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少年卫生学

2024-08-15

儿童少年卫生学(精选9篇)

儿童少年卫生学 篇1

摘要:本院以改革儿少卫生学实验课程为重点, 通过更新实验内容、更新实验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强化对专业技能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训,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儿少卫生学,实验教学,改革

儿童少年卫生学 (简称儿少卫生学) 是研究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与其外部环境 (主要包括学习和生活环境) 及遗传的相互关系, 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 是预防医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 是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 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儿少卫生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还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在将来相应的工作岗位上结合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并为进一步钻研、提高奠定基础[1,2]。

我校传统的儿少卫生学教学有实验教学环节, 但由于仪器设备陈旧, 师资力量缺乏等原因, 实验课时少且大多以放教学录像为主, 导致学生毕业之后在工作岗位上不能尽快适应工作, 不能综合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工作能力较差, 极大的影响了人才质量。因此, 我校针对儿少实验教学进行了初步改革, 旨在让实验教学贴近学生将来的工作实际, 让实验成为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分析问题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以期学生工作后能尽快适应岗位需要、开展工作。

1重新编写实验教学大纲, 确定实验课时, 精心选择实验内容

以往在教学资源及师资力量有限的情况下, 实验教学大纲所编写的内容相对浅显和单薄, 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实验课程的需要, 因此对教学大纲进行了重新编写。实验课时由以往12学时调整到现在的18学时。实验内容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 在保留以往传统实验的前提下, 加入了一些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如:生长发育的调查和评价, 健康促进学校活动方案的编制等等。以往的实验只能涉及理论课程的部分章节, 调整后的实验内容涉及到理论课程的大部分章节, 实验内容的丰富让学生能较好的掌握所学的理论, 并将其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

2更新实验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的兴趣

由于师资力量以及实验资源的缺乏, 以往的实验教学主要是以观看教学录像或者采用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 学生觉得枯燥乏味, 老师也没有激情。由此, 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手段, 将观看教学录像改为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例如之前针对“生长发育的测量”这一内容时只让学生观看教学录像, 该录像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拍摄的, 不仅录像资料陈旧, 图像不够清晰, 而且其中部分测量方法、内容也已经有所改动, 不能适用于当今预防医学本科生的教学需要。因此, 在购置了身高坐高计、杠杆式体重秤、皮褶厚度计、握力计、背肌力计等仪器之后, 该实验内容就由学生2人一组, 进行组内互相测量。教学手段的改变, 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由此得到巩固,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规范化操作技能, 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改善实验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方法上也有一些改进, 以往的教学大多是“填鸭式”, 实验课前半个小时大多是由老师在讲台上一口气将实验的目的要求、内容、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等全部讲完, 后面的时间由学生进行相应的实验内容, 这样的方法尽管给了学生更多自主实验的时间, 但是往往得不到很好的效果, 因为大多数学生都是依葫芦画瓢按照实验步骤完成, 没有动脑筋去思考为什么做, 为什么这样做, 最后的结果通常是学生在结束了该实验之后就忘记了相应的知识, 当遇到类似的问题依然不知道怎么解决。因此, 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 课堂上注意与学生的互动, 主要采用头脑风暴、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 在进行实验目的要求、内容、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的讲解时注意启发学生自主思考, 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3]。学生对这些教学方法非常的认同, 实验报告反映出学生对结果的分析解释, 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都比以往好了很多。

通过对改进前后学生的儿少理论及实验成绩进行分析, 发现学生的理论和实验成绩均有所提高。通过召开师生见面会, 老师和学生对实验改革的成效也都给予了肯定。教学内容的充实、教学手段的更新, 教学方法的改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助于其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为医学实践领域输送更多优秀的全面人才, 仍需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以期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季成叶, 刘宝林.儿童少年卫生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2]叶广俊, 刘宝林.儿童少年卫生学发展与展望 (J)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2002, 8 (3) :380-384.

[3]王嘉淇, 张艺潆, 祝丽玲, 等.参与式教学在预防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9, 32 (4) :79.

儿童少年卫生学 篇2

目录

课程简介 课程目标

教学时数分配表 教学内容

绪论

第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第二章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第三章生长发育调查和评价 第四章儿童少年心理卫生

第五章儿童少年健康监测与常见病预防 第六章教育过程卫生

第七章儿童少年伤害与健康危害行为 第八章学校建筑和设备卫生 第九章学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第十章学校卫生监督

课程简介

儿童少年卫生学(以下简称儿少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少年身心发育规律和特点,研究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状况以及与他们学习和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制定相应的卫生要求和卫生措施,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育,为成年期的健康奠定良好基础,从而达到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本课程内容包括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儿童少年主要健康问题、儿童少年卫生服务等三部分。其总任务是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了解和掌握儿少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儿少卫生学的相关技能操作,把学生培养成为在儿少卫生学方面具有初步独立工作能力的卫生医师。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课堂讲授、自学、演示、讲座、实际操作等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采用提问、作业、考核等方式进行学习效果评价。

本大纲适用于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建议本课程理论课为54学时,实验课为18学时,共72学时。

课程目标

儿少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的新发展,培养学生在儿童少年卫生方面具有初步独立工作的卫生医师。

1.掌握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儿童少年身心健康问题的流行特征与群体预防、儿童少年脑力负荷特点以及教学过程、教学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2.掌握人体测量与评价方法、学生常见健康问题筛查方法,学习疲劳评价和学校建筑设备卫生监督方法,熟悉骨龄评价和心理测验基本原理与应用。

3.培养学生运用儿少卫生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开展儿少卫生(学校卫生)工作实践。

教学时数分配表

内容 绪论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生长发育调查和评价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

儿童少年健康监测与常见病预防

教育过程卫生

儿童少年伤害与健康危害行为

学校建筑和设备卫生 学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学校卫生监督

学时分配 4 2 4 8 8 8 4 4 8 2 合计

绪论

一、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儿童少年卫生学的概念、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熟悉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学科特点、学习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儿童少年卫生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形成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简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儿童少年卫生学学科理论基础及主要研究内容。难点:儿童少年卫生学学科自身的学科理论和知识体系。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四、专业外语词汇

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儿童少年卫生学)

五、思考题

1.儿少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2.在儿少卫生实际工作中,必须考虑到中小学生的哪些特点? 3.如何采取正确的学习技能和方法来学好儿少卫生学?

第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一、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生长发育的基本概念和一般规律;掌握青春期的概念、青春期体格与生理功能、运动能力发育的年龄性别特点以及性发育的主要表现。熟悉生长发育的年龄分期;熟悉大脑发育的基本进程和儿童少年各年龄期的心理发展特点。了解青春期的内分泌变化,青春期的启动机制。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生长发育的基本概念和一般规律。难点:青春期的内分泌变化和启动机制。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四、专业外语词汇

Growth(生长)Development(发育)Maturity(成熟)

Cephalo-caudal pattern(头尾发展律)Centripetal pattern(向心律)

Peak height velocity(生长速度高峰)Growth pattern(生长模式)Canalization(生长轨迹现象)Catch-up growth(赶上生长)Critical growth period(关键生长期)Adolescence(青春期)

五、思考题

1.简述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2.简述青春期的分期及各期发育的主要表现。

3.男女青少年平均身高最高差异约10cm,结合体格发育的年龄性别特点,分析其差异的原因。

第二章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一、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影响生长发育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掌握生长长期变化的概念及主要表现。熟悉生长发育长期变化的原因。了解生长长期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遗传因素和营养、体育锻炼等环境因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难点:生长长期变化的原因及对人类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四、专业外语词汇

Twin study(双生子研究)Nutrition(营养)

Physical exercise(体育锻炼)Daily life system(生活作息制度)Secular growth change(生长长期变化)

五、思考题

1.简述遗传对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影响。2.试述营养对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影响。

3.生长长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对人类有何影响?

第三章生长发育调查与评价

一、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生长发育调查的目的、原则和指标的选择;横断面调查及追踪性调查的概念和目的;生长发育评价的内容。熟悉生长发育调查的实施步骤;常用生长发育评价方法(离差法、百分位数法、曲线图法、相关回归法、营养状况评价法、指数法及发育年龄评价法等)。了解半纵向调查方法;常用指数及派生指数的评价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生长发育调查的方法和实施步骤。难点:现场检测和质量控制;相关回归法。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四、专业外语词汇 Survey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生长发育调查)Morphological parameter(形态指标)Functional parameter(功能指标)Constitution parameter(身体素质指标)Psychology parameter(心理指标)

Cross-sectional investigation(横断面调查)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追踪性调查)Semi-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半纵向调查)

Appraisal standard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生长发育评价标准)Index method(指数法)Deviation method(离差法)Percentile method(百分位数法)

Standard deviation score method(标准差分法)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method(相关回归评价法)Growth velocity(生长速度)

Development age appraisal(发育年龄评价法)Nutritional status appraisal(营养状况评价法)

五、思考题

1.试比较横断面调查和追踪性调查。

2.在进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时,应如何加强质量控制?

3.如果让你组织本地区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调查,请你制订出一个周密的调查计划。

4.若对两个集体儿童发育进行比较,请列出常用的两种方法,并说出其优缺点?

第四章儿童少年心理卫生

一、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心理卫生的概念;掌握儿童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掌握儿童行为指导的概念、原则和技能。熟悉儿童少年心理卫生工作的目标;熟悉学校心理教育的概念和原则。了解儿童少年心理社会发展的影响因素;了解青春期心理咨询的概念、形式和原则。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儿童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儿童行为指导。难点:儿童少年常见心理卫生问题的鉴别;心理咨询的技能。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堂实习。

四、专业外语词汇

Mental hygiene(心理卫生)Mental health(心理健康)

Mental health problem(心理卫生问题)Behavior problem(行为问题)Behavior disorder(行为障碍)Behavior guidance(行为指导)Psychological counseling(心理咨询)

五、思考题

1.儿童少年心理卫生工作目标是什么? 2.儿童时期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有哪些? 3.儿童行为指导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4.学校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五章儿童少年健康监测与常见病预防

一、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健康监测的含义和指标及其实施方法;掌握与学习、生活习惯关系密切疾病(近视眼、龋齿)的发病特点、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熟悉儿童少年患病率特点及主要死因;熟悉营养相关疾病和成年期疾病的预防。了解近视的形成机制;了解沙眼、弱视的防治措施。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近视、龋齿的防治。

难点:健康监测的质量控制;近视的形成机制。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四、专业外语词汇

Health surveillance(健康监测)Myopia(近视眼)

Refractive error(屈光不正)Refractive myopia(屈光性近视)Axial myopia(轴性近视)Dental caries(龋齿)Trachoma(沙眼)Amblyopia(弱视)Obesity(肥胖)

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Iron-deficiency anemia(缺铁性贫血)Ascariasis(蛔虫病)

Adulthood diseases(成年期疾病)

五、思考题

1.健康监测的含义和指标。2.简述儿童少年时期的患病特点。3.近视、龋齿的防治方法。

第六章教育过程卫生

一、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体质的概念;学校体育锻炼的卫生要求;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特征及其卫生意义;脑力工作能力的变化规律;制定作息制度的原则;一日生活制度各要素的卫生要求。熟悉体育锻炼对儿童青少年各系统的影响;影响脑力工作能力的因素;疲劳、疲倦和过劳的概念;学习疲劳的表现和评定方法。了解学校体育的医务监督;学习和记忆的生理心理基础;生产劳动教育卫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校体育锻炼的卫生要求。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特点及其卫生意义,脑力工作能力的变化规律。

难点:体育锻炼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特点;学习疲劳的评定方法。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堂实习。

四、专业外语词汇

Educational process(教育过程)

Health of educational process(教育过程卫生)Physical exercise(体育锻炼)

Health of physical exercise(体育锻炼卫生)Constitution(体质)Sports loading(运动负荷)Sports trauma(运动创伤)Dominant rule(优势法则)Starting regulation(始动调节)Dynamic finalization(动力定型)Mosaic situation(镶嵌式活动)Protective inhabit(保护性抑制)Final arouse(终末激发)Fatigue(疲劳)Defatigation(过劳)Daily regime(作息制度)

五、思考题

1.体育锻炼的卫生要求有哪些?

2.体育锻炼对人体各系统会产生哪些影响?

3.如何对一个儿童的体质发育进行综合评价?需选用哪些指标? 4.影响学生脑力活动的因素有哪些? 5.评价学习负荷的生理学依据是什么?

第七章儿童少年伤害与健康危害行为

一、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儿童少年伤害的概念、分类;掌握儿童少年伤害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掌握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的分类。熟悉健康危害行为对健康的损害;熟悉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的问题、行为理论和社会生态观点。了解儿童少年意外伤害、自伤、自杀和暴力的危险因素;了解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的危险因素、保护因素及干预措施。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的分类;儿童少年自伤和自杀的预防和控制。难点:儿童少年意外伤害的预防;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形成的生态学观点。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四、专业外语词汇

Health risk behaviors(健康危险行为)Unintentional injury(意外伤害)Intentional injury(故意伤害)Suicide(自杀)Self-harm(自伤)

Active intervention(主动干预)Positive intervention(被动干预)Health-related behaviors(健康相关行为)Health-directed behaviors(健康导向行为)Health promoting behaviors(健康促进行为)

五、思考题

1.描述伤害的分类

2.简述健康促进行为与健康危险行为的主要特点

3.请结合实际谈谈儿童少年自伤和自杀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第八章学校建筑和设备卫生

一、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教室的内部布置及卫生要求、卫生标准;掌握教室的采光照明和通风采暖的卫生要求及卫生标准。熟悉校址选择、校地面积布置;熟悉学校课桌椅的卫生标准、卫生管理及设计原则。了解书籍、教具等教学用品卫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教室内部布置及卫生要求。

难点:教学用房的合理布局;确定合适桌椅高差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堂实习。

四、专业外语词汇

Service radius of school(服务半径)

Spacing between of schoolbuildings(建筑间距)Glare(眩光)

Natural lighting(自然采光)Crtical illumination(临界照度)Artificial illumination(人工照明)Ventilation system(换气制度)

五、思考题

1.教室采光、照明的卫生标准。2.校址选择应符合哪些规定。

3.试解释采光系数、平均照度及照度均匀度。

第九章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一、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校的概念;掌握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内容。熟悉学校健康教育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熟悉健康促进学校的意义和内容。了解学校健康教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校的概念。学校健康教育的评价内容及指标。

难点:学校健康教育的规划设计步骤。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堂实习。

四、专业外语词汇

Health education(健康教育)Health promotion(健康促进)

School Health education(学校健康教育)Health-promoting schools(健康促进学校)Process evaluation(过程评价)Impact evaluation(效应评价)Outcome evaluation(结局评价)

五、思考题

1.试述学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学校的含义。2.简述学校健康教育的基本构架。

3.简述学校健康教育的评价内容,可采用哪些指标? 4.简述健康促进学校的内容。

第十章学校卫生监督

一、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学校卫生监督的概念、内容及监督程序。熟悉学校卫生监督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校预防性卫生监督和经常性卫生监督。难点:学校卫生监督程序。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四、专业外语词汇

School health inspection(学校卫生监督)Preventive health inspection(预防性卫生监督)Regular health inspection(经常性卫生监督)Inspect procedure(监督程序)

School unexpected eventuality(学校突发事件)

五、思考题

完善少年儿童心理浅说 篇3

一、关爱留守少年儿童,注重心理矫治

下面是我在调研某县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工作时了解的情况:该县目前留守儿童总数9057人,留守儿童占学龄儿童的41.4%,其中农村留守儿童分布在小学阶段有5817人,初中阶段有3240人;男性为4891人,女性为4166人;家长一方外出的5072人,家长双方外出的3985人。留守儿童中目前无辍学人数。但留守儿童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缺乏教育,性格孤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心理、人格与智力健康发展。父母常年外出务工,不能将孩子带在身边教育,将他们寄养在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里,祖辈溺爱,管教不严,这些孩子学习松懈,成绩下降,学习成绩差,有的厌学、逃学、自暴自弃,家里无人管,学校管不好。

二是缺少关爱,心理出现偏差。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教育寄望于学校,而学校由于学生多、教学任务重,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沟通难以实现,致使大多数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偏差,如性格孤僻、自闭和不合群、我行我素、不听话、说假话,“问题儿童”较多。

三是疏于管理,安全存在隐患。留守儿童的年龄正好处在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导、教育、管理而易于造成是非意识淡薄,分不清好坏。有的留恋网吧不能自拔,节假日成监管盲区。一些娱乐场所不能有效管理,不少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蚀内容,对缺少亲情关爱、性格孤僻、苦闷无聊的留守儿童具有腐蚀性和诱惑力,极易诱发未成年人犯罪。

为此,必须对他们进行心理矫治。首先,要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注意运用赏识教育的方式激励他们自我教育,自我成长。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耐心、恒心,使他们的心理能够健康发展,形成健康的心理。心理学家特别强调成就动机在少儿成长中的作用。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动机。从这个角度上看,赏识教育就是通过赞赏,使受赞赏者感到自己的行为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和赞扬而产生了激励功能。处于启蒙时期的孩子,“自我认定”意识逐渐增强,独立的意识也逐渐强烈,作为教育者,要充分利用这一点,给他们以更多的激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其次,要组织开展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健康心理成长的教育活动。让他们在愉快的活动中调整心态,促进心理健康。例如开展“我与父母通电话”“我留守,我当家”等活动,引导他们学会持家,培养自立意识,锻炼自立能力。

二、关注社会多元冲击,培养抗挫心理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一开篇就列举了几件有关青少年由于没有抗挫心理能力而违法犯罪的严峻事例,同时语重心长地指出:少年儿童心理状况“确实触目惊心,引起了我的深思”。这说明培养少年儿童的健康心理,使他们具有较强的抗挫折心理能力已经引起高层领导及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新世纪是网络时代,是信息化社会,多姿多彩的信息必然给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面对社会观念多元化给少年儿童的冲击,改善他们的脆弱心理,适应他们多元化的要求,必须培养他们的抗挫心理能力,做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据有关资料揭示,当前少年儿童违法犯罪情况相当严重,呈现以下特点和趋势:一是呈上升趋势,趋于低龄化;二是在校生犯罪居高不下;三是农村犯罪增多,流窜作案增多;四是结伙作案多,犯罪类型向多元化发展;五是作案手段野蛮凶残,日趋成人化。究其原因大致有这样几方面:少年儿童自身心理发育不平衡,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崇尚江湖、哥们义气;家庭结构不健全,或溺爱或粗暴或放任自流,家长品行污染;学校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学风不正,流生辍学过早走向社会;社会不良风气、不良文化侵蚀等等。

少年儿童虽然在生理和心理上有所发展,但在性格、意志等方面仍处于不稳定状态。特别是由于他们心理准备不够,缺乏对挫折失败的积极认识,因而在遇到学习、人际交往和其他生活上的挫折时,很容易表现出挫折容忍能力低下的心理状态。这时,性格外向的表现为暴躁、不安、迁怒,性格内向的则表现出忧郁、焦虑和孤独。碰到个别的、轻微的挫折,这些反应还比较短暂;遇到连续的、严重的挫折打击,这些反应就可能反复发作,长期存在。久而久之,这类情绪就发展成丧失自信心,缺乏生活激情的心态,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造成严重伤害,形成心理脆弱。心理脆弱的学生,多数是性格比较内向,与社会接触较少,如不及时疏导、治疗,培养他们抗挫心理能力,将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

培养少年儿童的抗挫折心理能力,首先要使他们正确认识挫折,要有受挫折的心理准备。懂得挫折在一个人的生命里是无法避免的,人无法避开它的挑战,只有迎难而上,才能尝到愈挫愈勇的甜头。知道挫折从另一个角度看就像是磨刀石,可以磨砺一个人的意志,只要对它认识得好,处理得好,对自己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要教育少年儿童对自己的期望要合理,培养他们自我评价的能力。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短处,学会扬长避短。同时教育他们在一旦遭受挫折后要多想到自己的长处和今后的目标和希望,以冲淡一时一事的愁闷;或教育他们想一些高兴的事,转移情绪;鼓励他们积极投入到令自己感到愉快而又有益于身心的活动中去,从而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减轻或消除挫折感,使心情变得愉快起来。

再次是把挫折教育贯穿到各项活动中去,给少年儿童以适当的磨炼,使其经受挫折。当今社会、家庭都极力为少年儿童铺垫人生坦途,使他们很少有体验“苦”与“难”的机会,适时、适度、适量给他们制造一些挫折,使其亲身经受、体验,对培养他们的抗挫能力是十分有益的。我们要结合班队活动、学科活动,组织远足拉练、吃苦夏(冬)令营,让他们从中“自讨苦吃”,经受磨难和挫折,提高自理及生存能力。

三、正视儿童成长规律,消除恐惧心理

恐惧心理,是指在真实或想象的危险中,个人或群体深刻感受到的一种强烈而压抑的情感状态。具体表现为:神经高度紧张,内心充满害怕,注意力无法集中,脑子里一片空白,不能正确判断或控制自己的举止,变得容易冲动。当恐惧产生时,常伴有心跳加速或心律不齐、呼吸短促或停顿、血压升高、脸色苍白、身冒冷汗、四肢无力,形成生理功能紊乱,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地震、洪灾、车祸、亲人去世等严重灾害事件,对人造成极大刺激,容易产生恐惧心理。而少年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引起产生恐惧心理的事物就会更多,如怕动物、怕水、怕火、怕雷电、怕陌生人等。其恐惧反应多为惊慌、惊叫、退缩、痛苦,甚至逃避或对抗。少年儿童常见的恐惧心理有以下几种:一是入学时的恐惧心理。在新环境中,一切都很陌生,通常个性内向、胆小、谨小慎微、急躁和情绪不稳定的孩子容易出现;二是学习方面的恐惧心理。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会产生这种恐惧或畏难情绪;三是人际交往的恐惧心理。这种恐惧往往是在他们 “以自我为中心”时与人交往遇到冷漠挫折而产生的;四是考试怯场的恐惧心理。这是由于考试排名次和升学竞争产生紧张而出现的。凡此种种都对少年儿童身心发展造成影响。

少年儿童产生恐惧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他们的身体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缓的阶段,大脑的发展趋于成熟,但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心理还不够稳定,很容易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变化,最易产生心理问题。其次也有家庭因素,父母过度溺爱、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或望子成龙心切,期望值过高,造成亲子关系紧张,隔阂加剧,使少年儿童形成反抗、疑惧,胆怯等消极心理品质。还有来自学校的因素,学习负担过重,使他们心理极度紧张,导致用脑过度,大脑皮层机能降低,也会产生苦闷、压抑、恐惧等不良心境。教师教育方法失当,横加指责,会泛化到对人际交往的恐惧心理。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几乎空白也是原因之一。

面对少年儿童的恐惧心理状态,我们应当怎样帮助他们消除呢?笔者认为,人的情绪是社会的产物,引起恐惧的对象不同,具体情况也不同,消除恐惧的方法也必然因人而异。但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首先要坚持正面教育,帮助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用坦然自若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加强科普知识教育,科学地认识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教会他们预防、躲避自然界的一切可怕现象的对策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积极组织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教育他们善于求助,寻找支持。

其次要运用示范脱敏法,帮助少年儿童矫正恐惧心理。即让他们在有保护的条件下逐步接触恐惧对象,认识恐惧源,逐渐消除恐惧心理。例如有的怕黑暗,我们先陪后放让他反复通过黑暗的区域。多次之后,就自然消除了他对黑暗的恐惧心理。

再次是运用系统脱敏法,帮助少年儿童消除恐惧心理。这是一种已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即让他消除对某一事物的恐惧之后,会消除对同一类事物的恐惧。如某人患”恐毛症”,对凡是有毛的东西都感到恐惧。心理医生让他接触兔子之后,就消除了这种恐惧心理。对他们恐惧心理的消除和矫正实际上是对其勇敢精神的训练,使之大胆应对,勇于面对。

总之,少年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某些人物、事物、情景会产生恐惧,他们的心灵特别稚嫩,很容易受到挫折,我们应及时发现其心理变化,并加以疏导和抚慰,完善他们的心理,使之身心得到健康成长。◆(作者单位:江西教育期刊社)

儿童少年卫生学 篇4

我国儿童 少年卫生 学 ( 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 亦简称“儿少卫生学”,从解放后学科初建至今,跨越了60多年,虽历经曲折,但正是在实践和时间的磨砺和洗礼中,不断充实、完善,展现出其与时俱进的强大生命力。在新版《儿童少年卫生学》( 2012年版) 本科教材使用2 a之际,笔者以儿少卫生学教材的建设历程和新版教材特点为切入口,汇报对学科的理解和展望,并以此文向所有在儿少卫生学科发展和教材建设中不懈耕耘的前辈、专家和同行表示敬意。

1《儿童少年卫生学》教材建设回顾

20世纪50年代学科初建时,国内以前苏联“学校卫生学”翻译稿为参照本,进行了本科教材的修订,但并未形成全国统一教材[1]。经过10 a比较快速的发展,1960年第一部卫生专业( 预防医学前身) 全国高等医学院统编试用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出版。该版教材由新中国预防医学专家、儿少卫生学科奠基人叶恭绍教授负责主编,全书共17.8万字。除借鉴和引用前苏联资料外,该版教材开始收录国内在这个领域的调查研究成果[2]。1965年该教材再版,全书26万字。 第2版《儿童少年卫生学》进一步明确了儿少卫生学中心研究内容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并围绕该中心内容重新梳理了全书的结构框架,初步奠定了儿少卫生学的学科体系[3]。

1966—1978年,儿少卫生学的发展陷入了长达10 a的停滞、倒退。进入20世纪70年代末,儿少卫生学的学科建设迅速恢复。1980年,文革后的第1版全国统编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29.8万字,理论部分8个章节,调查研究方法1个章节,实习指导8个章节[4]。1981年,第一届全国儿少卫生学术会议召开并选举产生中华医学会卫生学分会儿少卫生学组。由此,儿少卫生学的学科建设开始进入快车道,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不断向纵深发展。儿少卫生学教材也相应地不断充实、完善,第1版全国统编教材分别于1986,1994,2000,2003,2006, 2012年( 第7版) 修订再版。

2第7版“儿童少年卫生学”教材特点

第7版《儿童少年卫生学》教材由北京大学季成叶教授负责主编,安徽医科大学陶芳标教授和哈尔滨医科大学武丽杰教授共同担任副主编,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全书近61万字,由第6版的理论10章、实习指导8个扩充到理论16章和实习指导10个[5,6]。 该版教材在兼顾教材稳定性和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连贯性的同时,更加侧重近年来国内外儿少卫生领域新理论、新成就和新方法的丰富和补充。从内容编排的内在逻辑上看,框架更加合理,条理更显清晰。 特别令人耳目一新的是通过一系列专题板块,如“研究历史”“专题研究”“深入了解”“文献综述”“机制探讨”“背景介绍”等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了相应章节的知识点。

2.1进一步细化和强化了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基本理论第1至第5章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基础理论,分别为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概论、儿童少年身体发育、儿童少年心理行为发育、青春期生长发育和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该部分内容由第6版的2个章节扩充到现在的5个章节,修订幅度非常之大。除全面使用我国自己的数据替代原有比较陈旧的内容外,还细化、增补和重新梳理了相当多的理论和知识点。如在儿童少年脑发育部分,按照发育进程重新细化了各个发育阶段的特点并进一步补充了青春期脑发育与心理行为年龄特征的关联; 在介绍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一般规律之前,系统介绍了生长发育的指标体系、研究内容并增加了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理论。这些内容的补充非常有助于学生对于生长发育规律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理解。同时,第7版教材重新归纳了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将既往的4个规律进一步归纳为2条: 将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并入生长发育程序性和时间性; 将生长轨迹现象和生长关键期并入生长发育连续性和阶段性。此外,根据学科近年来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研究成果,增加了较大篇幅的新内容,如生长发育理论及其研究进展、儿童少年体能发育、儿童少年体成分发育等。儿童少年心理行为发育作为一个单独的章节,补充的新内容也非常多,在生长发育影响因素一章,新增了现代媒体对生长发育的论述,同样可圈可点。

2.2适当调整、补充了生长发育评价和群体健康研究方法儿少卫生学与临床儿科学同是研究和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着重于儿童青少年群体的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而后者着重于个体儿童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因此,流行病学和统计学是开展儿童少年健康研究和健康促进工作的方法学科。第7版《儿童少年卫生学》对群体健康的研究方法进行了重新修订。以第6章生长发育调查与评价中第1节生长发育调查方法为例,新版教材将调查方法归纳为现况调查、前瞻性调查、回顾性调查与人群干预研究四大类。在第6版中,则为横断面调查、追踪性调查和半纵向调查三大类。相比之下,新版教材的表述与流行病学中的描述更为一致, 这样的调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各门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再以第7章儿童少年健康状况第1节儿童少年健康指标体系的介绍为例,将常用的群体健康指标分为生命指标与疾病指标; 同时,各指标名称也进行了修订,如用患病率代替检出率,这些调整都是基于编著者良好的流行病学基础。

2.3更加侧重群体健康问题和疾病预防控制在第7版《儿童少年卫生学》中,与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相关的章节涉及第7章部分内容、第8 ~ 12章。总体来看,更加重视和强调群体和高发健康问题,并落脚点突出放在预防控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生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主要表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伴随着大转移,城市流动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新版教材首次对这个特殊群体的健康卫生问题进行了单独讨论。在儿童青少年常见病、慢性病的预防控制中,也重新进行了修订,删减的健康问题如沙眼,增加的健康问题如哮喘、儿童期高血压、糖尿病及恶性肿瘤早期预防。这样的调整与疾病谱的改变及慢性病预防的早期干预理论一致。同样的调整思路也体现在与儿童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和青少年危险行为相关的3个章节。

综上,第7版《儿童少年卫生学》的修订幅度较大,除如上所述外,在学校卫生有关的内容中,专门新增独立1章进行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讨论; 在实习指导中,主要的调整在于增加了体成分测量和运动负荷试验两个实习内容,这与理论部分的调整是相互呼应的。

3《儿童少年卫生学》教材建设的展望

儿少卫生学的研究对象具有3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正处于生长发育期; 二是正在学校接受教育; 三是集体生活在学校里。正是基于这3个特点,儿童少年这个群体呈现出其他学科无法涉及的特殊健康问题。 各版教材无不是立足于这3个基本特点,坚持强化生长发育的观点、群体的观点和预防为主的观点。建构教材体系的依托是学科的发展和科研的深入,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规律是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只有在这个方向的持续性和突破性研究才能为儿少卫生学的教材建设提供取之不竭的源头活水。近年来,胚胎发育、生命编程和遗传密码的解读、发育异常的早期识别、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探讨及成年期慢性病的早期干预都被视为重要的科学命题在不懈探索中,这些问题的研究进展会不断充实到儿少卫生学学科教材中。流行病学和统计学是儿童少年群体健康研究必不可少的方法学,这两个学科的不断发展及其与儿少卫生学之间的相互渗透,以及3个学科间跨学科、复合人才的培养必将为儿少卫生学科发展和教材建设提供助推剂。

儿童少年卫生学 篇5

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保卫者。对于他们的教育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重大战略性任务。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 发展社会教育, 加强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建设, 是一种生产性的投入, 是劳动力的再生产, 是开发人才资源的投资。

加强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素质, 是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为此, 在学校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同时, 还必须将传统单一的课堂教育转变为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多方位教育, 将单一的学校教育模式转变为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一体化的综合教育模式。这对作为少年儿童重要教育机构的少年儿童图书馆,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少年儿童图书馆应以促进少儿健康发展为主题, 以提高少儿身心素质为重点, 以培养和造就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优秀人才为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少年儿童图书事业有了很大发展, 在促进少年儿童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是, 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飞速发展的要求, 与广大少年儿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 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 还有较大的差距。加快我国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建设, 已势在必行。

一、加强少年儿童图书馆建设是发展社会教育的当务之急

1. 世界发达国家重视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建设

世界各国有识之士均从战略的高度看待少年儿童图书馆事业, 政府采取措施加强少儿阅读服务工作。如美国总统下设有图书馆与信息咨询委员会、专门负责国家的图书信息系统发展规划, 将图书馆作为公益设施的一部分, 纳入城市规划, 提高工作的素质与数量, 加大购书经费投入, 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在美国的各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图书馆, 馆内设有少年儿童阅览部, 也还有不少城市建有少年儿童图书馆, 馆内有丰富的少儿读物, 还摆放着五颜六色的开发幼儿智力的玩具。低矮的书架, 方便儿童选择图书。在小桌椅上, 在地毯上, 幼儿在父母的陪伴下, 高兴地摆弄玩具, 阅读图书。图书馆还规定每周两次 (每次45分钟) 为1-3岁的幼儿开展活动, 如幼儿表演、跳舞、唱歌、讲故事等等。这一切都是免费开放。又如英国图书馆法规定每5000人至10000人必须拥有一座图书馆或图书服务点。在人口相对疏散的地区, 则采用流动图书馆的形式上门服务, 以保证每个人都能免费利用公共图书馆。

2. 我国少年儿童图书馆建设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少年儿童图书馆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目前我国少年儿童图书阅览服务机构, 主要有三种存在形式。第一种是公共图书馆中开设的少年儿童图书阅览部。第二种是中小学图书馆及幼儿图书玩具室。第三种是专门的少年儿童图书馆, 前两种形式较普遍, 第三种形式较少。据统计, 至2009年底, 我国有公共图书馆2820家, 其中独立建制少年图书馆有91家。国家对少年儿童图书馆产业的投入不断加大, 从2000年到2008年, 对独立建制的少年儿童图书馆的经费总投入由6237万元增加到2亿元。少年图书馆面积由14.4万平方米增加到23.5万平方米, 总阅览人数增加了1.4倍。不少公共图书馆在新近的扩建和维修计划中都增加了少儿图书馆服务面积, 同时, 少年儿童数字图书馆发展迅速, 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开展符合少年儿童特点的数字文化服务。

但是, 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相比, 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 我国少儿图书馆事业整体发展滞后。少儿图书馆事业基础相对薄弱,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据有关统计显示, 与少儿图书服务直接有关的全国公共图书馆2007年藏书52053万册, 人均拥有0.4册, (国际图联对公共图书馆设置的标准, 每五万人就拥有一所图书馆, 每人拥有3册图书) 。2009年底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数量为2820个, 平均每47万人才拥有一个公共图书馆, 而且有些图书馆没有开展少儿服务, 有的虽设有少儿阅览室, 但其规模小、服务水平不高, 有的也只是应付检查的摆设, 此外, 我国少年儿童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均衡, 有人称之为“南强北弱, 东快西慢”的发展态势。尤其是西部边远地区, 少儿图书馆产业比较落后。少儿图书馆专业人员也很匮乏, 专业队伍建设与事业发展的需求有较大差距。

3. 加强我国少年儿童图书馆建设刻不容缓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 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21世纪的社会经济中, 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 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主导产业。与此相应, 在人才培养上, 将进一步强调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作为少儿主要社会教育机构的少年儿童图书馆事业应加快建设, 适应社会发展, 担负起对少年儿童进行素质教育的任务。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 城市社区人口不断增加, 社区文化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少年儿童图书馆, 为满足社区广大少儿的求知欲望和健康休闲的活动需要, 也必须加快发展少年儿童图书馆事业。此外, 由于社会科技的进步, 多媒体文化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少年儿童。这在激发少儿学习科技知识兴趣的同时, 却有一些少儿迷恋于不健康的网络游戏, 因而使他们不愿学习, 阅读兴趣淡薄, 阅读能力下降, 大大影响了少儿的身心健康。如何用科学的文化教育人, 用先进人物思想指引人, 以健康的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吸引少年儿童的注意力, 这是新时期少年儿童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任务, 因此, 也要求加快少年儿童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加强少年儿童图书馆建设, 必须加大经费投入, 没有一定的资金保证, 只能成为一句空话。筹集资金应广开渠道。其中包括: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在政府下拨的教育经费中, 应有对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专项拨款。利用国内外银行贷款也是筹集图书馆建设资金的重要渠道。此外, 还要争取社会捐款, 如社会团体、公司企业及个人对少年儿童图书馆建设的援助, 包括资金的捐助和图书、设备等物资的捐助。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中小学可与边远穷困地区中小学交流, 赠送图书资料, 给予对口帮助。社区少年儿童图书室可以采取住户资源集资的办法, 由小到大逐步兴建起来。正因为筹集资金较困难, 因此在图书馆建设中, 必须充分提高资金利用率, 做到精心设计, 精打细算, 讲究科学实用, 反对华而不实, 浪费资金。当然在建设规划中, 必须要有发展的眼光, 长远打算。落后保守的设计思想, 很快会被形势所淘汰, 造成更大的浪费。

加强少年儿童图书馆建设, 主要包括:物质建设和文明建设两方面, 其中有馆藏图书资料建设、图书馆的环境建设、馆舍建设、多媒体建设等。少年儿童图书馆的主要对象是少年儿童, 它的各项建设都应该符合少年儿童的特点和需要, 要为少年儿童采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强的图书资料;要重视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动漫作品的收集, 充实馆藏内容。馆舍的设计和室内的布置都要体现少年儿童的特色。馆内的各项设施, 如书架的高度, 桌椅的大小等, 都要以满足小读者的需要为标准。馆外环境应该优雅安静、卫生安全、交通方便。舒适安静的环境能提高阅读效率;没有污染的环境有益于少年儿童的健康;便捷的交通, 能节省读者往返时间。不宜靠近公路或铁轨, 否则既不安静又不安全。要配置好书架、书柜、桌椅、照明、空调等设施, 用名人画像、格言和书法、绘画、雕塑等加以装饰, 既要使读者感到方便舒适, 又要能激发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

图书馆精神方面的建设, 首先要完善服务理念, 创新服务模式。大力加强少年儿童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促进他们的知识更新。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树立敬业精神。不断增强图书馆员的服务意识, 对少年儿童要有爱心, 做到心灵美, 语言美, 仪态美;树立全心全意为少儿读者服务的思想;工作负责, 、一丝不苟、乐于助人、甘愿奉献;用亲切热情, 礼貌和蔼, 使孩子们感受“到家”的愉悦。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仪态美包括“脸必净、发必理、衣必整”, 举止言谈端庄大方, 自然得体, 成为少年儿童的表率。

二、根据少儿读者的特点, 开展全方位的图书馆服务

建设少年儿童图书馆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利用图书馆, 从而获得更多更好的知识, 将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因此, 少年儿童图书馆应该根据自己的读者群的年龄、心理、生理、文化程度等特点, 为他们开展全方位的服务。向孩子们介绍图书馆的概貌, 教会他们如何利用图书馆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 使他们获得更多有用的知识。因此, 要让少年儿童了解图书馆, 喜欢图书馆, 利用图书馆。

1. 让孩子们了解图书馆的概貌

让少年儿童了解图书馆概貌, 是利用图书馆的前提或基础, 要像瑞典、新西兰、美国等图书馆工作者那样, 重视组织孩子们参观图书馆, 包括了解图书馆所在位置、外部环境和内部布局, 熟练图书目录厅、图书出纳厅、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游戏室、视听室、休息室等。通过图书馆工作人员或宣传栏, 向少年儿童介绍馆藏情况、服务内容及规章制度。同时对他们进行爱护公物、维护公共卫生, 遵守公共秩序等公德教育, 并设法激发其对利用图书馆的兴趣。

2. 教会孩子们利用图书馆的方法

了解图书馆的概貌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要让小学生逐步学会使用图书馆的方法, 知道如何从丰富的馆藏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图书资料。一方面要逐步教会他们使用电脑上网查寻图书信息, 另一方面还要让他们了解图书分类的基础知识。可以通过讲座或宣传专栏形式, 让小读者了解图书目录类型、职能及作用, 并把图书目录的简单组织与检索方法告诉他们, 让他们能在图书馆找到他们所需要的图书资料, 并为今后终身学习、研究打下良好的技能基础。

3.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 图书馆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召开报告会, 举办讲座, 评书活动。对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的少年读者, 可以就一本适合他们阅读的新书、好书进行评议, 可以进行征文比赛, 围绕少年儿童的文章进行阅读评论, 也可以开展读书心得演讲、讲故事比赛等活动, 同时还可以举办各种爱国主义主题, 科普知识和少年儿童艺术作品的展览, 为他们提供展示才艺的机会和舞台。对于小学生可以根据图书内容组织游戏和其他有趣的活动。使书中的人物、故事生动起来, 加强对图书内容的理解, 从而提高阅读兴趣增长知识。此外, 设立读书宣传栏推荐好书, 介绍读书心得等都是有益的读书活动。

4. 指导少年儿童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提高阅读效率

少年儿童图书馆不仅是向小读者提供图书资料, 更要辅导小读者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对于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 可以开设《阅读指导》课, 讲授读书方法, 也可以开座谈会交流读书方法, 灵活应用“浏览”、“精度”、“通读”、“跳读”等阅读方式。为了培养少年儿童的独立学习能力, 还应指导他们正确使用工具书, 通过自学能力的提高, 获取更丰富的知识。以便不断掌握更多的字、词、成语、典故知识。

此外面对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 可以指导他们学习写读书笔记, 写读书心得和摘录名言警句, 为写作积累材料。

发展是第一要务, 一切建设事业离开了发展都无从谈起。创新是发展的动力, 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总结和建立一系列科学有效、生动活泼的多方位的图书服务方式方法, 这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经验的积累, 也是图书馆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2001-2010) 》.2001.5月22日发布.

[2]吴俊峰.浅谈公共图书馆呈缴本制度.图书馆界, 2005, (3) :7-9.

论儿童少年舞蹈训练 篇6

关键词:儿童少年,生理特点,舞蹈训练

我国学习舞蹈的儿童少年人数不断上升,但舞蹈培训机构和学校的教学质量和训练水平参差不齐,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儿童少年舞蹈的发展。深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根据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安排舞蹈训练。

一、儿童少年生理特点

青春期到来前的未成年人一般被称为儿童或儿童少年,年龄在6-18岁之间。儿童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中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具有独特的生理特点。首先,骨中的有机物较多,弹性、韧度较强,不易骨折,但骨头硬度较小,易弯曲变形;关节活动幅度比较大,但不稳固;肌肉的水分含量比较多,肌纤维比较细,肌肉力量较小。其次,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发育不完全,比较迟缓,供血和供氧能力比成年人弱,表现出耐力和耐氧能力不足等特征。最后,儿童少年时期神经系统中的兴奋和抑制发展是不均衡的,特别是兴奋会比较突出,表现出活泼、好动等特点,对于新鲜事物好奇心强,记忆和理解能力都比较突出,善于模仿和学习,儿童的各个器官和身体机能都表现出极大的可塑性,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二、舞蹈训练的定义

狭义的舞蹈训练是通过专业的计划、教学与练习,从而掌握舞蹈技能与技巧,达到舞蹈表演或者健身塑性等目的。在舞蹈训练中,教师除了需要进行必要的舞蹈动作示范,同时也要进行适当的理论知识的分析和传授。教师、舞蹈学员及舞蹈内容共同构成了舞蹈训练的几大要素。同时,大量、长时间的、系统的舞蹈训练也是通向舞蹈艺术的必经之路。广义的舞蹈包括舞蹈选材、舞蹈训练和舞台实践。我们这里说的舞蹈训练主要指狭义的舞蹈训练。

三、儿童少年的身体素质

儿童少年身体素质的好坏除了与先天遗传和后天的营养有关,更主要的是和系统舞蹈训练有关。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针对不同的素质进行训练,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舞蹈训练,可以从各个方面提高身体素质水平。儿童少年力量素质的最佳训练时间是在7-13岁;柔韧素质的最佳训练时间是在12岁以前;协调素质的最佳训练时间是在6-14岁;灵敏素质的最佳训练时间是在6-12岁;耐力素质的最佳训练时间是在16岁以后进行。

四、现阶段儿童少年舞蹈训练

现阶段中小学课程体系中没有包含舞蹈课程,儿童少年舞蹈训练只有通过一些兴趣班、业余培训班进行。这些机构教学管理和教学秩序混乱,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效果不好。教学场地简陋,大多用水泥或木地板,长期进行不科学的舞蹈训练会严重影响儿童少年的健康,会让足弓和下肢关节受到伤害。儿童少年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十分感兴趣,而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按部就班,忽视了儿童少年的想法。

这种兴趣班或业余爱好班在舞蹈训练时间安排上不合理,上课一般在晚上或周末,严重影响儿童少年的休息和发育。在舞蹈训练过程中,一训练就是半天,时间太长,导致孩子上课疲惫,容易拉伤,容易忘记,达不到训练效果。

在舞蹈训练内容安排上也不太合理,过于强调技术技巧,忽视理论的灌输和意识的培养。训练内容直接照搬芭蕾、古典舞、现代舞的训练内容,不变通,不注意儿童少年的个体差异。舞蹈训练方法也不合理,不能根据儿童少年个体差异和身体结构因材施教,导致孩子们对舞蹈产生恐惧感。

五、构建科学的儿童少年舞蹈训练体系

(一)根据儿童少年呼吸及循环系统的特点安排训练量。儿童少年肺活量小,心脏每搏输出量小,安排训练量要充分考虑他们的特点,在训练中循序渐进,训练强度要小,训练密度要小,间息时间要长,多加强呼吸深度的训练。

(二)根据儿童少年运动系统的特点安排训练内容。儿童少年骨骼容易变形,关节软活动幅度大不稳固,肌肉水分多肌纤维较细,在训练中应多注意姿势和形体的训练,加强关节稳定性训练,注意肌肉力量的练习。

少年儿童声乐教学探究 篇7

一、音乐素养和听音训练

“训练敏锐的音乐听力。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包括理论的研究与学习, 一切音乐活动都不能没有听觉。准确敏锐的音乐听觉是歌唱发展的基础, 耳朵的训练永远是声音训练的第一步。‘音乐的耳朵’是由普通的耳朵训练出来的, 在声乐教学中, 要培养和训练学生具有准确、敏锐、有乐感的‘音乐的耳朵’。”[1]

正确的音准概念和节奏感是学习声乐最基本的要求。许多初学声乐的少儿不认识乐谱, 简单来说, 教会孩子们识谱, 对音程、和弦有一定的了解, 对调性调式有一定的认识是学习声乐最基本的知识。他们在学习演唱歌曲时不能辨别音符及各种记号, 对音的高低和长短的分辨能力比较模糊;节奏方面对于普通节奏和典型意义的常见节奏不了解。针对这种情况, 我认为对刚开始入门的少年儿童在教学时应设计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计划, 强化学生的乐理知识, 让学生基本能够看懂少儿声乐教材的乐谱。

孩子年龄小缺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时间空间感差, 所以不同年龄的孩子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应不一样, 按照年龄的递增完成一般到复杂的视唱练耳训练是必要的。听音训练的目的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开始从简到繁、由浅入深。我每次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发声练习前加入一个简单的单音模唱的练习。这些练习与学生的发声曲目联系起来, 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设计。练习的时间不宜太长, 若每节声乐培训课4 5分钟计, 6-1 0岁的少儿安排以五分钟内的练习时间为宜, 以免学习过程单调呆板, 枯燥乏味, 抹杀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正确的歌唱训练

由于少年儿童的年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 他们的歌唱发声与成人歌唱发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 对他们的发声训练应该区别成人的教学手段, 有针对性的进行启蒙教育。为了让少年儿童获得清澈干净而没有浑浊的, 丰满优美而轻快的声音, 在儿童歌唱发声训练时必须遵循三个原则:第一, 儿童歌唱发声必须使用“头声发声”;第二, 指导儿童歌唱发声必须将追求音质的美放在第一位;第三, 训练儿童歌唱发声, 要采用从小字二组d开始的下行音阶, 这是掌握头声发声要领的捷径。[2]

1. 呼吸

歌唱的艺术就是呼吸的艺术, 歌唱中的所有变化都是来自呼吸的支持。俗话说“善歌者, 先调气”, 气息是声音的原动力, 能不能很好地控制气息是发声的重要要素。在声乐教学中, 首先要从歌唱呼吸练习开始, 让学生尽快地掌握歌唱的呼吸。我们可以给学生做一个示范, 一个是他们现有的歌唱呼吸状态, 一个是歌唱要求的有气息支撑的呼吸状态, 通过对比就能看出:歌唱的呼吸肌肉有两种:一种是吸的肌肉, 鼻嘴同时吸气, 身体的两肋以下、腰周围甚至后背都有膨胀感, 一种是呼的肌肉, 呼气时不仅有这个呼气肌群形成的向上向里的力, 同时还有一种与之抗衡的、由吸气肌群形成的向下向外的力协同。[3]学生只有能够无意识的、自动的进行上述的呼吸状态, 才能说熟练地掌握了歌唱发声的呼吸法。

在教学过程中, 作为声乐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呼吸练习的重要性, 并坚持不懈地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这样才能取得成效。呼吸练习的时间安排在一两分钟内就可以了, 要频繁的短时间的练习。练习的方法我们可以借鉴品川三郎在儿童歌唱发声书籍里所提到的方法, 我经常在教学中应用, 效果挺好, 学生比较能够接受:第一, 让学生放松地站立, 双脚稍分开, 腿伸直, 体重平均地放在两脚上。第二, 像做体操那样, 做“两手插腰”动作, 即双手正插在两胯腰骨稍靠上一点的地方——肋骨的下端——腰带的上方。第三, 两手掌护着要稍向前挪动, 使两手的中指指尖刚刚能够接触到。第四, 保持上述姿势, 闭上嘴, 随着教师呼的一、二、三、四的口令, 从鼻慢慢地、平稳地吸气。这时胸部可以挺起, 但不要耸肩。 (在吸气过程中注意两手的中指指尖, 可以感到两个中指慢慢地分离开) 第五, 突然停住吸气, 改为呼气。这时如不注意按要求去做, 两手中指指尖就会逐渐接近而恢复原状。要有意识地使中指指尖的距离保持吸气时的状态。这样的呼气, 就能够保持住一定的呼气压, 也就是“有支持的呼气”, 即歌唱发声所需要的正确呼气。只有通过反复的练习, 学生才能充分地理解什么是歌唱发声所需要的呼气。

2. 发声

美妙动听的歌声来自科学的发声方法。一般来说, 没有经过训练的声音, 自然声区的范围不超过一个八度, 从小字一组c到小字二组c的范围, 一般不会超过小字二组d。儿童歌唱发声训练必须遵循前面所讲的三个原则, 坚持以头声的发声方法。在发声训练过程中, 我们会发现, 童声在小字一组的f或g的位置上会有个换声点, 在一些书籍上称之为“大换声点”, 这是一个自然的生理换声点。如何让学生将换声点顺利而又巧妙的过渡上去, 是我们在发声训练时关注的要点, 也是我们必须要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的原因。头声发声的歌唱发法在目前普遍运用, 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种歌唱方法能够帮助少年儿童平稳顺利地度过变声期, 起到美化和保护嗓音的作用。

怎样发声呢, 许多好的声乐教师都有他们各自好的方法。我们应坚持以获得纯净、优美、柔和的音质为主, 而不是去追求音量、力度。当我们解决了音质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 音量的问题自然就会解决。

三、注重快乐歌唱教学

在少年儿童声乐教学中根据学生们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 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促使学生对歌唱产生浓厚的兴趣。目前, 快乐歌唱教学是发展少年儿童歌唱的发展方向, 我们应重视学生应该掌握的全面能力, 改革和创新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内容中, 不只包括技术, 还要包括音乐能力和音乐知识的内容。

现在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 在声乐教学方式上, 我们可以设计出多种有趣又直观的方式, 让学生增加对学习声乐的理解和表现力。在课堂上, 要注意调整学生的情绪, 活跃课室气氛, 引导学生带着微笑对着镜子歌唱, 调动演唱积极性, 在学习中表现出极大的歌唱热情。我们可采取将学生的演唱录制下来, 再投放出来, 让学生以直观的角度去发现自己演唱中的缺点, 及时纠正, 增强演唱的表现能力。定期开展适合小年儿童的各种文艺表演或音乐会, 让学生学以自用, 在舞台上的表演会更加提高他们的表演欲望, 增强自信心, 在实践中学习声乐, 这是在很多课室教学里学习不到的。■

摘要:科学有效的少年儿童发声方法在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的同时, 少年儿童声乐教学已经成为声乐教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他们的生理特点, 建立科学正确的歌唱发声法, 有效地美化和保护他们的嗓音, 在歌唱学习中掌握全面的音乐能力和音乐知识。

关键词:少年儿童声乐教学,歌唱发声

参考文献

[1]赵震民, 声乐理论与教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

[2]品川三郎.儿童歌唱发声——怎样训练美好的童声[M].上海音乐出版社

儿童少年卫生学 篇8

1、国学的定义

“国学”一说, 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关于国学的定义, 普遍说法如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 因以成国焉, 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 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 而自治其一国也。”

狭义的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 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 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 广义上, 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 包括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2、国学特色馆藏建设的必要性

国学是伴随中国传统文化而生长、伴随中国历史而发展的。开设国学馆除了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实现文化认同, 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之外, 更重要的是便于读者了解中华文化的同时还可以提升读者文化素养、道德修养, 将传承了数千年的文化延续, 从而达到增强民族凝聚力。

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人文教育, 以提高人才竞争力。国学经典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青少年的优秀人格, 是实现青少年素质、奠定幸福人生的基础, 而且能够凝聚成一种精神, 这种精神会以其独特的感染力、凝聚力, 教育和塑造人们的心理、性格和自我意识, 是青少年能够自觉的遵守日常行为规范, 增强对传承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产生一致和自觉的行为方式, 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塑造, 个性得到发展, 精神得到升华。

3、少儿图书馆国学特色馆藏建设

文献资源的建设作为图书馆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保证, 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建设、各项活动及读者服务的开展, 要做好国学特色馆藏服务, 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国学特色馆藏建设。

3.1 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 确定国学馆藏资源收录范围

国学馆藏资源收录范围:

(1) “国学”基础及研究, 有关“国学”概念及起源的文献, 与“国学”相关的理论著述及研究著作, 如:《国学概论》、《国学演讲录》、《国学研究》、《新国学研究》等;

(2) 国学的经典著作, 经史子集、蒙学等作品, 如, 经部:《论语》、《诗经》、《周易》等, 史部:二十四史、《清史稿》、《资治通鉴》等, 子部《喻世明言》、《九章算术》、《孙子兵法》等, 集部《楚辞》、《古文观止》、《人间词话》等, 蒙学:《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

(3) 国学古典小说, 包括世情小说、历史演义、历史小说、志怪小说, 如:《红楼梦》、《隋唐演义》、《杨家将》、《西游记》等;

(4) 汉语, 包括汉语研究、成语、典故、歇后语等;

(5) 民俗与宗教, 包括民族风情、民俗文化、宗教信仰、佛教文化、佛教艺术、道教文化等;

(6) 艺术, 包括音乐、舞蹈、戏曲、书画、工艺、古玩玉器、棋类、武术等。

3.2 根据读者的需求, 确定国学馆藏资源的文献类型

丰富多样的文献类型, 可以满足各种不同年龄阶段的读者的阅读需求, 可以确保各项以国学特色馆藏资源为基础的服务活动得到有力的支持, 以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为例, 为了保障国学馆的顺利开馆, 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馆藏建设部准备了普通中文图文、港台中文图书、贵重的精品文献等丰富多样的文献类型。除此之外还收录了包括绣像本、彩绘本、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优秀改写本等各种形式的中国古代文学著作。

3.3 根据馆藏配置的需求, 收录各种各种载体的国学文献资源

(1) 内容丰富, 涉及面广的各类纸质文献;

(2) 记录有文字、声音、图像的磁带和光盘等电子资料;

(3) 其他各种具有保存价值、使用价值、欣赏价值、外观精致华丽的精品文献, 如:竹木简版的《孙子兵法》、《百家姓》, 金质版《金刚经》, 真丝版《三希宝帖》等;

4、以资源为本, 开展国学相关的各项阅读指导活动

服务是方向, 馆藏是基础, 本着读者至上的服务宗旨, 少年儿童图书馆应以本馆的一切资源为基础开展各项国学相关的优质服务。

4.1 国学馆馆藏的排架方式应以方便读者查阅为主, 为此深

圳少年儿童图书馆国学馆的藏书主要按文献主题排架, 先将同一主题的文献集中排架, 再把同一主题的文献按朝代或作者的拼音顺序排架, 并特地将国学启蒙类图书集中排架, 方便低幼读者取阅。

4.2 围绕国学这个主题, 开展各种讲座、展览、培训、表演

等活动, 不断创新, 加深青少年儿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好地传承下去。

4.2.1 开展生动有趣的阅读实践活动, 主要以代表中国传统

文化的书法、绘画、棋艺、茶艺、戏剧、舞蹈、武术、传统手工制作等内容的教学培训, 定期开班, 邀请专业的教师来为小读者上课, 以小读者动手为主, 加强实践互动, 让小读者们在实践中品味国学, 修身养性。

4.2.2 成立与国学馆相配套的国学社, 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

现有文学、书画、棋艺、武术、手工制作五个分社, 通过各个分社开展讲座、展览、表演、游戏、观摩、培训等主题活动。在加深小读者们对国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的同时, 也能让他们学会一些有用的技能。

4.2.3“国艺团”是在国学馆与国学社顺利开展的前提下诞

生的, “国艺团”挑选国学社中最优秀的孩子, 通过他们的表演来弘扬、传播国学, 树立国学的形象, 不但为喜爱国学的孩子们提供一个展示国学的舞台, 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孩子来学国学, 对国学产生兴趣。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先祖们智慧的积淀,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灵魂。为青少年儿童提供丰富的营养和精神食粮, 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养, 帮助青少年儿童“正德”、“修身”、“启智”、“雅行”, 这正是少年儿童图书馆建立国学特色馆藏的目的, 作为少年儿童图书馆的一员, 应与时俱进, 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 深化国学馆的服务层次, 使青少年儿童能更加深入地了解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 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了解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 从小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培养爱国精神, 帮助青少年朋友开拓思维, 健全人格, 提升人文素养。

摘要:简述国学特色馆藏建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结合实际, 以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为例, 论述了少年儿童图书馆馆藏特色建设与服务。

关键词:国学,特色馆藏,少年儿童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刘丹忱.国学热与国学的定位和前瞻.社会科学论坛.2008 (1)

青少年体育课程的卫生要求 篇9

在当今世界环境下,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如果没有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就很难在国际激烈的竞争之中占得一席之地。而青少年就是这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主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只有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快速持续的发展。所以为他们健康保驾护航的体育课就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而现阶段青少年因为心智和身体发育的不够完全,往往都很容易出现受伤、厌学、调皮和叛逆的现象。那么如何根据他们身体心理发展的特点来实施体育教学呢。下面本文就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育的特点为体育课程的卫生要求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

1 青少年运动系统的生理发育特点及其教学卫生

1.1 体育教学中青少年骨关节发育特点及其教学卫生

青少年的骨骼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软骨组织较多,骨组织中水分和有机物相对较多,无机盐的含量较少,因此青少年的骨骼呈现弹性,柔韧性较好,不易发生骨折的特点,但坚固性却不够,承受外界压力和张力的能力还不如成年人,很容易在强度过大和时间较长的外力的影响下发生生理弯曲或变形。为防止他们的脊柱、胸廓、骨盆以及下肢发生变形,我们除了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督促他们使其养成正确的姿势外,还要在体育教学的训练过程中注意并培养他们养成正确的站、立、跑、跳、的姿势和动作。当发现他们的身体出现不正确的姿势或发育缺陷时,应该及时的给予纠正或在体育作业中加入矫正的姿势和克服身体发育缺陷的练习,使其骨骼正常发育保持健康的身体姿态。

青少年的各骨完成骨化的发育时间多不一致,且椎骨完成骨化的时间较长,脊椎的缓冲作用较差,所以在教学时不宜在坚硬的(水泥和沥青等)地面上进行反复的跑跳练习。长时间在坚硬的地面上练习跑、跳,会对青少年下肢的骨化点产生过大或频繁的刺激,容易引发骨头过早骨化和骺骨的损伤,从而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同时还要避免过多的从高处向低处反复跳跃的练习,防止造成骨盆发育变形。

1.2 体育教学中青少年肌肉、肌力发育特点及其教学卫生

在对青少年体育课的实施过程中不宜过早地让其从事大强度的力量练习,因为青少年肌肉正处于发育阶段肌肉中水分含量较多,所含的蛋白质和无机盐的成分较少.肌纤维之间的间质物质相对较多,肌肉较为松软,肌肉横断面积小,肌纤维较细,肌肉收缩力量较差,肌肉能源物质储备较少。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最好选用其身体体重l/2-2/3的负荷量进行练习,还需要把改善肌肉结构的练习与发展柔韧性、灵活性的练习结合起来。另外,由于某些项目的运动特点,如:羽毛球、网球、投掷、跳远等,肢体承受的负担是非对称性的,而很容易造成肢体发育的不均衡性,故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对侧肌的锻炼,可以利用软式排球、实心球、轻杠铃、跳马等器械,做一些有利于肢体均衡发展的各种游戏或比赛性的跳跃练习、球类活动、模拟比赛、团队合作,简单的技巧和双人体操练习等等,以便有利于其全面、正确,有效地发展学生身体肌肉结构和肌肉力量。

1.3 体育教学中青少年关节柔韧性发育特点及其教学卫生

青少年关节活动的特点是关节活动幅度较大且柔韧性好,容易进行关于柔韧性方面的练习和学习。但教师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体操、武术运动项目中如不注意发展练习者腰背肌肉和腹肌的力量,只单纯地或过多地进行脊椎拉伸的静力练习和发展腰部柔韧性的练习,就容易引起椎体的骺软骨的损伤。同样道理,在篮球、排球、跳跃等运动的学习过程中,如不注意发展青少年练习者股四头肌等部位的力量,而只过多地练习膝关节半蹲位置处发力活动,尤其是在过于坚硬的室内外场地上进行过多的或反复的跳跃练习,会使髌骨与股骨下端经常发生摩擦、撞击,很容易造成股骨下端骺软骨的损伤以及髌骨软骨损伤。从而影响学生关节的正常发育。

2 青少年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生理发育特点及其教学卫生

2.1 青少年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发育特点及其教学卫生

青少年心血管系统正处于发育之中,与成人相比,青少年心脏中的心肌纤维短而纤细,弹性纤维分布较少,心脏瓣膜的发育尚不完全,心脏容积及重量都比成人要小,心脏肌肉收缩力量较差,每搏输出量和每分钟输出量较少,心脏血管的内径相对较宽但血管较短。所以在安排运动负荷时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和个别对待的原则。对于那些个子高大的学生,其心脏的负担量也是相对较大,还有一些性成熟比较迟缓的学生其心脏发育也较为迟缓,所以在安排运动量时也应该特殊对待。

2.2 青少年呼吸系统的生理发育特点及其教学卫生

青少年由于胸廓体积较小、呼吸肌力量较弱且呼吸快而表浅,所以肺活量较小,但呼吸频率快。随年龄增大呼吸深度会慢慢增大,呼吸频率逐渐减少而肺活量逐渐增大。青少年肺活量小,每公斤体重相对值较大,在运动时主要靠加快呼吸频率来增加肺通气量,而呼吸深度增加得很少,这是由于青少年的呼吸肌发育较慢、调节机能不完善所致。青少年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机能在正常的情况下,虽然与他们的发育水平相适应,但在剧烈的运动中,他们的最大肺通气量、最大吸氧量和负氧债能力都小于成人。因此对于他们的运动强度要进行合理、适当的安排,强度可以安排的稍微大些,但完成强度时不应要求过高或过于急。密度应当要小一些,间歇次数应该多一些,练习的总时间不宜过长。

2.3 其他注意事项

青少年要尽量少做或避免过多的屏气运动。因为在屏气时,胸腹腔压力升高,使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影响心脏本身的血液供应。屏气后胸腹腔压力突然减少,使得血液大量回涌心脏,不利于心脏正常的工作。还有倒立、背桥等运动也不宜多做。因为这些动作都要求人的面部朝下,心脏也处于倒置状态,由于血液重力的作用,回流心脏的血液变的困难,加重了心脏的负担。从而影响心脏正常发育。

运动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根据动作的结构、节奏以及用力情况,来逐步掌握呼吸的方法和节奏,并教育学生养成健康卫生的呼吸习惯。

3 青少年神经系统的生理特点及其教学卫生

(1)青少年学生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工作能力较低,容易产生疲劳,还有神经过程的发生较不稳定,其中兴奋过程占优势地位,兴奋和抑制过程在皮质中容易扩散,表现为青少年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做动作时不协调、不准确,易出现多余动作,在建立条件反射上表现为产生快、消退快、重新恢复也快。所以在体育活动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上最好要生动活泼、简单易懂、多样变化,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穿插一些小型的比赛和小游戏等。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注意适当的休息或间歇。

(2)青少年的生神经活动中,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占主导地位,对于形象具体的信号比较容易建立条件反射。而第二信号系统尚处于发育的阶段中,对抽象思维加工能的力较差,综合分析能力的发展也不完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采用示范教学手段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多运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教学,多做一些模仿性的动作,注意培养其思维加工、综合分析的能力,促进第二信号的发育。

(3)青少年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分化尚不完善,神经系统分析能力较差又受到小肌肉群发育相对迟缓的影响,导致他们在运动中对距离、时间、速度和力量的判断能力不强,肌肉运动的感觉不够细腻,因此不宜要求他们做过于复杂、精细、难度系数过大的技术动作。

(4)青春期男生心理特征表现多为好胜心强,往往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要加强防伤观和组织纪律的教育,同时还要加强保护措施和培养其自我保护的能力。而这个时期的女生由于内分泌活动的改变,神经系统的稳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身体各项运动能力都有所下降。同时反映在心里特征上表现为对所参加的体育活动兴趣和积极性不高,所以对于她们在各项体育项目中都要适当减低要求,并在教学中注意循循善诱、启发、鼓励她们积极参加体育课的学习和锻炼。

4 总结

只有正确地了解掌握青少年在他们这阶段各个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特征后,在组织安排教学内容的进行,这样才能保证教师顺利进行体育教学且又不与孩子们的身体发育相冲突,才能充分发挥体育课的作用,为青少年健康茁壮的成长保驾护航,为将来祖国提供健康、健壮、结实的后备力量。

参考文献

[1]姚鸿恩.体育保健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赵广涛.从运动生理学角度看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的意-解读中央7号文件[J].训练与竞赛,2010:150-151.

[3]常为来,宫丽娜.浅析青少年生理发育特点与体育教学卫生[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23-124.

[4]赵仁清.运动对青少年骨骼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机制[J].体育与科学,2009:69-72.

上一篇:语文公共课下一篇:汽车C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