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

2024-10-08

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精选9篇)

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 篇1

试论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家庭养老结构变迁

论文摘要本文以社会转型为背景,深入分析中国政治实践和权力渗透对家庭养老的影响。家庭养是传统中国家庭的重要功能之一,但是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家庭结构与功能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是造成传统家庭养老结构变迁的主要原因。

论文关键词社会转型 家庭养老 养老结构

一、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家庭养老是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主要是指养老的一种方式,包括经济上的赡养、生活上的照顾和情感上的交流3个方面。在养老的3项内容中,收入保障是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其他两个方面的经济基础。中国传统家庭类型是以核心家庭为主,主干家庭为辅,这样有利于老年人的赡养,因此,家庭养老是中国历史长期遗留下的产物。费孝通曾经用“反馈模式”来概括中国的养老模式,即父母对子女有抚育的义务,而子女长大成人后也必须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孝敬父母是中国社会传统的孝道。由此,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所熟知和实践的“多子多福”、“养儿防老”应运而生。而在这一养老模式的背后,则有一套完整的社会制度、组织运行机制和社会文化的强大支持。家庭养老是宗族制度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由于传统社会中宗法家庭与宗法政治所具有的同一性,家庭养老及其所蕴涵的文化意义和运行逻辑也因与国家体制相联通而成为整个社会所公认的规范,可以说,传统社会的宗法制度、孝道文化、家庭模式等为家庭养老提供了很好的文化基础和社会支持 。家庭养老适应了中国传统的经济基础和伦理道德要求,成为人们伦理道德观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变迁,社会家庭结构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而与之紧密相连的家庭养老方式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冲击。

首先,传统家庭结构在近几十年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家庭规模小型化,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平均家庭户规模从1982的4.57人/户下降到的3.60人/户 ;另一方面,虽然20世纪90年代之后三代直系家庭有一定幅度增长,但家庭结构的简化趋势并没有根本改变。家庭结构简化的一个重要后果是,不同代际间的生活照料关系削弱,家庭养老资源趋于萎缩,这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削弱。同时,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家庭的经济基础也在悄然的发生改变,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的后果:父权制逐渐衰落,家庭的个体化趋势日见加强,家庭和宗族的联系大大减弱,家庭伦理重心转移,老年人传统权威丧失,年轻人赡养意识淡化。作为传统家庭下自然选择的家庭养老方式,在传统家庭式微,现代家庭结构侵入、接替的情况下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家庭养老给老年人提供经济支持、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变得越来越困难,养老问题日渐突出,由此,家庭的养老功能也逐渐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总趋势似乎是家庭在养老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消解,家庭养老支持力弱化、养老资源减少。

在父权制衰落之后,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家庭代际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家庭养老问题。例如,有研究尖锐指出,目前城乡家庭存在“尊老不足,爱幼有余”的社会问题。有学者通过对华北部分的实地研究后指出,代际间的权力关系发生向下一代和部分向女性的转移,但对行为进行道德评价的社会舆论明显减弱,老人已经日益退到家庭生活的边缘甚至外面。另有研究在分析过资源在家庭成员之间分配比例以后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的人将注意力转向下一代子女,而非自己的父母。同时,老年人又面临照料资源不足,子女不在身边的问题。这就给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机。他们无法享受儿孙绕膝的欢愉,甚至面临无人赡养的危机。而老年人无论在生活支持还是精神支持方面都缺乏足够的资源。

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 篇2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 养老保险工作在各级政府正确领导下, 以改革、稳定、发展为大局, 认真抓好有关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 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保发放为中心, 以征缴扩面为重点, 以规范基础管理为主线, 以队伍建设为保证的指导思想, 进一步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不断加强干部职工的精神文明建设, 提高自身素质, 自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经过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 较好的完成了养老保险扩面、保险费征缴、应纳入社会保险管理的离退休人员等工作指标, 为我市经济的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企业离退休职工养老金发放按时足额

我们紧紧围绕保发放工作, 一是继续强化目标管理责任制, 始终将确保发放作为工作目标, 使保发放始终得到重视。二是进一步完善了资金的调度办法, 合理使用上级财政补贴, 强化了资金预算管理。三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保证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 从而保障了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

2、养老保险费征缴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基金支撑是养老社会保险的生命钱。我们制定了强化征缴, 加大清欠力度, 实行目标管理等具体措施和办法。开展扩面和续保, 增加缴费人数;抓申报和稽核, 增大缴费基数;抓宣传和舆论, 增强缴费的积极性, 通过努力越来越多的参保群体对养老保险工作加深了重视程度, 想方设法缴纳养老保险费, 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得以维护, 从而使我市的社会保障基金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

3、社会化管理服务迈入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轨道

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工作经过探索起步、积极推进和规范三个阶段的发展。目前, 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体系和管理网络已全面建立, 管理和服务水平日渐提高, 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通过加大硬件投入, 健全管理制度, 提供优质服务, 实现了规范化管理。

二、存在问题

1、企业和职工参保积极性还不够高

这几年, 部分国有、集体改制企业只注重企业利益, 为了降低成本, 开展了减员增效工作, 出现了大量精简老职工, 而对招录的新工人不办理用工手续的现象, 出现了不积极缴纳社会保险费的问题。从目前情况来看, 参保单位和参保人数有下降的趋势, 应引起足够的注意和重视。

2、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参保率较低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扩面工作难度比较大, 一部分私营企业、个体企业没有完全纳入社会保险范围。目前非公有制企业参保的积极性不高, 缴费意识差。扩面是养老保险摆脱困境的有效途径。如果扩面工作不能迅速打开局面, 今后养老保险发展将缺乏潜力和后劲。

3、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在加剧, 基本养老保险所支付的费用会不断增加, 这给社会保险资金的管理和运营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三、发展重点

1、继续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积极推广东北三省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经验, 统一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改革, 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 探索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它措施相配套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将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占地农民工纳入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 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险资金, 增强养老保险金的支付能力。

2、发展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逐步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 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缩短企业退休人员养老水平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费水平的差距。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 初步形成基本养老保险, 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3、加大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力度。加强养老保险金的监管, 改善管理体制, 能够提高基金的运行效率, 更好的保证基金的有效运作。同时, 应该由立法机构加快监管法规建设, 使监管有法可依, 保证基金健康地运行。

四、对策建议

1、要认真落实有关政策法规

为了使参保单位和人员对社会保险政策有所了解, 应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社会保险政策法规宣传, 不断提高参保群体的社会保险意识, 树立参保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观念, 增强企业职工的参保积极性, 争取各方面对养老保险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促进养老保险事业不断深入发展。

2、继续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工作

由于企业离退休待遇持续调整、提高, 保发放的任务日益繁重, 确保发放将是当前乃至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加强对基金收支情况的研究和预测预警, 多渠道筹措资金, 完善发放机制。

3、做好扩面征缴和养老保险接续工作

要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灵活就业人员为群体重点, 努力扩大覆盖面, 确保新增参保企业和参保人数。要严格执行《社会保险征缴暂行条例》和《社会保险稽核办法》, 下大力气抓好稽核、清欠工作, 确保完成养老保险金征缴任务。

4、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加强学习, 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干部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加强理论学习。组织全体职工重点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 真心实意为群众着想, 用我们的工作实绩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加强业务学习。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大家学习养老保险政策, 把有关知识、制度学懂、学透、学精, 提高业务素质。加强相关知识学习。学习与社会保障密切相关的知识, 扩大知识面, 拓宽大家思路, 不断自我创新和完善。

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 篇3

关键词:老龄化;家庭养老;社会养老

一 我国老龄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我国于1999 年已进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2000年11月底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1.3亿人,占总人口10.2%,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8811万人,占总人口6.96%。2010年11月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达1.776亿,占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3.06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上升1.91个百分点。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快速老龄化阶段,预计到2020 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到2050 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人,老龄化水平达到30%以上。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不难看出,中国,正在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

面对老龄化的挑战,我们应做好充足的准备,当务之急就是解决老人的养老问题。解决养老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目前我国养老模式的转变,即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转变。在政府承担社会养老义务、“机构养老”覆盖最需要帮助老年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企业和民间力量,大力发展养生养老“产业”。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二 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概念区分

家庭养老是一种环环相扣的反馈模式。在经济供养上,家庭养老是代际之间的经济转移,以家庭为载体,自然实现保障功能,自然完成保障过程。父母养育儿女,儿女赡养父母,这种下一代对上一代予以反馈的模式在每两代之间的取予是是互惠均衡的,在家庭单位内形成一个天然的养老基金的缴纳、积累、增值以及给付过程。

社会化养老,则是一种制度设计,相对于家庭养老,是管理方式的变化,由亿万个家庭共同养亿万个家庭的老人的老,而家庭养老,则是亿万个家庭各自独立地养自己家庭的老。相对而言,社会养老无疑有更高的效率,有更高的稳定性,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因为部分人、部分家庭的变故而导致这部分家庭的老人老无所依,老无所养。但基本关系没变,归根结底,承担养老责任的还是亿万个家庭。

三 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变的必然趋势

费孝通教授早年谈到“养儿防老是均衡社会成员世代间的中国传统模式。这种模式有其历史上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的改变,这种模式当然也要改变”。

当今社会,子女数量减少、且大部分不在身边、事业压力大、结婚成家后子女还要照顾自己的子女,况且在现代价值影响下,年轻子女不再把赡养父母作为最高的人生价值了……所有这些变化都使以子女为核心的家庭传统养老功能面临着冲击和弱化。目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独居老年人问题、留守老年人问题、空巢老年人问题、高龄老年人问题等,这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刺激着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目前养老成了家庭不能承受之重,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1.我国老年人口呈现出3个特点:老年人口基数大; 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高龄化趋势明显。

2.子女面临的问题不容乐观。

生育率下降、人均寿命延长直接导致家庭供养资源减少,子女养老的人均负担成倍增长。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已经开始步入老年,与自己多儿多女的父母不同,唯一的子女将承担赡养他们的重任。独生子女的现实问题使父母无论是经济来源、生活照料、还是精神慰藉等得到的是非常少的。养儿防老”这一乡土中国的伦理基石,已在时代变迁中悄然发生着变化。

3.传统养老观念受到各种不良价值观念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对公民的个体价值给予了多方面的承认,个体价值的确立动摇了传统家庭伦理的基础。现代年轻人在更多、更深入了解外面世界的同时,其观念、生活方式也不断在发生变化,在追求现代生活方式过程中,产生了对小家庭的偏好和对大家庭的淡漠,他们转变了养老观念,开始走出“养儿防老”的圈子。

学界对家庭养老也有不小的争论,其中一种观点认为,家庭养老只是适应落后生产方式的一种对老年人的保障制度,社会保险、退休金制度、商业保险等“现代养老体系”才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和社会发展的养老制度,并进而认为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 借鉴外国经验

自从第一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于1982年在维也纳举行以来,欧美主要工业化国家,包括亚洲的日本、新加坡,相继步入老龄社会。而由于它们有着较为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和较高的国民收入,因此先后陆续实现了“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转变。

西方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在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上,政府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包下来,还应当充分考虑市场的作用。政府应当管和能够管的,就是为老年人提供必需的经济保障和医疗条件,而老年人需要的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则应通过市场的办法来解决。

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些领域也各有“高招”,颇值得中国学习。

例如,在组织老年人参加体育、文化、教育等活动方面,英国的老年摇滚乐队,法国的老年电台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此外,丹麦的自助养老社区,代表了老年服务业的新潮流。老年人可以选择志趣相同的老友同住一座公寓楼。这里不仅提供老年人需要的各种服务,而且设有各种小作坊、小农场、小鱼塘等。老人们可以一块儿钓钓鱼、养养花,干自己想干的任何事情,共同建设自己的家园。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1983年3期。

[2] 中国人口老龄化呈现三个特点[J];瞭望;2000年38期

[3] 刘传江;中国人口老龄化前景与对策专家研讨会综述[J];社会学研究;1993年06期

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 篇4

(2)养老保险模式的演变是社会工业化、城市化的产物纵观世界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己经历了2个历史阶段并相应的形成了两种养老保险模式。一个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从家庭养老保险发展到社会养老保险,从城市社会养老保险覆盖到农村,都是处在该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程度较高阶段。在这一阶段上,农业社会被工业社会所取代,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大量迁移,农业人口相对一国的人口总数所占比例极低,传统的家庭结构解体,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首先在工业先行国家瓦解,而代之以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日本在20世纪的1941年,就提出了面向城市企业劳动者的厚生年金保险,而直到1971年才推出了面向农业从业者的年金保险制度,这时日本的城市化水平己达到70%以上,农业从业人口还不到20%.为了推进城乡实质平等的“国民皆保险”,国家财政给予农业从业者社会保险以更大的支持。目前我国正处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移的中期,城市化水平是18.23% , 才达到36.09%;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显然,我国农村向城市化转轨还有很大距离,目前若全面推行农村养老保险的社会化是不现实的。所以,在选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时,必须适应国家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及农民群众心理上、物质上的承受能力。

(2)社会保障水平必须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社会保险模式选择的核心因素。这是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必须遵循的一条客观规律,也是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的一个理论依据。从世界各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历程看,社会养老保障基金来源主要有:国家、集体和个人,但归根到底还是来源于国民收人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而国民收人的状况又往往制约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时,国家财务充裕,企业和国民支付能力强,社会养老保险筹资的社会化、保险对象的社会化和保险服务的社会化程度就比较高;反之,养老保险的社会化只能是低度发展。但是由于我国过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很落后,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仍然很强烈,各种发展事业和项目都需要经济或财力的支持,这又树俯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种重要的约束。国家财政拿不出那么多钱来解决8亿多农民养老问题,而我国农村总体上生产力又不发达,农民可支配收人低,集体经济实力薄弱。所以,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全国建立城乡统一的高度社会化的养老保险模式的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只能选择社会化水平较低的养老保险模式。

(3)社区化养老保险是社会化养老保险的过渡社会保障的科学机理是“大数法则”,即大多数人群分摊少数人的风险。覆盖面越大,每个保障对象遭遇风险的概率越小,补偿越稳定。有着“福利国家之父”之称的贝弗里奇,早在1942年就提出了社会保障的“全面普遍性原则”,要求社会保障的对象是覆盖全体国民。但贝弗里奇同时出提出了“区别对待原则”,要求根据不同的社会成员采用不同的社会保障模式,制定不同的社会保障标准。我国农村广大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层次性极为明显。历史因素的积累和现实条件的局限,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不可能采取一个模式,更不能一步到位建立起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而应“区别对待”,选择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养老模式。根据社会保障的理论和借鉴国外养老保险的经验,把农村社区养老保险,作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起步与发展阶段中特殊过渡形式,谋求农村社区养老保险相对独立地发展,待条件成熟后与城市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并轨,是比较现实的战略选择。

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 篇5

1.我国地区之间社会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

()正确 错误 得分:3 正确答案:正确

(3.0 分)2.目前,我国服务人员和护理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

()正确 错误 得分:3 正确答案:正确

(3.0 分)3.目前,我国城市社区老年照料中心普遍建立。

()正确 错误 得分:3 正确答案:正确

(3.0 分)4.《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5年)规定,要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

()正确 错误 得分:3 正确答案:正确

(3.0 分)5.延迟退休年龄的制度可以妥善解决老年人和年轻人的代际公平,应尽快大范围实行该制度。()正确 错误 得分:3 正确答案:错误

(3.0 分)6.在发展社会养老的同时,要继续巩固家庭养老。

()正确 错误 得分:3 正确答案:正确

(3.0 分)7.户籍制度改革可以完全取消城乡老年人待遇差别。

()正确 错误 得分:3 正确答案:错误

(3.0 分)8.大规模建设养老机构有利于化解老年人问题,而不会带来任何副作用。

()正确 错误 得分:3 正确答案:错误

(3.0 分)9.2009年,民政部提出全面推进老年人的社会照顾服务,发展长期照顾服务。

()正确 错误 得分:3 正确答案:正确

(3.0 分)10.人口老龄化达到一定程度,化解老人和年轻人之间的矛盾可以减少老人的养老金。

()正确 错误 得分:3 正确答案:错误

(4.0 分)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发展居家养老便捷服务,要大力发展(),为居家老年人提供规范化、个性化服务。

A.家政服务 B.家居服务 C.定制服务 D.社区服务 得分:4 正确答案:A(4.0 分)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各地要将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合理安排用地需求,可将闲置的()用地调整为养老服务用地。

A.建设 B.农业 C.经营性 D.公益性 得分:4 正确答案:D

(4.0 分)3.养老服务新格局以()为支撑。

A.居家养老 B.社区养老 C.国家养老 D.机构养老 得分:4 正确答案:D

(4.0 分)4.发展老龄事业必须发挥()的主导作用。

A.政府 B.市场 C.公众 D.社会组织 得分:4 正确答案:A

(4.0 分)5.养老服务新格局以()为基础。

A.居家养老 B.社区养老 C.国家养老 D.机构养老 得分:4 正确答案:A

(4.0 分)6.《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5年)规定,设立公益性养老机构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申请行政许可。

A.民政部门 B.工商部门 C.文化部门

D.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得分:4 正确答案:A

(4.0 分)7.《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在现有资金渠道内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给予财力保障。

A.财政部门 B.民政部门

C.发展改革部门

D.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 得分:4 正确答案:A

(4.0 分)8.《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地方政府支持建立的满足老年人各种服务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应以()为纽带。

A.政府 B.企业 C.社区

D.企业和机构 得分:4 正确答案:C

(4.0 分)9.发展社区服务是老年福利服务的()。

A.根本方向 B.基本方向 C.根本目的 D.基本目的 得分:4 正确答案:B

(4.0 分)10.养老服务新格局以()为依托。

A.居家养老 B.社区养老 C.国家养老 D.机构养老 得分:4 正确答案:B(5.0 分)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基本原则是()。

A.深化体制改革 B.坚持保障基本 C.注重统筹发展 D.完善市场机制 得分:5 正确答案:ABCD

(5.0 分)2.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政府要改变角色,主要包括()以及修改老年法。

A.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B.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C.通过购买服务解决老年照护和服务问题 D.实行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 得分:5 正确答案:ABCD

(5.0 分)3.如何统筹协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

A.政府部门力量的统筹

B.基础信息的整合、线上和线下的整合 C.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D.政府购买服务与社会力量提供服务的协调 得分:5 正确答案:ABCD

(5.0 分)4.实行健康老龄化战略,提高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能力,主要措施包括()。

A.关心老年人的健康

B.完善医疗及其服务体制

C.完善医疗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制 D.推行终身健康计划 得分:5 正确答案:ABCD

(5.0 分)5.《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5年)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老龄工作的机构,负责()有关部门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

A.组织 B.协调 C.指导 D.督促 得分:5 正确答案:ABCD(5.0 分)6.《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努力使养老服务业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成为()的重要力量。

A.扩大内需 B.增加就业

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 篇6

一、我市老年人口及养老机构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老年人口情况

底,我市户籍人口633.3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126.8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数的20.02%;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18.3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2.9%,占老年人口的14.5%。

按照目前老年人口的增长趋势,到2015年底,我市老年人口将达到150-155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数23.7%左右,养老服务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

(二)养老机构基本情况

到今年底我市养老机构达到178家,养老床位数27355张,老年人拥有床位数达到21.6‰。

从目前的现状看,我市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城市大于农村,中心城区大于外围城区。集中表现在高龄失能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需求量较大,而我市养老机构总床位中,护理床位只有4900多张,仅占床位总数的18%,护理床位拥有率只有3‰,距离苏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我市老龄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苏发[2010]46号)文件中“到2015年护理床位达到老年人口数12‰”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养老机构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十一五期间,我市养老服务事业,从底养老机构135家,养老床位总数8330张,实现了大幅增长;机构增加了41家,增长30.4%;床位数净增加了19025张,增长228%,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距离上级的要求,以及养老机构建设中仍然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民营力量积极性虽高,但实际投入建设的少。十一五期间,我市为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我市养老服务事业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我市养老服务事业的补充意见》(以下简称“两个《意见》”)等政策,积极扶持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民办养老机构从的8家发展到48家,民办养老床位从不足1000张增加到7244张,分别占机构总数和床位总数的27%和26.5%。但这一发展趋势与周边养老事业发展较快的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差距。上海市目前民办养老机构数和床位数占比均达到80%以上,厦门、青岛等市民办养老机构占比都达到了70%以上。

我市民营力量投入养老服务事业进度不快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没有明确的养老机构建设规划。我市虽然有老龄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但其中没有明确养老机构建设的规划;有的地区虽然有规划,但规划不透明,民营力量不了解规划的具体内容。二是有的地区因现有公办养老机构入住率不高,不太愿意进一步发展民办养老机构。三是政策扶持得不到落实,有的地区不能认真贯彻上述“两个《意见》”,不兑现对民办养老机构的建设、运营补贴。四是租用厂房、学校等闲置房屋改办养老机构时,消防合格证无法办理。

(二)土地资源紧缺,成为制约养老机构建设的瓶颈。养老机构建设的用地问题,是制约养老机构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由于古城区土地资源十分紧张,地价不断攀升、租金持续上涨,养老机构的建设成本大幅增加;加上因卫生、环保原因,古城区严格控制护理机构的发展,因此,使得古城区老年护理床位“一床难求”的现象更加显现。

(三)民办养老机构设施设备简陋。以沧浪区为例,民办养老机构大多数为个人出资兴办,其出资人大多数为小投资者,还有部分下岗职工,其兴办的资金大多数为自筹、借款,在资金投入、场地租用、设施购置、人员聘用等方面较为谨慎。大部分民办养老机构基本上没有绿化空地、休闲空间及活动场所,这些都制约了民办养老机构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和个人之所以不愿意投资养老行业,主要是因为投入成本大,在享受相关优惠政策上,还常常会出现难以得到落实的问题,加之物价水平、工人工资的不断上涨,造成养老机构赢利微薄,投资回收期较长。同时,政府给予的床位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吸引不了大的民间资本进入这一领域。

(四)服务水平低下。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机构养老的供需矛盾,但由于开办人的指导思想、运作理念、管理水平、资金等原因,致使这些养老机构在服务、管理上还不到位。机构养老首先应重点满足有护理需求的老人,但民营力量考虑成本和风险,在建设养老机构时,总是考虑投入与回报的比例,尽量减少成本。

现有的民办养老机构普聘用的护理人员大多数是外地劳动力和本市下岗职工。她们一般年纪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有的还缺乏必要的培训,再加上护理人员待遇较低,她们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

较差,对服务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

三、加强养老机构建设的几点建议

从目前我市养老机构建设发展的情况来看,面对老年人口快速增长的现实,政府采取相应养老对策的预见性和前瞻性还不够,缺少制度保障。养老机构建设作为慈善公益事业和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项目还没有真正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

划。

(一)加快地方立法,明确政府职责。养老问题已经是制约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老龄化程度较高,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苏州,做好养老服务工作,同样应该走在全国的前列。2010年通过的《关于加快我市老龄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要求,“编制和落实《苏州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但在实际工作中养老机构的建设规划并没有落到实处。因此,建议加紧进行促进养老福利事业发展的地方立法,特别是要在立法中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明确各类养老福利设施(包括养老机构、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老年活动室等)的公益、慈善性质和相应的公建配套要求,新建小区开发商要无偿提供养老设施配套用房。

二是要实现社会公共服务资源的统筹利用,政府部门可以根据老年人、学龄人群等各年龄段人口的变化情况,调整学校、幼儿园、养老机构的用途。鼓励利用闲置厂房从事养老服务。

三是要进一步明确市、区两级政府以及政府各部门、各街道(镇)的职责,将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责任分解落实到街镇。要把养老机构与政府实事项目新增养老床位建设同步考虑,实行签订责任状制度,一级对一级负责,改变目前养老机构建设和养老床位建设,只是民政部门责任的现状。针对郊区、农村养老机构需求和利用率不高的现状,建议在财政、税收等方面制定倾斜政策,鼓励、吸引城区老人前往郊区养老机构养老。

四是要加强对养老机构监管的立法研究。要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管理,就必须从法律法规上去做。在目前国家尚无具体法律法规的情况下,要加强对养老机构管理地方性立法的研究,苏州的经济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地方性法规的立法研究也要先行一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养老机构的健康发展。

(二)确保建设用地,增加政府投入。养老机构建设虽然由民政部门主管,但民政部门并没有任何场地资源。因此,发改委、规划、土地、住建、消防等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合作,共同做好养老机构建设。发改委等部门要对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作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规划;规划土地部门要出台强制性规定,根据不同的养老需求,参照学校、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把机构养老纳入建设规划。

要调整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参照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建立养老福利事业公共财政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在土地供应、政策优惠等方面加大对养老机构建设的扶持力度。

(三)拓展服务内涵,提升服务质量。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要以构建适度普惠型养老福利为目标,形成多层次的机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一是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的示范引导作用。养老服务事业,将是未来服务业的重要内容,政府必须对养老服务事业起主导作用。公办养老机构(福利院、敬老院)要转变思想观念,把过去只为三无、五保老人服务,转变到兼顾社会寄养老人,充分发挥现有养老机构资源作用,实现向有需求的老人开放,为养老服务提供示范引路作用。

二是提升民办养老机构管理服务水平。政府在出台政策,鼓励、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的基础上,还要提高准入门槛,确保养老机构的公益性和慈善性。同时,要重点加强对民办养老机构的管理、指导、监督和检查,积极开展专业护理和管理人才的培训;实施养老护理员免费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采取现代化手段管理养老机构,进一步实现养老机构的规范化管理。

三是积极发挥养老服务行业协会的作用。要尽快成立苏州市养老服务待业协会,经常开展交流活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加强行业自律,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行业整体服务水平。

传统孝文化与当代家庭养老 篇7

一、孝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对于孝观念起源于什么时候, 学术界一直有争议。大家普遍认同的是孝文化萌芽于西周之前, 正式形成于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礼崩乐坏, 儒家的思想家们将宗族祭祀的孝观念成功转化到家庭伦理上, 从而产生儒家孝道文化。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 而孝悌为仁之本。孔子分别从“赡养”“敬亲”“无违”“谏亲”“显亲”“承志”六个层面讲述了如何行孝。

曾子将孔子的孝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扬。将孝文化分为三种境界:“孝有三, 大孝尊亲, 其次弗辱, 其下能养。”孟子继承了孔子孝为仁之本的思想。主张尊敬父母:“孝子之至, 莫大于乎尊亲。”《大戴礼记·曾子大孝》孟子还将这种观念进行推广, 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万章上》, 从敬爱自己的父母开始, 发展成为推己及人的等差之爱, 从而建立一个温情、和谐的社会。

汉代统治者提出以孝治天下, 在独尊儒术的环境下, 儒家的孝思想得到极大的发扬。然而从这以后, 孝观念也被统治阶级所利用, 本义遭到了严重的异化。从最初的父慈子孝的对等之爱转变为子女对父母的单方面的义务, “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最后被演绎成为“君要臣死, 臣不得不死, 父要子亡, 子不得不亡”的愚孝、愚忠思想。直到清朝结束。新中国成立后, 孝文化被打成了“四旧”, 后来的“文革”更在家庭实践上让孝文化遭到了灭顶之灾。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在伦理学和史学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

二、孝文化遭到批判的原因分析

孝文化遭到质疑和批判是在与西方文化交锋之后产生的, 为了彻底推翻封建制度以及当时认识的片面性, 对孝文化进行了过度的批判。由于中西方地理条件、历史发展不同而导致我国产生独特的孝文化。钱穆先生《中国文化及中国青年》中认为, 中国地处内陆, 重点发展农业, 为大陆农业乡村文化, 家庭稳定性强, 容易认祖归宗、报答父母恩情, 所以产生并重视孝文化;西方是滨海商业民族之情, 商人为利益经常迁移, 家庭观念淡薄, 没有适宜孝文化产生的土壤。因此孝文化是在我国独特条件下产生的有很大适应性的独特的文化。我们应该对传统孝文化拨乱反正, 继承其精华并对其进行转化和发展, 使其适应并服务于当前社会。

三、家庭养老困难重重, 迫切需要发扬传统孝文化

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的老龄化社会有着独特的特点, 老年人口基数大且增速快、国家未富先老、独生子女家庭众多、空巢现象严重, 所以我国老龄化社会问题以及养老问题尤其严峻。老年人主要有三方面的需要, 经济需要、情感需要与照护需要。养老主要有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个人养老三种方式。一直以来, 在我国养老都是依靠子孙后代的家庭养老模式。“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人尽皆知的至理名言。当前农村的养老制度不完善, 因财富积累不足、身体状况不佳等无法自己养老, 家庭养老在精神慰藉方面又具有无可替代性。因此, 家庭养老仍是当前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然而由于孝文化的长期缺失、子女经济条件不佳等原因导致当前农村家庭养老状况堪忧。家庭养老离不开孝文化的维系, 同时孝文化也需要通过家庭养老得到传承和发扬。

近年来人们的孝观念淡薄、孝文化在家庭养老中的作用逐渐削弱, 这与当前的社会情况的较大变化是分不开的。当前社会由于子女数量的急剧减少、独生子女比例很大, 子女的社会生存压力大, 养育下一代以及照顾老年人成本不断增高, 子代的负担越来越重, 照顾父母的时间和精力都严重缺乏。另一方面, 当代家庭结构越来越简单, 父母一代的生活、社会经验、人际关系对子女作用急剧减小, 年轻人懂得的信息知识远远超过老人, 老年一代对子女效用越来越低。再者, 当前的道德舆论和法制环境有待加强。在当前权利和金钱至上的时代, 一个人践行了孝文化, 也不会得到多少社会地位和金钱。而许多时候即使人们违背了孝行, 也不会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和惩罚, 相关这些法律规定在实施起来也是很困难的。因此, 当前社会家庭养老困难重重。

四、发扬传统孝文化对当前家庭养老的价值

孝文化自产生之后一直生生不息, 延续到3000年后的今天, 除了符合统治者的利益, 并被其利用外, 还有一个最根本、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子女有报答父母恩情的欲望。《孝经》里说“父子之道, 人性也”。子女对父母的孝, 来源于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和报答, 这是人类固有的自然本性。孝道, 从人际关系上说, 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知恩感恩, 是彼此付出、彼此理解和关爱的爱的表达, 传承的是一种崇德向善、人人关爱的文化和精神。从感恩父母开始, 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自然万物。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有助于我们构建和谐的家庭、邻里、亲戚、朋友和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 进而热爱国家、奉献社会。常怀感恩的心, 我们便时刻能感受到幸福和生活的快乐, 感恩让人更幸福。

孝是维系家庭和睦的重要因素。发扬传统孝文化, 有助于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 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西方国家由于对个人自由权利要求过高, 个人不愿意在处理家庭成员关系方面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导致离婚率偏高, 家庭很不稳定。传统孝观念认为“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虽然我们应崇尚科学摒弃重男轻女的陈旧思想, 但繁衍子嗣的义务我们还应承担起来。当人们都不愿繁衍后代时基因就得不到延续, 种族就可能灭亡。因此, 发扬孝文化对于家庭稳定、种族延续意义重大。

五、孝文化的世界价值

我国的传统孝文化近些年来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面临着社会老龄化问题, 养老福利为各国财政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国际社会开始将目光转向我国几千年前的孔子, 期望从他的智慧里来寻找解决办法。而孔子早在几千年前提出的孝道对家庭养老的维系无疑是一剂良药。

儒家文化来源于中国, 而影响着世界, 特别是亚洲国家。新加坡就大力倡导孝文化和家庭养老, 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进行激励。政府对于家庭养老做得好的家庭给予更多的社会福利, 而没有做好的就受到很多限制。韩国也是儒家文化圈里的国家, 一直以来该国很注重推崇家庭养老。韩国于2007年制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孝行奖励资助法》, 以奖励法的形式补充完善了韩国养老法律体系。

六、我国应该对待孝文化的态度

由于“五四”及“文革”时期的过度批判, 导致“连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了出去”, 严重打击了传统孝文化。又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和多元文化等因素的冲击, 使传统孝文化在家庭养老中的作用逐渐弱化。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民间社会已逐渐意识到弘扬传统孝文化的重大价值。

当前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孝文化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孝文化在我国历史上对维护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 孝的一些含义已显出它的局限性。“父母在, 不远游”“家本位”“无违父母”等一些思想, 是需要我们摒弃的。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 不能再是“不远游”, 而是要“游必有方”。在《二十四孝》中以父母的“不慈”来衬托子女的孝顺的事例, 与当今社会的现代民主观念有根本冲突, 是当下的我们必须加以摈弃的。当前社会提倡尊重个人独立人格, 以个人成就为取向, 家庭本位已不再适应。发扬子女对父母的平等的爱的伦理精神, 将传统的孝顺改为孝爱。传统孝文化中的“爱亲”“养亲”“事亲”“尊亲”“谏亲”等具有现实适应性的内容应该发扬光大。可以将当代孝子、孝女的事例编成读物, 以通俗语言、感人故事、教育青少年, 因为与其有共同的生活背景, 有利于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对道德教育产生良好影响。此外, 传统节日也是发扬和践行孝文化的重要载体, 从而使孝道世代相传。实现传统孝文化的现代转化, 需要正确处理传统伦理的角色等级秩序和现代伦理的自由平等精神的关系, 从而建立一种新的适应当前社会的伦理秩序。

摘要: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和命脉, 对当代家庭养老有重要价值。历史上, 孔子、曾子、孟子都曾对孝文化进行了阐释和发扬;汉代以后孝文化被统治阶级异化;新文化运动和文革时期孝文化遭到过度批判和沉重打击;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才复苏。当前家庭养老困难重重, 迫切需要发扬传统孝文化。孝文化是我国乃至世界家庭养老问题的一剂良药。随着时代的变迁, 孝的一些含义已显出它的局限性, 我们要实现传统孝文化的现代转化, 建立一种新的适应当前社会的伦理秩序。

关键词:孝文化,家庭养老,价值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87:20-21.

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 篇8

【关键词】商业保险  社会养老保险  协调发展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社会进步和各项制度的变革,老有所养开始成为国民关注的话,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商业保险。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了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国民全覆盖,让商业保险成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但是,就我国养老现状而言,社会养老压力巨大,养老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政府,商业保险并未真正参与到养老保险中,一定程度阻碍了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商业保险与社会养老保险的协调发展可以满足更高层次的养老需求,实现养老保障体系的多层次化。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形式下商业保险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必然性,为促进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协调发展提供了观点,对完善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提供较强的理论支持。

一、商业保险与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内涵

商业保险是指被保险人与保险人形成契约关系,更高层次满足被保险人各方面需求的一种商业活动。被保险人按照合同要求每年向保险公司缴纳一定额度的保费,保险公司则按照合同规定履行相应经济等方面的赔偿义务。由此可见,商业保险是建立在被保险人与保险人自愿平等的原则上开展的,重点体现了服务于效率,体现了国民自我风险管控的意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对被保险人的经济补偿作用。

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参照相关法律法规,为超过一定劳动年龄的国民能够维持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它是社会五大保险种类中的重要险种之一,是目前我国正在普通采用的社会保障方式。基本养老保险涉及范围较广,具有强制性,由政府举办,基金来源于国家、企业与个人共同缴纳,重点保证了社会的公平。

二、商业保险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必然性

(一)人口老龄化与政府财政承受能力的挑战

我国人口平均寿命正在逐步增长,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从2015年的15%增长到2050年的39%;到2050年,我国平均预期寿命将达到80岁左右。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形式下,我国养老金支付则存在巨大压力,收支严重不平衡,养老金替代率仅占整个社会平均工资的38%左右,明显偏低,极大影响了退休人员的养老生活保障,以往过度依赖政府支出来维持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运转是不可持续的。

(二)多层次养老保障需求的挑战

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应该覆盖不同层次的人群,包含了全民自愿参与的基础养老金制度、企业职工等参加的基本养老金制度、面向全体公民的各类商业性补充养老金制度,以及面向低收入、无收入等老年人群收入养老保障制度等。我国目前采用的养老保障制度只保障了国民退休以后的最低生活需求,要想提高养老保障,必须依靠商业养老保险等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来实现。

(三)商业保险的重要地位与优势

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在功能上起到了相互补充的作用,商业保险的发展满足了更高层次的养老保障需求,体现了市场的效率,有利于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增强社会养老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商业保险无论在产品设计还是资产负债管理方面,或者运营效率方面,与社会保险相比,都存在着明显优势。首先,商业保险保证了其产品的多样性、费率定价的科学性以及风险评估的精确性;其次,保险公司作为资本市场中重要的投资机构,其资产占全球投资的资产份额不容忽视。除此以外,商业保险的参与使养老保障制服的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成本与费用大幅下降,运营效率得到提高。

三、商业保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国家加快建设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商业保险的发展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首先,商业保险在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八大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加快建设和完善以基本养老保障为主体,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提出了进一步发挥市场的作用,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其次,随着国民自我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商业保险并参与其中。根据北京保险行业公布的《2015年度北京地区保险消费调研报告》显示,超过30%的受访者表示今后有会考虑购买商业保险,其中接近28%的人表示了对商业医疗、养老保险最感兴趣。商业保险的发展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挑战:一是公民对养老保障个人责任意识较淡。由于我国传统的社会养老保障基金主要来源于国家与单位,个人承担极少一部分,因此人们往往只看到了国家、政府和企业对社会养老保障的责任,缺忽视了自我保障的责任。二是我国保险行业自身专业水平滞后。我国商业保险起步较西方国家而言比较晚,基础薄弱,专业人才缺乏与专业能力的不足,对商业保险的健康发展存在一定阻碍。三是政府与市场责任边界不清。我国商业保险的发展至今40余年,由于规律法规的不明确,商业保险与传统社会保险处于非正常竞争状态,保险公司在承保过程中由于数据缺乏、在政府招投标过程中没有话语权、政府卫生理疗机构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关系等原因,都阻碍了保险公司自身优势的发挥。

四、促进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协调发展的思考

(一)增强公民养老保障的个人责任意识

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必须合理规划好政府、企业、个人三方的不同责任,其中,国民个人的责任势必需要增强。首先,引导国民树立自我保障的意识与观点,让公众了解如何最大效益的使用自己的收入来解决今后步入老龄阶段所面临的养老保障问题。其次,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养老保障体系中的地位,让国民理解在养老保障体系中,政府的责任只是一部分,养老基金费用的主要来源是个人。最后,政府要合理规划社会保险的运行模式,将保障重点集中在社会弱势群体与低收入人群中,超出其保障范围与水平的部分由商业保险来补充。

(二)积极提高保险服务业专业水平

保险服务业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水平建设,探索产品创新、经营思路、风控管理等,从国民需求与消费特点出发,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保险产品种类,满足不同人群的养老、医疗保障等需求;进一步加大投入进行信息化建设、大数据平台建设等;探索商业保险与社会养老保险协调发展的合作模式,延伸产业链条。

(三)转变政府在市场中的职能

第一,让政府做好保险业发展的支持者,提供有利于商业保险发展的制度环境,明确相关法制、财税支持政策,努力使法定的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积极联动,同步改革与协同推进。第二,让政府做好保险市场的有效监管者,确保商业保险交易行为规范,市场的有序运行,通过监管来实现优胜劣汰。第三,让政府成为保险产品的示范消费者,引领公众参与购买保险,例如职业年金、财产保险、公众责任险等,注重全民保险参与意识的培养。第四,让政府成为保险公司的良好合作伙伴,在一些领域内积极开展合作,提高损失补偿的水平,为商业保险发展留出空间。

参考文献

[1]2015年6月30日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OL].Http://wwww.clssn.com/html1/report/13/1272-1.htm,1025-7-2.

[2]褚福林.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应定型[J].中国社会保障,2015(8).

[3]郑成功.缺失商业保险 多层次社会体系是空话[J].中国保险报,2014(6).

[4]李航.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研究[J].保险研究,2014(8).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新常态下推进江苏商业保险发展与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研究”(2015SJD629)。

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 篇9

《安徽省城镇养老服务社会化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组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给经济、社会乃至个人、家庭带来的影响,寻找适合国情、省情的养老社会化模式,是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着力探索的课题。本课题组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认为安徽省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给传统养老服务体系带来了新问题、新影响,必须加快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指出,最近几年,安徽在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方面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初步改善了老年服务硬件设施、培育了一批养老服务示范城区、催生了一批民办老年福利机构。但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群众参与度不高、服务设施相对落后、养老服务社会化政策操作性不强、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为加快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本课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强化政府主导、制定发展目标、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促进投入主体多元化、推动运行机制市场化、加强专业服务队伍建设等建议。

所谓“养老服务社会化”主要是指以构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其他养老方式为补充的运转协调、服务高效的新型老年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和养老服务模式,具有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等特点,是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形势,满足众多老人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途径。安徽省是人口大省,也是老龄人口大省,人口老龄化水平位居全国第九位。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对养老服务提出了严峻挑战,必须围绕如何更好地解决新时期养老服务问题,深入研究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和推进举措。为此,安徽省老龄办、省社会保障研究会联合安徽省政府研究室、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社科院、安徽大学等有关专家学者,于2008年2月至7月,对安徽合肥、蚌埠、六安等地及江西、福建等省的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安徽省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一、安徽未来的养老方式和发展的目标模式

加快养老服务社会化是由人口老龄化现实及其对养老保障体系的影响所决定的。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及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安徽未来养老方式和目标模式将呈现新的格局。

(一)我省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凸现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2000年我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649.94万人,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达到448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11.02%和7.59%,比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分别上升2.45和2.18个百分点。安徽省自1998年起,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已呈“老年型”,比全国提前两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此后,人口老龄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并向人口高龄化发展。按户籍人口统计,2007年, 全省总人口为6675.7万,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900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629.4万人,分别占我省当年常住人口的13.48%和9.42%。老年人口还将以较快速度增长。据测算,到2015年可达1031万人。全省约有30%以上的老年人生活在城镇。我省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长速度快、日趋高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即“未富先老”以及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等明显特征。

(二)人口老龄化挑战我省传统养老服务体系

人口老龄化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它既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体现出经济、社会正处于良性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它给家庭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直接冲击比较脆弱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我省社会保障体系是上世纪80年代逐步建立起来的,保障水平低、覆盖面窄,我省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主要靠家庭自我保障和养老,这种养老体系难以适应人口老龄化需求。二是加重社会和家庭的养老负担。由于需要社会赡养老年人口多,用于退休职工养老金、老年人口的医疗费用等开支将迅速上升,从而使社会和家庭养老负担日益加重。三是挑战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目前家庭养老仍然是解决老有所养的主要模式,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中的一对夫妇要供养4个以上的老人,不论是家庭收入,还是一对夫妇能够用于赡养的精力和时间,都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凸显出这种养老模式的滞后和失效。四是“空巢”老人养老难度加大。当前,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工作、学习或生活,“空巢”家庭呈继续上升趋势,独居老人不断增加;另外,一些独立意识较强的老年人即使有条件,也不愿意依附年轻人养老,形成另一类“空巢”老人。“空巢”老人的增多,进一步加剧了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这一部分老人的晚年生活照料问题也将逐渐成为社会的沉重负担。

(三)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是应对我省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选择

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保障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是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应对我省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战略选择。今后20年,是我省实现奋力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及其对传统养老体系的挑战要求我省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加快构建适应人口老龄化需求的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深入推进养老服务社会

化进程,这对于应对由于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对于促进我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我省传统养老方式的变化和未来社会化养老服务的目标模式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意义上家庭养老功能将逐渐弱化,养老方式将从传统的家庭养老为主,逐渐转变为以社会化养老方式为主,且养老方式更加趋于多样化。占老年人总数95%左右的身体健康、低龄、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可生活在以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的家庭之中,即居家养老方式;约有5%的身体欠健康或残疾、高龄、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老人,可以生活在老年公寓等养老设施中,即机构养老方式。西方发达国家也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末从主要兴办老年服务设施养老到90年代初开始回归社区、回归家庭的转变,更加注重亲情,以及老年人的精神慰藉。

根据我省实际情况,预计在未来十年内,我省将基本实现城镇社会化养老服务全覆盖的目标。其模式大体是:

机构养老,在一定规模上趋于规范。乡镇敬老院在确保五保供养对象为重点的同时,逐步扩大养老服务功能,从单一的敬老院转向敬老院、老年公寓、多功能的社会福利中心相结合的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少数向有儿有女的老人开放。在城镇大力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进程,积极兴办老年公寓等老年服务机构,每一个城区兴办一所200张以上的养老床位,已有养老机构的要完善和充实其服务功能,争取到2020年,老年人床位达到城镇老年总人口的3-5%,其中省辖区达到5%以上,辖区和乡镇达到3%以上。居家养老,逐渐替代传统家庭养老而成为主流养老方式。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将更加完善,基本达到每一个城市社区有1所不低于300平米的老年活动设施;有一个能容纳30人的老年活动场所(日间照料室、托老所);建立一支比较稳定的养老专业队伍、志愿者服务队伍和由低龄、健康老人组成的“自我养老”队伍相结合的社会化养老队伍。从而使所有城镇社区中的每一位老人家庭户均享有功能齐全、比较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

二、我省城镇养老服务社会化的现状

我省养老服务社会化是和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同步发展的。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历经近十年来的探索,我省养老服务社会化特别是城镇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已初见成效,初步呈现出持续推进、稳步发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益明显的良好发展态势。我省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做法和成效主要体现为:

(一)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

十多年来,我省已陆续制定了老年福利服务发展目标和相应的优惠政策。2000年,为深入推进城市社区服务业,提出了社区要达到包括老年服务设施在内的“四个一”的发展目标。2006年,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发展养老服务业要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为目标,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原则,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建立适应我省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满足各类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服务体系。全省各地也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特别是出台了一些激励民办养老机构建设发展的优惠扶持政策。如合肥市人民政府为了推动各类老年设施建设,于2008年8月,出台了养老床位补贴办法,对14个服务领域进行优惠政策扶持,其中对于社会新办老年福利机构,按照规模进行一次性补贴。对于新建床位超过100张以上的养老福利机构,经市民政部门认定,在正常运行一年后,按照每张床位2000元给与一次开办补偿;超过500张以上的,每张补助3000元。马鞍山市补贴每张养老床位600元。这些政策的贯彻执行,对于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兴办老年养老服务设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初步改善了硬件设施

近年来,我省各地针对人口老龄化现状以及城镇中“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人、无收入来源”的“三无”老人情况,通过加大地方财政的投入、征收各级福利彩票公益金等措施,不断加大城镇养老服务硬件设施建设力度,使我省社会养老硬件状况有了一定改善。2004年至2006年,通过推进“社区养老福利服务星光计划”项目,中央和省级福利彩票公益金共投入达1.6亿元,兴办了1230多个遍布城乡社区的图书阅览、日间照料、简单医疗诊所、康复健身等小型多样的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初步缓解了老年人活动设施不足的问题。据民政部门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年底,政府或者民政部门举办的老年福利机构65所,床位3100张,入住3000多老人,入住率接近100%(含“三无”老人和自费老人)。连同社会兴办的养老机构,全省各类老年福利机构达222所,拥有床位8758张。

(三)培育了一批养老服务示范城区

为进一步落实民政部推进的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结合实际制定了我省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城区评定标准,坚持政府引导,典型示范,政策扶持,社会参与,老人受益的工作思路,共评定命名了合肥市瑶海区、蚌埠市禹会区、芜湖市镜湖区、马鞍山雨山区等8个省级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城区。养老服务社会化城区的示范作用,促进了居家养老服务和机构养老服务的发展。

(四)催生了一批民办养老机构

民办老年福利机构逐年增多,截至去年底已经达到157所,床位5658个,入住3374位老人,入住率达60%。蚌埠市民办福利机构实行成本化管理,收费低,服务态度好,质量高,还解决了一批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与此同时,合肥、芜湖、马鞍山、天长等市的民办老年服务福利机构也发展较好,已出现了股份合作制经营模式。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省养老压力。

三、我省城镇养老服务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我省城镇养老服务社会化从还处在起步阶段,与人口老龄化形势下的养老社会化、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不相适应,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求不相适应,与我省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养老保障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先进省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一)群众参与度不高

现阶段我省城镇养老服务仍然是以家庭养老为主。据一项调查表明,仅有不到5%的老人,因为自己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子女又不在身边或工作繁忙难以照料日常生活,才有选择机构养老的愿望。而绝大多数老年人,特别是需要生活照料的老人,目前还没有形成选择机构养老或社区生活照料的自觉意识。其主要原因是,舆论宣传力度较弱;有些地方领导对养老服务社会化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不到位,致使养老服务社会化处于自发、无序发展状态;居民群众参与社会化养老的积极性也不高,一部分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养老新模式不适应而不愿“走出家门”,一些子女因怕背“不孝之名”而不同意老人进入社会养老机构,导致老人社会化养老参与率较低。

(二)服务设施相对落后

目前,我省老年福利设施主要由国家包办,依附行政部门特别是直办直管的做法没有根本改变。福利机构服务对象仍然以传统的社会救助对象为主。养老服务设施、床位数依然较少,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据统计,我省在社会经济发展“十五”规划结束后,全省养老服务床位数仅仅达到0.8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的发展目标,老年服务设施缺口达50%以上。由此可见,养老机构中的床位数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另一方面,有些地方由于老年福利设施管理不善,缺乏部门协调和服务资源整合机制,且各自为政,从而造成本来就比较有限的服务资源又大量闲置、浪费现象。

(三)政策可操作性不强

具体表现在:国家和省财政目前还没有投入养老服务社会化的专门工作经费;由于老年设施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有一定的风险,银行不愿贷款用于老年设施建设,致使养老服务社会化存在融资难的困境;土地和经费等依然存在政策“瓶颈”的制约。一些地方的养老服务社会机构(企业)难以享受到当地高新技术企业、开发园区的土地优惠政策;政府为老年人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单一,除了70岁以上的老人乘车(没有被承包的公交公司)免费,为老年人免费开放的公园外,其他公共娱乐、保健设施不多;兴办养老服务设施特别是民办养老机构收费种类多,手续繁琐。据调查了解,社会办老年公寓需要缴纳“城市建设大配套费”(据调查,每平米配套费达到340元),包括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人防异地建设费、新墙体发展基金、建设行业劳动保障统筹费、白蚁防治费、工程质量监督费、工程定额测定费等近10项收费项目,涉及的部门包括建委、人防、白蚁防治、税务、工商等部门;资金量大,仅仅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每平方米就达200元。蚌埠市焕荣老年公寓在筹建过程中,前后用了近一年时间,盖了上百个印章,而省政府出台的有关水、电、气优惠价格按照居民价格收费,在当地至今还没有落实。对于经费不充裕又缺乏资金筹集渠道的社会力量而言,兴办老年服务机构,可谓困难重重。

(四)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缺乏

现有养老服务机构服务人员普遍老化,服务理念落后,影响了服务项目和内容的扩展以及服务质量的提高。由于全省养老机构管理相对水平低、设施设备较落后,专业服务人员缺乏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入住率偏低。据了解,我省组织参与民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专业培训仅有2次,共6人。本省民政部门和劳动社会保障部门联合为城市养老服务机构组织举办的养老职业专业资格培训仅2期,培训80人。合肥市依托福利院兴办的老年公寓,一线服务人员40人,取得省厅和劳动部门颁发养老护理员初级证书的仅10人,占服务人员的25%,管理人员平均文化程度大专。规模在合肥乃至全省也是最大的老年公寓“九久夕阳红老年城”,服务人员147人,仅有50人参与专业培训,占从业人员的34%。大专学历占10%,中专高中学历占20%,其余都是初中以下。阜阳市最大的民办老年公寓“颍州老年公寓”,90名服务管理人员,取得初级养老服务职业资格证书的仅6人,占从业人员的7%;取得养老护理中级职称的没有1人。

(五)社区养老服务力量薄弱

基层社区目前普遍存在着服务人员少、工作任务重的窘境,既要组织居民开展民主自治,又要协助政府办事,工作上往往顾此

失彼、流于形式。据民政部门统计,全省共有城镇社区2649个,从事社区专职工作人员14519名,平均每个社区的工作人员还不到6人。但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平均达41项。最高达176项。平均每人要担负7.5项工作,甚至有少数社区工作人员平均要承担32项工作,1人数岗,不堪重负,在社区几乎没有专职从事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同时,社区资源有限,办公经费捉襟见肘,调查表明,全省91%的社区月办公经费不足1000元,其中约有25%的社区月办公经费不足500元。由于经费紧张,工资待遇低,难以吸引专职人员和专业人才从事养老服务。

四、我省发展城镇养老服务社会化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政府主导”

一是把社会化养老服务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切实纳入民生工程。从各地经验看,政府的推动和引导,必须作为这项工程的初始动力,并贯穿于发动、规划、组织等各个环节和过程。政府要从宏观规划、管理到舆论宣传、政策制定和资金投入上给予大力支持。二是逐步形成制度化的财力投入机制。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逐步建立省、市、县三级政府性资金投入的机制,加大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发挥政府在社会化养老服务业中的引导作用。要从宏观规划、管理到舆论宣传、政策制定予以引导支持,更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老年人口增长速度的加快不断加大对这一事业的投入,对这一事业的财政投入增幅不低于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幅。

三是建立由省老龄办牵头的联系会议制度。社会化养老服务工作不仅需要政府各部门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更要密切配合、实现整体效应。民政部门负责老年事业发展规划、老年事业相关政策制定、规范老年服务业行业管理;卫生部门要把医疗服务和居家养老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在社区层面搞好民政福利服务资源与卫生健康服务资源的整合;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要做好离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从单位转到社区的管理服务工作,开辟社区为老服务公益岗位,为社区养老服务和就业提供政策支持;文化体育部门要加强基层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财政部门要在财力和政策上给予扶持;各级教育部门、妇联、共青团组织要持久深入地开展敬老助老爱老的传统教育,组织各类志愿者服务队伍参与基层包括为老服务在内的社区服务。在政府的主导下要整合现有的福利服务资源,将原属各单位的福利服务设施和活动场所对社区老人开放,实行资源共享,最大程度地发挥现有设施的功效,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二)制定发展规划

省政府及各相关部门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做到未雨绸缪,根据老龄化的程度、养老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制定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战略规划,明确发展目标。要坚持把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和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纳入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部门据此在各项事业发展规划中加以细化、量化,制定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政策、措施,推动我省社会福利事业和社区养老服务迈向新的台阶。建议在城乡规划、建设和旧城(村)改造中,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根据老年人口数量增长和养老需求提高的要求,将老年公寓、养老院、敬老院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等养老机构建设纳入规划,落实建设用地或提供相应的场所。上海“十一五”发展规划就明确把居家养老的服务量化,并列入了指标体系。

(三)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1、实行土地优惠政策。政府要优先安排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用地:凡投资建设为老服务机构,或是政府划拨或低价提供土地,或是把养老机构用地视同于工业园区用地。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用地,经有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后,可以采用划拨方式优先供地;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用地,以协议出让方式供地,土地出让金收取标准按工业企业对待;对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建设养老服务机构的,可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免收土地管理费、土地使用权初始登记等行政事业性收费(证照费除外);乡(镇)村公益性的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用地经依法批准可以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兴办民间养老机构还可以通过对旧厂房、民用设施改建扩建的方式,经规划部门和政府有关部门审批,采取多种形式来解决。我省蚌埠市采用这种办法,解决了民办养老机构的用地问题。

2、认真落实减免对养老机构的收费政策。要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通知》(皖政办〔2006〕68号)规定的我省养老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给予照顾等优惠政策,在执行中确保贯彻落实。

建议免收或减收兴办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建设的城市建设配套费用。免收或减收的城市建设配套费用包括建设养老服务机构的征地管理费(市留成部分)、重点建设统一征地预备费、工程定额测定费、白蚁防治费、绿化费、供水工程建设资金、人防建设费、城镇垃圾处理费。

3、严格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老年服务机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0〕97号)规定,我省制定了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落实。鉴于老年公寓等养老服务机构的兴办投资大、周期长、收益慢,建议在兴办和运作之初的5年内,一律视为非营利的机构,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4、加大金融机构扶持力度。民办养老机构在社会化养老大趋势中,已经成为一支很重要的力量。建议金融机构对民办养老机构及

其建设项目的信贷投入,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并提供优惠利率。对于规模较大、前景较好、市场急需的养老服务项目,财政部门应给予必要的贴息贷款并配合做好担保机构的协调工作。

5、实施政府补贴。建议对民办养老机构安排财政资金按床位规模或床位入住率分或一次性给予资金补贴。要在降低准入门栏的同时,以切切实实的措施和看得见的物质支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养老机构建设,帮助民办养老机构得以生存和发展。这也是外省市普遍的、行之有效的做法。

(四)促进投入主体的多元化。

发展养老服务业应充分调动各种所有制经济的积极性,除了各级财政作为养老服务机构的投入主体以外,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以投资、承包、租赁、托管、股份制等形式参与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促进养老服务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1、以多种形式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民间组织、企业和个人采取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租赁等方式创办养老服务机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规范管理,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服务团体及社会中介组织,促进民办养老机构快速健康发展。

2、通过募集社会慈善捐赠拓展资金渠道。尊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开展社会化养老服务是对这一传统美德和炎黄“孝”文化的传承和升华,理应受到社会各界、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理解和支持。各类养老服务机构要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拓展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树信誉、立品牌,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募捐、认养、认供、认捐活动,即满足了有识之士的爱心表达,也拓展了养老机构的资金渠道。

3、进一步发挥福彩扶老、养老作用。中国福利彩票具有“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发行宗旨,应当充分发挥福利彩票的社会养老作用。建议提高福彩公益金的“扶老”资金使用比例。近几年,青岛福彩注入养老资金1.2亿元,建立了集养老、护理、医疗、教育、休闲娱乐、艺术进修等为一体的航母级综合养老机构,构筑了青岛市社会养老事业高中低档的全国知名服务品牌。江西省级福利彩票公益金,四年投入4亿元,集中力量支持了农村“敬老工程”的需要,促进了农村养老事业的快速发展。

(五)推动运行机制的市场化

1、深化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内部管理方式改革。通过对用人、用工和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运行机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社会福利养老单位的产权制度和经营方式的改革,依法将经营权以承包、租赁、出让、委托经营、参股等方式转给企业、社会组织或个人以及外资等市场主体,由其按照自主经营、自负营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原则为老年人提供无偿、低偿和有偿服务。逐步实现由政府举办养老服务机构为主,向由政府与社会力量多元化投资主体兴办转变。

2、调动社会力量,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兴办以老年人为对象的老年生活照顾、精神慰藉、家政服务、心理咨询、康复服务、简单就医、水电维修、紧急求援等,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鼓励和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创办家庭养老院、托老所,以创业促就业,并积极提供各种服务。鼓励和支持慈善机构民间组织兴办养老服务机构。鼓励和支持外资企业进入养老服务机构和养老产业,以形成多种力量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事业的新格局。

(六)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

社会化养老服务涉及生活照料、精神慰籍、心理调适、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紧急救助等方面,从业人员需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同时,社区组织要倡导、引导广大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化养老服务活动,变消极、被动养老为积极养老,建立老人自我养老服务队伍,因此,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必须实行专业化队伍、志愿者队伍和老人自我养老服务队伍相结合的养老服务队伍。

1、要引进专业人才,注重对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和储备。要利用我省现有的相关院校社会学专业,培养、培训高素质的社区为老服务管理和服务人才。要打通高校毕业生进入社区工作的通道,通过招考、招聘和定向培养,吸收一批年轻优秀的人才充实到社区养老服务事业。同时要加强对从业人员职业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规范服务标准,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

2、专业人员队伍要与再就业工程相结合。通过招聘社区下岗失业人员,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为社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护理和陪护专业化服务,满足老人的不同需求。

3、整合社区人力资源,大力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在当地共青团、妇联组织和大专院校的支持下,通过开展和谐社区、共建家园等活动,努力造就一支由党员、干部、学生等组成的专、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相结合的社区志愿者队伍。

4、建立起一支老人自我养老服务队伍。利用老年人同老年人容易沟通的优势,结成助老服务对子,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服务自己,这是变消极、被动养老为积极养老、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重要途径。建议社区积极组织由低龄老人和中龄健康老人为高龄、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老人服务的队伍。社区可采取一定的方式,将老年人养老服务活动作为“养老储蓄”记载下来,待其本人到达一定年龄后,可以免费享受相同的服务时间,形成一种“人人付出,人人享有”的良性养老服务循环机制。同时还聘请一批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参加社区管理服务工作。

养老服务社会化,还需要加大社会宣传,创造一个全社会参与、人人关注养老服务的良好氛围。并充分整合社会养老服务资源,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手段,在我省城镇社区都能搭建一个功能齐全、服务完善,能够满足社区所有老人养老服务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平台。

《安徽省城镇养老服务社会化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组

课题顾问:朱维芳

课题指导:侯世标 戴培昆

课题组长:辛朝惠 严方才

课题组成员:凌宏彬 段贤来 何宏葆 高勇 夏波 常小美

上一篇:适合十一月的文案下一篇: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目标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