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政策

2024-09-13

养老政策(精选12篇)

养老政策 篇1

笔者在S市H区养老机构内的刘爷爷进行个案工作,在经过第一次交谈后建立专业关系和一定信任基础后,刘爷爷透露自己是孤寡老人,一辈子没有婚史,无儿无女。在个案进行过程中刘爷爷数次透露自己无依无靠,孤独感较强,对未来没有方向。对此,笔者对孤寡老人养老政策进行研究。

一、从社会角度上分析

1.缺少可支配资源,经济来源有限。孤寡老人相较于普通老人最大的区别在于经济来源相对有限,可支配资源较少。一些孤寡老人的经济收入仅仅能满足“衣、吃、住、行”等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养老需求,如有其他意外支出则会生活拮据,捉襟见肘。匮乏的资源使得老人缺乏自信,直接影响到老人的多个方面的发展,只有基本的养老需求满足到一定程度,老人才会寻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2.安全感的缺失,社会支持网络的较弱。大多数孤寡老人居住在养老机构内,与外界的联系交往相对较少,甚至很多孤寡老人过着近似于与世隔绝的独居生活。这样会使老人产生厌倦心里,进行自我封闭,猜忌多疑,产生“心理上的衰老”:感官功能逐渐下降,认知能力发生变化,语言、听觉、嗅觉、视觉开始衰退,并且会伴随着反应迟钝,记忆力衰退,注意力很难集中,消极情绪较为强烈。

孤寡老人由于远离亲人,社会地位较低而只是其边缘化,缺乏亲人之间的关爱,较为容易产生孤独无助、无依无靠的感觉,使得老人感觉自己被孤立、被隔离,产生孤独感、异化感、隔离感。对待陌生人的主动示好既因为孤独需要陪伴和支持对此较为期待,又因为自我保护的本能,有一些抗拒和排斥的心里。在孤寡老人的内心深处,仍然渴望着得到来自他人和社会的关注与关爱,渴望有人会倾听他们的心声,舒缓内心的寂寞。

3.机构内集体化管理,老人生活自由度相对较小。由于多数城市孤寡老人会选择机构养老,而机构内的生活则相对单调乏味,机构内每日的菜品和生活安排相对固定,可选择性相对较少,自由空间狭隘。

4.对自身身体状况的忽视。孤寡老人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往往对疾病选择相对保守的治疗方法,而且对自己身体的疾病预防和观测较少关注。一方面是由于对医院和疾病的恐惧,另一方面检测时无人陪伴,使得孤寡老人对身体的定期检查较少注意。

孤寡老人作为老年社会群体中较为特殊的一部分,与其他老年社会成员相比较,孤寡老人有着较为特殊的心理需求和生活需求。孤寡老人普遍有三种心里:一怕活着无人养;二怕病了无人管;三怕死了无人葬。由此就使得他们希望在日常生活重要老有所养,物质生活不断改善。其次是老有所依,饮食起居、患病医护有人照料。三要老有所乐,在精神上得到慰藉,摆脱孤独感。四要老有所葬,有人料理身后事。

二、所以,我们解决孤寡老人养老问题是应:

1.以需求为先导,区分不同服务对象。区分不同对象,实施不同的服务方式,对特殊生活困难和缺乏自理能力的孤寡老人,政府提供无偿养老服务;对生活相对困难、有一定自理能力的孤寡老人政府降低机构内的收费,政府提供低偿服务;对于有稳定收入但相对较低的孤寡老人,每月由政府补贴养老。

2.增加社会关注度,培养专业社会工作者。以孤寡老人的问题与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扩大社会选产,吸引社会关注,增加社会对孤寡老人的关注度,争取社会慈善基金会和社会企业的资金支持,整合有利资源对孤寡老人生活进行切实改善。进行政购买服务,对孤寡老人进行社会工作介入,使其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并探索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3.增加社会保险、社会医疗保障政策。向相关部门提建议,制定适合孤寡老人的社会保险、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对不同年龄段的老人进行定期体检,身体不适需要患病就医有专人陪护。对孤寡老人患病就医实施全额报销制度,使孤寡老人了解自己身体状况,减少对患病就医的不安和恐惧。

4.大力发展社区照顾模式。社区照顾指的是将需要陪伴照顾的孤寡老人尽可能的留在他们相对熟悉的社区环境中接受照顾,进而避免其进入机构进行生活。社区照顾也可指动员全社区内一切可以利用的有效资源包括物力、财力、人力,来满足社区内孤寡老人的不同需要,以帮助他们在社区内幸福地进行老年生活。

在个案过程中,刘爷爷非常抵触在姐姐家与外甥外甥女一同过节,觉得自己是一个外人,不知如何与外甥外甥女沟通。从个案开始到结束,每次谈话结束时刘爷爷仍对我们恋恋不舍,从屋门口到楼梯口一再相送,反复强调有空常来,在结案后笔者与刘爷爷互留了联络信息,刘爷爷希望笔者在有空的时候常打电话。

像刘爷爷这样的问题在孤寡老人中会经常见到,在我国老龄化发展迅速,而且发展趋势比较特殊的时期,孤寡老人问题的解决成为社会日渐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谢云鹏.基于质性研究对孤寡老人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1,22:191-192.

[2]王翠绒,刘亦民.公平底线:农村孤寡老人最低生活保障研究——以湖南两县的实证调查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报,2008,06:19-23.

养老政策 篇2

摘要:我国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时期,北京的老龄化水平一直居于全国前列,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而,如何解决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为了当下社会值得关注的主题。老年政策的得力与否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北京市顺应了时代的需求,制定了养老服务政策,即“九养”政策。本文就此政策的内容及实施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促进老年政策的完善。关键词:老龄化;“九养”政策

根据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的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0月,北京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47.9万人,占总人口的19.4%,同2009年北京市户籍老年人相比,上升了1.2个百分点。根据国际标准,60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国家总人口的10%,该国家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的行列。北京市的户籍老龄人口比例高出国际标准将近十个百分点,可见北京市养老压力之大。北京市老年人口存在规模大、增速快、空巢化的现象,建构了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理念上摒除了以往问题取向的思维模式,遵循人本主义原则,千方百计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工作原则上,坚持城乡一体,把适度普惠与困难帮扶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城乡一体、覆盖全体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在运作方式上,抛弃了单纯由政府提供养老服务,转而将目光投向市场,运用“有形的手”对市场进行一定的调控。在依靠主体上,遵从我国本土的传统观念,重视家庭与社区对养老服务的巨大作用。政策的优势还包括资源的整合程度高、服务内容全方位广覆盖等。

1.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构建

北京市制定了居家养老服务政策,即“九养”政策来提高老年人服务水平。2009年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残联等13委办局联合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北京市市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九养”办法的意见》。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个人自愿”的原则,构建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政策保障为主导、社会化运作为方向的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体系,完善本市“9064”养老服务模式,即到2020年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6%的老年人在社区养老、4%的老年人集中养老。提升老年人、残疾人的社会福利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1.1建立居家养老券服务制度及管理办法

养老券由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和北京市残联共同监制发放的,它是满足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心理慰藉等方面服务的经济手段。具有北京市户籍的8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均符合申请养老券的条件,老年人可以在指定的签约服务单位如老年餐桌、托老所等使用养老券。养老券的使用,保障了老年人专款专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老年人的基本需求。在指定的签约服务单位使用养老券,便于确定服务标准,保障了服务质量,有利于服务单位的管理和监督。

为了充分发挥养老券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多重效应,北京市民政局和市残联制定了养老券的管理办法。在服务单位的发展方面、养老券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三个方面进行了规范。

第一,加快发展养老服务单位,提高服务水平。鼓励区县挖掘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开办养老服务实体,以签约服务单位等形式,开发符合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服务项目,扩大养老券的使用范围。建立了激励机制,对小型企业进行扶持并制定了奖励办法,激发了街道及乡镇支持发展养老服务单位的积极性。

第二,健全养老券的管理制度。养老券管理单位自上而下分别为北京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区县主管部门、街道(乡镇)主管部门、社区(村)负责人。每一级别的主管部门都需要专门的负责人,主管养老券的管理工作。养老券的存放、预算、发放、结算、养老服务单位的统计、服务项目的统计及销毁都有相应的管理办法。养老券的上报制度有季报制度和年报制度,下级单位需配合上一级单位对本季度的养老券情况进行汇总和统计,并在季度末上报到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

第三,加强监管力度,严格落实责任追究机制。确立了定期检查本地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管制度,对违反规定的部门采取批评、责令整改、取消签约资格等有效措施。

养老券服务及管理办法为养老券的有效使用和管理、提升服务水平有重大作用。满足了老年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保障了老年人将老年券使用在迫切需求的方面;对服务单位的管理,保证了服务质量,更便于对养老服务单位的监督;上报制度的确立,规范了养老券的使用和管理,及时掌握养老券的使用情况、了解全市老年人的总体状况、便于分析和调整策略。

1.2居家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

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政策从老年人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和最迫切的需求出发,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多样化、人性化的服务,帮助老年人解决居家生活困难。建立养老餐桌、托老所、无障碍服务车、实施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等措施是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养老餐桌在餐桌的设置、服务标准、服务范围上都有明确的要求和目标。在养老餐桌的设置方面,是聚集多方资源,利用城乡社区公益性用房、单位内部设施、居民空闲房屋等社会资源建立养老餐桌,同时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餐饮企业承担老年人的就餐服务。在标准方面,养老餐桌提供安全的配餐、就餐及送餐服务,并建立了服务商的管理、激励和监督机制。养老餐桌在服务范围上实现了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的全覆盖,使城乡居民均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城乡社区托老所是聚集社区服务中心、“星光老年之家”、社会空闲房屋等,开展以生活互助、文体娱乐等为主要内容的互助点,以解决老年人日间生活照料困难、生活枯燥等问题。托老所的激励机制是对运营满半年的托老所和互助点给予补贴:对月服务18天以上、服务满意率达到90%以上的托老所床位每月补贴100元;对月活动时间18天以上的互助点每月补贴100元。托老所的维持除了经济上的补贴还需要服务人员的配合,因而为了满足居家养老服务,在全市各街道聘用5至7名养老员;每个城乡社区(村)至少聘用1名养老员。养老员优先从“4050”人员和取得社会工作者资格且符合本市就业特困认定标准的人员中招聘,纳入公益性岗位。他们的工作任务除了要完成日常的照料服务之外,还需要承担宣传、探访、收集资料等工作。养老员的配备不仅提供了养老服务而且提供了一定的公益性岗位,解决了这些群体的就业问题。

无障碍服务车和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出行提供了便捷和安全。无障碍服务车主要为方便组织老年人参加社会活动,用于社区托老所、社区“星光老年之家”、职业康复机构等开展活动。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旨在为老年人提供在洗澡、如厕、做饭、户内活动等方面的便利,逐步对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改造的实施过程由市、区县两级老龄办和残联共同完成,经费由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承担。这两项工作的实施为老年人解决了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养老服务的最基本内容,解决的问题都是老年人日常生活中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老年人最迫切需求的衣食住行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想老年人之所想。

1.3开展养老精神关怀服务

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体现在提高生活水平上,现代老年人的需求更多的体现在精神方面的追求,快乐的老年生活是在衣食无忧的基础上能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和内心的满足。以上的各项措施是应老年人生活方面最基本的要求,而为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慰藉,需要开展精神关怀服务。各级老龄工作部门负责整合和开发辖区心理咨询服务资源,依托“96156”社区服务热线,充分发挥各类心理咨询专业组织和社区市民学校、老年学校的作用,组织专业人员为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和相关知识培训,动员社区内志愿者特别是社会工作者,为老年人提供聊天、读书等志愿服务。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已经受到政府、社会及家庭等系统的重视,老年人的精神服务趋向多元化与规范化。

2.养老服务模式政策的优劣分析 2.1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优势 2.1.1理念上的与时俱进

北京市的养老服务政策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老年人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和最迫切的需求出发,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人性化的服务。政策坚持以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个人自愿,构建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政策保障为主导、社会化运作为方向的养老服务体系。在当今多元的社会,仅仅依靠政府提供老年人的福利保障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因为受到财政资金、服务人员和工作效率等方面的限制,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下促使整个社会投入力量。受我国文化传统的影响,大多数老年人倾向于在家中养老,因而居家养老是主流。因而居家养老政策不仅遵从我国的本土文化,也体现了与时俱进。将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力量聚集起来,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有很强的可行性。

2.1.2构建了城乡一体化的养老服务体制

北京市的“九养”政策构建了城乡一体化的养老服务,打破了城乡二元的户籍限制,将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统一纳入养老服务的体系中来,使城乡老年居民均能享受到“九养”政策的服务。“九养”政策的城乡一体化表现在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的各个方面,首先在养老券的发放方面,不论城市还是农村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均可申请领取养老券。养老券的使用,使老年人能够专款专用,从根本上保障了老年人的饮食、日间照料等问题。其次,养老餐桌是为了解决老年人的饮食问题。整合社区活动中心、闲置房屋、餐饮企业的资源为城乡老年人提供健康合理的营养配餐,无论城乡均可以满足配餐、就餐和送餐服务。第三,托老所的建设也是城乡统一标准,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将托老所覆盖全市城乡社区(村),满足老年人的日间照料、文娱活动等需求。最后,在精神关怀、为老年人配备“小帮手”电子服务器、无障碍设施改造等方面也保证了城乡一致的标准。

2.1.3建立了有效的奖惩机制

“九养”政策明确了各项奖励和惩罚制度,有效的奖惩制度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的实施起到了催化剂和激发积极性的作用。为了弘扬尊敬父母、关爱老人的传统美德,在北京市开展万名“孝星”评选表彰活动。活动采取基层初选、逐级上报和两级表彰的方式,推选出10000名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孝老的“孝星”。此项活动引发了全社会尊老敬老传统美德的热潮,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的顺利实施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

为了提高签约服务商的工作积极、保证服务质量,北京市民政局联合八家单位制定了《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单位管理规定(暂行)》,以下简称《管理规定》。《管理规定》制定了服务单位的确定程序、监督办法和奖惩制度等,规范了签约服务商的服务行为。奖惩制度确定了市政府每年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居家养老服务单位,并予以奖励;对不符合规范的服务商,签约部门终止协议,取消服务商资格,终止结算的惩罚措施;对服务单位定期进行工作指导与交流,宣传推广优秀服务单位的先进经验。明确的奖惩制度激发了服务商的积极性,保证了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2.2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不足 2.2.1政策实施标准的制定不够明确

北京市的“九养”政策是涉及多个部门协同管理、各个区县具体实施及家家户户的配合,因此是一个涉及多方的复杂系统。因而,保证政策的顺利实施不仅要有指导思想和意见,具体的实施细则更是一个好的政策能否贯彻到实践中的重要环节。“九养” 政策自从2009年实施以来已经经历了四年,从试点到全面推进,市民政局及残联等单位不断的调整策略和丰富具体细则,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确定的标准。比如,“孝星”评选工作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缺乏客观的指标,基层的实际评选工作是根据平时的了解、推荐等传统方法得到的资料,未免出现不客观的问题。再如,优秀服务商的评选涉及16个区县的上千家服务商,因而很难确定标准,并且无法全程监督评选的服务商。还有一些上报材料各个指标拟定的合理性需要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改进,去除冗杂的指标、筛选出反映养老服务情况的指标。

2.2.2区县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不足

“九养”政策采取属地管理的原则,发挥城乡社区(村)的资质优势,做好老年人的各项管理、服务工作,共同将辖区内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落实到位,但是在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区县负责居家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对文件不够熟悉,以致在做具体的工作中不了解工作程序,出现推迟、上报材料不准确等各类情况。其次,也有个别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不高,因此在工作中工作态度积极性不高,常出现拖沓、失误率高等情况。在具体的实施中,由于区县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态度问题,不能完全将政策落实到位,工作的创新性不强、程式化。

2.2.3 精神关怀服务缺乏具体的计划

在精神关怀方面,“九养”政策的指导意见汇中指出,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主体、建立有效的动员机制和激励机制,优化配置社区公共资源和社会专业资源,形成市场服务和公益服务相结合的精神关怀服务发展格局。工作任务主要确定了四个方向,即开通“96156精神关怀服务热线”平台、举办精神关怀大课堂、设立心理服务站、上门关怀服务。虽然发布了指导意见,但是北京市的老年精神关怀服务还没有进入实行阶段,目前仍处在探索的时期。老年人精神关怀是一个可为的领域,需要在此基础上拓展工作范围、创新工作内容。目前的老年精神关怀服务大多数停留在表面文章,不够深入,不但不能给老年人带来心理慰藉,反而带来了很多的经济、人力物力的浪费。因而,系统的规划老年人精神关怀服务应列入工作日程,制定出符合老年人实际情况、可操作性强又有效果的策略。

2.2.4欠缺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

“九养”政策实施以来,主管单位会按季度和收集各区县的报表,并对本的工作进行总结。但是,居家养老服务缺乏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因而无法掌握政策的实施效果,不能了解老年人对这项政策的满意度。政策的实施效果如何需要通过评估进行反馈,从而对政策进行适当的调整。养老服务政策需要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检测,要求对工作过程的每一步骤,每一级的段分别作出评估,将关心的重点落在各个步骤和程序怎样促成最终的介入结果。评估的方法是了解和描述介入活动的内容。养老服务政策也需要对实施的结果评估,在工作过程的最终阶段进行的评估,包括目标结果和理想结果两个部分。目标是指介入要努力达到的方向,结果评估是检视计划介入的理想结果以及这些结果实现的程度及其影响。

3.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的建议 3.1提高服务团队的专业化水平

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的实施需要各方人才的加入,政府工作人员、专家、服务商、养老员等。因而我们需要从这几方面的人群进行专业化团队的建设。

首先需要对区县、街道及社区的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学习文件精神、熟悉工作程序、理解各项工作的意义及内容、及工作数据的收集、统计和分析能力。其次,要建立一支稳固的专家团队,对专家团队进行有效的管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让专家能在养老服务中持续发挥作用。服务商方面的管理,需要更加精确的明确各个方面的规范,有量化的指标。养老员的工作关系到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各个细节,而对老年人的服务需要很多专业的知识,包括心理学、护理知识等。因而,养老员的工作不仅仅是提供传统的照料,更需要专业化的知识为支撑,提供专业、有效的服务。

3.2建立一支社会工作的团队

社会工作的工作领域包括老年人社会工作,发挥社会工作在养老服务事业的作用,会对老年人事业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九养”政策在制定、实施和调整的过程中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社会工作不仅可以在宏观上发挥整合、协调资源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在具体的实施中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建立一支专业的社会工作团队,需要确立社会工作者的身份,从社会工作者的考核、认证、培训到待遇上都有明确的规定。保障社会工作者团队的素质和待遇水平。

3.3政府培养和孵化合作机构

养老服务是一个大工程,仅仅依靠政府提供保障是不切实际的,受到经济和人力的限制,政府工作不可能事无巨细的触及养老服务的各个方面。因而,需要政府培养和孵化项目执行的合作机构。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招标的方式筛选出适合的合作机构,在合作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沟通,调适彼此的工作和职责。在信任和熟悉的基础上,将工作的权重逐渐交与有资质的合作机构。政府可以对具体的实施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还可以降低政府的压力,最终受益的是广大的老年人。

4.总结

政策春风吹暖养老领域 篇3

2013年12月31日,国家发改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24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人优待工作的意见》。要求政府和社会在医、食、住、用、行、娱等方面,为老年人提供经济补贴、优先优惠和便利服务,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其中有不少亮点:

医:优先为辖区内65周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每年一次体检。

行:出行实现无障碍,老人专座有保障。

惠:鼓励地方建立80周岁以上低收入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

住:优先配售保障房,老人危房先改造。

娱:可看优惠电影演出,公园景点门票减免。

用:有条件的商场、超市设立老年用品专柜。

服务:水、电、暖气、燃气、通讯、电信、邮政等服务行业和网点为老年人提供了优先、便利和优惠服务。对养老金客户实施减费让利,对异地领取养老金的客户减免手续费。

养老服务业、公办养老机构:试点改革启动

去年年底,民政部下发《关于开展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民政部和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和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都已陆续展开。

养老服务业:地市级为主,涉及八大方面

试点地区是地市级或县级行政区域,各地申报的试点地区不超过两个。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包含8个方面的内容,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完善养老服务发展政策、强化城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创新养老服务供给方式、培育养老服务产业集群、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强化养老服务市场监管。

公办养老机构:发挥托底作用,方案因地制宜

通知将公办养老定位于社会保障,并不再配编制和资金,今后将全部改为民营或企业。通知同时明晰权责关系,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公办养老机构应当优先保障孤老优抚对象充分发挥托底作用,增加入住养老机构的公开透明度。

目前,各大中城市市级民政部门正在进行试点选取,试点方案将有所不同。

一句话新闻

按国务院要求,2014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再提高10%,7400多万企业退休人员受益,这是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连续10年增加10%。

随着国家对城镇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特别扶助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40元,各地出台各文件,深圳市对于失独家庭夫妻俩每月的政府补贴有望达到最高1000元。杭州的失独家庭,将能获得由市计划生育公益金给予的一次性5000元补助,并可优先收养。

养老地产:政策带动三大投资方

2014年各地地方政府有关养老地产的支持政策也正接连出台,甚至有多地政府直接将养老地产招商作为2014年考核地方政府引资部门政绩的一项指标。北京市将保证民众的基本养老服务纳入对区县的绩效考核中,并出让大批养老地产用地,政府对每张床位的补贴将由原来的8000至1.6万元,提高到2万至2.5万元。河南省推出了老年医养协作联盟,通过医院牵头,养老机构加盟,实现了区域内的医养协作、双向转诊。深圳提出优先将养老设施涉及新增建设用地纳入年度实施计划,并享受养老设施用地优惠地价政策。宁波市招商局专门制定了养老地产招商引资计划。江西省南昌市对进入江西全省商务区的险企等金融机构实行奖励扶持,包括入驻奖励、财税奖励、项目建设奖励、高管人员奖励等,奖励标准最高可达1000万元。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统计,目前全国已经有超过80家房地产商进入养老地产领域,而公开信息披露的养老地产项目也已超过百个。房企、央企、险资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总投资额超过了千亿。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赵路兴分析称,现阶段的确养老地产已有冲动苗头。以养老为由头的地产项目越来越多,其中的确有一部分真正是履行社会职责,做养老,而另外一部分,则是瞄准房地产,变相圈地。

我国实施“以房养老”政策建议 篇4

一、“以房养老”概述

以房养老又称“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者“倒按揭”, 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给金融机构, 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这期间老年人只享受房屋的居住权, 当老年人去世后, 房屋则归银行所有。这样既解决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社会养老压力。

在当前养老压力越来越大, 空巢老人问题不断凸显之际, “以房养老”政策的提出为我国的养老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养老压力, 减轻年轻人的负担, 同时也能更好地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然而, 自2003年最早提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政策至今, 实施成效并不乐观, 虽然2006年、2007年的全国两会也有政协委员提出类似建议, 并且2011年、2013年曾提出逐步试点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政策, 但是社会关注度普遍不高, 选择将房产抵押给金融机构的老年人寥寥无几, 老年人更多的还是选择将房产留给儿女。我国的“以房养老”政策一度陷入僵局。

二、“以房养老”实施的障碍分析

(一) 老年人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中国的传统观念是“养儿防老”, 老年人更愿意将房产留给子女, 由子女来照顾自己, 将房产抵押给金融机构对于老年人来说难免会有悖于传统观念, 尤其面对如今的高房价, 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很难凭自己的实力购买住房, 大多是与父母同住或是由父母赠与房产。与其将房产抵押给金融机构, 自己安享晚年, 老年人更多的还是考虑到子女的居住问题, 宁愿选择自己受苦, 也要将财产留给子女,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是国人的传统观念, 思想传统的老年人更是难以接受自己辛苦一辈子挣来的房子最终归他人所有, 只有留给自己的子孙才安心;另一方面, 老年人奋斗了一生, 安享晚年时还是更希望子女陪在身边, 纵然“以房养老”政策能使老年人在物质上享受更安逸的晚年生活, 但是毕竟很难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二) 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及房产评估问题。

目前, 我国房地产市场还并不成熟, 国家的宏观政策对房地产的调控具有很大作用, 银行首付比例浮动、限购政策等政策都会对房价的走势造成很大的影响, 房地产市场未来的走势很难预测, 另外加上人们对于房地产走势的预测不同, 也给房地产的评估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一旦未来房价下跌, 银行等金融机构将面临极大的损失;另一方面, 倒按揭对抵押的房屋进行评估定价, 既要考虑到当前房地产市场行情, 又要考虑到房屋折旧、未来的升值空间等各种问题, 加之房价波动的不稳定性, 给评估工作增添了极大的难度。另外, 我国房地产评估机构还不规范, 使“以房养老”政策的实施举步维艰。

(三) 70年产权到期后房屋归属问题。

我国“以房养老”政策的实施还面临着70年产权的重要问题。居民所购买的房产是由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两部分组成, 其中房屋所有权的期限为永久, 居住用地土地使用权年限为70年, 70年土地使用权到期后房主仅拥有房屋的所有权, 一旦土地发生转让或是其他因素, 房产该如何处置依然存在政策盲点, 这也是试行“以房养老”的相关金融机构普遍担心的问题, 虽然《物权法》中明确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 但是对于自动续期的法律规定却并不明确:第一, 自动续期如何续?房主是否需要办理相关手续?续期是否为无偿续期, 若有偿则收费标准是什么?第二, 自动续期的期限是多少?续期次数如何规定?每次续期时间为多长?第三, 自动续期对土地或者房产是否有条件限制?国家是否可以将到期土地收回?收回后的如何给予房主补偿。面对即将到期的房产, 金融机构该如何处置, 这无疑给“以房养老”政策增加了巨大的障碍。

(四) 适用人群的局限性。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首要一点就是要将住房抵押给金融机构, 然而对于有能力购买住房的老年人来说, 必定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奋斗一生也积蓄了一部分存款, 加之其退休之后的退休金足以安享晚年生活, 对于这部分老年人, 他们并不需要抵押房产来养老。而那些低收入的老年人, 他们没有经济实力购买住房, 也就不存在抵押的基本条件———房屋产权, 那么他们拿什么来抵押?另外, 中国养老主体主要集中在农村, 儿女外出打工无暇照顾父母, 空巢老人现象严重, 但是农村宅基地只有使用功能而无资产功能, 对于农村宅基地价格的估值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银行无法认可宅基地作为抵押, 这样对于最需要“以房养老”的老年人来说却无法享受这一政策。最终只有那些具有一定经济实力, 且拥有产权房的孤寡老人或膝下无儿女的老年人, 才最有可能享受“以房养老”这一政策。

三、“以房养老”对策分析

(一) 加强对“以房养老”模式的宣传。

老年人对于新鲜事物接受较慢, 尤其是有悖于中国多年传统观念的新型养老模式, 我们要加强国民理财教育, 树立以房养老新理念, 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推广、宣传, 突出“以房养老”的现实价值性, 提高公众认知度, 突破老年人“养儿防老”传统观念的束缚, 逐渐培养国人新型养老意识。同时还要加强对年轻人养老观念的培养, 未来几十年中他们或许面临着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社会, 尽早对其进行新型养老模式的教育有助于“以房养老”政策的顺利推行。

(二) 合理调控房价走势, 规范房地产市场。

国家要有意识地管制房地产市场的波动, 严控房地产泡沫的出现, 积极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严格控制高房价, 促进房地产市场的软着陆, 建立一个稳定、理性的房地产市场。同时, 加快房地产市场的转型, 在土地产权的规定上进行必要的改革。另外, 还要对房地产评估市场进行统一管理, 制定统一的评估章程, 进一步完善房地产评估体系。

(三) 建立“以房养老”各部门间的合作机制。

“以房养老”并不是一个行业的事情, 它涉及多部门间的合作关系, 包括银行、保险公司、房地产企业、房地产中介、房地产评估机构等。由于“以房养老”实施的复杂性以及我国目前“以房养老”市场的不成熟, 任一环节的疏漏与不完善都可能影响到该政策的实施, 完善并加强各机构部门间的衔接与合作机制尤为重要。

(四)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以房养老”政策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 涉及产权、风险转移等很多细节并未有相关政策予以支持, 并且实施过程中面临着道德风险、房价波动等各种问题, 万一出现纠纷该如何解决?这使得许多人对“以房养老”政策望而却步。这就需要立法机构出台相关政策法规, 在风险防控、资产评估等方面对各金融机构等参与方做出相关规定, 明确“以房养老”各部门职责范围以及违规操作的惩处条例, 同时还要尽快明确70年产权问题, 减轻老年人和各金融机构的顾虑, 使“以房养老”政策的实施能够得到充分的法律保障。

四、结论

任何一项政策的实施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以房养老”政策目前在我国实施起来存在一些阻力, 但其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的提出必定有其实施的必要性, 其政策优势也是不容置疑的, 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传统观念会逐渐发生改变, 并伴随着制度的完善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 “以房养老”政策一定有其良好的发展空间, 并成为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和养老问题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焦振.浅析城市跟人住宅70年后产权的归属问题[J].法制博览, 2013.7.

[2]刘楠楠.“以房养老”模式在中国受挫的原因及其政策建议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 2013.6.

[3]许一力.以房养老的中国式难题[J].新经济, 2013.24.

[4]杨婕妤.以房养老——可望而不可及[J].中国证券期货, 2013.6.

延迟养老政策 篇5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11月18日在巴拿马表示,中国将适时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这也是他今年7月以来,再次在公开场合明确提到此项政策。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曾在今年7月22日介绍称基于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提出的延迟退休政策,将分三步走:

一是在实施上会小步慢行、逐步到位。比如每年往上调几个月。

二是区分对待,分步实施。比如会选取现在退休年龄相对较低的部分岗位开始。

三是会在之前做及时的公告,也会在方案出台前广泛地听取和征集意见。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方案介绍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有三方面内容,第一是有一个预告期,提前几年告知社会;第二要分步骤,可能会考虑从现在规定的退休年龄最低的群体开始;第三,要“迈小步”,以“一年提高几个月”这样的方式,一步一步来,用较长的一段时间逐步完成平滑过渡。

推行延迟退休政策的第一步,应先对提前退休的现象予以规范。

现行男性60岁退休、女干部和科技人员55岁退休,以及女工人50岁退休的政策,是从1951年起开始实行的。在过去多年,为配合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提前退休政策,最低标准是女性40岁便可以办理提前退休。

在规范提前退休之后,第二步则应把女性的退休年龄推迟。可以先将女工人的退休年龄与女干部、事业单位的女职工统一起来。然后再将女性的退休年龄整体提高,缩小与男性退休年龄之间的差距。“根据国际经验,男女退休年龄差两岁是比较合适的。

最终形成的方案并不会对所有人采取一刀切的办法。政策对不同的群体将会产生不一样的影响,还会针对特殊群体出台相应的妥善安排。

按上述方案,延迟退休年龄将有效改善职工养老保险的资金平衡状况,有助于减缓城镇工作年龄人口比例下降的速度,增加劳动力供给,还可以增加制度参与者的退休期收入水平和终身收入。

新退休年龄计算公式

我国现行职工退休年龄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这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劳动保险条例》和有关政策规定的。

按照尹部长“迟退休一年增加3个月”的例子,推算出延迟退休后的退休年龄计算公式:

女职工退休年龄=50+3×(50+出生年份-)/12

女干部退休年龄=55+3×(55+出生年份-2021)/12

男性退休年龄=60+3×(60+出生年份-2021)/12

我们选取同为1980年出生的女职工、女干部和男性来计算,则结果为:

1980年出生女职工退休年龄=50+3×(50+1980-2021)/12=50+3×9/12=52.25岁

1980年出生女干部退休年龄=55+3×(55+1980-2021)/12=55+3×14/12=58.5岁

1980年出生男性退休年龄=60+3×(60+1980-2021)/12=60+3×19/12=64.75岁

注:当(目前退休年龄+出生年份-2021)等于或大于最终确定的延迟退休最大增加年数(例如方案最终规定男性最多延迟到65岁退休,则最大增加年数为5年)时,结果均为最大退休年龄。

其实,每次改革都是在反对声中前行的,延迟退休政策也不例外。

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的原因

1、我国劳动力将逐步进入供给总量减少。

中国首次出现劳动力资源总量绝对下降的现象,比上年减少345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预示着未来我国劳动力将逐步进入供给总量减少时期,适当延迟退休年龄可以增加扩大劳动力供给量

2、我国人口老龄化高峰加速到来。

从全国劳动力资源与老年人口的比值看,为6.85∶1,5年后急剧降到4.83∶1。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目前的抚养比(缴费者与领取待遇者之间的比例)为3.03∶1。据预测,2030年前后,养老保险抚养比将提高到2∶1以下。

3、延迟退休是养老金增收措施之一。

广大的网友一直认为这是在补养老金的巨大缺口。这个理由小编信服。

4、许多专业技术岗位早退休是巨大浪费。

这确实是浪费,经验这东西毕竟是要岁月的累积和沉淀,五六十岁正是经验和技艺纯熟的阶段,而且这种高端人力资源的替代弹性较低。如果早早退休,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5、世界多个国家也提高退休年龄。

凡是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国家,都已实施或准备实施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虽然也有不同意见,但看来已成普遍趋势。

延伸阅读:

社保具有的特征

1、社会保险的客观基础,是劳动领域中存在的风险,保险的标的是劳动者的人身;

2、社会保险的主体是特定的。包括劳动者(含其亲属)与用人单位;

3、社会保险属于强制性保险;

4、社会保险的目的是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

5、保险基金来源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缴费及财政的支持。保险对象范围限于职工,不包括其他社会成员。保险内容范围限于劳动风险中的各种风险,不包括此外的财产、经济等风险。

在社保缴费费率阶段性降低后,社保缴费基数即将迎来调整。国务院近期印发的《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提出,将城镇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纳入缴费基数统计口径范围,形成合理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缴费基数,避免对低收入群体的制度性挤出。

专家认为,扩大统计口径范围后,社保缴费基数将有所降低,这有利于减轻低收入者缴费负担,让更多低收入者交得起社保,享受社保待遇。同时,低收入者拿到手的工资也有望增加。

相关文章推荐:

1.延迟退休年龄时间表一览

2.渐进式延迟关于退休年龄政策适时出台

3.女干部可能会率先实施延迟退休消息

4.延迟退休渐行渐近,需要了解的问题有哪些?

5.年教师延迟退休新方案最新消息

6.延迟退休最新消息:退休最终年龄或锁定65岁

7.教师关于延迟退休2016最新消息

养老金入市政策待明晰 篇6

按照现行的政府架构,与养老金有关的政府部门和单位,应该是人社部、财政部,还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等几家。国务院下面的这几家大单位,应该互不隶属,更不可能成为领导、或被领导的上下级关系。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应该是一个正省部级单位。按照其章程规定,该基金系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设立,其正、副理事长由国务院任命,理事由国务院聘任。这就显示,该理事会的设立和其高官的任免,肯定无关人社部、财政部或其他部级机关的事;其投资运作,也应该不关这些部门的事。

社保基金是干什么的?按其章程的规定是,“筹集和积累社会保障资金”;“制定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经营策略并组织实施”。当然还有一些与养老金“投资或入市”无关的其他章程规定。按照笔者对其功能作用的最简单理解,就是专门打理养老金的“保值增值”业务。

按照其章程规定:1、“在规定的范围内对全国社保基金资产进行直接投资运作”;2、“根据财政部、人社部共同下达的指令和确定的方式拨出资金”。

对第1条的解读,应该毫无歧义:归全国社保管理的资产,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可由该理事会自主独立运作,包括进入债市或存银行等。

只是尚不清楚其第2条,“拨出资金”是给谁?是给人社部、还是进入股市?或是去港股市场及海外市场、或其他用途等?但人社部的最新表态是,养老金投资运营的举措“一定要经过人社部的审核同意。目前养老基金只能存银行、买国债”,显然是直接针对“养老金入市A股”的传闻。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长和证监会高官,近两个多月以来应该没有明确、或直接讲过养老金“已经入市”之类的话,至多只是高调建议和吁请等。言之凿凿的指称南方某省千亿元“地方养老金已经入市”的,是中国证券报在1月17日头版头条文章。但有媒体报道指,人社部对此的回应是,“不知情”。如果还承认人社部是国务院下属管理养老金的最高及权威部门的话,那么中证报所谓养老金即将入市的“说法”,不知其来自于何方?

养老金是否进入股市?作为一个话题,正在持续发酵。支持与反对者的态度似乎都相当鲜明及对垒。但相关政策有待明晰。

中国证券报在1月17日头版头条文章,言之凿凿的指称,南方某省1000亿元养老金将要在今年一季度进入A股。对这条消息的来源,该报仅是指“日前获悉”,其他皆语焉不详;该报其后又在1月30日头版发表文章称,要“坚定推动养老金入市”。

龙年之前的1月20日,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有一场记者招待会,对“养老金入市”的问题,首次有主管部门的官方说法。因为其后几家媒体对该次新闻发言人的内容各有报道与解读,于是就有“养老金暂不入市”和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对南方某省千亿养老金将入市“不知情”等多种说法。

至本周三,南方都市报记者在采访广东人社厅后获悉:南方某省千亿元养老金入市,是“多方猜测”的结果;按现行规定,地方养老金只能存银行和买国债等。这是继国务院人社部之后,第二家政府部门的官方说法。究竟是谁在其中胡乱猜测、误导公众以及误读?

笔者对此的解读是:

人社部、全国社保和财政部、以及国务院其他部门(如证监会等),在养老金“入市”问题上,应该尚未取得一致意见。而这时,有关的主管部门却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尤其在官方迟迟不愿意证实、或澄清之下,当然可以恣意发挥。笔者在之前曾经讲过,“在养老金管理问题上拥有绝对话事权的,还有财政部和国务院”。

养老政策 篇7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提前和加剧,对基本养老金进行合理的调整能够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让更多的退休人员受益,并能在最大程度上改善退休人员的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1]。因此在2008年,根据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关于2008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劳社部发[2007]43号)精神,为保障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浙江省适当调整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08年企业退休(退职)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水平为月人均130元,继续采取普遍调整和特殊调整相结合的办法,其中,普遍调整基本养老金为月人均116元,特殊调整基本养老金为月人均14元。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调整,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企业退休人员的关怀和关心。2008年浙江省的养老金政策调整是在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进行的连续第五次调整,是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的重大举措;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不降低企业退休人员生活水平的重要措施;是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体现社会公平的又一重要举措[2]。

虽然养老金有所提高,对退休人员的生活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在当前经济形势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下是否能够真正满足企业退休人员的需求,对于拉动消费、促进就业和浙江经济发展是否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这些还有待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2 研究目的与调查过程

本研究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杭州、宁波、台州等地的劳动保障部门和企业退休人员进行了实地访谈,以了解浙江省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调整政策的实施情况。同时,为更好地了解养老金调整政策的实施效果,在以往研究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政策的绩效与评价研究调查问卷,对部分企业退休人员进行了现场调查。调查人员通过走访各个社区的离退休人员活动中心、老年活动室、社区公园、广场等地来收集数据。共发放问卷750份,回收问卷489份,其中有效问卷462份,有效率为61.6%。

本次被调查人员的基本情况如下表1所示。问卷数据的分析处理主要通过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

根据表1可以看出,参加此次调查的企业退休人员中,以女性为主,占56%,退休前是普通职工的占了70%,工龄主要在21~30年之间的,占45.0%,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居多,占46%。

3 政策的效用水平分析

针对政策的效用水平,我们主要从“养老金按时发放情况”,“调整后的养老金对企业退休人员生活水平改善情况”,“调整后养老金的满意情况”进行分析。

3.1 养老金能够做到按时发放

养老金的每月发放情况按时与否,关系到受惠群体对其的满意程度,也体现出执行部门认真和负责的态度。通过调查显示:69%的受调查者选择“按时发放”,说明浙江省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发放工作做得很好,企业退休人员每月都能够按时领到养老金。在对政府劳动保障部门访谈中,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如果企业退休人员认为调整的要素有误差,那么就让企业退休人员将这些情况反映给有关部门,这些部门会重新审查、审核这些要素。养老金每月能够按时发放,这就显示了浙江省劳保部门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决心,也让受惠群体感受到了相关部门 “一切为群众着想,一切为群众服务”的责任心和服务宗旨。

3.2 调整后的养老金一定程度改善了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

为了满足更多企业退休人员的需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每年都会对原有的养老金政策进行调整,以达到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的。表2是调查内容中调整后的养老金对企业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的改善情况。

根据表2的数据显示,可以清楚地看出有59%的人选择了“一般改善”这个选项。以上的数据说明一个问题,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现行的养老金发放额对企业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的改善程度只是一般。在调查的过程中,很多参加调查的企业退休人员也都反映了同样一个情况,由于此次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幅度较小,所以对生活水平的改善不够明显,只能感觉到一般改善。

3.3 对调整后养老金政策的满意度较好

一个政策调整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看其所取得的效果和受惠群体对该政策调整的满意程度。为此,我们对企业退休人员关于2008年调整后养老金满意度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25%的选择了“比较满意”,52%的企业退休人员选择了“一般满意”(如表2所示)。这说明企业退休人员对2008年的养老金调整政策还是比较满意的,体现了该政策的确是项惠民政策,社会反映良好。

4 调整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一项政策的调整,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大,那该政策的效用也越高,人们更加容易接受这种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政策的调整,使得企业退休人员在收入上与之前的相比有一定的增加。收入的增加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也能够间接影响到就业[3]。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对养老金的用途和对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4.1 养老金主要用于日常消费

为了解养老金的使用情况,我们对企业退休人员领取了养老金以后作何用途,也做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从表3中可以清楚看出,有约59.90%的企业退休人员将他们的养老金用于日常消费,用于看病的占了28.5%,用于其他的是6.8%,只有4.8%的人是用于储蓄,说明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主要用途已经向非储蓄转变。养老金大部分用于消费后,可刺激经济增长。

4.2 调整政策对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是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它一方面使得居民的预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导致居民不得不保持储蓄以备将来的需要,从而使收入中很大一部分进入了储蓄而没有进行消费;再加上由于新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人们普遍预期社会保障支出将上升,从而导致居民的预防动机不断增强,储蓄倾向加重,消费需求下降。但这些只是占了少数。根据调查得到的养老金主要用途,我们可以知

道企业退休人员将养老金用于日常消费的比例远远大于储蓄,对经济起到了推动作用。

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情况来看,52%的企业退休人员选择了“增加消费支出一般”。在这些消费支出中,包括了日常消费、看病以及其他消费支出,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但是支出变化不大。在这些支出中,其他消费支出包括了参加社会公益事业、给与子女一定的补助、参加其他老年活动等等,这些都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

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理论,当前消费主要依赖于当前收入。养老金增加,也就是收入增加,那么必然会引起消费增加。根据收入消费曲线(图1),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没有调整之前,他的收入为I1,他只能购买X1件商品X或Y1件商品Y,最佳消费点为C1,但是在养老金调整之后,收入增加了并到了I2点的位置,他们愿意花比原先更多的钱购买自己想要的商品,此时他能购买X2件商品X和Y2件商品Y,最佳消费点上升至C2,刺激了消费。收入增加的幅度越大,那么最佳消费点上升的越高[4]。

收入的增加刺激了消费,消费者购买力增强,企业也会因此受益。市场产品需求量增加,企业需要增加投入,招聘人员生产该产品,这就导致企业需要重新招聘人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就业。

由于养老金政策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退休人员的消费支出,无论是日常消费还是其他消费,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由此看来,养老金的调整发放使得收入增加促进了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推动了就业,就业迅速发展又使得收入增加,这样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5 总结

通过这次调查,可以得出,2008年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企业退休人员的生活状况,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消费,拉动了浙江省的经济增长,对浙江省的就业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受惠群体对该项政策也表示了较高的满意度,是一次比较好的社会保障政策调整。

但与此同时,在这次调查中,也有部分被调查者对该政策表现了一些不满,认为调整幅度太小,作用有限,同时认为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与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相比较差距太大,这些也都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关注和解决[5]。

参考文献

[1]袁志刚,宋铮.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与最优储蓄率[J].经济研究,2000(11).

[2]世界银行.老年保障[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3]中国人民大学.完善社保体系是拉动内需重要手段[N].经济参考报,2009—06—13.

[4]袁志刚.中国养老保险体系选择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01(5).

[5]袁志刚,封进.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再认识[D].上海:复旦大学,2004.

养老服务政策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篇8

一、发展养老地产是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客观要求

按照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标准,我国于1999 年就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而且一直呈不断加速的态势;到2050 年,我国65 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达到3.3亿。

“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解决我国3 亿多老人的养老问题,关键是让老年人的晚年能够在一个安稳、舒适的环境中度过。目前我国提倡鼓励老人依靠居家养老,但由于失能、半失能、空巢老人在我国广泛存在,以及一部分不愿或者不能依赖子女的老人存在,我国政府本着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确定了养老机构在养老服务体系中所处的支撑地位。由养老机构提供具备基础的医疗护理、文体娱乐、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环境的养老设施,由此而形成“养老地产”。很显然,养老地产是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基础条件,发展养老地产是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客观要求。

与传统房地产领域不同,“养老地产”包含营利性与公益性双重目标,融合商业运营与社会福利于一体,主体上强调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部门与以民间资本为主导的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而2015年2月10日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则进一步突出了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的重要作用。

作为民间资本集聚的行业,房地产开发商通过开发养老地产进入养老服务行业,成为在新形势下房地产业新的发展方向。

二、发展养老地产的土地供应政策

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养老地产的发展,而养老地产的发展离不开养老服务业用地的保障。《实施意见》指出,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设施所需建设用地,适用国家规定的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供应和开发利用政策,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按照2014 年4月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导意见》,积极做好用地服务工作。

梳理《实施意见》与国土资源部《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导意见》关于养老服务业用地的相关政策,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第一,界定了养老服务业用地范围。明确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是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托管等服务的房屋和场地设施占用的土地;老年酒店、宾馆、会所、商场、俱乐部等商业性设施占用土地,不属于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的范畴。

第二,明确了养老用地的土地性质,确定了最高出让年限50年。明确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在办理供地手续和土地登记时,土地用途应确定为医卫慈善用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为50年。

第三,提出了多种方式供地、鼓励租赁供地。为了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产业,在用地政策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细化养老服务设施供地政策,以营利性与否为标准划分,进行差别化的供地政策,以多种方式供地,鼓励租赁供地。为降低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成本,各地可制订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以出租或先租后让供应的鼓励政策和租金标准,明确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向社会公开后执行。民间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经养老主管部门认定后同意变更为营利性的,其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应当报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可以办理协议出让(租赁)土地手续,补缴土地出让金(租金)。

第四,规范编制养老服务设施供地计划,加强用地指标保障。明确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供应应当纳入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新建城区和居住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的,建设规模应一并纳入住房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新建养老机构服务设施用地的,应根据城乡规划布局要求,统筹考虑,分期分阶段纳入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对闲置土地依法处置后由政府收回的,规划用途符合要求的,可优先用于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一并纳入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

第五,养老用地可以土地抵押。规定出让或租赁养老设施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设定抵押,但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应补缴相应的款项后方可优先受偿。由于养老服务一般投资较大,回收周期长,资本流动性不强,试水养老用地抵押对于吸引资本进入具有促进作用。

第六,鼓励盘活存量用地。首先,对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利用存量建设用地从事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涉及划拨用地使用权出让( 租赁) 或转让的,在原土地用途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可不改变土地用途,允许补缴土地出让金( 租金),办理协议出让或租赁手续。其次,是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在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内增加非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建筑面积的,可不增收土地价款;后续调整为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的,应补缴相应土地价款。再次,是对企事业单位、个人对城镇现有空闲的厂房、学校、社区用房等进行改造和利用,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经规划批准临时改变建筑使用功能从事非营利性养老服务,且连续经营一年以上的,五年内可不增收土地年租金或土地收益差价,土地使用性质也可不作变更。

第七,房地产开发用地中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的,可将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要求作为出让条件,但不得将养老服务机构的资格或资信等级作为出让条件。

第八,民间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与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可以依法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第九,加强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监管。防止开发产商以“养老”之名进行圈地,确保养老用地政策落到实处,真正为养老事业做出贡献。

三、养老地产应成为房地产业的重要发展领域

分析国家有关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相关规定可以发现,政府意在通过政策支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行业,以期形成政府宏观调控与发挥市场力量良性互动的局面。实际上,目前国内已有一批房地产开发企业涉水养老地产模式,如万科、保利、绿地等,也有一批国外企业如日本长生集团、德国奥古新诺颐养中心等进军我国养老地产业。一批养老地产项目如上海亲和源、北京太阳城、北京怡海花园等经过多年的运作比较成功。

现有的养老地产商业模式基本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种是“出售”,一种是“出售”与“持有”并重。其中,第一种“出售”即开发商建设好住宅,完成住宅产品的销售,收回成本并获取利润。该方式实质上与一般的商品房经营并无二致,背离了养老地产的本意。而所谓“出售”与“持有”并重是指开发商通过老年住宅产品的销售和配套物业的持有(小型商超、护理站、会所等公共用房),获得销售利润和提供服务的利润。这就对开发商资质具有较高的要求。

那么,国家关于养老服务业发展政策的颁布对于房地产市场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总体上有利于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包括部分房地产开发商转化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地产从属于养老服务业,也属于房地产市场的一个分支,兼具了社会公益性与商业营利性的双重属性,养老市场的前景是广阔的。我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老龄人口破亿的国家其市场消费能力空前,需要的是政策的合理导向。给予进入养老地产的社会资本一系列的支持,这对于逐利性的民间资本必然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房地产开发商通过养老地产开发而进入到养老服务行业,应该成为新形势下房地产业分流的一个重要领域。尤其是部分中小型房地产开发商,甚至可以实现产业的转移,通过开发养老地产的桥梁,完全转移到养老服务行业里面来。

其次,明确了养老地产的发展方向。结合我国目前的“9073”养老模式(90%的老人居家养老,7%的老人依托社区养老,3% 的老人依靠养老机构养老),可以看出养老资源在我国仍然是一种稀缺资源。目前的养老地产有一种不断向高端化、奢侈化发展的趋势,养老地产所瞄准的消费群体往往是“富老人”,例如有的养老公寓采取会员制,需一次性缴纳数十万元,从而将大量低收入老年群体排斥在外,形成养老难、养老贵的问题。《实施意见》等瞄准福利性的养老机构,为其创造多项优惠,意在为养老机构减负,调动社会力量形成合力,为低收入老人创造更多养老机会。

再次,虽然《实施意见》带来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但是总的来看短期内还不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太大影响。一方面,养老地产更多的还是侧重公益性,政策在鼓励发展养老服务设施的同时,明确界定了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的范围,意在对于以往以养老为名进行圈地的行为进行规制,这也就从政策层面加强了对于投机行为的监管。另一方面,发展养老地产对于开发商的资质要求较高,开发周期较长,实现营利的过程也比较漫长,大多数开发商对于养老地产的态度也比较暧昧。

养老政策 篇9

一、分析框架

政策分析中, 政策问题构建优于问题解决。构建政策问题有4个相互衔接的步骤 (图1所示) :问题搜索、问题界定、问题详述和问题感知。整个过程有一个前提条件, 即认识或“感知”到问题情势的存在;从问题情势出发, 分析人员开始搜索问题, 其目的不是要发现单个问题, 而是要找出多个利益相关人形形色色的问题。事实上, 这是一个元问题, 而问题搜索的中心任务就是对“元问题”进行界定;在从元问题向实质问题转化的过程, 目的是要从最基本或最一般的方面确定问题的性质 (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或社会学意义上的问题等) , 进而采用相关条件去处理;一旦界定了实质问题, 就可以更进一步确立更详细、更具体的规范问题, 从实质问题到规范问题这个过程称为问题详述, 旨在界定问题本身的性质。[1]

二、转型时期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问题构建

本部分将遵循构建政策问题4步骤, 就转型时期我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问题构建分析如下:

1.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问题感知

政策分析源于对问题情势的感知。所谓问题情势是指一种情况或一组外部条件。它一旦被体验到, 就会使人产生不满、不适并感到一定有什么问题发生。[2]我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情势是在我国市场化转型特定社会情境下发生并被感知的。自1949年城市化进程以来, 我国政府长期采取了补偿权与社会保障权融为一体的补偿安置办法。计划经济体制下, 该办法虽在法理上存在问题, 实践中却并没有实质性损害被征地农民切身利益———当国家为各种建设征收农民土地时, 被征地农民或可继续耕种重新分配的土地获取养老保障, 或可被安排从事非农业生产并相应获取城镇社会养老保障。因此, 计划经济时期并不存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问题。

20世纪90年代末, 在市场化转型特定社会情境下, 政府奉行计划经济补偿、市场经济安置的基本思路:政府在为被征地农民提供劳动就业机会及相应养老保障方面的责任在改革的口号下逐渐被弱化;与此同时, 被征地农民既无法获得类似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妥善的安置, 又无法获得市场化征地补偿费用。[3]被征地农民只能通过自我积累与市场竞争来实现养老需求, 既不利于被征地农民群体养老保障利益的实现, 也不利于社会稳定大局。新世纪初, 在没有实现市场化补偿前提下, 政府提出用征地补偿所得的大部分资金进入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个人缴费, 以解决被征地农民养老后顾之忧, 即通常所说的“土地换保障”。该模式中因政府责任未得到充分体现, 被征地农民产生大量不满情绪并直接导致其参与积极性不足。因而,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成为政策问题、出现问题情势并为相关主体所感知。

2.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问题搜索

政策问题搜索, 旨在确定元问题。其中, 利益相关者分析是进行政策问题搜索的有利工具。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 (主要是地方政府) 、村集体以及被征地农民三方面。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元问题可以概括为养老风险预防与控制问题。

(1) 政府。政府既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 同时又是一个独立的利益集体。前者角色决定了其承担着确保所有社会成员平等享有社会保障权, 帮助被征地农民群体有效规避土地征收可能出现的养老风险等社会责任;后者角色决定了其行为不可避免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利倾向, 可能不利于其社会责任的实现。实践中, “土地换保障”实质是有政府参与的强制性自我保障和自我养老储蓄。由此, 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代表并没有积极开展有效的养老风险预防与控制行为, 而是更多体现出作为一个独立的利益主体的自利性价值取向和利益选择。

(2) 村集体。我国农村特殊土地产权制度下, 土地归集体所有。因此, 国家征用土地必须给予村集体补偿费。“土地换保障”实践中, 村集体一般分享到30%~20%的土地补偿费, 除用于发展再生产外, 原本就包含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 理应抽取部分用于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费用筹集, 以有效防控被征地农民因失去土地可能面临的养老风险。然而, 实践中, 部分集体出于“自利性”行为也多压低或逃避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而将其资金挪作它用, 进而导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利益受损。[4]

(3) 被征地农民。作为理性社会个体, 被征地农民也有自己的养老风险预防意识和养老保障利益主张。征地后, 家庭经济来源、消费方式、生活压力等多因素加剧了转型期中国农村社会养老道德风险, 使得基于社会道德基础 (主要是“孝”道) 的家庭养老责任面临挑战, 并直接导致了老人在家庭中的边缘化。此时, 被征地农民理性地寄希望于在依靠个体储蓄预防养老风险的同时, 国家正式组织能够通过正式制度给予积极、合理的保障, 共同应对预期养老风险, 维护自身的养老保障权益。

3.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问题界定

政策问题界定旨在实现从元问题向实质问题的转化。转型时期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实质问题是养老风险分配问题。

作为政府征地行为的被动承受方, 被征地农民养老风险就个体来说是个人风险, 就该群体来说则应包含在社会风险中。可以说, 被征地农民养老风险兼具个体性和社会性, 并且社会性是其主要属性。一方面, 被征地农民个体要通过自身努力, 为有效规避因土地征收产生的养老风险承担应有的个体责任;另一方面, 政府代表公共利益, 在城市化发展中, 既要扩大投资与再生产、发展城市经济, 又要合理运用公共权力, 通过资源合理配置承担主要的被征地农民养老风险预防、转移和补偿责任;对于村集体而言, 同样要恰当处理集体经济发展建设与被征地农民养老风险预防、控制二者之间平衡关系。因此, 本质而言,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 政府、集体、个人如何在均衡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合理的养老风险分配, 以保障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利益的公平和效率。

4. 转型时期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问题详述

问题详述旨在实现从实质问题向具体、规范问题的转化。我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问题可以详述为:如何在综合政府、集体与个人三方利益基础上, 对因土地征收产生的被征地农民养老风险在政府、集体与个人等相关主体之间进行公平、合理地责任分配, 并进一步确定政府、集体与个人养老责任范围, 从而明确由哪些主体以何种方式为被征地农民提供何种水平的养老保障。

首先, 被征地农民养老风险责任分配要综合政府、集体与个人三方利益。有效综合三方利益就是要实现利益主体之间以及经济发展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合理均衡。忽视政策利益相关者任何方利益或者倚重社会利益或经济利益中任何一方, 都有损于社会效率, 且不利于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利益的实现。其次, 明确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责任主体、责任范围。现阶段, 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问题上, 明确责任主体、厘清责任范围, 可以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责任承担提供理论依据也使得责任落实有据可查, 从而有利于有效预防相关主体逃避或者减轻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责任。再次, 明确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实现水平。目前, 各地推行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水平参差不齐, 大体分为低于农村低保线或者等于农村低保线、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低于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适当下调略高于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低于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等。由此, 缺乏有关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责任定位基础上的养老保障水平定位, 不利于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利益的有效实现。

三、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问题解决思路

在明确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问题的基础上, 笔者就如何促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问题的有效解决提出建议如下:

1. 坚持公平、共享的政策价值取向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设计过程中, 必须坚持公平、共享的价值取向, 矫正以往认识误区:一是维护经济发展不等于只服从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即单纯经济总量扩张, 必须让位于经济发展, 后者不仅涵括了经济质量的提高, 全体居民生活质量和福利增进也是其核心内容;二是强调个人责任不等于政府可推脱自己的责任。对具有集体主义传统的中国而言, 政府直接、主导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的角色必须坚持不变。既有舆论宣传与理论导向存在着夸大个人责任损害国民信心等观念上的偏差以至影响决策;三是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利益分配不是“各谋其利”而是“利益共享”。应当通过合理的政策导向, 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促进社会公平和推动被征地农民的城市融合;四是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不应当被夸大。应该认识到社会保障不是影响经济衰退的原因, 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却应当得到认可。

2. 有效构建政府———个人———集体养老责任共担结构

从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责任主体定位来看, 只有将不完全的政府责任、不完全的个人责任和不完全的集体责任合理有效地组合起来, 形成合理的政府———个人———集体责任共担结构, 才能有效实现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领域总体福利增进。其中, 政府责任范围应定位于基础性地位———提供养老保障的基础政策设计、基础资金供给以及政策运行监督等, 其实现的功能和目标是公平;个人养老责任范围应定位于养老保障的个体缴费义务。旨在通过强化个人养老激励, 实现养老资源在个人层面的筹集与管理, 并满足不同个体对养老的个性化需求, 其实现的功能和目标是效率;集体养老责任范围应定位于在承认被征地农民农业生产劳动贡献基础上, 合理分担适当规模的个人养老缴费责任, 其实现的功能和目标是合理性。

3. 合理定位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水平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水平的合理定位应该是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该体系内部应该是一个合理组合的“梯度结构”:首先, 由政府提供城市低保水平的基本生活保障金, 用以维持部分被征地农民群体缺乏基本生存资料时的基本救助。其实际资金来源并非地方政府财政年度社会救助预算资金, 而是源于土地征用、出让、拍卖中的溢价部分。这样方可构成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最低水平目标。其次, 伴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政府也可以通过适当的财政补贴吸引部分被征地农民群体参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基本保障城镇居民生活, 同时也有利于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有效衔接。最后, 在承认历史因素、由政府补足“社会保险制度的历史缴费”的基础上, 主要通过较高水平的个人缴费, 履行养老保障个体缴费责任, 鼓励被征地农民参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实现个性化的、高于基本老年生活的养老需求, 这构成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的高水平目标。

四、结语

养老保障涉及被征地农民切身利益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大计, 关系社会和谐稳定, 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明确被征地农民政策问题基础上, 必须按照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改革征地制度, 提高农民土地收益分配”的总体构架。在坚持公平、共享的政策价值取向前提下, 有效构建和落实政府———个人———集体养老责任共担结构, 以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一体化为最终目标, 重新合理确定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水平, 不断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 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 稳妥助推城镇化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2] (美) 威廉·N·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3]邹爱华.被征地农民的补偿权与社会保障权[J].政法论坛, 2009, (03) .

[4]张学浪, 戎向东.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流失问题[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3) .

养老政策 篇10

“以房养老”模式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得到应用, 已被国外老年人公认为最有效的养老方式之一。这种模式最初起源于荷兰, 发展最成熟是美国, 保障和提高了老年人的老年生活高质量和优越性。近些年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 社会养老问题日渐突显, 急需探寻新的养老途径。我国在“以房养老”模式的研究探索还不成熟, 相关的试点工作已经在部分城市展开, 如北京的“养老房屋银行”试点、上海的“以房自助养老”试点、南京“以租换养”试点等, 虽然尝试不算成功, 但从发展的眼光来看, “以房养老”模式的推广和发展对于我国解决养老问题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二、上海的养老现状

上海是一个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的城市, 社会老龄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根据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的有关数据统计, 截至2014 年12 月, 上海市户籍人口中60 岁以上人口约413.98万人, 占户籍总人口的28.8%;65 岁以上人口270.06 万人, 占户籍总人口的18.8%;70 岁及以上人口177.03 万人, 占户籍总人口的12.3%。值得注意的是, 在2013年后新增老年人口中, 约80%以上为“80后”独生子女父母, 对这类家庭来说面临更大的养老压力。

上海是经济发达的特大型都市, 人口众多, 人口预期寿命也较长, 据统计, 2014年上海的人口预期寿命达到了82.29 岁, 其中男性80.04岁, 女性84.59岁。与此同时上海长期保持较低出生率, 2014 年为0.0834%, 人口增长率也保持较低的水平, 以上这些因素加速了上海老龄化和相应社会问题。

为了满足养老问题, 养老的模式也正在推陈出新, 除了传统的领取养老金, 居住养老院, 社会各界都在探索新的养老模式。“以房养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的。早在2007 年, 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曾试行推广过以房自助养老, 面向的群体是超过65 岁以上的老年人, 他们可以选择将自有产权房屋出售给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 老年人在一次性收取售房款后有生之年仍然可以居住在原有房屋内, 出售房屋的款项在扣除老年人居住在原有房屋内期间的房屋租金, 相关交易费用后仍旧由老人自有支配使用。

国内的一些商业银行相继尝试推出相关业务, 对于符合一定年龄条件的老年人可以将自己的房产抵押, 经银行评估后核定一个贷款总额度并获取贷款, 贷款的金额可用于各类日常开销, 医疗卫生等支出, 贷款利率, 如中信银行, 在6.5%左右。但是不管是商业机构推出的, 还是公积金管理中心或者其他类似保险公司, 养老机构推出的类似业务都没有取得很大的反响和号召力。多数老年人并没有尝试这项新的养老业务。

三、“ 以房养老”的七种模式

上海民政局曾给出七种“以房养老”模式:一是通过出售自有房产获取资金, 用以到养老机构养老;二是通过出租自有房产获取资金, 用以到养老机构养老;三是通过售出较大房产, 再购买较小住房或租赁房屋自己居住, 其产生的差价来养老;四是通过出售自有房产, 再与购房者签署长期租赁协议, 租住原住房, 以出售房产资金养老;五是与赡养人签订遗赠赡养等协议, 用房产的价值获取终身赡养服务;六是家庭内部的以房养老形式, 和子女或家庭成员协商或签订内部协议;七是“逆向年金抵押贷款”, 老年人通过金融机构买断老年人自有住房产权, 通过测算确定期限来给获取资金养老, 自己仍可居住原住房直至去世。

逆向年金抵押贷款案例:老人通过抵押自己房产获得房产价值60%的贷款额度, 每月可以获得一定量的资金用于养老, 20年后老人将此房产过户给金融贷款机构, 机构可以出售房产一次性还清剩余贷款, 剩余资金归老人或其继承人所有。抵押期间老人是可以随时提前还款的, 如果老人过世则可以即刻通过拍卖房产来偿还贷款。还存在另一种逆向年金抵押贷款品种, 即老人只要活着就可以一直获取资金养老, 但是一旦老人过世则立即终止, 并偿还所有贷款。

假设一位老年人的房屋市值150 万元, 在通过逆向年金抵押贷款获得60%的贷款额度 (90 万元) , 按照贷款期限20 年和基准利率6.86%计算, 老人可以连续20年获得6902 元/月的养老金, 20 年后将转为353 万元的债务, 并需要一次性还清。如果此房产每年增值5%, 那么原先150万元的房产20年后升值为约379万元, 净增了1.53倍。还款后还有约26.04万元盈余, 资不抵债风险相对较小。

综上所述, 通过逆向年金抵押贷款方式来“以房养老”, 这位老年人虽然失去了房产, 但是把这些不动产转换成流动现金, 并用于将来20 年内每月固定收入作为自己养老的消费。再加上参加社会统筹个人账户中的基本养老金, 老人的生活质量会得到保障, 减轻了子女的负担, 也增强了独立性和主动性。

四、目前“以房养老”业务所遇到的障碍

1.老年人固有的传统观念

大多数老年人的思想比较传统, 在他们的观念中, 房子是他们赖以生存之所并且是要传给下一代或者下下一代最重要的资产, 所以除非迫不得已, 他们不会选择出售房产。

2.“以房养老”的产品设计缺乏吸引力

以商业银行的类似产品为例, 6.5%左右的利息是否太高, 几乎和商业房贷利息一致。这样的门槛肯定会让一些平时退休金水平在每月2000 元左右以后还需子女帮忙还贷的老年人望而却步。而且这类产品的设计比较单一, 无法满足老年人各种需求。相反, 老年人可能更关注的是这类商品中的还贷等各类风险。

3. 缺少对目前开展“以房养老”业务机构的信任

目前我国市场上还缺少成熟、专业化的商业机构来开展这项业务。老年人是最容易成为诈骗等犯罪的目标, 缺乏安全感也是老年人拒绝此类产品的原因之一。同时一些机构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 给老年人的经济造成损害的案例也屡见不鲜。

4.房地产市场的不成熟、不动产的评估体系不健全

建筑质量较差, 严重影响房屋的市场价值, 根据六普数据, 约85%的房屋是建于2000 年之前, 结构和质量比较老旧, 只有不到15%的是建造于2000 年以后的;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很大程度影响房产价格的波动, 很难保持稳定的价格区间;不动产的评估体系和相应法规体系不完善不健全。

5.养老机构收费高、服务不专业

公立的养老机构环境脏乱差、设备简陋、服务不专业等, 较差的软硬件让大部分老年人不能接受, 而私立养老机构的设备设施完备精良和针对老年人的专业护理, 但由于数量少远远满足不了老年人的需求, 前期投入很大, 并得不到政策上的支持, 相对费用也比较高, 让绝大部分老人望而却步, 同时也缺乏第三方监管和相关法规约束。

6.实施时间较长, 操作风险较大

“倒按揭”是一种比较好的养老途径, 一般确定贷款年限的依据是老人的寿命, 而寿命的长短依靠目前的科技手段无法预测。其次, 利率对“以房养老”成功与否影响很大。往往银行等机构基于效益最大化目的, 对房屋的维护保养不重视, 造成房屋价值的降低。

五、改善“ 以房养老”的建议

“以房养老”业务作为现有传统养老方式的补充, 应该获得政府进一步的支持, 包括为一些机构提供担保, 以政府信用增强商业机构和老年人之间的信任, 适时干预相关机构的一些不合适的行为, 通过完善法律和规章政策等方式来对相关机构的加强行业监管, 避免发生损害老年人的利益情况。

上海作为老龄化程度高, 在我国比较典型。而且上海的老人自有住房比例较高, 据统计接近80%。而上海的房地产市场规范有序, 具有较高的升值和保值率。上海具有独特的优势开展多种模式“以房养老”的试点和探索。

建立有效的机制促进租房方式的“以房养老”, 包括“先售后租”、老年人将房产交给政府或专业机构代租、“以大换小”的差价来实现养老等多种渠道来缓解住房市场供需压力, 进一步制定法律法规来规范房地产租赁市场, 可以对这类房产交易减免交易税和转让所得税等优惠来推广实施。最终目的是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以房养老”的体系, 来保障老年人安度晚年, 缓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

逐步放开试点“逆向年金抵押贷款”, 可以从特殊老年人群到一般老年人群逐步推开。由于无子女老人、独居老人等障碍少、需求大, 从这类人群针对性地开始尝试, 吸收经验。同时, 在相关“以房养老”的产品设施上应该更多元化更人性化, 比如是否可以通过贷款和保险相结合的方式以减少老年人对疾病风险的顾虑, 或者贷款领取方式更灵活比如可以选择一次性总额领取, 按年金领取, 一定限额内自有领取等各种方式。同时针对房产市场的风险性, 其他商业机构或者政府也能够参与其中, 对如果贷款到期房屋出售资金不能偿还贷款本息, 其差额是否可以有保险机构进行补偿保障相关机构的利益。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老龄化, 社会各方应该积极协调推出有效的养老产品, 让老年人安心幸福地安度晚年的同时也能够让社会更加和谐。

摘要:“以房养老”是将老人自有产权变为资金收入来达到自主养老, 提高生活水平的目的。目前, 在实践和试点中, 面临重重障碍。要求转变观念, 积累经验, 需要政府层面进行系统的制度设计。以上海为例,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 老龄化突出的特点, “以房养老”作为重要的有效途径需要系统的设计和政府政策支持。

关键词:以房养老,老龄化,政策

参考文献

[1]陈杰.上海“以房养老”可行性分析:“反向按揭”只能面向少数老人[N].东方早报, 2013-10-11.

[2]邱峰.“以房养老”保障新模式研究[J].金融经济, 2012 (10) :4-7.

[3]史长俊.以房养老:逆向年金抵押贷款[J].中国金融, 2011 (10) :83-84.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问答 篇11

1.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新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答: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二是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

2.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原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区别是什么?

答: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原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老农保)相比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主要有:(1)老农保没有明确的财政补贴标准,只有集体经济适当补助,随着经济体制的转换,集体经济补助也没有了。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明确规定,国家财政直接支付基础养老金,省、县两级财政对参保人员给予补贴。(2)老农保是参照商业保险模式设计的,养老金待遇完全由个人账户积累总额确定,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参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模式,实行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基础养老金由国家财政出资,今后的基础养老金领取标准将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递增。

3.新农保试点的任务目标是什么?

答:2009年试点面达到省县(市、区)总数的10%左右,参保人数占全省农村居民总人数的10%以上。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年扩大试点范围,尽早实现全覆盖。

4.参加新农保政府如何给予补贴?

答:农村居民参保缴费时,地方财政为参保人员给予定额补贴。补贴标准为:缴费100元补贴30元;缴费200元补贴35元;缴费300元补贴40元;缴费400元补贴45元;缴费500元补贴50元。所需资金,省级财政补助60%,试点县(市、区)财政补助40%。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由试点县(市、区)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

5.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范围?

答:行政辖区内具有农业户籍,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自愿参加新农保。

6.缴费档次如何划分?

答: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要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个人缴费标准为年缴纳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五个缴费档次,参保人每年可自主选择一个档次缴费。

7.领取养老金的条件有那些?

答:新农保实施后,参保人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经试点县(市、区)农保经办机构审批后,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支付终身,但其在试点地区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

8.新农保的缴费年限是多久?

答: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其间因特殊情况可以间断,只要累计满15年即可。地方可以采取按年缴费方式收缴保费。

9.离退休年龄不足十五年的如何参保缴费?

答:新农保试点开始时,年龄在46~59周岁之间的农村居民,缴费不足15年的,可按实际年限缴费,也可采取一次性补交保费的办法,最多不超过所差年限,地方财政补贴应同时到位。试点启动后,45周岁以下参保人不享受一次性补缴政策,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得少于15年。摘自《慧择保险网》

养老政策 篇12

关键词:已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政策

1 概述

近年来, 我国的退休人员数量逐年增加, 对于这部分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也成为了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企业年金在对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我国的企业年金正处于稳步发展的阶段, 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建立企业年金计划。而要想通过企业年金对我国养老保险方面待遇问题进行良好的解决, 就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支持, 这就需要我们应当对相关政策展开适当的探讨, 从而能够更好的解决好已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

2 目前政策规定

近年来, 我国的劳动保障部门也先后发布了多个规范性文件以及部门规章, 但是对于退休人员能够享受企业年金这方面却没有过多的提及。在《企业年金实行办法》中, 其对于企业年金享受条件、管理机构、资金来源以及实施主体等方面进行了若干规定, 但是也没有对退休人员能否享受企业年金待遇做出明确规定。但是在其后所发布的企业年金问题通知中, 却具有如下的表述:对于企业职工加入企业年金的运行程序以及加入条件都应当适当的简化, 而如果作为企业认为有需要, 也可通过申请表的程序使参加人填写。而对于部门已经退休或者快要退休的工作人员来说, 企业也应当根据人员的实际情况充分对其考虑, 决定是否将退休人员加入到年金方案之中。其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做已经同意退休人员可以加入并且享受企业年金待遇, 因为当这部分人员参与到方案之中时, 并不只是行使其缴费功能, 还可能让其成为待遇享受主体。与此同时, 我国各部委在对企业年金方面出台的文件中, 也对相关内容作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

而在部分省市所颁发的企业年金相关政策规定中, 也可以较为清晰看到其已经对企业年金同退休人员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明确的表述。比如在我国广东省劳动厅所发布的企业年金实施意见和企业年金合同备案通知等等, 就已经作出了如下规定:企业可以依据自身实际情况、经济条件以及职工代表大会相关意见, 以一次性补偿或者追记的方式使退休人员能够真正的参与到企业年金的分配之中, 但是企业对于企业年金所缴纳的费用以及税收方面则应当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对其执行。而除了广东之外, 我国安徽省对企业年金颁发了相关通知, 其规定:当企业对年金制度建立时, 可以依据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意见以及企业自身经济能力和实际情况, 以一次性补偿或者追记的方式使退休人员能够参与到年金的分配中去, 并做好相关的衔接工作。

通过上述政策的颁布以及分析, 可以看出我国的地方政府已经能够注意到企业年金会为企业退休人员以及在职职工所能够带来的影响。对于企业自身来说, 通过建立企业年金制度, 应当以有利企业发展为核心, 同时兼顾公平、公正、效率、资源、平等的原则对制度进行确立。而为了对政策一致性以及在实际运行当中可能遇到的复杂问题, 企业年金在对退休人员保险待遇解决的过程中也必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 我们也应当注意到, 对于企业来说, 不需要一定以企业年金的方式对退休人员的保险待遇的差额问题进行解决, 因为在我国98年所颁布的文件中就已经指出, 对于行业自身养老保险待遇应当以地方方式执行, 而不需要对地方同行业保险待遇差额问题进行考虑。

3 企业年金方案实证分析

目前, 我国已经有部分企业将年金方案上报给了地区相关劳动保障部门。通过不同企业方案的实证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为了对企业退休人员以及在职人员退休之后的养老保险水平进行平衡, 对能够对工龄较长退休人员特殊待遇的兼顾以及实现相关政策的平衡过度, 作为企业在对企业年金制度建立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的对已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 其中存在的形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3.1 企业年金同养老保险待遇分开处理

在使用这种规定的公司中, 企业已经退休的员工不再参与到企业年金计划当中, 而其在退休之后相关的补助都依据公司专门规定执行。这种方式在运行过程中较为简单, 唯一需要特别考虑的一点就是应当同我国相关部委出台的政策规定能够保持一致。比如我国相关规定:对于企业中已经试行企业年金制度之后退休的工作人员, 作为企业不应当在企业年金以及基本保险之外再给予其任何福利项目。而这就是相关企业在制定养老保险制度时应当特别注意的问题。

3.2 在企业建立年金制度时对已退休人员发放一次性补贴

在使用这种规定的公司中, 对于已退休或者快要退休的员工, 当企业年金计划启动时则会为员工以一次性的方式缴费。这种方式也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且在简单易行的同时还注重了同国家政策之间的良好衔接。其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公司财务列支以及资金来源方面的问题, 并且在对资金分配的过程中应当对企业退休人员以及在职职工之间比例的平衡起到充分的重视。

3.3 定额补贴同企业年金共同实施

在实行这种规定的企业中, 对于企业开始正式实施年金方案日开始计算, 同职工退休日期之间满10年及以上的员工, 当其退休之后就可以享受到企业年金+基本养老金的退休待遇;而对于企业开始正式实施年金方案日开始计算, 同职工退休日期之间不满10年的员工, 当其退休之后就可以享受到定额补贴+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的退休待遇, 其中, 待遇中的定额补贴将根据员工退休职务、剩余工龄等制定具体的补贴额度, 并按月对员工发放;而对于在企业开始正式实施年金方案之前就已经退休的员工, 则在退休之后可以享受到定额补贴+基本养老金的退休待遇, 并不会使其参与到企业年金方案之中。通过这种分层式的规定, 首先能够保证当员工退休之后, 不会由于企业年金的建立而降低其退休待遇;其次, 能够有效的对地方保险待遇以及行业待遇之间的差额进行考虑, 并使定额补贴制度得以良好实施;再次, 此制度能够最大程度的对企业已退休人员以及在职职工的退休待遇进行保证以及平衡;最后, 其还在制度实施的过程中设立适当的过渡期, 从而能够对定额补贴可能存在的遗留问题进行解决。

4 结束语

在上文中, 通过我们对于我国相关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政策方面的研究, 得出了通过企业年金解决企业养老问题的途径:首先, 作为企业具有对退休人员待遇良好解决的需要;其次, 目前我国使用企业年金解决养老待遇已经具备相关的政策支持;再次, 通过企业年金解决养老待遇具有其独特的作用;最后, 我国目前已经有部分地区企业通过企业年金解决退休人员养老待遇, 且已经获得了较好的成果。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在得出以上结论的同时也认识到了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以及政策环境中, 通过企业年金解决退休人员待遇已经成为了一个可行的选择,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以及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岩.浅谈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必要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0 (06) :10-10.

[2]王宝德.发展企业年金制度, 完善企业养老保险体系[J].今日科苑, 2010 (10) :108-108.

[3]刘玉琴.谈机关事业与企业养老保险并轨的必要性[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0 (04) :64-66.

上一篇:基础阶段教学论文下一篇:标点符号区分的技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