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学校

2024-08-08

公共学校(精选12篇)

公共学校 篇1

摘要:学校是重要的公共危机发生地, 按照危机发生的起源这一维度, 可将学校危机分为内源性危机和外源性危机。学校危机具有公众性、社会辐射性更强, 传播更迅速、联系度更高, 不确定性更强和周期更长的特征。学校危机的处置要遵循以人为本、科学正当、高效灵活和公开透明原则。在潜伏期, 学校要做好预防与预警, 消除危机于萌芽之中;在爆发期, 要干预与遏制, 防止危机蔓延、升级;恢复期, 完善与消除, 妥善解决危机遗留;在稳定期, 要反思与总结, 提升危机应对能力。

关键词:公共危机,危机分类,危机对策

学校是重要的公共资源, 承担着教学、科研、为社会持续发展源源不断提供人才支持的重任。在学校环境中, 人员众多且集中, 主要群体学生的年龄偏低, 社会经验匮乏, 自我卫护能力不足, 又加上多数学校对于社会的开放性等因素, 使得学校环境的脆弱性增强, 发生重大突发事件乃至各种危机的概率大大提高。而我国学校应对危机能力不足, 在危机巨大的压力之下往往处置不当, 在当前学校事故频发的大背景下, 研究学校应对危机对策, 具有很大现实意义。

一、学校危机的定义、类型

1. 学校危机的定义

学术界尚无统一标准以定义危机。国际著名危机管理理论权威、莱顿大学公共管理系教授罗森塔尔侧重于对整个社会系统的威胁来解释危机, 他将危机定义为对社会系统基本价值观念与行为指导框架造成削弱与威胁, 并且需要在短时间内、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情境做出重大决策的事件。斯格则从危机的特性来阐明危机是一种能够带来高度不确定性和高度威胁的、特殊的、不可预测的、非常规的一系列事件。

由二者观点我们可以得出, 危机是突然发生的、具有高度不确定性, 对组织有重大威胁, 并且需要在短时间内予以关键性决断。因此可推出, 学校危机是在学校环境内产生或与高校成员相关的突然发生的、可能严重威胁到学校正常教育秩序或带来其他不良影响的, 且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出有效决策的重大事件或重大事件的组合。这里需要提到的是, 不良的影响包括对学校成员安全利益的损害、学校物质条件的破坏以及学校无形声誉的削弱等。

2. 学校危机的类型

学校危机具有多样性, 有些学者把中小学校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件、社会性灾害事件、卫生性灾害事件以及校园暴力伤害事件。也有些学者以危机事件的影响范围和处理方式将危机划分为三个层面:个人层面、学校层面与社会层面。根据当前我国学校表现的危机事件, 本文将其分为两大类, 即外源性危机和内源性危机。

(1) 外源性危机。外源性危机包括由自然灾害造成的危机和社会性灾害造成的危机。自然灾害造成的危机来自于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 如地震、海啸、滑坡、泥石流、台风、暴雨洪涝等。社会性灾害造成的则危机来自于战争、火灾、房屋倒塌、食物中毒、传染性疾病流行等。外源性危机对学校内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状况形成伤害, 对教学秩序构成干扰, 也给学校物质资源造成减损。

(2) 内源性危机。内源性危机包括管理决策危机、信誉形象危机和人力资源危机。首先, 管理决策危机主要来自于学校管理者决策失当或管理疏忽, 如学校短期或长期政策出现巨大漏洞而导致学校发生安全事故、学校未制定长远规划以合理保障师生权益而引发教师罢课、学生的集体抗议甚至游行示威等群等。决策失误可能经过长期潜伏积累造成校内矛盾集聚、激化, 酿成起重大危机。其次, 信誉形象危机是指学校信誉和形象遭到直接或间接损害的危机, 可能由学校条件未备而仓促扩招、学校教育升学质量下降, 使得学校丧失社会信任及舆论支持造成, 也可能由学校丑闻出现 (学校管理者贪污受贿、教师乱收费、学生轻生死亡等) 造成。信誉形象危机给学校生存带来致命创伤, 给学校长远发展构成深层次制约。最后, 人力资源危机是指因学校关键管理岗位人员或优秀教职工辞职、伤病甚至死亡而使人力资源流失造成重大影响的危机。这种危机可能导致学校教育质量下降、教师思想波动、学校氛围恶化, 在短期内对学校运行构成阻碍。

二、学校危机的特征

学校危机具有基本危机的隐蔽性、突发性、紧急性、双重效果性、危机处理的非程序性等特点, 也具有自身较为明显的特征。

1. 公众性、社会辐射性更强

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是人力资源的渊薮, 聚集了一大批素质高、社会影响大的学者和众多学子, 这类人群在现实中是公众和媒体的焦点, 他们的举动都会引起社会关注, 因此学校危机“具有更强烈的公众性, 其影响范围更大, 影响程度更深刻”。

2. 传播更迅速、联系度更高

现代通讯手段发达, 传播途径更畅通, 学校中的人员具有更高的信息传播能力, 危机事件发生后信息会以极快速度传播, 使学校人员思想混乱, 带来心理压力。同时, 学校危机有可能在校际传播, 也可能引发次生危机或多种危机, 造成危机的蔓延、升级。

3. 不确定性更强

学校师生众多, 相对集中, 学生尤其是青年学生思想活跃、阅历较浅、情绪不易控制, 做出过激行为的倾向性较大。危机发生后, 局面难以控制, 危机结果更难以预测, 危机处理难度更大。

4. 周期更长

正常化进程缓慢。学校内人员思想性较强, 差异化较大, 对待问题的观点具有更强独特性, 危机处理的过程与结果难以他们得到一致肯定。危机处理的各种评价易在学校继续传播, 对学校形象带来很大损伤, 为学校恢复正常运行制造障碍。

三、应对危机对策

1. 处置原则

学校危机虽然具有高度不确定性, 但也应当遵循一定原则。第一是以人为本原则。学校危机处理应当将师生利益放在首位, 采取切实措施保障相应主体权利, 最基本的是要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这一原则是处理学校危机的核心原则。第二是科学正当原则。学校危机发生时应当秉持科学态度, 在全局统筹行动, 做到协调一致。同时, 也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不在危机处置中造成重大失误。第三是高效灵活原则。学校危机发生时往往事态紧急, 需要快速反应。此时学校应根据已经掌握的信息, 灵活应对, 力争高效处置。第四是公开透明原则。学校危机发生后, 学校要对社会及时公布事故相关情况, 不可故意隐瞒回避。危机信息要透明, 不可夸大或扭曲实际情况。在处理危机的进程中, 学校应当发布最新信息, 让利益相关者及公众了解事件进展。

2. 具体对策

学校危机具有阶段性, 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潜伏期、爆发期、恢复期、稳定期。各个阶段有相应、具体的应对策略。

(1) 潜伏期:预防与预警, 消除危机于萌芽之中。在潜伏期, 首先要增强危机意识、做好危机心理准备。学校管理者应倡导全校树立危机意识, 充分进行危机意识教育。对学生可以专门开设相关危机课程, 对教职工开展危机应对培训。从整体上提升学校的危机心理承受力, 处变不惊。其次, 建立科学的危机应对系统。该系统应包括危机应对专门机构、制度、应急预案。危机应对专门机构应当具有权威性, 其成员具有相当权力, 分工明确, 组织规则严谨, 并且在危机发生时能迅速组织起来。关于危机制度的建设, 应当具有可行性与灵活性。应急预案应尽可能详尽, 明确各种主体在危急时应有的行动举措。最后, 进行危机应对预演, 及时排查隐患。危机应对机制、方案确定后, 应在适当时间依据既定方案进行演练, 使学校成员明确各自分工, 并在演练中修正预案。在学校日常运行中, 及时寻找、发现、排除隐患, 尽可能减少、防止危机发生。

(2) 爆发期:干预与遏制, 防止危机蔓延、升级。在爆发期, 第一, 辨识危机, 启动预案快速反应。危机发生后, 危机应对机构应当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启动预先设定的相应预案, 主要是确定危机发生范围、相关人员, 并预测危机可能后果, 防止危机扩大。第二, 采取具体有效措施进行危机解决。应急预案启动后, 同时应加强危机信息的获取, 掌握更全面的信息, 根据信息制定针对实际有效的措施。同时, 学校应当再在恰当时间及时对社会公布危机相关处理信息, 争取公众理解与支持, 争取媒体的舆论认同。第三, 予以心理支持, 体现人道主义关怀。学校管理者应在危机解决中处于积极领导的地位, 体现领导决心。对于危机中受害人员予以关怀, 保持正确的应对态度, 给予全校师生以强大心理支持。

(3) 恢复期:完善与消除, 妥善解决危机遗留。在恢复期, 一方面是相关人员善后与心理干预。对于在危机中遭受伤害的利益相关者, 学校应予以特别关注, 防止“暴民效应”。妥善解决危机中缺失环节所带来的问题, 及时对不到位的措施予以补救, 履行相应义务并给予相关人员补偿。对于在危机中心理受到冲击、创伤的人员予以心理干预, 使之稳定情绪, 摆脱危机阴影。另一方面, 消减影响与形象恢复。在危机恢复期应当努力降低危机事件的影响, 为日后运行创造良好环境。努力争取社会对危机处理的理解支持, 积极引导舆论走向, 营造良好氛围。加大对学校形象维护, 树立学校良好形象, 对在危机中人员体现的杰出事迹、品质予以表彰。

(4) 稳定期;反思与总结, 提升危机应对能力。在危机过后, 学校应积极进行危机反思与总结, 对在危机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例如, 扩大危机监测范围, 完善相关硬件设施, 加强日常管理, 修订应对制度, 提升人员素质。对于长期存在的理念偏差与方法适当, 要及时调整, 充实提高危机应对能力。

学校应对危机的能力是一个长期建设的过程, 要采取适当对策。我国当前学校危机层出不穷, 学校应当加大投入, 防范风险, 及时控制危机, 妥善解决危机, 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切实提高自身应对能力。当然, 最主要的是防微杜渐, 正如奥斯本所倡导的“使用少量钱预防, 而不是花大量的钱治疗”。

参考文献

[1]薛澜, 张强.SARS事件与中国危机管理体系建设[J].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4) .

[2]闫继忠.论高校危机管理的策略[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3) .

[3]李永贤.高校危机管理与和谐校园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 (7) .

[4]朱晓斌.高校危机管理的策略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 (4) .

公共学校 篇2

为了及时、高效、妥善地处置发生在我校内突发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地减轻事件造成的损失,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秩序和校园稳定,特制订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 长:王 轶 副组长:王国强

成 员:

曹金泉 程秀林 吴 斌

2、领导小组下设联络、抢救、疏散、宣传等工作小组;(1)联络宣传组组长为曹金泉,值日教师为成员(2)抢救小组组长为王国强及相关班主任;(3)疏散组组长为程秀林。各班班主任为成员;

各工作小组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确保人员到齐,措施到位,密切配合,联络通畅,各司其职。

二、各部门职责

1、领导小组职责:制订学校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并确保全校师生了解预案;强化监测与预警,坚持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特别是消防,食品卫生、校舍安全等方面检查;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发生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各工作组各司其职,采取有效措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有序地开展处置工作,同时向上级汇报。

2、联络宣传组职责:负责监测和报告自然灾害、社会安全类、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组织开展多种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法制观念;

3、抢救小组职责:组织安全技能演练,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配合做好参与突发事件人员的思想工作。做好学校平安保卫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及时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校内发生的各类治安案件及危及治安情况;协助公安部门维护现场秩序、保护案发现场,控制事态发展;做好受伤人员的抢救、护送等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侦破校园案件的调查取证等工作。

4、疏散组职责:负责监测和报告公共卫生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后期发展工作。加强学学生安全管理,加强校园设施服务检查,配合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做好学校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防治;监测学校人群的健康状况,并根据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或提出处理意见;及时救治学校病伤人员。做好事件的前期处置工作,保护好现场,稳定情绪,防止事态扩大。

三、运行机制

<一>、建立学校突发公共事件的逐级报告制度

最先获悉可能发生学校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或发生突发事件者,应立即向校长或值日教师报告,学校应当在1小时内向县教育局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件的简要过程、伤亡人数、波及范围,经济损失初步估计和事件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已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等。同时,随着事态的发展做好续报工作。特殊时期实行24小时值班和信息报告制度。

<二>、先期预防和处置措施

(一)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

学校要根据政府发布的自然灾害预警级别落实预防和处置措施,针对学校的特点,重点做好防汛、抗台工作,消除安全隐患,一旦接到预报,立即进入抗灾状态。

1、一般灾情

值班人员向分管领导汇报灾情;分管领导进岗到位;通知下属各处室负责人做好抗灾准备。

2、较大灾情

分管领导向主要领导汇报灾情;主要领导进岗到位;落实防御措施,通知、部署学校相关人员做好抗灾准备。

3、重大灾情

全体领导进岗到位,成立抢险救灾领导小组,分管领导向抢险救灾领导小组汇报灾情;救灾指导小组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赶赴现场,落实抢险救灾,处理善后等工作,全力做好学校师生财产转移安置和抢险救灾,最大限度减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并把灾害情况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二)事故灾害类突发事件

1、学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安全管理、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

2、突发事故发生后,学校有关责任人要迅速赶赴现场救助受伤害师生,同时在第一时间内把事故情况报告处置学校突发公共事件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并拨打“110”、“119”、“120”等报警电话向有关方面求助。

3、组织好学生的疏散工作,做好学生家长的安抚工作,阻止学生参加突发事故救援工作。

4、对事故的处置,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处理。

(三)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

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级次分类,结合学校特点,在必要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

1、传染病

(1)一般突发事件

学校发生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具体措施:启动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学校内各处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校内的疫情通报:组织专门人员指导与督促落实各项防治疫情措施,做好进行应急状态的准备;学校内尚无疫情发生,可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但对集体活动要进行控制;传染病流行时要加强对病人的追踪管理;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必须加强公共场所的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粪便、食堂及饮用水应加强消毒;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2)重大突发事件 学校发生属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校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在第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掌握全体师生情况并及时上报;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学校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制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学校根据情况,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3)特大突发事件

学校发生属于特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一级应急响应。在二、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全校师生不得离开学校,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员的流动情况,教职工外出必须向所在部门请假;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行;对教室、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房、厕所等场所使用期间每日进行消毒,通风换气;学校每日公布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4)校内疫情

校内若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应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以下工作:根据出现传染病的种类和病人的活动范围,相应调整教学方式,可视情况扩大停课范围,若需全校停课,须报县政府批准;采取停课措施时,应合理调整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和教学形式,采用电话咨询与指导、学生自学等方式进行学习;主动、及时、准确地公布疫情及防治的信息;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维护校园稳定。

2、食物中毒

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一旦发生校内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时,学校突发公共事件领导小组应做好下列工作:立即停止食品加工出售活动,并在第一时间报告县教育局处置学校突发公共事件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卫生局;立即将发病师生送往医院,并协助医疗机构救治病人;保留造成事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事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待确认后交予卫生部门处理;积极配合卫生、公安部门进行调查,并按其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落实卫生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维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配合卫生部门分析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意见,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预防接种严重反应或事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事件 当此类事件发生,学校应迅速报告卫生局、教育局及其他有关部门,请求派遣专业人员进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事件原因;及时将受害师生送医院接受救治;尽快采取各项措施,消除危害,制止事态的发展;总结经验教训,查漏补缺,杜绝隐患。必要时对事故和损害的责任人追究责任。

(四)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

1、一旦发现有发生此类事件的倾向,学校要立即向县教育局处置学校突发公共事件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当地派出所汇报,同时组织有关部门、人员,针对不同情况,采取说服教育、思想引导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广播、通告等形式,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聚集人员通过合法途径、正当渠道解决问题。

2、学校积极配合上级和相关部门做耐心细致的说服、劝散工作。在教育疏导、反复劝散无效或发生聚集闹事等情况时,突发事件领导小组要及时报告市人民政府,配合公安部门迅速采取必要措施平定事态,坚决果断处置,防止事态扩大、蔓延。并配合公安部门采取措施对违法人员依法处置,同时做好相关的取证工作。

3、事态平息后,学校认真总结教训,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改进工作,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对于在事件过程中出现的严重违法违纪行为,根据法律、法规和学校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三>应急保障机制

学校平时应根据要求配备消防器材以及消、杀、灭药品等救灾所需物资,组织和训练出一支预防和处置学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队伍。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学校要及时、充分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保证物资能源供应充足、医疗卫生服务到位。〈四〉后期处置措施

(一)结果报送,建立档案

按照逐级报告制度,突发事件过后,学校及时报送相关情况。报送内容包括事发单位、时间、地点;事故经过、伤亡人数、直接损失;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已采取的措施、需有关部门协助解决的问题;事故报告单位等。学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相关资料整理归案,建立学校突发公共事件档案。

(二)追究责任,实施奖惩

根据现场调查掌握的证据,对在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置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或迟报、瞒报、漏报重要情况的有关责任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分,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参加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并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总结经验,完善制度

学校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完善制度,不断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水平,积极探索稳妥、快速、高效做好学校突发性公共事件处置工作的新途径。

四、其他

学校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督促各应急突发事件的工作小组和各处室要根据本校实际和本预案要求,制定演练计划并付诸实施,要通过演练,发现应急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要建立稳定的预防和处置学校突发公共事件的队伍,确保预防和处置学校突发事件工作顺利进行。

高等学校公共交往空间设计研究 篇3

【关键词】公共交往空间 图书馆 景观环境 协调 可持续发展

面向未来的高校公共交往空间设计我们会遇到如下问题:我们如何能够为未来做出最好的规划?我们如何能够在预见到学校未来对空间的需求同时建造出满足常年使用需求的空间?如果我们能预知未来,那么如何设计出能够适应未来使用者特殊要求的学校。针对以上问题国内外已经解决了未来使用者需求的这个问题,其关键在于改变空间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21世纪的公共交往空间将会是满足当代及未来需求的新建筑,也将会是建于20世纪的老旧建筑改造出的“新”建筑,这些被保护和改造的具有地标意义的建筑室内设计是全新的,同时丰富组合的空间使教育设施更具有个性和特色,也会起到鼓励高等学校公共交往空间设计的创新。

一、高等院校公共交往空间设计现状

1.图书馆设计

综观我国高校图书馆的过去和现在,应该说已有较大的发展。图书馆的标准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物质基础得到较大增强,电子计算机逐步推广使用,但也存在着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公共交往空间上,高校图书馆处于封闭的状态,没有向社会开放,且学生内部的交流空间也严重缺乏;其次表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网络建设,应积极参与网络的连通,加速图书馆的自动化进程,建立全社会的信息共享系统。

2.高等院校景观环境设计

景观设计一词近年来大为流行,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们日益重视环境品质的直接体现。而在未来高校建设中应用景观设计的手段来改善校园的文化及生态环境将是必然的趋势。可是在这种趋势下却出现了“特色危机”,各地景观越来越趋于雷同,并美其名曰“成熟抄袭路线”。这就是景观环境设计中的形式主义,“形式追随功能”是现在高等院校景觀环境设计的弊端。

3.建筑对场地环境的协调和利用

理想的建筑应该协调于自然,成为环境中的一个有机部分。无论是建筑作为主体的环境里还是在景观作为主体的环境里,只有达到建筑与景观之间的协调才能够形成一个令人愉快的外部空间,也只有建筑与自然交织融合,才能够体现人类与自然共生理念。

二、怎样防止建筑物及景观设计过时

1.当心“廉价”结构,不要再建造“盒子”

为了加快学校建设速度,设计了许多盒状的结构,这些设施的特征是:混凝土的砌块墙、低矮的吊顶和最小化的建筑体积,这些教育设施的另一特征是“结构网格”,楼板和屋顶上使用的梁跨体系尽可能的保持一致。因此这些设计经常使用砖体承重墙结构,进一步限制了将来的灵活性。

室内的砌体墙对于扩大空间、改变轮廓或者增加空间的改建带来了很大的制约。在这种结构网格中,方形的空间“盒子”成了高校公共交往空间中的解决方案。由于致力于节约工程造价,因而在这些设计中很少有特殊用途区域。

2.足够的储藏和辅助空间及灵活的家具和设备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常听到的关于高校公共交往空间的抱怨是缺少储存空间。提供足够的储存空间将会使建筑原计划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其预计的和未来的使用。这些公共交往空间都将受益于所提供的充足的储藏空间。最大化储藏空间的使用率,就应该考虑灵活的和可移动的储藏家具及格架。

3.校园景观设计原则

“形式服从功能”是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立足点之一。对于校园环境而言,其功能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后者是校园景观区别于其它类型景观的本质所在,它又可以表现为环境设计对学校教育的辅助功能和引导功能。只有满足上述诸多条件的校园景观环境,才能够是完美的设计。

三、结论

通过研究高等学校公共交往空间课题使我们发现了更为深层次的意义,无论人们怎样看待,未来的高等学校公共交往空间都会呈现新的面貌,它将会少一些呆板僵化,少一些制度,多一些开放和灵活的空间环境它也将会同各种各样的学校联系在一起,我们有信心展望这个具有现代化的高等学校公共交往空间的早日到来。

参考文献:

[1](美)C.威廉姆·布鲁贝克(C. William Brubaker)著.学校规划设计.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1~29.

[2]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课程设计—建筑设计.江苏科技出版社,2006.16~17.

[3] 郑宇青.当代国外教学空间组织启示[J].华中建筑,2004,3: 67~73.

[4] 周进著.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规划控制与指导——塑造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223.

[5] 高冀生著.我国高校学生宿舍设计探析.南方建筑[J].1991年第02期.

[6] 孙立扬,周静敏著.建筑与景观——融于风景和水景中的建筑.四川科学出版社,2007.

[7] 中国建筑科学院 编.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实践-评价·示例·技术.2007.

[8] 刘福智 著.景观园林规划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9] (美)约翰·O·西蒙兹 著.景观设计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10] 白菡,辛颖主编.校园景观与绿化设计.吉林摄影出版社,2005.

[11] 王柯.景观设计.space.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2] 彭一刚主编.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公共学校 篇4

关键词:公共领域,学校公共领域,学校制度改革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学校制度的改革无疑也应受到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当我们思考学校制度改革此一问题时,我们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并不是改革是否能展开,而是改革进程一旦展开,改革是否能最大程度地顺利发展,改革的成果是否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乃至发扬。 在笔者看来,作为对上述问题的回应,学校公共领域的创生无疑是关键。

一、学校公共领域:内涵与特质

1.学校公共领域的内涵

要对公共领域的含义有深入理解,我们必须历史地看待此一问题。 在《 政治学》 开篇,亚里士多德就曾细致区分出城邦和家庭两大领域,家庭是一种生产后代和获得生活必需品的生活,城邦则是一种政治的生活。 而人在本性上,是趋向于政治生活的动物,即政治动物。[1]言下之意,人不仅应该生活在家庭中,更应该生活于城邦中,参与政治生活,而这实际上就是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区分的雏形。 作为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当代回应,阿伦特也区分了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 在她看来,人的三种最基本的的活动是劳动、工作和行动。[2]而公共领域则是人的行动的条件和场所,是人之为人的存在条件。 人若脱离了公共领域,丧失了共同的行动,无疑将失去全部意义。[3]在此基础上,哈贝马斯通过历史地分析公共领域的形态演变,概括性地指出“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首先可以理解为一个由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的领域; 但私人随即就要求这一受上层控制的公共领域反对公共权力机关自身, 以便就基本上已经属于私人, 但仍然具有公共性质的商品交换和社会劳动领域中的一般交换规则等问题同公共权力机关展开讨论。 这种政治讨论手段, 即公开批判的确是史无前例,前所未有。 ”[4]言下之意,公共领域是我们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在其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得以产生。 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认为,学校公共领域是作为国家和政府代表机构的学校管理机构与私人之间的,面向学校中所有个体开放的公众的公共空间,在这一空间中, 公众可以就他们关心的公共事务进行协商对话、 批判等, 进而对学校生活的发展产生影响。

2.学校公共领域的特质

由上观之,学校公共领域并不简单,它必须是超越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力的。例如:学生中的朋友群体体现着私己性的情感,故而其只属于私人领域。班级组织则是学校权力的制度设置, 也并不能作为公共领域的判断依据。由此,要全面理解学校公共领域的内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第一,学校公共领域以守护理性为价值立场。正如哈贝马斯所说“: 理性体现在有教养的人共同使用知性合理交往过程当中, 由于任何一种统治关系都对它构成威胁, 因此它本身也需要保护, 以防表面化”。[5]由此,学校公共领域也应反对此一统治关系,而以守护理性为价值立场。

第二,学校公共领域以对话协商为运作方式。在学校公共领域中,与私人领域相区别,交往是平等、自由、非暴力的,强调以对话协商为运作方式。 而正是在这样的对话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了一起,形成了公众。[6]而在这一形成公共意见的对话协商过程中,其并不受来自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的强制。

第三,学校公共领域以全员参与为实践旨向。正如哈贝马斯所说, 公共领域原则上向社会生活中的所有公民开放。[7]学校公共领域当然也不例外,它开放地面向学校中的所有成员。当然,当私人成为公众后,必须暂时搁置私人利益和特性,全面参与到公共性事务中。

第四,学校公共领域以自发形成为发展过程。学校公共领域产生于开放而富有弹性的公共交往,是独立于公共权力之外而自发形成的, 因而其必然不是公共权力的代言人, 而是一群拥有理性能力的公众形成公共意见的所在。例如:某些学生对某一公共事务产生兴趣,就可以自发地形成一定的组织,开展活动。

二、学校公共领域:学校制度改革的可能依托

1.学校制度改革的前提阐析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 学校制度的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人并不是完美无缺的神,有着根深蒂固的人性弱点。因此,人为推动的学校制度改革总有着失败的可能。即便如此,这也并不应该成为我们放弃改革的缘由, 相反而应成为我们更加努力寻找改革成功基础的动力。在这里,我们将试图全面透析学校制度变革成功的可能基础。

第一,改革的实践参与基础。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迄今中外教育改革实践反反复复表明,改革的社会基础越是广泛、越是坚实,改革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代价也就越小。[8]学校制度改革也不例外,它最终将落实于学校中的具体教育实践,体现于学生、教师、家长等方方面面的体认。 因此,改革需要各方的理解和支持。 而努力让学校中每一个体以各种形式参与到这一改革进程中来, 也才能让人们能够真正的理解和支持改革。

第二,改革的公众理性基础。学校制度的改革涉及到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个体,因此,其成员对具体改革实践的理性认识、理解等,无疑决定着学校制度改革的合理发展和改革目标的达成。审思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法国大革命前夕,因为缺乏政治参与的经验,文人乃至文人煽动下的、同样缺乏政治参与经验的大众,对改革实践茫然无知,缺乏改革实践所必需的理性程度。 正如托克维尔所说“: 民众的想象抛弃了现实社会,沉湎于虚构社会”。[9]正因为此,法国革命才走入歧途,成为了人的自由的坟墓。 因此,为确证改革进程的合理推进,公众的理性基础需要夯实。

第三,改革的舆论监督基础。在学校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权力问题是我们不得不涉及的。因为学校制度的改革涉及到传统学校秩序的重构, 影响到方方面面的传统关系乃至利益, 没有权力的积极作用的发挥,诸如改革方案的提出、执行与评价等很难顺利地开展起来。但是基于对人性真实的深刻洞察,亚里士多德指出:“ 人们要是其权力足以攫取私利, 往往就不惜违反正义”。[10]言下之意,权力总是极其危险的,尤其对于没有监督的权力来说更是如此。 因此,为保证学校制度改革的合理推进, 我们势必应该积极推动舆论监督的发展。

第四,改革的价值共识基础。 可以说,任何一种改革必然要以一定的价值理念为基石,否则,很难想象,人会被认为是“ 理性的动物”。 那么,改革所依据的价值理念从何而来呢? 改革所面对的是学校生活中的每一个体,这些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价值实体,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理念, 尤其在这样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就更是如此了。因此,为保证学校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 我们应致力于使各方达成价值共识,即使不同的主体对诸如平等、自由等价值理念达成一种一致或接近一致的看法, 从而使改革不致因价值的冲突而失去依凭、陷入困境,而是能够全面兼及乃至实现公共的福祉。

2.学校公共领域创生的改革价值

正如上文所说, 学校制度改革的基础在于实践参与等四个方面,但反观当前的教育现实,这些基础往往是缺失的。为重建此些基础,我们应该诉诸学校公共领域的创生,其缘由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第一,推动实践参与基础的进步。通过历史的审思不难发现,在以往的学校制度改革进程中,其往往采用的是“ 自上而下”的形式,即学校制度的改革更多依据的是行政的指令, 较少当事人自发、 自主而为。 例如: 在当前学校教育中广泛存在的班主任制度,其根本上源自于俄国“ 班主任制度”,只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初期开始,参照俄国经验建立的,其发展的过程基本上由行政主导,从初期的《 小学暂行规程( 草案)》 及《 中学暂行规程( 草案)》 ,到1979 年的 《 关于普通中学和小学班主任津贴试行办法( 草案)》 ,再到1988 年的《 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 试行)》 与《 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 试行)》 ,在行政权力的直接指导下, 经历了一个从初生到完善的过程,深深扎根于学校生活中。而当我们积极促进学校公共领域的发展,我们势必能为个体以讨论、协商等形式参与改革进程提供一个空间, 而不是仅仅作为无声的改革结果“ 消费者”出现,为学校制度改革造就更坚实的实践基础。

第二,强化公众理性基础的发展。正如上文所指出的,没有公众的理性作为基础,改革往往会被引入歧途。而这一理性基础的症结,在于公众对公共领域的参与。 因为,只有通过公共领域的参与,大众才能有机会在协商、辩论中明晰自身的利益,提升自身对改革的理性认识,抛却改革中的幼稚病,以一种理性的态度面对学校制度的改革。 但在我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都保持着“ 家国同构”“ 皇权至上”的社会格局。 在这样的境遇中,类似“ 焚书坑儒“” 文字狱”等形式的对民间舆论的打压不时发生。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总体性体制逐步宽松,公共领域开始缓慢生长,一种更具有现代特征的社会结构逐步形成。在这一背景下,学校公共领域也有了生长的空间。若我们能积极推动它的发展, 势必能强化学校制度变革所需的公众理性基础的发展。

第三, 促进舆论监督基础的实现。 正如上文所说,学校制度改革依赖于权力的执行,而对权力的舆论监督则是权力合理运用的基础。但是,在当前的学校生活中,对权力的舆论监督往往是缺失的。具体而言,由于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公众往往无法进行舆论监督。而当公众推动了合理的舆论监督,甚至还会因此遭受到打击报复。在笔者参与的某次调研中,就曾发现过类似的案例。某校在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出台了一些新规定,如校长办公室、主任办公室的电脑联网,而教师办公室的电脑一律不联网;教师每天要在考勤表上签到,中午不得离校,而校长、主任因工作需要可以外出,等等。[11]这种因人而设的制度难免会让普通教师觉得这些规定只是用来约束他们的,而由于缺乏必要的舆论监督机制, 他们的质疑往往只能停留于个人的“ 抱怨”,不能形成舆论监督的强大力量, 以致阻滞了学校制度变革的更好发展。 由此,当我们积极推进学校公共领域的发展时,我们势必就会在学校中培育一个强大的公共舆论空间,从而为对公共问题的协商乃至由此而生的舆论监督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保证价值共识基础的落实。在以往的学校制度改革实践中,我们往往也会重视“ 价值共识”,即强调改革过程中的价值统一。 这种以“ 价值统一”取代“ 价值共识”的趋向根植于1949 年后的历史发展现实。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 科学的” 马克思主义更成为指导中国建设和发展的核心思想。依马克思,价值多元是经济生产方式转变的后果,对于价值多元的情况,作为先进阶级的无产阶级的价值理念应占据支配地位。[12]在此境遇中, 发生于国家之中的学校制度变革自然难以恢复到“ 价值———意义”的一神状态。因此,在学校制度的改革过程中, 我们往往就会借助于意识形态的灌输与渗透的方式,单向地、强制地来实现价值统一。 其不仅不能保障公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还会使改革侵犯到公共的福祉。

3.学校公共领域的现实构建

第一,确立扩展限度。人的生活不仅包括公共领域,也包括私人领域。 无论对谁来说,私人领域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至关重要的。 正如阿伦特所说:“ 有许多东西无法经受在公共场合中他人始终在场而带来的喧闹、刺眼光芒;这样,只有那些被认为与公共领域相关的,值得被看和值得被听的东西,才是公共领域能够允许的东西, 从而与它无关的东西就自动变成了一个私人的事情”。[13]言下之意,人的生活不能仅仅依赖公共领域的参与, 对人来说许多至关重要的东西都只有在公共领域之外才能幸存下来,例如:经历公共领域中讨论、对话的喧嚣之后,我们需要一个私人的空间冷静、沉淀,从而更好地把握自己,不为世俗所裹挟。 因此,学校公共领域的扩展应以私人领域为限, 尤其对于发展中的学生更是如此。 阿伦特就很担忧公共领域的强光会伤害到未成年的儿童。

第二,构建制度保障。学校公共领域涉及到其中每一个人,是公众共同参与的。由于人与人之间总是有着巨大的差异,而人性并不能被寄予过高的期待,因此其中的制度存在是十分必要的。 它的目的并不是要去全面控制个体的生活, 而是旨在提升个体的福祉。 因为,排除了制度的规训,人的生活将陷入无以复加的混乱之中。 正如康德所说“: 未受培养的人是生蛮的,未受规训的人是野性的。耽误规训是比耽误培养更糟糕的事情, 因为培养的疏忽还可以后来弥补,但野性却无法去除,规训中的过失是无法补救的”。[14]在这样的情境中,公共福祉的提升就只是一种奢望。只有确立学校公共领域的制度保障,个体乃至公共的福祉才能得到真切的保障。

第三,夯实组织基础。学校公共领域的展开总是倚赖于一定的组织,如各类的学生社团、教师的教研小组等,它们是学校成员自发形成的,旨在就他们所共同关心的公共问题展开对话。 但在当前的学校生活中,此类组织往往是非常匮乏的。 即使存在,由于行政权力的过度干涉,其自主性也是非常成问题的,并不能体现出公共领域的应有本性。因此,学校应在制度、指导、经费、场地等方面予以支持,积极引导学生乃至教师自主地、积极地发展各类公共组织,这对于个体乃至学校的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例如:在尼采的中学时代, 他就与同学成立过由少数同学组成的小团体, 目的是为大家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创作爱好寻求一种稳固的、有约束力的组织形式。[15]尼采后来感慨道“: 我们觉得, 我们应该无比感谢那个特别的小团体。……在它的氛围中,我们把我们的中学也只当做服务于我们的一般教育努力的个别手段”。[16]

学校公共场所提示语 篇5

警示破坏环境卫生者:爱护自己,就象爱护自己的家园一样;请爱护着优美的环境,因为我们在此生存.警示跨栏杆者:切勿翻越,痛苦就躲在那边恭候您;我并非不可逾越,但您的安危就在这一举之间.警示衣冠不整者:自身的形象是无言的诉说,衣冠整洁是您的自尊,社会文明需要您去装点.用与卫生间者:自己方便,更要予人方便,我把方便留给您,您把方便留给大家.用于果皮箱:我藏污纳垢是为了您生活得更美,请您别对我们存在视而不见,丢点什么时请您想一想,千万不要丢脸.花坛文明标语:绿草茵茵,踏之可惜。

草木成荫多好看,乱扔垃圾是添乱。

学校是我家,清洁靠大家,墙壁穿新衣。请你要珍惜。

学校是个家,人人爱护它。

扔一次垃圾心灵就蒙一层灰尘,捡一次垃圾心灵就添一块净土。

礼貌使你变得高雅,助人能使你得到快乐,谦让能使你增添美德。

走廊上尽显你的文雅,操场上展示你的雄姿。

排队学大雁齐齐的,走路学小猫轻轻的。不要跑,不要跳,不要打闹向右靠。

珍惜生命之水,关“住”点点滴滴。

上下楼梯靠右行,你谦我让脚步轻。

注意了,每个人都看见你在这里的一举一动。(走廊)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图书馆)请你近距离投篮。(垃圾箱)

公共学校 篇6

关键词:中职学校 公共音乐课 现状 调查

2013年3月,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正式颁布,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取得了很好成绩,但也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使得在中职学校全面开展公共音乐课程有效教学的难度大大增加。基于此,为了深入地了解在中职学校开设公共音乐课程的基本状况,笔者以广州市信息工程职业学校的部分学生为对象做了一次抽样调查,发放问卷598份,收回有效问卷576份,有效回收率为96.3%。

一、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对音乐艺术的认知程度较低

中职学校公共音乐课程自开始实施以来,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调查访谈中,大多数中职学生们对所开设的公共音乐课程持欢迎的态度,当问及“在中职学校音乐学习还有必要吗”时,76%的学生选择“非常必要或必要”,且有64%的学生对学校开设的公共音乐课表示喜欢。但在音乐艺术的认知程度上,大多数中职学生有关音乐方面的知识与器乐技能水平低下,关于“您对于音乐理论知识知道多少”这一问题时,有38%的学生表示“一点也不会”,54%的学生表示“知道一点,算是初级水平”,仅有8%的学生表示“精通音乐理论知识”;在回答“请问您的音乐识谱能力”问题时,有多达65%的学生表示“不识谱”。由于长期以来中职音乐课程教学缺乏“对音乐的深度理解和审美感知”,从而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程学习更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

在回答“您最喜欢的音乐类型是什么”问题时,有74%的学生选择“流行音乐”,17%的学生选择“艺术歌曲、钢琴曲作品”,9%的学生选择“民族歌曲、古典音乐、歌剧、器乐曲作品”等传统音乐。就中职生而言,学习公共音乐课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缓解专业课程学习的压力。多数中职学生认为,多开设一些有趣、实用的公共音乐课(音乐欣赏课和音乐实操课),学习中既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又能从中收获乐趣和知识。因此,在回答“您期望公共音乐课的教学形式是什么样的”问题时,有46%的学生希望开设“音乐欣赏课”,63%的学生希望开设“音乐实操课”,13%的学生希望开设“理论知识课”,仅有5%的学生选择“纯理论式讲课”。从学生的期望中,我们可以看出公共音乐课程改革应体现两个方面特点:一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爱好,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二是音乐理论知识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加深对音乐学习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兴趣。

当问及“除了公共音乐课,您还通过哪些形式接触音乐”时,66%的学生选择“大众媒介(网络、手机、电视)”,20%的学生选择“校外音乐活动”,14%的学生选择“艺术第二课堂和社团实践活动”。可见,结合现有的公共音乐课程,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构建大众媒介公共音乐教育平台,正是今后中职学校推动公共音乐课程改革的方向。

(三)学生参与课外音乐活动积极性有待激发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大纲,拓展模块中音乐教学主要集中在课外音乐活动(第二课堂),广大学生对此表示欢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开设公共音乐课程,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丰富情感体验,激发求知欲望,增强自信心,满足身心健康发展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虽然大多数学生对课外音乐活动表示欢迎,但对专业学习时间紧张的中职生来说参与活动人数不多,缺乏吸引力。在调查中,回答“您希望校园里多组织一些音乐类活动吗”的问题时,选择“希望,但不会参加”的占56%,有16%的学生选择“不希望”,选择“希望,而且会参加”的学生仅仅只有28%。因此,如何真正体现公共音乐课程中的人文精神,将其输入到第二课堂之中,使得活动丰富多彩、寓教于乐,也是今后开展中职学校公共音乐课程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思考与建议

(一)优化现有的课程模块,适当融合多种音乐类别与形式

就学生对于所开设公共音乐课的普遍态度,在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关注焦点是:多样化的音乐形式、趣味性的音乐知识和有效的学习过程。调查结果表明,中职生希望上的公共音乐课主要是两大类:音乐欣赏课46%,音乐实操课63%。具体的音乐课程内容要突出实践性和趣味性。比如关于“您希望加大开课力度的音乐课程是什么?”这一问题,学生回答排在前几名的是现代电声乐、音乐剧、欧美音乐、舞蹈等,其他艺术课程中学生希望上的有动漫艺术、剪纸、影视赏析等。在现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学校可以通过增设上述课程,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对中职生而言,当前的公共音乐课程尚无法满足素质教育要求,因此学校应改革现有的课程模块,适当融合包括流行音乐在内的多种音乐类别与形式。

(二)加强音乐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音乐教学设施

制约着中职学校音乐课程的有效开展的一大障碍就是师资力量薄弱和教学设施匮乏。因此,中职学校应根据教学需要,一方面通过公开招考和聘用途径引进更多音乐教师,增加音乐专业师资队伍力量,另一方面加大有关音乐教学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有关音乐器材的配置,以此来满足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所需的物质资源,保障在中职学校全面开展公共音乐课程的有效教学。

(三)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广州市信息工程职业学校为例,近年来该校为配合公共音乐课程实施,从学生兴趣和爱好出发,引导他们成立民乐社团、醒狮社团等有地方特色的学生音乐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例如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全校师生大合唱比赛等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艺术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歌剧表演赛、舞蹈大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等等;利用假期与特定时间邀请老年音乐家和各类音乐爱好者到该校举办音乐表演,充分利用好校园网、微信、广播等各类宣传媒介开展课外音乐活动。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不仅仅只是听听音乐,更要“唱出来、跳起来”,在音乐课程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音乐学习的良好环境。

三、结语

公共音乐教育的主旨是培养学生艺术欣赏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人文精神”是音乐教育的核心,音乐教学就是通过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来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如何将人文化的音乐教育和科学化的职业教育有机结合,成为中职学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向。

参考文献:

[1]肖敏.公共艺术·音乐[M].广州: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韦琳.对中等职业学校全面开展《公共艺术·音乐》课程有效教学的研究[J].北方音乐,2015,(05).

[3]丁燕.陶冶性情均衡发展——试论中职音乐有效教学的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3,(24).

公共学校 篇7

一、现代学校“公民教育”与政治生活的 互动

学校“公民教育”的成效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进步密切相关。由于“公民教育”的思想、内容、形式与载体等关键要素受制于政治, 所以政治生活的开放与包容能促进学校开展生动、活泼的“公民教育”。同时, 学校的“公民教育”能推动民主政治的进步。它通过树立人的公民意识、权利意识、社会意识和群体意识等, 对政治生活发生反作用。

我国的“公民教育”从无到有, 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私有财产受到更大的保护, 人们的民主权利也获得更多的保障, 在这种背景下, “公民教育”蓬勃发展, 既有效提高了人民的民主权利意识, 又对建设公民社会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当下, “公民教育”理应有更大的发展。尤其是学校的“公民教育”应努力帮助学生确立主人翁的地位, 使他们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二、学校“公民教育”与国家意识重建

学校“公民教育”应树立学生正确的国家意识。因为, 学生生活在国家之中。而国家通过意识形态、行政机构和公共场所等与公民的生活发生联系。国家需要人民献身, 这既是人民对国家的义务, 又是学校“公民教育”强调的内容。但随着现代政治科学的兴起与传播, 国家逐渐成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 这就需要公民对国家持冷静、客观的态度, 并具有反思与批判的意识。同时, 学校“公民教育”一定要强调国家对人民的义务与责任。

三、学校“公民教育”与社会生活重建

当下, 学校“公民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日益紧密, 社会生活决定学校“公民教育”的成效。例如, 政府官员、富豪人士等优势阶层的行为对社会风气具有一定影响, 对学校“公民教育”具有一定冲击。因此, 学校应做到两点:一是正视现实生活的复杂性, 并如实呈现给学生, 以形成学生的社会批判意识;二是帮助学生树立对社会生活的警戒心理, 以便在不利的环境中坚守公民的道德素养。

四、学校“公民教育”与道德生活重建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安全教育探析 篇8

公共安全教育, 就是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 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 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知识和技能, 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 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能力, 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学生造成的伤害, 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根据学生特点,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现状, 中等职业学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进行公共安全教育, 从而使他们能够在各种公共安全隐患、事件面前免受伤害、少受伤害;同时通过公共安全教育, 也使即将走向社会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担负起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责任。

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件

1. 学习法律法规, 遵守行为规范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为初中毕业, 年龄在16~19周岁, 法律意识淡薄, 自我约束能力较差, 易冲动, 注重哥们义气。因此, 首先要加强对他们进行法律法规教育, 使他们能够懂法、守法, 这样才能避免和减少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发生危害社会、伤害自我的违法、违规事件。同时还要加强对他们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这样才能使他们自觉维护和遵守社会公共秩序, 减少混乱、危险情况的发生。

2. 加强防范意识, 远离复杂场所

中等职业学校大多处于市区或城郊结合部, 周边环境一般较为复杂, 诸如歌厅、舞厅、酒吧、网吧等娱乐场所比比皆是, 而这些场所往往都是一些公共安全事件的多发地。同时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又正处在活泼浪漫、追求时尚、喜欢刺激的年龄段, 很难抵御上述场所的诱惑。因此, 应加强对他们进行安全防范意识教育, 使他们了解上述场所的复杂性, 从而能够做到不去、少去这些复杂场所。

3. 积累社会经验, 应对突发事件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年龄偏小且大多来自农村, 缺乏应有的社会经验, 处于社会治安环境中的弱势地位, 极有可能成为敲诈、诈骗、恐吓、性侵害等突发事件的受侵害对象。因此, 要给他们讲授一些社会经验、治安常识, 让他们了解犯罪分子常用的一些犯罪手段, 掌握一些抵御侵害的方法, 从而使他们在遇到不法分子的侵害时能够冷静应对, 正确处置, 减少和避免自己受到伤害。

二、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学习交通法规, 保障出行安全

2. 提高生活技能, 正确使用设施

3. 学会自我保护, 主动求助逃生

三、预防和应对网络安全事故

1. 正确利用网络, 交流传播信息

网络在给我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 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 正是辨别力较弱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的时候, 极易接受上述不良信息的影响上当受骗, 甚至利用自己在校学到的计算机知识参与其中。因此, 应在中等职业学校积极开展网络安全教育, 使学生们能够自觉遵守网络规则, 正确利用网络;有效甄别不良信息, 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

2. 适时适度上网, 避免网络沉迷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自控能力较差, 因此, 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 合理控制上网的时间, 要让网络成为自己学习进步的工具、阶梯, 成为自己的资料信息库, 而不能使自己沦为网络的奴隶。

四、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事件

1. 了解自然, 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我国国土辽阔, 自然条件复杂, 每年都将发生各种自然灾害事件, 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因此, 要在中等职业学校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 使学生们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掌握生态保护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从而使他们走向社会之后, 成为主动保护生态环境, 减少自然灾害发生的主力军。

2. 冷静应对、正确处置

自然灾害往往不可抗拒, 且对我们人类造成的伤害极大。因此, 中等职业学校要对学生进行防灾、抗灾的知识教育, 提高他们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掌握紧急救护他人的基本技能, 从而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能够在自然灾害来临的时候, 担负起保护我们人类少受伤害、少受损失的责任。

五、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 了解卫生常识, 应对公共卫生事件

中等职业学校是一个人员高度密集的场所。因此, 在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卫生管理的同时, 还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卫生常识教育, 使他们掌握公共卫生事件基本的预防、急救、处理常识, 了解简单的用药安全知识, 有报告事件的意识和了解报告的途径和方法。

2. 关注性健康, 拒绝毒品, 预防艾滋病

艾滋病目前已成为公共卫生事件中一个世界性的话题, 性和血液是其传播的两大途径。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性机能发育已基本成熟, 如果缺乏科学性知识、性道德和法制观念, 受本身内部冲动和外部种种诱因的驱使, 极易在两性关系方面出现问题。因此, 在中等职业学校应对学生开展性知识、性安全教育, 使他们形成维护生殖健康的责任感, 学习健康的异性交往方式, 学会用恰当的方法保护自己, 预防性侵害。同时还要使学生认识毒品的危害, 远离毒品的侵蚀。

总之, 应在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公共安全教育, 使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 安全第一, 遵纪守法, 和谐共处”的意识, 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保护个体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知识和法律法规, 正确处理个体生命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技能。

摘要:近年来, 在中等职业学校涉及学生的公共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 应在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意外伤害、网络信息、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以及职场就业等六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公共安全教育, 提高他们应对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安全教育,预防,应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R].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7.

[2]徐瑾.创平安校园让学生健康成长[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11) .

农村学校体育公共服务功能研究 篇9

学校体育公共服务是将对社会资源的整合以及对社会公共体育资源进行统筹、协调、组织以及配置作为工作的核心任务的。体育公共服务功能的建立和完善可以极大的满足学生的体育运动需求充分利用体育产品来实现学生的体育运动权力。能否进一步满足和实现学生对于体育的需求, 绝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体育公用服务体系是否足够的建立和完善。 因此, 构建完善的学校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2、阐述体育公共服务功能的基本内容

一套较为健全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应该具备几下几个方面, 体育公共服务的主体、所需设施、服务平台、产品、信息、便利、遗产保护、相关的服务机制、绩效评估、资金、人才以及政策法律法规的保证等全方位的内容。首先, 对于体育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来说, 必须有足够的资金予以投入和大力支持, 并建立各个级别的公共服务体育设施, 对于比较重要且具有标志性的公共服务设施应该进行重点的建设, 并力求打造一个完善的体育公共服务网络体系, 将现代科技充分融入到体育公共服务工作中去, 以便确保学校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能够满足体制检测等多方面的要求。 其次, 确保体育公共服务的主体和平台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在保证学校公共服务人员的到位情况, 才能为促进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奠定良好的人力资源条件。 学校为了保使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得以进一步的建立和完善可以不断地组织和开展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 将各项活动顺利开展下去, 使得不同类型的人群都能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 对体育品牌进行全方位的树立和精心打造, 促进农村学校特色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进程。将体育活动的不足之处进行弥补和完善, 并充分挖掘出学校体育公共服务的潜在优势在选择体育公共服务产品的过程中, 一定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健身为主要指导目标, 并为学生提供质量较优水平较高的特色体育公共服务, 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复杂多样的体育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 从体育活动中获得满足和新的体验。

3、体育公共服务功能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3.1、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支持系统

学校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离不开支持系统的参与, 主要包括技术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以及舆论支持系统这三大方面。 在学校体育运动公共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为了不断满足当代科技的发展需求, 需要及时的将科技元素融入到建设中, 并充分利用科技的先进优势和技术水平来改善和提高学校体育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对体育运动的各项技术和指导方法进行改进, 选择科学的运用器材设备, 以便为科学健身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 体育运动大多都是以户外的形式展开的, 改善体育运动的环境也是十分必要的。 良好的运动环境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 使学生能够更有热忱的投入到健身和体育锻炼中去。并且这种舒适的运动环境可以极大的愉悦学生的身心, 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无限魅力和温暖。另外, 除了技术和环境的支持之外, 学校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完整构建仍然离不开舆论支持系统的辅助。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很快, 学生的学校压力比较大, 很多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缺乏足够的重视, 甚至还有部分学生仍然缺乏科学健身的意识, 这都在一定程度上给学校体育公共服务功能的完善带来一定的难度。 因此, 加强舆论的宣传力度十分有必要。 通过舆论的广泛宣传, 逐渐的改变人们落后的体育观念和意识, 加强对体育锻炼的重视, 并逐步采取行动积极地投身到体育锻炼中去, 以便强身健体, 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健康基础。

3.2、学校体育公共服务功能保障体系

学校体育公共服务功能的建立和完善除了一定的支持系统的参与之外, 还需要必要的保证措施来为其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学校体育公共服务保障功能主要包括体制保障、机制保障、法制保障以及体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学校体育公共服务功能要想正常进行和运转, 首先离不开组织、资金以及设施的大力投入, 只有对体育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合理的引进, 对体育活动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开展, 建立完善的体育公共服务网络系统, 才能更好地促进学校体育公共服务各项功能的有效和充分发挥。

4、结束语

综上所述,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功能的不断建立和完善, 对于提高师生的身体健康和体育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必须引起农村相关学校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王才兴.构建完善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J].体育科研, 2008, 29 (02) .

[2]李凌霞.体育公共服务于学校体育互动发展研究[J].体育人文社会学, 2012 (05) .

公共学校 篇10

一、基本概念

美国公共学校运动时期, 公共学校 (common school) 逐渐向公立学校 (public school) 的转变, 并最终形成具有美国特色的单轨制学校教育制度。在这一普及国民教育的过程中, 始终存在着另一种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活动即使在美国公立学校体系形成之后仍然广泛存在, 这就是体制外教育。“所谓体制外教育, 简言之, 是指除了‘体制内教育’之外的教育, 具体来说是指, 存在于普通学校之外的、但又能完成普通学校教育相应任务的教育。由于教育、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结合我国当前教育的实际, 这里所说的体制外教育主要是指基础教育阶段的体制外教育。它可以包括家庭教育中的‘在家上学’, 也可指其他形式的类似教育;它可能是某种形式的特殊学校, 也可能是某种特殊的非机构式的教育实体。”美国公共学校运动时期, 陆续出现各种学校, 如教会学校 (包括后来的天主教学校) 、慈善学校、私立学校、公共学校, 甚至还有星期日学校、夜校, 等等。这些学校是公共学校运动时期不同阶段的产物, 但都是广义的学校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都可以看作体制内教育。到公共学校运动后期, 体制内教育主要是指公共学校和天主教学校 (私立学校) 等共同形成的学校教育体系;凡在此之外的家庭教育、教会教育、出版界教育等都是体制外教育。需要说明的是, 由于正处于普及教育阶段, 美国公共学校运动时期的体制外教育的对象主要并不是适龄儿童, 因而它主要是一种成人扫盲式教育, 不完全是现代意义上的体制外教育。

二、公共学校运动时期体制外教育

(一) 家庭教育

公共学校运动时期, 也正是美国西进运动时期。在拓展边疆的初始阶段, 生存是第一位的任务, 根本没有条件开办学校, 家庭必然承担着教育职责。公共学校运动时期, 同时还是大量爱尔兰、德国移民进入美国的时期。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 移民为保持其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等, 都特别重视家庭教育。在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下, 非洲裔美国人往往被排斥在公共学校之外, 美国内战以前南方种植园的情况更是如此。这样, 家庭就更成为他们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教育场所。非洲裔美国人家长一般系统地教给自己的孩子各种知识、技艺和优良品质, 尤其会涉及自身的尊严和最终的自由。对印第安人来说, 虽然白人为他们建立了传教学校, 甚至他们自己也建立了学校, 但是由于这些学校教育内容主要是盎格鲁—美利坚—基督教文化, 主要目的是让印第安人完全接受白人文化, 所以这种教育受到印第安人自觉、不自觉地抵制。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 为自己文化的传承, 各印第安人部落都进行着家庭教育。

还有一种教育, 虽然不是家庭教育, 但完全可以看作是家庭教育的替代品, 那就是工厂教育。公共学校运动时期, 正是美国制造业开始繁荣的阶段。一些新兴工业城镇创建了许多新工厂, 这些工厂招收工人并为他们提供食宿。与此同时, 为了让他们尽快完成从农业时间到工业时间的转变, 适应严格的工厂作息规律, 厂方派人对他们进行家庭式的管理照料。由于年龄相仿, 这些工人能够很好地交流, 并积极阅读报纸、书籍。当时在工厂中一个流行的做法是, 把重要的或趣味性很浓的信息从快报中剪裁下来, 贴到车间或宿舍供大家阅读与讨论。19世纪30年代一位名叫瓦纳姆·林肯 (Varnum Lincoln) 的工人这样回忆:“现在也许一座棉花加工厂还不能被称作是一所学校, 至少字面上是这样的, 但这个新工作对我来说是重要的, 是我心智得以发展的一个舞台。它使我接触到了新思想、新观念。……对我来说, 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 但它为我打开了一个更广阔的天空, 激励我思索, 鼓励我读书, 最终证明它令我在心智上受益匪浅。”

(二) 教会教育

在欧美国家, 教会与教育的复杂关系由来已久。近代以来, 欧洲的教育普及运动几乎主要是由宗教改革引起的。在马丁·路德倡导“因信称义”“因信得救”之后, 接受新教思想的人普遍相信, 通过阅读《圣经》和信仰上帝就可以得到“拯救”。要阅读《圣经》就必须识字, 宗教改革运动因而对欧洲普及教育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在美国公共学校运动时期, 由于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宗教更是与教育息息相关。西进运动 (或称“边疆运动”) 、移民潮、工业化、城市化虽然属于不同范畴的内容, 但是这些过程有一个共同特点, 就是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 稳定的宗教生活日益不现实。为保持宗教的持续影响力, 避免来自欧洲各种宗教思想的不良影响, 美国兴起了第二次宗教觉醒运动, 这导致教会对教育进一步的高度关注。此外, 由于美国实行政教分离原则, 在选择宗教或教派时, 完全由人们自愿选择。各种宗教和教派既获得了其生存空间, 又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为此, 各种宗教和教派必须竭力进行自我完善, 并通过大力宣传其教义来不断吸引教徒。这就使得教会与教派的传教形式必须精彩, 同时也与世俗生活紧密联系, 这样的结果就是宗教传教的过程同时成为一种教育的过程。“18世纪的觉醒被看作是大规模的教育运动……后一次复兴运动 (指第二次宗教觉醒运动, 笔者注) 在本质上也可以看作是带有教育特点的运动。”

在公共学校运动时期, 除了直接举办学校 (包括后来自成体系的天主教学校之外) , 教会还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了教育活动。由于极其现实的原因, 在中西部地区, 教会参与教育活动既是一种主动选择, 也是一种无奈之举。一方面, 中西部地区不断有大量人口迁入, 这是发展教徒的最佳场所;另一方面, 中西部地区正处于拓荒阶段, 根本没有正规学校可言, 教会传教几乎成为当地人们各种信息的主要来源, 这一过程中存在的教育影响不言而喻。“在刚刚成立的教区, 教堂无异是公众举行会议之地, 是审判讼案的法庭, 是学校, 是邮局。”在中西部地区, 教堂一度并不存在, 教会人士创造了野营布道会这种特殊的布道形式。由于居民分散, 方圆百里之内未必能找到教堂, 布道便只能在野地上临时搭起的帐篷内进行。这种聚会一次持续一周左右, 除了听牧师讲经布道、进行祈祷之外, 附近的居民还可以在这里相互交流信息。对于处于文化荒漠的中西部居民来说, 这两者都是重要的教育内容, 因此野营布道会成为当时最重要的教会教育形式。

(三) 出版界教育

不断改进的造纸和印刷技术、日益发达便利的交通运输和邮政系统, 使报纸、书籍等成为越来越便宜、越来越普通的物品, 并成为重要的教育材料。“1801年, 约有200种报刊, 其中包括约20种日报;到了1833年, 大约有1200种报刊, 其中包括65种日报;到1870年, 大约有5871种报刊, 其中包括574种日报。”除了商业信息之外, 当时的报纸还刊登关于公共事务的信息, 这些信息最初重点报道欧洲政治经济事务, 后来把重点放在美国本土, 关于公众名人的公共信息也是报纸的重头戏。对公共事务和公众人物的了解与讨论, 既扩大了民众的信息来源, 又提高了他们的辨别能力, 报纸实施了一种事实上的公众教育。更为重要的是, 报纸还刊登了文学、幽默、诗歌和有关历史、地理和科学方面的正式教学内容, 报纸的内容几乎是学校全部课程的成人版, 这样报纸又进行着实际上的成人继续教育。

在这一时期, 书籍不仅进入学校作为教材, 在社会上也大受普通民众欢迎。这些图书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历史、传记、自然科学和实用知识等方面, 不但具有商业价值, 更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在共和国早期, 印刷商大体上效法本杰明·富兰克林, 继续扮演着教育企业家的角色。在全国的乡村和城镇, 雄心勃勃的工匠们建厂开业, 不仅以印刷商, 而且以作者、编辑、装订商、书商和图书管理员的身份服务于当地民众。”最著名的印刷商有艾赛亚·托马斯 (Isaiah Thomas) 、古德里奇 (Samuel Criswald Goodrich) 、哈珀兄弟 (James Harper and John Harper) 等。艾赛亚·托马斯印刷了诺亚·韦伯斯特的识字课本和语法书、威廉·佩里的词典、尼古拉斯·派克的算术、约翰·纽伯里的诗歌集以及《鲁宾逊漂流记》等当时流行的读物;古德里奇出版了《家庭圣经》和八卷本的沃尔特·司各特爵士著作集, 写作出版了《彼得·帕利丛书》;哈珀兄弟出版了系列丛书, 如《家庭书库》 (187本) 、《精选小说》 (36本) 、《古典书库》 (37本) 等等。

(四) 图书馆、博物馆、博览会 (展览会) 教育

大量图书、报纸的存在, 为图书馆的出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除了传统的巡回图书馆之外, 这一时期美国出现大量的私人图书馆 (室) 、社会图书馆、私立公助图书馆、星期日学校图书馆、学区图书馆等等。“到1859年, 全国共有图书馆50890所, 藏书12, 720, 686册, 其中星期日学校图书馆约3万所, 藏书约600万册, 学区图书馆约1.8万所, 藏书200万册。”除此之外, 还有高等院校设立的图书馆。这些图书馆不仅藏书丰富多样, 而且具有极大的开放性。无论是工厂的工人, 还是教会的牧师, 或是工匠的学徒, 只要愿意都可以在图书馆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随着社会各行业的繁荣, 众多从业人士努力追求知识、钻研技术, 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积极向书本和典籍索取知识的同时, 人们也开始努力向自然索取知识。随着观察、采集、实验等科学的兴起, 博物馆成了新的文化教育渠道。1773年, 查尔斯顿图书馆学会建立了美国第一个真正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虽然没有发达兴旺, 但是作为又一种特殊的教育场所, 它反映了博物馆在美国早期历史上所承担的公众教育的角色。1804年, 纽约成立了历史学会博物馆, 1805年和1812年费城分别成立了历史学会博物馆和自然科学博物馆。博物馆逐渐成为各州市普遍设立的校外教育场所。

就其基本内容和教育作用来看, 博览会可以看作是临时的博物馆。1811年, 埃尔卡纳·沃特森 (Elkanah Watson) 和同事组建了波克夏农业学会, 并马上承担了家畜展示会的主办责任。后来, 这类展示会改称为农业博览会。博览会 (展示会) 除了展示农产品和家庭制成品之外, 还有爱国的和宗教的演讲, 同时还有游行、舞蹈等活动。其中心目的是为了教育农民, 使他们利用科学发展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与博览会相类似, 展览会在城市中逐渐兴起。博览会 (展览会) 日益成为美国民众信息和意见的重要源泉, 对美利坚民族的发生产生了重大影响。詹姆斯·D·麦凯布 (James D McCabe) 这样描述1876美国为纪念《独立宣言》一百周年而举办的国际展览会, “在展厅和场地之间漫游, 就像在周游世界, 使人感悟生活、关怀人类的一切生活方式, 开阔参观者的视野, 突破其狭窄环境的局限性, 以致其开阔了的视野观照到全人类”。

(五) 共读会、讲习会教育

共读会最早是富兰克林在建立图书馆的过程中倡导的。共读会成员把他们各自的书籍集中到一个公共的图书馆, 这样每位成员都能利用其他成员的书籍。在阅读的过程中, 共读会成员会通过讨论和相互质询来调整他们从阅读中得来的知识。这种普通人之间的思想交流, 使得共读会成员接触到超出他们自己生活经验范围的知识, 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的普及。由于其突出特点, 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早期, 共读会在城镇大量地涌现, 成为一支重要的教育力量。

1826年, 乔赛亚·霍尔布鲁克 (Josiah Holbrook) 在马萨诸塞的伍斯特县的米尔伯里创建了美国讲习会。这个讲习会主要是由听他演讲的听众、当地的农场主和技工组织而成, 它成功地将手工训练、农业教育和正规的学术教学结合起来。在讲习会上, 人们通过对话交流, 共享社会资源, 共同讨论教育事务, 探寻和开发科学和艺术中新的兴趣点。这种组织受到普通民众的热烈欢迎, 到1829年美国多数地方都建立了这样的讲习会, 讲习会成为一种事实上的教育组织。

需要说明的是, 学校教育与这些体制外的教育之间、体制外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学校教育为人们阅读提供了基本的可能, 报纸、书籍、图书馆、博物馆等扩大了人们的教育机会, 家庭、教会融各种教育内容为一体。星期日学校、青年辩论社会, 城市学校图书馆、讲习所等均向工厂工人开放, 甚至有些机构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工人与当地居民能够正常交往接触。所有这一切构成了美国公共教育运动时期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教育整体。

三、公共学校运动时期体制外教育的意义

(一) 补充了公共学校体系

从时间上来看, 公共学校的出现、普及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在公共学校出现、普及之前, 体制外教育起到了部分学校教育的作用, 为知识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从空间上来看, 公共学校的普及大致经历了从东到西, 从北到南的过程, 而且直到内战以前, 美国大西洋沿岸南部诸州都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公共学校体系。在公共学校缺乏的地方, 体制外教育的存在承担了全部教育的责任。从质量上来看, 公共学校兴起之后, 大部分地区虽然从形式上普及了学校教育, 但其质量与内容都完全不能令人满意。特别要指出的是, 中西部地区存在大量单间教室学校 (one-classroom school) , 学生从年龄5岁到15岁不等, 普遍采用的是兰开斯特导生制。在这种情形下, 仅仅依靠公共学校显然无法真正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体制外教育在诸多方面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教育需求, 弥补了学校教育体系的不足。

(二) 推动了公共学校运动

作为一种普及教育的运动, 公共学校运动不可能建立在教育的荒漠之上。只有全民形成共识, 认识到教育的重要作用, 竭力追求教育的普及, 公共学校运动才有形成的可能。正是体制外教育的蓬勃发展, 为这样的共识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布道的过程中, 牧师散发大量的宣传材料, 在传播教义的同时, 让人们体验了教育的重要性, 激发了人们接受教育的需求。出版界的繁荣昌盛并身体力行介绍各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直接推动了人们的教育热情。家庭、工厂从各自利益出发, 也对教育丝毫不敢放松。体制外教育在整个社会促成了尊重知识、重视教育的氛围, 推动了公共学校运动的兴起。

(三) 促进了教育美国化

公共学校运动时期, 美国教育逐渐形成了自己显著的特征——大众化与多样共存性。虽然公共学校运动的许多结果与其初衷并不一致, 甚至相反, 但其最终结果却形成了富有特色多元化的美国教育。诺亚·韦伯斯特 (Noah Webster) 等人提倡公共学校的目的在于实现文化统一的理想, 在他看来这种统一的文化自然是清教教义与盎格鲁-萨克森文化的融合体。这种理想遭到非洲裔美国人、土著美国人、爱尔兰和德国等移民的抗拒。两者在冲突的过程中都寄希望于教育, 前者借助公共学校体系, 强制推行自己的价值观与文化。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 爱尔兰和德国移民选择建立自己的天主教学校, 一些非洲裔美国人部落也建立了自己的学校。更多的非洲裔美国人、土著美国人等, 则完全依靠体制外教育保存自己的价值观和文化。体制外教育作为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 让单一美国文化变得不可能。在冲突的过程中, 人们逐渐形成共识, 认识到宽容共存的必要性, 这为多元化美国教育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正是体制外教育与学校教育体系的良性互动, 才最终形成了富有美国特色的教育。

摘要:体制外教育活动是美国公共学校运动时期另一类广泛开展的教育活动, 它是指学校教育体系之外的一切教育活动, 主要表现形式有家庭教育、教会教育、出版界教育、图书馆、博物馆、博览会 (展览会) 教育等等。美国公共学校运动时期的体制外教育补充了公共学校体系, 推动了公共学校运动, 促进了教育美国化。

关键词:美国,公共学校,体制外教育

参考文献

[1]但柳松.体制外教育探微[J].中国校外教育, 2008, (12) .

[2][美]劳伦斯·A·克雷明.美国教育史 (二) 建国初期的历程[M].洪成文等译,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451.53-54.205.319.354.

公共学校 篇11

关键词:职业学校 公共英语 教学分析 对策建议

一、新时期职业学校公共英语的教学目标与特点

近年来,我国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量增加,对人员专业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应聘人员英语水平的要求逐年提高。公共英语作为职业学校的一门公共课程,肩负着提高全体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任务。一方面,公共英语旨在衔接普通学校英语教育,全方位提升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公共英语要做好学校与就业岗位、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之间的衔接,为学生深造和就业打好基础。

职业学校公共英语的教学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普遍性,公共英语不是专业英语,其教学对象是专业不同、水平不同、知识接受能力不同的全体学生。二是实用性,职业学校公共英语的教学原则是实用,不仅要让学生“会学”,还要让学生“会用”。三是专业性,尽管公共英语并非专业英语,但公共英语也有为在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和升学就业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的作用。

二、职业学校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1.教学氛围不浓厚

一是学生的重视程度低。尽管社会越来越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的英语水平,但职业学校的学生对公共课的重视程度普遍低于专业课。二是学校的教育资源有限。大班上课、课时不足是职业学校公共英语教学较为普遍的现象。

2.学科定位不明确

公共英语在职业技术能力培养中的地位还不够明确,从而影响了其教学理念的确定。职业学校通常对公共英语课程的必要性意见一致,但对如何开展公共英语教学、如何确保教学质量看法却不同。公共英语常被孤立在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培养体系之外,无法与专业相结合。此外,教师对该学科的定位也不够清晰,职业学校的公共英语既要区别于普通高校,又要区别于专业英语,同时还要兼顾全体学生,这对教学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3.教学内容不科学

在教材的选取上,职业学校通常选用普通高校的英语教材或是混合使用高职高专教材,无法体现职业学校的教学特色,无法满足工作岗位对学生英语能力的需求。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上,教师更多侧重于应试,教学进度在很大程度上受教材支配,没有很好地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和实用性。

4.教学方法不丰富

受班级规模和教学资源所限,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陈旧。传统教学方法占据了大部分的上课时间,教师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更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大多数时间学生的学习方式比较被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不足。

5.教学考核不全面

书面考试通常是职业学校公共英语考核的唯一方式。然而,职业学校应更加注重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和业务实操等能力,书面考试方式并不能充分检测出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岗位中运用英语的能力。同时,这种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学生的学习目的,使他们仅仅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英语。

三、提高职业学校公共英语教学水平的对策

第一,明确定位,正确认识公共英语的地位和作用。要明确公共英语在职业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积极开展公共英语教育改革,使公共英语教学适应当前的社会需要。学校要将公共英语与其他专业课程相结合,明确公共英语的课程职能,加大公共英语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的投入,建设具有职业学校办学特色的公共英语课。教师要向学生指出公共英语的重要性,并积极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职业目标入手,弥补入学前的学习漏洞,努力打好英语基础,全面提高英语水平。

第二,适度够用,从能力培养出发开展公共英语教学。从职业学校公共英语普遍性、实用性和专业性这三大特点入手,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不拘泥于教材,制订符合职业学校办学目标的教学计划。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保证知识要素的理解和掌握。此外,还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重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即学即用的教学方式,确保学生语言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有效提升。

第三,有效衔接,将知识与学习方法的传授相结合。将职业学校的公共英语作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过渡和纽带,一方面传授基础知识,另一方面点拨学习方法。教师应通过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领会职业学校英语教育的侧重点,通过结合实际的教学方式向学生开启职业能力培养的大门,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实现从思想到行动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温江霖.论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2]罗东山.高职公共英语,我们应该教什么?[J].海外英语,2013(23).

高等学校公共机房管理模式探究 篇12

机房即数据中心 (Data Center) 通常是指在一个物理空间内实现信息的集中处理、存储、传输、交换、管理等。高校的公共计算机机房主要承担学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计算机语言、毕业设计上机等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的自由上机实践。为了保证这些任务的优质完成, 公共机房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一个面向全校学生的对外窗口不仅关系到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 同时也体现了一个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水平。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进一步的扩大和上机实践课程任务的增加, 机房管理的矛盾及其重要性也日益显露出来。如何在充分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同时, 大幅度提高计算机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 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加宽松、自由、全面开放的上机环境, 是目前高校计算机机房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1,2]。

1 机房管理的内容和意义

机房管理牵涉面广、技术难度大、事务杂、工作量大、系统性不强, 从广义上说, 硬件设备的配置、维护及故障检修、机房内部局域网和应用系统的建设、用电的安全保障、机房环境等都属于机房管理的内容。因此, 机房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

公共机房几乎担任了学校全部的计算机公共课程的上机实践、考试和等级考试等工作, 同时也是学生在网上选课、了解学校新闻、收发邮件、查看通知、成绩等信息的重要场所。因此, 机房管理是否完善直接涉及学生多门课程的学习,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给学生提供的信息环境状况和学校的信息化程度, 其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目前, 高校的建设日趋信息化, 机房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3]。

2 机房管理的发展以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2.1 机房管理系统的发展和探讨

机房管理系统是机房管理的核心, 它直接关系到机房运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因此, 机房管理系统的完善程度代表了一个高校机房管理的水平。

2.1.1 打印卡片的管理方式

国内有些高校利用打卡上机系统对机房能够实现系统管理, 该系统采用C/S模式, 前端为Power Builder, 后端为SQL Server, 具有刷卡上机、查询统计、预约上机等功能。对于上机的学生, 系统自动分配一个机位号, 并打印出一张包括机位号和预约上机时间的卡片, 学生凭卡片对号入座, 预约时间结束后, 学生或者重新预约一段时间继续上机, 或者刷卡下机, 离开机房。机房管理人员分为刷卡管理人员和巡视人员, 巡视人员保证学生按照自己的机位号入座、给予一定的上机指导, 并保证在预约时间结束时立即离开。

2.1.2 一卡通刷卡上机的管理方式

目前, 很多高校启用校园卡刷卡上机管理系统, 适应了学校机房规模日益扩大的需要。学生上机下机都自行使用校园卡进行刷卡, 无需预约和查对机位, 极大地解放了劳动力, 使上机刷卡的效率成倍的提高。但是, 由于机房还担任了计算机实践课程的教学任务, 目前学校上课的学生无需刷卡, 而大机房的机位有二百多个, 上机的学生对号入座的验证手续比较复杂, 所以管理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 这个问题需要从技术上或者管理上寻求一个较好的方式解决。

2.2 硬件设备的管理

公共机房内的计算机因为使用频率高, 所以硬件的损坏率也比较高。为了保证机房正常运作, 提高设备的正常工作率, 硬件设备的及时维护是十分必要的。建议如下:建立硬件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与及时维修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利用机房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的技术优势来降低硬件的损坏率。建立易损件和常用耗材的备用库, 保证已损坏的设备得以及时的更换。

2.3 系统的维护和软件的管理

为防止人为的有意或无意的破坏硬盘、更改设置, 导致计算机系统不能快速恢复正常的问题, 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校的机房都使用了硬盘保护卡或者还原精灵。在无盘工作站时期, 服务器上只能安装汉字系统和BASIC等为数不多的几种编程软件。之后, 计算机都有了硬盘, 但容量大都在2G以内, 保护卡的安装几乎占去了一半的空间, 因此软件的安装受到限制, 装了Windows95、office97、VB、VC、VFP后硬盘空间就所剩无几了。

现在, 高校公共机房的计算机硬盘容量均达到40G以上。针对保护卡的安装导致的保护和恢复系统与学生希望能安装自己所需的应用软件之间的矛盾。机房计算机可采用了三重启动的模式, 提供D O S 6.2 2、Window98、Windows2000三种操作系统供学生自由选择。针对保护卡的安装导致的系统保护和学生保存数据之间的矛盾, 机房将硬盘分为若干个分区, 只对安装系统的C、D区进行保护, 学生可以在其他分区保存自己的重要数据, 进而保证教师和学生需要。

2.4 安全管理

2.4.1 用电安全

由于机房的电线线路错综复杂, 任何一处的差错小则可能引起设备的损坏, 大则可能引起火灾, 造成人员的伤亡。所以管理中用电安全十分的重要。在实际工作中, 电源控制由管理人员具体负责, 白天巡视线路, 每晚关闭电源, 严格规范学生行为, 禁止学生乱碰电源、电线等物, 并在危险处标示出来。这有效地将发生电伤害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2.4.2 设备安全

机房的安全全靠巡视人员四处不停地查看是否有人损坏或偷盗机器设备的行为, 晚上则依靠值班人员。如今, 信息技术中心安装有防盗监控系统, 每个机房值班室都安装了闭路电视监控器, 对几个计算机机房进行闭路监控。该举措较好地防止了人为的损坏和偷盗公共资源的行为, 同时也较好地遏制了机房考试中的舞弊行为。管理人员要保持人员的有序化, 才能更好地保证人员的安全。特别是在一些特殊情况发生的时候, 如大规模选课、突然停电、发生意外事故时, 此时加派管理人员, 说明情况, 并引导学生有序的出入, 一定要避免由于学生的拥挤而发生的人员安全事故。

2.5 一些问题和建议

因为进行开放式管理后, 上机的机时量大幅度的增加, 加大了机房维护的工作量。保养和维修工作也相应地增加。有时由于学生误操作或恶性操作, 很容易造成系统被破坏, 而系统恢复工作量也非常大, 影响正常使用。可以用机房恢复硬盘数据常用的几种方法。

2.5.1 安装硬盘保护卡

在机房管理和维护中, 就怕学生在上机时运行format、fdisk、deltree等命令, 将硬盘格式化、分区、删除等使数据丢失, 导致整个系统崩溃。选择并利用集保护分区、维护于一体的硬盘保护卡来实现多平台共存及保护。

2.5.2 加强对实验室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工作

实行开放式管理模式后, 会出现计算机病毒的侵入。首先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病毒及其危害性的教育, 增强防病毒的意识, 对病毒及时清除, 避免扩散。其次, 对于学生的上机内容进行严格管理, 确有必要使用的外来程序或磁盘, 应先进行杀毒, 防止计算机病毒的扩散与传播。由于很多游戏盘因非法复制带有惩罚性病毒, 所以应禁止学生将各种游戏软件装入计算机系统, 以防将病毒带入系统。

3 结束语

计算机机房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和其他课程的计算机实践教学以及毕业设计等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 通过有效的机房管理, 在提高计算机设备效能的同时, 也改变了以往上机的传统的、死板的教学形式。而且可以在信息技术发展快速的今天, 当教学内容相对滞后而无法满足学生要求的情况下, 通过改变运行管理模式使得学生在完全开放的计算机机房中进行自主学习, 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面, 及时学习新技术, 为培养信息时代全面发展的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李漪.引入ISO9000标准模式建立实验室管理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

上一篇:中国妓女各阶级分析下一篇:道德模仿与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