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演讲(共5篇)
公共演讲 篇1
一、前言
在现今英语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中,公共演讲和口译是两门必修课。演讲,又称演说、讲演。它是一种借助于口头表达的社会交际、信息及情感传播和交流的直接现实性很强的活动。公共演讲课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口译是翻译的一种,它是借助认知知识听辨语言、分析、综合、推理、理解、意义产生、记忆和表达的过程。口译课的开设旨在提高学生的双语互译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本文试图通过对公共演讲和口译的相似性做一初步探讨,从而提出二者相互借鉴、相互应用的可能性,给教学与自我学习提出一些新的思路。
二、公共演讲和口译的相似性
公共演讲是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交流。史蒂芬·卢卡斯认为,公共演讲的过程包含七个部分:演讲者、信息、渠道、听众、反馈、干扰和场合。即在某一场合中,演讲者通过渠道传递信息给听众,听众会产生反馈于演讲者,交流期间由于外在或内在原因,信息和反馈可能会受到一定干扰。
如图所示:
口译也是重要的交流形式。塞莱斯科维奇认为,口译的本质就是交流。梅德明认为,口译是一直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所感知和理解的信息准确而又快速地由一种语言形式转化成另一种语言形式,进而达到完整并即时传递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是现代社会跨文化、跨民族交往的一种基本沟通方式。
吉尔在他的《口译员和笔译员训练的基本概念和模式》一书中提出了口译的交流模式,如下:
(Gile 24)
口译专家刘宓庆认为,口译员在交流过程中是扮演渠道的角色,没有“渠道”的话,听众和演讲者之间是无法完成交流的。如图所示:
总的来说,在公共演讲中,演讲者在一定场合中通过渠道向听众传递出信息,听众会产生一定的反馈,通过渠道传递于演讲者;在口译中,讲话者发出信息,通过译员传递给听众,听众通过译员做出反馈于演讲者。从而可以看出,公共演讲和口译具有非常相似的交流过程,如下图所示:
三、对演讲者和译员的相似的能力要求
1、语言能力的要求
公共演讲和口译都基于语言交流。对演讲者和译员而言,最基本的就是对语言能力的高要求。对演讲者而言,演讲者必须熟练掌握自己演讲所使用的语言,知道如何准确、清楚、适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译员而言,译员必须熟练掌握口译场合中所使用的两门的语言,不仅要有良好的听入、翻译、口语、阅读等能力,还要有大量的词汇库、术语、表达、谚语等知识,才能应对口译的高难度任务。
2、非语言能力的要求
演讲者和译员都应有丰富的百科知识。国内著名口译专家仲合伟曾提到过译员知识结构应为KI=KL+EK+S(P+AP),其中EK代表百科知识。口译场合涉及很多行业,如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译员应具备相应的行业知识、相关的表达和术语,才能够在翻译的时候更准确地译出源语信息。从实践来看,译员的百科知识越丰富,在翻译过程中,译员就越容易把握源语信息,从而更好地完成口译任务。对演讲者而言,百科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演讲者要成功地完成演讲,必须有引经据典,用充分的支撑材料来支撑自己的论点,这样的演讲才是论证有力的、有说服力的。
译员和演讲者都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公众面前讲话,是容易让人紧张的。对译员来说,政府会见、大型会议、商务谈判等这些重要场合容易给译员造成压力,如果译员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容易出现精力难以集中、短暂记忆空白、言语组织混乱等问题。对演讲者而言,面对众多的听众进行演讲,也容易紧张。如果演讲者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无法有效控制自己的紧张情绪,就容易出现忘词、逻辑混乱、词不达意等。
演讲者和译员都必须要有良好的记忆。译员的记忆包括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译员一方面要有长期记忆储存,比如大量的词汇短语、术语谚语、常用句型。另一方面,译员又必须拥有良好的短时记忆能力。在笔记的帮助下,译员必须依靠短时记忆,准确、迅速地抓住讲话者的信息,同时激活自己的长期记忆,形成口译的工作记忆,才能准确、全面地传达源语信息。对演讲者而言,良好的记忆也是必备的能力。一方面,演讲者若不能很好的记忆演讲内容,就容易忘稿、忘词,从而影响演讲的流利。另一方面,演讲者也应具备大量的长期记忆储存,才会在演讲中做到信手拈来。
演讲者和译员都必须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清楚的口齿,良好的发音是基本的。并且,演讲者和译员应该掌握一定表达技巧,比如音量、语速、语调应该适中,避免语速过快或过慢,音量过大或过小,或语调过高或过低。同时,译员和演讲者还应和听众保持适当的眼神交流,以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
3、演讲者和译员在交流过程中相似的角色
在口译中,译员需要传递双方的信息,包括语言和文化两方面,所以译员在整个口译过程中扮演着信息传递者的角色,是不同语言、不同文化沟通的“桥梁”。在演讲中,演讲者往往试图把自己的想法和信息传递给听众。演讲者首先要有想表达的想法,才会以听众为中心组织演讲,传达自己的想法。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演讲者在整个演讲过程中也是扮演着信息传递者的角色。
四、公共演讲和口译的技巧的相互借鉴与应用
1、公共演讲技巧在口译中的应用
公共演讲的听众分析要求演讲者对听众的年龄、性别、教育、文化等背景进行适当分析,才能达到更好的演讲效果。在口译中,若译员能够借鉴此技巧,一方面对听众的背景进行一定的了解,让翻译出来的内容更容易被观众理解、接受;另一方面,此技巧也用于对讲话者的分析,了解讲话者的说话特点,诸如语速、口音,以及讲话者的身份、讲话目的、态度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讲话者进行合作,更好完成口译任务。
公共演讲的表达技巧对译员在“表达”阶段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史蒂芬·卢卡斯认为,演讲者应综合运用语言要素和非语言要素。语言要素包括发音、音量、声调、语速、发音等;非语言要素包括着装、手势、眼神交流、身体姿势等。一个优秀的演讲者首先应具备良好的发音和良好的仪态仪表。借鉴这一技巧,译员在口译中应做到发音清楚标准,音量、语调和语速适中,着装得体适当,与观众和讲话者保持眼神交流。译员应坐姿、站姿端正,表情自然,总体要展现专业、自信的态度。
2、口译技巧在公共演讲中的应用
口译笔记是很重要的口译技巧。口译笔记和课堂笔记、速记有所不同,它要求口译员在口译过程中,用笔记抓住讲话者的关键词、逻辑结构,并且有口译符号、缩写、临时符号等的使用,从而在表达阶段,借助笔记更好地进行翻译。在公共演讲中,特别是即兴演讲,口译笔记可帮助演讲者进行事先的演讲组织。在即兴演讲中,在有限的准备时间内,演讲者可采用口译笔记中抓关键词、逻辑结构的方法,把自己讲话的结构、关键词列出,同时为了节省准备时间,可采用口译中大量应用的符号、缩写。逻辑结构体现整个演讲的轮廓,关键词提醒自己要讲的内容,这样在演讲期间,才会显得讲话内容层次分明、逻辑清楚,避免天马行空,让人不知所云。
五、结语
公共演讲和口译有着较大的相似性,对二者相似性的研究为二者技巧的相互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希望本文能够抛砖引玉,在公共演讲和口译研究方面给其他学者以启发,更多地挖掘二者的相互应用、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关系,在英语专业本科口译、公共演讲教学阶段进行更好、更新的教学实践与摸索。
参考文献
[1]高捍东.有效演讲口才技能[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1,15,56,83.
[2]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76.
[3]Lucas,E.Stephen.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Eighth Ed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6.
[4]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Gile,Daniel.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5.
[6]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7]仲伟合.译员的知识结构与口译课程设置[J].中国翻译,2003(4):63-65.
公共演讲 篇2
公共场合演讲的技巧
一、使用视听媒体
精彩的幻灯片演示,生动有趣的互动声音或互动时刻,你的演讲将会令人印象深刻,也能引起观众的注意,使他们在关键时刻保持清醒。
但要记住的是,演讲的内容不要太过丰富或超载。这样听众才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演讲上,科技只是帮助你达到目的的工具。
二、手势
手势是包含意义的:可以帮助听众理解说话人的想法;依靠手势,你就能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并引导他们;同时让演出更生动有趣。
没有手势,听众就会不自觉地把整场演讲看作是不诚实的表现。最好的姿势是张开双臂,保持在胸部的高度。
在艾伦·马斯克的舞台上,他总是表现得很积极。他使用手势让他更有自信,更突出了他演讲中最重要的时刻。因此马斯克才能强调这些自信的观点,并吸引了听众的信任。
三、笑话
笑话是让氛围变得更轻松的最好办法。它也可以团结听众和演讲者,让大众享受这短暂的休息。假如你喜欢幽默,你可以即兴发挥,但是最好提前准备一些恰当的笑话。
别过分使用这个方法,否则你可能会把一场严肃的演讲变成“单口相声”。尤其关注微妙的幽默。
马克•扎克伯格在哈佛毕业生大会上的演讲就是如此,他没有开玩笑,但这并不妨碍他在演讲中处理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
四、使用公认事实
假如在演讲过程中你依赖于真实的数据,这将提高公众对你的信心和演讲的真实性。
亚马逊的创建者JeffBetzos总是在他的演讲中引用数字,并且总是成功。他深信,以数学为基础的决策,人人都会同意。
五、讲一些有趣的故事
很多人都喜欢听有趣的故事,尤其是那些和演讲者有关的故事。对于演讲者来讲,这是一个很好的表达自己的经验公式,可以让听众得出有趣的结论。
在演讲中使用故事的时候,听众会认真聆听,更加信任你。
如何优雅地结束演讲
1. 选择使用结束语的时机
如果结束语的使用时间没有把握好,提前会导致听众没有完全理解演讲内容,而拖延会给人留下拖延的印象。
当演讲的内容只需要故事来传达要点时,当故事结束时,你可以用一个简短、简洁的结束语,再加上适当的评论。
2. 选择适合主题的结束语
结束演讲的话语有很多,包括一句名言,一则轶事,甚至一首诗。根据演讲的主题和语言风格,选择合适的结束语,切不可胡乱混搭冲淡了主题。只有选择符合主题的结束语,才能丰富整个演讲的实际效果。
在一个关于感恩教育的演讲中,整个演讲都充满了情感的迸发,所以结尾应该选择一首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诗歌或者一句著名的谚语来结束演讲,给人以震撼的效果。可以引证:“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故事和诗歌适合主题,更能引起观众的心灵共鸣。
3. 选择把动作融入到结束语中
在演讲中,演讲者的动作是与听众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媒介。在结语中加入动作元素是结束演讲的独特方式,可以在演讲中产生声音和画面的共生效果。
例如,一个演讲者在一次励志演讲中穿上外套、戴上帽子和手套,幽默地对他的听众说:“我的演讲结束了,你呢?”他出其不意的绝技立刻博得满堂喝彩。
初学演讲者要多注意结束语的使用,根据不同的演讲内容和环境,选择合适的结束语,才能更好地丰富你的演讲,赢得更多人的喜爱。
如何做精彩演讲的技巧
1. 说一句反语
在某些情况下,演讲者常常可以说一句反语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态度。这样做,它不仅可以切合时境,而且可以展现出独特的品味。
2. 打一个比方
打比方是演讲中常见的说理方法。聪明的演讲者通常善于通过打比方来解释某些概念,以反映自己独特的幽默感和深刻的思考,并让听众在笑声中理解生活的哲学。
3. 设一处情境
演讲者使用生动的语言来设定有趣的情境,这往往会立即吸引并感染听众。这样做,它不仅可以呈现出独特的演讲氛围,而且还可以表现出生动的语言趣味。
4. 卖一回关子
演讲者可故意在演讲开始后就提出一个容易引起迷惑误会的问题,吊起听众的胃口,然后在随后的演讲中再进行巧妙的分析和解释,从而产生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现场效应,这就是所谓卖关子。恰当地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演讲更加富有情趣、更加精彩。
5. 显一种态势
在演讲中,演讲者的姿势语言给听众的视觉印象非常明显。因此,高明的演讲者经常会展示出独特的姿势和手势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使演讲生动有趣,而又特别富有情趣。
正是这种充满趣味的特殊态势语所展现的自我形象,使听众欣赏到演讲者独特的精神气质和个性特征,从而大大增强了演讲效果。
公共演讲 篇3
【关键词】公共演讲教学 英语教学 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 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C-0128-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探索并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培养符合21世纪的专业创新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
公共演讲课作为一种“媒介”,既能丰富英语教学的内容,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交际能力、自信心和文化意识,适应和体现英语专业学生成长的需求,从而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实现英语创新型人才能够进行独立和原创地思考。本文分析我国高校英语公共演讲教学的发展及现状,从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探索公共演讲教学与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系。
一、我国高校英语公共演讲教学的发展及现状
公共演讲作为人际交流沟通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一门传承文化交流思想的语言艺术。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早在18世纪初就在高校开设了雄辩术、修辞等课程。直至20世纪末,演讲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是美国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将该课程设为必修课。与国外相比,我国演讲教学发展比较缓慢。目前,全国范围内开设英语专业的本科院校有1145所,而英语公共演讲课程基本在英语专业都有开设,有些高校开设的是必修课,有些高校开设的则是选修课。虽然有一些高校高度重视这门课,成立了演讲或辩论小组,专门培养精英学生参加全国范围内的各种相关赛事,如较早的“21世纪杯”英语演讲比赛、“外研社”杯英语演讲大赛、“21世纪爱立信杯”英语演讲比赛等,但总体而言,国内英语演讲的发展并不平衡,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在演讲、辩论教学及赛事开展方面要比其他地区更好一些。除此之外,全国高校选用的公共英语演讲教材种类并不丰富,加之整体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学模式、方法缺乏规范性指导,公共演讲教学并没有最大化地体现其自身价值。
二、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究竟培养什么样的英语类专业人才”一直是业内专家和学者讨论的热点问题。胡文仲教授在2013年10月的“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的主题报告中,把我国外语教育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 年起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是以培养语言技能为主的外语教学阶段;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2010年,这个阶段以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为主流;第三阶段从2010年到今后若干年,这是以培养多元化、多层次的创新型外语人才为目标的外语教学改革时期。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进入21世纪之后,外语特别是英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国高校本科外语类教学的首要任务。
此外,《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出台为高校英语类专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回答了“究竟培养什么样的英语类专业人才”这一问题,具体表述为: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知识和必要的相关专业知识,符合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英语专业人才。
虽然《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培养目标的表述中没有体现“创新型人才”的字样,但经过仔细斟酌,我们还是可以总结出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一是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及跨学科研究的基本能力。二是人文素养,即坚定的信念、优秀的道德品质、过硬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三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进取、勇于创新,重视创新的精神(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四是国际化视野和全球化理念以及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忠心。其中,第三点更为突出了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需要“创新”的具体内含。此外,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们对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及思辨能力与创新思维与能力都做过大量相关性的研究与阐述。虽然美国和中国在思辨能力的理解上存在差异,但对“创新思维”的内涵却持有相同的观点,“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理性的方法和视角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因此,批判性思维也是创新思维;没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就没有创新能力。
三、英语公共演讲教学对培养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的作用
从英语公共演讲教学为切入点,可以有效地服务于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英语公共演讲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讲,英语演讲主要有两种:一是为了促进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英语水平的提高而进行的演讲;二是为了竞选、竞赛、竞聘、劝说等进行的演讲。但无论是哪种英语演讲,打好英语基础、训练英语基本功从而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是实现培养英语专业人才目标的前提。首先,英语公共演讲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学生在进行公共演讲之前,势必要撰写演讲稿。在撰写演讲稿的过程中,学生必须掌握英语词汇,懂得语言规范、语法规范,了解丰富的人文知识,同时用合乎逻辑的表达进行谋篇布局。其次,英语公共演讲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流利与准确是演讲能力的衡量标准。流利是指演讲者没有不必要的重复或停顿,能够顺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准确则指发音准确,用词贴切,能够准确传达演讲者的意图。英语写作和口语是输出型活动,是学生体现自身综合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英语公共演讲教学对学生的书面及口语表达能力在日后的求职面试、撰写竞选或竞赛及个人简历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二)英语公共演讲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自信是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的首要心理素质。而中国的传统教学模式更多的注重教师的讲授而忽略了学生的参与,再加上班型大、学生多的特点,导致大部分学生学习被动,参与性不高。因此,在陌生的环境或公共场合进行演讲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演讲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实践平台,通过观摩、反复操练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怯场心理,增强其自信心。
(三)英语公共演讲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当代演讲专家Lucas认为演讲的核心部分是批判性思维。在演讲中,学生通过认真准备,选择正确、新颖、有逻辑性及说服力的素材阐述观点,写出思路清晰、观点鲜明、证据充分的演讲稿,然后用准确流利的英语表达出来。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正体现了批判性思维能力。运用这种思维能够使演讲本身更具有新意,因为只有寻找出新证据,提出新观点,才能启发听众,说服听众以达到演讲者的最终目的。因此,一次成功的演讲,从演讲稿的准备到演讲现场的表现,从搜集、整理、筛选相关材料到反复地彩排演练,无不涉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作为公共演讲教学的主导力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热情,在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辨能力,使学生在演讲实践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四)英语公共演讲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公共演讲教学作为输出型教学活动,理应成为增强学生交际能力,特别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载体。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巨大差异,不少学生由于缺乏文化差异意识,影响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英汉文化的差异远远大于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从而导致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形式、内部系统和语用条件差异。成功的跨文化交际需要对中西方差异有深入的了解,才能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跨文化语用失误,提高交际能力。在演讲教学过程中,学生会从演讲实践活动来扩大自身的知识面,更多地了解世界文化,尤其是对东西方文化的深入了解。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演讲内容更加丰富,演讲的语言更加具有张力,给观众了留下更多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因此,英语公共演讲教学不仅对学生的语言技能方面有推动作用,同时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和国际化知识的传授。
四、英语公共演讲教学服务于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举措
英语公共演讲课程主要由两种形式组成:一是教学课,二是实践课。教学课也称为理论课,主要涉及英语演讲的技能和训练方法,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演讲的基本要素和技能。实践课主要包括对优秀范例的讲解和分析,通过大规模的观摩,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情景练习的机会。要有效地实现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和谐统一,专业教师应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少讲,学生多练”,这样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时,教师要担任“多面手”,即在整个课堂语言习得过程中,培养学生通过讨论沟通、发现问题、解决矛盾,从而最终完成任务的实际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理论讲授。公共演讲课程的实质是实践课而非知识课,但演讲的实践必须以掌握演讲的基本要素和技能为前提。我们会通过PPT等多媒体助学手段,对教材进行深入浅出地讲授,为学生之后的实践课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使用的是经典教材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这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因此,我们不用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课上逐一讲解,而是提前布置学生的阅读任务,课上以检验的方式加以强调重点。
第二,视频观摩。精心选择播放视频的种类,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感知演讲的魅力,掌握临场应变的技巧,为课堂实践环节做准备。同时根据每周课程内容的差异,要求学生在观看视频时关注教师事前提出的具体问题,做到有针对性地观摩。例如,在讲语言生动性的时候,可以选择一到两段短小的视频,让学生自己找出视频中演讲者具体使用了哪些方法来提升自我的语言魅力,通过分析总结,最终达到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演讲当中去。
第三,分析讨论。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4人,以小组为单位就观摩的视频进行分析讨论,说出各自的想法,然后总结归纳同伴意见,为进行演讲稿的撰写理清思路。小组长会具体布置任务,进行分工协作,完成查阅资料、整理信息等工作。
第四,撰写演讲稿。这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因为出色的演讲稿是成功演讲的基础。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在这个环节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们在每次撰写演讲稿之前都会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的题目和大量的名人之作,让学生广泛练习,最终实现自我创作的目的。
第五,课堂实践。我们会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进行演讲实践,一般会以自我介绍的方式为开场,这样能够消除学生紧张情绪,更好地进行“说服型演讲”。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会根据不同演讲类型的特点,组织结构,揣摩例证,从而进行充分地思辨,达到说服观众的目的。
第六,及时反馈。学生首先通过自评、互评的方式进行反馈,在认真听取学生所提出的积极评价之后,我们会对演讲实践进行最终的反馈,使学生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得以充分了解,为以后的创新发展提供保障。
综上,英语公共演讲教学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服务于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英语公共演讲教学以交际为目的,注重交际实践过程中批判性思维模式的培养,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逻辑思维潜力,最终达到培养“交流沟通、解决问题、创新发展”的能力。在公共演讲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角色与责任,严格遵照《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要求,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理论与方法,“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模式,培养出符合21世纪国家急需的英语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有中.英语教育十大关系——英语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本原则初探[J].中国外语教育,2015(2)
[2]蒋洪新.关于《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定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3)
[3]仲伟合,潘鸣威.论《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制定——创新与思考[J].现代外语,2015(1)
[4]刘艳萍.思辨能力培养与英语辩论课—— 一位美国教师在华教学的个案研究[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10(1)
[5]井卫华,李文萍.英语公共演讲与外语人才的综合能力培养探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9)
[6]文秋芳.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国外外语教学,2002(4)
[7]Stephen Lucas.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基金项目】2015年辽宁省“十二五”规划立项成果 (JG15DB364 )
【作者简介】肖凌鹤(1981— ),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及二语习得。
英语公共演讲课的教学研究 篇4
一、英语公共演讲课的实施重要性
首先,基于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教育的主观要求。英语公共演讲不仅与演讲者的英语口语水平有关,还与其人生阅历、人文知识、思辨能力、仪态举止等方面密切相关,所以,英语公共演讲是考验外语人才综合素质能力的一门艺术。英语公共演讲课的实施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外语学习浓厚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沟通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其次,基于社会经济与文化的日益发展的客观需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跨文化交流日趋增多,对外语人才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型人才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人们摆脱个人能力的局限性,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英语公共演讲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策划、组织、协调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这些能力将会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以及自身工作需求。
二、英语公共演讲课的教学策略
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英语公共演讲能力层次是教育者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作为英语知识的传播者,教师不仅仅要具备较强的英语专业能力,还需要在思想方法上进一步深化教学认知能力。本文秉持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性为原则,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首先,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公共演讲的紧张情绪。恐惧公共演讲是经验欠缺者的共性特点,尤其是学生在英语公共演讲时,常常出现语言表达混乱和怯场等状况,这些紧张状况都是学生缺乏自信的表现。虽然学生是英语知识的认知主体,但是不忽视在演讲之前的教师指导作用。因此,在英语公共演讲课堂上,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解决英语演讲心理素质方面的问题。
学生对演讲的恐惧主要源于演讲经验的欠缺和对演讲效果的担忧,教师应有意识地指明演讲过程中容易发生的状况,以此引导学生克服困难,要让学生了解开设英语公共演讲课的目的并不是要让他们成为演讲家,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综合素质能力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每个学生的内心都希望自己的演讲能够给听众带来成功的印象,但是一旦让学生实施演讲,却又害怕失败而不愿开口,或紧张忘词、或仪态举止拘谨,从而不能将一篇优秀的演讲稿诉诸于众。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演讲的恐惧感,了解怯场是英语演讲的一种普遍现象,反复的演练会减少紧张感。
其次,加强英语公共演讲的理论教学。目前,国内英语演讲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不均衡,关于英语公共演讲课的设置,教师时常过度重视实践研究而忽视演讲理论,关于演讲的分类、公共演讲的特点与要求以及演讲稿的写作等方面的理论知识都是需要教师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师在注重实践的同时,加强演讲理论教学,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策略。
再次,组织学生观摩各类英语演讲视频。大部分学生在创作英语演讲稿的缺点之一是囿于背诵万能句型的模式,这种方法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思维能力和突发情况应变能力。因此,教师需要组织学生集体观摩英语演讲视频,比如,近年来受到异常关注TED演讲的视频,它集众多科学、文学、艺术、音乐等领域的杰出人物,分享他们关于技术、社会以及人的思考与探索。不同风格的演讲场景需要不同演讲内容与技巧,教师要利用现代科技,实现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学生可以在各类精彩的英语演讲视频中仔细观摩着重于英语演讲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将演讲稿完美表达,分析各类英语讲稿的布局结构、临场应变技巧、逻辑思维能力等等。同时,他们也会意识到商务英语演讲、科技英语演讲与普通用途的演讲存在的差异。此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的视频,激发学生演讲的兴趣。
最后,模拟英语公共演讲的实践活动。在模拟英语演讲的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收集素材、结演构安排、提纲写作等步骤将演讲稿的内容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学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之内有理有据,有条不紊地传递出信息给听众,所以在公共演讲之前,学生经过预习演练的过程,可以提升自信心,不断完善演讲技能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总之,英语公共演讲课切实符合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为我国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它的潜在价值是无形的。所以,将其纳入我国英语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中是未来发展必然的趋势。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英语公共演讲作为一种有力的交际手段,在国际社会交流和合作中被广泛应用,英语公共演讲的也逐渐成为国内英语教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试析了英语公共演讲课在高校教学中的教育实施重要性,并就英语公共演讲课的教学策略做了研究。
公共演讲焦虑怎么办 篇5
如何克服公众演讲的恐惧
第一重:解决怕不怕的问题。在这一重是解决敢不敢和怕不怕的问题,放不开、犹豫顾虑,纠结要不要站上去的。这一重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对于演讲的认知,包括降低对自己变现的预期,以及大量的脱敏(也就是不断让自己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做突破)即可突破。
当突破了怕不怕的这重境界,也就进入了第二重。
第二重:敢于站上去说,但是经常有种无话可说的窘迫。感觉演讲没啥说的,这就跟很多人觉得平时交流没有话题,不知道说啥一样(当然不愿意说的情况除外)。其实很多人会觉得这是因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但其实这背后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放不开。你想,我们从小到大,二十多年的人生经历,怎么可能没什么可讲的呢?你和一两个特别熟悉的人其实依然侃侃而谈,但是面对一群陌生人的时候,就会一些犹豫顾虑,其实还是心理抑制的结果。比如为什么何炅、李咏那些主持人,头脑那么灵光,反应那么快,那么的妙语连珠,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非常的放松。我们的大脑是有许许多多的神经网络构成,就好比是一个超级大都市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当一个人具有紧张、焦虑、愤怒、激动的情绪的时候,这些交通网络就会变得阻塞,于是,我们常常体会到,站在台上原本背的滚瓜烂熟的东西都记不起来了,平时聪明灵活的脑子也变得僵化和迟钝了,就是这个原因。相反,一个人如果处在一种非常放松并且略带兴奋地状态,头脑中的交通网络就会高度畅通,人大脑中储备的信息就会高速运转,相互碰撞,结果灵感一个接一个,妙语也就连珠了。所以,本质来讲,一个人不会说话,不善交际( 排除不愿意说的情况),其实还是心理状态的抑制。这一点说明还需要大量的脱敏实践,当一个人彻底地放松了,心灵也就解放了。
第三重:内心放松,想说什么说什么。可以完全脱稿讲上很久,并且可以自然的跟观众互动,有了自己的一定风格。
这重境界就是自由的境界,但这还属于小自由境界,特点就是头脑彻底被解放,心灵完全自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可以完全脱稿当众演讲半小时以上,时间如果允许,甚至可以讲几天几夜(主题不限的情况下)。所以,一个充分解放的头脑会感到无限的能力。心灵一旦自由,大脑中存储的大量信心就会被激活,调用资料的速度会大大提高。这时我们会感到有说不完的话,这是第三重境界。
对于演讲经历不同的人来说,第3重境界看似已经挺好的了,还有更高的吗?当然有!
第四重:不是随意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是能够按照一定的章法、规律,无招胜有招的达成自己的目的。
小隐隐于山,中隐隐于世,大隐隐于朝!在深山里修炼叫小隐,在社会中修炼叫中隐,而在朝廷里做官能做好,才叫做最高境界,大隐。比如曾国藩。很多人往往对心灵自由的理解以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不是自由的最高境界。自由的最高境界是——适应、顺应!还拿演讲来说,最高境界是可以很好的控场,可以很好的与观众互动,不是随意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是按照一定的章法,按照一定的规律,无招胜有招的达成自己的目的。就像前面提到的既能有逻辑、清晰的呈现自己的思想内容,又能够让听众看到你真诚的态度,抓住听众的脑,又能抓住听众的心,这才是最高境界。
为什么公众演讲会紧张
1、氛围不适应。对于不习惯公众演讲的人来说,这样的场合常常会被和课堂、考场、面试地甚至刑场联想在一起,从而产生一种“受审者心态”。我是来考试的,是来受刑的。
2、害怕犯错,害怕出糗。
3、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觉得不能出现任何负面。
4、缺乏必要的准备,对于讲什么心里没底,平常缺乏必要训练,不懂控场技巧。
5、以往失败的演讲经历。笔者过去每次上台都会被台阶绊到。
6、讲前一直干坐着,越来越紧张。
7、缺乏互动,背书式朗诵,与观众无法融合,一定越来越紧张。
而对于这些问题,是有解决方案的。
1、我不是受刑的,我是来征服的。
2、我不在意大家对我的评价,我只关注能带给大家什么。
3、我会犯错,但是我很真诚自信。
4、我会出糗,但是我会幽默自嘲。
5、专注于目标,我要讲什么,希望大家记住什么。
6、上台的时候,以横S或M先扫视台下,3秒,讲的时候看台下中心点的人。
7、准备好所有的核心句、过渡和爆点。
8、练习再练习,你会爱上演讲的。
9、讲前边干坐僵站,多活动身体看看台下,找小地方熟悉熟悉词,听听别人成功的录音找找感觉,我称为借势蓄势热身开身。
10、不要背书,把观众设想为一个整体,与之对话。
11、注意控制时间,该略过的毫不犹豫地略过。
12、开场时对观众做一些声明,提起兴趣,放松警惕,拉近距离。
公众演讲焦虑的解决办法
A. 准备
你的演讲准备的越充分,你的焦虑小人就越老实。这意味着尽管你面对这些生物,但是你身边武器充足,你给自己建了个碉堡,有机枪大炮飞机,他们的所有可能的攻击都在你的射程范围之内。你一开始会慌一下,但是你突然摸了摸手里的AWP(玩过CS的人都知道这种狙击步枪)即,你会想一下你要讲的内容全部烂熟于心,心里的忐忑就小了很多。
因此,做充足的准备,模拟讲几次是最靠谱的应对方式。当我讲课之前有焦虑的时候,我会写那么几百字上千字逐字稿。就是想讲什么就说什么。然后我就慢慢进入状态。
同时还有一个很棒的方式。就是画个全息流程图
这是个很有效的方法,出自古典老师讲的内训课(不知道现在他还讲不讲这部分了,反正他在如何讲课方面有七百种武器),你把一堂课的全息图都画出来,你也就把每一步要讲什么反刍了一遍。用在演讲也会很有效,你知道开始怎么设悬疑,中间怎么填坑,结尾怎么升华。
这样心里有底,恐惧小人就是纸老虎了。
B. 暗示
尽管恐惧小人是纸老虎,但怎么也是老虎啊。临到上场你还是会有焦虑的,你怕自己大脑一片空白,准备好的词全忘掉。
于是,这就得心理暗示上场了。以下是几种暗示方法。
1. 把注意力集中在你要表达的内容上面。如果你真的画了一个全息流程图,那专注的看看这个流程图会起到临阵磨枪的功效。你刻意的专注,你就忘了焦虑;
2. 跟听众们产生点互动。环顾听众们,问他们一些问题,比如培训师经常大声的问学员:『各位同学你们好吗?』同学们大声说:『好,很好,非常好!』这本身是通过一种仪式感来威慑内心的焦虑小人,类似于升堂衙役们喊『威武』,也类似于佛家的『棒喝』。当然,你也可以预先准备几个小问题,问问你的听众,比如你对他们做个年龄的统计,做个职业的统计BlahBlah。
3. 咀嚼口香糖。这是行为主义的方法。你本来在讲台上就要用嘴,不如提前把嘴预热了。保持咀嚼感是不是能让嘴先热起来,然后会带动脑的预热。
4. 内心暗示。你内心要相信,你讲的内容不是学员的敌人,而是你要传递分享的最有价值的部分,是扔给他们的糖果。你的情绪脑,就是那个焦虑小人告诉你,要快跑;而你的理性脑,就是那个光环小人要告诉你:『NO,我要把要讲的讲完再说,他们不是敌人,是知音,是我要分享的人,是要接纳我的人。』这种暗示能让你定下来。
【公共演讲】推荐阅读:
公共演讲能力09-07
英语公共演讲课07-18
公共卫生科竞聘演讲稿07-25
公共管理农村公共危机07-27
公共利益现代公共管理05-25
新公共服务公共管理07-23
公共性视域下公共体育研究论文11-11
公共需要07-14
公共美术07-19
公共广场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