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公共课

2024-08-15

语文公共课(共11篇)

语文公共课 篇1

当前,竞争激烈的旅游行业对高职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除专业知识和技能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成为了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技能。以语文为代表的公共基础课和以模拟导游为代表的专业核心课对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但高职教育中这两类课程长期脱节,不利于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一、高职旅游专业语文课程和导游课程的现状分析

(一)高职旅游专业语文课程处于尴尬境地

1、课程定位不准确

大部分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而将语文课程长期定位在公共课的位置。由此导致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侧重于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情操陶冶,而忽略了基本语文能力的培养。旅游专业学生需要培养的是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这对其从事导游、旅行社管理等工作都尤为重要。语文课程的公共课定位则忽略了旅游专业的这一特性,进而导致高职旅游专业的语文教学根本功能的缺失。

2、教学内容无特色

虽然高职院校在旅游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开设了语文课程,但其选用的教材、教师观念及教学方法,都没有突出旅游专业的培养特点。首先,高职语文课程教材多参照本科院校的要求和内容进行编写,忽视了职业教育教材要为专业服务的宗旨,大多数教材缺乏个性。例如,培养旅游专业职业能力所需要的导游词、旅游广告、合同等内容,在语文课本上很少见到,学生也因此感觉不到语文课程与专业学习的关系,进而产生“语文课没有必要上”的思想。其次,大部分语文教师缺乏对职业教育的综合性认识,很少主动去了解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目的,较少思考语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联性。由此导致其教学内容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忽略了语文课对专业的推动作用,挫伤了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导致语文课程处于尴尬境地。

(二)高职旅游专业导游课程显得苍白无力

旅游专业导游课程多由旅游专业教师执教,他们精于专业知识和技能,但不如语文教师语文功底深厚。对学生的指导因此而略显无力。主要体现在:

1、导游词内容的雷同

旅游专业学生在撰写导游词时,由于语文能力深浅不一,写作能力有限,常无法进行独立创作。故多数学生只有通过网络、书籍等资源获取导游词范本,简单进行拼凑。因此常常出现导游词千篇一律,缺乏创新和个性的特点。同时,学生通过一味的背诵资料,很难做到对内容的透彻理解,更难做到将这些类似导游词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表述。

2、导游词讲解缺乏生动感

旅游专业学生在讲解导游词时,常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他们虽然将导游词记得很熟练,但讲解时往往忽略了抑扬顿挫和语气停顿等口语技巧。很多学生依靠强记大量华丽辞藻以提高质量,却忘记根据游客的不同角色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来交流,不懂得运用设问、反问等技巧完成沟通。因此,在导游词讲解过程中,学生“背”导游词的现象就显得尤为突出,整体缺乏生动感。

二、将高职语文口语课程与旅游专业课程进行整合的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高职旅游专业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语文口语能力,将语文口语课程与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可做以下尝试:

(一)根据专业需要改革语文口语教材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语文教材千篇一律、缺乏专业特色的特点,首先应该编写一套适合高职旅游专业学生使用的语文口语教材。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应突出旅游专业的职业特点。除了语文口语基本知识和技巧外,可设计一些模拟工作场景的口语训练项目,让学生能在课程学习中体验工作的场景和语境。例如,总台接待、旅游产品介绍与销售、导游讲解、突发事故的处理等内容都可目纳入教材,并作为独立的项目来进行编写。每个项目可按照知识介绍、训练目标和方法介绍、范例展示、练习和展示、评价与总结等几个步骤来编排。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使用教材,按需施教、因材施教,尽可能的突出旅游工作中最常用的口语沟通技能。例如,常用礼貌用语、沟通时的语气表达、语音语调技巧以及解决冲突的语言补救等内容。

(二)实施“四步走”的语文口语教学计划

语文口语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整合应贯穿于旅游专业的培养全过程,在不同学期实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训练。笔者认为,该整合过程可以分为“四步走”。

第一步,在第一学期完成公共语文课程学习后,在第二学期开设语文口语基础训练课程。这一阶段训练的重点应该是普通话的发音、语法以及朗读和说话的规范方式,以适应运用标准普通话和规范用语与人交流的职业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传授语音和表达方式的系统知识以外,应该侧重于对学生的训练。在训练方式上,可运用朗读、叙述、演讲、辩论赛等多种方式逐级强化,锻炼学生口语基础表达能力。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常见的发音问题、语句表达问题等,对不同学生实施有的放矢的指导。课程学习完成后,学生可以考取相应的普通话等级证书,以此带动其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第二步,在第三学期开设导游口语训练课程。这一课程培养的是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其训练重点应该是导游讲解的方法和技巧。与传统的模拟导游课程所不同的是,导游口语训练课程需要教师将语文口语知识和技巧纳入到导游训练中。例如,将语文口语技巧中的重音、升降调、停顿、连读、语速快慢等常用技巧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的解说词富有抑扬顿挫之感,加强解说过程中的意境美。同时,语文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训练学生用或简洁生动、或富有色彩、或幽默动听的不同语言表达来自己撰写解说词,一来可以加深学生对景点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解说过程中更容易抒发感情,感染听众。再加上适当的态势语言训练,例如眼神的传递、手势的运用、表情的渲染,会给学生的导游词解说增加不少魅力。在课程学习完成后,学生可以考取全国导游资格证书,以此达到强化训练、检验课程学习效果的目的。

第三步,在第四学期开设综合口语交际能力训练课程。除了导游员,旅游行业其它岗位也需要与人保持良好的沟通,需要具备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因此,这一阶段的培养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口语综合表达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教学内容上,应尽量选取学生在实习、就业过程中常见的情景。例如求职面试、接待服务、工作过程中突发事故处理等场景,都可以作为学生综合口语训练的内容。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进行练习环节的设计、知识的启迪和技巧的指导,充分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将步入专业实习阶段,其专业技能和口语综合表达能力将得以检验。

第四步,在专业顶岗实习阶段进一步提高口语实战能力。顶岗实习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专业实习的平台,更让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得以进一步发展,尤其是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将得以全面锻炼。这一阶段教师可以以任务引领的方式,向学生布置各项学习工作任务,例如观察实习过程中的常见语言表达问题、记录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办法、撰写旅行社广告语、点评景区解说词等,并要求学生形成书面报告,讨论并分享口语技巧方面的收获。同时,学校应与各实习单位密切联系,采用实地考察、电话沟通、网上管理等方式,给予学生工作上的指导和情感上的支持。该阶段的效果可以以实习报告和答辩的形式来检验。

语文公共课 篇2

(一)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尤其应当了解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提高大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人文素养。

(二)能准确地阅读、理解现当代作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并能解释常见的字词和语言现象, 具备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

(四)掌握常用的文体写作知识,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

大学语文课程的考试内容,包括语言知识、作家作品知识、文体知识、写作知识、作品阅读分析和作文六部分。其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

(一)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侧重于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文言实词考核,要求考生能解释文言文中常用实词的意义,特别要注意那些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掌握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等);文言虚词考核,要求考生能辩识“之、其、者、所、以、于、而、乃、则、焉”等常见的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或作用;文言句式考核,要求考生能够分辨和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序句等特殊句式的用法。

(二)作家作品知识

作家作品知识侧重于考核作者的姓名、生活年代、生平事迹、思想主张、文学流派、主要成就、历史地位和影响等方面内容。

(三)文体知识

文体知识侧重于议论文、记叙文、诗歌、小说和戏剧的文体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四)写作知识

写作知识侧重于立意与选材、构思与布局、文体与表述、语言与风格、修改与文风等方面内容。

(五)作品阅读分析

作品阅读分析侧重于以下方面的内容:每篇课文的作者和文体类别;课文的主题或主旨、思想意义;课文的主要表现手法、写作特色;课文中使用的主要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排比、对偶、象征、设问、反诘、反语、层递等手法的特点和作用;课文中常见的各类表现手法,如对比、铺垫、侧面烘托、夹叙夹议、语义双关、托物言志等手法的特点和作用;课文中引用典故、诗文等的解释或出处;课文中关键字词的含义或表达作用等。

(六)作文

作文主要是考核应考者的写作能力,也是对应考者知识阅历、思想修养、认识能力和语文水平的综合检验。

作文考核的重点是议论文、记叙文写作的能力。

作文考核的基本要求是: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完整,语言通顺,表达准确,标点恰当,书写工整,格式规范。

三、考试题型

大学语文课程的考试题型主要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词语解释题、填空题、文言短句翻译题、简答题、简析题、作文题。

阅读篇目可参考现行使用教材的课文。

记叙文单元:

1.《郑伯克段于鄢》(《左传》)

2.《燕昭王求士》(《战国策》)

3.《管晏列传》(《史记》)

4.《苏武传》(《汉书》)

5.《又是一年芳草绿》(老舍)

6.《听听那冷雨》(余光中)

7.《怀念萧珊》(巴金)

8.《洞庭一角》(余秋雨)

9.《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贾平凹)

议论文单元: 10.先秦诸子语录(《论语》等)

11.《谏逐客书》(李斯)

12.《驳<复仇议>》(柳宗元)

13.《留侯论》(苏轼)

14.《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胡适)

15.《文学的趣味》(朱光潜)

16.《失败了以后》(林语堂)

17.《论言谈》(培根)

诗歌单元:

18.《采薇》(《诗经》)

19.《渔夫》(屈原)

20.《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21.《蜀道难》(李白)

22.《长恨歌》(白居易)

23.《醉花阴》(李清照)

24.《天狗》(郭沫若)

25.《雨巷》(戴望舒)

26.《光的赞歌》(艾青)

27.《西风颂》(雪莱)

小说戏剧单元:

28.《游园(选)》(汤显祖)

29.《席方平》(蒲松龄)30.《伤逝》(鲁迅)

31.《围城(选)》(钱钟书)

32.《春之声》(王蒙)

33.《老人与海(选)》(海明威)

34.《赫克托耳之死(选)》(荷马)

我国高校体育公共课考核制度分析 篇3

关键词:高校 体育公共课 考核制度 改革

社会的发展带动着体育公共课(以下简称体育课)改革,而体育课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体育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以及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体育课考核的形式依然没有变化,造成体育课考核无法适应体育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而无法全面地推动新课程改革。受传统体育教学理念的影响,作为我国体育教学重要部分的高校公共体育课考核标准依然采用传统模式,这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体育教学对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基于体育考核评价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针对高校体育公共课考核制度方面的若干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努力推动新课程改革。

一、高校体育公共课考核的必要性

考核是评定教师教学效果的标志,是检验学生学习态度的手段,是对学生进行奖惩的工具。在一定条件下,考核的内容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教学、教法、态度具有一定的反馈和导向激励作用。体育课的考核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起到牵动全局的关键性作用,是素质教育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为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打下基础。因此,全面、客观、科学地制定高校体育公共课考核标准,构建适合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评价标准,能很好地发展和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高校体育公共课考核制度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国针对高校体育公共课考核制度的研究有一定的进步,但仍没有一套合理的、系统的总结,大多高校仍沿用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即以运动技能作为衡量体育教学质量的标准,运动成绩在体育教学中是“至高无上”的,而运动参与、身体和心理健康、适应社会能力等要求流于形式,最终造成学生为了追求运动成绩而参加体育锻炼,进而无法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因此,我们要针对高校体育公共课考核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为体育课考核制度的确立打下基础。

1.缺乏明确考核目的

体育课考核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其考核的项目和内容是由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决定的。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增强体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目前大多高校对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要求是对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忽视体育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创造性的发挥,将学习体育的兴趣局限于一个框中,无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2.忽视区别对待原则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在以“学生为主体”原则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学习能力不同,在同一教学情境下,对技能技巧掌握的快慢、好坏也不一样。在教学过程及考核时,如果按照死板的考核制度一视同仁,就容易出现两极分化,进而影响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无法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1)重视终结性考核,忽视过程性评价考核。目前,高校多采用传统的体育考核方式,过分强调终结性评价,忽视了学生体育参与的过程以及各个时期个体的体育进步状况和反馈结果,整个评价过程呈现一种封闭静态的状态,缺乏灵活性和动态性,造成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

(2)忽视考核结果的评鉴。体育教师评鉴体育课成绩时,往往按照事先制定好的项目分数对照表进行评鉴,并将此项目分数对照表作为统一尺度来评鉴学生的体育公共课考核成绩,这对体育基础较差的同学造成一定的压力,致使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

三、高校体育公共课考核制度改革

1.明确体育课考核目的

体育课考核的目的要与体育教学目标相一致。体育公共课考核要紧紧围绕体育教学目标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基础。传统的体育考核中将“三基”作为主要因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三基”的考核比重应不断缩减,将“三基”与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体育课考核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尝试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技术、技能锻炼身体或进行创造性地运用。

2.改变观念

(1)重视健康发展,培养体育精神。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体育锻炼除了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素质,还要注重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教师应通过对心理、意识、行为的引导、启发和潜移默化,去塑造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拼搏、艰苦奋斗、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在重视健康发展的同时,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准的评价考核也占据重要地位。因此,不能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运动能力,还要为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培养服务,重视理论教学、提高理论课的质量、加强理论知识考核力度、满足学习需要、促进健康水平提高。

(2)终结性考核评价与过程性考核评价结合。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是两种不同的学习评价方式。传统体育教学对学习体育知识的评价方式是“终结性评价”,而新课程标准使得大多数学校极力倡导“过程性评价”,反对实施“终结性评价”,两种现象都有一定的误区。两种评价方式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过程性评价是由一个个终结性评价组成的,终结性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最终表现形式,任何过程都伴随一定的结果产生。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考核评价中,我们应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这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提高体育教学评价科学性的需要,同时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重视体育课考核成绩的评鉴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有教学成绩的测量和评价作为标准,而对考核结果的分析和评价要重视从教育学理论角度出发。我们把体育测量学中的体育测量仅理解为直接测量,忽视了间接测量,这就导致了由直接的测定和量度决定学生的成绩,容易走上“分数说明一切”的路子。因此,必须有一个恰当的、合理的价值判断,所以不仅要重视体育课考核,还要重视体育课考核成绩的评鉴。

四、结论

第一,明确体育课考核目标对体育课考核发展的重要性,能有效提高和改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心态和精神状态,并能有效地减小体育课考核压力。

第二,通过体育课考核观念上的改变,能够带动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强化体育参与动机,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观。

第三,重视体育课考核结果的分析与评价,完善体育课考核制度,对高校体育课考核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贵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编委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史瑞霞,杨金成.高职幼教体育课考核方法探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2).

[4]黄祥富.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与改革[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学校公共生活视角下的语文教学 篇4

一、基于学校公共生活的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

陶行知先生说:学生过什么样的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品格。如果我们希望学生具备爱国、诚信、友善、平等、公平、民主、和谐这样一些公共德性,就应当营造具有公共精神的语文教学环境。

1.语文教学是弘扬核心价值观的理性生活

从学校公共生活的目的来看,语文教学是弘扬核心价值观的理性生活。教育是一项充满理想和人文意蕴的事业, 体现了人类的终极价值目标。学校公共生活更多地从应然出发,倡导学生追求有意义的生活。语文课堂是公民教育的有效载体,教师既要重视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又要注重公民教育思想的渗透,鼓励学生理性思考,学语文,学做人,培养和唤醒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爱国、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观,以积极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建构起充满正义的世界。

2.语文教学是师生平等自由的对话生活

从学校公共生活的参与者来看,语文教学是师生平等自由的对话生活。自由、平等的对话是学校公共生活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有平等地对话,才能赋予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公共生活的资格和权利。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身份往往是不平等的,教师与学生之间所展开的对话是一种“权力不对称”的扭曲性对话。为了更好地建构语文对话场,教师必须真正赋予学生话语权,让师生在自由平等的对话中取得共识,“最终可以还原为论证话语在不受强制的前提下达成共识这样一种核心经验”。

3.语文教学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行动生活

从学校公共生活的方式来看,语文教学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行动生活。在学校公共生活中,每一个学生都不是以静止的状态来展示自己的,而是以动态的、实践的方式来展示自己。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师生对话,还是分组讨论,学生均需要以行动者、实践者的角色进入其中。从教育学上讲,正如杜威所言:“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学生在参与各种语言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自身的经验,获得各种各样的体验,成为活动的行动者,最终成为一个真正勇于实践的人。

二、走向学校公共生活的语文教学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应走向学校公共生活,引导学生关注学校生活中的公共利益,通过了解公共问题,培养公民技能,形成公共品性,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塑造公共品性,激发学生心灵正能量

学校公共生活总是扎根于核心价值之上,而这些价值总是建立于一定的道德基础上。语文是一门人文化、社会性、道德感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除了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传授外,还应注重对他们个性情感的培养和指导,从而激发他们心灵的正能量。

“文以载道”。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多为名家名篇,文质兼美,“感动人物”的书写、“中国故事”的讲述,融思想性与艺术性为一体。如:坚持道德操守、万千胸怀为报国的《钱学森》,殚精竭虑、为西藏人民不辞辛劳的《孔繁森》,深明大义、巾帼不让须眉的《木兰从军》……一个个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的人物,催动着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步伐,支撑起共和国大厦的脊梁。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文本语言的美感及其中高尚的精神,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学生课堂上所受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的感染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

“书香校园”。经典总是“讲出一些永恒的东西,不局限于这个时代”,悠悠书香浸润着校园,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也孕育着学生昂扬向上的公民品格。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才能担负起未来的使命;有“小信诚则大信立”的诚信品格,才能使生命散发善良之光;有“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的友善态度,才能与小伙伴关系更融洽……在千百遍的诵读中,学生学会更好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为自己确立人生的奋斗目标。

2.关注公共问题,开辟综合实践新天地

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同。”新课程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学校公共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具有教育价值的问题,以及通过这些问题所亟须揭示和传达的生活知识、生活准则或生活原则等都可成为公共问题。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公共问题,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辟了新天地。

学校公共生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广度与深度。教师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策划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发现学校公共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去研究贴近自己学习生活的问题。当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留心观察身边的点点滴滴,他们发现了校门口交通安全的问题、浪费水资源的问题、丢失的学习用品无人认领的问题等多个公共问题。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三个一群、两个一组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为了解决“校门口的交通安全问题”,他们设计方案,采集出行方式、所经道路等大量的信息和数据,上网查询资料、请教教师和家长、实地勘察,提出分时段放学的可行性报告;面对学校普遍存在的“浪费水资源的问题”,他们发出“珍惜水资源”倡议,设计“节约用水”宣传标语,编辑专题小报……在处理这些反映学校公共生活的热点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到了书本知识,还学习到了个人发展所需的最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文明规范,其中包括法律、社会学、生态学等基本而又精要的知识,这完全超越了语文学科本身,弥补了语文课程的不足,加强了语文与其他课程、与校园生活之间应有的沟通与交融,真正体现了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同时,学生对各学科、各领域收集的资源材料进行筛选与整合,学会合理地选择与吸纳,从中也增强了自己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道德意识。

3.培养公民技能,拓展听说读写新思路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核心是提高语文能力。学校公共生活是师生作为权利与义务的主体,理性、自由、平等地参与、协商、寻求共识的交往活动过程。这样的交往活动有利于学生寻找语文学习和思维活动的源头活水,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自我超越,引领学生将语文知识转化成为一种参与技能。

“教育——首先是人学!”这是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中给教育下的定义。这个“人”包含着自然人和社会人,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所说的“完整的人”。学校公共生活为培养“完整的人”、为锻炼学生公民技能搭建了平台。学生从闭门造车中走了出来,从死读书中解放了出来,在参与学校社团、志愿者行动等一系列公共活动中获得充分的话语权,提升了语文素养,锻炼了参与能力,学会了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增强了听说读写的能力。如:“小喇叭讲解团”先后制订了“小小讲解员”“小小保洁员”“小小保安员”“小小宣传员”竞争上岗制,为学生创造了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机会。学生亲力亲为,亲身感受,倾听,交流,合作协商,围绕宣讲的主题搜集相关资料,展开调查研究,学习解说词的写作方法,撰写解说词,为八方宾朋作义务讲解。走访考察、采编撰写、表演解说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得到了“听说读写”语言文字的整体训练。他们在实践中碰撞,在探究中分享,在创作中提高,在志愿服务中体验着人生的价值。学校公共生活真正成为了学生语文学习潜能开发的大舞台,让我们更真实地看到学生生命活力的强大,独特个性的张扬。

国内中职生公共课厌学的成因研究 篇5

【关键词】公共课,专业课,厌学,中职生

一、国内中职生厌学公共课研究概况

在中职教育中公共课包括很多的科目,大部分的厌学研究不是针对公共课总体研究,而是针对各门具体课程进行的研究。

林筱萍(2002)在研究中职学生厌学英语学科时指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良学习习惯是造成学生厌学英语的主要原因。丘颂芳(2007)认为,要改善中职生厌学英语的现状,就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鲁晓刚(2012)认为,政治课教师应积极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转变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才能改变中职学生厌学政治的局面。赵武生(2011)认为,政治课教学理论抽象、枯燥,与现代中学生的心理有差距,培养学习兴趣是关键。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变厌学为乐学。

李贵强(2007)认为,中职生厌学语文是因为中职生的基础知识差,能力低,心理承受能力差。从小学开始语文作为一门主课不断地接触,到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阶段,很多学生对母语课程如此厌学,根本原因还在于自身基础太差。

二、中职生厌学公共课成因分析

通过对国内中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育现状的调查,中职生厌学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公共课的厌学现象比起专业课厌学现象更为严重。当今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打拼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以外,能够抵御社会上的现实压力的良好心理素质也是必须要有的,这也是很多学校开设公共课的指导思想。导致中职生厌学公共课的原因有很多,站在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角度上面来看,原因的研究还是要从学校、教师和学生方面出发。

1、学校原因

学校在很多方面的管理没有针对中职生特点,导致中职生的厌学情绪严重。学校管理层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下方面:

(1)对公共课的认识不足。公共课是教育部门规定的不论年级、专业和学校类别,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如《哲学》、《政治经济学》、《语文》、《数学》等。学校管理人员认为公共课程所学的东西对于以后在学生的求职工作方面没有实际的作用,公共课的开设只是由于教育部门的硬性规定而开设的,既不敢公开抵制,也不愿意在这方面花费精力提高质量。

(2)课程管理不合理。学校的课程管理是指课程方面的策略提出,具体的实施,在课程管理中的不同角色的责任分担,以及课程资源方面的管理。课程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课程的设置、课程的监控和课程的考核是课程管理问题的三大主要环节,其中课程设置和课程考核两方面最容易导致学生厌学。

(3)教师管理畸轻畸重。由于对公共课不重视,也就不太重视公共课教师管理。相比较而言,学校更重视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很多政策都向专业课倾斜,公共课的建设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在教育培养提高方面,专业课教师的机会也比公共课教师的要多。这让公共课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产生怀疑,无心教学,恶性发展下去自然教学质量下降,学生的厌学情绪便是最最好的表现。

(4)学生管理不到位。学生管理是学校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等方面作出规定安排,主要包括学习和生活两个方面。两方面工作的不到位,都可能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

2、教师原因

如果教师做不到位,学生就很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很难学到生存的基本技能。学生在校期间,厌学情绪不能得到抑制,教师负有主要责任。

教学素质偏低。教学素质偏低表现之一就是教学方法落后。公共课教师的讲授方法不求更新,不能及时改进讲授策略,还有一些教师固步自封,老教材、老教案、老方法,不論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学生,不管上课效果如何,一样照本宣科,学生自然觉得毫无趣味,厌学情绪必然产生。教师素质偏低表现之二就是教学内容选择的迷茫。很多教师对于重复知识不懂得删减,一味按照所谓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不管学生过去是否学习过,不懂得对过去的学习阶段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与现在教材中所要学习的新内容进行连接,只会照本宣科陈述乏味的理论知识。

3、学生原因

在文凭社会中,中职生的弱势使他们更茫然不知所措。了解其厌学的原因,减少他们的厌学情绪,是非常重要的。

(1)功利思想过强。功利思想简单理解就是凡事以功利为目的,凡事必须对自己有利可图才会去努力完成。与数控专业的学生访谈的时候,有学生说道:“这个专业是我爸妈给我选的,因为我家有亲戚在深圳开厂,只要我学了个大概,过去他再带着我弄个几年,挣钱那是没有问题的,爸妈就指望我拿个毕业证就可以啦!”很多学生都认为学习公共课的时间,还不如用多让他们下下车间,练下手上的功夫。没有丝毫兴趣的情况下,公共课的学习就不会有任何起色。

(2)心理素质差。心理素质是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逐步发展和形成的心理潜能。心理素质的好坏,在学生的学习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由于中考的落败,中职生与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心理素质要差。在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后,这种心理就一直伴随着中职生的每一天,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调整,厌学情绪的产生已是必然。

(3)学习态度不端正。学校没有升学压力,中职生的自控力也比较差,住校又让他们远离了父母的管束,在这种条件下,思想上放松自己,惰性就作怪,能不学的就不学。认为公共课与能力无关,与就业无关,只要混个及格就够了,在这种学习态度的影响下,厌学情绪就产生了。

(4)缺少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学生获得信息、掌握知识技能技巧的各种办法。学习方法没有统一的规定,相同的学习内容,个人条件不同选取的方法也不同。学习方法与掌握知识的效率直接有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习方法不得当,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自然学习成绩不佳。很多学生摸索不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有挫败感。

参考文献:

[1] 李贵强.中职学生厌学语文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煤炭职业技术教育,2007,(6).

[2] 刘秀娟.大学生厌学原因分析及对策[J].消费导刊,2009,(2).

[3] 罗泉铁.师范专科学校学生厌学的特点原因及对策[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1998,(4)

[4] 张大有.中职生厌学的根源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人才,2012,(12).

高校体育公共课考核方法 篇6

高校体育教学基本上是以技术考核为主, 在此基础上配合出勤率, 形成最终的考核方式。考核技术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几个运动项目来测试学生是否达标。这种考核方式重视的是结果, 考核的也是结果, 对学生的努力程度、平时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基础问题没有进行考虑, 缺乏思想教育, 忽视了学生的理论学习, 是我国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

2、高效体育现有考核方法存在的不足

2.1、考核方式缺乏公平

目前高校体育公共课有一套看似公平的考核方式, 但是对所有学生而言是很不公平的, 也欠缺人性化考虑。在一个班级里, 学生的身体素质各不相同, 基础条件也不一样, 完成一项体育运动所需要的时间、精力也各不相同给。用同样的方式考核不一样的学生就会造成考核的不公平性。这种不公平性导致学生对体育公共课缺乏热情, 丧失积极性。一些学生自身基础比较薄弱, 身体素质也无法达到要求, 学生可能为了一项考核能够达标而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但是考核结果依然没有达标通过, 使得该类学生苦恼郁闷;而另外一类不怎么认真上体育公共课但是自身条件好身体素质过硬, 从而轻松就通过了最终的考核, 使得类似学生沾沾自喜。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 得到了不应该得到的待遇, 从而造成两种类型学员都没有通过高校体育公共课的学习而达到目的, 失去了高校体育公共课教学的意义。

2.2、对考核目的的不明确性

现在的考核方式主要是对学生某项基本技术的一次性检验, 学生只是简单机械的学会了这些运动技术, 但是最终并没有学会一整套自我锻炼的方法。高校体育公共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为今后的自身发展提供更强健的体魄, 但是目前的考核方式往往将学生引到机械模拟一些动作的路上来, 忽视了体育公共课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学生上体育公共课的目的不再是锻炼身体需要, 也不是学习锻炼身体的方法, 而是想要通过体育公共课考核获得更优异的学分以争取奖学金的目的, 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主要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考核方式的影响和左右, 从而最终影响学生的上公共体育课的目的。

2.3、考核方式缺乏灵活性

体育公共课成绩考核往往以一项或者多项运动考核是否达标为评判标准, 从而造成很多学生平时上课不认真, 并没有领会体育公共课的核心精髓, 只是简单的掌握一些考试需要用到的技术就浅尝辄止, 对学生学习很不利。另一方面, 考核方法固定, 学生在前期的学习过程中只是为了通过考核而学习, 从而出现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有难度有意义但不涉及考核内容的项目或者运动方式往往被学生丢弃一旁。这种考核方式使得学生被动应付考试, 一切学习只是单纯为了考核, 运动技术和水平没有得到提高, 学生身体素质也无法得到提高和改善。从而演变成上体育课是一种负担, 对学生而言毫无乐趣可言, 最终偏离了体育公共课教学的意义。

2.4、缺乏健全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

一整套完整的考核体制包括事先考核评价, 过程 (现场) 考核评价以及结果评价三个方面, 目前的高校体育公共课考核只是简单的结果考核评价, 没有进行事前考核评价和过程考核评价, 从而造成欠缺公平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 有的学生技术能力一般, 但是因为自身基础条件较好, 比如身高优势、力气优势等依然可以取得很不错的成绩, 另外一些技术很好, 但是限于身材矮小或者太胖等原因限制了技术的发挥, 造成考核不能达标, 这些因素如果不考虑在考核评价体系之内, 往往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让学生对体育公共课失去兴趣。

3、高校体育公共课考核办法的对策

3.1、明确体育公共课的考核目的

“强健体魄”、“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是教育对高校体育公共课提出的新要求, 这就要求体育课考核要围绕着几点进行, 要通过考核办法引导学生实现“强健体魄”、“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目的, 走出多年来沿袭至今的应试教育误区。考核的目的不再仅仅是让学生通过考核达标获取学分, 而是让学生通过考核产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 通过考核影响学生养成健康的运动习惯, 从而自觉投入到运用体育方式锻炼身体的效果。

3.2、制定符合社会、学生需要的考核内容

体育公共课考核内容的制定应该侧重于全过程的考核评价, 从而公正、公平、客观的反应学生上课的总体情况, 全面的给予学生一个公允的考核评价标准, 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也才能更好的实现体育公共课的教学意义。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到, 体育公共课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最终成绩, 而是为了锻炼和身体需要。

3.3、体育公共课的考核方式多样灵活

体育公共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有更好的体魄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服务, 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领会到体育精神。正因为如此, 高效体育公共课的考核方式就应该朝着多样性灵活性的方面改进, 通过灵活多变的考核方式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体育精神, 掌握运动技术, 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培养其长期的锻炼习惯。

总而言之, 高校体育公共课考核方式要以实现教学目的为宗旨, 在此基础上改进现有的考核方式, 从而更好的适应体育教学需求。

参考文献

高师美术公共课教学初探 篇7

(一)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

长期以来,高师美术公共课的实施主要是以“授受式”的课堂教学为主,教师往往习惯于思考如何达到预定的课程目标,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教学中过于依赖事先设计好了的材料内容,让所有的学生都接受统一的内容、进度、程序,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忽视了学生的发展需求,甚至还严重影响了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和学习成绩。因此,高师美术公共课教学,应突破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以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前提,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正视学生的需求,灵活地开展多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进行积极思考,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调动他们积极的情感体验,尊重教与学活动过程中的个性张扬,实现教师主导功能与学生主体功能的互补,构建平等、和谐、关爱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创设一个健全而宽松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内在的发展需求和美术教学相吻合,从而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以素质培养为课程主要目标

高师美术公共课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和其它形式来组织引导学生系统地接受美术知识,掌握美术技能,从而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展示学生的个性,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素养,改变非专业学生对美术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的现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基础出发,引导他们学习美术知识时联系生活、联系社会,用发展的观点介绍常识,让他们了解什么是美术,美术的起源、发展、类别,以及不同美术形式给人类带来的不同视觉效果与精神冲击力。教学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要能预见到学生所关注的美术形式,如电脑美术设计、动漫等等,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这些内容作为突破口,将美术知识从中展开进行讲解,打破传统的讲授模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欣赏—评论—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艺术创造思维,力求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激发其个人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明确高师美术公共课教学的目标不是培养美术专业人才,而是要通过美术公共课教学,使非专业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法,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力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表现的乐趣,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提高生活质量。最终,通过美术教育,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艺术、拥有艺术,并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使学生发展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三)完善课程设置,优化教学结构

高师美术公共课应发挥教育的基本功能,顺应时代及社会发展的需求,与时俱进地调整、丰富、完善课程设置体系,使美术公共课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相联,实现教学结构的科学化、合理化。而优化高师美术课程设置,应以培养合格师资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为目标,加强学生的美育素质及理论修养,激发学生探究美术文化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突出美术文化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人文精神,突出教学的“师范性”特点,注重以实践技能、理论知识、认知能力的全面发展,缩短高师学生将来从教的适应期。

(四)善于开发利用教学资源

美术课教学,最大的特点在于形象、直观,有着丰富的、可直接利用的教学资源。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需要,充分利用各种与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课程资源整合。例如,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观画展、欣赏民居建筑、室外雕塑;组织学生观摩美术专业的学生作画,与他们进行交流;采用到民间参观或聘请民间老艺人进课堂给学生做示范讲解等方法来配合教学,以达到直观展现美术形象,增强学生理解力的目的;组织学生回归大自然,通过让学生观察、描绘大自然,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使学生真正懂得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含义,以此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建立在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的基础之上,既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又要强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展开互动式教学,使学生本身所拥有的丰富资源也得以合理开发。

(五)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

教学是一种由师生双方共同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整体行为。好的教法往往能促进师生的情感与思想交流,促使师生双方协调配合,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理想的境界。首先,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兴趣一部分是由自身审美素质自发的,而大部分则需要通过教师优化教与学的氛围而诱导引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学生心理微妙变化的瞬间,把兴趣以新奇独特的形式唤醒,用美的感染或化静为动的参与去激活,使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去参与、去创造。其次,教师要善于运用演示法进行教学。美术教学中的许多技法问题,仅靠语言讲述是很难讲清楚的,必须通过示范性操作来配合课堂讲授,使学生通过视觉直观感受,来获得深刻印象,增进理解。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按照“教无定法”的原则,灵活地安排教学,激励学生去发现美、创造美,真正实现“乐学、爱学、好学”,让学生充满乐趣,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六)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在对学生的美术能力进行评价时,要充分认识美术课程的特点,注意评价的取向和方法,明确培养的是即将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高素质的人民教师,而不是专业画家。要从过份重视美术基础知识和绘画技能,转为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以及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尽可能依据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科学、合理、准确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评价要多肯定、多鼓励,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习兴趣的提高,而且,在评价情境中应当重视学生自我意识的作用,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在评价中具有主体性,而不只是被动的、供他人评价的对象。教师应根据评价过程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及时对美术课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调节,使之达到最佳的组合状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高师美术公共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培养他们创新思维、丰富知识结构、完善知识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高师美术公共课有其自身的属性与目标,其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与专业美术教学相比,都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师在教学中应顺应素质教育的发展,遵循教育规律,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努力探求非专业美术教学的自身规律和可行性方法,挖掘学生尚未开发的内在生命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传播美,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教育发展趋势的把握与美术课程建构的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 1999 (8) .

[2]李范.苏霍姆林斯基论美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4.

VB公共课的教学探讨 篇8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想学生能够学好VB编程, 培养学生的兴趣就是关键。当学生对所学的课程知识产生兴趣和爱好时, 就会从内心发出向往和求知的强烈欲望, 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 那么学习过程也就不再是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 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在VB程序设计语言的教材布局上, 往往是先从基本的语法现象入手, 然后再讲VB中对象的使用。事实上, 在讲解演示一些基本语法的例子时, 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对象的使用。而我们面对的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 缺乏对Windows程序运行机制的相关背景知识, 因此, VB教学中, 必须将基本概念和VB的事件驱动机制、可视化程序设计结合在一起。为避免学生出现对VB这门课的误解, 对它失去兴趣, 学期初始, 我们不要讲授太多太深的理论知识, 但可结合学生所学专业, 演示几个用VB开发的相关程序, 让学生领悟到VB在今后专业岗位上的作用, 或多讲一些VB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让学生玩一些由VB开发设计的五子棋、扫雷等游戏, 或用各种计算器按要求计算求值, 通过实例的有效引入, 可以让学生了解VB的实用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注重理论动手相结合

VB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它既有理论又有实践, 既讲方法又讲动手能力, 如果只纸上谈兵, 不上机练习, 是不可能真正掌握VB程序开发的。

(一) 模仿阶段

讲授VB时, 教材中前几章多数都是先介绍对象、对象的属性、方法和事件及VB语言基础等等一系列的在程序设计中比较抽象难懂的概念, 然后才介绍程序的建立和运行。而这些概念往往很难单独举例讲解, 需要配合具体事件。因此在教学中, 如果直接照本宣科, 会在早期成为学生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的重大障碍, 对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都会产生影响。由此可适当打破课本原有的知识体系结构, 改用从简单有趣的实例入手, 通过让学生观看、模仿, 在实际操作中去探究和领悟这些概念, 为学生上机操作和后续学习扫清不必要的障碍。

(二) 实践阶段

1) 合理安排理论和上机课。“上课能听懂, 上机不会做”是学生中间普遍存在的问题, 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实际操作。VB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科目, 上机实践是必不可少的。现阶段, 一般是一周一次理论, 一次上机, 因此这一次的上机时间安排就不宜与理论课拉开太长的时间。笔者曾遇到先上机后理论的一个学期, 且上机理论间隔为一周, 等学生能上机去实践理论的时候, 理论课上讲授的内容已经基本全忘, 上机不知所措, 极大的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认为:先理论再上机中间不间隔或者是边理论边上机是比较合理的安排。VB是公共课, 学生自然不会花很多时间像专业课一样去学习, 如果理论跟上机课之间时间间隔太久, 很容易造成遗忘, 忘了又不愿花时间复习, 因此会形成恶性循环, 堆积越来越多的疑问, 影响后续学习, 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中间不间隔, 学生可以趁热打铁, 上机时配合教师辅导实地动手操作, 便于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有利于知识要点的理解和掌握。

2) 注重实例分析, 加大代码的提供, 引导学生模仿。很多学生有这种感觉:自己分析老师讲过的题目没有问题, 但是题目稍微有点变动, 就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了。出现这种情况, 原因有二:一是根本就不理解题目, 不了解算法, 只是按部就班的抄袭老师的代码。这种情况, 就需要教师对代表性实例耐心讲解, 注重题目的分析过程, 一定要学生明白题目究竟要做什么, 并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对象与事件, 寻求简单容易实现的算法, 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今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二是虽理解题目, 但是知识掌握不熟练, 无法做到举一反三, 不能融会贯通。这就要求学生加大练习力度, 根据学校的硬件设施, 上机时间是有限的, 仅靠上机课是很难熟练掌握VB这门语言的。因此就希望学生能在课下增加上机练习的时间。教师也可提供课下辅导, 譬如通过网络, 与学生进行交流。很多学生还是比较害羞的, 往往当面不敢直接询问, 但是通过网络顾忌就比较少, 也能将自己的疑问适当的表达出来。

3) 配合学生专业, 设计针对性练习。VB公共课面对的是不同系部的学生, 经常接触的题目类型有所不同。鉴于此, 可与各系部交流, 跟踪学生的教学进度, 选择已解决的一些课业难题, 要求学生用VB语言编写程序来解决相应问题, 甚至可以将其推广到期末考试中, 针对不同的系, 设计不同的考试题目, 让学生体会学以致用,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当然这些需要学校领导支持, 各系部大力配合, 目前只是笔者的设想, 尚未得到实践。

4) 根据学生需求, 因人施教, 鼓励参加等级考试。有些学生因为有兴趣, 愿意学习VB, 继而参加等级考试, 有些学生就是为了证书, 为了毕业好找工作, 为了考试而考试。两种人群, 就要根据学习目的不同,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两者, 都可多准备一些等级考试试题, 进行强制性练习, 对于前者, 除了考试必备知识之外, 还可适当增加练习难度, 当做附加题目。如果硬件设施允许, 还可经常进行一些模拟考试, 使学生能熟悉考试环境、考试流程, 提高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

三、提高教学质量, 完善考试题库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案, 教师之间应经常相互学习、相互听课, 取长补短, 改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精心组织教学。学校也应适当组织外出学习, 加强锻炼, 提高教师素质, 培养新形势下高学历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根据学生能力, 大纲要求, 不断修改、扩充、完善考试题库, 做到知识全面到位, 尽力避免学生提出“没讲过、没见过”的质问。

VB作为一门重要的编程语言, 在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仍然占据重要位置, 教学方法在程序设计教学中的举足轻重制约着程序设计教学的效率。但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只要教学得法。在教学实践中, 科学的教学方法一定会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帮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采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科学的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同时, 采用综合评价学生的方式, 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从而使得VB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不断地提高。

参考文献

[1]车飞.探析VB教学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课作用初探 篇9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课是高等职业教育所有专业或部分同类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 如英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基础、职业生涯规划和体育等, 后者有高等数学、应用文写作、职场交流和商务礼仪等, 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是专业课, 即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所开设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

二、对高等职业院校公共课认识的误差及原因

在教学过程中, 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公共课认识的误差, 导致随意缺课严重, 敷衍了事普遍。这种对公共课认识的误差, 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有的公共课理论性较强, 内容抽象、枯燥, 高等职业院校的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 对现有公共课课程从内容设置到教学方法产生排斥和惧怕心理, 没有学习积极性, 更不会主动学习;二是少数公共课教师或多或少地存在“满堂灌”的现象, 缺乏教学辅助手段, 教学方法单一, 课堂缺少足够的吸引力;三是宣传教育方面的缺失, 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一定的误解, 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培养干活的人, 一切以就业为标准, 过于强调了职业教育的功利性;四是部分学生片面地认为公共课是副课、杂课, 与就业关系不大, 可学可不学, 只要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培养了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充分实现就业就行。

三、高等职业院校公共课的作用

应该说, 高等职业院校的公共课与专业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相辅相成且互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说专业课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功课, 那么公共课则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平台, 是学会更好处理人际关系, 提高个人竞争力, 建立相互尊重、信任、宽容、友善的良好合作关系的重要手段。公共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 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 为进一步学习提供方法论不可缺少的课程。而且大部分公共课程都具有德育功能, 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体说来,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情感智慧

美国行为与脑科学专家丹尼尔·戈尔曼 (Danie Coleman) 针对智商 (Intelligence Quotient) 提出了情商 (E-motion Quotient) 的概念, 又叫情感智慧, 是指一种受到理性控制的情感力量, 包括五个方面的能力:自我情绪觉察能力、自我情绪控制能力、自我激励能力、了解他人情绪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显然,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非智力因素。戈尔曼认为, 在人的成功因素中, 智商最多只占20%, 而80%则归于以情商为主的其他因素[1]。从人才成长的规律来看, 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比智力因素的作用更为巨大。有统计资料表明: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因素中, 85%决定于人际关系, 而知识、技术、经验等因素仅占15%。人际关系的好坏已成为人生与事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因此, 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智慧是高等职业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 也就是使人成其为人, 成其为内心世界丰富、具有一定人文修养的人。公共课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智慧。几乎所有的公共课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和人文思想, 通过有效的教学, 可以充实学生的内在情感, 提升他们的情感智慧, 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各公共课的精神实质与文化内涵。如体育课能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抗挫折能力和团队精神;学习商务礼仪, 能为学生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和拥有高雅的气质与修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数学可以帮助学生“辩证而又唯物地了解自然” (恩格斯语) ;学好本国语言, 则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结、弘扬民族文化都有极强的凝聚、教化作用;而学好一门外语 (但不是为了考试) , 就掌握了一种工具、一种文化, 等等;另一方面, 要倾向于对学生进行精神的启迪和培养。如通过创造积极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体验, 引导学生的精神成长。这就意味着教师的职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而是更多地创造师生交往, 使学生在师生关系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宽宏, 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指导、忠告和建议, 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受到精神的教育[2]。

2. 提升人生境界

人生的境界有两层涵义:一是指“人的内在精神修养所达到的水平或层次”, 或人性所能达到的高度;二是指人生活于其中的“心境”或“意义领域”。人生的境界已关涉到人的精神世界或心灵世界, 而不是指世俗的、外在的东西[3]。

古人说, “修身、养性、致知、恪物、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的是如何做人, 以达到崇高的境界。大学不仅传播科学知识, 而且弘扬科学信仰。大学不能只满足于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还应使学生在精神层面上获得对人生意义、生存目的的理解, 以及生存的精神动力。以理想信念为核心,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是党中央、国务院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 唯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图的功利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职大学生的价值取向[4]。

公共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 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规律, 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和分析问题, 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增强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中, 教师再引导学生对人生境界进行追问, 如对“人品”问题、“幸福”问题、“生命价值”问题和“自我认同”问题等作深入的思考。对这些问题的深思与今天提倡的科学发展, 建立“两型社会”, 发展“低碳经济”, 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惊人地相似。

3. 促进全面发展

个人的全面持续发展, 一方面是个人所具有的才能、能力和志趣充分发展, 另一方面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从学校教育的角度, 要求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至少要把它当作一个目标来努力。罗马俱乐部主席佩切伊指出:“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 人的发展是人类的最终目的, 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比, 它应当占绝对优先的地位[5]。”这是为市场经济发展确定的价值目标, 同时, 对个人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

我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表示:“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础上, 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1) 。”“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 。”这表明了党和国家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这种发展目标, 既是理想目标, 又是现实目标, 在发展的不同阶段, 它也包括不同的内容。目前,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主要包括促进人的需要多样性的发展、促进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促进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等三个方面。高等职业院校公共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思想品德、文化知识、身心健康与做人处世等。这些发展既关注个体的素质、能力的发展与个体生命价值的充分实现, 同时又在提高人的素质、高尚人的情怀、节制人的欲望的基础上升华人的审美精神需求。

众所周知, 教学不仅是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智力, 而且应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坚强的毅力, 养成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 形成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和责任心。学校要通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应用文写作、职场交流和商务礼仪等公共课程的教学, 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和觉悟。这样既保证教学的和谐发展, 同时又保证学生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繁仁.现代美育理论[M].郑州:民出版社, 2006.72.

[2]金生鈜.理解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7.130.

[3]石中英.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13-131.

[4]黄静.旅游地理教学的人文素养培育研究[D].湖南: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2008.

对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思考 篇10

关键词:计算机公共课;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计算机教学;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3-0000-01

The Thinking of College Computer Public Course Teaching

Zhao Junwei1,Zhang Baoying2,Wang Chuanchao2

(1.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Beijing101601,China;2.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the North,Beijing101601,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computer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the computer become the common course a required course for students,but the Computer Teaching,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affec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College Computer Courses for existing number of issues,this paper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the classification of students before commencement of work to do;correctly distinguish and Computer Teaching;stimulate student interest in independent study,develop good study Habits;based on task-driven approach.

Keywords:Computer public course;Task-driven teaching;Computer teaching;

College education

一、高校計算机公共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基础水平差异性大。由于大学新生来自五湖四海,入学时所具备计算机知识差异性很大,少数学生在高中时代已经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而有的学生连电脑什么样都没见过。随着计算机教育的不断普及,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计算机文化层次的教学内容将会逐步下移到中小学,造成新生入学的计算机水平将会呈现出更大的差异[1]。

(二)课程开设不能满足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需求。在高等教育中,不同专业有着各自的特点,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来说,需要学习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也有所区别。选择适合自己专业的计算机课程。虽然在现实的计算机教育过程中,很多高校往往忽视各专业的差异,对所有的专业都开设相同的计算机课程,考核相同的内容,因而导致很多学生无法深入掌握本专业所要求的计算机内容,造成“学的没用,用的不学”。

(三)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不能正确区别于计算机专业教学。计算机教育必须正确区分计算机专业教育和非专业教育。计算机专业教育是为了培养专门的计算机研制及开发人员而设置的,范围较小,要求较高,而非专业的计算机教育是为普及计算机知识、推广计算机的使用而设置的,涉及面宽,要求相对较低;二者从理论设置到实施都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枯燥、难以理解、没用,从而丧失学习兴趣。

(四)学生学习方法存在问题。由于高校计算机公共课多安排在大学一年级上学期,此时学生对大学的学习方法还处在学习、适应的阶段,还没有摆脱高中阶段的“老师、家长逼着学”模式下被动学习的方法,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各专业学生绝大多数不愿意预习,“简单的没必要,难的又看不懂,老师总是要讲的”。

二、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开课前做好学生的分级工作。对学生进行分级应在一个系或者一个专业内进行,以“教师建议、自愿选择和考核”为原则,将学生分为ABC三级,如此有利于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方法等,避免“过难”或“过易”的问题,解决基础不同、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次来保护学生的激情和兴趣,增加学生的信心。在同一级别平等竞争,差生变压力成为动力,不断改进学习中某些不良风气和“死沉”氛围,做到各类学生在学习中都能有兴趣,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自己的基础上学习得到优化[2]。

(二)正确区分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和计算机专业教学。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计算机只是一种工具、一门技能,大可不必先精通原理,再学习操作。试想:哪一个学骑车的人是从自行车的结构和原理学起的呢?所以在计算机普及教育中,不妨来点“实用主义”,有用的才学,有用的才教。当然,在学会操作的基础上再适当地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原理的基础知识也有一定的好处,使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3]。

(三)激发自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预先通知“不出复习题、不带领复习、不划范围,只答疑”,这就迫使学生注重平时学习的积累和复习时的系统性。这些软硬兼施的方法,会促使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思考,利于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4]。

(四)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着重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学习设置到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相关的复杂的、有意义的、真实的任务情境中来,通过让学生完成相关任务,来学习隐含于任务中的知识与技能,也就是通过一个个的“任务”来驱动学生对知识与技术的意义建构[5]。以下就是教师设置任务时应该注意的事项:1.任务选择应该难易适度。计算机公共课的任务设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计算机水平,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要选择那些适合学生现有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任务。2.任务设计应具有层次性。在学生群体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水平、个性特征、兴趣爱好都有很大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活动状态,课堂教学中的任务应考虑多层次、有梯度地进行,让所有学生都能进步。

三、结论

总之,在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问题,这就要求高校计算机教师与时俱进,认真学习和探索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积极进行改革探索,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朱宗柏.现代教育技术对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影响[J].交通高教研究,2003,3:50-51

[2]刘茗.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在信息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研究[J].高教论坛,2007,2:125-127

[3]黄敏.多媒体教学与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12:90-92

[4]刘玉.实用学导式教学法的实践与认识[J].教育探索,2003,12:15-16

语文公共课 篇11

一、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所在高校情况简介。该高校共有学生近万人, 其中文科类学生近3000人, 理科类学生7000多人, 该校共开设110多门公共选修课, 分为专业基础与自然科学史系列, 人文科学教育系列, 社会科学教育系列, 艺术与体育系列共四个系列。艺术类选修课共有17门。其中音乐类课程共有8门:音乐理论及素质训练、中国民族音乐赏析、外国音乐赏析、竹笛演奏与欣赏、民歌鉴赏、钢琴音乐欣赏、歌曲欣赏等。该校公共课管理办法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应选够规定门数4门的选修课程, 其中至少一门是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对于未按计划完成选修课学习任务的学生, 视为未完成学业, 不得毕业。

调查采用问卷式调查方法, 调查对象涉及高校音乐公共课任课老师, 及高校学生, 分任课教师卷, 和已选修音乐公共课程的学生问卷。学生问卷在上课前十五分钟和课间休息时间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发放, 当场作答立即回收。通过此次调查分析高校音乐公共课开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更好地发挥音乐公共课的作用, 从而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 回收143份, 有效143份, 回收率95.3%, 有效率100%。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学生方面

从调查结果中了解到大多数的学生选择音乐公共课的原因是考试容易通过, 好拿学分。70%多的同学没有认真学习音乐课程, 大多数同学在课上常做的是“看别的书或做作业”。学生更多会选择那些立竿见影式的课程如公关礼仪, 涉外礼仪, 商务礼仪, 商务策划等课程, 而对于音乐课程他们认为听几首曲子并不会改变什么, 不是那种“实用性”的课程, 把音乐作为“退而选其次”的课程。学生的音乐素质普遍很低, 90%的大学生不识乐谱, 在调查中, 根据自身兴趣或从就业角度出发想学习技能自愿选择音乐课的学生只占到10%。学生对音乐公共选修课的态度让大部分老师头疼, 重视必修课、轻视选修课现象在大学生中十分普遍。

2、教师方面。

(1) 师资不足

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音乐教师不足的现象。根据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基本任务和发展要求, 现阶段专职音乐教师的配备参考比例应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0.15-0.2%为宜。但是在高校中音乐教师的配备比例远达不到此要求。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师中教授音乐公共课的教师仅有6人。一个具有万名学生的高校按音乐教师配备参考比例计算应配备15-20名音乐教师, 而现实情况却连一半都没有。多数高校虽然设立了艺术教研室或艺术教育中心、美育教育中心等, 但也只是空有其名, 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 教师对教学纪律管理不严

全校性音乐公共课以大班为主, 学生较多, 有的教室学生人数多达到一百五十人。点名、签到等考勤手段需耗费大量上课时间, 老师们看上课的同学较少时才点名, 而只有个别老师根据实际情况点名

3、学校方面

(1) 音乐课程设置不规范。音乐公共课作为普通高校的公共选修课, 在笔者调查院校中只开设一个学期, 目前国内大部分院校的情况大体相同。这对于大多数对音乐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 只能是杯水车薪新啊!另外, 教材内容缺乏系统性、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大、因人开课的现象比较普遍。音乐课程的设置基本上是根据任课老师在校学习的专业技能而开设, 如学习声乐的教师开设歌曲欣赏, 学习二胡的教师开设二胡欣赏等。可供选择的音乐课程往往不多, 课程之间无系统可言, 比较零散, 缺乏内在联系, 未能做到循序渐进。

(2) 监管力度有待提高。学校希望利用现有的师资条件开设更多可供学生选择的音乐课程, 更好的实施美育教育, 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对开设课程积极鼓励的态度的。在开设课程条件审查上往往不够严格, 基本是申请就能开设。课程开设后疏于管理, 监管力度不够。因此高质量的课程不多, 导致同学们对所选的课程比较失望。

三、对策研究

1、教师应全面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首先教师需更新教学观念。这是搞好音乐教育的关键, 它包括学校管理者、教师与学生三者思想观念的转变;教师有基本的音乐及教育理论武装, 并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水平;学生有对音乐教育的正确认识和兴趣, 这是音乐教育在高校立足的最主要的因素。从国际高等教育课程发展趋势来看, 强调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兴趣广泛、目标专一、独立性强、情感丰富、一丝不苟、自信心强等特点的学生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我们应该迅速转变思想观念, 从传统的教学课程框架中走出来, 突破传统的教学体制, 为音乐教育的开展提供空间和舞台。所有从事音乐教育的的教师, 也应该抓住良好的机遇, 深入调查研究, 努力实践, 冲破传统的专业教育观念, 把注意力转移到重视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创新意识上来。[1]

其次教师平日里要多读教育理论书籍, 研究教育规律。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 要善于引导、启发、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收获学习音乐的乐趣, 而不是教师“独享其乐”。教学方式要灵活根据不同内容、不同风格不同民族的作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愉快的心情。也就是说作为一名音乐公共课教师不是看你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有多么熟练, 而是看能否使学生获得广泛深入的音乐体验, 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2]这就要求我们高校音乐教师平日里要多读教育理论书籍, 研究教育规律, 真正全面的认识自己, 做到知己知彼!

2、选择适合高校学生使用的教材

普通高校以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使学生身心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它旨在通过音乐艺术教育, 改善长期以来高等院校专业口径狭窄, 过分追求专业知识, 重理轻文、重技术轻综合素质培养, 人文教育薄弱等缺陷, 发展学生的个性,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知识面广、有着完善人格魅力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3]高校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和中小学基础教育在教学任务与目标上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在选择教材时应注意深入浅出有目的选择一些为学生们所熟悉和喜爱又有一定水平和深度的作品, 要突出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更要注意作品的大众化和民族性。

3、提高责任意识, 加强纪律管理

学校应加强监管力度, 除严格审查所开课程, 注重所开课程的系统性及循序渐进性外, 还应改善现有教学硬件条件, 为音乐公共选修课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严格管理教学纪律, 在期末总评中将学生的课堂纪律、出勤情况、平时作业等计入平时成绩。在课堂上注重师生的互动和沟通,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关怀有加, 宽严有度, 使学生学有所得, 思有所悟, 尽量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只有这样, 音乐公共课的教学工作才会顺利的实施, 教师队伍也会进一步优化, 进而提高公共音乐课的的质量与效率。

综上所述, 高校音乐公共课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 任重而道远。面对现实我们需要转变观念, 积极面对, 探索途径, 寻找方法, 创新求变才能使高校公共音乐课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摘要:本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高校公共音乐课的教育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并根据目前高校音乐公共课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关键词:高校,音乐公共课,调查研究

注释

1[1]陶然:“艺术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

2[2]廖乃雄:《音乐教学法》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上一篇:压电式加速度计下一篇:儿童少年卫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