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陶瓷艺术

2024-06-02

唐诗中的陶瓷艺术(精选11篇)

唐诗中的陶瓷艺术 篇1

我国传统的陶瓷工艺美术之一, 集结国人的人文情怀, 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已然成为我中华子孙宝贵的物质、精神财富。其质高形美, 其审美艺术价值, 闻名于世界。陶瓷, 这一泥与火交融, 有如凤凰涅磐后的艺术产物, 由古至今人类的先祖在生活实践中, 创造出具有实用价值又同时兼具美观新奇价值为一体的陶器, 瓷器。因此, 人类的智慧淋漓尽致地体现在陶瓷这种艺术创作表现手法中, 每一件器皿都能够充分地表达艺术创作者的审美感受, 人文情怀, 都能够充分地表达艺术创作者的审美境界。

陶瓷设计艺术家在设计陶瓷造型的时, 应知道点、线、面, 还有形体在造型形体中被广泛运用在其中, 点可以成线, 线可以成面, 面可以成体, 而体又可以体现空间感, 我们应当在点, 线, 面和体这几种基本元素中创造出特属于陶瓷的线条美, 结构美, 设计出具有视觉美感, 又符合时代特色, 能被人们当代审美所接受的艺术品。

一、陶瓷造型美的规律

我们研究的陶瓷艺术, 研究陶瓷造型美的规律。首先要立足于当今广大消费者的需要, 优美高雅的造型对于欣赏者来说是易得的, 是显而易见的, 只要符合一定品味就可以了, 但是对于艺术的创作者而言, 却要煞费苦心。在陶瓷的艺术世界里, 点线面这些构成要素是陶瓷的的视觉美有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研究总结了各国优秀的有代表性的作品中, 我们可以看到有意识地将点, 线, 面, 形体作为一种装饰语言, 充分用来表现作品所需。点线面的存在性质是各不相同的, 利用好它们各自的性质和在作品中的存在形式, 就能带给我们更高层次的视觉感受。陶瓷艺术品具有一定的形式美规律。构图指陶艺的整体外形, 形成作品的整体结构, 整体和局部的结构处理使内容得到恰当的表现, 都要互相配合, 达到多样变化中的统一, 即局部与整体配合得当。

均衡感, 陶瓷不是绘画, 没有纸张的平衡作用, 因此陶瓷艺术品的均衡感就尤其重要, 均衡就是要在视觉上达到一种稳定的效果, 通过确定作品的中心位置, 确定其姿势, 整体造型的方向, 色彩的轻重和深浅变化, 来达到均衡效果。

二、形式美中点、线、面、体的运用

点、线、面、体在陶瓷设计的形式美能够使此件艺术品达到一个新的视觉美的高度, 在设计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点在空间中起着表面位置, 具有引导, 突出的性格;线在空间起着连贯的作用;面又有平面和曲面之分, 面是二维空间的性质;体是三维的空间概念,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体也将体现出不同的视觉形体。可以说点, 线, 面在组合的时候给陶瓷艺术赋予了一种新的工艺手法和技巧, 让它们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变化形式。

我们来讨论一下各种点线面在陶瓷艺术中的表现形式:

点、线、面是人类艺术家在创造作品时必不可少的工具, 水平线能有效地增强陶瓷的平衡感, 譬如广泛运用的黄金分割线;垂直线在陶瓷设计上能确定一种从下往上的视觉感受, 表现出作品的雄伟气势和稳定感, 而曲线, 弧线在作品创作时更是必不可少, 它具有灵活性, 能突破作品的沉寂呆闷, 牵引人们的视线, 体现作品的曲线美感。

诚然, 线在陶瓷艺术的创作中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因为线独有的灵动性能带动作品的灵性, 关于这一点人类已经探索了数千年, 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

三、陶瓷中形式美的法则

在进行陶瓷艺术创作中, 应该恰当地遵循一定的构成艺术的发展规律和形式美法则, 紧跟时代的步伐, 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意义, 有创新精神的的作品。在说到形式美的法则时, 就必须考虑到作品构成的构图、比例、色彩、造型等等。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 马家窑文化, 龙山文化等其他遗址出土的陶器, 瓷器中, 造型构成, 形式美法则均体现在上面。线条的性质就能为我们带来许多创作的灵感, 它能牵引人的注意力, 在线条的运用上面, 我们可以采用粗细, 长短不一来达到形体的灵动感, 曲线感;在色彩运用上面, 我们可以采用浓淡不一, 渐变, 重复, 使之产生对比, 增加其趣味性;在立体构成学里, 我们可以利用泥塑的多边形, 在作品的立构时时就改变其重心位置, 使其凸显新鲜感。

陶瓷的整体造型和局部造型所占尺寸的对比, 称为比例。我们常常说起黄金分割比例, 在陶瓷作品中也不外乎如是, 追求比例的完美即是自私追求作品本身整体感的完美, 在陶瓷艺术设计中, 体量与体量的组合的比例十分重要, 其次是有形体本身的体量的比例, 还有形体上的装饰面体与非装饰面体比例等。

中国的陶瓷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洗涤, 证明了美的事物来自于生活, 又要投放到生活中去, 这就要求陶瓷作品的设计要有时代特征。今天, 生产技术的发展, 艺术品趋于成批的出品模式中, 因此, 整齐一致有助于设计者, 生产者将这些实用型的又带有美观性的器皿投入到生产中去。统一性:概括地说, 即实用功能性与设计美学的糅合, 陶瓷艺术设计变化是多方面的, 造型体量的大小, 线条的长短, 包括开合的大小。有一句说的很好:一千个人的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陶瓷艺术的创作中也是如此。这都要求设计者要做到神形兼顾, 大胆地表现自我的想法以及对艺术本身的理解, 注重“人”与“情”的表现, 为陶瓷艺术的设计带来一股清新之风。

四、结语

新时代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对美的事物的要求也随着水涨船高, 形式美的规律在陶瓷艺术中的被广泛的设计运用, 使其形象表现得更充分、更鲜明、更美好。将形式美和陶瓷艺术相融合, 和具象思维相结合, 才能拥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我们想要深入研究陶瓷造型形式美的规律, 就应该到美的根源中去, 在生活和实践中发现美的踪迹, 为陶瓷的形式美奠定其坚实的基础, 使陶瓷的美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创造出符合社会需求和美的追求的陶瓷作品, 使中国的陶瓷艺术之路走的更加扎实长远。

摘要:陶瓷在人类的实践下演变成为一门艺术, 经过几千年的变革与发展, 陶瓷形成了特有的风格, 即装饰中带有实用性, 实用中带有装饰性。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彩陶, 器形优美, 反映出人类早期的设计理念, 表现体现出极高的美学价值, 即使经历了历史的尘埃, 却依然具有非凡的魅力。大汶口文化彩陶缽、孙家寨舞蹈彩陶缽, 其身上绘制的黑红几何抽象图像纹, 人物舞蹈连续图案纹, 均体现了美的原则, 设计的立体构成和形式美法则。陶瓷艺术本身与形式美是整体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者的构成关系直接影响艺术设计的效果。本文对陶瓷艺术中的形式美的解读入手, 深入分析形式美。

关键词:陶瓷,装饰,形式美,艺术性

参考文献

[1]李正安编著.陶瓷设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2, 03.

[2]李葆年著.塑造基础与陶瓷雕塑[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1991, (12)

唐诗中的陶瓷艺术 篇2

0 引 言

陶瓷艺术设计主要的工作内容是陶瓷艺术作品,创作者通过作品表现出陶瓷艺术设计的特色。陶瓷艺术作品是设计者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和塑造艺术形象所体现出来的对客观事物本质的一种把握,它拥有丰富、饱满的思想内涵和时代精神,通过各种形态、造型的因素,运用陶瓷艺术独特的设计语言,蕴涵了具象、抽象、象征、隐喻等艺术形式.形态是表现陶瓷产品的主要设计语言,这种语言不同于文学语言,文学语言描述事物相对形态语义而言更为抽象。陶瓷艺术作品以有形实体给人传达直观的立体空间感受,同时能更好地表现出作品的内涵。文字符号是抽象化的图形,有完善系统的修辞形式。而陶瓷艺术形态是具体的形象,具有指意与传达的意义,其独特的设计语言与文学语言一样,都可以通过修辞手法达到丰富造型、美化装饰、增强视觉效果、提升作品内涵的作用。1 陶瓷艺术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在汉语言学术研究中,人们把“修辞”定义为说服的艺术,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表现手段、方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活动[2]。文学修辞目的是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而在陶瓷艺术作品中,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设计语言,运用比喻、夸张、叙事、幽默、比拟等特定的表现形式以提高陶瓷造型、功能、装饰及色彩等设计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方法或技巧。借鉴文学语言的思维特性,利用设计语言与修辞语言之间的相通性,巧妙地实现抽象语言与具象形态之间的相互转换,可以大大的丰富陶瓷艺术作品的创作修辞手法和艺术表现形式。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表现语言,主要以造型语言、装饰语言以及色彩语言为主,常见的修辞手法主要有隐喻、象征、叙事、夸张、幽默、比拟等陶瓷艺术设计语言修辞

2.1 造型语言修辞

陶瓷的造型、装饰经过火的“洗礼”后,产生了丰富的陶瓷艺术形态。形态有抽象形态与具象形态之分,同样造型语言也有抽象与具象之分。具象造型具有写实性质,能够直观的反映出事物的特征,对自然或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提炼概括,可以创造出新的陶瓷形式。抽象造型的概括取舍比具象造型更为大胆,具有简约化、符号化的特征。陶瓷造型的实现是陶泥和火交融的过程,也是陶瓷造型艺术形式美表现的过程。陶瓷造型语言以其大小、长短、高矮等体量上的变化达到丰富作品的目的,以量的多少传达出作品意境。结合隐喻、象征、叙事、夸张等修辞手法,给人产生认同感。由于在陶瓷艺术作品中,不同的人存在个体差异,在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等方面都不一样,因此,陶瓷造型语言产生的意义也不一样。不同的造型语言也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如曲线使人感觉亲切、直线使人感觉理性。具象的造型更适合用叙事、比喻、比拟等手法对所要表现事物进行修辞,抽象的造型用象征、隐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表现更能传达作品意境。图 1 利用相对抽象的造型塑造了男女之间甜

蜜的生活,以“心”形寓意心心相印,以形体高矮表示男女,其中蕴含了隐喻、象征、叙事等修辞手法。

2.2 装饰语言修辞

陶瓷装饰起到对造型的补充与美化作用,可以进一步强化作品的形式美感和内涵。随着现代科技与工艺技术的发展,装饰语言的修辞手法比造型语言修辞更为自由活泼。可通过在陶瓷坯体上进行堆雕、刻写、镂空处理,装饰可以在釉上、釉下和对釉本身进行,采用贴花、喷花、印花、刷花、刻花、划花、剔花等进行装饰,釉彩本身也可以进行装饰,有釉下彩、釉中彩、釉上彩之分。装饰语言十分丰富,题材更是广泛。有神话故事、历史演义、生活场景,也有花鸟虫兽、吉祥图案、山水、人物、书法艺术等各种装饰题材。在修辞语言上也有抽象的点线面等装饰表达,也有具象的写实描绘。修辞手法更加的丰富多样,常见的也有比喻、夸张、叙事、象征、借代等。如用吉祥图案寓意美好事物,以梅兰竹菊比喻成四君子等等。图 2 瓷盘的装饰绘写了梅兰竹菊四种植物,采用象征修辞手法,以此来象征君子的气节与风格。

2.3 色彩语言修辞

陶瓷装饰的颜料十分丰富,既有釉下青花、高温颜色釉,又有釉上粉彩、古彩和新彩,尤其是新彩颜料更是种类繁多齐全,可以表现多姿多彩大千世界[3]。陶瓷艺术设计中,面对人的需要,在运用釉彩时要注意人的心理与生理特征,根据色彩的物质功能进行装饰,同时也需要考虑陶瓷色彩的象征功能。色彩对陶瓷作品进行装饰时,对作品的内容、结构以及情调等都会进行改变,这也因为色彩受到时代特征的影响,如当时社会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以及艺术追求等。采用修辞手法对色彩进行装饰,就需要根据陶瓷材料的特点、造型的内涵、画面主题等确定选用色彩,使陶瓷色彩与我们的生活、工作相协调。一般可以用叙事、象征、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现色彩,如象征皇家特征的黄色、红色、紫色等,象征青春的嫩黄、嫩绿等色彩。图 3 盘龙花瓶采用大红与金色,显得华丽辉煌,隐现出皇家贵气。陶瓷艺术设计修辞手法 3.1 隐 喻 在文学语言中,隐喻是比喻修辞方法的一种。在长期的语言实践和思想活动中,隐喻不仅仅当做一种语言修辞的表达手段来运用,更多的时候是作为一种认识事物的认知手段来运用,体现了一种形象化的思维能力[4]。这种形象化的思维能力运用到陶瓷艺术设计中,通过外在的形态、内在的功能含蓄地表现出作品的内涵,表现出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主观意识。根据作品与事物之间不同程度的联系,如形态、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等,使人能在体验作品过程中,产生比较作用。如利用仿生设计手法进行创作,以形态寓意产品的功能,以理念寓意审美艺术等。图 4 是陶瓷,以色彩与形态作为设计语言,采用隐喻的手法,以自然动物作为创作元素,上规下鬲,有三只空心的足,在自然界并不存在三足动物,但采用隐喻的手法,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一种抽象而模糊的意涵。

3.2 象 征

象征是通过容易引起联想的特定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也就是用具体的形象来表现某种抽象含义,即“托义于物”[5]。陶瓷艺术设计中的象征修辞手法通过陶瓷作品间接或直接地表现出作者的思想与感情,以具象的形态表达出隐含的另一层意思。利用象征修辞手法关键在于陶瓷作品与需要表达事物之间的神似。在陶瓷设计中可以借助象征美好事物的形象特征、人们约定成俗的经验认知行为、文字语言的相通性以及色彩图形的象征意义等来进行设计表达,可以借助造型、色彩以及装饰等达到象征功能的作用。图 5 陶瓷咖啡杯造型很普通,采用 31 个数字符号环绕碟底进行装饰,每个数字代表一天,杯子上装饰有三角图标,当图标指向其中的某一数字时,就表示当天的日子,这难道不是一份生活中的日历么?也在提醒你是否每天来杯咖啡,每天享受生活呢?图 6 陶瓷键盘茶杯设计通过放大键盘的造型,采用夸张与象征的修辞手法,似乎在告诉人们一种传统与现代,人文与科技之间联系,象征科学技术的发展。

3.3 叙 事

叙事是叙述的语言艺术和实践。叙事性研究,即研究何种因素构成叙事从而使作品具有叙事的特征[6]。叙事修辞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研究运用,就需研究以陶瓷艺术作品为媒介的叙事特征。从陶瓷作品叙事构成来看,主要包含的设计师或艺术家、陶瓷艺术作品、用户或是受众。陶瓷艺术作品是主体,其中又可以通过对形态、色彩、表面装饰等要素进行组织以求达到叙事盘的特征,其目的是为了增强陶瓷艺术作品中形态语言的表现力,使人们和作品产生强烈的共鸣,使体验者更加易受感染和认同。在以陶瓷语言作为叙事的过程中,需要叙述表达的“故事”或“艺术语言”处在本义与转义的相对位置,通过艺术语言对叙述的“故事”进行分解、重构、组织等,达到传达信息的作用。图 7 为五彩水浒人物故事盘,盘心画面故事取材于《水浒传》,叙述了一个关于呼延灼打败关胜,并使之归降的故事。画面人物刻画细腻到位,场景渲染紧凑,色彩丰富,线条流畅洒脱。图 8 陶瓷调味瓶用了抽象的人物造型,单元形经过不同的组合变化后,像是在叙述一个久别重逢的故事,也许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或许是重逢的恋人,或昂是亲人间的相拥,叙事的修辞手法用得恰如其分。

3.4 夸 张

夸张是指依据一定目的,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对事物作出扩大或超出事实的描述和表现[7]。夸张修辞手法是将事物进行适度的扩大或缩小,在陶瓷艺术设计中以陶瓷形象适度夸张反映出某些事物的特征,可以使人更加真实的把握事物的本质。陶瓷造型设计中融入夸张修辞手法可以提升陶瓷产品的艺术性,能引起受众知觉上的共鸣,给人以强烈的感受[8]。陶瓷作品采用夸张手法比工业产品更为自由,主要是形态语言丰富,工艺和技术发展成熟。陶瓷艺术设计中的以形态、色彩、材质等语言,用夸大、缩小、意涵等夸张类别,通过夸张表现的陶瓷形象与事物原特征之间存在联系与差别,与客观事物相比较,经过了变形处理,是强化了对象的主要特征,抽象弱化了次要特征。图 9 茶壶设计采用日月云彩为造型元素,利用夸张表现手法,缩小了原有事物的形态,使日月云彩跃然于壶体上。图 10 烟灰缸设计,采用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面积对比,把人嘴 进行了极度的夸大,给一种可爱之感。

3.5 比 拟

在语言运用中,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这种修辞格叫做比拟[9]。比拟主要有拟人和拟物两种表达方式。在陶瓷艺术设计中,借助造型语言,对形态进行提炼、概括后,以具象或抽象的表现形式赋予

陶瓷作品人的形象、思想、行为、情感等,使之成为具有人性化的特征。相反,把人物形象、思想、情感、行为等通过陶瓷造型语具象或抽象化成“物”,或是以“物”拟“物”,实现陶瓷作品的拟仿之变。因此可以说比拟是陶瓷作品的人化或物化过程。两种事物或人在比拟过程中,彼此之间的联系可以是跳跃的,也就可以是朦胧的,表现的作品能栩栩如生,也能抽象神似。以陶瓷艺术作品表现美好的事物,可以使人感觉亲切,而比拟厌恶的事情,却能使人更加讨厌,甚至深刻得发人深省。在陶瓷艺术设计正确的运用比拟修辞,使用户或受众可以直观的了解事物形象,增强人的感受,引起人的情感共鸣。图 11 餐具设计通过数量的增加和色彩对比,把整套餐具比拟成晕开水纹,增强了茶水之间的联系。图 12 的茶壶造型利用了女人的腿作为把手,拟人修辞手法一目了然。结 语

综合材料在陶瓷艺术中的应用 篇3

引言

综合材料在陶瓷艺术当中的应用能够使得陶瓷艺术的展现形式多样化,在人们的艺术审美的多样化发展背景下,通过综合材料的应用,对人们的审美趣味多元化也有着积极作用,从而更多的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从理论层面对陶瓷艺术中的综合材料应用研究,就能有助于陶瓷艺术的良好发展。

材料艺术的发展和综合材料的应用重要性

1.材料艺术的发展

当前的艺术创作发展中的综合材料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事实,综合材料在各个艺术领域中的应用价值也愈来愈高。人类的发展史就是材料的发展史,能够在诸多的艺术作品当中看到有不同的材料应用,进行展现不同的艺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材料的综合性应用逐渐成为发展趋势,材料在艺术当中的综合化以及空间组合等也不是单一性的,逐渐的成为艺术家所关注的话题。由此综合材料的应用就愈来愈重要。

2.综合材料的应用重要性

将综合材料在陶瓷艺术中的应用,对人们的审美多元化的需求满足比较有利。综合材料作为现代化的艺术展现的材料,对艺术表现的鲜明程度有着加强,其通过创造者将其运用到艺术创造中,就能为艺术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综合材料在现代艺术中的应用是非传统材料,其中的塑料以及纤维和金属等都是比较突出的综合材料,在绘画当中以及摄影当中也都有着相应的应用。而将综合材料在陶瓷艺术当中的应用,就能将艺术的独特性得以充分详细的展现。陶瓷艺术的发展对地域性以及空间性的限制逐渐的超越,将综合材料应用在陶瓷艺术当中,也能对陶瓷艺术的发展进行促进。

陶瓷艺术中的综合材料的应用方法探究

陶瓷艺术当中的综合材料的应用,要能注重方法的科学性,笔者结合实际对综合材料应用在陶瓷艺术当中的方法进行了探究,在这些相应的方法实施下,就能保障陶瓷艺术的良好发展。

我国的陶瓷艺术当中对综合材料的应用已经愈来愈广泛,在我国的古代些茶具和酒具的设计当中,对铜以及竹等材料的应用比较多,这是在陶瓷艺术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在设计中提梁部分的综合材料的应用能对生产成本得以有效降低,对陶瓷把手的传热烫手问题解决比较有利。在设计中对功能作用的发挥比较重视,所以综合材料的应用是被动的。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之后,人们已经不单单的满足于功能的发挥,对美观以及新的设计理念也比较重视,更加的注重生态的品质。所以在陶瓷艺术中的综合材料的应用在艺术表现的形式上也多样化,对形态以及色彩和质感等更为注重。

将综合材料应用到陶瓷艺术当中,也有着诸多的表现形式,陶瓷成型的主要材料就是泥土,在经过施釉和高温烧制所成。在温度的运用不同,对陶瓷材料的表现要求也会不同,在当前的陶瓷表现已经相对比较丰富,在对传统的材料能进行应用,也能对综合材料加以应用,都能够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在不同的材料应用下,就会有着不同的机理以及质地,这样在产生的美感方面也会有着不同。钢材的质地就比较坚硬以及冷峻,所以在审美的特征上就会和其它的材料美感有着不同。例如塑料就比较光滑以及圆润,在审美特征上也会有着不同。综合材料应用在陶瓷艺术中,就会有着多样化的价值。在形式价值方面就有着鲜明的呈现,如线条的排列以及色彩的和谐化等,对艺术形态的打破就有着积极作用,从而带来新的形式美感。

现代的陶瓷装饰对空间结构的设计来达到相应审美价值比较突出,对简洁有力的形体空间内的点线面的应用比较重视,比较追求严谨以及文中的空间秩序美。在对综合材料的应用中,对天然材质的运用就要能得以充分重视,在不同物质的应用下就组成了不同展现形式,在和陶瓷进行结合的时候,对天然材料的应用就能够达到不样的应用效果。如在对木质的选择过程中,可进行适当的雕饰,对木质的肌理以及陶瓷的质感进行结合,这样就会产生对比,在作品的表现力上就会比较突出。在对金属材料的应用中,需要进行物理加工,对复合材料的应用也要能注重,这样在应用的效果上也能良好呈现。

综合材料在陶瓷艺术当中的应用,就如同不同语言的结合,这样就能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在综合材料的运用上要能对作品的对比性得以充分体现,对综合材料的特性也要能有详细的注重。陶瓷艺术中的综合材料的应用生动性比较突出,在未来的发展中也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只有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加强,才能真正有助于陶瓷艺术的良好发展。

结语

浅析陶瓷装饰艺术中的树木 篇4

1. 中国人的“以木为本”观

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者认为, 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 即“五行学说”, 中国人对于五行之一的“木”, 有一种莫可名状的亲切感。菩提树、孔子故里的古柏……皆体现着树木在中国传统思想佛、道、儒中的地位。

2. 中国画对陶瓷装饰的影响

回首中国艺术史, 会发现陶瓷艺术与国画艺术有过两次吸收与融合。第一次发生在元代青花瓷诞生之际, 这与当时的中国山水画极为相似, 讲究“墨分五色”, 二者绘画技法也如出一辙。第二次融合出现于民国时期, 景德镇的“珠山八友”将国画的风格、技法借鉴到陶瓷绘画当中, 使二者具备一定的相似性。国画山水中少不了对树木的描摹, 因此, 在陶瓷装饰艺术中树木这一素材自然也不可或缺。

3. 树木自身具有的美感与象征意义

白杨树的挺拔、松树的遒劲、柳树的妩媚、枯树的沧桑、寒柏的傲然等, 树木由于种类、构图、表现手法等的不同, 所表现出的美感与象征意义也不同, 陶瓷艺术家抓住其中某一种特质、运用多种表现技法相结合, 最终以一种最为合适的形态作为载体, 贴切地表达出想要表达的情感。

二、巧夺天工陶瓷绘画中树木的技法剖析

1. 釉下青花装饰中的树木

青花瓷上所绘的树木, 大多是以中景、近景为主, 这是由于青花瓷绘制工艺本身的特点决定的:青花瓷较常使用线条元素, 只有一种颜色且浓淡相等, 若要表现较为深远的景致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同时, 用青花绘制的树木种类多为春夏秋冬长叶的形态且多用勾线的手法来表现, 料色也是浓淡一样, 通常是依靠浅条的松紧、疏密、粗细来表现深浅光暗。由于青花料有浓水淡水之分, 在釉下经高温烧成后所呈现出的是不同明度的青花蓝色, 所营造的画面效果就如一幅单色的水彩画。外罩透明玻璃釉, 使得青花既具备中国画的墨色韵味, 又有天然的材质美、工艺美, 整体上显示出一种沉着、素雅的谦和美。

2. 釉上粉古彩装饰中的树木

古彩很少用树木单独在大斗方中作为主要题材加以描绘。只有在颈、肩、身的小斗方中画些小构图风景, 大量的则是出现在人物配景之中。古彩中树干的轮廓线主要是用浓重而富有顿挫的线描构成, 树干没有明暗之分, 而是用筋纹来表现树的老嫩、枯荣、种类。常用于表现筋纹的方式有斜纹排线、横纹排线、扭筋纹线、圈麟纹等。古彩中的树叶分点叶、圈叶、夹叶、线叶。古彩中每簇点叶均是上密大、下疏小, 富有空间层次感;圈叶采用画圈、画珍珠粒为叶子;夹叶有三角叶、元宝叶、鸡冠叶、梧桐叶、双勾夹叶;还有单线画的线叶, 如松针、杉叶、竹叶、柳叶等。

粉彩较之古彩具有粉润柔和、色彩丰富、绚丽雅致的特点。古彩多为单线平涂, 而粉彩则有明暗之分。对于树木的描画, 粉彩线条色料较古彩要淡些, 往往用二浓料勾画树干, 淡料勾画花朵。对于树干的绘制, 粉彩除勾线、装饰绘画外, 还用皴、擦等手法来表现, 较古彩装饰更为丰富。此外, 粉彩注重意境的表现, 对于树木的枝干、枝叶的画法, 则更强调枝干、枝叶组与组的完整性, 运用其瓷画工艺特有的材料性能及意韵的创造来表现枝干、枝叶的神韵变化, 从而达到形神兼备的绘画效果。

三、祈善求祥陶瓷装饰中树木的象征意义

1. 日常生活场景中的树木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在庭院、房前、路边植树以美化环境的习俗。通常人物题材的陶瓷纹样中, 树木这一要素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树木种类、形态、荣枯的描绘也因人物题材所涉及的具体内容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例如婴戏图中, 树木大多呈现色彩明丽、枝叶饱满、生机盎然的特点, 以衬托童子在庭院树石边玩耍的欢乐景象。又如庭院仕女图中的树木, 往往是古代日常生活场景的写照, 树木多呈婉约清丽的特点, 与亭台楼阁相互掩映, 恰到好处地烘托出庭院仕女恬静美好的气质。

2. 树木辟邪和象征祥瑞

具有此种象征意义的树木大多出现在人物题材和花鸟题材中。例如人物题材的神话故事场景, 树木往往被经营在比较特殊的位置, 以衬托梦幻飘渺的气氛。而花鸟题材, 常常绘松树、柏树、桂树、桃树等象征祥瑞的树木, 并且这类树木往往与一至二个其他形象组合搭配, 构成复成象征寓意。例如象征长寿的松树, 与鹤被绘于同一画面, 便衍生出松龄鹤寿、松鹤延年之意;与竹、梅搭配, 又有岁寒三友之称。再如桂树, 桂与贵同音, 象征富贵, 桂树常和枣树、枣子绘于一起, 喻为“早生贵子”。

3. 树木象征家居和庇护

在一些陶瓷精品中, 并不曾描画房屋, 仅在空旷处设置一棵树木, 此时的树木则成了家居的替代物。无论是树下抚琴、品茗、博弈人, 还是在树边饲马均示意性的表达了树木象征家居, 并使观者明显感觉到树木出现的地方就是美好的家园;有一种家庭庇护下的惬意和闲适情怀。

4. 树木象征力量和支撑

花鸟题材中, 常常见到鸟儿立于树木枝头上休憩。除了有“喜上眉梢”等祥瑞含义之外, 还体现了树木所蕴含的力量, 给人以踏实之感。此类题材往往构图舒展大方, 注重景物的截取, 突出瓷质本身的美, 空灵的构图使枝干的支撑感愈发强烈, 从而更加突出树木所蕴含的力量。

树木是文学美术作品中的传统题材, 自古代建筑、园林设计、家具设计, 甚至到日常使用的筷子, 无不体现着树木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现代陶瓷艺术作品中的树木纹样, 不仅体现了美好事物坚韧长久的追求, 而且表达了人们迫切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期望, 是审美与实用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李文跃.《景德镇粉彩瓷绘艺术》, 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4

[2]方复.《景德镇陶瓷古彩装饰》, 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4

[3]邹晓松.《传统陶瓷粉彩装饰》,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4]龚云表.《此树彼树——多元艺术视野中的树》,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8

书法艺术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 篇5

关键词:书法艺术 陶瓷书法 运用

陶瓷艺术与书法艺术是两门独立的艺术,自古以来就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不同书体的汉字,同所装饰的材料、器型合成一体,形成了以文字装饰为主的艺术形式。伴随着陶瓷艺术的丰富和发展,陶瓷艺术和书法的结合样式也越来越多地出现,表现也多样化。陶瓷书法艺术充分利用书法的形式美和陶瓷的材质美,在文化内涵和形式上联系,和谐而自然地结合,为陶瓷装饰领域开拓了新的境界。

一、陶瓷书法的历史渊源与发展

汉字的产生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一块瑰宝。它发展至今一直承担着汉民族思维和交流最重要的书面符号的角色。人类有了语言,就可以积累知识,然后形成文化。有了汉字,就可以记录语言、交流信息。语言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汉字把人类社会的原始阶段和文明阶段区分开来。书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早期主要表现在书写技法方面,其实用性占主导地位。陶瓷书法,是指以书法为陶瓷装饰主体,是以陶瓷为载体,以书法为其主要艺术形式,通过陶瓷工艺技术制作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经化学反应而成的陶瓷艺术。陶瓷书法具有独特的艺术性质、艺术形式与艺术效果。在瓷器上出现书法艺术,开始于新石器时期陶器上的刻符,也称作为陶文。在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中可以发现许多这样的陶文。在河南豫西地区商代早期的陶大口尊的口沿上面就刻有陶文记号。唐代的长沙窑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长沙窑上诗文的装饰填补了装饰画所不能表达的思想内容和布局死板的空缺,突出了文字艺术和书法艺术在陶瓷装饰中的成就。

二、书法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

书法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和其他制作手段材料是有所不同的,除了书写之外,表现形式更具有丰富的立体感,工艺手段也比较复杂,创作风格多样,可刻,可雕、可堆,有釉上、釉下,微书等独特的创作特色。陶瓷书法中采用的油料和宣纸上的书法墨汁是不一样的,釉上装饰中的料是一种呈粉末状的油料,需要将乳香油、樟脑油与颜料充分混合,这一过程俗称搓料。经过搓料之后,再与笔含料(即打料)。除以手写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釉上装饰和釉下装饰之外,还有一种艺术形式叫做陶瓷书法雕刻。所谓陶瓷书法雕刻是指以陶瓷这一特殊材料作为载体,采用钨金

刀或金刚刀等工具将书法刻划其上的一种装饰技法。

其表现方式主要为纯粹书法装饰、书法与绘画配合的装饰、 书法与陶瓷装饰风格的巧妙结合。

三、书法的审美特征在陶瓷装饰艺术中表现的美感

中国书法艺术的内在美主要体现的是点与线的搭配,笔与墨的浓淡和章法的稀疏上。所以在研究陶瓷书法时,不能只局限于其实用价值的使用功能,更应该重视其内在体现的审美感受。陶瓷书法的内涵是含蓄的,它将文字的实用性融合了陶瓷装饰的艺术性,将书法的每一笔画都给予了生命力与灵性,使它们之间构成特殊的节律,并通过艺术家的书写,给人以美的享受,起到了绘画所不能达到的艺术效果。在陶瓷书法艺术中,文字有时脱离了实用性,只是作为一种具有审美性的装饰语言符号出现,为艺术家自身的意图和个性充当了完美的角色。

四、陶瓷书法的创新之路

陶瓷与书法艺术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然而在陶瓷上与在宣纸上表现的书法相比,由于材质和制作手段的不同,其最后表现的艺术特征也各有千秋。笔墨书法表现出的是艺术家自己的性格特征和思想境界,是一种直观的艺术表达。陶瓷书法则不一样,因为材质的不同,工艺上的表现手法也不一样,可以表现得更加立体,层次更加丰富,形式多样。如景德镇的青花书法、宜兴的刻字书法、色釉书法等等。陶瓷书法作品是艺术家个人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精神的汇集,是一种主观意愿的呈现,一种很个性的思想目标。在现代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艺术的发展也是一种必然和不可逆转的趋势。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给陶瓷书法艺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生机。中国的陶瓷艺术家们在保持传统文化特征的同时,也应顺应时代,利用先进科技对陶瓷的工艺、材料和制作工艺手段,进行全新的探索和研究,使之更国际化。所以说,陶瓷书法是具有民族性的艺术,是具有地域性的,也是具有世界性的艺术。陶瓷艺术史与中国历史文化共同发展并紧密相连。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奴隶社会的原始瓷器,从仰韶文化到民族文化,龙山文化,陶器上所展示的图案绘画,无不是一种象形书法的再现。不管是绘画还是书法,都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陶瓷书法是具有地域性与民族性的艺术。艺术家自身的审美观、设计意识、文化内涵为当下的陶瓷书法装饰艺术呈现出别样的特点,也为今后的陶瓷艺术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所有的艺术创作都需要理论的支撑,对书法艺术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研究可以使从事当代陶艺的艺术家更加注重于作品创作内涵的表达,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为继承传统文化、对当代陶艺作品形式的表达提供创作的资源和灵感。

参考文献:

[1]余锋.论陶瓷诗书画.北京:远方出版社,2005

[ 2 ]蒋勋.汉字书法之美.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陈道义.书法装饰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4]范安迪.守望与拓展.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5]陈吉安.笔法正源.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

[ 6 ]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7]李雨苍,李兵.宋代陶瓷纹饰精粹绘录.北京:物出版社,1985

浅析玻璃材料在陶瓷艺术中的应用 篇6

陶瓷在中国有着相当浓厚的文化历史, 在我国古代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当今大环境下, 不同材料的不同技法, 创作形式, 观念之间互相借鉴, 参考, 以至于越来越多的陶瓷艺术家已经不再满足于单一材料的制作, 随之而来的便是不断有各种不同的综合材料开始介入到陶瓷的创作中, 玻璃, 在正是在这个时候闯入了陶瓷的世界。陶瓷材料是有着很强的包容性的一种材料, 玻璃和陶瓷都有着他们各自独立的材料语言和表现方法, 在跟玻璃的融合过程中, 艺术家可以很好的探索两种材料之间新的语境, 也能让艺术家们在探寻材料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对材料的理解和掌握。

一、玻璃介入陶瓷为创新注入新鲜血液

人们更加深入的探索材料的精神和内涵使得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把表现手法都发生了变化。玻璃材料是一种矿物质, 。而陶瓷材料则是以高岭土经过调配, 后期的制作, 加工再通过窑火的烧制而成。二者的结合能够创造出无限的瞎想, 陶瓷多一些朴拙, 玻璃多一些迷幻, 他们之间相互取长补短, 陶瓷能在玻璃的华美颜色下得到补充, 玻璃也能使陶瓷作品多些天马行空的表现特点, 艺术家们在陶瓷与玻璃上的努力尝试为当代陶瓷玻璃艺术增添了多种多样的不同色彩, 也是陶瓷材料的一次新蜕变, 摆脱了传统造型和形式上的束缚, 为思维的创新打开了大门。

作者在研究生期间, 制作了第一件陶瓷和琉璃相结合的作品——《时间的积淀》 (图一) , 作品可能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 但是对于自己来说算是迈出了陶瓷和琉璃融合的第一步。

这个作品是分两部完成的, 首先是制作陶瓷部分, 用瓷泥镂空的方法制作的动物头骨, 再用玻璃做一个大的长方体, 在灯光的照射下仿佛沉浸在海底深处, 经过了时间的积淀才形成现在的样子。光的作用对于玻璃所要表达的事物情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光线映衬的玻璃作为载体的作品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 图一中, 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可以看见玻璃里面的气泡, 这些调皮气泡给予作品增添了许多的生气, 让观者感觉作品是活的, 感觉鳄鱼还会呼吸, 而当光线昏暗的时候, 玻璃连同陶瓷都会感觉很寂静, 玻璃没有了光线, 陶瓷制作的鳄鱼头骨像是沉睡在水里, 没有活力。

二、材料的结合为创新提供可能

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虽然突破了传统陶瓷艺术的桎梏, 但是仍旧在形态, 表现手法上还是没有做到完全的创新, 我们还是能够在其中看到传统陶艺的缩影, 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仍然要求我们要不断标新立异, 突破创新。玻璃材料的融入, 使得陶瓷语言, 形态和内容上吸收了新的养分, 使人们开始重新考虑各个材料之间造型, 形式, 色彩搭配, 内容等相关的关系, 互相吸取对方的长处, 能够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创作和表现。作品的造型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读者如何去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形态既要能够让人们所接受, 又要有眼前一亮, 造型的创新将是最容易表现给观众这种直观的感受的。

在戴舒丰老师的展厅里看到了他制作的陶瓷与玻璃相结合的作品 (图二) ——青青的山, 这是一个简单的两个材料叠加的作品, 但是这看似简单的背后又蕴含着对于材料的把握, 线的把握, 颜色的把握等。一块古朴的陶瓷放在没有抛光呈磨砂感的玻璃上面, 两者相接的地方是一条蜿蜒曲折且富有韵律的线条, 远远看去好像他们分离开来, 其实连接在了一起。陶瓷和玻璃这两种材料的造型都十分的简洁明了, 但是却意味深长, 材料质感的反差给予观者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当我从远处看时, 首先感觉到的是那像河流一般的玻璃, 稳重厚实如山的陶瓷压在上面, 给人仿佛置身于此山, 此水的风景当中, 山水情意顿时就涌了上来, 观赏之余不得不感叹戴老师的工艺的精湛和对于材料, 艺术理解的深度。

陶瓷创作从单独的陶瓷材料到多样的媒介创作是陶瓷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主要是因为艺术家希望通过尝试不同的材料以表达他们内心想要得到的精神诉求。玻璃材料可塑性强, 视觉效果震撼, 精神文化丰富开始为众多陶瓷艺术家们所喜爱。在尝试将两者结合的过程中, 可以将他们的材料的主次, 颜色的搭配, 形态的掌控, 装饰的呼应等把握, 根据作者的内心需要在创作的各个阶段将玻璃和陶瓷展现他们各自的料性, 从而制作出不同风格的作品。

三、结语

玻璃介入陶瓷打破了两种材料一直以来界定的范畴, 模糊了传统和现代陶瓷的视觉传达, 为新的事物——陶琉一体化带来了非比寻常的艺术创作体验。挖掘材料背后更加深沉次的材料的语言, 对作品的思维, 形态, 想法进行新的表现, 不管是视觉效果还是精神范畴, 都将拥有更加广阔的空间去让我们探索。

参考文献

[1]王进.琉璃.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2]刘鹏.玻璃介入陶艺创作的表现形式.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美术与设计版) .2013年04期.

唐诗中的陶瓷艺术 篇7

我国的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的后期陶瓷就已经开始出现了。我国的陶瓷不仅造型多样、色泽丰富,而且制作工艺精湛,是从我们古代灿烂文化中传承下来的一笔极为宝贵的财富。在新石器后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制作陶器,但当时的陶器较为粗糙而且制作不精良,其主要以灰陶、黑陶、彩陶等品种为代表。商朝的陶器,在样式与种类上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并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其主要还是以灰陶为主。而且在那时候,慢慢地已经有一些专门烧制灰陶的小作坊开始出现了。周朝陶器得到重大发展,其陶器的使用范围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盛放物品的器皿,而开始将其应用到建筑方面。随后,陶瓷的结构与规模开始逐渐扩大,陶瓷制品的数量也逐渐增多。此外,将陶瓷制品用来作为祭祀以及殉葬用品开始成为了习俗。到了秦汉时期,陶器得到迅速地发展,不仅陶器的加工技术逐渐纯熟,而且陶器的造型与图案也变得十分生动活泼、优美多样,在当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隋唐时期,陶瓷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繁荣成长的阶段,这个时期白瓷也出现了。瓷器的制作工艺逐渐达到成熟的境界,这意味着真正的瓷器时代到来了。唐三彩就是当时唐代的作品,享誉国内外,一直到今天仍然广泛受到收藏家的青睐,可见其艺术价值,它足以堪称是我国古代陶器工艺中的精品典范。陶器制品在我国宋代发展达到其鼎盛时期,品种丰富多彩,造型简洁优美,装饰样式多种多样。在当时,各地不断涌现出一些新兴窑场,甚至很多瓷窑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盛誉,而定、汝、官、哥、钧就是这时期最具典型代表的五大名窑。元代时期受当时战乱的影响,瓷器制品的发展受到一定的打击,虽然相比于宋代有一定的衰落趋势,但在其制作工艺上仍有一些新的创新与发展,比如这时期景德镇青花瓷和釉里红等新陶瓷品种的出现以及彩瓷的大量流行等等。到了明代,我国陶器制品的发展又开启了一页新的篇章,明代以前陶瓷以青瓷为主,而明代之后则以白瓷为主。这个时期瓷器的造型极为丰富,前期的青花瓷造型敦厚凝重,中期的瓷器制品主要以碗、盘、瓶等为典型代表,显得较为轻巧俊秀,而后期的瓷器品大量满足了人们在宗教习俗活动中的需求,以宗教用品中的烛台、香炉为代表。我国陶瓷工艺在清朝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时期,其陶瓷制品制作精细,纤巧华美,并出现了粉彩、珐琅彩、紫砂、黑瓷等一些新的陶瓷品种。这个时期不仅景德镇的官窑,就连当时各地的民窑都极为昌盛兴隆,并在陶瓷制业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成就。

二、陶瓷雕塑中的艺术形式及其魅力的体现

陶瓷雕塑属于雕塑艺术中的一种,其主要史采用可塑性很强的粘土为材料,其制作过程需要经过模印、镶嵌以及镂、捏、堆塑、雕刻等多道复杂的工艺操作,再经高温烧制而成。根据陶瓷作品的不同用途,可以按照不同的制作方法制作出各种不同类型且又具有其特色的陶瓷作品。艺术家常常借陶瓷雕塑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借以反应当今社会生活的现状,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美的享受,又能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一份情趣。

1、陶瓷雕塑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雕塑品就是艺术家们把自然对象运用不同的雕塑工艺将其美化改造后转化为艺术形象而呈现出来的作品,有可能转换后不一定完全保留其本来的面貌,但却一定会着重突出其某一方面的典型面貌特征。陶瓷雕塑也亦如此,它也不完全是对自然对象的单纯摹拟,而是将自然对象其本身具有的自然美或者所隐藏的内涵美以较为理性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从陶瓷雕塑其艺术表现形式上来看,大概可以概括为写实和意象这两种形式。对于写实的作品来说,它更加要求作者忠于自然对象,但并不意味着是完全对自然对象的照搬,而必须有作者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基于对自然对象的形体结构及特征等理解基础上,经过作者的归纳概括,再运用相应的表现手法准确、丰富、生动且如实地将其艺术形象塑造出来,从而传达出作者内心所想要表现的内容。在我国传统的陶瓷雕塑中,写实风格的雕塑作品很受青睐,其对自然对象的细节刻划极为深入,更能给人一种逼真、细腻而朴素的自然美的享受。与写实雕塑相比,另一种意象形式的雕塑作品在艺术处理手法上更加突出作者对自然对象的理解与提炼这一方面。意象的表现形式是建立在写实的基础上的,其主要特点是根据对自然对象细致入微的观察后进而对其进行大胆的提炼,甚至对自然对象进行夸大概括,作者有意识地不受其自然形象的约束,把握其本质性的特征使其保留下来,刻划其最具表现力的部分,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意象作品的塑造既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所以作者自身的艺术修养与创作经验对塑造出来的作品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2、陶瓷雕塑作品的艺术魅力

陶瓷雕塑这一门社会艺术,之所以它不但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仍经久不衰,而且在当今的社会也愈发凸显其重要性,是因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价值。每一个陶瓷雕塑作品都有着其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内涵及其魅力价值,人们可以从中体会与感受到美的存在,甚至透过作品寄托自己的情感。形体美是陶瓷雕塑作品的一大艺术魅力所在。不同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雕塑讲究地是通过均匀的比例以及严谨的结构塑造使作品更具有空间立体感,带来人们一种视觉上的冲击与享受,从而赋予作品以生命力。而材质美是陶瓷雕塑的又一大艺术魅力。优秀的陶瓷雕塑作品,不仅仅追求的是其形体造型上的视觉冲击,选用精美的材质也尤为重要。在陶瓷雕塑过程中,选用材料本身的质感、色泽及图案样式会直接关系到雕塑时所采取的格调以及塑造加工方式,对塑造出来作品的审美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古代漫长的陶瓷文化发展历程中,不同时期的陶器材质所呈现出来的作品都体现出处于那个时代所特有的文化气息。

因此,在陶瓷雕塑创造过程中,只有在追求形体与材质的完美结合的前提下,才能塑造出更加生动、更加完美的陶瓷雕塑作品,作者所赋予作品的观赏价值与艺术价值才能得以更好的体现出来。

三、结语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这一大环境条件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从而渴望追求精神境界的满足,因而作为能够体现人们精神文明的陶瓷雕塑艺术就十分受到人们的青睐。透过作品,不仅可以传达出作者的态度与情感,还能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态度与理念。优秀的陶瓷雕塑作品不但具有形式美,能给人们视觉带来美的享受,同是还富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文化内涵美,潜移默化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情感与思想。由此可见,陶瓷雕塑艺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凸显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佘钦汉浅析陶瓷动物雕塑的艺术形式及魅力《潮洲日报》2008年8月18日第C03版

[2]赖双安论当代陶瓷雕塑的格调与品位《艺术大观》2009年10期

戏曲脸谱艺术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 篇8

陶瓷作为一种特殊的载体,常常将其他艺术门类的形式和语言与之结合。戏曲脸谱根植于传统文化当中,代代承传,表现了民族审美意趣,体现了时代特色,我们应很好地加以研究、应用,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融入现代文化与审美意识,创作出具有当代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脸谱题材陶瓷作品,使得戏曲脸谱艺术具有更深的意义和底蕴,使人们能从陶瓷作品中体味到深厚传统根源的民族文化所带来的满足和自豪。

1 戏曲脸谱艺术发展大略

有一种说法,人类远古时代,因为避蚊虫,在脸部及身体裸露的地方抹上泥土。久而久之,将各色泥土抹在皮肤上的人类体会到一种美。正如贡布里希在《秩序感》第二版序言中所说:“有一种‘秩序感’的存在,它表现在所有的设计风格中,而且,我相信它的根在人类的‘生物遗传之中’”。这也许就是脸谱艺术最早来源的一种。

在戏曲界以及相关领域的学者,普遍认为戏曲脸谱艺术是根植于“巫”、“傩”、“社火”等与人类息息相关的诸多行为中。戏剧家翁偶虹先生将戏曲脸谱艺术的源流概括为:“中国戏曲脸谱,胚胎于上古的图腾,滥觞于春秋的傩祭,孽乳为汉、唐的代面,发展为宋、元的涂面,形成为明清的脸谱。”无论是巫、傩、社火,还是图腾、代面、涂面,乃至现在非常成熟的戏曲脸谱,它们的共同点就是从人们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最终用于戏曲表演的一种化妆艺术,以符号化的图式表达着生活的诗意,以艺术化的秩序表现了生活又超越了生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表现力。这种特有的民族艺术样式,直透人物的心灵,因其个性鲜明而富有寓意,成为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是一种别样的特殊语言。这些艺术形象植根于民间,来源于民间,运用于民间,流行于民间,又反映着民间百姓生活,所以备受老百姓的喜爱。

2 脸谱的艺术特点及象征意义

戏曲脸谱艺术夸张的构图、明快的色彩、鲜明的寓意,使得这一艺术形式常常被姊妹艺术借鉴,在工艺美术领域里就广泛运用。戏曲脸谱艺术适于被借鉴、运用的特点是由戏曲脸谱艺术自身的魅力所决定。

脸面之一隅,可以描绘多少事物,可以承载多少情愁,而脸谱艺术以其高度概括的手法,将人物的形象、性格、品质了然于方寸之间。这也许正是戏曲脸谱艺术最吸引人的魅力所在。因此,图案式的构图成为实现这一目的的最好方式,随之形成了戏曲脸谱的各种图式。这些图式将艺术形式美中的对称、均衡、变化、统一、节奏、韵律、动精很恰当地运用起来,脸谱中的点、线、面,整体、局部在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的前提下已然做到繁简相宜、夸张有趣。这绝不是一朝一夕、灵机一动可以达到的。脸谱的图式是经过漫长的时间,在人们生活中不断地提炼,蕴含了无数人的智慧,逐渐发展到今天才臻于完美。长期以来,戏曲着重于表演者和观众的互动,戏曲的发展以观众的审美需求为推动力,从而做到在深层次对应着观众的审美情趣,充分体现了功能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鲁迅先生所谓“优伶和看客共同逐渐定义的”真是一语中的。

色彩运用的好在戏曲脸谱艺术亦是令人拍案的。色彩的纯度有其独特的语言,越是纯的色彩越是直接、鲜明、痛快淋漓,同时纯色之间的对比更加强了这种语言。民间有俗语曰“红配绿,看不足”,纯色在繁芜的人群与村庄、城市中特别的显眼,大凡民间艺术,都是这样浓妆艳抹的上场。

中国传统文化中色彩不仅仅是色彩,各种色彩都一一有其深厚的文化蕴意。表现在戏曲脸谱艺术中就是不同性格的人物脸谱由不同的主色调来表现,比如红色表示赤胆忠心,紫色表示智勇刚义,黄色表示骁勇善战,绿色表示侠骨义肠,蓝色表示刚直勇猛、桀骜不驯,黑色表示忠耿正直,白色表示阴险奸诈等等。

单一的好的构图和美的色彩,都不能尽数戏曲脸谱艺术的魅力,最关键的还在于彻头彻尾的象征手法的运用,从戏曲的舞台布置到脸谱,再到演员的唱念做打,脸谱小小的一笔勾勒,演员一举手一抬足都是戏,构成脸谱艺术较为确定的象征意义,着重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气质、道德品质,完成对人物的善恶褒贬的评价和宣扬。

3 脸谱在陶瓷彩绘装饰中的运用

陶瓷是材质、造型与装饰三者的统一。陶瓷造型和质地给陶瓷装饰提供了前提条件,陶瓷装饰为造型给予了生命,它们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并融为一体。质地构造了陶瓷艺术形象的肌肤肉质,造型赋予了陶瓷艺术形象的灵魂,装饰则造就了陶瓷艺术形象的丽质。从简单刻画到彩绘,从单一的装饰到综合装饰,形成了一系列的装饰技法,不同的装饰技赋予了陶瓷不同的审美趣味。

陶瓷还可以是一种载体,其他艺术门类大都可以很好的负载于此,两者的结合往往可以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陶瓷彩绘装饰艺术就吸取了中国书法和中国画的表现技巧,讲究画中有诗,书韵印趣。近年来,陶瓷彩绘又和其他装饰形式结合在一起组合成新的综合装饰方式,大大提升了陶瓷彩绘装饰艺术的审美意趣。当今,各种新材料的发展与运用以及各种表现形式的新组合,都必然会把新陶瓷彩绘艺术带入一个崭新的发展天地。戏曲脸谱艺术亦是如此。戏曲脸谱艺术被运用到陶瓷装饰中以后,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陶瓷艺术一种新的审美情趣。

现在许多陶瓷艺术中戏曲脸谱作为一种装饰题材广泛被使用,如陶瓷办公竹节脸谱杯、脸谱茶具、陶瓷脸谱屏风、陶瓷脸谱摆饰、五福脸谱瓶等等(如图1)。又如中国工艺美术师吴锦华在一只直径为87公分大的薄胎斗笠碗上绘制京剧脸谱藉此弘扬国粹文化(如图2)。大腕绘制历时一年,采用了苏州“双面绣”的技艺,在碗的内外正反互补位置上,绘制了448个净角脸谱。这件融汇了“成瓷之画,绘画之精”的薄胎瓷,把瓷器和京剧两个国粹文化集于一个载体,堪称“靖二妙、惊世之作、盖世脸谱无双碗”。笔者创作新彩作品时,也经常把脸谱这一题材运用到当中,作品《曲风》(图3)则是由陶瓷浮雕与青花装饰再加入了脸谱的元素进行创作,其并与景德镇传统青花、中国传统古老文字和传统戏曲脸谱相结合,更好地凸显了脸谱元素在陶瓷装饰上的应用,是一件并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作品,并在各省市中获奖。

结合对戏曲脸谱艺术的粗浅认识和笔者的创作,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戏曲脸谱艺术运用在陶瓷装饰中的心得体会。

1)脸谱艺术作为特殊的艺术形式(化妆造型艺术)与书法创作有相似之处。两者都是古老的艺术形式,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通过汉字的文字结构、用墨浓淡、落笔轻重、整体神韵等来表现文字的美感和书写着的个性;脸谱则是从一勾一抹的人物化妆中产生的艺术形式,通过用笔用色、点画结构来表现人物的气质、品格、情操。书法讲究笔法、墨法,将或雄奇或秀丽的风格都在笔力、墨法的恰当运用之下展现出来,脸谱的彩绘则借助画笔将或机灵或旖旎或狡诈的人物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戏曲脸谱艺术应用于陶瓷装饰时,若用上书法的用笔之神韵,效果会更好。

2)目前,戏曲脸谱艺术主要是运用在陶瓷新彩装饰中,无论工笔、写意,创作者均可尽情发挥,局限性小,可拓宽创作者的创作思路。由此提出,今后是否可以将其与颜色釉装饰或者粉古彩等装饰相结合。

3)脸谱的色彩与戏曲人物的着装色彩的强烈对比,更加强了戏曲脸谱艺术的色彩审美力。陶瓷的各种釉色作为整个装饰的背景色,是否也能起到服装色彩的衬托效果。

4)戏曲脸谱的魅力还在于与人物角色、人物动作融为一体,虽然表情、“脸色”都已经定格,但是人物的动态与之对比,形成了一动一静,亦静亦动的美感,使得脸谱活了起来。那么,陶瓷装饰中是否可以借鉴此一静一动的表达方法,通过一定故事情节的设计,或是从构图的角度,使得脸谱在陶瓷装饰中也鲜活起来。

4 结语

脸谱艺术运用在陶瓷新彩装饰上,不仅提高了陶瓷作品的审美价值,更增添了与其他艺术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魅力。由于脸谱自身的一些特性,构成了它在装饰上的简练、流畅,以及连续性、概括性与表现形式上的多样性等特点,也造就了脸谱作品从创作构思到制作成品的速度快、时间短等特点。因此,应用灵活、适应性强的戏曲脸谱艺术作为民间艺术之一,被广泛用于现代陶瓷装饰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将二者结合起来创作并非偶然,同样是中国传统艺术,同样是根植于民间,同样是将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艺术,二者本身的属性就决定了这种联姻,而运用的好坏却未必如脸谱的爱憎那样显而易见。本文是一个开始,还有待于更多的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们系统地解读这一系列论题。

参考文献

[1]张庚.中国戏曲脸谱艺术[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1993

[2]赵梦林.中国京剧脸谱[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3

[3]程宇宁.从京剧脸谱看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觉符号意义[J].湖南社会科学,2004(3)

[4]黄殿琪.中国戏曲脸谱[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1

[5]俞岚.戏曲脸谱与中国传统文化[J].美术大观.2009(1)

[6]李孟明.脸谱覃思[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7]秦方方.中国戏曲脸谱设计的审美价值[J].戏剧文学,2008(10)

[8]朱安平.传统戏曲脸谱的美术解读[J].艺术评论,2009(1)

[9]董健.20世纪中国戏剧:脸谱的消解与重构[J].戏剧艺术,1999(6)

[10]田有亮.京剧脸谱的文化魅力[J].文明,2002(3)

修辞手法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篇9

陶瓷艺术设计主要的工作内容是陶瓷艺术作品,创作者通过作品表现出陶瓷艺术设计的特色。陶瓷艺术作品是设计者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和塑造艺术形象所体现出来的对客观事物本质的一种把握,它拥有丰富、饱满的思想内涵和时代精神,通过各种形态、造型的因素,运用陶瓷艺术独特的设计语言,蕴涵了具象、抽象、象征、隐喻等艺术形式[1]。形态是表现陶瓷产品的主要设计语言,这种语言不同于文学语言,文学语言描述事物相对形态语义而言更为抽象。陶瓷艺术作品以有形实体给人传达直观的立体空间感受,同时能更好地表现出作品的内涵。文字符号是抽象化的图形,有完善系统的修辞形式。而陶瓷艺术形态是具体的形象,具有指意与传达的意义,其独特的设计语言与文学语言一样,都可以通过修辞手法达到丰富造型、美化装饰、增强视觉效果、提升作品内涵的作用。

1 陶瓷艺术作品中的修辞手法

在汉语言学术研究中,人们把“修辞”定义为说服的艺术,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表现手段、方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活动[2]。文学修辞目的是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而在陶瓷艺术作品中,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设计语言,运用比喻、夸张、叙事、幽默、比拟等特定的表现形式以提高陶瓷造型、功能、装饰及色彩等设计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方法或技巧。借鉴文学语言的思维特性,利用设计语言与修辞语言之间的相通性,巧妙地实现抽象语言与具象形态之间的相互转换,可以大大的丰富陶瓷艺术作品的创作修辞手法和艺术表现形式。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表现语言,主要以造型语言、装饰语言以及色彩语言为主,常见的修辞手法主要有隐喻、象征、叙事、夸张、幽默、比拟等。

2 陶瓷艺术设计语言修辞

2.1 造型语言修辞

陶瓷的造型、装饰经过火的“洗礼”后,产生了丰富的陶瓷艺术形态。形态有抽象形态与具象形态之分,同样造型语言也有抽象与具象之分。具象造型具有写实性质,能够直观的反映出事物的特征,对自然或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提炼概括,可以创造出新的陶瓷形式。抽象造型的概括取舍比具象造型更为大胆,具有简约化、符号化的特征。陶瓷造型的实现是陶泥和火交融的过程,也是陶瓷造型艺术形式美表现的过程。陶瓷造型语言以其大小、长短、高矮等体量上的变化达到丰富作品的目的,以量的多少传达出作品意境。结合隐喻、象征、叙事、夸张等修辞手法,给人产生认同感。由于在陶瓷艺术作品中,不同的人存在个体差异,在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等方面都不一样,因此,陶瓷造型语言产生的意义也不一样。不同的造型语言也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如曲线使人感觉亲切、直线使人感觉理性。具象的造型更适合用叙事、比喻、比拟等手法对所要表现事物进行修辞,抽象的造型用象征、隐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表现更能传达作品意境。

图1利用相对抽象的造型塑造了男女之间甜蜜的生活,以“心”形寓意心心相印,以形体高矮表示男女,其中蕴含了隐喻、象征、叙事等修辞手法。

2.2 装饰语言修辞

陶瓷装饰起到对造型的补充与美化作用,可以进一步强化作品的形式美感和内涵。随着现代科技与工艺技术的发展,装饰语言的修辞手法比造型语言修辞更为自由活泼。可通过在陶瓷坯体上进行堆雕、刻写、镂空处理,装饰可以在釉上、釉下和对釉本身进行,采用贴花、喷花、印花、刷花、刻花、划花、剔花等进行装饰,釉彩本身也可以进行装饰,有釉下彩、釉中彩、釉上彩之分。装饰语言十分丰富,题材更是广泛。有神话故事、历史演义、生活场景,也有花鸟虫兽、吉祥图案、山水、人物、书法艺术等各种装饰题材。在修辞语言上也有抽象的点线面等装饰表达,也有具象的写实描绘。修辞手法更加的丰富多样,常见的也有比喻、夸张、叙事、象征、借代等。如用吉祥图案寓意美好事物,以梅兰竹菊比喻成四君子等等。图2瓷盘的装饰绘写了梅兰竹菊四种植物,采用象征修辞手法,以此来象征君子的气节与风格。

2.3 色彩语言修辞

陶瓷装饰的颜料十分丰富,既有釉下青花、高温颜色釉,又有釉上粉彩、古彩和新彩,尤其是新彩颜料更是种类繁多齐全,可以表现多姿多彩大千世界[3]。陶瓷艺术设计中,面对人的需要,在运用釉彩时要注意人的心理与生理特征,根据色彩的物质功能进行装饰,同时也需要考虑陶瓷色彩的象征功能。色彩对陶瓷作品进行装饰时,对作品的内容、结构以及情调等都会进行改变,这也因为色彩受到时代特征的影响,如当时社会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以及艺术追求等。采用修辞手法对色彩进行装饰,就需要根据陶瓷材料的特点、造型的内涵、画面主题等确定选用色彩,使陶瓷色彩与我们的生活、工作相协调。一般可以用叙事、象征、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现色彩,如象征皇家特征的黄色、红色、紫色等,象征青春的嫩黄、嫩绿等色彩。图3盘龙花瓶采用大红与金色,显得华丽辉煌,隐现出皇家贵气。

3 陶瓷艺术设计修辞手法

3.1 隐喻

在文学语言中,隐喻是比喻修辞方法的一种。在长期的语言实践和思想活动中,隐喻不仅仅当做一种语言修辞的表达手段来运用,更多的时候是作为一种认识事物的认知手段来运用,体现了一种形象化的思维能力[4]。这种形象化的思维能力运用到陶瓷艺术设计中,通过外在的形态、内在的功能含蓄地表现出作品的内涵,表现出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主观意识。根据作品与事物之间不同程度的联系,如形态、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等,使人能在体验作品过程中,产生比较作用。如利用仿生设计手法进行创作,以形态寓意产品的功能,以理念寓意审美艺术等。图4是陶瓷,以色彩与形态作为设计语言,采用隐喻的手法,以自然动物作为创作元素,上规下鬲,有三只空心的足,在自然界并不存在三足动物,但采用隐喻的手法,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一种抽象而模糊的意涵。

3.2 象征

象征是通过容易引起联想的特定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也就是用具体的形象来表现某种抽象含义,即“托义于物”[5]。陶瓷艺术设计中的象征修辞手法通过陶瓷作品间接或直接地表现出作者的思想与感情,以具象的形态表达出隐含的另一层意思。利用象征修辞手法关键在于陶瓷作品与需要表达事物之间的神似。在陶瓷设计中可以借助象征美好事物的形象特征、人们约定成俗的经验认知行为、文字语言的相通性以及色彩图形的象征意义等来进行设计表达,可以借助造型、色彩以及装饰等达到象征功能的作用。图5陶瓷咖啡杯造型很普通,采用31个数字符号环绕碟底进行装饰,每个数字代表一天,杯子上装饰有三角图标,当图标指向其中的某一数字时,就表示当天的日子,这难道不是一份生活中的日历么?也在提醒你是否每天来杯咖啡,每天享受生活呢?图6陶瓷键盘茶杯设计通过放大键盘的造型,采用夸张与象征的修辞手法,似乎在告诉人们一种传统与现代,人文与科技之间联系,象征科学技术的发展。

3.3 叙事

叙事是叙述的语言艺术和实践。叙事性研究,即研究何种因素构成叙事从而使作品具有叙事的特征[6]。叙事修辞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研究运用,就需研究以陶瓷艺术作品为媒介的叙事特征。从陶瓷作品叙事构成来看,主要包含的设计师或艺术家、陶瓷艺术作品、用户或是受众。陶瓷艺术作品是主体,其中又可以通过对形态、色彩、表面装饰等要素进行组织以求达到叙事盘的特征,其目的是为了增强陶瓷艺术作品中形态语言的表现力,使人们和作品产生强烈的共鸣,使体验者更加易受感染和认同。在以陶瓷语言作为叙事的过程中,需要叙述表达的“故事”或“艺术语言”处在本义与转义的相对位置,通过艺术语言对叙述的“故事”进行分解、重构、组织等,达到传达信息的作用。图7为五彩水浒人物故事盘,盘心画面故事取材于《水浒传》,叙述了一个关于呼延灼打败关胜,并使之归降的故事。画面人物刻画细腻到位,场景渲染紧凑,色彩丰富,线条流畅洒脱。图8陶瓷调味瓶用了抽象的人物造型,单元形经过不同的组合变化后,像是在叙述一个久别重逢的故事,也许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或许是重逢的恋人,或昂是亲人间的相拥,叙事的修辞手法用得恰如其分。

3.4 夸张

夸张是指依据一定目的,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对事物作出扩大或超出事实的描述和表现[7]。

夸张修辞手法是将事物进行适度的扩大或缩小,在陶瓷艺术设计中以陶瓷形象适度夸张反映出某些事物的特征,可以使人更加真实的把握事物的本质。陶瓷造型设计中融入夸张修辞手法可以提升陶瓷产品的艺术性,能引起受众知觉上的共鸣,给人以强烈的感受[8]。陶瓷作品采用夸张手法比工业产品更为自由,主要是形态语言丰富,工艺和技术发展成熟。陶瓷艺术设计中的以形态、色彩、材质等语言,用夸大、缩小、意涵等夸张类别,通过夸张表现的陶瓷形象与事物原特征之间存在联系与差别,与客观事物相比较,经过了变形处理,是强化了对象的主要特征,抽象弱化了次要特征。图9茶壶设计采用日月云彩为造型元素,利用夸张表现手法,缩小了原有事物的形态,使日月云彩跃然于壶体上。图10烟灰缸设计,采用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面积对比,把人嘴进行了极度的夸大,给一种可爱之感。

3.5 比拟

在语言运用中,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这种修辞格叫做比拟[9]。比拟主要有拟人和拟物两种表达方式。在陶瓷艺术设计中,借助造型语言,对形态进行提炼、概括后,以具象或抽象的表现形式赋予陶瓷作品人的形象、思想、行为、情感等,使之成为具有人性化的特征。相反,把人物形象、思想、情感、行为等通过陶瓷造型语具象或抽象化成“物”,或是以“物”拟“物”,实现陶瓷作品的拟仿之变。因此可以说比拟是陶瓷作品的人化或物化过程。两种事物或人在比拟过程中,彼此之间的联系可以是跳跃的,也就可以是朦胧的,表现的作品能栩栩如生,也能抽象神似。以陶瓷艺术作品表现美好的事物,可以使人感觉亲切,而比拟厌恶的事情,却能使人更加讨厌,甚至深刻得发人深省。在陶瓷艺术设计正确的运用比拟修辞,使用户或受众可以直观的了解事物形象,增强人的感受,引起人的情感共鸣。图11餐具设计通过数量的增加和色彩对比,把整套餐具比拟成晕开水纹,增强了茶水之间的联系。图12的茶壶造型利用了女人的腿作为把手,拟人修辞手法一目了然。

4 结语

在许多艺术与设计作品都存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成为了人们认知事物的一种方法。陶瓷艺术设计中的修辞手法,是人们认知陶瓷材料、陶瓷造型、装饰工艺以及釉彩表现的一种方式,大大开拓了创作者的思维,延展陶瓷艺术作品表现的途径与方法。在陶瓷艺术设计中运用隐喻、象征、叙事、夸张、比拟等修辞手法,能使陶瓷艺术作品更加具有人情味,内涵更加丰富,主题更加突出,审美情感更加强烈。文学修辞方法种类繁多,运用到陶瓷艺术设计中的修辞手法也远不止以上几种,还有诸如借代、置换、指代、重叠等修辞手法,在不同艺术类别中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是一个值得艺术创造的人们追求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蔡扬业.意境—陶瓷艺术设计之魂[J].装饰,2005,148(08):96

[2]李辉.基于文学修辞形式的现代图形设计[J].包装工程,2010(6):101~104

[3]熊军.浅谈陶瓷装饰中的色彩运用[J].中国陶瓷工业,2006,16(03):58~59

[4]周昌乐.作为认知手段的隐喻及其涉身性分析[J].心智与计算,2008,(3):272~278

[5]薛飞.托“义”于“物”巧抒情—浅谈象征手法[J].同学少年,2010(04):09

[6]李沁茹.叙事性景观设计的修辞策略—从文学叙事到景观叙事的空间转向[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10,16(06):12~16

[7]谢孟颐.论幽默广告在视觉表现中的夸张手法[J].装饰,2004,131(03):78

[8]黄金发,张小珍,程金霞.陶瓷产品造型设计的夸张表现手法[J].中国陶瓷,2010,46(02):34~37

浅谈陶瓷艺术在灯饰产品中的运用 篇10

关键词:陶瓷 灯饰 产品 艺术

在物质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人们渴望得到更多文化的享受,很自然地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环境。在这一因素推動下,陶瓷灯具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与室内家居融合在一起,受到人们的追捧。

一、陶瓷文化带动灯饰文化

陶瓷在中国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它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功能极为广泛,用于灯饰产品中更是独具一格。

1.情感的必然性

任何产品除了实用功能外,还附带情感,内涵是丰富的。传统的陶瓷作品晶莹温润,富含魅力,但是缺乏实用功能;现代灯饰产品多样、实用,但是缺少生命力。灯饰产品可以借鉴陶瓷形态方面的优点,即质地完美无瑕、质感圆润,造型简洁而不简单。

同时,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情感的削弱,人们渴望在使用高科技的同时,精神上也能得到满足,对于文化、生活环境的要求也有所提高。陶瓷由天然材料制成,土的质感、手工的痕迹、自然的装饰变化,就成了很好的情感的物化符号。陶瓷本身与环境融于一体的特质也可被广泛应用于设计当中。

2.环境的和谐性

陶瓷灯具采用天然矿物质原料加工而成。从属性上看,它与石灰、水泥、玻璃等相同,都是属于硅酸盐系统,也都是建筑装饰材料。它与钢铁又在制造工艺方面有相同点,都要经火的烧制与冶炼。另外,陶瓷与木材也有天然的相似性,并且陶瓷与木材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配合使用最多的材料,是一对上佳搭档。因此,陶瓷灯具可以与其他材料和谐相处,具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3.设计理念的渗透

现在,灯具设计师、消费者都把灯具看作艺术品。在这一背景下,陶瓷的艺术特点开始在灯饰设计领域发挥作用。陶瓷本身具备独特的艺术形态语言和丰富的表现力,“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瓯”“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就是赞美陶瓷艺术价值的佳句。越来越多的灯饰产品开始将陶瓷元素引入设计中,不仅仅有造型的借鉴,还体现了陶瓷本身蕴含的深层次的文化因素。

二、陶瓷灯饰的魅力

每一件陶瓷灯具作品都由陶瓷材质、造型和装饰、光影等基本要素组成,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文化特征。陶瓷灯具在实用的前提下,具有造型规整、装饰多样、内涵丰富的特点。

1.泥巴的魅力

陶瓷是由风化的岩石(瓷土)与水所塑造的,并经火的烧制而形成的坚硬物质,因此陶瓷被称为再生的岩石。由瓷土与水混合在一起形成“泥”的状态,而“泥”有极强的可塑性。通过各种成型和装饰手法将“泥”加工塑造成各种形状,具有多种色泽、肌理效果,这就是陶瓷独特的艺术语言。

陶瓷灯具身上所具有的魅力源于它材质的特殊美感和陶瓷材料的工艺特性——泥性之美。多种工具在泥上揉、压、刻、雕、贴、堆、塑等,形成触觉肌理。泥料材质语言鲜活,可有强化、粗细的比对,水含量不同的泥料干裂后形成不同的肌理语言——或光华滋润,或粗糙奔放,使得陶瓷灯具更具特色。

2.造型的魅力

陶瓷灯饰的成型方法有捏塑法、泥条盘筑法、手工拉坯法、模制法等。陶瓷灯具的装饰方法有很多,有坯体本身的装饰,也有不同的色釉装饰,还有几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装饰等。陶瓷灯具追求在材料、成型、装饰技法上的自然天成的美,达到人为装饰美与天然美一体,实现胎质美、釉色美的高度统一。如陶瓷薄胎灯具有“薄如纸,明如镜,白如玉,声如磬”的特点,薄似蝉翼,亮如玻璃,轻若浮云。制作时在瓷器胚体上通过镂雕工艺,镂雕出许多有规则的“玲珑眼”,然后施以釉,烧成后这些洞眼成半透明的亮孔,配以青花图案,十分美观。当灯打开时,光与影给你营造出浓浓的中国情。

3.窑变的魅力

陶瓷不同于其他艺术,其特征在于“火”。陶瓷也被称为“火的艺术”,是“火中取材”,烧制的过程即是装饰的过程。古代陶瓷艺术中许多陶瓷釉色的发色和产生的窑变、结晶等变化,都是在火的烧制过程中产生的,因此说“火”是陶瓷重要的装饰元素。

陶瓷灯具通过材料、工艺的转变而改变原有的色彩,打破常规,使灯具既富传统性,又具有现代时尚感,颜色更加丰富多彩。陶瓷灯具的色彩存在特殊性,它跟釉色有关,釉在火中发生化学变化,而在烧制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使陶瓷灯具可以创造出行云流水、斑斓夺目、五彩缤纷的颜色釉,色彩瑰丽、意境美妙,充分展示冰与火般的魅力,这是其他材质灯具所无法比拟的。

4.绘画艺术的展现

陶瓷灯具与字画、古玩、绿色植物等的作用一样,一方面,它作为独立的艺术品具有审美的艺术价值;另一方面,它以实用的形式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同时起到装饰室内和点缀环境的作用。 陶瓷代替玻璃制成灯罩,并在灯罩上绘制山水、人物等图案,如双燕牡丹、写意婴戏、混水荷花、清明上河图、梅兰竹菊等,或随意勾勒一两句耐人寻味的诗词,再配上精致的木制灯座,这种古色古香的陶瓷灯具清新典雅,独具特色,成为现代家居装饰中的一大亮点。

三.陶瓷灯具的发展趋势

陶瓷灯具以其高档的品质和别具一格的艺术美感在灯具中独树一帜。其作为一种生活用品,从产生之日开始,就和艺术密不可分,无论是器形还是纹饰,都是艺术的创造。

陶瓷灯具是在西方工业化生产日益发展、机械化代替了手工制作的大背景下产生的。虽然大工厂生产出来的瓷器比手工瓷器更为精细、工整,而且价格更便宜,然而这种整齐划一的产品缺少个性和变化,于是崇尚个性,崇尚自然朴实的风气开始在迅速传播。展现陶瓷制作者个人特性或者根据购买者个性定制的陶瓷灯具越来越受到欢迎,陶瓷灯具作品的造型和表现手法也越来越丰富,不再限于日常用的灯具,更向着艺术品的方向发展(见下图)。

灵巧的双手创造出不凡的美丽,再经过窑火的高温煅烧,使坯与釉形成致密坚硬的质地,在其表面创造出丰富的艺术效果——陶瓷灯具充分发挥了陶瓷材料的审美特性,表达了人类自身的情感,唤起人们与大自然久违的对话。更重要的是,陶瓷灯具不仅仅是用来照明的生活用品,它还能让人安宁下来修身养性,排解积累在人们心灵上的忧虑和郁闷,缓解现代生活的紧张感,增添一种全新的人性化生活审美情趣。

灯饰产业是一个光明的产业,每一盏灯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这就是一种文化,这也将成为中国陶瓷文化概念的组成部分。从文化的角度、从人文传统的角度来看,陶瓷灯具是一种富有文化内涵的艺术。

参考文献:

唐诗中的陶瓷艺术 篇11

古代陶瓷艺术中的体育元素表现形式主要包括:(1)蹴鞠;(2)马球;(3)捶丸;(4)棋类;(5)摔跤;(6)射箭;(7)杂技;(8)其他游戏类。体育元素在古代陶瓷艺术中的风格主要包括:(1)简约古朴的自然风格;(2)自发记录的写实风格。

现代陶瓷艺术中的体育元素表现形式与艺术风格也有自己的特点。陶瓷艺术对体育活动与赛事的精彩瞬间有很多精彩的作品记录了那个欣欣向荣的时代,富含体育元素的陶瓷作品俯拾皆是。陶瓷作品遍及艺术陶瓷、日用陶瓷和高新陶瓷三大类别,青花、粉彩、青花玲珑、颜色釉等技法均有展示。(1)神形兼备 的雕塑类 陶瓷。景德镇 瓷雕中具 有代表性 的刘祖然 的《赛跑》、何 念棋的《游泳》、《打篮球》、《少年运动员》(组雕)、曾二东的《滑冰》、《推铅球》、蔡敬标的《踢足球》、吕品昌的粗陶作品《阿福之家》等都是艺术陶瓷精品。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陆军教授创作的“陆氏童”系列作品中反映民间体育题材的占有很大比例。(2)意味深长的绘画类陶瓷。1983年在北京举行的中国长城杯国际足球锦标赛采用的奖品是景德镇市艺术瓷厂提供的荣获国家金质奖的高级粉彩薄脆花瓶。这些粉彩花瓶造型挺拔秀丽,瓷质细腻,薄如蝉翼,绘有名山大川风景和花卉翎毛等图案, 是世界陶瓷产品中独一无二的精品。其本人在《景德镇陶瓷》杂志撰文《我与体育陶艺的不解之缘》讲述了他因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失利为触动因素开始体育陶艺创作,为体育陶艺的创作而学习体育文史知识,简述了《盛世风流》八大体育陶艺系列作品的创作过程。

体育元素在现代陶瓷艺术中的风格:(1) 生动形象的写实风格。以中国古代体育项目为创作素材的仿古现代陶瓷作品偏好儿童游戏等题材,弱化体育竞争的残酷性,抽离出力量、速度、向上、健康等体育元素,只向人们展示体育的活力、健康、活泼、动感美,同时加入现代制陶技术的精良技法,使作品或更加细腻精美,如薄胎瓷,或更加气势磅礴,如大型壁画。现代陶瓷在新的烧制技术支撑下能考虑更多体育动态艺术的特点, 烧制成的作品能完整表现体育文化内涵。现代技术使陶瓷艺术对体育元素的表现力更强。(2) 想象丰富的写意风格。与古陶瓷不同的是 , 现代体育陶瓷表现主题突出,创作主动性强,创作意图明显。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给景德镇陶瓷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以运动和奥运为主题,创作了大批优秀的陶瓷作品,广受中外奥运观众和游客的喜爱, 将体育陶瓷制作水平提升到了国际水平。景德镇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特许商品”的制作城市,推出了以奥运为主题的陶瓷产品,它们创意新颖、设计独特,充分展现了中国特有的奥运体育文化, 将景德镇陶瓷以体育的名义再次推向全世界。(1)投资收藏品。例如:《荣誉、辉煌》纪念珍藏瓷、白色胎质的奖杯瓶、双耳鼠耳、花香五洲、情聚中华、盛世将军瓶、《八十七神仙图卷》青花大龙缸、奥运龙腾杯、奥运凤凰杯、奥运牡丹杯、奥运竞技杯、《中华神猴喜迎奥运》系列瓷画、“圆梦”瓷瓶等等。(2)纪念品。由景德镇陶瓷艺术家设计并烧制的七十三款陶瓷作品成为北京奥运会的特许商品, 在充分展现中国独特的奥运文化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景德镇陶瓷艺术的魅力。(3)综合装饰品。青花元素的应用是景德镇陶瓷艺术在北京奥运会上展示的又一亮点。如:奥运礼仪服中的青花元素系列、奥运支线北土城站具有“青花瓷”特色的出入口、青花元素的电话亭、祥云小屋等等。

2、体育元素在景德镇陶瓷艺术中应用的直观体现

体育元素与景 德镇陶瓷 的成功联 姻为我们 带来以下 有益启示,值得体育界和陶瓷界共同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精美丰富的体育陶瓷作品为我们打开了一副关于从古到今体育发展的完美历史长卷。自人类发端古代先民就从生产生活中提炼出许多可供传承的知识技能,如捕鱼、狩猎等技能,从而有了游泳、奔跑、跳跃、投射、蹴鞠、马球、摔跤、武术、棋类、身体操等,可以说战争的深入发展大大加快了古代体育项目的快速大量产生。现代体育发展专业化程度更高, 科技支撑尤为重要。新中国成立使国家政局再度稳定,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使国民经济获得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中国现代体育事业的蒸蒸日上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北京2008年奥运会正是对中国现代体育事业发展的肯定和展示。陶瓷艺术就像一个有着厚重文化积淀,慈祥、睿智、经历丰富的祥和历史老人,用他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记录、解读、思考、诠释着中国体育几千年的风风雨雨。有简单淡雅的素描(粗糙拙笨的古代体育陶器),有严整朴实的工笔和国画(严整专业的现代体育艺术陶瓷、体育日用陶瓷和高能体育陶瓷器械),也有浓墨重彩的水彩(时尚热烈的精美奥运陶瓷)。将它们串联起来组成一幅关于中国体育和中国陶瓷发展长长的历史画卷。

体育陶瓷塑造和表现的是体育娱乐项目给人带来的休闲娱乐感受,各种体育文化思想通过奥运会的申办进入中国体育界,这些思想经汇聚升华形成一个全新时期的中国体育文化, 或称为奥运文化。景德镇陶瓷业恰在此时提出瓷都振兴计划,并获得了北京奥运会特许瓷烧制资格,首次大规模有意识地运用体育行为艺术,大量量吸吸纳纳体体育育元元素素为为陶陶瓷瓷作作品品创创作作服服务务,, 开开创创了了陶陶瓷瓷艺艺术术与与其其他他姐姐妹艺术的交流与融合。奥运陶瓷以精巧美观等特点广为全世界人民接受, 欢乐祥和的热烈奥运氛围凝固于奥运陶瓷中而被世人永远铭记。这是景德镇和中国体育事业共同的盛事,是双赢的局面。体育与陶瓷结合是未来陶瓷创作的热点方向之一, 也是体育在传媒领域的一大突破和创新。为此,体育与陶瓷产业工作者都应认真总结经验,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把我国体育事业和陶瓷产业推向新的发展高度。

3、景德镇陶瓷艺术中的体育元素应用策略

3.1、体育主管部门的责任

体育主管部门应从北京奥运会上景德镇陶瓷与竞技体育赛事成功联姻的案例中认真分析如何借助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力提升体育影响力。将其他艺术欣赏观众转化为体育人口,使他们关注体育,欣赏体育从事体育。没有其他艺术形式参与的奥运会是不成功的奥运会, 最少不是北京奥运会这样具有空前影响力的一届奥运会。奥运会本身也具有其他艺术无法比拟的恢弘震撼力和影响力,引导和研究奥运会等重大体育赛事与其他有内涵的艺术形式或产品的交融是体育主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3.2、体育院校的研究优势

陶瓷与体育的结合给体育院校教育也带来新的启示。体育可称为其他艺术形式对美诠释的题材, 那么体育院校作为体育理论(包括体育美学 )研究的前沿阵地 ,更具有研究能力优势。体育院校可开设一门体育与艺术交叉课程, 专门从事体育艺术价值开发研究和普及。

3.3、陶瓷艺术家的源泉

陶瓷艺术家应从景德镇陶瓷在北京奥运会上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中获取更多灵感,开拓创作思路,转变风格,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从时尚的体育元素中汲取无尽的创作源泉。

3.4、陶瓷厂家的商机

上一篇:大学统计学教学模式下一篇:青少年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