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养老保险养

2024-08-17

社会养老保险养(精选12篇)

社会养老保险养 篇1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数据,截止2015 年末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提升至10.5%,同比增长0.4%,人口老龄化程度严重并呈现加剧趋势。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不仅在北京、上海、天津等经济发达城市已经突出,同时在年轻劳动力输出较多的贫穷农村也相当严重,“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护”已成为今后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2013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提出把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作为发展养老服务的主要任务之一,近年来又连续发布多个文件指导发展医养结合模式,以此来破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但医养结合模式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政府层面上缺乏立法保障与制度安排,在研究层面上专家学者只针对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论证[1,4],亟待需要一套配套的政策制度支持。从国内外发展医养结合模式的实践经验来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可以较好的解决老年人护理、医疗照顾等一系列问题。

一、医养结合模式下社会长期护理保险构建的必要性

长期护理保险(Long-term Care Insurance,LTCI)是一种对被保险人因年老、疾病、意外伤残等原因导致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家庭成员或者护理机构提供康复与支持所产生的费用进行补偿的一种健康保险[5]。

(一)适应老年人日常医疗护理需求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升高,老年人日常护理需求也持续上升。伴随年龄老化,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呈现下降趋势,与此同时老年人的疾病谱也在发生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提高,高龄老人、失能老人及残障老人对专业的日常医疗护理需求更为突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下,不论居家或机构养老都需要把医护老年人常见病的功能凸显出来,才能提升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因此,对老年人常见病的医护环节进行保障,构建专门的长期护理保险,当老年人需要预防调理或康复治疗时,可及时享受到专业的针对性服务。

(二)减轻家庭养老照护的压力

家庭成员间的照料,在养老护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当前家庭结构不断小型化,传统三四世同堂变为“三口之家”的核心家庭,家庭结构呈现“四二一”的倒金字塔型,人口抚养比持续上升,独生子女需要承担更大的赡养责任。与此同时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城市群体中居民工作压力增大,很难抽出更多照顾老人的时间、精力;农村中伴随务工、求学群体的外出,造成“留守老人”问题不断严重。家庭护理功能的弱化背景下,人民群众对护理保险的需求不断升高,需要社会来承担更多的养老责任,以应对老龄化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巨大风险。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旨在提升居民的养老质量,减轻家庭养老照护的负担,这就需要社会更多的参与到养老照护中,构建完善的护理保障体系。

(三)提供专门的护理保障资金

老年人日常医护费用不断升高,但当前老年人护理费用并没有完全列入医保报销目录,给老年人享受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造成了较大经济压力。许多老人在治疗完疾病后没能及时进行正规的康复护理治疗,从而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影响生活自理能力,需要护理保障资金的帮助支持。然而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医护照料费用超过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调研天津市医养结合模式机构发现,收费多在每月4000 元以上,入住老人多为退休的高级干部或企业经理家属,普通工薪阶层退休老人及广大农村老人很难承受高额的费用;在居家式医养结合模式,上门提供医护服务发生的费用,同样也需要统筹解决。因此,建立发展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供专门的医养结合保障资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二、我国社会长期护理保险的构建

(一)我国社会长期护理保险构建的基本思路

1.立法先行。德日两国开始实施护理保险制度,都是建立在相应的法律保障基础之上,在实施之前用法律形式明确了参与主体的权利与义务,规范与监管市场运作行为,推动了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青岛在推行长期医疗护理保险之前,出台相关试行规定发挥了指导规范作用,但是缺乏法律保障使长期护理保险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推行护理保险制度,一定要立法先行,给制度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基础。

2.广覆盖、保基本、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我国各地区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老龄化程度与特点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制定政策时应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与补充。伴随农村生育率快速下降及年轻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农村中“留守老人”问题不断严重,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60 岁以上老人农村占比为14.98%,城市为11.69%;65 岁以上农村为10.06%,城市为7.8%[6],可知农村老年人长期护理的问题比城市更为突出,因此长期护理保险的制定要覆盖更广大的城乡居民,使制度在建立之初就考虑到起点公平。德国模式与青岛经验中,护理保险先“依附”于医保,覆盖全民,再逐步提升保障层次;制定我国护理保险制度时,可以借鉴“依附”医保强制参保,覆盖城乡居民,提供基本的护理保险保障,再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保障层次。

(二)参保对象与护理对象

考虑到覆盖人群的广泛性,受益群体的公平性,借鉴德国模式,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的对象均强制参加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建立与基本医疗保险平行的基本护理保险,在基本医疗保险的运行管理经验基础上,对基本护理保险进行运行管理。

青岛长期医疗护理保险的护理对象明确定义为: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导致人身某些功能全部或者部分丧失、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入住医疗护理机构或居家接受长期医疗护理照料的参保人[7]。借鉴青岛经验,将护理对象主要定位在因正常衰老及病理性衰老导致的生活无法自理,需要接受入院及居家医疗护理照料服务的老年人,同时兼顾身患重症、瘫痪在床、需要特殊医疗护理服务的群体。

(三)保费筹集

从长期护理保险长远发展角度出发,保费筹集应该建立专项的筹资体系,由政府、企业、个人三方缴费为主,基本医疗保险结余资金、社会福利基金、非盈利组织及个人捐助为补充。同时考虑到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企业赋税能力有限,普通居民保险缴费的意识及能力不足,政府应该先承担主要的保费筹资比重(有学者测算,国家有机划地筹集护理保险基金,国家财政有能力保障护理保险的顺利运营,政府用于护理服务的公共花费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7%-0.8%[8])。通过大力宣传与政策引导,提升个人的缴费意愿与缴费水平(专家测算,15 年的护理保险缴费基本能够满足老年对护理服务的统筹需要并有部分积累,个人缴纳费率以不超过个人收入或者养老金的0.6%为宜)。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企业的发展转型,企业建立发展企业年金制度,从企业年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筹集医疗护理保险基金。

(四)服务内容

不论是德日模式,还是青岛探索经验,都先依据老年人具体的健康程度与自理能力划分不同等级,然后再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同时,根据医护服务资源配置情况,划分为居家护理与机构护理两种不同的服务方式。我国在建立长期护理保险之初,提供服务内容与水平应当与保费筹资能力相适应,与老年人实际需要相适应,在考虑老年人特殊生活习惯基础之上提供上门医疗护理服务。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不断提升医疗护理服务的服务水平与服务内容。

(五)运营管理

从政策制定、保险费筹集、基金运行到机构监管、服务评估等管理,都可以先依托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运营管理经验,同时借鉴德日等国运营管理的可取之处,初步建立与我国实际相符合的长期护理保险运行管理制度。在运营管理的具体实际中,不断丰富完善运营管理模式,使其更好地推进我国老年护理保险事业的发展。

三、构建我国社会长期护理保险的建议

(一)注重居家与社区护理保障

近年来,全国各地探索适合当前国情下的养老服务方式,初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葛丽英等组织的老年服务情况调查显示,成都市金牛区1000 个被调查家庭,99%的老人住在家里,有92%的老人希望社区能够提供各种养老服务[9]。提供上门的居家护理服务也是德日及青岛模式中最主要的护理服务方式,老人对自己生活的环境比较熟悉与适应,从情感上更能接受与认同。同时,对有一定自理能力的老人提供居家护理服务,又可以减轻机构资源配置的负担,减轻子女心理方面的愧疚感。社区作为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要充分认识社区护理的平台作用,构建社区护理的配套制度与设施,形成居家与社区为基础,专业人员提供上门护理服务的模式,增强服务的多样性与可及性,切实满足老年人实际养老护理需求。

(二)鼓励志愿者队伍的参与

充分调动起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养老事业中去,补充政府与家庭在养老事业发展中人、财、物投入的不足,同时促进形成“爱老、敬老、助老”的社会氛围,为老年人安度晚年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构建完善的社会养老志愿服务制度:探索志愿服务“时间储蓄”的模式(服务累计的时长可以抵换自己父母或自己年老后的服务时间),鼓励让更多有时间、精力的年轻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成为养老服务的奉献者与受益者;探索医护专业人员对所在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志愿服务时长可以与绩效考评及职称评定相关联;探索医护及养老机构与附近社区对接,进行志愿指导服务的制度,服务的规模、内容与机构等级评定等相关联;通过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切实降低养老护理费用负担,提升养老护理水平,注重对老年人的心理慰藉,构建一个更为优质高效廉价的老年养老护理体系。

(三)传统中医药的融入

传统中医药在老年人医护及养老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可以很好地提升老年人的保健康复水平,且具有安全廉价的优势。2014 年卫计委发布《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 年)》明确提出要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等加强合作,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和养生保健的优势作用。探索将针灸、拔罐、推拿按摩等中医药特色纳入到上门居家护理及机构护理项目中,建立相关的中医医师招聘、考评、激励等管理制度,为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康复发挥特色作用。

参考文献

[1]黄佳豪,孟昉.“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6)

[2]孙雯芊,丁先存.公立医院医养结合模式可行性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5)

[3]郭冬等.医养结合服务老年人的可行性探索[J].改革探索,2005(21)

[4]杨景亮.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探究[D].沈阳: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荆涛.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模式[J].保险研究,2010,6(4)

[6]蔡茜,向华丽.我国老龄化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16)

[7]袁彩霞.我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施路径研究——以青岛市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8]贾琳.护理保险供需分析及我国护理保险制度的建构[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9]王延中.中国老年保障体系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04

社会养老保险养 篇2

式社会保障制度

文/李致鸿 21世纪经济报道李艳华泰康养老董事长 “受人之托,勤勉尽责。”日前,泰康保险集团执行副总裁、泰康养老董事长李艳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既是泰康养老的经营理念,也是自己人生的座右铭。”

事实上,关于养老话题的热点不断。3月29日,人社部和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将完善待遇确定机制、建立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建立个人缴费档次标准调整机制和建立缴费补贴调整机制等;而由2018年全国两会衍生出的养老政策,落地预期亦在加强。

对此,李艳华指出,“在社会养老保险中,建议继续扩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让保险公司或社会化经办机构,更多地参与其中。目前,市场上新建企业年金的企业不多,应该进一步制定促进企业年金发展的政策,并且切实降低企业负担,为企业年金释放空间。除第一支柱社会养老保险外,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年金和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应对老龄化的作用日益突出,应该加快养老保障体系的结构调整。” 李艳华强调,与其它保险公司比,泰康养老最大的优势是“医养GBC模式”,即医养保障覆盖政府、企业、个人。目前,泰康养老政府项目已经覆盖39个城市,服务的企业客户已经超过40万家,政府和企业客户延伸覆盖的个人已经超过6400万人次。

建立大病保险盈亏调节机制

在医疗体制改革中,李艳华认为,“保险公司一方面可以参与社会医疗保险经办,另一方面可以提供补充医疗的保险产品。例如,在社会保险经办中,可以发挥网点优势,提供异地结算等服务;发挥精算专业优势,为健康管理、支付方式等改革提供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大病保险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8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建议,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增加4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险。

李艳华认为,“首先是要完善大病保险制度,其次还要提高大病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大病保险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保险公司承办,保本微利是重要原则。对于保险业而言,在保本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参与这项制度的社会意义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如果保险公司长期亏损,将会影响继续承办的积极性,对大病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带来风险。由于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和保险公司系统尚未对接,使得保险公司难以在医疗审核控费方面发挥作用。” 为此,李艳华建议,“一是建立盈亏调节机制,遵循收支平衡、保本微利的原则,比如对于超过保险公司保本微利范畴的结余,保险公司要全额或部分返还,而由于政策调整等带来的政策性亏损则不应由保险公司承担。二是实现信息共享,加快推进开放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接口,实现患者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信息和大病诊疗信息、费用结算信息等实时共享。”

此外,在医疗体制改革中,“分级诊疗”成为热词。所谓分级诊疗制度,即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实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

李艳华表示,分级诊疗制度要有抓手,泰康保险正在积极推进。“一是建立分级付费机制;二是要有明确的支付标准,这个标准是基于循证医学、临床路径、诊疗规范来制定,要依靠信息化技术手段;三是支付方式改革,包括病种付费、人头付费、复合付费、DRGs的机制;四是建立构架管理方案,探索不生病、少生病的实现路径。” 长期护理保险契合“医养结合”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呼声渐高。所谓长期护理险制度,即主要是为被保险人在丧失日常生活能力、年老患病或身故时,侧重于提供护理保障和经济补偿的制度安排。2016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的原则性要求,明确15个试点城市,标志着国家层面推进全民护理保险制度建设与发展的启动。

对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实际运行情况,李艳华认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实施有三大难点。“一是照护服务的管理,包括服务标准、人才培养和质量控制等维度;二是失能鉴定标准建设,不可简单借鉴国际经验,需要在科学化和运行操作的社会化两个层面下功夫;三是信息化的建设,长期照护不仅是简单的医疗行为,还有众多围绕健康促进、预防保健,慢病防控的生活日常照料内容,因此长期照护的系统群也是要集待遇申请、失能评定、护理服务提供、服务评价、费用结算于一体的全流程解决方案。”

李艳华指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将会从更深层次推动医养结合的发展,可以成为国家应对老龄化的顶层设计。“老龄化带来的不仅是养老资金不足的问题,与之相伴而生的失能人员照护问题,即‘ 养和康 ’ 的问题也是事关国家发展、百姓福祉的重要课题。‘ 长期照护病床一床难求’、‘ 护理人员缺口超千万 ’、‘ 护理服务没有标准化流程 ’ 等焦点问题处理不好,将会引发更深层次社会问题。”

“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后,既能发挥保险的资金补偿功能,也可以通过政策、资金引导,撬动老年医疗照护服务业走向正轨。统计数字显示,15个试点城市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施后,吸引投资72亿元,新增养老机构284家、培训机构44家,直接拉动就业2万人。近年来,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推进‘ 医养结合 ’,而从广义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将成为典型的‘ 医养结合 ’ 的社会保障制度。”

目前,泰康保险已经承办江西上饶、新疆石河子、四川成都、湖北荆门、黑龙江齐齐哈尔、浙江嘉兴等9地的长期护理保险,覆盖500万参保人口,协议管理170余家照护机构,培训居家照护人员千余人。预计职业年金将高速增长

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布职业年金招标结果,泰康养老等8家机构入围受托人名单,这标志着全国职业年金法人受托评选工作的全面启动。关于职业年金的最新进展,李艳华透露,“根据我们了解,目前福建、海南、河北、山东已经公布细则,还有多个省份细则已经进入审批阶段。” 李艳华强调,“职业年金是省级统筹、财政拨款,面向机关事业单位,具有强制性。从本质上看,职业年金是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的延期支付,是为未来退休养老做准备,以避免基本养老保险不足导致生活水平下降,是关系几千万人养老保命的大事。由于省级统筹、资金集中,对安全、业绩和服务有着更高要求,即职业年金更注重长期稳健和可持续盈利。在职业年金的管理上,国家不再允许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受托,表明重视受托人的专业性,受托人的责任更加凸显。”

在职业年金的规模上,“职业年金是财政拨款,缴费具有可持续性,预计将会高速增长。有专家预测,按全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4000万人,合计缴纳职业年金费用为工资的12%计算,2019年的累计规模可能会达到万亿。”

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初探 篇3

关键词: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我国于2013年便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推动医养结合的发展,探索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合作的新模式。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健康是群众的基本需求,我们要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国”。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推进“医养结合”也成为了两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一、河北省广平县“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探索

所谓“医养结合”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有机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通过医疗和养老的有机结合,让老年人健康养老安度晚年。农村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农村养老问题变的越来越严峻,再加上农村多有子女外出打工,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在家。这样的老年人在承担土地的耕种和家务劳动,还要帮忙照料隔代人。所以农村老人不仅不能安享晚年,甚至还要付出更多的劳动,这使得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雪上加霜。面对这样的困境,南阳堡村村医刘贵芳萌生了建立医养结合养老院的想法。她以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资源为依托,开创了结合医疗、养老、护理、康复、保健为一体的综合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探索出一条因地制宜的农村养老新模式。

(一)医养结合,让老人享受养老、医疗、护理三位一体式服务

刘贵芳千方百计的筹措资金,在乡镇卫生院旁边建立起了医养结合的养老院。入住医养结合养老院的老人除了能得到一般的生活照料外,还可以享受到以下三方面的优惠待遇。一是医疗服务,因为医养结合养老院建在镇卫生院旁边,一旦老人生病变可享受“零距离”就诊。所以与一般的养老院相比,医养结合养老院能提供专业的疾病诊治、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服务。尤其是对于那些患有慢性病、病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大病初愈的病人提供了便利条件。二是护理服务。医养结合养老院的老人可以享受到卫生院的医护人员提供的专业护理。护士每天早晚两次查房,为老人测血压、量体温,及时掌握老人们的身体状况。此外夜间安排专人值班,定时进行查房,确保老人如有身体不适的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及时接受治疗。三是医养互换,实现老人的医养无缝衔接。养老院会定期对老人进行体检,将老人的基本身体状况详细记录在案,方便后期的复查和治疗。当老人生病时,进入“医”的状态,由镇卫生院的医生和护士为其提供专业的医疗救治。当病情好转后,进入“养”的状态。真正实现了医养互换的无缝衔接,避免了老人在家庭、医院、养老院之间来回奔波,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二)科学管理,为老人提供细致周到的专业养老服务

一是区分管理。根据老人的生活状况、身体状况的不同,划分为五保区、特困区、托老区三个入住区域。五保区主要接纳民政部门安排的农村五保老人,特困区主要接纳经济条件比较差的特困户、低保户,托老区主要接纳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离职老人、空巢老人和一些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照料的老人。二是设立专人看护模式。每天设立一名护士长、两名护士、两名护工值班的专人看护制度。护士长负责开晨会、查房、监督各区的护理、指挥及卫生工作。护士负责每天按时查房、分发药品、指导用药等护理工作。护工负责养老院各区的卫生,对老人的衣服和床上用品勤洗勤换,保证干净整洁。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帮助他们整理床铺,给他们洗脸、洗脚、剪指甲。对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要负责给他们打水、送饭、喂水、喂饭,保证他们的生活得到妥当的照料。三是合理配餐,结合老人的生理特点、营养需求,合理的为老人配餐,合理的搭配蛋白质、蔬果、肉类,保证老人营养均衡。每周将菜谱公布上墙,接受监督,整体上提高老人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三)低价养老,让农村老人住得起,住的好

养老机构之所以没有在农村普及,除了农村家庭养老的观念根深蒂固之外,经济条件也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如果养老院收费过高,农村老人肯定是住不起的。医养结合养老院立足公益,不以盈利为目的,在维持养老院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尽可能低的减少养老费用,争取做到更多农村老人入住养老院。费用方面:一楼五保区的养老费用可由民政部门全额补贴,使五保老人生活需求得到基本保障。二楼特困区,主要采用补贴和缴费相结合的形式,低保户老人由县民政局每人每月提供不少于100元的生活补贴,其他的老人按照每月500的标准缴纳相关费用。三楼的托老区,主要接收的是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老人。养老院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自理能力收取不同的养老费用,一般对于可以自理的老人收费为每月500元,跟别的养老院相比价格已经相当低廉了,但是医养结合养老院的服务却并没有打折。养老院不仅为老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还开设有棋牌室、活动室等精神娱乐场所,有时还会举办一些比赛活动来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让老人住的舒心,玩的开心。

(四)亲情服务,让老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老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照顾,还需要心灵上的慰藉。尤其是空巢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他们抗拒养老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想去适应这个陌生的环境。而入住医养结合养老院的老人们最大的感触是这里给他们带来了“家”的感觉,很亲切,很轻松。医养结合养老院树立工作人员把每一位老人当做自己的家人的服务宗旨,注重精神服务,要时刻关心他们的心理波动。对于老人在生活上遇到的一些难题,要及时跟老人沟通,帮他们进行心理疏导,让老人享受到家的照顾和温暖。

二、启示

多种养老模式并存及共同发展是将来一个时期我国农村养老发展的大趋势。不断创新的养老模式正在迅速的得到推广,并在养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研究并推广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对促进农村多元化养老,缓解农村人口老龄化危机,建立最终的理想养老模式具有深远意义。广平县南阳堡村的案例,对新环境、新背景农村养老模式具有积极地参考价值,随着不断摸索,运营中的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全球老龄办.《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14(2)

[2] 魏海兰.农村养老模式的现状与措施研究[J].产业观察,2015(7):212-213

[3] 邹纯青.新型城镇化之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探析[J].管理观察,2015(7):183

[4] 汪学军.农村养老模式问题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

医养结合能否突破养老难题 篇4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有关部门探讨各种养老模式,其中医养结合成为养老服务新模式。

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2.2亿,占总人口的16.15%。在2016年年初召开的第二届中国老年医学与科技创新大会上,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会长范利表示,我国七成以上的老年人存在慢病和共病,慢病、共病会导致老人多系统受累,最终引发多器官衰竭,是老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在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面前,如何创新养老模式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作为传统养老模式的延伸和升级,“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被认为是破解养老难题的重要途径。在其间举办的“互联网+医养结合和老年医疗护照”分会上,记者了解到,尽管多地已经尝试结合当地情况进行医养结合的实质性探索,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医养结合还有众多困境和瓶颈待解。

养老面临多重难题

2015年11月,卫生计生委等9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出到2017年,医养结合政策体系、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要初步建立。同时,也为医养结合作出了总体布局:医养结合不但包括传统的生活照料服务,更突出的是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是集医疗、健康咨询、健康检查、疾病诊疗和护理、大病康复以及临终关怀为一体的养老服务模式。

作为一种养老服务新模式,广州市老人院副院长刘联琦认为,医养结合还面临着诸多挑战。目前我国国内老年医学科发展相对滞后,专门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资源相对较少,老年医疗护理机构数量极少。而老年医学科在综合医院科室建设中被边缘化,一般医院适老诊疗环境建设不被重视。同时,医养机构也面临着医疗政策限制、收费标准如何确定、机构性质如何确定、医养融合难等问题。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陈运奇认为,首先,医养结合存在着医养分家的体制顽症,卫生管医疗、民政管养老,互不跨行;其次,存在“医养学术不相容”的问题,西医重医、中医重养、中西不融、学术不容;第三是医养服务相分离,医中不养、养中缺医、医养不连续。最关键的医养人才,专业水平低;医养政策少配套,体制、医保、教育、职称、待遇等不配套。

“互联网+”探索新模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阜外医院原院长高润霖指出,2012年的研究显示,我国25%的居民首诊未选择第一职能等级医疗机构,其中,城市这一比例达到51.7%,农村这一比例为18.3%。之所以如此,在于基层医疗水平还难以满足百姓需求。

对此,陈运奇提出,“互联网+”是破解医养结合的有效途径。通过互联网,家庭、社区、医院、养老院可以达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不出家门就可以预约挂号、网上咨询、远程会诊、远程培训、网上购药……通过网上家庭医生、网络医院等,实现全民健康管理,使“智慧医疗、智慧养老”变为现实。

在医养服务方面,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娄底镇东许营村成为首家“互联网+医养结合示范村”。

他们一是通过村医院,解决村民的日常医疗问题;二是通过与解放军总医院(又称“301医院”)合作的远程会诊平台,解决疑难杂症问题;三是通过以中医为主的“医、养、炼”方法,解决村民的日常健身和治慢病、治未病、抗衰老问题;四是通过“健康小屋”健康检测模式,对全体村民实行健康检测和服务管理。

实现家门口医养结合

“如今,我们的村民家中有的安装了可视对讲终端,跟村里医院进行连接,就可直达医院医生值班室,随时应对各种紧急情况。村民的电子健康档案还与医院的医疗信息、健康体检和管理信息融为了一体,并与301医院远程会诊相连,医学影像拍完就能直接传到301医院专家的电脑中,实现村医院病人由大医院专家在线诊断。”东许营村村长穆文娟介绍。

记者在东许营村看到,这里分别设立了一个小型医院、一个小型养老院和一个以全体村民为服务对象的健康管理中心,通过互联网等高新技术实现了三个单位的工作流程数字化,所有设备互联互通,所有的医疗、健康信息互联共享;通过建立数字化医院、数字化养老院、数字化健康管理平台,实现了高度集成的智能化健康管理,保证村民不出村就能享受智慧医疗、智能养老。

陈运奇认为,医养结合需要从“组织形式结合、服务模式结合、学术内容结合、人才培养结合、配套政策结合”五个方面来落实。东许营村“互联网+医养结合”模式,实现居家养老智能化服务,不仅解决了该村村民就医难、看病难、养老难的问题,也为农村就医养老、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摸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提案 篇5

养老事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十八大以来,多项养老领域的重大改革相继出台,当前,我国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之间相互独立、自成体系。往往使老年人在健康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面临诸多困境,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不得不经常往返于家庭、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既耽误治疗、增加费用,也给家属增加了负担。

我区人口总数50万余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11万余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2%,纯老年人家庭人口2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0%。全区各类养老机构共26家,床位在于50张的16家。公办养老机构17家,床位1436张;民办养老机构9家,床位920张;农村养老机构16家,床位1260张。全区各类一级以上医疗机构 20 家,床位1200张,其中公办17家。大部分养老院重视同医疗单位合作,一家单位有发展医养结合意愿。如何解决我区规模庞大的老年群体的医疗和养老问题,应成为政府相关部门关心关注课题。

为积极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多种方式的结合,使医疗和养老资源共享,两者社会资源互补,促进养老事业发展,建议如下:

1、整合医疗资源,拿出部分病床作养老用,并挂“养老护理院”牌子,使其成为名符其实的“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确保老年患者的疑难病症和意外情况能得到及时救治,建议主城区内几家医疗机构试推广。

2、支持和帮助民办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联合,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托管并承担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的医疗服务部分,设立医务室或派送医疗团队定期上门服务。

3、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鼓励和支持利用社会闲置的“楼、堂、馆、所”改建为养老场所,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等多种方式,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

4、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养老配套政策,在老年人及养老机构的投融资政策,场地供应、市场准入、人才培养、就业培训、政府补贴、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等各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加强监督管理,保障老年产业健康、有序、规范发展。

社会养老保险养 篇6

此前,北京曾在政策中明确了医养结合的三种主要模式,而它们也被业内认为是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医养结合模式。其中包括:配套设置,即内设医务室、卫生所(室)等形式;独立设置,即申请独立设置康复医院、护理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医疗机构;协议合作,即与周边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开辟绿色就诊通道,为入住老年人开展医疗服务。业内表示,由于第一种模式建设难度相对较小,占养老机构总数比重较大、各地新建中小型养老机构大多会采取这种模式进行“医养结合”;而单个项目体量相对较大的大型养老机构、社区则会倾向于后两种模式。

本次《意见》分阶段明确了医养结合机构建设部门,即到2017年,我国要初步建立医养结合政策体系、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80%以上的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50%以上的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到2020年,符合国情的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建立,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基本形成,上述医疗“绿色通道”和医养结合建设实现全覆盖。

社会养老保险养 篇7

1.1 中国老龄化困境

长期以来, 出于我国“养儿防老”的文化根基, 家庭养老一直以来都扮演着主要角色, 然而, 随着“独生子女”政策问题的显现, 家庭规模逐渐趋于小型化, 加之青年人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剧, 导致家庭养老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要。

与此同时, 伴随着养老服务需求的膨胀, 财政在养老支出上的巨大压力, 在另一方面造成了财政支出结构的不尽合理, 推动政策养老向产业养老转变迫在眉睫。

1.2 消费信托

所谓“消费信托”, 即“理财+消费”, 是为消费而进行的投资理财, 消费信托产品兼具金融属性与消费品属性。信托公司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 以具体的消费权益替代金融产品资金收益, 投资者购买信托产品, 在收回本金基础上获得消费权益, 直接连接投资者和提供消费产品的产业方, 从而将投资者的理财需求和消费需求整合起来, 达到促进消费、投资理财的目的。

消费信托自产生以来快速涵盖旅游、珠宝、汽车、家电、影视等诸多领域, 这让我们在“信托”这一金融工具中看到了无限可能, 如今中国陷入老龄化深潭, 我们不禁设想能否通过扩大“消费信托”的覆盖面, 让“消费信托”结合“养老服务”, 为财政养老转向产业养老开辟新的方向。如此, 金融工具就不仅局限于资金的保值增值, 同时也致力于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决。

1.3 普惠金融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 “普惠金融”第一次正式写入党的决议, 目的是降低投资门槛, 使最为广泛的大众能及时有效的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 让我国的金融体系向一个更平等、开放、便利、大众化的方向迈进。

基于这一背景, “养老服务型消费信托”设想的提出, 一方面设计出较低投资门槛的产品;另一方面, 体现出对“普惠金融”的理解不应仅限于低门槛, 更应向金融能够涉猎的范围进行延伸, 关键是“金融工具”能否解决大众正在面临的社会问题。

2 研究内容

2.1 产品理念及模式设计

2.1.1 养老服务型消费信托

“养老服务型消费信托”总体而言涉及三方当事人——养老服务机构、信托机构和投资者。在产品供应方, 由信托机构与服务机构进行合作, 信托机构吸纳投资人资金进行投资, 而这部分投资收益中银行同期利率的部分作为投资收益返还投资者, 而超出银行同期利率部分则作为服务机构提供服务的报酬以及信托机构的收益;在产品购买方, 投资者购买产品, 获得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 资金到期收回本金和符合同期银行利率的利息。

2.1.2 服务设计

我们团队将消费信托与养老需求相结合, 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身体状况老人的需求, 对养老服务进行设计, 服务根据不同类型可分为基础型、健康型、高端享受型。基础层面, 受益老人可配套免费或超低折扣养老机构入住权益、家政公司上门服务;健康层面, 受益老人可享受心理咨询师、健康咨询师、营养师咨询服务;高端享受层面, 包含夕阳游、景区度假等权益。

2.1.3 购买者年龄分层

基于资金的时间价值考虑, 我们以60岁作为享受养老服务的年龄起点, 在60岁前和60岁后购买产品享受不同的收益水平, 简单来讲, 投资时间越长, 收益越高, 那么越早购买产品, 享受服务的价值和质量也就越高。 (假设20岁~30岁投资, 享受服务价值M;30岁~40岁投资, 享受服务价值N;40岁~50岁投资, 享受服务价值X;50岁~60岁投资, 产品价值Y。则M>N>X>Y)

2.1.4 互联网平台设计

自2013年起, 互联网就开始与金融领域发生联系, 科技巨头们开始了互联网金融战略的布局, 余额宝、理财通无一不是互联网金融战略的卓越成果, 市场上有关互联网金融的探讨与创新也在不断增加。

在互联网的全民时代, “互联网+金融”已经不是新鲜事。秉持“互联网+”理念, 信托机构可联合养老服务机构开发“养老服务信托平台”, 将其延伸到线上移动终端。拥有独特消费服务需求的投资者线上购买信托产品, 线下享受由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配套养老服务, 如此实现由信托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和投资者共同搭建的互动平台。

2.2 可行性调查

提出方案后, 我们又进一步在养老服务型消费信托的基础上, 进行了项目的可行性调查。针对陕西西安地区、宝鸡地区、商洛地区, 20岁~70岁年龄段不同职业的人群进行了抽样调查, 采用实地调查与互联网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调查了不同人群的理财方式及养老状况。

在基于三百人的调查范围内, 低于60岁中有近75%的调查对象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养老担忧, 反映了现有的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养老需求, 因此在子女养老、退休金、政策补助、养老院之外, 我国产业养老还存在很大程度的空缺。

我们需要大众对养老有具体的规划, 更需要在外部为养老服务提供多元的供给方案, 因而, 养老服务型消费信托的提出对于大众而言未尝不是一个选择。在市场接受度方面, 调查显示有80.65%的人愿意了解和尝试以具体的服务返还代替利息返还的金融产品, 可以发现, 养老服务型消费信托存在一定的可推广性。

3 结语

我们要看到, 养老服务型消费信托提出和推广在我国具有广阔的空间, 需要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 我们需要让这一解决途径在促进养老从政府层面向产业层面的转型展现其应有的价值。

摘要: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其基数大、发展快的特点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之一, 这同时也对我国财政造成了巨大压力, 因而, 促进政策养老向产业养老转变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而“消费信托”作为近年来产生的一种新型金融工具, 以其“消费+信托”模式备受瞩目。本文拟融合“消费信托”理念, 提出“养老服务型消费信托”设想, 以养老服务替代具体的“消费品”, 结合金融互联网化的趋势, 提出建设养老服务型消费信托平台的设想, 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型消费信托的影响力。以期希望通过“金融产业+养老产业”的模式, 为政策养老向产业养老提供新方向。

关键词:老龄化,产业养老,养老服务型消费信托,金融互联网化

参考文献

[1]张继胜.“消费信托”的交易结构设想[J].特区经济, 2014 (7) .

[2]周心莲.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消费信托的发展浅析[J].北方经贸, 2015 (8) .

[3]尹龙.把脉中国养老——养老产业的短板之殇[J].经济导刊, 2015 (6) .

[4]董禹, 秦岭.信托产品创新——以消费信托为例[J].武汉金融, 2014 (11) .

[5]尹隆.老龄化挑战下的养老信托职能和发展对策研究[J].西南金融, 2014 (1) .

社会养老保险养 篇8

医养结合是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把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将养老机构和医院的功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新型模式。它既包括传统的生活护理服务、精神心理服务、老年文化服务,还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及临终关怀服务等。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服务的对象与普通养老机构服务的对象相比,主要针对特殊群体:慢性病老人、易复发病老人、大病恢复期老人、残障老人及绝症期老人。

服务的内容以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护理服务、精神慰藉服务为基础,相比于普通的养老机构,还增加了医疗诊治服务、大病康复服务及临终关怀服务等服务项目,这也是其内容中最重要的服务。

2 我国养老从业人员现状

根据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课题组2015年对我国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现状的调查报告(下文称调查报告),在被调查的239 312名从业人员中,直接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从业人员占比不到一半,管理人员比重较大,养老护理人员在各类别人员中人数最多,占42.12%;专业技术人员有29 212人,仅占12.21%,甚至少于工勤人员的21.86%,专业技术人员亟需增强。从上述数据中不难看出,与养老服务的实际需求相比,服务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仍有较大的缺口。

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达22 200万人,按照老年人与护理员3∶1的比例推算,全国最少需要7 400万名养老护理员。从以上数据中不难看出,目前养老从业人员不仅在数量上缺口较大,在学历水平、资格认证、专业服务能力上也与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就导致我国养老从业人员数量少,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量偏少,服务队伍的业务水平整体偏低,从而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

3 养老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

3.1 对从业人员专业知识的要求

医养结合模式服务对象是健康、基本健康、不健康和生活不能自理的四类老年人,但重点面向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因此,要求养老服务人员需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除此之外,还应具备老年人病症突发的处理能力,还应具备根据需护理人员的日常习惯、病症、身体情况为其量身定做每天的护理日程的能力。

目前,我国养老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专业知识、护理能力等较其他国家来说还是相对较低的。以工作人员学历水平为例,调查报告指出,研究生及以上的人数仅占有效数据的0.23%;本科生占有效数据的6.95%;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占有效数据的70%以上。因此,可以向日本学习,如在学历水平方面:日本老年专科护士需要在获得学士学位后,经过两年脱产课程的学习,通过考试合格后,由日本护理协会对其进行资格认证,而我国目前老年护理学专业方向的培养的只有本科一个层次。因此,医养结合机构每年应组织从业人员进行专业的老年护理的培训,包括老年常见疾病专科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及常见急症的急救方法等,让理论知识与实践服务相结合,不仅可以让从业人员的能力得到快速提高,还可有效地转变从业人员的“脏累”观念,避免人才的流失。

3.2 对从业人员在老年康复能力上的要求

张岚在《辽宁养老事业的现状及其从业人员的培养策略》提到,辽宁养老机构中大部分老年人比较喜欢参加时间较长、频度较大的体育活动。一般选择的锻炼形式以散步、健身走、慢跑为主,运动强度为微微出汗或不达到身体疲劳为主。但这些缺乏科学的健身指导,达不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调节心理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作用,影响老年人的科学健身。

在医养结合模式下,相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基本健康的老年人除了日常生活的基本诊疗服务外,护理服务相对是比较少的。所以对这类老年人应加入日常的体育锻炼活动、生病恢复期的复原活动等,提高并保持其健康的身体素质。

由此可见,缺乏专业的养老人员会影响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制约养老事业健康的发展。所以在医养结合机构内管理人员应增加机构内体育设施的数量和专业人员的数量,为老年人锻炼身体提供良好的锻炼环境和机会。

3.3 对从业人员服务对象心理疏导的要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到,人在满足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后,还需要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就是说在基本的需要外,还有精神和关爱上的需要。现阶段我国老人在诊疗、康复和生活上的需求越来越多,从业人员以往提供的简单的护理服务和日常照料服务忽视了对老年人的心理、精神慰藉,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老年人的多种需求。

医养结合机构内的老年人相对于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来说,与亲属间的距离相对较远,虽然机构内老年人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但这种交流却远不及和子女的交流,这容易让老年人产生失落感和遗忘感,对家的归属感也会有所下降。因此,就需要从业人员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老年人的消极情绪,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综上可见,医养结合机构内的养老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然而我国从业人员往往忽视了心理知识的学习,不能及时发现老年人出现的心理问题。因此,从业人员应学习心理学的专业知识,预防未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解决已出现的问题。而且,从业人员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其面对自身消极情绪、护理对象突发状况、护理对象急躁等问题时,能够从容面对、妥善处理。

4 提高养老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的途径

4.1 政府提高政策支持,加大从业人员的社会认可度

《关于印发辽宁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发展规划(2013-2015年)的通知》中提到,增加社会养老服务工程,健全完善面向所有老人的养老服务体系。制定从业人员岗位职责和服务标准,加强技能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做到服务队伍专业化。

在政策中不难看出我国对于养老产业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而且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对老年服务的了解受到局限,使养老服务遭到误解,导致从业人员的社会认可度低。因此,政府可通过改变养老从业人员的福利待遇、薪酬与养老产业政策的优惠等方面来提高从业人员的社会认可度。

4.2 加强高校专业建设,提高从业人员学历水平

服务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养老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因此可在各类院校建立起高级护理人员的教育模式,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科学合理地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以提高养老的专业水平。

同时,对于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还应在全国中等、高等护理院校中普及老年护理学和社区护理学的课程,在有条件的院校开办老年护理专业,培养专业老年护理的护士;在高等护理教育中增设老年护理的硕士、博士学位,培养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快速地发展我国的老年护理学科。

4.3 对在岗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实践能力

对在医养结合结构工作的养老从业人员进行在岗培训,如专家讲座、护理专业高校教师知识培训、养老机构优秀工作人员经验分享等。对在机构工作的从业人员来说,工作熟练度较高,在培训过程中比较清楚自身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可提高其培训的效率。对高校从事护理教育的教师来说,应提供出国交流、国内学术会议等机会,提高其专业学科知识。这种边培训、边工作的方式能及时发现实践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容易产生的错误,便于从业人员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其素质的提高。

4.4 完善从业人员的准入制度

为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和医疗质量,日本政府于1963年制订了《老人福利法》,并提出“介护”一词。要求“介护福祉士”资格人员必须进行基础科目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并通过国家资格认定的考试。全国各类型民办养老机构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新兴行业之一,护理员、康复师等工作人员的职业准入已成为我国养老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提高养老从业人员的职业化水平。考取资格证时,不应局限于传统单一的笔试形式,还可加入模拟护理场景等实操内容。

参考文献

[1]张旭.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2]岳海玉,翟清华,刘倩.等.社区居家养老医疗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3(9).

[3]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课题组.我国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全国养老机构数据直报系统239312名从业人员的数据分析[J].中国民政,2015(17).

[4]黄佳豪,孟昉.“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6).

社会养老保险养 篇9

1 宁波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现状

1.1 医养结合政策保障机制不健全

按照我国的行政管理制度安排, 养老机构隶属于民政部门管理, 医疗机构隶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管理, 这样的行政管理划分人为地将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被严格地区分为互不相关的生活照顾和医疗护理两大类, 而这两类服务对老年人来说却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1]。当前老年卫生服务政策尚不完善, 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互相独立, 养老机构提供养老服务, 医疗机构不能养老, 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服务机制尚未建立, 资源不能共享, 老年人一旦患病就不得不往返于家庭、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之间, 增加了家庭和社会医疗护理负担。

1.2 护理康复型床位数供需矛盾突出

老年人是高患病、高伤残、高医疗费用的群体。近年来, 随着人口出生率、生育率和自然增长率急剧下降, 宁波市老年人口数以年均高于4%的速度递增, 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到2013年, 宁波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户籍人口数, 下同) 为118.7万, 占总人口的20.5%, 老年人口数从2005年的82.2万人上升到2013年末的118.7万人, 8年间净增36.5万, 年均增速达4.7%;老龄化系数从14.6%上升到20.5%, 平均每年递增0.7个百分点, 老龄化程度已超过国际中度老龄化标准 (20%) 。据预测, 宁波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2015年将逼近130万人, 占总人口的1/5, 2020年将突破160万人, 占总人口的1/4, 2025年将突破200万人, 占总人口的1/3。当前, 宁波市处于“未富先老”状态, 养老机构床位数不足, 需要护理和日常照顾的老年人比例相当大, 现有养老设施无论是专门养老机构还是家庭养老服务, 都只能够满足有限的一部分需要。按宁波市失能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比例为7.84%计算, 宁波市目前需要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和心理慰籍的老年人口数至少为9.31万人, 并呈现出逐年增加趋势。截至2013年底, 宁波市养老机构床位总数虽已达37 934张, 但也仅占全市60岁以上人口总数的3.2%;其中, 全市可供护理康复型床位数为10 807张, 仅占全市60岁以上人口总数的0.91%, 供需比仅为0.12, 需求缺口达8.22万张, 一床难求现象十分普遍。

1.3 健康养老服务专业人才不足

目前, 宁波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才资源不仅表现为总量短缺, 而且专业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稳定性差, 甚至有不少人员未经正规专业培训就上岗作业, 明显不能满足健康老龄化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截止2013年, 宁波市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中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总共只有235名, 其中, 有11.91%的卫技人员系60岁以上的退休人员 (28/235) ;学历以大学、高职/高中为主, 分别为155人、74人, 占总卫技人员数的65.96%、31.49%;职称分布以初级与中级为主, 分别为148人、54人, 占总卫技人员数的62.98%、22.98%。从宁波市养老服务人员看, 全市共有养老服务人员 (包括医务人员) 2 657人, 其中, 获得养老护理员资格证书的有1 299人, 持证率为61.4%, 以初级证书为主 (1 016人, 持证率为48.0%) , 其次为中级 (158人、持证率7.5%) , 高级 (125人、持证率5.9%) 。

当前, 4个老年人、1对夫妇和1个孩子的“四二一”的家庭模式, 由于独生子女、工作压力等原因导致家庭照护功能弱化, 子女没有能力照顾老人, 特别是对于一些患有慢性病而需要专业护理照顾的老人, 一些失能失智老人的治疗和护理问题困扰着千家万户, 现行传统的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方式已难以适应, 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 积极实践, 构建全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动态开发的系统, 在机构设置、功能职责、业务范围及其绩效评价和健康经济政策导向等方面都与过去计划经济下的养老服务模式存在很大的不同, 国内没有一个既定的现存模式可供遵循和利用, 更没有一个统一的成功方案可供执行, 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的体制机制也不适应中国的实际情况。因此, 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健康养老经验, 建立健全集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临终关怀于一体的全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工作模式, 明确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在新医改与老龄化背景下新的社会功能与职责, 形成与积极老龄化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新的可持续发展活力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运行机制, 对于有效缓解老年人入院难、实现老有所医, 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1 创新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制

各级政府要建立起具有科学性和预见性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保障理念, 加强政策扶持体制机制创新, 将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充分发挥政府在统筹规划、政策扶持、市场培育、典型示范、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主导作用, 制定明确可行的政策支持导向,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技术支撑, 切实解决医养结合养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从人力、财力和权利、义务的角度理清政府、企事业单位、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加大财政部门、社会劳动保障部门、物价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等管理机构之间的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从土地保障、资金补助、服务补贴、人才培训、税费减免等方面出台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 建立完善区域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优化整合机制, 进一步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规划准入和调控机制, 明确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类别、数量、规模、布局、结构和设备设施配置标准, 实行全行业属地化管理, 推动医疗与养老服务资源的优化调整, 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网络, 积极推进区域医养结合服务共享中心建设, 建立完善多个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政策接口对接, 统筹整合医疗服务、养老服务、家政服务和志愿者服务照护资源, 建立健全医务人员、养老护理员、老年人、家庭成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多方参与协作机制, 各司其职, 统筹规划, 分类指导, 以形成层次分明、体系完整、功能健全、互为衔接、互为呼应的全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保障系统, 逐步构建规模适宜、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网络, 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一体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组织网络体系, 通过多层次的全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引导消费者的养老消费, 促使健康养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健康养老需要[2,3,4,5,6]。

2.2 构建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

要根据国务院、浙江省、宁波市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文件精神[2,3,4,5,6], 把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建立财政投入长效保障机制, 积极探索更加有效、合理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分类补偿机制, 完善补偿模式, 开展政府购买医养结合养老服务, 进一步明确政府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建设发展的责任, 研究和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综合改革相配套政策, 明确财政投入标准、比例、管理方式、保障措施等, 并将其纳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

要不断改善养老服务资源多元投入结构,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和自然人等社会资本依法举办各类医养结合养老机构, 通过税费优惠和补贴支持政策、提高床位建设补贴和运营经费补助标准等多种途径, 鼓励和支持民办养老机构以总体承包、分部承包、委托运营、合资合作等方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管理改革, 支持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发展民办养老服务机构。要大力改善社会资本举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执业环境, 建立健全公平的土地、价格、税收、人事、医保定点、学术交流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政策, 加快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城乡布局一体化、体系建设无缝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体制, 加大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 不断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内容, 提升服务水平, 逐步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模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3 拓宽医疗机构老年照护服务功能

要根据宁波市老年人生活居住特点, 以健康老龄化需求为导向, 打破养老机构和医疗资源分割状况, 积极推广集医疗、养护于一体的养老机构全程养老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县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的龙头作用, 通过联营、开设分部或新建医疗机构等形式, 在养老机构中设置医疗卫生机构;大力发展提供长期照护服务的老年护理机构, 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护理服务, 逐步提高护理型养老床位比例;规模较大的老年护理机构可配套设置医疗康复机构, 规模中等的可单独设置医疗卫生机构, 规模较小的可与周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作;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站) 要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乡镇卫生院加强合作, 实现资源共享。

要加强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业务协同机制建设, 积极推动二级以上医院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之间的分工协作服务平台建设, 建立完善双向转诊机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乡镇卫生院) 要结合辖区老年人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的诊疗状况变化态势及其住院影响条件, 调查摸清其现状和分布规律, 完善社区老年健康保障设施系统, 以家庭为单位, 以社区为依托, 走出医院, 走进社区, 将医疗、护理与康复服务延伸至居民家庭, 建立完善契约式医养结合养老服务, 积极拓展日间照料、全托、半托等多种形式的老年人照料服务途径与方式, 通过合理的结构调整, 使防、治、保、康有机结合, 整合民政、残联等社会资源, 建立以护理康复为主要功能的家庭病床, 延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覆盖网点, 制定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各项规章制度与诊疗操作规范, 开展多层次的集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预防保健、心理慰藉、社会融合和临终关怀于一体的全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 以重点解决功能障碍、致残康复以及大医院不收治而家庭病床诊治困难的老年人住院等问题[7], 积极应用中药、中西医结合的卫生适宜技术, 不断优化服务内容, 简化服务流程, 提高医疗机构老年照护服务质量及其水平, 为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综合性与连续性的老年医疗康复服务, 满足老年人各层次健康保障需求, 促进老年人人人享有均等全面医疗康复, 真正实现“老有所医”。

2.4 建立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是21世纪发展的主要趋势,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教育日趋朝着综合化、社会化、多元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要加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 积极支持引导大中专院校开设养老护理、康复、老年服务与管理等专业, 通过选送培训、定向委培等形式, 培养紧缺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和养老机构管理人才。要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高素质”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目标, 加大政府财政对养老服务教育投入, 加强养老服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加快培养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专业技术人才, 以加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技能为导向, 以加强培养社区综合医疗康复服务能力为切入点, 从临床、护理、公共卫生、保健、康复及人文科学等多学科考虑, 调整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思路, 打破传统的过分强调医学康复、护理与各专业培养的单一课程设置体系, 建立以社区为目标、以问题为中心的模块化学科群, 对护理、康复医学、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等学科进行有机整合和优化, 开发基于工学结合、案例导入、工作任务项目任务驱动型系列教材, 实现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教育和职业岗位技能教育的有机统一。

要严格养老服务人员准入制度, 加强在职在岗养老服务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 建立完善在职人员定期轮训与考核制度, 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 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 加强养老机构负责人的教育和管理, 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和养老护理员特殊岗位津贴标准, 从薪资水平、薪资结构、薪资增长以及福利待遇等方面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建立薪酬保障机制, 优化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环境, 建立完善专业化、职业化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多层次老年护理服务与管理人才队伍, 逐步提高专业人员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林艳.为什么要在中国构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J].人口与发展, 2009, 15 (4) :52-64.

[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1]28号) [EB/OL].2011-09-23/2014-08-20.http://www.gov.cn/zwgk/2011/09/23/content_1954782.htm.

[3]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3]35号) [EB/OL].2013-09-13/2014-8-20.http://www.gov.cn/zwgk/2013-09/13/content_2487704.htm.

[4]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浙政发[2014]13号) [EB/OL].2014-05-12/2014-08-20.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dfxx/201405/20140500635548.shtml.

[5]宁波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宁波市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甬民发[2011]145号) [Z].2012-03-10.

[6]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甬政发[2014]68号) [S].2014-08-26.

社会养老保险养 篇10

一、推进“医养融合”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1. 抓住机遇, 先行试点

2012年4月, 市民政局、卫生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医护型老年福利机构建设的意见》, 首次提出推进全市医护型养老福利机构建设目标、措施和要求, 之后区民政局、卫生局开始“医养融合”探索。2013年9月, 国务院连续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提出“医养融合”发展思路和要求, 为我区深化“医养融合”增添了动力。“医养融合”没有现成经验可循, 我区选择同在一个院、同住一栋楼的红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欢乐时光老年公寓作为试点单位。红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省医保、市医保定点单位, 有全科医生21名, 医疗及辅助诊疗科室设置齐全, 老人基本医疗问题都能解决。欢乐时光老年公寓入住老人304名, 失能、半失能老人占95%以上, 且大多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 迫切需要医疗机构送医上门。实行“医养融合”后,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一个全科团队, 24小时为养老机构老人服务, 既为老人带来了福音, 也为社区服务中心带来收益, 老年公寓也因此出现“一床难求”, 实现了入住老人及家人、养老机构和医疗单位三方共赢。

2. 总结经验, 面上推开

红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欢乐时光老年公寓试点经验, 为“医养融合”提供重要依据。2013年9月初, 在市民政、卫生部门指导下, 区卫生局、区民政局经论证协商, 联合出台《秦淮区“健康养老惠民”行动实施方案》, 对“医养融合”形式、内容等作出规定, 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养老机构负责人现场对接, 签订“医养融合”服务协议, 为全区38家养老机构 (不含医护型养老机构) 入住老人提供卫生保健服务, 使“医养融合”在全区推开。

3. 延伸服务, 进门入户

在养老机构基本实现“医养融合”基础上, 针对90%以上老人养老的实际, 为推进“医养融合”服务均等化, 让每一个有需求的老人都能受益, “医养融合”逐步向社区居家养老领域延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签订协议, 保证中心按“助医”要求, 组织开展保健预防知识宣传, 集中测量血压等相关健康服务。服务对象以《南京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施办法》所确定的“五类人群” (即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人员;低保及低保边缘的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70周岁及以上的计生特扶老人;百岁老人) 为重点, 享受优惠的基本医疗服务。其他老人则根据个人需求和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关医疗服务, 特别是上门等个性化服务。服务方式采取“家庭医生责任制”, 开通电话咨询, 开展重点随访, 提供健康保健指导和中医药健康服务。目前, 已为辖区老人特别是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老人建立健康档案6万余份, 动态管理率达90%以上, 使“医养融合”惠及面不断扩大。

二、深化“医养融合”工作的困难、问题

2013年8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 要创新养老服务模式, 推动“医养融合”发展。12月南京市养老服务“医养融合”工作现场推进会在秦淮区召开, 秦淮区创新养老服务模式经验得到各方好评。2014年4月和8月, 江苏省和南京市人民政府相继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要求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随着我区“医养融合”工作的逐步深入, “医养融合”推进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逐步显现。

1. 医保政策与“医养融合”不衔接

随着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的“联姻”, 卫生部门与民政部门的合作愈加密切, 医与养深度融合, 给养老服务业发展带来发展机遇。公办、民营养老机构在实行医养融合后, 普遍一床难求。但养老服务对象在接受医疗服务中, 现行医保政策不能满足需求, 明显滞后于医养融合发展。由于医保政策限制, 一些医疗服务费用无法纳入医保范围, 给养老人员带来不便。

2. 医务人员上门服务缺少规范

目前, 90%以上老人是居家养老, 特别是独居老人对上门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多。但现行政策对社区卫生机构上门诊疗用药的执业行为, 缺乏明确规范, 没有相适应的收费标准。对失能、半失能老人如何开通家庭护理, 缺少相应规定。实行“医养融合”后, 医疗服务规范和收费标准明显跟不上养老需求, 原有一些规定明显不适应现实需求, 如上门诊疗不能使用抗生素的规定和上门服务收费偏低问题, 亟需规范调整。

3. 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不适应

随着“医养融合”的覆盖, 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普遍存在人手紧缺、专业设备缺乏等问题。据统计, 我区目前有失能、半失能老人3600多人, 一名全科医生和一名社区护士一天最多只能上门服务4-6名老人, 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现有医护人员无法满足需求。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全科医生不足, 医疗水平不高, 是制约社区医疗为老服务的重要因素。

4.“医养融合”信息化建设滞后

“医养融合”试点到推开时间不长, 由于养老机构的服务对象明确, 养老机构推进“医养融合”较顺利。随着居家养老“医养融合”的开展, 服务对象的确定成为制约“医养融合”的主要问题。由于缺少服务对象的基础信息, 服务主体提供服务显得有些茫然。

三、打造秦淮“医养融合”养老服务品牌建议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的若干意见》, 省、市相继出台了实施意见。2014年6月秦淮区出台深化“医养融合”实施方案, 明确到2014年底, 养老机构“医养融合”规范管理达标率100%, “五类”老人“医养融合”服务覆盖率达100%, 全区老人“医养融合”服务覆盖率达50%, 2015年达80%, 2016年达100%。

1. 抓住先行先试机遇

秦淮区“医养融合”先行了一步, 要想继续领跑, 需要尽快制定秦淮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加快落实深化“医养融合”实施方案, 充分调动发改、人社、财政等相关部门的积极性, 在拟定规划和人、财、物投入等方面, 大力支持配合民政、卫生部门解决实际困难, 做好相关工作。随着省、市相关政策的出台, “医养融合”遇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区政府一定要抓住机遇先行先试, 加强与上级政府部门的沟通, 把上级的支持作为率先发展的动力, 充分利用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政策, 把政策用好、用到位, 积极推动医保政策衔接、服务规范制定和收费标准完善, 使秦淮区这块“试验田”成为广泛惠及民生的“高产田”。当前, 先行先试重点应放在“医养融合”平台建设、服务对接、信息网络建设、养老服务的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等方面, 为打造品牌积累经验、探索路径。

2. 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医养融合”起于医疗服务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的对接。当前, 在养老服务机构养老的老人中, 失能半失能老人占有较大比例。针对公办养老机构供不应求状况, 政府应首先加大投入办好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 充分发挥托底作用, 重点为无劳动能力, 无生活来源, 无赡养人和扶养人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和扶养能力的“三无”老人、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供养、护理服务。同时, 应大力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 在资本金、场地、人员等方面, 进一步降低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的门槛, 鼓励民间资本对闲置厂房、商业设施及其他可利用的社会资源整合改造, 用于养老服务。支持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管理运营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 逐步使专业社会组织成为养老服务业主力军, 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合理的各类养老服务和产品, 满足养老服务多样化、多层次需求。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 应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社区配套用房建设范围, 启动全区“医养融合”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站、点) 规划建设, 做到有人员、有场地、有经费、有具体服务项目, 为“医养融合”服务搭建平台, 按照政府搭台、医疗机构支撑、社会组织运作的模式, 支持和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运营和管理。

3. 制定服务标准并开展培训

加快服务标准制定。可邀请医疗教学科研单位、医疗机构以及卫生管理部门的专家学者和医务人员, 深入养老机构、居家养老“医养融合”服务一线, 开展调查研究。结合供需双方意见, 形成操作性强、具有推广价值、适应老年人家庭实际需求的“医养融合”服务流程、规范和收费标准。服务标准制定后, 应加快对医疗服务人员培训, 使其熟悉相关的流程和规范, 按规范化要求提供标准化服务。

4. 提高养老服务信息化水平

社会养老保险养 篇11

很多老人晚年最后的居所

当老人完全失去自理能力,一般的“托老所”显然不能满足需要。带着疑问,8月6日,本刊记者走访了历下区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公寓。

医院办老年公寓的最大优势是,医疗和护理结合。“我们有一位主管大夫专门负责老人的健康问题,24小时有护士值班。”历下区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公寓副主任张汝燕告诉本刊记者,老人家属也看重这一点,经常会有一些老人从其他老年公寓转过来。

“来这里的老人大都有各种疾病,几乎没有专门来养老的。”张汝燕说,很多老人患有小脑萎缩、老年痴呆、心脏病、冠心病等老年病,大小便不能自理,一切全靠护士和护工来处理。

1997年,历下区第二人民医院成立老年公寓,医疗护理结合,根据老人的自理情况收费,大概每位老人2000多元。“目前老年公寓共有80多位老人,大都来自济南市区,外地的也有,比如章丘、聊城等地的老人,一般都是在济南有儿女。”

“如果老人出现各种问题,征得家属同意,就在我们现有的条件下抢救。当然,他们也可以转院。如果老人去世,我们会给他们净身穿衣,联系殡葬。”张汝燕说,通常情况下,“除了转院,很少有老人能回家,很多人就在这儿去世了。”

老年公寓成为很多老人晚年最后的居所。

张汝燕介绍,医院对饮食非常重视,院长不定期抽查,老人每星期吃一次红烧肉、鸡腿、蒸包,还有水饺、炸鱼、馄饨、面条,每天不重样,按菜谱严格要求。“我们也给生病的老人做病号饭,过生日了就给他们做一碗长寿面。”

88岁的赵继海老人,一个月前来到老年公寓,感觉这里吃住非常舒适,心情非常愉快。“以前在农村,有卫生室,后来到儿子家,生病了就医不方便。”赵继海有高血压、慢性腹泻、慢性气管炎,经常吃药,前段时间住院,感觉非常不适应,“那里的饭不适合老人吃,我喜欢吃清淡的,煮的烂一点的,公寓的饭菜就适合老年人的口味。”

护工稀缺成为普遍难题

有的老年公寓,给老人洗澡要额外收费,“而我们是义务帮老人洗澡,一般冬天每天都要擦身,夏天每天都洗澡。在这里,几乎没有一位老人能够独立洗澡,需要护士和护工帮助。”张汝燕说。

由于情况特殊,公寓采取的是“准军事化”管理,老人不能随意外出,因特殊情况外出需请假。“我们医护人员只有十几个人,也没有时间陪同他们外出。”

张汝燕告诉本刊记者,由于公寓要求严格,老人的吃喝拉撒都得有人照顾,很难招到好的护工,目前的十五六个护工根本不够用。“基本工资1800元,还有各种奖金,加班、夜班都有补贴,过年过节还会发些福利,待遇和正式职工一样,还是招不到。”张汝燕说,“如果社会上有想从事老年事业的人,可以和我们联系,加入到护工队伍中来。”

本刊记者从其他渠道了解到,招护工难已经成为很多养老院的普遍难题。

公寓内部有一个口号:“杜绝一切褥疮”,长期卧床的老人,必须两个小时翻一次身,有的半个小时就得翻身。“有的老人痰出不来,大便不能自理,都得一点点往外抠。所以,护理老人是一项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不是打扫卫生那么简单。”张汝燕说,“我们都是发动护工和护士一块干活,一小时一巡视,有什么问题随时报告大夫。”

济南市老龄办负责人介绍,建立“医养一体”式的养老机构,是一个发展趋势。应打破民政和卫生资源分割的状况,综合医院和老年公寓的优点,弥补医院和老年公寓的就医缺陷。

托老所里的“孩子们”

近年来,“托老所”在很多社区逐渐兴起。

济南市市中区二七新村街道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是山东省首家由街道承办的养老机构,就像幼儿园一样,儿女可以早晨将老人送来,下午接走,也可以全托,让老人全天住在这里。

走进托老所大门,就进入了一个封闭的大厅,里面摆放着餐桌、台球桌、乒乓球台、麻将桌,旁边是手工房、综合活动室等,二楼还有一个阅览室。

有的空巢老人买菜做饭不方便,托老所就给他送饭,他也可以到这里来吃饭。89岁的蔡达光就属于这种情况。

在一份“老年人就餐事项”上,本刊记者看到,托老所每天提供6到8个荤素搭配菜品,价格为6元、8元、10元不等。如果按月缴费,每月中晚餐为260元(22天)。

社会养老保险养 篇12

关键词:“十三五”,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理论思考

纵观世界各国人口数量与结构变化,我国老年人口最多,数据显示,从2011-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由1.78亿增长到2.22亿,平均每年增加近1 000万,同时,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比重也由13%增至16.1%。伴随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养老尤其是健康养老问题备受社会的关注。本文就基于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新体系进行了理论思考,目的是为构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新体系奠定理论基础[1]。

1 医养结合的必要性

医养结合是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是对需要长期医疗和养老照顾的老年人群提供医养结合服务,有效解决医疗和养老问题,促进健康养老的思想和方法。多年来,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是互相独立和各自成为体系的,养老机构不方便就医,医疗机构又不能养老,由于养老机构未能充分认识到医疗卫生资源在养老中的重要作用,而没有把医疗卫生资源纳入养老服务的整体规划,导致养老机构中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严重不足,医疗卫生服务条件较差,养老机构中的医疗卫生人员面对患病老年人也无法恰当处理。患病老年人只能往返于家庭、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之间,既不能很好养老,又不能得到及时诊疗。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分离,使许多患病老人在医院“养老”,既加剧了医疗资源紧张的矛盾,也增加了负担,迫切需要医养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相结合,能够很好地同时解决养老和医疗问题,基于医养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势在必行,推进医养结合非常必要。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因此,需要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用新观念和思路,探讨基于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新体系[2,3]。

2 构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新体系的思考

2.1 搞好顶层设计,理顺领导体制机制

我国从开展养老服务以来,养老归民政部门主管,养老中的医疗卫生服务归卫生计生部门负责,社保部门则负责医疗保险,这些部门和单位按照各自的领导体制和机制运行。大多数情况下,养老机构需要医疗服务时,会主动联系医疗卫生机构,而医疗卫生机构难以融合养老服务,导致一方注重养老时顾及医疗,另一方只注重医疗,出现“医”和“养”脱节现象,不利于健康养老。医养结合的关键在于“结合”,和具有“一盘棋”的思路,因此,加快医养结合需要顶层设计,理顺领导体制机制,成立相关领导与管理机构,统筹与协调民政、卫生计生、医保等部门的工作,采取导向性措施,解决养老和医疗机构发展问题,整体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政策、保障、供需、评估和监管体系的建设,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医养结合新机制,推进养老中的基本医疗和社会保险等健康服务的有效衔接,构建制度完善、组织健全、规模适度、运营良好、服务优良、监管到位、可持续发展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新体系,为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奠定坚实基础[4]。

2.2转变养老理念,树立医养结合理念

近年来,政府加快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正在鼓励社会办养老服务业以应对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但是,一些理念的偏差也阻碍和影响着养老事业和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发展,不少地方“重养轻医”、“医养脱节”,“重城市养老、轻农村养老”的问题还比较突出;重视养老机构的硬件设施建设以及机构养老,忽视养老的综合管理以及居家养老,常常侧重于物质服务,而欠缺精神等综合性和全方位的服务。因此,医疗和养老部门要转变养老观念,既要继承优良的传统养老观念,又要进一步创新并引导医疗服务理念和养老模式的转变,按照政府制定的“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发展原则,结合区域实际情况,树立以居家为基础、机构为补充,硬件建设与综合服务管理并重,市场为主、政府兜底,以及城乡统筹兼顾的医养结合新理念,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新体系的建设,整合和优化配置医疗和养老服务资源,实现专业化、综合性和全方位的健康养老,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全面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快速健康发展。

2.3 制订发展规划,推动医养资源融合

医养结合一项社会性极强的工作,需要社会协同,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科学制订医养结合专项发展规划,明确医养结合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等,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医养结合机构是医养结合的载体,加强机构建设是推进医养结合的基础。要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发挥医养结合专项发展规划的引导作用,通过整合医疗和养老机构,解决现有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相互脱节的现象,搞好资源的整体对接,推动现有医疗和养老机构的融合。要将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纳入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和机构设置规划,明确责任,科学界定,形成合力,通过规划设置和整合机构的办法,使原来分散和单一的养老服务机构转型为全方位、链条式、多功能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尽快建设一批满足老年人需求和需要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

2.4 注重整体效益,创新医养结合模式

医养结合养服务老机构是具有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和基本养老服务为基础、以医疗服务为重点,对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的综合性和全方位的养老服务机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既有利于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又有利于缓解医疗机构因老年人长期住院而造成的资源短缺的问题,能够发挥医疗和养老的整体效益和服务效率。因此,应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和标准,强化部门协作,加快养老和医疗机构管理体制的改革,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创新医疗养老模式。鼓励规模较大的养老机构内设相应规模的医疗服务机构,规划建设具有医疗和养老双重职能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依托现有医院开办大型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并设置社区基层的连锁机构,共同开展上下连动式的医养服务;推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深层次合作,延伸医疗和养老健康服务至家庭和社区基层;逐步将部分家庭养老转变为由社会为主的老年人集体居住的互助式和机构式养老;将医院转型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通过模式创新,构建社区基层医疗机构负责护理康复、专科医院承担重病、居家和养老机构负责病愈后调养的医养结合新模式。

2.5 完善市场机制,鼓励社会参与医养

养老问题是社会问题,离不开全社会的参与。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兼顾公益性和商业性。政府在制定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标准、突出公益性的同时,要积极探索建立社会办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机制,促进养老事业产业化。要拓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的资金渠道,民政部门应建立专项发展基金或设立养老基金会,整合多方服务主体的资源,募集资金资助设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方便养老。要将政府、营利和非营利组织等多方主体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市场化运作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提供医疗养老服务的积极因素,鼓励与支持社会举办医养机构,实行差异性养老,体现医养结合养老的商业性,满足日益增长的医养结合服务需求需要。

2.6 强化队伍建设,培养医养结合人才

医养结合专门人才直接关系到新体系建设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当前,从事养老服务的医养结合人才缺乏已成为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要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面责任,加大人才培养经费投入力度,加强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要通过学校教育、岗位培训、进修学习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对从事或准备从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人员开展养老、护理、医疗、保健和管理等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和高水平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政府要制定政策、制度和相关职业标准,推行职业资格制度,规范医养结合人员的管理,建立医养结合人员的资格认证、职称评定体系,促进医养结合养老队伍的健康发展,保障医养结合养老人员应有的权益,稳定医养结合人才队伍[5]。

2.7 完善配套政策,加强医养机构管理

医养结合养老涉及社会的许多部门,需要社会的大力支持,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发挥政府的重要支撑作用,制订完善的政策、配套措施和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加强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管理。要实施机构的分级分类管理、建立机构分类分级标准、制定综合性评估指标体系,科学划分老年人和机构等级,合理与优化配置医疗和养老资源。要加强养老服务的标准化建设,制定与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等养老服务的相关标准,建立评价认证体系,要建立有效检查、监管和第三方评估等相关机制,落实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及养老服务的资格评估、需求评估、质量评估等评估制度。要鼓励具备资质和条件的社会公益组织和商业服务组织,协助政府对老年人开展有关内容的评估工作,推动养老中的基本医疗和社会商业保险等健康服务的对接。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医疗等信息技术手段,提供临床远程医疗及养老等方面的服务,实现对患病老年人的监测,推进社会化养老,构建以社区为基础的覆盖城乡、规模适宜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网络[6]。

参考文献

[1]张宗光,吴永利.对农村养老护理保健卫生资源配置问题的思考〔J〕.中国卫生资源,2014,17(1):57-59.

[2]王素英,张作森,孙文灿.医养结合的模式与路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调研报告〔J〕.社会福利,2013,1(12):12-14.

[3]黄佳豪,孟昉.“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7(6):64-67.

[4]冯丹,冯泽永,王霞,等.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2015,36(4A):27-28.

[5]沈连法.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J〕.关于医养结合的思考,2015,9(6):441-442.

上一篇:钬激光碎石术下一篇:内网安全管理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