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2024-05-21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精选12篇)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篇1

摘要:成都浣花溪公园是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所设计建造的半人工湿地公园。通过该公园的总体规划、功能分区、景观空间、小品导向牌、植物的设计研究与分析取得经验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学以致用。

关键词: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1 湿地公园的概念界定及生态旅游特点

1.1 湿地与湿地公园

“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 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 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这是一个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接收的湿地定义。目前对于湿地公园的定义还没有定论。在国内, 湿地公园的概念被众多的中国湿地学者和与之有关的行业对给予了界定。在通过阅览了全国各地种类湿地公园的相关定义, 我总结了界定的概念的要符合如下三个要求:

1.1.1 湿地景观在公园中发挥主体性生态作用

无论湿地是否是通过人工造就形成的或者是天然而成, 湿地特征都是认定是否为湿地公园最根本的特征所在。说到湿地公园必须要说的是, 它是象征着大自然的公园。所以公园中必许具备的是, 湿地面积应有一定面积比例, 要有典型特征、较高的美学价值、丰富生物种类、良好的生态系统。

1.1.2 以湿地保护为前提

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政府花费资金去建设和维护湿地公园, 目的就是想保护地球上有限的湿地资源。自然界中有些物种只能生存于湿地中, 我们在保护湿地的同时就是在保护着这些物种的, 而保护它们的同时也在保护地球的生态体统, 因为大自然间的食物链缺少任何一环节, 生态系统都将难以平衡。

1.1.3 具有观赏游憩、科普教育、科学研究等功能

原生态的特色是湿地公园想相较于普通公园的最大区别。湿地公园也是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 人们见识到湿地的美丽之后, 会对湿地产生的喜好, 自然而然的也就会想去永远的留住这一美好。其次, 湿地公园对于科研人员也是研究、探索的重要场所。

1.2 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特点

1.2.1 保护性

以保护为建立的前提是湿地公园建立之基本, 自然共享与文化传播是建设湿地公园之内容。生态旅游显而易见以自然环境为主体, 但是有关于湿地的自然环境可能并非100%自然环境。据调查世界上仅有很少一部分的湿地完全未被侵扰, 大部分的名为自然环境的湿地多少有些人工的加入, 遗憾同时, 各地独特的湿地文化也就应运而生了。生态旅游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 呼吁人们在旅游的同时学会保护自然、保护资源、保护文化。

1.2.2 参与性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脚步不断加速, 短距离出游成了工作繁忙的上班族空闲时候的首选, 成都湿地公园给城市中的居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休闲去处, 给人们一次亲自参与体验大自然赋予我们湿地公园的自然美。我们在自然的基础上加上了一些传统的人工建设, 同时又让人们体会到伟大中华名族的文化美。

1.2.3 专业性

专业性是成都浣花溪公园有别于其他旅游公园最大的特征。就技术方面和科学文化方面两点来说, 我们以以保护湿地旅游资源和环境为首要, 将高水平的技术策略运用到公园的设施、项目、路线、服务、设计和管理中, 同时我们让游客在心理层面上感受到大自然和当地文化的一种契合, 达到生理和心里的两种体验。

1.2.4 教育性

环境教育也是建立湿地公园具有的重要功能之一。旅游者们通过对大自然美景的亲眼所见, 从而产生留住美景的意识, 无形中让人们抑制自己可能将要有的破坏的行为。从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不但丰富了自己的湿地科学知识、增强了道德责任感, 还将地球的美景留给我们的子子孙孙。

1.2.5 责任性

当我们享受生态旅游的同时也是需要对大自然负责任的, 游者在旅游时应该思考, 自己是否或者曾经对游览的景区环境造成过负面影响或者伤害?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在对生态旅游的定义是:“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负责的旅游和观光行为”。中国学者认为:“生态旅游是在自然环境中, 对生态和文化有着特别的感受并负有责任感的一种旅游活动”。希望通过对湿地公园的游览, 当美景所陶醉后, 也能增强我们对地球资源的保护意识。

2 成都浣花溪公园总体规划

浣花溪公园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 公园占地369200m2, 北接杜甫草堂, 东连四川省博物馆, 于2003年建成, 建设总投资1.2亿元, 属于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 是成都市迄今最大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浣花溪公园分为万树园、梅园、白鹭园三大园为主要布局, 其中包括南门湿地湖———白鹭湖, 园内人工湖——沧浪湖, 四个休闲广场, 以及多样丰富的植物布置构成了成都市唯一一个五星级公园。通常像这种大型的公园以限制了周边建筑的高度以保证公园内部的景观视线.这样也可以形成很好的城市天际线, 与城市肌理相通相融, 作为设计师当我们在设计中, 我们不能仅仅的就设计一座公园这么简单。而要紧密结合城市的肌理和交通分布来设计, 所以要做好一个设计, 一个该从更高的高度, 放在大环境里去体会。

2.1 功能分区

浣花溪公园分为三大主题园区:

湿地主题———白鹭洲是人工打造的湿地景观。虽然不具备天然的环境但它在景观构景上都模仿了天然湿地形态。

人文主题———沧浪湖, 以大范围视线的湖泊进行心理和视线的对比, 形成开阔的空间, 符合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 先抑后扬的效果。到杜甫草堂门前的影壁开始, 一路通向南方的一条轴线, 就是诗歌大道。历史的传承、现状的维系、未来的发展, 如何在三者之间保持平衡, 这里开始人们可以慢慢感受川蜀文化, 杜甫等多位诗人的雕像和环境小品, 营造诗歌意境。

山水主题———万树山。人工挖出来的湖刚好可以堆积成山, 典型的填湖造山。在靠近南大门的风向, 集中设置了老年活动区、儿童活动区、网球场、包括一些广场, 方便从公园南大门附近居住的居民休闲娱乐活动。

2.2 景观空间

浣花溪公园景观空间丰富多彩, 以中国传统精华———中国诗歌为主线, 围绕这一传统高雅的主题来布置设计整个公园给了浣花溪以灵魂, 又以古代诗人的名言佳句让后人领会生命的真谛。同时运用一些雕塑, 小品穿插其中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在诗歌广场上可以看见一些中老年朋友以书法诗歌会友以水为墨以地为卷谱写着生命的诗歌与公园文化特色交相呼应更烘托出成都地区的文化人文特色。该中心共建有八个主题景点:一、标志性视觉符号, 二、诗歌大道, 三、“诗之韵”诗歌典故, 四、“诗之韵”诗歌意境, 五、新诗小径, 六、浣花流韵, 七、游客诗墙, 八、诗圣长廊。除“诗圣长廊”外, 其余的主题景点均位于浣花溪公园内。

2.3 小品, 公共设施及导向牌

浣花溪公园导向牌及小品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它不仅只是给人以提示指引方向而是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人们为人处事的道理, 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 教诲人们崇善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的态度, 我认为是非常有意义而且是非常好的一种设计理念, 在小品的设计上设计师也没忘记这一点让人们感受到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人生哲理。比如说陶渊明的一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我们感悟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在导向牌的设计上大多采用木质和天然石材这也是为了烘托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2.4 植物和水景岸

整个浣花溪滨水湿地公园被乔木、灌木、花灌木、地被、水生植物等绿色植物所环绕, 并且我们在公园的景观植物生态群落体系设计方面做出了重点展示。公园的岸边栽有菖蒲、芦苇, 让人脑中浮一种曲径通幽的诗意感觉, 同时这种设计也让湿地与岸上的景色形成一种巧妙的融合。但事事无完美, 浣花溪公园也有让人遗憾之处, 由于布置过程中缺乏一些湿地的专业知识, 导致整个过度过程中的风景缺乏了一些美感。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 城市空气的重度污染, 人们越来越需要一个高质量的休闲环境, 能够放松身心, 净化心灵的湿地公园。所以对于设计师来说除了要具有扎实的技术水平之外还要掌握专业的知识文化内涵。湿地公园的建设宗旨是符合“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科学地合理地利用湿地资源, 为人民提供游憩的场所, 享受自然”。在湿地公园的设计与建设中, 保护与开发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 两者缺一不可。我们必须要站在长远地可持续发展地角度, 把握两者的对立与平衡的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设计和建设出我们想要的湿地公园, 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方躬勇.自然保护区旅游规划初步研究[D].长沙:中南林学院, 2003.

[2]陈克林.湿地公园建设管理问题的探讨[J].湿地科学, 2005 (4) :299-301.

[3]龙鹏飞, 潘远智.成都浣花溪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设计探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8, 2.

[4]叶顶英, 刘光强.城市滨水植物景观营造现状与分析:以成都浣花溪公园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03, 09.

[5]谢佳.环境空间机能与景观构成研究:以浣花溪为例子展开的城市公园绿地研究[J].大家, 2009, 06, 07.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篇2

湿地是生命的摇篮、自然之“肾”、水禽舒适的乐园、物种的基因库、粮食和原料之乡、暂时储水和舒缓洪水的宝地,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独特的和多功能的生态系统。本方案将原有的自然形态和景观要素作为湿地的特色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整个规划设计在恢复、利用、保护这些景观要素的基础上,以不破坏原有生态系统为出发点,以展现农村田园风光为主题,进一步打造融保护、科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园。

一、项目定位、设计指导思想

该项目基本定位:休闲、旅游、文化。本设计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自然优先原则为出发点,并在尽量不破坏湿地资源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和生态旅游、生态环境、教育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使黄河景观湿地具有主题性、自然性、生态性等特点。

1、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具有保持水土、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健康地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地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地重要基础。在湿地公园建设中,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地原则。

2、坚持最小干预原则

三江口湿地历经了上千年地发展,是湿地生态体系与人类渔耕、农耕文化交合演替而形成,具有非常突出地独特性,在湿地公园建设中应尊重这一特性,尊重湿地自然生态地演替过程,尊重人类在三江口湿地上千年地渔耕文化、农耕文化地历史沉淀,在建设中应对湿地地原生形态尽量保护与恢复、坚持最晓干预地原则。

设计指导思想

1、整体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2、在保护中分阶段开发的原则;

3、恢复沙枣林区,尽可能扩大红柳林片区的原则;

4、强调生态注重湿地景观区域原始的生态功能,体现河流景观、地质地貌生态群落的多样性,做到保护与开发、整治与利用的有机结合。

5、突显黄河景观湿地万亩红柳的特色景观,以独特的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和自然风光相结合,营造湿地景观区的深厚文化内涵。

6、突出主题,以保护自然景观、生态旅游为核心,兼有文化旅游等多功能,创造一个富有个性、生态系统完整、旅游功能完善的景观湿地区。

二、景观规划内容

我们将黄河景观湿地定位于生命之岛,一个自然自己自由的原生态栖息场所。岛是一个原生态场所,拥有自成体系的生态平衡系统和生物链,拥有繁茂的自然植被和特色的地貌文化,是黄河景观湿地设计的主题。

黄河景观湿地总体布局从设计构思出发,拓展了传统天然合一的理念,挖掘地方特色,展现岛、水、树林的主题,以自然景色为景观湿地的主调,将原有的山体地形、水系、树林加以保护、改造、整合、通过不同的手法展现岛、水、树林的概念,将整个环境融入到黄河的大背景中,表达出对岛、水、树林的追求,设计中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岛与水的融合,创造出了富于趣味的空间;利用移步换景的手法,以不同高差的观赏点和多条观景视线轴的设置,依据疏密有致的原则布置景观,使整个湿地景观的流线更富趣味。

1、功能结构 根据场地特色、使用者活动内容、周边环境及对外交通等情况,规划提出兴建一个黄河码头,两个滨河广场,三条景观轴,六个新区入口广场的功能结构。

一个黄河码头

在位于黄河排水渠入河口处规划兴建一个黄河码头。通过这个码头将黄河北岸的自然山、水、树林等景观环境引入到景观区内,成为整个景区的大背景。同时黄河码头也是黄河景观湿地景观区内少数的几个永久性建筑之一。

两个滨河广场

两个滨河广场即纬一路滨河广场和纬四路滨河广场。其中纬一路滨河广场是整个黄河景观湿地的休闲、集会区。黄河景观湿地内的大部分硬质铺地都集中在这个区。而纬四路滨河广场即为纬四路入口广场,是一个休闲小广场。

三条景观轴

三条景观轴即是一零九国道、自然水系、排水渠。

六个新区入口广场

六个新区入口广场即是在根据对景原则的基础上,为了使黄河景观湿地与惠农新区之间的有机联系在新区东西走向的六条主路尽头相应位置处设计六个入口广场在延续了新区城市机理的同时,为游人提供了休闲娱乐的良好空间。

2、景观和空间格局

本规划的景观格局和空间格局可以概括为以直线形和弧线形景观轴贯穿起来的空间系列。

3、景观视觉分析

内部视觉体验的多样性

景观轴同时也是视线廊道。空间的闭合与开放,场景的不同,动静的不同等都给人以丰富的视觉享受。

借景和框景

远处城市建筑群会成为湿地的借景和对景,而主要园路则成为一个景框,从而和水体形成一系列的观景平台,透过主要园路,可以远远地看到黄河,从而将黄河景观引入湿地。此外在综合活动区内规划的城市观景林带也极大地强化了这种关系。

4、道路系统规划

道路系统

曲线形景观路:为了保护黄河景观湿地内的红柳林等自然树木和植被,湿地内道路的设计是在利用原有地块分割区和现有道路的前提下形成的自由型道路系统。规划路宽度以2米为主。湿地内的主路,自由舒展,连接和贯穿各功能区和多个景观节点。在部分地段做成堤、桥。方便游人快速抵达各景区和景点。路面铺装较为独特。次要线路:宽为均在1

.2米左右,从主要园路里分出来,绕至各景点,可以从一景点走至另一景点。在连接中有水便以栈桥的形式来完成。

5、对外交通和内部游览分析 本规划根据人流来向分析,将入口分成主入口、次入口和一般入口,通过地形变化、植物种植和水体分隔等来阻止游人随意湿地。

6、水系格局

分为自然式水体和人工水体。采用自然式堤岸,沿岸水草丛生,形成生态型的湿地景观。此外在某些广场等分别设计了小型的人工水景。

7、竖向规划:

尽可能减少土方工程量并保持场地内的土方填挖平衡。在地形处理上注意用地形变化来围合空间。

三、规划设计目标、理念

1、在本规划中我们通过对黄河畔现状的考察研究,提出新建可延续惠农城市文脉的生态景观湿地。进而确定黄河湿地的主导规划目标,打造石嘴山黄河文化生态景观廊,借以传达丰厚的黄河文化底蕴,展示石嘴山地区特色,为人们提供可观赏生态湿地景观的公共活动空间。

2、开启黄河休闲娱乐天堂,遵循城市总体规划对黄河岸边用地功能划分的原则在防洪设施的前提下大范围治理水系,恢复其活力,结合黄河湿地原有现状植物植被,为人们创造出多层次舒适怡人的滨水空间。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篇3

关键词:湿地公园;问题;对策;广东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5)02-0000-00

收稿日期:2014-11-17

修回日期:2014-12-23

Abstract:Having understood the extant questions of 14 state-level, provincial level wetland parks in Guangdong,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about functions division,the typical wetland landscape type construction,humanistic elements integration,drainage water circulation,wildlife habitat construction,ecological corridor protection and control,in order to guide the construction of wetland park design and specification.

Key words:Wetland Park; Existing Problem; Countermeasure; Guangdong

1.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开始重视湿地保护,湿地公园建设方兴未艾。由于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等理论尚不成熟,导致在湿地公园规划建设中出现了如下问题:1)湿地公园湿地景观类型不典型,景观同质化较明显;2)过于追求美学观赏价值,不重视甚至忽略生态服务功能;3)湿地公园人文内涵体现不足;4)湿地公园水系内外循环顺畅性较差;5)野生动物多样性和栖息地保护不力;6)湿地公园游客环境容量与公众湿地游览诉求之间的矛盾较突出。本文以现存问题为导向探讨湿地公园的设计对策。

2.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现存的主要问题

2.1湿地公园景观类型不典型,景观同质化较明显

典型湿地景观是指区别于其他湿地的风貌特征,依托湿地原生生态系统固有的异质性和多样性而形成的具有地域性与代表性的景观[1]。湿地公园内已有的地域代表性湿地景观或当地的地域性典型湿地景观(需恢复)一般构成主体景观[2],在湿地公园中占主体(表1)。

目前,国内湿地公园基本按照《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3]《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4]进行功能区划分,且由于部分规划建设者对湿地公园功能的认识较差,往往以休闲游憩相容性湿地景观主导湿地公园景观,导致了各湿地公园功能区布局雷同及景观同质化。

湿地公园景区建设基本上以湿地生态旅游作为其发展模式。由于规划建设者对湿地公园拟应营造出的典型湿地景观的认识不足,在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大多结合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形成简单的“湖泊游、水乡游、湿地观鸟、休闲垂钓”等主题,各湿地公园主题特色定位不鲜明,导致湿地景观类型不具备典型性,景观同质化较明显。如广东肇庆星湖国家湿地公园以湖泊、滩涂芦苇、湿地水禽、湿地植物为主体景观开展生态旅游;广东万绿湖国家公园以湿地观光、湿地体验休闲、湿地文化游特色景观游为主体,大力开展湿地生态旅游;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一期示范区依托果林湿地,整合资源,形成岭南水乡生态旅游区。如果湿地景观类型不具备典型性,湿地公园的存在意义将受到质疑。

2.2过于追求美学观赏价值,不重视甚至忽略生态服务功能

湿地公园的主要功能为生态服务、休闲游憩、科普教育,部分城市湿地公园具有应急避险功能。

经对广东的案例研究分析,湿地公园功能体现有两种倾向:1)部分湿地公园休闲游憩、科普教育以及应急避险区域过于追求景观美学价值,不重视其生态服务功能;2)在湿地公园全园中均追求景观美学价值,忽略其生态服务功能(表2)。

2.3湿地公园人文内涵体现不足

在湿地公园设计和建设中,人文内涵的意义是进一步强化湿地公园的主题和特色,更为完整地体现湿地公园地域性特点。归纳总结广东14个已建的国家级、省级湿地公园规划的人文内涵,得出广东典型湿地人文内涵元素主要有:1)岭南水乡文化(含岭南建筑);2)桑基鱼塘文化;3)渔农文化(含疍家文化);4)龙舟文化5)客家文化;6)宗教文化等,详见表3。然而通过调研分析广东湿地公园现状,湿地公园人文内涵主要存在三个方面问题:1)人文内涵的设计主题存在缺陷;2)湿地公园主题与人文元素不匹配,主要体现为湿地公园设计元素的选择与运用趋同,包括植物选择与配置、建筑小品模式与装饰材料的趋同性;3)湿地公园人文内涵展示空间过于分散,不能很好地与科普宣教区等功能区相结合。

2.4湿地公园水系内外循环顺畅性较差

“水”是湿地公园中最为活跃的物质形态,也是最为重要的生态流。水体的内外循环,对湿地生态系统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起着关键性甚至控制性作用。保障水系的内外循环的顺畅性是湿地公园设计和建设重要的一环,其模式见图1。

在湿地公园的水系规划建设中,多重视内循环而欠缺考虑外循环。只有水系内外循环顺畅流动,湿地生态系统才是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才能保证湿地公园的自然生态过程,从而实现湿地生态功能和生态过程。

2.5野生动物多样性和栖息地保护不力

nlc202309032044

湿地是鱼类、鸟类(含水鸟、林栖鸟)、两栖类、爬行类、兽类(小型兽类)和昆虫等动物的重要栖息地,是湿地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生物成分(图2)。野生动物多样性和栖息地保护不力具体表现在:1)湿地野生动物类群不完整,忽视动物栖息地的面积占比及其空间分布不合理;2)不重视野生动物适宜栖息环境的构建(包含安全缓冲空间的营建等);3)忽视对野生动物生活习性的考虑,如驳岸湿地水体深浅程度设计不合理、水体驳岸过于人工化及坡度过大、动物食源植物覆盖度不足等问题;4)野生动物栖息地周边噪声和光污染等较为严重。上述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野生动物的栖息和繁衍。

2.6游客环境容量与公众湿地游览诉求之间的矛盾较突出

一方面由于湿地公园中湿地景观(多为水体)占公园主体,可游览区域较少;另一方面湿地的生态脆弱性导致其主要功能以生态保护为主体,在湿地公园规划建设中多数区域划定为限制游览区和禁止游览区,可游览区域进一步减少。由于湿地特殊的生态条件因素,其有限的环境容量并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湿地旅游需求(图3)。

3.应对措施探讨

3.1建设典型湿地景观类型,构建完整湿地生态系统和地域性生物多样性

面对湿地公园设计建设存在的问题,首先要营造尽可能多的湿地景观类型,为构建完整湿地生态系统奠定基础,最终实现地域性湿地生物多样性(图4),具体对策如下:

1)保护以湿地水体、滩涂、沼泽为主的湿地景观类型,并保证湿地景观类型的完整性;

2)形成以湿生植物为主、中生植物为辅的多样性群落类型,营造适宜生物多样性发展的生态空间,为野生动物提供丰富的食源植物及栖息地环境;

3)保持湿地(尤其是城市湿地)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连续性;保证湿地生物生态廊道的畅通以及各生态流的畅通性;营建及保护野生动物的避难场所;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3.2构建与湿地公园功能相适应的功能分区

由于湿地公园主体功能存在差异,自然湿地公园与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区划分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根据《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3],自然湿地公园的保育区与恢复重建区的面积占比应该尽量大,以为野生动物提供足够的适宜栖息地环境。城市湿地公园,可参考《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4],规划建设要点有:1)合理利用区(游憩游览区)面积占比可适当提高,以为城市居民提供足够的休闲游览空间;2)在不影响湿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将部分区域提高环境容量,如提高陆域湿地面积、营造花园或森林湿地、营建微缩湿地展示园等,以期最大限度地提升湿地功能和景观(美化)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游客需求与环境容量的矛盾(表4)。

3.3表现地域性典型湿地景观,在休闲游憩区融入人文景观内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湿地沉淀了土著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宗教信仰。对湿地公园的设计建设中融入人文景观、演绎人文内涵、强化公园主题,是湿地公园设计建设者的使命和责任。具体可通过以下5点进行体现:1)通过历史文化的挖掘、风俗民情的演绎,从湿地的历史变迁、遗存的诗词歌赋和文化遗迹等方面对湿地公园人文主题进行提炼总结;2)运用图腾、雕刻等景观元素强化湿地人文主题,如广东的湿地公园,可运用岭南水乡聚落文化、龙舟文化、桑基鱼塘文化等元素来加强人文景观内涵;3)通过对各景观元素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形成一个整体的人文景观体系;4)重视地域性乡土湿地植物群落的营建;5)运用当地材料以及保留本土建筑风貌,尊重地方特有的民俗、民情等非物质文化,如在湿地公园内规划相应节庆日,配设庆祝表演场所等。湿地公园地域性典型湿地景观人文景观内涵体现详见表5。

3.4强化水系循环,保持稳定的水量与洁净的水质

水是形成湿地的基础要素,充足的水资源和稳定的水量是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平衡的基础,良好的水质是湿地发挥功能的必要条件。对于湿地公园内的水系循环的构建主要有以下6个措施:

1)保障区内水系与周边主水体形成完整的内外水系循环体系,并合理科学地设计入水口和出水口位置、规模及循环周期;

2)形成一定规模的集水面,控制水体最低水位线,保证湿地生态需水量;

3)水体平面形态应尽量依地形与功能而定,做到灵活有致,避免出现死水面;

4)水系岸线应趋于自然状态并尽量保持软质河岸,适当放缓水岸坡度;

5)建设用地须沿主水系岸线退让足够距离,为野生动物构建适宜栖息地与缓冲空间,并达到保持水土的目的;

6)环主水体设置截污管线,防止生活污水等进入自然水系,使自然水系的水体达到国家地面水质量Ⅰ-Ⅲ类水质标准排放。

3.5湿地野生动物栖息地营建

湿地主要野生动物类群有:鱼类、鸟类(含水鸟、林栖鸟)、两栖类、爬行类、兽类(小型兽类)、昆虫以及底栖动物。湿地动物是湿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野生动物恢复的要点是栖息地的保护与营建。

湿地公园内多样性的景观和异质的生境,是野生动物(尤其是水鸟)栖息和繁衍的关键要素[5],水鸟栖息地的营建可通过营造离岛、滩涂沼泽、调节水位水量、恢复湿地水生植被等措施,以增加鸟禽种群和数量。由于鸟类活动性较强,且广东作为我国重要的候鸟中转站和停歇地,其湿地公园建设与设计要先确定吸引及恢复的目标物种,同时应考虑适宜候鸟觅食地栖息地的营造。在规划区构建以滩涂、沼泽、出入水口、湿地森林等为主体的觅食地;建设“鸟类栖息地保护区”,禁止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和干扰(图5)。

3.6降低周边声环境和光环境对湿地公园的影响

针对周边声环境和光环境对湿地公园的影响,具体应对策略有:

1)加强湿地公园周边的植被种植工作,临近建设用地的区域设置以垂直郁闭为结构的生态防护隔离林带;以小山丘形式阻隔公园边界,尽量减少因车辆运行带来的声污染以及周边照明设施带来的光污染(图6)。

2)在各功能区间,尤其是动物栖息地外围要以水道隔离,且水体周边设置隔离林,以阻隔各功能区间的声污染与光污染。

3)湿地生态保育区(含动物栖息地)内绝对禁止设置照明措施,为野生动物营造静夜环境。

4)区内应尽量少建设道路尤其是机动车道,减少人为干扰。

3.7保护与管控生态廊道

湿地公园内生态廊道可保持湿地基底的畅通性,充分发挥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湿地公园内一般具有三种生态廊道:水系廊道、动物迁徙绿廊以及道路廊道,具体构建要点见表6。

4.结语

湿地公园的建设是湿地保护和保育理论与实践的结果,虽然目前部分城市湿地公园设计较具随意性,但是相信随着规划建设者对湿地公园现存问题的认识加深,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必将更合理与规范。

参考文献

[1] 张蕾,郑捷,李毅,等.城市湿地公园典型景观营造[J].风景园林.2012(增01):30-34 .

[2] 黄金玲.对《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几个基本问题的解读.规划师[J].2007(3):87-89.

[3] 中国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国家湿地公园导则[Z]. 林湿综字[2010]7号.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Z].城建[2005]97号.

[5] 成玉宁,袁旸洋,成实.人工引导下的湿地公园生态修复[J].中国园林.2014(4):5-10.

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篇4

1 我国湿地景观现状

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观念的革新, 使人们逐渐认识到湿地景观设计重要性。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了对湿地的整治和开发, 并取得了相应的效果。但是部分城市不注重结合城市的整体布局对湿地公园景观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 仅仅将其作为吸引人们旅游和消费的时尚标签。设计人员对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认识也仅限于池塘的开挖和植物的栽种, 严重影响了湿地公园的整体建设效果, 使其与湿地保护和生态湿地景观设计理念存在较大冲突。部分城市自然景观匮乏, 不断兴建人工湿地公园, 但是人工湿地公园的局限性, 决定了其并不能够从根本上满足生态城市的建设诉求[1]。

2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功能

2. 1 生态功能

相较于普通城市公园, 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更加复杂和脆弱, 注重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进行保护, 进而从根本上体现湿地公园所特有的科普教育内容和自然文化属性。生态功能是城市湿地公园的基本功能诉求, 其能够蓄洪防旱、净化污水、对城市区域气候进行调节、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地, 实现景观和生物的多样性, 进而从根本上促进城市区域生态平衡。

2. 2 休憩功能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 其与城市绿地系统整体规划相匹配, 并且具备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其包含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娱乐等要素。城市湿地公园从属于城市公园, 其能够满足市民的休闲和娱乐需求。政府和相关负责人注重将人文景观纳入湿地公园规划和建设中, 确保其生态系统的平衡, 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休憩环境[2]。

2. 3 教育功能

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公共绿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能够改善人们的日常居住环境,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城市湿地公园的独特自然环境特性具有教育功能, 通过人与动植物的和谐相处, 对自然景观进行和谐构建。同时, 湿地公园以其独特的天然优势吸纳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为科研提供了相应的基础, 也能够借助其进行生态教育, 以营造良好的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教育氛围。

3 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3. 1 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是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首要前提。以江西省东乡县千子湖生态湿地公园为例, 设计师结合景观状况和功能诉求将其划分为四个区域: ( 1) 湿地生态保育核心区。该湿地公园以湖面为核心区, 种植特色植物。在湖中央和四周设置生态湿地岛, 为水生物和候鸟等提供栖息场所, 并对栖息地进行封闭, 避免生态系统受到外部因素干扰。 ( 2) 湿地科普教育区。该区域内有湿地植物认知园、自然探索体验园、芦苇荡、观鸟塔和湿地研究教育中心等。体现湿地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自然景观, 让游客对湿地生态体系和文化进行认识和了解。 ( 3) 生态观光体验区。其主要为游客提供生态体验场所。包括生态农庄、烧烤庄园、农田景观和蔬果采摘园等。其通过最大程度发挥生态湿地公园的景观价值和文化属性, 以丰富生态湿地公园的整体价值。 ( 4) 滨水会所区。滨水会所区设置在离公园入口比较近的地方。该区域内基础设施齐全, 包括生态停车场、滨湖会所、露天休息卡座、亲水休息台阶和接待中心等。为游客提供休闲场所, 使其得到身心的放松[3]。

3. 2 道路系统设计

该湿地公园设置了两个出入口和停车场, 其道路交通系统包括主干道、次干道、游步道和水上交通。道路材料选择和交通工具都以环保性为主, 避免对生态湿地公园系统的破坏和干扰。在该湿地公园设计过程中, 设计师将主干道控制在3m, 采用柏油路形式, 在其单侧设置高杆灯, 高杆灯高度为6 - 8m, 双侧设置自然排水沟。次干道为2m柏油路, 并在道路两旁放置观光座椅, 满足游客的休憩需要, 道路两侧设置自然排水沟。游步道用砾石或者石板进行铺设, 将宽度控制在1m左右, 并设置照明灯, 为游客提供漫步休闲场所。而水上交通采用木栈道和游船两种形式, 既达到了返归自然的效果, 又能够让人们在湖面上观光美景。

3. 3 植物设计

植物设计对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生态湿地公园植物设计既要注重植物种类的多样化, 又要重视乡土植物的应用, 以提升整体设计美感。设计师要将区域性植物种群应用到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 确保植物多样性和生态景观设计的层次性; 结合景观的多样化诉求, 注重不同类型植物的配置, 为鸟类和动植物营造一个完善的栖息场所; 对乔灌木和湿生植物等具有湿地特色的植物进行种植。设计师要对生态湿地公园具体情况进行明确的认识, 进而选择与其匹配度比较高的乡土植物和水生植物。

3. 4 水系设计

水系设计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效果, 并改善湿地公园整体环境。水系设计涵盖水环境整治和驳岸设计两个方面的内容。相关负责人在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中, 要对其水环境进行保护, 建设自然式生态效能沉淀池, 对水体进行过滤, 最大程度降低水体污染, 改善水质。同时, 避免湿地公园养护过程中, 化肥和农药对水体造成污染。驳岸设计包括三种类型: 自然生态驳岸、硬质驳岸和可变驳岸。设计人员要结合具体水系设计诉求, 对驳岸类型进行合理规划和选择[4]。

4 结语

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师要对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和景观效应进行综合考虑。同时, 也要结合地域要素和景观要素, 最大程度提升城市生态湿地公园的整体设计效果, 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从根本上推进生态化进程的加快和良好城市格局的构建。

摘要: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公园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改善城市环境, 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休憩娱乐场所, 也能够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期许。湿地公园空间设计要注重湿地保护、开发和利用之间的平衡性, 进而达到良好的设计效果。笔者着重对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进行阐述, 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洋, 王树栋.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调查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3 (02) :50-53.

[2]陶冶, 车代弟.哈尔滨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 (07) :102-105.

[3]罗鸣欢.论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之生态理念的实现[J].中外建筑, 2015 (06) :103-105.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0 篇5

关于印发《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的通知

建城[2005]97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园林(绿化)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解放军总后勤部营房部:

为指导各地做好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工作,我部制定了《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技术导则(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工作中遵照执行。执行中的问题,请及时告我部城市建设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五年六月二十四日

[编辑本段]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

为了更好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城市湿地,规范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特制定本导则。

[编辑本段] 第一章 总则

1.1 编制依据

1.1.1 《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

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1.4 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

1.1.5 国务院《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1.1.6 建设部《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

1.1.7 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1.1.8 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1.2 指导思想

根据各地区人口、资源、生态和环境的特点,以维护城市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城市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本出发点,坚持“全面保护、生态优先、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在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1.3 基本原则

1.3.1 遵循与湿地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与国际有关规定相一致;

1.3.2 维护城市湿地生物多样性及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对于人为干扰而遭到破坏的城市湿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其恢复与修复工作;

1.3.3 坚持城市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应在全面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适度开展科研、科普及游览活动,发挥城市湿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3.4 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和湿地保护现状,坚持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原则。

1.4 规划目标

全面加强城市湿地保护,维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城市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休闲游乐等方面所具有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有效地遏制城市建设中对湿地的不合理利用现象,保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编辑本段] 第二章 基本概念

2.1 湿地的定义

本导则采用《湿地公约》关于湿地的定义,即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2.2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的、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

2.3 城市湿地公园与其它水景公园的区别,在于湿地公园强调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的保护和展示,突出了湿地所特有的科普教育内容和自然文化属性。

2.4 城市湿地公园与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区别,在于湿地公园强调了利用湿地开展生态保护和科普活动的教育功能,以及充分利用湿地的景观价值和文化属性丰富居民休闲游乐活动的社会功能。

[编辑本段] 第三章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应遵循系统保护、合理利用与协调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在系统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发挥环境效益的同时,合理利用城市湿地具有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在美化城市环境中的作用。

3.1 系统保护的原则

3.1.1 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为各种湿地生物的生存提供最大的生息空间;营造适宜生物多样性发展的环境空间,对生境的改变应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围;提高城市湿地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并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造成灾害。

3.1.2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连贯性:保持城市湿地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连续性;保证湿地生物生态廊道的畅通,确保动物的避难场所;避免人工设施的大范围覆盖;确保湿地的透水性,寻求有机物的良性循环。

3.1.3 保护湿地环境的完整性:保持湿地水域环境和陆域环境的完整性,避免湿地环境的过度分割而造成的环境退化;保护湿地生态的循环体系和缓冲保护地带,避免城市发展对湿地环境的过度干扰。

3.1.4 保持湿地资源的稳定性:保持湿地水体、生物、矿物等各种资源的平衡与稳定,避免各种资源的贫瘠化,确保城市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3.2 合理利用的原则

3.2.1 合理利用湿地动植物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

3.2.1 合理利用湿地提供的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

3.2.3 合理利用湿地开展休闲与游览;

3.2.4 合理利用湿地开展科研与科普活动。

3.3 协调建设原则

3.3.1 城市湿地公园的整体风貌与湿地特征相协调,体现自然野趣;

3.3.2 建筑风格应与城市湿地公园的整体风貌相协调,体现地域特征;

3.3.3 公园建设优先采用有利于保护湿地环境的生态化材料和工艺;

3.3.4 严格限定湿地公园中各类管理服务设施的数量、规模与位置。

[编辑本段] 第四章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程序

4.1 编制规划设计任务书

4.2 界定规划边界与范围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范围的确定应根据地形地貌、水系、林地等因素综合确定,应尽可能的以水域为核心,将区域内影响湿地生态系统连续性和完整性的各种用地都纳入规划范围,特别是湿地周边的林地、草地、溪流、水体等。

城市湿地公园边界线的确定应以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与周边环境的连通性为原则,应尽量减轻城市建筑、道路等人为因素对湿地的不良影响,提倡在湿地周边增加植被缓冲地带,为更多的生物提供生息的空间。

为了充分发挥湿地的综合效益,城市湿地公园应具有一定的规模,一般不应小于20公顷。

4.3 基础资料调研与分析

基础资料调研在一般性城市公园规划设计调研内容的基础上,应着重于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土壤类型、气候条件、水资源总量、动植物资源等自然状况,城市经济与人口发展、土地利用、科研能力、管理水平等社会状况,以及湿地的演替、水体水质、污染物来源等环境状况方面。

4.4 规划论证

在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应组织风景园林、生态、湿地、生物等方面的专家针对进行规划设计成果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进行评审论证工作。

4.5 设计程序

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工作,应在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4.5.1 方案设计

4.5.2 初步设计

4.5.3 施工图设计

[编辑本段] 第五章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内容

5.1 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根据湿地区域的自然资源、经济社会条件和湿地公园用地的现状,确定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划定公园范围和功能分区,确定保护对象与保护措施,测定环境容量和游人容量,规划游览方式、游览路线和科普、游览活动内容,确定管理、服务和科学工作设施规模等内容。提出湿地保护与功能的恢复和增强、科研工作与科普教育、湿地管理与机构建设等方面的措施和建议。

对于有可能对湿地以及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干扰、甚至破坏的城市建设项目,应提交湿地环境影响专题分析报告。

5.2 规划功能分区与基本保护要求

城市湿地公园一般应包括重点保护区、湿地展示区、游览活动区和管理服务区等区域。

5.2.1 重点保护区

针对重要湿地,或湿地生态系统较为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应设置重点保护区。在重点保护区内,可以针对珍稀物种的繁殖地及原产地应设置禁入区,针对候鸟及繁殖期的鸟类活动区应设立临时性的禁入区。此外,考虑生物的生息空间及活动范围,应在重点保护区外围划定适当的非人工干涉圈,以充分保障生物的生息场所。

重点保护区内只允许开展各项湿地科学研究、保护与观察工作。可根据需要设置一些小型设施,为各种生物提供栖息场所和迁徙通道。本区内所有人工设施应以确保原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最小干扰为前提。

5.2.2 湿地展示区

在重点保护区外围建立湿地展示区,重点展示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湿地自然景观,开展湿地科普宣传和教育活动。对于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形态相对缺失的区域,应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育和恢复工作。

5.2.3 游览活动区

利用湿地敏感度相对较低的区域,可以划为游览活动区,开展以湿地为主体的休闲、游览活动。游览活动区内可以规划适宜的游览方式和活动内容,安排适度的游憩设施,避免游览活动对湿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同时,应加强游人的安全保护工作,防止意外发生。

5.2.4 管理服务区

在湿地生态系统敏感度相对较低的区域设置管理服务区,尽量减少对湿地整体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编辑本段] 第六章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成果

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成果应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6.1 城市湿地公园及其影响区域的基础资料汇编;

6.2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说明书;

6.3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图纸;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篇6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生态系统作用;湿地回复措施

一、湿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景观建设

湿地作为一种生态系统和景观类型,对人类的贡献不仅是有形的、物质的,更是无形的、精神的。在人类活动的作用下,它不仅是单纯的物质景观,更是城市发展中的文化景观。水体———陆地的镶嵌格局使城市具有显著的景观特异性,水体景观、坡岸景观和陆地景观的结合,体现出城市的景观多样性,表现出賞心悦目的自然风光,水体粼粼、岸边芦苇丛生,鸟儿飞翔,为附近居民提供旅游和娱乐休憩场所,满足人们的亲水心理。通过节点的对位、景观通道的引导,形成有韵律的空间序列,使湿地空间结构与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相呼应,形成以内河水系为生态城市水体的景观构架,建造和发展湿地斑块为镶嵌,充分展现水系交融,绿色辉映,使都市具有水体和植被的生态网络。

2.净化环境

湿地在生态保护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城市发挥着它对水体、环境乃至城市的净化功能。城市污水排放量很大,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建立与工业污水处理相配套的湿地,有利于污水的再利用。污水是经过水管进入人工湿地,沿一定方向流动,通过湿地植物、土壤基质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并经过多层过滤,降解污染,净化水质。通过湿地来处理城市污水,不仅能有效地净化污水,同时还可利用污水中的水肥资源促进水生植物的增产,而且还可节约能源,使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或资源化,达到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应。

3.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在生态建设中具有特殊作用。湿地在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淡水湿地拥有世界上40%的物种,其中12%为动物物种。依赖湿地生存、繁衍的野生动植物极为丰富,生物多样性越丰富,其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好。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是众多珍稀濒危鸟类、两栖爬行类动物重要的栖息地,是不可多得的物种“基因库”,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和科研价值。

二、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恢复措施

1.基质恢复

湿地公园内的基质恢复主要采用地形塑造、表土保护利用、回填覆盖和底泥污染物清除等生态整治措施,对湿地的地形、地貌进行改造,恢复湿地基质,维护湿地基质的稳定。

1.1地形塑造:针对因地势起伏引起的基底易受侵蚀或沉积的湿地区域,通过削高填低或挖低填高等方式,使其外观形态发生变化,为营造多样的湿地生境、创造丰富的湿地景观层次提供条件。

1.2表土保护利用:对于基质条件较好的湿地区域,动工之前,剥离湿地表土,将适合湿地植物生长的原有表土单独堆放,施工完成后运回原位或应用在其他土壤条件较差的湿地区域,保证区域内质量良好的表层土得到充分保护或利用。

1.3回填覆盖:对于基质较薄或缺少湿地植物种植土的湿地区域,利用分层、种植坑、种植槽或种植带等方式,回填不同厚度的基质以满足不同生活型植物所需的基质条件,改良基质的理化特性,达到恢复湿地基质的目的。

1.4底泥污染物清除:针对存在内源污染的湿地区域,采用人工挖掘或机械清除等方法,依据基质内源性污染物含量以及湿地植物生长对基质的要求,确定基质清除深度,达到去除湿地基质污染,营造湿地植物、底栖动物和微生物适宜生存条件的目的。

2.植被恢复

对于湿地公园内存在明显水位梯度的区域(岸带-浅水区-中心水域),恢复成中生、湿生,挺水、浮叶、沉水植物相结合具有分带特征的湿地植被带。湿地植被恢复应结合湿地水质改善措施,通过湿地植被的恢复使湿地水体自净能力得到提升。

2.1湿地植物带恢复:常水位出露滩地植被带恢复,以种植低矮湿生植物的幼苗为主;常水位以下植被带恢复,以种植高大挺水植物的幼苗或繁殖体为主;滨水带植被恢复以种植湿生灌木的繁殖体或幼苗为主。

2.2湿地边界植被恢复:边界隔离带植被配置应以种植高大乔木和灌木为主;护岸植被带配置以种植根系发达的灌木为主。

2.3水质净化区植被恢复:水质净化区湿地植被应选择污染净化能力较强的种类,提高湿地水体污染物去除效果。浅水区采用带状种植或者片状种植方式构建湿地植物净化带,深水区植被恢复采用浮岛水培种植方式或恢复沉水湿地植被。

3.水环境恢复

根据湿地公园与外界水源的联系方式,采用相应的生态用水保障措施和水质净化措施确保湿地公园用水量和水质得到改善。

31生态用水保障:通过湿地生态补水、滞水以及湿地生态节水等措施实现生态用水保障,其中生态补水可采用异地水资源调度和中水再利用方式实现;滞水可通过在湿地公园出水口修建拦水坝或橡胶坝方式实现;湿地生态节水可通过减少高耗水植被种植面积间接实现水资源的节约。

3.2水质净化:在提高湿地自净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营造人工湿地,达到水质改善的目的。对于水源为中水的湿地公园采用潜流湿地和表流湿地相结合的模式作为污染处理人工湿地。以自然降水、上游来水或有农田径流进入湿地的湿地公园,在湿地公园水源入口处可建立表流湿地实现净化功能。

4.岸坡恢复

依据湿地水位的动态变化和水陆交接区域的植被分层、自然演替以及使用状况等,设计岸坡恢复工程。除维护天然形成的岸坡外,采用木桩护坡、块石护坡、植物护坡以及生态砖护坡等作为湿地公园岸坡恢复措施优选技术。

4.1木桩护坡:对于湿地岸坡较陡的斜坡,在种植根系发达的湿地植物的基础上,采用木桩成排垂直于水平面紧密嵌入斜坡的护坡方式,达到稳定湿地斜坡,减少塌陷、滑坡等灾害现象发生,其恢复模式以单桩、排桩和群桩等为主。

4.2块石护坡:针对稳定性较差的湿地岸坡,采用散抛块石和石笼护坡恢复方式,根据不同水流冲刷能力,在湿地岸坡放置不同重量和形状的石块,其中在临近水边处的下层可铺装碎石,上层可铺设粒径较大的块石,并覆浅层种植土,达到恢复岸坡植物和防止水流冲击侵蚀的目的。

4.3植物护坡:对于植物稀少易发生土壤侵蚀的湿地岸坡,选用一些根系发达的湿地灌木和湿地草本等植物,按照一定比例和一定间距直接深植在湿地岸坡上,通过湿地植物根系向下生长达到稳固湿地岸坡的目的。

4.4生态砖护坡:对于受水流冲蚀而容易坍塌的湿地岸坡,利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多孔性生态砖进行湿地岸坡恢复,阻挡水流对湿地岸坡的冲蚀,并选择根系快速生长的湿地植物在其表面或缝隙中直接种植,达到维持湿地岸坡稳定。

三、结束语

总之,城市湿地公园兼顾多种生态功能,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提供充足的游人参与场所,充分满足城市市民的需求,体现人为本的思想又能充分协调城市各功能区的关系,改善城市生态状况,是科学发展观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李军,郭佰宇.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土地规化的战略措施[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0(06).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篇7

1.1 湿地

湿地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 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旱、控制土壤、降解环境污染、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拉姆萨尔公约 (Ramsar Convention) 将湿地定义为: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 带有或静止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 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

1.2 城市湿地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 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 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1]。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 城市湿地大量消失, 城市每天制造着庞大数量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 影响并威胁着湿地动植物。目前, 我国湿地公园多偏向于某一层面建设, 缺乏“平衡”思想的融合。面对城市湿地公园的开发现状, 要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湿地公园, 需要将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形成平衡理论体系进行指导。

2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中的平衡理念

2.1 平衡理念

平衡, 是指两物齐平如衡。用入城市湿地公园规划上的“平衡理念”主要启发于同济大学刘滨谊教授, 在参考了国际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提炼出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的重要理论。其主要包含如下3个方面[2]: (1) 景观感受层面:通过视觉效果所体现的自然与人的形态关系, 即狭义景观设计。 (2) 环境、生态、资源层面:包括自然资源 (土地利用、地形、水体、动植物、气候、光照等) 的调查、分析、评估、规划及保护。 (3) 人类行为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与艺术层面:包括潜在于园林环境中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风俗习惯等与人们精神世界息息相关的文明内涵。

2.2 引入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的“平衡理念”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 其涉及的理论是多方面的, 因此, 湿地公园景观研究具有融合性、交叉性、边缘性、非中心性等特点。正是基于城市湿地研究的理论多样化, 在生态和景观规划理论指导下, 从多方面将“平衡理念”的核心因素 (感官环境、生态因素、人文情怀) 融合, 提出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的平衡理念。

3“平衡理念”在湿地公园设计中的应用

株洲枫溪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是基于“平衡理念”研究基础之上作出的概念性规划, 通过在开发策略、服务对象、意境营造、文化植入等方面融入“平衡理念”的思想, 建立城市湿地公园营建多元化的理念。同时结合株洲枫溪城市湿地现有的发展状况, 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依托理论的研究指导其生态城市湿地景观规划, 并以此论证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平衡理念”的指导意义。

3.1 项目概况

株洲枫溪城市湿地公园位于株洲市南端枫溪港的老港处, 株洲枫溪区位优势良好, 是株洲市最能体现大江风貌及山水城市特色的区域之一。东与芦淞区五里墩乡相接, 西临湘江, 北通市区商业中心, 南紧临自然山体, 枫溪港系湘江一级支流, 既是上游大京水库的泄洪排水渠道, 也是下游若干村组的灌溉用水来源。基地南北向长约1.5km, 总面积约54hm2。基地现状为大面积农田, 地势较为低洼, 枫溪港老港蜿蜒穿越其中, 地形平缓、水量充足。

3.2“平衡理念”的应用

本规划特别将“平衡理念”的感官环境、生态因素、人文情怀三因素与株洲枫溪城市湿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本着“生态宜居原则、功能拓展原则、人文和谐原则、区域统筹原则”的设计理念, 利用基地良好的现状条件, 结合低势低洼的场地特征, 打造一座区别于传统设计模式的湿地公园。

3.2.1 开发策略的平衡———保护与开发。

根据株洲枫溪城市湿地公园的性质、发展目标, 以维护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湿地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本出发点, 坚持以下几点原则: (1) 让自然做功, 让生态系统做功, 充分发挥阳光、雨水、风力、地球引力等自然要素的作用。 (2) 最少量的人为干预, 让湿地系统按原有轨迹成长。 (3) 尊重场地固有行为准则, 场地内现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食物链, 场地内生长繁衍的物种也有其固有的生活习性。 (4) 共生共荣, 公园及周边街区的建设应以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为前提, 公园的建设应定位为有利于湿地更加健康成长的适度干扰, 科学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和保护, 能带来场地周边城市土地价值和城市品位的持续提升。

枫溪城市湿地应用“圈层结构”将其划分为3个区域, 分别为: (1) 原生湿地为主;严格保护区;自然的繁衍生息环境, 面积约10hm2。 (2) 人工湿地区 (可参与) , 湿生物种基因库为主 (人工湿地生存环境) , 湿地娱乐休闲。 (3) 湿地缓冲区域, 半湿生物种基因库为主, 种植高大乔木, 缓冲周边地块。如此分区, 体现出对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和对合理利用区的重点利用, 将保护与开发有机融入规划中, 充分体现了开发策略的“平衡”思想。

3.2.2 服务对象的平衡———动植物与人。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服务对象是自然和人。通过对湿地动、植物的有效保护, 从而在大众心理上做出对湿地的保护和表率。株洲枫溪城市湿地公园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环境容量的承载能力, 通过对游人数量的限制达到人与自然的相互平衡。同时重点在湿地野生动物体验区采用栈道和拟真动物演示的形式, 从而把城市居民带入了大自然, 提升了科普宣教力度, 增强游人对湿地动植物的了解和保护意识, 使动植物与人和谐相处。

3.2.3 意境营造的平衡———动态与静态。

株洲枫溪城市湿地公园的内部游览线路, 主要以人行和自行车陆路游览为主, 同时结合水上乐园游玩。游览组织突出线路顺畅、移步换景的特点, 凸显了动静结合, 便于游人游览, 并形成清晰而丰富的生态游览感受。动态游览以湿地体验项目为主, 集中在公园的西南部, 湿地野生动物集结于此, 游人可以与其互动, 感受它们的生活环境, 趣味休闲的同时提高保护湿地, 爱护动植物的意识;静态游览以湿地景观观赏为主, 成片的水杉和舒适的草地, 给人们提供了亲水, 亲近自然的空间;动静的结合使得游客可全方位体验湿地的神韵与美妙。

3.2.4 文化植入的平衡———传统与现代。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 通过对当地文化的沉淀、提炼和升华, 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品位和价值。如何通过合理规划使湿地公园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的展示地, 目前已成为湿地公园设计过程中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3]。株洲枫溪港曾是个老渔港, 形成渔村, 在采石挖沙兴起后渐渐没落, 在株洲枫溪城市湿地公园中融入渔村元素, 唤起人们的记忆, 更好地传承渔村文化, 也为湿地公园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在文化商业街中, 下沉餐厅的肌理由“鱼塘”的形状演变而来, 在文化商业街的细节装饰以及湿地中的小品上, 采用了鱼塘、渔网、斗立蓑衣等元素, 将传统的渔村文化用现代的表现手法来诠释, 株洲枫溪湿地公园的立意与主题也更为鲜明。

4 结语

城市湿地公园的建立是生态系统完善与更新的有效途径之一, 它合理地将生态保护、生态游憩和生态教育结合在一起, 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枫溪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正是将“平衡理念”很好地应用其中, 通过多元化的角度构思, 营建出符合生态理念、突出特色主题的城市湿地公园。而湿地公园的建设规模与设计应因地制宜, 针对湿地资源的优势和特色, 提出最具生态美学价值和科学原理的景观资源保护方法。只有通过多种层面, 将平衡理念融入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中, 才能真正实现城市———湿地———人类的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 (试行) [J].风景园林, 2006 (1)

[2] 刘滨谊.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寻求中国景观规划设计发展创新的基点[J].新建筑, 2001 (5)

湿地公园景观健康评价体系研究 篇8

保护湿地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建立湿地公园,湿地公园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维持湿地稳态、环境教育、休闲旅游等功能。我国对湿地公园的建设是从2004年开始的,首个国家湿地公园在杭州试点启动,以“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为原则,随后获批的国家湿地公园有无锡梁鸿湿地公园、太湖湿地公园、南沙湿地公园、北京湿地公园、泗县石龙湖湿地公园、汉石桥湿地公园、洪泽湖湿地公园。并出台了相关的法规,以指导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的建设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也是湿地保护和保育理论的实践成果。目前国内外尚未有人提出湿地国际公园确切的定义,按照一般文献资料上的理解,湿地国际公园应该保持该区域的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并趋近于自然景观状态,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并在尽量不破坏湿地自然栖息地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最终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湿地公园突出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3大特点,是集湿地生态保护、生态观光休闲、生态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等多功能的生态型主题公园。

我国对湿地和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一些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出发,对湿地公园的健康评价的研究较为落后,尚没有完整、系统、科学的评估体系。因此,运用景观生态学、环境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知识,结合数理统计方法、生态学方法等,对在建设湿地公园当中已发现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用已有研究成果预计可能的问题,建立一套完整的湿地公园健康分析评价体系,推动湿地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2 景观健康分析

2.1 景观健康的内涵

景观是指人类尺度上、具有空间可量测性,由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也指人工创造的景色森林景观。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工业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广泛使用、经济的加速发展及社会变革,使得人类对环境的干扰成倍增长。景观的功能遭到破坏和阻碍,有些景观正在逐渐受到污染,直至退化消失。景观退化的主要特征是景观的主要性质如生物多样性、异质性、整体性等遭受破坏,景观破碎化水平变高,景观功能不完整、环境稳定性差,受到胁迫后恢复能力变低等。

“景观健康”概念的提出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Leopold认为景观健康是“土地的自更新能力,即土地在人类利用下未损伤自身的机能”。目前关于景观健康还未统一概念,不同领域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研究侧重点,有各自不同的概念阐述,曹宇等结合了前人的论述,给出了景观健康的定义:在积极干扰下,人类对景观进行影响,但不导致景观结构的稳定性和其正常效用;在一定周期内,由干扰导致的景观演变不会波及到周围的景观秩序[1]。

在国内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比较成熟,但是景观健康的研究比较少。生态系统健康是生态系统过程与功能的一种正常状态,主要研究人类活动、社会组织、自然系统及人类健康的整体性[1]。与生态系统健康和土地健康不同的是,景观健康概念的提出蕴含着其在研究城市的格局、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比生态系统健康和土地健康更为合适的尺度,而且景观健康体现了一种“动态平衡”,景观原来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后,可以通过格局的重新构建达到一种新的平衡[2,3]。由于景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国内外景观健康研究仅限于对概念的阐述和理论的研究,对案例研究较少。

2.2 景观健康的标准

从景观角度考虑,景观健康需要满足两个主要目标:产生生态效益的物质基础不会因为人类的干扰而受到大幅度变化;具有不断适应未来变化进行调整的能力[1]。

作为新概念,景观健康的标准未得到统一,目前大多数人认可的内容为包括健康的景观有稳定的持续性,在没有外界扰动下,可以在长时间内维持系统的正常功能;内稳态能力强,在受到干扰情况后,可以维持或恢复自身正常的能力;不会危及到邻近景观环境或是影响人类社会的稳定;具有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可以提供动植物的生理过程所需的基础,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并提供人类社会所需的服务功能;具有景观美学效益,能够提供文化、科学、精神支持[1]。

3 湿地公园研究进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湿地规模正在日渐萎缩,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重视湿地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恢复,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恢复生物栖息地。目前湿地公园建设成为有效保护湿地的重要手段和维持、扩大湿地面积的有效途径[4]。近些年来国外对湿地公园主要从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个层面进行研究。国际著名湿地公园一般建设在自然湿地保护区周围,通常作为国家公园的补充,甚至是国家公园的一部分[5]。

我国湿地研究源于20世纪50年代,对湿地资源、环境、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利用方面进行了基础资源调查,但是在湿地公园建设研究方面目前十分薄弱,近几年才开始逐步对湿地的重要作用重视起来,湿地公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湿地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国内湿地公园的研究仍处于起步期,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景观建设、景观价值评价等方面,尽管国内湿地公园的研究还不成熟,但是公园建设方兴未艾。据统计,全国己部分建成、新建及正在规划中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共68个,截至2009年12月,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命名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总计37处[4]。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湿地公园和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各个层面都进行了一些研究,研究领域侧重湿地自然保护区调查、湿地的评价与监测、栖息地重建等方面,应用湿地生态系统原理于城市发展、污水处理、雨水回收、景观美学的实例较少,并且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面,理论基础薄弱,研究较少,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5]。对于湿地的健康体系研究也取得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成果,生态系统健康理论体系也日益走向成熟,但已有的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近些年,主要从生态系统、流域、景观生态的角度建立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6,7,8,9],结合湿地公园特征的景观健康研究还没有开展起来,对于湿地公园本身的大多数的研究也仅仅针对湿地公园建设规划中的某个环节进行探讨,缺乏完整的系统的案例分析、定性研究和理论探讨[10]。

4 湿地公园景观健康体系

建立湿地公园景观健康评价体系的目的,是强调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的保护与展示,突出湿地公园本身的具有主体性、生态型和自然性。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起新的目标和评判准则,通过全面、客观、科学地反映湿地公园的发展现状,找出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可以为以后中国湿地的发展提供相关的依据。

4.1 景观健康评价体系的原则

景观健康是一种景观与人类互不干涉而又互惠互利的状态[2]。湿地公园的景观健康评价涉及多个方面,指标体系要能够完整准确的反映湿地公园健康状况,具体指标的选取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

指标体系必须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湿地公园景观健康发展水平。选择有针对性的指标,概念清晰、涵义明确,可以进行量化处理,而且指标之间既要有内在联系,又要避免产生冗余。

(2)综合性原则。

由于湿地公园的景观系统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美学的复合系统,应该全面反映社会系统、经济系统、自然系统、美学系统的主要属性,在这个研究框架内进行研究,才能对景观健康做出科学的评价。

(3)可比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湿地公园内不同区域的景观特征、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尽可能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名称、概念与计算方法,便于与其他国家的相似区域比较研究,应尽可能选取能反映实际情况的指标科学指导实际工作。而且评价指标不是越多越好,保证数据的易得性和可靠性、评价指标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建立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用于反映湿地公园景观的发展状况,评价指标要可测量,数据便于统计和计算。

(4)区域性原则。

不同湿地公园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都有差异,选取的指标应尽量符合本地的研究特点,突出地域湿地公园景观特色,可以反映各个方面的特征。

4.2 指标的选取

指标体系的建立是湿地公园景观健康评价的核心,对于湿地公园的景观健康评价主要包括景观变化、生物物理、生态环境、社会经济4个指标。景观变化包括的要素有景观生态类型变化指标、景观破碎化指数、景观均匀度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优势度指数等;生物物理的要素有大气、水体、废物处理率、地利清洁度、公园设施系统的有效性和老化程度等;生态环境的要素有生物多样性指数、生物生产力指标、植物覆盖率、珍稀濒危野生生物物种等;社会经济的要素有湿地人类活动强度变化、视觉与美学价值、科学和文化价值、GDP年均增长率、人均收入水平、社会整体风貌、公众生态意识的提高、融资能力的提高等。

对于任何评价系统而言,指标体系中指标的确立与选取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决定了评价结果的质量高低。指标的筛选要在参考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依据研究对象的自身特点,选取可以反映湿地公园景观健康的代表性指标[11]。

4.3 湿地公园景观健康的评价方法

湿地评价是对湿地管理和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对湿地评价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综合指数法和景观生态法等。由于湿地评价目的、标准、湿地类型或者评价功能的不同,评价方法也不尽相同。我国湿地评价目前还局限在单一湿地的评价,对景观健康方面的研究较少并且大多还停留在概念、标准上。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的重要途径,对湿地公园景观健康的评价可以为湿地管理和湿地生态恢复、重建提供科学的依据。从景观健康角度对湿地公园景观健康研究比较缺乏,系统、科学研究湿地公园景观健康将会成为湿地研究的新课题。对湿地公园景观健康进行评价,由于景观健康评价设计涉及诸多领域,所以要基于综合性、科学性、可持续性和实用性等原则选取指标,可以采用在生态环境领域中较为常用的综合评判方法来评价景观健康,其步骤如下。

(1)根据评价的目的、原则建立符合地域特征的湿地公园景观健康的评价指标体系。

(2)对评价指标进行分级处理,建立综合评价系统和子系统,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首先构造次级指标对上级指标的判断矩阵,然后计算特征根、特征向量,最后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3)利用景观变化指标、生物物理指标、生态环境指标以及社会经济指标,建立评价模型,表达式为:LΗΙ=i=1nWLΗΙiCLΗΙi

LHI为景观健康指数(landscape health index),WLHIi为第i指标的一级权重值,CLHIi为第i指标的等级量化值,LHI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景观健康指数值,n为评价指标个数。通过模型公式计算出的结构对湿地公园景观健康进行评价。

5 结语

湿地公园的健康评价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理论也不健全。迄今为止尚没有我国学者对其进行过系统的研究,也没有外国学者针对我国的湿地情况从景观的角度对湿地公园进行评估,本文给出关于湿地公园健康评价的内涵、指标层及其方法,旨在探讨湿地公园健康评价体系,推动我国湿地公园的建设。

摘要:指出了我国对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研究起步较晚,对其功能评价体系、健康评价体系不完善,综述了我国湿地公园健康评价体系研究进展,为建立科学的湿地公园健康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篇9

1 城市湿地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1990年, 钱学森针对未来城市的构想提出了“山水城市”的概念, 之后, 胡俊与吴良镛等专家也对“山水城市”提出了自身的看法和理解, 他们认为“山水城市”体现了人、自然与社会等因素的全面发展和协调[1], 对于我国现代城市的建设有着较为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 对于城市湿地的景观规划设计, 应该遵循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则:生态性原则、可持续原则、综合性原则、多样性原则以及地域性原则。

2 城市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实施路径

2.1 城市湿地景观的生态保护

建立和完善湿地保护政策、法制体系;针对不同的湿地类型制定湿地保护和管理规划;湿地景观营建过程中应采用生态工程的手法促进湿地保护;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支援湿地保护工作;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公众意识。

2.2 城市湿地景观的生态恢复

湿地生态恢复主要有几种方法:重建, 去除干扰并使生态系统恢复原有的利用方式;修补, 修复部分受损的结构;再植, 恢复生态系统的部分结构和功能。改良, 改良立地的条件以便使原有的生物生存, 一般指原有景观彻底破坏后的恢复;改进, 对原有的受损系统进行改进, 提高某方面的结构与功能。

3 绍兴镜湖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

3.1 项目背景

镜湖湿地公园是浙江省首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有“水乡泽国”之称。镜湖湿地公园总面积约15.6平方公里, 位于绍兴中心城市三大组团越城、柯桥、袍江之间, 形成大绍兴地区的“绿肺”, 是典型的淡水河流湖泊型湿地。经过多年的建设, 镜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已融为一体, 当前已成为假期休闲, 旅游观光的理想场所[2]。

3.2 绍兴镜湖生态基础设施规划格局

本研究是基于反规划思想指导下的生态基础施规划。一是, 生态基础设施是区域可待续发展的支撑框架。通过生态基础设施研究获得可博弈生态基础设施用地结构, 可以最大限度地、高效地保障自然和生物过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同时给城市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二是, 生态基础设施的规划途径是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在镜湖地区进行生态基础设施研究, 主要研究三个生态水平过程:雨洪过程、生物过程和游憩过程。目的是将自然元素、生物元素和游憩元素等各种场地元素串联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网络, 并为当地提供持续的自然服务 (图2) 。总体而言做好了水系安全格局、生物安全格局、游憩安全格局以及景观安全格局等方面的工作。

4 生态视域下的绍兴镜湖生态景观规划设计

4.1 项目定位

按照“城市核心、城市绿心”的定位, 依据《绍兴市城市总体规划》, 全面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通过景观结构的合理布局, 植物景观的科学营造、湿地生境营造的规范设计, 以及湿地净化、污水净化创新技术的综合应用, 实现区域的协调与融合, 创造出一个能被人们群体所共同感知和交流的视觉和精神愉悦空间, 营造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城市湿地生态环境。

4.2 规划分区

空间结构方面, 我们根据不同的自然生境, 因地、因景科学合理的组织各景观区, 在湿地公园内共规划了3大区块和6个景区。

4.3 植物景观设计整体种植结构

根据总体规划布局, 结合各分区的功能和主题, 将场地分为7个种植区:生态保育恢复绿化区、生态绿植展示绿化区、核心区景观绿化区、环湖界面绿化区、入口形象绿化区、道路景观绿化区、生态水质净化绿化区。

4.4 湿地净化、污水净化功能规划

(1) 湿地净化。种植水生、湿生植物, 同时在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滚水堰, 拦截上游来水, 使之先通过台田的层层净化, 再汇入镜湖。通过种植向日葵 (图3) 、油菜类生产性作物、以及野花组合等形成花田, 可供参观展示外, 还可为生物质能提供原料, 带来经济效益。靠近外围区域以密林散种为主, 突出其自然状态和生态功能。

(2) 污水净化。收集来的污水先后经过砾石滩过滤区——土壤过滤区——重金属过滤区——病原体过滤区——富营养化合物过滤区——水质稳定池, 通过建筑残渣堆、梯田、水生植物、湿生植物等的过滤、吸收, 最后达到中水标准, 用于冲厕、浇灌等。整个污水净化流程为可视过程, 具有科普教育、生态景观展示等多种功能。游人可进入场地内近距离参观净化过程, 使之对自然污水净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对于镜湖湿地景观生态技术可涉及到水的循环、能的循环以及物质的循环等诸多方面。水的循环利用技术, 如生态边沟净化雨水技术、屋顶、广场雨水收集利用技术、“泡沫冲洗”厕所的引用等。能的循环主要有生物质能、小水能、太阳能和风能[3]。物质的循环主要是生态材料的选择和垃圾的回收两个方面。

5 结束语

城市湿地已成为一道独具魅力的风景线, 它在城市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以及对外形象展示等方面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它也是城市生态规划设计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本文的研究观点还有待实践的进一步检验。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丰富和完善前人的研究成果, 相关理论能够为我国湿地建设提供绵薄之力, 进而不断彰显我国湿地系统的生态效应美学价值以及文化内涵, 促进我国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摘要:文章以绍兴镜湖湿地公园为例, 分析了生态基础设施规划格局, 景观结构, 植物景观设计, 湿地净化、污水净化功能规划等方面, 提出了合理的湿地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希冀通过文章的研究, 为相关规划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湿地,景观,生态,低碳,节能

参考文献

[1] (美) 克雷格·S.坎贝尔 (CraigS.Campbell) , (美) 迈克尔·H.奥格登 (Michael H.Ogden) 著, 吴晓芙译.湿地与景观[M].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篇10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体验设计

1 问题的提出

“人类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服务经济时代三个阶段, 正在向体验经济时代转变”。城市湿地公园设计越发注重强调“体验”的满足感, 利用湿地资源的旅游产业也日趋兴旺。

生态旅游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 它是城市湿地公园未来发展的导向, 目标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当下, 我国在湿地公园体验设计方面的研究还处于空白;功能分区的不合理对湿地生物造成负面影响, 违背了生态保育的初衷;传统的设计手法不能满足游人的感知需求, 易造成感官疲劳。因此, 赋予城市湿地公园更多的功能, 是设计者亟需面对的挑战。

2 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体验设计策略

2.1 概念

城市湿地公园 (下文简称“公园”) 的生态体验设计, 是一种围绕游人的心理和行为开展的设计, 通过利用园林要素创造丰富的场所, 使游人在游览过程中感受美好的体验过程。设计的核心是营造具有特色体验的场所和情景, 而诱导体验行为的关键, 是把握影响行为与环境的机体因素 (见图1) , 诸如心理、生理和安全需求等。

2.2 设计手法

2.2.1 体验区域的界定性

作为城市休闲空间, 公园需要处理人为观察和破坏生态环境的矛盾。设计者需按照动植物的分布、保护情况以及人流的密集程度、活动干扰度, 进行合理的分区规划, 科学规范的引导游人的活动范围。

结合《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 (试行) 》, 公园可分为隔离区、缓冲区、活动区及边缘区, 体验的程度和内容有所不同。

1) 缓冲区。

游人在缓冲区可近距离观察动植物, 但只允许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 且停留时间和观赏范围也会受到影响。

2) 活动区。

活动区是湿地敏感度相对较低的区域, 开展以湿地为主体的休闲、游览和科普、管理等活动。

3) 边缘区。

边缘区是城市景观与湿地景观的过渡区域, 设计时需要有一定的宽度, 并考虑人流疏散。

2.2.2 游览路径的主题性

区别于一般的旅游路线, 游览路径基于公园内交通流线, 在生态保育的前提下, 串联重要节点, 使游人在最短时间获得最大观赏和教育体验, 常布置在缓冲区和活动区。

2.2.3 园林要素的感知性

为激发游人多次由浅入深的情感体验行为, 设计师可结合园林要素增加多余度, 带来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和味觉的感官体验, 主要通过地形、水体和植被来实现。

1) 地形。高低起伏的生境岛可以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 由于水位不同而呈现出的不同景象, 可唤起对场地历史的回忆。

2) 植物。设计者可利用植物季相、色彩、空间和气味的变化特性, 创造有特色的小空间, 增加“游憩流动曲线”上的“滞留点”, 从而延长停留时间。

3) 水体。设计者通过丰富岸线形状和形式、堆土形成错落水位、设置亲水设施等手法, 形成由陆地向水体过渡的连续界面, 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

2.2.4 环境设施的引导性

建筑是赋予一个人“存在的立足点”的方式, 参观、购物、休憩、小卖等活动都是借助于公园中的建筑展开。设计时需兼顾服务和场所精神, 创造兼具休闲活动与科普教育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活动载体。

完善的标识系统可以留下深刻的印象, 包括景点解说、路径指示、导游线路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极具科学性和趣味性 (见图2) 。

2.2.5 湿地课堂的科普性

传统的游览方式并没有在环境保护方面对儿童的错误行为造成过多的纠正。这需要加强室外教学与体验活动的结合, 从而减少破坏行为的发生。活动可以分为室外和室内活动展开。

3 实例研究

3.1 概况

香港湿地公园位于香港天水围新市镇东北隅, 占地约61 hm2。这是环境保护实践的优秀范例, 也是一个以教育、休闲、娱乐的活跃场所。

3.2 教育体验

香港湿地公园入口处是一座建筑面积约10 000 m2的访客中心 (见图3) , 由服务区和展示区组成。服务区满足餐饮、购物、咨询等基本要求;展示区由5个展厅串联形成:湿地知多少、湿地世界、人类文化、观景廊和湿地挑战。

穿过访客中心可见一片湿地丛生的景象, 便进入湿地活动区和展示区, 设计了4条风格迥异的游览路径。“溪畔漫游径”沿水体展开, 游人通过动物足印和其他模型发现多种生命的踪迹, 并观看水生动物如何对抗高地溪流和开阔水体的急速水流;“演替之路”展示了不同植物的演替过程:由开阔水体经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 再到灌木和乔木组成的湿木林;“原野漫游径”初端有芦苇床, 中端有蝴蝶园, 蜿蜒曲折的小路展现了陆生植物的奥秘;游人在“红树林浮桥”上可享受与红树林生境合二为一的感觉。

3.3 活动体验

园内鸟类繁多, 为了提供满足游人的观鸟需求, 设置听声观鸟的各类场所, 如观鸟廊、观鸟亭、观鸟平台。观鸟设施均朝向鸟类出现频率高且视线好的方向, 基于对鸟类生活习性的研究, 借助望远镜等设备观察涉禽, 将人为的干扰降到最低。在观鸟场所布置生动有趣的展示牌, 用多种语言详细解说可能出现的鸟类。为增加趣味性, 还可设置小型雕塑, 带来视觉和触觉的感官体验。

3.4 情感体验

园内植物的设计除了隔离和引导外, 芳香植物的种植不仅吸引昆虫, 香气的芬芳也让游人产生愉悦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4 结语

当下, 参观体验已逐渐成为城市湿地公园开发的重要环节, 然而我国在这方面还未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除了借鉴和归纳国外优秀经验、健全设计体系外, 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4.1 加强设计体系的评价和论证

城市湿地公园体验设计方法体系研究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 且涉及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生态学等多学科, 对这类设计的成果亟需进行评价和论证。对使用者的使用状况评价可采用POE (Pose Occupancy Evaluation) 方法, 是一种利用系统对建成或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建筑及户外空间进行评价的过程。设计者通过收集游人意见, 了解设计的动态变化因素, 进行再创造。

4.2 注重设计的可持续性

湿地公园体验设计的可持续性主要体现在:改善当地生态气候, 创造宜居生存环境;丰富游人物质文化生活, 加强公众参与性;宣传科普教育知识,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带动其他业态经济发展, 提升土地利用价值。

4.3 综合考虑、因地制宜

根据服务人群和场地现状的差异性, 规划适应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需求的使用情景, 以满足更多人的“心理需求”, 实现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参考文献

[1]但新球.情景规划与体验设计探讨——以雷公山森林公园规划为例[J].中国林业调查规划, 2005, 24 (3) :35-39.

[2]汪辉.基于生态旅游的湿地公园规划[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 2007.

[3]徐银芳.城市湿地公园参与性景观设计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08.

太行湿地公园 篇11

第三界全国无动力飞行大赛(2006.9.16)举办地

太行湿地是长治市和山西省极为宝贵的湿地资源。正在建设中的长治太行湿地公园位于长治市西北,紧邻36平方公里水面的漳泽水库,总占地面积约为744.8公顷。是天鹅、鸿雁等候鸟迁徙地之一,鱼类、鸟类等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根据湿地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将建设入口广场接待区、水上乐园、水上森林游览区、湖外湖服务中心区、湿地生态保护区、八仙渔家风情村、生态农业观光园区七大功能片区。该公园由晋通公司开发建设。太行湿地公园的建设,有利于宣传湿地保护,宣传湿地的各种生态功能和效益,开展湿地保护科普教育活动。从而转变人们过去“以土为本”的观点,树立退田还湖还泽、退耕还林还草和可持续利用湿地资源的新理念。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篇12

一、明湖湿地公园在六盘水城市中的功能

六盘水市明湖湿地公园的建设,不仅改变了局部小气候,还形成了一个较完善的生态系统,成为居民游憩的好去处。

(一)生态功能

1. 提高城市生态效益,改善城市景观面貌

六盘水市明湖湿地公园对城市生活过程中的废水进行了分解、过滤,使水中各种物质得到自我调控的综合净化功能,使湿地的物流链变长,增加了景观效果,减少了废水中的有害物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同时,其为整个城市增加了水域面积、净化了地表水,提供了更好的净化功能,调节了城市空气湿度和小气候,改善了地表热力效应,对城市地下水进行了有效的补给,起到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沙固土,净化空气,有效维持了大自然与生态系统之间平衡,优化了六盘水市城市环境空间。

2. 提高了自净化能力,增强了生态稳定性

六盘水市明湖湿地公园建设,增强了城市自身的生态净化能力,使六盘水市的生态坏境在受到外力或者其他干扰或污染时能够进行自行分解调节和自行维持,增强自身的生态稳定性。湿度公园通过丰富的植被种植既美化了环境又改善了生态。通过动植物的过滤、沉淀、吸收以及分解对城市污水有一定的进化能力。在六盘水市湿地公园中,在水边种植了大量的湿生植物,包括水杉、荇菜、黄菖蒲、芦苇、花叶芦竹、水葱等,对水体的过滤、吸附和沉淀,不仅改善了周边环境、净化空气,而且极大地改善了水体的水质。

(二)景观功能

植物景观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对景观艺术营造法则的运用,再结合六盘水本地植被的生态因子作用,充分利用区域植被固有的形体及线条与色彩等自然条件进行高低错落、虚实结合的艺术化处理,营造出了四季分明的景观效果。在六盘水市湿地公园中,通过高大乔木与低矮灌木及草本花卉的有机搭配自然形成了公园的人口。园内主要栽植了枫香、香樟、女贞、枫杨、银杏、水杉等大型乔木;在部分园路两边兼种杜鹃、海桐、大叶黄杨、藤本月季、紫藤、连翘等开花灌木来丰富景观层次;此外,乔木下、假山、以及一些角隅还丛植了一些千层金、南天竹、莺尾、金光菊、波斯菊、雏菊、虞美人、金鸡菊、花叶芦竹、矢车菊、百日草等色彩植物来弥补湿地空隙。

(三)游憩功能

六盘水明湖湿地公园,增加了水域的面积,增强了河道的蓄水功能,并根据水流方向布置岛屿,增加了植物、水和土壤的接触面积,提升了生态功能;利用高差,将农田改造为具有净水功能的梯田,不但增加了游赏路线,而且对水体具有一定的净化功能;在局部内设置景观亭、观赏平台,增加线性空间的停留休息空间,空间布局合理、富有节奏;钢架景观桥,蜿蜒卧浮于湿地之上,增加人行交通和水面的竖向变化,使公园更具有趣味性,使游客能够更多地参与其中。园内设立了多种标识牌,便于游人获取相关信息,提高了游人的环保意识;园内的各种动植物的配置,也给研究人员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平台。

二、明湖湿地公园的景观配置

(一)保持湿地的完整性

保存原有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是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基础。由俞孔坚教授领衔的北京大学和“土人设计”团队设计的六盘水市明湖湿地公园就是对原明湖村土壤、地势、水体以及动植物等采取实地调查,在准确掌握原明湖村情况的基础上,依据科学配置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结合,在设计中保持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考虑人类的需求之外,明湖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还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之间的整体和谐。通过访问城市居民对湿地景观的构想、期望等,在规划设计时统筹各个因素,包括设计的形式、色彩、结构之间的结合,以及它们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这样在满足人类的需求的同时,增加游客量,实现其作为六盘水“城市会客厅”的规划构想;同时,在此基础上保持公园的自然生态不受到干扰,使人类与大自然融洽共存,实现真正意义上湿地生态的完整性。

(三)保持生物多样性

明湖湿地公园内配置多种动植物,在植物的配置中考虑适地适树进行培植。一是乔木、灌木、地被等不同植物进行搭配,色彩鲜艳、季节分明。二是尽量采用乡土植物,如市树银杏、市花杜鹃、野生茅草、芦苇等本土植物。三是在现有植被的基础上适度增加植物品种。如鱼腥草、蒲苇、千屈菜、水葱等湿地的优势植被。在植被的类型配置上,注重高低错落搭配,树木、花卉、水体、灯光等色泽上注重视觉艺术烘托,形成烘托整个城市的美景。而在地表水、散水、水体污染物等方面的处理上更显凸出,有利于生态环境系统的自我调控。

三、明湖湿地公园生态适宜度与作用分析

(一)明湖湿地公园实际的生态环境和生态适宜度分析

在对六盘水市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调查中,我们采用了传统的调研方法来检测一年中湿地水质的变化;调查的范围从六盘水师范学院校门口至六盘水市党校,在该片区域内,针对性地选取了28个点测试;使用的仪器有PH计、水温计以及利用传统测速方法自制小木船在观察的时间内测出其流速(注:选用无风条件下进行测量)。调研得到数据如下:

PH是检测水质指标之一,它表示水体的酸度与碱度;两则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PH计在水体测出的酸度与碱度,就是表示水体中含酸与碱物质的多少。一般情况下,生活饮用水的PH值在6.5~8.5范围内,不会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工业用水的PH值必须在7.0~8.5范围内,否则会腐蚀管道或金属设备;而天然水的PH值则在6.0~9.0之间,有利于自然环境中动植物的生长。

在调研中发现,明湖湿地公园在四季中春、冬两季温度较低,水流量少,流速较慢,PH值偏大;而夏、秋两季,温度较高,属于雨水季节,水流量大,流速较快,PH值较小。根据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调研的数据虽然也跟着变化,但是在这范围内,水质符合天然水、饮用水,也具备工业用水的取水条件;数值的大小并不影响公园内水生植物(黄菖蒲、水葱、芦苇等)、动物(大马虾、鲫鱼、鲤鱼等)的生长。

(二)明湖湿地公园在六盘水城市转型中的作用

六盘水曾经是一座以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城市,矿产资源丰富,有“江南煤矿”的美誉。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六盘水正在由新型工业向旅游业为主的城市转型。以前的城市水道垃圾随处可见,污水到处乱排乱放,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而六盘水市湿地公园的营建,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它不只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调节了小气候,而且还构建了一个舒适、优美的环境,满足了游人对舒适性的要求,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使人精神愉快。明湖湿地公园成功恢复了河道的生态功能,完善了城市生态的基础建设,提升了城市滨水利用价值,改善了城市用地环境,为以后湿地公园的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

四、结语

通过对六盘水市明湖湿地景观区域生态系统的构成分析,了解了其动植物构成的多样性,调查显示,公园动植物生存环境以及人文环境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也存在着一些人为干扰因素,还需继续通过湿地生态景观设计进行恢复和培育,使其得到进一步优化,形成更加和谐、优美的城市湿地生态景观。如今明湖湿地景观已经成为六盘水市的生态新地标,给云贵高原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起到示范性作用。

参考文献

[1]黄衡.浅议城市原生湿地的生态保护与景观建设[J].规划与设计,2013(7):139-140.

[2]关午军,李路平.城市湿地生态景观营造探索[J].重庆建筑,2006(3):43-47.

上一篇:自律论音乐美学思想下一篇:企业对无形资产的管理