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常见社交问题

2024-08-10

青少年常见社交问题(共5篇)

青少年常见社交问题 篇1

摘要:青少年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而由于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成长期, 以及社会各因素的干扰, 难免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本文主要从青少年接受现实的能力、考试焦虑、早恋问题、人际交往障碍、沉溺网络等几个方面简述了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心理诱导措施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虽然现在的环境比较优越,但由于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成长期,以及社会各种因素的干扰,心理发育方面难免会出现如孤僻、自卑等问题。例如,最近一次对全国3000名大中学生的调查显示:做事容易紧张的有42.73%,对一些小事过于担忧的有55.92%,感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冷漠的有47.41%,在心情不舒畅找不到朋友倾诉的有67.26%,对考试过分紧张、感到有些吃不消的有48.63%。

确保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那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我们认为,包括:1.良好的自我意识。2.有正常的人际交往。3.能够适应和改造现实环境。4.有较强的情绪协调和控制能力。5.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6.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笔者认为,比照以上标准,在当前的教育和社会环境下,青少年仍然存在一些具体的心理不健康现象。针对此,我们应对症下药地采取相应的心理诱导措施加以预防和纠正。

一、接受现实能力

学生之间的差异和自己不同时期的差异总是存在的,如经济上、学习上、组织活动等方面遇到挫折时,有些学生因此而产生自卑、嫉妒的不健康心理,对这方面问题,教师主要是要让学生树立信心,接受现实,正确认识自我。自信是一种自我激励的精神力量,它能激发人潜意识释放无穷的热情、精力和智慧,它是成功的基础,也是心理健康人的核心问题。充满自信的人,在人群中总以“真实的我”的面目出现,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并以肯定的态度接纳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成功是提高自信心的重要条件,也是医治自卑、冲出挫折的良药。为了取得成功,教师应让学生对成功抱有积极的希望,并付诸努力和拼搏;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成功是新的开始,失败孕育着新的希望。

缺乏自信的人应常对自己说“你和别人一样都有可取之处,天生我材必有用”,努力寻找自己的闪光点并加以放大,进行成功欣赏,为获得更多的成功树立信心。

二、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青年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从杭州市科委1999年被揭露的一项调查显示结果来看,在2961名被调查的大、中学生中有65%的学生对考试有厌烦感,另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处于高度紧张的考试焦虑状态,这对青少年的健康危害极大。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一定程度的情绪反应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

预防或减轻青少年的考试焦虑,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从宏观上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创造和谐、适度的学校气氛。

学校坚持的是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大搞分数第一,还是坚持素质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创造和谐、适度的教育环境,对学生考试焦虑影响都很大。

2. 调整期待水平,不要给应试者造成过高的心理压力。

调查和实验均证明,教师或父母的期待过高,是加剧应试者考试焦虑的重要原因。

3. 加强考试前辅导,努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应试技能。

研究证明,应试者的应试技能如何与其考试焦虑水平高低有一定的关系。

三、早恋问题

中学生早恋问题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中学教育中的一个顽症。据有关部门抽样调查,我国初中生约有15%,高中生约有19%存在早恋行为。究其原因,主要是对神秘的探奇心理、模仿心理、攀比炫耀心理、感情的寄托、依赖心理等。早恋的危害是严重的: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对身心健康十分不利;往往面临着失身或失足的危险;失恋又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后果。

对有早恋行为的青少年学生,教师、家长应有爱心、诚心,既不宜放任不管,又不要粗暴压制,应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向他们讲明其危害。我们应防患于未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早恋数量,这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在课堂中加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开设青春期性心理健课,解除中学生对性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创造男女交往的环境,引导两性学生健康交往;增强学生感情,及时了解师生动态,给他们以父母般的慈爱;要杜绝淫秽书刊及音像制品对学生的侵袭,严格防止低级、不健康格调的歌舞厅对青少年的污染。

四、人际交往障碍

孤僻行为多见于内向型的青少年,主要表现为不合群、不愿与他人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厌烦、鄙视或戒备心理,容易神经过敏,猜疑心重,内心感觉孤独、寂寞和空虚。孤僻个性心理缺陷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危害极大。究其产生原因,可能与其幼年产生创伤经验有关,如父母离异、缺少母爱,或家长、教师管教过于严厉,或教育的失误。校正孤僻个性首先要了解具有孤僻个性青少年家庭的氛围,营造温暖和谐的气氛。周围的人尤其是家长、教师对他们要倍加爱护、体贴、关怀,帮助他们从产生孤僻的根源走出来,积极鼓励他们扩大人际交往范围,多参加集体和社会活动,引导他们逐渐从自我封闭的心态中解脱出来。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生活在社会上的任何一个正常人,无不需要与周围的其他人发生一定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等关系,发展社会交往对学生人生的重要意义首先在于显示思想交流和信息共享,其次是有利于身心健康,最后是有利于自我意识的发展。

五、沉溺网络

互联网的出现对青少年的影响既有正面的又有负面的。正面影响主要是:信息海量,可以随意查询自己感兴趣的任何信息;新闻及时,比电视、报纸快得多;可以免费查询、获得许多知识,开阔视野,增加明辨是非的能力;交朋友,以随时获得帮助或提供帮助。负面影响主要有:沉溺于网络,影响学习和健康;网上精华与垃圾并存,青少年自我抵御能力差,易受不良信息侵害;被坏人欺负;网恋现象。

对上述问题,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1. 不沉迷上网。首先,帮助学生认识沉迷上网对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教育学生有必要才上网;其次,要让学生牢记,学习是第一位的,上网绝对不能影响学习。

2. 不浏览不健康网页。应引导学生浏览与自己学习、工作和生活有关的健康网页,根据不同的年级,向学生推荐一些健康的网站和网页。

3. 善用网上聊天室,注重语言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有目的地进入聊天室,有选择地结交学习的朋友。

4.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理智地对待网上的不良诱惑,在吸取各种精华的同时自觉抵制不良东西的侵蚀。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秘书处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1.

[2]李百珍.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3]李玉栓.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对策[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1) :36-37.

[4]莫旭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试探[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5]吴红顺, 沈大山.浅谈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3) :50-52.

[6]曾平.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反思[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2001, (4) :37-39.

[7]赖新生.高效学生使用互联网应注意几个问题[J].三名师专学报, 2000, (4) :47-48.

青少年常见社交问题 篇2

青少年期是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度时期,也是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那么常见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就为您详细的做一下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青少年心理问题具体介绍:

一、产生性烦恼和性困惑

性烦恼的产生是由于性意识觉醒之后青少年的生理需求与社会行为规范的矛盾所致。性困惑的由来是青少年对自身性发育、性成熟的生理变化产生神奇感及探索心理。由于社会伦理道德的约束和对性教育的神秘化,常会导致青少年的心理冲突。他们常认为“性是不好的”、“对异性长辈出现性幻想是可耻的”、“手淫对身体是有害的”等,出现对性的消极评价和过度的性压抑。男孩对手淫、遗精、性梦的错误认识,女孩对月经、性幻想、自己体象的消极认知和评价,偷看黄色录像,早恋及过早性行为等,是青少年期较为突出的心理行为问题。改变对性的态度应是人生心理修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净化社会风气,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包括性心理教育),组织各种有益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高尚情操以及家长改变传统观念,早期给孩子予健康的性教育等,对中学生的性心理健康发展非常重要,必要时应接受专业心理咨询,不要耽误孩子。

二、人际交往的压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的增强,青少年与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广泛,他们渴望独立的愿望日益变得强烈,社会交往、发展亲密的伙伴关系是青少年一种精神需要。因人际关系压力而烦恼的年轻人通常表现为自卑、过分注意他人评价、容易受到伤害、虚荣心强、怕丢面子等。

三、学习压力

对于不少青少年而言,唯一的任务就是读书。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常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因为学习压力而陷入痛苦的青少年屡见不鲜。这其中不乏重点学校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思想压力常来源于他们对学习现状的不满和不恰当的比较,不能接受自己的现状,过分注重结果,而体会不到学习的兴趣,整个社会、整个学校都在比较的氛围中,要学生真正做到放弃比较,接纳自己的确不易。考试焦虑、厌学及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记忆力问题等,是青少年及家长前来咨询的常见问题。这些情况在期末、期中、升中、高考、周围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如父母关系发生突变等)时更为集中和突出。

青少年游泳训练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篇3

优秀游泳人才的成长要从小培养, 依赖于多年科学系统的训练来实现, 大量体育实践与事实表明, 少年儿童时期基础训练成果往往为青少年阶段的更好开发创造条件。但是, 目前我国中小学游泳课余训练由于受当前竞赛体制的影响, 多数学校为使队员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以显示在任领导业绩, 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教练员不顾队员的身心发展规律, 束缚了少年儿童技术、体能和全面素质的有序发展, 忽视基础训练的重要性, 助长了少年儿童早期专项化的倾向, 易于造成运动性损伤的发生, 损害了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本文从青少年学习和训练游泳时在心理和生理上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探讨。

1 心理训练

1.1 集中注意力练习

运动员学会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对于完成训练和比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青少年活泼好动, 注意力不集中。而在游泳训练中分散注意力的因素很多, 运动员只有提高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才能达到提高训练水平。在训练中可以创造比赛的气氛, 增强训练或教学比赛的对抗程度并在训练比赛中多安排一些不利于运动员技术发挥的因素, 锻炼运动员的承受压力的能力。

1.2 意志品质的训练

意志训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青少年意志薄弱, 随着训练难度的加大, 其自尊心和自卑感也在加强, 容易出现胜利时忘乎所以, 失败时灰心丧气的情况。这时要在心理上去辅导, 结合训练与比赛的实践去分析意志品质与成功和失败的关系, 鼓励进步, 指出不足, 增强运动员克服困难的信心。此外, 在训练中模拟一些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条件, 能够把意志训练和技术训练巧妙的结合起来。在教学的过程中给予学生信心, 有了足够的信心才更有动力去训练。

1.3 利用反馈信息训练

反馈就是让学生经过一个周期的训练性练习后对自己训练的质量和结果做一下总结。反馈对学生有极大的影响, 也是教练员了解学生最主要的途径之一。通过反馈能激发运动员在训练时的自信心和注意力, 如让学生做好每周的训练计划完成情况及体会等等。教练员通过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训练情况, 有利于做出训练周期调整, 总结出有利于每个运动员的训练方法, 从而提高训练质量。

2 生理训练

2.1 训练与教育、教学相结合

年龄组训练的全过程, 是对青少年进行理想、纪律教育, 促进其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过程。大纲、计划中既要考虑教学、训练内容, 又应考虑教育内容, 使训练达到既提高游泳运动能力又成功育人的最佳效果。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断的向学生传输健康的文化知识, 游泳训练不单单是简单的训练, 更是培养一个人走向更好的人生道路的铺垫。

2.2 训练形式多样化

单一训练的单调刺激是引起青少年“早衰”的主要原因, 往往造成青少年运动员过早结束运动生涯。根据人体神经系统工作过程的特点, 在训练中过多采用单一的训练方法, 必然导致神经系统工作能力的降低, 从而影响训练的质量。特别是处在青少年这一年龄段其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不均衡, 兴奋占优势, 易扩散, 兴奋和抑制转换较快, 灵活性高。内容和形式生动活泼、多样化的训练手段, 能不断调整神经过程的兴奋性, 使青少年运动员在游泳训练课中始终保持较高的兴奋状态和较大的兴趣。

2.3“高原现象”训练

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发现在一定的学习阶段, 学生可能会产生一段时间的运动成绩提高停滞、运动技术改进困难、运动素质提高缓慢、学习兴趣减退等现象。我们可将此称之为体育教学中的高原现象。这一现象也会在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中发生, 如学习过程中的高原现象, 短跑训练中的速度障碍等。这种时候往往不能急于提高成绩更加加重学生的运动量, 这样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反而起到反作用。我们要以平常心对待, 不能急躁。这时候教练员应在教学上积极的做出调整, 因材施教, 才能最终使运动员走出“高原现象”, 从而提高运动成绩。有许多运动员因在“高原现象”期未能合理的解决从而在长时间训练后, 运动成绩不但没有提高, 反而后退。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认真的观察运动员的情况并进行分析, 提高对运动员“高原现象”的重视。

2.4 技能的迁移和干扰训练

已经形成的动作技能, 对另一些新技能的形成发生积极的影响, 能促进新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或者反过来, 学会了新的动作技能对已经形成的动作技能的保持产生积极的影响, 这种现象称之为动作技能的迁移, 又称为积极的迁移或正迁移。因此, 在游泳教学训练中促进学生动作的迁移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提高训练质量, 教练员应积极创造条件, 促进学生的正迁移, 防止出现负迁移现象。

2.5 分散学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学习

由于青少年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生理发育特点, 在练习过程中, 强度可以稍微大一些, 但不应要求过高过稳。练习的密度应适当的小一些, 间歇的次数应稍多一些, 练习时间短一些。对于一些运动量大、消耗大的耐力性练习则不易过多的采用集中练习而采用分散练习。

例如在进行游泳耐力训练上, 一堂课练习10000米时, 就不如上、下午各游5000米。科学合理的制订训练计划, 讲究精炼、实效、出效果。又如:在游泳训练中, 水上练习和陆地练习相结合的训练方法效果会更好一些。在陆上的练习教练可以更具体的纠正运动员的不足, 并加以指导。因此, 技术训练不应只限于水中练习, 而应把陆上模仿练习作为技术训练的主要任务, 与水中各种技术练习结合运用, 以利于运动员动作的掌握与提高。

参考文献

[1]马启伟, 主编.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11.

[2]邓树勋, 王建, 乔德才, 主编.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7.

[3]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4]大纲编写组.游泳年龄组训练大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6:33-36.

青少年常见社交问题 篇4

关键词:网络教育,青少年,英语学习,社交平台,心理变化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我们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和世界进行交流沟通, 它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潜在的隐患。青少年是接触网络比较多的一代, 为了满足大家的不同需求, 网络游戏、社交平台、网络教学, 这些新兴的学习交流方式应运而生了, 这些都对青少年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一、网络教育社交化

网上教育是现代人更新知识的终生学校。数字经济时代知识的半衰期已经缩减到3年, 要适应工作中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和永无止境的压力和挑战, 学习与工作的融合将成为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会议上正式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 到现在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已经让许多国家认识到终身教育观念的革命性。英才式、高成本、以校园为中心的低效率传统教育体制显然难以满足全民终身教育的发展潮流, 中国教育必须向大众化、低成本、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开放式网络教育转化。首先, 网上学校不仅信息存储量大, 数据检索和处理极为便捷, 还可以大幅度节省教学支出并优化教学资源, 这是传统学校无法比拟的;其次, 对于受工作时间、地点限制的成年人, 网络本身突破时空障碍、灵活机动的特点对他们的再教育则更有吸引力或者说难以替代。如美国的传统大学只能让1500万人接受高等教育, 而300多所网络大学开设的本科、研究生课程则为近一亿成年人提供了不断更新知识、全面发展的学习机会;再次, 电子语音信箱、视频点播、BBS网上讨论、多媒体课件的个性化交互方式又可以极大弥补原有广播电视函授大学面授不足的缺陷。因而, 我们必须摒弃强调有组织的学校教育而把终身教育当作非正规教育的偏见, 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社会化以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终身教育体系。

随着互联网的即时通讯功能的不断发展, 社交平台出现了很大规模的用户积累, 令人比较不淡定的是, 网络教育与社交平台结合, 是好还是坏呢。因为网络教育如果要发展, 没有盈利能力是很难向前的, 更难保证其质量了。像QQ, 新浪教育, YY语音等, 已经出现了和网络教育相联系的互动服务, 呈现一定的规模, 但不大。但是问题是网络教育社交化不一定由网络企业所完全决定的。例如YY语音, 其公会方式建立动态交流房间吸引了很多年轻人。

1、教学与互联网

网校是教学手段革新的实验舞台。科技点燃了教育模式改革的希望, 但设施配备与教师培训所需投资又成为教育革新的障碍, 这种形式下, 企业与高校的资金技术互补则可以极好解决这一矛盾。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如IBM、惠普、奇异公司等16家大型跨国公司在1984年出资114万美元创办了美国国家科技大学, 今天他们已经能够面向全世界开设1200种高等教育课程。没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普通高校要在十几年内有如此规模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其次, 高校是一个富有创造力并且市场前景广阔的知识产业。数字经济时代, 为适应知识更替的速度, 学习成为每个人终身的“必修课”。据预测, 在职培训的增长将以超过正规教育百倍甚至千倍的速度增长。与之相适应, 世界家用学习软件的零售额现在正以50%的速度增长, 到2000年其销售额已达10亿美元。这一方面体现了发展网络教育的紧迫性, 同时也是商家将网络化教育产业的兴起称为新淘金热的原因所在。企业与高校特别是名校联合一方面希望借力于前沿智力成果, 另一方面则相信学校声望等无形资产带来的品牌效应将增加教育产品的可信度与竞争力。高校或者是专门的网校是符合网教规律的大量学习软件的出生地, 但市场经济时代的竞争又决定了优秀软件的推广也离不开企业在商业利益刺激和竞争压力下的市场经营和运作手段。美国一家名为FINAL-EXAM.COM的商业网站邀集了哥伦比亚大学等6所学府的权威学者, 编写面向全美大学低年级学生的复习指导和测验题。不同于传统的“标准化”试题, 由于教学经验丰富并且基本是通用教材的原作者, 几位教授使不同学习阶段的每份试卷都有不同侧重点并且附上了选择建议, 因而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对其最有助益的试题, 在FINAL-EXAM.COM卓有成效的宣传促销之下, 学者们编写的课件很快受到了大学生的热烈欢迎, 这就是学校与商业网站成功结合的实例。

2、青少年与社交平台的联系

现在只要轻轻敲一下手指, 就可以得到海量的信息。青少年对互联网愈陷愈深, 和上一辈相比他们是如此的幸运, 却在如此年纪就可以获取如此之多的信息, 早熟现象更加明显。对于一些在网上学习的青少年而言, 需要做很多事, 以预防其过度依赖。当然这不是本篇谈论的要点, 针对网上教育社交化的这一趋势, 我们有理由相信, 青少年更愿意接受轻松活泼的授课方式, 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 不愿意单独的学习自己的知识, 乐于结交新朋友。需要声明一点的是, 不能以偏概全, 当然也有部分偏激群体的存在。

这一代人拥抱了互联网, 并且乐在其中。过度沉溺其中, 影响现实生活。网络成瘾已经不是什么网络新鲜事。在SNS出现之前就已有之。网络成瘾是指由于对互联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种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种生理性不适。有台湾学者认为, 网络成瘾是由于重复地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 并且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欲望, 同时对上网带来的快感一直有生理及心理依赖。也就是说。因为网络的许多特质带给使用者许多快感;同时又因很容易重复获得这些愉悦的体验, 使用者便在享受这些快感时渐渐失去了时间感。一方面逐渐对网络产生依赖, 另一方面导致沉迷和上瘾。由于用户能从SNS网站中得到娱乐, 暂时摆脱现实中的种种压力。网络游戏如买车等, 可以使人拥有现实生活中无法拥有的东西, 因此极大地满足了使用者的占有心理。但是为了赢得这些“车子”, 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需要密切关注网站, 特别是自己的空间, 积极参与游戏, 才能获得虚拟的车子。有些人甚至因此过度沉溺, 每日的必修课即是上开心网等, 不停地刷新网页, 配合各种游戏, 为了赢得游戏比赛甚至耽误正常的生活。

在2008年11月8日, 由北京军区总医院制订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在京通过专家论证, 网络成瘾的标准是每日上网时间超过6小时。北京军区总医院医学成瘾科丰任陶然分析说, 因为过度沉溺于开心网, 越来越多的人不能从网络中虚拟关系和高等级身份中完全脱离出来。可出现自信心膨胀、自我评价过高等高涨情绪反应。部分严重的患者几乎完全与现实隔离可出现短暂的现实解体、甚至妄想。长期发展下去就形成了网络关系成瘾成为一种病态。

3、英语学习和社交网络的联系以及分析

开放的英语教学过程, 教学资源是开放的, 教学工具是开放的, 研究方向是开放的, 师生的交流以及相互之间的评价是开放的。网络的出现为我们真正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 极大丰富了传统英语课堂的形式。众所周知,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录音机作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 以阅读和翻译教学为主线, 学生则被当成是老师灌输的对象。教师在课堂上练口语, 学生坐着记笔记。这样一来, 教师辛辛苦苦满堂灌, 学生碌碌无为度光阴。这样的教学模式让老师伤心, 让学生痛苦, 教学效果不理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不断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中英语应用能力成为重要评价指标之一, 这就使得英语课程必须在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等方面不断地做出相应的调整, 以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宗旨, 以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为目标, 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外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 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英语学习和训练资源条件, 不断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而按照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则是:“以学生为中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利用情境协作, 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 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两种模式中, 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有着完全不同的作用。英语教学正朝着个性化, 知识、文化和技能综合型, 资源优化组合、充分利用等全方位的方向发展。有效结合这两种教学模式, 实现自主学习, 提高听说等综合能力。因为英语既是一门语言能力的实践性, 操作性都非常强的学科, 又是一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综合课程, 单一的教学模式是不可取的。英语教学应该注重认知能力的培养, 提倡学生主动学习。根据现代语言学习研究的成果, 语言输入是语言表达的先决条件, 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 没有一定的语言知识积累, 就不可能产生有效的表达。

利用网络学英语就是个性化的学习的真正体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名言:“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最好途径是使学习者主动地卷入学习并从中体会到自己有能力来应付外部世界。”勿容置疑, 语言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行为认知过程, 一切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都必须依赖于学习主体的个性心理体验来完成。个性化的学习是在网络环境中进行的, 帮助解决研究所需的大量资源, 能使教师实现个别指导, 与广大的英语爱好者进行有效、密切、快速的联系, 从而使网络真正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学习者可以从网上获取大量有价值的英语学习资料, 包括听力、口语、阅读、语法等。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获得丰富的英语语言知识, 还可以同英语爱好者进行广泛的交流, 更多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 有选择性地就某些没有掌握的语言点重新学习直到掌握。网络的实质是资源共享, “网络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网络所带来的强大的功能和丰富的资源。我们应在强调网络个体化学习的同时, 重视开展师生、学生之间的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二、结论

无论平台多么的炫目, 青少年网络教育的趋势很明显是追求自由, 对个人有所主张, 独立的个性。之所以会社交化, 原因不能说全, 但重要的原因是网络教育的发展去向是快乐学习的。应和青少年的心理, 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不得不去关注。

参考文献

[1]程琴.关于网络与青少年教育的冷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2]任月勤.论网络世界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J].太原大学学报, 2006 (6) .

青少年常见社交问题 篇5

开展青少年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研究,是新媒体时代关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不平衡,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中所提供的信息也可能误导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如果青少年过度依赖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不但会影响其现实社交能力的发展,也会使正处在成长期的青少年的价值观塑造、社会化进程和个性发展受到消极影响。因而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的社会心理动机、影响因素、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可引导青少年健康使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摆脱对虚拟社交的依赖,促进他们现实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减少学校与家庭教育中的矛盾与冲突,缓解社会对青少年社会化进程的忧虑。

一、青少年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研究现状

在移动互联网提供的诸多服务中,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服务广受青少年群体的青睐。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是指“用户以手机移动终端为载体,以在线识别用户及交换信息技术为基础,按照流量计费,通过移动网络来实现的各种社交应用功能”。[2]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分为两类:一类为基于内容分享的手机移动社交网络,比如手机客户端上的微博、豆瓣等,另一类为基于社交关系的移动社交网络,如人人网、微信、社交论坛、QQ等。相比于传统网络社交媒体,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除了兼具手机的移动特性和互联网特性外,它的可定位性使个体的交友模式从熟人圈子转向基于地理位置的陌生人交友,扩大了社交范围,个体可以通过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并建构社交网络,从中获得现实生活中难以获得的自尊、自信、归属、荣誉、认可、称赞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青年学生对现实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的需要,但也使部分青少年过度寻求网络社交而弱化了现实社会交往能力,使其沉溺于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之中而难以自拔,形成问题性的手机移动互联网使用行为,影响青少年的社会心理发展和社会化进程。

我国手机移动互联网使用行为问题的研究相对滞后于手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使我们对手机移动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少年身心发展影响的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同时也没能形成相应的干预体系来开展行为矫正。[3]从国内外现有研究来看,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研究主要有三个视角:一是心理学视角。这一视角下的研究试图揭示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与个体人格特征、现实社交能力、人际关系、人际信任、孤独感、自尊心等心理变量的关系,进而改善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二是社会学视角。这一视角下的研究试图揭示影响个体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的社会因素,以及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会给个体和群体带来哪些行为改变,进而提高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积极效应。三是传播学视角。这一视角下的研究试图揭示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中信息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社会效应,进而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现有研究从这三个视角均进行了相关研究,但限于各自学科壁垒限制,这一问题上较少有交叉的多学科研究,使这一问题未能得到进一步探讨。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对青少年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也可以看作是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对青少年社会心理与行为的社会化过程影响。新媒体时代的社会化过程要远比之前网络时代复杂,线上社交的虚拟特性与青少年不成熟的心理特性交织在一起,极易导致青少年的社会心理与行为扭曲。因而,从社会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的综合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综合研究,能够更加全面地把握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介使用行为对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的影响,并可以为我们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采取相应措施应对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介使用行为对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

二、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少年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影响

1. 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的积极影响

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可以缓解消极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研究者指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的使用受到现实交往焦虑和孤独感等消极情绪的影响,个体可能希望通过互联网社交服务的使用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从而缓解现实的交往焦虑和孤独感。[4]在一项针对Facebook社交网站的研究中,Indian和Grieve(2014)发现那些有高交往焦虑的个体,可以从网络社交中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更容易形成对Facebook这样的社交网站的使用偏好。[5]而在另一项针对中国青少年QQ空间社交网站的研究表明,QQ空间的使用可以给青少年带来更多的积极情绪和较少的焦虑情绪,并可以使青少年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参与其中。[6]相关的研究均表明,青少年使用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的主要动机是希望提高与他人的社会互动,获得社会支持和减少孤独感,所以个体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提供的社交服务来实现与他人的社会互动,或者实现对自身社交不足的补偿(如线上关系的维护),进而获得社会支持和缓解交往焦虑。

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行为有利于青少年社会关系的建立、维持和发展。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作为一种开放的自我展示和交流平台,它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传统面对面交流的社交模式,使青少年高层次的社交需要得到满足。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作为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弱连接,能起到弥补现实社交关系维持的作用。Ellison,Steinfield和Lampe(2007)的研究发现,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中,青少年不但可以建立新的线上社交关系,维护和巩固已有的线上社交关系,还可以加深线下的社会交往。[7]

除此之外,青少年使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的益处,还不仅仅是建立和发展线上线下社交关系,更为重要的是社交网络满足了青少年个性化的心理需求,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和社会化进程同样具有积极意义。如,Toma和Hancock(2013)在研究中指出,青少年适当地使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可以显著提高个体的自尊水平和自我认同水平。[8]青少年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中通过社交网络平台所提供的上传照片、分享经验、双向沟通互动等服务,有目的地展现自我,通过这种展示,他们能够获得积极的同伴反馈,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和情感支持,不但有利于降低社交焦虑、抑郁和孤独感,还能有效提升青少年的自尊水平、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2. 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的消极影响

尽管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可以给青少年社会交往能力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对促进其心理健康具有建设性意义。但也有研究发现,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过度使用行为,很有可能是网络成瘾问题的手机化,它对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巨大的消极破坏作用。[9]有研究从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过度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过度使用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消极影响着手,揭示了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的危害。

消极情绪可以促进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过度使用行为的产生。情绪是心理行为的调节变量,以往研究都认为人的行为受到情绪的调节,积极情绪可以促进积极行为的发生,而消极情绪往往导致消极的行为。尤其是在早期网络成瘾问题的研究中,焦虑、抑郁、孤独感、无聊等消极情绪都可能导致网络成瘾的产生。那么,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过度使用行为作为一种消极的行为方式,也必然受到抑郁、孤独感和社交焦虑等消极心理的影响。有研究就指出,抑郁和社交焦虑可以直接预测青少年的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并且发现,青少年对社交媒体使用结果的预期可以调节社交焦虑与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的关系。[10]即如果青少年具有较高的社交焦虑,那么基于对现实社交焦虑的回避和对社交满足的需求,青少年更愿意通过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来达到需求的满足,而且对于高社交焦虑的青少年来说,他们使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的时间要远远长于低社交焦虑的青少年,这就更容易导致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过度使用行为的产生。

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过度使用行为可形成消极自我评价。在社交网络中,青少年的个人信息、资料和行为活动等都是可见的,这使同一个圈子中的朋友可以相互看到对方的即时行为活动和行为表现,从而使得在线的社会比较成为社交网络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有研究显示,社交网络中的社会与现实中的社会比较相似,对于青少年来说可能是有害的,尤其是当青少年出现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时,这种社会比较导致的消极影响会更明显。[11]Wright等人(2012)对361名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使用与抑郁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发现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直接预测了抑郁心理,使个体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12]由此可见,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过度使用行为受到青少年消极情绪的影响,消极情绪进一步导致对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的过度使用,而这种不恰当的行为又形成了个体较低的自我评价水平。这种恶性循环直接威胁着青少年的现实社会交往和健康心理的发展,若不进行及时干预和正确引导,有可能导致更严重的消极心理结果。

三、加强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研究,提升青少年社会交往能力

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行为是把双刃剑,既能满足青少年日益增长的社会交往需求,缓解现实社会交往不足带来的自卑、焦虑等消极心理,但也容易弱化青少年的现实社会交往能力,形成不良的社会交往模式,使其沉溺于社交媒体创设的虚拟世界而产生心理与行为问题。如何通过对社交媒体使用的研究来提升青少年的社交能力,促进其合理使用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开展今后的研究。

一是关注青少年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现状与使用动机。随着我国青少年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激增,了解和掌握我国青少年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的现状以及使用的动机,应成为该问题研究的切入点,只有在掌握了青少年为什么使用、怎样使用、如何使用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和他们偏好哪些App应用等信息之后,才能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引导研究。因此,把握青少年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的现状和使用动机是后续研究的基础,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中,需要我们综合采用教育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的方法,揭示青少年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现状及使用动机。

二是关注青少年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社交行为互动模式。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社交行为模式与现实社会交往模式有很大区别,青少年通过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如何进行社交互动,哪些信息更能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这种互动的信息传播路径如何生成,这种互动模式对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受者会有怎样的心理影响等问题是我们今后要关注的问题。通过对社交媒体社交行为互动模式的探索,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青少年的在线社交模式,为制订相应的应对措施提供支持。

三是关注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对青少年社会交往模式的影响。青少年的社会交往模式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但从当前来看,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是影响青少年现实社会交往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的心理动机与使用目的,以及移动互联网社交与现实社交的联系等均会对现实社会交往模式产生影响。因而我们积极关注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对青少年的社会交往模式的影响。

四是加强青少年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的干预。合理的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可以维护和发展青少年的社会交往能力,但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过度使用则可以引发青少年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影响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以“疏导”的教育方式改变以往“围堵”的教育方式,将成为青少年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过度使用的主要干预策略。由此,我们要通过积极的教育方式对不良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进行积极干预,并加强相关领域的研究。

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与青少年的社会心理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以往研究来看,青少年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的动机主要是避免现实社交中存在的不足。既然现实社会交往中青少年存在诸多困扰,那么我们不仅要关注导致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过度使用的原因,更应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改变社会对青少年普遍存在的“谈网色变”的偏见,将“围堵”和“补救”式教育,改变为“引导”和“疏导”式教育,积极关注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是如何和怎样更有效地促进青少年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也就是说,我们需要通过对青少年社交媒体使用的研究,来促进青少年线上线下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因而,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综合研究,能够有效全面地把握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对青少年社会交往能力产生的影响,从而促进青少年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水志,白晓丽.大学生羞怯与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的关系:人际交往困扰的中介作用[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

[2]王树义,朱娜.移动社交媒体用户隐私保护对策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7).

[3]姜永志,白晓丽.手机移动互联网依赖研究滞后于其发展速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6-09.

[4]安容瑾,姜永志.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及网络空间人际信任关系探究[J].新闻战线,2015(4).

[5]Indian,M.,Grieve,R.When Facebook is easier than face-to-face:Social support derived from Facebook in socially anxious individuals.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4(3):102-106.

[6]Apaolaza,V.,He,J.X.,Hartmann,P.The effect of gratifications derived from use of the social networking site Qzone on Chinese adolescents'positive mood.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4(12):203-211.

[7]Ellison,N.B.,Steinfield,C.,Lampe,C.The benefits of Facebook“riends”:Social capital and college students'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007(4):2-3.

[8]Toma,C.L.,Hancock,J.T.Self-affirmation underlies Facebook use.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13(39):321-331.

[9]姜永志,白晓丽.大学生人格特质对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服务使用偏好的影响:沉醉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5(4).

[10]Meena,P.S.,Mittal,P.K.&Solanki,R.K.Problematic use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mong urban school going teenagers.Industrial Psychiatry Journal,2012(2):94-100.

[11]Johnson,B.K.,Knobloch-Westerwick,S.Glancing up or down:Mood management and selective social comparisons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4(41):33-39.

上一篇:蛋鸡饲养指南下一篇:社会主义荣辱观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