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少年儿童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2024-05-29

上海市少年儿童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精选7篇)

上海市少年儿童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篇1

上海市少年儿童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内容摘要

本课题旨在全面把握上海少年儿童主观幸福感基本状况,通过分析影响少年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总结少先队给予少年儿童快乐成长的有效机制、活动和成功经验,并对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调查显示,少先队快乐中队集体创建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需进一步提高认识,保障权益,让少年儿童享受应有的快乐福祉;加强组织建设,提升中队生活品质;持续量化幸福研究,适时提供服务保障;正确看待调查结果,促进教育科学发展。

关键词

少年儿童 主观幸福感 影响因素

一、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一)概念界定

主观幸福感是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综合性指标,反映主体的社会功能和适应状态。

主观幸福感包括两个基本成分:生活满意度和情感体验。生活满意度是对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即在总体上对个人生活做出满意判断的程度。情感体验是指个体在生活中的情感感受,包括积极情感(愉快、高兴等)和消极情感(抑郁、压力等)。生活满意度越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越多,消极情感越少,那么个体的幸福感越高。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从小学生和初中生在学校中队生活的实际出发,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上海市小学生和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培养和提高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建议。

调查采用自编的《上海市中队集体建设与“快乐指数”调查问卷》,以全市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小学生、初中生)为调查对象,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发放问卷550份,收回问卷505份,其中有效问卷共494份。样本分布兼顾了性别、年龄及区域,基本符合随机抽样的原则。

二、调查结果

(一)关于中小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情况

在对中小学生“快乐指数”的调查中,“快乐指数”为4分或5分的学生占70%以上,为3分的学生占到22.5%。另外,约有5%的学生给出了较低的2分和1分。学生给出的“快乐指数”整体上处于中等以上水平,表明大多数的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较高。其中,“快乐指数”最高的是“与队友交往”,快乐平均分为4.36,其次是“与父母相处”4.35、“中队生活”为4.06、“与辅导员交往”3.91,最低的是“课程学习”3.69。

(二)关于中、小学生在中队生活方面的主观幸福感调查

中小学生在中队生活方面的“快乐指数”平均得分为4.06,有57.5%的学生的“快乐指数”在4分或5分,有3.4%的学生给出1分或2分。

调查反映了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职务、不同区域对学生中队生活“快乐指数”的影响。从城郊比较看,郊区“快乐指数”平均分为4.07,城区“快乐指数”平均分为4.06,可以看出不同区域对“快乐指数”的影响微乎其微。从性别比较看,男生“快乐指数”平均分为3.97,女生4.15,男生的“快乐指数”低于女生,差距较大。从职务比较看,总体来说,随着职务的降低,学生给出的“快乐指数”越来越低。从年级比较看,初中预备~初一学生与初二~初三学生“快乐指数”差距较小,而小学三~五年级学生与两组高年级学生之间有明显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给出的“快乐指数”越来越低。

调查发现,中队生活“快乐指数”较高的原因主要集中在队员交往和中队活动两个方面,其中回答“大家友好相处,在一起学习、玩、交流开心”占感受快乐学生人数的40.5%,“大家互相帮助”占14.2%,“活动丰富有趣,中队生活充实热闹”占11.2%。“快乐指数”较低的原因则主要集中在中队活动、队员交往和学习三个方面,其中“活动少,中队生活乏味、平淡、无新鲜感”排在首位,占22.8%。

(三)关于中、小学生在课程学习方面的主观幸福感调查

中小学生在课程学习方面的“快乐指数”平均得分为3.69,有55.5%的学生的“快乐指数”在4分或5分,有6.9%的学生给出1分或2分。

调查发现,“课程学习”快乐的原因,除了“课程有趣或喜欢”、“学到知识”外,“老师的积极对待方式,如风趣、认真、负责等”也对学生的感受起着积极影响。而不快乐的原因中,除了“课程乏味或不喜欢”以外,还有“学习紧张、累、压力大”和“作业多”。

(四)关于中、小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主观幸福感调查

从队员与队员交往、与父母相处、与辅导员相处三方面考察中小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快乐指数”,平均得分依次为4.36、4.35、3.91。其中,在与队员交往、与父母相处两方面均有约85%的学生的“快乐指数”在4分或5分,给出1分或2分的比例仅占2.8%和3.9%。而在与辅导员相处方面,仅有约66%的学生给出4分或5分,有6.5%的学生给出1分或2分。

从区域比较看,学校所在区域对上述三个方面的“快乐指数”影响较小。从性别比较看,男生在上述三个方面的“快乐指数”均低于女生,且差距明显。从年级和职务比较看,随着年级的升高和职务的降低,“快乐指数”越来越低,小学三~五年级学生与两组高年级学生之间有明显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在与队员交往上,初中预备~初一学生“快乐指数”最低。另外,职务的不同对学生与父母相处影响不大,但在与辅导员相处上表现出的影响则比较明显。

分析影响学生人际交往方面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可知,在“与队员交往”快乐的原因中,“友好相处,在一起学习、玩、交流开心”占44.7%;不快乐原因中,“交往少或交往质量差”比重最大,占47.8%;但是,有21.7%学生认为“友好相处,在一起学习、玩、交流开心”、“互相帮助”,却仍给出较低分数。在“与辅导员相处”不快乐的原因中,28%的学生认为与辅导员“没相处过或相处少或难相处”,但是认为“老师关爱、帮助、鼓励我们”,却仍给出较低分数的学生比例也占到了10.7%。值得注意的是,在回答原因时,有一部分学生只报告了自己的感受体验,如“快乐”、“不快乐”、“一般”等,对于原因不作解释。另外,相对于“报告快乐的原因”时,报告“不快乐的原因”时使用这种回答方式的学生所占比重更大,几乎是前者的两倍。

(五)关于对学生获得快乐的途径调查

学校里什么事情让学生觉得最快乐和最不快乐,以及自己希望获取快乐的事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内容,分类(活动、交往、课程学习、休闲娱乐、老师影响力等)进行归因,“最快乐的事”排在第一位的是活动,其次是交往,第三是学习。“最不快乐的事”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学习、交往、与老师交往。“目前最希望获取快乐的事”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学习、交往、休闲。

具体分析可知,学生在学校中最快乐的事、最不快乐的事以及希望获取快乐的事,494位学生给出了585个回答。在最快乐的事情中,有四成以上的学生回答了“活动”;在最不快乐的事情中,“学习”和“交往”所占人数比例分别达到33.0%和28.3%;在希望快乐的事情中,有43.1%的学生的回答与“学习”有关。这与前面对快乐感受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即学生在与队员交往上“快乐指数”最高,在课程学习上分数最低。

三、分析与讨论

(一)多渠道开展快乐中队创建取得基本成效

创建“快乐中队集体”是上海市少工委自2002年8月起,在全市初中和小学少先队基层组织中开展的一项可持续发展的组织建设活动。此次调查显示,经过五年努力,队员们从组织自主管理、活动参与、友好交往中获取多项自我认定和满足,有3/4的队员对少先队中队集体生活感到满意或基本满意,72.8%的队员给出的综合“幸福指数”为4-5分,并对中队组织生活、课程学习和交往三个方面给出了介于3.69-4.36之间的平均分值,整体处于中等以上,这表明大多数的队员的主观幸福感较高,少先队快乐中队集体创建取得了初步成效。

1、借助民主自治,获取情感体验和满足

少先队组织在建设快乐中队集体过程中,为队员们创设了决策、管理、执行等建设流程的多重参与机会。队员们通过情景体验,规范行为,认知社会,获取自我满足,感受幸福。调查显示,小社会里自我意愿的表达和付诸行动的自动化运作,依旧是队员们非常看重的自治方式。有72.9%的队员为中队取了自己喜爱的名字,52.4%的队员为中队设计了有趣的吉祥物,86.2%的队员认可自己参与选举队干部,71.1%的队员参与制定了中队公约,70.2%的队员知道自己中队设置了队角。队员们非常关注自己的想法在中队中的认可度。少先队的各项细小的“当家”项目渗透于中队民主生活中,使队员有机会把个人的想法融入中队的自治管理,从而提升了他们民主选举、民主评议、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意识,得到治理“成功”的心理满足。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队员们对中队队角的知晓度很高,但仅有19%的队员表示经常参与布置队角,28.3%的队员有时参与布置,整体动手参与率并不高。这表现出,队员们对短期性、一过性的参与治理行为有着积极的兴趣,而对长期性、重复性、单一的队工作则兴趣不大。如何帮助队员克服怕吃苦、厌烦等消极情绪,持久保持管理的“新鲜感”,增强队员的工作情趣,还需教育者进一步研究,以引导队员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认识,增强对幸福的感知。

2、借助活动开展,感受成长的基本需求——快乐

少年儿童成长的最基本需求是快乐,这也是他们的第一需求。胡锦涛总书记在第五次全国少代会上对队员们提出的三点要求之一就是“快乐生活”。我们从少先队组织开展的多种活动的不同表现形式入手,分别对队员们参与的活动进行抽样调查,活动包括假日小队活动、主题队会、10分钟队会、争章活动和其他少先队组织的课外活动。调查显示,在假日小队活动方面,21.5%的队员经常参加,43.1%有时参加,12.1%从来没有参加;在中队主题队会方面,43.2%的队员经常参与和开展,36.2%有时参与和开展,只有3.4%从来没有参加;在10分钟队会方面,31.8%的队员经常参与和开展,27.3%有时参与和开展,13%从来没参加;在雏鹰争章活动方面,49%的队员经常参加,25.5%有时参加,9.7%从不参加;在少先队组织的其他课外活动方面,31.6%的队员经常参加,26.5%有时参加,15%从不参加。

总体而言,上述活动在全市基层中队建设中基本处于正常运作状态,队员的活动参与率较高,尤以主题队会和争章活动较为突出。值得注意的是,十分钟队会一直以简便、灵活、机动、多样、能充分发挥队员自主自动和创造性而受到队员们的喜爱。但问卷显示,队员们“经常”和“有时”参与仅为59.1%,很多队员午间休闲和活动时间被教师过多的订正和“补差”占用,队员时间的配置、活动意愿的释放以及学科知识修正之间的矛盾,需要得到教师科学、合理、充分的调试和支持。如何正确看待能力提高和知识掌握,如何把知识学习和队员喜爱的少先队活动有机结合,还需要辅导员、任课教师共同研究,从而使队员的脑力、体力、学力获得自然整体科学地发展。

另外,中队活动带给队员的快乐极其重要。活动不仅可以让队员体验到快乐,提高他们对活动的兴趣,而且可以使他们在学业之外放松自己,表现出个人价值,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而增强整个中队的活力和凝聚力。与先前中队综合快乐数据相比较,队员们评述理由时,认为少先队活动生动有趣、中队生活充实热闹的队员仅占11.2%,更多的则认为中队生活乏味、平淡、无新鲜感。说明虽然队员的活动参与率尚可,但真正从活动中感受到的快乐和幸福的队员却很少。调查启示我们:少先队在开展各项活动前需要加强调查研究,精心设计,辅导员需采用多种教育手段和方法,多角度启发、合理“干预”和扶持,使活动更具趣味性、多样性,让活动变为“磁石”吸引队员,并通过各项活动,让队员获得需要的满足,感受情绪的基本体验——快乐,同时开阔视野、拓宽知识、认知社会、规范行为、提高能力,从中获得持久的主观感受——幸福。

3、借助交往互助,成为获取主观幸福感的首要来源

少先队组织具有引导队员与他人、与社会建立良好交往条件与方式的功能。少先队组织也通过活动为队员们提供了多向交往平台,帮助队员沟通信息、建立纯真的友谊、学会合作、学会助人。Kwan和其他学者发现,和谐的友谊或个体与他人关系协调的程度,对幸福感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本调查验证了这一观点。调查表明,少先队员借助快乐中队集体创建,在交往中形成的友谊是他们最看重的,因交往而感知的快乐指数是最高。队员们渴望得到友谊,希望能融入集体之中,他们愿意在同伴面前敞开心扉,真诚的交往是他们获得友情的基础,希望与同伴之间互相关心、理解和帮助,使他们自己获得很多的满足感与安全感。另外,调查还显示,在网络流行、住宅封闭、独生子女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下,队员们比任何时期都渴望交往,也更注重交往的品质。

(二)无法体验到幸福的困扰

1、来源于学习

由于受教材所需掌握的知识量的限制、教师和家长期望的影响、队员自身的发展要求、社会就业现状严峻等多项因素的干扰,队员在课程学习上的“幸福指数”是最低的,也表明学业压力和课业负担依旧是队员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我国,少年儿童的学习成绩是衡量他们的重要指标,所以少年儿童在学习上的主观幸福感较低。学习成绩对中小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不仅产生直接影响,还通过学习体验产生间接影响。学习成绩好,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这样的学生主观幸福感较高。在开放式题目中,队员们感到最不幸福的事排在首位的依旧是学习,原因主要是:考试成绩不好、作业多、学习压力大、上课枯燥等,与前者调查相一致。这说明,尽管近年来少先队探索争章机制进课程的改革在教学目标、课堂形式、学习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取得掌握学科知识和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2、来源于与辅导员的交往

优秀的少先队辅导员(包括学科辅导员)通常都具备很强的亲和力。调查显示,辅导员(包括学科辅导员)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队员交往和实施教育教学的态度、方式方法。队员普遍感到不能适应消极的教育教学方式,如凶、发火、批评、惩罚、不关心等。通过与队员和与家长间的交往比较,与辅导员的交往能体验到的幸福指数最低,需引起重视。在信息时代的条件下,辅导员在实施教育教学时会面临很多挑战,有来自于教育外部的,也有来自于内部的。外部不可控,但作为内部系统的主要一环——辅导员自身的教育教学态度、方式是可以改变和调控的。当辅导员以德服人、以识教人、以情感人时,打动的是队员幸福感受,影响的是他们的内心世界,收获的是他们对辅导员的认同、亲近和更多地向上发展的动力。随着幸福指数的提高,辅导员的教育教学也会在宽松的氛围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随着少年儿童心理认知和生理发展较以往有所提前,队员不再满足于辅导员对他们浅层、表象的关爱方式,而是寄予情感更丰富、手段更多样、能打动“心门”的“对话”。反映在调查中,不少队员虽然体会到了老师的关心爱护、帮助和鼓励,但感受的幸福指数却依旧很低,值得辅导员们进行教育教学的深层思考和研究。

3、来源于自身成长综合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队员的认知、理解、判断也随之改变,带给队员的主观幸福感也不同。年级升高,综合“幸福指数”越来越低。这可能与低年级学生感受到的知识较新鲜、学业压力较低,课余时间较多、活动开展丰富有关。调查发现,小学三~五年级学生因“学到知识”而给出了较高的“快乐指数”。还发现,高年级学生因“学习紧张”而给出了较低的“快乐指数”。由此可见,知识学习依旧是学生评判幸福感受的最直接、最主要因素。这与对学生获得幸福途径的调查相一致,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更多的认为“学习”不快乐,同时,也更多的希望“学习”快乐。另一个内在因素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更能意识到父母的期望,而父母的期望在集体主义文化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对生活满意度具有更多的影响。

(三)性别、年级、职务、地域对中小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男女生综合学习成绩和能力在九年义务教育里普遍存在倒挂现象,辅导员经常会下意识地偏向女生,给予更多“关照”,反映到主观幸福感受也是如此。本次调查发现,学校所处地域对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微乎其微,而性别所起的作用则要大得多。男生在中队生活、课程学习、与队员交往、与辅导员相处、与父母相处上的“幸福指数”均低于女生。同时,在获得快乐的途径上,男生和女生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交往”,女生更多地认为“交往”是最快乐的事情,这可能与女生感情更细腻、体验更深刻、成人对其期望更低以及更善于倾诉和宣泄情感等因素有关。通常在中队建设中,队干部往往能获得更多关注,教育资源的配置也容易倾向于他们,这就造成了部分集体成员的情感失落。调查反映,担任职务越低,队员的“幸福指数”也越低。尤其是在课程学习和与辅导员相处上,队员与其他三者之间的差距更为明显。总体而言,性别、年级、职务这三个背景因素在学生的幸福指数上影响显著。

(四)教育提供队员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幸福的途径尚为单一

一个社会组织形态越先进,提供给大家可选择的内容也越丰富,提供给个体幸福的体验机会也越多。有327位学生回答了“怎样做才能让自己实现所想要的快乐”这一题目。结果发现,“努力学习”是学生认为至关重要的一个途径,共有58.1%的学生选择这个答案。此外,还有与同学交往、考试成绩好、静静地等待(下课和放假)等,但这些途径所占比例都很小,均在7%以下。队员寻求实现快乐的途径较为单一,需要少先队组织提供更多机会帮助他们实现愿望。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最不快乐的事情”这一问题,不作回答的有76人;在回答“最快乐的事情”时,不作答的有16人;在回答“希望快乐的事情”时,不作答的有58人,人数也较多。究其原因可能有:怕麻烦,“懒”的回答;由于采用教师发放问卷方式,受辅导员影响力制约,有所顾忌;不愿意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受各方影响,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成长期普遍提前,学生的内心世界隐藏较以往更深,如何开启学生的内心世界,使教育更具针对性,需要施教者不断研究和努力。

四、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认识,保障权益,让少年儿童享受应有的快乐福祉

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少先队创建和谐小社会。今天的少年儿童已不简单地把吃好,穿好,有书读,有人爱看作是自己应有的福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把“快乐”作为个体追寻的福利目标,这也成为构建和谐小社会的必然需求。教育工作者对少年儿童这一需求变化应有清醒的认识,明确在目前教育现状下,应通过何种途径,提供何种帮助,创设何种氛围,通过何种教育方式,满足队员正向的快乐福祉需求,以保障队员们健康情感体验的基本权益。

(二)加强组织建设,提升中队生活品质

少先队组织的主人是少年儿童,队组织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少年儿童在队组织中,培养组织意识、组织观念、组织情感以及服务组织的能力,有了组织归属感就有了幸福。我们感到:最好的小社会应是少年儿童最快乐的社会,最好的政策是能够带给少年儿童最大快乐的政策。首先,教育部门应重视加强队组织建设,在政策上提供有力保障,给予队员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开展少先队活动,接受队组织教育,进行民主建设,获取组织关怀,感受组织温暖。其次,少先队组织自身应深入了解童心需求、成长需求,遵循科学发展规律,解放思想,大胆改革与实践,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多角度多视点,从细微处入手,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队员生活品质,让教育的福祉真正惠及每一位队员。

(三)持续量化幸福研究,适时提供服务保障

少年儿童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在不同时间、不同阶段、不同地点、不同测量方法的影响下,都会产生不小的波动。研究者应重视研究“幸福指数”背后的信息,为一线教师提供合理的教育指南,适时调整教育方法,以保障队员享有优质的教育服务。

1、针对学业负担过重的对策。在“快乐中队”的创建中,“快乐学习”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议教育主管部门首先应系统研究教材量、知识掌握点和一线施教的现状,尊重主体,有机调整,给基层“减负”工作舒通障碍。其次,教育行政部门应帮助教师认识到:不能用简单的高压强制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需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科学配比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和学习时空的占用量,腾出适度时间,寓知识于活动中,帮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情境中提高学识和学力。其三,调查反映近一成的学生认为老师上课时的积极方式(风趣、负责、认真等)使自己觉得学习是快乐的。这一现象应对教师有所启迪,教师可从快乐的课堂、快乐的学习方法、快乐的学习体验、快乐的师生关系等方面入手,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科学提高教学质量。其四,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在学习中体验到积极的情感。其五,学校应利用各种宣传渠道,求得家长、社会对“减负”的广泛理解和支持,有力地推动“减负”措施的执行。

2、针对队员交往需求的对策。师生都应认识到在人际交往中,越信任别人,就越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这种相互信任本质上是对彼此人格的肯定。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交朋友,会感到轻松、快乐。对于队员渴望与班主任(辅导员)改善关系,以及部分队员对于辅导员给予的关爱并不感到满意和理解,建议学校管理者帮助教师充分认识教师的权威和人格魅力的隐性作用,使教师放下架子,亲近学生,了解童情,体悟童心,变单向说教为双向沟通,给予学生尊重、鼓励、表扬和亲切的对待,重视自己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次数与质量,建立平等的师生友谊,以增强队员对教师的信任度、满意度。针对队员特别重视队员间的人际交往现象,建议中队多搭平等交往的平台,创设民主评议,创造良性竞争氛围,发扬少先队倡导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作风,变医治心理疾病为预防心理疾病,引导每一位伙伴借助丰富的少先队活动,建立真挚的友谊。

3、针对队员解决心理问题、获取幸福途径匮乏的对策。建议少先队通过活动,多提供和传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引导队员正视挫折,变被动接受、消极等待为主动接受,积极改变,在自助过程中体悟解决问题的快感。

4、针对部分队员期盼获取公众认可的对策。建议辅导员公平对待学生在性别、职务上的差异,多关注中间层学生,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培养能力的舞台,使教育资源在中队中也能得到均衡化配置和发展。

5、针对队员获取幸福的内容与社会需求、国家需求存在着一定距离的对策。建议中队辅导员加强人生观、价值观、国家利益、社会责任等教育,引导队员认识到,实现社会价值、担负起国家的责任才是真正的幸福。

6、针对队员提出的少先队提供的任务性活动多,能引发兴趣的活动少的对策。建议各级少先队组织在开展活动前,先由下至上,多倾听队员的心声,民主集中,合理修改,再由上至下全面运作,不断创新,变只求速度、给领导看、给大人看为求教育质量高、趣味性强、玩性强的活动,即便活动进展速度慢些,只要实效性强,也应获取多方支持和肯定。

(四)正确看待调查结果,促进教育科学发展

学生给出的幸福指数带有很强的个人主观感受,受个人情绪、认知、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影响,幸福指数的高低,并不能反映办学质量的强弱,教育者更应重视由“幸福指数”所传递的各类信息,科学施教。针对调查中受班主任(辅导员)影响力制约,队员“心门”紧闭,造成有效性调查和有效性施教难度加大的现象,建议进一步分阶段进行幸福指数调研,方法可调整为队员间访谈法,以贴近队员、倾听同伴心声的形式,对本次调查的不足进行合理补充,帮助一线教育者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略,使教育真正成为国家和人民满意的教育。

上海市少年儿童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篇2

1.1 调查前期准备工作

本次研究的重心在于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情况以及对几个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农村留守儿童, 我们选取东营市周边张村、赵家村等附近几个村庄为样本, 对其中有未满18周岁孩子的家庭进行调查。据资料统计, 我们研究范围内有513户, 有儿童的家庭有350户。由于这几个村庄距离很近, 且交通方便, 乡土人情十分相似, 因此我们决定对于这350户家庭都发放问卷, 每户发放一套问卷。一轮统计下来, 我们收到有效问卷250份, 据统计, 其中有留守儿童的家庭140户, 非留守儿童家庭有110户。按照问卷的回答情况, 样本的统计情况现见表1、表2。

1.2 调查工具介绍

1.2.1 自编农村留守儿童一般情况问卷。

本量表使用于在筛选出农村留守儿童之后, 主要在于详细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年龄、学生性别、年级 (初中、高中) 、学习成绩、主观健康状况、父母文化程度、父母打工情况、家庭结构等情况, 从这些方面我们不仅可以得出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从这些基本情况中我们可以分析出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个人情况, 对他们的性格形成因素就有了大致的了解。最重要的是, 借助于这些调查结果, 我们可以衡量父母的文化程度、教养情况对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因此, 家庭因素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就可以得到分析了。

1.2.2 张兴贵编制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

本研究采用的张兴贵编制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不论在信度还是效度上都得到很好的评价, 因此利用本表获得的数据对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具有很好的衡量作用。

2 调查结果

2.1 全体被试的主观幸福感情况

在对所有参与问卷调查儿童的回答情况进行统计后, 笔者得出了全体被试的主观幸福感情况, 并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情况进行了分类比较, 其中主观幸福感分为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三部分, 我们对这三部分分别进行比较, 其分布情况见表3。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 全体被试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处于中等水平, 且积极情感一般都大于消极情感;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低于非留守儿童, 符合我们的假设, 并且留守组与非留守组相比, 积极情感无太大差别, 消极情感得分较高。

留守儿童的积极情感略大于消极情感, 但差别不大, 可见留守儿童内部并没有因留守而产生很大的消极情感或不合群现象, 但非留守儿童内部积极情感比消极情感得分更高, 并有一定差距, 这说明非留守儿童确实体验了更多的主观幸福感, 并且消极情感体验的很少, 生活上更开朗。

2.2 农村留守儿童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笔者经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等初步发现, 农村留守儿童对生活的满意度及主观幸福感水平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差异, 不同性别、年龄的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也是不同的。现笔者对不同性别和年龄的留守儿童在主观幸福感上的差异进行分析。

2.2.1性别对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在全体被试中选取出所有农村留守儿童, 对其进行性别上的分类, 对男女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进行对比衡量, 从而测试性别对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具体分部情况见表4。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 男孩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是高于女孩的, 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女孩, 而且男孩体会的积极情感比女孩多, 消极情感比女孩少, 但是两者之间的差异不是很大, 以上信息说明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是存在性别差异的。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张村及周边村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基本处于中等水平, 而且性别可以作为衡量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水平的影响因素, 并且男孩的主观幸福感水平相对来说比女孩高。

2.2.2 年龄对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在对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水平的性别差异进行比较后, 笔者对这些留守儿童在年龄上的差异进行了比较。为了合理方便地区分这些留守儿童的年龄, 根据实际情况, 现将农村留守儿童分为小学及以下和初中及以上两个变量。得出的分布结果见表5。

由表5我们可以看出, 年龄小的儿童对生活的满意度更高, 而且差异具有一定的显著性;年龄稍小者体会的积极情感比年长者稍多, 而体会的消极情感比年长者少, 差异显著, 说明年龄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综上所述, 年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水平, 而且年龄稍小者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

2.3 家庭因素对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笔者在对各个家庭进行走访的同时, 了解到家庭因素对留守儿童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家庭因素如家庭经济情况、父母情况及家庭的养育方式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留守儿童的生活, 其中主观幸福感水平也受着这些因素的影响, 笔者现将家庭因素分为家庭经济情况、父母外出数量、父母教育程度等不同情况, 对张村及周边村的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进行分析。

2.3.1家庭经济情况对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根据留守儿童所填的问卷情况, 将家庭年收入超过三万元的作为经济情况良好, 低于三万元的作为对比组进行分析, 其结果见表6。

由表6我们看出, 经济情况较好的孩子生活满意度较高, 但是在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方面并无太大差异, 但是家庭经济情况对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还是存在一部分影响的。

综上所述, 家庭经济情况可以被看作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水平的一个影响因素, 经济情况良好的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 经济情况对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水平呈正向影响。

2.3.2父母外出数量对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经过初步了解, 笔者发现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水平存在影响作用, 因此对被试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情况进行了分类, 根据一般情况, 我们将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分为父亲外出、母亲外出及父母亲均外出。

通过表7可以发现父亲外出的儿童的生活满意度并未受太大影响, 而母亲外出对儿童的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较大, 但在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上并不存在较大差异。父母均外出的儿童的生活满意度水平介于父亲外出与母亲外出之间, 可见父母外出数量及外出人员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是有影响的。

2.3.3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因此在强调孩子的成长时,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起了很大的作用, 鉴于此, 笔者选择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为变量, 试图分析该因素对儿童主观幸福感水平的影响。考虑到农村父母教育水平有限, 我们现将父母分为初中水平及以下与高中水平及以上两个变量, 结果见表8。

由表8我们可以看出, 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还是存在影响的, 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的儿童得到更高的生活满意度, 体会的积极情感会更多, 这与父母的教育方式也有关。

2.4 家庭其他因素对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笔者在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走访的同时, 发现在每个家庭间都存在着不少隐形因素, 这些因素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态度、处事态度及对周边环境的态度。现笔者将这些因素提炼如下。

2.4.1 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经过研究, 本文已经总结了家庭因素中几个部分对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 但是家庭是个多元元素的混合体, 家庭中又隐含了不少不可量化的因素, 但是这些因素却时时刻刻影响着家庭成员的生活。

在这些留守儿童中, 父母与孩子维持感情或联络沟通, 教养方式是必不可少的。不同父母的教养方式是有差异的, 而父母与看护人的教养方式更是有所不同。如果父母比看护人在教养孩子时能够更多地给予孩子理解和温暖, 这就会让孩子能更多地体验到积极情感, 所以孩子总体幸福感水平就高。但是如果父母单方面地训斥、否定孩子, 不能给予孩子过多的关心和爱护, 只会让孩子的心态更消极, 甚至产生更大的逆反心理, 孩子就更加不会产生积极进取的心态, 也不会在自身找原因。

2.4.2 亲子关系对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父母亲与子女的关系是家庭关系中的一部分, 而亲子关系也受着教养方式的影响, 但是亲子关系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比家庭教养方式更加直接, 并且效果更加显著。笔者发现, 大多看上去活泼开朗和善的孩子, 其似乎得到了更多的关爱和父母的喜欢, 其对生活现状的满足感就越强, 而那些暴戾、攻击性强的孩子得到的更多是忽略与疏于照顾, 这些孩子的自尊心极强, 但是叛逆心理也强, 虽然表面上很活泼好动, 但是并没有真正接受现在的生存状况, 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很低, 体会的积极情感也不多。总之, 这些都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有关, 亲子关系融洽的孩子体会到更多的主观幸福感, 而亲子关系不够密切的孩子总体主观幸福感水平不高。

2.4.3 家庭成员和谐程度对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在对受访的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后, 笔者对受访儿童的父母之间, 父母与监护人之间的关系大体作了了解, 笔者认为一个家庭的成员之间的和谐程度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对生活质量的评价。文本暂且将家庭成员的和谐程度限于与孩子联系最密切的范围, 如父母关系不和睦、父母与祖父母关系不融洽, 这些因素对年幼脆弱的孩子们心理上无疑是巨大的创伤, 但是往往孩子们没有能力阻止或说服父母, 这样的后果就是孩子们对自己的生活现状不满意, 从而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 如消极、沉闷、不合群、不善结交、厌学等, 这些孩子的总体生活幸福感水平往往很低, 反之, 能感受到家庭和睦和温暖的孩子在言辞之间就能够透漏出幸福感。

2.4.4 家庭结构对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家庭结构不同的孩子, 其感受到的主观幸福感是不同的, 我们将家庭结构暂且分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体会到来自家庭更多的呵护与关爱, 并且一般情况下独生子女享受的物质条件都强于非独生孩子, 因此独生子女在童年时期是更加幸福的。

3 总结

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 其家庭问题、学习问题、安全问题、心理问题和品行问题日渐突出。这些问题的形成是农村家庭、学校、社会、经济体制与人口制度等多方面的原因所导致的。因此留守儿童问题已经不是个稀有的话题, 已经得到社会上的广泛关注, 而且政府、教育机构、社会团体都已经开始在广泛关注留守儿童。

参考文献

[1]张丽芳.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与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 11 (4) :368-370

上海市少年儿童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篇3

关键词: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提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G635.5

近几年,中学生校园幸福感的研究开始增加。特别是现在有不少学生觉得校园生涯不快乐、不满意。校园幸福感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校园生涯的满意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是校园幸福感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因为中学生在校园的主要活动就是学习。主观幸福感主要是对人们自身体生活质量的整日评估,它是衡量一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

一、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人格特质及家庭支持的影响

据有关调查显示在影响人的幸福感因素中人格因素是幸福感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而人格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情绪、性格等。另外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学生在自我发展方面家庭的支持对其幸福感有较大的影响。和谐家庭中生长的孩子在人格方面比较健全,而相对的不和谐家庭里生长的孩子人格发面可能存在一些缺陷。性格对幸福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外向型的学生比内向型的人幸福感更高,但是家庭支持能够将这种差异矫正出来。中学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人格逐渐形成,稳定的外向性格、自我接纳度高等均能够提高自我主观幸福感。另外被父母认可的学生更能提高自身幸福感。

(二)学习体验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学生的自我效能主要是学生本身对一件事充满信心,在一定条件下自我效能感对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比较大。现在社会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比较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主要因素。良好的学习成绩能提高学生自信和主观幸福感。学生在学习方面表现为抽象思维能力更多的是主動学习,注重学习的体验和成就感,从学习中得到自我的提高。学生自我效能的提高能有效的提高自信心,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幸福感。所以学生越是倾向于认为学习是有意义、快乐的、主动的学习过程,就越能够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学习主动性,感受到更多的学习乐趣。

(三)社会压力的影响

社会压力一般通过学习体验间接影响学生主观幸福感,中学生感受到的社会压力主要来自家长、教师的要求,学生间的竞争以及长辈的殷切希望等。学生在多重压力下经常体验的是学习的紧张和社会比较带来的不快乐,这些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感。

二、提升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措施

(一)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我校在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定期开展心理活动;通过多方式多途径,如问卷量表等,教师了解了学生的心理状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针对性的手段实施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以此提高学生主观幸福感。

(二)以学生为中心,对应的进行课改

不少学校都存在学生学习压力大,成绩不高,厌学这样的现象。这正是学生主观学习幸福感不高的体现。基于此,我校进行相应的课堂教学改革,采用了“先学后教”、“学生当小老师”、“以预习为主要切入点”的模式。同时要求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规律进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要求教师积极培养自身师德水平的提高,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积极鼓励学生学习;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整体上,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满意度, 以此提高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

(三)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变教育策略

学生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家长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满足学生基本物质需求的情况下,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心理需求。另外如果家庭关系不和谐可能会使学生产生负面情绪,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另外专制型家长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使学生失去家庭的支持,容易是孩子产生自卑感,所以应该给学生建立一个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教育孩子时要采用温和的教化方式进行教养,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期望值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而定,否则容易降低学生幸福感。我校采用常与家长联系、开家长会、亲子活动等形式,共同完善教育策略。

(四)提高学生归属感

学生归属感是对学校的认同和对家长教育的认同,而学生在学校的认同感如果无法得到满足,学生就会感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归属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以降低学生的不良情绪。所以学校在教育的过程中也重视提高学生的归属感,让学生组织创办多种团体及活动,如何乒乓球协会、象棋协会等团体,以及“学校建设我参与”等活动,发动每个学生的参与,认同每个学生的存在,肯定每个学生的价值,以此提高学生主观幸福感。

结语:学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感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主要是学生自身的良好性格的养成,它对学生的自身幸福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外因主要是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水平的提高要在针对影响其幸福感的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和指导,保证学生自我和谐和健全性格的培养,同时学校和家庭要关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素养,提高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杜晗.浅议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J].学理论,2013,(3):186-187.

[2] 吴超.青少年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考试周刊,2009,(49):205-206.

[3] 马颖,刘电芝.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1(1):74-79.

上海市少年儿童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篇4

前言

随着中国城市化发展,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出现了所谓的“农民流动的家庭化”现象,造成了流动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的出现。

流动儿童常常是指那些或者在家乡出生被父母带到城市或者就出生在父母打工的城市而又没有当地户口的儿童。

流动儿童的特殊性使他们长期生存在城市的夹缝之中,在接受教育、社会待遇等方面都存在特殊性,近些年来,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已逐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相关调查报告和理论分析文章、新闻报道和评论都对此问题加以讨论和深入分析。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己成为我国义务教育事业深入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热点、焦点、重点和难点问题。各级政府的也高度重视,然而对于庞大的流动儿童少年群体自身心理等问题,关注相对较少。

其实在流动儿童的社会角色成长中,社会适应是其身心发展的重要标志,了解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能帮助他们更好的寻求社会支持,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使其健康发展。

社会适应的概念性定义为:“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体的观念,行为方式随之而改变,使之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的过程。”

在前人对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做过的研究里存在可以看出,今后的问题研究会往流动儿童的内隐问题和外显行为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目前在心理学中对个人内隐性问题的评估已经开发出许多标准化或规范化的量表可供使用,如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可以评估儿童的社会交往和行为问题。自我描述问卷(SDQ)可以评估儿童的自我概念等。

在国内也有相关学者对流动儿童做了社会适应性的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和问题如王芳等人(2005)对267名在简易小学的学生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流动儿童的问题总检出率为25.5%,大大高于之前的调查数据。郭良春等人(2005)采用性质的研究方法也发现虽然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水平的适应状况基本良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来自社会的排斥有强烈的体验,心理健康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对于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龙一芝等人在2007年对4000多名伤害农民工的子女的调查发现,79.6%的农民工子女都能适应当前的学习生活,不适应和学习困难的达到了20%左右,于此相对应的,在学习压力方面,有15。7%的人压力较大,有9.6%的 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农民工学校的生活娱乐时间比较少,方式也比较简单。

上海市少年儿童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篇5

1 高校女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

1.1性别角色。女研究生虽然处于较高的社会层次, 但作为女性中的一员, 始终要受到本身的性别角色的影响。众所周之, 女性在心理特点上和男性有着较大的差异,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焦虑, 显得更为胆小、怯懦。现在许多研究表明, 女研究生的成就期望明显低于男研究生, 虽然现在一直强调男女平等, 但是在就业时, 还是存在很大的性别歧视, 因此这就导致很多女研究生很难找工作, 从而使他们在潜意识中产生了自卑感, 觉得读这么多的书也没什么用, 还是找不到好的工作, 于是就把重心放在了毕业后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能够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上面, 很多人放弃了继续学习深造, 继续前进的机会, 缺乏向高层次努力的内驱力, 这样就使女研究生缺少了目标和主动学习的动力, 自卑感和焦虑感也就随之增强。同时由于女研究生自我意识的加强, 使她们很想更早更快的融入社会, 尽快的完成自己的社会化过程, 但是这种社会化过程往往会给她们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而她们往往又会用传统的性别角色来规范自己, 因此传统的性别角色的影响与现代意识之间的矛盾无形中束缚了女研究生在学习、竞争、择业甚至婚姻等方面的观念和意识, 加剧了她们的心理负担, 使她们总是处于无形的矛盾当中, 造成莫名的烦恼, 因此自身的性别角色无形中降低了女研究生的主观幸福感。1.2恋爱婚姻。由于女研究生的年龄一般都较大, 婚恋问题提上日程,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使她们在这个问题上遇到了比其他人更大的困难和阻力, 一方面由于女研究生所处层次较高, 总是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使很多男性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女研究生一般都是以宿舍为单位, 能够接触的人很少, 能够接触到男性的机会就更少;再者, 由于女研究生做事情一般都比较有主见, 对很多事情要求很高, 因此在交友方面的要求也就相对较高。这种种原因使她们在择友方面遇到了比一般人更大的阻力, 很多的烦恼无处倾诉, 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精神寄托, 另外, 女研究生一般都比较自立自强, 她们在遇到问题时一般也不愿意向别人透漏, 但是其实她们在内心深处还是非常渴望能够找到一个理解她们的人这种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落差, 自然就会降低她们的主观幸福感。1.3就业压力。现在由于高校的扩招, 使研究生数量逐年增加, 同时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 很多企业、单位都纷纷裁员, 就业岗位也相对减少, 使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而且加之社会对女性在就业方面存在的一些歧视, 使很多女研究生面临着找不到工作的危险, 很多以前有着较高期望的女研究生也纷纷降低了自己的择业标准, 本来是本科生, 甚至专科生就可以做的工作, 现在女研究生们也不再挑三拣四, 都抱着先就业再择业的心态接受, 甚至很多女研究生为了到高校去工作, 把希望寄托于找一个博士老公身上, 因为现在很多高校有一个不太合理的政策, 男博士可以带家属一起到高校工作, 这就更显示了社会对于女性就业的一种歧视, 在这样的就业形式下, 女研究生的主观幸福感自然就会有很大程度的降低。1.4主观幸福感与应激水平。应激 (stress) 又称“压力”、“紧张”或“苦恼”, 指“个体面对生活中各种刺激时, 经过主观评估之后所产生的反应”。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除了重大生活事件之外, 日常生活琐事的积累也会导致个体的应激反应, 曾经一项研究表明, 主观幸福感与应激水平有关, 尤其是与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关系显著, 换言之, 缺少幸福感在很大程度即表现为抑郁或者焦虑, 而在现实生活中, 女研究生要面对很多一时难于处理的问题, 如经济问题、论文发表、论文答辩、就业问题, 有些已婚的女研究生特别是有孩子的女研究生还要处理很多家庭问题, 孩子的问题, 这些问题在无形之中都会给她们造成很大的压力, 如果不能以一个很好的状态及时的应对这些问题的话, 那么很可能就会产生焦虑甚至抑郁的情绪, 这样就使女研究生的主观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她们本身应激水平的影响。1.5主观幸福感与人格。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人格理论主要是“大五”人格理论, 所谓“大五”人格是指:人格主要包括五个人格特质分别是外向性、宜人性、公正严谨性、神经质和经验的开放性, 曾经有研究者对女研究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大五人格之间的关系进行过研究, 发现他们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外向性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 能够提高主观幸福感;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存在负相关, 会使主观幸福感降低, 而对经验的开放性、宜人性和严谨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则研究较少, 因此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 由此可见, 人格的不同方面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不同的。

2 应对措施。

面对以上所列举的影响女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种种因素, 也提出一些相应的应对措施:2.1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由于女性的性别角色决定了其在社会中以及将来所要面对的很多问题, 比如说刚就业可能马上就要面临着结婚生孩子这样的人生必经的一些过程, 也由于这些原因使很多用人单位减少了对女性员工的需求, 从而造成了女研究生在就业时比男研究生难度更大的一种局面, 因此, 高校有义务, 也有必要为研究生尤其是女研究生提供各种主观的和客观的支持, 并且指导他们学会积极主动的寻求社会支持, 使他们能够真正切身的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无私的爱, 体会到社会的优越性, 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能够更有信心也更有空间去施展自己的才华, 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 提高其主观幸福感。2.2加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就业指导。针对现在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 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 目前, 本科生就业难已经不是什么新闻, 所以高校在这些方面对本科生进行的教育也比较多, 但是对于硕士以及博士研究生这样的高学历人才却忽视了这方面的教育, 使他们仍然生活在脱离实际的象牙塔内, 这样一到社会上去必然遭受很多挫折, 因此, 高校不应该以“就业是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为由, 推卸责任, 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 为研究生尤其是女研究生的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从而促进女研究生积极情感的积累以及主观幸福感的提高。2.3塑造女研究生的自我调适能力。首先要培养她们积极的思维方式, 学会用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人生, 对很多事情更多的从积极的角度去思考, 用理性去面对各种压力, 其次, 要学会用正确的态度来认识和评估自己, 很多时候, 女研究生之所以对自己的目标不够清晰, 是因为他们对自己不够真正的了解, 对自己最后要干什么, 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弱势又在哪里这些问题都不够明晰, 因此女研究生要学会全面了解自己, 剖析自己, 善于反思, 取长补短, 发挥优势, 弥补劣势, 确立自己的近期和远期目标, 并想方设法去实现他们, 而对于自己经过努力也没有办法做到的事情, 也不要觉得自己没用, 过多的给自己一些负性的评价, 而应该积极的进行自我悦纳, 完善自我意识, 使客观我和主管我、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达成一致,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自我认识, 自我了解, 同时由于对自己有了客观的评价, 很多事情也不会去过分的苛求, 这样, 主观幸福感自然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总之, 女研究生的主观幸福感虽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但是学校和社会以及女研究生个人只要针对这些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 主管幸福感就会相应的有所提高的。

参考文献

[1]章明明.大学生心理冲突与应激水平、主观幸福感及应付方式关系的研究[Z].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论文, 2003.[1]章明明.大学生心理冲突与应激水平、主观幸福感及应付方式关系的研究[Z].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论文, 2003.

[2]Rice.压力与健康, 石林等译[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2]Rice.压力与健康, 石林等译[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上海市少年儿童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篇6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提升策略;档案工作者

中图分类号: G27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1-67-2

0 引言

档案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其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档案工作者作为档案管理利用过程中的主体,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减缓和消除职业倦怠带来的身心消极体验,提高档案管理和利用的效率,促进档案事业的良好发展。

当前国内关于档案工作者心理健康状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认同方面的调查分析,如张玲等从职业认知、职业技能、人际支持、价值实现、职业承诺、职业情感6个指标对对河北省某些省直单位的档案工作人员的职业认同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张昱等则从性别、年龄、学历、职称、职务、工作年限等维度对南京省直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者的职业认同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通过各种变量与职业认同间差异的细化研究,揭示了档案工作者职业认同的特征和现状,以期通过建立良好的职业认同从而提升档案工作的绩效。

职业认同侧重于反映特定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中的工作因素,但档案工作者除了作为特定行业人群的职业认同外,还需要考虑其作为个体的心理健康的全面建设。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评价,作为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能反应个体的社会适应状态,可以作为分析、研究和提高档案工作者全面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和抓手。

1 档案工作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主观幸福感包括生活满意度和主观体验两个基本成分,其中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总体生活质量的认知评价,而主观体验包括个体生活中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消极情感体验两个部分。

纵观近年来有关档案工作者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中,有袁萍萍从工作满意度的定义、档案人员工作满意度研究的意义、相关研究理论以及研究方法做了梳理;朱伶杰等用对辽宁省档案系统内9个单位实地调查所得数据,重点进行了档案工作者工作满意度的总体分析和基于人口变量的差异分析。另有赵雪芹等对上海市各档案单位和部门的档案工作者从“身体健康”、“经济条件”、“家庭生活”、“工作现状”、“人际关系”、“人生目标的实现”等6个方面的九个维度(生活满意、正性情感、负性情感、生命活力、健康关注、利他行为、自我价值、友好关系、人格成长)和衡量整体幸福感水平的自述幸福感指标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以上研究关注主观幸福感中生活满意度的一个方面(工作满意度),或者是对各类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划分。威廉·佩沃特对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总结表明,主观幸福感主要与个人性格因素、环境与人口统计因素和文化因素等相关。

综合分析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有关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从辩证法的角度主要可以归结为内外两个方面。外部因素包括工作、家庭、社会等客观条件,内部因素包括自我价值感、人格成长、应对方式等主观因素。其中工作现状与社会支持以及应对方式与自我价值感可以作为档案工作者相对一致的具有共性的内外影响因素。

1.1 外部影响因素

①工作现状。

档案工作相对烦冗,无论是档案的收集、整理还是档案的鉴定和利用,档案工作者每天面临数量庞大的案卷,与门类众多的案卷打交道,需要投入极大的精力。在现代化技术手段日益发达的今天,档案工作者又要适应“无纸化”办公及档案利用频繁的新形势,工作量激增,领导不够重视,工作待遇、部门升迁相对缓慢的现实状况使得档案工作者的工作认同感和归属感降低,对工作产生厌烦心理,从而产生职业倦怠,这样的认知体验大大影响了档案工作者的幸福感。

②社会支持。

档案作为历史的记录和见证,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利用价值。但是档案的这一价值却不是在短期内可以看到的,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对档案的价值并不了解,社会大众对档案的这一价值认可程度并不高。作为社会的个体,档案工作者的价值需要在社会中得到承认,需要群体归属感和积极的情绪体验。整个社会群体对档案价值的态度直接影响了他们对于档案工作者社会地位的认可度,档案工作者的工作无法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从而产生偏离的价值观。在工作过程中,这样的价值观使档案工作者处于被动的工作状态,潜力和价值无法实现,对于未来的目标没有更高的追求,仅仅是满足于现在,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链接,降低了幸福感的体验。

1.2 内部影响因素

①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是个体对环境或内在需求及其冲击所作出的认知和行为反应。它包含解决问题、求助、退避、不良情绪发泄等维度。有研究表明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的相关,并对主观幸福感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采取积极应对方式的个体获得较多的积极情绪体验,幸福感较高,而采用退避或者是发泄的应对方式,负性情绪体验较多,幸福感降低。

在现代化的新形势下,档案工作者既要对旧档案进行保存和维护,实现数字化,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又要适应档案利用群体提出的各种新要求,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与以前相比有了显著的不同,新的环境刺激,要求档案工作者要重新调试自我的应对方式,做好衔接。面临新的工作要求,不同的档案工作者的应对方式不同,获得的内心情感体验也不一样。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与抑郁呈显著相关,抑郁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情绪因素。而抑郁这样的负性情感正是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得到的不良情绪体验。因此档案工作者采用何种应对方式关系到主观幸福感的获得。

②自我价值感。

自我价值感是个体在对自我的价值、评价的基础上产生的态度和情感体验,反映一个人对自我的接纳程度,是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黄希庭等人的研究表明,自我价值感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高自我价值感的人对自我的接纳程度、自我评价及生活满意度都高,得到更多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更多向上、奋发的内在动力,对工作及生活有更多满意的评价,社会适应性更好。低自我价值感使个体对自我的评价偏低,产生较多的负性刺激和消极情感体验。

档案管理本身的特性是一项烦琐但是并不容易在短期内看到价值的工作,该工作的价值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会被发掘,而对于从事档案管理的档案工作者来说,长时间的无价值体验,削弱了个体的价值和存在感,严重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降低了主观幸福感。

2 提升档案工作者主观幸福感的策略

2.1 从外部上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

档案意识直接关系着档案价值的实现,档案意识越高越可以促进人们对档案价值和档案工作者工作的重视,尤其是领导干部对档案工作的认同和重视更加可以促进大家档案意识的提高。领导干部要善于利用各种有利的工具,例如图书、网络、报刊等加大对档案工作的宣传,提升民众的档案意识,尤其是让大家认识到档案的潜在价值,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同时要加大对档案建设的投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提升档案工作者的积极性,使档案工作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衬托,真正改变档案工作边缘化的现状。在这一过程中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尤为重要,无论是档案意识的提升还是多档案工作的投入,领导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档案工作者来说,领导的积极关注会潜在的提升档案的价值,档案管理人员从中的得到较多的对自我价值的认可,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可,从而以更积极的态度和热情开展档案工作。这样的工作氛围和环境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档案工作者的主观幸福感。

2.2 档案工作者重塑对自我价值的正确认知

在现阶段,档案工作处于尴尬的境地,档案的价值人们不能在短时间内体会到。这样的现状直接导致了档案工作者地位低下,对自我的认可度降低,觉得从事档案工作没有太大的价值和意义,有更多的负性情绪体验,直接影响了主观幸福感。从自身来说,档案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三观,要看到档案工作的价值,要勇于实现自我价值,有研究表明档案工作者对自身目标实现的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达到了显著的相关,也就是说档案工作者对自身价值的认可程度会直接影响到主观幸福感的体验,要相信档案工作的职业前景,在新的形势下,各种新需求都给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档案工作者要善于利用大环境,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尤其是对档案未来价值的预期,并积极的促进预期的实现,从而重塑自我价值,在此过程中得到良好的价值体验,提升自我的幸福感。

2.3 档案工作者采取更加积极的应对方式

档案工作烦琐复杂,采用何种应对方式会直接影响到档案工作者的内在情绪体验和对自我的评价。根据现有的研究,应对方式通常被分为两种,积极的应对方式和消极的应对方式,具体分为问题解决、求助、合理化、自责、幻想和逃避。个体应对方式的使用一般都在一种以上,但每个人的应对行为类型仍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构成了六种应对方式在个体身上的不同组合形式。这些不同形式的组合分别为:成熟型,即采用解决问题—求助;不成熟型,采用退避—自责;矛盾型,合理化与“解决问题”,“求助”等成熟应对方式和“退避”、“幻想”等不成熟应对方式的结合。

档案工作的烦琐性和重复性容易造成不良的环境刺激,在应激情境下个体应对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的获得。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个体会得到良好的情绪和价值体验,消极的应对方式则会带给个人不良的情绪情感体验。以往的相关研究表明影响应对方式的主要因素可以分为个体资源、社会资源和物质资源等,强调个体因素和社会支持。

档案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采用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提升自我的人际交往机能,减少情境的刺激,提高情境的可控度。同时注重自我的修炼,多采用积极的认知评价,采用成熟型的应对方式,提升主观幸福感。

3 结语

档案工作者作为档案工作中的主体,幸福感的获得会直接影响档案工作的效率和档案价值的实现。主观幸福感作为个体心理产生的体验和评价,影响因素有很多,不仅仅是以上的几个方面,同时主观幸福感的提升有很多的途径和策略。本文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的策略难免会有不足,以后的研究可以从实证的角度结合心理健康、职业倦怠等因素对该问题做出更深的探讨。

参 考 文 献

[1] 郑雪.幸福心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2] 威廉·佩沃特著,李莹译.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广西社会科学,2009(06).

[3] 阚洁琼,鞠嘉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幸福值提升[J].社会心理科学,2012(12).

[4] 胡军生,杨烨,王登峰.自我价值感及其领域权变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02).

[5] 赵雪芹,胡佳茜.档案工作者主观幸福感调查研究——以上海地区为调查样本[J].档案学通讯,2013(06).

[6] 黄宝春.档案工作者角色的自我发现和重塑[J].黑龙江史志,2008(11).

[7] 宋佳萌,范会勇.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元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3(08).

上海市少年儿童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篇7

【关键词】留守儿童;安全感;主观幸福感;应对策略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定义为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也是积极心理学运动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研究领域,它是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主观幸福感有三个维度,即认知维度、积极情感维度和消极情感维度。认知维度通常以生活满意度为指标,是个体在总体上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做出的判断;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通常以快乐感量表为指标,是个体对自己的情绪体验做出的主观判断。

留守儿童目前研究的主要是心理健康、孤独、自卑、抑郁、冲动、焦虑、教育等方面,关于主观幸福感等积极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儿童对主观幸福感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对父母的依赖形成的,当父母给与儿童充足的物质和情感需要,儿童的安全需要也能从父母的细心照料中得到满足,主观幸福感又是衡量一个人生活质量的指标,这就说明了心理安全感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重要性,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高能否应对主观幸福感的缺失,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这是我们研究的目的。

一、研究方法

1.被试

随机选取连云港市灌南县农村小学学生300名,发放问卷共300份,回收299份,废卷11份,有效问卷288份,有效率96%。以下为被试情况分布表:

表1 被试分布表(单位;人数)

2.工具

(1)安全感问卷采用的是表由丛中、安莉娟编制的《安全感量表》,共16题。各因子同质性信度分别为0.75和0.72;斯皮尔曼分半信度分别为0.72和0.67;总量表的同质性信度0.80;重测信度0.7442,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该量表得分越高,安全感越强。本次测量的全量表Alpha系数为0.852。

(2)《主观幸福感问卷》采用的是迪尼(Diener)的《国际大学调查》。迪尼等人对多国被试的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该量表被郑雪等人用于不同学历层次的人群中,郑雪等人所报告的三个分量表(整体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频率、消极情感频率)的一致性信度系数(Alpha)分别为0.7700、0.7600、0.8000。其中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的得分是越高越好,消极情感的得分则是越低越好。

3.数据处理

测量结果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各因子与安全感之间的相关关系:

为了考察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各因子与安全感之间的相关关系,将所有被试的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示

表2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

从表2可以看出,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和可控制感存在正性相关,这说明生活满意度得分越高,可控制感的得分也就越高,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为人处事也就充满了信心,能对生活、学习等有较好的预测;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积极情感和人际安全感存在正性相关,这说明随着积极情感的升高,人际安全感的得分也会随着升高,个人认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获得给多的安全体验,没有经历过大的挫折与打击,对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有信心,身心一直处于愉悦的状态,积极情感的得分也就自然而然的升高了;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和总安全感存在正性相关,也就是说总安全感的得分越高,生活满意度的得分也就越高,反之就越低,还可以得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积极情感和总安全感存在显著的正性相关,也就是说随着总安全感的得分升高,积极情感的得分也会升高,反之就降低。

三、对策与建议

全面及时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极早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以便能有效地对他们进行辅导和矫正,对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都有重要意义。

1.家庭方面

(1)家长要转变观念,重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关于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既受农村现实生活环境的制约,也与做父母的认识观念的偏差有关。某些家长认为,只要给孩子留下更多的钱,让孩子有能力接受更高的教育,就是对孩子负责,也是自己辛苦打工价值的体现。这是一种错误的片面的观念,往往会适得其反。

(2)家长要尽可能地保持和学生的密切联系。因为存在地域差异和城里读书的费用比较昂贵,家长无法把孩子接到城市就读,这些家长要拿出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联系,创造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学生谈话沟通,对学生的心理需求给予更多关注,尽可能地为孩子选择有精力和能力照顾他生活和学习的监护人。有些家长舍不得让孩子住校,让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他们的年纪比较大,没有过多的精力管孩子,也比较宠孩子,犯错也是得过且过,要什么给什么,使儿童依赖性比较大,不利于儿童独立性格的形成。

2.学校方面

(1)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或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用班集体的力量去帮助他们,使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和老师、同学的关爱,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以及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友谊,可以更有效地减轻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2)建立和完善寄宿制教养模式。具体来说,可建立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我们学校还建立与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的联系网,以保障与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联系的经常性,有问题时也可及时通知家长,还有专门的宿舍管理员老师负责每天的查房等工作,确保学生在后勤的人身安全。

3.社会方面

在社会上我们要热心帮助“留守儿童”,不能歧视“留守儿童”。农村基层干部和邻居要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帮助解决其家庭困难,以减轻他们的父母劳动负担。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管教,有关部门还要加强对网吧、桌球室、KTV等公共娱乐场所的管理和整治,严禁未成年学生出入,社会上还要积极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活动,共同营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全社会要高度关注“留守儿童”,为他们创造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众多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关系到祖国的未来、社会的稳定。要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村的存在的心理问题,更需要家庭及学校、社会之间的协调合作。

当父母给与儿童充足的物质和情感需要,儿童的各种需要也能从父母的细心照料中得到满足,我们希望留守儿童能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在长期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中也能跟正常家庭中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很可能是在相当长时期内都会存在的一个问题,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丹.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安全感的特点及弹性发展研究[J].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

上一篇:公开选拔远程办主任笔试题本下一篇:党日活动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