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管理与协调(精选8篇)
施工组织管理与协调 篇1
与业主、施工单位、居民的监理组织协调措施有哪些?
1、以合同规定的义务与责任判别双方在工作矛盾中的是非,协助督促改正,
2、督促并协助建设单位按时完成工程开工条件中应由建设单位承担的工作:①施工许可证及绿化、环保、防火、安全、占路等批准文件。②拨付工程备料款。③业主采购的工程物资。④审批施工组织设计。⑤图纸及其他技术资料的供应。
3、在施工全过程中协调各方工作、业务关系、解决矛盾:①施工进度:妥善解决赶工与拖期问题,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进度计划。②及时办理隐蔽工程、上道工序、中间验收手续。③工程质量:按施工验收规范和验评标准办事。正确处理返工、停工、停用问题及质量事故。④公正处理不可预见的事件、不可抗拒事件和现场经济技术签证,调整工程价款。⑤及时按核实的工程量支付进度款。⑥及时办理验收和工程结算。
4、以合同、协议、纪要等形式明确双方在施工全过程中在各方业务关系上的义务与责任。
施工组织管理与协调 篇2
工程项目组织协调是指以一定的组织形式、手段和方法, 对工程项目中产生的关系不畅进行疏通, 对产生的干扰和障碍加以排除的活动。工程项目组织协调有很重要的作用, 它是协调其他活动的有效保证, 只有通过积极的组织协调才能实现整个系统全面协调。
组织沟通是组织协调的有效手段之一, 也是解决项目组织成员之间矛盾的基本方法之一。组织沟通是组织内部与外部联系的基本前提, 是管理者实现内部管理的有效保证。成功的项目管理需要有效的沟通来协调, 良好的沟通可以改善项目的组织关系, 从而促使工程目标的顺利实现。此外, 组织沟通可以使组织成员行为一致, 减少摩擦, 缓解冲突, 形成较高的组织效率。
2 项目组织沟通与协调工作的作用
在建设工程项目成立之初, 健全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是第一要务。以一般的BOT项目为例:首先要明确参与建设项目不同职能的工作内容、工作权限及工作程序, 使所有参与人员按步骤进行自己的工作。工程项目管理涉及多个参与对象:包括建设方、施工方、设计方及材料设备供应方, 因而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组织与协调也是各参与方之间及其内部组织的协调与管理。工程项目组织协调需要采用相适应的组织形式、手段及方法, 对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关系进行疏导, 使建设的全过程处于顺畅的运行状态, 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目标、投资目标以及进度目标的完成, 从而实现工程总目标。作为管理工作的一项基本职能, 良好的组织沟通与协调是工程项目组织的润滑剂, 同时组织协调贯穿在整个项目和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
3 组织协调与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3.1 组织出现混乱、目标不明确
项目组织内部有时会出现混乱, 比如总体目标不明确, 不同部门和单位兴趣与目标不一致, 甚至出现冲突和矛盾, 而项目主管无法通过有效的方式来调解争执。有时项目内部中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气氛, 特别是当工程项目遇到困难时、工程部领导准备对项目做重大变更时、在项目组织进行调整时或项目即将结束时, 组织协调问题更加凸显。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组织问题也会出现, 这表现为:组织内部成员对合同、指令、责任书理解不一致或不能理解;工程项目得不到职能部门的支持, 无法获得资源和管理服务, 项目主管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周旋于职能部门之间, 与外界不能进行正常的信息流通等等。
3.2 组织间信息传递不畅
一个工程项目是具有生命周期、资金、成本、质量等条件约束的, 具有单件性、一次性的特征。在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上, 大多数项目部门都采用传统的直线式、职能式、直线职能制等金字塔式层级组织结构。这些传统的组织形式在知识经济、复杂多变的形势下, 其信息流通的方向为由上至下、人数递增、权责递减, 在信息管理和沟通管理方面往往存在着信息沟通障碍、信息流失等问题;另一方面表现为横向沟通能力不高, 很多工程项目各阶段在实施过程中通常是单独进行的, 由于信息冲突或信息接收不及时时常造成损失,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信息流在工程项目的不同组织中间缺少连贯性和一致性。
3.3 发送者对信息表达存在障碍
一是语言障碍。例如, 在国际工程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中, 参加者来自不同的国家, 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有时容易造成理解的错乱。二是信息发送人的信誉不佳。项目组织或组织成员言行不一, 缺乏好的信誉, 会导致接收方对其能力或人品经验等的不信任, 从而发出的信息不被信息接收方所认可。另外, 由于工程项目各参加方隶属于不同的单位, 有着不同的利益、动机, 不同的目标期望导致双方对同一信息的理解有所差异。
4 加强组织协调与沟通的有效措施
4.1 加强沟通和协商, 有效解决组织争执
对组织争执的处理, 首先要合理地认识争执和管理争执。通过争执引起讨论和沟通;通过详细的协商平衡和满足各方面的利益, 达到项目目标的最优解决。通常情况下, 对于不影响项目整体大局的争执, 管理者应采取策略引导双方回避争执, 或者说服双方适当妥协或作非原则让步。对于涉及双方共同利益的争执, 可采取互谦互让、加大合作面, 形成利益互补或利益共同体, 从而化解争执。有的争执属于非原则性争执, 双方应通过协商进一步达成共识, 消除争执。对于利益冲突争执, 如果不好通过双方协商解决, 则应交由上级领导出面裁决, 使得争执双方都独立于利益体之外, 从而尽快解决争执, 保证进一步组织工作的顺利进行。如果争执问题比较突出, 而且双方对待争执都比较敏感, 在采用协商、调解的方式都无法解决的情况下, 则应当机立断采用行政裁决甚至采用法律手段来解决。
4.2 搞好供应链管理, 有效调和目标冲突
供应链管理就是要强调“横向一体化”。由于相邻节点企业表现出一种需求与供应的关系, 当把所有相邻的企业连接起来, 就形成了供应链。而这条链上的节点企业必须做到同步、协调运行, 才有可能使链上的所有企业都能受益。
工程项目供应链式组织结构是对传统的工程项目组织结构的创新和战略性调整。把原来它把面向职能的组织结构转化为面向流程的组织结构, 并对改建后各部门的职能按照流程的需要重新进行了定位和规划。新的组织结构使得原有部门间的壁垒完全消失, 在项目内部形成一个前后衔接、相互支持的完整体系。它以流程为导向, 各个部门目标一致, 即追求工程产品效益最大化,
4.3 做好信息沟通管理, 有效统筹组织各方
沟通是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信息障碍的最基本方法, 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因此, 我们必须建立有效的沟通体系, 使信息在整个工程建设的系统中得到良好的传递。尤其要做好与业主、监理、施工、设计单位的沟通管理。
对于业主管理方与业主之间的沟通而言, 建设指挥部应经常向业主请示、汇报工作, 及时收集业主的反馈意见, 出现不满意或是冲突要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 并及时处理, 与业主方领导不定期沟通, 及时协调有关问题;对于业主管理方与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沟通而言, 可以通过会议、发文及口头等方式, 按专业对口的原则进行有效沟通;对于业主管理方与设计单位之间的沟通而言, 加大沟通力度, 由部门主管牵头负责与设计单位的沟通、协调, 组织设计单位参加设计交底会、工程例会及其他专题会, 重视工程师与设计单位在设计变更、洽商的确认协调沟通的沟通与交流。
摘要:工程项目组织协调有很重要的作用, 是协调其他活动的有效保证, 特别是沟通是组织协调的有效手段之一, 也是解决项目组织成员之间矛盾的基本方法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工程项目组织沟通与协调的内涵及作用, 分析了组织协调与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沟通,组织协调
参考文献
[1]王延昆.谈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创新[J].山西建筑, 2009 (7) :221-222.
[2]刘国冬, 王雪青.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
建筑施工中的协调与组织管理探析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 质量 组织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1(a)-0212-01
我国建筑工程事业顺应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我国各大中小城市掀起了建筑热潮,建筑工程事业逐步发展成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工程建筑施工工艺、施工手段也变得越来越先进。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发杂,涉及到各种因素,在施工过程中若想确保建建筑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就必须对建筑工程项目涉及到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协调与控制,对各种资源实施全方位的组织与管理,才能够规避建筑工程施工种的各种不利因素。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协调与管理,必须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协调管理计划,对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提前控制。此外施工过程经常会遇到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导致工程施工中不和谐的状况出现,例如:施工场地地质问题、施工人员调配问题、施工机械故障问题等一系列突发状况需要工程项目开发单位加以预防和控制。如何有效应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种突发状况,就需要开展有效的协调与管理工作,来确保工程各个施工工序能够顺利开展,各种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地调节与控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为施工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1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不协调的原因
1.1 建筑工程施工工期延后的原因
建筑施工工期即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作为不可抗因素是我们无法控制和协调的,为此本文针对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建筑工程施工工期延后问题进行探讨。而对于人为的原因导致工期延后则说明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与协调工作不到位,或是施工工作人员责任性不强导致协调与管理工作缺位。一项建筑工程从设计之初到工程验收结束,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工作协作,建筑设计部门要确保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建筑施工部门要依照建筑工程设计图纸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设计,如果设计部门与施工部门二者之间沟通与协调工作不到位,极容易导致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与工程建设设计标准不符的状况发生,问题严重的将影响正常施工工作的开展,造成工期延误,工程质量下降。
1.2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存在缺陷的原因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层层转包问题非常严重,建筑施工单位获得建筑工程项目开发资质后,将工程建设项目转包给其他施工单位来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一项工程建设项目往往由多个分包商负责,在施工过程中各个分包商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与沟通,导致对建筑工程各个建设项目无法实施统一管理,分包商的管理工作水平不高,同时分包商的施工质量有的也很难满足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导致工程建设项目存在质量缺陷。在施工过程中各个分包商各自为政,还导致工程施工进度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一旦某一施工环节出现问题,将影响这个工程的施工进度,为开发企业造成严重损失。
2 提高工程施工中的协调与组织管理能力的具体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组织管理与协调工作对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进度,防治工程施工质量缺陷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是提高施工企业施工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提高施工单位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我国施工单位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
首先,要努力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人员的组织管理与协调意识,对组织管理、协调控制工作形成正确的认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意义,在执行具体组织管理与协调工作时要秉着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根据施工单位组织控制目标对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及其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全方位的协调与管理,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总体出发,统筹工程建设项目的全局,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与协调作用。
其次,建立科学的组织管理模式,运用科学管理手段对建筑施工环节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之前的沟通与协调,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规范施工企业内部不同职能部门的工作行为,提高其工作效率,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第三,要加强协调管理的措施技术协调。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图纸会签关系到各专业的协调,设计人员对自己设计的部分一般都较为严密和完整,但与其他人的工作就不一定能够一致。这就需要在图纸会签时找出问题,并认真落实,从图纸上加以解决。同时,图纸会审与交底也是技术协调的重要环节。图纸的会审应将各专业的交叉与协调工作列为重点。进一步找出设计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从图纸上解决问题。而技术交底是让施工队、班组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了解施工的各个环节,从而减少交叉协调问题。管理协调:协调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下功夫,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建立以甲方、项目经理为主的统一领导,由专人统一指挥,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作为甲方管理人员、项目经理,首先要全面了解、掌握各专业的工序,设计的要求。这样才有可能统筹各专业的施工队伍,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有序到位。建立问题责任制度,建立由管理层到班组逐级的责任制度。建立奖罚制度,在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奖惩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第四,要提高专业施工协调者的综合素质,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建筑施工离不开技术人员的技术与施工人员的作业,因此他们的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工期以及质量,因此我们在搞好施工管理的同时我们也要努力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他们对于建筑施工的新技术产品的了解掌握及时培养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敬业精神与细致的工作作风,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
3 总结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组织协调与管理工作对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施工企业面对我国建筑工程事业快速发展的形式,要树立组织管理与协调意识,提高组织管理工作与协调工作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施工企业开发出高质量的建筑工程,为住宅使用者提高满意的住宅需求,实现自身发展与用户需求的协调与统一。
参考文献
[1]刘长宇.如何做好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1(4).
[2]张鹏飞.从建筑质量问题论施工管理[J].山西建筑,2011(27).
[3]何永旺.浅析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组织与协调[J].山西建筑,2008(6).
[4]赵捷辉.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协调管理[J].广东建材,2008(2).
组织协调管理 篇4
(一)组织协调的内容
项目监理的组织协调工作,主要是指在工程项目建设当中,针对施工活动中各有关要素间的协调,以及各要素在时间、空间上的协调。一个建设项目绩效的好坏,一方面取决于参与项目各方各自的项目管理的水平,另一方面还取决于各方之间的有机协调和配合。从某种意义上说,各方配合的好坏甚至决定项目的成败。现实中由于项目实施过程中没有协调好各方的关系,致使各参与单位之间不配合、不协调,而导致项目陷于困境的例子并不少见。工程项目组织协调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三个部分:第一是监理组织系统内部的协调;第二是监理组织系统与业主、承包单位、设计单位等其他系统间的协调;第三是业主、设计单位、上级主管部门(质监站)等有关系统间的协调。监理组织内部的协调工作,主要是协调项目监理部内部人际关系,明确划分各自的工作职责,设计比较完备的监理工作流程,明确规定监理部正式沟通的方式、渠道和时间,使大家按程序、规则办事,提高工作效率。在此不做过多论述。
1、与业主的协调
业主是工程项目的所有者,对项目具有特殊的权利。而监理为业主提供项目管理服务,必须服从业主的决策、指令和对工程项目的干预,监理最重要的职责是保证业主满意。只有取得业主的支持,才能更好的开展监理工作,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因此在与业主的协调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点要求:
1监理工程师要理解建设工程的总目标、理解业主的意图。○2做好监理宣传工作,增进业主对监理工作的理解。○3尊重业主,让业主一起投入到建设工程的全过程。○
2、与设计单位的协调
监理单位与设计单位之间只是业务联系关系。双方在技术上、业务上存在着密切的配合关系,因此两单位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紧密配合。监理要主动向设计单位介绍工程进展情况,充分理解业主与设计单位的设计意图,尊重设计单位的意见,及时向设计单位提出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以免造成大的损失,监理还应注意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程序性。如果监理人员认为设计中存在某些不足之处,应通过总监理工程师积极提建设性意见供业主、设计单位参考,同时还应配合设计单位做好设计变更及工程洽商工作。
3、监理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协调
监理与施工单位之间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监理单位依据有关法令、法规及监理合同、施工合同中规定的权利,监督施工单位认真履行施工承包合同中规定的责任和义务,促使施工合同规定目标的实现。监理方应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严格按规范、流程办事。协调不仅是方法、技术问题,更多是语言艺术、感情交流和用权适度。在涉及施工单位权益时,监理单位应站在公正的立场上,维护施工单位的正当权益。监理单位人员在与施工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之间,应相互联系,互通信息,互相支持,保持正常的工作关系。
4、与质监站、政府部门等上级主管部门的协调
监理单位与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部门之间,在工程质量控制方面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做为政府机构,对工程质量进行宏观控制,并对监理单位质量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监理单位则应做好与政府部门工程质量监督站的交流与协调工作。如果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及时敦促承包商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接受检查和处理,工程合同应公证,并报政府建设管理部门备案,做好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等;为了处理好监理单位和质量监督站的关系,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根据国家政府有关部门颁布的关于建设工程监理的法规、规定和办法,按照监理合同约定的内容切实履行监理职责、义务,落实岗位人员职责,做好监理工作,以优良的工程质量,优质的监理服务向建设单位,向政府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组织协调的措施
1、加强与建设单位的沟通
1)项目总监理工程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工程项目的总目标、了解建设单位对本项目的最终意图、反复阅读项目合同条款或项目任务文件。监理工程师做出决策安排时要考虑建设单位的期望和价值观念。尊重建设单位,对于项目上的进展情况及遇到的问题随时向建设单位汇报,在建设单位做出决策时,项目总监理工程师能及时向建设单位提供充分的信息资料,让他了解项目的全貌、项目实施状况、方案的利弊得失及对实施此决策的影响。
2)让建设单位能够积极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来,使其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在项目的实施过程,减少业主的非法程序干预和越级指挥,避免对项目的实施过程由于建设单位的原因出现的错误。
2、加强与设计单位的沟通
1)项目工程施工图正式进场使用前,必须由相关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通过对施工图预审,提出初步的审核意见,汇总成书面形式报送项目监理机构和建设单位审核,认可后报送相关设计单位进行核实,然后由设计单位在施工图技术交底和会审时做出书面答复或说明,经与会各方商议一致,形成施工图会审纪要后,由参与各方签字盖章,分发有关各方做为正式工程建设施工的依据。
2)项目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建设单位对工程提出变更,应由建设单位通知相关设计单位,告知需要变更的部位及内容,再由设计方发经过严密的计算给出相应设计变更通知单,经业主、监理方签认后,发至相关施工单位进行工程施工。
3)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单位对施工图纸有异议或施工难度大需要提出工程洽商变更时,施工单位应事先将该变更部位、变更内容等相关事项以书面形式通知监理方,监理方同意并征得业主同意后,再由业主单位与设计单位联系,经设计确认后生效。如果该项目有分包单位时,关分包单位提出施工洽商变更,需先报经总承包单位同意后,在按上述程序办理。
3、充分发挥合同的作用
1)在建设单位的工程施工招标文件中应明确工程的施工范围,即明确由总承包单位直接自行组织完成的工程内容范围及建设单位另行发包的工程内容范围;如果项目实行总承包管理制度,建设单位另行发包的工程内容承担者,除与建设单位签定相应的工程施工合同外,必须同时与本工程总承包单位签定总包管理合同,将建设单位另行发包的工程都纳入工程施工总承包管理范围,由总承包单位对其施工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等负责。
2)将建设单位与工程总承包单位签定的施工总合同的有关条款要求,分别纳入相对应的分包合同中。使分包合同对其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等处于总承包方控制之中,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工期。
3)各分包单位应按与总承包单位签定的分包合同中的条款要求,编制出分包项目的分部、分项工程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分项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等报请总包方审批同意后才能进行施工。
4)各分包单位应按建设工程总工期的要求以及项目总承包方的施工节点控制计划为依据,编制出相应分包工程的详细施工进度计划,报请总包审批同意后才能进行施工。
5)项目总承包单位应对各分包单位做好施工质量技术交底工作,对分包单位所施工的工程进行质量监控。按照本工程的要求实施有关质量检验的规定,并做好质量检验记录;对工序间的技术接口实行交接手续;做好不合格品处理的记录及纠正和预防措施工作;认真做好各分包工程的验收交付工作。
6)项目总承包单位对各分包单位的相应分包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检查控制。项目总承包每周定期与分包单位召开一次协调会,加强对分包单位人员的协调管理,每道工序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安全交底等,解决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按照项目总承包的周计划检查分包单位的工作完成情况及布置下周施工生产任务。
7)各分包单位与项目总承包单位业务交往过程,以业务联系单、备忘录等书面形式进行联系,需要由项目总包方解决的事项应立即处理。以免耽误工程进展。
8)各分包单位的工程进度款的收取,应由分包单位以书面形式报送项目总包单位审核签证。
9)各分包单位应与总承包单位签定相应分包工程安全协议书,遵守各种安全生产规程与规定,特种作业必须持证上岗,各分包单位应接受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监控,并参与工地的安全检查工作,落实整改事宜。
10)现场场地管理工作。总承包单位应在考虑各分包单位施工时对场地面积、部位的使用要求对现场场地进行统一的安排、集中的管理。各分包单位应按总包方的要求使用场地并做好场容场貌管理工作,做到建筑材料设备划区域整齐堆放,保持工地卫生、文明努力做好宿舍卫生工作。
11)分包与分包之间按照总承包单位的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要求开展平行或交叉施工时,应主动加强横向协调和联系工作,合理解决施工中的先后顺序;工序间的技术接口实行交接手续;保护好对方的成品、半成品材料、构件,实行谁损坏谁赔偿的制度。
4、充分调动总承包单位的积极性,发挥总承包单位的作用
1)监督施工总承包单位落实《施工总承包合同》规定的总承包管理责任。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增强总包管理力度——加强管理班子建设,增强总承包单位管理权威。
2)加强项目总承包管理班子对本项目的管理能力,使其即能胜任本单位施工的工程管理职能,又能对各分包单位施工的工程行使总包管理职能,并且在项目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结束后,仍能不间断地实施强有力的总包管理责任。
3)增强项目总承包管理权威。要采取各种措施(包括合同、组织、技术、经济措施等),增强项目总承包管理权威。支持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包括安装、高级装饰、特种工程等)的施工活动,管的住,有成效。使分包单位的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同总承包单位的施工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相一致,最终确保预定的工期目标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4)在项目总承包单位选择分包单位(包括业主另行发包,纳入总承包管理的指定分包单位)时,必须按要求严格审查分包单位的资质、业绩(已施工的工程情况)、施工技术力量和质量管理能力、对承包施工本工程计划投入的设备和人员、对进度和质量目标的承诺、对纳入总包管理的意见和要求等能否满足本工程的需要。在审查合格、可行的基础上,予以确认。
5、主动与质监站等上级主管部门联系
1)认真执行项目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及政府部门发布的关于各项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并督促施工单位及相关单位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落实。
2)经常主动向质量监督站联络,及时如实地汇报工程质量情况,包括工程实体和软件、履行监理职责情况、监理人员职责落实情况,以及监理单位质量体系执行情况。
3)尊重质量监督站的权力,并密切配合质量监督部门的工作,使其在工程项目上的权利行使顺畅,形成工程建设各主体单位对质量监督工作的积极支持、全力配合的局面。
4)按工程进度情况,定期邀请质量监督站来工地巡视、检查并指导工作;督促相关单位配合好,使现场检查顺利;对质检站提出的问题积极组织施工方及时整改,并按时向质量监督部门汇报整改落实情况。
5)如实向质监站反映整个工程质量状况。在工程各阶段验收中,协助质量监督站审查相关工程质量资料。接受并配合质量监督站的工作,并对存在的问题认真整改,确保整个工程资料及时、准确、完整。
(三)项目实施过程组织协调的重点
1、协助业主做好施工合同的签订工作,施工合同是各方行为的法律依据,因此在合同中应明确各方的责任、权利、义务。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材料价格变更、工程量增减引起造价变更时如何处理)在合同中明确,避免不必要的合同纠纷。
2、组织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业主方根据监理合同宣布对总监理工程师的授权,明确监理的权限范围、责任范围,使监理的工作有理有据。
3、总监理工程师应熟悉合同及监理工作方法程序,并向业主及施工单位做好宣传工作,使他们理解监理的工作,能够积极配合和支持监理工作。
4、定期召开现场协调会议,各方汇报工程情况及工作情况,检查制定措施落实情况,及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今后的工作安排,及问题处理方法。
5、对于工程的情况定期编制监理月报上报业主,使业主随时掌握工程的进展情况,对于工程施工中的工程变更、价格变更、工程量变更及时与业主沟通,征求业主意见,合理处理工程的变更问题。
6、在监理工作中,对承包商的质量、安全、进度、投资、进行监督和管理,但应尊重承包商,充分发挥承包商的积极主动精神,协助承包商圆满完成施工任务。
7、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收集各类原始资料,应与工程的施工进度同步,为各类纠纷得处理做好准备工作。
8、与承包商的协调工作,要坚持原则,严格按规范规程办事,讲究科学的工作态度。同时常与项目经理沟通,做好进度、质量的控制和协调工作,对承包商违约行为的处理,合同的争议进行协商沟通,及时恰当的处理。
(四)针对本工程土建与安装工程的协调配合的监理方法
组织协调是监理工作的一项的重要内容。土建施工与安装施工是本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两大组成部分,促进土建与安装的协作配合是监理单位重要的工作内容,也是保证本工程质量、投资、进度三大控制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手段。因此要特别注重对土建与安装两大专业之间的配合进行监督、控制与管理。根据我公司对以往类似工程的监理经验,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协调。项目设计只要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形成现实的产品,由于不可抗的自然因素、施工技术力量、施工工艺的制约、业主对于使用工程的需要等种种原因,设计变更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监理单位必须加强对设计和施工单位关于工程质量问题的沟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相互协调的内容很多,但土建与安装施工之间若协调不好,极易造成不良后果。由于土建与安装之间的事前、事中协商少,往往造成事后扯皮多,对工程的进展速度,工程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土建施工如果未能考虑或正确处理安装要求的问题,致使事后开槽打洞的情况严重,影响工程质量。为此,必须加强土建结构设计人员与设备安装施工方案设计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强设计交底的力度,做好事前控制。尽量避免对工程主体结构的破坏。
2、加强各施工单位之间的协调。在工程建设中,土建工程为安装工程创造施工条件,安装工程是土建工程的延续。本工程安装工作种类繁多,技术复杂,各工种交叉作业频繁。监理单位在协调土建施工单位与安装施工单位联系方面,应做好以下工作:
(1)协调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现场监理工程师在施工前必须审核施工进度计划与施工方案的协调性与合理性,分析土建与安装施工方案与施工进度计划有无冲突,若有矛盾和冲突,应及时调整。安排正确的施工顺序也是作好土建与安装配合工作的重要措施。在总体上要坚持先土建施工后设备安装,先下后上,先室外后室内的施工顺序。审核承包单位提成的施工组织设计,检查有无土建与安装施工配合的特殊要求,特别是关键部位和重要工序,是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配合工作的顺利开展。(2)加强现场施工的统一管理。在项目建设开工前,要召集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承建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工作。监理方不仅要参加总体工程的会审,还要参与单位工程和重点关键部位的会审,彻底解决预埋件、预留洞、预留孔、设备搬运进室与施工位置相互重叠,相互影响问题;要使土建与安装人员对建设项目的性质特点、质量工期要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全局上、总体上重视土建与安装的配合问题;务必使每个参建单位都明确在土建工程与安装工程中的重点工序,以及双方施工的配合点,用什么机械工具和运输设备,各自的技术力量与装备水平能否适应施工中配合协作的需要等。
(3)组织现场协调会议。监理方应主持召开现场定期与不定期的协调会议,研究讨论下一步施工中土建与安装施工中可能遇到的交叉作业或需要相互协调的部位,同时也要研究解决土建与安装施工过程中发现的极有可能出现的始料不及的问题,共同探讨,在不影响工程进度及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出妥善的解决办法。
(4)合理安排施工现场。现场监理工作人员必须随时根据现场施工动态,对现场整体的平面布置图作出调整,对场地的占用进行精心的研究规划,实行动态管理。当大量管道、电器设备在安装前陆续进入现场,需要一定场地堆放组装时,监理方必须事前对施工平面图存在的问题进行核查,事中对出现的用地矛盾加以协调解决。否则由于土建与安装的同时施工交叉作业,在空间利用上极易发生矛盾,稍有不当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和人员伤亡。
(5)做好土建与安装工序配合的检查验收工作。主要内容包括:现场监理人员负责工程的质量检查、工程量的计量和工程的验收工作。在土建和安装工程中,有些配合工序十分关键,如隐蔽工程、基础验收、预留孔洞、预留铁件等。它们在隐蔽或安装前,一定要检查和验收,如果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的,才可以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检查基础或墙体中的预埋件、预留孔洞位置是否正确,数量上是否遗漏,否则会影响设备的安装就位,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使用。
施工组织管理与协调 篇5
摘要:电力工程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项大工程,电力工程建设水平与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电力运行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关系到各行各业的建设与发展。基于此,文章探讨了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进度控制与施工管理措施。
关键词:电力工程;工程管理;进度管理
随着我国电力工程的现代化发展,电力单位的管理者也改变了自身观念,通过创新实践,管理意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管理人员意识到不仅在电力工程的利益与经济方面需要加强管理,在电力工程的施工中也要做到科学化管理。
1.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进度控制
1.1认真审核工程进度计划
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按照合同要求应向监NT程师递交施工总进度计划,监理工程师根据投标书约定的人员、机械,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工程量的大小和工期要求,认真进行审核,认定工程进度计划的合理性,以达到对工程进度总体控制的目标。同时,对合同总工期进行分解,实行目标分解和控制,看其进度控制是否有符合工程建设实际情况的措施来保证。工程进度涉及建设和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监NT程师应对审核后的工程进度计划进行督促,经常检查对照工程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发现滞后,及时查找原因,协助施工单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以达到合同工期要求的进度,保证进度目标的最优实现。
1.2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批
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文件,它反映了施工单位在本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目标、方法及进度控制措施,是施工单位技术水平、技术要素的综合反映。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方案、方法、措施及施工机械设备的选用情况进行审阅,看各施工阶段的时间安排是否符合工期总目标的要求,施工工序是否符合工艺要求,与人员、设备等的`进场计划是否协调,各项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是否与施工单位的施工经历和技术水平相适应等,并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方案的可行性。
1.3施工期间的进度控制
施工单位应根据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并采取得力措施,确保施工进度计划的实现。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随时跟踪检查现场施工进度,并做好监理日志。严格控制关键工序的施工时间,以此来控制施工总进度计划的进展。当工程的实际进度不符合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进度计划时,施工单位应根据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及时进行修改。如果监理工程师认为施工进度不符合工期要求,经过监理工程师同意,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快工程施工进度,满足合同工期的要求。如果进度滞后的原因属于建设单位,则经过同意,批准工程延期或增加赶工费用。监理单位应以主动控制为主、被动控制为辅、两种控制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控制措施,推进施工进度目标的实现。
2.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2.1做好施工前的图纸会审工作
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图纸具有时间较短、任务重和技术难度大的特点,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设计疏漏的问题,例如在一些施工隐患方面不能及时的排除到位,或者针对建设运营后的项目维护、检修策略存在疏忽。因此,在设计图纸完成后、在施工之前,应该及时的组织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工作。对设计图纸的合王单性、是否存在溃漏、缺失等进行审查,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工程项目得以顺利进行,保证施工成本可控同时确保工程按质、按期完成。
2.2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管理
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技术是关键的环节,要使电力工程施工得到控制,必须加强管理这一环节,要根据电力工程施工的设计和电力工程实际需要,严格实施和执行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将技术作为整个体系贯穿在电力工程施工的各主要过程之中,进而实现对电力工程建设的支撑作用。同时,要做好电力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与技术控制,使施工所用材料符合电力工程和电力行业的要求,通过严格检验和全面测控使材料的质量达到电力工程的建设需要,为电力工程施工建立起规范而扎实的材料基础。
2.3改善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改善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对于确保安全生产、提高工程项目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制定完善的安全制度,并形成可落实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这要求对应的领导人员和管理人员要对安全生产工作予以重视,将安全生产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的岗位,保证各项安全制度和政策能够在生产施工一线发挥作用。其次,为了有效的降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安全隐患,避免因为施工队伍对施工环境不熟悉或不清楚而导致的安全问题,应该在施工之初做好技术交底。例如,各个施工队伍不但要内部班组之间进行技术交底,还要强调施工队伍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各个施工队要将自己施工范围中的危险点和风险因素及时告知他人,有效的规避安全死角,提高整个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
2.4做好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工作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较高的工程效益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保证项目建设的整体质量,最终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在施工之前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制定对应的目标成本,并形成严格的成本责任制度体系,通过坚决执行该制度体系保证工程项目的最终效益达到预期目标。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相关项目的负责人必须完全对项目经济效果负责,并积极组织专业人员针对中标项目技能型评估,分别从材料、施工环境、合同内容等多个方面提出确保项目经济效益的建设成本目标。
3.结语
施工组织管理与协调 篇6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中央项目协调机构项目管理费申请及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财际[2007]50号)
教育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不含西藏)财政厅(局):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中央项目协调机构项目管理费的使用管理,提高国家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赠款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38号)及中央部门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我部制定了《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中央项目协调机构项目管理费申请及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O七年七月十三日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中央项目协调机构项目管理费申请及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以下简称贷款项目)中央项目协调机构项目管理费的使用管理,提高国家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 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赠款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38号)及中央部门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中央项目协调机构项目管理费(以下简称项目管理费)的使用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第三条 项目管理费,按照中央项目协调机构在贷款项目协调与管理服务中的职能和工作量合理确定并纳入预算管理。
第四条第四条 项目管理费只能用于与贷款项目的协调和管理服务有关的支出,不得用于与项目管理无关的其他支出。项目管理费的使用和管理应按照“依法、节俭、高效、透明”的原则,并接受监督和检查。第五条第五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是指经国务院批准由财政部代表国家利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欧洲投资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以及与上述贷款搭配使用的联合融资支持的项目;
(二)中央项目协调机构,是指由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依照程序确定、统一负责指导、组织与协调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实施的服务机构。中央项目协调机构通常为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设立的全额、差额预算单位或自收入自支单位;
(三)项目管理费,是指中央项目协调机构为完成其所承担的贷款项目协调管理服务任务所需经费,包括贷款项目准备期间的费用、贷款项目实施期间的费用、贷款项目竣工验收期间的费用、项目后评价及可持续性管理期间的费用;
(四)贷款项目准备期间,指自贷款项目正式纳入由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规划至项目贷款协定生效这一时间段;
(五)贷款项目实施期间,指自项目贷款协定生效至项目专用账户关闭这一时间段;
(六)贷款项目竣工验收期间,指自项目专用账户关闭至项目竣工完成这一时间段;
(七)贷款项目后评价及可持续性管理期间,指项目竣工后开展项目后评价及可持续性管理这一时间段。
第二章 项目管理费的内容
第六条第六条 贷款项目准备期间的项目管理费包括以下内容:
(一)协调、完成国内审批程序所需的贷款项目立项申请建议书、社会影响评价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资金申请报告等报告的编制、论证、报送、评审工作和相关调研活动所发生的费用;
(二)组织、参与和协调贷款项目前期准备活动,如项目鉴定、准备、预评估、评估、谈判,编写项目实施计划,协助办理项目生效手续,组织项目实施启动工作等所发生的费用。
第七条第七条 贷款项目实施期间的项目管理费包括以下内容:
(一)依据国内有关部门批复的贷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资金申请报告和我国与国际金融组织签署的贷款协定、项目协定等贷款项目法律文件,以及国际金融组织认可的项目实施计划,推动、协调、监督地方项目单位(子项目单位)执行项目建设任务所发生的费用;
(二)组织、协调、参与贷款项目国内外技术培训考察、年度检查、中期评估与调整活动,以及向财政部等报送有关报告等所发生的费用;
(三)协调国际金融组织及国内有关机构,制订贷款项目管理办法、资金和财务管理办法、技术规程和标准等,并下发各地方项目单位(子项目单位)实施等所发生的费用。
第八条第八条 贷款项目竣工验收期间的项目管理费包括以下内容:
(一)根据贷款项目法律文件中规定的项目“绩效指标”对已完成的各项项目活动进行检查,督促各子项目单位办理竣工验收、竣工决算、项目资产入册和移交手续等所发生的费用;
(二)完成项目竣工报告的编写、上报工作所发生的费用。
第九条第九条 贷款项目后评价及可持续性管理期间的项目管理费包括以下内容:
(一)组织实施贷款项目后期综合效益监测评价、账户关闭后的年度财务决算、项目债务管理,以及接受审计检查等所发生的费用;
(二)组织、协调、指导、实施贷款项目后评价工作所发生的费用;
(三)协调、监测、促进贷款项目可持续性运转和管理所发生的费用。
第三章 项目管理费的申请和批复
第十条第十条 项目管理费纳入中央项目协调机构主管部门的部门预算,作为中央本级项目支出申请预算,并通过主管部门上报。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贷款项目经国务院批准纳入国家利用外资规划或者经财政部批准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后,由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 根据项目的实际需要确定中央项目协调机构。
中央项目协调机构负责申请年度项目管理费预算,并从第二年起提交上一年度项目管理费预算的执行情况说明。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中央项目协调机构应当根据年度工作任务大纲,依照国家规定的有关支出标准,按照部门预算的有关规定编制并通过主管部门上报项目管理费预算。国家没有规定支出标准的,依照财政部根据实际需要确认的实施方案(含价格条款)编制预算。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项目管理费应按程序申请,其支出范围应按机构性质相应确定:
(一)中央项目协调机构为全额预算单位的,申请的项目管理费只能用于项目补助性的开支;
(二)中央项目协调机构为差额预算单位的,申请的项目管理费只能用于基本支出不足的部分和与项目相关的支出;
(三)中央项目协调机构为自收自支单位的,申请的项目管理费只能用于与项目相关的支出。
实行差额或全额预算的中央项目协调机构,所需的项目管理费凡已在基本支出中列报的部分,不得在项目管理费预算中重复列报。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中央项目协调机构通过主管部门上报项目管理费预算时,应同时抄报财政部(国际司)。
中央项目协调机构为全额或差额预算单位的,应在抄报给财政部(国际司)的项目管理费预算中,说明其申请的基本支出预算额。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财政部根据贷款项目管理的实际需要,结合国家规定的有关开支标准,审核、确定并批复下达中央项目协调机构的项目管理费预算。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项目管理费一经批复,不得自行调整。执行过程中如发生贷款项目变更或终止而需调整预算,应严格按照部门预算调整的规定程序报批。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项目管理费使用情况应在部门决算报表中单独列示,并抄报财政部(国际司)。
第四章 项目管理费的使用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项目管理费各项支出均应执行国家规定的有关支出标准或经财政部确认的实施方案(含价格条款)。项目管理费的支付管理,应当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项目管理费可以用于以下支出:
(一)办公费:中央项目协调机构为维持日常办公需要而发生的水费、电费、办公设备维修(护)费等支出;
(二)会议费;
(三)培训费;
(四)差旅费:国内差旅费以及出国人员的住宿、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等支出;
(五)交通费:各类交通工具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等支出;(六)邮电通讯费;
(七)劳务费:支付给单位和个人的劳务费用,如项目统一招标代理费、以及临时聘用人员劳务费、翻译费、评审费、评标费、稿费等支出;
(八)咨询费;
(九)印刷费;
(十)租赁费:反映租赁办公用房、宿舍、专用通讯网及其他设备等方面的费用;
(十一)取暖和物业管理费:办公用房发生的取暖和管理费用;
(十二)招待费;
(十三)办公设备购置费:购置办公家具和办公设备的支出;
(十四)与贷款项目协调管理服务直接相关的银行手续费、海关监管费等费用。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项目管理费列入部门预算的,不得再从贷款项目投资或其它渠道提取或开支项目管理费。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项目管理费年度结余资金的处理,应当按照财政部关于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项目管理费使用的监督和管理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中央项目协调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检查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各项财经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项目管理费应当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中央项目协调机构应当接受财政部、审计署及主管部门对项目管理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和纠正管理费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财政部对项目管理费的执行情况实行绩效考评制度,具体绩效考评办法另行制定。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可以参照本办法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项目执行机构和协调机构的专项业务经费管理办法。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7年7月13日起执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管理费收取和使用办法(试行)》(财世字[1998]90号)同时废止。此前已发布的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浅谈建筑施工中的管理与协调 篇7
关键词:建筑施工,协调管理,工程技术,施工管理
1 出现和产生问题的原因
现代建筑无论是何使用功能, 高尖端还是普通的建筑物, 都存在专业协调的问题。要建造一个高质量、高标准的建筑产品, 是贯穿全部项目过程中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至关重要和不容忽视的, 一项工作他包含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 其中内部协调的好坏不仅影响施工进度更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与品质。
先看看施工中各专业协调问题的实例:某住宅工程分包水电的安装队, 在埋设开关线时没有注意到门的开启方向, 结果待门安装好后, 发现开关的位置正好在门后边, 使用起来十分不便, 只能重新埋管改线路。另一个是某甲方人员按电梯生产厂家提供的电梯尺寸, 让设计院设计电梯井施工图。而设计人员, 就按原尺寸进行设计, 结果电梯运到现场后发现, 电梯轿厢尺寸比电梯井的尺寸大了200毫米, 原来设计人员把电梯厂家标注的净空尺寸当成电梯井的轴线尺寸。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出现和产生这样问题的例子并不少见, 像消防、煤气安装等, 由于是有关部门指定的专业施工队, 与土建及其他专业队之间配合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到了工程主体完工被发现时已很难处理, 并因此带来了种种问题和隐患。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可以说很多, 牵涉到设计, 施工, 业主, 项目承包人及各专业队伍、监理等多个技术工种、及其他单位部门的方方面面。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2 施工管理
2.1 了解工程概况, 有备而战
怎样做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呢?首先要熟悉施工图纸、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 了解设计要求及细部、节点做法, 弄清有关技术资料对工程质量的要求;其次要熟悉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技术经济文件对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技术措施、施工进度及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的要求;弄清完成施工任务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最后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了解, 要清楚、全面了解工程, 掌握工程概况, 必须亲自到现场进行勘察、有利于更好地实施管理, 落实施工方法, 更好地完善工作。
2.2 实行目标组织
实行有目标的组织协调控制是基层施工技术的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做好施工准备, 向施工人员交代清楚施工任务要求和方法, 是为完成施工任务, 实现建筑施工整体目标创造了一良好的施工条件。尤其重要的是在施工全过程中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有关技术、经济文件的要求, 围绕着质量、工期、成本等制定施工目标, 在每个阶段、每个工序、每项施工任务中积极组织平衡, 严格协调控制, 使施工中人、财、物和各种关系能够保持最好的结合, 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2.3 安全管理, 预防为主
安全管理工作, 在建筑行业上, 是一项重点工作, 安全工作的好坏是直接影响某一个企业名誉和这个单位的管理工作的素质。因此, 在施工管理工作上, 一定要把安全教育工作放在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首位, 若忽视了施工安全的管理, 那是最大的隐患, 是最大的危险, 是施工管理工作中最大的错误, 而且安全管理的好坏是牵连到人的生命, 所以安全是企业中的命脉。作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做足安全措施, 对所有的进场人员要做好安全教育与宣传工作。要以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让他们自觉遵守安全规则, 执行安全措施, 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生存和工程的效益。
3 施工协调管理
3.1 同设计单位之间的工作协调
3.1.1 项目经理部将与设计院联系, 进一步了解设计意图及工程要求, 根据设计意图, 完善我们的施工方案, 并协助设计院完善施工图设计。
3.1.2 对施工中出现的情况, 除按建筑师、监理的要求及时处理外, 还应积极修正可能出现的设计错误, 并会同业主、建筑师、监理及分包方按照总进度与整体效果要求, 验收小样板间, 进行部位验收、中间质量验收和竣工验收等。
3.1.3 根据业主指令, 组织设计方参加机电设备, 装饰材料、卫生洁具等选型、选材和定货, 参加新材料的定样采购。
3.1.4 协调各施工分包单位在施工中需与建筑师协商解决的问题, 协助建筑师解决诸如多管道并列等原因引起的标高、几何尺寸的平衡协调工作, 协助建筑师解决不可预测因素引起的地质沉降、裂缝等变化。
3.2 与监理工程师工作的协调
3.2.1 在施工全过程中, 严格按照经发包方及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组织总设计大纲”、“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各分包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 在分包单位自检和项目管理部专检的基础上, 接受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和检查, 并按照监理工程师提出的要求, 予以整改。
3.2.2 贯彻项目管理部已建立的质量控制、检查、管理制度, 并根据此对各分包单位予以控制, 确保产品达到优良, 项目经理部对整个工程产品质量负有最终责任, 任何分包单位的工作失职, 失误均视为本项目经理部的失误, 因而杜绝现场施工分包单位不服从监理工作的不正常现象发生, 使监理工程师的一切指令得到全面的执行。
3.2.3 所有进入现场的成品、半成品、设备、材料、器具均主动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产品合格证或质保书, 按规定使用前需进行材料复试, 主动提交复试结果报告, 使所用的材料、设备不给工程造成浪费。
3.2.4 按部位或分项工序检验的质量, 严格执行, 上道工序不合格, 下道工序不施工, 使监理工程师能顺利开展工作。在现场质量管理工作中, 维护好监理工程师的权威性。
3.3 与分包单位间的协调
3.3.1项目经理部会同公司总部对选定的分包单位予以考察, 并采用竞争录用的方法, 使所选择的分包单位 (含供应商) , 无论是资质、管理、经验都符合工程要求。
3.3.2责成分包单位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实施“单项工程进度计划”和“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建立质保体系, 确保“施工组织设计”所规定的总目标的实现。
3.3.3责成分包单位所选用的设备、材料必须事前征得业主和项目经理部的审定, 严禁擅自代用材料和使用劣质材料。
3.3.4分包单位进场前均与本项目经理部签定工程承包合同, 严格以合同条款来检查落实分包单位的责任、义务。任何分包单位的失误, 均应视作本项目经理部的工作失误。
3.3.5本项目经理部将以各个指令, 组织指挥各分包施工单位科学合理地进行作业生产, 协调施工中所产生的各类矛盾, 以合同中明确的责任, 完工产品对项目经理部负责, 使产品不污、不损。
4 做好协调工作的方法
从理论上讲, 协调工作并不十分复杂, 只要我们在施工中能严格按规范要求做好每一道工序, 并及时进行工序交接, 也许就不会出现上面所说的矛盾, 至少会大大减少问题的出现。但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上述人为的、技术上、管理上的因素, 各专业之间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是非常突出且非常琐碎,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呢?
4.1 提高认识协调工作的重要性作为工程的建设者、管理者。从设计、监理到施工的各专业班主首先要从对业主、用户负责的角度认识问题, 要从履行合同中自己的责任义务, 认真对待协调问题。同时, 从提高行业标准, 做好各专业的协调工作。
4.2 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这里所强调的加强管理, 是指在现有管理水平的基础上, 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 从技术上、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 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5 结论
建筑施工中的管理与协调 篇8
【关键词】施工环境;配合;协调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首先得到了促进,再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所以现代化建筑就越建越高,越建越多,项目规模也越来越大,而这样一来,参与其中的单位、人员也就越来越多,迫于工期,各专业只能交叉施工,这样就对工程施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工程管理师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它的任务就是做好个专业部门间的协调管理,从而控制施工质量和进度,进而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如何才能做好各部门间的协调管理,无疑是现在必须功课的难关。下文就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1.外部协调管理
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整体性工程,没有一个专业团队能够独立的完成,必须要经过个专业团队的协同合作,才能建设出质量过关的建筑,业主、监理、设计、施工任何方面都缺一不可,也许不同的个体的侧重点不同,但他们的共同目标都是建成高质量的建筑物。其实建筑工程中的各个部门后对建筑工程非常重要,而且对工程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工程建设必须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并且积极配合,以便于各部门的工作都能够顺利进行,营造一个良好的施工外部环境。
1.1与业主间的协调
业主作为建筑物的使用者,有着有顶的管理权,建筑物的本质就是为业主服务,所以,必须要有服务业主的意识,在新世纪的经济浪潮中,工程施工的利润已经越来越小,而设计变革、调概索赔则是实现利润的主要来源,而这利润的根本来源则是业主,所以,良好的服务业主已经成为一项本质工作,必须要切实做好,减少了业主的麻烦也就增加了自身的利益。
与业主的合作有几点要必须做好:①严格按照合同施工,并按规定工期、质量标准完成相应的施工任务。②乐于接受业主指导工作,并定期向业主汇报施工内容及进程,做到主动征求业主的意见和建议。③与驻地代表做到良好的联系与沟通,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④积极配合业主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的检查,并认真严肃对待业主提出的批评,对其要求改正的问题必须立即整改到位,并将整改结果反馈给业主。⑤积极配合工程验收,及时提供竣工资料。⑥做好质量责任期内的维护工作。
1.2与设计单位间的协调
设计图纸是施工的主要依据,设计对工程施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施工项目部必须与设计单位保持畅通的沟通,以便透彻理解设计的意图,为施工创造有利条件。首先,项目部应该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将设计图中的疑问反馈给设计单位,以求充分理解设计意图,解除疑问,不但可以进一步完善施工方案,还可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犯错。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设计考虑不周到或者设计有缺陷时,应该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汇报,并及时跟设计单位沟通,以便尽快解决问题;若设计有遗漏、错误或者有更有利于施工之处,应该主动与设计商量,快速做出设计变更。再次,应该根据设计要求采购机电设备、装饰材料等,并邀请设计方参与新材料的采购取样,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第四,要积极配合设计单位做好设计变更的基础资料的准备。
1.3与监理单位的工作协调
监理单位是受业主委托对建筑工程进行监督管理,我们应该要服从监理的管理,严格按照监理管理程序开展工作,做到尊重监理,并维护其威严。
开工前,应该向监理工程师报送开工报告、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并做好开工准备工作,待监理工程师批准开工后,方能正式开工。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监理审批过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并严格按照监理管理程序向监理报检、配合检查等。当监理工程师检查不合格时必须立即进行整改,直到合格后方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施工现场严禁出现不服从监理的现象发生,必须让监理的指令得到贯彻执行。工程结束后,应该配合监理做好工程验收工作。
2.内部协调管理
2.1与公司上级管理的协调
项目部成立之初应该多向公司请求调派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业务技能过硬的施工管理人员,扩充项目部的实力。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定期向公司汇报该项目的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管理情况,取得公司的技术支持,以利于项目管理。
2.2各职能部门间的协调管理
施工项目部根据管理职能分工不同而设置有工程技术部、施工管理部、财务计划部、合同管理部、材料管理部等管理部门,各部门间必须要相互协作,密切配合。比如,材料部门就必须根据工程技术部提供的材料使用计划,及时进行备料,以免影响施工。
2.3与各分包单位间的协调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任务量巨大,而且涉及的专业众多,因此,参与建设的分包单位也很多。项目部应该与公司一起选择一些专业施工能力强、信誉好、施工经验丰富的分包单位。要求分包单位严格按照施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其各分包工程的施工计划,确保施工总目标的实现。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分包单位的管理,对其提供技术支持,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尤其是严禁出现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现象。按照分包合同约定及时支付工程进度款,保证分包单位的正常运转。对不服从管理,施工进度慢、施工质量差的分包单位应该及时清退。
3.各不同专业间的协调管理
现代建筑规模巨大,涉及的专业众多,各专业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无论哪一个专业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个建筑工程造成严重的影响,这对我们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很多施工单位对此未引起高度重视,各专业工程施工配合协调不理想,从而导致工程施工时常常返工,不但耗费了大量的资金,还对工程质量、施工进度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甚至给工程留下质量安全隐患。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各专业间的协调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各专业间的协调管理应该做好以下几点:①必须从思想上予以重视,并将这种思想意识贯彻到每一个施工管理人员。②严把设计图纸质量关。拿到设计图后,立即组织个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将图纸上的错误、遗漏、不当之处反馈给设计单位处理。③综合考虑各专业的施工顺序,合理组织安排施工。前、后施工专业施工应该相互考虑,后施工专业应该要注意先施工专业工程的保护,先施工专业应该要准确做好预埋件、预留孔道等施工。④施工过程中加强检查,针对不同专业交叉施工重点检查,防止出现错误。
4.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现代建筑技术含量高,使用功能综合性强,建设规模巨大,涉及专业众多、牵涉范围广大,因此,施工协调管理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加强与各方的协调沟通才能将各种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为工程顺利施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川.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若干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1(21).
[2]许永长.工程施工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陕西建筑,2011(10).
【施工组织管理与协调】推荐阅读:
施工组织及管理08-31
施工管理组织09-29
施工组织与概预算06-07
打机井施工组织与设计05-24
投标施工组织设计与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者不同有哪些?09-25
施工现场用电组织管理05-26
现场施工组织管理论文06-04
交通枢纽施工组织管理08-07
园林施工管理和组织11-21
建筑施工组织管理课件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