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与整合

2024-05-30

分裂与整合(精选9篇)

分裂与整合 篇1

1“科学”与“人文”的文化内涵

康德指出:“有两种东西, 我们愈时常、愈反复加以思维, 它们就给人心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 [1]康德所谓的“两种东西”也就是自然律和道德律, 即科学与人文。可以说, 康德的“两种东西”成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哲学表达。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 是一种肉体存在物, 这是人的生物学意义, 人在以肉体存在的同时还拥有一个精神世界或心灵世界, 因此, 人的存在是二重性的, 即肉体与精神的分野。人的二重性本身是人的存在之所以可能的绝对前提, 也是构成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人类学本体论根据。对应于人的肉体和精神两个层面, 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实质则表现为理性与价值。

对于理性, 在哲学领域内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何中华曾总结了理性的四个特征:即理性是客观的、理性是逻辑的、理性是可确证的、理性是精确的。[2]爱因斯坦说:“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的外在世界, 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3]理性从总体上说是具有相对性和有限性的特性。如果说理性是科学文化的核心, 那么人文文化则是以价值为内核, 价值的文化形态主要是道德和宗教。

2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与冲突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有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在人类早期,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完全内在地融在文化母体之中, 随着文化分工的逐步深化和文化母体的直接同一性的消解, 科学与人文逐步走向分裂。十四世纪, 文艺复兴运动成为科学与宗教冲突的开始。文艺复兴在形式上是中世纪学术复兴的延续和发展, 但其实质却是一场思想文化的运动, 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使得科学与人文冲突和分裂愈加凸显出来。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 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和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科学与人文作为两种视野而存在的互斥关系

科学与人文不同的特质决定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互斥的关系。对此, 休谟认为:“理性的作用在于发现真或伪。”科学理性在于对实然的对象做出对与错、是与非、真与伪这种事实判断, 道德准则对此无能为力, 因为“道德规则并不是我们理性的结论。”“道德上的善恶区别并不是理性的产物”道德观念仅能做出价值判断, 它只能就善与恶、美与丑做出判断和区别, 而不会如科学理性一样做出事实判断, 因此二者之间不存在等价关系, 这种不等价关系使得科学与人文相互冲突, 导致科学与人文走向分裂。

2.2 科学与人文各自的独断化带来相互拒绝

人是现实存在的, 无论是科学还是人文, 都不是自足的, 但却都存在着自足的可能性。当人文走向自足, 价值判断就偏离了原有轨道, 走向了偏执, 人文精神就有可能演化成理想主义;当科学走向自足, 理性就陷入了独断, 科学理性也就因此演化成科学主义。科学理性和人文价值一旦走向独断化, 二者就相互拒绝, 科学与人文就必须要面对分裂和冲突的境地。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 认为知识代表了一切、决定一切, 他为科学理性的统治提供了合法性。笛卡儿“我思故我在”, 把“自我”理解成理性, 强调了精神的作用。就整个世界范围看, 近代西方的殖民统治不但是对异族科学理性的扩张同时也是对其人文文化的殖民。一方面, 科学技术的先进为其在军事上扩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手段和技术基础, 另一方面, 以人文价值为核心的文化干预保证了其文化价值的殖民的合法性, 结果造成了全球的两极分化, 其结果影响至今。工业化和市场化的推进, 数字信息时代的到来, 科学技术走向独断化, 环境遭到污染、生态被破坏、能源短缺和匮乏、核污染、核威胁等全球性问题的出现把当代人类推向了严重的生存困境。人文一旦陷入独断化, 则固守绝对价值目标, 把理念当作经验上的可能性来追求, 用抽象的价值尺度取代理性环节的支撑, 往往以目标取代过程。20世纪的社会主义运动就曾陷入过这一误区。

2.3 科学与人文的分裂表征为中西文化的冲突

不同的自我意识类型塑造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西方文化注重理性, 认为理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质, 当西方文化从理性视角审视人的本质时, 人的生物学意义便被凸显出来, 所以性恶论在西方人性论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基督教的“原罪说”就隐喻地表达了性恶论的立场。不同于西方文化, 中国文化则把人不同于动物的特质理解为德性, 主要是突出人的道德自律和良知的自觉, 它往往从德性角度审视人的本质, 认为德性是人对动物性的超越, 所以中国的人性论是以性善论为主体的。佛家的“人人皆可成佛”的信念, 是中国文化性善论的有力说明。不论何种类型的文化传统, 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不变的, 但以怎样的方式和如何完成这种追求, 二者则存在着明显的冲突。西方文化突出理性, 以知识论立场去追求真善美, 中国文化则把知识论看作完善道德的手段和步骤。近代以来, 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和震荡, 除了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因素外, 科学与人文的对峙仍然是这两种文化间最深刻也是最难以解决的问题。

3 保持两种文化的张力, 实现科学与人文的整合

英国学者斯诺所提出的“两种文化”, 即“科学”和“人文”两种精神。二十世纪最具人文情怀的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科学没有宗教就像瘸子, 宗教没有科学就像瞎子”。爱因斯坦在此提到的宗教是基于人文立场和人的价值存在的“道德宗教”而不是那种崇拜人格化上帝的宗教, 他的这句话有力地揭示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的互补和整合关系, 进而体现了他理性与价值关系上的健全态度。保持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张力、实现科学与人文的整合, 在科学技术越来越主宰世界的今天愈发显得重要。

3.1 科学理论的价值导向成为在理论层面上必须解决的问题

当代科学哲学中的人文主义转向, 已为我们在科学理论与人文的整合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知识的文化价值其本身就是科学的文化精神, 科学精神所包含的理性精神、求实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都是科学价值、知识价值的体现。爱因斯坦指出:“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宣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显然, 价值导向和作用已引起了深刻的认识和关注。

3.2 重新定位教育价值观, 构建完善教育体系

实现人文和科学的整合, 首要面对的是对现有的教育观念和模式进行调整和重建。教育是传承文明的重要途径, 教育是传播科学文化精神的主要机制, 当前, 我们教育模式最大缺陷在于知识与能力、为学与为人、理性与价值的割裂。爱因斯坦说得好:“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 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 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这里爱因斯坦提到的“和谐的人”, 是具有科学知识的同时, 形成科学思维方式、掌握科学方法的人, 是集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于一体的人, 只有这样, 我们的教育模式才可能是健全的, 教育的社会价值才能够得以体现。

科学与人文的整合, 有利于全面表达人的存在、丰富对人本质的认识。实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 所谓自然界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统一才能真正成为可能。

摘要:科学与人文作为两种精神、两种文化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某种意义上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在影响并制约现代社会文化走向。文章反思科学与人文的文化内涵以及科学与文化的分裂、整合, 在保持两种文化张力的同时对其整合, 为实现科学与人文在文化价值视角上的统一提供一种可能的思路。

关键词:科学,人文,分裂,整合

参考文献

[1]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0.[1]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0.

[2]何中华.“现代化”观念的逻辑意蕴及其历史表征[J].天津社会科学, 1995, 1.[2]何中华.“现代化”观念的逻辑意蕴及其历史表征[J].天津社会科学, 1995, 1.

[3]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6.[3]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6.

[4]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4]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分裂与整合 篇2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概述出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认识并识别动植物的几种基本组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收集课内外资料并分析综合的能力,通过小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确立量变引起质变的科学观念和乐于探索生命奥秘的科学态度;树立生命价值观。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确立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

1、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说出组织的定义及识别动物和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教学难点] 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及其意义。[教法]观察法、自主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发求知欲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看到了大部分同学都长的比较高大,那么大家知道自己最小的时候有多大吗?40cm、50cm、60cm……,都不对,应该是0.1mm左右。(学生茫然),因为人是有受精卵发育来的,受精卵的形成就预示着新生命的开始。接着提问:我们是如何由一个受精卵细胞长大的呢?

二、形象模拟,变抽象为具体:展示细胞分裂过程

1、播放课件:演示动植物细胞的分裂视频和Flash分解过程。

2、小实践:用橡皮泥模拟细胞分裂过程

3、讨论:①细胞分裂可分为哪两个基本过程?

②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和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有什么异同?

4、总结: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三、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及意义

1、根据子女与父母的相似,回忆细胞各部分结构的作用,通过细胞核引出染色体。

2、问: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是如何分配的呢?

3、阅读:课本P27页应用与实践

4、观看:课件展示植物细胞分裂期的染色体变化视频。

5、总结归纳: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化最大的是细胞核,主要体现在细胞核内会出现染色体。染色体携带遗传物质,经复制后均匀地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保持了细胞分裂前后的稳定。

四、细胞生长

1、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问:细胞可以无限制地生长下去吗?

2、多媒体展示:

边长分别为1cm、2cm、3cm的立方体,安排学生计算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分别为6、3、2。

3、结论:体积越小的立方体,其表面积相对越大。

讨论总结:体积小、表面积相对大的细胞与生活接触面积大,更有利于充分进行物质交换;而随细胞的长大,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却在变小,必然影响细胞的吸收,使细胞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因此,细胞不能无限制增长。五:细胞分化

1、问:是不是细胞分裂和生长后,亿万个细胞堆积起来就成了生物体呢?

2、多媒体课件演示模拟细胞分化的Flash动画

3、学生观察总结:细胞分裂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和功能随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分化。经细胞分化后形成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功能相似,结构相同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4、展示动植物的基本组织。

5、思考与练习

细胞增殖——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篇3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是真核细胞重要的增殖方式。细胞增殖不仅使生物达到了增加细胞数量的目的, 还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意义。纵观近几年高考对这部分的考查, 主要涉及细胞增殖的过程、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一些数量变化、细胞增殖图像等。

考点扫描

一、细胞周期

1. 具有细胞周期的条件

(1) 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有些细胞分裂结束后不再进行分裂, 它们就没有细胞周期, 也有的细胞是暂时停止分裂。

(2) 生物体有细胞周期的细胞:受精卵、干细胞、分生区细胞、形成层细胞、生发层细胞、癌细胞 (不正常分裂) 。

(3) 减数分裂形成的细胞和已分化的细胞没有周期性。细胞分裂能力与细胞分化程度成反比。

2. 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1) 扇形图:

(2) 直线图:

a+b、c+d各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3) 曲线图: (4) 柱形图:

B组DNA相对含量在2C到4C之间, 说明细胞正处于DNA复制时期;C组细胞中DNA已经加倍说明细胞处于分裂期。

二、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1. 有丝分裂过程中的DNA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染色体组数的变化 (以二倍体生物的一个细胞为例)

【特别提示】 (1)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不是全过程都有, 但只要有染色单体, 其数目就与DNA的数目相同。

(2) DNA的加倍和染色单体的形成都是DNA分子复制的结果。

(3) 染色体的加倍是由于着丝点的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形成了子染色体。

2.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

图解分析: (1) 图中D点表示DNA复制完成, A点表示着丝点分裂。

(2) 一个细胞内的染色体和DNA变化曲线和一个细胞核中的相应变化曲线走向一样, 但B点和B′点及E和E′点对应时期不一样。

(3) 染色体数目增多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形成子染色体。

(4) 染色单体在细胞周期中的起点为0, 终点也为0。

【特别提示】DNA的含量增加是因为复制, 减少是因为染色体的平均分配;染色体数目加倍是因为着丝点的分裂, 减少是因为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子染色体在细胞两端的平均分配;染色单体出现是因为染色体的复制, 消失是因为着丝点的分裂。

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点的比较

【方法技巧】 (1) 动植物细胞的识别:①细胞为圆形, 有中心体, 细胞缢裂→动物细胞。②细胞为方形, 有细胞板且有中心体则为低等植物细胞;如果有细胞板而无中心体则为高等植物细胞。

(2) 在一些低等植物细胞里, 也存在着中心体, 会出现星射线, 因此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 最可靠的方法是把有丝分裂过程中是形成细胞板使细胞质分割为二, 还是细胞膜内陷使细胞质分割为二作为鉴别依据。

四、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目变化的规律

1. 列表 (以二倍体为例)

2. 曲线 (以二倍体生物一个细胞为例)

3. 曲线、柱状图、染色体行为变化综合分析

五、动物细胞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1. 分裂过程的比较

2. 分裂图像的比较

【特别提示】正确区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每个阶段的细胞分裂图像是解答相关题目的主要依据。通过比较图像中的染色体数目、染色体的行为可以判断细胞分裂的方式, 通过染色体的分布可以判断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

六、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时期和原因

减数分裂是原始生殖细胞 (性原细胞) 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 (配子) 过程中必须进行的一种分裂方式, 正常情况下的分裂结果是子细胞中的染色体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1. 减数分裂中发生染色体异常行为的时期

(1) 在减Ⅰ后期有同源染色体未分开并同时进入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结果一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多, 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少。

(2) 在减Ⅱ后期着丝点分裂, 染色单体未分开, 移向细胞同一极, 结果一个生殖细胞染色体多, 另一个生殖细胞染色体少。

2. 形成原因

减数分裂时, 某对染色体不联会或联会后不分离, 或着丝点分裂后分离迟缓甚至未分离, 就会导致产生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配子。

【特别提示】减数分裂过程中除了可以发生染色体变异外, 在间期DNA复制过程也可以发生基因突变,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和后期还可以发生基因重组。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仅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解题指导

考点一、细胞周期

【典例1】如图表示某动物体细胞 (含4条染色体) 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完成e时期的子细胞变化方向有两种可能, 一种如图所示, 另一种将分化成某种组织

B.该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的时期是a、b、d

C.不同物种的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受温度影响

D.从b到b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解析】本题为概念辨析题, 概念是生物学知识体系的基础, 所以高考对概念的考查比较重视。A项中, 有丝分裂之后, 子细胞可以继续分裂或者进行分化。B项中, 含有4条染色体的时期是a、b、c三个时期。C项中, 不同物种的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受遗传的影响。D项中, 从e→e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答案】A

【易错警示】 (1)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 分裂间期在前, 分裂期在后, 即先进行物质的准备再进行细胞的分裂。

(2) 并不是所有的细胞分裂都具有周期性。只有进行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 进行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的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

(3) 有丝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有的仍可继续进行分裂, 有的暂不分裂, 也有的进行细胞分化。

【对点训练1】连续分裂的细胞, 相邻的两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下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b为一个细胞周期

B.c、d两段都要消耗ATP

C.b段的主要变化是DNA分子的复制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d段主要完成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解析】a+b、c+d各为一个细胞周期;a、b、c、d段都要消耗ATP;a、c段的主要变化是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b、d段主要完成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答案】C

考点二、有丝分裂过程

【典例2】 (2012·珠海二模) 下图是一组动物活细胞有丝分裂图, a、b、c、d、e代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b图细胞将出现细胞板, 并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B.秋水仙素处理诱导的基因突变发生在e时期

C.d图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 形成四分体

D.上述细胞在细胞周期中出现的顺序是a→c→d→e→b

【解析】据题意可知, 图中所示的是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动物细胞在分裂末期是通过细胞膜内陷将细胞一分为二的, 而植物细胞通过细胞板形成细胞壁, 故A项错误。基因突变是DNA复制过程中发生差错所致, a图中含染色质, 其他几个图具有染色体, 故a图为细胞分裂间期, 基因突变发生在该时期, 再者, 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的目的是诱导染色体加倍, 故B项错误。同源染色体的联会是减数分裂中特有的行为,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无联会行为, 故C项错误。a为间期;c中染色体散乱排列, 所以为前期;d中染色体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 所以为中期;e中染色体加倍且向细胞两极均分, 所以为后期;b中细胞膜内陷, 且核膜重新出现, 所以为末期, 故图中的细胞在细胞周期中出现的顺序是a→c→d→e→b, D项正确。

【答案】D

【方法指导】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审题, 明确图中表示的是“有丝分裂”。

(2) 根据染色体的行为特征和分布情况判断每个分裂图所处的时期。

(3) 明确基因突变发生在DNA复制时期即间期。

【对点训练2】 (原创) 下面甲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核内染色体及DNA数量变化曲线图, 乙图是细胞分裂图像。下列相关叙述中, 错误的是 ()

A.甲图中实线表示核DNA的含量变化, 虚线表示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B.甲图中AB段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C.乙图中的细胞处于甲图中的DE段

D.①、⑤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不同

【解析】从甲图中实线上升阶段是逐渐上升的, 可以很容易判断实线表示核DNA的含量变化, 在后期虚线表示的结构先升高又下降, 所以虚线表示的是染色体的含量变化, A项正确。甲图表示的是有丝分裂过程, AB段表示DNA的复制过程, 该过程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但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B项错误。乙图所示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所以对应甲图中的DE段, C项正确。 (1) 、 (5) 是由姐妹染色单体变成的, 一般情况下所含的基因相同, 但也可能因为基因突变而不同, D项正确。

【答案】B

考点三、有丝分裂的过程

【典例3】 (2010·江苏卷) (改编) 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男性正常情况下产生1种初级精母细胞

B.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

C.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

D.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223

【解析】A项中, 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一男性正常情况下产生1种初级精母细胞。B项中,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基因突变可能使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C项中, 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四分体时期, 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D项中, 正常情况下, 一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精子, 两两相同, 故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为100%。

【答案】D

【技巧点拨】精子、卵细胞的种类和数目的计算方法:

(1) 1个含n对等位基因的精原细胞, 经过减数分裂后, 能形成4个精子, 2种类型。

(2) 1个含n对等位基因的卵原细胞, 经过减数分裂后, 能形成1个卵细胞, 1种类型。

(3) 1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体, 经过减数分裂能形成2n种精子或卵细胞。

【对点训练3】 (2012·衡阳模拟) 下列细胞既含同源染色体, 又含染色单体的是 ()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②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③有丝分裂后期

④有丝分裂中期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进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 细胞内不再存在同源染色体, 因此, ②⑥无同源染色体。DNA复制后, 形成染色单体, 当着丝点分裂后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 即不存在染色单体。着丝点分裂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因此, ③⑥不存在染色单体。故既含同源染色体, 又含染色单体的是①④⑤。

【答案】C

考点四、细胞分裂图像的判断

【典例4】 (2012·广东佛山市二模) 甲至丁为二倍体生物卵巢中的一些细胞分裂图, 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若图中所示细胞分裂具有连续性, 则顺序依次为乙→丙→甲→丁

B.甲、乙、丙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目依次为4、2、1

C.若乙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 则丁的基因组成为AaBb

D.乙是次级卵母细胞, 丁可能为卵细胞

【解析】甲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其他几个细胞处于减数分裂, 故A项中的排列顺序应为甲→乙→丙→丁, A项错误。甲中的染色体组数目为4, 乙中的染色体组数目为2, 丙和丁中的染色体组数目为1, B项正确。若乙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 则丁的基因组成可能为AB或Ab或ab或aB, C项错误。乙细胞中既有同源染色体, 且每条染色体中有姐妹染色单体, 所以该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 D项错误。

【答案】B

【方法指导】分裂图像的判别方法 (以二倍体为例) :

(1) 染色体数目为奇数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

(2) 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细胞或成熟生殖细胞。

(3) 出现联会、四分体、四分体排列和分开等现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

(4) 无上述现象为有丝分裂。

【对点训练4】 (2012·济南三模) 下图是某雌雄异体的高等动物体内两个细胞的分裂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此生物体一个正常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有8条

B.若图Ⅱ细胞的①中有基因B, 则图Ⅰ5中含有基因B或b

C.图Ⅰ中3和7表示性染色体X, 图Ⅱ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D.图Ⅰ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图Ⅱ细胞中的两倍

【解析】图Ⅰ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从该图中可以判断, 完成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 (体细胞) 中染色体数目为4, 则该生物体的一个正常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在有丝分裂后期可以达到8条, A项正确。结合图Ⅰ和图Ⅱ可以判断, 1、5、4、8、 (①+②) 为常染色体, 2、3、6、7为性染色体。由于该个体的基因型是未知的, 所以若图Ⅱ细胞的①中有基因B, 则图Ⅰ5中含有基因B或b, B项正确。图Ⅱ所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所以无同源染色体, C项正确。图Ⅰ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4, 图Ⅱ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是1, 故D项错误。

【答案】D

考点五、减数分裂异常原因分析

【典例5】 (2011·山东卷) 基因型为AaXB 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 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 正确的是 ()

(1) 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首先要明确题中形成的配子异常之处有两点:一是含有两个2号染色体上的A;二是无性染色体。然后结合基因型和减数分裂过程可推测是在减数分裂哪个时期染色体发生了不正常的分离。值得注意的是无性染色体, 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性染色体没有分离所致, 也可能是因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两条染色单体变成的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

两个A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 产生AA配子, 说明2号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没有分离, 形成含有两个A基因的配子。形成的配子没有性染色体, 有两个可能: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X、Y没有分开, 形成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没有性染色体, 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有XY两条性染色体;二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性染色体正常分离,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性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或分开后移向同一极, 结果形成的配子中一个缺乏性染色体, 另一个多一条性染色体。

【答案】A

【方法指导】细胞分裂过程中产生异常细胞的原因分析:

(1) 纺锤体形成受阻

低温诱导或用秋水仙素处理, 使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受阻, 导致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形成多倍体细胞。

(2) 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导致所产生的次级精 (卵) 母细胞异常, 进而使产生的配子全部异常。

(3) 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 导致产生的配子有一半异常。

【对点训练5】 (2012·山东卷) (改编) 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 错误的是 ()

A.图中所示的变异类型都是染色体的数目变异

B.从图中可以看出, 具有Y染色体的不一定是雄性个体

C.正常的果蝇具有8条染色体

D.用红眼雌果蝇 (XRXR) 与白眼雄果蝇 (Xr Y) 为亲本杂交, 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 其原因只能是基因突变

【解析】图中的几种类型都是性染色体的数目发生了异常, 属于染色体的数目变异。具有Y染色体的不一定是雄性个体, 如XXY类型是雌性个体。正常的果蝇具有2个染色体组, 共8条染色体。用红眼雌果蝇 (XRXR) 与白眼雄果蝇 (Xr Y) 为亲本杂交, 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 其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 还可能是环境改变引起表现型变化, 或者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 形成了不具有性染色体的卵细胞, 再与含Xr的正常精子受精, 形成了Xr O型雄性不育个体。

【答案】D

题组训练

1. (2012·合肥二模) 若用15 N标记的胸腺嘧啶处理活的洋葱根尖, 1h后洗去游离的15 N标记的胸腺嘧啶, 几小时后, 检测放射性;若用15 N标记的尿嘧啶处理另一同样的材料, 1h后洗去游离的15 N标记的尿嘧啶, 几小时后, 检测放射性。其结果是 ()

A.二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

B.二者都只有部分细胞能检测到放射性

C.前者只有部分细胞能检测到放射性, 后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

D.前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 后者只有部分细胞能检测到放射性

2.如图, 甲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正常培养中, 某时刻所测得的不同DNA含量的细胞在整个细胞群体中的分布情况。当向该培养液中加入某种化合物并连续培养几小时后, 分布情况如图乙所示, 则该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是 ()

A.促进DNA复制

B.促进着丝点 (粒) 分裂

C.抑制四分体形成

D.抑制细胞质分裂

3. (2012·大连二模) 如图表示两个动物细胞分裂时的染色体行为,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它们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动物, 则它们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是不同的

B.如果它们分别代表同一种动物的不同细胞, 则它们的差异是由于染色体变异引起的

C.图P和图Q中, 每条染色体上的两个DNA分子所携带的基因均有可能出现差异, 但图P出现这种差异的概率明显大于图Q

D.图P最终产生的子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与图Q最终产生的子细胞相同

4. 用32 P标记玉米体细胞 (含20条染色体) 的DNA分子双链, 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 P的培养基中培养, 在第一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和后期, 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数和被32 P标记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40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5. (2012·西城区二模) 下图为某种植物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规律性变化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②过程是有丝分裂间期, 此时细胞内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B.低温处理导致④→⑤过程中染色单体不分开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C.⑤→⑥过程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增加一倍

D.⑥→⑦过程中DNA解旋酶可使染色体解旋变为细丝状的染色质

6. (2012·淮安三模) 下图分别表示某高等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和减数分裂部分阶段每个细胞核DNA含量变化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CD含量下降的原因和图乙CD段含量下降的原因相同

B.图甲中AB含量上升的原因和图乙AB段含量上升的原因相同

C.图甲中DE段所处时期和图乙DE段所处时期相同

D.图甲中BC段染色体含量变化和图乙BC段染色体含量变化相同

7. 如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某种分裂的两个时期的结构模式图, a、b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关于两图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此时期没有遗传物质的复制

B.两图说明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C.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不发生在两图所处的分裂时期

D.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卵原细胞, 且图2是卵细胞, 则图1是次级卵母细胞

8. 如图是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某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结果,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细胞①中染色体数目最多

B.细胞②处于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C.在细胞周期中细胞③所处时期的时间最长

D.持续观察细胞②, 可见其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9. (2012·潍坊模拟) 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 (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的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①正在发生交叉互换

B.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形成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C.细胞①有4个四分体

D.细胞③分裂结束后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B的两个子细胞

10. (2012·皖南模拟) 某生物兴趣小组观察了几种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并根据观察结果绘制出如下图形。下列与图形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在此时期之前细胞中央出现了赤道板

B.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此阶段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此阶段染色体着丝点发生分裂

D.如果丙图表示精巢内的几种细胞, 则C组细胞可发生联会并产生四分体

11. 如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与观察,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B过程的主要目的是洗去盐酸, 避免对染色的影响

B.A过程时间太久会使根尖过于酥软, 难易制片

C.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一个细胞连续的分裂过程

D.在低倍镜下找到清晰的物像后, 可以换用高倍镜继续观察

12. 下列是有关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信息。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图1中A1B1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基因突变易发生在图1中的哪一段?________。

(2) 图5细胞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__段。D2E2段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与图1中的________段变化相同。 (填序号)

(3) 雄性激素能促进图3、图4、图5中的哪一个细胞的形成?________。图5子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图3~图5中的哪一个细胞正在发生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________。

(4) 图3细胞中有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_________个染色体组, ①和⑤在前一时期是_________。

(5) 若图1纵坐标是细胞周期中细胞的DNA数, 则图3~图5中哪个细胞的DNA含量与图1中D1E1段的相等?_________。

13. 下列图甲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 图乙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该植物组织切片有丝分裂的亚显微照片。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_________区细胞, 请按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排列图乙中细胞A、B、C、D的准确顺序_________, 该区域的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

(2) 细胞是独立分裂的, 但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原因是_________。

(3) 某同学在镜下观察到了A图像, 发现了赤道板, 请你评价他的观察结果:_________。

(4) 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可选择_________区细胞, ③和④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 (填“是”或“不”) 发生改变。

(5) 若下图E、F、G、H表示该个体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 a、b、c、d表示某四种结构或物质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 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图中的哪个细胞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 。

参考答案

1.C 解析:胸腺嘧啶是DNA特有的碱基, 所以只有在能进行细胞增殖的细胞中能检测到胸腺嘧啶中的15 N, 根尖细胞中只有分生区的细胞才能进行增殖, 所以只有部分细胞中能检测到15 N。尿嘧啶是RNA特有的碱基, 根尖的所有的细胞都要合成蛋白质, 合成蛋白质的第一步是转录形成RNA, 因此在根尖的所有细胞中都可以检测到尿嘧啶中的15 N。

2.D 解析:通过图甲和图乙的对比, 发现加入化合物后, 导致DNA含量高的细胞数目相对增多, 而促进着丝点 (粒) 分裂和抑制四分体形成对DNA含量都没有直接影响;从甲图可以看出, 原来DNA复制能正常进行, 才会出现不同细胞中DNA含量不同;该化合物很可能是抑制细胞质分裂, 从而导致部分细胞中DNA含量增多。

3.C 解析:图P中, 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因此图P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图Q中, 染色体的着丝点 (粒) 排列在赤道板上, 因此图Q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图P出现基因差异明显大于图Q的原因是图P除了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外, 还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4.C 解析:32P标记玉米体细胞 (含20条染色体) 的DNA分子双链, 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 P的培养基中培养, 根据半保留复制, 在第一次细胞分裂的中期, 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数是20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数是20;后期染色体暂时加倍, 根据半保留复制, 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数是40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数是40, 故C项正确。

5.C 解析:⑥→⑦过程中染色体解旋变为细丝状的染色体, 不是DNA解旋酶的作用, DNA解旋酶作用于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D项错误。

6.B 解析:甲图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加倍的原因是DNA的复制, 乙图中细胞核中DNA含量加倍的原因也是DNA的复制, B项正确。

7.D 解析:若图中的两个细胞由一个卵原细胞分裂而来, 图2是卵细胞, 图1则为第一极体, D项错误。

8.D 解析:因为细胞在解离过程中已经被杀死, 所以无法看到一个细胞连续的分裂过程, 所以D项错误。

9.D 解析:细胞③为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因为该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 所以细胞③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 故细胞分裂完成可能产生子细胞的基因型是AB或ab或Ab或aB, 所以D项正确。

10.B 解析:乙图中每条染色体中含有染色单体, 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目关系相符, 此阶段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B项正确。

11.C 解析:由于在解离过程中细胞被杀死, 所以在显微镜下看不到一个细胞连续的分裂过程, C项错误。

12. (1) DNA的复制 A1B1段

(2) E2F2 C1D1

(3) 图4 卵细胞和极体 图4

(4) 4 4 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

(5) 图5

13. (1) b B→A→D→C 线粒体

(2) 制作装片标本时细胞已经死亡

(3) 赤道板只是一个位置, 不是真实结构, 因此赤道板是看不到的

(4) d 不

(5) F

分裂与整合 篇4

备考导航

我国封建社会历时2300多年,其中统一时间长达1600多年,并且在处于分裂状态的

700余年中。还出现过许多局部统一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表明:统一是全

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统一问题在最近几年的高考中都有体现,今后仍然是命题的重点,特别注意与台湾问

题联系起来考查的命题潜在空间较大。

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 封建国家的统一趋势

能力目标

1.国家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及其原因,既要进行一般性的掌握,又要结合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加以掌握。

2.认识到分裂时期也蕴含着统一的因素,包括一些局部统一的王朝,为最终统一奠定了基础。

3.系统归纳历代封建王朝为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包括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战争、促进民族融合的民族交流与往来等。

重点、难点、

计划课时:一课时

复习过程: 专题知识归纳

1、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的分裂与统一

我国封建社会长达23的历史,出现过三次大分裂,四次大统一[秦晋隋元]的局面。从时间上看,合长于分[春秋战国:560余年,秦至东汉末:400多年;东汉至隋:273年,隋唐:300年;五代至元:370年,元至清:560年];从空间上看,合的范围不断扩大;从程度上看,合的稳定性越来越大。

整个封建社会,统一是国家发展的主流,分裂是暂时的、次要的。期间有9个统一王朝:秦,西汉2,东汉195年,西晋51年,隋37年,唐289年,元,明276年,清268年。200年以上的有汉唐明清四朝。而且即使是分裂时期也存在明显的统一趋势。如战国时期诸侯大国的局部统一,三国时期各政权的局部统一;还有曹魏、前秦、北魏、北周、五代、金等政权都曾统一过北部黄河流域。

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表明:统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自进入封建社会,我国出现过三次大分裂、四次大统一的局面:

①全国大统一: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两汉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

西晋的短期统一;

隋唐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时期;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多民族国家空前辽阔的时期;

明清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时期。

②局部统一:在我国的大分裂时期,往往很多时期是局部统一。

战国时期,诸侯大国“战国七雄”的局部统一;

东汉后期,曹操对北方的局部统一;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各自境内的局部统一;

十六国东晋对峙时期,东晋在南方的局部统一以及前秦在北方黄河流域的短暂局部统一;

南北朝时期,北魏、北周对黄河流域的局部统一和宋、齐、梁、陈在南方的局部统一;

五代、辽、来、夏、金时期,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的局部统一,南宋在江南地区的局部统一;

少数民族政权辽、金在我国北方的局部统一等等。

③大分裂时期:主要包括三次大分裂: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一公元前2)的割据混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的大分裂;

五代辽宋夏金时期(907—1279年)的民族政权并立。

④大统一时期的分裂局面:大统一时期也曾经有少数分裂局面的出现。

西汉前期的王国问题引起的地方分裂割据;

东汉后期自黄巾起义后的军阀割据混战时期(184——2);

西晋后期(从3匈奴贵族刘渊建立汉国至3灭掉西晋)的北方各民族相互争战和内部纷争;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763—9)的藩镇割据,特别是黄巢起义后(875—907年)唐朝名存实亡时期的藩镇割据混战;

清朝前期的“三藩之乱”(康熙时期)。

2、历代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理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只是大体上规定了诸侯对周王应尽的几点义务。对诸侯国的管辖措施几乎无从谈起,于是后来出现了春秋战国长期的分裂混战,周天子的地位一再下降,最后连当诸侯的资格也没有了。

②秦统一后实行郡县制,秦始皇规定了郡守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命,对周朝而言,这显然是个进步。

③西汉初年虽实行分封,“天下非刘氏莫属也”,但随着王国问题的日益严重,“文帝采贾

谊之议,分齐赵,景帝用晁错之计,削吴楚,武帝施主父偃之策下推恩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汉书•诸侯王表序》),至此以后,王国由大分小,实力大减。到武帝时,“作佐官之律,设附益之法,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同上书)。所以西汉中期以后,大小诸侯国的官吏由中央任免,地方管理实际是诸侯国与郡县制并行的办法。

④隋唐对期,由于结束了长期的分裂, 实现了统一,疆域辽阔,对地方的管辖已初步形成了按不同类型采取不同形式的做法。通过科举制任用各地地方官,有时还进行政绩考核。从唐玄宗开始,在边境地区设置军镇长官称作节度使,该职务集当地军事、行政、财政大权于一身,甚至不听中央节制,并因此导致了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局面。

⑤北宋开始后,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派文臣到地方做知州,管理政事;派转运使到地方管理财政,从而把地方的行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到中央,对加强中央集权起了一定作用。

⑥元朝统一全国后,疆域空前辽阔,于是建立行省制度,由中央委派官吏管理,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⑦明朝的地方机构,实际是一种地方三权分立制度。明太祖首先把元朝实行的行省机构废除,在各地同时设立布政司、按察司和都司,分掌地方的行政、司法、军政。三司互不统辖,分别直接隶属中央的相关部门,这种做法不仅职权明确、上下贯通,而且更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⑧清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的时期,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吸取了前代很多有益的经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机构管理体制。在区分不同类型采取不同形式的做法上,在满洲和蒙古族生活区域,设置五将军辖区;在藏族地区的西藏和青海,专设两个办事大臣辖区;其他内陆和沿海地区,则实行元朝开创的行省制度。在机构设置上,根据不同情况在各省区分设总督、巡抚、将军、办事大臣,管理地方;又设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同时对藏族等少数民族的管理,还制定了较为规范的政策,对西南大规模进行改土归流。清朝时期,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从政策到措施都比以往朝代更加完善。

⑨明清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武力镇压地方割据叛乱势力,如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叛乱,镇压“三藩之乱”;利用宗教进行统治,如、**册封制度的创立,明朝僧官制度等;反击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如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胜利。

3、中国疆域变迁

商朝:东到大海,西到陕西西部,东北到辽宁,南到长江流域。

秦朝: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南到南海。

唐朝:东到大海,西到咸海,东北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到南海。

元朝: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新疆、中亚地区。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的范围之内。

清朝: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的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重点问题精讲

1、国家统一的原因与影响

1)、国家统一的原因:

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及时调整是封建国家统一的根本原因。

②民族融合的不断加强使民族矛盾逐渐缓和,中华民族内部凝聚力的日益加强是封建国家统一的基本原因。

③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和不断的完善发展。

④中原汉族先进文化的吸引]力,使少数民族的统一向心力不断增强。

⑤统治者注意采取维护国家统一的政策。

⑥长期战乱后,人民渴望统一。

⑦卓越历史人物致力于统一的伟大作用。

2)、国家统一的影响:

①保持了社会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 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 ④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⑤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⑥有利于边疆的巩固和开发。

⑦有利于建设大型社会工程,如水利设施、长城等。⑧有利于抵御少数民族政权的掠夺。

⑨有利于抵御外国的侵略等。

2、国家分裂的原因与影响

1)、国家分裂的因素有:

①由于政治黑暗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及阶级矛盾激化,导致中央集权统治力量的衰弱而无力控制地方。

②地方割据势力膨胀而最终压过中央集权力量。

③或由民族矛盾尖锐所导致。但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是造成分裂的根本原因。

2)、国家分裂的影响:

长期的分裂割据必然影响到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影响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影响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由于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因而长期分裂之后建立起来的统一王朝,其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然大大加强。

3、综合评价封建国家的分裂与统一

①从直观上看,中国封建社会是在国家分裂与统一的交替发展中最终走上统一的。但应当看到每一次分与合的交替并不是历史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因为每一次交替过程,都使国家统一的基础更加牢固,条件更加充分,因此从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纵观历史上的统一,实施统一的统治者往往采取综合准备和切实可行的方法。

这对我们今天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一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发展经济实力,为统一奠定坚实基础;争取政治优势,为统一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增强军事实力,为统一提供可靠的保证。纵观中国古代历史,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不以少数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③中国古代统一之所以能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主要原因:

第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第二,儒家的“大一统”思想占统治地位,对维护国家统一起有利作用;

第三,一批杰出人物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康熙帝等为国家的统一奠基、巩固、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四,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民族融合,历史文化认同不断强化,从而形成统一的历史潮流;

第五,中国独特的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条件,造成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历史上多数重大政治活动都具有明显内向性;二是如马克思所说的,亚洲的大河流域需要有中央集权的机构来执行公共工程的职能,中国地理条件之整体的统一性具有促进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

④要辩证地认识封建国家分裂的作用和影响:

一方面要看到国家分裂给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如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迟滞,人民生活贫困等;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国家分裂过程中历史的客观发展,如多民族的融合,人民渴望统一,经济文化的交流等因素。

⑸对国家分裂和统一的认识:

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结果,它使中华民族历史前后相接,绵延至今。历史发展是螺旋式的上升运动。“离”、“合”、“治”、“乱”虽然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正是在“离”、“合”、“治“、“乱”中,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得到了发展和巩固。从历史的长远发展看,国家的统一,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实现各民族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从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统一是国家发展的主流,分裂是暂时的、次要的。

4、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替。

(1)原因:

中国古代王朝频繁更替的根源在于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具有分散性;统治集团的腐败和争权夺利的斗争是导致王朝更替的内在原因;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是导致王朝更替的重要原因;少数民族的倔起,民族之间的利益冲突。

(2)认识:

从王朝更替的结果与影响看,统一王朝和分裂割据政权的更替出现,但国家统一始终是主流,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王朝更替虽然暂时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新建立的王朝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又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5、历代疆域类型: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政权形式、行政制度、管理办法的具体情况非常复杂,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差别也很大,疆域的定义很难确定,也很难一概而论。疆域主要类型则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正式行政区:一般置农业区,或半农业牧区。有正式的、分级的行政机构。

②特殊行政区:历代在边远地区新设置的行政单位,多数是新控制或占领的地区,在非汉族(或本民族)聚居地区所设置的行政区,统治者给予一定的优待,实行比较松散的管理。这种特殊行政区往往是一种过渡形式,当条件成熟后,就会改为正式行政区。

③军事驻防、屯垦区:在边疆地区设置的以军事机构控制、监护、管理当地行政事务的区域。

④民族或地方自治地区:在非汉民族聚居区或新控制的地方政权范围内设的行政区。它们对内部事务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⑤实际统治区:一个政权或政治实体实际上控制的,并得到相邻政权实际承认或没有受到干预的区域。

古代中国的分裂与统一(考点04)同步训练

1、大一统王朝屡屡被农民起义推翻一再印证了“舟水之喻”。秦末和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共同点是

A、以民间宗教为组织形式 B、带有反对民族压迫的特色

C、为反对苛政而举兵 D、以“平等”的口号相号召

2、下列各项,属于清乾隆帝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史实是

A、册封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 B、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

C、平定准噶尔贵族噶尔丹的叛乱 D、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3、秦朝之所以被认定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主要依据是 A、确立了皇权至高无上

B、开创了具有深远影响的政治、经济制度

C、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D、统一了文字

4、从西晋灭亡到隋朝建立,曾统一过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是

A、氏族和鲜卑族 B、氏族和匈奴族 C、鲜卑族和匈奴族 D、契丹族和女真族

5、汉武帝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了封建“大一统”,这一历史概念的核心是

A、管辖疆域空前广大和统一 B、皇帝即天子,天下臣民皆听命于皇帝

C、尊儒尚法是其统治的根本思想 D、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6、在我国古代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定都于今天的

A、西安地区 B、洛阳地区 C、北京地区 D、南京地区

7、元朝时,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属

A、辽阳行省 B、吉林行省 C、黑龙江行省 D、岭北行省

8、下列各项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旨在维护国家统一、防止分裂割据的是①秦始皇废分封制,实施郡县制②北宋设置通判和转运使③明朝初年废中书省、罢丞相,权分六部④清朝雍正、乾隆年间设立军机处、裁撤议政王大臣会议

A、①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④

9、“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沼,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 A、宋 B、元 C、明 D、清

1、C 2、B 3、C 4、A 5、B 6 、C7、A 8、B 9、B 10、C 11、B 12、D 13、C 14、B 15、C 16、A 17、A

10、我国古代中央政权对西部地区的管理和开发,率先考虑的问题大多是

A、推行和亲政策 B、推行垦荒屯田 C、设置管辖机构 D、发展民族经济

11、明清(1840年以前)时期,国家的统一与稳定受到威胁,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①封建贵族割据势力的叛乱②外国侵略势力的入侵③外国传教士干涉中国内政④国家实力的日趋衰落 ⑤民族矛盾的激化 A、①④⑤ B、③④⑤ C、③④ D、②③④

12、清朝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原因有①沙俄的控制和压迫②清朝政府民族政策正确③清朝国力强盛的影响④虽烈的民族意识驱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设立正式行政机构,对台湾实行管辖始于 A、东吴 B、隋朝 C、元朝 D、清朝

14、西汉在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的主要职能是①政治管理②军事管理③保护商旅④文化交流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唐朝设立了一些机构管理新疆地区,下列哪一组机构是唐朝设立的①北庭都护府②乌里雅苏台将军③安西都护府④伊犁将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明清时期,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西部边疆地区管理而采取的措施有①僧官制度②册封制度③改土归流④设置台湾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7、清朝在边疆地区实行将军、办事大臣、盟旗等制度,其积极作用是①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②继承和推广了满洲的八旗制度③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④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板图的基础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观察下面三幅地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1) 三幅地图分别反映了哪三个时期?

(2)这三个时期的政治特点分别是什么?

(3)根据这三幅图(三个时期)所反映的我国历史发展趋势:

19、将下列中国古代王朝疆域图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排在第三的是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噶尔丹自立为准噶尔汗。他南下侵占回部(维吾尔族居住地区)诸城郭,占领南疆,向康熙帝提出:“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注:君、长皆为统治的意思)1690年,在沙俄支持下,他悍然进军内蒙古,康熙帝亲自带兵在乌兰布通打败噶尔丹。16,康熙帝再败噶尔丹于昭莫多。噶尔丹众叛亲离,次年服毒自杀、

材料二 l862年,俾斯麦在议会上发表演说:“德意志所瞩望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普鲁士的威力……当代重大问题不是用说空话和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的。”

材料三 1860年12月,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举行特别代表大会,169名代表一致投票通过一项法令,取消这个州与其他各州的“联盟关系”;密西西比州立法机关以84票对15票、佛罗里达州以62票对7票、亚拉巴马州以461票对39票、得克萨斯州议会以160票对8票决定脱离美国联邦;田纳西州是公民投票,10/万票叶4.7票,也是决定脱离联邦。……在总统就职演说中,林肯表示:“任何一个州都不能单凭自己的决议合法地退出联邦,任何为此而通过的决议和法令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举出康熙帝所做的与打败噶尔丹作用类似的三件大事。

(2)材料二中的“重大问题”、“要用铁和血来解决”各指什么?俾斯麦是如何实现上述主张的?

(3)从背景和影响两方面,指出材料二、三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的相似之处。

(4)材料一中“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和材料三中各州投票行为的共同实质是什么?二者的最终结局说明什么?

(5)材料中康熙帝、俾斯麦、林肯的言行有何共同之处?对此你如何评价?

21、清朝前期存在着哪三种不同的民族矛盾?结合史实说明清政府为解决这三类矛盾分别采取的措施及作用

参考答案

1、C 2、B 3、C 4、A 5、B 6 、C7、A 8、B 9、B 10、C 11、B 12、D 13、C 14、B 15、C 16、A 17、A

18、(1) 图一:春秋 图二:战国 图三:秦朝

(2) 春秋:诸侯争霸;奴隶社会瓦解。

战国:兼并战争;一系列变法运动的开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秦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始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3) 由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由奴隶制走向封建制:

19、C

20、(1)平定三藩之乱;派施琅进兵台湾,设台湾府;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打败沙俄侵略者。

(2) “重大问题”指德意志统一。“要用铁和血来解决”指用暴力手段实现统一。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

(3) 背景:都进行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美国南方奴隶主的分裂活动与德意志的分裂局面都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影响:都完成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4) 实质:制造叛乱,分裂国家。

说明:任何破坏国家统一的分裂行径都难以得逞。

(5) 共同之处:坚决维护或完成国家的统一。

评价: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力提高;符合当时本国人民利益。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21、存在的三类矛盾:满洲贵族统治者与汉族的矛盾;清朝中央政府与边疆地区的民族矛盾;中华民族与欧洲侵略者的矛盾。

解决第一类矛盾:镇压人民的反清斗争,加强君主专制,大兴文字狱;基本沿用汉族的官制、科举制度等;奖励垦荒,实行更名田,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通过这些措施,维护了满训贵族的统治地位,笼络控制了汉族地主阶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与农民阶级的矛盾,使清朝前期统治相对稳固。

解决第二类矛盾:粉碎准噶尔贵族割据势力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确立和**的册封制度,设置驻藏大臣;在西南地区“改土归流”;派施琅进兵台湾,设台湾府;在中央设理藩院,在边疆地区设置将军和办事大臣辖区等行政机构。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各民族间形成不可分离的关系。

分裂与整合 篇5

对称分裂是产生具有同样命运子细胞的分裂方式。当一群干细胞被作为一个群体看待时, 具有同样发育潜能的干细胞可能在一些分裂过程中只产生具有干性的子细胞, 而在另一些分裂过程中则只产生分化细胞。总的来说, 干细胞可完全依赖于对称分裂或依赖于对称分裂和不对称分裂的组合。在模式生物Caenorhabditis elegans, Drosophila和脊椎动物的研究中, 干细胞的这两种分裂方式均有充足的证据。

在本篇综述中, 我们将探究多数干细胞对称或不对称的分裂模式及这两种模式之间如何受发育阶段和环境中信号调控达到平衡以产生适当数量的干细胞和分化的子细胞。在此, 我们根据细胞分裂产生子细胞命运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称分裂和不对称分裂。尽管已有的数据并不完全, 它们仍可表明绝大多数干细胞具有在对称分裂和不对称分裂之间转换的能力, 而疾病状态下这两种分裂模式间转换的平衡是缺陷的。

1 干细胞和不对称分裂

不对称细胞分裂在干细胞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研究表明不同物种, 不同组织间的干细胞不对称分裂机制不尽相同甚至完全不同, 但可能有一些共同的调控过程, 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1) 细胞分裂时细胞命运决定因子不对称分布于子细胞中。典型例子是Drosophila成神经细胞的不对称分裂。在Drosophila成神经细胞中, 一个进化中保守的细胞命运决定因子Numb不对称分布于将要分化的子细胞中。Numb是Notch信号通路的抑制因子, 其不对称分布导致细胞命运的不同[2]。

2) 细胞极性因子不对称分布或受外源信号调控导致中心粒和纺锤体的不对称分布。Par-3, Par-6和a PKC这3种蛋白在胞内的不对称分布决定了细胞极性轴的取向, 进而引发其它命运决定蛋白和纺锤体的极性分布[3]。此外, Yamashita等报道在Drosophila雄性生殖干细胞分裂过程中, 在干细胞巢提供的信号的作用下, 母细胞的中心粒留在靠近细胞巢一侧, 而子中心粒移入细胞另一侧, 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命运也不同[4]。

3) 干细胞巢通过信号传导和直接与干细胞相互作用调控其分裂面和胞内信号不均分布导致干细胞的不对称分裂。干细胞巢是维持干细胞状态的“微环境”。Drosophila生殖干细胞可重复地定向分裂产生一个留在干细胞巢中的保留干细胞特征的子细胞和一个被排出干细胞巢并开始分化的子细胞。卵巢中, 组成干细胞巢的帽细胞合成配体Decapentaplegic (DPP) 和Glass bottom boat (GBB) , 他们可激活生殖干细胞中的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 信号传导, 因此抑制编码促进分化的蛋白的bag-of-marbles基因。干细胞巢和生殖干细胞接触部位的特定连接将干细胞锚定于其上。更重要的是, 这些定向不对称分裂的干细胞控制子细胞的定位, 进而控制它们与外界信号的接触从而调控干细胞特性。

4) 不朽DNA链在子细胞和母细胞中的不对称分配。Shinin等在成体肌肉干细胞肌卫星细胞中已观察到母细胞的DNA链倾向于共同进入某一子细胞, 这从一定程度上暗示维持干细胞特性的子细胞保留母链DNA, 以避免可能发生的复制错误和突变。该现象在体外培养中同样存在, 说明其独立于体内的干细胞巢[5]。

5) 染色体的表观遗传修饰, 折叠形成二级结构等。一些染色质结合因子, 如可激活或抑制组蛋白修饰的因子, 可影响参与自我更新过程的DNA结合蛋白的表达和作用, 进而影响该DNA的表达和活性, 使表观修饰不同的子细胞具有不同的表达和命运, 参与不同的生理活动[6]。

现已证实, 虽然有相当的保守性, 不对称分裂机制在不同的物种和不同的组织中具有特异性。有的组织的不对称分裂一种因素占主导, 如C.elegans受精卵的不对称分裂主要需要PAR-3, PAR-6和位于表层的非典型蛋白激酶C (PAR-a PKC) 复合物的不对称定位, 而不对称分布的PAR蛋白反过来也控制纺锤体定位和胞质细胞命运决定因子的不对称分离[7]。有些则是综合作用的结果, 胞外信号影响胞内决定因子的分布, 而胞内因子的不对称分布也影响对胞外信号的应答, 如Numb改变了继承它的子细胞对Notch信号的应答。

2 对称分裂可扩增干细胞数量

在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发育过程中均能观察到干细胞的对称分裂, 且对称分裂在创伤修复和再生中也十分常见。干细胞以对称分裂方式增殖以干细胞数目的增加为标志。

在C.elegans的生殖系中, 线虫孵化出来时仅有两个生殖干细胞, 但在以后的幼虫发育阶段, 它们却繁殖出成体性腺中约2 000个子细胞, 包括一池未分化的性细胞和一池分化的配子细胞。一些证据表明C.elegans生殖细胞在幼虫发育阶段对称分裂。首先, 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具有相同的大小和形态, 且分裂面和子细胞的位置也不固定。第二, 一个或多个生殖细胞可通过激光消融被移除而不影响干细胞自我更新和产生配子的能力。第三, 实验上在早期发育阶段, 即当所有生殖细胞均在增殖的时候, 对干细胞巢的重新定位使只要接近它的生殖细胞均能维持干性。最后, 干细胞巢的复制导致干细胞池的翻倍。因此, 在生殖细胞系的增殖阶段, C.elegans生殖细胞产生具有相同发育潜能, 却由于位置和干细胞巢数目的不同最终具有不同分化命运的子细胞[1]。在Drosophila幼虫发育过程中, 最近也观察到了类似的生殖细胞对称分裂的现象。

哺乳动物干细胞在胚胎或早期幼体发育阶段似乎也大量经历对称分裂以扩增干细胞数量。例如, 小鼠造血干细胞在妊娠中期每天都将数量翻倍, 表明这些干细胞中的大部分都须经历对称的自我更新分裂。但是, 目前对这些干细胞分裂的直接观测尚未实现。类似的, 幼体表皮的细胞分裂也似乎大多数是等分, 在干细胞存在的基底层产生形态相同的未分化细胞。但是, 形态位置相同, 均存在于干细胞部位的子细胞仍有可能具不同的分化潜能。因此, 在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发育潜能和细胞命运的时候, 对等分裂和不等分裂的推断都是基于一个不完整的标准的, 只是暂时适用的。

3 等分裂可持续到成体

等分裂的干细胞在发育中的组织中很常见, 但在成体中也常观测到, 如成体Drosophila的卵巢。Drosophila成体生殖干细胞一般不对称分裂, 但雌性生殖干细胞在实验操作手段下可被诱导进行对称分裂并再生出额外的干细胞, 其中之一被移出干细胞巢。因此, Drosophila成体生殖干细胞可在不对称分裂和对称分裂之间转换。

最近的实验进一步表明Drosophila生殖干细胞的子细胞尽管具有不同的细胞形态, 但仍具有相同的发育潜力。在卵巢中, 生殖干细胞可通过热击启动子诱导促进分化的活化因子bag-ofmarbles表达, 同时卵巢体细胞中DPP配体异位表达, 而丢失干细胞形态并获得了具分化命运的子细胞的细胞特征。当调节因子活性被抑制, 正在分化的细胞又可重获干细胞形态和干细胞的发育潜能[8]。

可能的解释是Drosophila生殖干细胞通过不等分裂产生具相同分化潜能但位于具有不同信号途径的干细胞巢的位置。这些相同的子细胞根据某些信号通路的存在或缺失而获取不同的标记。这一观点可被更直接地验证, 如调换两个子细胞在巢中的位置观察它们的命运是否调换或通过激光消融技术移除一个干细胞来观察另一个正在分化的子细胞是否可以进入干细胞巢并获取干细胞命运。但是这些物理操作在目前的系统下仍有相当的难度[1]。

4 干细胞分裂和肿瘤

干细胞对称分裂的自我更新能力可维持发育的可塑性, 增加生长能力和修复能力, 却也可能造成内在的肿瘤形成风险。一般情况下, Drosophila的成神经细胞受表层极性因子的不对称分布 (如PINS和a PKC) , 细胞命运决定因子 (如Numb和Prospero) 的不对称分布以及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分布而进行不对称分裂。但当调节不对称分裂的机制受到干扰, 这些成神经细胞便开始对称分裂并形成肿瘤。

缺少PINS的细胞克隆具成瘤性, 且缺少PINS和LGL的双突变细胞能产生主要由对称分裂和自我更新的成神经细胞组成的大脑。缺少细胞命运决定因子Numb或Prospero的细胞克隆具成瘤性并可在移植到新宿主后繁殖。此外, 这些肿瘤细胞在进行对称分裂40天后即具有染色体非整倍性。一个较具说服力的解释是对称分裂的能力可能是成瘤转变的前提条件且肿瘤至少部分反映出对称分裂的能力。

促进不等细胞分裂的机制在肿瘤抑制过程中扮演着进化上保守的角色。基因APC为Drosophila精原干细胞的不对称分裂所必需且也是哺乳动物小肠上皮细胞的一个重要的肿瘤抑制因子。Numb基因的缺失可能导致乳腺癌中Notch信号通路的过度兴奋。尽管这些基因的产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发生, 有些独立于它们对细胞极性的作用, 但它们作为肿瘤抑制因子暗示了不对称分裂本身可以抑癌。

对称分裂和肿瘤之间的关系被哺乳动物细胞中一些基因既能诱导对称分裂也能作为原癌基因的现象进一步证明。一个例子是a PKC, 一个非典型的蛋白激酶, 正常情况下作为PAR-a PKC复合物的一部分定位于成神经细胞顶端。变异的a PKC导致对称分裂的成神经细胞数目的增加。与Drosophila成瘤潜力相一致, a PKC在人类肺癌中也被确定为原癌基因。由此推测不对称分裂除了维持干细胞数目和分化后代的平衡, 可能还具有抑癌作用。

对称分裂可能不仅促进干细胞的增殖, 也进而促进染色体非整倍性的发生率。与这一假设相一致, 不对称分裂的机制调控纺锤体的定向。导致果蝇成神经细胞对称分裂出现非整倍性的原因可能是功能缺失的中心体, 不论是复制错误还是形态失常, 都可能导致染色体分裂异常。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由肿瘤抑制因子调控的中心粒功能对避免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十分重要。事实上, 在不等分裂的细胞中, 中心体和纺锤体似乎都被严格调控以保证子细胞获得不同的命运。可以合理推测被严格调控的中心体可保护染色体避免分离中的错误。如果是这样的话, 对称分裂可能不仅增加干细胞数目, 也会由于对纺锤体控制的放松而增加非整倍性和其它连带突变的可能性[1]。

5 展望

早期发育和损伤后的干细胞对称分裂对发育和损伤后修复具有重要意义。而其在依赖于发育和环境因素的对称和非对称分裂模式间的转换是增加修复能力并扩展细胞寿命的关键。干细胞对称分裂的增加具有致瘤的额外风险, 尤其考虑到肿瘤细胞经常出现于成体干细胞的转换过程中。此外, 如果肿瘤生长和发展由肿瘤干细胞驱动, 这一过程可能依赖于能使干细胞级数扩增的分裂模式。

今后的重要论题是干细胞是如何受调控而在对称分裂和不对称分裂间转换的。对这一过程在分子水平的认识不仅有利于基础干细胞学的研究, 还对干细胞治疗的调控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摘要:干细胞通过对称和不对称分裂进行增殖。前者多发生于发育过程或受伤害后的增殖过程中, 而后者在使干细胞维持自身特性 (自我更新) 的同时也能产生分化的后代细胞, 是其维持合适的干细胞数的一种方式, 因而被认为是干细胞的典型特征。干细胞对称分裂和不对称分裂之间的平衡对成体再生能力起关键作用, 失调则可能导致肿瘤。本文将对目前已取得的干细胞不对称分裂机制研究进展及与肿瘤发生关系进行讨论。

关键词:干细胞,不对称分裂,对称分裂,肿瘤

参考文献

[1]Sean J.Morrison, Judith Kimble.Asymmetric and symmetric stem-cell divisionsin development and cancer[J].Nature, 2006, 441:1068-1074.

[2]Le Borgne R., Bardin A., and Schweisguth, F.The roles of receptor and ligand endocytosis in regulating Notchsignaling[J].Development, 2005, 132:1751-1762.

[3]Suzuki, A., and Ohno, S.The PAR-a PKC system:lessons in polarity[J].J.CellSci, 2006, 119:979-987.

[4]Yukiko M.Yamashita, Anthony P.Mahowald, Julie R.Perlin, Margaret T.Fuller.Asymmetric Inheritance of Mother Versus Daughter Centrosomein Stem Cell Division[J].Science, 2007, 315:518-521.

[5]Vasily Shinin, Barbara Gayraud-Morel, Danielle Gomès, Shahragim Tajbakhsh.Asymmetric division and cosegregation of template DNA strands in adult muscle satellite cells[J].Nature Cell Biology, 2006, 8:677-682.

[6]LeonardI.Zon.Intrinsic and extrinsiccontrol of haematopoietic stem-cell self-renewal[J].Nature, 2008, 453:206-313.

[7]Strome, S.Wood, W.B.Generation of a symmetry and segregation of germ-line granules in early C.elegans embryos[J].Cell, 1983, 35:15=25.

分裂与整合 篇6

目前,单层方位各向异性的横波分裂特征已经明确,反演技术已经成熟,但是地下一般存在多层方位各向异性介质,分裂产生的快、慢横波会再次分裂,记录的横波资料可能发生过多次分裂[22]。对天然横波震相的多次分裂进行分析时,通常假设存在双层方位各向异性介质,对双层介质的四个分裂参数进行扫描寻找最优化的模型[23,24,25]。在转换波勘探中,往往采用自上而下的层剥离策略对多层方位各向异性进行反演[26]。总的来说,目前对横波再分裂的特征和反演方法研究较少,因此,通过正演对横波分裂和再分裂进行模拟与分析,对于横波分裂的反演和地下横向结构的探测具有重要意义。

观测方式决定正演记录的形式。自20世纪70年代横波分裂发现到90年代,多分量VSP测井是横波分裂和方位各向异性检测的主要观测方式[27],与地面横波资料相比,VSP资料可以精确记录某一段地层的方位各向异性,受地表影响小,而且不需要担心多种波型混杂的情况。但是,在研究多层方位各向异性介质的横波再分裂现象时,如果采用地面放炮、井中记录的常规VSP观测方式,需要对分段记录的横波资料精确拼接,比较繁琐;而井中放炮、地面记录的逆VSP观测方式更为简便,正演记录更接近转换波勘探中的上行横波资料。因此,正演时采用多方位逆VSP作为观测方式。

常用正演算法包括有限差分法[28]、有限元法[29]和伪谱法[30]等,交错网格有限差分由于算法简单和灵活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常规交错网格将质点速度和应力的不同分量定义在不同的网格点,当处理声阻抗差别很大的界面和各向异性介质时,需要对介质参数进行插值,降低了计算精度。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旋转交错网格差分格式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31,32]。它将波场同一物理量的不同分量定义在同一位置,避免了各向异性参数插值,可以准确模拟声阻抗差别很大的界面,非常适用于各向异性介质波场的模拟。

因此,采用旋转交错网格对ATTI介质的一阶速度-应力方程差分离散,并构造完全匹配层边界,实现了多层方位各向异性介质多方位逆VSP资料的正演;然后以此为基础,讨论了横波分裂与再分裂现象,对切向/径向能量比值和横波分裂参数随方位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最后采用层剥离策略对多层方位各向异性进行了反演和补偿,并探讨了层剥离方法的应用条件。

1 方法原理

假设y轴应力变化为0的二维三分量波动方程是对三维波场传播的极好近似[33],对于三维ATTI介质,只考虑地震波在OXZ平面内传播的情况,使即得到ATTI介质的一阶速度-应力二维三分量方程为

式(1)中,vi为速度分量,τij为应力分量,ρ为介质密度,cij为弹性参数,可以由VTI介质的弹性矩阵经Bond变换求取,并可以由更具物理意义的Thomsen参数νP0、νS0、ε、δ、γ、极化角θ和方位角φ来表示[34];其中,νP0和νS0分别是q P波和q S波沿TI介质对称轴方向的相速度,ε和γ分别是度量q P波和q S波各向异性强度的参数,δ是连接νP0和νP90的过渡性参数。

1.1 差分格式

旋转交错网格将质点速度分量和密度定义在整网格点,将应力分量和弹性常量定义在半网格点上,因而可以避免弹性常量的内插,具体定义方式如图1(a)所示。进行计算时,首先计算沿对角线方向的相关物理量的差分,然后利用对角线方向差分值的线性组合计算出沿坐标轴的差分。图1(b)说明了沿坐标轴的差分坐标系XOZ和沿对角线方向的差分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图1旋转交错网格差分格式(a)以及沿坐标轴和对角线方向两套差分的转换关系(b)Fig.1 Rotated staggered-grid finite-difference scheme(a)and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in finite-difference(b)

将上述坐标转换关系代入ATTI介质一阶速度-应力方程,并采用旋转交错网格进行差分离散,就得到时间二阶、空间2M阶精度的差分格式为

式(3)中,

式中,C(M)m为高阶差分系数。

1.2边界条件

在数值模拟中,需要在计算区域外侧构造截断边界以对波场吸收衰减。常用吸收衰减边界包括海绵层边界[35]、旁轴近似边界[36]、完全匹配层边界[37,38]等。完全匹配层(PML)边界理论上可以吸收来自任何方向的地震波而几乎不产生反射,应用最为广泛。因此,正演时采用完全匹配层对向外延拓的波场进行吸收衰减。

PML吸收边界的基本思路是把波场变量分解成垂直于边界和平行于边界的两部分,并在垂直于边界的方向上,引入阻尼因子以使得地震波在吸收层内指数衰减。根据上述思想,可以给出ATTI介质二维三分量一阶速度-应力方程沿x、z方向上的吸收边界,以vx和τxx为例。

式(4)中,vxx和vxz是vx沿x和z方向的两个分裂变量,τxxx和τzxx是τxx的两个分量;d(x)和d(z)分别是x和z方向上的阻尼因子,具体构造如下。

式(5)中,λ为PML边界厚度,s为吸收层内某一点到计算区域边界的距离,d0是基础阻尼因子。采用旋转交错网格对吸收边界方程进行差分离散,对vx的两个分裂变量vxx和vxz,有

对τxx的两个波场分裂变量τxxx和τzxx,有

其他波场物理量吸收边界方程的离散形式可以类似获得。由此可见,对旋转交错网格构造PML吸收边界时,没有必要直接沿对角线方向构造吸收边界,而可以用对角线方向的差分合成沿坐标轴方向的差分,仍然沿坐标轴方向构造吸收边界。

2 模型试算

首先以一个单反射界面模型为例,来检测差分格式和边界条件是否准确,并对横波分裂和再分裂现象进行直观分析。模型尺寸为2 000 m×4 000m,如图2(a)所示。上层参数vP0、vS0、ρ、ε、δ、γ、θ、φ依次为2 000 m/s、1 000 m/s、2 100 kg/m3、0.12、0.12、0.25、90°、30°,下层对应参数依次为2 100 m/s、1 100 m/s、2 200 kg/m3、0.15、0.15、0.3、90°、60°。正演所用网格尺寸为Δx=Δz=2 m,采样间隔Δt=0.5 ms,在(1 000 m,1 000 m)网格点上加载横波震源,激发主频30 Hz雷克子波。采用时间二阶差分、空间十阶差分旋转交错网格计算,并应用PML边界吸收衰减,依次得到t=500 ms和t=1 300ms的X分量波场快照,如图2(b)和图2(c)所示。分析可知,根据Christoffel方程计算的上层X方向纵波速度为1 920 m/s,由其计算的理论波前与正演结果一致,证明差分格式准确;向外延拓的波场得到很好的吸收衰减,没有边界反射,表明PML边界构造准确;在t=500 ms波场快照上看到,初始横波分裂形成快横波q S1和慢横波q S2,两者存在一定时差,而且在不同的传播方向时差不同;在t=1 300 ms波场快照上看到,快子波q S1和慢子波q S2在下方岩层传播时再次分裂,形成快-快(q S1-q S1)、快-慢(q S1-q S2)、慢-快(q S2-q S1)和慢-慢(q S2-q S2)四个横波分量,四个分量存在一定时差并相互叠加,使得无论是弹性波场还是反射记录信息都更加丰富、复杂,同时也降低了横波的分辨率。

1-直达纵波;2-单次分裂快横波q S1;3-单次分裂慢横波q S2;4-两次分裂快-快横波q S1-q S1;5-快-慢横波q S1-q S2;6-慢-快横波q S2-q S1;7-慢-慢横波q S2-q S2

然后设计一个水平多层方位各向异性模型,来模拟全方位多分量逆VSP测井记录,以对横波分裂和再分裂进行后续分析。模型尺寸为1 000 m×2 200 m,如图3(a)所示。前三层是方位各向异性介质,第4层是各向同性介质,模型物理参数如表1所示。如此设置模型参数,是将转换波与纵波和多次波尽可能分离,以便在VSP记录上拾取和分析。

根据逆VSP观测方式,在(60 m,2 180 m)网格点上加载爆炸震源,激发主频30 Hz纯纵波,将检波点放置在(240 m,12 m)网格点上记录;x和z方向的空间采样间隔为2 m,时间采样间隔为0.5 ms,记录时长为3.4 s,采用时间二阶、空间十阶差分精度旋转交错网格计算。为了分析横波分裂的方位变化规律,需要获得全方位资料,以炮点为中心,使检波点在水平面内沿一个相同炮-检距的圆周移动,每放1炮,移动5°方位间隔,共激发72炮,最终形成共检波点全方位道集的径向R和切向T分量,如图3(b)、图3(c)所示,为便于分析,对主要波型进行了标注。可以看到,与纵波相比,横波的振幅和走时对方位各向异性的响应敏感得多;切向分量上直达纵波PPPP振幅很弱,说明纵波的偏振方向受方位各向异性影响很小;无论是单层方位各向异性产生的横波还是多层方位各向异性多次分裂产生的横波,在径向分量上都会呈现随方位变化的“双曲”现象,而在切向上会呈现“极性反转”现象,这是识别横波分裂以及方位各向异性是否存在的标志。

“PPPP”为穿过四层介质的直达纵波,“PPPS”表示穿过下覆三层介质的纵波在第一个反射界面透射形成的转换横波;“PPSS”表示穿过下覆两层介质的纵波在第二个反射界面透射形成的转换横波;“PSSS”表示纵波在第三个反射界面透射形成的转换横波

3 分析讨论

3.1 切向/径向能量比值的方位变化规律

在转换波勘探中,切向/径向能量比值法是最为常用的横波分裂反演方法,其原理是,当炮-检连线方向(即径向)与裂缝发育方位平行或者垂直时,理论上横波不会发生分裂,因而切向/径向能量比会取得最小值;得到快波偏振方向后,可以通过快、慢横波相关反演慢波时延。从图3上可以看到,当径向与裂缝的方位角分别是0°、90°、180°和270°时,PPPS的切向分量为0,切向/径向能量比值最小,显然能量比值法对单次横波分裂的反演是适用的。为了研究能量比值法对横波再分裂反演是否适用,分析了PPSS和PSSS的切向/径向能量比值随观测方位的变化关系,如图4所示。可以看到,当横波在多层方位各向异性介质中发生再分裂时,取得最小能量比值的观测方位不是该层的裂缝方位,如第二层的裂缝方位是35°,而根据能量比值曲线得到的结果是25°,第三层的裂缝方位是60°,而根据能量比值曲线得到的结果是30°。这表明,如果误将多层方位各向异性作为单层来处理,将能量比值法得到的快波偏振方向作为该层的裂缝方位,那么结果是错误的。

“--”为只发生一次横波分裂的PPPS波型的能量比值曲线,“—”表示发生两次分裂的PPSS波型的比值曲线,“…”表示发生三次分裂的PSSS波型的比值曲线

3.2 横波分裂参数的方位变化规律

旋转相关法等双扫描算法可以同时反演得到快波偏振方向和慢波时延[10,12],之前主要用于天然横波震相分析,近年来开始应用到转换波资料的处理。与切向/径向能量比值法相比,双扫描算法稳定性较差,但是适用范围更广,能够对单方位资料反演横波分裂。为了研究双扫描算法对横波分裂和再分裂的反演是否适用,采用旋转相关法计算了PPPS、PPSS和PSSS三种波型的快波偏振方向和慢波时延随观测方位变化的关系,如图5所示。其中,快波偏振方向的扫描间隔是1°,慢波时延的扫描间隔是0.5ms。可以看到,对于只发生单次横波分裂的PPPS,无论在哪个方位进行观测,得到的快波偏振方位都是0°,也就是第一层的裂缝发育方位,慢波时延均为11.5 ms,表明双扫描算法适用于单次横波分裂反演;对于发生两次分裂的PPSS,快波偏振方向和慢波时延随观测方位表现出90°的周期性变化;对于发生三次分裂的PSSS,快波偏振方向和慢波时延表现出180°的周期性变化。相关研究已经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解释[39,40],简单地说,当横波发生多次分裂时,双扫描算法求取的分裂参数是多层方位各向异性的综合效应,同时取决于各层的快波偏振方向和慢波时延。

“+”为PPPS波型的参数,“○”表示PPSS波型的参数,“﹒”表示PSSS波型的参数

3.3 层剥离适用条件分析

上述分析表明,切向/径向能量比值法和双扫描算法对多层方位各向异性反演的分裂参数并不是该层自身的参数,而是多次分裂的综合参数。目前,一般采用层剥离策略对多层方位各向异性进行反演[18,26],即从发生单次分裂的第一层开始,采用能量比值法或者双扫描方法求取该层分裂参数,然后对该层以下所有地层进行方位各向异性补偿,如果横波分裂反演和补偿准确,第二层将恢复单次分裂,然后对该层进行分裂反演和补偿,直至目的层。图6展示了采用能量比值法依次对PPPS和PPSS进行层剥离的结果,图7(a)展示了一次剥离后PPSS和两次剥离后PSSS的切向/径向能量比。可以看到,一次剥离后,PPPS径向分量的“双曲”和切向上的“极性反转”效应被剥除,径向同相轴平直连续,切向能量被剥掉,而PPSS的“双曲”和“极性反转”现象更加清晰,此时PPSS的切向/径向能量比值在观测方位为35°时取得最小值,正对应该层的裂缝方位。剥离第二层后,PPSS波型的“双曲”和“极性反转”效应也被剥除,PSSS的能量比值在60°观测方位取得最小值,也是该层的裂缝方位。同时采用快慢波相关法求取了每一层的慢波时延,如图7(b)所示,不同观测方位测量的结果一致,与理论假设相符,没有90°或180°周期性变化,证实可以通过层剥离策略反演多层快波偏振方向和慢波时延。

由于发生多次分裂的波型也表现为“双曲”和“极性反转”现象,很难直观地判断目的层同相轴发生了几次横波分裂,层剥离时有可能将发生两次分裂的第二层作为第一层来处理,有必要测试此时的层剥离结果是否准确。图8(a)、(b)展示了直接采用能量比值法对PPSS反演分裂参数、并对PPSS和PSSS进行方位各向异性补偿的结果。可以看到,PPSS的切向分量仍残存部分能量,径向上的“双曲”效应也没有完全剥除,表明方位各向异性补偿不完全。图8(c)展示了采用快慢波相关法得到的PPSS的慢波时延,及其与双扫描算法反演结果的对比,可以看到,两者有差异但趋势一致,表明这时求取的慢波时延也是多次分裂的综合参数,但是不够准确,因而造成方位各向异性补偿不完全以及补偿后同相轴不连续。

继续分析此时PSSS波型的切向/径向能量比,结果如图9(a)所示,相应的慢波时延如图9(b)所示。可以看到,当观测方位为60°时,可以取得最小能量比,正对应该层的裂缝方位,而慢波时延与理论值偏差很大。将模型物性参数和各层方位角设置为不同数值,仍然可以获得类似结果,这说明如果将多层方位各向异性视为单层来做层剥离,可以获得下方层位的裂缝发育方位,但是无法获得准确的慢波时延。因此,我们初步提出一种综合层剥离的策略,即可以将目的层上覆地层作为综合层,对其反演得到综合分裂参数,然后采用综合分裂参数对目的层做方位各向异性补偿,一次性剥离目的层上方所有地层的综合方位各向异性,再对目的层反演横波分裂,可以得到目的层的裂缝发育方位。

“--”表示PPPS波型的能量比值曲线,“—”表示一次层剥离后PPSS波型的比值曲线,“…”表示发两次层剥离后PSSS波型的比值曲线;“+”为PPPS波型的慢波时延,“○”表示一次层剥离后PPSS波型的慢波时延,“﹒”表示两次层剥离后PSSS波型的慢波时延

实际处理时,由于反映裂缝密度的慢波时延也非常重要,因此可以预先采用双扫描算法求取分裂参数随方位的变化趋势,根据其是否具有周期性来判断是否为第一层方位各向异性介质,并尽量从第一层开始剥离。

“+”为双扫描算法反演的慢波时延,“○”表示先采用能量比值法确定快波偏振方位、再采用快慢波相关法求取的慢波时延

4 结论

地下一般存在多层方位各向异性介质,记录的横波资料可能发生过多次分裂。本文采用旋转交错网格对多层方位各向异性介质的横波分裂与再分裂进行了准确模拟,对切向/径向能量比值和横波分裂参数的方位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层剥离策略的适用条件,最后获得以下几点认识。

(1)旋转交错网格避免了各向异性参数的插值,可以准确模拟多层方位各向异性介质的横波分裂与再分裂现象。

(2)无论是发生单次分裂还是多次分裂的波型,径向分量都会表现出随观测方位变化的“双曲”现象,切向都会表现出“极性反转”现象,因而可以通过这种现象识别横波分裂和方位各向异性,但无法判断是单次分裂还是多次分裂。

“+”为慢波时延理论值,“○”表示综合层剥离得到的慢波时延

(3)切向/径向能量比值法和双扫描算法可以准确地反演单次分裂,对多次分裂反演的参数是多层方位各向异性介质的综合参数;双扫描算法反演的综合快波偏振方位和慢波时延具有周期性变化。

(4)如果从发生单次分裂的第一层开始处理,采用层剥离策略可以准确反演多层方位各向异性;如果不从第一层开始,也可以反演得到下伏地层的裂缝发育方位,但是无法得到准确的慢波时延,据此我们初步提出一种综合层剥离策略。另外,为了获得慢波时延,可以根据双扫描算法反演的分裂参数是否具有周期性来判断是否为第一层,尽量从第一层做层剥离。

研究对天然震相和转换波资料的横波分裂反演具有借鉴意义,有助于地球深部横向结构和油气田裂缝的探测。

摘要:横波分裂可以用来探测地下介质的方位各向异性特征,如地幔流动方向、地壳内断层和应力的方向,以及近地表裂缝发育方位等,在地球深部结构探测和油气田勘探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地下一般存在多层方位各向异性介质,记录的横波可能发生过多次分裂,因此,采用正演方法对横波分裂和再分裂进行数值模拟与分析,对于横波分裂反演和地下横向结构探测具有重要意义。旋转交错网格由于将速度和应力的不同分量置于同一网格点,可以避免各向异性参数的插值,正演更为精确。因此,采用旋转交错网格对方位倾斜横向各向同性介质的一阶速度-应力方程差分离散,并构造完全匹配层边界,实现了多层方位各向异性介质多分量逆VSP资料的正演;然后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横波发生分裂和再分裂时分裂参数随方位变化的规律;最后采用层剥离策略对多层方位各向异性进行反演和补偿,并探讨了层剥离方法的应用条件和技巧。

分裂与整合 篇7

《琵琶记》是高明根据南戏《赵贞女蔡二郎》改编而来, 我们可以看到高明借蔡二郎负心不孝的故事框架宣扬伦理道德的意图:他不仅使南戏中赵贞女善良、坚韧、孝顺的形象更加饱满、更有感人的力量, 而且将蔡二郎改写成“全忠全孝”的道德楷模, 用“被亲强来赴选场, 被君强官为议郎, 被婚强效鸾凰”的“三辞三不从”情节, 设计开脱了蔡伯喈原来应担负的道德责任, 从而起到了“子孝共妻贤”的道德感化作用。在改编中, 高明既要不改动原来的故事情节 (除掉大团圆的结局, 这也是褒扬美德、劝人向善的方式) , 使赵贞女的全部美德得到充分的展示, 也就是说, 她依然遭受了原故事中的一切不幸, 而这些不幸的原因正是蔡伯喈的入赘相府、羁留不归, 又要将蔡伯喈塑造为孝子义夫, 因而改编的关键问题就是为蔡伯喈的不归寻找足够合理的理由。虽然高明设计了“三辞三不从”的情节将所有的道德责任推到蔡父、皇上、牛丞相身上, 而蔡伯喈不过是在忠与孝的矛盾中身不由己的无辜者, 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三辞三不从”的说服力是有限的, 从而使人物形象出现分裂, 情节也出现矛盾。

被改编的一线也即蔡伯喈一线的人物在性格、品质上出现了不太合理的转变, 使人物形象缺乏完整性。首先是蔡伯喈这一人物, 蔡伯喈在剧本中以尽忠尽孝又懦弱矛盾的形象出现, 高明将他由南戏中的负心汉、不孝子改为全忠全孝的人物, 但是剧本中他从“丹陛陈情”到“再报佳期”、“强就鸾凰”的变化却有不合理的地方, 从品格上讲, 蔡伯喈实际上已经判若两人。从剧本开始直至“丹陛陈情”, 蔡伯喈都是以至孝的形象出现的, 而“丹陛陈情”更是其“孝”的一次完美展示:他明确地将事亲摆在功名富贵之上, 并且敢于公然反抗牛丞相的权威, 他深知父母年届八十, 担心出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衮第三】[生]但臣亲老鬓发白, 筋力皆癯瘁。形只影单, 无兄弟, 谁奉侍?况隔千山万水, 生死存亡, 虽有音书难寄。最可悲, 他甘旨不供, 我食禄有愧。[末]圣上作主, 太师联姻。状元, 这也是奇遇。

【歇拍】[生]不告父母, 怎谐匹配?臣又听得, 家乡里, 遭水旱, 遇荒饥。多想臣亲, 必做沟渠之鬼, 未可知。怎不教臣, 悲伤泪垂?[哭介。末]状元, 此非哭泣之处, 不得惊动天听……

【煞尾】他遭遇圣时, 皆得回乡里。臣何故, 别父母, 远乡闾, 没音书, 此心违?伏望陛下, 特悯微臣之志。遣臣归, 得侍双亲, 隆恩无比!”

蔡伯喈这里归乡事亲的真诚、急切不容置疑,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忧心如焚乃至于敢在朝廷上哭泣甚至出言不逊称自己不逢圣时的孝子。但是到“再报佳期”、“强就鸾凰”之时他忧亲的切切之念竟轻易地放下了:

“【生】媒婆, 我去也不妨, 只是一心挂两头, 如何是好?【丑】状元, 此事明知牵挂。这其间, 只得把那壁厢且都拼舍。况奉君王诏, 怎生别了他。”

实际上, 蔡伯喈正是这样做的, 从入赘相府开始他就已经置父母的生死于不顾。剧本的解释是他害怕牛丞相不放行, 同时也怕“招灾惹祸”, 因而计划等任满后谋个乡任再携妻而归, 因此他没有任何尝试奉养父母的争取, 这与“丹陛陈情”时的蔡伯喈已迥然不同, 前者虽是柔弱书生却有敢作敢为、敢于为父母而争取的行动能力, 有坚持道德原则的正气;后者却变得懦弱可欺, 随波逐流。与之相关的是, 前后“孝”的程度、对父母的感情也不可同日而语。“丹陛陈情”时的蔡伯喈正因深知“子欲养而亲不待”故敢于在天子之前慨然求归, “强就鸾凰”后他的计划却变成坐等一个遥不可及的不现实的还乡机会;“丹陛陈情”时他不怕触怒天子也毫不留恋功名富贵, “强就鸾凰”后却因牛丞相的炙手可热而畏之如虎, 怕招灾惹祸, 也就是怕丢了功名富贵, 因而在牛府谨小慎微地承欢于牛丞相之前。高明虽有“辞官而君不从、辞婚而丞相不从”的辩解, 但是这与蔡伯喈不事亲并无多少实质上的关系:天子要其留京为官并不是不许他奉养父母, 忠与孝在这里并不存在矛盾;牛丞相被激怒是因为他不肯入赘而不是家有父母妻子, 入赘之后他作为权相的乘龙快婿与牛丞相已没有冲突, 况且剧本中牛丞相并不知道他有父母, 他坚持以为牛丞相不放他还乡还有一定的道理, 但他因此以为牛丞相不许他奉养父母未免太不合情理, 实际上要奉养父母很简单:只需将父母迎入京即可, 牛丞相后来就是这么做的。蔡伯喈在入赘之初隐瞒自己有父母的做法只能视为他对权相的畏惧与讨好, 而这与他“丹陛陈情”时的反差太大, 高明把他从丹陛上拉下就直接塞进牛府洞房的做法未免使蔡伯喈因质变太快而产生分裂。

而且入赘之后, 蔡伯喈的分裂表现为在事亲一事上内心的忧念如焚与行动上拖沓无为的矛盾。从“强就鸾凰”一刻开始, 他无时无刻不处于不能返乡事亲的自责与痛苦、担心饥荒之年父母命丧沟渠的煎熬中, 作为一个全孝之人, 这样的意识势必逼迫他不甘也不忍更不敢耽于等待。蔡伯喈并不是没有行动上的选择, 作为牛丞相的女婿他也有一定的行动能力, 他完全屈服于牛丞相的权势入赘相府后, 他和牛丞相已经是关系非比寻常的利益共同体, 牛丞相若让女婿背上不孝不义的骂名无疑会有损宰相的家声, 因此, 即使牛丞相有嫌贫爱富的癖性 (剧本正是以此来作为其反对蔡伯喈奉养父母的理由) , 蔡伯喈也完全可以据理力争, 纵然不能如愿还乡, 至少可以迎养父母 (从尽孝上讲这也没有优劣之分) 。然而除掉马马虎虎寄过一封家书外, 我们再没有看到他有什么行动, 而且这封家书也寄得战战兢兢, 仿佛侍养父母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情。至此, 蔡伯喈即使可以勉强算个孝子, 也完全是个是非不分、缺少原则的墙头草, 甚至在牛小姐主动提出要劝父亲放行时, 他竟出人意料地一再反对:“你爹爹如何肯放我回去, 你且休说破了。”“你休说, 不济事, 干枉了。”连尝试的心思与勇气也没有, 这与“几回梦里, 忽闻鸡唱, 忙惊觉, 错呼旧妇, 同问寝堂上”的日夜挂怀父母妻子多么矛盾。简言之, 蔡伯喈入赘后情与行的反差使这一形象出现分裂:情的真挚足以证明他是个孝子, 行的拖沓迟缓又使他的孝显得不够真实。

另外, 牛丞相也是个分裂的形象:从“丞相教女”到“听女迎亲”之间的言行与此前后都反差过大。“丞相教女”时的牛丞相是个封建道德感强烈、严格方正的君子:

“……自家没了夫人, 只有一个女儿, 如今不觉长成, 未曾问亲。只一件, 我的女孩儿性格温柔, 是事实会, 若将他嫁个膏梁子弟, 怕坏了他;只将他嫁个读书君子, 成就他做个贤妇, 多少是好。我这几日不在家, 适听得那使唤的, 每日都在后花园中闲耍, 这是我的女孩儿不拘束他。古人云:‘欲治其国, 先齐其家。’不免唤出女孩儿和老姥姥、惜春过来, 好生训诲他一番。”

这是牛丞相第一次上场时相当于定场白的一段说白, 它给牛丞相的定位是一个严于治家、一心向贤的君子。当他因为蔡伯喈拒绝入赘而大发脾气, 丝毫无视其置事亲于功名富贵之上的“全孝”品格时, 还勉强可以理解为权相一时的心性不佳。但到“儿言谏父”中, 他面对女儿合理要求的反应却与训女时产生强烈的矛盾:

“【狮子序】[贴]爹爹, 他媳妇虽有之, 念奴家须是, 他孩儿次妻。那曾有媳妇不侍亲闱?[外]孩儿, 你去有什么勾当?[贴]若论做媳妇的道理, 须当奉饮食, 问寒暄, 相扶持, 蘋蘩中馈。[外]便做有许多勾当, 他有媳妇在家里, 你不去也不妨。

【赏宫花】[贴]他终朝惨凄, 我如何忍见之?[外]他自惨凄, 你管他怎的?[贴]若论为夫妇, 须是共欢娱。[外]你对他说, 他若在这里, 我教他做个大大的官。”

这里蛮横无礼、俗不可耐的牛丞相不仅不许女儿侍奉姑舅, 唆使女儿不关心夫主、不容丈夫前妻, 更试图以高官诱使女婿抛弃父母, 他的心里没有封建社会最起码的三纲五常标准, 也无所谓伦理道德, 甚至问女儿与丈夫一起归去“有什么勾当”, 心中根本没有所谓的“贤妇”概念, 也就不可能有丞相训女一节的言行。然而正是这样一个牛丞相在一觉醒来却又大彻大悟, 变成深明大义的慈父, 主动提出要迎接蔡伯喈的父母妻子入京同住。在见到赵五娘时, 连称“贤哉, 贤哉”, 在女儿提出要自居妾位时, 他也没有丝毫反对, “贤哉吾女, 道得是, 道得是”, 进而为蔡氏一门申求旌表。这样截然对立的转变恐怕不是“如今寻思起来, 他的言语句句有理, 节节堪听”所能解释的。结言之, 牛丞相在品质上两次截然相反的变化使这一形象完全无法统一。

《琵琶记》为改造蔡伯喈的形象, 同样造成情节上许多矛盾之处。具体而言:

(1) 蔡伯喈父母年纪设为八十多岁高龄, 正如《李卓吾先生批评琵琶记》中所说:“或曰娶亲两月, 年纪极大也只有三十, 缘何母亲便八十了?还改为六十余方是。” (2) 李渔指出:“中状元三载, 而家人不知;身赘相府, 享尽荣华, 不能自遣一仆, 而附家报于路人……”, 尤其是“拐儿贻误”一节历来被指为漏洞百出。 (3) 在“激怒当朝”中牛丞相明知蔡伯喈已有父母妻子, “强就鸾凤”后这又成为蔡伯喈要隐瞒牛丞相的最大心病, 牛丞相又不是不知道女婿有父母妻子。 (4) 整个剧本中, 蔡伯喈只知道有还乡尽孝一种方式, 要尽孝就必须还乡, 没有中间道路可走, 这种无来由的古板念头人为地将尽孝与尽忠、入赘对立起来, 使蔡伯喈父母陷于穷困而死。 (5) 牛丞相因要蔡伯喈入赘而不放其还乡, 入赘后双方的矛盾已经消失, 况且在剧本中入赘之后牛丞相又变得并不清楚蔡伯喈有父母妻子, 何以他一语不问及女婿的父母情况?而蔡伯喈又何以言之凿凿地认定牛丞相会不让自己事亲?对此剧本都没有做交代。实际上, 这些情节上的疏漏都体现了作者要为蔡伯喈留京不归寻找理由的意图。

《琵琶记》之所以出现人物形象分裂与情节矛盾, 其原因在于这一文本自身的特殊性:

第一, 传奇中一般写的是比较复杂的悲欢离合的故事, 生旦净末丑是基本的角色。“就道德品质而言, 生旦大多扮演正面人物, 而净丑大多扮演反面人物;就审美形态而言, 生旦大多扮演正剧人物、悲剧人物或正面喜剧人物, 而净丑大多扮演喜剧人物尤其是反面喜剧人物。因此, 生旦与净丑又构成一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组合, 即正—邪、善—恶、美—丑的组合……于是, 这种正邪、善恶、美丑的对立、冲突和逆转, 便成为中国戏曲作品最基本的叙事模式”。 (郭英德.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年7月版) 也就是说, 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的对立是古典戏剧的惯例, 反面人物一方面在道德品质上反衬正面人物, 另一方面也是推动情节发展, 尤其是为正面人物设置种种困境的重要因素, 如《汉宫秋》的毛延寿、《白兔记》中的兄嫂、《清忠谱》中的秦桧。当然, 在有些剧本比如着眼于写情的《牡丹亭》中, 丑角可以是调节气氛的喜剧型丑角, 但在突出道德感染力的剧本中凶恶的反面型丑角就必不可少, 因为有赖于其破坏性的行动为正面人物制造障碍, 推动情节的发展, 展示他们的美德。《琵琶记》改编自南戏《赵贞女蔡二郎》, 赵贞女的形象更加饱满, 但基本沿袭了原人物的性格特征;蔡二郎及与其一线的牛丞相父女则被作了完全不同性质的改写, 由反面角色的典型变为道德楷模, 从而达到宣扬忠孝节义的目的。然而恰恰在这样一本以道德劝化着眼、突出人物封建道德的剧本中, 却缺少反面角色, 几乎所有角色都是正面的。作者在改写时基本没有添加新的人物, 除掉大团圆的结局外, 故事情节也基本沿袭了原来的框架:蔡伯喈同样一去不归, 赵五娘同样于穷苦荒年扶养姑舅, 最具震撼力的罗裙包土、祝发买葬、千里寻夫等情节都丝毫未作改动。这样, 高明就要在蔡伯喈的改写上大费周折, 他不可能将其安排为衣锦还乡、阖家团圆, 因为这样会使原来赵五娘身上的道德谴责意义流失、赵五娘的形象也会失去原有的光彩。高明要让蔡伯喈留京不归, 又要为其开脱道德责任, 将他塑造为“全忠全孝”的全人, 但他却没有选择设置一个贯穿始终的反面角色来达到这一效果, 而是从作为道德楷模的正面人物蔡伯喈、牛丞相本身寻找他们原来极为不义、不孝、不道德行为的合法理由, 这样就很难完全弥合其德与行的反差, 从而使人物形象出现分裂。从牛丞相来看, 作者并不是将他作为反面人物来塑造, 相反他的角色是“外”而不是净丑之类, 从丞相训女的声口与听女迎亲之后的言行来看, 牛丞相都是一个标准的正面人物。他在“激怒当朝”、“儿言谏父”中的反面形象则由于作者要为蔡伯喈羁留相府寻找理由:高明没有设置一个反面人物, 而是将责任归于牛丞相, 因此他越是飞扬跋扈、蛮横无理, 蔡伯喈的不得归就越能引起观众的同情, 他需要背负的道德责任也就越少。这样就造成了牛丞相前后判若两人的形象分裂。反面角色的缺失同样造成了蔡伯喈的分裂:他“丹陛陈情”与“强就鸾凤”间的转变、入赘之后情与行的矛盾正因为一方面作者需要延误其归乡日期以便让赵五娘一线的悲剧充分发展。另一方面, 作者又未设置反面角色来解释其延误的原因 (牛丞相虽一度充当了反面角色, 但这个角色的不连贯使他不足以开脱蔡伯喈的责任) , 他对牛丞相的极为畏惧、坚持还乡事亲的古板念头、耽于等待的无能软弱都与“丹陛陈情”的不恋富贵、一腔至孝, 以及入赘后的至情煎熬形成矛盾。实际上, 这些前后的行为与思想感情并不适合放在一个人身上。对比于王玉峰的《焚香记》来看, 王玉峰也将王魁由负心汉的典型改写为“辞婚守义”的道德完人, 为此作者将责任推到韩丞相与金垒两个反面人物身上, 他们的拨乱其间使王魁不得还乡、休弃桂英的负心行为得到解释。而在《琵琶记》中, 相当一部分负心行为都只能从蔡伯喈本人身上寻找理由, 而由于“全忠全孝”品格与不孝负心行为的根本对立, 就使蔡伯喈转变前后的性格之间、内心与行动之间出现了分裂。

由于反面角色的缺失, 作者在解释蔡伯喈留京不归时同样出现了情节上的疏漏。因为高明在开脱蔡伯喈道德责任时始终面临一个矛盾:一方面他必须让蔡伯喈一再延误还乡的日期, 让赵五娘一线的悲剧得到充分上演;另一方面, 要突出蔡伯喈“全忠全孝”的品格 (以及牛氏父女的道德光辉) , 蔡伯喈就必须尽快返乡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所以高明寻找出各种理由来调和这一矛盾。由于没有反面角色来充当这一情节要素, 正面角色对于这些大悖于道德要求的行为的承当又是有限的, 《琵琶记》难免会用一些轻率的情节设计来达到效果。例如, 蔡伯喈父母年已八十虽然不合常理, 但是这一设计却不是没有作用的:它为蔡父蔡母之死、为悲剧的发生作了铺垫, 也间接开脱了蔡伯喈不能事亲的道德责任。转言之, 如果蔡父蔡母真的被改为六十岁, 甚至五十四十, 那么赵五娘一线的悲剧就很难发生了。正因为这一“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状况才使蔡伯喈“生不能养, 死不能葬, 葬不能祭”三大不孝罪名可以归咎于时间本身, 同时也使赵五娘一线的悲剧得以发生。再如, 牛丞相对蔡伯喈有父母妻子在家的健忘也是为了让蔡伯喈能合理地羁留相府:牛丞相被蔡伯喈要还乡奉养父母而不肯入赘激怒是蔡伯喈进入相府的原因;牛丞相不知其有父母, 蔡伯喈更不敢告知则是其羁留相府的原因。蔡伯喈的父母正是在这一段时间内被饿死, 如果没有牛丞相的“健忘”, 蔡伯喈父母的赡养问题必然不会被搁置不问, 悲剧也就不会发生。甚至“拐儿贻误”这一漏洞百出的情节设计也有其人物改写上的作用, 正如清毛声山在《毛声山评第七才子书琵琶记》中所言:“甚矣, 作《琵琶》者之善谋篇也。自‘宦邸忧思’之后, 若竟无寄书之人, 则蔡状元一边如何放得下?若真有寄书之人, 则赵五娘一边如何出色再写?于是不得已而特地算出‘拐儿贻误’一节, 极似闲文, 而实则正文中之关目处也。”毛声山欣赏高明的“善谋篇”, 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一出对于全剧进展与人物塑造的作用, 而“不得已”也透露出这一情节的牵强。

第二, 《琵琶记》的人物关系也牵制了形象塑造的前后一致。在着眼于道德宣扬的一般剧本中, 正面人物的品质对立于反面人物的品质, 他们是高低对比的关系, 道德水平上高的一直高, 低的一直低, 高因低而显其高。但在《琵琶记》中却缺少反面人物, 正面人物则在道德水平上处于此高彼低、此低则彼高的消长关系中。首先是赵五娘与蔡伯喈的关系。赵五娘在多大程度上展示她至孝、坚韧、善良等美德, 有赖于蔡伯喈何时还乡, 是否尽到事亲的责任。因此, 蔡伯喈在入赘后一直缺少切实有效的行动, 以致归期一再拖延, 使赵五娘一线酿成悲剧, 但赵五娘的形象却得到一以贯之的塑造。相应的, 蔡伯喈则因行动上的迟缓与“丹陛陈情”时的人格品质及内心感情的真挚产生矛盾, 造成人物形象的分裂。其次是牛丞相与蔡伯喈的关系。作品要为蔡伯喈羁留相府寻找理由, 就必然要把牛丞相塑造成倚势而骄、富贵势利的权奸, 从而不独与“丞相训女”时的方正严父不一致, 更与“听女迎亲”时 (及之后) 的深明大义相互抵触。他的分裂在于他一身兼任了一般剧本中拨乱其间的反面角色与主持正义、促成团圆、申求旌表的正面角色, 而他后期品格上的逆转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作者改写蔡伯喈的效果, 使观者更加怀疑其忠孝品格的可信度。

概而言之, 由于《琵琶记》在角色设置与人物关系处理上的局限, 蔡伯喈、牛丞相等形象有着不同程度的分裂, 情节上也出现了一些疏漏。从赵五娘一线看, 《琵琶记》是一本杰出的苦戏;从蔡伯喈一线看, 《琵琶记》则是一本不太成功的翻案戏。

参考文献

[1]毛晋编.六十种曲 (一) .北京:中华书局, 1958.5.

[2]侯百朋.《琵琶记》资料汇编.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9.12.

[3]徐寿凯.李笠翁曲话注释.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1.

分裂与整合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0例情感障碍患者、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 排除严重身体疾病和精神发育迟滞的患者。50例情感障碍患者中男37例, 女13例, 年龄23~53岁, 平均年龄 (36.4±4.2) 岁, 受教育年限 (7.4±2.8) 年, 病程平均 (6.5±2.1) 年, 职业:工人8例, 干部5例, 农民33例, 待业、个体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情感障碍症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上述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情感障碍症患者分别进行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WAIS-RC) 评分测试, 由两名专门的医师按照规定的指导进行。操作能力:填图、图片排列、数字符号、木块图、图形拼凑;语言能力:算术、数字广度、常识、词汇、领悟、相似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WAIS-RC测试中, 情感障碍症患者有7项得分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4项得分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操作总得分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语言总得分情感障碍症患者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注: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比较, aP<0.05;bP>0.05

3 讨论

目前,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已成定论[1]。情感障碍约占精神科情感障碍的50%左右, 患者主要表现为焦虑、狂躁发作、睡眠障碍、自知力不全、食欲改变等症状, 且从影像学研究发现情感障碍患者脑局部区域存在异常, 为情感障碍患者存在认知功能不全提供有力依据[2]。

本研究表明, WAIS-RC测试中, 情感障碍症患者有7项得分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4项得分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操作总得分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语言总得分情感障碍症患者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情感障碍症患者语言能力整体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但操作能力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说明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相似, 情感障碍症患者一样存在认知功能障碍, 表现在思维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注意力、抽象思维能力等方面功能存在障碍, 可能与额叶受损有关;在语言表达和对问题理解等方面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综述所述, 情感障碍症患者存在部分认知功能障碍, 以操作能力损伤为主, 在临床上对于区分两类患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与情感障碍症认知功能。方法 选取50例情感障碍患者、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WAIS-RC) 评分测试。结果 WAIS-RC测试中, 情感障碍症患者有7项得分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4项得分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操作总得分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语言总得分情感障碍症患者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情感障碍症患者存在部分认知功能障碍, 以操作能力损伤为主, 在临床上对于区分两类患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症,认知功能障碍,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测试

参考文献

[1]何传才.病程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水平的关系.中国民康医学, 2009 (21) :345.

双分裂变压器的制造与应用研究 篇9

关键词:双分裂变压器,区别,制造,应用,策略

DL5000-20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规定, 双分裂变压器的使用范围较为广泛, 高压厂用工作电源在200~300MW机组就需要1台双分裂变压器。所以, 我国当前高压厂用工作电源大部分超过600MW机组的情况下, 双分裂变压器已然成为必不可少设备之一。而了解双酚类变压器的制造工艺, 这对于人们有效使用双分裂变压器十分有利, 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相关人员研究双分裂变压器的热潮。

1 双分裂变压器与普通变压器的区别

双分裂变压器, 其常以双绕组双分裂变压器的形式被人们所使用, 它主要由1个高压绕组、2个低压绕组 (容量、电压一致) 而构成, 它的电磁工作原理基本类似于三绕组变压器, 在大型发电厂的高压工作厂变、高压启/备变的情况下使用。与普通变压器相比, 双分裂变压器与之最大的区别是多了几个支路。在双分裂变压器的低压绕组中, 其会分裂成一个或几个相同额定容量的绕组, 进而形成几个支路。由于分裂低压绕组与不分裂高压绕组都呈现同心圆径向布置方式, 且分裂低压绕组分别布置在不分裂高压绕组的内外侧, 它们共同布置在同一铁心柱上。因各支路之间只有微弱的磁联系, 而缺少电气联系, 所以各支路之间会产生较大的阻抗, 这就是双分裂变压器与普通变压器的区别所在。

2 双分裂变压器的制造

双分裂变压器的制造划分了2种不同的结构形式, 一种是以轴向排列为主的低压绕组的双分裂变压器, 一种是以径向排列为主的低压绕组的双分裂变压器。由于排列方式不同, 因而这两种类型的双分裂变压器的制造工艺也存在差异性。

2.1 以轴向排列为主的低压绕组双分裂变压器制造

制造以轴向排列为主的低压绕组的双分裂变压器需要满足3个整体结构要求:1) 要求对称布置2个分裂低压绕组, 且要求这2个分裂低压绕组的电气参数、几何尺寸一致。2) 要求制造环境处在2个半穿越阻抗相等的条件下, 并列运行2个低压分列绕组。根据变压器绝缘结构合理性的要求, 在安装过程中以套装形式为主将低压绕组分布在内侧, 高压绕组分布在外侧, 以此确保低、高压绕组的同心度, 并提供简便、可靠的高压引线与分接开关的引线。3) 在制造过程中, 生产人员需要确保低压绕组的高度是高压绕组高度的1/2。

采用低压绕组轴向排列的双分裂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常发生同一故障, 即发生低压侧短路情况, 这时高、低压绕组因短路电流而产生的磁势无法相互平衡与抵消, 在剩余磁场作用下短路电流易产生较大轴向分力的点动力, 并对2端压板产生作用, 进而导致高、低压绕组严重变形及毁坏。针对这一故障, 制造厂虽然试图应用加强绕组机械强度、电气强度的技术来处理, 只是由于轴向电动力实在强大, 所以该故障还是时常发生。对此, 大多制造厂提出以2台双绕组变压器来替换低压绕组轴向排列的双分裂变压器, 这样虽可减少故障发生几率, 却加大了占地面积与投资。

2.2 以径向排列为主的低压绕组双分裂变压器制造

由于以轴向排列为主的低压绕组双分裂变压器存在不足之处, 因此制造厂开始尝试以径向排列为主的低压绕组双分裂变压器的制造。低压绕组径向排列的双分裂变压器在设计制造时令高压绕组与2个低压绕组的高度相同, 从而有效解决了低压侧短路所造成的故障。实际上, 将低压绕组分布在高压绕组内侧与外侧的三绕组变压器正是低压绕组径向排列双分裂变压器的原型。但与同容量、同电压等级的普通三绕组变压器相比, 因2个低压绕组中间分布着高压绕组, 这易造成高压绕组的高压引出线与分接开关的引接线较难引出, 尤其是对附有高于220KV电压等级的高压启动/备用变压器来说, 其两种线更难引出来, 这一点是低压绕组径向排列双分裂变压器的缺点。此外, 与常规电力变压器相比, 低压绕组径向排列的双分裂变压器不仅拥有相同的抗短路功能, 而且在动稳定性上更有优势, 还可节省投资与占地面积。因而, 当前许多工程的高压厂工作变压器及启动/备用变压器都倾向选用低压绕组径向排列的双分裂变压器。

3 双分裂变压器的应用研究

3.1 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低压绕组轴向排列与径向排列的双分裂变压器是我国普遍使用的两大变压器设备, 不过这两类双分裂变压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轴向排列的双分裂变压器其结构较为复杂, 因而在制造过程中难度较大, 其它的抗短路功能较弱, 极易造成低压侧故障而引发高压厂用变压器被烧毁。而径向排列的双分裂变压器因高压侧电压过高, 所以造成高压引出线难以从中间引出的问题。诸如此类的问题和隐患还有很多, 这就需要相关人员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来防范事故隐患。

3.2 应对策略

3.2.1 加大突发短路试验的力度

根据我国近些年的变压器事故情况分析结果来看, 造成事故的原因很多, 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用、制造工艺、运行方式、抗短路能力、绕组的动稳定性等, 这些原因在遇到变压器外部故障情况下易产生短路电流的冲击, 进而导致绕组的严重变形及毁坏。从这些分析结果可以提出应对策略, 那就是加大突发短路试验的力度, 在双分裂变压器投入应用之前需要进行突发短路试验。首先对需要试验的变压器进行一次侧供给额定电压, 以造成二次侧的出线断突发异常短路, 而后来试验变压器的抗短路能力, 测量变压器中的机械强度、电气强度等, 以此来减少变压器事故的发生。

3.2.2 制造商提高变压器设计与制造技术的水平

为了提高双分裂变压器的使用安全性, 最根本的是提高制造商的变压器设计与制造技术水平。因此, 相关双分裂变压器的制造商需要积极应用先进技术, 不断探索与优化设计制造技术, 进而提高双分裂变压器的各方面功能, 如增强双分裂变压器的抗短路能力等, 最终促进变压器安全性、可靠性的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郑桐.关于低压双分裂绕组变压器运行的初次调研情况[J].华北电力技术, 1990.

上一篇:党员主体下一篇:复发鼻咽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