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养老(精选9篇)
公共养老 篇1
尊老养老是孝道文化的精髓, 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古代养老问题中, 孝道文化曾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 孝道养老功能有所弱化, 引起许多人士的关注, 并呼吁弘扬孝道, 构建新型养老保障机制, 但都没有对两者的内在联系作更深层的分析。国内已有文献的研究, 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社会保障模式研究;社会保障立法研究;社会保障覆盖面的研究;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和与运营的研究;社会保障统计指标的研究;农村社会保障的研究;政府的养老责任研究。[1]这些观点只是强调政府养老功能, 忽视了孝道文化的作用。基于此, 笔者以构建农村新型养老保障为目的, 结合孝道文化的养老功能, 分析了公共财政的农村养老功能。
一、传统孝文化的涵义
尊老爱幼, 孝敬父母是传统孝文化的核心, 即“孝道”。孝道文化源远流长, 内涵丰富, 经历了一个从以孝敬父母为内容的伦理道德到移孝忠君的宫廷御用的演变过程。概括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养老敬老。何谓孝?《尔雅》中记载:“善父母为孝。”《说文解字》中指出, “孝, 善事父母者, 从老省, 从子, 子承老也。”《礼记·祭统》也将“孝”解释为赡养父母。在古代, 孝养父母还分为三个等级。《礼祭·祭文》中记载:“孝有三, 大孝尊亲, 其次弗辱, 其下能养。”给父母衣食等物质方面的供养是“能养”。这是孝养的最低要求。孔子曰:“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 不敬, 何以别乎?”这意思是指对父母只养不敬与养犬马没什么区别, 不算尽孝。如古代敬老在称谓上, 有“父老”、“父兄”;在礼仪上行有行礼, 坐有坐礼。《礼记·内则》记载:“凡养老……。五十养于乡, 六十养于国, 七十养于学, 达于诸侯, 八十拜君命……”。
追孝守孝。孔子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这所谓追孝。孟子说:“养生不足以当大事, 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孟子.离娄下》) 。”这是指守孝。《礼记·檀弓》所记:“丧之朝也, 死者之孝心也, 其哀离其室也, 故至于祖考之庙而后行。”
男尊女卑。孟子曾强调:“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孟子·离娄上》) 。《韩非子·六反》中认为, 祀时举行各种仪式, 是为了顺孝子的孝心。记载“父母之于子女也, 产男则相贺, 产女则杀之, 此俱出父母怀衽, 然男子相贺, 女子杀之者, 虑其后便, 计长利也。”
移孝忠君。这是孝道伦理御用的结果, 属于政治范畴。开移孝忠君之先河是孔子。《论语·为政》记载:“孝乎惟孝, 友于兄弟, 施于有政。”《孝经》亦云:“夫孝, 始于事亲, 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管子》卷20之形势解第六十四中有“惠者, 主之高行也。慈者, 父母之高行也。忠者, 臣之高行也。孝者, 子妇之高行也。故山高而不崩。”
愚忠愚孝。“君虽不君, 臣不可以不臣;父虽不父, 子不可以不子”。“君要臣死, 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 子不得不亡”。
二、孝道养老功能与农村养老保障
1.孝道养老功能与古代养老保障
从传统孝道涵义可知, 孝文化是一种以老人为中心的文化。在家庭中, 每位家庭成员都以尊敬老人为荣耀, 赡养老人为天职。扩展到社会中, 每个家庭又会因没有照顾好老人而被耻笑并视为耻辱。进而由点到面, 从孝敬自家之老, 到孝敬他家之老, 再到以老为尊。由此可见, 就养老而言, 传统孝道具有保障的功能和净化社会风气、形成良好道德风尚的功能。[2]
有史可证, 我国古代历代政府都没有专门的养老财政政策和制度, 但不能因此断言当时养老无为。相反, 当时通过弘扬孝道文化, 充分发挥孝道文化的凝聚功能和调控功能, 把养老负担转交给单个家庭。[3]首先, 封建政府在选拔官员时, 把孝专设为一门考试科目, 如汉惠帝的“孝悌力田科”、清雍正的“孝廉方正科”, 使孝亲忠君建功立业达到了很好的统一。上有所好, 下必甚焉。所谓“尊者, 以理责卑;长者, 以理责幼;贵者, 以理责贱”的封建皇帝家庭人际关系理念逐渐成为社会人际关系主导理念。[4]其次, 统治者赐老人予物、予爵位、官衔。对老年免征租税。如《周礼》卷12中云:“国中自七尺以及六十, 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 皆征之。其舍者, 国中贵者、贤者、能者、服公事者、老者、疾者, 皆舍, 以岁时入其书”。[5]就责任来讲, 政府在该社会保障中究竟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为宜?从公共财政角度来分析,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产品。政府的责任决定于社会保障制度产品的公共性程度。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共属性是什么?已有的文献有以下观点:①公共产品说。②准公共产品说。③优效品说。④私人产品说。[6]笔者认为, 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属于公共产品应主要看它是否满足公共产品的特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按照此标准, 强制性社会保障各项目的产品属性可见表1。由此可判断社会保障产品是属于准公共产品。由于政府的强制性, 社会保障产品具有非排他性, 但每增加一个人, 边际成本并非是零。
既然社会保障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 那么, 它可以由政府提供, 也可以由市场提供。在经济发达社会中, 企业和第三部门也是社会保障的提供者。但政府和私人应属于第一层次的, 企业和第三部门是属于第二层次的。首先, 从尊重社会人权而言, 政府就应该提供最基本的经济保障。其次, 倡导社会分配正义, 弘扬本土文化, 构建本土特设社会保障制度。第三, 加强立法, 建立适合本国社会保障情况的社会保障法。
3.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 农村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
根据联合国提出的人口老龄化国家标准, 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例大于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超过7%, 我国从1999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李辉 (2001) 研究的数据显示, 在1999年, 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经达到1.44亿, 超过人口比例的11%, 并继续迅速增长, 现已大大超过总人口的增长速度。[7]而农村人口老龄化更为迅速, 比城市要快1.24个百分点。与城市相比, 农村老年人口数目比例更大, 这是因为65%以上的老年人生活在农村。更引人注目的是, 由于缺乏养老、医疗保障, 农村贫困老年人口已有860万, 而且这个数据还在逐年继续增大。毋庸置疑, 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已是我国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民生问题。
(2) 城乡社会保障失衡。
陈光焱根据1991~2001年的数据测算出, 我国农村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只占人均GDP的0.18%, 而城市人均为15%, 高出农村的90倍, 见表2。[8]
(3) 工业反哺农业的需要。
由于多年来实行二元结构的经济体制, 农村社会通过农产品“剪刀差”来支持工业经济的发展, 实现了“优先发展工业, 在工业内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2001年, 我国国民经济的工业化程度已达到工业化中期的中间阶段, 同时, 也预示“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已经到来。免除农业税已实实在在地减轻了农民负担。如果实行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不仅会给农民更多实惠, 也可以扫除多年形成的农村社会保障的盲区。
(4) 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条件基本成熟。
目前, 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特别在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地区, 第一产业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只有10%左右, 经济发展水平已接近或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现在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以下, 处在人口增长的第三阶段, 虽然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1%, 但此比重却在不断地下降。
四、新型农村养老的公共财政机制设计
1.弘扬孝道文化, 构建特色养老保障制度
马克斯·韦伯曾经提出, “传统从来就是一种现实的力量, 它既记录在历代典籍中, 也活在人们的观念、习俗和行动之中, 并直接影响着各项制度的实际运作过程, 不管这些制度用什么样的现代名称”。[9]另外, 公民拥有受保障的权利,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保障的是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权利, 政府在保障这一权利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 政府有责任采取强制性制度实行普遍养老保障制度。
3.加大财政支持, 推动传统文化教育, 赋予孝道新内涵, 实现孝道现代化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 由财政资助为农民建立文化、体育、教育、娱乐活动场所, 把敬老、爱老、养老列为社会教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进一步提高农村年轻人赡养老人的思想觉悟, 从而形成敬老尊老的文明新风。
摘要:孝道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尊老爱幼, 孝敬父母。在中国古代, 孝道文化对农村养老起到了支配作用。如今, 孝道的养老功能有所弱化, 农村养老出现危机。因此, 弘扬孝道文化, 构建新型的农村养老公共财政机制是时代的要求, 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孝道文化,农村养老,公共财政
参考文献
[1]韩颖.我国社会保障文献综述[J].学术论坛, 2006, (08) .
[2]潘建锋.传统孝道在养老中的作用及现实意义[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7, (06) .
[3]谷树新.传统孝道的现代化[J].兰州学刊, 2006, (01) .
[4]何磊.传统文化中的“孝”[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 (01) .
[5]哈维.罗森.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6]杨辉.社会保障制度与政府责任的重新定位[J].统计与决策, 2007, (08) .
[7]李辉.论建立现代养老体系与弘扬传统养老文化[J].人口学刊, 2001, (01) .
[8]陈光焱.我国历代财经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
[9]谭静, 江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心理因素实证研究——以南充市230户低收入农户为例[J].人口与经济, 2007, (01) .
公共养老 篇2
摘 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加剧,养老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走访无锡市养老机构,了解无锡市公共养老体制的建设现状。
关键词: 无锡市公共养老 养老机构 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更严峻。江苏省受到老龄化的冲击,已经进入到人口老龄型省份的行列。老有所养是人口老化产生的最大社会问题,如何解决好养老问题,对江苏省社会保障事业提出挑战。已步入老年性的无锡,解决养老问题刻不容缓。
二、对无锡市养老机构调查结果逐一进行分析
(一)机构数量、规模及分布。
近年来,无锡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事业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加大对公办老年养老机构的创建和改造,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建养老机构,全市养老机构数量增加。截止到2015年1月,无锡市已有养老机构132家,六成养老机构规模在200张床位以下。从区域分布上看,崇安区有6家,北塘区有2家,南长区有8家,锡山区有14家,惠山区有12家,滨湖区有26家,江阴有31家,宜兴有33家。
(二)建设情况和资金特点。
无锡养老机构多建于2000年以后,特别是民办机构近年来发展迅速。公办养老机构资金来源或为政府拨款,或以入住费用为主;民办养老机构创建资金主要来源于个人资金、银行贷款。
养老机构各有各的特点。一是社区养老院,这类养老院建大多属于公办,收费合理,养老贴近社区居家生活环境,方便子女看望。二是休养院,这类养老院大都有自有的医院或依附医院,有护士专门照顾,就医便捷。三是郊区养老院,这类养老院大都环境优美、空气新鲜,令人身心愉悦。调查的30家养老机构中社区养老院有14家,休养院有8家,郊区养老院有8家。
(三)设施配备和服务内容。
从建筑面积看,大、中、小型养老机构的占地面积一般为10000平方、1000平方、500平方左右,房屋建设以二或三层楼房居多,楼上多为失能老人,楼下多为能自理老人。多数机构设有无障碍设施,院子里建有健身器材和公共休闲活动区域。大部分养老机构的设施为中档。所有养老机构都有相对应的医生和护士,七成机构内设有独立卫生诊所,养老机构的房间设施及功能均比较完善。92%的养老机构每个房间都配备了电视,75%的养老机构房间内设有独立卫生间。
休闲服务基本由供给能力决定。除了每日电视、棋牌和不定期文化娱乐演出外,12.8%的养老机构可以经常放映电影,少数养老机构可以经常组织健康讲座和不定期的外出旅游。
(四)入住条件和收费标准。
养老机构对入住人员没有户口和年龄限制,只要没有传染病、精神正常、能够按时缴费的老年人,都可以申请入住,大多数养老机构不需要排队等候。调查的30家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为90%左右,其中最高的入住率达到99%,最低的入住率为81%。
各养老机构根据地理位置、环境、规模、知名度、房间设施等条件定位自身的市场价格,总体看来各区街道或民办的敬老院基本费用在每个月700~900元左右。而养老院如果卫生间和电器配备较齐全的房间一般在1000~1200元左右。护养院的养老价格则比其他类型的养老机构更高些,除伙食费外,护理等费用每月在1700~1800元左右。
(五)人员配备和服务负担。
养老机构的从业人员配置存在人员数量少、年龄大、素质低等问题。一是数量少。养老机构中,平均每1位工作人员要服务14名左右老年人。二是年龄大,年龄偏大的问题比较突出。三是素质低。养老机构的负责人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很少,一般都是高中学历以下。在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中,只有少数人是护理专业毕业或经过护理培训的,大部分没有这方面的业务知识。但大多养老机构会不定期举办护理人员知识培训。
养老机构的从业人员工资在2000~5000左右,几乎全年无休,医生、护士大都是临近社区医院的,定点治疗。还有些医生、护士是聘请的下岗医生、护士再回归岗位。
(六)政策落实和社会支持。
近年来,无锡市财政逐年加大投入,从财力上支持我市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设立社会办养老机构床位补助专项资金。对达到《无锡市养老机构规范化建设基本标准》的社会办养老机构,按照实住床位,每月分别给予全护理100元、半护理80元、自理60元的日常运营补贴,资金由市区两级分担。
所有养老机构都会得到志愿者的服务,服务频率比较高,多为生活服务、文娱演出、健康体检,但讲座类和有技术含量的服务内容比较少。
(七)养老机构运营分析。
根据调查的30家养老机构来看,大多养老机构只能保持收支平衡,盈利较少,甚至存在个别养老机构亏损的局面,这就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这样才能使这些养老机构长存。
三、入住老人对养老机构评价
(一)入住老人多为高龄、独身者或夫妻。
在调查的30家养老机构中,大多数老人是被自己的儿女送进养老机构的,很少是自己要求进养老机构的,很多养老机构的老人不是身体出了状况就是年岁已高,需要专人照顾,据调查,80岁以上的老人占39.5%。70~80岁的老人占52%,剩下的都是70岁以下的老人。
(二)入住老人对养老生活普遍感受较好。
调查显示,90%的老人能够适应并习惯养老机构生活,8%的老人感觉“生活一般”,仅有2%的老人“不太习惯”养老机构生活。84%的老人入住后心情感觉“挺好”,10%的老人感觉入住养老机构后“心情一般”,仅有6%的老人感觉心情“不好”。
四、探寻养老机构良性发展的思路
(一)简化资金申请流程。
政府部门应当对公共养老事业资金的审批流程进行简化,给予此类项目资金优先处理权。同时还应规定具体的审批时限,安排专门人员处理这类事务。另外可以采取一次性拨款政策,对于每次事物的相应支出都出具相关票据凭证。同时还需设置监督人员,时时监督。
(二)护理人员的补贴与培训。
作为服务性行业中较为苦累的一类,政府应对护理人员进行一定经济或生活上的补贴,如可以定期拨款给养老机构让他们组织护理人员休假旅游,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同时,政府还应大力实施护理人员培训工程,培训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的养老护理人员,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五、总结
纵观这30份问卷,可以形象地看出无锡市公共养老制度的建设情况,同时反映出无锡养老机构的现状。希望政府能完善政策,大力扶持无锡的养老机构,把行动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公共养老 篇3
一、企业内部食堂悖论与治理机制剖析
众所周知,企业内部食堂是服务于内部职工的,既要让员工“吃得饱”,又要让员工“吃得好”。遗憾的是,如何协调好“吃得饱”与“吃得好”的关系,一直困扰着大部分企业。这就是“内部食堂悖论”。为了让员工“吃得饱”,有的企业把内部食堂定位成“基本服务”,内部食堂是成本中心,尽量降低价格。但是,由于没有市场竞争,又不能盈利,就会出现食品花样少、食品质量低、服务态度差的情况,“吃得好”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为了让员工“吃得好”,有的企业把内部食堂定位成“市场服务”,把内部食堂定位成“利润中心”,完全引入市场机制,把内部食堂承包出去。品种增加了,质量提高了,但是由于存在卖方垄断,企业内部市场需求有限,受利益驱动,价格也就高了,部分家庭条件不好的员工会面临“吃得饱”的问题。因此,很难把“吃得饱”和“吃得好”两种需求目标的冲突很难得以调和。
为了化解这一悖论,某企业设计了“基本服务+市场服务”的治理机制。该机制为:内部食堂中设有少量的基本服务窗口和大量的市场服务窗口。基本服务窗口由企业设立,定位是成本中心,以成本价提供低花样少、品质一般的食品,满足少部分家庭条件较差的职工“吃得饱”的基本需求。市场服务窗口承包给一定数量的外部市场主体,通过市场竞争,以市场价提供品种多、品质高的食品,以满足大部分职工“吃得好”的需求。
与此同时,基本服务窗口对市场服务窗口起到价格调控的功能。当市场服务窗口的价格较高时,选择在基本服务窗口就餐的员工就会增加,市场服务窗口的需求就会减少,从而迫使市场服务窗口的价格降低,并维持在大部分职工能够接受的价格水平。
上述治理结构,既保证了家庭条件较差职工“吃得饱”的基本需要,又保证了大部分职工对多样化食品“吃得好”的需求,还能通过调控机制使价位维持在相对合理的水平,很好化解了内部食堂悖论。
二、教育、医疗和养老问题的属性分析
教育、医疗和养老问题的属性和内部食堂有着高度的相似性,也就是“同一物品或服务存在相互冲突的两种属性”。同样的冲突,其治理机制的机理也大致是相同的。
教育既要确保孩子都能入学,解决“上得起”的问题;同时又要满足部分孩子“上得好”的需要,也就是“择校”的需要。医疗也是如此,既要让百姓“看得起”,又要让部分百姓“看得好”的需要。养老问题,既要让所有百姓都能“养得起”,还要让部分百姓“养得好”。
这其中的“上得起”、“看得起”、“养得起”,都是政府应该负责托底的基本需求。至于托到什么程度、托到什么水平,这要看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而“上得好”、“看得好”、“养得好”,都不是政府的义务,应该由市场来满足他们较高水平的需求。也就是说,政府是为那些底层百姓提供基本需求,而市场则满足那些愿意享受高质量服务的人群。
三、国外教育、医疗和养老问题治理机制借鉴
鉴于上述三领域面临相同的“目标冲突”,发达国家设计了几乎相同的“治理机制”,即“公立+私立”机制。该机制的运行机理和上述企业内部食堂的运行机理非常相似。也就是,政府设立公立的学校、医院和养老院,为那些底层百姓提供托底的价格低廉的基本服务。私营资本开设私立机构,利用市场机制,为那些愿意付出高价格的百姓提供优质服务。与此同时,公立机构对私立机构的价格调控功能,又能使市场化竞争的价格不会高得离谱。另外,政府从私立机构征收的税收是支撑公立机构运行的物质基础,是拿富人的钱补贴穷人,是再分配的一种形式。由于公立机构服务的是底层百姓,满足的是最基本的需求,这些机构大都会得到政府的许多支持,还会享受许多优惠政策比如零地价、免税等等。比较而言,私立机构则主要依靠实力竞争,政府支持的较少。
四、我国教育、医疗和养老机制中的功能错位
由于我国的教育、医疗和养老机构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也就是说都属于“公立”性质。在私立机构不发达的情况下,这些公立机构要肩负“基本服务”和“市场服务”两种职能,便会陷入“内部食堂悖论”。
在教育领域,教育产业化屡受诟病,就是因为在私立学校不发达的情况下,这些公立学校履行了私立学校应该履行的职责(比如择校生和择校费)。相反,私立学校主要面向农民工的孩子入学,又履行了公立学校应该履行的职责。
在医疗领域,公立医院的医疗条件要远远好于私立医院,并且医疗资源供给与需求严重不对称,在利益的驱动下,条件越好的公立医院越倾向于为那些“高端客户”服务,无法肩负“看得起和看的好”的双重使命。而目前的私立医院,由于医疗条件赶不上公立医院,服务对象只能是那些底层贫困人员,这一现象在市县级尤为突出。
在养老领域,计划经济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目前我国有些省市的养老机制却恰恰相反。公立养老院由于享受了很多的优惠政策,成本压力小,提供的服务要比私立养老院好得多,他们不是面向“养得起”的人群,而更多面向“养得好”的人群,这就等于拿穷人的钱补贴富人。由于公立养老院的错位,目前大部分私立养老院更多地面向农村地区、面向本该由政府托底的“养得起”人群。他们付不起“市场化”的养老费用,私立养老院提供的服务也就很差,甚至出现各种违法现象。说到底,这都是公立养老院和私立养老院完全错位导致的。
五、结论与建议
市场天生有“嫌贫爱富”的特点,对穷人的需求,市场是不会给予太多关注的。而政府的职责就是弥补市场失灵,负责托底,保障底层百姓的基本需求。同时,政府也存在失灵,其无法满足社会不同群体多样化的需求。面临着公立机构和私立机构的错位,以及私立机构不发达的现实,这三个领域的改革从如下两个维度入手,或许可以构建起协调目标冲突群体的公共治理机制。
一是在私立机构短期内难以发达的情况下,一些条件一般的公立机构如社区医院等定位于提供基本服务,解决好底层百姓“上的起、看得起、养得起”的需求。
一些条件非常好的公立机构,不再承担托底职能,而是解决富裕阶层“上得好、看的好、养得好”的需求。借鉴新加坡淡马锡的经验,对公立机构不是实行私有化改革,而是实行市场化改革,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好医院获取的利润部分上交财政,用于补贴那些提供基本服务的公立机构。
二是长远看,私立机构必须得到良好发展,才能使得公立机构和私立机构能够各归其位。面对私立机构服务群体等于变相承担“政府职能”的现状,政府要加大对私立机构的支持,使其尽快具备与公立机构竞争的能力,倒逼更多的公立机构回归其位。■
无锡市公共养老现状及对策探索 篇4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公共养老,养老机构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文化及医疗水平的提高, 人类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 随之也导致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这种现象在发达国家尤为明显, 以澳大利亚为例:澳大利亚在1940年就已经开始步入老年型社会。据澳大利亚统计局报道, 1990年6月30日至2010年6月30日, 65岁及以上老人所占本国全人口百分比从11.1%增加到13.6%。同期, 85岁及以上老人所占总人口百分比提高了两倍, 即从1990年6月的0.9%提高到2010年的1.8%。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十分严峻:据《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2013年底, 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02亿, 是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1/5, 是亚洲人口总量的1/2;到2045年左右, 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30%。8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 300万, 约占全国老年总人口的9.7%, 而且每年增加4.7%。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面临的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然而江苏省又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社会的省份之一, 也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而无锡则是江苏省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据2013年1月数据统计, 无锡市现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98.41万, 占户籍人口21.03%, 高龄老人达13.85万, 占老年人口14.07%。无锡市人口老龄化趋势愈发明显, 多样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养老服务变得日益迫切和需要。
二、无锡市公共养老机制现状
为了解无锡市公共养老机制现状, 课题组进行了实地调研, 走访了三十几家养老院, 与一些老人进行了访谈, 通过这些调查, 无锡市公共养老存在以下问题:
(一) 公共养老场所不成比例。
对于普通的上班族子女, 朝八晚五的上班时间让他们根本无暇照顾年迈的父母, 身体状况欠佳的老人们更是成了子女们的负担, 于是, 养老院便成了子女们安置老人的最佳场所。据调查, 无锡市大约有98.41万60周岁以上老人, 却只有132家养老院, 其中涵盖8家民办养老院 (这里所说养老院泛指所有敬老院、康复院、颐养苑等养老场所) 。除却在家中的老人们, 平均下来每家养老院人数可达几千人之多, 而养老院养老床位有限, 根本无法容纳如此庞大的人数, 使得有意愿的老人们“无地容身”, 养老机构的扩大建设刻不容缓。
(二) 公办养老院资金难。
作为服务机构, 养老院的档次也是良莠不齐, 相较于一般的公办养老院, 私立的养老机构设施虽好但可想而知费用要高出许多, 大部分工薪阶层子女同时负担几位老人的费用支出还是比较吃力的。由于是政府出资建造, 公办养老院基础设施的修缮、维护及扩充的资金成了一大难题, 经费申请手续繁杂, 想要政府批下资金, 不知要等上多久。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 自然会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 最后受苦的还是那些可怜的老人们。如何简化申请流程, 让这笔资金落实到位是政府机构的当务之急。
(三) 监管力度不到位。
尽管无锡市政每年都会颁布一些关于调整养老政策的条文, 但是养老现状并没有得到切实的改善。而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监管部门的缺失。没有人民的监督, 政府就会腐化堕落, 同样地, 没有相关部门的监督, 养老政策也得不到切实的实行。这样一来, 再好的政策不过是一纸空文, 唯有加强和完善养老部门的监管体系, 才能切实把“华丽丽”的养老政策落到实处。
(四) 养老队伍人才有限。
护理人员的缺口大是大多数养老院面临的重要问题, 而且多数养老院的护理大多为中年妇女, 在文化素质、专业技能方面能力略有欠缺。此外, 护理人员待遇的多少也直接影响缺口的大小, 由于待遇少、工作辛苦, 很多护理人员会选择离职, 其它人也不会选择这一职业, 由此造成在职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增大, 更会选择放弃这一职业, 形成恶性循环。如何将养老院护工体系的运作拉回正轨也是政府部门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三、改善无锡市公共养老现状的对策
(一) 扩建养老机构。
政府部门应在公共养老事业方面加大财政支出, 鼓励民营养老机构的创办, 并且对办的较好的民营养老机构给予一定奖励。同时, 政府还可以大力为公共养老事业做宣传, 举办公益慈善性质的讲座、捐款或晚会, 号召企业或个人为公共养老事业做贡献, 表彰先进单位或个人, 并适当地给予一些政策上的奖励, 激发企业或个人的积极性。
(二) 简化资金申请流程。
政府部门应当对公共养老事业资金的审批进行流程简化, 给予此类项目资金优先处理权。同时还应规定具体的审批时限, 安排专门人员处理这类事务。另外可以采取一次性拨款政策, 对于每次事物的相应支出都需出具相关票据凭证。针对多余资金移至下一年度使用, 资金不足的需要递交相关材料证明再给予拨款。下一年度根据上一年度资金使用情况, 进行拨款额度的调整, 以减少反复申请的麻烦。同时还需设置监督人员, 时时监督。
(三) 设立监督小组以及评估机构。
设立监督小组是有效提高养老政策实行率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在严格的监管之下, 相关人员必将不遗余力地实行。再仿效澳大利亚政府设立评估机构, 对每家公办养老院进行月评比打分, 表扬先进, 批评不足, 形成一种竞争之风。政策得以付诸实践, 经年累月之下, 养老制度势必有一个新的突破。
(四) 护理人员的补贴与培训。
作为服务性行业中较为苦累的一类, 政府应对护理人员进行一定经济或生活上的补贴, 例如可以定期拨款给养老机构让他们组织护理人员的休假旅游, 或者逢年过节发放福利, 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同时, 政府还应大力实施护理人员培训工程, 培训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的养老护理人员, 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 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亲情的滋润。
四、结语
现代化社会中, 公共养老可以说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 如何安度晚年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话题, 而养老院则是落实老有所“倚”必不可少的媒介, 纵观国内, 我们的养老制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社会监督体制、社会养老体制还没有健全的形势下, 要落实老有所“倚”还具有一定阻力, 但我们相信, 在社会主义体制的引导之下, 政府必将着重处理这个问题, 老有所“倚”, 倚靠的不就是政府政策的落实, 那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理想!
参考文献
[1]无锡市民政局.关于调整社会办养老机构补助标准的通知[锡民福[2013]22号].2013-9-23
[2]何靖楠.国内外人口老龄化现状及我国面临的挑战[J].中医临床医师杂志, 2011, 13
[3]中国经济新闻网.国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做法和启示[R].2014-5-27
浅谈社会养老保险的公共性缺失 篇5
一、社会养老保险的公共性概述
社会养老保险 (Endowment Insurance) 的公共性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 社会养老保险主体的公共性。社会养老保险是由政府强制举办的, 具有公共性质的公共事业。政府必须要依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包括公民的生存权和物质帮助权等。除此之外, 政府还必须制定各省份和各地区的具体社会养老保险计划, 依法筹集和使用社会养老保险金;第二, 价值观的公共性。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价值观是社会公平与公正, 社会养老保险金由公民手中获取, 也用于公民, 具有公共性;第三, 社会养老保险对象具有公共性。社会养老保险的对象是我国公民, 为公民提供社会养老保险就是维护公民基本权的具体体现;第四, 社会养老保险结果的公共性。社会养老保险理想的结果是社会均等, 每位公民老年期都能够获得社会保障, 待遇大致均等。
二、社会养老保险的公共性缺失的具体体现
1.社保对象缺失
目前, 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已经覆盖了大部分的城镇居民, 但是对于社会养老保险的公共性而言还远远不够。社会养老保险的公共性应该使社会养老保险的对象覆盖全体公民。据调查, 截止2012年9月底,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9亿, 新农保、城居保参保人数4.5亿, 再加上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 社保总数达到7.5亿人。2013年, 我国约有15个省份已经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9750万人, 比2012年底增加了1381万人[1]。而2014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42亿人。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正在逐年增加, 但是仍然没有覆盖至全体居民, 公共性缺失现象较严重。
2.社保水平差异大
据统计, 截止2014年我国参考社会养老保险的总人数超过八亿, 总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为25310亿元, 各地的社会养老保险水平差异却很大。以江西、安徽等为首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一直未涨, 是辽宁、浙江、上海等省市的十分之一[2]。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导致当地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也有所不同, 待遇差异极大, 不利于实现社会养老保险结果的均等化。
三、社会养老保险的公共性缺失的原因
社会养老保险的公共性存在缺失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 政治因素。政府是举办社会养老保险的主体, 应该做到公平、 公正、公开, 然而实际上, 少数政府官员为了一己私利造成社会养老保险公共性流失的事情时有发生。为了增加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取和使用的公正性, 政府应该接受公众的监管, 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公开化和透明化。事与愿违,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与操作在我国并未公开, 甚至少数官员和领导反对将工作公开透明化, 使得公众监督成为泡影, 社会养老保险公共性缺失成为可能;第二方面,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思想中, 农民只需要依靠土地和田地即可维持正常生活, 是以现在的政府官员保持了这种思维, 认为农民的晚年生活保障可以通过土地保障实行, 不需要实行社会养老保险。这在思想基础上就限制了社会养老保险的公共性发展, 造成对象公共性缺失成为必然。
四、社会养老保险的公共性缺失的防范
1.理念创新
要解决社会养老保险公共性缺失的问题必须要创新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与制度理念, 坚持为人民服务, 提高政府的服务意识。首先, 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 对所有的公民一视同仁, 坚持社会养老保险对象的公共化, 保障我国所有公民晚年的基本生活;其次, 要创新服务意识, 站在公民的角度上不断完善产品和服务, 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为进一步扩大社会养老保险的范围积极做好市场调研等活动, 满足人们的差异性需求, 让利于民。
2.制度完善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应该着手于两方面:第一, 社会养老保险对象的公共性。社会养老保险对象的覆盖率要进一步加强与完善, 尽量实现全面覆盖, 保障全国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实现社会安定。因此,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该将我国农民和农民工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范围, 实现社会养老保险的全面覆盖;第二, 社会养老保险结果的公共性。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缺失使得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地区差异大, 待遇不均等, 必须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 实现统筹发展。
3.加强监督
社会养老保险的公共性要求政府行为必须接受群众监督, 主要途径有:第一, 加强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 利用现代现今的信息技术, 定期公开全国的社会养老保险金各项数据, 实现社会养老保险信息公开化, 接受网民监督[3];第二, 政府加大宣传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知识和公民的基本权利, 鼓励群众监督, 促进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开、公正、公平;第三, 设立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 也可在民间设置监管组织等, 由该监督部门或民间组织定期向社会养老保险机构进行检查监督, 实现有效监管。
五、结语
综上, 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的公共服务事业, 通过筹集公共服务事业基金为我国公民老年的生活提高基本保障。社会养老保险的主体、价值观和对象、结果等都应具有公共性, 但是据研究发现, 目前的社会养老保险存在明显的公共性缺失问题, 主要表现在的社会养老保险的对象和结果的公共性缺失。为了全面保障我国公民的生活, 防范的社会养老保险的进一步缺失, 必须要创新管理理念, 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及实现的社会养老保险公开、透明化, 加强公众监督, 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社会养老保险的主体、价值观和对象、结果等都具有公共性, 属于我国的公共服务事业, 对于保障我国公民的基本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 目前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却存在明显的公共性缺失问题, 对于保障我国公民的利益、提高公民的生活质量不利。文章根据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公共性缺失的现状分析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建议。
关键词:社会养老保险,公共性缺失,问题与防范
参考文献
[1]邓沛琦.我国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公共性流失及其防范[J].当代经济, 2011, (12) :34-35.
[2]刘超.试论社会养老保险的公共性流失问题[J].群文天地, 2011, (6) :241-242.
公共养老 篇6
一、公共养老金体系的确立
德国社会福利保障的起始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当时的矿工们筹建了集体的金库, 用以资助遇难或贫困的成员, 这是德国当今企业年金的前身。德国公共社保制度已具有100多年的历史。早在19世纪末, 德国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社会保障制度。然而, 直至19世纪末才为广泛的社会福利保险奠定了基石。当时工业的迅速发展使产业工人人数剧增, 而工人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无保护地位。1883年俾斯麦政府通过了《医疗保险法》, 1884年颁布了《事故保险法》, 1889年又出台了《养老、残废、死亡保险法》。俾斯麦政府通过的《养老、残废、死亡保险法》, 可以作为现代养老保险制度安排的起点。
通过1883年、1884年和1889年的法律, 建立了直至今日对德国的社会福利保险业产生影响的3项除了工人也包括部分职员在内的义务保险:医疗保险、事故保险以及当时被称为伤残保险的老年保险。1911年德国上述各项保险一并归入帝国保险法, 并开始为死难者家属发放孤寡抚恤金, 伤残与老年保险的范围也扩大到全体职员。当时的这一立法为现代的、对其他工业国也有指导意义的社会福利保险奠定了基础。 (1)
当时工人以及年薪低于2 000马克的雇员必须参与该体系, 工人与企业主同时根据该人员的工资等级对该体系缴费, 当工人年满70周岁, 并且缴费年限超过三十年时, 即可领取养老金。若失去就业能力, 则在提供失去就业能力证明且对该体系缴费超过五年的情况下, 可以领取养老金。帝国为每位领取养老金者每年拨款50马克, 对失去劳动能力者每年拨款60马克, 再根据缴费者的缴费年限以及工作期的工资收入确定其应得的总共养老金。
通过以上政策, 老年贫困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如果家庭主要劳力死亡, 遗属为照顾家中子女无法参与劳动, 则家庭的经济状况将发生困难。 (2) 鉴于此情况, 1912年引入遗属养老金。当时的遗属养老金只是针对失去劳动能力的遗属, 遗属可以领取去世配偶养老金的30%, 其子女除可从帝国每年领取25马克的补助外, 第一个子女可以到15岁为止领取去世者养老金的15%, 其他子女领取2.5%。1927年魏玛共和国修改了该条款:工人遗属在年满65周岁后可自动领取全额养老金;1949年法兰克福经济委员会颁布的社会保险调试法 (Sozialversicherungsanpassungsgesetz) 才允许工人遗属无条件领取全额养老金。
1989年的法律规定, 年薪低于2 000马克的雇员须参与社保体系, 该规定二十年未曾变过, 1990年初, 男性雇员的平均年工资为2 064.51元, 已经高于该水平。 (3) 且随着商业与公共事业的扩展, 雇员的数目逐渐增加, 使得他们有能力在社会政治层面施加自己的影响, 他们希望将雇员养老金同工人养老金相分离, 实现自己独立的体系。1911年, 出台了《雇员养老金法》 (Angestelltenversicherungsgesetz) 。 (4) 当时的雇员养老金与工人养老金的不同之处在于:雇员养老金的法定领取下限为65岁;雇员遗属可以无条件地领取雇员遗属养老金的40%, 其第一个子女以及其他子女可分别领取13.5%和8%;对雇员失去就业能力的鉴定条件也比工人要简单;帝国对雇员养老金体系不拨款。
1923年为矿工建立了专门的矿工社会福利保险。1927年又产生了失业保险, 1938年手工业者被接纳入法定的社会福利保险体系之内, 1957年又建立了农民的法定老年补助。此后, 各保险法又经历了数次改革, 得到了不断改善。1944年联邦德国又颁布了护理保险法, 并于1945年1月1日生效。至此, 建立了今日德国较为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
二、养老金体系的发展
养老金体系建立后的二十年里, 发展态势基本良好。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缴费人口降低, 养老金领取人口增加, 养老金体系面临危机。而1922—1923年的经济大危机彻底地摧毁了养老金体系, 到危机末期只有帝国的不断融资才使得养老金体系得以延续;1924年的货币改革使得养老金体系的实际资产只有1913年时的十分之一。随后1929年经济危机带来的失业增加, 薪酬降低, 短工人数增加, 且从1929年引入失业养老金, 即雇员可以在失业12个月之后, 达到60岁时提前领取养老金, 这一政策又给养老金体系带来了融资危机。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实施的就业计划给养老金体系带来了转机, 同时1938年引入了40岁以下未参保人员的养老金体系, 同年也引入了手工业者养老金体系。但这些政策带来的收入大多被用作了希特勒的战争启动基金, 而许诺日后用税收来偿付养老金体系的一切损失。 (1) 1945年希特勒失败后, 其剩余的资产也因货币贬值从而变得一钱不值, 战后的经济停滞使得养老金体系的收入微乎其微, 战争也使得领取失去就业能力与领取遗属养老金的人数急剧上升, 养老金体系面临严重危机。1949年法兰克福经济委员会颁布的社会保险调试法引入了最低养老金政策, 该政策受同盟国的社会保障计划的影响, 以减少社会贫困为目的, 但并未减轻养老金体系的负担。
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德国“经济奇迹”带来了高就业率以及高工资, 从而解决了养老金体系的困境, 解决退休人员的贫困问题成了当务之急。1956—1957年阿登纳政府取消了最低养老金政策, 引入了将养老金水平与毛工资相关联的动态养老金体系, 该体系遵循保险均衡原则 (魧quivalenzprinzip) , 即缴费与养老金水平成正相关, 以保证退休人员在退休前后生活水平不变。
三、德国公共养老金体系的现状
(一) 德国公共养老金体系的功能
养老保险是德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大支柱, 其目的是, 在员工丧失工作能力和进入老龄或死亡的情况下, 为员工及其家属提供保障。支付养老金并非养老保险机构的唯一任务, 保险机构在发放养老金的同时, 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避免雇员过早地结束职业生涯, 而单纯依靠养老金度日, 也就是说它要为投保人工作能力的保持、提高与恢复 (康复) 服务。与这些措施相关的待遇被称之为“职业康复”, 它包括医疗待遇、职业进修或转业培训的资助等。在职业康复期间, 保险公司要发放货币性待遇以保障其生活。
在德国, 养老保险与各发达国家类似, 可分为三种:公共养老金、企业年金和私人养老保险。公共养老保险又可分为三种:一是年老养老保险;二是老年就业能力降低保险;三是投保人死亡后的遗属养老保险。正常的年老养老金在投保人年满65岁后发放, 另有一种提前性年老养老金, 妇女、残疾人、丧失职业或就业能力者及失业人员在年满60岁后可领取提前性年老养老金, 此外, 投保满三十五年以上、年满63岁后也可申请领取提前性年老养老金。不过根据1992年养老金改革规定, 到2001年后, 对提前领取养老金者, 其养老金要打一定折扣, 即在65岁前领取养老金者, 每提前1个月, 养老金金额降低0.3%, 也就是每提前一年则削减3.6%的养老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延长雇员的职业生涯, 因为随着德国老年人口比例的逐渐上升, 几十年后养老保险将会遇到极大的资金困难。
德国遗属养老金的发放对象是投保人死亡后的家庭成员, 这里它又分为遗偶养老金和孤儿养老金。
遗偶养老金又被细分为大比例和小比例的遗偶养老金。大比例的遗偶养老金为死亡配偶应领取的养老金水平60%, 如果遗属满45周岁以上, 要照顾孩子或本人部分或完全失去了劳动能力, 可领取大比例养老金。其他情况下, 则领取小比例养老金。小比例养老金则为死亡配偶应领取的养老金水平的25%。在保险人死亡的开始3个月内, 养老金全额发放。如果遗属再婚, 则失去了领取遗偶养老金的资格。
孤儿养老金是指在父母一方或双方死亡的情况下, 孤儿或半孤儿可以领取孤儿养老金。半孤儿可以领取死者所享有的养老金水平的10%, 孤儿则领取20%。
(二) 德国公共养老金体系的结构
德国的养老保险分为三种, 公共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私人养老保险。德国的公共养老保险属于强制保险, 德国公共养老金体系创始之初主要针对工人以及低收入的雇员, 1967年的改革使得其覆盖面增加到除公务员和从事微型职业者 (2) 之外的所有就业人员。1999年4月起, 微型职业者 (3) 也必须参加。自由职业者如医生、律师、艺术工作者等一般参加私人养老保险。约有55%的已婚妇女也自愿参加私人养老保险。公务员和法官由于他们是国家终身雇佣的人员, 其自有一套养老制度, 职业士兵也如此, 他们不用自己交纳养老保险费, 但退休后可获得优于其他职工的养老待遇。农民也有一套独立于法定养老保险之外的养老制度, 称之为农民养老保险, 这种养老保险的目的并不是追求完全的生活保障, 它只是通过农民家庭协会组织保险, 以提供一定的生活补贴。获得农民补贴的前提是投保农民须将其产业变卖、出租或转让给较为年轻的家庭成员。
工人养老金、雇员养老金和矿工养老金属于公共养老金体系, 雇员养老金体系由位于柏林的联邦雇员养老金管理局 (Die Bundesversicherungsanstalt für Angestellte Bf A) 管理, 矿工养老金由波洪的联邦矿工联盟管理 (Die Bundesknappschaft in Bochum) 工人养老金由各州养老金管理局管理 (Landesversicherungsanstalt LVA) , 但海员以及铁路系统职工的养老金由汉堡的海员管理局 (Seekasse in Hamburg) 以及法兰克福的联邦铁路保险局特别管理 (Die Bundesbahnversicherungsanstaltin Frankfurt a.M.) 。以上所有的管理机构在法兰克福结成德国养老金管理机构联盟 (Verband Deutscher Rentenversicherungstr覿ger VDR) , 共同决定德国公共养老金体系的大小事务。联邦层次下还有各州级养老金管理局。
2005年10月1日, 德国公共养老金体系经历了一次组织结构的改革。该次改革减少了联邦层次的公共养老金管理者数目。所有公共养老金的管理机构都被统称为德国养老保险 (Deutschen Rentenversicherung) , 联邦雇员养老金管理局改名为德国联邦养老保险 (Deutschen Rentenversicherung Bund) ;联邦矿工联盟、联邦铁路保险局、海员管理局被合并为德国矿工、铁路和海员联邦养老保险 (Deutschen Rentenversicherung Knappschaft Bahn-See) 。州级层次的公共养老金管理者依旧作为区域管理者执行其职能, 不过统一更名为“德国养老保险—州名” (Deutschen Rentenversicherung-Land) 的形式, 如“德国养老保险—巴登符腾堡”。预计德国公共养老金体系组织结构改革彻底完成后, 22个州级层次的公共养老金管理者也将面临一次合并。
根据德国法律规定, 以下人员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加入公共养老保险体系:满16岁在德国生活但无保险义务的人员, 在国外工作的德国公民, 学习及培训年限超过八年的人员, 无保险义务的自由职业者, 低收入人群等。2001年义务保险体系共有37 996 298人参加。其中自愿加入的有695 941人, 占所有保险人数的1.83%。 (1)
公共养老保险体系的缴费标准取决于个人的总收入。由公共养老金体系统一规定缴费基准上限, 超过该缴费基准上限的收入无需征税, 其余部分则按一定的缴费率向公共养老保险体缴费。2004年, 雇员交纳的养老保险费为其月收入限额以下部分的19.5%, 由雇员自己和雇主各负担一半 (原西德地区雇员的月工资收入限额上限为5 150欧元, 原东德地区的上限为4 350欧元) 。德国的养老保险不实行个人账户积累制度, 而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收统支, 现收现支。领取的养老金数额按照一个特定的、公开的公式计算, 每个人都可能不同, 主要由投保时的工资收入决定。德国以特定的公式计算出每个人不同的基点折扣系数;国家则主要根据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物价上涨率, 每年确定一次每个基点对应的养老金金额。
四、对演进史的思考
纵观德国公共养老金体系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 德国公共养老金体系有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个发展阶段为从1889—1956年, 1889年建立公共养老金体系时, 公共养老金体系主要为混合体制, 由作为基本生活保障的国家拨款部分以及以保证退休前后生活水平不变的个人缴费部分组成, 1949年法兰克福经济委员会颁布的社会保险调试法引入了最低养老金政策使得基本生活保障的理念在公共养老金体系中得以加强;第二阶段为1956—1957年改革, 保障退休前后生活水平不变的理念贯穿始终, 而对生活救济金承担了保障最低生活需求的功能。1957年的公共养老金体系改革基本确立了德国公共养老金体系的基本框架, 其后的改革大多是对这一体系的修补, 而没有触及其核心内容。虽然迄今为止, 德国公共养老金体系的融资来源并没有改变, 即由与工资相挂钩的缴费和国家拨款共同支持, 但其中国家拨款的目的已从保障退休人员最低生活标准转变为公共养老金体系的单纯支付者。
1889年公共养老金体系建立之初, 通常所说的俾斯麦模式的理念并没有完全实现, 即当时的养老金体系并未能保证退休前后生活水平不变, 如前所述, 统一由政府拨款的养老金与以缴费为基础的养老金总共只达到33%~45%的替代率水平, 且国家对养老金体系的拨款补贴则更多的带有贝弗里奇模式的特征。1911年的《雇员养老金法》的出台, 给养老金体系增添了更多的以缴费为导向的因素。而到了1956—1957年阿登纳时代的养老金体系改革去除了旧体系中为老年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的因素, 最终实现了俾斯麦模式保障退休前后生活水平不变的理念。
摘要:德国公共养老金体系覆盖范围由最初的工人, 逐步扩大到遗属、雇员、失业人员, 历经了经济危机、世界大战等历次变革的冲击, 终于在1956—1957年的改革中实现了俾斯麦保障退休前后生活水平不变的理念。
关键词:德国,公共养老金体系,演进
参考文献
[1]Doring, D. (1998) :Grundsicherung-/Grundbetragselemente in der Gründungsgesetzgebung der Rentenversicherung.In:Sozialer Fortschritt (1987) .Heft.7.
[2]Krusch, G. (1958) :Begründung und Normierung von Barleistung in der Sozialgesetzgebung 1881-1911, Freibung.
[3]Dreher, W. (1978) :Die Entstehung der Arbeiterwitwenversicherung in Deutschland.Berlin.
[4]Schmidt, N. (1911) :Correspondenzblatt der Generalkommission der Gewerkschaften Deutschland vom 11.11.1911.Frankfurt a.M.
[5]Preller, L. (1949) :Sozialpolitik in der Weimarer Republik, Stuttgart.
[6]Peters, H. (1978) :Die Geschichte der sozialen Versicherung, Bad Godesberg.
公共养老 篇7
现行的公共养老金制度分为:积累制和非积累制。积累型养老金制度的融资方式一般是缴费确定型, 其养老金的给付来自基金成员职业生涯内的缴费和投资收益, 一般不需要政府提供担保。非积累型养老金制度包括现收现付待遇确定型和名义账户制, 由于没有实际积累且由立法强制缴费, 政府必须承担部分或全部养老金购买力的担保责任。通行的方法就是养老金指数化。即养老金缴费、待遇根据物价指数、工资增长率、人口变化进行调整。
由于制度设计缺陷、外部冲击和政治因素, 无论是OECD国家还是我国的养老金指数化实践都不够系统和科学, 这既不利于保障老年收入, 又影响养老金制度的公平性和财务可持续性。
一、养老金指数化分类的维度
养老金指数化的总目标是保障老年人一定的退休收入。除DC型完全积累养老金制度外都需要对缴费 (税) 阶段和待遇领取阶段的制度参数做一定的指数化处理。具体参数选择由以下三类因素决定: (1) 政策对养老金保值、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和应对人口老龄化冲击目标的重视程度; (2) 养老金参与者处于缴费阶段还是领取养老金阶段; (3) 养老金制度的目标及承担职能。
(一) 价格指数化、工资指数化与长寿指数化
养老金价格指数化是指待遇确定型和名义账户制养老金随物价指数变动而调整。价格指数化可以实现保障养老金购买力的目标。但有两个缺陷:在经济景气时无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在经济萧条时不利于制度财务可持续;无法应对人口老龄化冲击。养老金指数化参照的物价指标有总体CPI及其变形和老年人生活商品和服务价格指数。老年人与其他年龄群体消费组合的差别, 无论是采取总体CPI还是老年生活商品和服务价格指数, 只要两者不一致就会影响养老金的购买力。例如:1980-2008年间澳大利亚CPI上升244.4%, 而养老金关联的指数化的生活成本分析指数 (Analytical Living Cost Indexes) 上升了251.8%, 采用专门的指数而不是CPI的原因就是老年人与其他群体生活的消费结构差异较大。
养老金指数化的另一个基准是工资或收入指数。采取该方法调整养老金的优势是:养老金反映生活成本或在职人员生活水准的变化, 使退休人员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大多实行养老金与工资关联的国家采用的是平均工资, 但并不一定是最优方式。Harme2009年的研究比较平均工资、家庭可支配和国民收入三个基准的优缺点, 并和物价指数基准做了比较, 但并没有给出明确结论。在实践中养老金盯住工资增长率比盯住价格指数支出高, 许多国家在养老金指数化中有收入 (工资) 指数向物价指数或综合指数转变的趋势。
(二) 缴费指数化与待遇指数化
养老金缴费 (税) 的收入基准要通过立法确定需要缴费收入的上下限, 并随工资或收入指数变动, 否则实际缴费会相对下降。另外, 养老金与物价还是收入关联, 对其相对价值也有很大影响。如果上下限随价格指数而不是收入指数变动, 工资增长一般快于物价上涨, 因此养老金就会无法分享经济增长成果, 养老金相对平均收入的价值就会下降。例如:英国的基本养老金是一个DB型现收现付制度, 从1981年起缴税收入上下限与物价关联, 由于工资增长比物价快, 在当时基本养老金相当于平均收入的24%, 而到2007年降为15%。公共职业关联养老金与物价而不是收入关联, 则会引起实际缴费偏低无法保障老年收入。加拿大公共职业关联养老金缴费上下限长期与物价关联, 收入的更快增长导致到2006年缴费收入上限仅为平均收入的96%, 引起了以收入指数化取代价格指数化的改革。
为保证非完全积累制DC型养老金的待遇水平, 在领取时需要将养老金与物价、工资、人口结构等指标关联。DB型公共职业关联养老金在退休计算福利待遇时一般根据工资增长率重新确定缴费贡献。
(三) 社会保护养老金与公共职业关联养老金
社会保护养老金是强制性的保障老年人最低或基本生活的支柱, 一般采取待遇确定或名义账户制, 没有实际积累或积累很少。待遇给付分为普惠的基本与最低养老金和家计调查养老金。社会保护养老金实际积累国家很少且以提供社会安全网为基本职能, 理论上以价格指数化更合理, 但实践上并不尽然。皮戈特和珊2009年的研究认为指数化方式和养老金给付方式有一定的关联性, 第一支柱采取基础或最低养老金制度的国家多采取价格指数化, 而家计调查制度国家在决定资格条件时多采取价格指数化, 在决定养老金给付标准时采取价格与工资指数化基本相同, 还有相当多国家并不指数化而是根据经济情况临时决定。
公共职业关联养老金是通过强制性积累或模拟积累机制提高退休收入替代率的支柱。一般而言, 缴费确定型积累制养老金以实际积累和投资收益实现制度目标, 在确定退休金待遇时不需要指数化, 但在缴费阶段则需设定最低与最高缴费收入。由于公共职业关联养老金要提高替代率, 而且有账户化和预筹资化的发展趋势, 在缴费阶段理论上应该采取与工资增长或经济发展挂钩, 以实现养老金积累的增值, 在养老金发放时重点是保证购买力, 应采取与价格指数挂钩的方法。皮戈特和珊的研究也证明多数国家按照此原则对养老金指数化。
二、境外养老金指数化制度安排实践
养老金指数化方式受制度安排和制度目标的约束, 还受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和文化传统影响。本文归纳42个国家和地区的养老金制度安排和指数化方式, 由于社会保护与公共职业关联养老金职能和制度目标不同, 指数化方式也呈现较大差异。
(一) 社会保护养老金指数化制度安排
社会保护养老金承担社会安全网的作用, 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将养老金与价格或工资增长挂钩是保证购买力的基本手段。在指数化的实践上, 绝大多数西方国家社会保护养老金都有指数化安排, 但亚洲国家可能由于福利制度建立较晚或文化因素很多国家社会养老金没有指数化。表1中, 社会保护养老金没有指数化制度安排的15个国家 (地区) 中仅有意大利、捷克和斯洛伐克三个西方国家, 其余12个都是亚洲国家或地区, 其中, 没有社会保护养老金的8个国家或地区均在亚洲。
社会保护养老金提供方式一般分为三种:普惠性的最低或基本养老金、目标定位式的家计调查养老金和三种方式的组合。待遇指数化方式也有三种:价格指数化、工资指数化、混合指数化和临时指数化。
注:N表示非指数化或临时调整;P表示价格指数化;W表示工资指数化;H表示混合指数化, 即指数由工资、物价和预期寿命因素综合决定。
(二) 公共职业关联养老金指数化制度安排
收入关联养老金指数化阶段和方式与养老金的性质有关。从理论上看, DC型完全积累公共职业关联养老金无须进行指数化。澳大利亚超级年金、我国香港的强积金和墨西哥的公共职业关联养老金制度是典型的代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实行中央公积金制度的国家虽然其完全积累性受到质疑, 但也没有实行指数化。丹麦是个例外, 虽然是DC型制度, 但养老金在待遇给付时与价格和工资增长混合的指数关联, 并进行非指数化或临时调整。
只要不是完全积累DC型公共职业关联养老金就要实行一定的指数化政策, 才能保证制度目标实现。表2考察的42个国家 (地区) 中只有新西兰、爱尔兰和中国没有公共职业关联养老金。印度虽然使DB和DC混合的制度, 但没有指数化措施。其余的30个国家或地区都采取了一定的指数化措施, 而且除捷克外, 其他国家在养老金贡献积累阶段和福利给付阶段都实行指数化。
三、国外养老金指数化发展的趋势
从20世纪90年代起, 世界各国养老金制度改革兴起, 养老金指数化方式也发生的巨大变化。总体看有以下几点趋势:
首先, 在制度设计中要加入养老金指数化机制, 避免指数化或临时调整甚至没有明确的指数化因素。福利制度比较成熟的发达国家基本都由立法确定养老金指数化机制, 很多福利发展相对滞后的国家以非指数化或采取临时方式调整养老金。随着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深化, 建立养老金指数化调整机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二, 养老金制度设计与指数化安排方式有较强的相关性。这在公共职业关联养老金中有明显体现。DC型养老金主要通过市场化投资实现保值增值, 其他形式的公共职业关联养老金都需要在缴费和待遇给付阶段采取一定形式的指数化措施。因此, 在养老金制度改革时必须同时明确制度性质并安排能够应对通货膨胀、工资增长以及人口结构制度。
第三, 养老金指数化方式中, 综合考虑物价、工资和预期寿命及人口结构变动的混合指数化逐渐兴起。养老金与混合指数关联, 灵活性更大, 有利于制度应对经济和人口冲击。特别是, 德国等实行积分制国家和瑞典等实行名义账户制的国家, 将预期寿命变动及抚养比纳入养老金名义积累和待遇给付公式中, 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制度自动平衡机制。
注:N表示非指数化或临时调整;P表示价格指数化;W表示工资指数化;H表示混合指数化, 即指数由工资、物价和预期寿命因素综合决定;G表示人均GDP变化。
四、结论和启示
在现代经济中通货膨胀是经常性现象, 这会侵蚀养老金缴费的价值;对个人讲, 养老金是长达几十年的资金积累, 制度安排必须确保非完全积累DC型公共职业关联养老金内部收益率与经济、工资增长接近才能保障老年人较高的替代率和制度的有效性;人口结构变动影响影响到所有养老金制度的收支平衡。因此, 养老金指数化措施必须综合考虑三类冲击的影响, 混合指数化措施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国从1995年就提出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待遇给付与社会平均工资关联的政策。但由于历史原因, 个人账户长期“空账”运行, 制度属性不明确。因此也就明确缴费期账户的内部收益率指数化措施, 少量的积累基金按规定职能投资存款和国债, 导致“统账结合”制度总的替代率由2000年的71%下降到2008年的44%。加上中国养老金制度严重“碎片化”导致的福利攀比, 政府只有以非指数化的行政命令方式临时提高企业离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由于根源在于制度设计, 导致临时调整常态化, 截至2009年企业离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共调整8次, 月平均基本养老金已超过2900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同调整12次, 月平均基本养老金达1200元左右。但问题仍然存在。因此, 必须首先明确个人账户属性, 并尽快分别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指数化机制, 使制度既能保障老年人基本收入, 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动平衡。
摘要:文章在分析养老金指数化措施分类及作用的基础上, 梳理了42个国家和地区公共养老金指数化制度安排, 归纳了社会保护和职业关联养老金制度安排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得出了两类养老金以不同的混合指数化方式应对公共养老金面临的通货膨胀、工资及人口结构变动冲击的结论, 并提出了明确个人账户属性, 尽快分别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指数化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价格指数化,工资增长指数化,长寿指数化,养老金改革
参考文献
[1].尼古拉斯·巴尔.养老金改革:谬误、真理与政策选择.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6
公共养老 篇8
目前国内处于低生育期, 人口增长速度相对缓慢, 如北京、上海等地已经相应进入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发明显。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 其它城市也将面对同样的矛盾和问题。养老社区包括三个构成因素, 包括设施建设、护理服务、社会保险等。随着老年人口的比重明显增大, 针对养老社区的养老宜居环境的建设已经刻不容缓。文中侧重于对养老社区下的公共座椅设计探讨, 对于完善老龄化养老社区的设施具有实际意义。
二、设计原则
随着自身岁数的增大, 老年人身体的各个机能都在不同程度衰退。在视觉方面发生明显变化的特征是:大多数老年人会逐渐出现常见的老花眼, 他们开始对事物的灵敏度、对焦能力、明暗感应能力下降, 而且对颜色的敏感度也随之下降, 出现严重的散光现象。再者是记忆功能减退, 伴随着年龄增长, 多数老年人大脑储存信息的能力和记忆力都渐渐减退, 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减慢, 日常行动变得迟缓, , 在身体机能方面, 老年人控制肌肉和肌肉强度的能力在下降, 易发生意外, 自理能力变得困难, 显得比较脆弱。老年人的这些生理变化, 使得他们很难适应社会的急剧变化。我们都需要在设计时时刻关心到老年人生理上的这些变化, 而这些生理变化特点也正成为促使老龄化养老社区设施不断完善发展基本依据。
在老龄化养老社区的公共座椅设施设计上, 需要尊重四点原则: (1) 可交往互动性; (2) 无障碍及安全性; (3) 易识别及美观性; (4) 易达及功能性。设计上要充分考虑视、听、触觉的手段, 不断给予体验的老年人告知和提醒。老年人大多生活规律性较强, 他们室外活动最为频繁的高峰时段为:清晨六点到七点之间和傍晚七点左右, 这时间段内的老年人大多活动过后会休憩小会, 下棋, 聊天等。这时在老年人休闲交流空间中, 针对老年人使用的公共座椅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人性化的养老社区公共座椅设计能为老年人群体提供自由、舒适、安全的户外环境, 能更好的体现适宜人居的老龄化养老社区生活环境。
三、座椅设计的人性化现状
设计产品不仅需要满足使用者的生理的需求, 还需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需要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赋予更多人文关怀、地域文化、精神情感在产品中, 设计的产品不仅要实用, 而且要适用。针对老年人使用的公共设施设计是体现养老社区人文关怀的直接有力表现, 这需要在任何细节上体现人性化设计。一个良好的老年人公共休憩环境, 是能是为老年人群体提供更多更好休闲空间的就坐条件。人性化的户外座椅能为老年人群体营造轻松、自由、安全、舒适的户外环境, 从而体现适宜人居的养老社区理念,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味。座椅的人性化设计可以从材料、造型、色彩和功能四个方面考虑:
(一) 材料
由于室外的休息区老年人通常是作逗留式活动, 因此在设计之初, 要考虑到让老年人舒适就坐、倚靠的座椅和方便老人放置手中物品的置物区域。由于老年人的身体的特殊性, 选择就坐时座椅、桌面材质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其中以防滑软质的材质为最佳, 避免老年人使用的时候出现意外滑出、滑倒等现象。如图所示, 笔者自绘的座椅采用的便是木质材料, 因木质质地温和且牢固, 轻巧优雅, 很适合一年四季使用。在安全性方面也起到防滑、减振的作用。虽然现在老年社区公共座椅大多使用金属和石砖材料等, 但由于这些材料自身的物理性质, 使得很多老年人不愿意在上面进行正常的休息活动, 因为座椅在夏天阳光暴晒的情况下会被晒得温度过高, 到了冬天又由于室外温度过低就坐起来十分冰冷, 所以使得这两种材质座椅使用频率极低, 因而从人性化的角度来看, 这些并不是舒适的座椅材料选择。座椅部分构建也可使用荧光材料, 这样在夜间也通过光照为老年人提供指引。
(二) 造型
大多数老年人喜爱集聚感, 故设置围合感的座椅成为养老社区内座椅的主要形式。但也有少数独自伤怀者的老年人或残疾人活动不便、喜欢寂静的特点, 也需要给他们设计出单人悠闲的就坐方式。在座椅的造型设计时, 要考虑到不同性格的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以便提高社区内座椅的使用率。在设计座椅的造型时, 以人体工程学为基础, 且适应大多老人的身体机能变化, 例如在椅背的设计上更贴合老年人的背部曲线;座椅的高度比普通座椅略低些, 方便年龄较大, 背部弯曲程度较高, 行动不大方便的老年人就坐。
(三) 色彩
老年人随年龄的增加色彩辨别能力、视觉敏感度以及光适应能力降低, 因而在养老社区内的设施应采用鲜艳明亮的颜色, 不宜过多的使用沉闷、明度、灰度较低的色彩, 如黑色、深灰色等, 避免老年人看到后对心理造成影响。在社区环境内不易寻找的公共座椅中可以在颜色上选择纯度和明度较高的色彩, 这样方便老人寻找使用座椅, 若是位置比较明显则设置颜色纯度和明度较低, 让座椅更好的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对于座椅上的标识图案以图案色彩对比鲜明和较大的字体为宜, 座椅附近的提示说明应尽可能选择实物与图片辨认度较高的。
(四) 功能
社区内的公共座椅无论是供单个老人还是供多个老人使用, 在设计之初都需根据社区具体情况, 设计合适的椅背倾斜角度、椅面高度以供老人们更舒适的使用。老年人在下棋、交谈或者晒太阳时, 座椅高度和靠背的倾斜角度都是不相同的, 一般公共座椅的具体尺寸设置为:坐面厚度400 mm, 坐高450 mm, 宽度根据所在社区内老人使用人口数量设置, 一般每人450 mm。在社区的不同地方都需要放置方便老年人休息的公共座椅, 例如笔者自绘的这个公共座椅就是放置在上下楼梯区域, 因考虑到部分老年人上下楼梯行动不便, 故设置了楼梯间的可供老年人临时休息的公共座椅, 可缓解老年人上下楼梯的劳累。一个舒适的公共座椅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座椅的台面高度应符合不同阶段老年人人体尺度依据。座椅的设计能满足大多数老年人的就坐习惯, 使老年人在休闲活动中感到自由、舒适、方便即可。
四、结语
文中通过对老龄化养老社区公共座椅人性化设计分析, 意在提高养老社区公共设施的设计品位, 使养老社区公共座椅的人性化设计能真正从人的需求出发, 营造自由、平等、尊严、善良、关怀的社区生活环境。完善养老社区内公共设施, 不仅成就其自身的完整性, 而且将是满足老年人日益对生活品质追求的具体表现。
一个良好的养老社区公共空间, 会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样的生活空间, 更优美的环境, 更安全的设施, 这些都会增进老年人的交流,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使老年人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让更多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为幸福。
摘要:从1999年开始我国已逐渐步入到老龄化社会, 成为了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冲击影响巨大, 它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文中从人机工程学和人性化的角度对养老社区的公共座椅进行探讨, 希望通过加强老龄化养老社区公共环境设施设计, 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宜居的生活环境, 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社区,公共座椅
参考文献
[1]李苒, 曲敏.创造人性化户外公共座椅设计研究[M].包装工程, 2009 (12) .
公共养老 篇9
一、我区农村牧区人口老龄化及养老服务供需现状分析
(一)农村牧区人口老龄化现状
根据最近两次全国人口普查内蒙古人口基本数据显示,2010年内蒙古农村牧区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8.20%,城市为7.05%,二者相差1.15个百分点。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农村牧区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2.21个百分点。随着我区城镇化速度加快,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和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同时,农村牧区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和家庭结构朝着核心化、小型化发展,农村牧区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城乡倒置现象突出。根据2014年9月25日《内蒙古晨报》相关报道,我区农村牧区老年人口数量占全区老龄人口的60.8%,长期生活在农村牧区的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成为解决我区养老难题的关键和紧迫任务。
(二)农村牧区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分析
家庭养老仍然是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笔者在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调研时发现,大多数农村老年人主要依靠子女的资助来生活,其次是新农保和土地收入。在农村养老中,依靠子女居家养老的占大多数,在原居住地上居家养老是农村老人目前主要的养老方式。由于农牧民参保意识不足,参保意愿不强,加上政府相关部门宣传不到位,养老金保障水平不高等,导致当前新农保的养老替代率偏低,可持续性面临较大挑战。土地是农民最宝贵的财产,但由于老年人的劳动能力下降,把土地流转给子女或他人代耕的现象很普遍,土地收入相对减少。
老人的传统养老观念短期内难以改变。从我国居民的养老特点来看,老年人只要自己能动能吃、手里有一定自己支配的钱、有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有自己的亲戚朋友圈,还是喜欢在自己家养老,绝不会在养老问题上花一分钱。从我国居民的居住特点来看,喜欢儿孙满堂,喜欢群居,喜欢在自己居住的生活环境中有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尤其是孩子。从我国居民的传统孝道观念来看,养儿防老观念根深蒂固,没有子女的老人才去敬老院养老,把父母送到养老机构是不孝顺的体现。
(三)农村牧区养老服务供给现状分析
从养老服务政策支持来看,“十二五”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民政厅先后出台了《内蒙古老龄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关于建立80岁以上低收入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的通知》、《内蒙古自治区社会办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关于推进农村牧区互助养老幸福院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农村牧区“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工作的通知》、《全区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定办法》、《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内蒙古自治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和政策措施,为内蒙古农村牧区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牧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快速发展。
从农村牧区养老服务机构数来看,截至2014年底,内蒙古农村养老福利机构院数达399个、较上年同期减少了17.4%,工作人员1962人、较上年同期减少了8.27%,床位数达到39442张、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91%,年末收养人数达到25259人、较上年同期减少了9.24%。截至2015年3月底,农村牧区互助养老幸福院达到769所,4.25万户,8.5万张床位。
从彩票公益金用于老年服务来看,2014年农村牧区“五保”供养服务设施建设资金达到了246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5.67%。同年,农村牧区互助养老幸福院建设资金达到了395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95%。
从农村牧区养老模式选择来看,自治区民政厅根据各地不同情况,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模式多元发展。在“空心村”现象较为突出的乌兰察布市以农村养老为试点,将多项涉农资金整合使用,建设以农村互助幸福院为重点,区域性敬老院和养老服务站为补充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在拥有较多牧业旗县的锡林郭勒盟以牧区养老为试点,积极探索推进“集中居住、养老育幼、政府扶持、多元运营”的牧区养老服务模式。
二、我区农村牧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空巢老人增多,家庭养老模式弊端凸显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在土左旗基本形成了以家庭养老为主,以机构养老为辅的农村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模式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大家庭和土地,随着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小型化,加上土地不再是唯一的生产资料,大家庭结构逐渐瓦解,家庭养老模式弊端凸显。同时,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以土左旗敕勒川镇忻州营村为例,全村60%以上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留守的是老人和小孩,老年人享受养老服务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二)基础养老金偏低,农牧民参保积极性不高
据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消息,2015年内蒙古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月人均85元。然而,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则为每人每月269元。也就是说,内蒙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不及贫困户低保金的一半。从理论上讲,基本养老金应当高于救助金。这种情况的出现会降低农牧民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因此,部分农民还是更愿意选择他们认为比较可靠的储蓄养老和家庭养老这两种养老模式。
(三)敬老院入住率不高,床位空置现象突出
以土左旗为例,敬老院集中供养率为11.5%,床位利用率达到23.8%,床位空置现象突出。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敬老院入住率较低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五保”老人不愿受敬老院生活约束,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老人不愿意入住,受传统家庭观念影响,恋乡眷土;二是“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管理经费严重不足,各级财政管理经费的投入几乎为零,“五保”对象生活水平较低,吸引力不够;三是“五保”老人的法律监护主体不明确,老人的近亲干预较明显,有的老人因亲属照顾得不错而不愿入住,而有的老人各项生活费用由近亲保管或支配,身不由己。
(四)养老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精神文化生活异常匮乏
当前,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主要有生活照料需求、医疗服务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老年人的生活照料主要来自子女和配偶方面,但由于子女或家庭成员忙于生活和劳作,他们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往往仅限于饮食起居方面,忽略了与老人沟通与交流。村卫生所医疗设备简陋,村医务人员数量少且学历低,村卫生所的药物配备严重短缺等,致使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同时,老年人大多数患有慢性病,他们亟需“上门诊治”、“定期检查”等医疗服务。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无论从形式、方式,还是从内容上看,都显得异常匮乏。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越来越多地渴望沟通和得到尊重,越来越努力地寻求精神慰藉。但由于家庭规模小型化和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依靠子女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难度越来越大,老年人倍感寂寞。
三、推进农村牧区养老服务建设的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农牧区养老服务体系
建立和完善农牧区养老服务体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养老服务的本质是照护,尽管老年人需求多样化,但本身机能逐步减退是其最基本的生理特征,为此要确立养老服务提供照护的宗旨,明确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其次,健全的养老服务体系是由服务主体、内容、方式以及保障措施等多种要素组成的系统。再次,体系的健康运行需要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支持,没有一个完善的政策和法律环境,一些养老服务制度难以有效运行。最后,体系的高效运行需要相应的管理、协调、监管、服务体制机制。
(二)建立社会养老服务资金保障制度
加强资金保障,让老年人有钱享受养老服务。在继续完善新农保的同时,积极推动建立和完善政府补贴制度。首先,完善政府供养制度。对于“五保”老人,继续采取集中和分散供养方式,不断提高供养标准和服务质量,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不低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其次,完善高龄津贴发放制度。进一步提高津贴标准,扩大发放范围。最后,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支持低收入且高龄、独居、空巢、失能等困难老年人,依据病残和困难程度,发放养老补贴。
(三)不断推动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
各地政府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和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出台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养老服务实施方案、指导性目录,积极培育养老服务承接主体、激发社会组织活力,逐步建立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例如,对“五保”、低保、优抚伤残、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及空巢老人,发放免费或低偿养老服务券,根据自身需求购买养老服务;对经济条件较好的老人,通过适当补贴的方式,引导老人自行购买有偿服务。服务内容和标准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扩展和提高。
(四)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
【公共养老】推荐阅读:
农村精神养老公共政策10-18
养老保险制度公共政策07-05
养老保险和养老风险07-18
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10-08
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的比较研究06-19
长春城乡住民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调解动静09-06
城乡养老保险论文关于城镇的养老保险的论文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综述06-01
精神养老07-14
异地养老10-18
江苏养老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