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养成教育

2024-07-18

青少年养成教育(共12篇)

青少年养成教育 篇1

“养成教育”这一概念的提出由来已久。1989年, 中共中央在《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德育对中小学生, 特别是小学生, 更多的是养成教育。”《中共中央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强调:“要注重对中小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鉴于此, 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已成为学校的重要工作, 养成教育也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青少年养成教育, 首先要把握养成教育的内涵, 并由此反观青少年养成教育的现状, 继而确定青少年养成教育的发展路径。

1 养成教育的内涵

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养成教育应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要界析养成教育的内涵, 首先要从分析人的属性入手。人的属性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物性 (自然属性) 和理性 (社会属性) 。人的物性与生俱来, 具体包括人的生物性和动物性;人的理性由文化、文明为载体而传承, 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教育互动活动中逐渐养成。一个人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的物性正常发展与理性逐步提升的结合过程, 人的理性在这一过程中居于主导和决定地位。[1]人的理性一般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前者是指知识技能和伦理规范的认知与行为, 即个体对社会意识、规则、价值标准的接受以及与之相吻合的个体行为表现;后者是指道德品行与人文精神, 即个体对以上社会意识、规则、价值标准的认同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标准, 同时将此标准外化为自己自觉、主动地行为表现。因此, 工具理性的内核是求真, 价值理性的内核是求善求美。其中, 工具理性是基础, 价值理性是导向。[2]养成教育的责任就是在承认人的物性的基础上逐步提升人的理性。

人的理性提升包含两个基本过程:一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是个性道德理性的形成。前者是后者的生活外化, 对应人的理性属性中的工具理性, 后者是前者的精神基础, 对应人的理性属性中的价值理性。[3]养成教育既要塑造个体的外化行为, 培养个体的行为习惯;也要促使个体逐步认可道德规范、树立道德情感、形成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念。前者注重对个体德行的生活养成, 后者注重对个体德行的价值启蒙。这便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 即养成教育包含外在养成和内在养成。

当代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价值体系多元化的特点, 因此德育的重心不应仅是单一的价值体系的传输, 而是提升个体在遵循社会基本价值理念的基础上进行价值自主选择的意识与能力。[4]外在养成固然重要, 然而内在养成因其着眼于对个体的价值启蒙而应成为养成教育的核心。由此, “养成教育”中的“成”应释作“生成”、“长成”, 却非“约束成”、“规范成”;而“养”应释作“培养”、“修养”、“习得”。“养”是“成”的手段和途径, “成”是“养”的目的和结果。[5]

2 青少年养成教育的现状分析

养成教育之于德育的重要意义虽已成共识, 但在对养成教育的内涵理解和实际操作中, 尚明显存在问题。

第一, 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受我国传统教育制度的思维惯性, 社会逐渐形成了“以分数论成败”的人才评价标准。考试, 这一原本作为衡量教育目的实现与否和实现程度的工具, 却成为一切教育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 结果导致教育目的的异化。与之相关的, 人们将注意力集中于学生的学习行为结果上, 并认为好的学习习惯是达成良好学习结果的充分必要条件, 于是许多学校将养成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而本该作为养成教育终极目标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及养成教育的宝贵品质———“提升学生自我意识”却被忽略掉了。

第二, 重视外在养成, 忽视内在养成。目前的养成教育实践主要体现了两种价值取向:“规范→规范”的知识性养成观和“规范→行为”的行为性养成观。前者是指将道德知识的传输当作养成教育的全部, 表现为德育教学化, 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自我意识的发展, 导致学生的知行脱节。后者将道德行为的外在表现当作养成教育的全部, 片面追求德育行为, 把行为凌驾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之上, 造成学生道德行为的表面化和虚假化。[6]在这两种养成观的指导下, 教育者常常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出现, 强调“他律”的作用, 学生往往难以真正内化道德规范, 更难以产生自觉、自愿的道德行为。真正的道德行为应是在道德信念的支撑下产生的稳定、自觉、持久的行为, 道德信念是个体在道德实践中不断内化道德认知、升华道德情感、坚定道德意志、激发道德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 只有在“信念→行为”养成观的指导下, 才能具有长期稳定的自觉行为,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养成教育。

第三, 纠结于问题行为, 忽略发展学生的优势。目前养成教育更多地将视角定格在学生表现出的所谓“问题行为”, 继而以帮助与被帮助的线性方式进行教育,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 首先产生的是心理上的“问题认同”, 接下来便将“问题”作为回避学习、逃避责任的理由, 最终导致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降低和自暴自弃。[7]这种结果背离了养成教育的初衷。养成教育应着眼于学生的优势和潜能, 前提是树立“问题行为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的观念。在教育实践中, 应打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与被教育的简单线性关系, 师生之间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 教师在学生的“问题行为”中发掘闪光成分,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调整自我认知, 唤醒自我悦纳。

3 青少年养成教育的路径选择

养成教育是基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青少年养成教育必须根据青少年自身的特点和教育规律, 充分发挥全社会各方面教育资源的整体合力。具体说来, 青少年养成教育应遵循系统化、发展化、生活化的发展路径。

第一, 青少年养成教育是系统化的教育。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家庭、学校、社会是组成系统的要素, 要素功能的优化是系统功能优化的前提, 要素之间的协调配合是系统功能优化的重要条件。首先, 优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的功能。在家庭教育方面, 父母要提升对子女的教育理念, 改进家庭教养方式, 改善家庭成员关系,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同时提高自身修养, 身教与言教并重, 以榜样的作用促进青少年的道德养成。在学校教育方面, 树立正确的养成观, 淡化教育功能的工具性, 搭建养成教育平台, 组织养成教育活动, 同时建立对学生的多元评价机制, 面向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在社会环境方面, 要联合社会相关部门和各方面力量, 加强对网吧的管理, 净化网络空间, 减少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其次, 学校教育要充当好协调家庭教育与社会环境的中介角色, 通过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 促进家庭教育的科学化;同时与校外相关部门保持长期稳定的联系, 广泛利用优质的校外教育资源, 并积极联手营造优良的教育氛围。总之, 在青少年的养成教育中, 家庭、学校、社会缺一不可, 三者虽然分工不同, 但应保持方向上的一致和功能上的互补。

第二, 青少年养成教育是发展化的教育。青少年是发展的人, 这一本质特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青少年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和需求;二是青少年在某一阶段出现的“问题行为”不具有终身性, 青少年具有不断发展的可能。第一层含义要求养成教育的重点任务应具有阶段性, 如在初等教育阶段应重点训练学生基本的卫生习惯、遵守规则习惯、读写习惯、作息习惯等, 在中等教育阶段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为人处世习惯、锻炼习惯等, 在高等教育阶段应重点培养学生的研究习惯、实践习惯、创新习惯。每个阶段养成教育的任务虽有侧重, 但各阶段应前后连贯, 保持一致, 前一阶段任务的完成是后一阶段任务完成的基础, 后一阶段的任务是在前一阶段任务完成基础上的提升。第二层含义要求教育者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养成教育的目的不是竭力挖掘学生的不足, 从某种意义上说, 学生正是通过“问题行为”所带来的经验才不断发展和成熟起来的。“问题行为”终有原因, 与学生一道寻找原因, 发现学生的潜能, 时刻抱以期望, 指引学生发展才是教育者应该做的事情。

第三, 青少年养成教育是生活化的教育。养成教育不是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说教, 而是真实存在于学生身边的教育。首先, 养成教育应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 渗透在学生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其次, 养成教育应融合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 学生只有在道德实践中对道德规范进行反复的体验和检验, 才能够真正形成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 进而产生道德信念, 而只有在道德信念指引下产生的道德行为才是养成教育的根本目标。最后, 养成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性。[8]养成教育更多的是在生活里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实现的, 正因如此, 在青少年的养成教育中, 应重视榜样的作用, 通过榜样力量和教育者自身的示范, 来内化学生对道德规范的认知、认同和内化, 最终形成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行。

摘要: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着眼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养成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 本文从人的属性出发, 分析出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外在养成和内在养成的结合。在此基础上, 总结出目前青少年养成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进而提出今后青少年养成教育应遵循系统化、发展化、生活化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青少年养成教育,内涵,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高联合.论青少年养成教育中的他律和自律[J].青年探索, 2009 (1) :40-43.

[2][8]徐浙宁.社会进步与养成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 2004 (6) :13-19.

[3][4]唐凯麟, 刘铁芳.价值启蒙与生活养成[J].教育科学研究, 2005 (2) :1-5.

[5][6]杨雄.养成教育与青少年发展[J].当代青年研究, 2004 (5) :1-5.

[7]高中建, 苏永荣.养成教育视域内的青少年自我意识培养[J].福建论坛, 2008 (10) :146-150.

青少年养成教育 篇2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教育,是学校开展养成教育最有效、最有意义和价值的方法。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取系统的健康知识,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通过模拟一些学生不良生活方式的情景,采用一些幽默的手段,增强学生受教育的趣味性。如: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述不良生活习惯给自己带来的危害以及自己的认识等。

4.2开展多种健康教育活动进行健康行为指导

利用班队活动、讲座、咨询、宣传栏等教育形式,多角度宜传、普及健康知识,进行健康行为指导。如:组织讨论会,利用医学知识和数据说明有规律的睡眠习惯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让学生自己查阅知识,有利于学生判断、思考和选择合适的、最佳的生活方式观念和行为。在分析缺乏体育锻炼给学生带来危害性内容时,可以对“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输给韩国和日本青少年”这一严重事实来进行案例分析,说明缺乏体育锻炼不仅给学生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不利影响,而且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体质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还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增强他们的爱国心,促进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4.3建立家、校沟通渠道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教育的氛围合力

青少年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受益终生 篇3

青少年高血脂不能轻视:吃得好了,运动少了,血脂就高了。目前,青少年患高血脂症极为普遍,它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及复合性高脂血症,这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对肾脏、末梢循环、胰脏、瘙痒症、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疾病也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由于青春期高血脂的发生是暂时性的,过了青春期,心血管系统发育迅速趋于平衡,血脂就会恢复正常。因此一般不主张过早应用降血脂药物,但必须通过建立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达到使血脂恢复正常的目的。

合理饮食预防高血脂:合理的饮食与生活方式对预防高血脂有着重要的意义。防治青春期高血脂的方法是要保护情绪稳定,乐观、向上,盛怒、忧伤、恐惧、狂笑、争吵等不良情绪均会导致血脂升高;生活要有规律,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不能过多熬夜;饮食要合理科学,少吃肥肉及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油、鱼子等,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及牛奶、黑五类、蘑菇等食品,要限制钠盐摄入量,每日用盐应控制在5克以内;要戒烟、不酗酒,因为吸烟能引起血管收缩,增加外周血管阻力;要坚持体育锻炼。每天至少参加体育锻炼半小时,但运动量不宜过大,运动不宜过于激烈。

青少年高血压易被忽视:青少年高血压产生的原因很多,比如肥胖、家族史等,长期精神压力使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功能失调,内分泌功能紊乱造成血管阻力压差增大,可能会引发高血压。青少年高血压多起源于儿童期。青少年高血压临床表现不明显,常被家长及本人忽视,凡经常出现头痛(头皮血管跳痛)、头晕、耳鸣、乏力、腰酸等症状在排除其他因素外,测量血压,化验尿蛋白,查血儿茶酚胺含量,以便确诊。

非药物治疗更重要:在治疗方面,除非有明显的症状性高血压,一般不宜迅速降压治疗。通常应经数周到数月方可降至安全水平。除药物治疗外,非药物治疗更重要,应劝告其加强体力活动,维持理想体重,限制食盐摄入量和禁止吸烟等。

肥胖引发青少年糖尿病:肥胖是青少年糖尿病主要危险因素。青少年肥胖率地区分布呈现城市高于农村的特点,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中城市中儿童肥胖的上升速度更迅猛的特点,肥胖已经或正在成为青少年最严重的流行病。导致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原因是饮食的不合理,也就是缺乏科学的饮食观念,一味的认为孩子要有充足的营养,实际上按饮食的标准,现在很多孩子有营养过剩和搭配不合理的现象。另一方面是运动不足。当然有其它种种,如学习压力,电视电游干扰了睡眠规律,遗传易感背景等等。

治疗以饮食运动为基础:对于患上糖尿病的青少年,家长要全力配合,做到尽早诊治。治疗过程中要以饮食运动为基础,要使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能持久达标,需要应用胰岛素的不要恐慌,家长和患儿均要学习和掌握胰岛素应用基本知识和血糖监测等,要减少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正确认识疾病,要有信心,和正常的孩童一样学习工作。

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篇4

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道德行为习惯是一个人不需要外在监督和自己意志努力即可实现的道德行为。列宁曾经指出,共产主义新人道德品质上的突出特点是,他们对于人类一切公共生活的基本规则,已经从必须遵守变为习惯于遵守。列宁说:“只有那些已经深入文化,深入日常生活习惯的东西,才能算作已经达到的成就。”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强调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学生的品德是否符合社会和学校教育所要求的标准,主要通过其道德行为表现出来。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具有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乃是教育者十分重视的问题,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目的之一。

1 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

1.1 社会风气

如果说儿童的道德行为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比较大,那么在青少年时期,社会风气对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大。社会风气是由社会舆论、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成年人的榜样作用等构成的。学校的青少年不可能与社会隔绝,他们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过程中。他们既容易接受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也容易接受不良的社会风气的影响。当前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有助于学生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但是青少年不善于作出选择,而且易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给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增加了新的难度。

1.2 同伴集体的影响

青少年的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的同伴集体的行为准则和风气决定的。社会心理学称这种现象为从众现象。所谓从众,是指个人的意见、态度和行为因受多数人的意见、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而改变。青少年的同伴集体有正式的班集体和由学校或班级组织的各种小组。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好的道德行为的养成和不良道德行为的改变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3 家庭环境

家庭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是最早和最重要的。有些家长平时忽略了对孩子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不是经常给孩子讲道理,灌输怎样学习、怎样待人、怎样交往、怎样做人、怎样生活。孩子一旦出现问题,不去认真分析原因,不能冷静思考,不是讲道理、论是非,找根本原因、除病源,而是简单粗暴、横眉瞪眼、恶言粗语,挫伤了孩子的自尊性,孩子略有不服,甚至拳打脚踢或棍棒加身让其就范。这种“打骂教育”、“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只能增加青少年攻击行为。

1.4 学校方面

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产生着重要影响。有些教师只重教书,不重育人;有的不注意自身修养,人格低下,在学生面前表现出十足的世故和俗气;有的不注意为人师表,在学生面前说话粗俗、着装随便;有的只“言传”不“身教”,对学生说的是一套,自己做的是另一套。并且长期以来,我们道德教育偏重口号。缺乏必要的检查、督促评价考核措施,教育道德中光提要求,不重视落实情况,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言行不一的习惯,从而妨碍了学生从知到行的转化。

2 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2.1 激发道德动机

道德动机的激发首先要从道德的外部动机抓起,给予个体适度参与道德实践活动的压力,使个体在家庭、学校或其他社会组织的要求下参与相应的道德实践活动。如果个体处于过度被保护状态,缺乏必要生活和社会实践经验,是难以产生自觉参与道德实践的强烈愿望的。例如我们可以从日常语言中进行友爱教育,行为是道德习惯的表层,而动机是人深层的心理活动,要善于提升个体道德实践活动的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源于主体获得被认可、称赞的内在需要,从一个成功实践走向另一个成功的实践,更容易培育个体不断实践和探索的愿望。

2.2 增强青少年的道德行为效能感

道德行为效能感与道德行为是紧密联系的。道德行为效能感,即个体在执行某一道德行为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的判断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它包含以下两层含义:第一,道德行为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能否达到某个道德目标的主观判断。第二,道德行为效能感产生于行为发生之前,是个体对自己能否执行某一道德行为的效能预期。有研究表明,中学生的道德行为效能感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采取措施增强学生的道德行为效能感,建立有利于学习的道德环境和心理调节机制,从而增进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和道德行为水平。

2.3 形成教育合力

道德行习惯的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学校、家庭、社会紧密结合,建立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否则其作用就会互相抵消,收效甚微。家庭是子女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品行修养以及家庭的环境氛围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父母的表率作用,和谐的家庭关系,民主的家庭氛围以及父母的文化素质,良好正确的教育方法,对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发挥着积极作用。校园环境对于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要求学校注重建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因此,学校要对校容校貌进行认真规划,花草树木和教室、走廊要精心设计并认真布置。设置德育墙安排一些催人奋进的名人名言、画像、醒目的固定标语等,营造健康向上、朝气蓬勃的育人氛围。同样,道德习惯的养成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社会各种资源的配合。正确的政策与舆论导向、良好的社会风气、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区的支持,都有助于青少年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当前尤其重要的是要净化学校周边环境,对社会上的录像厅、歌舞厅、游戏室、书摊等进行严格的常规管理,去除导致青少年不良道德行为习惯的外部根源。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第四卷698页.

[2]李亚娟.道德行为影响因素概述.当代教育论坛,2008,(1).

[3]张青.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影响与对策.现代教育科学,2009,(4).

青少年如何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篇5

1、要避免连续看近时间过长。阅读、写字、操作电脑等连续看近40分钟后应休息、看远处10~15分钟。尽量控制每天计看近时间,最好不要超过6小时。在学习中注意适当以读,以减轻眼睛看近负荷。

2、要注意改善需要较长时间看近的环境。教室光线要明亮,桌面、黑板不要反光过强,左右两侧都应有窗户,不要太高、太小,以坐在教室任何位置都能看到窗外为宜,并定期调换坐位;孩子在家的书桌应放在外面无遮挡物的窗前,台灯应放在左前方,光线要柔和,如白炽灯,最好为25~40W之间,位置以不直接照射眼睛为宜。

3、纠正不良看近姿势。阅读时,注意眼睛与书的距离要持在约33厘米,操作电脑时眼睛距离35厘米大的电脑屏幕不应少于60厘米,距离38厘米大的电脑屏幕不应少于70厘米。姿势要端正,不能躺着看书或边走边看。

4、如果在持续看近时出现眼睛干涩、发红,有灼热感或异物感,眼皮沉重,看东西模糊,甚至出现眼球胀痛或头痛说明已经出现视觉疲劳症状,要立即停止看近,可以做眼保健操,还可以用湿热毛巾热敷双眼来缓解视觉疲劳。如果通过上述处理,仍无明显好转,那就需要到医院看医生了。

青少年养成教育 篇6

关键词青少年家庭道德情感伦理责任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07)01-0185-04

一、义务心是家庭伦理责任的客观基础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载着社会赋予的道德教育责任,家庭道德教育是个体道德化的基本途径,是培养合格道德活动主体的最关键环节。而良好道德情感的培育是青少年道德素质养成的基本前提。道德情感的产生可使个体的道德心理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反过来影响个体对道德规范的认知、接受和理解,并作为动机左右着个体道德行为的决策和发动,推动道德人格的形成。因此,在个体道德认知向导的行为发展过程中,道德情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列宁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17页。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的、苍白的语句,这语句只能培养伪君子。”如果只有道德认知,而不注重唤醒青少年的内在动机和道德情感,其所形成的道德认知便会缺乏动力驱动,这样,在遵循道德规范时有可能因缺乏道德情感的支持而“故意失德”,即虽然在道德认知上认识并理解某一道德规范,却在行动中不遵循这些道德规范甚至故意违背这些道德规范。由此可见,在道德教育中,如何注重青少年道德情感的培养是当今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曾有一小学班内学生在得知其班上一名数学成绩最棒的同学的爷爷去世时发出了一片欢呼声,说她数学之所以考第一,是因为他爷爷是个数学教授,他们没办法超过她。这里,对分数的追求超过了对生命的敬畏,表现出孩子对生命的极端冷漠,在这种冷漠的道德情感的支配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干不出来呢?因此,父母对孩子和社会而言应有培养孩子道德情感的义务心、责任心,这种道德义务是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自觉地履行的社会责任,父母对孩子和社会所理应承担的义务,构成了家庭伦理责任的客观基础。

首先,父母对孩子、对社会应具备应有的义务心和责任意识。义务是家长对自身道德责任的一种内心自觉意识和体验,是自觉意识到的一种伦理责任。父母具有理性认识能力,应有意识地去认识自己的伦理责任并自觉地履行责任,拥有最基本的责任心和责任感。父母对子女应尽的责任心是其基本的伦理义务,父母应自觉意识到自己的职责或自我承担的义务,对自己所选择的每一种道德行为负责,并使这种责任心转化为对子女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的追求。

“责任”作为一个古老的道德范畴,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应尽的责任,一是应负的责任,两者是统一的。这一伦理责任在家庭生活中,表现为父母应承担伦理责任的两方面内容:一是指处于家庭关系中核心地位的父母应该履行的伦理义务,父母有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责任与义务基本上是一致的,区别在于义务偏重于强调外在的客观要求,责任偏重于强调把这种外在的客观要求内化为主体的主观自觉意识。义务是责任的外在形式,责任是自觉意识到的义务。具有责任感的父母,时刻认识到自己是对子女应负责任的父母,都不能也不应该回避自己对子女应尽的义务。一旦把这种义务心变为一个人内心的自觉信念,其伦理责任行为也就获得了自由。二是指父母对自身行为的实施承担后果,父母有责任对自己没有做好分内应做之事而承担过失。“道德情感是一种产生于有道德的行动的美好情感,而违反道德标准则经历着内疚或不良情感。”②〔美〕约翰·马丁·里奇:《道德发展的理论》,《道德心理学译丛》,第73、47页。从内心上讲,父母对自己的过错应有内疚感,内疚感的出现是由于个体在道德活动中发现自己的行为破坏了道德准则,虽然外人没有觉察,但自身内心产生的深深自责感。作为一种动力,它可以激活主体潜在的道德信念,强化主体内在的道德责任感,从而义不容辞地遵循社会道德规范,肩负起对孩子的道德责任;而“责任的转移不仅削弱了对自己行为的约束,而且降低了社会对这些被错误对待的行为的关注。”②因此,父母应在内心认知的同时,还应通过外在的表现,以身作则承担自己的过失责任。

其次,父母所承担的角色责任决定了其基本的伦理义务。表现在,一方面,父母在家庭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是一家之长,能够自由地选择、支配、决定自己的行为,既然父母选择了为人父、为人母这一角色,就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只有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具有责任感,才能对自己的选择行为负责。正如萨特认为:“这种绝对的责任不是从别处接受的:只仅仅是我们的自由结果的逻辑要求。”即我们所承担的责任来源于我们的“自由选择”。父母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行为负责,勇敢地承担起自己作为父母的角色责任,去担负作为父母这一角色而必须做的事。人的道德思想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人的基本情感、人的一些基本信念,往往都是少年时期形成的。特别是在道德情感潜移默化的形成过程中,父母所扮演的角色,承担的伦理责任是任何其他角色所无法代替的,这一角色责任也决定了父母在子女道德情感培育过程中的伦理义务。因此父母应首先明确自己的责任,明确自身在子女道德情感的培育中区别于他人、社会、集体的责无旁贷的责任。父母出于道德责任而履行义务,是基本的道德要求,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肯定。

另一方面,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了其必须承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与子女有着自然的血缘关系,并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相当紧密的情感关系,父母作为家庭生活的核心,其道德情感高低、道德认知态度以及价值观等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成长,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这一家庭地位决定了父母有树立良好道德形象的责任,以完善的道德情感体系从小培养孩子的羞耻感、荣誉感、义务感、责任感等道德情感。父母应培养和强化自身的道德责任,提高自身对责任的理性自觉,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在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的同时,激发起孩子的道德情感,使孩子在领会道德要求、践履道德责任时,伴随有相应的道德体验。作为家庭生活的主体,父母应自觉认识自身对子女道德情感教育的责任,如果父母没有意识到这种道德责任,就不会和履行责任的行为发生联系,就不会自觉地承担道德责任。

康德认为,从积极方面看,道德情感使人对道德律令产生一种敬重心,自觉地去遵守律令。因此,父母应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对道德行为的调适功效,担当起基本的伦理责任对孩子从小进行道德情感的熏陶。其中,在道德情感系统中,羞耻感作为主体内在的一种主观情感,是个人道德自我意识的表现,是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动机和道德品质进行自我谴责的一种道德态度。有了羞耻感,主体能自觉意识到不道德的行为,从而促使自己自觉地进行道德反省,因而成为人们行善改过的情感动力。沙甫慈伯利认为,道德上的善恶主要取决于情感系统中的羞耻感。他说:“凡出自不公正的情感所作的,就是不义、恶行和过失;如果情感公正、健全、良好,并且情感的内容有益于社会,而且还是以有益于社会的方式施行,或有所感动,这就必定在任何行动中构成我们所说的公平与正直。”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76页。因而,父母有责任引导孩子对不义、恶行和过失等引起羞耻感,产生对自己不良的行为、动机和道德品质进行谴责的内心体验:一方面对他人不道德行为进行谴责、愤慨和厌恶;另一方面对自己的不道德行为知耻、惭愧和悔恨。有了羞耻感,才能把行为控制在常规的合理规范之中,使人在有了羞耻感之后,感到内疚,从而进行道德反思。

荣誉感是孩子对自身价值的一种自我意识和自我肯定,是在孩子履行基本的义务或作出一定的贡献后得到道德上的褒奖和肯定而产生的自我体验的道德情感。一方面,荣誉感在道德生活中可以激化个人的潜力和创造力,多做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事。孩子作为未成年人,非常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得到家长的肯定,总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努力,去争取应有的荣誉,因此,作为家长有责任在孩子作出了对他人有益的行为时作出适时地褒奖,以激发他的荣誉感。当然,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虚荣心。如斯宾诺莎认为,各人的善恶观念,是依各人不同的情感而定,他说:“那虚荣心重的人,所欲求得东西,无过于荣誉……”斯宾诺莎:《伦理学》,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31页。因此父母有责任正确引导孩子的荣誉感,对孩子进行正面的道德价值诱导,如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荣誉,不要把荣誉看得高于一切等。

义务感是个人对所负社会责任的认识和体验,是一个人应具备的道德情感。在道德情感中,包括各项应尽的义务,如义务论直觉主义者罗斯在他提到的七项“自明的”义务中提到几种有关道德情感的。如知恩的义务,是要求不使他人遭到不幸和灾祸;自我完善的义务,是要求人提高自己的美德、发展自己的智力;行善的义务是要求改善其他一切人的状况。只要培养孩子从小对自己所负责任的认识和体验,促使孩子在活动中积极承担道德责任,就能在道德行为中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表现出内心的愉悦,而不需要任何外在的强制的约束和体验,一旦这种义务感在理解和体验的基础上保持一种自我感受,就能成为“发自内心的命令”,从而使义务感同人的良心、同个人的内心需要结合起来,使孩子从内心积极地承担道德责任。

责任感是一个人道德情感水平和能力的试金石,“一个具有道德情感的人,会把社会对它提出的道德义务当作是自己的责任,把履行义务看作是理所当然的,并且在履行义务时使自己的道德需要获得满足,从中享受到快乐和幸福。”曾钊新、李建华著:《道德心理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42页。责任感作为道德情感中道德意识的思维情绪形式,是个体对道德责任的自觉意识和体验,是责任主体对责任对象的自觉需要。培养青少年的道德责任感,有利于养成青少年真诚合作、做事锲而不舍的优秀品质,父母应增强对子女的责任教育,在孩子的道德活动中有意识地融进责任教育内容,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孩子明确自己的责任,尽自己应尽的义务,培养自理、自力的积极道德情感,以使孩子成长以后成为既有参与社会活动的责任能力,又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康德说:“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如果父母在家庭责任教育中一味地越俎代庖,行使本该由孩子承担的道德责任,就会泯灭孩子的责任意识,从最初对自身的责任意识的淡薄,转化为一个对他人、社会缺乏责任心的道德主体。因此,培养合格的“责任公民”应首先从家庭道德教育开始。

二、创设培育青少年道德情感的情境是父母应然的伦理责任

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特殊的血缘关系,使父母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成为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子女既得到父母经济上、生活上的保证,又受到家庭伦理道德观念的灌输。但在现今的教育体制下,父母受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道德情感的投入发生偏差,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远胜于关心他们的道德成长,父母为了激励孩子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一味地满足其物质上的需求,而完全忽视了孩子道德情感、理想人格等方面的教育培养,缺乏与子女在道德上的情感沟通和具体指导,使孩子患上以自我为中心、不知感恩、不知羞耻、不负责任的道德情感冷漠症,这种现状直接冲击着家庭道德教育。由于家庭生活在孩子道德成长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这就要求为人父母者应把如何创设培育良好道德情感的情境作为自己应然的伦理责任。

首先,父母要有培养孩子道德意识的责任感以促进孩子道德情感的养成。道德意识先于道德情感,是道德情感活动赖以进行的前提,道德认识开始之时或之后,可以积累对社会关系、人际交往等态度的体验,从而形成人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情感活动。良好的道德意识可以调控人的道德行为,引导孩子自觉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正确认识到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促进良好道德行为的发生,最终通过良好的道德行为获得愉悦感、价值感和尊严感等道德情感。因此,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有责任和义务对孩子进行道德意识的培养和灌输,使其产生正确的道德认识,正如毛泽东所言,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道德认识越深刻,道德情感也越丰富。因此,家长应培养孩子对道德的需要感及对道德原则规范认同的情感,从而直接提升孩子的道德情感。家长只有在培养孩子的道德责任意识中担负起应有的责任,才能充分体现出自身的价值,也才能得到子女的尊重。

其次,父母要有营造良好的家庭道德环境的责任以创设培养青少年道德情感的氛围。家庭道德环境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也是培养道德情感的最初场所。青少年的道德情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在家庭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良好的家庭道德环境,可以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接受道德熏陶,以调解他们的道德行为,使之与社会要求保持和谐一致,促进良好道德情感的发展,否则有可能做出一些与社会要求格格不入的事情。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事物可以代替家庭道德环境对孩子道德情感培育的功能。一个人成长在不同的家庭道德环境中,其感受的道德情感的状态不同,对其道德素质的养成及道德行为的结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说道德是人格的灵魂,那么环境则是灵魂的支柱,要培育青少年良好的道德情感,必须要有良好的家庭道德环境,让子女在具有浓厚亲和力、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家庭氛围中长大,有利于培养青少年自亲自爱、关心他人、关爱家庭和关注社会的道德情感。因此,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的温馨的和谐的家庭道德环境是为人父、为人母所应然的伦理责任。由于父母是良好的家庭道德环境的主体, 父母自身的道德情感与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青少年的道德情感,这就要求父母在家庭生活中自身应彼此互尊互爱,在工作中能分清是非,有正确的荣辱观念、能自立自强起表率作用,要时时注意维护自己的道德形象,如富有同情心、爱心、正义感等,让子女能时时认识并感受你的所作所为,以父母的人格形象来塑造孩子美好的道德情感,以期对子女的道德情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对孩子提出较为具体的道德情感方面的要求,比如同情同伴、爱父母、爱老师、做事有责任心等,以培养起孩子发自内心的道德情感。此外,如父母在特定的时空中,对某一道德行为或事件所持的赞叹或厌恶、鄙视等道德好恶体验和反应时所表现出的道德情绪,由于其不稳定性及其多变性,所以它的感染力大。因此,父母应尽量保持稳定的道德情绪,避免出现极度状态,如狂喜、盛怒等,以此来培养孩子稳定的道德情感。

再次,父母应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美育的陶冶以激发道德情感。要调动、激发孩子的道德情感,父母必须注意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较之于其他的德育形式,美育可以对人的道德情感产生直接、具体、形象的感染,美育可使孩子“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久则精神宣畅,心气和平”,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人的精神境界,逐渐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因此,家长对孩子的道德情感的培育不能流于空洞、苍白的说教,而是要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以一种强烈的责任心,有意识地引导孩子通过文学或艺术等美育活动得到深刻而持久的道德感染。如注意充分地利用好的艺术作品与生动典型的道德范例,引起主体道德上的共鸣,增强道德教育的情感内容。不但以理服人,提高主体的道德理性能力,而且要以情动人,增强主体的道德情感动力。使孩子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接触并欣赏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这对一个人道德情感的健全和道德人格的成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学院人文学院

青少年养成教育 篇7

关键词:行为规范训练,养成教育,小学生,实效性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 尤其是小学中低段学生, 养成教育尤为重要。曾经有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在回答记者的问题:“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从科学家出人意料却又耐人寻味的回答中, 我们不难看出人良好的习惯有多么重要。俗话说, 多高的墙多深的基。否则, 根基不牢, 地动山摇。因此, 培养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尤为重要, 更是中华民族优良素质的提高的一项奠基工程。好习惯终身受益, 坏习惯终身受害。那如何才能形成良好的养成教育呢?

一、规范养成教育注重校规班规

“论先后, 知为先, 论轻重, 行为重- (朱熹) ”所以说知与行是统一的。我们也应从小学生的认知特性为基点来进行养成教育。可以把新学期第一周做为养成教育常规宣传周, 把第一周第一节课做为养成教育理论或实践课, 教师对学生讲解校规, 树立新学期的新目标、新要求和新希望。同时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制定班规。我们要让他们懂得为什么做、该怎样做, 让学生懂分辨是非。抓日常管理, 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好习惯养成的训练。

针对学生跑、跳、打闹现象严重这一现象, 我们先后开展了“我学小猫轻轻走”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学小猫走路这一形象的走法, 使学生并未感到有什么约束, 反而乐于参与, 从而达到教育学生在走廊内慢步轻声, 靠右侧通行。另外, 开展了“‘课间站排我最快”的比赛活动。为了让活动更有实效性, 我们坚持做到一天一总结, 肯定成绩, 指出不足, 极大的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 有效改善了室内跑跳, 室外打闹的又吵又乱的局面, 校园秩序井然, 学生自律的好习惯明显增强。

二、保障养成教育构建德育网络

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应做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价值取向, 努力探索能有效的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规律。我们学校本身也要全方位、多渠道的寻求有效的教育途径。现在的小学生受到复杂社会环境的影响, 而且都分别来自不同层次的家庭。尤其是文化层次中等市民, 有限或自身行为习惯不好, 或他们周围环境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学生养成教育的发展。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因此家教是影响儿童的养成教育的至关因素。一般来说家教严而好的学生受到的教育就比较良好。他们在学校里接受养成教育的能力就强, 适应性强, 反之养成教育就比较困难了。一些经商和务工人员的家长工作忙, 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和精力不足。甚至还出现空闲时, 宴请宾客, 打扑克玩麻将之类的, 而无心去照顾孩子。他们的这些行为举止、生活习惯与处世方式都潜行黙化的影响着他们孩子的养成教育健康成长。现代的孩子大都天资聪明, 但学习成绩却不尽人意, 我们很多教师教育起来也深感吃力, 不良的行为习惯也会我们一些老师无形中产生厌恶心理, 甚至放宽教育尺度, 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一些适应能力弱的小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以我们学校对这些学生的养成教育应结合家长学校来开展, 形成双管齐下, 这样效果会更佳的。每学期都应给家长学校上两.三次课, 教师与家长一起研讨教育孩子的的更好方法。也可以制作家校联系卡, 及时做好家校的沟通工作。

三、引领养成教育教师以身作则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是我们人民教师永恒的主题。我们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隐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教师要特别注意自身形象, 衣着住行、言谈举止都应为人师表。在孩子的眼里, 教师是崇高而神圣的。我们老师还应多体贴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尤其是那些习惯不怎么好的的学生, 尽量能找源头, 努力改正。有些学生卫生习惯不好, 纸屑果皮随地乱扔、随地吐痰, 教室里也随处有垃圾, 而且视而不见。偶有垃圾筒扔垃圾的学生也是很少见。我们教师批评与惩罚只能维持一、两天, 久了也补见效。原因是那些学生意识上没有改变, 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这种情况, 我们教师可以通过展开班会或队会进行讨论, 让那些学生在思想意识上产生变化。然而还有一些学生道理他全懂, 行动上控制不住自己。那么我们老师就应从自身行为举止出发, 一点一滴做起, 让每件细们教师走进校园, 看到垃圾就应随手拣起, 扔进垃圾筒里。学生他们时刻都会注意的老师的举止的, 让他们倍感环境的重要, 增强爱护意识。甚至老师的一个眼神, 都会让学生时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及时给予纠正。

四、践行评价活动落实养成教育

有效评价能有利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我们应对小学生养成教育开展有效评价, 这对于做好养成教育工作的必要而有效的。有效评价同时能促使我们的学生懂得荣誉感, 也能锻炼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与意志力, 能提高他们的自觉性意识, 真正意义上实践知与行结合。我们在对养成教育的有效评价中要懂得树立先锋抓典型, 以鼓励为主, 通常应尽量用体态语言与口头语言对学生良好行为进行暗示与鼓励表扬。树立榜样形象, 它的效果是显著的。我们每一周都可以开展“雏鹰争章”的评比活动, 可以用流动红旗的形式评比, 可以设卫生、纪律、安全等多种评比形式。同时我们也可以开展“优秀少先队员”的等等评比活动, 树立先锋抓典型;也可以开展“争当志愿者”、“争当安全小卫士”“争当护旗手”、等活动, 让有效评比活动之花的校园里处处盛开, 这样有效评比机制能大大的促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的形成, 能对学生养成教育产生长效的激励作用。

古语道:“少成若天性, 习惯成天然。”我们的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小学时代是小学生心理和生理急剧变化的阶段, 同时也是增长知识最快的时期, 是他们接受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与良好道德品质教育的最极佳时期。因此我们要因小学生的成长特点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让他们身上尽早的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伴随的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的良好班风也会随之形成, 这是我们建设良好班级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张伟松:《福建教育》, 2004第09A期。

青少年养成教育 篇8

养成教育即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和良好习惯的训练,是中小学德育中的主体工程,贯穿在德育的全过程中,是教育中最 “ 实 ” 的基础部分,教育的 “ 质 ” 的指标 。 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投资大 、 见效慢,需要长期不懈的营造 。

一 、 学生在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学校教育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 日益强化的物质利益观念使学生行为越来越受到物质利益的驱动, 学校 、 社会 、 家庭教育出现的不良倾向,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公民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较为薄弱;学校重规范的知识传递,忽视习惯实践和培养,不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不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脱离少年儿童的生活实际,已成为当前和今后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 在学校中,常常可以看到 “ 高分低能,高分低德 ” 的现象 。 朱永新教授在 《 新教育之梦 》 中这样指出: “ 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我们一直热衷于搞道德教育课,把道德教育文学化 、 大纲化,其实,这样的道德教育效果是很脆弱,很苍白无力的 。” 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必须克服种种阻碍,从小学生做起,从小事着手,从培养良好习惯入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正确的观念,为培育合格的社会公民奠基 。

二 、 加强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意义

养成教育对于儿童自身提高和未来整个民族的道德素质具有深远的不可忽视的奠基意义 。 中共中央 《 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 明确指出: “ 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 、 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 、 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 。” 同时还指出: “ 德育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 。” 小学阶段正是人的发展的基础阶段,形成良好的习惯对儿童一生的成长都有着重要作用 。 但是良好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在一天一天的训练和培养中积淀下来,才能成为学生自觉的一种习惯,成为他们自身的一部分 。 儿童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品德和习惯,就为他们今后的人格和道德素养进一步健康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

三 、 抓好小学养成教育的构想

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这说明靠一本守则,一个规范和简单的说服教育是不能有效完成的,这就需要花大力气来研究和践行 。

1. 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要求全体教职工做学生的楷模

“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 指明了教育者不仅要具有高水平的业务素质和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也指明教育者要加强自身的道德行为修养,从而在学生心目中起到表率和榜样的作用 。 教师在小学生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学生 。 教师的身教常常比言教还能起到更大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以自己的言行 、 思想作风 、 待人接物的态度给学生作出表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 在具体工作中:( 1 )领导要高度重视,落实专人负责定期开展养成教育的研究 。 ( 2 )要定期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让全体教职工为人师表 。 ( 3 )可以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和奖惩措施,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

2. 理清工作思路,构建学生文明行为养成的监控体制

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 心理特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理清工作思路,这就要求教师,特别是负责的领导和班主任必须认真学习 《 小学生德育大纲 》 ,理清各年龄阶段德育养成的内容和重点的工作思路,制订相应的德育养成计划,确定相应的操行评定办法,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构建养成教育的监控体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 ( 1 ) “ 直接监控 ” ,具体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密切配合,监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课堂表现情况,班主任定期总结学生的表现情况和学习状况 。 ( 2 ) “ 行政监控 ” ,学校德育处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各班学生仪表 、 体态 、 守纪等方面的表现情况,配合班主任监控,并把这些纳入班主任和班集体的期终考核之中 。 ( 3 ) “ 学生监督 ” ,班主任要充分发挥中队干部 、 班委干部的作用,建立学生监控体系,随时了解学生的表现情况 。 ( 4 ) “ 家长监控 ” ,要求家长定期给班主任反映学生在校外的主要表现情况 。 ( 5 ) “ 意识监控 ” ,学校德育处 、 行政处要定期组织全校学生学习 《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 和 《 小学生守则 》 ,做到工作常抓不懈,让学生意识到文明行为养成的重要性,也让学生意识到养成教育要时时抓 、 处处管 。

青少年养成教育 篇9

我国大中小学生每5年一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表明, 我国学生的速度、耐力、柔韧性、力量等体能素质水平均出现全面下降趋势;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继续呈下降趋势;肥胖学生增多, 其中7-12岁小学生是肥胖检出率最高的人群;学生近视眼患病率仍居高不下, 近视率小学生为20.23%, 初中生为48.18%, 高中生和大学生则分别为71.29%和73.01%。这一切都表明, 我们的新一代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现状堪忧。除此之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探究青少年体能下降的原因, 不能不追溯到他们处于身体成长发育关键时期的中小学阶段, 青少年体质下降让学校体育改革更加重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学校体育认识的不断深化, 对体育的认识也从单一的生物功能逐渐向多元功能即生物的、社会的、教育的等多功能的认识转化, 体育的功能应不断地认识与开发。

研究方法:文献法, 观察法

1、体育价值观与青少年

体育价值观是社会根据需要和体育理想所做出的对体育功能、作用等的认识和评价。它的形成已成为人们体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属。青少年时期的体育生活状况如何, 是直接关系青少年一代能否健康成长的大问题, 而青少年所持有的体育价值观, 对其体育行为及其体育生活质量具有重大影响。青少年时期是处在各种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 体育教育、同辈群体对其体育价值观念的培养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因此, 学校体育对青少年正确体育价值观的培养至关重要。那么如何通过学校体育的体育教学, 课外体育等方式, 培养青少年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便成为学校体育改革的新方向。

2、培养青少年学生正确体育价值观的作用与意义

2.1、培养青少年正确体育价值观是对学校体育的必然要求

正确体育价值观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养成吃苦耐劳、努力拼搏的生活作风, 树立团结合作、荣辱与共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它对广大青少年明确具体美丑善恶界限,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培养青少年正确体育价值观是促进个体社会化进程的重要手段

人的社会化是指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发展自己的社会性过程。正确体育价值观的培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适应能力, 还能使青少年学生学会一些生活技能, 让学生找准生活目标、确定社会角色、树立规则意识, 促进社会化进程。

2.3、培养青少年正确体育价值观是进行素质教育, 树立“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途径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 着眼于学生和社会长远发展的, 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和发展主体教育。正确体育价值观的培养既能促进学生思想意志品质和心理等素质的协调发展, 又能促进学生终生体育意识、体育习惯的形成。

3、学校体育对培养青少年正确体育价值观的作用

3.1、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在青少年体育价值观培养的作用

体育教师与学生以体育活动为中介, 进行着广泛地、密切地直接交往, 同时, 体育教师作为传递体育文化的使者及其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角色地位, 其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其体育价值观念的形成作用是巨大的。教师影响着学生对教师所教课程的学习兴趣, 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动力, 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志趣、价值观念乃至生活习惯。学生心目中的体育教师形象如何, 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体育的看法和态度。

3.2、学校体育中同年龄段群体教学在青少年体育价值观培养的作用

青少年时期同年龄段群体的影响力量是十分巨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 正当家庭影响逐渐衰退失去以往的垄断地位时, 同年龄段群体对青少年的影响便日益增大。从15岁—19岁, 同年龄段群体的影响最大。所以注意体育活动群体的培养, 借助同年龄段群体影响作用, 这对青少年体育价值观念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同一年龄段的学生群体影响学生体育价值观念形成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是舆论, 学生与班级中其他同伴共同参加体育活动的联系越多, 他对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也就越多地依赖于同伴的评价。正是希望同伴赞许的需要成为激励学生愿意自觉接受同辈群体的规范和价值观念, 按照同年龄段群体的标准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4、传统学校体育对培养青少年正确体育价值观的不足

4.1、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落后

20世纪80年代以后, 体育教学虽然注意到了学生主体作用的问题, 但大多停留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层面上, 把体育变成“一个哨子两个球, 老师学生都自由”的“放羊”式教学, 导致学生产生“上体育课就是玩, 老师没什么教, 体育没什么可学”的心理, 形成一种不利于体育意识的观念, 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学校体育教学。

4.2、重技能, 轻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我国传统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僵化守旧, 教师对教学目的的理解比较片面, 紧紧以掌握基本技术、技能和技巧为主要目的, 强制性的要求学生按教学大纲设定的目标来学习;忽略学生的情感需要不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差异。这样的体育教学容易引起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被动地进行体育锻炼, 造成考什么就练什么, 考完就不知道学了什么的局面;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兴趣, 起不到激励作用, 更谈不上为“终身体育”服务,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体育价值观。

4.3、学校体育评价的片面性和终结性

现行体育评价中, 有些教师单纯以学生运动成绩的高低为依据, 仅仅在某些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等方面进行了评价;有些教师则以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来决定一切, 只要老实听话成绩就会过关, 导致体育评价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否得到提高, 没有树立“以人为本, 健康第一”的科学评价观, 没有做到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合理结合。

5、学校体育培养青少年正确体育价值观的途径

现代学校体育应更新体育教师教学观念, 重视学生个性化差异、兴趣爱好、参与意识、情感需求等, 让体育成为学生的兴趣, 而不是可有可无的, 让学生成为学校体育中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最终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5.1、加强体育课教学模式的改革

教师应改变那种固定的、僵化的、千篇一律的课程体系, 建立内容丰富、灵活多变、个性化的课程体系突出强身育人、健康育人的目标以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为主线, 探索体育意识、体育健康的新途径、新方法, 引导学生建立“生命在于运动”的体育意识。

5.2 强调平等而快乐的体育教学

平等而快乐的体育教学旨在运用合理的组织、可亲的教学态度, 并充分地尊重学生, 激发青少年对体育的参与热情, 变被动为主动, 调动积极性、自觉性, 形成体育意识和能力, 推动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正确的体育学习动机, 动机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在心理力量, 是学生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在基础。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解释动机时认为, 所有的行为都是有意义的, 都有其特殊的目标, 这种目标源自于我们的需要, 因此教师应尽量满足学生的各种合理需求。

结语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是国民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且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国人口的身体质量、整体素质。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对人的素质当然也包括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 如何使我们的下一代成长得更好, 发育得更强健, 是未来向我们提出的新问题。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青少年是中国的未来和希望, 为他们创造健康成长的条件和环境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 要使学生在德、智、体多方面全面发展, 学校体育教育不应局限于基本技巧、基本技能的学习, 而应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入手, 教会学生团结互助、吃苦耐劳的生活作风, 提高抗挫折的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让广大青少年找准生活目标、确定社会角色、树立规则意识, 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 注重教学的手段和方法, 激发学生的潜能, 唤起他们的体育兴趣, 从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具备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 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并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冬梅等.青少年体质状况令人堪忧[J].内蒙古日报, 2004, 11, 2.[1]蔡冬梅等.青少年体质状况令人堪忧[J].内蒙古日报, 2004, 11, 2.

[2]黄文仁等.略论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培养[J].宁夏教育, 2001, (12) .[2]黄文仁等.略论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培养[J].宁夏教育, 2001, (12) .

[3]周新亚.对我国国民体育价值观形成原因的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 2004, (3) .[3]周新亚.对我国国民体育价值观形成原因的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 2004, (3) .

[4]张晔等.高校体育教学与学生正确体育价值观的培养[J].湖南冶金技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7, (7) .[4]张晔等.高校体育教学与学生正确体育价值观的培养[J].湖南冶金技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7, (7) .

青少年养成教育 篇10

1青少年体质的现状及其原因

1 . 1青少年体质的现状

当今社会,青少年体质下降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现状不容乐观。我国在1985年到2010年进行了5次针对青少年体质的调查和研究,令人大跌眼镜,青少年的体制状况在持续下降,主要表现为青少年的速度、力量、肺活量、耐力、爆发力等体能持续下降,并且青少年人群中肥胖者的比例和近视的比例也在持续的上升。伴随着青少年体质的下降,相对应的是现在的青少年几乎不参加任何体育锻炼,这还会造成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即青少年不参加体育锻炼,就会导致青少年出现意志力薄弱、好逸恶劳等多种性格缺陷,对青少年一生的发展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对国家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梁启超先生在 《少年中国说》中对青少年的重要性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即“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力则国力”,这段话非常生动的说明了青少年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程度,可以说青少年的发展情况直接决定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情况、社会的稳定以及民族的兴衰。体育锻炼是提高青少年体质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整个社会都要提高对青少年体制问题的重视程度,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青少年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1 . 2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

造成青少年体制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4个方面:学校方面的原因、家庭方面的原因、社会方面的原因以及青少年自身的原因,下面我们就针对这4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学校方面的原因。学校在青少年体育锻炼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现阶段青少年加强体育锻炼的重要场所,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校对于青少年的体育锻炼工作完全没有做到位,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原因:(1)学校对青少年加强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学生现阶段的任务就是学习,其他的一切活动都是不务正业,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青少年体育运动的时间和次数。(2) 应试教育存在的固有弊端。目前,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存在很大的弊端,导致学校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当做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虽然目前国家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倡导学校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真正全部落实的学校几乎没有,学校仍然想学生创达一种思想, 即只有好好学习,提高自己的考试成绩,才能上一个名牌大学,从而才可以拥有一个好的人生,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学生背负着繁重的课业压力,根本没有从事体育锻炼的时间。(3)学校设置的体育课的数量偏少,并且上课的质量不高。通常情况下,一个星期体育课的数量就是两节课,并且还经常被一些所谓的主科占用,这样一来青少年在学校锻炼的唯一时间也被掠夺了。同时,从小学起,教师就向学生灌输着体育课是副科的思想,从而导致学生对体育课不够重视,经常在体育课出现缺课的情况。另外,体育活动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如果学生在体育课上出现危险,学校则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为了防止出现事故,就自然而然的压缩了体育课的时间,降低了体育课的质量[1]。

家庭方面的原因。家长和学校存在一样的问题,认为学生只要考高分就可以了,体育锻炼是可有可无的活动,从而对青少年的思想就产生的不利的影响。同时,由于很多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生怕孩子出现一丁点意外,因此,很多家长都不会允许孩子参与比较激烈的体育运动。另外,还有一些家长为孩子报了很多辅导班和兴趣班,导致孩子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了,更别提体育锻炼的时间了。

社会方面的原因。我国对于体育设施的投入较少,并且有很多体育实施并没有向社会开放。另外,虽然国家要求房地产开发商要在小区内建设相应面积的健身场所,但是很多开发商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不断缩减健身场所的面积,甚至一个小区只有几个简单的健身设备,这就导致青少年没有锻炼的地方。因此,国家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房地产开发商的行为,并且还要增加资金投入的力度,为青少年从事体育锻炼提供基础设施。

青少年自身的原因。首先,受学校和家长的影响,学生就形成了“学习好就万事大吉”的思想,从而导致青少年根本就没有体育锻炼的意识。其次,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逐渐普及,很多学生的课外活动就是网络游戏,根本不会想到要去从事体育锻炼。

2养成青少年体育锻炼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青少年时期作为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并且青少年时期也是养成各种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更有利于在以后的人生中进行坚持。另外,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肩上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他们的体制水平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发展状况,甚至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因此,促使青少年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2 . 1青少年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可以提高身体素质

青少年进行正确的体育锻炼,养成优良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可以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增强青少年的体能素质,从而使青少年更好的迎接人生的挑战。健康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健康是1,而其他的所有事情是0,如果失去健康,则会导致所有事情失去意义,虽然很多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但是并没有将体育锻炼贯彻到实际的生活当中,还有一些人偶然会从事体育锻炼,但是不能很好的坚持,这主要是因为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因此,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至关重要[2]。

2 . 2青少年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可以提高意志力

和一些与生俱来的能力和习惯不同,想要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因此,在青少年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过程中就会不断的摆脱自己的懒惰思想,不断的挑战自己,从而使自己的意志力提高。这样一来,青少年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也就会不轻言放弃,这对青少年整个人生的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2 . 3青少年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可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青少年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会使自己的专注力大大提高,从而在生活和学习等方面都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青少年认识到自己在祖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和服务祖国的意识。

2 . 4青少年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个国家要想获得持续的发展,除了当代人的努力,还需要提高国家未来主人,即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可以说,通过观察一个国家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就可以对这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情况进行预估,因此,青少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包括多个方面: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等,而最为基础的就是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因此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至关重要。体育锻炼是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因此,一定要鼓励青少年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只有这样,国家为了建设的重担才可以放心的交给青少年[3]。

3养成青少年体育锻炼良好习惯的途径分析

3.1学校方面

学校要提高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转变教学观念。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使全校师生都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从而认真对待体育课程。

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提倡素质教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在积极倡导教育界进行素质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更好的适应为社会发展的趋势,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阵地,应该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提倡素质教育,并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意识。真正好的素质教育和体育锻炼,并不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不利的影响,相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学校的任务是寻求有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并督促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而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大限度的压榨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4]。

加强对体育课的监管力度。加强对体育课的监督力度是提高体育课质量的重要手段。首先,学校要严格按照教育局的规定来设置体育课程,把上好体育课当做一件重要的事情来抓;其次,为防止有些教师占用体育课的情况发生,教育局有关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抽查,一旦发现有随意占用体育课的情况,就要给予学校严厉的惩罚;最后,将体育课的开展情况作为评价一个学校的重要标准,对于不达标的学习要进行相应的处罚,从而保证学习的体育课程正常开展。

3.2家庭方面

在青少年的教育当中,家长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想要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养成从事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一定要转变家长“没病就是健康”和“分数决定命运”的错误观念,让家长认识到加强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同时还要鼓励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从而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父母的影响,进而喜欢上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使更好的迎接未来人生中出现的挑战[5]。

3.3社会方面

首先,国家一定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要求房地产开发商在每个小区都配备相应面积的体育锻炼设施,从而为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其次,国家要加大对体育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建设大量的健身场所,为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进行建设提供场地;最后,将社会上存在的健身场所免费开放,或者是适当收费,为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创造必要的社会环境。

3.4青少年自身方面

首先,家长、学校和社会一定要进行良好的配合,帮助孩子转变体育锻炼不重要的错误思想,帮助孩子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新思想,从而使孩子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同时,家长还要以身作则,和孩子一起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其次,需要改变生活习惯,清淡饮食,避免摄入过多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最后,青少年自己要积极地去接触大自然,从大自然中获得知识和感悟,而不是一味的沉迷于网络游戏[6]。

4结语

青少年养成教育 篇11

关 键 词 青少年;同辈群体;同辈交往;道德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04-0008-03

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同辈群体作为青少年的一种“永恒的社会”,有着独特的、无可替代的功能。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G. H. Mead)甚至认为,现代社会中,同辈群体的影响甚至大到能改变传统文化传递方式的地步。[1]显然,同辈群体已成为影响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因素。

一、概念界定及相关说明

(一)同辈群体的含义、类型和特征

同辈群体(peer group),又称同伴(龄)群体,是由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和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个体因相互交往而组成的非正式群体。同辈交往则指青少年在年龄相同或相近的群体中因信息沟通、情感交流、物品交换等方式而发生的人际关系。[2]同辈群体成员交往所形成的环境,在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影响。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把青少年同辈群体划分为不同的类型。首先,根据形成空间的不同,可分为现实同辈群体和虚拟同辈群体(即网络同辈群体)。其次,根据形成动机的不同,可分为被动构成的同辈群体和主动构成的同辈群体。比如,班级属于被动构成的同辈群体。青少年因共同的兴趣爱好而形成的各类群体则属于主动构成的同辈群体。再次,可根据形成文化的差异进行划分:根据学生对学校文化的态度,可分为亲学校文化群体、非学校文化群体和反学校文化群体;根据活动内容,可分为学习型文化群体、违规型文化群体和玩乐型文化群体;根据学生对未来的取向,可分为理想型文化群体、务实型文化群体和茫然型文化群体等。最后,根据形成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积极型同辈群体和消极型同辈群体。[3]

尽管在理论上可以清楚地划分同辈群体的类型,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不同类型的同辈群体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一种类型的同辈群体总是兼有其他类型的同辈群体的若干特征。总体来看,同辈群体具有平等性、自由性、开放性、多元性、互动性、趋同性、渗透性、独特性、敏感性和可塑性等特征。另外,消极型同辈群体还具有盲目性、排斥性、诱惑性和约束性等特点。

(二)道德行为习惯的含义和构成

道德行为是指行为主体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在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涉及他人和社会利害关系的行为。[4]简单地说,道德行为就是个体按照某种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而开展的行动。道德行为习惯则是由偶然的道德行为(德行)转化为道德品质(德性)的关键因素,是衡量道德品质的标志。[5]这表明道德行为习惯是连接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的桥梁,个体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即将外在德行转化为内在德性的过程。综上,可以把道德行为习惯定义为:个人的道德行为经过反复练习而成为自己习以为常的自动化、模式化的道德行为模式。

从逻辑上讲,道德行为习惯至少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构成要素。一是道德认知的发展。主体对道德规范的准确认知和不断巩固是行为习惯养成的第一步。二是道德情感的升华。道德情感是主体在道德认知基础上对自己或他人道德行为的一种态度体验。没有道德情感的升华,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就无从谈起。三是道德意志的参与。有时候自制力强的人看上去并不努力,但实际上他们已经把意志力变成了一种自发意识。[6]这说明了道德意志的重要作用。综上,我们认为,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包含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即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在三者的不断循环和相互作用中,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习惯才得以养成。

二、同辈群体对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养成过程的影响

不同性质的同辈群体会对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不同的影响,这在青少年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方面具有不同的作用和表现形式。

(一)对道德认知的影响

作为青少年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域,同辈群体对青少年道德认知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积极型同辈群体有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习惯。首先,积极型同辈群体交往所形成的信息网络体系,能以多样化的交往方式,不断巩固并提升青少年的道德认知水平。这种信息网络体系不仅包括现实同辈群体通过面对面的交往所形成的人际信息网络体系,也包括虚拟同辈群体通过电子通讯所形成的人机化信息网络体系。其次,积极型同辈群体具有平等性。与父母、教师等成年人的道德说教相比,同辈群体具有的主体平等性和交往情境的真实性所蕴含的社会道德规范,更容易被青少年接受和认同。再次,积极型同辈群体具有的健康亚文化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对道德信息的择取、理解、体验与认同。

消极型同辈群体不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习惯。美国思想家尼布尔(R. Niebuhr)认为,群体道德低于个人道德,个人进入群体之后,其道德责任感会受到很大的削弱。[7]一般而言,消极型同辈群体拥有不良的群体亚文化,有些群体亚文化,甚至沾染了色情、暴力等因素。这种消极的亚文化环境,很容易导致明辨是非能力较差的青少年在道德认知方面出现障碍。

(二)对道德情感的影响

在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道德情感是重要的内驱力和催化剂。

积极型同辈群体交往有利于青少年道德情感的交流。一方面,积极型同辈群体成员交往为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了多元化的道德情感体验机会,青少年通过相互模仿而完成认同与转化,进而实现道德情感的升华。另一方面,积极型同辈群体通过构筑多维道德实践活动体系,帮助青少年完成从被动的道德承担者到主动的道德主体的蜕变。同辈群体所构建的多维、开放的道德实践活动体系,为青少年发挥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了道德实践的角色和活动空间。在这种生动活泼、情感交融的群体活动中,青少年的道德情感不断升华。

nlc202309081004

消极型同辈群体所拥有的不良亚文化不利于青少年道德情感的体验。消极型同辈群体交往会促使青少年进行消极的社会比较,从而引发心理危机。实验表明,在缺乏客观标准的情境中,青少年自我判断的确信程度会下降,此时他们要将自己的判断与同辈群体的判断进行比较的倾向明显加强。[8]消极型同辈群体一般不具备平等性,处于不利地位的青少年在无法改变他在群体中的地位时,很容易产生自卑、猜忌等消极情绪,这对青少年道德情感的体验具有极大的消极作用。

(三)对道德意志的影响

对青少年而言,同辈群体所特有的人际关系对其道德意志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积极型同辈群体能强化青少年的道德意志。积极型同辈群体所拥有的健康向上的环境,因更容易被青少年所认同而具有磨砺和强化青少年道德意志的特殊作用和影响。这不仅能使青少年形成坚强的道德意志,而且对青少年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消极型同辈群体会消解青少年的道德意志。消极型同辈群体亚文化不仅会快速瓦解青少年的道德意志,还会严重摧残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这不仅会严重阻碍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极有可能导致青少年产生越轨行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三、启示

研究同辈群体的内涵、类型、特征及其对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双重影响,对学校、家庭和社会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式、方法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对学校德育的启示

为充分发挥同辈群体的积极影响,遏制其消极影响,中小学教师首先要善于引导青少年同辈群体的价值取向,尽量缩小同辈群体与学校教育之间的文化距离,使之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亲学校文化的属性;其次,学校可以借鉴青少年同辈群体的形成机制,减少学校教育中的强制成分,使之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再次,学校需要借鉴青少年同辈群体的情境交往机制,将德育课堂上的道德教授,变为情境教学和案例教学,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和道德敏感性。

(二)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青少年步入青春期后,同辈群体的影响逐渐替代父母的影响而居于关键地位。此时,父母首先需要借鉴同辈群体成员间交往的平等特性,运用移情、换位等方式来体验孩子青春期特有的心理变化特点,争取与青少年建立平等的、相互信任的关系。其次,父母要积极了解同辈群体所特有的道德心理、道德规范、道德价值和道德理想,引导青少年加入积极健康的同辈群体,帮助和支持青少年在同辈群体中积极开展丰富的道德实践活动。再次,父母要善于分析同辈群体的组成及其活动,辨别不良的同辈群体亚文化,防止不良同辈群体亚文化对青少年行为习惯的消极影响。

(三)对社会教育的启示

在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社会成员既需要借助同辈群体以引导青少年习得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又需要尊重同辈群体以引导青少年合理调节情绪,还需要重视同辈群体以帮助青少年构建自我同一性。首先,社会成员需要善于借助优良的同辈群体环境,引导青少年通过同伴的思想交流来学习、认同、巩固和内化各种社会行为规范,以使其逐步形成对事物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其次,社会成员需要善于利用同辈群体成员交往中的情绪释放功能,引导青少年释放消极情绪,学会从同辈群体交往中获得情感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支撑。再次,社会成员需要善于捕捉同辈群体成员交往方式的独特性和共性,以矫正青少年不良的道德行为习惯,塑造青少年良好的个性、社会性和价值观。

总之,家庭、学校和社会需要充分重视同辈群体的功能和作用,善于因势利导,以发挥各类同辈群体在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养成中的积极影响,遏制其消极影响,最终实现让青少年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美]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M].周晓虹,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51.

[2][8]金盛华,宋振韶.当代青少年同辈交往的影响机制及其引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102,104.

[3]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35.

[4]蔡亚平.教师与学生道德行为的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

[5]罗国杰.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321.

[6][美]查尔斯·都希格.习惯的力量[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3:128.

[7][美]莱茵霍尔德·尼布尔.道德的人和不道德的社会[M].蒋庆,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213.

青少年养成教育 篇12

1.1 新媒体的定义与类型

新媒体是20世纪后期在信息传播领域出现的、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相对于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新型媒体形式。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 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 是利用数字技术, 网络技术, 移动技术, 通过互联网, 无线通信网, 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 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根据新媒体的传播介质和传播方式不同, 可分为互联网、手机和数字电视三种主要形态。其中互联网新媒体包括网站、网络社区、博客微博自媒体、个人网络通信软件等。以手机终端的媒体形式包括手机短信、手机视频、手机彩信、手机电视、手机报等;电视基础上的新媒体包括移动电视、楼宇电视, IPTV等。

微博, 是微型博客的简称, 是一种允许用户即时更新的简短文本, 并可以公开发布的博客形式, 具有传播快、覆盖广、影响大等特点。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多平台浏览发布, 所发信息实时传达, 并可一键转发。

1.2 新媒体信息传播特征

新媒体的特征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 海量性与共享性, 多媒体与超文本, 个性化与社群化。具体如下。

1.2.1 传播主体多元化

在互联网等新媒体普及之前, 传统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权利大多被官方媒体所控制, 传播主体十分单一。信息的传播需要经过官方认定的把关人层层审核过滤后, 再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从业机构统一发布。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特征在于, 它打破了以往自上而下消息传递的束缚。当前社会处于改革攻坚期和转型关键期, 社会矛盾日益凸显, 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 我国公众的信息传播权利得到了极大程度的保障。微博、微信、QQ, 任何信息, 任何时间地点, 只要连接互联网, 每个人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 公众的角色由受者亦转变为传者。新媒体环境中, 传播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

1.2.2. 传播速度即时性

新媒体的即时性表现在传播的过程中, 信息传播过程和公众的接受过程几乎感觉不到时间间隔。这加快了信息的流动, 减少了信息流通的成本。第一时间、第一速度, 新媒体环境下, 公众及时了解热点事件的进展状况。“薄熙来案件”的微博直播正是个很好的例子, 它成为了中国司法审批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1.2.3 传播内容交互性

注重互动与反馈, 这是社交媒体走红的最重要原因。新媒体环境下, 随着传者与受众身份的一体化, 传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更趋于频繁。传播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受众的反馈, 及时的交互和反馈不仅有利于传播过程的深入, 也有利于调动受众参与性, 成为主动的信息传播者。

2 青少年与科学素养

2.1 科学素养

2.1.1 科学素养的内涵

我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2006-2010-2020) 》对公民科学素质进行了最新定义是:“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 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树立科学思想, 崇尚科学精神, 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可见, 科学素养的层次可分为四个: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2.1.2 科学素养养成的传统渠道

当前青少年获取科学信息的前三个途径是:课堂教学;报刊杂志;广播电台与电视。除正规教育外, 大众传播媒体是学生获得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和影响他们科学素养变化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者认为, “在拓展青少年科学素养的途径时, 一要适应学生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二要适应个性发展;三要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 让学生了解一些他们能够接受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 (1) 媒体对青少年的冲击更是大有超越学校这个第一课堂的趋势, 正如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指出, 媒体已经超越物件本身, 而成为生活环境。

2.2 青少年

2.2.1 青少年的群体特征与认知发展规律

青少年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年龄群体, 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 青少年的头脑灵活, 好奇心和自我意识都很强。因而, 他们会比社会上其他人群更为关注我们生活变化中的世界, 也会主动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另一方面,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心智发展还不成熟, 对科学知识的认知十分有限。因此, 青少年阶段是培养起科学素养的重要时期, 亟需通过正确的途径进行引导。

2.2.2 青少年的媒介使用习惯

截至2012年6月底, 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 其中19岁以下的青少年占到了26.6%, 成为仅次于20-29岁年龄段的第二大群体。对于青少年而言, 他们正处于成长期, 并日渐成为网络使用的主力军, 作为“数字原住民”, 他们使用网络更加深入、接触内容更加丰富、使用过程更加自主。根据最新发布的《2012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报告显示, 82.9%的青少年每天使用上网, 10.6%的学生趋于过度用网。56.9%的学生课外知识主要来源于互联网, 72.2%的学生认为网络可以获取学习资源, 77.8%的学生认为网络可以扩大知识面。可见, 青少年主要利用网络来扩大知识面和获取学习资源。

因此, 将新媒体作为科学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 既符合当前信息时代的潮流, 迎合青少年的媒介使用习惯, 又能便捷高效地推广科普知识, 这对于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3 善用新媒体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科学微博对青少年科学态度养成的影响

基于以上假设, 本研究聚焦新媒体中颇为流行的社交媒体, 选取其最流行的应用之一:微博, 进行深入探讨。在青少年科学素养的维度, 结合微博平台的自身传播特点, 重点关注传统渠道难以评估的科学态度层面。运用质性的研究方法, 将研究主题逐步缩小为:科学微博对青少年科学态度养成的影响。研究框架如图1。

3.1 研究对象

微博用户。以传播“科学知识”, 提高个科学素养为主题的微博用户, 并且通过新浪微博的官方认证, 加V。粉丝数量超过10000人。微博内容。选取关于科学传播内容有关的微博, 10条, 评论数大于20, 转发数大于50。

3.2 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 本研究参考了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一书, 阅读并撷取其中方法论的部分。得知:阐释学或阐释学的方法, 适用于某一现象的意义研究;民族志的方法, 研究问题的发生过程和具体细节;象征互动的方法可以了解

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互动关系;常人方法学观察被研究者行为过程, 了解其认知方式;实践性很强的行动研究, 用于改变现存的社会现象;女性主义的方法, 适合探讨社会结构中的权力关系, 特别是性别、种族、社会阶层带来的差异;话语分析的方法, 主要针对于对话或文字分析的资料;个体生态学的方法, 能够帮助形成对一个个体的整体性了解。因而, 本研究运用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 通过观察青少年的行为过程, 来了解他们的认识方式。

3.3 研究过程

选取5个加V的科学微博账号, 选取有代表性的微博内容10条, 分析其粉丝或其他微博用户对其的评论内容。

3.3.1 微博账号

中国科普博览:官方微博, 中国科学院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粉丝11147, 关注168, 微博2056条。

酷炫脑科学:私人账号, 原创专业脑科学科普微博。粉丝34688, 关注1827, 微博458条。

瘦驼:私人账号, 科普作家。粉丝538079, 关注660, 微博15819。

科学松鼠会:官方账号, 民间科普组织松鼠会。粉丝929082, 关注370, 微博7215。

3.3.2 微博内容

关于自闭症:评论23条, 转发106条。

关于二手烟:评论156条, 转发1470条。

关于放射线:评论56条, 转发460条。

关于环境污染:评论10条, 转发24条。

有关孩子的科普知识;评论75条, 转发501条。

3.4 研究结论

3.4.1 微博内容的呈现

本研究旨在寻求微博对科学态度形成的关系, 故选取微博的内容全部涉及科学知识。统计分析数据后, 可大致将科普微博的内容分为以下几类:基础科学知识、生活常识小贴士、佳节假日相关微博、通知通告招募类。微博发布者试图在求新、求变的主旨上, 迎合粉丝的喜好, 发布能够吸引粉丝眼球的微博内容。微博虽以科普为主题, 但其内容的趣味性、时效性、贴近性还是显而易见的。

3.4.2 受众对内容的反馈——科学态度的养成

微博内容对公众科学态度的养成有何影响?研究以“自闭症主题”的微博为例通过话语分析的方法, 探究粉丝的科学态度的改变状况。

如图11所呈现, 在所有23条微博评论中, 绝大多数的微博用户流露出个人态度的变化。譬如, 微博账号“端端的后院”发表感慨:“那我也自闭好了”, 涉及到个人的行为改变。“孤独的仪式”认为:“可以装作迟钝以保命, 可以屏蔽个人感受”, 这是对一条科学微博的观点的评价, 一方面显现出对此微博内容的认可, 另一方面也涉及到个人态度的显著变化。“逢冬草木”对此内容表示认同, 并提出自己的以为:“那么多动症呢?”这是因一条微博而产生的相关其他思考, 属于知识迁移范畴, 调动起其运用知识的积极性, 所以在科学态度方面属于积极的。“李湘林”点评, 以为“《长安乱》里的情景与此条自闭症的内容相仿”, 联想到其他作品中的人物与行为, 加深了其对此条微博内容的理解。“酷炫脑科学”, 作为同类微博的认证用户, 对自闭症的产生原因进行了补充理解分析, 属于内容传播叠加的互动形式, 评论并转发, 于是有更多的受众可以获得关于自闭症的新的知识。相关账号还涉及到“北京朝阳医院”、“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 试图引起相关部门从医学的专业化角度进行分析探讨。

从以上分析可知, 一条科学微博的内容能够引起其粉丝的关注于讨论, 这是调动其科学态度积极性的重大表现。而科学态度的形成, 不仅在科学知识的积淀中提高, 也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细微变化中。微博强大的互动性特征, 最大程度上扩大了内容传播范围, 提高了其影响力, 并调动了微博粉丝的个人体验、相关知识迁移能力、人际传播分享的过程。因而, 科普微博对于公众科学态度的养成, 具有很明显的正面影响。

上一篇:地基土勘察下一篇:接头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