控制审计范围也应定位于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最终, 《审计指引》采用了一种折中的方式, 即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 并对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予以披露。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无法从内部控制系统中分离出来而独立存在的, 它总是与资产的保护和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交织在一起, 因而其边界无法确定 (白华, 2011) 。可见, 划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实际上并不可行。无论从内部控制本质还是从实践可行性考虑, 内部控制审计范围都应定位于内部控制整体。因此, 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范围应一致定位于企业内部控制整体。
3.三个原则:各司其职是关键;相互沟通是保证;互相独立是前提。
(1) 各司其职是关键。整合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 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二者责任必须界定清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是企业董事会的责任;按照《审计指引》的要求, 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 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2) 相互沟通是保证。整合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 企业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应该知识共享, 信息共享, 相互沟通。企业管理层对企业状况了解得更全面, 他们所拥有的对于本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及运行特征的隐性知识可以和注册会计师共享;而注册会计师具有专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评价的系统知识, 掌握一定的系统性评价方法或评价工具, 在评价方案拟订、评价组织、评价实施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吴秋生等, 2011)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主体和内部控制审计主体相互沟通是保证评价工作协调进行、整合框架得以建立的重要方面。
(3) 互相独立是前提。内部控制审计和内部控制评价必须相互独立。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 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协调沟通的同时, 必须保证彼此独立。否则, 内部控制审计便失去了存在价值。《审计指引》规定, 注册会计师利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工作, 应对其专业胜任能力和客观性进行充分评价。《SEC关于实施内部控制报告要求的声明》中也指出, 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必须进行持续、公开的沟通, 以创造形成高质量报告和审计的最佳环境, 但对沟通进行限制或规范的底线是不能使其丧失本来的价值。
四、具体实施设计:一个整合框架
1.评价标准的选取。关于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标准, 目前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 (1) 过程导向, 即内部控制有效性标准为遵循一套框架规则 (目前一般采用1992年COSO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 (2) 目标导向, 即内部控制有效性标准为合理保证内部控制目标实现。
从过程导向标准来看, 即使内部控制设计、运行形式上遵循框架, 但不能合理保证内部控制目标实现, 则不能认为其有效;基于目标导向标准,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基于潜在事项判断, 而非实际发生事项, 有效内部控制仅为实现相关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而非绝对保证, 实现相关目标的内部控制不一定有效, 未实现相关目标的内部控制也不一定无效。因此, 内部控制有效性标准应是过程导向和结果导向的结合。
相对注册会计师而言, 管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实施细节更为了解, 因此, 过程导向标准评价中, 企业内部可提供更多资料, 以判断企业内部控制设计、运行是否遵循了这一框架。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实施能否为企业目标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这需要更为专业的判断, 注册会计师更能胜任之。由此,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标准应坚持过程导向和目标导向的结合, 而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应各有侧重。
2.评价方法的采用。和评价标准相对应,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应采用全面透视方法, 即企业应以内部控制框架为参照物, 根据内部控制框架构成要素是否存在来评价内部控制设计是否有效, 然后测试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 最后综合设计和运行有效性的评价结果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做出总体评价。
同时, 注册会计师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直接目标是规避出具不恰当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及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的风险, 更注重结果;而基于有限理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 注册会计师只能对内部控制有效性时点发表审计意见, 注册会计师宜对企业内部控制实施风险导向审计, 因此, 内部控制审计应该而且必然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
摘要: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出台, 我国内部控制法规体系初步形成。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既有整合的必要性也有整合的可能性。在整合大体思路的指导下, 本文尝试建立一个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协调进行的整合框架。
关键词: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审计,整合框架
参考文献
[1].陈汉文, 张宜霞.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审计研究, 2008;2
[2].刘明辉, 何敬.内部控制鉴证的时点与时期之争.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9;8
[3].刘明辉.内部控制鉴证:争论与选择.会计研究, 2010;9
[4].骆良彬, 王河流.基于AHP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模糊评价.审计研究, 2008;6
协调与整合 篇2
关键词:建筑与场地,整合设计,协调
赖特的有机建筑论中主张“建筑应与大自然和谐, 就像从大自然里生长出来似的”。而在建筑设计实践中, 往往也是从场地分析及现状调研出发。一个好的建筑设计, 应最大限度地适应及利用地形, 给予基地新的解读, 从而创造出与环境合而为一的, 独一无二的建筑方案。
1 场地之于建筑设计的限制
建筑置身于环境中, 势必会受到场地对其各方面的制约:
1) 城市规划对于场地建筑设计的限制
建筑设计中必须要遵循城市规划对其的所有要求, 也可以理解为法规对其的
所有要求。在场地中法规对其的限制又称平面限制, 在设计过程中, 主要表现为建筑控制线的定位。它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建筑控制线所划定的范围就是可建建筑的区域范围。它划定主要考虑如下因素:其一道路红线后退, 场地与道路红线重合时, 一般以道路红线为建筑控制线, 有时因城市规划需要, 主管部门常常在道路红线以外另定建筑控制线。其二为用地边界后退, 在确定建筑物基底位置时还需考虑到该建筑与相邻场地或相邻建筑物之间的关系。为了满足防火间距、消防通道和日照间距而划定的建筑控制线。除此之外, 还需考虑到城市绿化用地的城市绿线、城市水域红线范围的城市蓝线、以及城市内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城市紫线等各方面对建筑距离的要求。
2) 场地形状对建筑设计的限制
基地的形状一般受到基地周边的道路及相邻的用地影响。而建筑物必须在基地范围内建设, 并考虑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经济性能。基地的范围形状及尺寸对于建筑物的布置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由于城市路网分布一般较为均匀, 且大多以直线形网格布局, 一般基地形状以矩形最为常见。也不乏一些异形的用地。建筑为与场地达成和谐, 必须考虑到建筑的平面构图及空间与场地的关系。
3) 基地地形地貌对建筑设计的限制
在设计前期, 对于现状分析而言, 对于现状基地的地形地貌进行勘察调研也成为了重点。尤其是在山区城市调研过程中会发现, 基地内常常不是平坦的地势, 往往是山地, 谷地, 甚至会出现高差较大的“悬崖”。我们必须对现有地形进行非常细致及正确的勘测分析。分析现有地形地势的利与弊, 这样才能够得出建筑与之协调的最佳方案。
2 如何实现建筑与基地的完美融合
2.1 最大限度利用原有地形
在高差较大的基地内设计建筑, 首先必须最考虑到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地形, 令建筑与之合而为一, 似大地中生长出来般自然。如建筑物可依山就势跟随等高线平行布置, 再如建筑物横跨等高线, 利用建筑内部台阶处理高差, 建筑形成台阶式。也可利用局部架空或设置半地下室, 即可平整建筑内标高又能达到与场地协调。
2.2 巧妙的修整地形
建筑与场地设计, 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进行建筑设计时, 必须考虑到如何利用现有地形, 让建筑跟随地势。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满足建筑对于场地的要求, 如功能, 空间, 人流等, 不能因为地形的限制而受到影响。此时, 必须考虑到对于场地的合理修整。如将坡度较大的坡地, 修正为台地等。
2.3 场内土方平衡
合理地调整场地标高, 达到场内土方量平衡, 以减少土方量工程。如何达到土方量的场内挖填均衡, 以及场内地形与周边道路及用地的高差关系, 是场地修正竖向设计时, 必须考虑到的问题。
3 实例分析
场地与建筑之间的关系也有无数种可能, 场地与建筑的关系如何达到和谐, 一直是建筑师在设计中努力追寻和探索的。当前建筑师对于建筑与场地的整合设计已有很多可行有效的方式, 也找到了更多新的创意手法, 在此不再一一细述。仅以湖南城建职院风雨操场项目设计过程中对于地形的考虑, 试谈关于建筑与场地的整合设计及台地地形在建筑设计中的利用。
3.1 基地现状分析
现状场地呈西高东低台地地形, 西侧与相邻的双拥路平齐, 为57.30m标高, 随着向校园中心低洼地逐级下沉, 标高分别为53.00m及50.00m。南北向标高较均匀。
3.2 本项目设计中, 对于场地的考虑
本方案利用田径场及风雨操场内均需设置的观众看台, 自然衔接过渡高差, 利用场地, 更有效组织人流集散及功能分区。
3.2.1 功能分区
以室内篮球场为中心分区, 南北两侧围绕体育教学用房及附属用房, 形成日常运动区。舞台部分则结合室外看台中心的主席台与嘉宾及运动员休息室形成特殊活动区。
3.2.2 流线组织
田径场运动人流, 由风雨操场南北两侧的大型台阶直接到达50.00m标高的田径场。田径场看台人流则可由53.00m标高处的小型疏散广场进入。此标高广场还可联系风雨操场中篮球场、运动员主门厅及室外网球场。室内篮球场看台观众人流则由57.30m标高处由校内道路及周边入口广场直接进入。利用地形高差处理为三级式台地, 组织三股主要人流, 进行清晰地人流分流, 互不影响。
3.2.3 技术构造
利用原有地形高低, 就势将田径场的看台及室内篮球场的看台设置在高差衔接处, 减少看台下空间浪费及土方量挖填量。
3.2.4 建筑形态
建筑体量结合地台式地形, 从视觉上降低建筑物高度, 以减少建筑物的庞大体量对周边空间的压抑感。建筑体量中, 以穿插其中的大型曲面屋顶为主造型, 流线型穿越于3个高差地段。从57.30m标高处起, 结合建筑构件, 从墙面出发, 以优美的线条, 向地势较低处向空中, 缓缓出挑。如岸边伸出的杨柳枝般轻盈柔美。屋面板下墙身部分, 南北向以大型玻璃幕墙为主, 增加建筑的通透感。而西向的大面积实墙正好作为田径场主席台的背景, 加上出挑的屋面, 更显大气。
4 结论
协调与整合 篇3
一、黑龙江省非转基因大豆供应链的SWOT分析
首先, 优势分析 (Strength, 简称S) 。黑龙江省大豆蛋白质含量较高, 盛产纯天然的非转基因大豆, 非转基因大豆油是上等油, 在健康和安全性方面具有巨大的比较优势。另外, 大豆供应链通过系统集成, 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大豆交易成本, 形成规模化生产、精细化加工、连锁化销售。其次, 劣势分析 (Weakness, 简称W) 。黑龙江本地大豆相对于进口大豆存在着价格劣势, 外资企业开始凭借进口转基因大豆的价格优势占领东北大豆市场。究其原因, 一是豆农各项税费较高;二是大豆流通渠道不畅。另外, 大豆供应链的组织协调性不强, 供应链比较松
二、黑龙江省非转基因大豆供应链构建分析
1、黑龙江省非转基因大豆供应链构成
首先, 核心企业。黑龙江省大豆供应链中核心企业应具备: (1) 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2) 行业影响力; (3) 强大的物流功能。其次, 供应链组织体系。大豆供应链是以大型油脂集团为核心, 通过大豆生产商、供应商、加工商、运输商、销售商等各环节的专业分工和合作来提高供应链效率和效益, 这就需要集成化的供应链组织体系作为支撑。第三, 信息管理系统。如建立服务信息平台和公共信息平台, 向农民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和进行科技培训;建立信息交流平台, 实现供应链无缝衔接。第四, 高效的物流体系。大豆供应链具有物流数量大, 配送要求高, 物流成本高等特点。黑龙江的榨油企业收购农民的大豆, 装卸、验收、收购人员的成本和场地租用费等平均收购成本是75元/吨;而在沿海, 一艘大豆进口货船靠上码头, 从船到车间的平均成本只有约18元/吨。
2、黑龙江省非转基因大豆供应链特点
黑龙江省非转基因大豆供应链的特点如下:首先, 对大豆及制品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 以生产监管、检疫监管和市场监管确保大豆及豆油的质量安全。其次, 核心企业由大豆加工商 (一般为大型油脂集团) 和物流中心组成, 形成集仓储、加工、物流为一体的集成化产业链。第三, 信息共享平台保证大豆供应链充分共享和全程供应链可视性, 提高整个系统的透明度和敏捷性。第四, 政府产业化支撑服务体系为大豆供应链全程保驾护航。
三、促进大豆供应链协调整合、保障食品安全的对策研究
1、优化整合供应链结构
首先, 作为大豆供应链的核心企业, 我国大型油脂集团应发展大豆深加工产业, 建立大豆油脂、食品加工、产品开发一体化生产基地, 如九三油脂集团在沿海大豆的供货区布设加工分厂, 在供应链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其次, 通过大豆协会组织扁平化供应链, 如成立豆农协会和大豆采购协会。
2、发展高端大豆, 树立品牌意识
黑龙江大豆具有蛋白质含量高、食品安全性强、绿色无公害等特点, 发展非转基因高端大豆是一巨大的市场机遇,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大豆供应链相关企业应争创非转基因大豆品牌;多角度、多渠道宣传非转基因食品的营养性和安全性;增强自主科技创新能力。
3、对转基因大豆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
应在必要的时候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转基因大豆的进口量;坚决执行转基因产品必须贴标识的规定, 严肃处理违规者;对转基因大豆及制品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 制定可追踪性管理办法。
4、营造利好的政策环境
首先, 减轻豆农税费负担, 组织科技培训, 鼓励非转基因大豆的生产;其次, 引导大豆协会组织发展;培育像九三油脂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作为供应链的核心组织者, 给予税收、信贷、人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利用黑龙江省大豆科研力量较强的优势鼓励关于大豆产学研合作。
摘要: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大宗农产品, 黑龙江省在非转基因大豆种植和加工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目前, 我国大豆供应链初具规模, 但是还存在着大豆进口依存度较高、流通渠道不畅, 协调与集成困难等问题, 转基因大豆与食用油的潜在安全隐患不可小觑。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非转基因大豆供应链的SWOT分析, 认为促进供应链协调整合关键是构建以大豆压榨企业为核心的集成供应链模式, 并进一步提出了保障大豆食品安全, 促进供应链协调整合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食品安全,大豆供应链构建模式,大豆供应链协整对策
参考文献
[1]、冷志杰.基于农产品供应链集成机制的大豆供应链集成对策研究.复旦学报 (自然科学版) [J].2007, 46 (4) :481-487
[2]、吴子稳, 田 黎, 傅为忠, 袁建明.基于农产品供应链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J].乡镇经济.2007, 1:20-23
[3]、孟军, 丁琳琳. 发展高端大豆产品应对国际大豆危机[J]. 中国农学通报.2009, 25 (21) :359-362
协调与整合 篇4
目前,天津滨海新区内各行政区或功能区之间的技能人才配置不均衡,与发展需要仍存在较大差距。至2006年末,主要功能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从业人员占滨海新区从业人员的近一半,其中高素质技能人才占55.8%,而天津港高级工占技术工人的比重只有13%;滨海新区隶属的其它行政区的技能人才结构与全市情况基本相似,大专学历人才存量偏低。基于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和经济发展目标,这种技能人才结构造成了提升新区经济结构、推行现代企业生产方式的“瓶颈”,需要尽快调整、改善。
天津的高职教育体系和结构分析
1. 高职教育的现状
目前,滨海新区共有5所高职学院,2006年毕业生总数为5624人。显然,滨海新区的高职教育资源偏少,不足以应对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与滨海新区尽快实现中心区域职业教育的资源共享,共同支撑新区的开发开放对人才的需求。
天津作为北方的经济重地,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创新上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特别是近年来,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重要一环的高职教育,无论是教育规模和水平,还是就业质量,都有显著提高。目前,天津市共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26所,其中有1所民办院校、2所本科层次的学院、5所国家级示范性高职学院、4个国家级高等职业教师培训基地。高职毕业生总数到2006年已达到4.33万人,4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了46.1%,高职就业率也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根据2007年统计的数据,全市高校毕业生总数为10.43万人,高职毕业生为4.8万人,比上年增加14%,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超过了本科毕业生,为94%以上。
2. 职业培养体系的建立
天津市秉承大职业教育观,不断完善职业培训体系,使职业培训与单纯的学历教育实现了功能互补与融通,为职教改革、建立职业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职业培训体系主要体现在:一是建立公共实训鉴定基地。2004年围绕天津市六大支柱产业,投资建设了具有国际水准、国内领先的公益性、市场化的公共实训鉴定基地。二是建立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市劳动保障部门为了指导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到滨海新区就业,针对他们缺乏职业技能、实践能力差的弱点,着手建立了青年就业见习基地。三是实施技术工人蓝领双证工程。让有技能无学历或有学历无技能的职工,通过岗位技能培训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提高知识和技能水平。四是实施新生劳动力双证工程。将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由各类职业院校扩大到普通高校,实现全覆盖,毕业生的双证率达到40%,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3.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差距
在宏观上,高职教育结构不尽合理,缺少培养应用的技能领域领军人才的教育机构,本科与专科的比例过小,不利于专科学生继续深造,阻碍了高端技能人才的培养;高职教育与基础教育缺乏联系,导致中学生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感到茫然,对职业教育仍有偏见,职教生源难以保障。
在微观上,高职院校对就业市场的调研不够深入,学校规划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专业设置不能很好地与本地的产业结构调整衔接,因而人才市场仍存在需求错位现象;课程设置缺乏对人才培养定位的思考,不能体现地方性、行业性和市场导向性等特性,教材没有新意,培养的学生缺乏职场竞争力;师资队伍建设与高职教育的发展不协调,教师的实践经验欠缺和动手能力不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不能达到规定标准,直接影响了对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僵化,重形式不重实效,职业道德难以内化为学生的行为规范,结果既影响了社会生产率,也影响了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生活态度。
天津高职教育与滨海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
要实现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达到规划的目标,必须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水平,加快培养一大批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的高技能人才,全面提升天津市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高职教育直接为经济建设提供中级及以上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是一种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教育,因而高职教育对于培养市场短缺人才、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显著作用。高职教育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做到:
1.完善职业教育规划
要紧密结合产业发展的特点,调整职业教育规划的目标,使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相协调。在加快高职教育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的同时,还要兼顾教育质量和内涵的提升。
2. 深入调研论证,合理调整专业设置
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按照职业岗位或技术领域的需要进行新建或调整。专业设置要根据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发展情况适时开设新专业;对已开设的专业,要及时更新和补充相关知识、技能;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设计应建立在行业与技术领域职业分析和所需职业能力素质要求的基础上。
3. 创新人才培养和办学模式,切实提高办学效率和质量
在继续加强对半工半读、工学结合人才的培养和办学模式探索的同时,教育职能部门要加强监管,避免创新的形式化或异化。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特别要重视人文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生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生涯教育。
4. 继续强化职业培训基地的建设
天津滨海新区经济正处在快速转型阶段,产业的技术水平正在快速提高,特别是职业岗位在技术水平上的分化,使岗位的技术层次提升,从而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也明显提高,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强烈的需求。滨海新区现有的从业者有一部分是外来人口,文化程度较低,其中文盲、半文盲占5%,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1%、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4%、中专及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7%,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他们的职业技能平均水平为初级,未接受过任何培训的从业者占约70%。对此政府应高度重视发展职业培训基地建设,把适合传统密集型产业的一般劳动力资源优势,加速培养成适应现代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较高知识与技能的知识型劳动力,为提升经济结构创造充足的人力资源。有现有的区域经济背景下,滨海新区的高职院校在这方面也应该有更大作为。
5. 进一步推进天津职业教育的发展
【协调与整合】推荐阅读:
整合资源实现城市协调的论文09-09
对整合长三角机场群资源促进协调发展的思考05-22
协调与监管06-23
协调与发展11-06
规划衔接与协调05-18
沟通与协调管理06-30
交通优化与协调08-06
更新协调与发展09-16
法律的冲突与协调06-15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