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园植物造景研究

2024-07-13

上海公园植物造景研究(精选7篇)

上海公园植物造景研究 篇1

海州露天煤矿作为我国“一五”计划的重点项目, 曾是阜新市人赖以生存的宝贵财富。如今, 将资源枯竭的海州露天矿改造成国家矿山公园, 不但能使百万矿工及其亲属的生活条件得以改善, 更为转型中的阜新带来勃勃生机。

1 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概况及现状

1.1 概况

阜新海州露天煤矿是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经济建设项目之一, 1953年7月正式投产, 曾是亚洲最大、世界闻名的大型机械化露天煤矿。由于资源枯竭, 于2005年5月宣布破产[1]。

海州露天矿在世界煤炭工业久负盛名, 是共和国煤炭工业的见证。是阜新市八大自然景观之一和七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经过半个世纪的人工开掘, 留下了极具震撼力和感染力的巨大矿坑, 东西长3.9 km、南北宽1.8 km、深350 m, 15 km2的矸石山, 以及具有很高科研和历史价值的大量矿业遗迹和矿业活动产生的人文景观。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专家部门大量考察、调研和论证, 2005年国务院批准在海州露天矿原址修建国家矿山公园。

1.2 海州露天矿植物造景现状

海州露天矿所在地植被属华北植物区系边缘, 华北与蒙古植物区系的过渡地带, 经多年的复垦, 目前该地区生长有榆科、菊科、禾本科、藜科、蒺藜科、苋科、桑科、马齿苋科、豆科、唇形科、萝蘑科、蔷薇科、十字花科、堇菜科、香蒲科、鼠李科、马鞭草科等多科多种植物[2]。并且, 随着复垦年限增加, 土壤状况变好, 能够生长于此的植物种类也逐渐增多。

虽然该区内有植物生长的地方很多, 但真正经过造景的区域则十分有限。主要是因为矿区把绿化工作重心放在了土地复垦、生态恢复上, 植物景观的建设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在这自然条件差的区域内进行植物景观建设则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研究、试验和认真设计才能完成。

2 研究矿山公园植物造景的意义

2.1 历史纪念意义

阜新市海州露天煤矿是亚洲第一大露天煤矿, 日伪时期就已经开始开采。无数的矿工在帝国主义的剥削下牺牲在这里。解放后, 海州矿以平均500万t的年产量为东北的工业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 由于资源枯竭而破产的海州矿正处于历史转折点。2005年, 海州露天矿作为国家首批国家矿山公园已进入建设阶段。矿山公园的建立具有很重要的历史纪念意义, 也对后人有着很好的教育意义。

2.2 经济效益

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的建立, 将会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一大旅游景点。在特色旅游流行的今天, 这一项目将吸引国内外众多游客, 为阜新人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2.3 社会效益

政府出资对废弃的矿山加以改建, 也会使周边居住在矿山几十年靠矿山为生的居民们受益, 使他们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2.4 生态效益

近百年的开采, 海州矿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甚至影响市区的空气质量。通过对矸石山的土壤改良与植树造林, 将对生态恢复起到很大的作用。另外, 通过科学的植物配置, 有利于恢复该地区的自然植物群落, 更有利于环境建设。

2.5 品牌效益

海州露天矿作为阜新的支柱产业是“煤电之城”的一个最响亮的品牌。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将会成为城市旅游的特色品牌, 继续为阜新发展作贡献。

3 植物造景的原则

3.1 与规划分区相符

植物造景应与项目中各规划分区的设计基调相协调, 达到和谐统一。该项目主要分矿山文化博览区、地质环境展示区、自然观赏区、游乐探险区、高台低谷鸟瞰区和民俗美食区等几个景区[3]。在植物选择与造景时应注意配合各区特点, 以突出主题。如自然观赏区的植物应以本地的乡土植物及野生植物为主, 造景过程中要尽量模仿本地的自然植物群落特点, 使游客感受到地方的植物特点。

3.2 突出重要景点

该项目中有矿山文化广场、主题雕塑、矿山公园博物馆、万人坑、矿物馆、坑底水上乐园、露采博物馆、观景台等重要建筑与景点。在植物造景时, 要使植物充分发挥衬托作用, 以突出景点重心。另外, 植物的选择应与主题一致, 形成统一的氛围, 对游客的观赏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对景点的主题起到烘托作用。

3.3 遵循生态规律

由于该地区气候条件比较差、常年干旱少雨, 又经多年的过度开采, 使本地土壤条件非常恶劣。因此, 在植物选择时应遵守适地适树的原则, 以乡土植物为主、驯化植物为辅。因为乡土植物相比于外来树种不但具有生态优越性、安全稳定性等特点, 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地方特色。在阜新地区杨树、柳树、国槐等乔木, 黄刺梅、榆叶梅、连翘等灌木都能生长良好, 而且这些植物的造景效果也非常好, 很适合种植于矿山公园中。对于矸石山、排土场等特殊区域, 植物选择应以成功复垦的各类植物为主。另外, 可选择一些适合造景的野生植物。

在造景时应尽量模仿自然生物群落, 遵循生态规律, 既要求做到景观建设, 更主要的是做好本地区的生态恢复。

3.4 遵循美学原理

植物造景不但要遵循生态原理也要遵循园林美学的原理, 做到生态与美的统一。在不同主题的区域内可根据需要选择自然式造景或规则式造景。自然式造景应做到“虽由人做, 宛自天开”, 体现自然之精华。而规则式造景则应做到虽整齐却不呆板, 规则却不做作。另外, 植物的应用应遵循多样统一法则, 以突出主题。

4 适生造景植物的选择

在海州露天矿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地区, 能够生长的植物种类比较少, 而其中适宜造景的植物种类则更少。在选择应用时, 需要设计师充分发挥创造力, 最大限度的应用有限的植物资源以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

4.1 查阅资料

多年来, 已有许多关于本地区矸石山、排土场等复垦成果问世, 从中能得到很多有价值的经验。而已成功的复垦项目为本项目的植物造景提供了很多可利用资源。资料显示, 适合本地生长的植物有紫穗槐、沙棘、白榆、刺槐、荆条、虎榛子、酸枣、白茅、龙爪槐、杨树、桧柏、地肤、早熟禾等。

而关于本地区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的研究资料则有利于外来树种的选择应用和引种驯化。可根据这些资料专门开辟一些地块来做引种试验, 能为该项目提供更多可利用资源。

4.2 实地考察

由于该项目所占区域面积较广, 不同规划分区的土壤、植被条件各有不同。这就要求研究人员充分做好实地调查工作, 收集植物资源并进行分类汇总, 以便设计时应用。实地调查工作也可扩大范围到城市周边, 可能发现更多适合该项目造景应用的植物资源。

实地考察过程中应注意本地区自然植物群落组成情况, 并作详细的记载, 以便设计时参考。

4.3 筛选适用造景植物

将已收集到的植物资源分类汇总列表, 表内应标注其主要性状、生态习性和生物学习性。还要根据其适宜造景与否划分等级。现代园林常用造景植物为一级, 而适合大面积造林及土地复垦的植物为二级, 野生植物需要特殊标记。在具体设计时, 根据规划分区或景点的主题需要到资料库中选择植物。

5 结论

海州露天煤矿国家矿山公园总占地26.82 km2。在这样广大的范围内分布着露天矿坑、矸石山、排土场等不同自然条件的地块。在这些特殊地块作植物造景的困难可想而知。不但需要研究人员做大量细致的调查考证工作, 还要对不同地块的自然条件与其所在规划分区的主题认真分析, 从而做出最适宜的植物造景方案。而设计者也不能闭门造车, 还要多了解国内外相关项目的研究情况, 吸取成功案例的经验教训。目前比较成功的矿山公园有加拿大布查花园, 德国鲁尔区、浙江绍兴东湖风景区等。另外还有与该项目同批的其它矿山公园也在兴建中, 可相互交流经验, 取长补短。

总之, 在植物造景的研究中, 一定要切合实际, 以本地区实际条件为基础, 最大限度的发挥植物的造景功能, 不但要为百年矿山重新披绿, 为阜新的生态环境建设做贡献, 更要用美丽的植物景观吸引更多的游客, 为经济转型作贡献。

参考文献

[1]阜新人民政府.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建设综合考察报告[R].阜新:阜新人民政府, 2005.

[2]许丽, 樊金铨, 周心澄, 等.阜新市海州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5 (6) :152-157.

[3]阜新海州露天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海州露天国家矿山公园建设规划[R].阜新:阜新海州露天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2006.

上海市居住区植物造景研究 篇2

1 国内外居住区绿地植物造景概况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 居住小区的人口密度也在相应增大, 这对居住小区的建设, 特别是绿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可现阶段居住区植物造景的水平远远不能达到人们所希望的那样。

2 居住区绿化现状

规划中, 上海市居住用地主要由3个地域明显特点:一是市区的旧小区, 绿化为20世纪80年代的设计, 绿化占地面积小, 树龄较大, 集中绿地少;二是郊区次新小区, 绿化面积相对较大, 植物体量中等, 有相对较集中的休息绿地;三是上海省际线附近新开发小区, 绿化相对不够重视, 建筑密度过大, 日照不够, 常常是几个小区合用一个公共绿地的情况。

3 调查方法

在3种具有代表性的住宅中选择3个有代表性的居住区作为调查对象, 记录植物的种类和配置方法, 并拍摄照片。查阅了大量的基础理论资料及有关部门的原始种植资料, 了解现有苗圃情况, 列出上海市居住区现有的绿化植物。

3.1 调查结果

通过2个月的全市普查, 上海市居住区绿地共有园林植物101种, 分属56科114属。调查结果显示, 还有一部分为引进树种。经调查统计, 上海市居住区的绿化植物及配置情况如表1:

上海市居住区常见绿化配置模式主要有:香樟+银杏+马尾草———木本绣球+杜鹃+洒金东瀛珊瑚———沿街草;大叶柳———构骨———吉祥草;麻栎+枫香———厚皮香———二月兰;香樟———海桐+栀子花———红花酢浆草;栓皮栎+枫香+马尾松———棣棠+红瑞木———蝴蝶花;黑松+赤松———杂种杜鹃+云锦杜鹃———石蒜;乐昌含笑+火力楠———洒金东瀛珊瑚+毛白杜鹃+锦绣杜鹃———石菖蒲;白玉兰+广玉兰———含笑+八角金盘———玉簪;深山含笑+桂花——阔叶十大功劳+南天竹-马蹄金;金钱松———锦绣杜鹃+苔草;全缘栾树+合欢———栀子+金丝桃———大吴风草;三角枫+枫香+乌桕———八仙花+蝴蝶绣球———花叶长春蔓。

以上数据可明显看出, 在市区适宜的居住区植物有香樟、广玉兰、雪松、桂花及其它一些乡土植物。乡土植物普遍具有生长快、抗性强、不受建筑物影响、长势强、分枝点高、冠幅大、浓荫匝地、见效快、绿化效果显著、不需特别管理就能体现地方特色等优势, 可大力推广。

3.2 上海市居住区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

随着居住区地价的上涨, 居住区越来越拥挤, 原有的乡土树种所剩无几, 而新开辟的绿地当中大多应用了引进的园林植物。主要还是以乔木和灌木为主, 忽视了藤本植物和地被植物对植物造景所能起到的修饰作用。

4 上海市居住区植物造景的原则

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2个方面的高度统一, 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的统一, 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 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

5 上海市居住区绿化植物的选择

5.1 植物选择的要求

上海市居住小区植物选择总的原则是:一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使用功能, 满足人们生活、休息的需要;二是应充分考虑到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做到适地适树。根据居住小区的各种环境, 如:阴面、阳面、山墙、屋顶、阳台等, 选择植物应做到以下要求。

5.1.1 以乡土植物为主。

乡土植物指的是在当地生长繁荣、生长强健、抗逆性强、适应性强、不需要特殊的养护和管理的树种。上海市常见的乡土植物:朴、花椒、乌桕、黄杨、冬青、卫矛、柿、木姜子、苦木、猴欢喜、八角枫、樟、香椿、胡颓子、紫薇、芒、水麻、蚊母、木荷、山茶、拟赤杨、箬竹、马尾松、柏木、红豆杉、杨、柳、胡桃、鹅耳枥、青冈栎、水青冈、榆、桑、漆树、槭树、椴、海棠、蔷薇、荚蒾、杜鹃、榉、火棘、梨、瑞香、女贞、红果树、黄檗、刺楸、枳椇、枫杨、粗榧、白辛树、六月雪、泡桐、刚竹、箭竹、玉簪、石蒜、白芨、射干、吉祥草、沿阶草等等。为上海市居住区提供了丰富的植物资源, 并能充分体现上海市的特色。

5.1.2 适当增加藤本植物和地被植物的应用。

适当增加藤本植物和地被植物, 以增加居住区细部的植物造景的视觉美观。可栽种猕猴桃、扶芳藤、络石、薜荔、金银花、紫藤等等。

5.1.3 注意上海市特色与传统植物的应用。

上海市常见的传统植物有:杜仲、柏木、马尾松、黄檗、山茱萸、香椿、檫木、柚、柑橘、桃、萘李、棕榈、构树、芭蕉、构栲等。上海市的特色植物有:桑植椴、大庸鹅耳枥、长果秤锤树、武陵松、大庸酸竹、壶瓶山花楸、壶瓶山鹅耳枥、珙桐、青檀、金钱槭、伯乐树、香果树、银鹊树、杉木等。

5.1.4 应该重点选择释氧、分泌杀菌素效应强的植物。

榆树、广玉兰、木槿等能有效阻滞烟尘;侧柏、雪松、月桂、合欢、紫荆等树木含有杀菌素;苏铁、银杏、棕榈、榕树等具有放火作用。

5.1.5 注意选择吸收有害气体、吸滞粉尘、削减噪音等生态环保效应。

生活区的污染主要来自锅炉煤烟、生活污水、污物、污气 (CO) 以及四周街道上扬起的灰尘。所选树种 (植物) 应有较强的抗污染特性, 如:女贞、广玉兰、栾树、苏铁、龙柏、黄杨、法青、木槿。

5.1.6 无污染, 无伤害性。

居住区所选植物本身不能产生污染, 忌用有毒、有刺尖、有异味、易引起过敏的植物, 应选无飞毛、少花粉、落叶整齐的植物。

5.1.7 少常绿、多落叶。

居住区由于楼房的相互遮挡, 采光往往不足, 特别是冬季, 光强减弱, 光照时间短, 采光问题更加突出, 因此要多选落叶树, 少选常绿树。

5.1.8 以阔叶树木为主。

居住小区是人们生活、休息和游憩的场所, 应该给人一种舒适、愉快的感觉。但在中国传统美学中, 针叶树的松柏给人的是庄严、肃穆感。所以小区内应以种植阔叶树为主, 在道路和宅旁更为重要。

5.1.9 乔、灌、藤、草、花有机搭配, 丰富植物种类, 创造四季景观。

夏荫 (五角枫、广玉兰等) , 春花 (白玉兰、榆叶梅、丁香、连翘等) , 秋实或彩叶 (金李类、乌桕、栾树等) , 冬青 (法青、石楠、海桐、黄杨等) 。

5.1.1 0 选择有小果、小种子的植物, 招引鸟类。

栽植一定数量的结果实和种子的植物, 能模拟出自然景观, 引来鸟类, 形成“鸟语花香”的环境, 如:李类、金银木、苹果类、菊类、向日葵、柳树、串红类等。

5.2 上海市居住区植物的选择方案

在查阅大量资料和调查居住区树种现状的基础上, 根据树种规划的原则和选择标准, 制定出初步的上海市居住区植物的选择方案。

6 结语

公园植物造景问题探讨 篇3

关键词:城市公园,植物造景

植物造景是指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创造景观, 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 配植成供人们观赏的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合理的植物配置、优美的植物造景在创建城市综合性公园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植物赋予公园绿地的空间感与时间感

1.1 利用植物景观创造空间

植物造景可以为公园划分空间, 从而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从这点上来看与建筑空间类似, 但是由于植物的自身特性, 又使植物空间有着建筑空间所无法比拟的特点, 比如植物自身的观赏特性所形成的空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植物营造的公园空间不仅要满足公园休闲绿地的使用要求, 还要满足使用者精神感受上的要求, 也就是说不仅要有实用特性, 而且要有美的特性。

植物的巧妙组合可以产生生动活泼、变化多样的空间景物层次, 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空间。公园绿地运用植物来形成空间, 往往是根据树木的种类、姿态、株树以及配置方式来创造不同的空间景观的, 如用低矮灌木及地被植物作为空间的限制因素, 这种围合的空间是敞开的和外向的;若一面或多面部分受到较高植物的封闭, 限制视线的穿透, 形成了半敞开空间;利用具有浓密树冠的遮荫树, 构成顶部覆盖空间;运用高而细的植物能构成一个方向直立、朝天开敞的垂直空间。

1.2 利用植物景观表现时间变化

按照植物的季相演替和不同花期的特点, 创造园林时序景观, 是植物配置的一种手法。在公园绿地进行植物配置时, 可根据不同花色、花期互相衬托, 显示出季相变化的艺术效果。如大多数的植物会在春季开花、发新叶;秋季结实, 而叶子也会由绿变黄或其他颜色。植物的季相变化已成为园林景观中最为直观和动人的景色, 避免了单调, 形成春季繁花似锦, 夏季绿树成荫, 秋季叶色多变, 冬季银装索裹, 景观各异, 近似自然风光, 使人感到大自然的生机及其变化, 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 不同植物的造景特色

2.1 棕榈植物的造景特色

棕榈植物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不分枝, 使其中单干型的种类具有简练的高度、自然整形的树冠的园林特征;其次, 棕榈植物的叶片大型, 每一叶片具独立的观赏价值并极富感染力。“棕榈景观”是指利用棕榈植物作为休闲绿地的主体, 以丰富的棕榈植物来表现其形、色各异的生态美, 以对比等手法来表现其艺术美, 最大程度地给人以脱俗超凡的美好意境, 赏心悦目的轻松感受。棕榈植物的造景艺术, 基本上要把握“三性”即本身固有的自然形性, 质感特有性和鲜明的个性。应把握并充分利用其高度自然整形的园林特征。

2.2 竹子的造景特色

竹文化是我国的传统现象, 竹子虚心、有节、挺拔凌云的形态特征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审美意识相契合, 成为“清高、气节、坚贞”的象征。有关历史典故、诗歌绘画作品构成了竹子造景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 竹子造景可通过景名题咏及竹韵景石等艺术手法渲染竹文化, 使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完美结合, 营造出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观意境。竹子造景的“画意”, 即将绘画艺术的写意手法运用于竹子景观设计, 营造出反映中华民族审判意识, 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竹子景观。

2.3 花卉的造景特色

丰富多彩的花木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情感, 表述了无限的象征意义, 因而花撩起的缕缕情思使景物进入了诗画的境界。这样把外形与气质结合起来, 突出了花的神态和风韵, 大大增强了它的艺术魅力。如桃花是象征鸿图大展;玉兰表达金玉满堂的美好愿望;菊花表示清高;兰花表示高尚;木棉表示英雄;凌霄表示人贵自立。

花卉植物在公园休闲绿地中的具体运用: (1) 孤植:孤植花卉乔木颜色醒目, 可发挥景观的中心视点或引导视线的作用。如株形高大丰满的彩叶植物, 可以孤植于休闲绿地中独立成景。 (2) 丛植或群植:成丛成群栽植花卉植物可以美化、彩化环境, 增添更多的色彩。与周围其它绿色植物形成鲜明的对比, 既丰富了景观色彩, 又活跃了休闲气氛, 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3) 藤本:在大树下、石隙间、水池边散植紫藤等藤蔓植物, 藤本花卉穿插植物群落之间, 把几个层次和谐、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再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总之, 在进行植物造景时, 要充分挖掘植物自身的生物特性, 把植物的美充分表现出来, 同时, 要把传统的艺术手法与现代精神相结合, 创造出既符合植物生态要求, 又景色迷人、健康优美的植物空间, 满足游人的游赏要求。

参考文献

[1]满国杰.浅议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营造[J].农业科技与信息 (现代园林) , 2010 (4)

[2]徐涛.综合性公园植物配置与游憩功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10

浅析南宁李宁体育公园植物造景 篇4

关键词:植物造景,体育公园,存在问题

近年来, 体育公园的规划建设迎来了一个热潮, 尤其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以来, 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参与体育活动, 对体育公园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但目前我国体育公园的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对其的研究不多, 且多集中在规划设计上, 植物配置方面的问题研究相对更少。笔者以南宁市李宁体育公园为研究对象, 进行了实地调查与评价分析, 对体育植物造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 公园概况

李宁体育公园是目前国内首个最大公益性体育园区, 也是南宁首个运动主题园, 经南宁市政府批准, 由广西李宁基金会投资1亿元人民币兴建的大型非赢利公园。公园位于南宁城市市区东部, 总占地面积为35 hm2, 景观绿化面积23 hm2, 容积率0.98, 主要由体育运动区、文化活动区、体育娱乐极限运动区、服务配套区组成[1]。李宁体育公园场馆区的设计, 按照“树—枝—叶”的生长理念来设计, 建筑错落有致的四个综合训练馆, 外观就像是四片精美树叶, 而公园内连接的交通道路, 就像连接着树叶的若干根树枝[1,2]。

2 植物应用现状

依照李宁体育公园园区内山水与建筑的分布, 可将园区划分为八景:银杏大道、造浪岛、艺术沙龙、极限运动场、景观休闲、健身长廊、太极谷。公园整体植物景观主要以乡土树种为主, 具有浓烈的热带气息。本文根据植物的应用, 对该园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简单评述。

2.1 入口

入口是视线的焦点, 有标志性的作用, 是内外的分界点, 通过植物配置的精细设计, 往往给人留下深刻的第一期印象[3]。公园入口右边采用列植的植物配置方式 (图1) , 排列整齐的植物具有强烈的视线引导作用, 植物选择了笔直的大王椰来强化入口;左边有较大的入口用地, 采用草坪、花坛相结合的形式, 花坛植物选用了花期较长的龙船花, 这种在规则中寻求变化的植物配置方式, 使入口显得简洁大方。黄色的景墙 (图2) 以绿色的植物做背景, 植物突出景墙并成景墙的对景, 并通过修剪整齐的黄金榕作为绿篱将景墙串连成一个整体。

2.2 广场

在广场设计中, 设计师通过效法自然元素“梯田”而演变成各种材料与尺度变化的梯田景观来处理竖向高差和坡地关系。草坪主要以运动为主, 选择了耐践踏、耐修剪、适应性强的暖季型草坪草。在角隅的地方, 线条多呈直角或其他形状, 如圆弧、钝角等, 通常转角的地方是视觉的焦点, 选用金竹和肾蕨两种植物 (图3) , 用丛植的配置进行软化和点缀, 缓解了边沿的生硬感, 增加了美感。但竹子的高度偏高, 有一点突兀之感。

2.3停车场

停车场绿化平面布置采用每4辆车旁设计绿地, 如图4, 每个绿地均种植乔木、灌木;通过选择适合南宁市的地域性植物, 配置时根据地面停车场的空间需求, 停车场地面用植草透水砖, 地面运用乔木+灌木 (苹婆/凤凰木/小叶榄仁+黄金榕) 的配置方式种植, 植物不仅将停车位规则的分割开来, 也使不同时间段的阳光照射都能形成一定面积的林荫, 从植物配置的角度解决停车暴晒问题。

2.4训练馆

通过草坪以及木棉烘托建筑的雄伟壮观, 同时, 木棉也是建筑与地面的过渡方式, 丰富了建筑的艺术构图。宽阔的草坪上点缀两株树形高大、优美的木棉树与高耸的照明灯相呼应, 与建筑形成纵横向的对比, 打破了建筑的单调, 突出了建筑的形式美, 衬托出建筑的线条。规则的训练馆给人一种雄伟的人工美, 而树形优美的木棉给人一种柔和的自然之美, 两者相辅相成, 和谐一致, 相得益彰。

2.5 文化休闲区

该片区是园区内植物最为丰富的地方, 层次高低错落的植物与弯曲的爬山道营造出一种“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的意境 (图5) 。树种丰富多彩, 其中乔木层选用了大花紫薇、鸡冠刺桐、澳洲鸭脚木、木棉、鸡蛋花、枇杷、异叶南洋杉、粉花山扁豆、桂花、香樟、桃树、扁桃等树种, 灌木选用了黄金榕、红花继木、五色梅、矮蒲葵、鹅掌柴、金竹、灰莉、棕竹、绣球花、野牡丹等, 地被类植物选用了蟛蜞菊、肾蕨等。文化休闲区沿着人行道地形不断升高, 植物配置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从山底的乔木+灌木+地被的配置形式, 到中部的乔木+灌木再过渡到山顶的乔木+地被, 这样的逐步过渡形式使得植物层次分明, 形成比较灵活的植物配置形式, 尤其是沿着上山的道路旁布满了开花灌木及地被, 随着地形起伏, 使得该片区景色更加丰富。该片区植物在乔木与灌木合理搭配的同时, 注重树种与开花植物的选择, 给人一种山林野趣的感觉。

2.6 水岸

在水体边沿选择了肾蕨、矮蒲葵、栀子花、五色梅、朱蕉、灰莉、鸡冠刺桐、垂枝红千层等植物, 这些植物本身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通过自然式的配置方式搭配在一起, 既能对驳岸起到装饰遮挡作用, 又能实现从水面到堤岸的自然过渡 (图6) 。地被层选用了成丛的肾蕨散植于水边的岩石旁, 形态自然洒脱, 十分优雅, 且肾蕨叶色浓绿、四季常青, 株形丰满富有生气和美感, 使得水体更具活力。中层选用了矮蒲葵、栀子花、五色梅、朱蕉、灰莉等, 叶形如扇的蒲葵植于驳岸两旁, 叶向水面伸展富有动势, 犹如一把把扇子在丛林中若隐若现。五色梅花色丰富多变, 且花期较长, 犹如点缀在绿丛中的彩球;青紫色的朱蕉色彩华丽高雅, 株形美观, 植于水边鲜艳显目, 显得生动自然。上层空间选用了垂枝红千层和鸡冠刺桐, 垂枝红千层柔软纤细的枝条千丝万缕地垂挂着, 远看像柳树在风中轻轻摇曳, 透着温婉的柔美, 余韵悠悠, 甚是美观。该片区不仅植物景观丰富, 群落高低错落、层次分明, 色彩、聚散、高低等有一定变化又不失协调统一的格调。

2.7 园路

道路采用规则式与自然式种植相结合的方式, 充分利用乔灌草和地被的种植, 乔木和灌木相间搭配, 形成起伏节奏感。结合坡度变化, 形成有特色空间。在植物配置的方式上, 采用了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如图7是园区内的一条主干道, 通过人工修剪的龟甲冬青和黄金榕产生一种规则式的曲线美, 再通过自然式的棕竹来过渡到自然式, 路旁的植物又高有低, 有疏有密, 再点缀以开花植物 (如紫薇) , 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2.8 运动场

运动场为了保证阳光充足, 周围主要运用了乔木+草坪、乔木+灌木的配置方式来分割空间, 植物的郁闭度不大, 乔木主要选择了主干浑圆挺直的小叶榄仁以及树形略微开展的大花紫薇, 灌木选用了墨绿色的龟甲冬青, 这些植物不存在强烈的反光, 不会对视觉造成危害, 符合运动场地的需求。在边界处运用列植的乔木、灌木、绿篱还界定空间, 形成了一个围合的运动场地。

3 植物配置特点

3.1 绿化率高

李宁体育公园总面积为35 hm2, 而景观绿化面积就占了23 hm2, 园区内的银杏大道、造浪岛、艺术沙龙、极限运动场、景观休闲、健身长廊、太极谷八大景点, 不仅能为市民提供运动空间, 还可以给市民一个绿色的休闲活动空间。与其他体育公园相比, 高绿化率成了其一大特色, 运动休闲与景观休闲相结合将是未来体育公园的趋势所在。

3.2 浓郁的亚热带气息

根据南宁市的气候特点和立地环境条件, 以及体育公园的造景要求, 合理的选择了树种, 符合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配置原则。公园内四季常青, 部分地方巧用色叶植物来丰富色彩, 艳丽的色彩植物点缀在碧绿的植物丛中格外耀眼, 如在水岸旁的红叶朱蕉就用得恰到好处;在开阔的平地列植高大的大王椰, 配以几乎全年开花的龙船花相互映衬;文化休闲区按照自然式布置, 乔灌花草讲究层次变化, 营造自然且符合观赏与使用功能的植物景观。

3.3 多样化的植物配置

园内采用了乔木+草坪、花灌木+草地、乔木+灌木+地被等的植物配置模式。多样化的植物配置, 营造出朝气蓬勃、简洁大方而富于变化的运动空间和休闲空间。其中主要的植物配置模式如下。

(1) 道路模式主要是乔木+灌木+草坪:凤凰木+棕竹/红叶朱蕉/文殊兰/红背桂/芭蕉+草等。

(2) 多层次的生态模式:用乔木+灌木+地被:鸡冠刺桐/垂枝红千层+矮蒲葵/栀子花/五色梅/朱蕉/灰莉+肾蕨;澳洲鸭脚木/木棉+桂花/枇杷/紫薇+鹅掌柴+长春花;凤凰木/桂花+野牡丹/五色梅等。

(3) 花灌木搭配:如丛植的灰毛臭茉莉、五色梅、野牡丹、龙船花等。

(4) 观赏乔木:如孤植的大王椰, 列植的小叶榄仁、银杏等。

4 存在问题与建议

4.1 存在问题

4.1.1 坡地绿化不到位

李宁体育公园采取依山而建的形式, 园内地形起伏较大, 综合训练馆和游泳馆分别位于两座小山丘上, 自山丘顶至坡低的坡度较大, 在这一块的植物景观上营造的不够完善。如在综合训练馆的北侧, 设计者对这一块的坡度处理得不够到位, 在坡低与道路衔接处种植了两条流线形式的灌木 (五色梅和黄蝉) , 而在陡坡中央却种植了一些大型乔木, 有菩提树、小叶榕、扁桃等, 这样的种植方式未能使植物这种软质景观充分发挥作用。

4.1.2 垂直绿化欠缺

综合训练馆与游泳馆因地势差异, 通过一座人工桥将两者贯通起来, 有一圈木质材料的栅栏, 虽然颇具特色, 但略显单调;再者艺术沙龙处于台地上, 一级级裸露的挡土墙很煞风景, 也使得艺术沙龙整栋建筑孤立与半山腰上, 无法与整个体育公园融为一体, 总之, 公园内其他处的垂直绿化没有得到重视。

4.1.3 忽视植物的安全性

在植物配置时, 安全性是重要的原则之一, 对于体育公园来说, 应避免选用那些种子飞扬、易生病虫害、有刺、有毒的或者易引起过敏症的树种[4]。在园内休闲区的道路两旁大量应用了五色梅, 如不小心接触到皮肤会导致过敏反应, 出现皮疹, 特别是五色梅的汁液有毒, 误食会引发腹泻和发烧。此外, 五色梅是一种具化感特征的入侵物种, 与本土植物形成恶性竞争, 降低被入侵地区的生物多样性[5], 在成都平原地区已呈灾害性蔓延, 受害程度不亚于紫茎泽兰, 这对生态环境以及植物群落的稳定也存在威胁。在地被植物的应用中, 蟛蜞菊与五色梅一样被视为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种之一。

4.1.4 缺少主题和地方特色

李宁体育公园作为一个运动式的休闲主题公园, 虽然植物配置遵循了一定原则, 但是还缺乏一定主题。如园内的植物配置方式及所选植物种类在其他公园都可见, 营造的景观也只是一般性, 没有特别突出亮点和特色, 让人无法识别和记忆, 公园是我国“体操王子”李宁投资建设的, 在公园文化休闲区内, 却不见任何与体育文化相关的体现, 再者, 公园地处南宁中国—东盟国际商务区圈内, 是南宁市对外体育文化交流的窗口, 然而公园却没有利用好这个地理优势, 充分的展现广西体育文化和精神。

4.2 建议

4.2.1 利用植物来削弱坡度

植物可以强化亦可削减地形所形成的空间, 综合训练馆北面的陡坡可通过将高大的乔木栽植于陡坡的底部, 而在其中部和坡顶分别栽植灌木和草本植物, 这样不仅可以突出坡顶的建筑, 还可以明显地缓解地形坡面的坡度, 使陡峭的斜坡在视觉上趋于平坦。

4.2.2 增加垂直绿化丰富景观

垂直绿化亦是一种重要的形式之一, 丰富的垂直绿化不仅能丰富空间结构层次和立体景观艺术, 还能防止坡面水土流失、滑坡等。园区内栅栏旁可种植一些藤本类攀沿植物, 如金银花、牵牛、爬蔓月季等;艺术沙龙建筑下的台级式坡低, 可利用配置不同植物来营造多彩的景观, 每一级种植不同色彩的藤本植物, 如地锦 (绿色) +凌霄、炮仗花 (橙黄色) +三角梅 (红色) +紫藤 (紫色) 等, 既可营造出色彩多变的垂直景观, 又可四季有花可赏;此外, 亦可以应用同一种植物, 以群体优势取胜, 营造出瀑布流的景观效果。

4.2.3 丰富植物色彩斑斓度

南宁地处亚热带, 植物季相变化不明显。李宁体育公园地处南宁, 园内植物配置虽具有浓郁的热带气息, 但一年四季的绿色难免会显得单调乏味。园林不仅仅需要绿色, 更需要多姿多彩、五颜六色的景观。虽然有少数部分有运用到红叶朱蕉作为色叶树种点缀, 但公园整体效果不是很明显, 个人认为可通过增加色叶树种 (如一品红、变叶木、紫苏、花叶艳山姜、孔雀竹芋、艳红蝎尾蕉、紫芋、红脉彩叶芋等) 、不同季节开花植物的合理运用来丰富植物的的色彩, 使公园内整个色调更加活泼明快。

4.2.4 注重保健植物的应用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养生保健得到了重视, 李宁体育公园的宗旨提高市民的身体素质, 在植物配置上, 更应注重植物的保健作用。如樟树散发出的芳香型挥发油, 能帮助老年人祛风湿、止痛;菊花、金银花的香味, 可使患高血压的人血压下降;松柏科的植物枝叶散发出的气体对结核病有防治作用, 同时能阻止结核病菌的传播等[6]。目前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今后应注重这方面的研究, 使植物的有益作用发挥到最大。

4.2.5 通过植物配置展现体育文化

自古以来, 园林植物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如修竹象征着高洁与进取精神, 松柏富含坚强不屈的意志[7], 可以将这些富有象征的植物应用到体育公园中, 从精神文化层面来展示体育运动内涵, 植物文化与体育文化的对话。广西是一个多民族省份, 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多姿多彩的广西文化, 广西少数民族体育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遗产, 广为青睐。体育公园是民族体育文化展示的一个很好载体, 可在文化休闲区内展示一些民族植物和文化, 在人工的作用下, 用静态的植物营造体育运动的力量美、动作美、节奏美等。

5 小结

体育公园的植物造景不仅仅要具有合理性, 同时还应体现体育运动主题, 符合人们在运动式的心理需求, 此外, 更应该挖掘体育文化, 注重体育文化景观的打造。目前, 就体育公园中关于植物配置方面的研究还较少, 希望调查结果能为今后体育公园植物配置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宁体育园.运动场馆[ZB/OL].http://www.liningsport.com.cn.

[2]冯辉.体育中心造型有品位李宁体育园模式好[N].南国早报, 2011-09-15 (4) .

[3]卢圣.图解园林植物造景与实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4]孙福林.浅谈体育公园中的植物配置[J].现代园艺, 2009 (5) :42-43.

[5]环境保护部.关于发布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的通知 (ZB/OL) . (2010-01-07) [2015-03-01]http://www.zhb.gov.cn/gkml/hbb/bwj/201001/t20100126_184831.htm.

[6]马栓.软质景观—园林植物的作用[J].山西建筑, 2002, 28 (11) :142-143.

北海公园静心斋植物造景分析 篇5

关键词:景观,古典园林,植物造景

1 静心斋基本情况

静心斋原名镜清斋,位于北京北海公园北部,西邻天王殿。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占地面积4 700 m2,是一座建筑别致、风格独特的“园中之园”(见图1,图2)。

静心斋正门与琼华岛隔水相望,四周以短墙围绕,南面为透空花墙,使内外景色交融。碧鲜亭紧贴花墙外,起点景之妙。斋内遍布太湖石山景,玲挑剔透,与隐现在翠竹花木中的亭、轩、桥相互辉映,景色幽雅,有乾隆小花园和园中之园之称。该园主要建筑有静心斋、韵琴斋、抱素书屋、枕峦亭、叠翠楼及沁泉廊等。位于西北侧的叠翠楼为园内的最高建筑,楼高两层,登楼远眺,北海景色尽收眼底。该园以山、池、桥、廊、亭、殿、阁的优美建筑布局取胜,是一座风光如画,妙趣无穷的小巧园林,为我国园林艺术中的杰作之一[1]。

2 园内不同景区的植物应用

1)不同的形状空间可以产生对比作用。例如整齐规则的空间院落与自由、曲折、不规则的空间院落之间,往往由于气氛上的迥然不同,从而产生强烈的对比作用。这种情况多见于北方皇家园囿中的园中园,静心斋便又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的入口部分水院呈规则的矩形,气氛颇为严肃。但位于其后的主要景区则是一个横向展开的不规则的空间院落,院内既有曲折的水池,又有林立的山石,加之树木葱茏,屋宇参差错落。当由严整的前院来到这里,顷刻之间气氛突变,犹如置身于蓬莱仙境。

我国园林多以建筑、游廊、墙垣围成既小且封闭的空间院落,这样的小院若不培花植树,必然流于光秃、单调,但花木过于繁茂,又将局促拥塞。地处北方的皇家园囿,由于冬季时间较长,气候相对寒冷,花木的品种较南方的私家园林则显得单一。为了求得四季常绿,多以松或柏作为景观的主题,倒也能显现出古朴苍劲的特点。在配置方法上,一般均忌规则而求自然。此外,树木的疏密应有变化和对比,取法于自然,使密中有疏,大小相间,高低参差错落,从而做到:虽由人工种植,却宛如自然山林[2]。

静心斋主景区的植物配置即是如此。树木主要集中种植在园子的西北部的假山之上。南临西侧的长廊,北靠全园的制高点叠翠楼,虽然植物种类及数量不多,但远观确有郁郁葱葱之感。在植物的种类上,乔木有油松、臭椿、桃树、海棠、侧柏等,灌木类有紫丁香、紫直小檗、迎春等。从结构上来看乔木灌木结合的较为合理。春有桃花、海棠、丁香的竞相开放,秋有臭椿的秋色叶,到了冬季落叶权种的特有冬态与松柏的常绿结合起来,也不失为一幅别具韵叶的画面,若是赶上下雪,皑皑白雪挂满枝梢和屋顶,漫步园中更会有画中游的感觉了。海棠、迎春的应用还体现出了皇家园林“玉堂春富贵[3]”的特色。

在主景区的长廊上向下望去,游客们都会被一株红彤彤的植物所吸引,这是一棵红枫。红枫的运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在北方园林中是不常见的,真可谓是既不失北方园林宏伟壮丽的气魄,又有江南园林小巧玲珑的情趣。

2)由主体建筑镜清堂沿回廊右转进入一个独立的小院落,这是当时皇太子读书的地方———抱素书屋。主体建筑为坐南朝北的三开间抱素书屋,其东面为一坐东朝西的配房,名作韵琴斋,顾名思义,是用以弹琴的地方。这样,两座建筑和南面、西面的围墙就围合成了一个近似正方形的院落。院落的大部分地方为一水池占据,尽管院落面积仅100余平方米,但水的灵气给整个院落增添了不少生气,也使游客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见图3)。

南面、西面的墙上布满了爬山虎。抱素书屋的正门的左前方种植了一棵君迁子,围绕着水池往南是一片竹子,接下来是一棵侧柏,在院落的南墙下则布满了竹子,院落的东边种植了两棵丁香和一棵国槐。

最值得一提的便是竹子的运用。在我国古代文化中,竹子被赋予了特定的人文内涵,竹为儒佛道“三教”共赏之物,积淀着深厚文化意韵。竹,秀逸有神韵,纤细柔美,长青不败,象征青春永驻,年轻;春天(春山)竹子潇洒挺拔、清丽俊逸,翩翩君子风度;竹子空心,象征谦虚。品格虚心能自持,竹的特质弯而不折,折而不断,象征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凌云有意、强顶风雪、偃而犹起,竹节毕露,竹梢拔高,比喻高风亮节;品德高尚不俗,生而有节,视为气节的象征。唐张九龄咏竹,称“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和黄门卢侍郎咏竹》)。竹子代表着淡泊、清高、正直的人格。所以我国古代文人喜爱在自己的住所旁种植竹子。作为皇子读书的地方,这个院落里种植竹子自然也不例外。我国古典园林不单是一种视觉艺术,而且还涉及听觉、嗅觉等感官。此外,春夏秋冬等时令变化,雨雪阴晴等气候变化都会改变空间的意境并深深地影响到人的感觉,而这些因素往往是借助花木为媒介而发挥作用的。例如在苏州的拙政园的听雨轩,就是借助雨打芭蕉而产生的声响效果来渲染雨景气氛的[4]。又如承德避暑山庄的“万壑松风”建筑群,就是借风掠松林之涛声得名的。这种手法在该院子中也有所体现。该院子有经典的四声合一之说,即朗朗读书声,袅袅琴声,潺潺跌水声和沙沙的风吹竹叶声。可以想想欣赏到上述的四声合一是何等的感觉。难怪有些书籍记载说乾隆皇帝只有在四声聚齐的时候才会光顾这个小院落,不得不佩服前人的造园手法之精湛。

3)静心斋中水占了近一半的面积,在该园中,设计者用化整为零的手法将水面分割为若干互相连通的小块,因水的来去无源流从而可以产生隐约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觉。这样以不同的水面为中心分别形成若干各有特色的小景区。除进入该院便能看到的第一个规则的水池外,其余的水池皆成自然式,且在池中种植了荇菜、水葱等水生植物,同时池中还养了许多花花绿绿的金鱼,这本身就是一副美丽的画面了。

从静心斋正门进入院子,沿方形水池往西是一相对独立的空间,从西门进去便会看到两处水池,这个区域主要起连接后院主景与前院的作用。该区的西北部种植了一棵国槐,如今已长成了大树,在国槐的下面散置了凤尾兰、“金山”绣线菊、紫叶小檗等,同时配以植株较高的紫丁香,颇有自然小群落的韵味(见图4)。

4)在静心斋门厅建筑的东立面墙体上布满了爬山虎,尤其从严整的前院中向后观望,给整个前院严整的氛围增添了些许轻松、活泼的感觉。在基础水池的周围石块上也都种植了爬山虎,而且长势控制的不错,如果爬山虎将池边的石头也都布满的话势必会有一种凌乱的感觉。

3 野生草花营造的景观

在静心斋你会发现一些展现生命力旺盛的例子。站在主景区的小桥上向南面的水池壁望去,会发现池壁上也“布置”上一些植物,仔细一看,原来是抱茎苦荬菜,地黄。在假山石上一些野花也时不时映入游客的眼帘,给整个园子增添了不小的野趣,也使这人造的假山石更有一番真实大山的感觉。

4 结语

园林中的植物可以起到丰富空间层次变化和加大景深的作用,在建筑前种植较为密集的树木,就是在一定距离内加进一重层次,从而使建筑退避在这一层次之后,这样,尽管实际距离不变,但感觉上却显得更深远。另外,透过枝叶扶疏的网络看某一景物,也是既有遮挡,又有显露,因而,还可因网络的疏密变化而分别获得程度不同的含蓄感[5]。

在某些情况下,茂密的树木甚至在限定空间中扮演重要角色,静心斋中主景区的西北部的树木即是如此。因为此处的建筑比较稀疏,以致不能有效地形成界面,依靠其前面的树木则能补偿建筑的不足,而在限定空间中起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3]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4]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

植物造景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 篇6

1 公园园林植物造景的理念

1.1 植物品种的选择

在公园园林植物营造景观时, 多数以本土植物为主, 外地珍贵驯化后的品种作为辅助。因本土植物经过长期的生长, 已经适应当地的气候、土质等, 在适应性和抗性上特别高, 非常容易存活, 而且不会经常发生病虫害等。而相比本土植物, 外地珍贵驯化后的品种, 在上述的特点中明显不如本土植物, 所以用以辅助园林植物的造景, 既可以观赏枝叶, 又可以观赏树干。

1.2 生态原则是植物造景的根本

在城市公园植物造景中, 不顾植物的生长习性, 胡乱种植, 只为美观效果提高, 经常会发生植物不适应气候, 或与其他植物发生冲突, 进而导致植物死亡的现象, 这对日后植物的养护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浪费资金。在植物造景中, 应该考虑需种植的植物生长习性, 以及能否适应当地的气候等因素, 并且尽可能的发挥植物的生态效应, 既要注意乔木和灌木以及植被的搭配, 还要形成层次感和多样性, 但不能只图美观, 而至植物与死地, 这违背了生态法则, 因此植物造景中生态原则是其核心所在。

1.3 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就国内发达城市的园林发展趋势来看, 多呈现为自然化以及森林化和人文化, 而园林设计的中心思想就是人在自热暗中生活, 融入自然。这就使得综合性的公园在城市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比其他的街路绿化和绿地, 其创造的植物景观不单要满足人们的观赏, 还要起到分化空间、遮阴、挡风的效果。在植物的搭配方面, 保留植物自然状态, 尽量避免人工修剪过度或不修剪, 根据植物种类的不同, 实现规格、高度、密度各不相同的种植, 使得各种类植物可以实现共同生长, 并保持自然地形态, 使得人们在游览时, 感觉就像融入了自然当中。

2 公园园林植物造景在城市中的应用

2.1 提高景观效益

现在我国的城市中, 大多都是高楼林立、道路错综复杂、桥梁数不胜数, 而这些景象使得人们远离了自然, 并且过单调。而园林植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拥有着自然的特性美, 通过运用艺术手法, 将植物造景, 使得植物的自然美相结合, 从而形成让人流连往返的自然景观。而在城市中将公园绿地点缀在高楼、道路以及桥梁附近, 就可以使得建筑等设施拥有了生命一般活了过来, 丰富了城市的景观, 使得其更加的多彩。而植物随着四季变化, 在色彩和形态上都会发生变化, 更使得其成为了城市环境中独特的风景, 凭空增加了城市的美观和其魅力。

2.2 利用园林植物创造观赏性极高的风景

红花还需绿叶配, 往往公园中单独种植的树木, 都会因为附近的植物, 使得单独种植的树木格外引人注意, 例如白杨树其主干笔直, 将其单独种植, 附近配以松树, 因松树多显得曲虬苍劲, 会让人感觉白杨树有一种气宇轩昂的气势。而这些单独种植的树木往往成为了, 园林景观中的主体的一部分。

而有单独种植的树木, 就必然有着群居的植物, 将几棵树按照一定的图案方式搭配成树丛, 不光能显示出树木的群体美, 观赏面上也极大的扩大, 给人们的视觉带来强烈的冲击。例如将枫树以及银杏树等, 在秋季枝叶会产生变色现象的树木, 按照既定的图案种植, 不难形成“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景象。而群体中值得树木, 不单可以构成创造景观的一部分, 还能作为屏障来使用, 掩盖园林景观中的不足之处。但需要注意的是, 不同种类的树木在群体种植时, 要注意主次分明和层次感。

2.3 利用园林植物衬托公园建筑

植物的枝叶可以呈现一种不规则的自然曲线。在园林造景中经常会利用其枝叶的特点, 衬托出人工塑造的如假山、雕像等基础设施, 例如种植常绿树作为雕像的衬托物, 通过色彩的衬托, 强调该地域的空间, 让人们对该低于的雕像印象极其深刻。体型较大并且给人庄严的感觉的建筑物附近, 通常选用高干粗枝的树种, 显得该建筑物更加的严肃。

3 植物造景在城市园林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植物造景毕竟在国内, 出现以及发展的时间过短, 一些植物造景在园林应用中经常会出现问题, 例如色彩的搭配、形式与功能的不统一等等问题, 而这些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 也是日后园林植物造景长期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3.1 植物色彩搭配的问题

在植物造景时, 往往会忽视季节变化所带来的植物色相的变化, 甚至有些城市中的公园, 在树木的选择上, 将常绿树作为主体, 过分的强调“四季长春”, 这就使得该公园缺乏了季节性的美感, 色彩过于单调, 显得极不协调。总的来讲, 植物的搭配千篇一律, 显得极为呆板, 没有色彩的对比, 并且在层次感上太差, 最终导致公园无法体现出其独特的观赏效果, 说白了就是没有“个性”。

3.2 形式与功能的统一问题

上文提出过, 不能只是注重, 绿化的美观效果, 而忽略植物所需求的生长环境, 而这说白了就是植物形式与功能的不统一, 大多数公园植物造景时, 只注重形式, 也就是观赏效果, 却忽略了植物的功能问题, 例如在公园中种植大面积的观赏草坪, 这回事的植物难以发挥其应用的生态效应, 还会造成管理养护的不便, 增加了投入的资金, 最重要的是不方便游人的活动以及休息。举例说明, 有一种植物叫做蓝桉, 该植物在生长时, 不允许旁边存在任何植物, 这就需要在植物造景的时候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 不能因为美观, 使得两相犯冲的植物种植在一起。

3.3 过于重视绿化移植忽略的绿量

在大多数公园中, 基本都是成片的草坪, 用以观赏或是休息使用, 但却忽略了乔木以及灌木等植物的种植, 其实草坪的生态效益远远要小于乔木和灌木。根据相关的资料调查, 相同面积的灌木和乔木其绿色枝叶的数量是同等草坪的25-50倍之间, 这之间的差距极为惊人, 但在我国城市的公园造景设计中, 灌木和乔木的种植量却少的可怜。合理的种植植物, 对品种进行有效的搭配, 才能使得植物生态效益有效提高。

4 结束语

生态原则、艺术原则以及以人为本的原则, 都是城市公园植物造景的核心所在, 根据城市气候环境, 土质问题, 有针对性的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种植, 进而使得公园景观美化, 增加城市的魅力, 提高生态环境。植物造景在城市的应用中, 一定要切记季节的变化和层次感分明以及树木的主次明显。最终使得其具备丰富又多彩并且完整的观赏特色。

摘要:随着城市的开发建设, 导致了各个城市绿化面积的急剧减少, 而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 园林植物种植在各个城市中的面积也逐渐回升。园林植物在公园中主要发挥着景观以及生态和防护的效益。一座城市的园林面积直接的反映出该城市的面貌, 环保情况。城市公园植物造景现在已经成为发展中和发达城市公园建设中重要的缓解, 园林植物的景观营造也是园林绿化工作中的核心所在。

关键词:城市公园,园林植物,造景,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玉.植物造景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展望, 2014 (14) .

[2]洪施施.开放式城市公园景观安全性及其设计对策研究[J].科技与企业, 2014 (23) .

元大都遗址公园滨水植物造景调查 篇7

关键词:元大都遗址公园,植物,滨水植物造景

元大都遗址公园为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城墙自光明村至东北角楼全长9km, 宽超过100m, 横跨海淀和朝阳两大区。新中国建立以来, 在土城上种植大量树木, 保护了土城完整。但几十年来, 土城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被私搭乱建了许多房屋, 有的地段已夷为平地。2003年对土城遗址公园环境进行重新规划、整治, 使人文、环境、生态有了全方位的提高, 土城遗址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本次调查围绕元大都遗址公园海淀段展开, 海淀段又分为南北向和东西向两部分。本次重点调查公园海淀段滨水植物造景。

本次调查采用现场勘察、询问和sketchup建模绘图的方法。

2 公园南北向植物景观

元大都遗址公园南北向南起知春路, 北至学知路口, 沿小月河形成一条带状、开放性的休闲公共绿地, 起到保护元大都城墙遗址, 点缀扮靓学院路景观, 改善小月河的生态环境, 充当城市生态廊道的作用。南北向公园栽植常绿乔木有油松、白皮松、侧柏和圆柏4种, 落叶乔木15种, 落叶小乔木8种, 灌木18种, 地被植物8种以及草坪植物。植物造景以密林、疏林和草坪为主。其中油松纯种林与刺槐纯种林中油松和刺槐都是以行列式的方式进行栽植, 虽然景观较为单调, 但形成冠下较为开阔的空间, 如图1。

2.1 水面植物造景

河道内没有种植植物如图2, 附近大多数居民更加注重河内水质的好坏, 不希望在河道内种植植物, 他们认为:水泥河床不宜种植植物, 腐烂的水生植物会使水质变差, 有臭味。居民目前满足于小月河南北向的景观, 周边的绿带弥补了河道单调的景观。

2.2 临水植物造景

紧邻小月河的道路按一定株行距种植绦柳, 其生长势和树形都不是很理想, 绦柳之间丛状种植月季、蜀葵等低矮开花灌木。大多数居民建议在河道两侧多栽植大乔木, 在形成良好植物景观的同时起到遮荫作用。在靠近遗址一侧的道路部分被分成上下两条道路, 用斜坡连接, 在斜坡上种植毛地黄、二月兰等开花地被植物。在开花季节景观很好, 但花期很短, 全年景观不佳, 也不能起到阻隔的作用。

3 元大都遗址公园东西向植物景观

元大都遗址公园东西向西起学院路, 东至花园路, 小月河与公园融为一体, 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 起到保护城墙残垣的作用, 提供开放休闲空间场所, 是一条重要的城市流动性景观空间。公园植物景观利用带状绿地的优势, 大尺度、大空间、成片成带, 形成色彩变化的街景, 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同时这些植物景观又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赋予公园更多的文化品味。公园东西向常绿乔木6种, 落叶乔木12种, 落叶小乔木6种, 灌木22种, 地被8种, 以及7种水生植物。

3.1 水面植物造景

为丰富水面景观, 东西向采用了两种植物造景形式:利用水生植物创造湿地景观;利用岸边植物独特的树形, 植物群落的林冠线, 开花植物、彩叶植物的色彩配比在水中的倒影。流水潺潺、绿树茵茵的水面景观, 给遗址公园在遗址文化的氛围中增添了几分现代化的气息。

利用水生植物创造湿地景观。植物材料主要选用了挺水植物如表1, 在不破坏原有驳岸基础上, 设置了具有高差变化的“水池”, 既扩大了水面宽度, 使河道在宽窄上富有变化;又增加了挺水植物高低起伏的动感, 增强挺水植物与浮水植物的形态对比。但浮水植物材料只有睡莲, 并且数量较少。

利用岸边植物独特的树形, 植物群落的林冠线, 开花植物、彩叶植物的色彩配比在水中的倒影形成景观。挺水植物倒映在微波粼粼的水面上, 更加体现其群体美;岸边垂枝轻盈的绦柳、扇形叶的银杏、枝条弯拱的平枝栒子等株型独特的植物倒映在水面上, 宛如一幅幅植物水彩画;远处的植物群落倒映在水中, 将水面染成一片绿色, 弯弯曲曲的林冠线在水中开辟出一线蓝天, 景色宜人。如开花的月季与紫叶小檗在这一片绿意之中增添了几抹色彩。

3.2 临水植物造景

临近水面栽植的植物除在水面上形成美丽倒影外, 还使水面植物景观和岸上植物景观有一个很好的衔接和过渡。植物造景主要选择了经典搭配柳树与杏, 其他临水植物选择了国槐、银杏等高大乔木, 或迎春、月季等低矮灌木如表2, 确保视线可以开阔看到水面。

4 结论与探讨

元大都遗址公园是依附于小月河而建的带状公园, 其植物景观别具特色。因此, 本文通过对公园滨水植物造景进行调查, 得出结论:

4.1 水面植物造景

小月河是城市河道, 不改动河道的情况下, 在驳岸上修建水池并种植水生植物, 其中以挺水植物为主, 浮水植物为辅。调查发现挺水植物如芦苇、水葱、千屈菜等群体景观软化硬质驳岸, 但浮水植物过少只有睡莲, 建议选取其他浮水植物如荇菜、菱角等起点缀作用, 也可观赏个体美。“银波得月”景点处以水生植物为题材创造出湿地景观, 使河道富有变化景观效果良好。同时岸边植物独特树形、色彩配比、群落林冠线等在水面上的倒影形成独特、优美的植物景观效果。

4.2 临水植物造景

调查发现河道与道路之间种植低矮、枝条拱形的灌木如平枝子、迎春、连翘、金银花、沙地柏等使人视线较好可观赏到水面, 软化驳岸, 形成良好的临水植物景观。

参考文献

[1]檀馨.元土城遗址公园的设计[J].中国园林, 2003, (11) :16-18.

[2]俞孔坚.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东段) 国际竞赛获奖方案介绍[J].中国园林, 2003 (11) :14-16.

上一篇:医疗设备能耗下一篇:企业盈余管理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