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养老制度

2024-06-02

社会养老制度(共12篇)

社会养老制度 篇1

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基本上是按照城乡有别、企业先行的原则分层次展开的。目前, 城镇企业已经统一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并正在积极发展企业补充保险 (企业年金)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尚未出台统一的办法;农村养老保险还在进一步探索之中。本文对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模式:本质属性和中国特色

长期以来, 中国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而农村社会发展这条腿更短。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公共服务严重不足, 是农村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 也是农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就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而言,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年轻农民外出务工人数不断增加, “空巢家庭”、“老年村”问题开始出现, 而且农村人口老龄化快于城市, 这对依靠家庭保障、土地保障及国家救助的传统农村家庭养老模式提出了挑战, 其可能造成的各种社会矛盾不容忽视。

中国农村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或者说,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模式是什么?本文认为, 未来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必须遵循社会保险的基本规律和要求, 充分借鉴世界各国社会养老保险运作的经验和做法, 同时, 必须考虑到中国的具体国情和中国农村的特殊性, 建立富有特色、切合实际的制度体系。

(一) 未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本质属性

本文认为, 未来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本质上应是一种社会保险, 必须坚持社会保险运作的一般规律。 (1) 非营利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非营利性保险, 它不以营利为目的, 而以实施社会政策为目的, 不能以经济效益的高低来决定项目的取舍和保障水平的高低。如果其财务出现赤字影响运作, 国家财政负有最终责任。 (2) 强制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属于强制性保险, 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 其缴费标准、待遇项目和保险金的给付标准等, 均由国家或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统一规定。 (3) 普遍保障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于农村居民具有普遍的保障责任。

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来看, 必须坚持以下一些原则: (1) 因地制宜, 量力而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必须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特殊情况, 必须要与国情、国力相适应, 与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2) 统筹兼顾, 合理规划。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建立、发展和完善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因此, 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做到统筹兼顾, 既要重视其普遍保障性, 又要考虑到国家的财政经济状况;既要照顾重点, 又要兼顾到各地区的利益分配。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 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社会保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资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社会保险事业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社会保险事业。”“国家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严格监管。”这些规定体现了社会保险的一般规律和原则, 也是建立和完善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必须遵循的要求。

(二) 未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中国特色

中国是农业大国, 三农问题非常复杂, 农村情况千差万别, 决定了在中国农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必须要从实际出发, 考虑到各种特殊情况, 符合中国的国情, 特别是要符合农村的现实情况。

总的来讲, 未来中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必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方针, 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广覆盖, 就是要应保尽保, 把所有农村居民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范围, 从制度上根本解决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 打破城乡二元分割, 体现社会公平正义, 使广大农村居民拥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生活的更有尊严。保基本, 就是要实事求是, 量力而行, 充分考虑到国家财政承受能力和中国农村的特殊情况, 不要脱离实际、盲目追求高标准, 保障水平不能过高, 要从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水平起步, 逐步提高标准。可持续, 就是要求国家财政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投入和补助必须是长久的、持续的, 国家财政负有最终责任。

在世界上农村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一项前无古人的重大探索。中国疆域辽阔, 各地发展水平不一, 要实现农村社会养老全面覆盖, 需要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这项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需要做好顶层设计, 在中央确定的政策框架下坚持先行试点和农民自愿的原则, 因地制宜, 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水平、集体经济实力和农民收入水平等实际情况, 制定具体办法和试点实施方案, 取得经验后逐步推进。

(三)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

2008年1月, 中央1号文件提出,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明确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鼓励各地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2008年10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 要“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 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首次明确了建立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指导思想、目标模式和基本思路。

2009年2月, 中央1号文件要求, 抓紧制定指导性意见, 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009年8月, 国务院召开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 部署在全国10%的县市先行试点, 十年内基本实现全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随后, 2009年9月, 《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国发[2009]32号) 颁布。一场亘古未有的变革在全国广袤的农村展开。这是中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迈出的历史性一步。

2010年10月28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该法总结新农保试点取得的宝贵经验和做法, 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出了规定, 将其上升为国家法律。该法第20条规定, 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第21条规定,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 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 按月领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近两年来, 全国各地按照国发[2009]32号文件的要求, 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 积极探索, 新农保试点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截至2010年底,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农业人口约1.8亿人。 (1) 以重庆为例,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将城乡居民统筹考虑, 把农村居民、城镇没有养老保障的老年人, 以及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还有困难的部分灵活就业人员全部纳入覆盖范围。截至2010年底, 全市实际参保人数达到了770万, 包括城镇老年居民、城镇职工、农村居民。全市已有30个区县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 试点面达到了75%, 比全国平均试点面超出了52个百分点。国家预计在“十二五”规划末期实现农村养老保险的全覆盖, 而重庆将在2011年提前四年实现全覆盖, 确保全市农村60岁以上老人每月领到不少于80元的养老保险金, 使300多万农村老人老有所养。 (2)

二、“养老不犯愁”: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

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这是千百年来普遍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但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乃至工业化初期, 广大农民主要还是依靠子女和土地养老。在过去很长时间中, 限于国家的财力, 农民的养老保障主要也只能靠土地、家庭和集体组织解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 农民的养老保障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前些年, 有些地方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 已对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开展了一些局部性的试点, 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些局部性的试点主要是在经济较发达、农村集体组织较有实力、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进行, 在其他地区难以推行。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是由国家财政来全额支付农民的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 这就可以使经济不发达乃至贫困地区的农民也能纳入新农保制度之中, 从而使全国农村居民都有了社会养老保障。农民在实现“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的基础上, 再加一句“养老不犯愁”, 从而逐步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对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巨大作用。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对亿万农民发出国家将为他们建立由财政全额支付的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这一信号, 使他们老有所养。农民无后顾之忧, 就会敢于消费, 这对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无疑将产生强大而持久的动力。

2.从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来看, 建立新农保制度, 就实现了城乡居民在社会养老保险方面的制度平等, 随着经济发展、国力增强, 就可以逐步缩小乃至最终消除城乡居民在这方面的差距, 这对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做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无疑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

3.从农村当前的新情况来看, 建立新农保制度, 有利于化解农村社会中的各种矛盾。首先, 它将极大地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经济自立能力, 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增强他们对生活的自信心;其次, 它减轻了子女的经济负担, 在相当程度上避免了因经济利益引发的家庭矛盾, 从而有利于形成敬老爱幼的风气与更为和谐的家庭关系;最后, 它将有效化解一些农村集体组织无钱办事的困境, 使它们能够集中有限财力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从而形成文明的乡村风气与和睦的邻里、干群关系, 有利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方案简析

(一)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方案的基本内容

1. 基本原则。

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

2. 任务目标。

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 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 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 (市、区、旗) , 以后逐步扩大试点, 在全国普遍实施, 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3. 参保范围。

年满16周岁 (不含在校学生) 、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 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

4. 基金筹集。

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1) 个人缴费。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五个档次, 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 多缴多得。国家依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2) 集体补助。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 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3) 政府补贴。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 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 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地方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 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 可给予适当鼓励, 具体标准和办法由省 (区、市) 人民政府确定。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 地方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

5. 建立个人账户。

国家为每个新农保参保人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 集体补助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 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 全部记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目前每年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

6. 养老金待遇。

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支付终身。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 对于长期缴费的农村居民, 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 提高和加发部分的资金由地方政府支出。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 (与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 。参保人死亡, 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 除政府补贴外, 可以依法继承;政府补贴余额用于继续支付其他参保人的养老金。

7. 养老金待遇领取条件。

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 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新农保制度实施时, 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不用缴费, 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 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

8. 待遇调整。

国家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 适时调整全国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

(二)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主要特点

与以自我储蓄为模式的“老农保”相比, 新农保的制度创新, 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 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二是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 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新农保制度的这两个显著特点, 强调了国家对农民老有所养承担的重要责任, 明确了政府资金投入的原则要求。归纳起来, 新农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基本性、公平性、普惠性。

1. 基本性:

为农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从基础养老金的概念可以看出, 政府提供的是一种基本保障。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的标准不会太高, 因为要达到广覆盖的目标, 在现有国情下, 只能是一种基本的保障, 这样才能保障财政资金的可持续投入。这种保障标准不可能一成不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 保障水平会稳步提升。

2. 公平性:

基础养老金标准相同。中央政府提出, 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给予全额补助, 对东部地区补助50%, 这样, 无论在发达地区还是贫困地区, 无论集体经济组织有无能力补助, 同一地区参保农民将来领取的基础养老金水平是相同的。由于新农保刚刚起步, 这样的规定能够较好地体现公平。不过, 未来新农保制度应该根据不同地方的生活标准来进行调整, 让各地农民享受到相同的生活水平。此外, 中国城市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比较完善, 但是农村居民养老一直处于制度缺失状态, 随着新农保制度的建立, 农民逐渐可以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社会养老保险, 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 这也体现了新农保的公平性。

3. 普惠性:

农民年满60岁均可享受。中央政府提出, 对已经年满60岁的农民, 只要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参保缴费, 就可以直接享受最低标准的基础养老金。这就意味着过了这一年龄门槛, 不分天南地北, 不分男女, 农村老年人都可以直接享受到最低标准的基础养老金。这体现了新农保的普惠性, 而这种普惠性可以使这项制度得以迅速建立起来。另外, 这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有助于消除老年贫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 老年贫困问题愈加明显。为所有农村居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有助于改变农村生活方式。

(三)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难点及对策

建立新农保制度, 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任务。能否顺利推进和完善这项制度, 取决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取决于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支付能力, 也取决于农民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新农保推进工作还面临大量棘手的问题, 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1. 部分农民参保意识有待增强。

一些中青年农民认为养老问题离自己还很遥远, 对参保关心程度低, 存在观望心理。新农保是为农民谋福利的。一方面要加强宣传, 让农民充分理解参加新农保的好处, 使这项重大惠农政策深入人心, 使符合条件的农民在理解的基础上自觉自愿地参保缴费。对广大农民来说, 新农保是一个前所未闻的新事物, 要允许他们有一个理解过程。试点时, 不能搞强迫命令, 不能片面追求参保率。另一方面要让农民见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养老保险要到未来才受益, 交了钱要到规定的年龄后才能领到养老金, 这个时间差往往会使许多农民心里不踏实。对已经年满60岁的农民, 只要他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参保缴费, 就可以直接享受最低标准的基础养老金。这个立竿见影的做法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2. 部分地区地方财政补助资金不到位。

建立新农保制度, 关键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相结合的基础养老金必须到位, 地方政府对农民个人缴费的补助必须到位。国家财政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 是实现“保基本”目标的基础。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 是实现“广覆盖”目标的支撑。从农村当前情况看, 不少地方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际上没有多少能力对参保农民进行补助。部分农民个人缴费也有一定困难。由地方财政对所有参保农民给予缴费补贴, 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保险费, 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农民给予适当鼓励, 有利于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 有利于帮助困难群众参保, 也有利于增加个人账户积累。

3. 基金管理工作亟待加强。

农村居民居住分散, 新农保基金管理环节多、在途时间长、金额大, 存在安全隐患。基金如何归集、应由哪一级集中管理、如何保值增值等都需要认真研究和切实加以解决。有关主管部门应抓紧研究制定农村养老保险财务制度, 明确农保基金的性质、基金管理的原则、账户、科目设置和记账方法, 统一相关票据。

4. 经办力量严重不足。

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在制度运行初期已显现出难以满足经办业务的实际需要。对全国农保经办机构队伍建设情况的调查显示, 2 209个县级市中有1 267个建立了农保经办机构, 占57.4%;29 378个乡镇中, 共有4 137个建立了农保经办机构, 占14.1%。农保经办业务主要由县 (市、区、旗) 、乡 (镇) 和行政村三级经办, 而恰恰这三级经办机构力量十分薄弱。

5. 经办手段比较落后, 业务流程不统一。

不少地方经办工作还以手工操作为主, 经办成本高、效率低。目前全国没有统一的系统软件和网络建设规划。另外, 各地的新农保经办管理模式不统一, 操作流程差别较大, 增加了管理成本和难度。为此, 要加快农保信息系统建设。

摘要:未来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本质上应是一种社会保险, 必须坚持社会保险运作的一般规律:非营利性、强制性、普遍保障性。同时, 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 特别是要符合农村的现实情况,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方针, 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基本性、公平性、普惠性。新农保推进工作还面临大量棘手的问题, 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社会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1]孙祁祥.保险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7.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N].新华社, 2008-01-30.

[3]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N].新华社, 2008-10-19.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N].新华社, 2009-02-01.

[5]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Z].国发[2009]32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五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Z], 2010-10-28.

社会养老制度 篇2

沈建张汉威

一、德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国家,有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2007年,德国的人均GDP为4.63万美元。社会福利支出占当年财政预算支出的25%,占GDP总额的1/3。养老金支出占整个社会福利支出的50%。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通过联邦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最早制定的《工人疾病保险法》距今已有125年的历史。以后又陆续不断补充完善创新了相关法律法规,1884年实行了《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了《养老金保险法》。经过100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包括社会保险、社会赡养、社会救济和社会补贴在内的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体系健全、完备成熟、执行有序的社会保障制度。而养老保障是其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德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主要依靠“法定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来实现。

法定养老保险是联邦政府的一种强制险。每一个雇员、企业、团体必须在法律规定下定期投保。投保项目包括:(1)退休金。(2)丧失劳动能力。(3)死亡。目前的缴费比例为雇员工资的19.9%(税前),雇主和雇员各负担50%。而当雇员收入低于某一限额时,则由雇主单独缴付。法定养老保险每年能获得占当年总支出20%的国家补贴。它采取“转移分摊原则”来进行收缴和支付,即在职雇员交纳的养老保险金用于支付退休雇员的养老金。领取数额是根据退休者退休时的工资和工龄计算,最高限额为退休时工资的75%。目前,退休雇员领取的法定养老金占工资比例平均为53%。

补充养老保险又分为企业养老保险和私人养老保险,均属于自愿性质的养老保险,后者主要适用于自由职业和手工业者,且都能获得国家补贴和制度上的保障。如德国政府规定,开办企业养老保险的雇主,有义务向担保机构养老保险基金会投保,以防止一旦企业破产,企业养老保险金的支付落空。目前,德国企业养老保险对劳动力的覆盖率已达到65%,补充养老保险占养老金支出的15%,成为养老保障制度中重要的补充部分。

德国养老保障制度还有另一大特色。除了从资金来源、支出分配上确立一套较为完整严密、具有前瞻性的养老保险制度外,德国政府还从人文关怀、社会关爱、康残互助、全员护理的视角和现实需要出发,切实采取措施,认真着手解决养老保障制度中日益突出的“人力需求”矛盾。

首先,从个人消费支出上预留空间。从1995年开始,德国根据社会需求,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增加了一个新险种——护理保险。每月交纳的护理保险费为雇员工资的1.7%,由雇主和雇员各缴50%,并规定凡参加法定医疗保险者必须同时参加护理保险。目前,德国参加法定医疗保险人口的覆盖率已达90%以上。德国法律规定,凡雇员加入法定医疗保险,其赡养人口则也视为同时加入。因此,德国的医疗保险和护理保险几乎可以覆盖全社会的人群,有效地减轻了中低收入家庭在未来步入老龄阶段或遭遇病残时购买护理服务的经济负担,切实有效地保障了老年人和病残者应该享有的基本护理权利,体现了一种社会公平。

其次,适时推出一项叫做“储存个人服务时间”的制度。凡年满18岁的公民,均可利用公休或节假日义务到老年公寓、老人院和老年病康复中心提供各种护理服务,不拿报酬,但服务时间

可随时储存在服务者个人档案中,以备将来自己需要接受护理服务时,将这些服务时间提取出来免费享用。这项制度深受德国公众欢迎,因为它既避免了年轻公民人力资源的浪费,增强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也为年老和病残公民的自我救助提供了一种选择。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转移支付”原则在人力资源合理分配使用上的具体应用。

二、德国养老保障制度的调整

同所有发达国家一样,德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延长。但同时也存在人口出生率下降、总人口呈现负增长、劳动力价格猛涨、人力资源日益匮乏的现状。长期的高福利政策导致高失业率,高失业率又造成社会福利开支增加引发的庞大的政府财政赤字。高赤字逼迫政府采取高税收政策,高税收最终带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纳税减少—失业增加—社会福利负担加重的又一轮恶性循环。据统计,2006年,德国财政赤字约为395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其中,养老保险缺口就达60亿欧元。根据联邦统计局发布的调查报告:到2050年,德国人口将从现在的8200万下降到约7000万,其中50%的人超过50岁,30%的人超过60岁。预计到2040年,将由2个在职人员供养1个退休人员。养老金入不敷出的局面日趋严重,不断加重国家、企业和个人的负担。面对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压力,德国政府已逐渐意识到需要逐步调整现行的养老保障制度,以便未雨绸缪。其具体做法是:

1、提高法定养老保险个人交纳比例。从2030年起,法定养老保险占雇员工资的交纳比例将从19.9%提高到22%。

2、降低退休雇员领取法定养老保险金占其工资的比例。自2003年开始,退休雇员领取的法定养老保险金占其工资的比例将从53%降为43%。

3、提高补充养老保险在养老金支付中的比例。德国政府计划在未来支付的养老金中,补充养老保险占的比重将从近期的15%,上升到30%。

4、延长雇员的工作年限。到2012年,政府准备将男女雇员的退休年龄从现在的65岁推迟到67岁。这样,既可以增加法定养老金的有效供给,又可减少养老金的实际支出,可谓一举两得。

5、提高享受法定养老保险的投保年限。过去只要投保5年以上,即可在退休时享受养老金。现在则规定必须投保35年以上,方能享受养老保险金。

6、联邦政府每年拿出700亿欧元补贴养老保险基金,同时提高生态税补充养老基金。

总之,在世界经济步入衰退、本国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为了继续维持高福利、高工资、高税收的国民收入分配体制,德国政府采取的这些缓解人口老龄化危机的举措是否有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和验证。

三、德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特点和启示

1、政府部门的设定和职能划分科学合理。是否“有人专管”,并且保持主管部门的长期相对稳

定,是能否产生好的相关政策和制度的重要前提。德国联邦政府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政策的制定,分别由联邦社会保障部、劳工部和卫生部负责。诸多社会保险的具体实施和运作,则由具有法人地位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负责。联邦下属的16个州政府除了设有内政、财政、文化、经济、教育、工商、法院等部门外,均专门设有社会保障部。各州政府社会保障部又设有家庭保障、工作保障、健康保障、社会保障、保障法律制定和办公室等6个部门。这种专门专管体制的建立有效地保障了政策制度的高效运行。

2、机制灵活,分工明确。政府除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政策、制定标准、规范运作、提交法案经联邦或州议会通过施行外,凡是能由社会团体、企业和私人承办的社会保障事项,均按市场经济的规律、规则和方式办理,各司其职,从而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3、体系健全,防患未然。目前,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由5个部分组成:养老(退休)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事故保险、护理保险。不但险种门类齐全,囊括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而且内容详尽,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如在养老险里还包括一项残疾险,规定如果投保人的身体发生伤残,经医学和社会保障部门证明每天不能坚持连续工作3小时,即可享受该险。但必须在此之前连续投保此险5年,并且不少于连续3年付全额保费。另外,养老险的赔付还包括了投保人突然发生的死亡费用和死亡前发生的医疗费用,以及配偶亡故的险额继承和子女的抚养险额等。

4、收支分开,服务畅通。各种社会保障资金的收缴工作,由设立最早、服务网络最广泛的医疗保险公司统一负责。这些公司一般在收到资金的当天即分转各个保险公司履行支付。同时,提供社会保障的各个服务机构,利用电脑和现代互连网技术,随时提供便捷的信息咨询和查寻服务。

5、政策前瞻,覆盖面广。德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和调整都是基于及时对社会人力资源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进行精密的数据收集和深入系统的科学分析,对比它与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相互依存、承载关系,从而提出的一种试图解决人类与自然、人类与社会、自然与社会和谐共处的法律方案。因此,它具有预见性、针对性、可靠性、稳定性、包容性和科学性的突出特征。

德国养老保障制度作为其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经济的持续、繁荣、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安定和谐,倡导公平公正的社会理念,缓解雇佣和社会矛盾,完善其社会法律制度,发挥了巨大作用。

四、对我国养老保障体制的政策建议

目前,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均大致包含三个组成部分,即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前两项主要针对生活在社会贫困线以下的低收入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和由他们扶养的未成年人,基本只能靠政府补贴和社会捐助支撑,支出远远大于收入或只有支出没有收入。只有最后一项才是社会保障体制的核心内容。为了达到持续的良性循环效果,它要求资金总体上必须收支平衡,保值增值。它面对的是社会主体。而养老保障只是社会保障的一个分支:社会保险中的子系统。并且,社会保险中的其他险种都与养老保障问题有关联性,法定养老保险则是养老保障的主干。

我国的情况相对复杂。尽管2007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2557美元,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起步晚、差距大、较贫穷、较落后、资源少、负担重、潜力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一定是和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养老保障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以改革开放为标志,大体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国家于1951年颁布了《劳动保险条例》,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国有企业职工在养老、疾病、工伤、残疾、死亡、生育等方面都可得到保障。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农村实行以五保供养、困难户救济和合作医疗为主要内容的救助制度。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的改变,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养老保障水平也逐步提高。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以新型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五保户供养、救灾和抚恤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到2007年年底,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过5400万人;参加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突破2亿人。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达到1.07万亿元,近几年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全国社会保障支出已占财政支出的20%左右。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累积4140亿元。2005年国务院做出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扩大到11个省份,18个省份实现省级统筹。从2005年开始,国家连续3年调整企业退休基本养老金水平,月人均从714元提高到963元。《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第一次以国务院名义发布,并将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首次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纳入。2008年3月国务院又批准开始在全国进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尽管获得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无论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现实需要相比,仍相差悬殊,而且形势越来越严峻。按照联合国人口发展署标准,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超过该国总人口的7%,即表明进入老龄化社会。令人遗憾的是,还没有步入发达国家行列,我国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2007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53亿,占人口总数的11.6%,而全国有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仅为4900多万人,还有超过2/3的60岁以上老年人没有任何形式的养老保险。据统计和测算,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我国人口政策失误造成的生育高峰的滞后影响,2050年我国将迎来人口增长最高峰。这意味着2050年以前,我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人口总量和老龄人口总量增长双高峰局面。这必将对人民生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为了认真对待挑战,借鉴德国经验,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供有关决策部门参考。

1、养老保障制度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策大制,要统筹安排。应尽早从长计议,精心谋划,科学测算,跟踪反馈,适时调整,先城后农,专部专管,监督有力,落实到位,抓紧立法。

2、养老保障制度的政策制定和调整应科学有据。制定政策和制度应沿着公开、科学、民主、法制的轨道进行,按照政府部门、专家、公众三结合的方针,力争做到既量力而行、科学规范,又有承受能力。一个制度对社会主体要有公信力和吸引力,才会有生命力。据了解,目前我国的养老、医疗、失业和工伤四项社会保险的缴费率占城镇职工工资的40%—50%,其中,养老保险高达28%。而根据《2004年全球社会保障》统计,发达国家养老保险缴费率大体处于10%—20%之间。过高的缴费率和监管法律的缺失,助长了逃缴现象的发生,使保障制度覆盖率低或形同虚设。养老保险应采取专项严格立法的办法。

3、养老保障制度应更加关注并确保弱势群体。对于在市场经济推进过程中遇到的产业结构升级或调整造成的困难企业、破产企业职工,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雇员,特别是在城镇有临时工作的农民工,都应享有可靠而稳定的基本保障。专管部门应密切关注经济情况发生的变化,做到提前有预案,事后及时查漏补缺,补充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4.经济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现期,社会保障要注意定期保持动态平衡。法定基本养老保险费率应与国家GDP和CPI保持一定的正相关性,使其与国家宏观经济长期规划一样,做到5年一大调,每年一小调,形成制度。这样,才能及时缓解矛盾,减少人为因素。

5、开源节流,扩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4140亿元的社会保障基金积累与我国十几亿人口相比,显得很少,使用起来未免捉襟见肘。国内已有专家学者建议:将每年国家和地方财政增收部分的40%、各级土地转让包括农村土地商业开发出让收入的30%、国有企业上缴红利中的30%转入社保基金。通过立法作为全国统一的社保积累,从而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社会保障体系。实际上,还可想更多的办法补充社保基金,如借鉴国外先进办法改革税制,改变个人所得税报收方式,完善分项税制,强化征管,使高收入阶层收入透明、纳税公开,堵塞税收征管漏洞。对违纪违法查出的不明来源收入和资金,没收后直接计入社保基金。

6、尽快开设法定护理保险,推广“个人服务时间存储”制度。在一个人均收入很低并已进入老龄化的国度,如何就地解决日益突出的护理费用过高与护理需求增大的矛盾、人力资源浪费与人力资源短缺的矛盾,德国的经验值得重视和推广。很多发达国家都鼓励学生从小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义务服务活动,在社区免费帮助老年人、残疾人,甚至把这种活动列入各个年级段的必修课内容,达不到要求不准毕业,甚至将它视为评判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指标。我国城市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而独生子女通常缺乏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7、尽快建立国家公务员养老保障制度。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具体针对国家和地方公务员的法定养老和医疗保险、保障制度,应及早添补,以提高保障水平,减轻国家负担。要制定统一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办法,明确公务员养老保险的权利与义务,规范其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管理和资金来源等。可以考虑,公务员养老保险由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和公务员补充养老保险两部分构成,其中,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执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统一政策,公务员补充养老保险则用来弥补基本养老保险与离退休费之间的缺口,并使公务员养老保险的替代率适当高于社会其他人员,以吸引优秀人才并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

农民工养老社会保险制度评介 篇3

【关键词】 农民工养老保险社会保障

一、引言

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民工包括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一部分是外出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狭义的农民工主要是指后一部分人。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狭义农民工的数量为1.2亿人左右,广义农民工的数量大约为2亿人。2004年以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重要主体的农民工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问题,尤其是农民工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养老保险也称为年金制度,是国家依法强制实施、专门面向劳动者并通过向企业、个人征收养老保险费形成养老基金,用以解决劳动者退休后的社会保障问题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养老保险是整个社会保险体系的核心,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也从其社会保险项目的制度化为起点。2006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等一系列重要文件,都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原则要求,特别是对制定农民工的社会养老办法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总的指导思想是“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并能够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很多地方政府根据中央的政策精神和当地的情况,制定了地方性法规,规定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具体政策措施。

不少学者对此作了调研,从不同的角度,把全国各地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概括为不同的制度模式。本文主要对有代表性的三类制度进行评介:一是执行现行城镇社会保险制度,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实行同等缴费、享受同等待遇。例如,广东省深圳市。二是在现行城镇社会保险制度框架内根据农民工的情况适当降低门槛。例如,浙江省杭州市。三是实行单独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例如,上海市。

二、三种典型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

1、城保制度

城保制度是指将农民工纳入统一的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以深圳市为例。深圳市由于外来人口比重较大,所以也是较早探索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城市。早在2000年就将农民工纳入城镇养老保险体系。2002年7月出台了新条例的《若干实施规定》。新条例及其实施规定对非本市户籍员工的基本养老保险的主要政策有:以员工的月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缴费基数的变动幅度在本市上年度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员工缴5%,企业缴8%,员工个人账户为缴费工资的11%,其余部分(2%)计入共同基金。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累计缴费满15年,且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的前5年在本市连续缴费的员工在本市按月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但缴费年限不足的非本市户籍员工,以及退休前调出或辞工离开本市的员工,个人账户积累额可以转移或退还员工本人。2006年新的社会养老保险条例给付条件作了修改,首先取消了农民工退休前5年必须在深圳连续缴费的限制,从而使他们和深圳户籍员工享有同等的退休养老权利。其次,新的条例规定,对于达到退休年龄、不满缴费年限的农民工,退休时可以申请一次性领取个人账户积累额和一次性生活费,终结在本市的养老保险关系。这样的制度安排相比原来的规定更具公平性,它使农民工在退休后能分享到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2、双低制度

双低制度是指对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采取“双低”,即低门槛准入、低标准享受的办法。以杭州市为例。浙江省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经历了两个阶段。2003年前浙江省农民工参保主要是按照1997年和1998年该省有关文件的要求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制定了《浙江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和《浙江省失业保险条例》,把农民工纳入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范围。2003年在《关于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低门槛准入,低标准享受”办法的意见》中确定了“低门槛准入,低标准享受”的政策思路。并将农民工养老保险的企业和个人缴费比例分别降至12%和4%(城镇职工为22%和8%)。作为沿海的发达省市,杭州市外来农民工规模这几年呈现逐渐增长态势。为了进一步规范操作、扩大覆盖面。2006年11月杭州市又颁布《杭州市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低标准缴费低标准享受试行办法》,于是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又多了一种制度选择。杭州市“双低”办法虽然也秉承了“低标准准入,低标准享受”宗旨,但是在制度内容上,与上述强制性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条例有所区别,它以自愿性为原则。同时在对象、基金来源、待遇给付等方面它也有着自己特点:第一,参不参保听凭自愿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同,是否参加“双低”办法养老,农民工可以自愿选择。第二,政策选择更多元。有的农民工,打工企业已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以继续按职工养老保险方式参保,也可以重新向单位申请按“双低”办法参保,两者可选其一,个人账户里的钱合并计算。第三,制度间转接更灵活。如果按“双低”办法缴了费,后又要求改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双低年限可折算,如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到了法定退休年龄(男60周岁,女50周岁),又想按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享受待遇,也可以把参加“双低”办法的缴费年限,折算成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一办法缴费年限。第四,制度的地区间转移提供了3种选择:可转移、可保留、可以一次性提前支取。

3、综保制度

综保制度是指对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外来务工人员或非城镇户籍职工实行综合保险。现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市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有关规定,可见于《上海市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暂行办法》,准确的说无论从对象的界定(外来工不等于农民工)还是制度的内容来看,它都不是一个专门针对农民工养老保险的专门法规。该办法于2002年9月1日开始实施,2004年进行了修改,2005年上海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发布修改后的实施细则。该办法尽管目前仍倍受争议,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它改变了上海农民工养老保险缺失的状况,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进入上海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其相关规定如下:第一,参保对象为“外来从业人员”(包括有单位和无单位)和使用外来从业人员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包括外地施工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农民工属于该制度的覆盖对象,并且从目前参保人员的结构上来看,农民工也占了大部份。第二,基金来源上。上海市综合保险确定了个人不缴费的原则,单位的缴费基数为上海市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60%。工伤、住院、和老年补贴三项合计缴费比例为12.5%(其中养老保险为7%),外地施工企业的缴费比例为7.5%。第三,待遇享受上。上海市综合保险规定,用人单位在三年内为其使用的外来从业人员累计缴费满十二个月者,即可获得一份老年补贴凭证。其额度为实际缴费基数的7%。外来从业人员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0周岁时,可以凭老年补贴凭证一次性兑现老年补贴。从待遇水平看,综合保险由于缴费水平低,因而待遇水平也较上海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低。第四,制度衔接上。上海市综合保险由于利用商业保险作为待遇支付平台,因此在账户的地区转移上具有一定优势。但是由于在筹资模式上采用了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同的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模式,因而与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间的转接是该制度存在一个大问题。并且综合保险的直接管理机构为上海市外来劳动力就业管理中心,而城镇养老保险的管理机构为上海市社会保险管理局,二者在管理机构与管理机制上都有所不同,这无疑也给两种制度的衔接带来了困难。在上海市综合保险制度的有关规定中,并未对制度间的衔接作具体规定,这也是它招至微词的重要原因。

三、现行制度的不足

从中央政策层面看,虽然制度规定并没有排斥农民工,但是,中央政策规定只是框架性和原则性,没有明确的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没有强制性,对地方和企业没有约束力,而且允许农民工退保,这不利于农民工的养老。对于各种制度给农民工养老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但我们更应清晰看到: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出现的农民工“退保潮”现象就从某些方面反映了现行的各种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缺陷或不足之处。

1、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不适应农民工的高流动性

现有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无法适应当代农民工需求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农民工流动性高,以及流向不确定,从而导致养老保险断续或无法转移。我国农民工流动频数大,流动以跨省际为主,这说明我国农民工就业极不稳定,频繁流动,工作岗位变化快,工作周期短,必然要求养老保险与其流动而流动,但是,现行各种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基本不同,无法衔接,无法与农民工这种高流动性相适应,使他们的养老保险处于“建立—解除—再建立—再解除”这种尴尬的循环局面,繁琐的转移程序,最后导致养老保险无法转移而退保终止。

2、农民工收入普遍偏低,缴费负担重

农民工的流动性高自然导致其工作不固定,收入自然也不稳定,甚至会处于暂时性和较长时间收入中断,所以收入普遍偏低。假设使用“纳入城镇养老保险制度”,一半以上月工资达不到城市职工月收入的一半的农民工,是无法以城镇职工工资收入水平缴纳保险费用的,最后只能导致农民工对养老保险望而却步。

3、缴费年限的持续性难以保证

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规定,农民工在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累计缴纳满15年以上,可按规定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现实中要达到如此长的缴费年限,再加上可能还要等上几十年才能享受到保险金,对经济收入偏低,甚至没有正常保证的农民工而言十分不易。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许多農民工既不可能固定于一地就业,也没有耐心、没有信心等待几十年以后去领取一份不确定的养老金,因此,会导致农民工丧失对养老保险的那种欲求与期盼。

四、结语

近些年来,各级和各地政府对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总体上看,当前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仍然很不完善,各种制度模式互不衔接,各自为阵,十分混乱。农民工是一个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的弱势群体,只有给农民工以稳定的、可预期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才能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寄希望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针对不同农民工群体,分步骤、分阶段地推进社会养老保险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最终完成向建立一套能够使农民工老有所养、公平合理的全国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过渡。

【参考文献】

[1] 黎民、赵航飞: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模式新探[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

[2] 李鸥、苗桂祥: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J].天津经济,2006(2).

[3] 曹兴邦:社会保障学[M].科学出版社,2007.

[4] 郑功成等:中国农民工问题与社会保护[M].人民出版社,2007.

社会养老制度 篇4

一、我国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历程及评述

1. 萌芽阶段(1956—1986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家庭养老为主要的养老保障方式。1952年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农民收入的增长,提高了农村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稳固了家庭保障的实力。虽然在这一时期尚未出台有关农村社会养老的政策措施,农村养老以传统的家庭保障为主要形式,政府对于农村养老没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撑,但其仍然对这一问题思考颇多,结合各方面因素为农村养老寻找突破点。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在实践操作中起到了潜在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其中便包括农村养老保障。如《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中有所强调的问题:“农业生产合作社对于缺乏劳动力或者完全丧失劳动力,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残疾的社员,在生产上和生活上给以适当的安排和照顾,保证他们的吃、穿和柴火的供应,保证年幼的受到教育和年老的死后安葬,使他们生养死葬都有依靠。”文中提到的五方面保障,即为此后众所周知的“五保”。一部分无劳动力的农民开始享受到来自国家的福利政策,我国农村养老开始了以“家庭保障为主,五保制度并行”的保障模式,同时我国城乡“二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固化。

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经济在1978年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被家庭经济所取代。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给农村发展带来一系列的变革:商品经济在农村发展起来、计划生育的实施、人口结构的变化等等,这些变化均成为诱致性制度变迁的重要原因。

2. 探索时期(1986—1992年)。

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逐渐缩小,“五保户”再次回到家庭之中,但此时的农村家庭已与往日大不相同———家庭结构大大缩小、家庭价值观念也有了极大的变化,社会中出现了大量的家庭冲突与矛盾,为了缓解农村家庭的养老负担,我国开始探索农村社会养老。1986年10月沙洲会议确定了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主要任务;1987年对于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在全国蔓延开来,在山东、北京、上海等地1 000多个经济条件较好的县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截至1989年底,800多个乡镇建立起以乡镇、村为单位的养老保障制度。

这一阶段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探索,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从中反映出的问题更值得关注。首先,缺乏统筹。农村社保试点是以村镇为单位开展的,只有乡镇办法和村规民约,各村之间制度混乱,注定不能长久维持。其次,资金筹集方式存在问题,大部分农村养老保险资金来自集体,导致集体负担过于繁重,相比之下村民不投入资金只享受成果,违背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原则,这样的筹资方式只会给村集体带来越来越大的资金压力,最终沦于失败。最后,资金的增值方式过于落后,资金增值缓慢,老龄化大潮来临之时会出现资金不足的危险。

3. 曲折发展(1992—2002年)。

1992年民政部颁布《县级农村养老保险基本方案》,此次试点吸取了之前以村、乡镇为单位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教训,走农村不同职业人员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方向。根据《县级农村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的指导,民政部先后在山东省和武汉市发展起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此后,江苏、河北、福建、上海等地也相继发展起来。数据显示,到1997年底,全国已有8 280万农民参加,累计140多亿元,其中55万农民已经领上养老金(民政部《民政事业统计数据》,2002)。

但好景不长,由于银行利率自1996年来连续下调,实际收益达不到投保人目标期望,这个完全靠个人缴费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遭遇极大的压力。直到2002年底,农村参保人数为5 462万人,相较1997年年底参保人数缩减了将近一半。

我国传统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探索过程是社会保障制度第一次变迁中的一部分内容,凸显出典型的路径依赖的特点。路径依赖这一概念源于生物学,诺斯则用来描述以前的机制对当前和未来的影响。首先,由于经济体制的限制,生产系统与社会保障系统无法分离。计划经济时期集中统一的原则下,国家往往将生产和社会保障集中于同一项计划之中,想办法使生产系统实现社会保障系统的目标,没能将社会保障视作单独独立于生产系统之外的、具有自身逻辑性和规律性的制度体系。在1956年前后我国的社会保障可以用“扶贫”和“救灾”两个词语概括,显而易见的是这个时期的社会保障系统被融入生产系统之中了。到了高级合作社完成后,社区性社会保障由于其所带来的报酬递增效应而出现如“五保”供养制度、合作医疗等等为农民的生活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仍可发现各项制度具有路径依赖的特点。其次,二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结构。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不能享受到与城市户口相同的社会保障政策,因此农村养老模式普遍为家庭保障,依靠农村大家庭的分工劳动来保证对老人的养老和对下一代的抚养。农民为了保障家庭养老代代延续仍然坚持养儿防老和土地供养,这种典型的路径依赖时刻制约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与发展。传统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保富不保穷”的筹资完全依靠农民本人的商业保险形式,相较于同时期的城镇则是以个人储蓄和社会统筹相结合的方式,因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只有个人账户,而城镇则有“个人账户+社会统筹”。甚至,缴费标准不贴合实际,农民无力缴纳;到期发放的金额养不起参加保险的农民。

种种缺陷造成了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失败,但也为继续建设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探索提供了颇多启示:第一,应当破除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结构的藩篱,坚持城乡统筹的整体观。在城市和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应当保持结构上的一致性,以保证城市和农村之间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和接续及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保持村与村之间社会保障制度的一致性,以保证农村之间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和接续,农民在农村的流动。归纳起来,我国应当建立全国范围基本一致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各省各地区乃至镇、村都应当包括在制度框架之内,在实践中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实地调整方法手段,努力破除制度上和结构上的城乡差异,实现劳动力的快速流动和人们的便捷生活。第二,确立政府的主导地位。传统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在以村为单位的基础之上,之后吸取教训搞试点“由点到面、逐步发展”,均以失败告终。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定位好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探索中的责任,应当根据试点地区的实际问题提供财政支持、组织实施、管理监督等等。

二、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及评述

从2009年起开展新农保试点工作,国务院出台《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办[2009]32号),凡是在试点地区内的年满16周岁、非在校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农民均可自愿参加。在中央政府的统筹领导下,第一批试点地区新农保工作进展顺利;2010年开展对于西藏、青海、甘肃、云南等贫困地区的第二批试点也初具成效,同年《社会保险法》颁布,为新农保的全面推进提供法律保障。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步入正轨,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越来越具有明确的建制理念和目标定位。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提出到“十二五”末,在全国基本实现新农保和城居保制度合并实施,并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2020年前,全面建成公平、统一、规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其实施成效显著,据人社部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年度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4年末全国养老基金累计结余3.56万亿,其中,城镇职工养老基金累计结余3.18万亿,城乡居民养老基金累计结余3 845亿。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剧,基金规模不断扩大,保障基金安全的任务越来越重,迫切需要强化对基金投资运营的管理和监督。其中,保险资金和养老基金是资本市场投资的长期性基金;而养老基金比保险资金还要稳定,养老基金几十年不用考虑流动性的问题,是发现市场价值和实施价值投资的本源所在。因此,我国对于庞大的基金的风险防控和保值增值出台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一是2015年8月17日国务院发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国发[2015]48号),这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史上的一项大事和重大突破,标志着数以万亿计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即将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横空出世,并将成为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强有力的助推器和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二是2016年3月28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这是首次以国务院条例级别明确社保基金运作规范。《条例》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对基金的筹集、使用、管理运营、监督等环节做出进一步规范,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保值增值。

直至今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第二次变迁仍在进行之中,相较于第一次变迁过程中政府制定政策的随意性、临时性及非连续性的特点,探索出了新制度、新体系——与社会生产系统相分离的具有自身发展逻辑和规律的独立的制度体系,具体表现在:一是新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筹资原则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这种方式既调动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又不至于因为缴费标准过高而使农民望而却步,“缴得起”是新农保保障有效性的要求,也是决定其成功与否的关键。二是制度的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总结第一次制度变迁时的教训,我国开始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地区政府可以在主制度框架内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指导社会保障事业的各项工作,如苏州模式———“农保转城保”和“老年农民养老补贴制度”、北京城乡衔接和转换的养老制度、安徽霍邱的“粮食换保障”等等。通过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民也和城市居民一样开始享受政府带来的关于生活各方各面的保障,提高了地方政府的创新能力,缩小了城乡的二元化差异,便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推广和普及。三是探索新的保值增值途径,加强对基金的投资管理。长期以来,国家对于基金的投资管理不够深入,投资方式只有两种———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这样的投资方式很难保证资金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实现保值,增值就更不必多说。2015年国务院出台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对养老保险基金进行市场化、多元化投资运营,使养老基金成为调控国家劳动力成本的重要工具,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同时,国务院出台的投资政策也有利于养老保险基金的风险防范,避免侵占、贪污、挪用基金及基金贬值等隐形损失的增加,通过明确投资原则及范围等方面的制度保证基金的安全,同时实现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主制度框架大体已经形成,尽管新农保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在运行过程中发现了不少的缺陷:一是农村养老形式单一,具有典型的路径依赖。农村家庭结构越来越小化,从前的四世同堂如今很少能够见到,往往在农村也会像城市一样出现一个家庭赡养四位老人的情况,作为普通的农村家庭无力负担如此沉重的养老任务,这些问题极易影响家庭中老人的生活质量。二是制度本身缺乏法律的支持,虽然我国出台了不少关于农村的发展现状的政策,但不具备法律的强制力,实际操作往往取决于长官意志。三是制度转移衔接不通畅,不同地区的农民保障范围、原则、内容上有极大的差异,造成部分农民心理上的不平衡及政策上的不配合。

三、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

在主制度框架内的修改和完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第二次制度变迁虽已拉开帷幕,但完成之日尚未确定。唯有坚定信念,制定明确的计划和方法,一步步打破路径依赖的影响,在实践中获取成功,在过程里总结与改正。

1. 确立中央政府在新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建设中的主导地位。

一是强化中央政府的立法功能,如上文所述我国有关新农保的法律目前只有《社会保险法》中有所涉及,并没有一部专门针对新农保的法律出台,数亿农民参加新农保没有法律做后盾,大多数农民参保没有积极性,总怕政策变化导致之前交的保险全部作废,怕自己交了几十年新农保到期领取养老金时政府不兑现,怕几十年后发放的养老金数额随着经济发展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其现值小于目前所交的新农保金额,这“三怕”构成了农民不愿参与新农保的主要原因。因此,法律层面上的稳定性和强制性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所急需的,也是参保的数亿农民所迫切希望的,有了法律上的强制性保障,农民才能放心将钱交给经办机构,对于新农保的态度也会随之转变。我国应结合国内外的社会保障发展经验及未来国家发展趋势,尽快颁布《社会保障法》以满足社会各个阶层的不同需求,这是迫切需要的、刻不容缓的,是我国发展到现阶段急需出台的一项法律,否则将制约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安定繁荣。二是强化中央政府的规划、组织功能,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问题上中央政府应当注意防止制度碎片化的同时在主制度框架内给予地方政府适度的空间,明确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整体性和灵活性,使地方政府在统筹工作中充满活力,方法和措施的制定充满创造力和实践性。三是尽快提高统筹层次,目前我国的新农保的统筹层次为县级统筹,层次过低,严重影响新农保的转移和续接工作,降低经办机构的工作效率,浪费时间、精力和资源。因此,政府应出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其相关政策间的衔接办法,加快新农保在不同地区间的转移和续接的速度,并预留制度接口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提供方便,有利于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目标的实现。在此基础上,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包容性,对于不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将其尽量纳入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来,在省级范围内实行统一的衔接办法及基金结算办法,力争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在制度上的全覆盖,使每一位公民都能享受到制度政策带来的保障。

2. 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制度服务。

制度服务是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动力之一。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相配套的各项设施的不断完善与升级改造,使得新农保制度服务相应地获得极高的效率和良好的信誉。优质的服务才能换回人民的满意,人民的满意度高了,政策实施起来自然畅通无阻,加快配套设施的建设能够保证农民更为积极地参与新农保,完善的制度服务亦使农民对于养老金的发放更有信心。强化农民对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制度服务认可,农民对于该制度的需求随之加大,从而增强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动力,促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进程,影响其变迁的方向和路径。一是中央政府应引导地方建立、完善信息系统的建设,信息系统是新农保的一项重要的配套设施,将参加新农保的人员统计起来,方便保存记录和调取资料,政府在信息系统的建设方面应当为地方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和技术帮助。二是地方政府应当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在建立信息系统时,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数据库建立起来之后应实现数据库与公安、民政等部门的无缝衔接与信息共享,便于在工作过程中便捷地实现信息的采集与调取,节省调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在统筹层次内应加强统筹发展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使城市与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趋于统一。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础数据库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信息系统衔接起来,共存与同一个信息系统之中,为以后对于二者数据的整理与统筹留下空余,也为城市与农村人口的流动时新农保的转移和续接提供便捷。四是对经办人员进行上岗培训以培养其较高的业务素质,经办人员队伍的强大才能使经办机构声誉好影响范围大。优秀的经办人员要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同时还要对每一位参保农民认真负责、耐心服务,在农民心中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和机构形象,让农民信得过、愿意办、放心交。另一方面,经办机构应明确经办人员与服务对象的配置比例,以保证经办人员服务的质量,实行规范化的服务流程和操作程序,达到基层经办机构规范化管理目标。

3. 依靠市场和社会力量建立农村社区养老。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分析 篇5

摘要:2010年初河北省开始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本文以对河北省鹿泉枣强地区的调查为基础,分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之前政策相比较具有的优势,分析制度存在的缺陷,为今后新农保的普及提供一些依据。

关键词:新农保养老保险农村

0 引言

社会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解决老年人生活保障问题的重要措施,在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减缓社会贫富差距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国务院于2009年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建立新农保试点,并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农民的全覆盖。本文依托于对鹿泉、枣强地区的调查,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探索过程进行梳理,立足于新、老农保的对比,分析新农保的优势,对新农保试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新农保与老农保相比所具有的优点

1.1 建立多渠道资金筹集机制,强化政府责任 老农保在资金筹集上坚持以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支持的原则。在绝大部分地区,集体补助难以到位,实行的是个人的完全积累模式,本质上是农民的一个长期积累。这是老农保难以取得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改变了养老金完全由个人账户累计的方式。要求政府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55元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其余50%有地方财政承担。另外地方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这一特点,使之与老农保相比,更具社会性、福利性,对农民更有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保参保率低的问题。截至6月底18个新农保试点县(市)平均参保率达到91.4%,有82.3万名60周岁以上农村老人领取了养老金。而在2008年,这一参保率只有4.7%。

1.2 建立了待遇调整机制 老农保的养老金待遇主要取决个人账户中的资金积累额。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引入了待遇调整机制,会依据实际情况的变动,适时地对基础养老金和缴费档次设置:国家会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全国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地方政府也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于长期缴费的农村居民,也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此外,政府会依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待遇调整机制的建立,能够更好的增加农民参保的热情,能更好的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随之而来的,居民收入、物价水平也在不断的增长。假如不建立待遇调整机制,十年、二十年后,政策必定不能再符合社会的需要。就如老农保每月2元~20元的缴费标准已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了。

1.3 政策的衔接性 老农保很少考虑与农村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与转化,并且片面的限制其他形式养老保险的开展。而新农保在制度设计之初,既考虑了新农保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其他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新农保制度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社会优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政策制度的配套衔接工作,此外也考虑了老农保与新农保的衔接问题。

1.4 强化基金管理与监督 老农保的基金管理与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私自挪用基金的情况时有发生。例如2009年原河北省劳动保障厅农村社会保险处原处长就因挪用农村养老社保基金而被判刑。新农保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核算。

同时,基金的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不再从基金收入中提取。并且政策强调了社会保障、财政、监察、审计部门和社会的监督。新农保推进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2.1 新农保的保障水平较低 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较低,农民的可支配收入较少,所

以农民的缴费能力很有限。鹿泉和枣强地区,选择100元缴费标准的人能占到80%左右。

按照大部分人群选择的100元的缴费标准缴费15年计算,其年老后,每个月可以领取约65

元的养老金。按照最高档500元的缴费标准缴费15年计算,其年老后,每个月可以领取约

105元的养老金。而据河北统计局的统计,2008年我省农民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为3125.55

元,即每月约为260元。所以,65元或105元的养老金都很难满足农民的养老需求。另外

鹿泉地区的农村低保金是每人每年1110元,即每月92.5元,远高于65元的养老金。可见

新农保的保障水平较低,难以满足老年人的正常生活。

2.2 新农保的集体补助难以到位 90年代我省大部分的村集体企业都已关停,加之农村整

体经济实力较弱,在绝大部分地区的集体补助难以到位。在调查过程中,仅有发展集体企业的曲寨村,出租土地的北寨村等极少数几个村子对农民进行了新农保进行了补贴。面对这种

情况,需要我们大力发展工业,发展集体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有财

力实现“以工反农”,促进城乡社会保障事业的协调发展。

2.3 保富不保贫 采取自愿入保的方式实际上主要吸纳了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农民,而对于

那些没有经济能力,特别是对那些既没有经济能力的又需赡养老人的一部分困难群体吸纳不

进来,他们享受不到政府给予的养老补贴。应当考虑由财政为这一部分困难群体提供一些额

外的补贴,使其有机会享受的政府给予的养老补贴。

2.4 半强迫性质 2009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

见》,中明确规定了,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

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这一规定是很多农民产生了反感,同时也使

得一部分无子女赡养的老人领不到养老金。此外,地方政府存在逐级压任务、定指标的情况,各级干部为逐政绩,在考核中争佳绩,对农民半哄半逼要求其参保。

2.5 一县一策,不利整合 新农保中央发布了指导意见,但由县级政府制定本地区的具体

政策,组织实施。虽实现了因地制宜,对当地农民有一定利处。但导致新农保在各地政策不

尽相同,存在一些差异,这就为以后制度的衔接和统筹层次的调高赠加了难度。例如鹿泉和

枣强地区,新农保的补缴情况相差很大。鹿泉有80%的进行了补缴,枣强地区仅2000余人

选择补缴。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M].2006.7.[2]宋士云.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结构与变迁.人民出版社[M].2006.12.[3]刘海涛.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4]陈美.制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的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5]李晓柄.司选明.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6.一、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

期,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功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道路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道路。

1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

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到二0二0年,农村改革发展

基本目标任务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

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

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二00八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

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

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

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五、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

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

有所居。

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关系广大农民幸福安康,必须尽快惠及全体

农民。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坚持大病住院保

障为主、兼顾门诊医疗保障。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坚持政府主导,整合城乡卫生资源,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重点办好县级医院并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支

持村卫生室建设,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定向

免费培养培训农村卫生人才,妥善解决乡村医生补贴,完善城市医师支援农村制度。坚持预

防为主,扩大农村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和免费免疫范围,加大地方病、传染病及人畜共患病防

治力度。加强农村药品配送和监管。积极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服务。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

动,重视健康教育。加强农村妇幼保健,逐步推行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

国策,推进优生优育,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完善和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有效治理

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難題は農村の老後対策

都市の高齢者対策も深刻だが、農村ではさらに困難に直面している。

社会养老制度 篇6

【关键词】 农村 社会养老 法律制度 制度设计

一、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1、《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首先,一九九二年实行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以下简称《基本方案》)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资金筹集上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的扶持。”国家几乎不承担任何责任,而大多数集体无力或不愿对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给予补助,实质就是农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来源全部依靠农民个人缴费,使得《基本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社会保障制度应有的社会性和福利性。其次,《基本方案》第三章第1条规定保险资金的筹集办法“可由县或乡(镇)、村、企业制定”。因此,在实践中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基本上都是在《基本方案》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形成的,主要体现为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以及一些规范性法律文件,这些办法普遍缺乏法律效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差。再次,《基本方案》确定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月缴费标准为:2、4、……20元等十个档次,供投保人选择。按每月2元投保,在缴费10年后开始领取养老金,每月可领取4.7元,15年后每月可领取9.9元,这点钱对农民养老来说,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即使是选择最高10元标准投保,也仍然难以起到养老保障的作用,制度保障水平过低。

2、现阶段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碎片化”趋势严重

近年来,按照国家“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要求,我国许多地区开始积极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最初只有北京大兴、广东东莞、安徽邱县等个别试点,到目前全国一片“争前恐后、遍地开花”的局面。由于没有统一的指导性文件,各地在制度上和标准上都不统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碎片化”趋势严重。这些互不相同的制度都是各地根据自己的特点和财力而设计的,精神值得鼓励,而且不用从全国的范围内整体设计,制度建立比较容易,执行起来也比较顺利。但从长期看,由于没有一个全国性的制度安排,各地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制订时各行其是,方式五花八门,标准差异极大,也会带来诸如制度的整合成本巨大等新的严重的社会问题,严重时还会引发社会动荡。

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率,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家庭联产承包制度已明显影响农业效率的提高,在这一制度下,由于土地使用权难以有效流转,大批进城务工人员不愿种地,但又不愿放弃承包权,使得一些种植能手又无法获得足够的土地,究其原因,就是整个农村社会社会保障制度的缺位。如果国家通过财政支持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就有可能实现社会保障替代土地保障,有利于农村土地的流转,有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有利于启动农民消费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巨大压力,实现“保增长”的目标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刺激内需是解决保增长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消费需求巨大,但由于受传统的家庭自我保障为主的养老观念的影响,促使多数农民将部分收入储蓄起来,以防遭遇年老、伤残、疾病等风险,这就进一步制约了农村居民的即期消费。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稳定农民的心理预期,从而激发农村潜在的购买力,扩大内需,促进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

3、有利于调节城乡收入差距,缓和社会矛盾

“保稳定”也是当前我国社会的头等大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调节器,在坚持公平效率的前提下,通过对不同阶层、企业和劳动者按不同的比例筹集养老保险基金,在其覆盖范围内对国民经济收入进行再分配,间接调节其收入水平,同时对丧失劳动能力者及收入不能维持基本生活者提供物质保障,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市场分配不公,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协调的发展。

三、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具体设计

1、覆盖范围与适用对象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坚持广覆盖的要求,因此,覆盖范围与适用对象看,应包括农村各类人员,以期最终实现农村各类人员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方向。所谓一体化,是指凡非城镇户口的公民,不论是务工、务农、经商或当干部,都实行同一制度,统一管理。

2、参保方式

由政府组织引导,个人、集体、政府三方筹资建立个人账户,储蓄积累与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规定农民原则上不允许退保,但允许其在发生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绝症难以支付医疗费、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以及遇到其他突发意外事件,造成家庭生活严重困难的,提供有效证明材料,经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审核,可以借支部分或全部保险费积累余额。

3、筹资方式及保险待遇给付条件

(1)筹集方式。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改变《基本方案》中规定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资金筹集上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的扶持” 的政策,实行个人账户与基础养老金相结合制度,资金通过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方式筹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由基础养老金(即统筹部分)和农民本人账户养老金构成。 基础养老金由统筹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来确定,经济发展水平高、生活水平高的地区基础养老金标准应高一些,但同一统筹区内标准应是统一的。

(2)保险待遇给付条件。首先是年龄条件,农民享受养老金待遇的年龄不应低于60周岁,并且男女都应相同。其次是缴费条件,缴费年限可参照城镇人口参加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统一规定为15年。缴费标准可以以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左右确定。

4、保险待遇

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在年满60周岁以后,可根据交费的标准、年限,按月或按季领取养老金。养老金给付直至领取人身亡为止,领取保证期为十年,不满领取养老金年龄或领取不足10年去世的,由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一次性领取个人账户余额。同时建立弹性待遇调整机制,如增强领取年龄的伸缩性,特殊情况下经批准,可提前1-5年领取养老金,每提前一年减发1%-2%的养老金,鼓励推迟领取,每推迟一年增发 1%-2%的养老金。

5、机构设置

设中央、省、县三级经办机构。中央政府负责全国范围内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立法工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是中央政府主管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职能部门;省级劳动保障部门负责根据基本政策规定制定基金管理实施细则,实施基金监督,集中管理并负责投资运营全省农保基金并对基金运营收益进行分配;市、县级劳动保障局根据基金管理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履行日常基金收支各项管理职能,组织实施本级及乡镇基金稽核工作,办理社会保险关系建立、中止、转移和终止,审核、发放社会保险金,提供查询服务等。另外设置相应的保险基金监督部门,以实现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有效监督。此外,应明确规定各级机构工作所需经费从财政中列支,不得从基金中提取。

6、制度衔接

(1)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账户的转换。参加“农保”的人员因职业变动纳入“城保”范围时,个人账户随同转移,将个人和集体的缴费全部划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将政府缴费部分划入相应的统筹账户,从而实现账户从农村向城市的转化;参加“城保”的人员因职业变动从事农业生产的,即可保留“城保”关系并继续缴费也可选择参加“农保”,当“城保”转入“农保”时,其个人账户资金全部转入个人账户,而统筹账户资金的一定比例进入个人账户,实现从城市到农村的转化。

(2)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折算和缴费年限的确定。保险费折算时,应该以迁入地的保险费标准或缴费比例为依据折算后入账。如果是“农保”转“城保”的则以迁入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标准进行计算缴费年限;相反,则以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标准进行计算缴费年限。统筹账户不予计算缴费年限。

(3)城乡基本养老保险金待遇的调整。对于保险关系转移的参保对象,养老金待遇的发放应该以迁入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为标准。从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后,基本养老保险金自基本养老保险帐户转换之日起按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执行,按照相应的待遇标准发放;相反,基本养老保险金待遇应该按照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的规定进行发放。

7、争议的处理及法律责任

(1)争议的处理

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纠纷主要有两种基本类型:第一大类纠纷是缴费人与经办机构之间的纠纷,如参保对象的资格、身份确认、养老金待遇问题以及相关程序权利纠纷等。这类纠纷从性质上是属于行政纠纷,可以通过行政复议制度及行政诉讼来解决。第二大类纠纷是缴费人与基金管理人之间的纠纷,如基金管理人侵占、挪用,未尽合理注意义务以及基金运营执行人的不法行为等。这类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可采用一般的民事纠纷解决方式来解决,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民事诉讼等方式。

(2)法律责任

所谓法律责任是指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关系中各法律关系主体违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应依法承担的责任,主要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

第一,以伪造有关证件或者其他手段多领、冒领养老金的,由经办机构追回多领、冒领的养老金;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基金管理人违反保险金保值增值相关规定违规投资,或者进行非法拆借、担保,或者贪污、挪用养老保险基金造成重大损失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员或基金管理人的刑事责任;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因上述行为造成参保人损失的,由基金管理人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造成基金损失的,给予行政处分;造成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故意拖欠发放养老金,情节较轻的,由上一级机关责令其更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处分。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社会保障研究[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2] 米红: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理论、方法与制度设计[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3] 王国军:社会保障法学[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4] 张新民:养老金法律制度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7.

[5] 牟放: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5).

[6] 赵建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反思与创新[J].法学杂志,2004(7).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浅议 篇7

一、农村社会养老分析

(一) 传统农村家庭养老。家庭是农村的经济主体, 承担着养老的责任, 在生活上要照料老人, 也是老人精神的归宿。

1、家庭养老历史。

在产业革命以前, 也就是在农业社会, 当时农业和手工业是主体, 家庭是最基本的消费单位, 承担分配、生育、保障、抚养等责任。当时的养老在家庭里就可以解决, 老人需要的身体照顾和精神安慰由家庭提供, 家庭的亲情代代传承, 当老人失去自理能力时, 家庭为养老提供了强大的保护, 家庭不仅是提供者也是实施者, 家庭的历史就是家庭养老的历史, 传统家庭养老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现在养老慢慢脱离家庭, 逐步走向社会化。

2、家庭养老的意义。

家庭养老的实践意义不可取代, 家庭养老给老人提供精神安慰, 他们应该受到家庭成员的尊重, 他们曾经对家庭做出过贡献, 他们应该享受他们的晚年, 应该在家庭实现他们的情感慰藉。同时家庭养老可以解决社会养老的不足, 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增加, 社会和政府提供的帮助又是有限的, 家庭养老就为社会为政府解决了部分的难题。

3、家庭养老的特征。

家庭养老成本低, 子女对老人的信息了解, 没有交易成本, 家庭成员可以分工协作, 以家庭为养老的方式所需要的资源比较少。

(二) 农村社会养老。社会养老是由政府、企业或者居委会等提供的供养和生活照料。

1、农村社会养老的历史。

养老的理念据记载早在国家建立的时候就已经出现, 春秋时期处于萌芽阶段, 秦朝后逐步发展, 并在汉朝得到完善, 成为国家养老的一部分, 在民间也有百姓养老, 共同组成古时候的养老体系。

2、农村社会养老的意义。

农村社会养老可以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通过改变农民对生活风险的应付观念, 改变低生活农业, 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同时, 可以促进城乡一体化, 改善民生, 保障农民和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

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政府责任

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是政府的责任, 政府的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 政府为社会成员提供保障, 并且要规范养老保险政策。为了维护社会公平, 增进社会保障, 政府要承担主要责任。

(一) 政府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责任界定。

政府的介入是公共养老问题的分界线, 建立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是:第一, 政府介入;第二, 养老问题成为共同关注的话题;第三, 政府承担职责;第四, 政府引入科学制度规范养老。

(二) 政府在养老保险中的作用。

界定养老保险制度中政府责任后, 要看政府起的作用:第一, 提供法律支撑;第二, 整体规划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三、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分析

2015年统计结果, 我国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超过两亿, 占总人口15%, 考虑到进城务工年轻人员, 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 农村出现未富先老, 给政府和和社会带来压力更大。所以, 要加快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经历了传统模式向经济保障模式发展的历程, 逐步实现社会保障,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探索阶段 (1986~1990) ;第二个阶段:试点阶段 (1991~1992年) ;第三个阶段:发展阶段 (1992年12月至1995年) ;第四个阶段:分类推进、管理阶段 (1995~1999年) ;第五个阶段:整顿阶段 (1999年至今) 。

“老农保”和“新农保”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典型阶段, 新农保是在老农保的基础上发展形成, 新农保采取个人、集体和政府相结合的模式, 国家财政对地方进行补贴, 取消农业税, 增加农业补助等措施。

四、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总体设计

养老保险制度的设立起初是为了保障老年人的生活, 为那些老年可能无法正常生活的老人提供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帮助。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在设计适合自己国家情况的养老保险制度时, 可能会改变个人消费或者储蓄行为, 从而造成效率下降, 因此设计什么样的保险制度将会使得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是政府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

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先进, 农民的养老保障不用国家担忧, 而且农民养老保险的资金来源也比较多。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们国家经济水平还达不到, 我们要选择适合我国的养老保险模式。

参考文献

[1]余桔云.新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与绩效评估[D].江西财经大学, 2011.

[2]付洪垒.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13.

浅谈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走向 篇8

关键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走向

0 引言

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离退休人员逐年增加,而我国经济实力有限,如何有效地进行改革,既切实解决离退休人员的实际需要与问题,又能使国家承受得起,必须认真研究和吸收国际通行经验做法,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妥善加以解决。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涉及全世界各个国家。国家的社会制度,国情等客观情况不同,改革的模式、目标也自然不同。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构成复杂、模式多样,分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两大类,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又分为企业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两种,共计有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农民工四种养老保障模式。这些养老保障模式费用来源不同、保障程度不一,彼此独立,缺乏衔接,具有明显的“碎片化”特点。“碎片化”的制度设计,无助于体现公平公正,妨碍了不同职业群体之间的人员流动,不能有效发挥养老保险的社会互济功能,也不能有效应对养老保险面临的财务困境,革弊图新已呈必然之势。

1“碎片化”的养老保险制度导致待遇差距

至上个世纪90年代,企业完成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正式确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而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则未列入改革范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依旧由国家财政完全拨付,从而形成了养老资金来源上的“双轨制”。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由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企业缴费一般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工资的8%,养老金与当地社会工资水平和生活水平挂钩: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费用是由国家和单位负担,个人不缴费,养老金标准以本人工资为基数,按工龄长短核计发放。养老金的缴费和发放体制上存在的“双轨制”,导致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差距逐渐拉开,退休前收入基本相当的事业单位职工和企业职工,退休后的收入差距可能相差两倍甚至更多。事业单位职工特别是公务员养老被视为“游离”于社会保险制度之外,而享受另一种“超稳定”、“超水平”养老方式的特殊群体。处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制边缘的农民工养老,由于缴费门槛高、跨区域转移难及15年的缴费年限等政策限制,一直存在参保率低、退保率高等现实问题,实际上根本起不到养老的作用。截至2008年底,全国参加城保的农民工2416万人,只占在城镇就业的2.3亿农民工的17%。

2“碎片化”的养老保险制度淤塞了社会成员的职业流动

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公务员在养老保险制度上的差别,不仅导致了他们退休后的待遇差距,还在相当程度上淤塞了这两类职业之间的人员流动。企业职工调到机关或事业单位,已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无法衔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到企业,欠缴的养老保险费没有来源,从而在客观上形成并加剧了企业与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职业壁垒,严重妨碍了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如果要离开,由于没有建立个人养老保险账户,没有个人养老保险金积累,原本退休后可以领取的退休金又没有了,明智的选择当然是留在行政单位不动;公务员选择离开和退出原来工作单位,同样意味着他将失去将来的养老保障;由于涉及相关人员的养老保障问题,政府机构在辞退公务员问题上顾忌重重,导致公务员退出机制不畅,形成公务员管理中“只进不出”的格局。

对现行制度进行小调整的国家,其改革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调整领取退休待遇的资格条件;二是改变缴费结构;三是改革待遇结构;四是改进基金的管理方式,增大资金管理者的管理权限,扩大基金的投资范围,促进资金更有效的增值。虽然对现行制度进行小调整可以在短期内进行,或提高财务收入,或降低养老金支出,从而可暂缓解财务危机,而且也很少需要政府的财政资助。但是,小调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财务危机,不能维持长期的财务平衡,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再加上因经济不景气可能引起的失业率上升,缴费收入相对下降,财务危机会再次出现,小调整需要不断进行,才能不断缓解重复出现的财务危机。

进行大改革的国家的改革形式有三种:(1)由现收现付式、待遇确定型制度转为现收现付式、缴费确定型制度;(2)由现收现付式待遇确定型制度转为完全积累式、缴费确定型制度;(3)由完全积累式、缴费确定型制度转为现收现付制或待遇确定型制度。第(3)种形式大多发生在非洲和亚洲一些国家,这些国家的这种改革实际上是一种迫不得已的倒退行为:由于管理方面的原因,这些国家现行的积累式制度存在基金严重流失、无法支付即期养老金待遇的情况,从而不得不退回到原先的现收现付制度。第(1)种形式待遇确定型制度向现收现付、缴费确定型制度的转变是指,在不改变筹资方式的情况下,将一部分缴费(个人的全部缴费,或者还包括部分雇主缴费)计入职工的个人账户进行积累;个人账户的资金积累是虚拟的,实际上,所积累的资金仍用于支付现时的退休者的养老金。这类改革所建立的新制度因此又称“名义个人账号制度”。与小调整式的改革不同,进行大改革会遇到转轨费用问题。转轨费用是指,在由表及里旧制度向新制度转变的过程中,新制度对旧制度中既得权益的补偿费用。这包括新制度建立以前已退休者的待遇支付费用和对新制度建立以前已就业者按旧制度规定可享受的养老金权益进行补偿的费用。

转轨工程中发生的债务。概括各国的筹资偿债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发行认可债券。针对改革前已参加工作的职工在老制度中的养老金权益,智利通过发行认可债券来确认。认可债券的额度根据职工的平均工资、老制度中的缴费年限来确定。(2)计发补偿性养老金。改革中通过计发补偿性养老金的方式来偿还历史债务,补偿性养老金也是根据平均工资和缴费年限来确定。(3)国家财政直接补贴。在发行认可债券的拉美国家,劳动者退休时政府必须兑现认可债券。财政有着相当数量的盈余,政府直接动用财政盈余来兑现认可债券。或多或少地动用财政收入填补一部分债务,以便维持新制度的财务平衡。比如,在匈牙利,政府就明确表示,超过1%GDP的养老金债务,将由中央政府财政预算偿还。(4)政府先发行国债,用征税兑付国债。如匈牙利计划采用这种方式来筹集和填补转轨工程中债务费用。美国社会保障顾问委员会提出的方案即完全积累式个人社会保障账户(PSA)方案,也设计用这种方法来解决转轨过程中的转轨费用问题。美国社会保障署曾建议增征1.52%的工资税作为转轨费用的支出。在转轨后的前40年,通过发行国债来认可转轨费用,这些国债将在后几十年里,由不断累积的,增征的工资税来兑现。社会保障顾问委员会成员则更倾向于征收更广泛的消费税(而不是工资税)来筹措转轨费用。(5)用国有资产补偿。在对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的过程中,将私有化的部分收入用来偿还养老金债务。把国有企业股份的30%划为新制度的养老基金财产,并划入所有18岁以上的公民的养老金账户中。通过变卖部分国有资产,将其收入用于弥补养老保险基金的不足,计划将国有资产私有化的部分收入划入养老保险基金。(6)转轨过程中养老金历史债务往往数额庞大,通过某种单一形式(如财政)来解决是不现实的。多数国家都是通过上述多种形式的组合来解决养老金债务问题。多种形式的组合可以将养老金债务的偿还责任分担到前后几代人身上,这对各代人都是公平的。

3 结语

社会养老制度 篇9

一、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重要意义

(一) 建立新农保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安徽省农业人口有5, 242.5万人, 占全省人口70%以上。建立新农保制度, 可以缩小城乡差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真正让农民老有所养。改革开放30年来, 安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2009年全省财政收入1, 551.2亿元, 增长17%,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63.9亿元, 增长19.2%, 已经具备了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经济条件。基于此, 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是一项惠民制度, 可以让数亿农民解除养老的后顾之忧, 让老年农民得到基本生活保障。

(二) 建立新农保制度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工程。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的“安全网”, 是政府最重要的社会政策和公共服务。养老问题是群众最大的后顾之忧之一, 因此养老保险制度必须覆盖城乡全体居民。按照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的目标, 目前我国医疗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已经在制度上基本实现了城乡全覆盖,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也逐步完善, 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滞后。因此, 开展新农保试点, 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又一个重要工程, 标志着我国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目标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一步。

(三) 建立新农保制度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政策。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进行了三项重大改革:一是实行以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 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二是实行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改革, 主要是减免并最终取消农业税, 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三是实行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 主要是改革乡镇机构、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基层政府对农村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近10年来, 在公共财政覆盖农村方面, 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惠农政策, 包括全部免除农业税, 实行农业直补, 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 包括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提供生活费补助等, 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取得了明显成效。建立新农保制度, 逐步使全国农村居民都能有基本的社会养老保障, 是又一项涉及数亿农民切身利益、关系亿万农村家庭和谐幸福的重大惠农政策, 使农民在“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的基础上, 实现“养老不犯愁”, 这对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将发挥巨大作用。

(四) 建立新农保制度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

战胜国际金融危机挑战、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关键是扩大国内需求, 特别是扩大农村需求。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揽子计划,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建立新农保制度, 逐步使每位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每年至少增加收入660元, 可以直接增加农村居民消费。同时, 解除了农民养老的后顾之忧, 使农民愿意消费、敢于消费。建立新农保制度是一项惠及数亿农民、造福亿万城乡家庭的德政工程, 必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形成人民安康、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二、安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现状

(一) 传统的养老方式受到冲击。

农村传统的养老方式有两种:一是家庭养老, 包括养儿防老和自我积累防老;二是土地养老。根据安徽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06年末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2, 448.48万人, 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1, 119.07万人, 占全部劳动力的45%, 农村居住1年以上的家庭户1, 189.76万个, 农村总人口折算每户4.4人, 全省60周岁以上的老人有822万。数据表明, 随着市场经济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 特别是计划生育政策推行,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流动, 农村家庭正逐步走向小型化、老龄化, 客观上使青壮年农民已无能力和时间尽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安徽省农村人均耕地面积约1.17亩, 土地收入占农民家庭总收入的比例下降也不足以作为养老保障。所以, 如何养老不仅是现在60岁以上老人的现实问题, 也是农村青壮年马上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二) 安徽省农村社保的有效探索。

安徽省委、省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农村社会保障。1997年在《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通知》 (皖政[1997]58号) 中就提出稳步发展农村 (含乡镇企业) 社会养老保险。在有条件的地区采取农民自愿和政府组织引导相结合的办法, 实行农村劳动者个人缴纳保险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方针, 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部分地市开展了试点工作。2005年专门就被征地农民出台《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 (皖政[2005]63号) , 意见要求对已转为非农业户口的被征地农民, 符合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条件的, 要将他们纳入这些保险的保障范围;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逐步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被征地时年满16周岁且未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被征地农民可以自愿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其待遇享受标准原则上不低于每人每月80元。个人缴费部分用于补充养老保险金的发放。被征地农民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达到符合享受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件的, 可选择享受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其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部分, 一次性退给参保人,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随之取消。2006年针对农民工出台《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的通知》 (皖政[2006]52号) , 要求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安徽省境内招用农民工的单位, 应依法为农民工办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手续, 履行缴费义务, 使其享受城镇企业职工同等待遇。也可依据本人意愿, 选择参加原籍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007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 (皖政[2007]12号) , 提出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制定重点区域和重点群体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相关政策, 理顺农村养老保险管理体制。以重点区域和重点群体为突破口, 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采取适合不同群体特点和需求的方式, 推进被征地农民、小城镇农转非居民和农村务农人员的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抓紧研究制定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与现行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2008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年全省农民工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按照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能够与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原则, 抓紧制定安徽省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具体办法和经办规程。

(三) 安徽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情况。

2009年是国家推行新农保试点的第一年, 安徽及时制定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皖政[2009]131号) , 要求省级及试点地区财政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 补贴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30元, 其中省级财政承担20元。12月份, 国务院新农保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复安徽省当涂、铜陵、肥东、凤台、和县、金寨、繁昌、广德、蒙城、界首、固镇、霍山等12个县为新农保试点县。试点地区人口670.74万, 其中60周岁以上老人98.60万。《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在遵循国家《指导意见》的基础原则和主要政策的框架下, 突出了三大亮点:一是在进口补贴上, 在中央补贴的基础上明确了省级财政对参保人缴费给予每人每年20元补贴;二是为鼓励农民积极参保, 对长期缴费超过15年的, 每超过1年, 基础养老金加发1%, 最高不超过10%, 加发的基础养老金由试点地区人民政府承担;三是老农保缴费额折算新农保参保缴费年限, 最长不超过15年。截至今年3月底全省12个试点县市领取养老金人数达到84.59万人, 参保人数265.36万元, 参保率53.07%, 新农保基金累计结余10.6亿万元。各试点地区依据皖政[2009]131号文件,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如当涂县制定了100~800元八个缴费档次, 在出口补贴上, 在中央财政支付的55元基础养老金的基础上, 由县财政再补贴25元, 达到每月可领取到80元的基础养老金;此外, 在进口补贴上, 除省财政补贴20元/年, 县财政为参保缴费人员100元补贴30元, 200元以上补贴20%。繁昌县给予每提高一个缴费档次补贴标准增加10元, 最高达到120元补贴。霍山、凤台、肥东、和县、蒙城、广德、界首、金寨等市县均建立了不同的激励缴费机制。

三、安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建议

(一) 加快养老保险的转移接续制度建设。

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团体, 其最大的特点是工作的流动性, 工作变动必然会引起养老保险的转移接续问题, 长期以来农民工把青春与汗水交给了所服务的城市, 却很难享受城市劳动者的福利。养老保险不能有效转移接续的原因有三条:一是缺少法律法规的保护, 国家虽然于2009年底出台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 (国办发[2009]66号) , 但针对农民工养老保险的转移接续的实施细节没有规定, 在跨省转移上必须有国家层面的实施办法;二是由于地方利益和地区性经济差异的原因, 地方共济基金很难转移;三是部分地区没有开展农村养老保险, 无法转出。对此建议如下:一是就安徽省而言, 加快研究制定省内转移的实施办法, 实现省内可流转, 并为国家层面的转移办法制定提供参考;二是可以建立省级统筹, 按地区消费水平补贴的新机制, 以解决公益金不好流动的新机制, 为下一步全国统筹打下基础;三是千方百计扩大新农保的试点面, 在暂时没有能力开展的地区, 可以建立账户空转机制, 为外出打工人员的养老金有一个转移的目的地。

(二) 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

农保工作的特点是面向每一个参保个人, 农保的日常管理工作需要掌握农民的信息, 如缴费情况、何时领取养老金等。农保政策的制定要依靠对农民个人信息、如家庭规模、年龄结构、财产状况, 以便政府确定养老金水平、财政应补贴多少。养老保险的转移接续也需要有信息化平台为跨市、跨省的转移接续提供技术保证。目前在农村, 社会救济由民政管、医疗保险由卫生管、新农保由劳动与社会保障管, 多头并进, 从协调有限资源的角度也需要有一个共用的信息平台。所以, 在新农保将全面推广之际, 由省财政支撑建立完善农村信息化平台不仅是拉动内需的基础项目, 也是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

(三) 加大农村保险宣传力度, 扩大参保率。

安徽农民的思想受传统观点影响较深, 普遍认为养儿防老是最可靠的方式, 皖北计划生育难搞的深层次原因也就是这个。对于新农保, 由于保险周期长, 农民怕政策有变, 也担心现在交了钱到领取时不能保障生活, 这是当前参保率不是太高的主要原因。因此, 要从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着手, 加深农民对风险分散的认识, 加深对社会养老的认识, 让农民认识到在家庭小型化的趋势下, 新农保是解决老有所养的最佳办法。在宣传内容上, 要重点介绍农民关心的缴费金额、缴费方式、领取办法等问题。在宣传方式上, 要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 如漫画、图片、地方戏等。对于确实存在的违纪违规现象, 必须坚决纠正, 并将结果告知农民, 以保证新农保的阳光操作。

(四) 做好新农保基金的积累与运营工程。

新农保基金的积累与保值增值是农村社保的货币保证。安徽在新农保试点中认真落实中央政策, 省财政也给予相应的配套资金, 部分试点县市也从本级财政中拿出资金充实。但实际上还是存在保障水平低、增值慢的问题。对此, 建议:一是根据全省农民人口构成及经济发展水平的预测开展保障金的精算工作, 确定每年在保障农民基本生活的资金规模并将其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二是完善社会资助的制度, 充分发挥社会资金的作用;三是实行农保基金省级统管, 组织专业化团队, 在资本市场上实现最大幅度的增值。

(五) 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保队伍及机构建设。

农村社保的数据收集在基层、个人养老金归集及发放在基层、日常工作也在基层。而农村人口分散更加大了工作的难度。农村社保需要一支团结有力的执行队伍, 在近期可以利用乡镇机构改革的契机从乡镇选调部分人员负责具体工作、在村一级选择村委委员具体联系, 并逐步设立乡镇社保办事处, 业务及人员归社保局统一管理, 其工作经费纳入财政供给。要加强制度建设, 明确人员岗位职责、细化工作流程以缩短办事时间、加强审计监督以保证廉洁高效。

摘要:本文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出发, 阐述安徽省农村养老现状, 提出加快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制度建设、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等五项建设, 旨在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安徽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参考文献

[1]http://www.ah.gov.cn/query/query_gb.asp keywords=农村 社会保险.

[2]胡婷.探讨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机制.法制与社会, 2009.7.

社会养老制度 篇10

一、新农保试点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推行试点的新农保与17年前开始实行的由个人负担的“旧农保”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明确个人、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 权利与义务相适应。但是, 新农保在解决农村养老方面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其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一) 县级财政资金配套压力大, 财务可持续性差。

旧农保之所以难以为继,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政府责任不到位。新农保注重强化政府责任, 基础养老金部分由财政出资, 中央和地方财政各分担一部分。这意味着财政在农村社会养老上的巨大投入。如何保证地方财政, 特别是县、乡财政充分安排资金对农民养老缴费进行补贴, 将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难题。当前, 河北省张家口、承德等地, 县、乡财政基本上是“吃饭财政”, 入不敷出。如果仅简单地匡算新农保资金配套一项, 或许短期财政农保支付压力不大, 但是考虑到近年来出台的与民生相关的惠民政策, 都要求地方政府给予“资金配套”, 如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每人每月40元, 新农保每人每月30元, 城市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低保县分担10%, 看起来哪项都不高, 但是加起来就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 这对县级财政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如何保证县级财政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将是影响新农保持续发展的关键点。一些专家建议用土地出让金、国有资产利润及增值减持等反哺农民, 但在当前行政考核评价体系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 短期内让地方官员转变急功近利的心态, 克服GDP偏好、工程偏好而关注民生, 是不太现实的。为此, 应重构省级政府、市级政府及与县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 省级、市级财政应按照各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对养老保险的保费补贴予以分担, 以加大对贫困县的支持力度。

(二) 新农保基层管理平台脆弱, 管理能力严重不足。

新农保的高效运行, 需要建立一套完备、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虽然各地多为经办机构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管理设备, 但距离信息化管理还有很大差距。一方面“新农保”的经办力量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的县级市, 只有57.4%建立了农保经办机构, 乡镇只有14.1%;经办机构基础设施落后, 经办人员编制缺位、业务素质偏低, 很多基层经办人员不熟悉业务流程、对新农保政策把握不准, 工作效率低、工作漏洞多, 难以适应新农保制度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信息平台建设滞后。在一些乡镇, 新农保整个业务流程的实施还停留在手工操作层面, 经办自动化水平较低, 目前的机构网络对于保费缴纳、归集上解、待遇领取等无法做到简单、便捷、安全, 信息平台严重滞后。一些地方的新农保保费和养老金由县邮局代收代发, 制度平台、管理平台、技术平台亟待加强。因此, 必须加大管理建设投入, 一方面配备较为先进的管理硬件, 为信息化管理奠定基础;一方面加大基层管理人员、特别是一线经办人员的培训力度, 提高其业务素质, 实现新农保制度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

(三) 保障水平过低, 难以发挥养老保障功能。

新农保养老金账户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支付终身。基础养老金为每人每月55元, 而2010年河北省农村平均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是58元, 就是说目前的基础养老金比农村的低保还要低。个人账户储蓄额为个人缴纳的保险费加上当地政府对每人每月30元的补助以及其他集体补助之和。个人缴费标准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 多缴多得。缴纳15年并到60岁后, 每人每月可以领到养老金。我们以最高档次个人缴费额进行计算:一位村民选择最高档次缴纳, 500元×15年=7500元, 加上各级政府补助30元×15年=450元, 那么他个人账户至少有7, 950元, 另外还加上一年期的利息。这位农民缴满15年新农保后, 他个人账户金额8, 000元, 而他60岁后每年每月可以按时领到的养老金只有:8, 000元÷139 (系数) +55元 (基础养老金) =112.6元。

如果将这一数字进一步与其他群体的养老金待遇相比, 更显捉襟见肘。2010年调整后的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为1, 320元, 公务员的养老金待遇平均比企业职工高出1.1倍。这意味着, 每月112元的农民养老金, 仅仅是企业退休金的8%, 更不到公务员退休金的7%。对于这些已经丧失劳动能力、贫病交加的老人而言, 每月100元左右的生活很难想像, 新农保的养老保障功能严重缺失。

二、分区域、多层次、复合式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重构

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 必须建立分区域、多层次、复合式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才能使农民真正实现老有所养。

(一) 强化政府在新农保制度推进中的主导作用

1、政策责任。

省、市、县、乡各级政府要把新农保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配套工程, 逐步推行新农保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从筹划组织实施、沟通协调服务、运营监督管理等方面提高行政职能和公共服务能力。在制度推进过程中, 省政府应明确渐推渐进的改革路径, 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整体和统一的框架, 既考虑各地实际, 又统筹全局。市、县、乡政府也要及时跟进, 明确定位, 形成省、市、县、乡四位一体的政府主导体系。

2、财政责任。

新农保制度持续发展的关键, 是政府财政补贴的及时、足额到位。虽然新农保提出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 但集体补助并不是强制性的, 而且河北的集体经济远不如东部沿海发达, 这很容易造成集体补助的缺失。因此, 各地在制定具体政策时, 要合理确定筹资标准的高低和各方责任的负担比例。特别是省、市、县三级政府的财政负担比例, 可以考虑按3∶3∶4的标准承担筹资责任, 这一方面可减轻农民负担, 另一方面也可避免基础养老金过分依赖县乡财政的窘境, 防止由于县乡财政不发达导致农民的实际待遇下降。在具体补贴方式上也要有所侧重:一是对参保农民实行普惠式补贴;二是对贫困区域实行倾斜性补贴;三是对特殊群体 (农村低保户、五保户等) 实行重点补贴, 以此来保证新农保制度的普惠性。

3、法律监管责任。

河北新农保制度实行县级统筹, 这是比较低的统筹层次, 地方部门管理往往容易造成账目的混乱、责任不清、制度变更频繁, 这就容易发生基金的挪用、侵占、流失等问题。同时, 管理体制的不顺畅也会加大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县市农保工作监督的难度。从目前来看, 一方面国家应尽快出台有关这方面的法律法规, 依靠法律的强制性保证新农保制度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应建立一个有法律界人士参加的、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监督机构, 负责对新农保整个工作的专门监督。

(二) 因地制宜, 差异化、非均衡式推进。

河北省地区发展水平差异很大, 无论是在人均收入水平、经济结构和城市化水平、财政能力等方面, 各地差距都很大, 而且这种差距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都必将存在。这种差异性也说明新农保制度需要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 允许和鼓励地区之间存在多样性。因此, 新农保在扩面过程中, 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状况, 在同一制度模式下, 实施差异化、非均衡式发展策略。一方面唐山、秦皇岛、廊坊、石家庄、沧州等地经济较发达, 集体经济活跃, 应鼓励村集体等经济组织为农民参保提供补助, 具体补助比例可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对于五保户、伤残家庭等弱势群体, 应强制性要求村集体按最低缴费标准为其个人账户缴费, 并承担基础养老金的支付, 以保证制度的普惠性;另一方面张家口、承德等地区经济欠发达, 集体经济不活跃, 有些地方甚至没有集体经济,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缴纳就要靠省、市、县、乡四级财政共同努力。省、市两级财政要承担较高补贴比例, 对国家级贫困县省、市按7∶3全额补贴, 对经济发展一般的县按70%进行补贴, 剩下的30%由县乡自行解决。

这里所指的差异化、非均衡, 是指我们可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将省内各市划分为不同区域, 同一个市内也可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划分为若干区域, 不同区域的省级财政支持力度、各方缴费比例、优惠政策是不一致的, 但同一区域内的政府支持力度、各方负担比例、待遇水平应是一致的。这种区域式非均衡发展策略, 既能够调动市县积极性, 发挥集体补贴的作用, 又能够减轻省级财政的压力, 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力, 保证经济不发达地区新农保制度的顺利推进。在此基础上, 随着收入水平和经济结构趋同, 地区之间财政支付的养老金给予水平也逐步趋同, 最终实现制度模式与制度实践的完整统一。

(三) 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调查发现, 很多农民对新农保不了解, 经常把新、旧农保混为一谈, 由此造成参保意愿不强。为此, 各省、市、县、乡、村应依托现有机构和人员, 成立专门的新农保宣传办公室, 加大宣传力度, 在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业务指导下, 印发宣传手册、明白纸, 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对新农保进行全方位宣传, 各镇也采用拉横幅、贴标语、深入村组等办培训班等形式进行宣传。可在每个村设立一名业务宣讲员, 由村主任担任, 在接受系统培训后, 专门负责深入农民家中、深入田间地头, 将新农保制度的具体政策对农民讲清、讲透, 彻底打消农民心中的疑虑, 保证适龄农民都加入到新农保中来。

摘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在全国的试点, 使8亿农民“老有所养”逐渐成为现实。从河北试点情况看, 还存在诸如县级财政配套资金难到位、新旧农保制度难衔接等问题。应进一步明确政府责任、加大宣传力度, 按照差异化、非均衡式发展路径, 加快试点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新农保,政府责任,差异化

参考文献

[1]王俊杰.新农保的制度创新与挑战.领导之友, 2009.6.

[2]王平.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代经济, 2009.10.

[3]战梦霞, 杨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区经济, 2010.2.

社会养老制度 篇11

关键词 高等院校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构想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也随之迅速发展,尤其是作为社会保险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养老保险。目前,普通高等院校的社会养老保险起步较晚。长期以来,普通高校都是享受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仍然采取的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退休工资制度,其职工的退休工资是由国家统包,即退休前单位和个人不承担任何缴费义务,退休后由国家全额负担退休费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机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这种国家统包的办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高等院校的生存与高教事业的发展。

一、高校社会养老保险开展的现状、原因及影响

我国高校有一千余所,其教职工达数百万人之多,但目前只有个别高校开展了养老保险的试点,绝大部分高校还未实行养老保险制度,这是高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存在的最大问题,这与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的社会保障改革极不适应。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是要覆盖城镇全体劳动者,建立不分所有制、不分用工制度的全体职工及个体劳动者共同参加的社会养老保险。高校养老保险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只有健全的高校养老保险制度,才能建立和完善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高校参加养老保险人员的养老金与退休费存在差异,这是高校一直对社会养老保险采取观望态度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办理退休时,因事业单位退休费政策与事业单位参加养老保险人员的社会养老金政策不同,导致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退休费大于养老金”这样的差异问题。另外,事业单位参加养老保险的人员如果按事业单位办理退休后,退休费可以按事业单位增加退休费政策增加;而如果按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其养老金增加的政策另有规定,事业单位增加的幅度远远高于社会养老保险增加的幅度。因此,高校教师对社会养老保险改革顾虑重重,缺乏积极性,严重阻碍了高校养老保险社会化的改革。

高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完善、不健全,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高校自身的改革与发展。首先,高校退休人数增长迅速,退休人员经费日趋沉重,学校不堪重负,难以承受。目前,随着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老年人口以年平均3.2%的速度增长,普通高校的离退休人数也随之增长迅速。根据高江宁报道,江苏省南通大学1990年的离退休人员占该校职工总数的12.9%,2004年的离退休人员占该校职工总数的21%,其离退休费居然占到国家下拨给学校用于学校事业发展费用30%。在国家对教育整体投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退休人员的退休费占用了大量资金,使高校的教育发展资金愈发紧张,从而严重阻碍了高校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普通高校离退休人数的迅速增长,这个比例还在不断攀升,高校包袱过大,最终无法承受。其次,高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滞后,制约着高校机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以及人才的合理流动。我国高等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是能否建立起适应高校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人才的流动机制,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编制庞大、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对于一些业务能力差、责任心不强以及无岗可聘人员,却不得不让他们捧着 “铁饭碗”,造成极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办学效益,其症结仍在于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另外,高校仍普遍采用的离退休制度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兼容性差,不利于人员在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正常流动,两者在制度和结构上存在巨大差异,这必将对人才正常流动形成障碍,不利于全国统一人才市场的建立。因此,为使高校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确保学校各项事业顺利进行,改革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势在必行。

二、高等院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构想

目前,高等院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这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复杂过程,必须从当前高校养老保险体系的现状出发,向新型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过渡,下面提出几点构想:

(一)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按照中央的精神,高校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应该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最低生活,社会互济与自我保障相结合、公平与效率结合,基本养老保险与多层次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原则。因此,高校应建立由基本养老保险与学校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

1.基本养老保险。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在《决定》中明确提出,城镇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金由单位和个人负担,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应由社会保障部门管理,按照统一制度、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剂使用基金,进行“一体化”管理。根据支付费用的实际需要和学校、职工的承受能力,基本养老基金按照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留有部门积累以作储备的原则统一筹集,这样既保证了近期退休人员的生活,避免了学校负担过重,又可较稳妥地度过退休高峰。

2.补充养老保险。高等院校应大力发展学校补充养老保险,这样可以形成强有力的人才竞争环境,体现效率优先的原则,完善教师聘任制度,促进中国教育市场的发展。学校补充养老保险是由学校根据自身财力状况建立起具有对教职工的业绩进行奖励意义的年金制度。高校职业年金制度的建立,既可以推进高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又可以为职工提供一个通过市场化运作而不断增值的补充年金,起到推进改革、稳定队伍的作用。

3.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由职工根据个人收入情况自愿参加。为使职工退休后保障程度更高,保障形式更灵活,可考虑设立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这种社会互济与自我保障相结合、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可较好地保证退休者安度晚年。

(二)根据情况,对于“老”、“中”、“新”三类人员区别对待。

由于现有的退休制度与新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在计发标准上有较大差距,因此对于实施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前已退休的职工仍按现行的退休工资制度进行,所需资金由国家拨付;对于在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的职工,其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前的工作年限视为缴费年限,这段时间所欠的养老保险基金,可由国家财政填补,然后再按新办法计发养老金;对于在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后参加工作的职工,完全按新的社会保障制度执行。

(三)抓紧做好社会养老保险的并轨工作,使高校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

要根据统一缴费水平、统一个人账户规模、统一养老金发放,形成统一、规范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使企业、事业统一到社会养老保险的同一轨道上来,逐步使高校、企业两类人员在基金方面制度相近,待遇相当,使两者之间能相互衔接。

参考文献:

[1]高江宁.试析高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J].山东劳动保障,2006(4):28-29.

[2]尹莲芝.高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构想[J].统计与决策,2005(9):118-119.

社会养老制度 篇12

我国农村的所占比例比较大, 集体经济水平比较低, 农村人口复杂没有固定收入, 由于集体和国家的财力有限, 不能给农民养老更多的支持, 农民的养老问题最后归根结底到自己身上, 说明了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只能寻求新的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和论证, 确定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应该是:建立农村社会养老机构, 建立以个人缴费为主, 集体补贴和国家补助为辅的政策, 这种保险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 不会增加国家的负担, 完全是个人保障为基础, 资金方面秉持个人缴费为主, 国家给予政策支持。其中, 个人缴费要占60%以上, 然后参保人会得到集体的适当补助, 国家也会进行免收增值税;第二, 资金的关系明确, 实行个人透明的管理模式, 使农民完全理解参加养老保险是为了自己的未来做准备, 避免思想上的顾虑。“个人账户积累, 按总额确定发放标准”, 采取个人账户的办法, 将所有的积累补贴都记在个人名下, 农民能领到多少钱, 取决于账户积累资金;第三, 缴费标准根据个人情况综合选择, 适应农民收入, 可以按年交也可以按季度交;第四, 实行务工、务农的人员养老保险一体化, 实行统一管理, 有利于劳动岗位的自由流动。

二、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程

农村人口作为我国人口比例大块, 老龄化问题更应该值得关注, 农村人口老龄化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负担, 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 要推进农村改革, 维护稳定,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保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全世界范围,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但是在农村养老保险比较落后, 农村比城镇晚的原因是:社会养老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农村的生产和经济相对城镇是落后很多的, 因此农村还要经历一个很漫长的发展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度, 农村生产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这些都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确定了基础。而且“八五计划”也指出, 在农村采取积极引导, 建立不同的保障制度, 当统一全国养老保险制度后, 农村的养老保险进入整顿规范阶段。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一般认为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探索阶段。1980年以后, 我国富裕的农村建立退休养老制度, 并给予一定的补贴。1986年, 我国正式提出在农村实行发展社区养老模式, 到了1988年, 部分农村进入保险制度, 1990年8, 000多个乡村开始实行养老保险制度, 国务院明确民政部负责养老保险职能。

第二个阶段:试点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 国务院首先选择合适乡县进行养老保险的试行, 确立了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原则, 并由民政部下发保险基本方案, 强调个人为主, 国家支持的政策, 实行个人账户模式, 截至1992年年底, 全国共有6, 000万农村人口参加, 基金达到60亿元。

第三个阶段:发展阶段。到1993年, 民政部门在张家港召开工作会议, 商讨全面推广养老保险工作;同时, 国务院批准建立农村养老机构, 再加上各种政策陆续出台, 引导我国农村社会养老工作不断前进。

第四个阶段:分类管理阶段。工作进行到1995年, 国务院下发关于做好农村社会养老的工作意见, 文件指出:养老基金不得挪用, 想办法如何增值。同时指出发展期间存在的管理问题, 提出加强管理的方针。要求积极稳定的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农村目前还没有条件达到商业保险, 要逐步过渡。

第五个阶段:整顿阶段。1999年, 国务院发布文件强调, 保险工作的整顿方案, 新业务都被勒令停止。劳动部门决定, 研究适合进城务工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 直到2005年, 全国的管理体制才基本理顺, 但目前的工作还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 农保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方向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应该从农村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 我国农村占地面积大, 地区差异大, 经济水平又很低, 农民没有固定收入, 政府财力有限, 不能包揽, 主要还得靠农民自己, 农村的养老模式不能参照城市的, 需要新的模式。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速度快, 取得一定成就, 但是受到其他方面原因的影响, 农保举步维艰, 我们今后将重点加强规划, 规范管理制度。同时, 政府部门要树立正确的观念, 提高对农村养老保险的重视度, 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

摘要:经济的发展能够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待遇, 我国政府努力构建一个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社保体系。养老保险主要由社会养老保险组成, 而农村养老保险是政府积极奋斗的目标, 现在我们国家农村好多地方还没有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 有些比较富裕的地区社会养老保险做得比较好, 但还有很多问题。近年来国内专家学者对养老保险研究比较多, 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专注不够, 需要重新认识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程, 探讨建设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发展历程,政府责任

参考文献

[1]苑梅.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 2011.

[2]冯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供需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3.

[3]万婕.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3.

上一篇:商标功能的扩张下一篇:项目成熟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