缴费年限社会养老保险(通用11篇)
缴费年限社会养老保险 篇1
社会保险法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 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而对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退休人员的最低缴费年限, 社会保险法的表述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 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未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 可以缴费至国家规定年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明确:退休人员享受基本医保待遇的缴费年限按照各地规定执行。迄今为止, 国家没有具体规定医保最低缴费年限。据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等部分城市城镇职工医保制度的比较研究,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增强医保基金抵御疾病风险能力, 各地最低缴费年限的时间规定差异很大。重庆、南京、镇江、苏州等城市对医保最低缴费年限规定为男满30年, 女满25年;北京、天津、大连、青岛、广州、深圳、厦门、福州为男满25年, 女满20年;杭州为男女均满20年;上海、宁波为男女均满15年。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明确:退休人员享受基本医保待遇的缴费年限按照各地规定执行。迄今为止, 国家没有具体规定医保最低缴费年限。据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等部分城市城镇职工医保制度的比较研究,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增强医保基金抵御疾病风险能力, 各地最低缴费年限的时间规定差异很大。重庆、南京、镇江、苏州等城市对医保最低缴费年限规定为男满30年, 女满25年;北京、天津、大连、青岛、广州、深圳、厦门、福州为男满25年, 女满20年;杭州为男女均满20年;上海、宁波为男女均满15年。
社会保险缴费结构的就业效应研究 篇2
摘要:基于中国社会保险费率水平调整的两难选择,文章研究了在总费率不变的前提下社会保险缴费主体结构变化对就业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分析提高个人缴费同时降低企业缴费而总费率不变的政策对名义工资、员工努力、失业率等的影响。然后以中国社会保险改革的历史经验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保持总费率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个人缴费比重将降低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名义工资水平和失业率。本研究的政策启示是,在保持总费率不变的前提下,以企业为主要缴费主体的制度设计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关键词:社会保险;缴费结构;失业率;名义工资
中图分类号:F8406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85831(2014)04003907
一、背景及综述
当前,中国社会保险制度面临一个两难的困境:一方面是过高的费率水平提高了企业用工成本,降低了社会保险制度的吸引力,并影响了就业率;另一方面是由于历史转轨成本与老龄化等原因带来的基金收支缺口将不断增大。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如何在不改变社会保险总费水平的前提下,通过改变缴费结构来降低社会保险高费率的负面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不改变社会保险总费率的前提下,通过调整缴费主体结构寻找一个促进就业的有效方案。
由于许多国家征收社会保障税,所以国外文献更多是从课税主体结构的角度研究对公司课税与对员工课税的就业效应。传统的主流观点是,社会保险课税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只与总体的税收担负水平相关,而与缴纳主体无关[1]。但最新的一些研究已经关注到了缴税(费)主体不同对就业可能带来的影响:Koskela and chb[2]认为,由于企业与员工税基(缴费基数)的不同,纳税主体的变化将影响企业与员工真实的税收负担,进而影响就业;Picard等[3]和Goerke[4]研究了在失业保险金与个人纳税(缴费)挂钩的制度安排下,纳税主体变化将影响劳动力市场供求;而Picard等[5]研究了在公司实行比例税,而个人收入实行累进税的制度下,课税(缴费)主体变化,会影响劳动需求与工资;Erkki Koskela等[6]用效率工资模型框架,分析了在预算平衡下(revenueneutral),企业应承担的税收向员工转移会降低员工积极性。国内文献主要集中于社会保险总费率水平研究,白重恩等[7]研究社会保险缴费对消费与储蓄的影响,朱文娟等[8]研究了社会保险费率水平对就业的挤出效应。
本文基于中国社会保险费率过高的现实问题,研究在社会保险费率水平不变的前提下,企业与员工所承担的缴费比重变化对就业可能带来的影响。本文主要贡献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构建了一个研究社保缴费结构对就业及工资影响的理论框架,论证了在总费率不变的前提下,缴费主体的选择对就业及工资具有长期持续的影响。这一结论将改变过去“就业与工资受社保总费率水平影响,而与缴费主体无关”的普遍观点。二是以中国部分地区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历史经验,用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对社保缴费结构与劳动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
二、理论模型
理论模型是通过分析雇员(参保人)和雇主的行动来研究缴费主体变化的就业效应。理论研究在如下假定中展开。
第一,实行统账结合社会保险制度,单位缴费费率为τf,个人缴费费率为τl。总费率水平τ=τf+τl。本文重点关注个人与单位缴费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影响,所以除了费率之外,个人账户记账比例、养老金待遇支付等其他相关参数都保持不变。
第二,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名义工资为W,企业的用工成本为W(1+τf),工人的缴费后的净收益为W(1-τl)。
第三,关于各企业和员工的信息假定,首先由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决定支付给员工的工资水平W和劳动需求L;之后,员工根据企业所支付的工资W再决定其愿意付出的工作努力程度z(z∈[0,1])。企业对员工的工作以s的概率进行监督,如果发现员工在偷懒,则会解雇员工。
(一)员工的行动
将员工偷懒程度定义为1-z,在企业的监督下,员工被解雇的概率为员工偷懒并且被企业发现的概率(1-z)s,参照Koskela[6]的效率工资模型,员工的期望收益函数为:
maxzVe=(1-s(1-z))W(1-τl)+s(1-z)Vu-h(z)(1)
式(1)中,Ve表示员工的期望收益。h(z)为员工努力的代价函数,定义为h(z)=zρ,ρ>1,h′(z)>0,h″(z)>0,说明员工努力工作的边际成本递增。Vu表示员工失业的期望收益,员工失业的期望收入包括重新找到工作的收入与失业状态收入的加权平均,在不考虑员工个体差异情况下,员工失业状态的期望收入为按社会平均工资实现再就业与处于失业状态能够获得的失业补助金的加权平均。
Vu=W(1-τl)(1-u)+um(2)
式(2)中,W表示社会平均工资水平,u表示全社会失业率,m表示员工没有找到工作能够得到的政府补助(如失业救济金等)。
对于员工而言,工资水平W已经给定了,员工只能通过改变自己工作努力程度来实现收益最大化,员工收益函数Ve对偷懒的一阶条件是:
Vez=sW(1-τl)-sVu-ρzρ-1=0(3)
由式(3)可以解出员工工作努力程度为:
z=sW(1-τl)-qVu1/(ρ-1)ρ1/(ρ-1)(4)
令B=s/ρ1/(ρ-1),因为s∈(0,1)、ρ>1,所以有B∈[0,1]。式(4)可以简化为:
z=BW(1-τl)-Vu1/(ρ-1)(5)
Vu为员工不工作的收益,而W(1-τl)是工作的净收益,所以,式(5)说明员工努力程度是二者之差的指数函数。根据常识,工作净收益W(1-τl)越高,员工就会越努力工作,刚开始时W(1-τl)对z的激励效应比较大,但随着工资进一步提高,其对员工工作努力的激励效应会降低,因此有:dzd(W(1-τl))>0,dz2d2(W(1-τl))<0,所以必有1ρ-1∈(0,1),即要求ρ>2。
摘要:基于中国社会保险费率水平调整的两难选择,文章研究了在总费率不变的前提下社会保险缴费主体结构变化对就业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分析提高个人缴费同时降低企业缴费而总费率不变的政策对名义工资、员工努力、失业率等的影响。然后以中国社会保险改革的历史经验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保持总费率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个人缴费比重将降低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名义工资水平和失业率。本研究的政策启示是,在保持总费率不变的前提下,以企业为主要缴费主体的制度设计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关键词:社会保险;缴费结构;失业率;名义工资
中图分类号:F8406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85831(2014)04003907
一、背景及综述
当前,中国社会保险制度面临一个两难的困境:一方面是过高的费率水平提高了企业用工成本,降低了社会保险制度的吸引力,并影响了就业率;另一方面是由于历史转轨成本与老龄化等原因带来的基金收支缺口将不断增大。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如何在不改变社会保险总费水平的前提下,通过改变缴费结构来降低社会保险高费率的负面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不改变社会保险总费率的前提下,通过调整缴费主体结构寻找一个促进就业的有效方案。
由于许多国家征收社会保障税,所以国外文献更多是从课税主体结构的角度研究对公司课税与对员工课税的就业效应。传统的主流观点是,社会保险课税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只与总体的税收担负水平相关,而与缴纳主体无关[1]。但最新的一些研究已经关注到了缴税(费)主体不同对就业可能带来的影响:Koskela and chb[2]认为,由于企业与员工税基(缴费基数)的不同,纳税主体的变化将影响企业与员工真实的税收负担,进而影响就业;Picard等[3]和Goerke[4]研究了在失业保险金与个人纳税(缴费)挂钩的制度安排下,纳税主体变化将影响劳动力市场供求;而Picard等[5]研究了在公司实行比例税,而个人收入实行累进税的制度下,课税(缴费)主体变化,会影响劳动需求与工资;Erkki Koskela等[6]用效率工资模型框架,分析了在预算平衡下(revenueneutral),企业应承担的税收向员工转移会降低员工积极性。国内文献主要集中于社会保险总费率水平研究,白重恩等[7]研究社会保险缴费对消费与储蓄的影响,朱文娟等[8]研究了社会保险费率水平对就业的挤出效应。
本文基于中国社会保险费率过高的现实问题,研究在社会保险费率水平不变的前提下,企业与员工所承担的缴费比重变化对就业可能带来的影响。本文主要贡献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构建了一个研究社保缴费结构对就业及工资影响的理论框架,论证了在总费率不变的前提下,缴费主体的选择对就业及工资具有长期持续的影响。这一结论将改变过去“就业与工资受社保总费率水平影响,而与缴费主体无关”的普遍观点。二是以中国部分地区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历史经验,用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对社保缴费结构与劳动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
二、理论模型
理论模型是通过分析雇员(参保人)和雇主的行动来研究缴费主体变化的就业效应。理论研究在如下假定中展开。
第一,实行统账结合社会保险制度,单位缴费费率为τf,个人缴费费率为τl。总费率水平τ=τf+τl。本文重点关注个人与单位缴费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影响,所以除了费率之外,个人账户记账比例、养老金待遇支付等其他相关参数都保持不变。
第二,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名义工资为W,企业的用工成本为W(1+τf),工人的缴费后的净收益为W(1-τl)。
第三,关于各企业和员工的信息假定,首先由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决定支付给员工的工资水平W和劳动需求L;之后,员工根据企业所支付的工资W再决定其愿意付出的工作努力程度z(z∈[0,1])。企业对员工的工作以s的概率进行监督,如果发现员工在偷懒,则会解雇员工。
(一)员工的行动
将员工偷懒程度定义为1-z,在企业的监督下,员工被解雇的概率为员工偷懒并且被企业发现的概率(1-z)s,参照Koskela[6]的效率工资模型,员工的期望收益函数为:
maxzVe=(1-s(1-z))W(1-τl)+s(1-z)Vu-h(z)(1)
式(1)中,Ve表示员工的期望收益。h(z)为员工努力的代价函数,定义为h(z)=zρ,ρ>1,h′(z)>0,h″(z)>0,说明员工努力工作的边际成本递增。Vu表示员工失业的期望收益,员工失业的期望收入包括重新找到工作的收入与失业状态收入的加权平均,在不考虑员工个体差异情况下,员工失业状态的期望收入为按社会平均工资实现再就业与处于失业状态能够获得的失业补助金的加权平均。
Vu=W(1-τl)(1-u)+um(2)
式(2)中,W表示社会平均工资水平,u表示全社会失业率,m表示员工没有找到工作能够得到的政府补助(如失业救济金等)。
对于员工而言,工资水平W已经给定了,员工只能通过改变自己工作努力程度来实现收益最大化,员工收益函数Ve对偷懒的一阶条件是:
Vez=sW(1-τl)-sVu-ρzρ-1=0(3)
由式(3)可以解出员工工作努力程度为:
z=sW(1-τl)-qVu1/(ρ-1)ρ1/(ρ-1)(4)
令B=s/ρ1/(ρ-1),因为s∈(0,1)、ρ>1,所以有B∈[0,1]。式(4)可以简化为:
z=BW(1-τl)-Vu1/(ρ-1)(5)
Vu为员工不工作的收益,而W(1-τl)是工作的净收益,所以,式(5)说明员工努力程度是二者之差的指数函数。根据常识,工作净收益W(1-τl)越高,员工就会越努力工作,刚开始时W(1-τl)对z的激励效应比较大,但随着工资进一步提高,其对员工工作努力的激励效应会降低,因此有:dzd(W(1-τl))>0,dz2d2(W(1-τl))<0,所以必有1ρ-1∈(0,1),即要求ρ>2。
摘要:基于中国社会保险费率水平调整的两难选择,文章研究了在总费率不变的前提下社会保险缴费主体结构变化对就业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分析提高个人缴费同时降低企业缴费而总费率不变的政策对名义工资、员工努力、失业率等的影响。然后以中国社会保险改革的历史经验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保持总费率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个人缴费比重将降低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名义工资水平和失业率。本研究的政策启示是,在保持总费率不变的前提下,以企业为主要缴费主体的制度设计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关键词:社会保险;缴费结构;失业率;名义工资
中图分类号:F8406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85831(2014)04003907
一、背景及综述
当前,中国社会保险制度面临一个两难的困境:一方面是过高的费率水平提高了企业用工成本,降低了社会保险制度的吸引力,并影响了就业率;另一方面是由于历史转轨成本与老龄化等原因带来的基金收支缺口将不断增大。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如何在不改变社会保险总费水平的前提下,通过改变缴费结构来降低社会保险高费率的负面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不改变社会保险总费率的前提下,通过调整缴费主体结构寻找一个促进就业的有效方案。
由于许多国家征收社会保障税,所以国外文献更多是从课税主体结构的角度研究对公司课税与对员工课税的就业效应。传统的主流观点是,社会保险课税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只与总体的税收担负水平相关,而与缴纳主体无关[1]。但最新的一些研究已经关注到了缴税(费)主体不同对就业可能带来的影响:Koskela and chb[2]认为,由于企业与员工税基(缴费基数)的不同,纳税主体的变化将影响企业与员工真实的税收负担,进而影响就业;Picard等[3]和Goerke[4]研究了在失业保险金与个人纳税(缴费)挂钩的制度安排下,纳税主体变化将影响劳动力市场供求;而Picard等[5]研究了在公司实行比例税,而个人收入实行累进税的制度下,课税(缴费)主体变化,会影响劳动需求与工资;Erkki Koskela等[6]用效率工资模型框架,分析了在预算平衡下(revenueneutral),企业应承担的税收向员工转移会降低员工积极性。国内文献主要集中于社会保险总费率水平研究,白重恩等[7]研究社会保险缴费对消费与储蓄的影响,朱文娟等[8]研究了社会保险费率水平对就业的挤出效应。
本文基于中国社会保险费率过高的现实问题,研究在社会保险费率水平不变的前提下,企业与员工所承担的缴费比重变化对就业可能带来的影响。本文主要贡献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构建了一个研究社保缴费结构对就业及工资影响的理论框架,论证了在总费率不变的前提下,缴费主体的选择对就业及工资具有长期持续的影响。这一结论将改变过去“就业与工资受社保总费率水平影响,而与缴费主体无关”的普遍观点。二是以中国部分地区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历史经验,用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对社保缴费结构与劳动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
二、理论模型
理论模型是通过分析雇员(参保人)和雇主的行动来研究缴费主体变化的就业效应。理论研究在如下假定中展开。
第一,实行统账结合社会保险制度,单位缴费费率为τf,个人缴费费率为τl。总费率水平τ=τf+τl。本文重点关注个人与单位缴费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影响,所以除了费率之外,个人账户记账比例、养老金待遇支付等其他相关参数都保持不变。
第二,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名义工资为W,企业的用工成本为W(1+τf),工人的缴费后的净收益为W(1-τl)。
第三,关于各企业和员工的信息假定,首先由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决定支付给员工的工资水平W和劳动需求L;之后,员工根据企业所支付的工资W再决定其愿意付出的工作努力程度z(z∈[0,1])。企业对员工的工作以s的概率进行监督,如果发现员工在偷懒,则会解雇员工。
(一)员工的行动
将员工偷懒程度定义为1-z,在企业的监督下,员工被解雇的概率为员工偷懒并且被企业发现的概率(1-z)s,参照Koskela[6]的效率工资模型,员工的期望收益函数为:
maxzVe=(1-s(1-z))W(1-τl)+s(1-z)Vu-h(z)(1)
式(1)中,Ve表示员工的期望收益。h(z)为员工努力的代价函数,定义为h(z)=zρ,ρ>1,h′(z)>0,h″(z)>0,说明员工努力工作的边际成本递增。Vu表示员工失业的期望收益,员工失业的期望收入包括重新找到工作的收入与失业状态收入的加权平均,在不考虑员工个体差异情况下,员工失业状态的期望收入为按社会平均工资实现再就业与处于失业状态能够获得的失业补助金的加权平均。
Vu=W(1-τl)(1-u)+um(2)
式(2)中,W表示社会平均工资水平,u表示全社会失业率,m表示员工没有找到工作能够得到的政府补助(如失业救济金等)。
对于员工而言,工资水平W已经给定了,员工只能通过改变自己工作努力程度来实现收益最大化,员工收益函数Ve对偷懒的一阶条件是:
Vez=sW(1-τl)-sVu-ρzρ-1=0(3)
由式(3)可以解出员工工作努力程度为:
z=sW(1-τl)-qVu1/(ρ-1)ρ1/(ρ-1)(4)
令B=s/ρ1/(ρ-1),因为s∈(0,1)、ρ>1,所以有B∈[0,1]。式(4)可以简化为:
z=BW(1-τl)-Vu1/(ρ-1)(5)
军龄可算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吗? 篇3
我1970年12月入伍,1975年3月尾退伍,1976年被邵阳县造纸厂招为打算内亦工亦农职员,并分3次签署劳动条约(共事变近8年),1983年被辞退。此刻,我想把户口迁到儿子哪里,并购置城镇住民养老保险,那么早年的军龄和事变时刻能视为缴费年限吗?(湖南邵阳 陈德志 67岁)
答:
医疗保险最低缴费年限是多久 篇4
医疗保险指通过国家立法,按照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基本医疗保险费应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按时足额缴纳。不按时足额缴纳的,不计个人帐户,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不予支付其医疗费用。
医疗保险是为补偿疾病所带来的医疗费用的一种保险。职工因疾病、负伤、生育时,由社会或企业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或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险。如中国的公费医疗、劳保医疗。
医疗保险缴费年限的规定:
(一)12月31日前,参保人员符合国家规定的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35周年以上的,实际缴纳医疗保险费的年限满10周年,不再缴纳医疗保险费,终身享受医疗保险待遇。
(二)月31日前,参保人员符合国家规定的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30周年不满35周年的,实际缴纳医疗保险费的年限满12周年,不再缴纳医疗保险费,终身享受医疗保险待遇。
(三)年12月31日前,参保人员符合国家规定的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不足30周年的,实际缴纳医疗保险费的年限在12周年基础上相应增加不足30周年的差额年限,作为本人实际缴费年限(最高不超过30周年),缴满本人实际缴费年限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不再缴纳医疗保险费;缴满本人实际缴费年限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继续缴费至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不再缴纳医疗保险费,终身享受医疗保险待遇。
(四)参保人员不具有本条前三款规定的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的,实际缴纳医疗保险费的年限应满30周年。缴满此年限后,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不再缴纳医疗保险费;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继续缴费至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不再缴纳医疗保险费。参保人员参保期间,大额医疗互助保险每年均要缴纳。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医疗保险最低缴费年限针对男女的规定不同,其中要求男满25年、女满20年。但要是针对一些特殊的情况,即使不满足这个年限要求也是可以的,大家不妨从上文中进行具体了解。
1.医疗保险的缴费年限是多久?
2.深圳医疗保险缴费年限是多久?
3.上海医疗缴费年限是多久?
4.医疗保险缴费年限
5.医疗保险缴费年限
6.重庆医疗保险缴费年限及缴费比例
7.娄底市医疗保险参保人缴费年限规定
8.医疗保险缴费年限不足怎么办
9.重庆医疗保险缴费年限及缴费比例是多少?
缴费年限社会养老保险 篇5
申请一次性补足缴费年限办理指南
一、2011年7月1日前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到龄时具有我市户籍,工作期间未参加劳动关系所在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曾有工作单位):
1、应提供以下任何一项证明:原单位或主管部门提供的县以上劳动人事部门、企业主管部门审批的招工、招干登记表或工资审批表、工资花名册、劳动合同等原始档案材料;
2、原单位或主管部门为异地,还需提供该地县级以上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及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证明;
3、2011年1月1日前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补缴时执行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工资的60%为基数,补缴比例为20%;
4、2011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补缴时执行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工资为基数,补缴比例为20%。
二、2011年月7日1日前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到龄时具有我市户籍(无工作单位):
1、从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及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
2、曾从异地迁入户口到本市,还应提供该地县级以上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及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证明;
3、补缴时执行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工资为基数,补缴比例为20%。
三、2011年7月1日前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到龄时具有我市户籍,此前已参加我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参加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1999年7月1日后参加外来员工基本养老保险)。但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人员,补缴时执行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工资为基数,补缴比例为20%。
四、2011年7月1日前已参加我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011年6月30日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到龄时具有我市户籍但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人员,可按月延长缴费至满15年后办理退休手续;按月延长缴费5年后缴费年限仍不足15年的,可一次性补足15年后办理退休手续。补缴时执行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工资为基数,补缴比例为20%。
五、符合上述补缴条件且已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可根据本人申请,停止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恢复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储存余额,按照前述规定补缴后办理退休手续。
六、办理的程序及需提供的材料:
1、填写一式二份《厦人社(2012)11号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申请表》,提供工作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异地社保证明原件、本人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社会保障卡、《基本养老保险手册》或养老保险对帐单(含外来员工),至各区社保经办窗口核算补缴月数、补缴金额;
2、各区社保经办窗口打印补缴单据《厦门市社会保险费政策性缴费个人核定通知单》至地方税务局缴费;(地税缴费时间:每月6日—20日);
3、持地税的《税收通用缴款书》(需加盖受理银行的业务章)及办理退休的相关材料,于当月15日前返回所管辖的区社保相关部门办理退休手续。
企业社会保险缴费水平的实证评估 篇6
关键词:企业,社会保险,缴费水平,社会保障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于生活品质以及生活保障问题日益关注, 按照当前我国的法律, 企业应该按照规定为在职人员缴纳社会保险。缴费型社会保险是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 随着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逐渐实施, 企业对于工作人员的权益保障需要更加全面。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深化, 企业社会保险缴费出现了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基于当前的经济背景之下, 需要对企业社会保险缴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并及时提出改善措施, 从而使得社会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保证。
1 当前我国社会保险费用缴纳现状
1.1 各地区企业社会保险费率不统一
2011 年我国出台的相关法律明确了缴费的项目, 但是没有对社会保险费率进行统一规划, 没有提出比较一致的标准。达到统筹规模的企业基本都是在地市级, 且会因为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所差异使得各区域中的企业缴费率有所不同。从1998 年开始, 截至2013 年, 全国范围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用大约有16 种标准, 其中, 最高的达到22%, 最低的有10%。部分省份社会养老保险费率标准就有12 种左右, 使得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各企业的实行情况就会有所差异, 这就导致很多企业的员工权益得不到完全的维护。
1.2 企业之间社会保险缴纳负担不均衡
和其他企业类型相比, 劳动密集型的企业缴纳社会保险的负担最重, 下面以社会养老保险为例进行分析:所谓的缴纳基数就是指员工的实际工资, 个人缴纳的金额是工资的8%, 单位缴纳的金额是工资的20%.这里的缴纳基数不能低于所在地区该行业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的60%, 与此同时, 也不能超过平均工资的300%.就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来说, 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企业比较来说, 企业支付的工资就比较多, 养老保险费用也较高, 远远超过了其他企业类型, 经济负担较重。例如, A企业为资本密集型企业, 有员工100 人, 年平均工资是5 万元;B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 员工有1 000 人, 年平均工资是2.5 万元。但是, B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用按照20%费率标准进行缴纳, 比A企业多缴纳的就有400 万元。
1.3 社会保险制度抑制了参保积极性
企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一般处于整个社会工资水平的最底端, 众多企业劳动者每个月领取的工资也许刚刚超过法定的最低工资。过高的缴费费率减少了企业劳动者当期收入, 进而直接影响到其当期消费和现实的生活水平。现实中, 企业有许多劳动者主动要求企业不用参加社会保险, 而把企业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作为工资发给自己。
2 完善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水平
2.1 调整企业社会保险缴费率
现在我国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率比较高,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基本养老保险费率高, 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高的原因是我国处于社会发展转型的重要阶段,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之前的现收现付转变为统筹结合制度。在该转型阶段, 存在着大量的隐形债务, 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高就可以抵消部分隐形债务。但实际上, 这种制度对于隐形债务问题的解决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就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长远发展战略来看, 降低企业养老保险费率是势在必行的。
2.2 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控制
从企业目前所存在的实际问题, 优化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水平, 找到能够减轻企业社会保险缴费的途径, 然后把企业的社保缴费水平与整个省的企业的社保缴费水平相结合, 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负担能够切实从根本上得到缓解。优化企业社会保险缴费水平的对策, 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 (1) 市政府加大财政支出力度, 明确其承担的责任, 建立社会保障多渠道达到所需资金; (2) 社会保险投资收益率不断得到提高; (3) 明确、提高个人缴费率以及个人的责任; (4) 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以缓解社会保险缴费负担。
2.3 加快改革工资制度
在个人工资范畴社会保险缴纳基金不断提高时, 其中随之上升的是个人的部分。这样一来, 在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不减少的情况下, 就可以适当下调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率。我国目前所采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和企业申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申报制度, 这种企业“虚报”缴费基数的申报制度会造成可乘之机。对于这样的情况, 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 要求市政府的有关部门在结算员工工资时直接将其职工的工资打入社保卡中 (每一位参保者在劳动保障部门, 都会给参加社会保险的都办有社保卡) 。这样, 企业不需要申报, 社保部门就根据每个人的工资情况通过社保卡来进行员工的查询。这样一来, 就能很好地杜绝企业虚报缴费基数的情况。
2.4 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率
投资多元化的社保基金, 进入银行和投资政府债券后, 社保基金占了一定的比例, 可以取出一部分股票和进行证券投资而投入的社保基金;例如指数化投资、股权投资与信托投资等;可以运用新型的投资工具在保障其收益性与安全性的前提下, 对这些进行合理的投资搭配。与此同时, 政府要进行配套改革, 对影响与妨碍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方面加以完善。例如,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运营监管体系的社会保险基金, 对投资管理人才的培养等。为了实现其保值增值, 可以把社保基金投入到资本市场、金融, 这也是实现社保基金规模扩大的方式之一, 但是其中也有一定程度的风险, 同时因为社会保险基金是职工的保命钱, 因此在社保基金的投资时一定要特别谨慎。
2.5 降低国有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负担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降低国有企业的缴费负担: (1) 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 开辟新的安置一部分富余职工的经营领域。诸如一些大中型企业有丰富的基础原材料的优势, 就可以进行加工原材料。这样, 就能开辟出新的工作岗位, 解决一些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 (2) 可以运用一些经济手段, 诸如政府可以推出免税和低税的经济政策, 从国企中走出去, 鼓励职工重新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职业。 (3) 职工选择停薪留职也是被积极鼓励的。市政府可以给这些职工适当的补偿费用, 减轻企业的负担, 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创业, 促进经济的更好发展。
3 结束语
社会保障是保证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和和谐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当前, 我国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多社会问题, 而社会保障对于解决社会问题起着积极作用。建立健全的企业社会保险制度不仅可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还可以满足职员的生存需求。企业社会保险制度的健全、完备程度的提高也是我国向和谐社会迈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戴园园, 梅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研究——基于演化博弈的视角[J].科研管理, 2013 (1) .
[2]隗伟, 刘旭东.企业社会保险缴费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的思考[J].劳动保障世界 (理论版) , 2011 (1) .
缴费年限社会养老保险 篇7
基本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是由国家强制实施的,其目的是保障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实行个人和单位缴费,个人缴费按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为缴费基数并参照社会平均工资作了“上封顶、下保底”,再按8%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单位缴费以本单位上一月全部在职人员缴费基数总和,再按20%的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按规定每月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申报结算手续,经核定后再缴纳和代扣代缴。每年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是不同的,企业每年要根据职工上年月平均工资收入调整基本养老保险基数,基数的大小,与职工退休后所领取的基本养老保险金有着密切的关系,职工退休后所领取的基本养老保险金数额与其退休前每年单位和个人的缴费金额有关,与其个人账户上的存储额有关,这两项的数额大、职工所领保险金就多,反之则少。在缴费比例确定不变的情况下,这两项均与其缴费工资基数相关,工资基数大,两项数额相应增大,工资基数小,两项数额小。随着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收入的不断提高,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应随之提高,缴费单位不按规定为职工正确计算缴费基数,基数不提高反而降低,会影响到职工今后领取社会保险金,实际上造成了对职工切身利益的直接侵害。另外按照劳动部的规定,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这三个险种的缴费基数是一致的,均以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下降将直接导致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缴费的下降,导致社会保险基金的减少,社会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险的“生命线”,是制度运行的物质基础,是广大参保人员养老和医疗的主要来源,保险基金减少将严重阻碍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影响整个社会保险的统筹运作,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整治企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降趋势刻不容缓,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一、加大《劳动法》及相关的社会保障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创造一个良好的参保舆论环境,增强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对缴费基数重要性的认识。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一笔很大的成本,一去不复返,为赚取最大利润,企业采取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以故意瞒报少报基数。参保职工对各项社保政策不了解,不重视甚至有些职工只知道工资上扣了各项保险费用,至于为什么扣,如何扣缴,与自身利益具体有什么关系,不清楚,当企业未按规定为职工计算缴费基数时,职工也不能利用政策为维护自身利益作出努力,助长了企业的瞒报少报,因此必须加大《劳动法》及相关社会保障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力度。举办参保单位法人代表、劳资和财会人员培训班,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充分认识到,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证劳动者正当权益应尽的义务,必须依法办事,不可不缴,不可少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阵地,抓住社会关注、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社情舆情进行政策宣传,多采取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把社保政策全面、及时、准确地宣传给职工群众,通过宣传,解惑释疑,让企业和广大职工充分了解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增强劳动保障法律意识,理解和支持社保工作,积极参保缴费,争取自身利益。
二、职能部门和经办机构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体系的管理模式,细化监管措施。职能部门和经办机构社会保险体系的管理模式不够完善、监管措施不到位给企业缴费基数不实以可乘之机,因此,要完善社会保险体系的管理模式,细化监管措施,真正认真负责地审核企业缴费情况,财政、工商、审计、税务等相关部门协调一致,减少工作环节中的漏洞,针对出现的问题制定一些具体的措施,如企业为职工计算的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定期由职工本人签名核实,增加缴费基数的透明度,最大限度地保障劳动者切身利益。
三、增强缴费激励机制,调动参保个人缴费的积极性。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这三个险种的缴费基数是一致的,均以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对于铁路等许多大型国有企业,职工只要遵章守纪,被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面临失业的风险微乎其微,大部分职工的失业保险费是为社会作贡献,职工对缴失业保险费没有积极性。缴纳基本医疗保险金返还到个人账户的比例非常低,退休职工也只达到4%,而且铁路医疗卡受到定点药店和住院医疗报销标准的限制,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也不愿缴过高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基数高了,以上两项保险缴费就增加了,因此,职工就不愿缴过高的养老保险基数。如果将养老金中的基础性养老金、医疗保险待遇等与缴费年限、缴费标准更紧密地挂起钩来,增强缴费激励机制,职工就会自愿、主动地多缴。
四、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有效运营使之保值增值。职工退休后养老金由基础性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组成,每年的基本养老保险金缴费越多,职工日后退休养老金就越高。但是个人账户养老基金往往要等到十几年或几十年退休后才能领取,物价飞涨,资金随时间的急剧贬值,以后社保政策的不确定性,自身将来的不确定性等等风险,使职工特别是年轻职工对现有的资金留到若干年后使用缺乏信心,认为钱拿到手上现用更踏实,更有保障,不愿现在缴过高的养老保险费。如果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有效运营使之保值增值,就可以调动职工缴费的积极性。建议国家通过让利的手段增加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即对存入国家金融机构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给予偏高利息率。同时,在保证基金安全完整的前提下,注重加强保值增值,除了购买国家债券外,还可以考虑直接投入政府建设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如政府兴建的铁路、水利、电力、公路、信息网、航空港工程等。
五、规范参保单位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会计核算与财务报告。参保单位对应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在会计核算上未计提,在财务报表中未披露,现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也没有明确要求企业对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情况在财务报表中进行信息披露,同时,一些单位工资总额核算不真实,将应计入工资总额的项目故意列入其他科目,致使缴费基数不实,偷逃社会保险费。所以必须规范参保单位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会计核算与财务报告,一是规范企业申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费的会计处理。二是规定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披露基本养老保险费申报缴纳的相关信息,如报告期工资总额、职工人数、计提社会保险费比例、预提应缴基本养老保险费金额、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金额等。
六、完善社会保险费征缴公布制度。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按期发放职工个人账户对账单,建立个人账户查询制度;缴费单位要向本单位职工公布本单位当年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使职工了解国家政策规定,了解用人单位和职工本人的权益和责任,接受职工监督。同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告社会保险费征收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并对不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行为进行曝光。
缴费年限社会养老保险 篇8
乐劳社发[2004]5号
各区、市、县、自治县劳动(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关单位:
为加强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管理,确保基金收支平衡,从2004年2月1日起,提出以下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年限的意见,请贯彻执行。
一、从2004年2月1日起,新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在职人员,不论是以单位方式还是个人方式参保,实际缴费年限按乐府发[2003]38号《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实际缴费年限(试行)意见的通知》规定执行,但最低实际缴费年限不得低于15年。
社会保险缴费基数 篇9
社会保险费的缴纳分两部分,即单位缴纳部分和个人缴纳部分,单位缴纳部分是以单位工资总额来计算的,个人缴纳部分是以个人的缴费基数来计算的。所以压低工资总额和缴费基数,个人社会保险数就会减少,将来你就要少拿退休养老费,公积金也会减少。所以我们要有足够的重视。
按现行的法律法规,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缴纳基数,是按其上年度全部工资性收入的月平均数来确定的。少数用人单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逃避为职工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责任,存在少报、瞒报工资总额的情况,并在缴纳职工缴纳基数上做文章玩花样。
据笔者的了解,这些用人单位弄虚作假的手法五花八门,比如设立各种名目的津贴和补贴,任意提高水平,不将津贴和补贴计人工资总额;有的把职工工资分成几块,一部分发放现金,一部分注入信用卡,将其中的部分份额计入工资基数作为缴费基数;还有的将工资以实物发给职工以实物不作为工资收入,混淆工资概念等等。
按照1990年国家统计局的规定,职工工资性收入应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全部收入。职工的全部工资性收入之和即为单位工资总额。
工资总额的计算和统计的原则是:
1、以劳动报酬为根据 即包括按劳动的数量与质量支付的劳动报酬、工资性津贴、补贴,还包括职工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婚丧假、事假等原因按工资比例支付的工资。
2、以本单位职工范围为前提 支付的对象是本单位的在职职工,支付的费用又属于劳动报酬的均应计入工资总额,反之,不计入。
3、不考虑其经费来源和支付形式 即只要是职工的劳动报酬,其费用不论是由工资计目开支的,还是工资科目以外的其它缴费开支的;不论是计人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其支付的项目,不论是国家承认的,还是国家不承认的;不论是国家规定列入计征奖金项目的,还是免征奖金税项目的;其支付形式,不论是实物还是货币形式的,都应计入工资总额。
4、按报告期实发数统计 指在报告期内实发的工资数,已提取未支付或可提取的工资及应发为发的工资不能统计在内。
用人单位压低工资总额和压低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工资基数的种种行为,已经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规定。为此、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采取系列相关措施:专门发文要求单位申报社会保险缴费工资基数时,必须由职工本人签字确认;开展对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工资总额和缴练基数的稽核检查、专项审计;建立投诉举报电话和举报箱等等。
在此笔者要提醒朋友们,作为劳动者在个人社会保险上也要有点基本的知识,不能让单位随心所欲。当发现用人单位在社会保险上揩你的油时,要用法律武器老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缴费年限社会养老保险 篇10
一、企业缴费基数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1.企业缴费基数存在的问题
(1)漏保、断保人员问题。
一是团场私人开荒及大户承包长期雇佣工、季节性合同工没有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的征缴范围。对这部分人员是以支付劳务费的形式管理,团场长期承包土地的没纳入职工管理的临时工,没有严格按照《劳动法》的规定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也未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规定,将这部分人员纳入养老保险费的征缴范围。
二是商业企业及服务行业短期合同制年轻员工漏保现象严重。随着兵团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类商业企业及服务行业其用工形式多样,大量使用短期合同工的现象普遍存在,对于这些短期合同制员工,大部分没有为其办理参保手续。
(2)部分项目漏报、瞒报情况较为突出。
一是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发放的一次性的年终综合奖、年薪、集资利息收入等;
二是在“管理费用”等各项费用科目中列支的电话费补助、水电补助、取暖补助、职工商业保险等;
三是在“应付福利费”科目中发放的过节费等;
四是生产企业支付给商业企业分配给个人的提成或奖励。
(3)部分企业申报缴费基数随意性大,形式多样。
第一,部分工交建商企业在缴费基数的申报、确认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工资统计口径和实际工资性收入发放情况来确认每位职工的缴费基数,而是按照决策人的指示由单位自行确定参保职工的缴费基数,造成缴费基数不实。
第二,团场一线承包职工的个人缴费基数确定出入较大。由于一线承包职工的收入的确定比较困难,其年底兑现收入中含自己投入的一部分物化成本、平时雇工工资等支出难以确定,所以在申报缴费基数时随意性较大。其中,一线承包职工中年龄偏大,临近退休人员普遍将缴费基数报高,而其他大部分职工几乎全部按上年职均工资的60%申报缴费基数。
(4)多元化的收入分配形式给缴费基数的确认带来一定难度,工资总额的确定有待于改进和完善。
第一,低工资、高分红现象。主要是改制企业,在职职工均是参股股东。申报缴费基数时职工大部分按照工资标准缴费。股利分红不作为工资收入统计,由此造成职工实际收入与按照工资口径统计的收入水平差额较大。同时也造成一部分改制企业钻了政策空子,有意压低缴费基数、回避缴费义务。
第二,生产企业供销人员、内部承包人员的工资收入如何确认问题。销售人员实行销售提成,销售费用由销售人员自行决定支付。这部分人员收入水平较高但实际工资收入无法准确核算。
第三,买断承包经营的团场职工的收入无法进行确认,如何统计缴费基数,参保企业是否有责任为职工交纳该部分的保险费,各团场都存在此类问题。
2.缴费基数不实的原因
一是部分企业特别是新建、改制的企业负责人对社会保险工作认识不足,对职工实际性工资收入统计工作不重视,或是受利益驱使,刻意瞒报、漏报工资总额。而社保机构由于自身职能和人员力量的限制对企业工资的发放、统计工作缺乏有力的控制措施和监督力度,难以从源头上拾遗补漏,造成部分项目漏报、漏核。
二是《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落实力度不够。1999年1月,国务院259号令发布了《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对征缴范围、征缴管理、监督检查和罚则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但在基金的征缴过程中,却没有得到严格执行。
三是稽核人员力量及经费不足,各师社保经办机构大部分设置了专门的稽核工作部门,配置了稽核人员。但受客观条件限制,未能完全实现不相容岗位分离,岗位之间互相监督、互相牵制的机制还不是很到位。每年的缴费基数稽核工作都是临时抽调人员组成,素质参差不齐,稽核行为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
二、改进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稽核
随着兵团离退休人员负担率和替代率不断增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撑能力也在下降,甚至出现了养老金当期入不敷出,收支倒挂的现象。兵团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收缴率较高,大部分师收缴率都达到100%,但由于部分参保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缴费基数申报不实现象,直接影响了养老保险基金收缴总量,影响职工退休以后养老金待遇。漏报、压低、瞒报缴费基数是一种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针对缴费基数不实的企业,严格按稽核程序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对不能按规定进行整改纠正的,一定加强行政执法力度,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并补缴因缴费基数不实少缴的养老保险金。确保各项社会保险费应收尽收、维护参保职工社会保障权益。
2.夯实基础,加强对稽核人员的培训,整合稽核资源,实行交叉稽核
加强稽核人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综合知识和稽核实务的培训。结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典型案例,定期开稽核调度会,进行稽核经验交流。使每一位稽核人员充分掌握稽核方法和技巧,为稽核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社保经办机构编制少。稽核岗位的设置也不能满足工作要求,这种状况短时间内很难改变。要想彻底清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不实,单个经办机构的稽核力量很难以完成,必须对全兵团范围内的稽核力量进行整合。可采取集中稽核人员,分组进行交叉稽核的办法。这样既能使稽核人员能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在实际工作中提高稽核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同时又可以避开各类干扰,提高工作效率,使稽核工作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3.规范社会保险缴费人数、缴费基数申报的程序,确保各项社会保险费应收尽收
规范参保企业缴费基数的申报程序,组成稽核工作组直接深入企业,扩大实地稽核面。一是要认真核实企业职工工资发放情况,职工奖金、补贴、福利及股利分红等上年度实际性工资收入,做到账账相符,账表相符,从而核定本年度缴费基数。二是根据团场一线承包职工兑现收入扣减成本支出后来确定团场职工缴费基数。通过加强稽核强化事前监督,规范缴费基数申报,建立健全对不规范行为的防范和纠正机制,增强缴费基数核定工作的刚性,及时堵住少报、瞒报的漏洞,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应收尽收。维护参保职工权益,促进社会保险基金收缴的稳步增长。
4.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标语等新闻媒体,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进行宣传,从而提高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缴纳社会保险费意识。
5.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及时传递信息,达到信息共享,健全和完善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及缴费数额的公示制度,接受职工的监督,增强企业缴费的透明度。
6.修订和完善缴费基数的明细办法
针对目前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管理模式的职工收入的构成摸底调查,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缴费基数的确定明细办法,统一兵团范围内对各类用工形式缴费基数的确认和申报。确保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数的真实准确,以保障基金足额征收,增强兵团养老保险基金支撑能力,确保兵团级养老统筹工作的平稳运行。
缴费年限社会养老保险 篇11
一、当前我国企业缴纳社会保险费现状
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及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险的基本内容。目前, 中国社会保险费主要来自职工个人和企业共同负担的社会保险缴费。国务院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费率基准作了明确、统一的规定;工伤保险, 则实行差别费率, 依据各行业的风险程度轻重和不同而定, 而生育保险处于试点过程中, 由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经济情况灵活确定缴费费率。目前我国五大社会保险险种的缴费率如表1所示。
数据来源:根据国务院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相关政策文件。其中, 职工个人缴费基数以本人工资为基准, 企业缴费基数以职工工资总额为基准。
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 企业是我国社会保险缴费的主体是企业, 个人负担很少。同时随着保险基数的连年递增, 社会保险缴费成为企业发展的沉重“包袱”, 极大影响了市场的竞争力, 不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
二、中、外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状况比较
按照国家规定, 目前我国企业负担的社会保险费率高达29.8%。其中, 职工养老保险费用的比重最大。将我国企业需要承担的费率与英、美、德等国家相比, 可以看出, 我国企业的社会保险负担率除了低于瑞典外, 遥遥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
从表1与表2的对比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我国企业承担的社会保险负担是很重的, 远远高于雇员个人承担的比例, 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我国企业较高的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社保费率高位运行意味着什么?对企业来说, 高费率正面增加了企业经营压力, 减弱了企业活力, 尤其是一些使用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恶化投资环境, 损害企业竞争力, 影响对国际资本和国内资本的吸引力;缺乏制度吸引力, 导致企业参保积极性不高, 拉升社保违法现象;企业经营困难, 对社会就业、经济发展构成不利影响。具体来说, 企业内在竞争力受社会保险缴费负担的影响, 体现在企业效益空间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而被极大压缩。显而易见的是, 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增加了, 企业的利润总额也随之减少。
劳动密集型企业仍然是我国企业目前的生产、发展模式, 而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工人工资在企业生产成本中所占比例就高, 如果企业的社会保险负担有增无减, 那么影响企业利润的结果就更加明显。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抽样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制造业企业社会保险费用的负担, 2014年为3960.9元的人均水平, 相当于平均上资的34.9%, 人工成本的17.4%;如果按人工成本总额计算, 则相当于成本费用总额的12.9%, 参加社会保险会增加企业总成本的2.24个百分点。
所以, 企业较高的社会保险费负担不管从企业生存的外在环境还是企业内在的发展动力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都是至关重大。
四、正确处理社会保险负担与企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 社会保险缴费过高是目前我国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 同时过重的缴费负担也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因此在当下投资不足、内需不足, 在出口低迷, 国家经济发展前景不容乐观的情形下, 如何破解这一问题, 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成为当前突出的社会问题。
1. 直接降低社会保险费
首先, 政府下调社保费率是提高企业竞争力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下调社会保险缴费率可直接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 减轻企业负担。对个人而言, 可提高个人工资收入, 提高消费指数, 增大内需。具体做法是, 针对失业保险等基金险种实行现收现付的方式, 降低企业缴费比例, 同时可将部分资金用于城镇职工门诊统筹, 并逐步取消医保个人账户, 减轻企业和个人筹资压力。
2. 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
目前, 我国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仅仅包括城镇从业人员, 而尚未覆盖的人群很多, 数量庞大。包括私营企业、 (乡镇企业) 三资企业以及大批进城打工的农民工, 这些人群大都没有社会保险。如果国家能将现有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扩大, 将这些劳动者全部覆盖, 那么对于减轻企业社会保险负担压力、增加社会保险收入, 都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偿还养老金缺口拓展了新的筹资渠道。
3. 积极扩宽社会保障资金投资渠道
如果基金的投资收益率超过工资增长率, 那么在保证一定的情况下尝试降低社会保险企业缴费负担。因此可以在此基础上积极拓宽资金的投资渠道, 实现多元化的社会保险基金的筹资方式, 比如, 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公共设施建设投资及小动产投资都可以成为不错的投资选择。
4. 改进现有工资总额核算方式
全部以货币形式支付职工的劳动报酬, 有利于优化企业产业结构及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具有促进。应在政府的协作下, 将企业职工各种实物收入及非货币收入纳入上资范畴, 对“灰色收入”严格处置, 依法惩处违法和非法收入的行为。劳动报酬的货币化, 将意味着缴费基数的上升。个人提高了缴费比例, 社会保障基金的收入也相应地得到了增加, 企业的缴费负担相应也得到了减轻。
5. 加大向诚信守法企业的财政补贴
针对当前社会保险费额过高, 企业欠费、逃费严重现象, 应出台政策, 对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诚信守法企业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在目前不能大幅降低企业社保缴费率的情况下, 政府财政应以社会保险补贴、稳岗补贴、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补贴等形式对这些诚信企业予以补贴, 以体现社会公平、正义, 提高企业参加社会保险的积极性, 倡导诚信、守法、公平、公正的企业竞争理念。
参考文献
[1]顾文静.论社会保障与企业竞争力[J].经济纵横, 2004, (5) :52-53.
[2]李珍, 孙永勇.多元化——养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合理选择[J].经济评论, 2001, (6) :56-59.
【缴费年限社会养老保险】推荐阅读:
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09-03
医疗保险最低缴费年限是多久11-03
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比例11-15
永嘉社会保险缴费标准09-08
天津社会保险缴费证明10-25
办理社会保险缴费业务所需材料08-15
天津市社会保险网上缴费申报协议书05-15
企业社会保险参保缴费政策及业务办理指南07-07
关于社会保险汇算清缴明细表中,职工个人缴费工资之和该怎么填?08-02
个人养老保险缴费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