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协调管理

2024-10-05

施工协调管理(精选12篇)

施工协调管理 篇1

在当代建筑中, 每一栋建筑都是一件特有的标志, 每一条管线、设备都有特定的作用, 严格来讲, 绝少雷同, 这也增大了工作难度, 增加了各个专业之间出现矛盾和问题的可能性。同时, 由于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和应用, 施工人员未能及时掌握, 必然带来问题。

当前, 我国建筑的管理体制中, 施工单位的分包非常普遍, 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十分明确。

利益方面:主观上各个单位在利益的驱动下, 总是希望相关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 这就很容易造成工序上的遗漏。

心理方面:施工组织管理不健全, 存在着人员责任不明确, 或者是专业人员思想麻痹, 认为大的工程项目, 出现一些小问题, 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以后总有办法补救和处理, 返工也是正常的。因此, 加强协调管理意义重大。

1 协调管理重要性概述

建筑工程协调管理, 即现有管理水平的基础上, 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 从技术上, 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 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加强各专业如建筑、水电、空调、通风、电梯、消防、各种弱电等以及各个施工工序间的合作, 统筹施工步骤, 强化施工进度。众所周知, 建筑工程存在许多专业如建筑、水电、空调、通风、电梯、消防、各种弱电等。每个专业要满足自己的施工特点, 且必须同时满足其他专业施工顺序和特点的合理要求。如果在专业特点上不能充分统筹考虑, 特别是一些交叉施工部位, 如果考虑不到位的话, 问题就会随之而来。

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 在长久以来, 更多的趋于表面形式。工地办公室的各种图表, 给人的感觉是管理得井井有条, 而实际问题解决的怎么样, 却要打个问号。虽然这些工作也很重要, 对施工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但如果我们过于追求这些, 势必有纸上谈兵之赚, 反而束缚了施工管理人员的手脚, 无益于工程管理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相信在现代建筑的领域越来越广的同时, 其涉及的专业也越来越多, 有建筑、结构、水电、空调、通风、消防、对讲、监控、电视、电话、网络等。同时, 安装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间、技术要求, 同时又必须满足其他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技术上不能充分全面的考虑, 特别是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 若考虑不周全, 则极易出现问题。由于知识面的限制, 每一个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对其他专业的工作、工序以及技术质量要求都很难全面了解和掌握;有的就是本专业的问题, 也由于是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 而施工管理人员对其性能与要求不太熟悉, 这也无疑给协调工作带来麻烦。因此, 加强建筑施工协调管理, 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总的来说, 通过协调管理的重要意义, 要求:

1.1 作为工程的建设者、管理者, 从设计、监

理到施工的各单位首先要从对业主、用户负责的角度认识问题, 要从履行合同中自己的责任义务的角度, 认真对待协调问题。

1.2 从提高行业标准, 施工和管理水平上讲, 做好各专业的协调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

1.3 作为有关的技术管理人员首先要认识到协调工作的重要性, 才有可能真正做好协调管理工作。

2 协调优化措施探讨

2.1 专业协调优化管理

施工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尤其是在跨专业方面, 作为技术管理人员, 要善于不断地总结前人的或者是以前工作中的经验教训。通常专业协调有电气以及土建、给排水以及建筑结构加上个辅助专业间协调。施工中协调专业协调优化措施具体为:

2.1.1 电气部分与土建的协调:

各种电气开关与门开启方向之间的关系, 暗埋线管过密 (配电箱出线处等) 梁板的影响, 线管在施工中的堵塞等。

2.1.2 给排水与建筑结构的协调:

卫生间等地方给排水管线预留空洞与施工后卫生洁具之间的位置, 以及管线标高, 部分穿楼板水管的防渗漏建筑的外表、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各种预制件、预埋件、装饰与结构的关系、施工的特点、要求。

2.1.3 各辅助专业之间的协调:

各种消防、通风管线穿梁时, 楼面净空是否影响结构与使用, 大型设备的安装通道, 附件的预埋精度, 以及弱电系统、控制系统等。提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综合素质, 产品质量的好坏与从业人员的水平素质不可分。在做好管理的同时, 应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 专业水平的提高, 以及对新技术产品的了解掌握。培养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与细致的工作作风, 施工中不遗琐碎, 不留后患。

2.2 技术责任协调管理

2.2.1 图纸技术交底

重视图纸的质量, 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 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设计图纸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图纸会签又关系到各专业的协调, 设计人员对自己设计的部分, 一般都较为严密和完整, 但与其他人的工作就不一定能够一致。这就需要在图纸会签时找出问题, 并认真落实, 从图纸上加以解决。图纸的会审应将各专业的交叉与协调工作列为重点。同时, 图纸会审与交底也是技术协调的重要环节。图纸的会审应将各专业的交叉与协调工作作为重点, 进一步找出设计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从图纸上解决问题。而技术交底, 是让施工队、班组充分理解设计意图, 了解施工的各个环节, 从而减少交叉协调出现的问题。

2.2.2 技术责任协调

建立由管理层到基层逐级的责任制度, 权责分明;建立奖罚制度, 在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奖惩制度, 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是做好协调管理工作的关键。此时的工作已从纸上阶段进入实物阶段, 各专业之间的问题更加形象与直观, 问题更容易发现, 同时也最容易解决和补救。通过各部门的认真检查, 可以把问题减少到最小。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善于分析问题, 找出问题的症结是施工协调管理工作中决策者和组织施工者的基本要求。需特别指出的是, 作为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人员, 要善于不断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对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如电气部分、土建的交叉, 对排水与建筑结构的影响。建筑的施工进展与内部功能设施作业的顺序纠葛, 以及各种预制件、预埋件、装饰与结构的关系、施工特点、要求出现冲突, 各辅助专业之间的工期矛盾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并有一个或几个解决预案。

3 结语

工程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管理工作不仅很重要, 同时也很必要。总的来讲, 施工中的协调工作, 牵涉面广又琐碎。只有突出各专业协调对施工的重要性, 加强技术责任的协调管理, 才有可能把问题, 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保证工程质量。要做好协调工作, 必须充分认识协调工作的重要性。无论从提高行业标准、施工管理水平上讲, 做好各专业的协调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GB/T50358-2005,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S].

[2]张红, 姜震.浅谈建筑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管理问题[J].应用能源技术, 2005 (1) :41-42.

[3]刘松汉.建筑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施工[J].广东建材, 2006 (3) :124-126.

施工协调管理 篇2

浅析工程施工中的协调管理

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干扰,有人为因素、有环境因素、有组织因素等等,及时有效的对干扰进行解决,就必须加大项目管理体系中的`协调管理工作的力度.

作 者:姜艳  作者单位:中国水电十五局,陕西,西安,710000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9 “”(29) 分类号: 关键词:工程施工   项目管理   协调  

论建筑工程施工协调管理 篇3

【关键词】协调;管理;分析

建筑施工中的协作,涉及到各个专业工种的每个阶段。但由于各专业工程施工中的协调工作处理不妥,导致工程施工出现返工、误工,甚至还会带来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因此,作为业主或监理,从工程的设计到竣工验收的整个过程,要做到按时按质高效完成,实现价值和利润的最大化,各专业之间的充分协调、分工、创新尤其重要。

1.出现问题原因分析

1.1技术方面

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涉及范围也越来越广,有建筑土建、水电、消防、视频监控、电视电话、宽带网络等。每一专业都有它特定技术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其它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技术上不能全面充分考虑各专业工种的协作,则产生时空上施工问题,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同时,每一栋建筑都是一件个性化的特殊产品,它的每一条管线、设备都有特定的要求,加上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和应用,施工人员未能及时掌握,这都也会带来各种技术问题。

1.2管理体制方面

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中,专业分包是施工单位的普遍现象。专业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无缝接合”。各专业分包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往往造成工序上的简化,人为的带来一些问题,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

另外,施工组织管理体制不健全,存在着人员责、权、利不对称和不合理,或者是专业人员思想麻痹,加之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思想守旧、缺乏创新,都会给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工作增加难度,也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

2.开创协调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作为建筑施工的组织者、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施工管理协调工作的重要性,不断研究和创新工作方法的科学性。

2.1从思想上认识到协调工作的重要性

作为工程的建设者、组织管理者,从设计、监理到施工的各专业班主首先要有对业主、用户和社会认真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合同,明确自己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积极对待协调问题。同时,提高行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对做好各专业队伍的协调工作十分重要。

2.2从管理模式上创建科学的管理体制

管理协调工作的科学性,应该有一个科学的管理模式,能在现有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关键问题,创建高效、科学的管理体制,使全体管理人员各负其责,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特别是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要有全局观念,要有多兵种作战的组织协调能力。对各专业施工队伍的工作进度计划的实施指挥要有权威性,对工序之间的施工衔接进行及时的协调,时刻掌控整个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全貌。

3.加强协调管理的具体措施

管理协调要避免多头重复、条块分割。协调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下功夫,还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体系。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不协调问题,建立以甲方、项目经理为主的统一领导,由专人统一调度,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作为甲方管理人员、项目经理,首先要全面掌握各专业的工序和设计的要求,这样才有可能统筹各专业的施工队伍,保证施工管理的实效。

3.1重视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

首先,图纸会审是技术协调工作的要重任务。图纸会审关系到各专业的协调,设计人员对自己设计的图纸都较为严密和完整,但与其他专业施工图的要求不一定能够衔接,比如结构施工图与水电施工图的衔接。要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这就需要在图纸会审时找出问题,并认真落实,把协调的隐患问题解决在施工前。

其次,技术交底也是协调的重要环节。技术交底是让施工队、班组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了解施工的各个环节,从而减少交叉协调出现的问题。

3.2建立问责制度

建立由管理层到班组逐级的责任制度,责权分明。

建立奖罚制度。在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奖惩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3.3建立严格的验收制度

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是做好协调管理工作的关键。此时的工作已从图纸阶段进入实物阶段,各专业之间的问题更加形象与直观,问题更容易发现,同时也最容易解决和补救。通过各部门的认真检查,建立严格的验收制度,可以把問题减少到最小。

3.4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

甲方、项目经理定期组织举行协调会,及时解决施工中的协调问题。对于较复杂的部位,在施工前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使各专业队伍进一步明确施工顺序、技术和责任。

4.工程质量问题的协调处理

4.1当出现质量问题时,监督人员视具体情况,必要时则通知参加建设各方召开现场会,分析质量问题的根源,做出决定。

4.2根据现场会的决定,由监理单位整理形成会议纪要,制定下一步全面检测方案。

4.3设计单位根据检测报告进行设计复核,出具书面复核或质量问题处理意见,并加盖设计出图章。

4.4监理单位要对经全面检测证实工程或构件、部位存在结构问题及隐患的,必须依据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意见提出对质量问题处理报告。

4.5施工单位要根据设计、监理及建设单位意见制定处理结构质量问题的处理报告。

4.6经设计单位提出复核、处理意见的,监督部门应监督建设单位组织整改,加固或补强施工。事故按设计单位处理完结后,由施工单位提出报告,建设单位组织各方验收,形成事故处理验收意见,纳入施工技术资料。

5.工程项目进度控制与管理

进度控制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一方面是承包商在施工各阶段、各分部分项工程中要设立专门技术负责人进行进度控制管理,另一方面,业主或监理人员必须认真审核承包商编制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等。总之,承包商和业主或监理人员必须密切配合并共同努力才能达到进度控制的目的。审核后的进度计划,往往需要把若干相互关系的处于同一层次或不同层次的施工进度计划综(下转第227页)(上接第215页)合成一个施工总进度计划,以利于进行总体控制。

进度计划的制定是进度管理中的重点工作,计划定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因此在工程开工前,一定要编制一份详细的、经过论证可行的进度管理计划。以施工进度计划为主,制定其他的劳动力和材料供应计划、机械设备需求计划、采购和租赁计划、质量控制计划、安全环保计划、资金供应与支付计划等。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方法是把合同工期目标层层分解,以控制循环理论为指导,经常进行目标值与实际值比较与分析,不断采取措施调整,并协调参加单位之间的进度关系。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过程包括:

5.1执行计划的事前进度控制,体现对计划、规划和执行进行预测的作用。

5.2执行计划的过程进度控制,体现对进度计划执行的控制作用,以及在执行中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的能力。

5.3执行计划的事后进度控制,体现对进度控制每一循环过程总结整理的作用和调整计划的能力。

6.总结经验教训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善于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所在,是施工协调管理工作中决策者和组织实施者的基本要求。特别指出的是,作为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人员,更要善于不断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对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如水电与土建施工的交叉,对排水与建筑结构的影响,建筑的外立面施工与内部功能设施作业顺序的矛盾,各种预制件、预埋件、装饰与结构的关系以及各专业之间的工期矛盾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

作为工程的建设者、管理者,要做好协调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协调工作的重要性。从设计、监理到施工的各单位要有对业主、用户负责的态度,要履行合同中自己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认真对待协调问题。同时,从提高行业标准、施工和管理水平方面,做好各专业的协调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

7.结束语

建筑施工的协调管理探究 篇4

一、当前建筑施工协调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1、当前建筑施工协调管理方面面临的问题

建筑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施工的每个方面都要得到有效的控制和保证, 但是各专业工程施工的交叉分配与协调工作还不尽合理。首先,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由于专业施工的种类比较复杂, 会出现协调管理不合理的现象和问题。比如说:在建筑施工消防和煤气安装的过程中, 由于各个部门制定的专业施工队伍不同, 再加上其他土建队伍的加入, 如果协调不好就会造成部门之间的混乱, 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如期完成;其次, 由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协调工作处理不得当, 从而导致了工程施工出现返工和误工的现象, 更为严重的是造成了建筑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2、建筑施工协调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第一, 建筑施工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管理人员素质低。

首先, 施工单位的专业分包现象普遍存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建筑分包单位在工作分工中很难做到工作的明确分工。另外, 有些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都想得到更好的承包工作, 这样就容易造成工作的遗漏, 增加了建筑协调管理的复杂性;其次, 建筑施工组织管理不够健全。由于建筑施工组织管理的不健全, 工作人员的责任不够明确, 出现了返工的现象。再加上建筑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差, 就容易给施工各专业的协调工作造成困难;再次, 由于建筑施工各个专业的分工协调不够统一, 每个专业的技术人员很难全面的了解各个施工专业的内容, 再加上新技术的应用, 也造成了建筑施工的协调工作困难。

第二, 建筑施工的技术质量分析

在当前的建筑施工过程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 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涉及的的建筑内容也越来越广, 主要涉及到电力、水电、电视电话、宽带等多个新的领域和方面。对于每一个不同的领域而言, 都有属于自己行业特定的技术要求, 同时也要满足其他技术行业和部门施工的具体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具体要求。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 如果技术水平达不到各个不同部门施工的具体要求, 就会造成施工空间和时间的的不对称和混乱, 进而影响了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施工总进度。另一方面, 各个不同建筑物对施工质量和施工技术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 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 施工技术人员如果不能够及时的更新自身的技术和素质, 就会造成建筑施工各个专业的协调混乱局面, 不利于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第三, 建筑施工人员的协调意识不强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建筑施工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建筑施工的协调管理。建筑项目的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协调管理意识, 共同提高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但是, 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 建筑企业高层管理着对建筑协调管理的重要性缺乏系统的认识, 把主要的人力物力都放在承接任务和完成投资上, 从而忽视了对建筑项目各个环节的协调, 这样一来, 就会造成了建筑施工过程的不一致性, 阻碍了建筑施工的稳定运行。

三、加强建筑施工协调管理的对策

1、加强建筑施工的管理协调工作

首先, 积极建立建筑施工的责任管理制度。要按照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建筑施工则热播体制, 这是建筑施工协调管理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在建筑工程协调管理的过程中, 施工项目经理以及各专业的管理人员都要具有责任, 从而形成高效有序的责任管理网络。把建筑项目管理责任落到实处, 更加全面的完善建筑工程管理的协调管理。其次, 积极建立问题责任追究制度。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 要建立从建筑管理层到各个部门的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奖惩制度,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 要建立严格的隐蔽验收机制, 通过隐蔽验收加强对各个不同专业部门的监督工作, 提高各专业单位的工作效率, 协调各专业部门之间的工作;再次, 提高管理层和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为建筑施工的协调管理奠定重要的基础。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不管是建筑企业的领导管理层还是普通的职员, 都要积极树立协调管理的意识, 加强各个专业之间的协调工作, 为建筑施工的协调管理工作奠定重要的基础。

2、开创建筑施工协调管理的科学性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要想实现建筑施工的协调管理工作, 管理者就必须不断研究和创新工作方法的科学性, 促进施工管理的协调有序。首先, 充分认识建筑协调管理的重要性。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作为建筑工程的管理者, 就从思想上加强对协调管理的重要性认识, 加强对用户和社会的负责态度, 明确自己的责任、权力和义务。另一方面, 要提高管理人员以及各专业部门职员的职业道德, 加强队伍建设;其次, 从管理模式上创建科学的管理体制。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 管理协调工作要具有科学性, 就必须建立一个科学的管理模式, 针对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和进度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协调控制。

3、积极加强建筑施工的技术协调工作

在当前的建筑施工过程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 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 如果技术水平达不到各个不同部门施工的具体要求, 就会造成施工空间和时间的的不对称和混乱, 进而影响了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施工总进度。因此, 积极加强建筑施工的技术协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首先, 大力提高建筑设计图纸的整体质量。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提高设计图纸的整体质量能够更好的减少因为技术问题带来的部门协调混乱。建筑设计图纸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图纸也会影响到各专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其次, 加强图纸会审的技术协调工作。在建筑施工中, 图纸会审关系到施工各专业的协调工作, 能够把管理协调的隐患问题在施工进行之前解决。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 建筑管理的沟通和协调工作逐步成为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建筑科技含量的越来越高、建筑施工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发展, 建筑施工的协调管理在施工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 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的协调管理对建筑施工有着重要的作用。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建筑施工工程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也不断创新。建筑施工管理是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建筑业的规范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建筑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施工的每个方面都要得到有效的控制和保证, 但是各专业工程施工的交叉分配与协调工作还不尽人意。因此, 大力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协调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论述了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在协调管理方面面临的问题, 进而提出了协调建筑施工管理的对策, 为建筑施工工程的顺利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关键词:建筑施工,协调管理,施工管理

参考文献

[1]郭树荣.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的七个问题[J].四川建筑, 2005年第6期.

[2]张艳梅, 王峰.建筑施工现场管理[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

[3]赵玉清.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和管理[J].工程管理, 2008年第1期.

[4]高俊生.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 2005年第9期

[5]范志忠.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手册[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2007年版

施工协调管理 篇5

设计督导的主要职责是按照对项目施工设计的理解,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及资深的施工经验,对施工中出现的各项问题进行指导。在督导人员的设定上可能存在以下3种情况:第一,由设计人员担当。第二,由建设方内部的业务专家进行担当。第三,通过聘请职业设计督导来担当。职业设计督导对项目施工的整体过程进行把控,可以很好地对设计与施工进行协调。

2.2督导制模式的作用

(1)提升质量。对于园林工程来说,需要设置一个设计督导的职位进而保证项目设计的整体水平。设计督导在介入园林项目的过程中,既可以有效传达设计的意图,又可以亲临现场指导施工,使施工技艺能够更好地融合到项目的设计中,通过对现场地形的塑造、植物的搭配等进行指导,使整个工程的景观效果和景观质量均有所提升。

(2)控制成本。在督导制模式中,督导员在项目的设计和施工中起到调节的作用,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将原定方案中存在的一些华而不实的设计进行改良,并与设计团队进行沟通与交流,在保证施工设计整体效果的.同时,可以有效控制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3)加快进度。在整个项目施工的过程中,设计督导一直身处现场,可以更加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节省了传统模式下需要多次报告的时间,可以有效地控制工期的进度,提升施工的效率。

3督导制模式下园林设计与施工的协调管理

(1)参与设计阶段的方案评审。在园林工程进行方案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设计督导的参与,这是因为大多督导员都具有设计与施工经验,可以对方案的精巧度与合理性提出意见,并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对方案提出建议和调整,为建设方提出参考意见。

(2)准确地将设计意图传达到位。在设计方案确定之后,设计督导需要将设计方案的讨论结果及设计意图等有效传达到施工现场,向施工方详细交代,以便施工方可以正确领会设计意图,保证施工的效果。

(3)指导地形的营造。园林工程的设计还涉及到一定的景观设计,园林的地形主要指承载园林景观的地面情况。在对园林地形进行优化的过程中,设计督导需要结合当地实际的自然地形,构建更多的层次和空间,从而加强园林艺术性,并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4)对绿化种植进行控制。绿化种植对于园林设计来说非常重要,设计督导在园林绿化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选定质量上乘、景观效果好的树种。土壤的选择也要把好质量关,为树苗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以此来完善园林绿化的设计与施工效果。

(5)做好施工细节的把控。园林工程的整体规划与设计离不开对各个细节的把握,由于设计图纸通常是三维图像,但是实际观察到的景象却是四维的,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忽略一些细节的设计,督导员就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对细节进行详细验证,从而保证园林工程的整体效果。

4结语

建筑施工中的管理与协调 篇6

【关键词】施工环境;配合;协调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首先得到了促进,再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所以现代化建筑就越建越高,越建越多,项目规模也越来越大,而这样一来,参与其中的单位、人员也就越来越多,迫于工期,各专业只能交叉施工,这样就对工程施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工程管理师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它的任务就是做好个专业部门间的协调管理,从而控制施工质量和进度,进而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如何才能做好各部门间的协调管理,无疑是现在必须功课的难关。下文就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1.外部协调管理

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整体性工程,没有一个专业团队能够独立的完成,必须要经过个专业团队的协同合作,才能建设出质量过关的建筑,业主、监理、设计、施工任何方面都缺一不可,也许不同的个体的侧重点不同,但他们的共同目标都是建成高质量的建筑物。其实建筑工程中的各个部门后对建筑工程非常重要,而且对工程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工程建设必须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并且积极配合,以便于各部门的工作都能够顺利进行,营造一个良好的施工外部环境。

1.1与业主间的协调

业主作为建筑物的使用者,有着有顶的管理权,建筑物的本质就是为业主服务,所以,必须要有服务业主的意识,在新世纪的经济浪潮中,工程施工的利润已经越来越小,而设计变革、调概索赔则是实现利润的主要来源,而这利润的根本来源则是业主,所以,良好的服务业主已经成为一项本质工作,必须要切实做好,减少了业主的麻烦也就增加了自身的利益。

与业主的合作有几点要必须做好:①严格按照合同施工,并按规定工期、质量标准完成相应的施工任务。②乐于接受业主指导工作,并定期向业主汇报施工内容及进程,做到主动征求业主的意见和建议。③与驻地代表做到良好的联系与沟通,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④积极配合业主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的检查,并认真严肃对待业主提出的批评,对其要求改正的问题必须立即整改到位,并将整改结果反馈给业主。⑤积极配合工程验收,及时提供竣工资料。⑥做好质量责任期内的维护工作。

1.2与设计单位间的协调

设计图纸是施工的主要依据,设计对工程施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施工项目部必须与设计单位保持畅通的沟通,以便透彻理解设计的意图,为施工创造有利条件。首先,项目部应该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将设计图中的疑问反馈给设计单位,以求充分理解设计意图,解除疑问,不但可以进一步完善施工方案,还可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犯错。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设计考虑不周到或者设计有缺陷时,应该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汇报,并及时跟设计单位沟通,以便尽快解决问题;若设计有遗漏、错误或者有更有利于施工之处,应该主动与设计商量,快速做出设计变更。再次,应该根据设计要求采购机电设备、装饰材料等,并邀请设计方参与新材料的采购取样,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第四,要积极配合设计单位做好设计变更的基础资料的准备。

1.3与监理单位的工作协调

监理单位是受业主委托对建筑工程进行监督管理,我们应该要服从监理的管理,严格按照监理管理程序开展工作,做到尊重监理,并维护其威严。

开工前,应该向监理工程师报送开工报告、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并做好开工准备工作,待监理工程师批准开工后,方能正式开工。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监理审批过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并严格按照监理管理程序向监理报检、配合检查等。当监理工程师检查不合格时必须立即进行整改,直到合格后方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施工现场严禁出现不服从监理的现象发生,必须让监理的指令得到贯彻执行。工程结束后,应该配合监理做好工程验收工作。

2.内部协调管理

2.1与公司上级管理的协调

项目部成立之初应该多向公司请求调派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业务技能过硬的施工管理人员,扩充项目部的实力。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定期向公司汇报该项目的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管理情况,取得公司的技术支持,以利于项目管理。

2.2各职能部门间的协调管理

施工项目部根据管理职能分工不同而设置有工程技术部、施工管理部、财务计划部、合同管理部、材料管理部等管理部门,各部门间必须要相互协作,密切配合。比如,材料部门就必须根据工程技术部提供的材料使用计划,及时进行备料,以免影响施工。

2.3与各分包单位间的协调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任务量巨大,而且涉及的专业众多,因此,参与建设的分包单位也很多。项目部应该与公司一起选择一些专业施工能力强、信誉好、施工经验丰富的分包单位。要求分包单位严格按照施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其各分包工程的施工计划,确保施工总目标的实现。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分包单位的管理,对其提供技术支持,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尤其是严禁出现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现象。按照分包合同约定及时支付工程进度款,保证分包单位的正常运转。对不服从管理,施工进度慢、施工质量差的分包单位应该及时清退。

3.各不同专业间的协调管理

现代建筑规模巨大,涉及的专业众多,各专业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无论哪一个专业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个建筑工程造成严重的影响,这对我们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很多施工单位对此未引起高度重视,各专业工程施工配合协调不理想,从而导致工程施工时常常返工,不但耗费了大量的资金,还对工程质量、施工进度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甚至给工程留下质量安全隐患。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各专业间的协调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各专业间的协调管理应该做好以下几点:①必须从思想上予以重视,并将这种思想意识贯彻到每一个施工管理人员。②严把设计图纸质量关。拿到设计图后,立即组织个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将图纸上的错误、遗漏、不当之处反馈给设计单位处理。③综合考虑各专业的施工顺序,合理组织安排施工。前、后施工专业施工应该相互考虑,后施工专业应该要注意先施工专业工程的保护,先施工专业应该要准确做好预埋件、预留孔道等施工。④施工过程中加强检查,针对不同专业交叉施工重点检查,防止出现错误。

4.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现代建筑技术含量高,使用功能综合性强,建设规模巨大,涉及专业众多、牵涉范围广大,因此,施工协调管理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加强与各方的协调沟通才能将各种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为工程顺利施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川.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若干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1(21).

[2]许永长.工程施工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陕西建筑,2011(10).

探究建筑项目施工的协调与管理 篇7

1 建筑项目中常见的协调问题及因素

(1) 协调问题。在当前的建筑项目施工中, 施工应与各项工程设计相互协调及交叉配合, 如果存在设计之间的矛盾, 就会造成协调问题的发生, 如果发现问题不及时, 将会在施工后期重新进行返工, 不仅严重影响工期的顺利进行, 而且造成不必要的工程造价浪费, 从而导致建筑工程各方面的使用功能达不到预期的使用效果并形成安全隐患, 协调问题不仅仅存在与设计之间的矛盾, 更存在与相关项目实施单位之间的矛盾, 比如: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企业、政府部门以及材料供应商等, 甚至参与建设的各单位的内部部门之间, 仍存在协调问题, 这些协调问题常常容易受到忽视, 即便被发现, 也因其部门的权力不够或者难以管理而显得力不从心, 无法对其进行解决。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应该设立规范的制约、激励以及考核制度, 通过规章制度对施工进行管理, 与此同时, 更要严谨监督影响工程的原因, 并对其及时通过相关部门协调, 予以处理解决, 最后要进行记录在案, 保存起来。

(2) 协调问题的成因。造成建筑项目施工协调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 其设计到甲乙双方、项目经理、多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多单位等, 简要归纳为以下两点: (1) 技术层次:随着当前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相关的专业也越来越多, 这就要求施工技术的质量也要达到相应的标准, 其中, 每个专业都有自己所适合的层次面、技术要求, 所以不仅要满足其他专业施工的施工工序, 更要满足合理的位置需求, 如果在实际施工中不能全面考虑技术层次, 尤其是交叉作业的技术, 将会非常容易造成工程质量问题发生。其次, 由于当前较高的建设要求, 无形中提高了技术的使用难度, 而且易造成各专业技术工种之间的矛盾, 与此同时, 如果施工人员难以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的快速更替变化, 也会造成相应问题的发生; (2) 管理层次:在当前现行的管理体制中, 分包现象较为严重, 所以就导致了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存在诸多困难, 相关施工单位均希望拥有更多的项目承包, 从而致使人为因素对施工的影响大大提高, 造成工序遗漏, 增加施工协调的复杂性, 其次, 相关施工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施工组织良莠不齐, 也会为施工过程中各个专业间的协调造成麻烦, 同时也是造成协调问题的重要原因。

2 建筑项目协调问题的管理措施

从理论上来讲, 建筑项目施工存在的协调问题并不难以解决, 只要规范施工工序, 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就不会造成诸多问题的发生,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由于技术、管理以及人为因素的诸多影响, 造成的诸多的协调问题, 这就需要统筹管理, 尽量降低协调问题发生的几率。

(1) 人员与机构的协调。在建设单位中标之后, 要立即对机构及职务进行合理设置, 比如:总指挥部、总工程师以及各部门负责人等, 要求总指挥部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较高工作能力, 有足够的能力调动全部资源进行施工项目的合理建设。其他职务人员要求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以及良好的个人能力, 并全面管理工程的项目, 组建相应管理部门, 专业化领导团队。中标之后, 总指挥部要对工程的整体进行规划与协调, 并进行施工渠道的疏导工作, 从而确保施工效率, 与此同时, 更要加强单位各部门间的管理协调, 而且不忽略外部单位之间的管理协调, 形成总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管理体系, 为日后的建筑项目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准备工作的协调。首先, 要合理完成图纸会审工作, 并要求设计单位及时进行设计交底, 编制合理的施工预算材料, 进而解决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的技术难题, 与此同时, 更要严格控制施工技术质量, 并且结合实际施工场地及有关信息资料, 对施工方案以及分项工程的设计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制, 从而提供各个施工阶段可靠的技术指导, 另外, 在进行安装管道工作过程中, 设计综合布置图要谨慎负责, 明确各系统管道之间的标高位置, 统一各吊点的支架位置, 而且要求施工安装必须协调合理, 并且在安装过程中严格依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 保证施工安装工作的质量, 最后, 必须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明确并落实施工程序以及施工工艺, 对施工计划的编制工作要精确合理, 并要求综合评审各分项工程的施工编制方案。

(3) 施工阶段的管理: (1) 在进行施工过程中, 要求地下预埋件必须符合施工的设计要求, 主要工作是各设备基础埋件的预埋以及埋件操作, 其次, 还要对预留孔洞的位置及尺寸进行进一步的检查落实, 与此同时, 还要检查工程项目中的吊点埋设、设备孔洞尺寸以及楼板荷载等, 为日后的是施工程序奠定良好的施工质量基础; (2) 在工程项目的整体结构不断上升时, 要安装好总管道的工作, 并且要求相关施工人员从底部开始, 进行各种管道的安装施工, 从而确保吊顶内的工作量, 为工程项目创造优良的施工条件; (3) 在工程项目的主体基本完工之后, 相关施工人员要从基层往上, 之间完成每一层的电、水等项目的施工, 确保各项目的设备质量完好无损, 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4) 在精装施工过程中, 应该对总体设备进行仔细调试, 并且要求先进行清洗试压, 然后进行调试, 其次, 必须严格依照调试设计方案, 对有关各类设备进行系统全面的调试工作, 确保各项指标准确无误符合设计要求你, 最后, 最好相应记录, 并将资料合理保存。

(4) 主要工期管理。在施工过程中, 编制相应的施工网络计划必须依据项目施工进度, 而且要对施工网络图进行优化改善, 严格控制各个网络节点, 并以此作为整体项目施工的进度计划的控制点, 各个工程项目部以及分包单位需要定期举办组织例会, 从而完善落实施工计划的进度, 并对工程项目的各个参与单位出现的矛盾进行协调。进行协调工程安装过程中各个专业单位存在的矛盾, 不仅要进行施工质量的管理与安装施工的配合, 更要定期组织专业例会, 对各专业部门之间发生的矛盾及问题进行妥善分析并予以解决, 从而制定最合理的施工方案, 对各方资源的配置进行合理协调。其次, 还要严格控制质量管理, 并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监督体系, 不定期的对相关技术人员以及监督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教育培训, 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 确保工程骏工验收时, 做到质量安全双丰收, 在工程项目的主体结构完工之后, 需要组织专业团队开始交叉施工工作, 并对各个专业队伍进行指导, 在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的条件下, 可以对部分构件进行预制加工, 从而节省工程施工时间。与此同时, 更要对施工所需的材料及机械设备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 相关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进场要进行时间编制, 并且对特殊的业主要求的施工材料以及设备进行反复查验并验收, 以书面通知的形式将验收结果告知业主, 对于其他的材料设备采购要定向定型, 确保及时供应材料设备, 避免发生铺张浪费现象。最后, 要求相关操作人员对设备的各种技术要求以及安装参数等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 并了然于心, 并且通过验收、清点以及验证对设备的安装质量进行控制, 进行吊运设备的施工过程中, 要对其吊运方案进行详细的编制。

3 总结

综上所述, 建筑项目施工的协调作用对于整个建筑施工过程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只有完善协调工作, 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 才能够对施工的总进度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 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为建筑工程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摘要:本文旨在分析建筑项目施工的协调问题, 并对其问题针对性的提出几点改进措施, 供相关管理人员斟酌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协调,管理

参考文献

[1]赵其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度及质量管理研究运用[J].现代物业 (上旬刊) , 2014 (05) :23-25.

[2]刑景敏.浅议住宅工程的质量控制[J].现代物业, 2014 (05) :30-31.

建筑施工中的协调管理探讨 篇8

一、建筑施工中协调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建筑企业越来越重视建筑工程和建筑施工中的协调管理。复杂的建筑施工项目, 给建筑施工中的协调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作为一项很复杂的管理过程, 协调管理不仅需要建筑施工管理层的支持还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障。同时, 也需要建筑施工全体人员的参与和配合, 更需要建筑单位提供大量的财力、物力和设备等方面的保障。建筑施工中的协调管理不仅关系着整个施工团队的质量, 如果建筑施工中的协调管理做不好, 建筑施工也做不好, 它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 贯穿整个建筑施工始末, 是建筑施工的主体工作。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是建筑行业发展的生命源泉, 而建筑施工中的协调管理又是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有保证的基础。所以, 做好建筑施工中的协调管理工作是做好建筑施工质量过关和安全的保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协调管理的工作人员需担起责任、细心细致, 协调好各施工项目中的每一个关键点, 以提高建筑施工中协调管理的工作效率, 确保施工质量的安全可靠。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尽量避免协调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真正地提高建筑业的施工协调管理, 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总之, 建筑施工中的协调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在建筑施工中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协调工作, 使其在建筑施工中顺利完成协调工作, 旨在顺利完成建筑施工工程, 确保建筑施工不会留下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二、建筑施工中协调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 建筑施工过程中又多出了一个新的行业, 就是建筑施工中的协调管理。在21世纪,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对建筑的外貌、使用功能、安全程度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人们的高要求, 建筑施工的团队越扩越大。复杂的施工团队在同一个工地上工作时, 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摩擦, 如果摩擦得不到协调就会愈演愈烈以致最后严重影响建筑施工的质量。为了解决这些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矛盾, 需加强施工中的协调管理工作。而建筑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很多, 造成的原因也很多。但对这些问题及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技术质量、施工管理和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低、协调意识淡薄三个方面, 列举如下:

1. 技术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由于现代建筑对技术含量的要求很高, 涉及的专业也很多, 每一个专业都会有特定的位置和技术含量的要求。在技术上考虑不周, 特别是交叉烦琐的细节考虑不全面, 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2. 管理方面出现问题的原因

现行的建筑管理体制, 导致建筑施工单位普遍把施工项目分包出去, 但是分包出去的项目界限很不明显, 各分包单位在报酬等同的条件下, 都不肯承担更多的工作。这些对分包单位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给协调管理带来了诸多问题。

3. 施工人员素质不高, 协调意识淡薄带来的问题及原因

由于建筑施工的大多数是文化低的人员, 他们的综合素质不高, 协调意识淡薄, 不愿接受协调管理, 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建筑施工中的协调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三、建筑施工中协调管理的改进建议

1. 建筑施工中的组织协调管理

若想保证建筑施工中的协调管理工作的效率, 需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机制。定时组织各项目经理和施工负责人开会, 在会议上研究分析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并提出相关解决问题的协调的方案。建筑施工中较复杂的工序, 在建筑施工前需研究好相应的协调方案, 明确建筑施工中各专业的施工步骤和环节, 确立各自的责任。同时, 还要强调的是建筑设计图纸的会签、会审的验收必须是隐蔽的, 所有协调管理体制不能雷同, 应根据施工现场制定相应的协调管理体制。只有这样, 才能做好建筑施工中的协调管理, 进一步落实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对于建筑施工中的专业管理也要加强协调工作。建筑施工中问题不断涌现, 特别是跨专业方面的问题。建筑施工涉及的专业主要有土建、给水排水、电气安装等方面, 针对以上专业做出的优化建议分别是:

(1) 建筑施工中电气安装与土建的协调建议

协调管理者要协调好电气各种开关和每个房间门的开启方向的关系, 以防电气开关设在门开启范围之内, 开门关门时碰到电器开关。调节好暗埋线管与梁板之间的关系, 线管与土建之间的关系, 以防土建堵住线管的去向。

(2) 给水、排水与建筑结构的协调

协调管理者要协调好给水、排水项目与建筑结构之间的关系, 协调好给水、排水管线的预留空洞与预埋件, 装饰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给排水对建筑结构的要求等方面的协调管理。

(3) 建筑施工过程中各辅助专业之间的协调

协调好建筑施工过程中各种辅助专业的协调工作, 使建筑的结构不影响通风管线穿梁和各种消防通道, 也使消防通道和通风管线不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等。

2. 加强建筑施工中技术方面的协调建议

在协调工作展开之前, 要先熟悉建筑设计图纸, 确保建筑设计图纸正确合理才能开展技术协调工作。如果建筑设计图纸不正确, 直接影响协调管理的质量。建筑图纸设计人员并不十分了解施工现场, 设计者设计出的建筑图纸虽然周密完整, 但有可能与施工者的工作不相符。面对这些问题, 建筑施工的协调管理者就需要在建筑设计图纸会签中找出问题的症结并及时作出调整解决问题。建筑施工中的协调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协调建筑图纸的会审和交底, 图纸的会审是协调管理者画出所有建筑施工中各专业的交叉协调重点, 从中找出图纸设计存在的各种技术问题, 在图纸会审时就解决这些问题。而图纸交底是让施工者熟悉了解设计者设计出的建筑图纸的思想, 了解图纸要求施工的各个环节, 通过图纸的会审和交底减少不必要的交叉协调问题。

3. 建筑施工中的管理协调

建筑施工中的协调不仅要协调好技术, 还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建筑施工管理制度。通过规范的管理制度, 规范建筑施工中各专业的行为准则和责任, 达到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配合问题。在协调管理中, 要建立双方的统一领导, 由双方最高领导人统一指挥, 及时对建筑施工中各施工单位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建立统一领导的前提是双方领导要全面透彻地了解施工中各专业的施工工序、建筑图纸的设计要求。只有双方领导掌握了专业的知识, 才能正确地统领建筑施工中各专业的队伍, 保证领导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正确无误的。另外, 还需建立问题责任制度、奖罚制度和严格的验收制度, 只有这些制度完善了, 才能避免协调管理中的诸多问题。

4. 及时总结建筑施工中协调管理的经验教训

建筑施工中的技术管理人员要不断地总结技术管理中的经验教训, 使对技术的管理出现的问题不致于重蹈覆辙。建筑施工中的协调人员也需及时总结协调工作经验, 以留作以后参考。

5. 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增加他们的协调意识

建筑施工的管理者应做好员工的综合素质的培训工作, 借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如果建筑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了, 掌握了各自技术产品的专业知识, 有利于建筑施工的质量的提高。在管理的同时, 还需培养施工人员的协调意识, 使他们接受建筑施工中的协调工作, 有利于建筑施工中的协调工作的顺利完成。此外, 还需培养施工者的责任心使其具有良好的道德思想和敬业精神, 养成施工人员细致的工作作风, 减少建筑施工人员在施工中遗留的安全隐患。

四、结语

如何加强建筑施工项目的协调管理 篇9

马隆和克若斯通等人最先将协调定义为对活动间相互依赖性的管理, 这也是最早的协调理论, 他们认为如果没有相互依赖性便无须进行协调, 此定义还包容了“合作”、“协作”、“竞争”等意义, 这些内涵分别描述了不同的协调管理方式, 即管理依赖关系的不同方式。对所有涉及多人的活动, 各种活动间相互关系可分三类:一是相互依赖, 指活动双方彼此都依赖从对方获得输入;二是顺序性依赖, 即某些活动结束后方能进行另外一些活动;三是共用性依赖, 指不同的活动共用资源但在其它方面保持独立。项目的协调管理即是通过不同的协调机制对这些依赖关系进行管理。

一个项目是由若干种活动或活动群组成的, 如建筑施工项目包括立项、设计、施工和竣工等活动, 而施工过程中有包括不同部门、不同工种间的协调, 这些活动间都有一定的相互依赖性、顺序性和共用性。所以必须借助各种协调理论分析工具和技术手段, 采取约定、谈判、协商、沟通等协调方式, 调动一切相关组织的力量, 对与项目有关的部门和活动进行协调管理, 使他们之间紧密配合、协作一致, 形成最大的合力, 最终实现组织的特定目标。项目协调管理关键要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如果项目内外的人际关系处于不和谐状态, 便会影响成员之间以及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 降低项目的组织效率, 延迟项目进度, 增加项目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 甚至导致项目失败。

二、当前建筑施工项目协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施工项目中, 涉及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政府等不同部门, 以及不同工种、不同工序之间的配合与协调工作, 但当前的施工中的协调管理工作往往不能尽如人意。

如施工过程中没有处理好与业主的关系, 没有充分了解业主的预期目的, 没有站在业主利益角度考虑, 最终在施工中出现返工或一些合同纠纷, 带来经济损失;没有充分读懂设计方的施工设计图纸, 部分细节在没有与设计方沟通的条件下作了变更, 导致验收检查时发生纠纷;与监理方没有处理好关系, 没有严格遵守相关的签证和验收等程序, 造成不能通过监理的审查关;当前的建筑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构造越来越复杂, 涉及专业越来越多, 不同专业之间的协调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水电、空调、通风、消防、电话、宽频网、对讲、监控、电视等等, 各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空间位置、技术要求, 又得符合其他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要求, 一旦哪个专业出现问题, 都可能影响到其他专业的施工质量。

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中, 普遍存在施工单位的专业分包现象, 各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 难以界定专业分包单位的工作范围, 而总希望相关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 这样便容易导致工序遗漏, 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还有的各专业的分工不够协调, 相关的技术管理人员对其它专业的工作和工序缺乏了解, 这样给项目的协调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

三、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管理对策

1) 与业主的沟通协调:为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 施工单位首先应与业主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关系, 能及时了解业主对项目的各种信息、目标及其变化, 并迅速进行贯彻和落实, 履行好自身的责任。对合同的履行情况和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 应及时反映给业主, 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及时与业主进行沟通, 寻求共同解决。多站在业主的角度考虑, 积极主动的与业主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 以便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并为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打下基础。

2) 与设计单位的沟通协调:项目开工之前, 施工方应全面掌握设计情况, 理解设计意图, 与设计方一道做好施工交底, 对于发现施工图中的问题应及时向设计方提出, 共同协商解决方案, 并为设计方提供技术支持, 以免影响后期的施工质量和进度。此外, 施工方还要积极配合设计方做好现场查勘、详图制作、现场模拟试验等工作。只有做好了与设计单位的沟通协调, 才能真正确保施工方案和工艺技术不出问题。

3) 与监理单位的沟通协调:开工前, 施工方应提交企业内部资质、施工组织设计及开工报告等给建立单位进行审核。施工过程中应维护监理权威, 全力配合监理的工作, 自愿接受、配合监理方进行相关的检查, 对于施工现场发现的相关问题, 及时按照监理的要求进行整改。只有处理好了与监理之间关系, 才能减少施工方在检查验收等环境的麻烦。

4) 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施工方应及时了解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技术标准, 熟悉政府相关部门的各项工作内容及工作要求, 熟悉相关审批要求与程序, 处理好与规划、土地、质检、安检、消防、档案等部门的关系, 积极主动的配合他们的工作, 自觉遵纪守法履行义务, 对于出现的工程质量、环卫和安全事故及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应及时上报, 并按照相关部门的指示妥善予以解决。

四、加强建筑施工项目协调管理的方法

在项目协调管理过程中, 通常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方法。

1) 会议协调法:此方法是最常用的协调管理方法, 实际中有例会、现场会和合署办公会等几种为进行协调管理而召开的会议。例会是由项目主管领导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定期召开的会议;现场会是在协调某一问题时, 把有关人员带至现场,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共同探讨解决办法;合署办公会是将与问题有关的几个职能部门组织在一起, 集中研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统一认识后, 做出具体的协调规定。要根据所协调管理问题的具体情况来采用这几种会议协调管理方式, 但几种形式都要注意会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要注意把握好会议方向, 明确会议主题, 会议当中让与会者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会议最后应形成明确、具体的、有建设性的决定。

2) 谈话协调法:谈话协调法有协商对话协调法和个别谈心协调法。协商对话协调法适用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协调活动, 因为他们之间经常会因为缺少交往或沟通渠道不顺畅而出现一些矛盾, 进而影响项目的正常进行, 所以采用协商对话协调法, 不仅可增加管理者的工作透明度, 还可增加上下级之间的了解和理解, 减少彼此间的误会和摩擦。个别谈心协调法, 是对于参与项目的不同的岗位上的不同的人们, 其文化背景、想问题的方法、立场都是不同的, 如能及时沟通, 就能取得一致, 保证项目顺利建设。

3) 调整协调法:一是调整组织机构, 即按照职能分工和精简、高效的原则进行精简, 解决因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而导致的矛盾;二是调整人员, 即为了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对于某些工作人员不称职、不适应而导致组织协调失灵的问题进行适当的人员调整。

五、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建筑工程的综合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 加强建筑施工中的协调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总之, 我们建筑施工管理人员一定要做好技术协调、管理协调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的工作, 努力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确保建筑施工的各个方面能够和谐统一的进行运作。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项目协调管理的基础理论, 并分析了如何加强建筑施工项目的协调管理。

市政道路施工的构筑协调管理体制 篇10

1 施工协调活动分析

结合当前的施工活动来讲, 它的施工管理活动进展到比较顺利, 不过, 在目前的情形之下, 对此项协调活动大多数只是形式上的内容, 没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如果只是单纯的分析材料, 我们会发现各种协调活动处理的非常有效, 不过亲临场地之后, 我们就会发现另外的一种场景, 管理模糊, 非常散乱。真正意义上的协调活动, 应该和现场相融合, 根据实际内容来明确活动, 从体系以及组织等方面来明确体系内容, 要明确相关工作者的任务, 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不同专业以及活动之间能够有效地共处, 进而提升协调活动的能力。

1.1 目前的技术特征

由于科技不断的前进, 当代的交通工具呈现出非常高的技术特征, 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此类设备在进行活动时应该由专业的素养高的员工来进行。而且, 由于当今的时代背景的影响, 项目之间存在着比较多的重叠现象, 这种现象的发生就使得具体的施工者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不仅要做好本专业的工作, 掌握好相应的技术规定以及次序要求, 同时还不可以对别的活动带来不利因素。而要想做好此点内容, 就需要在技术层面上认真地分析彼此间的重合性特征, 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开展活动的时候降低问题发生的几率, 确保项目能够有效的开展。

1.2 当前的管理问题

道路工程中, 往往存在分包的现象, 这样导致一项工程, 多个施工班组施工。这样使得施工班组交叉作用现象十分普遍, 因而给施工协调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我国现有的工程管理体制, 没有对于施工分包进行严格界定, 这种现有的管理体制, 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 所以必须从管理机制出发, 加强施工全过程的协调管理监控, 使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协调管理发挥应有的效果。

2 常用的方式

2.1 切实提升认识

一个项目品质的优劣, 很多时候和施工者的思想观念以及意识高低等有非常密切的关联, 在市政道路活动中尤为明显。不管是从业主还是项目负责人亦或是施工中的每个参与者, 都要在思想上认识到此项活动的重要意义, 只有确保思想意识合理, 才可以保证活动能够顺利的开展。

2.2 从技术上入手, 充分加强技术协调管理

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 必须要求施工人员对设计图纸相当熟悉, 尤其是工种结合的施工部位, 详细研究, 比如在管道以及路基两工种间协调时, 必须要求两个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相互讨论, 从而达到技术方面的协调管理。图纸的熟悉, 必然与技术交底离不开, 对于技术人员而言, 必须对各专业、各工种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是让施工队、班组充分理解设计意图, 了解施工的各个环节, 从而减少交叉协调问题。明确图纸和现场中的差别, 用图纸指导施工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 结合现场, 合理做出技术变更。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 必须严格实行施工进度, 往往为了严格完成施工进度, 多专业多工种间的交叉施工的现象屡见不鲜。对于同一个施工现场而言, 多专业多工种交叉施工, 会使得施工作业面相对狭窄, 施工效果难以达到最优, 这样, 必然要求从技术上入手, 充分加强技术协调管理。对于各专业的施工, 必须以技术为先, 把握专业与工程结合, 把握整体与局部的相关关系, 合理安排各专业施工顺序。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 各施工项目间的配合贯穿施工的全过程, 只有在工序搭接、交叉作业、平行流水施工及产品保护等方面做到合理有效的安排, 才能保证配合的密切, 达到缩短工期、保证质量、减小成本的目的。

2.3 从管理上深入, 构筑协调管理体制

市政道路工程的协调工作除了在技术上着手外, 还要在管理体制上下功夫。合理的管理机制, 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作用, 使施工合理有序地进行。必须严格制定以下两个方面的制度, 来辅助协调管理体制的有力实施。

建立责任体制, 这样可以保证工作者能够明确工作目标以及要承担的义务, 降低品质不合理现象爱的发生几率。

做好考评活动, 针对在工作中表现非常好的单位或则还是员工给与必要的精神上以及物质上的奖励活动, 如果出现工作严重失误的要进行必要的处罚, 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们的工作热情。

2.4 认真开展组织活动

协调管理工作的好坏, 由其实际的应用意义来评述, 而工程的协调管理效果, 是从施工组织上来评价的。对于施工现场而言, 必须在施工组织上, 通过协调管理会议制度, 来解决工程施工中的实际协调问题。在活动组织中, 全部的员工都要清楚自己所要担负的具体工作, 要秉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精神, 确保活动能够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3 结语

建筑施工中的协调与组织管理探析 篇11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 质量 组织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1(a)-0212-01

我国建筑工程事业顺应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我国各大中小城市掀起了建筑热潮,建筑工程事业逐步发展成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工程建筑施工工艺、施工手段也变得越来越先进。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发杂,涉及到各种因素,在施工过程中若想确保建建筑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就必须对建筑工程项目涉及到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协调与控制,对各种资源实施全方位的组织与管理,才能够规避建筑工程施工种的各种不利因素。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协调与管理,必须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协调管理计划,对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提前控制。此外施工过程经常会遇到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导致工程施工中不和谐的状况出现,例如:施工场地地质问题、施工人员调配问题、施工机械故障问题等一系列突发状况需要工程项目开发单位加以预防和控制。如何有效应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种突发状况,就需要开展有效的协调与管理工作,来确保工程各个施工工序能够顺利开展,各种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地调节与控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为施工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1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不协调的原因

1.1 建筑工程施工工期延后的原因

建筑施工工期即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作为不可抗因素是我们无法控制和协调的,为此本文针对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建筑工程施工工期延后问题进行探讨。而对于人为的原因导致工期延后则说明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与协调工作不到位,或是施工工作人员责任性不强导致协调与管理工作缺位。一项建筑工程从设计之初到工程验收结束,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工作协作,建筑设计部门要确保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建筑施工部门要依照建筑工程设计图纸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设计,如果设计部门与施工部门二者之间沟通与协调工作不到位,极容易导致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与工程建设设计标准不符的状况发生,问题严重的将影响正常施工工作的开展,造成工期延误,工程质量下降。

1.2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存在缺陷的原因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层层转包问题非常严重,建筑施工单位获得建筑工程项目开发资质后,将工程建设项目转包给其他施工单位来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一项工程建设项目往往由多个分包商负责,在施工过程中各个分包商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与沟通,导致对建筑工程各个建设项目无法实施统一管理,分包商的管理工作水平不高,同时分包商的施工质量有的也很难满足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导致工程建设项目存在质量缺陷。在施工过程中各个分包商各自为政,还导致工程施工进度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一旦某一施工环节出现问题,将影响这个工程的施工进度,为开发企业造成严重损失。

2 提高工程施工中的协调与组织管理能力的具体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组织管理与协调工作对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进度,防治工程施工质量缺陷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是提高施工企业施工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提高施工单位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我国施工单位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

首先,要努力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人员的组织管理与协调意识,对组织管理、协调控制工作形成正确的认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意义,在执行具体组织管理与协调工作时要秉着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根据施工单位组织控制目标对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及其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全方位的协调与管理,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总体出发,统筹工程建设项目的全局,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与协调作用。

其次,建立科学的组织管理模式,运用科学管理手段对建筑施工环节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之前的沟通与协调,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规范施工企业内部不同职能部门的工作行为,提高其工作效率,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第三,要加强协调管理的措施技术协调。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图纸会签关系到各专业的协调,设计人员对自己设计的部分一般都较为严密和完整,但与其他人的工作就不一定能够一致。这就需要在图纸会签时找出问题,并认真落实,从图纸上加以解决。同时,图纸会审与交底也是技术协调的重要环节。图纸的会审应将各专业的交叉与协调工作列为重点。进一步找出设计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从图纸上解决问题。而技术交底是让施工队、班组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了解施工的各个环节,从而减少交叉协调问题。管理协调:协调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下功夫,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建立以甲方、项目经理为主的统一领导,由专人统一指挥,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作为甲方管理人员、项目经理,首先要全面了解、掌握各专业的工序,设计的要求。这样才有可能统筹各专业的施工队伍,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有序到位。建立问题责任制度,建立由管理层到班组逐级的责任制度。建立奖罚制度,在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奖惩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第四,要提高专业施工协调者的综合素质,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建筑施工离不开技术人员的技术与施工人员的作业,因此他们的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工期以及质量,因此我们在搞好施工管理的同时我们也要努力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他们对于建筑施工的新技术产品的了解掌握及时培养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敬业精神与细致的工作作风,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

3 总结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组织协调与管理工作对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施工企业面对我国建筑工程事业快速发展的形式,要树立组织管理与协调意识,提高组织管理工作与协调工作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施工企业开发出高质量的建筑工程,为住宅使用者提高满意的住宅需求,实现自身发展与用户需求的协调与统一。

参考文献

[1]刘长宇.如何做好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1(4).

[2]张鹏飞.从建筑质量问题论施工管理[J].山西建筑,2011(27).

[3]何永旺.浅析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组织与协调[J].山西建筑,2008(6).

[4]赵捷辉.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协调管理[J].广东建材,2008(2).

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模式分析 篇12

1 园林设计与施工中不协调性产生的原因

1.1 设计意图往往忽略实际施工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首先,设计绿化工程时,独具匠心的设计理念很容易忽略施工现场的可实施性,只看到表面的施工环境。园林设计师为了能够创造良好的景观,应追求物种的多样性,力求通过对灌木、乔木等植物的合理搭配和精心设计,提升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然而在此基础上设计,不能深入探究地质情况,设计图纸中的物种不符合施工现场地质状况等现象,往往导致施工人员很多时候无法完全按图施工,造成园林设计与施工的不协调。其次,一味地追求绿化实时效果,一些本应该重修剪的苗木没能适当地修剪,以致于在追求景观和绿化效果的过程中,苗木成活率不高。总而言之,这种忽略实际施工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的设计意图,不仅导致园林设计与施工的不协调性,还导致工程施工成本大大增加。

1.2 设计师过度重视效果图而忽视工程效果

园林设计过程中,在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充分考察的基础上设计的效果图,尽管拥有迷人的图片效果,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难度过大、不符合实际,因此,工程效果不够理想[1]。例如,在改造道路绿化的过程中,要求设计师在现有道路绿化状况的基础上,丰富植物层次,因此,实际是将中层灌木和2排乔木应用于现有道路绿化中,实现了色叶物种和常绿搭配,这种设计虽拥有迷人的图片效果,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例如,种植灌木,必须大规模破坏原有的模纹,导致连续性在现有模纹当中遭到破坏,无法实现园林设计的预期效果。

2 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模式

2.1 在施工可行性和经济性基础上进行园林设计

园林景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经历多个环节,包括招投标、设计以及施工等,每一个环节对工程整体质量以及园林绿化的效果都具有直接的影响,而各个环节也处于相互影响的关系之中。针对设计和施工来讲,现阶段,要想提升园林工程质量,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必须增加对该工程实际施工的可行性以及经济性的考虑[2]。因此,设计师应做好充分的现场勘查工作,全面考虑当地植物市场状况、植物生长环境、地形等因素。同时,同施工专业人员进行充分沟通,在充分了解园林工程实际施工的基础上开展设计工作,能够有效提升设计的可行性。因此,设计人员在开展工作前,应当首先进行现场调研,单纯依靠建设单位提供的图片以及现场资料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充分了解施工现场实际状况的基础上,才能够提升设计方案的实用性。

2.2 应用设计指导施工

园林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首先深刻掌握设计图纸以及设计理念,同设计师充分沟通,正确理解设计师的意图,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工程质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拥有不同的理解能力、审美水平等,同样的设计图纸会创造出完全不同的园林景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对不同的植物树种、色彩以及大小等进行搭配,从而造成施工同设计目标之间的差异。因此,现阶段,要想提升园林设计与施工的协调性,应积极应用督导制协调管理模式,设计师定期深入施工现场,充分了解施工进程和某一阶段的施工质量以及创造效果,并根据设计图纸对施工人员的技术以及施工途径进行指导,促使园林施工同设计理念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设计师在深入施工现场的过程中,可以及时给予施工人员相关建议,同施工人员沟通,并及时纠正施工中的错误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应用督导制模式的过程中,设计师同施工人员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提升园林工程的艺术性,为构建出具有意境美的园林工程做出贡献。设计师同施工人员只有同时身临施工现场,才能够从整体上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以及所营造出来的艺术效果。

3 结论

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对于日常生活及工作环境的绿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园林工程要想实现绿化以及美化环境的效果,必须能够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实现高度的协调性。施工专业人员参与设计,促使设计师充分掌握工程实际限制性因素,从而提升园林设计的可行性。设计人员也应适当参与施工,保证实际施工能够真正体现出设计意图。

摘要:首先分析了园林设计与施工中不协调性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园林设计,施工,协调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泉.浅谈园林设计、施工与管理三方面的协调工作[J].绿色科技,2014(4)

上一篇:大学生抗压能力下一篇:科学化管理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