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教育的看法(通用9篇)
青少年教育的看法 篇1
关于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几点看法
——— 假期学习心得体会
华山小学张黎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不容乐观。该如何正确而积极地看待如今青少年道德水平欠佳的现象呢?通过假期的学习,我有了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几点看法。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社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伴随着社会发展脉搏的跳动,中国教育无容置疑地得到飞跃性的发展。社会对教育的重视、教育资金的加大投入,先进教育设备的完善、更新,教育改革的百花齐放,无不让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沐浴在教育事业的春风中。但是,与教育事业发展看似很不适应的是,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不容乐观。如小学生作弊行为层出不穷,偷窃现象更是屡禁不止,更令人吃惊的是有偷窃行为的不仅仅是平时行为不端的那类后进生,我们多次发现偷窃者本身是宿长、组长、甚至是班长,我们一直教导的大公无私,团结互助,雷锋精神在许多学生心中成为过时产物,如今的许多青少年讲究的是实际,把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看成是时尚的“酷”,而正义、勇敢在他们的脑子中已被利己所淡化。我们老师们不禁惊叫“现在的学生怎么啦?”也有慨叹:“哎!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啊!”
那么该如何科学正确地看待今天青少年的道德水平欠佳的现象呢?回答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我们承认“一代不如一代”的话,难免有些悲观色彩。我们都清楚知道,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与现实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的社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经济促使中国经济向更高层面发展,但同时产生负面的社会风气。有不少学者都承认,与50-60年代淳朴风气相比,今天社会道德水平明显下降,呈现一个大滑坡的现象。在《道德中国》一书中作者提到“在物质繁荣、经济发达的背后,潜伏着国民道德、伦理上的危机,而这种精神上、灵魂上的危机更深刻也是更大的隐忧”,如今社会上假冒伪劣商品随处可见,政治、经济腐败蔓延的势头至今没有得到根本揭制;本世纪已绝迹的黄、赌、毒正疯猛回潮;而我们的社会道德危机已经侵入到本来比西方国家稳固的婚姻家庭之中。面对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我们的学生能够不受影响吗?正如王本陆教授说:“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全社会的道德滑坡必然影响着教育系统的道德世界,给教育道德以巨大的冲击。教育要想抗拒社会性的道德滑坡的冲击,希望微乎其微。”
如此说来,我们的道德教育工作岂不是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因为我们不能脱离社会而高谈道德,最好的道德教育离开了社会那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其实,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去看待今天社会道德危机的问题,我们并不难得出一个观点:事物不会一成不变的,社会不断发展进步,而社会道德水平和评价的标准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现代社会道德虽然有丑陋的一面,但绝不能否定它有进步的一面,比如不再盲目崇拜权威,以人为本的个性、人格得到更大的尊重,人的主体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发挥等等。借用宋惠昌教授的话说:”今天社会上腐败风气都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它正是我们这个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中,在经济、政治、文化变革中的一种特殊反映,从本质上看,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不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而是历史发展的一种过渡现象。”他引用恩格斯的论述道:“奴隶制取代古代氏族社会,人类从此便由淳朴道德高峰上堕落下来了;不过,却开始走向人类的文明时代。”从而他又指出:“道德文化的进步总是在一条曲折的道路上向前发展,而这种发展和进步又常常是要付出一定的历史代价的。”也就是说我们不必也不应该因为有今天的“过渡现象”而沮丧,社会道德文化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只是,我们不禁会问:这些“过渡现象”要维持多久?我们还要付出多少“代价”呢?摆在我们面前的实际问题是:我们既不能悲观地对不良社会风气、青少年道德教育抱绝望态度,也不能太乐观地被动地等待良好社会风气的来临,我们应该清楚知道,要有道德教育、社会风气的美好未来,其中不可缺少的一条便是道德教育的变革发展,我们应该在“代价”中吸取教训,于“冲击”中探索发展。
实际上,物质生活再富足,也不一定能够满足一些人的贪欲,虽然法制的不断完善的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一些不良行为、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但法制的主要作用是在于制约和惩罚,对于人们良好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并不起主导作用,也就是说,道德教育的发展才是有望提高人类道德水平的关键。并且我们应该注意到,经济、法制的进步并不能与道德水平的高低划上等号,美国的经济、法制可以说是较先进了,但据美国加州的约夫森道德中心在1998年对美国青少年道德行为的调查报告中显示:美国青少年道德水平有不断下降的趋势。他们向全美国中小学生发出问卷,调查他们在一年里说谎、偷窃和作弊的行为,以及了解他们的看法,结果显示,有百分之十七的学生承认偷过一次东西,有一半的人承认偷过2次以上,这比该中心两年前的调查结果增加了五分之一。而且有将近七成的学生承认作过弊,有九成多的学生曾向父母说谎,更有百分之四十三的学生承认在答卷中说谎。可以说,现在全球都存在青少年道德水平下降的现象。我国青少年道德水平的下降有来自我国现实情况的小气候,也有来自全球性大气候的影响。因此,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加要正确处理其中的关系,在道德教育领域中勇于改革,探索良好的教育办法。总结几年来的德育工作,在参考其他同行的实践、理论的基础上,我有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我们教育部门要深刻地对学校道德教育体制进行科学性改革,要切切实实地找出造成我们道德教育“华而不实”的真正原因。
虽然我们把社会道德风气之所以败坏的责任往往归咎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从而找出学生道德水平下降与社会道德风气之滑坡的关系,但是更进一步地想一想,今天社会道德风气、学生道德水平的大滑坡,不也正说明了我们道德教育工作的不健全吗?试想,那么多曾经受过中等甚至高等教育的贪污分子,为什么就不能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呢?当然,我们说教育不是万能的,被教育者也是千差万别的。但这么严重的社会道德滑坡,是否也反映出我们以往所进行的传统道德教育的确尚有不足,也要为之负起一定的责任呢?而道德教育系统的改革,绝不是单凭一部分学校的探索改革就可以进行的,国家教育部门必须对德育工作进行整体的规划,制定科学而系统的结合当前教育实际的道德教育方案,深入地开展道德教育方面的讨论和研究。
二、在学校的道德教育工作中,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德育工作更应该是在实践活动中进行。
道德教育应该避免老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老师讲大道理滔滔不绝,而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的现象。左其沛老师说过“品德心理形成的基本过程,即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也不是单纯的行为训练,而是一种社会关系中的主体实践活动。”我们不应害怕学生出现问题,在学校教育工作中,许多学生问题往往就揭示出学生思想症结所在,此时引发我们师生共同探讨,让学生从自身的感受出发,思考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明辨是非,弃恶扬善的目的,而教师在这过程中起点拨者的作用就足够了。教师更应善于安排道德教育场景,以及多安排实践活动,“所谓实践出真知”,想尽办法让学生参与有意义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教师应坐着与学生谈心,不应站着作演讲。
三、小学生的道德教育要有成效,集体主义教育、良好班风的建设十分重要。正如教育家哈桑和梅在对诚实这一问题的探讨中总结说:“即使诚实的行为并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或被人察觉,但也主要是取决于团体赞成和榜样直接环境因素的影响。”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容易“偏心”给“后进生”给予过多的照顾,同时对一些“优等生”颇为放心,而实际上,有些看似优秀的学生,他们的道德水平不一定比看似行为散漫的后进生高。因此,德育教师更应该注意做到既要面向集体,又要因材施教,于集体生活中注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四、更为合理地进行道德评价。
道德评价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其实许多学生都十分重视这一点。然而在许多中学甚至大学,对学生的道德评价方法,通常借以量化形式来实施。量化手段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它的确起到较好的规范、制约学生不良行为的积极作用,但是如果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水平评价的时候,过多地以加分扣分方法来判断学生的道德水平,容易把对学生良好道德培养的工作演变成学生只在乎加分扣分多少的数字法规,甚至许多学生为得到高分?quot;努力捞分“,从而渐渐形成了虚伪、功利等不良的道德意识。当然,归根到底,我们作为评价者,就必须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公正的心,当评价者不被被评价者信任,那么你作出的评价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
五、学校要加大道德教育的力度。
正如在《道德教育的反思与探讨》一文中的调查总结所说:”我们现在的教育基本上是遵循西方教育理念,只重视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目的是将来找一个好工作。教育价值的定位,应定在人的整体素质提高上,定在人的全面发展上,也就是必须切实实施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我认为在小学应加上专门的德育课程,而且尽可能地安排专门的德育教师而不要让班主任兼当,更不要把它上成普通的班会课,并且道德教育不要被政治思想教育所代替。每个人道德观的形成都是有一定的发展阶段的,但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每个发展阶段的学生又呈现不同的道德水平,这又需要我们教育者准确把握,在教育方式上我们要注意实践性、多样性、实效性,但无论如何,有一句话是最本质的:盲目灌输是无效的,爱是道德教育永恒的主题。
青少年教育的看法 篇2
关键词:少年儿童,短跑训练,全面身体训练
少年、儿童短跑教学训练必须扎扎实实抓基础训练, 就是以全面身体训练为基础;以基本技术训练为核心;以有氧代谢训练为保证的基础训练。
1、全面身体训练
全面身体训练就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 使身体各部分结构、各系统器官的机能、各种身体素质以及各种基本活动能力, 在少年儿童时期就得到比较均衡的发展。抓不抓全面身体训练, 从表面上看是个方法问题, 实际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过去为了使少年儿童运动员早出成绩, 快出成绩, 比赛拿好名次, 在这种思想支配下, 没有根据少年儿童心里和生理特点进行全面身体训练。而是把学生招进来就开始了大量的专项身体的训练, 最初一、二年专项成绩来势很猛, 跑出了一些好成绩, 可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 就如“强弩之末”, 举步艰难了。实践证明只搞专项身体训练是不符合运动发展规律的, 对少年儿童短跑的发展是无益的。
从几年的运动训练经验看, 全面身体训练, 根据少年儿童心理、生理和生长发育特点分三个阶段进行较为合适。
(一) 十二岁至十三岁
从儿童时期就开始短跑训练, 是符合“从小培养, 多年训练, 打好基础, 积极提高”原则的。在这一原则指导下, 根据儿童心理和生理特点, 有计划的、系统的、严格的进行全面身体训练, 一定会收到好的训练效果。因为儿童大脑皮质中枢神经兴奋占优势, 机能活动能力最高阶段延续时间短, 承受急剧变化的负担能力较低, 易疲劳, 骨骼软, 肌肉无力, 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发育落后于身体和运动器官的发育。根据他们这些特点, 进行全面身体训练非常重要, 其目的就是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 在全面身体训练过程中, 优先发展速度素质, 并使其它各项素质得到应有的发展。
(二) 十四岁至十五岁
这个阶段孩子们的新陈代谢旺盛, 合成过程占优势, 生长发育特别快, 形态结构的变化较为显著, 但是内脏器官的发育落后于运动器官的发育, 为此, 继续儿童时期的一些训练方法是必要的, 但只进行全面身体训练是不够的, 也不会提高成绩, 只有在全面身体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专项身体训练才可以使力量 (爆发力) 、速度、耐力、灵敏等素质协调发展。不过, 全面身体训练还要占主导地位, 至少要占全年训练课的百分之四十到五十, 比儿童时期相对减少些, 专项身体训练要求比儿童时期要高, 随着训练年限的增加要求也逐步提高, 通过全面身体训练可以发展各部肌肉的力量和弹性;改善关节特别髋关节的灵活性;发展一般耐力, 提高各种动作速度、速率, 获得和提高完成动作的技能。
(三) 十六岁至十八岁
这个阶段少年的形态结构接近成人, 但毕竟还是少年, 还在发育之中, 经过第一、二阶段系统、多年的训练, 从身体训练水平和技术以及其他方面都具备出成绩的条件了, 有如“箭在弦上”, 教练员应当沉住气, 忍而不发, 他们可以承受大运动量和大强度的训练, 必须加以挖掘, 否则是有害的。
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不同时期应有所侧重, 专项身体训练要多于全面身体训练。要提高加速和保持最高速度的能力, 用体质百分之六十的重量做十次以内各种快速练习, 有助于速度和爆发力的提高。对少年进行大力量或静力较多的训练是不可取的。
2、基本技术的训练
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 在教学训练过程中既矛盾又统一, 时间和人体活动能力是有限的, 身体训练多了必然影响技术训练, 技术训练多了也必然影响身体训练, 两者就时间和能力来看是矛盾的, 但身体训练是技术训练的基础, 身体训练提高了, 有利于掌握和改善技术动作, 运动技术改善后, 又能进一步促进、扩大和提高身体训练水平。由此可见两者又是统一的。
但是随着身体训练水平的提高, 如果途中跑的技术不能随着身体训练水平的提高而加强训练和改进, 就会使原来形成的正确的技术动作变形, 因此, 少年时期最后一、二年技术训练相当重要, 重点是跑摆结合的训练, 以及某些技术薄弱环节的改进, 特别是放松技术的训练, 这是现代短跑技术的重要环节。总的来说, 基本技术的教学训练应当贯穿整个教学训练的全过程。
3、有氧代谢训练
少年儿童从事短跑运动训练, 必须具备耐力能力, 耐力在各项身体素质协调发展过程中有相当特殊的地位, 对于人体工作能力的提高和承受负荷能力具有普遍的意义, 就每天两个小时训练和比赛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只抓有氧代谢训练, 而不抓无氧代谢的训练, 只能增强体质, 根本不会提高短跑成绩, 为此, 把二者结合起来训练是有好处的。
青少年教育的看法 篇3
网瘾即互联网成瘾综合征,是指对现实生活冷漠,而对虚拟的网络游戏、情爱等沉溺、痴迷。网瘾可分为色情瘾、游戏瘾、赌博瘾等多种类型。
二、网瘾的主要表现
网瘾主要表现为:因担心电子邮件是否送达而睡不着觉;一到电脑前就废寝忘食;常上网发泄痛苦、焦虑等。这还只是网瘾综合征的初期表现,更有甚者会表现为上网时身体颤抖,手指常出现不由自主敲打键盘的动作,再发展下去则会导致舌头僵硬,甚至出现幻觉。
三、形成网瘾的原因
探讨网瘾的形成原因,首先要回答:“网络给了青少年什么?”一个孩子要健康成长,身心两方面都需要很多的“营养素”。从心理上来说,这些“营养素”包括安全感、成就感、自信、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等等。家庭、学校是青少年获得这些营养素的主要渠道。如果家庭、学校不能提供这些营养素,青少年就会寻找其他的替代品。
1.青少年年纪小,身心发育不成熟是导致易上网成瘾的主要原因。青少年的认知面比较窄,面对网上新奇、比较刺激的信息很容易受到诱惑,而且他们自控能力相对较差,上网时常常被网上光怪陆离的新游戏、新信息“网住”。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强烈,渴望被当做“大人”看待,但在家里或学校里往往没有发言权或者发言不被重视,而在网络上则人人平等,在匿名的保护下孩子们可以畅所欲言,不用担心会受到什么惩罚,而且观点越新奇、越特别,可能得到的关注、回应就越多。于是,网络成为中学生心目中展现自我的最好平台。
2.生活中缺乏情感交流也是导致易上网成瘾的原因。当前我国城市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且城镇居民的住宅以楼房式独门独户的家居结构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身为独生子女的中学生与同龄伙伴进行交流。而在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的今天,他们的父母因忙于工作和生计,也常常忽略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于是在现实生活中缺少情感交流的中学生,便会在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另外,部分学生在学习上经常遭受挫折,又长期得不到家人、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为宣泄心中的苦闷,逃避不愿面对的现实,他们往往在网上寻求安慰、刺激和快乐。
3.家庭功能的缺失。父母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孩子自控能力的形成与父母的约束有很大关系。但是在现在很多家庭中,家庭功能是缺失的,例如一些孩子父母离异,孩子过着单亲家庭生活;有的家庭虽然表面完整,但父母很少在家,如我们城郊一中是务工子女定点学校,孩子的父母总是长期在外面忙自己的事,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祖孙之间存在代沟,更难沟通。于是在缺乏监控与沟通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孩子走进网吧寻求安慰、发泄苦闷、追求刺激。
4.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大搞应试教育,青少年学生缺少必要的游戏、玩耍,是造成学生上网游戏放松身心,最终上网成瘾的另一个原因。很多人以为,在中学阶段孩子已经不需要游戏、玩耍了。实际上青春期的孩子仍然需要,只不过他们需要社会角色更丰富的游戏。现在中学里不但体育活动少了,而且男女生在活动时间、内容上都差不多。当现实生活无法满足他们的游戏需要时,男生就会去找替代品,所以男生很容易迷恋上网络游戏中的战斗游戏。
四、网瘾的预防与治疗
网瘾综合征完全是人为的,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走出虚拟世界,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1.学校。(1)要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策划、组织一些活动,让他们找到展示自我的舞台,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活动的乐趣,这样他们就不会再去寻找虚拟世界的成功与快乐。(2)要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增强青少年学生对网络不良文化的鉴别能力和抵抗能力。(3)要加强校园网的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教育和引导。
2.家庭。(1)家长要学会与孩子沟通,学会赏识孩子,多陪孩子谈谈、玩玩。家里一些事情和孩子商量一下,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已经是可以参与家庭意见、帮助父母的大人了。并且要让他们体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家人的理解、尊重与关爱。(2)要切实引导孩子正确上网,有时间的话多陪伴孩子一起上网,多方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3)规范孩子的作息时间,监督孩子的网络行为,发现孩子浏览低俗内容时要及时制止。
青少年教育的看法 篇4
青少年因沉迷网络,荒废学业,甚至走上迷途做出违法乱纪的事,让家长们头痛无比,老师束手无策。除了对孩子们严加管教,不断呼吁有关部门严格管理网吧,严厉打击非法黑网吧外,别无他法,却又收效甚微,青少年沉迷网络的问题成为让家长、老师心惊胆战,寝食难安的难题,也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率节节升高的社会问题。为此,共青团中央提出构建绿色健康、充满活力、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经过认真调查和整理,在此分析一下造成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原因,谈谈防控措施,以飨寝食难安的家长及各位同仁。
一、什么是“网隐”?
“网瘾”即互联网成瘾综合症,即对现实生活冷漠,而对虚拟的网络游戏、情爱等沉溺、痴迷。心理学认为“网瘾”是一种精神病;而心理老师认为“网瘾”是正常人出现的心理问题(特例除外)。“网瘾”可分为色情瘾、游戏瘾、赌博瘾等多种类型。
二、主要表现
网瘾主要表现为因担心电子邮件是否送达而睡不着觉;一到电脑前就废寝忘食;常上网发泄痛苦、焦虑等。这还是上网综合症的初期表现。更有甚者表现为上网时身体会颤抖,手指常出现不由自主敲打键盘的动作,再发展下去则会导致舌头僵硬,甚至出现幻觉。
三、造成网瘾的原因
探讨网瘾首先要回答“网络给了青少年什么”?一个孩子要健康成长,身心两方面都需要很多的“营养素”,从心理上说,这些“营养素”包括安全感、成就感、自信、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等等。家庭、学校是青少年获得这些营养素的主要渠道。但是如果家庭、学校不能提供这些营养素,青少年就会寻找其它的替代品。
第一、青少年年纪小,身心发育不成熟是导致易上网成瘾的主要原因。他们自控能力相对较差,上网时常常被网上光怪陆离的新游戏、新信息“网住”。青少年的认知面比较窄,面对网上新奇、比较刺激的信息很容易受诱惑。重要的一点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强烈,渴望被当做“大人”看待,在家里或学校没有发言权或者发言往往不被重视。在网络上人人平等,在匿名的保护下可以畅所欲言,不用担心受到什么惩罚,而且观点越新、奇、特,可能得到的反响越大、回应越多,于是,网络成为中学生心目中展现自我的最好平台。
第二、生活中缺乏情感交流也是导致易上网成瘾的原因。当前我国城市中学生多属独生子女,且城镇居民以楼房式独门独户的家居结构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身为独生子女的中学生与同龄伙伴交流。在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的今天,他们的父母、亲朋因忙于工作和生计,也常常忽略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缺少情感交流的中学生,便会在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
另外,部分学生学习上经常遭受挫折,又得不到家人、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为宣泄心中的苦闷,逃避不愿面对的现实,往往在网上寻求安慰、刺激和快乐。
第三、“家庭功能”的缺失。父母亲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孩子自控能力的形成与父母亲的约束有很大关系。但是现在很多家庭中,家庭功能是缺失的,例如一些孩子父母离异,孩子过着单亲家庭生活;有的家庭虽然表面完整,但父母亲很少在家,如我们城郊一中,是务工子女定点学校,家长们总是长期在外面忙自己的事,把孩子交给长辈,祖孙之间存在代沟,更难沟通。在缺乏监控与沟通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孩子走进网吧寻求安慰,发泄苦闷,追求刺激。
第四、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大搞应试教育,青少年学生缺少游戏、玩耍,是造成学生上网游戏,放松身心,最终上网成瘾的连一个原因。很多人以为,在中学阶段孩子已经不需要游戏、玩耍了。实际上青春期的孩子仍然需要,只不过他们需要社会角色更丰富的游戏。现在中学体育活动少了,而且男女生在活动时间、内容上都差不多,当现实生活无法满足时,男生就去找替代品。网络游戏中的战斗游戏,所以很容易被男生迷恋上。
四、网瘾预防与治疗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了网瘾综合症呢?比照以下标准,便可诊断。
1、每天起床后情绪低落,神不守舍,而一坐到电脑前便精神抖擞,百“病”全消。
2、上网聊天时神思敏捷,打游戏时精神百倍,格外开心,一旦离开网络便情绪低落,怅然若失,懒得说话。
3、孩子流连于网络的时间越来越长,上网时间失控,一不留神就又坐到了电脑前。
4、早晨一起床就开电脑,甚至夜间趁小便的空也想打开电脑。平时有不由自主地敲击键盘的动作,或身体有颤抖的现象。
5、对家人或亲友隐瞒迷恋因特网的程度。
6、因迷恋因特网而逃学、失学、失业或不与朋友联系,不同家长交流,自我封闭。
有以上表现,且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那么就表明你的孩子已经或轻或重地患上了互联网成瘾综合症。
怎么帮助网瘾少年走出虚拟的世界呢?
网瘾综合症完全是人为的,帮助青少年走出虚拟世界,需要学校、家庭、社
会三方面共同努力。
1、学校:首先,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要敢于放手让学生组织一些活动,让他们找到展示自我的舞台,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活动的乐趣,他们就不会再去寻找虚拟的成功与快乐。其次,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开展道德教育,增强青少年学生对网络不良文化的鉴别能力和抵抗能力。第三,加强校园网的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教育和引导;
2、家庭:
1、家长要学会跟孩子沟通,端正对孩子的态度,学会赏识孩子,多陪孩子谈谈、玩玩,家里一些事情和孩子商量一下,让他意识到自己已经是可以帮助父母的大人了,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家人的理解、尊重与关爱。
2、要切实引导子女正确上网,有时间的话多陪伴孩子一起上网,多方培养子女的兴趣爱好。
3、规范孩子的作息时间,监督子女网络行为,发现子女浏览低俗内容要及时制止。
浅谈对教育的看法 篇5
说起教育,人们自然想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教育家们:古代中国的孔子、孟子,近代中国的陶行之、晏阳初,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蒙特梭利、史坦纳、葛林堡......今天,这些伟大而光辉的名字已经渐渐演化成了不是很生动的历史群像。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以现代的观点看,他们当时所从事的大多属于基础教育或启蒙一类,传道的成分多一些。高等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延伸和教育趋势的必然,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并且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基础教育需要教育家,高等教育同样需要。教育家是实践教育的杰出人士,教育家的存在是一个民族的骄傲。当问及世上都有哪些教育家时,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喊出孔子、孟子,喊出苏格拉底,喊出柏拉图,喊出一系列耳熟能详的名字,可再当问及中国高校成百上千、教授博导不计其数,其中可以称得上教育家的都有哪些时,相信好多人都会不知所措,这不能不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悲哀。
可事实是,教育家的要求不高,只要专心治学、一身正气、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家的要求又极高,物欲横流的时代里似乎难以企及。
笔者作为经受过高等教育,并且正从事高等教育的亲历者,该是对此类问题的诸多方面有发言权(起码有话语权)的。当然这其中不会有‘当局者迷’的嫌疑,局内人跳出圈外,换个视角,是会观察得更为全面和通透吧。
就从学生说起吧。当‘天子骄子’的帽子从大学生的头上摘下时,他们的社会优越感和时代幸福感就被一扫而光,大学生蜕变成了‘大’学生,真正回归了学生的本色。这种打击险些是致命的。按理说,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在社会坐标上寻找正确的位置该是好事,可事实适得其反。‘地位’的下降并没有让他们真正意识到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优胜劣汰的自然结果,相反,他们将诸多不解和叛逆的目光投向了培养自己的老师和生活惬意的校园。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监管的失控使得科技的发展产生了极强的副作用。随着网络世界的骤然兴起,流行事物也瞬间到达了徘徊在十字路口的大学生身边。在学校、网络、社会这三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大学生成了三重角色的扮演者:学生、网民、社会青年。学校的引导和教育声势浩大,可在不动声色的网络和流行风面前却显得体力不支,结果是,学校在这场持久的争夺战中费尽心血,奋力挽留住的还是未毕业就走出校门的大学生的背影。
为什么有时候高校会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市场类型’的转变。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现今的市场类型正由卖方市场逐渐转变为买方市场,消费者有了更多的讨价还价能力。学校作为出售知识的超市,学生当然是消费者,这一点同样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同。在高校,‘市场类型’的转变来源于师生关系的转变。很多人知道,中国高校流行着一种叫‘学生评教’的专门机制,教师的工作能否得到认可,年终考核能否优秀,职位能否升迁这些关系教师生计的大事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打分,分数低,一切免谈;分数高,幸运之至,下一年又是战战兢兢。这就使得大部分教师无论在授课还是在平时都会有意无意的小心行事,甚至会刻意讨好,生怕哪里做得不周引来学生的不满,然后在评教的过程中手下无情,让自己的美好愿望化为泡影。同时,部分学生也因手中握有这一必杀的利器而显得‘信心十足’,有时甚至会对教师的好言相劝恶语相加,让千百年来备受世人尊敬的教师颜面扫地,从说一不二的长辈变成了乞食的阿呆和逗人开心的小丑。
一个现象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以前,恋爱的大学生撞见老师会有意躲避,现在,教师撞见他们唯恐避之不及。
而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是触目惊心甚至是惨痛的。因为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加上‘学生的需要’的短视特征,导致教师学术水平高低、授课效果好坏还在其次,只要期末考试划范围,或者不‘挂’就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这样一来,相对严格的教师就要‘吃亏’,‘毫无准备’又自制能力差的学生只能以作弊的形式‘偷’一个及格的名额。问题又出现了:揭发作弊学生的老师就不是好老师,因为你没有‘一切为了学生’,待到教他们课时,评教的结果就可以提前知道了。学生同样揣测透了老师的想法,更加肆无忌惮,于是群体作弊事件在全国各高校时有发生,也见怪不怪了。经常在某一科的考试结束后,听到学生的议论:‘多亏看了一眼,不然就挂了’,‘带进去的东西一点儿没用上,这个老师真变态,换卷子了’,‘我们监考的老师像个杀手,吓得谁也不敢抄,真想掐死她’......再后来呢?学生靠玩手机打发上课,靠作弊过关,靠运气找工作,靠所剩无几的诚信在人世间行走。为什么我们常说大学生的素质在下降?为什么四年的大学时光过后一事无成?为什么每年会有那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并且有增无减?制度上存在缺陷?社会发展的必然?除此之外呢?
对英语教育的看法 篇6
首先,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对英语教学的成效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具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幻灯机和幻灯片,录音机和磁带、录像放映机和录影带、语言实验室等,以及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料,如英语教学参考书、英语读物、杂志、报纸等的图书馆都为英语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虽然不是没有它们就不能教英语,但是,如果恰当地用好这些设备,将会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其次,如果一个国家的社会群体,由于民族情感,对说英语的国家采取敌视态度,就不可能、也不愿意去学习英语。反之,对待说英语的国家采取友好的态度,或与他们有着密切的联系,就会喜爱和学习英语,英语也会因此而学得好些.这种现象在我国英语教学的历史中可以见到,例如:1953年中学里“英语受禁”和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所出现的学习“英语热”是再好不过的例证。现在,我国社会群众对待英语学习的态度是积极的,对英语教学也是有利的。社会对英语的需求越来越高,要求英语教学要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人才。
第三,家庭条件对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影响也较大。一般来说,城市的学生学习英语的条件要比农村的学生好。有的学生家长懂英语,平时对孩子的英语学习比较关心,并给于适当的辅导,对英语知道的很少,他们工作忙,平时顾及不到孩子的英语学习,这样的话,如果自己不努力,那么学习成绩一般欠佳。有的学生家长本身对英语学习就有这样那样的消极看法,无疑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消极作用。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对一些家庭环境不够理想的学生要多一些注意力,应该给这样的学生更多的帮助。教师对待少数学习差的学生不能单纯责怪,更不能说他脑子笨,而应该考虑到他们所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应该做好学生家长工作,让他们配合好教师一起抓学生的英语学习。
要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抓好语言技能评价,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听、说、读、写的技能及其综合运用能力。
在听力方面,考评学生能否听懂并用所学语言叙述课文内容及背景,能否听懂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基本没有生字的语言材料以获取所需信息,同时考评学生从期中到期末听力测试的整体情况。
在说话方面,看学生是否能够就课文内容进行回答,能否复述课文大意,或就熟悉的话题进行交流。通过口头问答、朗诵、英语沙龙等课内外学习活动和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等进行考评。
在阅读方面,考评学生能否按需要预习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回答课文配套练习的问题,能否理解内容简单的书信,通知、说明等应用性文字材料,能否借助词典阅读理解难度与课文相当的文字材料以获取所需信息,并从中获得乐趣。
在书写方面,考评学生能否规范地、熟练地书写,能否听写与课文有关、结构简单,没有生词的材料,能否笔头回答就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等。
二、加强对学生语言知识的评价,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言、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
在语言方面,考评学生能否熟练地运用基本的拼读规则及国际音标读出单词,能否正确、连贯、流畅地朗读课文,能否用正确、自然的语调、节奏进行口头表达,能否根据重音和语调的变化理解和表达不同的意图和态度等。在词汇方面,考评学生能否熟练地运用基本拼读规则拼写单词,能否根据重音和语调的变化理解和表达不同的意图和态度等。在词汇方面,考评学生能否熟练地运用基本拼读规律拼写单词,能否根据所学的构词法判断和记忆派生词和合成词的词义和词类等。在语法方面,考评学生是否理解掌握词类和句子种类,是否掌握相关时态,能否积极运用符合语法的语言形式进行口头和书面的表述和交流等。在语言功能方面,考评学生能否在日常生活中恰当理解和表达问候、告别、感谢介绍等交际功能。在语言话题方面。考评学生能否就与学生个人、家庭和学校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以及有关日常生活、兴趣爱好、风俗习惯、科学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三、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激起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
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把考评学生是否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放在首要位置,重点考评学生是否具有明确的学习英语目的,是否具有学习英语的愿望和兴趣,并乐于参与各种英语实践活动,是否充满信心,积极与他人合作,敢于用英语进行表达。初中阶段的学生求知欲强,好胜心强,记忆力好,反应敏捷,正是学习外语的黄金时期,该时期学生情感变化大,引导得好,可以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态度,促进其学习快速进步。
四、注意对学生学习策略的评价,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指学习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英语学习的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认知策略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着重考评学生能否根据需要进行预习,在学习中能否集中注意力以及积极思考,课后能否对所学内容进行主动复习并加以归纳和总结等。调控策略是指学生对学习进行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的策略。对此,要考评学生能否制定简单的英语学习计划;是否明确自己学习英语的目标和需要,是否经常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学习体会等。交际策略是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各种策略。因此要考评学生在交际中是否注意到中外交际习俗的差异,在课内外学习活动中能否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等。资源策略是学生合理并有效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英语的策略。主要考评学生能否使用简单的工具书查找信息资料以及是否注意通过音像资料丰富自己的学习等。
五、加强对学生文化意识的评价,增强学生世界意识。
许多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词汇和基本语法之后,总是希望能够尽快独立的阅读英语报刊文章。从而对外面的世界有所了解,从而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在教学上,可以结合有关国际事件的电视节目,让学生时报刊到文章所报道的事件有更深入的了解,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产生兴趣。
英语课文教学的教学方法:
一、培养听话和说话的能力。
1.多听。教师使用图片或投影用英语介绍对话的内容。学生借助图片或投影听提供的情景,努力听懂绝大部分内容。然后教师示范对话或播放对话录音。示范对话或播放录音要注意声形相伴。使学生能借助教师的表情动作或录音中的不同人物的声音和语气,更好地理解对话的内容。
2.多说。在学生听懂对话内容后,可以要求一两名学生复述对话内容。学生打开课本集体朗读,然后分组按角色朗读。学生分成两个一组,不看书进行对话,要努力记忆对话的内容。这样练习数分钟后,教师挑选几组,上讲台表演对话。
3.重点讲解。在对话课文的教学中,必须重点讲解口语中的惯用语及其用法,如Excuse me,All right,By the way 等等。这些口语惯用语在对话中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使对话流畅活泼。教学时要讲清它们的含义和使用场合,教会学生在自编的对话时恰当地使用。教师还必须归纳讲解在一定的交际场合下常用的句型,如:购物时常用的What can I do for you? How much is it?What about……?用餐进常用的Help youself to(some fish)和Here’s…;打电话时常用的May I speak to John? Is that Mary speaking? Who’s that? This is…?等句型.教会学生举一反三,在自编对话时进行活用.二、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学生以学为主,教师以教为主,但这绝不意味着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无论是语言知识还是语言技能,都要靠学生自己学得主动、练得积极才能有所长进,教师只能指导而不能包办代替。因此,英语课堂教学要革除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端,要成为学生从不会到会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学习,逐步提高运用英语能力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就好比“导演”,学生就好比“演员”,也就是说,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之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快,用得活,才能迅速提高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
关于家庭教育的几点看法 篇7
关键词:孩子,家庭,家庭教育
一、前言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细致的工程。伟大的德国教育家福贝尔说:“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操纵在掌权者手里, 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里。”这充分说明了家庭及家庭教育的重要。
这些年来, 常有学生家长与我说起在家庭中如何教育孩子的事。下面我就家庭教育谈些看法。
二、轻松的家庭环境和孩子的压力
“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责;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讥讽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赞扬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赏;理解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爱。”这首哲理诗, 提示了孩子成长与家庭环境间的关系。
在当今充满竞争、快速发展的社会里, 我们每个人, 包括我们的孩子, 都会遇到压力。中学生承受的压力来自各方面, 有学习上的压力, 有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 有父母对孩子过度的期望产生的压力, 还有与周围人际关系不融洽的压力, 以及生理发育上造成的压力。这时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做家长的应设法为孩子化解压力, 消除其紧张感。在此, 我向家长提几点建议:
一是和孩子多交流, 让孩子说出自己的烦恼, 并帮孩子化解忧虑。许多孩子在压力面前变得沉默寡言。如果你的孩子话很多, 最近突然变得深沉起来, 那他一定遇到了问题。这时家长要多与他交流沟通, 让孩子说出烦恼的问题, 这有利于化解孩子的压力。
二是做父母的不要给孩子定下不切实际的奋斗目标。有些家长不顾孩子的自身实际, 只知道让孩子这个拿第一, 那个要优秀, 双休日又是学画画、学钢琴等等, 结果让孩子无所适从。
三是让孩子有足够的休息和娱乐时间。譬如现在一些家庭往往细微到孩子几点起床, 几点入睡, 看什么书, 玩什么游戏, 都要过问, 还要干涉。这样的生活环境与牢狱又有什么不同?加上学校应试教育, 从七八岁起, 孩子就陷入常常是无趣的课堂知识与题海战术中, 很少有与社会及自然接触的机会, 个人自我发展的余地很小。孩子因为自小较少游戏而感到压抑。
四是尽可能与孩子共度休闲时光。有时可以出去走走, 有时可以带孩子到他喜欢的亲戚家串串门, 有时和孩子打打球等。初中生的功课很紧, 所以这一点就越发可贵。
五是尽量不把自己在单位里的不好心情带回家。一天劳累下来, 谁都想回家休息一下, 这时别忘了, 也许你脸上的一丝微笑都会给孩子带来莫大的欢欣。有时你可以摸摸孩子的头, 拍拍孩子的肩膀, 说两句俏皮话。
三、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
1. 学会尊重孩子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不是父母的附属物, 父母应尊重他。尊重孩子的生存权、发展权、娱乐活动权以及隐私权。比如有的父母当心上了初中的孩子乱交朋友, 就偷看孩子的日记、信件, 偷听孩子的电话, 这种举动就是侵犯了孩子的个人隐私。
或许你会问, 孩子拥有这么多的权利, 你让人怎样管教他。但事实却是, 一个受到尊重、珍惜自己权利的人, 跟那些不珍惜自己权利的人比较起来更容易接受教育, 更会做人。所以有人这样说过, 当父母尊重孩子的权利, 并引导孩子珍惜自己的权利时, 真正有益的教育才能开始。
“执著和强烈的爱心, 并不等于执著和强烈的管教, 没有张弛相济, 也便背离了父母爱孩子的初衷。”尊重孩子就不能强迫孩子。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 都会厌恶自己不愿做的事, 对于中学生来说也是如此。
《傅雷家书》不能不说透视了我国一代翻译巨匠傅雷作为父亲的家庭教育智慧, 然而在该书的第一封信中, 他就恳切地向孩子道歉:由于他对孩子过于严格约束, 伤害了孩子, 在自己的良心上留下了永远的愧疚。傅雷先生在后面的一些书信中, 总是千叮万嘱要孩子劳逸结合。
今天, 我们不少父母不让孩子看电视, 不让孩子看课外书, 不让孩子踢球, 不让孩子去做他喜欢做的一切事情, 只知道让孩子无休止地做功课, 这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2. 做孩子的朋友
当孩子有烦恼时, 有快乐需要与别人分享时, 父母应成为他们的朋友。
曾经有部名为《成长的烦恼》的电视剧, 向我们展现了一异国他乡的家庭生活画面, 主人公是永远充满活力的杰生夫妇以及三个子女。杰生夫妇从未在孩子面前摆过家长的架势, 他们与三个孩子的关系完全是一种平等友好的朋友关系。这虽是一部电视剧, 但杰生夫妇通过做孩子的朋友, 以平等为前提, 使家庭充满民主、和睦、轻松的氛围, 很值得我们学习。
四、不断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
俗话说,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家长素质的高低, 对我们孩子的成长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有抽样统计的结果表明, 七成以上的父母并不真正懂得如何教育子女。所以, 父母要先行自我教育, 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父母要有健康的心理, 家长的心理素质是影响子女身心发展的外部因素。
父母的文化素质是影响家庭教育过程效果的重要因素。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父母的思想性格、道德水准和教育子女的能力和方法等, 也关系着家庭教育的环境和条件。做父母的要不断学习, 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
父母的品德素质是决定子女品德面貌的基础。曾有研究表明, 在道德和价值定向方面, 父母与子女的相关系数为0.55;而教师与学生的相关系数为0.03, 可见家长的品德素质对子女的重要作用。
父母要有一定的教子能力。父母教育子女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家庭教育的效果。这种能力主要表现在:发现和选择教育时机的能力, 选择和运用教育方式方法的能力, 妥善处理教育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子女良好习惯的能力。
五、家庭教育中的两个误区
一是溺爱。现在由于都是独生子女, 溺爱现象比较普遍。过分溺爱会“培养”出这样的孩子:自私的孩子、懒惰的孩子、懦弱的孩子。
二是严厉粗暴。部分父母以为严厉才是爱孩子, 尤其是一些父亲, 更以为如此。殊不知, 他走向了与溺爱向对立的另一个极端。如打骂威胁、无故斥责、蛮横专制。这种严厉会“造就”这样的孩子:冷漠的孩子、自卑的孩子、暴躁的孩子。
把握爱与严的分寸, 其实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个大难题。做父母的一定要把握好分寸。
五、结束语
素质教育离不开家庭, 世间所有教育都从家庭开始, 只有和谐的家庭, 才能带来和谐的教育, 只有和谐的教育, 才是成功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纪大海.教育漫语——现代教育生活的领悟[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1]纪大海.教育漫语——现代教育生活的领悟[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对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些看法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素养;技术学;独立学科
中图分类号:G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6-0021-02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信息技术教育给教育界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将信息技术融入中小学教育之中,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是当代教育的需要。信息技术教育的路还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去探索,作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师更应该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为此,笔者想谈谈关于这门课程的一些感想。
一、我们是仅为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开设信息技术课吗
笔者一直在思考,我们是仅为了语言与文字的应用而在普教中开设语文课吗?是仅为了数字与计算的应用而在普教中开设数学课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还要有高中的高难度数学问题?为什么还要在语文课中讲古文?(这些内容在今天极少用到)
信息技术学科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在普教中,是仅为了编程而开设程序设计课吗?我们是仅为了计算机应用而开设信息技术课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门学科,尤其是中学的这门学科消失的时间会不会不太远了?因为,许多教学内容如Windows98、Windows2000甚至Windows XP都会在将来的应用中落后、消亡。而VB、QB甚至C++都有可能会被更好的编程语言所代替。
全国信息技术教研中心特邀教研员郭善渡老师曾提出这样的问题——“信息技术课除了技术的应用以外,还有没有更加深层的东西了呢?”在PowerPoint教学中学生们对艺术字特别感兴趣,一节课后,许多学生的作品中,只有设计好的艺术字标题,却见不到完成的多媒体作品。类似的问题比比皆是,比如:在进行网络部分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们虽然学会了上网,却迷失在互联网这个信息的海洋中。“被信息的海洋淹死了”——忘记了自己学习的目的;在字处理教学中对剪贴画感兴趣,却忘记了学习任务……出现这样的情形是因为现在的信息技术教学中体现最多的仍然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对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能力的培养少了些。信息技术课程还停留在如何教好学生学习技术。
那么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是不是应当在对学生知识与技能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的方法与策略,使学生们明确什么是手段、什么是工具、什么是目的、如何利用手段与工具达到自己的目标呢?
计算机的应用固然是我们信息技术课的重要任务,而使用这些工具的方法,使用工具完成任务或者作品的策略,是不是也应当是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呢?
二、技术学习就是信息技术学习的目标吗
在信息技术课中,技术和信息谁更重要呢?戴尔计算机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迈克尔•戴尔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复:“其实PC和网络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信息。”PC和网络只是工具而已,其目的都是为了获取更多、更及时的信息。现在的计算机网络可以连接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我们拥有极其丰富的共享资源。在这样的信息海洋里,我们应该教会学生什么?我们应该教会学生驾驭信息的能力,在未来的社会中,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基础能力之一。所以信息技术课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即为了某种目的而寻找、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它应该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三个方面。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把它与传统的学科相提并论,教学中也沿袭了传统学科的教学方法,甚至把学习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教育等同起来,缺乏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意识,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应有价值。
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教材里有关技术方面的内容远多于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分析、应用的内容,再加上教学过程中频频接触计算机软硬件;同时,具有指挥棒作用的信息技术会考中的题目也侧重于考核学生的软硬件操作的熟练程度,这就很容易让师生片面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就是学习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和操作,这就背离了信息技术课真正的教学目标,走进了唯技术论的误区。
设立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它的学习范畴远大于计算机学科的内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的计算机及其软件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应归于信息的收集、处理,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更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素养,即: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使他们具备终生学习的意识和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
与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相比,技术是第二位、浅层次的。可以设想,今天一些优秀的软件将来都有可能被更好的软件取代,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却有很大的相似性,正如对于编程而言,具体的语言是可选的、多变的、愈来愈强大易用的,而算法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却基本保持不变。这便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使用信息工具,更要教会学生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正确理解、判断、评价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这样说,信息技术课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创新人才,而不是培养计算机的操作者。
在这方面有一些反例,如社会上有些人利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机技术盗窃网上银行、制造病毒、攻击网站等,这些现象如果没有引起信息技术教师的充分重视,在教学中未能有意识地对学生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难免会产生新的计算机犯罪。例如:有的教师在讲穷举法时,提到可用此算法编写破解密码的程序,立刻有学生问能不能编出破解取款机上密码的程序。可见对信息的理解、评价和正确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比计算机的具体操作更为重要,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教师能够经常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素养、道德、法规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信息观。
三、信息技术是一门独立学科吗
由于存在“学科本位”的思想以及应付会考等原因,部分教师只注重课本知识的教学,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缺乏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意识,这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大误区。信息技术课应融会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时时考虑到与其他课程的渗透,教师的这种意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前一段,笔者在网上听了几节信息技术评优课,同是讲Word中的自选图形,一位老师只是把课本内容讲完了事,另一位老师则是用自选图形绘制了高中物理课本中的各种图形,如物体受力图形等。显然,后一位老师深刻领会信息技术课的内涵,将这门课的学习与其他学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学生通过这节课不但能很好地掌握计算机知识也能联系到其他课程的学习。如果计算机教师都能像这位教师这样,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因此,对于信息技术教师而言,扩大知识面、提高各方面素养、不断接受新知识、深化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尤为重要。同时,教师应加深对信息技术教育根本目的的认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素质教育,不能仅以技能培训为目标,还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
参考文献:
[1]师睿.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些思考[C].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
[2]钱淑华.任务驱动,自主学习信息技术行为探讨[C].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2006.
[3]樊昕,孙培国,吴昭利.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C].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2006.
[4]马越.中学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的研究和探索[C].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2006.
关于农村教育需求问题的看法 篇9
农村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提升全民素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的人口比例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提升全民素质的工程在农村的发展尤其重要,因此,无论如何也要加紧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借这次机会,我想就半年来我在农村教育岗位上的一些经历和经验,对于农村教育需求谈谈我的看法。
教育是教学与育人的结合体,而教师则是传达知识和育人的主要媒介。农村教育需求的第一点就是强大的合格的师资力量。在我看来,学生的学与老师的教师不可分割的,且一个老师的素质高低将对学生学习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深刻的,因此有要求在教师选拔与培训上下功夫,选拔出来的教师必须要明白自己的责任是教授知识与以德育人,将自己所认识的世界展示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以及站在高处思考的习惯。当然,对于太小的小孩子来说,外面的世界就只能暂且当故事讲给他们了。另外就是教师人数的问题,无论是哪个学校都不能出现学生没有老师教,或者一个老师教多个班的现象。希望可以扩大师资队伍,满足学生需求。最重要的就是为人师表,就得有敢于担当,敢于创新,敢于认识自己和完善自己,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自我解决教育事业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
第二点就是要有图书馆和计算机。在我看来,没有图书馆的学校是不完整的,学生的任务不是单纯的拿到高分,也不是单纯的考到哪个高等学府,而是学到更多的知识,用学到的知识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图书馆里的“名家名作”以及“百家之言”足以丰富学生甚至老师的精神生活与课外生活,没有条件办大型图书馆的也要有个小型书库,这是学校的必需品。再者就是计算机,全球网络化的形势发展,让我们不得不加紧脚步跟随,一台小小的计算机就能了解全世界,就能打开封闭的大门,走向缤纷的世界,为的是不让我们的学生生活在闭塞的信息系统中,既然有了能了解世界的媒介,就不应该再让我们的学生脱离世界的队伍。总之,图书馆是要“阅尽古今中外”,计算机则是“走遍天南海北”。
“教育”是个大词,教学活动只是教育的一个部分,相关的教育理论与体系的建造也不是我等只从事半年教学活动的老师可以把握的。于我来说,就只能就我所在环境中所遇问题说下看法。在农村学校里,我发现我们需要培养“农村”重视教育的意识,在中国正在飞速向前发展的世纪里,农村也不能只关注经济的进步,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也极其重要,而教育在针对中小学生、高中生、大学生的同时,会在提升农村人民素质问题上发挥积极影响。之前说了师资力量,图书馆和计算机,那些都是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教学必备因素。可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环境。环境也要细分,分为教学环境,校园环境,学习环境或叫学习氛围。教学环境在我看来是于教师来说,整个学校的管理层与教师团队之间的配合,形成固定的有章可循的教育系统,也可以说是要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学体系。教学环境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成绩。校园环境就不用多说了,保持整洁的环境是基本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也要懂得劳动的光荣。重要的还是学习环境,教学环境与校园环境都是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服务的,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很难把握自控意识,难以全心投入学习之中,学生不好好学,老师也会渐渐失去耐心,所以,营造良好的环境或氛围在教学活动中尤显重要。
【青少年教育的看法】推荐阅读:
谈谈网络对青少年负面影响的看法08-11
青少年的思想教育08-01
青少年法律教育的现状05-09
青少年身体的健康教育06-04
高中英语100字作文:青少年的教育10-19
深入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做法与体会09-04
关于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思考讲解10-04
青少年养成教育07-18
青少年校外教育09-13
青少年人格教育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